首页范文大全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十篇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十篇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12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1

关键词:公路建设;Bt;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133-02

0引言

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公路大建设的中后期阶段,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慢慢进入温和期,全国主要路网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中西部的公路建设还是远落后于东部的发展,由于公路建设前十年的高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银行借贷问题,多数省份建设单位由于高速发展而向银行进行的贷款逐渐超出了可控范围,形成了“还不完,还得贷”的局面,对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鉴于此在银行逐步放缓甚至部分地区停止了对公路系统的贷款,造成了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尴尬状况,这个问题的存在势必会给公路建设尚未完善地区带来建设困难的局面。

Bt模式优点主要表现为:第一,通过Bt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政府资金不足造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第二,通过Bt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国内现有的投资分配状况,帮助企业寻找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并且进一步促使内资逐步向国内基础设施投资转移;第三,企业的综合能力通过实施Bt项目可以大大提升,同时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技术、管理)具有提升的作用,并且提高建设质量和加快建设的速度,产生经济效益;第四,转移项目建设、经营的风险,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公路建设Bt项目面临的风险比较广,并且不同的风险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些风险会影响公路建设Bt项目的投资收益,甚至关系到公路建设Bt项目的成败。因此,公路建设Bt项目的风险管理的成效就成了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1公路建设Bt项目的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首先解构风险因素,对风险的结构层次进行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不利因素,项目进行后通过评估,积累经验,进一步加强识别风险的准确性。针对公路建设Bt项目,前期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其风险主要涉及政治、经济、信用、自然等各个方面。

1.2风险评价

所谓风险通常情况下就是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可见风险的大小与出现不利结果成反比。对此,我们需要评价分析风险存在和出现的时间、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有针对性地对公路建设Bt项目前期的风险进行识别,同时进行研究和评价,在资金、建设等方面,需要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正确的方式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认识。

1.3风险防范和应对

对于整个项目来说,防范和应对风险非常重要,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针对公路建设Bt项目,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处理,制定具体的方案,对项目的前期调研、融资、设计,以及中期的公路建设和后期的款项回收等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担,同时综合考虑项目自身的特点非常重要。

1.4监控后评

无论公路建设Bt项目,还是一般的项目,当实施具体的防控措施后,我们应当实时的监控并予以适当调整其产生的结果,进而确保其进行的通畅性,同时评价其完成后的结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对后期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我们常说的Bt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对项目整个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前三项,前三项的实施效果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公路建设Bt项目来说,通常情况下,风险主要存在于特许、融资、建设、移交四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涉及多个运转环节,并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同时风险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对策加以防范。

我们在实际中常用的方法是:经验分析法(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图解法,情景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识别分析,找出风险所在。

用调研分析与专家打分法、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评定风险的级别和危害程度,最后对发现的不同类型风险进行分类防控,如下(一般Bt项目):

2不可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①社会政治风险防控。②经济风险的防控。a.对利率风险的防控。b.汇率风险的防控。c.税率风险的防控。d.通货膨胀风险的防控。e.融资贷款风险的防控。f.回购风险的防控。③信用风险防控。④自然风险的防控。

3可控制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①建设风险的防控。a.技术风险的防控。b.质量风险的防控。c.项目完工风险的防控。d.避免公路建设Bt项目成本超支风险。②管理风险的防控。③公路建设Bt项目环保风险的防控。

基于上述内容,对整个公路建设Bt项目的风险我们通过识别、评价、预防应对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便可以应对一般的公路建设Bt项目中出现的风险,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真正的风险甚至更大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来自于实际的执行力,也就是利益主体在合理分担风险的基础上,执行合同的力度。目前,合同支付方违约、失信等情况在我国工程行业中普遍存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不能按照合同条款的规定,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是,要求乙方必须根据合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在没有支付阶段性工程款的前提下,乙方施工单位必须先期进行垫资,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原有的工程量业主需要进行变更,并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打折计算,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屡见不鲜。公路建设Bt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一样,类似的风险依然存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选择合理的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往往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而最大的风险往往是回购风险,面对此类风险,业主分担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投资人完成公路建设Bt项目后,政府的债务偿还总是不到位,在合同中即使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4结论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加强融资项目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制定预防应对风险的专项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第二,提高司法执行力度,做到违法必究。第三,设置融资项目专项协调解决部门。第四,将信用度在全社会建立并使之真正干预到生活。

每个公路建设Bt项目都有自身特点,参与项目的各方在状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另外所处的背景、经济环境不同,对风险进行防控难以做到一概而论,因此需要对项目的特点和各种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划。本文只是阐述了一般性公路建设Bt项目的风险管理,当对待具体项目中的风险时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因地制宜,善于运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以达到最好的风险管理效果,将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让Bt模式能更好的发展下去,为未来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伟宏.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

[2]傅鹏.公路建设B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11).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决策阶段;风险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决策阶段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此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具有总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费用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都离不开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但决策阶段确定的工程造价水平是整个工程造价的限额目标,对其各种形式的造价起着制约作用,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投资成败,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然而,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决策阶段的不确定性最多,风险也最大,加之我国建筑业风险意识淡薄。因此,在决策阶段加强风险管理,充分利用和发展风险管理理论来分析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划清风险的责任范围和承担者,及时、有效地回避、防范和转移风险从风险视角优化整个决策过程,将有效地减少不确定性,从而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工程建设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经济化,降低决策的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控制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进而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1.风险管理原理

