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最基本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38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1

关键词: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

从1998年教育部把计量经济学列入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经管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1],它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理论课程[2]。近20年来计量经济学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中国大多数经济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的教学大纲中,计量经济学作为本科公共必修基础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已经修完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前期课程。事实上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过程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致的,先设定模型,然后通过样本抽样,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

在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统计学中基本概念掌握得很好,依然无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主要的原因是已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缺乏引导学生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衔接。由于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的过程中,缺失了知识点的过渡和迁移,常常用孤立和割裂的视角来看待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困难程度。学生不知道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计量经济学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论述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相互割裂的主要问题,阐述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从概率论与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出现的教学问题

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已经学过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但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将已有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和计量经济学中的知识点相串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概率统计中只是简略的介绍,甚至一带而过,并未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常常忽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这可能是由于在欧美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不要求学生前期修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所以中国在引进的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后,也没有在课程上复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为了具体说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经典线性回归的最佳线性无偏性质和违反基本假设造成的后果两个重要的知识章节作为案例说明。

(一)经典线性回归估计的最佳线性无偏性

经典线性回归估计的最佳线性无偏性是小样本理论下的普通线性回归的最重要的性质,大多数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最前面的2-3章都是介绍这一内容,例如国内最常用的教材李子奈的教材《计量经济学》[4]和国外的伍德里奇的教材《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5]等。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后续学习。然而对于学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同学来说,虽然他们学过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包括期望和方差,还有n阶原点距以及n阶中心距的内容。但他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中并没有接触过无偏性和有效性的概念,事实上,就计量经济学的本质来说。无偏性就是用一阶中心距来计算,有效性则用二阶中心矩来衡量。而这两个概念在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但如果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不特别加以说明,学生很难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难以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数理统计课程中,关于中心矩的介绍很简略,许多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在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性,而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往往忽视对概率统计的中心矩的介绍,导致学生采取一种割裂的视角,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思维框架。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常常遇见许多同学难以理解为什么要用最优线性无偏性来衡量最小二乘法的优劣?因为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教材往往直接介绍最小二乘法种种优良性质,在同学们不熟悉无偏性和有效性与中心矩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直接引入这两个概念往往显得突兀,学生在学完了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最优线性无偏性之后,仍然会产生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的疑问。更合理的方法是,可以在介绍最小二乘法的内容之前,先介绍均方误差的概念来引入无偏性和最小方差两个概念,这与数理统计中如何衡量参数估计的性质等内容部分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如果学过了数理统计学,就很容易理解均方误差的概念。关于这种过渡知识的介绍,已有计量经济学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改进,例如陈强著的计量经济学教材[6~7],與许多其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不同,他并不是在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直接介绍最小二乘法具有最优线性无偏性的性质。而是在还没有引入最小二乘法之前,先介绍了如何评价参数估计的优劣,即介绍均方误差的方法,均方误差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方差和偏差平方之和。偏差平方等于零就是无偏性的证明,方差最小就是有效性的证明,这种分解方法可以直观的表示为什么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法估计会得到最佳线性无偏的优良性质。因为这种对参数估计优劣的评价是通用于所有的参数估计,而不仅仅是对最小二乘法。同学在理解了评价参数估计的方法之后,就不会再对最小二乘法最优线性无偏性的证明过程感到难以理解了,这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如何从数理统计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二)违反基本假设对最优线性无偏性的影响

当违反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设时,其最优线性无偏性会如何受到影响?许多同学常常依靠背诵的方法记住违反了每一条假设产生的后果,正如已有研究中所指出的[8]。这会导致学生混淆违反不同基本假设与产生后果之间的关系。古典线性回归模型是基于以下四条假设而得出的最优线性无偏的优良性质,第一,线性假定;第二,严格的外生性;第三,不存在严格多重共线性;第四,球形扰动项。事实上,在对于无偏性的证明当中,并没有用到第三条和第四条假定。第一条假定可以通过设定线性方程的形式来保证实现,一般我们可以假设其满足。所以,影响无偏性最重要的假定是第二条严格外生性。第二条假设也是最容易违反的,而且直观上并不能看出是否违反了第二条假设,也很难使用计量的统计方法来检测第二条假设是否被违反。事实上我们所有关于线性回归方程内生性的讨论,都是基于违反的严格外生性的假定而展开的。只有违反第二条假设,最终的估计才是有偏的,而违反第三条和第四条假设,并不会对估计结果的无偏性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常常认为违反多重共线性或者球形扰动项的假设都会影响无偏性的估计。以至于他们认为所有变量之间不可以存在任何相关性,或者认为不可以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否则他们认为会导致估计结果有偏,这都是错误的观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理解在推导无偏性中所使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这里所需要期望的概念,同学们在数理统计中已经学过,但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迭代期望定律,在本科生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中一般并不会介绍,如果在推导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的无偏性之前,先介绍迭代期望定理,则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理解整个推导过程,从而理解得到无偏性所需要的假设,并可以推导出违反不同假设对最优线性无偏产生的影响。二、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教学改进方案

