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35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1

关键词:科研素养;内涵;基于项目;材料专业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83-03

一、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应弄清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但目前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国内学界对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动态结构分析法[1][2]。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将科研素养分成四个要素: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科研意识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对科学问题的探求欲,通俗讲就是“想不想做研究”。科研知识是指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科研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实验和实践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的综合体现。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培养的保障,同时也是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意志品质。由以上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解析可知,科研素养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后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素养内涵的明晰为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特色的本科生。其中创新能力是学生能长期持续并较好发展的原动力,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目前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金属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四个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工艺性、实践性和研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材料企业工作都将会面临着材料生产工艺优化、新材料产品研发等任务,因此,科研素养的培养对材料专业本科生尤为重要。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内、外皆可进行。我们对照前面所述科研素养的内涵,提出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首先在新生专业教育、材料专业导论课及专业课程讲授时引入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其次,引入“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对学生自行组织团队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下面将以我们提出的“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在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实践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实践

(一)项目的选择

既然是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首先应弄清什么项目才能成为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载体。考虑到我校是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的质量相对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项目选择尤为重要,过难过深的项目对我校学生而言可能是不合适的,项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将有可能因此失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具体的科研项目的任务进行分解,挑选出一些本科生经努力可完成的研究内容形成子项目,然后对有意愿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自学和基本素质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兼顾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意愿,将学生与项目进行合理的匹配。此外,我们也鼓励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项目,一方面积极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争取经费,我们在学生项目申报时予以指导,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难度提出合理建议;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项目进行评估,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对有价值的、未申请到学校经费的项目进行资助,这些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项目,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这对后期项目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本科生的遴选

这种基于项目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模式,由于项目的有限和地方性院校科研资源的相对不足,目前参与的只能是一部分本科生,因此,参与项目的本科生的遴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5级开始对学生进行遴选:当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我们选择一些对材料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换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身能力的意愿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学生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浓厚的兴趣应通过新生专业教育,大一开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导论》等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来。其次,学生学有余力也很重要,毕竟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正常的教学任务是首先应完成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具体的培养过程

本科生参与材料科学研究项目的整个过程,主要涉及研究准备、实验方案的拟订、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等步骤。我们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的科研素养进行培养。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2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综合素养;培养现状;改进路径

医学研究生处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经过本科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已掌握了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将理论上升为实践的过程。在培养一定科研能力的同时,参加实习实践锻炼临床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而做好准备。如何提升新时期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是高校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要目标,本文进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医学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与综合素养培养的现状

1、科研意识与科研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的,课题的申请,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导师对于选题、立项、实验、汇报等各方面的指导。而部分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科研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做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科研意识与科研兴趣不是很强。部分学生认为协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只是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其参与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顺利实现毕业,对于其所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并非兴趣所致。科研的进行,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获取一定得数据,进行反复的对比验证,最终才能得出结论。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缺乏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2、科研临床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

实践中,部分研究生体现出了科研能力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部分研究生不能有效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快捷方式,对课题的选择,题目的确定都不能有效、科学的完成,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其在本科阶段都是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对于科研项目的接触较少,进行科研实践与锻炼的机会不多,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不足。同时,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疾病诊断、手术实验等概念、流程比较熟悉,但是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与能力。医学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特殊性,其诊断疾病的正确性,临床实践能力高低,有时会直接决定到病人的生命健康。部分医学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只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课题项目部分,自己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

二、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

1、储备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医学研究做好科研、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与保障。医学大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远远不足的,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学习研究生阶段所研究领域的名家著作,完善自己的专业系统知识,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相应的基础。文献的阅读,不仅仅要了解国内的最新研究前沿,而且要熟悉国外研究的最新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学术界存在争论的有价值理论。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专业情况,选择课题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与资料。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研究生较强的文献综述,文字表达能力,这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与素养。因为任何一项课题的完成,实验成果的汇报,都需要形成相应的报告,实现总结。逐渐培养医学研究生对于科研的积极性与兴趣。

2、培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培养其较高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也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新时期医学研究生培养创新性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培养较强的科研思维,首先要引导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实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研究生期间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独立的科研项目。导师对于研究生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予以发现与纠正,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3、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及训练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生,因此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体各异,影响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疾病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我们在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培养研究生在医疗工作中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轮转的具体科室和科室的轮转时间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计划地制定。在轮转期间要对需要学习的病种和深度进行量化,以达到轮转后取得的目标。严格临床技能考核制度,临床技能考核是对研究生在完成临床科室轮转后临床能力的综合评定,这对研究生毕业后能否胜任真正的临床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所在的学科随即抽取一个病人,要求进行问诊、查体,进行病例分析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考核专家组就该患者进行广泛的提问,以考核研究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及对新知识、新进展的了解程度。导师须注意研究生的本学科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问题,结合本学科病员群体对医护人员须具备多器官、多学科诊疗知识的特点,指导研究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现代医学技术产品报告和讨论会。

4、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不仅仅要掌握较高的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更应该注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首先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一项课题的完成,都是课题小组共同努力得结果,科研团队在课题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成果。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一台手术的成功,需要多名医生的精心配合,相互协助,因此团队精神是医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其次,应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较高的情商,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效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提升科研临床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职业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生较强的科研能临床能力是其综合素养的重要w现,是培养创新性研究生人才的要求。随着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新的成果,实践中医学研究生反映出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科研临床能力薄弱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科研思维、增强临床技能的具体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景华.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生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研究生报,2005(18)961-963.

[2]王希玉.浅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7-28.

【作者简介】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3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4

一、要素主义与新要素主义的课程观

1.确立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

关于核心课程地位,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有着共同的主张,那就是确立其基础性和核心化。关于基础性,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提倡要将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教育的共同内容,这些内容必定是最为精华的。因此,作为共同要素的传递平台,核心课程必定要有其基础性。其二,人类文化的精华之处具有永恒性,并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学校核心课程需要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既确保了课程内容能稳固、共享和传承,同时也能与时俱进,不固步自封。关于核心化,也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从内容上来讲,核心课程传承的知识一定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之精华。该知识具有普遍性,但又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普通知识。相反,它是集基础知识与高深知识于一体,能够被传承与发展的。其次,核心课程的地位并不是高居于其他课程之上。相反,它应当与其他课程保持相对平行的位置。尽管核心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具有特殊性,但是它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却与其他课程毫无差别。所谓的核心化应当是指其最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心智。

2.重视基础学科的本质作用

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都极为提倡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基础学科应当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是包含最普遍、最一般、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它从现实生活实践而来,是对生活实践的最纯粹性总结。因此,作为现实生活的一员,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核心知识的区别在于,基础知识是面向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核心知识是面对人的心智的训练。对于基础能力,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均认为,它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学习基础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基础。鉴于此,要素主义和新要素主义者提出,给学生以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