风险是指由于因素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影响,使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与许多事物都有关联,它要受到内、外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而且无论人们是否喜欢,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掌握风险发生的因果关系,是完全可以管理的。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和决策,有准备地、理性地进行项目实施,将降低风险造成的危害,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风险管理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以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专业技术知识去分析风险,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全面系统地识别复杂系统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去控制、预防风险的产生。风险管理是针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估计和处理的过程,狭义上是对某个存在风险状况的管理过程,广义上包含了系统的规划在内,即减小系统风险的措施。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以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对风险予以处理的过程,好的风险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保证较低的成本投入,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当然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消灭风险,而是通过合理、科学、经济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预防、控制,以获得安全保障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保障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风险管理已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尚无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意外损失,同时使决策者全面了解经营管理决策的风险、收益,增加决策的正确性,避免风险事故突发所引起的巨大财务冲击,降低工程成本,进而增加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实施风险管理非常必要。同样,在建设工程决策阶段实施风险管理将使决策更深入、更科学、克服片面性,减少项目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效地控制甚至利用风险,为项目创造稳定、有序的实施环境,从而防止返工浪费、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风险管理特点

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繁多,使得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比较复杂和困难。而决策阶段由于面临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其它如引进技术水平风险等多重风险,影响整个项目造价的可能性在95%以上,是影响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需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尽量降低决策失误,使风险得以控制。同时对工程投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项目的规模。合理的项目规模、合理的厂址选择、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等无疑会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减少项目决策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控制工程造价。此阶段的不可确定性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此阶段的风险事件大多数是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降低或消除某些风险事件发生给项目带来的损失,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应用风险管理原理,将使决策更深入、更科学、克服片面性,减少项目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有效地控制甚至利用风险,为项目创造稳定、有序的实施环境,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与主观性,从而防止返工浪费、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上来说,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2.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因此只能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2风险影响的全局性。风险不会是局部的,风险产生后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全局。决策阶段的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后续工作。

2.3风险的可变性。指在建设项目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决策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决策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2.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设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整个决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及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3.风险管理应用

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的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几乎不采用风险管理方法,由此造成决策水平低下,后期重复返工,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因此,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应用风险管理,对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最少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资源浪费,控制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对在决策阶段潜在的风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监控,进而合理地预防和解决风险,并最终将风险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小,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造价控制方法。此阶段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整个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根据项目的性质,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各种统计资料,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对风险的类型及风险的生成原因、可能的影响后果做定性估计、感性认识和经验判断。(2)风险评估与分析风险评估与分析的具体内容就是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及其程度,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产生的后果,其目的是确定每个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大小,通常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估计,确定风险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方案,定量计算发生风险的后果并选择行动方案。风险分析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界定风险源,并初步判明风险的严重程度,而定量风险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逻辑基础上,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决策树法、影响图、随机网络法和模糊分析法等方法给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量化指标及其发生概率,以及风险的量化值。(3)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在风险评估分析之后,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

在众多的风险应对策略中,寻求与之对应的既符合实际,又会有明显效果的具体应对措施,以使风险转化为机会或使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具体方法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自留等。(4)风险监控。制定了风险防范计划后,风险并不是就被消除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风险监控是对决策阶段风险的监视和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跟踪已识别的风险,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风险,严格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并适时调整,使项目在主动的风险管理中顺利进行。

此外,还要建立高水平、多学科的开发人员队伍,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贯彻执行风险管理责任制度等,作为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将风险管理原理应用于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结语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敏感性及风险评估、投资决策等阶段。决策阶段作为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中,投入费用较少,但对工程总体造价的影响却巨大。建设项目的绝大部分风险,都源自于决策阶段的失误。

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对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认识还不够充分,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因决策失误而生风险,造成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例很多。项目决策阶段风险是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源头,加强源头的风险控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项目的决策阶段是项目风险的高发阶段,但此阶段风险的影响尚未表现出来,因而是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最有利阶段,也是风险管理的最重要阶段。为此,加强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提高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开展风险评估与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做好风险的主控制,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将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不利影响,有效地保证工程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较好地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避免资源浪费、“三超”等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3

【关键词】燃气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引言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速度飞快,有其是在基础建设上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建设项目的风险随着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投入增加,想要达到建设目标,就要在进行建设时,对于工程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算,并对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如若不然,将会对于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应该以清醒的头脑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1.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部分,也是项目管理中的重头戏。项目的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9各领域和39个过程,其中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整体管理等,在目前社会,项目的管理已经全面用于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项目风险,在项目的建设工程中,必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相对于普通的项目而言,建设类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更大,风险是绝对的。本文提到的燃气项目,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其对于安全的要求非常高等等,燃气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做好风险的评估工作,做好预防措施,保证项目的质量。

在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中将风险的发生途径分为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作用的途径以及造成的实际性损失等,风险的因素是形成风险的必要条件,另一个方面,有项目就有风险,结合本文提及的燃气工程项目,我们发现风险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包括材料因素,包括法律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安全因素等等,由以上的种种因素在某个因素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相应的风险事件,通过相应的作用途径表现为相应的风险损失,在燃气工程中集中表现为工期的拖延、工程成本的增加以及项目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甚至出现人员的伤亡等。

2.燃气工程项目得风险管理

2.1燃气工程风险管理目标

概括的说,燃气工程的风险管理就是对整个的燃气输配管网、燃气的压气站等进行风险的分析,识别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于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利用自留、减轻以及规避等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保证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高质量。

2.2燃气工程风险管理流程

整个的燃气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包括风险管理的规划、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应对以及风险的监控等,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是确定怎样着手开展风险管理并为一个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做出计划,是风险识别、分析、应对计划、控制和监测全部过程的输出。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一种系统地、持续地对风险相关事件进行挖掘与分类的过程,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和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确定哪些风险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燃气工程有其自己的特点,其管线里程长,整个过程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3.燃气项目的风险管理

由于燃气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众多,本文遂选取燃气管网项目作为代表,详细分析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3.1项目的风险评估

在整个的燃气管线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的评估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应对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建成阶段、使用阶段以及使用过程中等几个阶段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评估风险因素已经在上文介绍过,此处不做赘述,确定风险因素以后就要对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对应的定性评价,就是对上述的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的排序,定性的分析整个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为相应的风险确定相应的权重,即对于已经确定的风险进行权重的分配,并利用概率分析法、模糊数学等方法进行计算。