上述介绍的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这些是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教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总体而言,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推荐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非常新的概念和知识点,先让同学分组讨论,由此可以了解他们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并且让同学们尝试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推导出计量经济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缺口,同时能够很好的将计量经济学的新知识和他们的知识储备相连接,帮助学生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点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知识点,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择

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择方面,最好选用计量经济学教材在介绍最小二乘法内容之前,先复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些教材将这部分知识放到了附录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这一部分基础知识的介绍。所以更合适的方法是先介绍完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比如,最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条件概率、条件分布、数字特征,迭代期望定理,随机变量的性质、假设检验、统计推断、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随机过程等。让同学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能够回忆起已经学过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尤其对学生后期进一步学习最小二乘法的性质的数学推导过程和性质非常有帮助。

(二)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案

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课后习题演练”三者相结合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教师的讲解和课后的习题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分组讨论,虽然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较多的时候很难开展,尤其是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但是,如果在课堂上给出五分钟,让同学们能够自行讨论,并反馈他们对于计量经济学推导过程的理解,将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基础知识,尤其在不知道他们掌握了哪些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味的介绍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往往无法在他们已有知识库和新的知识之间建立很好的链接。造成学生在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推导过程中采用孤立的视角,无法跟他们之前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点形成有效的联系,最终无法建立更加统一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三)教学大纲的优化方案

对于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现有的教材在不同教学知识点的安排上并不十分合理。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情况,提出更合理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比如,从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来看,往往会花很多笔墨来介绍小样本理论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过程和相关性质,尤其是在违反了不同假设之后所导致的不同后果。许多教材都会介绍当扰动项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并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但在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当中,这两种违反假设产生的后果并不十分严重,在使用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这与实际教学中所花费的学时不相符。另外,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往往会花很多时间来介绍多重共线性对于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并不经常讨论多重共线性的问题,除非是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为当建立回归的模型时,我们就会考虑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尽量避免使用多重共线性很严重的变量。而不是通过后期的测量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来删除相关变量,因为如果该变量纳入到回归方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考虑其理论意义,而不是为了降低多重共线性将其删除,如果删除一个相关的变量,则有可能会因为删除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导致最终的回归结果产生偏误,最终反而得不偿失。

上述内容越来越被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者所认识到,目前,计量经济学正发生可信性革命性[9]。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需要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10]。所以对于在一些理论上推导复杂,但是实际应用中简单的相关知识,应当在教学中多介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推导模型,并说明推导过程中违背假设所导致的后果以及实际处理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理解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的推导过程,将对他们在实践中处理各种计量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大有裨益。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2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HumanResourcemanagementaccounting,HRma)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热潮。90年代后期,与世界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再度掀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1997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受到各种学术刊物的关注,许多刊物都相继刊登这方面论文,其中涉及较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计价模式和报告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专著问世。但从总体上看,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依然局限于“就会计论会计”。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拓宽会计学研究视野,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展开讨论,以期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需具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三种基本资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死”的、“被动”的,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的,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会计要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决不能忽视人力资源这个要素。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二)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重新认识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近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主要是按照“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的。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财务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在会计学科发展的早期,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Concept)主宰着财务会计。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者居上,使财务会计基本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Concept)。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虽然将债权人考虑在内,扩大了财务资本内涵,依然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型企业(Knowledge-basedCompany)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①。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增强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财务资本相对而言将不如人力资本重要。这时,人力资本拓展了传统的资本概念,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种以员工及其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即人力资产。进一步分析,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衡量财务资本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复式簿记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公司,尤其是像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往往比其账面价值高许多倍。这些现象说明现行会计的复式簿记系统已不再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没有进入会计学的研究视野。这正是以复式簿记为核心的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理论框架

如果拓宽研究视野,就会计学本身而言,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并没有什么重大的难题。然而,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已经超越了会计学科本身。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在会计学科的完美结合,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组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拓展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将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引入会计领域。

(一)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史,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支持。然而,在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却始终存在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冲突和论争。客观地说,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所有权以及拥有的份额。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比人力资本更为稀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签订契约之前就已经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企业的合约自然偏向财务资本。由此,“资本雇佣劳动”便成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企业所有权分散地对称分布于不同的所有权主体。每个所有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份额是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谈判能力的大小与他们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及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和信息显示机制有关。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更为稀缺、更为重要。人力资本也应该享有企业所有权。

然而,我们并不赞同由此得出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结论。应该看到,在企业组织中,财务资本本身并不可能创造价值,而单独的人力资本同样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就是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组合的过程。因此,企业所有权既不能全部由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也不能全部由财务资本所有者独享,应由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享。我们提倡“资本与劳动”相融合。实际上,市场里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的合约均衡。

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构成的特别合约。在这个特别合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最终所有权安排取决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因此,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也只有奠基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才有价值。

