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十篇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十篇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32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1

2、小学富余学科教师转岗担任幼儿教师培训

3、高中教师远程研修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第一、组织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培训人数986人。

第二、组织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已报名2375人。

5、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训

制定《霞浦县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分集中学习、远程学习、岗位实践、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2011年7月11日-19日组织开展第一次集中培训。

期次学科培训时间培训对象

培训人数第一期小学语文7月11日下午-13日上午沙江、溪南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121第二期小学语文7月13日下午-15日上午三沙、下浒、盐田中心小学语文教师132第三期小学数学7月15日下午-17日上午牙城、北壁中心小学数学教师122第四期小学数学7月17日下午-19日上午松港、长春、柏洋中心小学数学教师115第五期初中英语7月12日-13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125第六期初中语文7月14日-15日农村初中语文教师131第七期初中数学7月16日-17日农村初中数学教师136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2

本学期,我县仍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开展新一轮的教师培训工作。突出对农村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大了对校本培训管理和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现将本学期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村教师培训

本学期,我们围绕“新农村,新师资”这一主题,侧重对农村教师进行了培训。

1、送教上门

本学期,我们对农村初中、小学各组织了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培训人数大约60人。送教学科中小学均为数学、语文、英语,采取的送教方式是先由名师上引领课,再进行教学反思,然后教者、教研员、听课教师互动交流,最后教研员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讲座,送教学校的教师们一直感到这样的培训更注重实效性,特受欢迎。

2、落实了对口帮教计划

这半年,宾县第四中学、宾县二小学、胜利中心小学三所中小学对永和中学、糖坊一中、松江铜业学校、平坊中心小学实行了对口帮教,四所援助学校已培训中小学教师51人,初中三个学科,小学四个学科,受援学校教师通过听课,听名师做教育教学经验介绍,参与研讨互动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帮教学校教师的实际本领。

3、农村教师免费培训跟踪问效

我县有118名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到阿城参加了十七个学科的新课程培训,今年,我们已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检查评估内容,不仅对各校参训教师跟踪问效的内容进行了逐项检查,而且和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面再大一些就好了,这是农村教师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最有效途径。

二、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十月份,我们对全县35所初中、二十四所小学的900名学生进行了师德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绝大多数教师均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能达到98%以上。同时,我们也检查了各基层学校的师德培训情况,各校都能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师德系列教育活动。如:师德经验交流会、爱的奉献主题论坛、我的教育故事等。

三、骨干教师培训

十二月份,完成了2006年即将认定的县级80名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采取专题讲座、观看光碟、学科示范教学、互动交流研讨等形式,完成50学时的培训任务。

四、新教师培训

继上学期对新教师集中培训后,本学期,又完成了30学时的学科培训和60学时的分散培训。十月份,我们检查了各校对新教师跟踪培训情况,各校领导一致认为,新教师通过培训后,教育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教师岗位培训

开学初,初中数学、语文、外语、历史、物理、化学共6个学科300余人,小学数学、语文、外语、自然、思品、音乐、美术共7个学科500余人,进行了20学时的新教材教法培训。培训中对新教材的特点、使用原则、应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观摩了新教材的教学光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交流,使广大教师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的感悟,从操作层面上整体把握了新教材的体系和教学要求。

六、新课程校本培训检查评估

十月份,我们对全县35所初中和24所小学进行了新课程校本培训情况检查。绝大多数学校培训管理机制健全,培训过程扎实、真实。多数学校能结合本校教师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如:青阳中学的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培训活动,宾安二中的情感激励教育活动,胜利二中的骨干教师多媒体展示活动,糖坊二中的教师学科外延,拓展学科培训等,都能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校本培训模式,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培训效果。

七、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十月下旬,根据市教研院的统一安排,我县举办了第二期“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全县有2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在短短的六天培训中,许多教师都拿出了相当优秀的作品,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

八、完成了2006年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时学分注册工作

九、完成了2006年市级骨干教师通识培训的辅导工作

十、完成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换证工作

虽然我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领导对培训工作还不够重视,重教研轻培训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使培训工作只停留在业务学习和基本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远程培训还有一定的难度,使网络资源的运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三是对农村教师培训还需要加大力度,尤其要在实效性培训上下功夫。