3.2风险的管理

对风险进行评价之后,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就要对已经预测到的发生几率较大的风险进行预防的探讨,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风险容易发生的工程段,时间段以及技术方法等进行提前的预防工作,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出现问题,立刻解决,稳扎稳打。风险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也要用到多重理论,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要了解风险发生的机制,了解风险发生的途径以及根源所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3风险的监控

我们经常说“防患于未然”,燃气项目的风险预防也是如此,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手段就在于检查和监控,对于燃气管网建设而言,加强对于已经建成的官网的检查对于在建的管网进行监控,对于风险的防控大有裨益,事先的预防,事中的监控,事后的检查使管线的风险管理形成了三道防线,切实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燃气工程相对于其他的建设项目而言,对于安全可靠的要求极高,燃气管线是国家工程,投入金额巨大,对于外界的影响反应明显,因此燃气工程在其他建筑项的基础上有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因素。在燃气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上,管理者一般应用最为可靠,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高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华琴.北京市燃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2]何景R.FS燃气CRm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晋忠.燃气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赵爽.深喀大道燃气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5]王启昆.燃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煤气与热力,2009,08:92-96.

[6]简玉峰.浅议燃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2:153-154.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4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 风险分析 处理

1.项目风险的识别

一般地讲,epC总承包项目在epC合同起草阶段,就应启动项目管理程序进行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控制等进行研究,制订风险应对、风险控制及处理办法。

我认为,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重点是工程质量、HSe管理、项目进度、项目成本等风险,那么epC总承包项目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呢,首先应建立项目风险识别管理体系,确切地讲应该在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就要求项目管理团队(以下简称:项目组)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分别建立各阶段的风险识别体系。建立该体系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判断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各类风险;其次是找出风险源及产生的原因。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项目组要针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进度计划、合同草拟等每个具体环节所面临的风险源及产生原因进行识别,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1充分研究项目技术、经济因素。要研究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及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采用何种专利技术、建设资金来源、概算(或投资)编制办法;了解项目建设的技术条件、质量水平,设备制造、运输、安装条件、施工及吊装方案(尤其是大型设备,如:加氢或加氢裂化反应器、精丙烯塔等)以及采用的标准、规范;了解项目建设工期、epC总承包工作范围和业主承担的风险范围等等;更要了解建设项目的背景和业主(或发包方)的资信情况等。针对上述内容分别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切实发现找出很多具体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产生的原因。

1.2建立项目风险源清单,列出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中可能出现风险点。设计环节,勘察设计条件、设计文件及深度、设计技术条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设计主要工程量、概算编制办法及规定等等。如:某epC项目延迟焦化装置,由于详勘资料没有描述该装置的储焦池(120m×20m)处于一条地下冲击沟之上,开挖时发现,现场采取了毛石回填的措施增加了费用,所以勘察设计条件也是风险源。采购环节,这个环节的风险源主要研究采购合同法律层面上的风险,例如:仅合同条款方面就有合同标的、合同价款、交付与验收、合同支付与结算等等,有经验的承包商在规避物资采购风险方面会有一些关于“物资采购防范法律风险”的提示性文件,这类文件详细明确地提示了不同阶段及各项工作(或条款)所要防范的风险源,项目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制订项目自己的清单。施工环节,现场HSe管理、施工程序、施工分包管理、施工规程及规范、现场条件及措施、大型机具进出场管理、工程进度、施工方案及变更等等。

1.3风险的归类。首先把项目风险源清单中列举的风险因素按照风险的类型进行分类细化,针对性地制订应对的策略、方法及实现项目目标的措施;其次参照以往项目经验,划分风险等级。对于epC总承包项目,项目组的主要任务是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熟悉的是项目管理体系和控制管理的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讲项目的风险可以分类为工程质量风险、HSe(环境、安全、健康)风险、工期进度风险、成本费用风险、企业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其他风险等。另外,项目风险按照其后果或因素属性还可以分为,经济的、市场的、业主(或发包方)的、自然的、其他风险等等,其归类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可以根据项目的工程范围、工作内容和项目的特定环境或特殊条件设定和分类,不再赘述。

2.风险分析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项目风险可分为:工程质量风险、HSe(环境、安全、健康)风险、工期进度风险、成本费用风险、企业信誉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其他风险等等。项目组内各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共同制订风险预防措施和规避风险的办法。为了更好地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各类风险需要了解掌握的重点内容有下述几个方面:

2.1工程质量风险。了解掌握勘察设计条件、设计技术条件和技术规定、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工程量、施工企业管理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业主和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现场施工技术方案和条件等。

2.2HSe(环境、安全、健康)风险。了解业主对HSe管理的要求、项目HSe管理体系、项目应急预案等等。项目安全事故是风险的性质是较严重或灾难性的,是项目风险关注的重中之重必须重点防范。

2.3工期进度风险。了解项目实施计划、关键控制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劳动力资源保障情况等等。

2.4企业信誉风险。调查了解项目业主和分包方的资信情况,了解业主其他项目的管理与支付的情况,了解分包方的履约能力等。

2.5合同法律风险。研究招标文件,对合同的协议书和一般合同条件、特殊条件、通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合同条件中的支付条款、税收、外汇币种、价格调整、合同结算等条款,重点分析各种限制性条款,避免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不慎带来的损失等等。

3.风险控制和处理

项目风险控制和处理的方法同风险理论是基本一致的,主要有: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自担。

3.1风险预防,系指事先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它是处理风险的一种主要方法。epC总承包项目一旦成立,在项目策划书或项目实施计划文件中对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是有专篇论述的,项目组各部门经理及主要成员有义务完善风险内容,并按照文件中建议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落实到总承包合同、分承包合同及相关的项目实施程序文件中。比如项目的现场签证管理,要求现场专业工程师必须认真核实主要工程量,必要时可针对项目特点,采用颁发项目签证补充规定的方式,重申签证管理要点和工作流程,要求费用控制工程师见证和复核工程量,以避免现场管理不善带来的损失。项目要预防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具体的指导项目管理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采取项目风险主动防范的措施。