(二)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强调“物尽其用”。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对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评估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引入人力资本不仅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还将引起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结构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视野。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对于重构一个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从会计学科角度看,应该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资产。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财务资本一起参与分享企业所有权。由此建立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具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力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一种会计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把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广义会计观念特有的视角,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奠定基础。具体来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拓展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区分劳动的层次性或复杂性,通过确认人力资本权益将人力资本显现出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对于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等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知识型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就是人力资产,最主要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为这些企业按人力资本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设计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制度)提供基本的思路。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还有助于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1.要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从国际会计惯例看,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它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较好地体现了这种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领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减少了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消除了相互之间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的隔阂,必将促进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此前签署的“联合声明”,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事实予以了确认和肯定。因此,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大大提高a股公司的会计信息与中国香港市场及美国、欧洲等境外市场的可比性,更有利于人员进行估值比较。当然,新的会计准则只是反映公司价值的“一面清晰度更高的镜子”,其本身不会增加公司价值,但能促使投资者去更好地发现公司内在价值。

二、当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二)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三)财务风险与危机不可避免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很多的财务风险,比如:①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②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④由于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

三、新会计准则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

(一)建立现代企业价值观,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二)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传统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评价,可以说是周密细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扩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知识资本的取得上,财务管理要关注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如何降低知识资本的取得成本,怎样优化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之间的结构;在知识资本的运用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如何结合运用,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识资本收益分配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三)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新会计准则更强调的是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简单关注企业的损益情况;更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运营效率,而不仅仅是效果;更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更注重于资产的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权力义务。那么,我国企业要应用好新会计准则应该在新会计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对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应做出专门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作为贯彻执行会计核算制度的细化手段,以此减少会计操纵空间。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新会计制度必须带有较多的需要根据经验和所掌握的会计知识进行判断的规定,给予会计实务工作者以较大的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标准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水平。使我国的企业通过执行新企业准则在优胜劣汰的变革中随机应变,最终成为适应国际大环境的赢家。

(四)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三个过程。风险管理包括三个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者应提高判断能力,对风险种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机系统等现代分析工具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价。采取适当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或将风险合理地转移到投资的其他方面。二是提高风险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他们必须对企业经营及所处的行业、部门有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经历和体验;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对高新技术的市场走向及潜力进行准确判断。三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有机结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作为企业,应提供一种合适的组织形式,以使风险管理者能定期与其他管理人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商讨,如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企业财产安全的切实保护措施和内部审计、库存现金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刘芳.知识经济时代与会计观念的变革[j].财会研究,2006(4).

[2]李慧.新会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4).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社会需求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有关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关,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5

1.1知识经济拓宽了事业单位会计上作的内容

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始进入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传入我国的会计核算领域,其发展依据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依靠智力和知识的创新。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无形资产应当视为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单独计量核算。否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将不完整。

1.2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会计目标主要是以实体资本出资者与债权人作为出发点来详细记录会计主体与经济相关的事项与活动,达到有关利益最大化的效果。知识经济以知识资本作为基础,可以确保经济主体资本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知识经济使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在空间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网络的连通,使得全球的经济逐步走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有形的会计凭证逐步被无纸化核算所代替,资本的流动速度更加快捷方便,但操作风险也随之加大,在客观上要求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1.3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组成,制式化、具体化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的体现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财务信息和市场信息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机制,知识和技术的指向性明显。会计报告的内容就有了新的要求,增加了获取最准确的数据辅助决策的难度。

1.4知识经济要求事业单位有一批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

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有一批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新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模式有所改变,而且急切需要一批精通业务的综合性管理人员。会计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还必须要求掌握比较新的财务基础知识。不只是具有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基本基础,而且应熟悉国际上通用的管理会计和审计知识,进一步掌握相关经济、法律、财税、金融知识,基本具备现代会计管理能力。

1.5知识经济将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改变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决策三项内容。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拓展了传统会计的智能。知识在会计工作中成为重要部分。并要求事业单位会计要参与企业单位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和信息,这将成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充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才能了解市场的竞争状况。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也需要依靠市场生存,所以,如何提高自己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资金发挥最佳效果直接关系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整套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成为必然选择。

2应对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创新策略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法制建设。其一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另外是为了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规则的秩序。相关部门应对照《会计法》出台的各项法规,对本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运行受到一定监督,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维护会计准则的法规,很规范的对国家财产进行保护,更好的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国家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对于那些国家财产保护的实绩进行宣传并且奖励,而对那些违法行为则追究到底,以打击挪用公款,公款吃喝现象。第二,进行事业单位财会各项相关制度的改革,应该具体明确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基本职能,即规范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以避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会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的相互影响,克服并相应改变过于重视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加以轻视,并能够结合事业单位具体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到支出结构的优化组合[3]。最后,要注意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管理绩效的考核管理,以巩固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革新成果。

3结语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6

【关键词】关系资本;会计知识;转换

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国际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要求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规则导向走向原则导向成为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思路,会计隐性知识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上升,为新准则的执行带来了一定困难(李刚,2011)。普通会计人员从原有的知识体系过渡到当前知识体系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有必要对会计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会计知识作为专业技能知识,除了满足知识的镶嵌性、累积性、依附性等特点外,在我国现状下还有个重要特性是保密性强和更新速度快。知识管理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通过设计适合的知识流动流程来提高知识流动效率(FoSS,2007)。同样,会计知识在企业中充分流动,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掌握、获取和创新会计知识的成本以及降低相应的协调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智力资本,加速我国会计知识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朝服务本国经济与参与国际竞争并重的方向发展。