下步工作打算

1、召开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现场会

2、开展“爱的教育”师德报告演讲活动

3、县级骨干教师培训

4、送教下乡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3

数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中蕴含着人类无数的思想精华,是人们对世界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初中数学作为数学科学的基础教育,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使命,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1.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已由原来的“重成绩”转变为“重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思维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还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性

初中数学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体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初中数学虽然只是基础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观下,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出发,初中数学知识的编排和问题的设置也是呈开放性、多元化的。因此,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力求在保证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毕竟,对初中学生而言,进行跳跃式的、非常规的独立思维培养,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吸收多种思维内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独立思考,找到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具体到数学问题解决上了。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灵活性

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从观察能力着手,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一般来说,数学思维的形成,总是先要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能看透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唯此才可能寻得思维的突破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落实到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众所周知,良好的审题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前提,审好题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

4.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

5.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教法与学法进行指导

5.1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5.2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

5.3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5.4“导入出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创设情境”,“叙述故事”、“设置悬念”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5.5“错解剖析”──提供给学生题解过程,但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师批改作业。换一个角度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6“例题变式”──从例题入手,变换条件寻求结论的不同之处;变换结论寻求条件的不同之处;变换提出问题的背景,寻求多题一解;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寻求一题多解;……以变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5.7“编制试卷”──列出考查知识点、考点、试题类型,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测验试卷,并给出解答。使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出题心理,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5.8“撰写小论文”──根据学习体会、解题经验、考试心得等等,撰写学科研究性小论文。选择比较好的指导修改并编辑出版,激励学生善于进行总结,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4

结合本地作文教学实际,笔者特提出下面的设想,希望能达到弥补这一短板的目的。

一、科学认识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重要,也不难培养。谓难,通常是对它没有科学的认识。

1.培养出实实在在的观察技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是完成“写好记叙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前提。

2.当前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弊病中,内容空洞、生活性差、想象力弱等,直接与观察能力缺乏有关,更与该能力的培养不力有关。如果教师能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获得良好成效,不但能有效减轻上述毛病,更有利于学生在观察中形成独特视角,发现事物特性,触发新感受,萌发记叙文写作的创新因子。

3.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1)由记叙文纪实特征决定的,“写作材料主要通过观察的环节获得”,别无捷径。(2)由当前学生写作状况决定的。

4.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齐抓共管,制订和实施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训练计划。一方面校方要切实加强减负增效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过重工作负担,还学生观察体验各种丰富生活的时间、空间,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还教师以悉心搞调查、搞教研搞教改的精力。由学校教研处要统筹安排,并帮助教师制订适宜的训练计划,并通过适当措施确保计划的落实。作为教师还要加强学习,要掌握观察力培养理论知识,提高自我实践水平,精于观察力培养的业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情趣实际,科学引导,灵活运用观察力培养规律进行训练。

二、科学制订和实施训练计划

要根据教师素质、生源素质等具体实际,统一制订并实施记叙文观察能力培养计划。为确保实效,计划一定要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1.系统性。鉴于观察力培养的长期性、渐进性、实践性的特点。训练计划应总括初中三年的训练内容。其中应有观察的基本方法、基本顺序、基本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要有与记叙文主要写作对象对等的观察对象,训练过程、评估考核等梯度目标体系。要按照具体要求编定每次训练(不含随机训练)流程,形成整个初中段记叙文观察能力的训练方阵,使每次训练都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占有合适的坐标位置,使每次训练始终在有序状况下进行。

根据课标及教材教学重点的要求,将训练侧重点分为一个周期(初中6个学期),三个阶段:初段(第一个学期)、中段(第二~第四学期)、高段(第五、六学期)。

初段,训练次数为10次(不含随机训练)。本阶段要求通过训练在认识上理解记叙文的观察对象与生活的本源关系,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简单的观察方法,如:开放五官,全方位观察;初步形成观察周围事物,积累观察资料的习惯。

中段,训练次数为18次(不含随机训练,第二学期12次,第三、第四学期各3次)。通过训练能初步运用林可夫观察公式“观察=凝视(或体味)+揣摩+默述”进行观察,初步养成勤于动脑观察分析的习惯,能够进行概貌观察,差异观察。