3.2风险转移,系指项目以某种方式将部分风险合理地转嫁给他人承担。项目对风险转移采取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设计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和施工分包合同将风险转移给设计分包方、采购供应商和施工分包方;二是将风险转移给项目担保人或担保银行;三是通过购买工程保险和第三者人身伤害险等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损失情况由承保的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损失。对于epC总承包项目,业主往往利用强势把属于业主的风险转嫁给总承包方,另一方面项目风险转移给分包也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合同额的5%,总承包方风险压力是非常大的,项目组是否能够合理地将风险转移下去或不接受业主风险,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活动进行决策。项目HSe方面的风险,为避免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应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一部分风险损失。

3.3风险分散,有外部分散和内部分散两种,外部分散是指通过同外部合作,将风险分散到外部去,从而减少其风险损失。风险内部分散是指通过内部调整,将项目风险损失分摊到另外的项目上去,从整体上调整一部分风险损失。一般来讲项目风险在项目投标报价或合同起草谈判阶段应充分预计到的,应避免或尽量减少项目风险分散到别的项目。对于涉及到专利供货商的epC项目或涉外(国外)的epC项目,可以采用联合投标报价的方式进行,一旦项目发生风险可以把部分风险分散到联合体的另一方,这是目前epC总承包项目最常见的风险外部分散处理。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7.041

引言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其项目主体或其他关联主体在客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影响的因素,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关联主体的期望值发生背离,从而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项目风险管理强调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对项目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和干扰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其追求的目标就为了增加项目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以避免和减少损失,实现项目管理过程中使损失降到最小,让效益或效率达到最大化的目的。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是复杂的、开放的、多变的和动态的,为此,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引进相应的管理方法对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如何进行

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成为我们当今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同时,风险管理也为信息系统项目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及新的思路。在本论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亲自负责过的一个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所获得的经验与体会,深入探讨如何做好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

2010年5月,广西某工程总公司与笔者所在公司签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及《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协议,我有幸被任命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广西某工程总公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监管的建筑施工企业,实力雄厚,其核心的组织结构为集团、分公司、项目部施工地三级。该项目要求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稳定、安全的技术手段,通过搭建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满足企业各层级的管理需求,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笔者组织下,我们根据该企业的组织机构特点和各层级的业务范围,拟定了系统功能:集团层:数据的查询分析、业务的审批监控、系统参数确定及辅助决策等;分公司层:数据查询分析(受限),业务流上传下达、报表审核、项目控制与操作等;施工项目层:具体业务操作、基础数据录入、报表准备、项目状态更新等。系统采用J2ee技术架构,数据库采用oracle10g,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将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现了可高度伸缩的系统,以此来满足该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应用需要。

1.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的进程及其内容

众所周知,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即便进行了科学、详细周密的计划和跟踪,有时风险依然不可避免、难以预测。在项目实施中的各个层次、过程及环节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要将项目的全部环节纳入风险管理计划中,以确保项目实施中不超成本,不减进度,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预定的目标。要对信息系统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对风险进行预测,然后准确地识别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的相关应对策略,最后完善对风险的跟踪、监控、管理及处理,以最低的成本实现项目生命周期中最大的安全保障。

1.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发信息系统项目要有指导方针和详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后继的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的依据,也是制定相应风险应对措施的重要依据。

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即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计划,进而形成一个风险分析清单,然后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在笔者所负责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初期,通过邀请团队成员、客户业务代表及相关专家等,以召开会议研讨的形式拟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的步骤;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及其具体职责范围、任务和方法措施;项目的投入预算;风险的分类、分级;根据风险,如何进行成本、进度、质量的平衡等。为了规范风险管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沟通活动,还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报告模板来满足实际需要。

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风险来源、风险发生的可能条件及出现的症状等信息,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了多次修改,确保风险管理计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能反映应对风险的实际需求。正是通过这种持续的改进和滚动措施,完善了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执行方案,避免了一些风险,有效地预测并控制了某些风险,切实减小了风险的影响。

1.2风险的识别

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复杂的、不确定的。在笔者所负责的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分析、走查、评审等方法来识别风险。将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归类、分级,然后记录在风险识别列表中,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动态更新。

该信息系统项目以业务模块开发为主,我们对程序代码和项目文档进行了走查,对各阶段的交付物进行了评审。对走查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追本溯源,认真分析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各种风险的来源以及风险之间的关系,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其可能引起的后果,以确保及时准确地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在一次评审中,发现某个模块的交付物和预先设置的不同,我们意识到这可能导致质量风险,及时进行了处理。经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某程序员私自接受了客户的请求,并更改了程序的相关功能。基于这一风险因素,随后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即对“功能变更”做了更加严格的控制,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而影响项目质量和进度。

我们还通过分析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过程采用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隐藏的内容,以达到准确、及时识别风险的目的。项目成员对工作的认识及其积极性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项目成员提交的每周工作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发现维护员有连续几周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进展的情况,经调查核实,主要是由于维护员对工作进程及阶段性任务的不同认识造成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研讨会的形式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问询,尽可能多地发现并识别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可能引起的后果。

1.3对风险进行排序和量化:风险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对信息系统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存在的潜在性、隐蔽性及可能性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与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估计和衡量;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以使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人员采取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风险得到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为了制定风险的应对策略,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为同一个风险,会因不同的角色,而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因新增功能需求引发的风险,开发人员担心影响进度,设计人员担心影响整体功能。因此我们一般采用会议研讨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即对识别出的风险出现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其对信息系统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大小进行排序;根据风险类型,邀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参加,依据有关操作经验及行业标准对风险进行定性分级,以提高风险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具体可操作性。通过定性分析,根据对影响信息系统项目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排序,确定风险的级别,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理方案。