3.明确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

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绝对的地位。教师应当是学生心中的专家和权威,是知识和真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主动的监控。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绝对服从于教师的指导。而新要素主义者却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作用。这种实际作用表现为教师不再是教学绝对地位的掌握者,相反,他们应当与学生一样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者。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在对基本知识进行讲座的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逐渐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新要素主义者的这种观点并不是要绝对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在看待教师绝对地位的问题上新要素主义者始终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并不是说新要素主义者“洁身自好”,要与要素主义保持“友好”,互不影响。相反,新要素主义者客观地认识到,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与具体的教学情景相关。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是始终不能弱化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单纯地通过所谓的权威性来压制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主导性应当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的相关知识的讲授和梳理。这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和促进,可以说,教师是完全需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此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中同样占据着绝对地位,即主动地参与和思考。

二、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1.核心课程地位突显不足

当前,在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核心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从理论上讲,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本专业最精华、最前沿性的知识,能引导学生从最宏观的角度了解专业的性质和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研究中能始终把握专业的核心方向,这本应是核心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现行定位。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基础课程混为一谈,在设置过程中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两类课程不仅在层次上没有区分度,在内容上也出现了重复叠加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将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一视同仁,认为两者只是课程设置的名称不同而已。由此,核心课程失去了在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上的核心定位。另一方面,除了与基础课程内容有相似性以外,核心课程内容并没有涵盖本学科最精华的知识。很多高校将学科内的普遍知识作为核心课程的内容,或是把陈旧的未经改变的知识加以整合再作为核心知识提供给研究生。此外,核心课程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这就导致各门课程“自立门户”,对学科的整体支撑力度不强。再者,相互间毫无关联使得各门核心课程无形间降低了核心地位,陷入了“本该为核心”却“无法为核心”的尴尬境地。

2.基础课程基础后劲不足

(1)基础课程无基础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将所谓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定性为深层次理论研究课程。这种课程的专业理论性极强,大多都超出了研究生已掌握的知识范围,或是与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关联性不强。这种课程的设置,尽管从专业发展角度来讲是必须的,但它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限度。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基础学习阶段是必须的。然而,过早地拔高理论学习层次或是与本科学习阶段相脱离,反而将研究生的基础学习阶段人为割裂开了,这对于研究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2)基础课程无基础梯度。在西北地区部分高校,有的研究生基础课程与本科课程设置拉不开档次,“不少课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本科课程的简单重复”[1]。这种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研究生基础知识及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恰当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步入到研究领域。

(3)基础课程无选择性。现如今,西北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报考现象很普遍。这对于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统一规定基础课程,缺乏应有的课程过渡性,或将所有研究生无差别对待,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课程内容偏难。这将导致跨专业学生易丧失学习信心,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课程内容偏易。对本专业学生来讲,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潜能的提升毫无积极影响。再次,学科背景与新专业知识的关联性不强,单纯依靠纯理论知识来引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成效明显不足。

3.教师课堂绝对地位过强

从西北高校现存研究生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研究生课堂教育仍旧偏重于要素主义者所提倡的教师课堂的绝对地位。大量的知识灌输是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讲授学科知识,或将科研的直接成果和现成经验呈现给学生,用专业的权威性主导了整个课堂。而研究生则是一味地埋头听课、做笔记,在学习中并没有进行积极的随堂思考,甚至在每节课结束时仍旧是一无所获。这种长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导致学生更愿意安于现状,错误地认为上课就是只是来听听,课前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准备工作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参与性,违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不利”[2]。研究生教育应当是在知识学习和探讨中展开的,参与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原则。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参与性才是其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参与性,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也不能实现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迸发研究思想的火花。此外,课堂参与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讲,是其面对研究工作的一项必备素质。

三、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1.确立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划分标准

对于专业核心课与基础课的开设,要建立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之上,即按照专业所属的大门类(一级学科)和小门类(二级学科)来开设相关课程。具体讲,专业基础课应“按一级学科设立学位基础课程,体现‘高、深’的特点”[3],课程要涵盖到该学科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按照一级学科开设课程,可以打破专业界限,消除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偏见。要求研究生要对专业所属的大门类有最基本的了解,不能因为专业方向而限制了学科视野,局限了自身的研究领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以二级学科作为课程开设的标准。课程开设要直接针对本专业的最核心、最前沿知识。让学生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了解专业发展的脉络、现状和未来动向。核心课程的开设需体现精而专的特点,同时也要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明确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划分标准,就是要求学生要对基础与核心有正确的认识。基础课程没有专业方向界限,它对于同一学科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同等重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核心课程的开设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2.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专业基础课在按照一级学科为标准来开设时,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由于一级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向学生全部开设。因此,内容选择要注重学科背景、知识的广博性、系统性和整合性。同时,专业基础课还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交叉促使学生“形成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4],以便提供给研究生捕捉科研创新点的良好机遇。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就是在注重专业核心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专业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对于较为陈旧的知识在不影响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要给予适当取舍,以此来保证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选择,还需考虑到内容的前沿性。核心课程一定要紧跟专业发展,反映专业发展的前沿动向。这种最新动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并研究本专业较新、较热门的话题;另一方面也为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5]。此外,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突显本专业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显出核心地位。

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研究生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为其研究实践夯实基础;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要引导研究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因此,研究生课堂教学要打破“满堂灌”,改变以往全部以教师为主的状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导师在充分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将“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综合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式”[6],与研究生在交流、探讨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求,为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要改变研究生被动依附于课堂的心理。学生在讨论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资料的科研能力和提高课前预习准备的学习能力。同时,将课前阅读分析文献和著作、独立思考相关问题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之一。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主题演讲等形式来展开。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5

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要明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在弄清“科研”和“素养”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其相应概念的内涵界定。

1.科研

科学研究的简称。《教育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为:指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在《方法论辞典》中,对科研的阐述是:旨在发现事实的、理论的新科学知识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认识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特点,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在《现代企业管理辞典》中,对科研的解释是:利用科学研究手段与装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奥秘进行探索,以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造发明新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和连续性。《软科学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予以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科学领域中有关探索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行为。《教育科研手册》的定义为: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中国学生管理大辞典》中,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本文中的科研是指教育领域的科研,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并对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中小学教师利用研究手段对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及规律的行为。教育科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

2.素养

国外率先使用“素养”这个术语是188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发行的教育杂志《新英格兰教育杂志》,当时“素养”这一术语是伴随着公立学校的整顿而问世的,意味着学校教育所处置的公共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认识观:一是静态论。强调素养是一种结果。如,《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定义为“平日的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领导学辞典》中对素养的解释是“素质和修养的总称”。二是动态论。注重素养的获得过程。如,《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杨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是一种养成”。三是过程和结果融合的观点。如,威利斯(a.i.wills)归纳了素养概念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1)素养即技能;(2)素养即学校里传授的知识素养;(3)素养即社会文化的创造。张晓辉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中提到:“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孙宗梅在《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中结合《辞海》《汉书李寻传》以及英语对“素养”的解释总结性的提出:“素养是人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观念或态度上的特点,他们在素养的结果的描述中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