高段,训练次数为4次(不含随机训练)通过学习训练能较熟练地运用林可夫观察公式,能够对人物心理,场面进行较为成功的观察,能筛选出典型的细部,能基本把握事物本质特点,初步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初中段记叙文观察能力考核成绩训练密度表

2.科学性和实践性。科学性指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项目的安排和训练过程的实施,必须依据有关规定、规律和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科学进行。诸如课标、课程、教材,学生各年龄段身心特点、认知规律、认识水平。总之,训练必须紧贴学生实际,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为原则。此外,教师还应随机结合当前节令特点、课余活动、节假日等特色事物、事件为写作对象,灵活设置观察训练,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应用能力。

实践性指训练要以动眼、动脑、动手为主要手段。这是由观察的能力属性和课标的实践性要求所决定的。叶圣陶说:“凡是写作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课标特意对写作练笔划定了具体字数,就是包应含观察能力训练的随笔在内的。因此,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形成记叙文观察能力,减轻记叙文内容空洞等问题,只能在反复实践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章志光.《心理学》.1992年272页.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5

关键词:逻辑思维;培养;练习;训练;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进行一下总结。

一、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

1.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首先教师应该结合中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使学生初步感知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观察比较,当商不同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最后发现得出当余数比除数大时商就符合要求了。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在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一是注重算理讲解,二是注重推导过程,三是注重数量关系分析。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讲完三种情况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出:遇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看它们是不是约数关系(最易看出),若是小数,即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若不是,再看它们是不是互质关系,若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1,若不是,即用短除法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学生解题时方法步骤明确,思维操作有序。

3.强化学生练习与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二、要重视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1.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思考的前提。中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教好这些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所以,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应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作前提,要教好、教活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精心设计思维感性材料。思维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

3.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式,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三、要重视对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计算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敏捷性。搞好计算题的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在计算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叙述训练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敏捷性。例如,计算16.3-5.8-4.2时,不少学生可能就会按照四则运算法则从左往右算了,没有分析观察,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就会出错。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得出错误的原因。之后教师提醒学生,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得出结论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来做16.3-(5.8+4.2),这样更容易做对。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进而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首先要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从低年级就要注意这一点。例如,让学生看20以内进位加法表,看看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教学生口算时,让学生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等等。随着年级的增高,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能在兴趣盎然,思维积极的过程中去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注意激发学生,培养他们自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从一年级认数计数开始就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如,通过数的分解组成,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数概念的教学,加、减、乘、除含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等。只有及时起步进行适当教学,才能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始初阶段就得到有意识的培养,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强化教师的表述

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叙述数学语言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语言基础,对有些抽象概念难以准确地进行概括,因此教师要加强正、逆向思维语言的转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表达抽象的概念,使逻辑思维具有深刻性。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6

首府还有多少“奥数班”

最近,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多所小学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课外都参加了各种“奥数班”的培训。几个周末记者在光明路某奥数培训机构门口看到,许多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前来咨询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

在门口等候儿子下课的家长徐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是从三年级开始学奥数的,他学得也还可以。多学点东西、参加些比赛,对将来升学肯定有帮助啊。”

取消奥数获奖学生的高考保送名额后,为什么奥数依然火爆?“初中想考名校,孩子数学成绩一定得好;数学想考高分,不学奥数怎么可能呢?”位于大十字某奥数培训机构的刘老师表示:“取消高考保送是针对高中生,离小学生太远,小学奥数的辅导,主要针对的是‘小升初’择校考试和相关录取,小学生学奥数没有坏处的。”

奥数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乌鲁木齐一所中学初二学生张辛昕表示:“虽然我不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可是现在基本上每周要上两节奥数课,而且差不多每天都要做奥数题。在我们班里学奥数都可以说是‘必修课’了,班里有一大半以上的同学都在学。就算在学校不学,家里也会给报培训班学校。”

张辛昕告诉记者,自己也是被家长要求参加培训班的,而自己实在对奥数学习不感兴趣,可是看到大家都在学,也只能学了。在他身边,其实很多人都和他一样被“逼”学奥数。

杨华是乌鲁木齐某重点中学的初三学生,他是班里奥数成绩的佼佼者。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数学上总是粗心大意,便向家长主动提出补习奥数。学习奥数之后,杨华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六年级的时候获得了全国奥数二等奖,这让他在小升初的时候顺利晋升到一所名校。不仅如此,他觉得学奥数拓展了解题思路和知识面,有助于物理和化学的学习,对其他学科也有裨益。