所谓风险定量分析,就是指在对特定风险的分析过程中,量化分析每一项风险的概率及其对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基本内容为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对风险的发生及其后果加以估计,得出比较准确的概率数据,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风险定量分析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决策的一种量化方法。

风险的量化分析是比较困难的,有时候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不一定能带来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主要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结合三点估算,把风险转化为对时间、费用和目标的影响,进而分析项目完成可能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在实际的项目风险评估过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首先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其潜在的影响,从而对风险进行排序归类,以便决策者采取更加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1.险响应规划: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响应策略

为了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收益,根据已做出的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结果,形成风险管理的共识,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与应对措施,预防风险或减少损失,以达到使信息系统实施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执行的目标。

在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制定一个周密、完整、全面的风险响应措施和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风险的多变性及复杂性,要根据风险的变化,及时制定或调整相关风险的应对措施,及时评价、监督风险应对的执行效果;要制定动态风险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并对各项风险决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跟踪检查,细化项目流程,对项目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分析。通过制定防范策略,来有效阻止风险的发生和消除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危害。在笔者所负责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如下相应措施:(1)物理安全管理方案:系统中心机房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非授权人员无法进入。(2)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在内部网络系统中,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3)技术风险管理:不断更新技术风险信息,采用先进、有效、合理的技术;另外,我们还聘请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和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的方式来防范风险。(4)进度风险管理方案:因为项目的工期已经确定,因此存在进度风险。为确保进度,我们定期召开项目会议,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延期的任务,及时分析原因,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通过加班和增加有经验的优秀员工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另外,还可根据项目进度与交付物管理计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正式沟通计划来降低进度风险。(5)质量风险管理方案:质量是客户最关心的我们在合同约束下,针对每个交付物的验收标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手段,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责任的可追溯设计;还成立了专门的质量保证小组,通过加强测试等手段确保质量。(6)人员流失风险管理方案:根据范围、成本与进度要求,进行人力资源技能、数量以及使用时间的预算。我们制订了一份人力资源预算计划,作为人力资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基线,并设计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考核依据。为避免人员流失给项目带来的风险,我们和人力资源部一起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并确保落实,平时通过培训、聚餐、拓展训练等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构建一个稳定的项目团队。(7)事故应急方案:制定在内部网络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步骤。由于客户方的用户多,系统性能方面存在风险,我们制定的响应策略主要为增加硬件资源来提高系统性能。另外,对于因项目范围模糊引发的风险,我们通过召开评审大会对范围说明书进行评审和确认,并让客户签字确认,若出现超出范围的需求变更,用户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1.5做好风险的跟踪和监控

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成功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项目受潜在风险的影响,充当信息系统实施的“保护伞”。

风险跟踪与监控是在信息系统实施中,对风险发生情况的控制和对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

要对已识别的风险的状态进行跟踪,监控风险是否发生;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是否有效,风险是否已经消除,会不会引发新的风险等;还要继续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更新分析列表,实现pDCa(英文单词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djustment(调整)的首字母组合)的良性循环,进行持续的、动态的风险管理。

在笔者所负责的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我们主要采用监控会议的方式来跟踪和监控风险。每次会议都对项目中的风险、应对策略的执行和跟踪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同时,还要关注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变更和项目的具体进展,因为功能需求变更会带来新的风险。随着项目的不断变化,有些风险会自动消失,而有的风险会发生改变,对残留的风险要加强评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良性循环。

2.结语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大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纪委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财政局被列为6个试点单位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纪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切和重视。作为试点单位,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和领导干部腐败风险防控,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所需。当前,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就是我们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预防,推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所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坚持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具有特色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关心爱护党员干部所在。保证干部成长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财政干部手中大多数都有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财务开支、物资采购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但同时这些权力和资源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增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便于检查和考核,防止权力滥用。在党员干部出现腐败苗头,未构成违纪时,及时予以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以免铸成大错,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挽救有腐败倾向党员干部的有力措施之一。

二、深刻理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具体内涵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的可能性。

预警防控: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了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其中,前期预防措施解决了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规范了预防工作的措施体系;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

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工作程序和重点

(一)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进行。

1、制订方案。成立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制订实施方案。

2、贯彻执行。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库,制订执行防范措施。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自身实际,在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清权明责的基础上,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二是分析廉政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存在的原因、根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三是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程度的高低,提高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制订并执行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是建立廉政风险库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廉政风险库,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重点,提炼共性,及时修正防范措施。同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3、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

4、修正完善。按照年度运转,周期循环的推进方式,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完善防控制度等,推动工作进入新一轮循环。

(二)工作重点

查找风险点,是预警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试点工作风险点查找的对象包括全局干部职工。

1、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方法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审批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业务流程方面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

2、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类别和程序

(1)廉政风险三大类别: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

(2)廉政风险查找程序:第一步,针对个人岗位查。查找对象对照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通过查找风险“五步法”,认真查找并分析评估自身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各股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第二步,针对各单位职责查。各股室、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和业务流程,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并分析评估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

3、把握查找风险的重点部位

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民生等领域的重要环节的风险点查找;突出围绕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人、财、物管理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的风险点查找。

4、把握查找风险的四个关键步骤

(1)清权明责。对行政管理权力或业务处置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通过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明确各个单位和岗位职责,并依照运行程序绘制业务流程图。

(2)找准风险。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查找风险点一定要在“自己找”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查准找全。

(3)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违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制订措施。针对已经查找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采取工作措施的力度,有计划地研究制订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5、把握制订防范措施的“五强”原则

一是岗位措施对应性要强。对应风险点的岗位措施要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确保“双安全”,即确保在勤政方面有效履职,廉政方面不出问题。