“素养”一词分开来理解的含义是:“素”即平时、平素,指时间上的经常性、延续性。“养”强调修养,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结合上述各家的不同观点分析,本文认为“素养”应该具有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含义,即素养是个人通过学习或锻炼,所获得的从事或开展一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是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3.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

对于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如,尤俊英与于忠海提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如对问题的质疑、敏感、探索,勇于突破常规,超越自我,能进行科研分析、总结,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等。赵清福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具有教育科研知识和认知结构,具有进行科研的特殊能力和科学品质”。杨丽在《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素质、修养,具体指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质、精神”。李倡平提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等。罗敏月在其硕士论文《文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中,将科研素养定义为:“科研素养是研究者通过学习或实践,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的出的品质”等。

C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或理论的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哪些基本要素?当前还没有定论,不同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基本要素成份的差异。如,韩立福提出新课程中的教师科研素养主要由教育科研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四方面构成。潘海燕与徐运国认为教师的科研素质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四个方面。尤俊英与于忠海等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包括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事教育实践的科研精神几个方面。李倡平认为教育科研素养由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构成。

综合各方观点和中小学科研工作实践,本文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应包括科研精神、科研知识、科研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具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科研精神――具体包括在教育科研过程中的科研意识、科研情怀、科研道德;科研知识――具体包括确保科研顺利开展的教育理论知识、科研方法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包括影响科研顺利完成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成果提炼能力。每个要素又各有不同的基本内容。由此构成了如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框架。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6

关键词:科研能力;教育学研究生;影响因素;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94-02

1998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高级学术和科研后备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010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凸显了国家对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肩负起“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历史重任。探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一)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科研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要素目前说法不一,尚未达成共识。关于科研能力的定义,有人指出“1.单个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2.整个科研队伍的数量、素质和集体的研究能力,以及科研信息的系统性、效率、实验技术装备的拥有量和优势等”。有关研究人员从科研活动的角度出发,把科研能力分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外语能力、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能力、科学实验的能力、科技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讲解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九种,对不同专业、不同人才各有侧重。

(二)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

透过科研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学生要具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这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形成学术预判,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钻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导师、学术会议、科研课题、学术氛围等是推动科研能力发展的外在因素。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然而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弱。他们很少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活动或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和实践研究,而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又限制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近几年获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速度较快,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创新意识单薄、高校科研环境制约、学术氛围不浓等问题。

(一)学科理论知识缺乏

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布鲁纳主张无论教什么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十分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以学科知识结构为课程的中心。学科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许多教育学的研究生并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跨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教育学科缺乏理解、很难找到学科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期间学习理论知识之外,缺乏其他获得学科知识的途径,例如:学术会议、实地考察和调研等,所有的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科研创新的开展。

(二)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是一门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研究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在教育学学科中,创新主要表现为:善于运用不同的观点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善于发现教育中的新课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等等。然而,我国一些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主动思考,由于缺乏创新的意识,很难提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一些研究内容也只是对前人的重复研究;缺乏创新的研究方法,不能很好的理顺事物间的内部联系、探索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

(三)高校科研环境制约

科研环境是影响教育学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科研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学校缺乏较好的引导机制,学生能够参与的科研课题不多,学术交流不够,高校举办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的次数有限,学生很难接触到学科领域的前言知识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学术氛围不浓

通过相关的资料查阅和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教育学学科的学术氛围不浓,高校对于教育学科的学术氛围建设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导师对学生引导和影响不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等等。这些问题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其中,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很大:一些教育学的研究生对于科研创新的态度并不端正,他们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单纯地学习考试时的知识,缺乏教育科研的热情和动力。在这种“气候”的传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满足于现状,并不会积极的思考和学科钻研,在这样的氛围下又何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呢?

三、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若干途径

针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若干建议如下: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7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冯兵(1973-),男,山东菏泽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副教授;高崎(1962-),男,吉林梅河口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12-02

作为终身学习的核心,信息素质是人们在整个一生中能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被人们视为提升个人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导师的信息素质对研究生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关于信息素质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对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提升却未给予足够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从涵盖的内容上说,信息素质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见图1)。

在信息素质的基本组成内容中,信息意识是人们提高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是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对信息获取具有强烈的内在动力;作为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信息能力是人们获取、评价、处理、保存、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则是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对人们的信息能力进行制约和规范。

二、提升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重要作用

1.为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学术科研能力提供必要储备

作为科研工作者,导师必须在学术科研活动中有所建树,而在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他人已有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为此,科研工作者需要耗费在查阅文献上的时间较多。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凯斯学院研究基金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用于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课题时间的50.9%。可见,研究生导师需要储备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获取、评价、处理、保存、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缩短查找和阅读资料的时间、全面掌握科研信息,这是导师跟踪学术前沿研究成果、提高自身学术科研能力的基本前提。

2.为提高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提供基础保证

中国有句古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一方面要求导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导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能够影响和培养学生具备敏锐捕捉学科前沿动态的意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作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研究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种技能,更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改善自己的知识积累,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始终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用自己较高的信息素质给学生最科学、最专业的指点,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3.为促进研究生信息素质提升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学会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又包括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导师对学生在研究内容、方式和方法上进行直接指导,另一方面导师在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中所持的信息道德标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研究生获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主要途径是‘导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看材料’”。因此,导师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道德,对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导师理应担当起研究生信息道德培养的重要责任。

三、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现状分析

1.研究生导师信息意识有待加强

作为研究生导师,需要在自身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掌握学术科研的前沿动态,把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亦能为学生的科学研究进行方向性的指点。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敏感捕捉自己涉猎的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和信息,能够对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吸收。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导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研究成果,对于本领域的研究动态不了解、不掌握;一些导师缺乏获取专业信息的敏感度,缺乏主动捕捉、分析、判断信息的意识;一些导师忽视对学生在信息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缺乏对学生专业信息的有效指导;甚至有的导师在学生选课时直接建议不要选择信息检索类课程。导师信息意识淡薄,从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信息素质及学术科研能力培养都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2.研究生导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导师队伍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研究生导师的整体学历和素质较过去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的受众面多为学生,且信息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新一代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信息能力还并不是很强。部分导师虽然在自己上学时也接触过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但在工作中缺乏对这些知识的自觉实践或知识更新,缺乏对信息源的主动了解与掌握。一些导师的个人信息能力较弱,且自身缺乏对信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学习,信息获取依然沿用比较落后的检索方法,或委派自己的研究生查找、跟踪科研需要的信息。

3.部分研究生导师信息道德需要提升

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导师比较注重个人的信息道德,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正派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能够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学生强调信息道德,告诫学生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不能抄袭,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但是导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个人信息道德缺失、学术不端的行为。一些导师身处官位,无暇顾及学术研究,甚至假以他人劳动成果为己所用;一些导师为应付导师资格审核、职称评审,或本身学术科研能力有限,在学术论文撰写、学术科研过程中抄袭、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这些导师的行为对其研究生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撰写论文时不做标注;一些研究生迫于毕业的压力,剽窃他人学术研究成果,一味追求数量而不能埋下头认真研究。研究生的这些行为尚未引起部分导师的高度重视。