据一知情人透露,现在在一些重点中学,都是以班为单位组织奥数学习,时间多定在周末。还有部分任课老师,把学生带到家里或借小饭桌上课进行有偿家教,或介绍到一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有的是自己就在该培训学校代课),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大概要交300~500元左右的学费。

奥数已经成为近十年内中小学生的集体回忆。

家长报奥数班也是无奈之举

尽管2012年6月2日出台的《乌鲁木齐市2012年初中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本市常住户口学童,按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流动人口子女,本着相对就近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指定学校入学。但部分初中在录取新生时,还是比较重视学生参赛获奖的成绩和证书。

只要能够取得一定层次的较好的奥数竞赛成绩,就能免试进入重点学校或者给予一定的加分,对于0.5分考试成绩就可以决定命运的家长、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的升学捷径。

“说是自愿报名,可上课的老师都是本班的老师,别人的孩子都上,你不上,肯定担心老师会对自己孩子会有看法。”家长王女士说,有不少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家长往往出于这样的心理无奈之下报了奥数班。

奥数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适合

前不久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83.6%的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奥数,74%的人认为,“奥数是升学、择校的捷径”成为“奥数热”愈演愈烈的首因。

据研究,奥数只适合少数对数学有兴趣、有特长、有天分的学生,只有大约5%~10%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习奥数。从事多年教育辅导工作的数学教师张丽梅认为,奥数本该面向学有余力、学有潜力的孩子。而我国的“全民奥数”,却让95%的学生成了陪练。同时,由于大部分小学生们都要学习奥数导致奥数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家长邓先生说,自己小时候也上过奥数课,老师会引导学生尝试一题多解;而现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抹杀了数学应有的魅力。由此可见,如今“全民奥数”真的失去了奥数原有的意义,也让孩子们无法真正爱上数学。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乌鲁木齐市的公办学校中,不允许存在任何因奥数获奖而在“小升初”、“初升高”时获得优先录取、加分等情况。“小升初”是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而“初升高”则主要依据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及学业水平测试两项内容。记者也在乌鲁木齐市几所中小学了解到,奥数获奖并不会作为学校评定“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的附加条件。

尽管有这样的规定,乌鲁木齐一位重点中学数学老师王老师向记者透露,现在仍有不少初、高中在选拔新生时,还是会把学生是否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作为是否招录的“潜规则”。王老师表示,奥数竞赛、英语考级等在最初还是颇有含金量的,多多少少能考查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毕竟,好学校都想招好学生,而好学生的依据就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喜欢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这些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证书来衡量。因此,围绕各种竞赛的培训市场也由此火爆起来了。

重拳出击定会有收效

早在去年2月24日,自治区教育厅了《关于清理规范全区中小学各级竞赛活动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严禁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这本该是个让无数家长“解脱”的利好消息,然而,面对依然严峻的升学压力,“上还是不上”依然是家长们心中纠结的事情,甚至有家长将一年级的孩子就送去奥数培训班。

2013年2月28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科知识考试(竞赛)成绩与入学挂钩等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疆各地教育培训机构展开自查自纠工作。自查内容包括,各小学组织开展学科奥赛或开设与奥赛相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情况;初中学校组织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类学科知识考试,并将学生学科知识考试成绩、奥赛等知识竞赛成绩与招生入学挂钩情况;小学或小学在职教师组织、强迫、暗示学生参与学科奥赛有关的各类培训班的情况;小学在职教师在民办培训机构兼职,尤其是在奥赛培训班兼职情况。此次,自治区教育厅明确表示,自查范围除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外,还包括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民办社会培训机构。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兴趣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creative)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理论思维,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尽早抓起,中学时期作为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为学生成才后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通过数学活动和数学教育,使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能够着手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路、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而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其核心是努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努力使学生获得求新求异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在数学活动中体现出这种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并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或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发展学生的思维,毋庸置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数学题有些都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学生易养成固定的解题习惯,运用如分析、综合、推理、类比等方法解题。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就会固化,产生惰性倾向,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除了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外,还要运用一些非逻辑性方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直觉、想象、联想、灵感等。

2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2.1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先导。也是创新的源泉。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必须对所学的东西有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呢?具体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以良好的开端激发学生兴趣。如通过家庭理财来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其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最后,联系实际生活,以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尽可能缩小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以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统计与概率”中,可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校运会召开,班上准备购买一批运动鞋,应怎样合理购买各种型号的鞋?