二是防控措施衔接性要强。要避免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正职与副职之间的防控措施互不衔接,防止出现空白点和断档。

三是公示公开监控性要强。要加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建设,强化外部对单位、岗位执行职能的监督,做到岗位责任人的自控。要加强网络建设,把风险点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局域网进行公开,提高网络的监控性,规范工作程序。

四是制度建设可操作性要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制订,又要注重执行;既要注重实体要求,又要注重程序要求;既要注重廉政建设的制度,又要注重勤政,以廉促勤,使廉政勤政相得益彰;既要注重正面要求,又要注重责任追究。

五是廉政教育针对性要强。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控措施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单位措施、网络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分析危害,启发主观防范意识。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我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各股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本单位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防控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做到人员、时间、措施、效果四落实。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7

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国土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反腐倡廉的决策部署,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紧扣“查得准、防得牢、控得住”三个关键环节,探索建立了以强化岗位为点、以规范程序为线、以完善制度为面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现将我局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对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工作,我局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全系统开展的“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把“查、防、控”作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一是健全组织。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局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是开展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土地市场治理组,矿业权市场治理组、深化改革研究组、案件协查五个专项小组。二是落实责任。先后制定下发了《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整纠防控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任务分解为14个大项、29项具体工作,落实到7名局党委成员和处室。三是强化教育。为消除机关干部对频繁开展各类活动产生的厌倦情绪,针对部分同志认为“查风险点是走过场”、“没腐败行为查什么”、“没有风险点怎么查”等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坚持从学习教育入手,及时召开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传达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分析国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意义。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形势分析,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既是一条保险线,也是一条高压线,国土资源管理责重权大,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各个层面,是群众关注的“权力”部门、“热点”部门,风险点多面广,建立防范机制,有利于认认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安安走好人生路;排查风险就是“自我体检、自我警示、自我预防、自我保护”的过程,有岗位就有风险,不查风险或查不出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从而牢牢掌握廉政风险防范的主动权,筑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深入细致,全面排查

廉政风险无处不在,加强防范人人有责。我们结合国土工作职责,从环境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等方面入手,全局排查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点800余条。首先,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对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和“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分项梳理,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编制“职权目录”。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绘制56个“重要权力运行流程图”,流程图包含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等要素。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分析各岗位、环节存在或容易发生不尽责或越权行为的关键节点,从而确定为排查和防控的重点内容。其次,在查找风险上下功夫。突出抓住领导岗位、中层岗位、普通岗位三个层面开展廉政风险查找工作。领导岗位重点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中层岗位重点针对审批、管理、执法等环节,查找行使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现场裁决权和内部管理权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普通岗位主要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坚持排查“对岗不对人”,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工作人员,采取自己“找”、相互“查”、处室“议”、群众“提”、领导“点”、组织“审”六个环节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第三,在分险定责上下功夫。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把各级领导以及用地、规划、矿管、项目、资金、人事等处室的领导岗位定为关键岗位,引发的廉政风险点定为一级,其他处室的领导岗位风险定为二级,一般工作人员岗位风险定为三级。对一级风险点,由党委负责重点监控;对二级风险点,由分管领导负责重点监控;对三级风险点,由部门领导负责重点监控。在此基础上,按照定权、定责、定险的“三定”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直观、简明、实用的要求,汇编了《个人廉政风险和自我防控承诺表》、《各处室岗位廉政风险一览表》、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等28个《重点工作风险防控承诺表》、以及《土地征收及农用地转用工作廉政风险防控墙》等23个权力事项防控墙,对每项工作从人员素质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风险进行了分类,明确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界定及廉政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按照工作流程、各环节易发生的问题、原因、工作依据、要求以及惩处措施等内容,绘制形成了一张职权运行流程、廉政风险点、工作要求和依据“四位一体”的业务流程及风险分析图。

三、多措并举,强化防控

建立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过程防控,是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保证。实践中,我们着重建立完善三大防控机制。一是制度防控机制。针对制度机制缺陷,市局健全完善五项机制。1、自律机制。制订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28项制度。2、防范机制。制订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试行)》、《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置暂行办法》等32项制度。3、约束机制。出

台了《镇江市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权规定》、《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等16项制度,从源头上约束了权力运行。4、惩处机制。制定了《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发现、制止、报告和查处工作责任监督管理的办法》、《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公务人员问责暂行办法》等9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约权力制度。5、机制。制定了《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人员轮岗制度》等4项制度。二是运行防控机制。坚持把公开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阳光伞”,通过加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和土地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土资源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实现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目前,土地、矿业权全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对出让公告、交易结果公示等同时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省厅门户网站、交易大厅同步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审批程序、时限要求和审批结果全面在互联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行政审批和业务流程管理纳入网络化运行、全程监管,形成公开、公正、公平、透明、规范化运行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三是科技防控机制。建立完善了建设用地预审、审报系统、建设用地供地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系统、执法监察管理系统、批后监管等七大系统,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全程(申报、审查、会审、备案、收费等)的信息化;土地登记发证实现了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等各种登记的无纸化操作,并快捷灵活的定制各个发证人员的权限,从而实现用科技手段管人、管地、管案,规范审核审批行为,优化管理模式,使审批程序化、规范化、格式化,杜绝了人为干预因素,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

四、强化监督,保障执行

强化对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是保障准确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强化工作督查。整合组织和社会监督力量,把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融汇贯穿于各类监督检查工作之中。市局先后制订下发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效能评议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目标管理考核细则》、《镇江市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督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内容,明确督查对象、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同时,紧紧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的推进落实,紧紧围绕岗位管理的工作考核,紧紧围绕土地出让、地价评估、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重点工作的督查推进,紧紧围绕问题的调查处理等途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协调、反馈,及时了解情况,推进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强化结果运用。通过对监督检查所发现问题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及时掌握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全系统作风建设情况,及时发现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查处各类廉政风险问题。近三年来,我们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认真清查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文件和制度,由局党委直接处理或给辖市局下发处分建议书,先后对10人进行了党纪、政纪处理,起到了处理一个、教育一群、警示全体的作用。