四、提升研究生导师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

1.重视导师信息道德,严格把好导师遴选关

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关对导师申请人的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及等级、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及经费、年龄等基本条件进行了部分量化,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遴选的指标,这从一定程度上对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遴选指标确定上,对导师信息道德的考核却少有提及。虽然对信息道德的考核不易全部量化,但可以从某些方面对导师的信息道德进行把关。笔者认为,在对导师学术科研成果核定时,不仅要关注导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及等级,同时还应借助相关检索机构对其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审核,对于导师个人发表学术成果存在抄袭、盗取现象的,应实行一票否决制。

2.完善导师评价体系,促进导师自觉提高信息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导师评价考核体系,这对导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在评价考核体系中没有针对导师信息素质的考核内容,这方面的问题尚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结合当前导师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要在导师评价体系中加入相关考核内容。例如:对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定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并进行阶段性评价。对于评价考核结果,要给予相应的奖惩,并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导师资格和继续招收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3.丰富导师培训内容,帮助导师提高信息素质

各高校普遍关注导师队伍建设,并适时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从笔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培训主要包括:学习我国及本校有关研究生培养的法律、法规和办法;请本校或外校知名教授就导师的角色、任务、需要具备的素质等进行系统介绍;聘请本校或外校导师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的经验或方法进行介绍等。为提高导师的信息素质,笔者建议拓展现有导师培训内容,在现有培训专题中适度增加提高信息能力、倡导良好信息道德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导师信守信息道德、学习信息获取知识的自觉性。

4.发挥图书馆教育优势,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

从198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算起,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已经开展了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用户教育经验。但是最初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定期的指导或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和使用图书馆的习惯。随着用户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对象由学生扩充为学校中的教师、工作人员,但对于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的用户教育却始终未引起广泛关注。因此,为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素质,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优势。由图书馆牵头,为研究生导师开设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涵盖各自学校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的信息源、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快速获取学科专业最新成果渠道及科研人员的信息道德等专题。通过长期坚持开展针对性讲座,可逐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2]李琴.小议研究生信息素质培养[J].石油教育,2006,(4).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8

 

一、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研究型教师的必然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有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应该做的事。”现代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种变化要求教师必须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前的学习,主要是为将来走向教师职业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素质,为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由_位新手成长为科研型的教育专家,专业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学生入职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以教学的相关活动为研究题材,以曰常的教学情境为研究情境,而以教学活动的改进为研究目的。”0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_定的规律。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索,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将相对肤浅的教学经验提升为一定的理论总结,反过来再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大小。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作为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准教师”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在接受入职前教育期间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教学科研素质的培养,能为他们将来入职后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重点正从数量扩展转向质量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设计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科研能力成为教师胜任工作的必备素质和核心力,具备相应的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成为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他才可能把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既发展、丰富了教学理论,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培养教育科研型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偏差。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就读的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都已经深刻认识到科研对教学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缺乏对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视。而对学生科研尤其是教育科研,大多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学生搞不搞科研不是很重要,主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教师专业培养,只是一味地侧重于教育教学技能方面,没有认识到教育教学科研素质对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观念的偏差,直接导致学校有关教育教学馆藏资料相对缺乏,也导致学生教育科研缺乏相应的制度、经费支持,而这些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对教育科研素质认识存在问题。很多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根本没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那是教师的事情,学生没有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相关知识的学习。只有极个别学生参与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或独自承担课题研究,大部分师范生不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和能力。

 

2.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对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重要性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在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的不足。很多学校在修订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加大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时和课程种类,但总体来看,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的设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培养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实路径

 

1.提高认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遵循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对培养目标作出调整。学校和教师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还应重视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广播、展板等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教育科研意识和兴趣。

 

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本人,不应该觉得科研是教师或者教育专家的事,跟自己没有关系或者自己根本不具备搞科研的能力。要看到教育科研能力是自己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条件,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安身立命的要件。因此,要在入职前学习阶段培养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不让自己游离于教育科研之外。

 

2.增设教育科研类课程。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相应课程的设置来实现。在课程设置上,要从种类和课时上加大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尤其是加大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际的教学技能及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这都将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调学生日常学习中科研能力的获得。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依托的,所以必须加深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另_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各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采用问题式、探究式等研究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另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查资料、多阅读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强化实践育人。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浅显的,而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和教条的。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获得,除了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外,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践给学生带来大量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再运用理论进行反思,从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途径:

 

(1)重视教育实习、见习,并注重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的综合考验。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研究与实践能力,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又可以让学生获得_定的教育实践感知。然而,以往的教育实习大多只注重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很少考虑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解决方案。让教育实习既成为学生教学技能的“练兵场”也要充分发挥这_实践过程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3)撰写论文操练学生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生在平时就要不断地操练。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对所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不断的反思,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通过撰写论文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锻炼自己从事专业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也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往往可以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科、科研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步骤扎扎实实地做好每_项工作,使学生真正经历科学研究的实战演练,为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养成提供契机。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9

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存在着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比例失调,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物本和人本两大方面。依据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组合为“强强联合”“强弱混搭”“弱强组合”“双弱组合”等四种模式,恰好对应正和、中和及零和三种策略。欲走出当前法学生产力的畸形困境,务必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唯其如此,法学生产力格局才能纠偏w正,而“增长极理论”与“学术矩阵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模型支撑。

关键词:法学;学术生产力;极化理论;学术矩阵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2007910

当今社会各界对于学术研究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然达成共识,人们坚信历史演进过程中离不开学术生产力要素的推动。各类学术活动参与者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经由知识系统的整合,借助多元化的路径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增值。其在推动社会协同创新,提增社会知识总量过程中所表征出的促进知识传播与增值的驱动力即为“学术生产力”[1]。“学术生产力”主要用以测度不同地域或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经由知识的授受、创造、应用而形成的培养人才、发现新知、服务社会的能力[2]。就内涵而言,学术生产力主要表征为学术研究的繁荣程度、学术产出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能力,其中学术研究的繁荣程度、学术产出能力主要涵盖了学术活动参与者在研究领域的驱动力,而人才培养能力则主要涵盖了其在教学领域的驱动力,前者主要表征为知识创新体系,后者主要表征为知识共享体系[1]。就驱动力效果而言,知识创新体系旨在于推动知识深度的拓展(质增值),而知识共享体系其目的在于推动知识广度的延伸(量增值)[1]。基于此,学术界对如何直观审视“学术生产力”格局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苏力教授以法学著述引证为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法学研究的现状[3]。滕B副教授和屈廖健博士则以高校排名为逻辑进路,理性反思了当今世界的学术