一、会计知识概述

会计知识是一项专业技能,以会计人员长期工作学习中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结合特定的专业环境和工作,用适当方法进行反复提炼、创造,逐渐形成的特定知识。具有依附性、体验性、环境性三个显著的特点(廖世龙,2011),主要包括会计基础、会计准则、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成本等知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计算机、金融、风险管理甚至宏观经济等方面。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会计人员处于单位较为核心的部门中,尤其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商业伦理、整合运作、沟通与谈判能力。会计显性知识包括会计学相关理论、政策法规、一般公认的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会计制度、基本的会计流程等;会计隐性知识就是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的个人理解与总结,对具体实例特别是违规实例的分析总结,对重点、难点、漏点的个人把握,个人对业务流程的理解,其他个人技能技巧性知识,如计算机应用技巧以及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总结。知识分为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会计组织知识就是组织内的财务制度、会计工作流程、企业会计文化及会计人员的协作机制等。会计个人知识就是会计人员所具有的财务、税务、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以及伴随其个体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职业品行、财务决策能力等隐性技能。

二、会计知识流动

知识流动被视为知识管理的基础,然而目前在文献研究中对知识流动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解释知识流取决于他们的研究主题。例如,Hansen(1999)认为分享知识中研究知识转移属于跨组织的次单元问题。Schulz(2001)将知识流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知识和信息的传播。mahnkeandpedersen(2004)表示知识流有如下几个阶段:知识识别,参与者之间的知识转移和最终接受者对知识的利用。mometal.(2007)描述知识流动使知识有了精确的流动方向。GuptaandGovindarajan(1991),Smith(1995)定义知识流动属于知识分享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不同组织间知识活动参与者相互作用并且交换一些常规经验和知识的动态嵌入过程。Haizhuge(2002)认为知识流动伴随合作伙伴。团队成员通过各种各样的知识纽带联系在一起,组织成员将知识放入合适的传输带上,知识将会自动输送到知识需要方。这些知识运输带与组织成员共同构成了知识流网络。同样,会计知识只有流动和整合才可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提高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从知识管理层面对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甚至全球趋同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会计知识的流动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反映,分别为企业组织内部的会计知识流动、组织间的会计知识流动、个人间的会计知识流动。组织内的会计知识是指组织中会计个人的技能性活动(如会计账务处理技巧)、会计流程等程序性记忆,与交易性记忆不同,组织中的会计知识一旦形成程序,流程和惯例就不太容易改变。所制定出的财务制度及流程和会计文化等形成财务记忆或者财务惰性并固化在组织中。组织间的会计知识流动是伴随业务流动而进行的,比如企业会计要和税务、银行等部门有业务联系,在业务流程中伴随着知识流动会使得企业与税务、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效应具有很强的惯性和粘滞性。个人会计知识的获取目前有两个主要途径:师傅带徒弟和考试培训。其中师傅带徒弟可以有效地获取到会计隐性知识,而考试培训则是个人最直接获取到会计显性知识的方式之一。

三、关系资本中的关系转换与会计知识流动

关系资本是通过创造关系或者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包括信任、规范、惩罚、义务和期望等可以辨识的身份。关系资本也是调动各方资源的过程,调动知识资源就需要依靠知识的顺畅流动。关系资本中包含信任和承诺,而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资本有助于学习。承诺意味着合作关系的高度认可,保证和合作双方的良好沟通,承诺有利于减少知识流动中的不确定性,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这个意义来说,关系资本对知识流动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关系资本本质也是一种知识,是由不同部门在变换、合作中所产生的,因此是动态的产生过程。关系不是静止不动的,关系通过交换被创造并深化,现存的关系资源会被重新结合以形成新的关系资源。而在知识流动中就伴随着关系的转移。关系资本是否也与会计知识流动之间存在相同的关联呢?

答案是肯定的。关系分为个人关系和组织关系。个人关系就是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分为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之间会相互转化。职业关系会加深个人友谊,同时,友谊也能为职业关系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比如,会计人员之间的友谊就可以让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和顺利。职业关系会通过制度化形成公司财务关系,关系的转化过程实质就是会计知识流动的过程,会计知识转换从最初的以显性知识的转移为主到以后随着关系的加深而转变为以工作、业务合作形成的隐性知识的转移为主,而会计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主要通过大量的协作过程实现,通过企业会计部门与税务、银行、利益相关者等部门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等活动不断地进行会计知识的转化,而且通过合作不断地创造价值。