2.2克服思维定势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为思维和解题是有“法”可循、有“路”可行的。但有些学生往往只重视解题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影响了学生自身思维方法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多用一些数学问题事例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2.3引导一题多解,训练思维广阔性和创新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应紧密结合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注重新知与旧知的前后联系、本类与它类的触类旁通、纵向与横向的异同比较等方面,积极引导初中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思考弄清所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有意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答等题型进行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并结合实际问题自编题目,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答题,能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求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个个能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动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形成创新精神。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学生们在享受着一种自行探究的乐趣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怎样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每堂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3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且也将是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勇.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2]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孙继中.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明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9.

[5]秦龙.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8

关键词:数学;初中;思维;能力;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学和教育的重点工作不应该是“让学生得高分”,无论是应对中考,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能够使初中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成绩,具有更好的数学学习成效,就需要提升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本人对提高学生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种方法。

一、加强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提高学生初中数学的解题能力,首先就需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灌输提高解题能力的观念。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需要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师也,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责任心。因此,学校就需要筛选具有师德的教师,并进行教师职业培训,使教师能够爱岗敬业,敬业奉献,全心全意地进行教学。

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逻辑训练

发散学生思维,进行逻辑训练是针对数学的抽象性较高、逻辑性严密的特征进行的。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数学解题的逻辑性思维训练,就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在解题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题型,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之间探讨,继续更深入的、更多样化的解题方式探知。最后,等到学生都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按学生的正确思路进行具体解题板书。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协作研究,并尊重学生研究成果的解题能力的有效性教学实施,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针对所有的数学题型,都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有的放矢,才会有质的飞越和进步。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在日常的数学复习和考试过程中,正确的解题方法并不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在面临新问题时,利用已有的知识,找出新问题的归属,进行严密的思维,从而顺利地解决新问题。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就可以看出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考查,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大大加强。所以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操作技能,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完题目后要对思路进行反思,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对方法进行归纳,方能做到举一反三。“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能听懂,但是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所以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对已做的各类试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构建完整的、明晰的知识网络结构,提炼涉及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与技巧。

四、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弱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然后才能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具有更高数学素质、更强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中考试卷上的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它们更注重了能力的考查。由于开放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而新背景题的背景新,这样给学生在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导致失分率较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

五、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思与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9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宜宾市翠屏区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校长、书记)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翠屏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宗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训篇10

【关键词】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而言,初中数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初中数学中的理论和方法是人们从量的方面研究现实世界所得到的客观规律,是研究各种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语言和工具。因此,初中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从理论上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初中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初中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初中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创新精神是人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胆识与气魄,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1)注重学生初中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初中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特征年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注重初中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打破常规、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初中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初中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初中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初中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初中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初中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思维的优良品质。

(3)注意学生初中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反映学生创新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初中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技能、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初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实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初中数学符号、温故而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初中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应有创新精神

教师的创新精神指乐于从事创造活动,能随机应变,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发现并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学生离不开创造型的老师,创造型老师通过自己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型的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同时以自己的创造人格去影响学生,教师有这种创新精神,课堂上就会把课上得“活”、“新”、“实”,就会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力量源泉。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创新思维的首要特点是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始于质疑。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于不疑之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说得更明确:“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则应当站在学生角度想他们之所想,而不应以教师的标准或主观臆断来框住学生,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前人或书本观点的束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例如:求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而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首先易得出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其次还可将问题发散为:“求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而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解得,以此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的质疑探索精神,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活思维,传授思考方法,挖掘创新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做到: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主动教育的目的;

2)精心设计问题,做到“精”“巧”、“新”、“深”;

3)提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句多变;

4)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5)贴近生活,学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