生产力格局[4]。沈曙虹研究员则从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力、学校创新力、校长领导力等多重视角宏观解读了学术生产力的表征[5]。常安副教授则借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类项目这一载体,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全面检视了法学研究的状况[6-7]。

立足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以1995-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立项课题

笔者之所以选取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立项课题来量化法学研究繁荣程度,一方面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基于当今绝大多数法学研究者均为“体制中人”,基金资助与学术生产二者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客观现实。本文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1998-2014年法学主题的CSSCi来源论文

笔者之所以选取法学主题CSSCi来源论文来量化法学研究产出能力,主要是基于CSSCi数据库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数据具体测算办法为,在数据库的学科中选取法学,由此可查询法学主题CSSCi来源论文数量。以及2007-2010年法学学科部级教学团队

笔者之所以选取法学学科部级教学团队情况来量化法学教学实力,主要基于其在法学教学界的权威性,2007-2010年部级教学团队的名单均来源于教育部网站。的分布情况为样本,全面解读法学学术生产力的基本格局。

一、法学生产力格局失衡

在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就横向而言存在着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比例失调等问题,就纵向而言存在着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等问题。

(一)东西地域分布不均

中国是一个地幅辽阔的“巨型国家”,鉴于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承、距离政治中心远近等众多要素的作用,地域差异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地域差异在法学研究当中同样存在

数据显示全国共有60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法学本科专业,如此大规模的法学教育,地域差异自然难以避免。转引自:李玉兰论文《法学专业为何亮红灯》,发表于《光明日报》2013年7月10日第14版。。然而要理性审视东西部地区法学生产力的失衡状况,则需作量化分析[9]。通常而言,法学生产力格局由法学研究繁荣程度、法学研究产出能力、法学教学实力这三个子要素构成。其一,就法学研究繁荣程度而言,笔者选取31个省份并依据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程度将其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并对之进行编码

东部省份: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省份: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西部省份: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检验相关省份的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与区位分布二者间的相关性(表1),使用双尾检验(2-tailed),其相关系数为0371,显著性p=004

(二)冷热学科比例失调

客观度量法学学科的生产力发展格局,必须从学科繁荣程度和学科教学实力这两个视角来审视法学各二级学科的大致位序(表3)。统计显示,无论是就学科繁荣程度还是就学科的教学实力而言,民商法学科均居首位,其之所以如此繁荣,或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有关,至此之后民商法迅速成为一门显学,“民商法教材汗牛充栋,民商法文浩如烟海,民商法人才辈出”[9]。此外,诉讼法学科其学科教学实力和学科繁荣程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其缘由或在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成之后,由“立法中心主义”转向“司法中心主义”[10],社会治理当中的“正当程序”问题也更加引起国家的关注。相较而言,无论是就学科繁荣程度而言,还是就学科教学实力而言,环境法学科和法制史学科均属于弱势学科,环境法学科或与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而法制史学科或与其周期长、见效慢、效率低、理论突破难等学科特质有关。总之,从学科繁荣程度和学科教学实力来看,法学二级学科当中,民商法与诉讼法属于热门学科,而环境法与法制史学科则属于相对冷门学科。法学内部的二级学科之间冷热比例失调的现象客观存在。

(三)新老代际分布失衡

当前法学研究所表征出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景象,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法律学人所贡献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逐渐沉淀为“法学断代史”中不朽的丰碑[11]。也正是这群承前启后的“核心学人”与其“代表作品”建构了法学心智的基本图式,并成为我们认知当下法学研究格局的重要凭据[12]。基于此,本文以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核心主持人指标

在信息计量学中,通常用普赖斯定律(priceLaw):m≈0749×nmax表示,其中nmax为社科基金法学类主持人的最大立项数,m表示核心主持人所要达到的最低立项数。参见:张永汀论文《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政治学科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的量化分析》,发表于《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3期。和主持人增复量指标

在信息计量学中,通常用洛特尔公式:C/n+B/n=1表示。该式中n表示某一阶段之内立项课题总数,C表示其中新主持人的立项数量,B表示核心主持人的立项数。其中C/n数值表征了学术新人主持课题情况,通常称之为主持人的增量,其数值越大表明学术新人主持课题数量越多;B/C数值表征了核心学者重复主持课题的情况,通常称之为复量,其数值越大表明核心学者主持课题数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术梯队的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洛特尔定律的结论,C/n数值的理论最佳值为064,数值越接近则表明学术梯队的老中青搭配越科学。参见:吕国光论文《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研究》,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0期。为参照系进而客观测评法学研究的梯队情况。1995-2014年期间,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的主持人中人民大学王利民教授所主持的项目最多,为6项,即nmax=6,依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主持人的最少立项数m=0749×244≈18项,根据立项数的特点,我们将其取整,即在这20年期间获准立项2项或多于2项的负责人为我们所筛选的核心主持人。统计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核心主持人为274人,共主持826项,新主持人共主持2139项课题,其增量值为072,复量值为028。参照洛特尔定律,不难发现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的主持人增量值大于064的理论最佳值,该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学理论研究的人才梯队结构存在代际分布失衡的问题,即法学研究队伍中学术新秀更新速度过于频繁,“经验足、引用高、质量优、产量多”的核心主持人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壮大。

二、法学生产力格局之多维制约因子

面对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存在的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分布比例失调、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的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制约因素也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导致法学生产力格局分布畸形的因素

主要有物本和人本两大因素。

(一)物本因素

所谓物本要素,即制约法学生产力布局的以物为中心的所有要素系统[13],通常而言涵盖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院校资源分布格局、政治中心的地缘红利等要素。首先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为进一步验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法学生产力格局二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选取31个省份人均GDp数据

笔者选取人均GDp数据,旨在排除地域人口差异可能对相关性结果造成干扰。该数据由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个省市的GDp总量以及常住人口数的比值得出。以及相关省份的法学研究繁荣程度、法学研究产出能力以及法学教学实力进行编码(表4),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双尾检验(2-tailed)。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法学研究的繁荣程度、法学研究产出能力还是法学学科的教学实力均与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上文的假设。就院校资源分布格局而言,为进一步验证法学院校的资源分布情况与法学生产力格局二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选取了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前20位的法学院校作为样本,将其法学学科评估得分与相关院校的法学研究繁荣程度、法学研究产出能力以及法学教学实力进行编码(表5),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数据表明,法学院校资源情况与三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就政治中心的红利而言,笔者选取了31个省与北京市的距离以及相关省份法学研究产出能力进行编码(表6),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双尾检验(2-tailed)。统计数据表明,距离政治中心的远近与法学研究的产出能力二者间呈负相关关系,即距离政治中心越近,其法学研究产出能力越高。

(二)人本因素

所谓人本要素,即制约法学生产力布局的以人为中心的所有要素系统,通常而言其涵盖了师资队伍情况、浓厚的研究兴趣、良好的学术氛围、锦标赛式的学术竞争压力等要素。就师资队伍情况而言,笔者同样选取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前20位的法学院校作为样本,将其师资队伍情况