另外,会计人员的个人关系可以归属为个人的一种隐性知识资源,不能被公司所拥有。关系首先由个体创造而非组织创造。组织为个人关系的开发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组织的促进个人关系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个人关系的提升。个人关系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伴随着促进友谊、业务爱好等的活动,个人关系之间会形成特定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是动态的,在个人与个人交往中。知识流动是个人关系形成的重要传递方式之一。这种个人关系之间的互相转化称为社会化过程。从公司角度来考虑,社会关系中关注的是会计任务,通过会计任务所形成的个人关系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比如会计与出纳之间的关系。而组织间会计关系在动态的环境中会经常发生关系交换,这种交换必然影响到会计任务的形成,这种基于组织关系所建立起的个人关系过程称为个人化。比如企业会计与供应商会计会由于业务关系建立起一定的个人联系,从而形成个人关系。会计任务会通过制度化的形式转化为组织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司与银行之间对账制度正是通过业务关系建立起组织关系。组织关系也许会由于新的会计人员加入而发生变化,也许会因为业务关系发生改变而变化。这种组织之间关系的转变称为扩展化。而在这种关系中,正是伴随着会计知识的流动实现了个人关系与组织关系之间的顺利转换(如表1)。

四、结论

在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系转换的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知识流动的效率。加强关系资本、促进关系转换有利于会计知识的顺畅流动,而关系资本强调知识的取得与流动。当个人与他人有密切互动时,可以促使成员间分享会计知识,有助于会计知识的移转。关系资本激励可以加强双方的信任,使合作和交流逐渐程序化。信任是关系资本最基本的因素,个人关系要基于个人信任,组织关系要基于制度信任,个人关系到组织关系的转变,就是个人信任向制度信任的转换过程。关系资本激励就是强化信任的过程,信任感增强可以提高关系转换的效率,个人关系逐渐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从而修正了跨组织关系的结构演变(ringpSetal,1994)。这些都可以部分地突破会计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粘性和语境依赖性,从而有助于解决资源稀缺性和消除环境的不确定性,最终提高关系转换的效率,实现会计知识协同流动。如何对关系资本进行合理的激励以加速会计知识的流动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刚,刘浩,徐华新,等.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J].会计研究,2011(6):17-25.

[2]廖世龙,易树平,高庆萱.企业技能类隐性知识转移的“四步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0(11):122-125.

[3]albrecht,w.andR.sack,accountingeducation:chartingthecoursethroughaperilousfuture,accountingeducationseries#16.sarasota,FL: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2000.

[4]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5]nonaka.adynamictheory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cre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4.

[6]marti,J.m.V.inSearchofintellectualCapitalComprehensivetheoryelectronic[J].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7,5(2):245-256.

[7]edvinsson,L.,mlone,m.S.,intellectualCapital:RealizingYourCompany’struthValuebyFindingitsHiddenBrainpower[m].newYork:HarperBusinesspress,1997.

[8]Brooking,a.,intellectualCapital,Boston,mass:internationalthomsonpress,1997.

[9]Davidp.anintroductiontotheeconomyoftheknowledgesociety[J].internatinalSocietyScienceJournal,2002,15:9-23.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知识型企业会计

随着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知识型企业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企业,然而知识的创造、传播和使用归根结底离不开知识型人力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财富的创造与增值、资本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经营,最终都要靠企业的载体――知识型人力资源来实现。因此,探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特征,研究如何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并具有人本化理财观念的会计核算模式,是企业决胜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新特点

知识所有权决定企业所有权

农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土地,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权力;工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货币资本,货币资本成为社会的最高主宰,社会的权利结构以货币资本为尺度来展开。与之相适应,我们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最重要的财富,谁拥有知识,谁能高效地使用知识,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权力。这就是说,伴随着财富的“知识驱动”代替“资本驱动”,我们必将告别“资本雇佣劳动”的权力游戏,转而遵循“知识雇佣资本”的理论逻辑。

知识逐渐走向权力的中心,还表现在知识型企业里,知识雇佣资本将主导企业的治理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知识存量的急剧变动使得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质的根本源泉,知识资本较货币资本更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知识型企业里,知识成为是更有决定性的要素,有了独特的知识和技术,就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资本市场上较快地取得足够的资金,拥有知识及知识创新能力的社会群体因而也将成为企业和社会主流,货币资本所有者则退居其次。

在知识雇佣资本的产权逻辑下,知识创新者成为企业委托人,是企业增量知识的创造者并决定生产对象;经营者管理工人并组织生产;生产者负责生产,获取固定的工资报酬;货币资本拥有者将成为债权人,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创新者和经营者则共同分享企业剩余。

人力资源成为战略性资产

人力资源成为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首先表现为,在知识型企业,以货币资本作为主导要素的资金密集型财富创造过程正转变为以人力资本作为主导要素的知识密集型财富创造过程。在创造财富的基本要素中,以人脑智慧为特征的人力资产作用已经超过了非人力资产的作用,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土地以及未受过教育培训的自然型劳动力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已不占主要地位,相反以创新能力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正日益成为创造财富的关键性或主导性生产要素。

这一历史趋势不仅在美国的硅谷生动地体现着,而且已经在北京的中关村得到了最真实的反应。因此,在知识型企业里,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型人力资源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缺乏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将会举步维艰,最终为时代所淘汰。

知识型人力资源成为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还表现为,人力资本相对于非人力资本而言,其作用是积极的和主动的。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从知识经济的现实出发,以制度经济学家的眼光,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动产,而非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被动产。美国微软公司和我国联想集团的巨大成功也合乎逻辑地告诉我们,是人力资源所有者将自身的劳动作用于非人力资源,才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和效益,才使公司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增长。