五、运行顺利,成效初显

一是增强了干部防范的责任意识。通过“查”,引导干部职工有效识别工作中潜在的廉政风险,建立不想违纪的思想防线;通过“防”,探索构建标准化的防范模式,建立不能违纪的制度防线;通过“控”,把监督制约贯穿于具体工作中,建立不敢违纪的警示防线。干部职工通过风险点的排查和晾晒,防控措施的构建与落实,充分认识了自身岗位风险,强化了风险可防、可控的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将廉政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查风险、防风险,人人讲廉政、抓廉政的良好氛围,预防腐败的工作合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是健全了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通过优化流程、适度分权、公开权力、民主决策等途径,将权力的监督作为核心落实到各个环节,真正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在分权制约上,把土地整理、开发、建设用地复垦的立项验收初审权与实施权进行分离,把裁判员和运动员两个角色分开。如针对过去征地补偿程序不完善、监督机制严重缺位等问题,出台了《附作物入户调查工作细则》,既加快了征地速度,减少社会予盾,又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在优化工作流程上,对每一工作事项都明确程序、时限、经办人,并突出最大限度方便办事人、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结时限、降低办事成本的要求。在权力运行监管上,对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及时提醒、及时制止,对已经发生的过错行为,及时启动过错预警和问责,确保小错及时纠正、大错及时查处。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8

1安全风险管理含义概述

所谓安全风险管理指的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发挥群体智慧,对有效资源加以运用,进行相关的计划、决策、组织及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实现道路建设中人同物料、设备及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建设的管理目标。在道路建设中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减少和控制事故、危害,避免因事故而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首先是风险的识别,这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在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工作,在风险的识别中,必须根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计划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确定风险的来源和每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条件和对应的概率,并对识别出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特征描述和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分析又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步,其中定性分析就是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风险的级别等级进行排序的过程,由此引发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就是在前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每个风险的概率及影响大小,两步的加总得到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再次是项目风险的应对,它由风险应对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两部分组成;最后是对风险的监控,这一步骤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对已经发生并进行相应解决措施后残留的风险进行监察,对下一个项目阶段尚未发现的风险进行新一轮的识别。同时风险监控的另一个重要智能是检查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否按计划得到实施,其效果是否在预控的范围内。风险监控的主要涉及选择备用方案、实施应急计划、采取纠正行为以及对项目计划的重新定制。

2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

项目建设管理的安全风险防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并非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过程都会有安全风险,但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都应有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建设管理也是如此。

2.1对于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即对道路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加以分解,将其进行风险结构的层次性分类,之后运用反思维形式,来将不利于道路建设的因素找出来,并进行反向角度来对风险进行论证。风险识别亦是风险评估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不断的项目评估时间中,来提升对于道路建设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2.2对于风险的估测

风险估测即指的是道路建设中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这种估测结果概率的大小同建设风险大小呈反比关系。但是,单纯依靠这种风险估测概率来对道路建设风险大小进行衡量显然是不科学的,其实际建设风险的大小,还同风险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

2.3对于风险的分析

对于道路建设的风险分析是以风险估测为依据的,对于具体的道路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数字处理,从而使之能够对风险因素加以反映。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对道路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将内部收益率、项目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作为风险指标纳入到风险因素当中。

2.4对于风险的处理

风险处理是以风险估测和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为减少或避免道路建设风险而采取相应措施。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对于概率大、损失大的灾难性风险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或保险来将责任进行转移;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应采取积极的控制手段,即对道路建设的风险自留。

项目立项完成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开始启动。首先进行的是项目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调查,通过现场定位弄清拟建项目与周边道路、建筑的相邻位置关系,通过现场详细查勘掌握周围建筑与构筑物的现状。通过查阅城建档案资料了解周围建筑的历史、建筑结构与基础状况,了解道路与地上、地下管线(含水、电、通讯、燃气)、沟渠等的现状、数量与位置。通过入户调查和走访知情人,了解无档案记载的建筑及其它有关环境、历史变迁、民俗等情况。

3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改进策略分析

3.1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规建设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抑制工程事故发生,需要交通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法规作为规范指导。当前,我国道路建设在这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应对其法律规定加以明确。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评标中,除技术标和商务造价标外,还应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投入。道路工程在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的同时,既要注重对于国外成熟、先进经验的吸收,亦要尊重中国的国情,符合道路建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

3.2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利于科学化的决策和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道路建设必须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于安全风险等级高和一票否决的施工方案,必须加以更改。安全风险管理中应明确风险评估、辨别分析和风险控制,内容涉及风险因素、风险源、事故发生概率、风险等级评估,来建立风险监测系统,进而来规避、转移及减缓建设风险。

3.3以信息化技术风险管理和预警决策作为支持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中应发展工程预报和物探技术,进行地理地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监控手段同专家经验相结合,将工程范围内的软土、流沙等危险地质数据储存于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支持体系。同时,加强对于数据的分析和预警,从而能够及时地采取事故应急预案。

3.4加强对于重大事故的预测和防治

鉴于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对社会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防止技术亦存在相当高的难度。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应将围岩段塌方、岩爆等重大事故的预防和防止,列入到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中,并进行及时、科学地开展。

4结语

当前,道路工程建设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其长足的发展依赖于安全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从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出发,针对性地采取针对改进措施,使安全风险管理从法规、计划、预警据侧及事故防止等方面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在道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钧.浅谈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3).