在师资队伍情况考核中,按照教授数量乘以系数3,副教授数量乘以系数2,讲师数量乘以系数1,3项数据之和即为该校师资队伍得分。与相关院校的法学研究繁荣程度、法学研究产出能力以及法学教学实力进行编码(表7),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数据表明,法学院校资源情况与三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法学师资队伍与法学研究的繁荣程度二者间相关关系最强,相关系数为0835。

就研究兴趣而言,法学研究精神性生产活动的客观属性内在地要求研究人员将自身的理想、情感和意志融为一体,进而从自发的感性状态升华为自主自觉的理性诉求[14],将培养法学思维、探究社会问题内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最终表征为法学生产力的大发展与大繁荣。至此,法学研究的兴趣便成为支撑其脚踏实地实干精神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洪流冲击之下,昔日象牙塔中求知的渴慕与探究真理的激情已日见珍稀,大学被社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烙上了世俗化的印痕[15]。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法学研究人员学术兴趣的意识觉醒以及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对于法学生产力格局优化尤为关键。

就学术氛围而言,尽管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潜在的弥散性的隐型因素,但其对法学生产力布局的作用却是显性且持久的。恰如金耀基教授所言:“学术研究不能遗世独立,但其自立自主的底线却不容侵犯;学术研究应表征时代之精神,但更应成为时代风向的定针,坚守自由之信仰,烛照社会之方向。”[16]法学生产力的发展亦是如此。惟有仰仗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氛围,才能为法学研究生产力营造广阔的发展平台,进而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多元学术思想的相互砥砺、相互交融,最终形成法学生产力良性发展的马太效应[18]。当然,这种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一方面依赖于以广大法学研究人员为代表的学术力量对于知识的本真渴望,另一方面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等政治力量对于自由学术氛围的营造。此两端紧密配合,从而推动不同专业特长、不同爱好秉性、不同研究层次的研究群体的相互协作,进而成为法学生产力繁荣的“助推器”。

就锦标赛式的学术竞争压力而言,意在指称中国特色的推动学术生产力发展的强激励模式。参照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工作按照难易程度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对于前者,心理压力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后者,心理压力与绩效呈倒U型关系。引自:王仙雅论文《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学术氛围与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发表于《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10期。,有学者将学术竞争的压力分为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前者有益于学术成果的产出,而后者则会阻滞学术创造活动[17]。鉴于法学研究活动的特殊性及流程的繁琐性,将其划归为复杂性生产活动,故而其学术竞争的压力与学术成果的产出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种倒U型关系具体表征为:当学术竞争压力小于临界点时,法学研究活动的助推力不足,研究人员处于懒散松懈状态之中,在此阶段,伴随学术锦标赛压力的增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欲和发现欲将进一步得到激发,法学学术生产力的增长态势较为明显,该阶段学术锦标赛的压力属于挑战性压力;当学术竞争的压力超过临界点时,鉴于其已经远远超越了科研人员自身的承载能力,伴随其增加,此时的学术竞争压力不但不能转化为科研的动力,反而成为科研的阻力,引发科研人员的厌倦和逃避心理,从而遏制了法学生产力的发展,阻滞了学术创造活动[18]。概言之,在推动法学生产力发展中,学术竞争压力并非越大越好,而应当保持适度,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三)物本因素与人本因素的相互作用策略

制约法学生产力格局畸形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物本因素和人本要素。以物本因素为横轴,物本要素的优势从左到右逐渐减弱,以人本因素为纵轴,人本要素的优势从上到下逐渐减弱,依据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组合为“强强联合”“强弱混搭”“弱强组合”“双弱组合”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对应物本要素与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三种策略,即正和策略、中和策略及零和策略[19-20]。

“强强联合”模式为绩效最优的正和策略。该模式中,无论是物本因素还是人本因素言,其优势都颇为明显,该策略属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典范,以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最为典型。该类院校地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缘优势明显。此外,他们均为老牌法学劲旅,其法学人才梯队在层次结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科研助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等方面的搭配都较为合理,学科优势较为明显,处于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的第一梯队。

“强弱混搭”和“弱强组合”这两种组合模式为次优的中和策略。其中“强弱混搭”模式指称人本因素优势明显,而物本要素则难以与之相匹配的情形。该模式在法学生产力格局中主要表征为一些中西部地区的老牌法学院校所面临的困境,诸如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院校由于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且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其法学生产力格局深受其影响。此外西北政法大学还由于受到法学资源分布格局

在这里具体表征受到博士授予权限制约,尽管自2013年开始招收“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专项法学博士研究生,但其数量有限。参见:《西北政法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影响,在法学生产力格局中日渐衰微。此类院校如不能尽快扭转物本方面的制约,很可能进一步威胁人本优势,最直观的表征为法学研究人才的流失,传统优势学科地位受到冲击,最终可能演化为“双弱组合”,至此法学生产力的格局很可能重新洗牌。而“弱强组合”模式则指称在人本因素方面存在劣势,但在物本因素方面优势显著的组合情形。以地处北京、上海等地曾以理工科长的院校最为典型。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该类院校的法学学科建设相对起步较晚,但该类院校地缘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科研经费充足,再加之国家政策方面的倾斜,因而在法学学科建设中物本优势颇为明显,为弥补人本因素方面的缺憾,一般通过优厚的工作待遇,广阔的发展平台,超前的办学理念来吸引优秀法学人才加盟,以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基地建设为重要突破口,以科研项目申报为抓手[21],进而完善法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弥补人本因素方面的差距。鉴于天时地利的天然优势,该类院校在中国

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该类院校很可能上升为法学生产力格局的第一梯队。

“双弱组合”模式为最差的零和策略。指那些地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科定位模糊,学科人才梯队失衡,无论是物本因素还是人本要素均受限的法学类院校。在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绝大多数中西部地方法学院校均属此模式。在该模式中,一方面该类院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同时由于区位、科研经费、政策支持、发展平台等方面的限制,对于“新鲜血液”缺乏吸引力,最后“贫血”自然再所难免。由于该类院校在物本和人本因素方面均无优势可言,因而要想扭转其在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的颓势依旧是困难重重。

三、法学生产力格局之双元纠偏路径

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当中普遍存在的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比例失调、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的问题,究其表层制约要素无非源自于物本或人本两个方面。但走出当前法学生产力的畸形局面,眼光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两个方面,而应运用系统性、跨学科思维来治本,其中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和教育学的学术矩阵理论恰为其典范。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pole)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perroux)提出,强调“增长并非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其以不同的强度在增长点、区域增长极上首先出现,随后通过多元化渠道向外部扩散”[22]。该理论引入中国之后,主要用以评估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趋势。本文引入该模型意在将提高法学生产力较为稀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投资效益显著,增长潜力明显的区域、学科或者群体,通过回波效应、极化效应进而打造法学生产力的强势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明星院校、明星学科及明星学者,主要表征为上文所提及的“强强组合”模式,进而借助市场传导机制和舆论传播机制引导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的发展方向。但过度的极化效应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法学生产力格局中的阶层分化,因此打造法学研究的强势极仅为矫正法学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态势的第一阶段。