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主要是由人力资源的独特产权特征所规定的。

周其仁认为,企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力资本与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合约在事前没有或不能完全规定各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义务,而总要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再加规定。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表现为,一方面人力资产天然归属于个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者荡然无存。对于非人力资本无须激励,而对于人力资本必须由激励机制来调度。

根据巴泽尔和罗森等人的研究,诸如劳力,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以及努力、负责、创新、冒风险、对潜在市场机会的敏感等等一切具有市场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但总是附着在自然的个人身上,并且只归个人调用。因此,在个人产权得不到社会法权体系承认和保护的场合,个人可以凭借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关闭”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的通道,从而增加别人利用其人力资源的成本,降低人力资源的价值。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特征建立在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这一理论基础上,知识型企业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其核心生产性资产,这客观要求超越“资本雇佣劳动”的产权逻辑,从而对传统的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和分配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会计要素”的挑战

现代会计中的“资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偏窄、确认和计量不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企业,将具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赢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巨大潜能;一个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缺少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识别能力、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不仅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而且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而现行的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按历史成本原则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无法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这一宝贵的资产,迄今为止,未纳入“资产”要素的核算内容。

对“会计恒等式”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站在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角度,人们不得不对现行的企业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反思。这个恒等式是以工业经济时代“两权分离”为时代背景的,恒等式左边体现经营权,恒等式右边体现所有权。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经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在现行的会计恒等式却无法反映。

现行的会计恒等式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而知识型企业是各种利益的关联者,是政府、股东、债权人、知识型人力资源等组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型人力资源,但在现行会计恒等式中,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权益付之阙如。

对“分配方式”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知识雇佣资本”为产权特征的企业比以“资本雇佣劳动”为产权特征的企业将更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企业剩余的分配将出现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知识型人力资源从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中脱颖而出,以十倍、百倍甚至更多的贡献超越了其它生产要素,而常规的劳动报酬制度已经无法对其做出公正的评判,因此必须树立“知本主义”的理念,以知识为基础进行价值分配,实现价值分配由工业经济时代的旧“三位一体”模式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三位一体”模式的转换,即由“土地所有者――地租、资本所有者――利润、劳动力所有者――工资”演进为“土地所有者――地租、资本所有者――利息、知识所有者――利润”。这场或迟或早将要发生的分配领域里的革命,必将对传统会计的核算方式带来历史性的冲击。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创新

在知识经济企业,知识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性资源,会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必须反映这种客观的发展趋势,这客观要求知识型企业的会计与传统企业的会计相比在重心上发生转移:资产核算的重点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计量从按投入价值转向按产出价值;利益分配模式也将由现在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改为按贡献和创造价值的大小分配。这说明知识型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紧紧围绕着人力资本的价值,反映和描绘知识型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为知识型企业会计创新提供客观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团队性与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知识产权相应属于该创新集体。但人力资源产权在实践中却较难区分,一方面内含于人这个活载体的知识潜力具有“人身依附”特点的,一旦脱离“人”这个活载体,人力资源将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要发挥作用需要与企业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创造知识和创造价值。因而知识产权与人力资源产权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首先对人力资源产权在个人和企业间进行区分,这样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计量和核算。

创新会计核算体系,把反映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作为知识型企业会计的核心内容。传统会计既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可以再生性的经济资源来对待,也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雇佣资本”的产权特征。因而必须针对这一缺陷,设立相应的账户对人力资源权益进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之“权”是指人力资源之产权,而人力资源权益之“益”是指人力资源之所得报酬,二者结合起来就意味着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可因其知识创新而获益,这触及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实质,也反映了知识型企业“知识雇佣资本”的企业治理结构。

扩展知识型企业的会计恒等式,正确反映知识型人力资源的资产价值和权益价值。为适应知识型企业将人力资源权益作为其核算中心的要求,应将传统企业的会计恒等式进行适当的修正,把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权益纳入会计恒等式,即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为“物质资产+人力资产=负债+物质资产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源权益”。扩展后的会计恒等式表明,在知识型企业的会计系统中,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的重要经济资源,并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知识型人力资源拥有者不仅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还将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知识型企业最终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为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内在的持久动力。

参考资料:

1.李玲,论人力资本股权化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3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8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链;知识共享;研发设计

1引言

设计链是基于市场需求将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产品研发设计网络。“设计链”一词最早出现于服装业,目前设计链理论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业,例如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设计。设计链是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跨企业间的研发资源,可以达到迅速研发、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设计链已经由概念演进为一种管理方式,与供应链、研发联盟和协同设计等模式相比,设计链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征,是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设计链主要定位于上下游企业问的协同研发关系,企业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将协同研发具体化,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供应链中。设计链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企业间的知识互补性是形成设计链的基础。企业间以高度协同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合作。知识共享是设计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设计链中各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频率越高,越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当设计链成员愿意知识共享时,可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设计知识库,提高研发效率,从而提升整个设计链的绩效。然而,作为一个新兴课题,设计链知识共享尚未被研究,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也有待探讨。本文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分析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供设计链成员企业参考。