[2]宋群英.浅谈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9(5).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1引言

虽然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多多,不过,人们也无须过分地恐惧风险,只要掌握风险发生的因果关系,风险是可以管理,并得到控制的。关注项目风险,掌握风险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从项目组织、职责、流程与制度上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前提与保障。

2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存在

风险的普遍性表现在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存在着风险,特别是像智能建筑工程这样的高科技项目,把先进复杂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自始至终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况且,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要求高、周期长、技术新、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而且,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可以规避,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3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

3.1关于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

3.2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涵义:(1)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2)对全部风险的管理;(3)全方位的管理;(4)全面的组织措施。

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涉及:决策风险、行为主体风险、软件风险、组织管理风险等。具体可以表现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生产能力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法律责任风险等。

4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4.1风险识别

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预测和识别出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并予以分类。对项目风险的管理首先必须明确项目都存在哪些风险,—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及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预测识别风险。风险预测和识别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数据收集、分听、整理和预测,要重视经验在预测中的特殊作用(即定性预测)。为了使风险识别做到准确、完整和有系统性,应从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出发,通过风险调查、信息分析、专家咨询及实验论证等手段,对项目风险进行多维分解,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从而全面认识风险,形成风险清单列表。

4.2风险分析

确定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列表之后,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其潜在的影响。它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如经济损失量、工期迟延量等,评价所有风险的潜在影响,得到项目的风险决策变量值,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一般只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项目风险进行量化估计,评估风险及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评价项目可能产生的结果范围。这里要注意三个概念。(1)风险损失量:即风险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小。如果损失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估计,可以将损失量分解为更小部分再评估它们。风险损失量可用数值表示,即将损失重大小折算成对影响计划完成的时间表示;(2)风险概率:它是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百分比表示,是一种主观判断;(3)风险量:它是指项目风险危害程度,计算公式为:风险量=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量。

4.3风险防范计划

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防范对策。制定风险防范对策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基本对策有三种形式: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总的目标是减小风险的潜在损失。风险防范对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开发方案。对于应“规避”或“转移”的风险在项目策略与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

4.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使风险损失趋于严重的各种条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而避免或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各种潜在的损失。风险控制对策有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形式。风险回避对策经常是一种规定,如禁止某项活动的规章制度,损失控制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损失控制方案的内容包括:制定安全计划、评估及监控有关系统及安全装置、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制定灾难计划、制定应急计划等。

4.5风险转移

(1)合同转移:是指用合同规定双方风险责任,从而将风险本身转移给对方以减少自身的损失。因此合同中应包含责任和风险两大要素;(2)项目投保:是全面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最重要的转移技术,目的在于把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保险对策,以减轻与项目实施有关方的损失负担和可能由此产生的纠纷。付出了保险费,在项目受到意外损失后能得到补偿。项目保险的目标是最优的工程保险费和最理想的保障。确定风险防范对策后,就可编制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它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防范对策、行动计划及处理方案、应急计划、项目保险安排等等。

4.6风险监控管理

风险监控主要任务是采取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全面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其一是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衡量风险减缓计划需求;其二是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并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及时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已发生过和已解决的风险也应及时从风险监控列表调整出去。最有效的风险监控工具之一就是“前10个风险列表”,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风险监控活动,是按“风险值”大小将项目的前10个风险作为控制对象,密切监控项目的前10个风险。每次风险检查后,形成新的“前10个风险列表”。

4.7全面风险管理检查

全面风险管理检查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查以上几个步骤的实施情况,包括全面风险管理计划执行情况及保险合同执行情况,以实践效果评价风险防范对策效果。另还需确定在条件变化时的风险处理方案,检查是否有被遗漏的风险项目,对新发现的风险项目应及时提出对策。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会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其中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外部风险的存在容易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工程款回收困难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分包管理不当,以包代管、内控制度不完善等造成的风险,与企业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此外,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分类还有其他形式,例如,根据风险程度可以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和重大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根据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固有财务风险、制度性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该分类有利于寻找财务风险的起因,便于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至关重要,下文将针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实行资金统一调度管理,拓宽筹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提高施工企业资金运行效益,保证企业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施工企业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资金需要量较大且又比较集中的情况下,筹集资金的方式和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能力。在不同方面,由于各项目资金控制不合理,致使有的项目大量资金沉淀,而有的项目资金匮乏,造成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企业在资金运作上应该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满足发展需要。资金由公司统一管理和调度,再由各项目根据施工生产需要编制资金需求计划表,申请公司拨付资金。这样不仅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而且保证了工程项目资金的正常周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降低了融资困难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企业应当培训相关的财务风险观测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三)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国际化,企业财务将面临着各式各样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能够应用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而且还能够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实用性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有利于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施工企业要加强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对投标项目进行前期的调查,例如项目所需要的多种报批手续是否齐备,建设投入的资金是否已经到位,业主的信用情况等等,对于业主信誉比较差、报批手续不完整以及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的项目需要小心谨慎。在投标文件完成之后,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量力而行,确定投标的可行性以及投标标价。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工程预算,控制好工程造价。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仔细推敲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对涉及到的验工时问、计价方式以及工程结算等条款时,对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一定要慎重,防止签订不平等的承包合同条款。

(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对施工企业来说,控制成本费用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首先,要结合合同的工期、施工现场的条件等影响因素,优化施工企业的组织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尽量缩短工期、降低企业成本;其次,要健全企业的材料物资管理制度,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入库、出库、耗用等环节要严格控制,实现材料的计划采购、良性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价格低、质量好、运输距离短”的原则,降低采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再次,要推行责任成本的管理方法,切实加强和落实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责任,真正分解到参与施工的各个部门和环节,把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六)要及时办理施工工程的竣工结算

施工企业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办理相关决算,并且做到准确合理、真实可靠。对于因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的停工损失或者搬运费用等要及时办理现场签证,追加合同条款,确保竣工时收入的足额结算,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和周转率,避免因业主拖欠工程款带来的财务风险,真正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总论

由于不同的施工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应为其制定合适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管理计划,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施工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及种类,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式,确保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保证施工企业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05)

[2]李国昌.论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04,(09)

[3]方建良.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