紧随极化效应之后的便是“强势极的卫星城化”,二者必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否则将进一步催化法学生产力格局之畸形。该理念主要借鉴城市规划中的卫星城理论,通过强势极的裂变式增长,进而由优势主体分解强势主体接近于饱和的极化效应,避免强势主体获得过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支持,在法学生产力格局中最主要表征为两种情形:其一,“强弱混搭”模式主体的卫星城化,即该类主体以人本因素为依托,进一步分担强势主体过盛的物本因素支持,实现优势主体的物本与人本制约因素相互平衡,最终将其打造成为法学生产力的“次增长极”;其二,“弱强组合”模式主体的卫星城化,其不同于第一种情形之处在于其主要以物本制约因素为依托,因而卫星城化的过程便是弥合人本制约因素劣势的过程。概而言之,以上这两种情形均利用强势主体的扩散效应,将优势主体培育成为强势主体的卫星城,此为第二阶段。同理,借助优势主体成长“次增长极”过程中的辐射效应,将弱势主体打造成为优势主体的卫星城,此为矫正法学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态势的第三个阶段。其具体表征为将“双弱组合”模式主体通过优势主体这一“次增长极”的辐射效应,逐步地解除困扰劣势主体法学生产力布局的物本因素和人本因素。同时,劣势主体又会对优势主体施以反作用力,对其提出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并向其反馈,进而推动优势主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格局,历经多轮循环,最终实现矫正法学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态势之愿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为树立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强势主体”榜样效应之过程,而增长极卫星城化的过程则为中和过盛的极化效应,提增相对弱势主体在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劣势地位的过程,这几个阶段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图1)[23]。

(二)学术矩阵理论

扭转当前法学生产力中存在的学科冷热分布不均的局面,依照美国著名学者RhotenD的观点,其突破口不在于外部关注领域(extrinsicattention),也不在于内部激励领域(intrinsicmotivation),而在于体系实施领域(systemicimplementation)[25-26]

依照RhotenD的观点,外部关注领域主要涉及研究资助机构和研究领导力,内部激励领域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体系实施领域主要涉及大学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机构形式。,即纠正法学生产力的畸形局面,其关键点在于大学的组织结构模式,惟有超越之前长期施行的“学校-学院-系”的垂直管理模式[27],引入新型的矩阵式学术组织模式才能逐步扭转当前冷热学科生产力分布畸形的局面。所谓矩阵式学术组织模式,其最大不同在于实行纵横双向控制模式。其纵向以学科为导向,横向以问题为导向,既顺应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又进一步弥合了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二者间的鸿沟,提高了理论的实效性。以法学生产力格局为例,对应于上文所提及的学科冷热分布不均的局面,纵向的w科导向模式具体表征为以法学一级学科或者法学二级学科为单位的组织模式,如法学院、行政法教研室、环境法教研室等。横向的问题导向模式,其具体表征为法学产力中的重大理论突破可能既需要法学与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同时也需要法学内部二级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以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中的第169个选题《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保障研究》为例,显然该课题的成功完成,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从跨学科的视角而言,既需要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又需要法学领域的专家;就法学学科内部视角而言,既需要经济法专家,同时还需要行政法与刑法学领域专家。尽管在之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之下,各个领域的专家也可能共同申报课题,但在课题完成过程中无外乎两种:一类是课题总负责人变成发包商,将整个课题拆解后承包给不同领域的专家,相互间仍旧是各自为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鲜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另一类是课题总负责人独立完成,仅通过几次学术研讨会或专家意见会,征询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据此仅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局部修改。

矩阵式的学术组织模式则不同以上模式,其实行纵横交错式的柔性管理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学术研究人员在组织归属上不再局限于院和系,同时还要接受来自项目组负责人的管理。为协调好这种纵横交错式的管理模式彼此间的张力,我们引入“控制强度系数”这一概念,用公式X=Y/Z来量化,其中X表示控制强度系数,Y表示纵向的学科控制强度,Z表示横向的项目控制强度。当X等于1时,表示纵向的学科控制强度与横向的项目控制强度二者处于均衡态势,如果大于1时则表明学科控制强度处于优势地位,反之则说明项目控制强度处于优势地位(图2)[31]。

依此原理,在发展法学生产力中,根据具体情势和场域来决定纵向和横向的控制强度比例,进而借助于多元资源互动的协同效应,从线性模式迈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模式[29]。相较之前的模式而言,该模式强调每位法学研究人员的参与感,分工明确同时又紧密协作,从松散孤立走向了深度整合,此模式缩短了从事法学研究人员信息交换周期,增强其信息交换的频次,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以此来带动法学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纵横交错式的组织模式打破了之前学科壁垒的阻隔,通过法学与其他一级学科以及法学学科内部二级学科相互之g的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享、平台共享,进而深度挖掘法学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学者维纳曾言:“当下科学研究新的增长极在不同学科间的无人区”。。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模式的引入,避免了之前法学研究中科层化组织模式上传下达信息的失真、信息迟滞所导致的法学研究资源的浪费及研究时机的贻误[27],进而从组织管理的层面上最大程度激发法学生产力的创造活力。

四、结语

大学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现实需要,都对法学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法学生产力畸形发展格局则成为其最大障碍。立基于此,法学生产力发展格局的纠偏也就显得尤为迫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矫正这种畸形并不是要实现法学生产力的同等发展和同步发展,而是有步骤、分阶段地破除制约法学生产力发展的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来推动法学生产力的协同式发展,最终形成强势主体带动优势主体,优势主体带动劣势主体的良性循环发展。参考文献:

[1]邬伟娥.知识增值视角的学术生产力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6):56-59.

[2]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1-7.

[3]苏力.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研究现状考察之二[J].中国法学,2003,9(2):161-172.

[4]滕B,屈廖健.反思高等教育排名重塑世界学术格局[J].比较教育研究,2014(7):63-68.

[5]沈曙虹.我国学校发展“力”的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3(2):42-48.

[6]常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类立项项目分析――从基金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法学发展状况[J].法商研究,2006(1):121-128.

[7]常安.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法学研究状况――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现代法学,2006(2):174-185.

[8]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10):108-129.

[9]王利明.民商法研究[m].第7辑.新版序言.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

[10]陈d.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J].法学研究,2011(5):3-19.

[11]凌斌.中国法学30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J].法学,2009(6):15-38.

[12]eLLiota,timotHYw.Socialpsychology[m].addison-wesleyeducationalpublishersinc,1999:68-79.

[13]田奋飞.物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思维的评判与融合[J].社会科学家,2012(1):55-59.

[14]胡弼成,杨桂武.科学兴趣:研究的根本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4.