2知识共享相关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后的信息、专家独特的见解、组织的观念、规则、程序等。知识与一般产品不同,它不具有规模效益递减特点,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越频繁,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Quinn认为知识若经过共享,双方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会呈线性增长,若继续共享知识,得到的信息和经验会呈指数增长。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互动过程,它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递,在分享他人的知识时,必须有重建(Reconstruction)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学习、分享知识。Davenport等提出了知识转移公式,即转移(或共享)=传送+吸收(和利用)。传送是共享知识给潜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识的人或团体对知识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等认为知识共享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在共同分享现有知识过程中,会创造新的知识,由此提出一个知识共享创造模型(Sharedknowledgecreationmode1)。由此可见,跨组织间的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知识,会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新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续地学习,这也凸现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argyris认为组织中的个体之间不互相沟通,则个体可能会学习成长,但组织不会成长。Jarvenpaa也认为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有正面效果。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设计链知识共享,需要将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现做出以下假设:

(1)利已主义者,即设计链成员企业是自私的,在做出知识共享等决策时首先考虑自身利益,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

(2)有限理性(Boundedlyrationality),即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能力判断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结果;

(3)借鉴性(Retrospective),即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行为并做出判断;

(4)相互依赖性(mutualinterdependence),即作为设计链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考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反应,不是单纯地考虑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3.1计划行为理论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oyrofReasonedac-tion,tRa)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图(Behavioralintention)决定。ajzen等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他主张态度(attitude)与主观规范(Subjectivenoltn)是决定行为意图的最主要因素,提出计划行为理论,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1985年ajzen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1)因素,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图”。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三阶段行为分析模型:第一阶段,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图决定;第二阶段,行为意图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行为意图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认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对事物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

另外,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修正后的tpB如图1所示。

tpB包含的构面较多,可提供较多信息,除了行为主体对采用行为的知觉认知外,还考虑采用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以及主体本身是否能控制执行行为的机会与资源。因此,tpB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模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tpB的预测与解释能力都强于tRa。

3.2设计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在美国与欧洲地区的调查显示,推动知识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共享知识的行为”。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据给出的计划行为模型(图1),主要研究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影响知识共享态度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供应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物料流,信息流只起功能协调作用。与供应链不同,在设计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信息流。伴随着信息流动,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这种共享行为会随着研发合作的不断深入而创造出新知识。根据设计链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特点,本文将设计链中的知识分为三类:基本知识、进阶知识和创新知识。其中,基本知识是指进入特定行业所具备的最低知识要求;进阶知识是指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能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创新知识是指研发合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企业拥有的进阶知识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其联盟的重要因素。创新知识是企业延续和增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面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链成员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会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共享的知识涉及进阶知识或创新知识时,企业往往会慎之又慎。因为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2)期望结果

Bock等以tRa为基础研究知识共享外生变量时,提出了期望报酬(expectedrewards)、期望关系(exepctedassoci—ations)、期望贡献(expectedcontribution)”。期望报酬是根据经济交换理论提出的,即当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别人时,他所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亦指企业在共享知识时将可以获得的外在利益,如专利、产品利润提成等。期望关系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在这里,期望关系是指在设计链中成员企业相信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改善与合作伙伴问的关系,增进信任。期望贡献是指设计链中的成员企业相信共享知识能够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增强竞争力。

3)关系强度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认为社会网络由具有某种联结关系的人构成,关系强度是社会成员互动行为的基础。在设计链中,因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强度、互惠程度以及重叠性知识拥有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关系强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知识共享的态度。

(2)影响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外生变量

1)信任

社会交换过程,由于互惠互利的结果,会使彼此间产生感激、责任感与信任。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采取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而且不会做出预料之外的对组织有负面影响的行动,即对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性有信心。对于设计链来说,维持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信任。对合作伙伴能力与可靠性的肯定,会产生信赖感。组织成员问的彼此信任会诱发其知识共享行为。若双方缺乏信任,会彼此隐藏各自的信息或知识,使知识共享难以实现。因此,缺乏信任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化企业问的信任,可以建立双方荣辱与共的双赢关系。信任程度越高,彼此会越愿意从双方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利益,也会更加乐意共享彼此的知识与信息。

2)承诺

承诺对设计链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承诺是指企业认识到合作关系不断延续的重要性,愿意从长远利益出发,尽最大努力去维持与强化合作关系,即合作关系是一种想要持续合作关系的意愿。承诺的形成,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彼此无私地共享本身具有的知识。

3)工作任务依赖程度

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组织成员问的工作任务依赖程度较高时,会使交流次数增多,并且愿意共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组织中的成员若具有共同目标的话,会相互依赖以完成目标。在设计链中,若企业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合作伙伴有密切关系时,需要频繁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共享知识的行为就会增加。

(3)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在知识分类中,nonaka等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explic—it)与内隐知识(tacit)两种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共享时的难易程度不同。外显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使用经编码、储存或提取出的知识,通过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传输。内隐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个人化的知识,通过人际交往、面对面接触、会议、聊天等形式传输。拥有的知识为外显知识时,更易进行知识共享。因此,知识的类型会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程度。