[15]陈慧青.学术:学者的理想与追求――感悟布鲁贝克学术话语的建构[J].江苏高教,2008(5):4-6.

[1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12.

[17]刘得格,时勘,王永丽,等.挑战-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满意度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1(2):112-116.

[18]张,徐彪,彭纪生.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4):549-558.

[19]陈宏彩.反腐机构绩效制约因素与互动模式:一种解释性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1):30-35.

[20]江国华,韩玉亭.论法官的角色困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2):15-28.

[2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19-23.

[22]林园春.中原经济区核心经济增长极探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33-135.

[23]李文奇.区域创新平台三维协同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7-28.

[24]涂文明,曹邦英.增长极战略的实现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的重构[J].当代财经,2012(9):16-24.

[25]HUYQ.therhythmofchange[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2003,44(4):79-84.

[26]RHotenD.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trendortransitionitems&issues[J].SocSciResCouncil(SSRC),2004(5):6-11.

[27]BoURKep,BUtLeRL.institutionsandthemapofscience:matchingUniversitydepartmentsandfieldsofresearchpolicy[D].1998(26):711-718.

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篇10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学术素养

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自1999年起,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二百余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的1/3。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职能已成为当代高校及教师提升竞争力和实现社会化价值的关键,科学研究素质成为高校教师的核心要素。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首先要准确进行科研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起步晚、基础弱,存在着许多发展的困惑。如何科学定位该类院校教师科研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困惑

定位一词首先是由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在商业实战中提出的,其本意是“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后来人们将此概念引申,运用于公司定位、国家定位、学校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是指科研在该类院校教师专业职责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以何为发展方向、形成什么特色。

关于科研在教师职责与专业发展中的地位,一直是困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的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人才为重,教师教学课时多、任务重,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因此应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学术训练就能够胜任高校的教学工作,成为出色的教师;人才培养周期长,教学质量不易量化,科研成果较易考量,对于提升学校层次与教师知名度教学都不如科研来得快。因此不论是从学校发展角度,还是教师考核、评聘职称角度,都应加重科研分量。因此在实践中,科研成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如果教师没有、出版著作,教师则很难获得荣誉、评聘职称。布鲁克菲尔德将此现象称为“不出版就死亡综合征”。

在科研方向问题上,由于感觉“应用”比“科学”、“研究”低一个层次,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想提高知名度,就要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不论是教师职称评聘还是学校宣传,都侧重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立项与获奖,核心期刊文章数量,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忽视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因而导致一些科研的成果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的依据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定位

教师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担当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定位与其所在学校的定位有密切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由此表明科学研究是所有高校的基本任务,但学校类型不同,发展定位便不相同,由此决定了教师的职责定位、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定位亦不相同。

大部分学者认为,高校定位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这是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宏观位置的选择;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这是高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这是高校在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中位置的选择。潘懋元教授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学术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要任务,主要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是学术型大学以外的本科高校;职业技术高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目前主要是高职高专学校。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人们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从办学类型与层次上说,该类院校属于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主,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应用型科研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说,该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它虽然面向行业,但培养的是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服务面向上说,该类院校主要为当地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由此,确定了该类院校科研定位:以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和强势的基础学科,为人才培养和地方建设服务。

(二)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学术性是高校教师的专业特质。传统的观念将学术理解为高深的学问,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理论和跨学科知识,研究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由此便造成了教师工作中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产生了教师专业职责的矛盾。

1990年,美国前教育部长、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博耶首次赋予学术更宽泛的意义,认为:“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学术还意味着通过课程来发展综合知识,还有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递知识的学术。”他将学术划分为四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发现的学术,类似今天我们狭义理解的科学研究;综合的学术,即学科间联系的研究;应用的学术,即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学术,即通过知识传授,传承文明。

博耶的观点拓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确定教师专业职责、科研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人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校教师的专业职责。教师的学术素养应该渗透其中。对于培养人才而言,教师应具备教学学术素养;对于专业、学科发展而言,教师应具备发现的学术素养;对于服务社会而言,教师应具备应用的学术素养,当然,综合的学术素养对于以上任务与职责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内涵不仅仅是专业化高深学问的体现,更包括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定位

(一)科研在教师专业职责中的地位

纽曼说过: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教学、科研、服务地方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但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面,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作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教学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中心任务与核心职责,服务社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内容,科研则是教学和服务地方的根基与支撑。

本科教学不同于专科教学。首先,从教学内容来说,本科教学更具有学术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而,本科教学中更要理清学科知识的概念与原理,体现学科理论的内在结构,反映学科研究的动向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发现与整合研究,形成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以增加教学的学术含量,提升教学的学术品位。其次,从教学活动来说,本科教学不是纯粹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思想品德高尚,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持续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加强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原理与方法、模式,将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育性知识,将教师的教育素养落到实处,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发展。

地方化或区域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核心特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该类院校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利用学校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决策制定等许多方面给地方提供理论、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由此决定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要贴近社会和市场,具备一定的社会参与热情,尤其是具有理解市场及相关行业的经验和热情,由专业向职业转化的经验以及职业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应用学术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应用科学知识的发现及技术开发和转化,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取得创新性成果,通过成果转化、宣传和贯彻,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方向

1.教学学术研究。教学学术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理论与知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包含综合性能力(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育性知识及有关学习的知识(教育性知识)。教学学术不是简单等同于设计精巧、效果良好的教学活动,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是教师根据“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学者曾指出:教学是超越课堂讲授和讨论的学术活动,没有教学,大学的使命和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可能实现。英国学者瑞查德指出:“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他们教学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可以说,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术,教学学术也是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教师的一种“责任”。

如前所述,教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与核心职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教学进行研究,从学术的层面对教学活动做出分析、研究,通过积极反思,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作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追问和总结,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自我监控和调适,逐步摸索出教学的规律,以增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可以转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术观念”,有效提升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的地位,推动教师积极关注教学和研究教学,有效平衡教师工作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学术研究,应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方向。

2.应用研究。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里斯·范海斯提出:“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作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科研上不可能也不应该与老牌高校在高端科研课题或项目上竞争,而应该立足地方,突出应用研究。因此,该类院校教师科研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应坚持“服务地方”,加强科研成果、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教师应立足地方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尤其是本地特色资源,从本地区资源出发,将科研的另一主要方向定位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地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寻找相互发展的“耦合点”,选择地方经济结构、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当地社会发展推动前瞻性、先进性的服务,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等途径,使科研成果及时为社会所用,提升当地社会发展的档次,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科研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及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决定了该类院校教师的科研地位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提供支撑。为此,教师在科研方向上应立足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以教学学术与应用研究为主,做到扎实“立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发现学术、综合学术也应是教师探索的内容。尤其对于少数高水平的教师来说,将发现研究作为科研的重点,对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此,才能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3]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4]赵临龙.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误区与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

[5]吴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3).

[6]冯茁.解读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性”[J].世界教育信息,2008(1).

[7]王晓瑜.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