2)it平台

it系统是支持信息流通、整合信息和设计链的工具,组建与完善it基础设施,可以使知识共享更加容易。学者Hansen也认为通过一个能创造、传送知识或经验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知识的共享与传送。

在依次确定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后,本文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如图2所示。

4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有效性,提出Hi—H22共22项假设。假设Hl: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2:知识类型中的进阶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4:期望结果中的期望报酬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依此类推,假设H22:知识共享行为意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影响。

4.2问卷设计与调查

以芯片设计链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针对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特点设计问卷,共向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设备公司、主要材料公司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78.3%。受能力所限,调查对象仅限上海、浙江两个地区,各类公司投放问卷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受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78.3%,能够较好理解知识共享相关问题。问卷的问题统一采用Likert五点式量表。

4.3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正式发放前曾进行试测,删除掉一些不合理题项,并对修正了内容上模糊的字句或问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的Cronbach’d值,各层面的Cronbach’值在0.7301—0.9580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进行收敛效度分析。问卷题项多达83项,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将所有题项归人同一测量模型,本文采用理论切割方法将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两种,分别进行效度分析,例如图2中的内生变量包括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外生变量为知识类型、期望结果、关系强度、信任、承诺、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知识类型和it平台。分别对因子负荷(Factor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和平均萃取变异(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三项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FL>0.5,且t检定的p—value0.8;aVe>0.5),说明测试题项均收敛在相应的层面。

4.4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确保模型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测所提出的假设,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做出的22个假设中,只有假设H1、H6和Hi5不成立,其余假设全部成立,表明所构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基本合理。假设Hl不成立说明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作为设计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必要内容,基本知识的共享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技术,因此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没有直接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设计链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对期望贡献的定义,企业为提高设计链整体绩效而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故假设H6不成立;外显知识能够编码表示,进行知识共享时可以借助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以保障,因此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影响不大,故假设H15不成立。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9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moKa项目;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1

1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会计最基本的知识篇10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借贷记账法;多维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的核心内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记账原理,会计分录(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这些内容对初学者来说是全新的,而且先期已开课程丝毫不涉及相关内容,加之会计理论抽象,核算方法独特,初学者学习吃力,对概念理解困难,对核算方法的运用也难以熟练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方法单一,或者方法不够合理,总会出现教学“盲区”,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应对和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也使理论与实践没有完全兼容,最终无法做到理论应用于实际,脱离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和特点,探讨多维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以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多维教学法介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像案例、项目驱动、tutorial(讨论)、模拟实训等方法,都是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对一门课程而言,由于各章节的内容特点不同,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多种方法并举,即所谓的多为教学法。概括地讲,多维教学法就是讲多种教学方法共同用于一门课程之中。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特点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基本各占50%。具体有以下特点。1、《基础会计学》课程是财会领域的入门课,主要介绍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其理论知识抽象,核算方法独特,初学者难以理解掌握。2、《基础会计学》应用性强,实践环节占比高。本科课程除会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更重要的是会计核算方法,即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用专门的方法来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最终编制会计报表。这就是实际应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3、《基础会计学》课程各章节关联性、递进性较强。《基础会计学》课程第一至三章是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讲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四章是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具体运用,目的是强化对借贷记账法记账原理的理解。前四章的学习是为后续章节学习奠定基础的,理解掌握与否,直接影响会计凭证的填制,进而影响登记账簿,进而影响报表生成。第五至八章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是递进的。

三、多维教学法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一方面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即企业会计处理全流程。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就需结合各章节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总论及会计科目与账户部分

总论部分阐述的是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会计的含义和作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计量和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与账户部分阐述了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以及账户及其基本结构。显然,这两部分内容是知识性、概念性的,既碎片又抽象。为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应同时使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tutorial教学法。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启发互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案例导入与分析以理论联系实际助力学生理解,通过分组讨论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如,在讲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可用“冀中能源借降低坏账计提比例虚增利润2.1亿元”案例来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二)复式记账法及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运用部分

这部分重点讲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理以及制造企业各运营环节基本经济业务及其核算,既涉及基本知识,又涉及基本方法。因此,除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及tutorial教学法来助力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外,还要运用实训方法,以提升学生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判断、确认和计量的能力,最终能准确无误地编制出会计分录(即填制记账凭证)。这是会计核算能力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能力。

(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部分

这几部分内容主要是对特定表格的填制,因此应遵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这里就要用“填空法”。具体做法:简要讲解核心知识点,选取制造企业业务流程中主要经济业务所对应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各类账簿中账户余额或当期发生额,编制会计报表。

(四)综合实训

课程各章节任务完成后,还应安排一次大作业,也就是综合实训。老师提供全套实训资料,一般选取制造企业全部业务流程,包括资金筹集、采购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资金退出。任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晰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个可以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独立完成,并计入学生考核成绩。综合实训可以调充分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对所学核算方法的运用,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教师不断探讨,刻意创新的课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金静,刘博.项目教学方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2]金辉.提高会计模拟实训的教学效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