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1:52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1

关键词:高三数学;教学总结;反思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步步为营地打好坚实的基础,再加以反复地训练和注重方法的总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规律地复习,对于考试的重难点、热点等问题,在复结时要主次分明。一般来说,高三的数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加强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二是强化训练;三是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和冲刺,在整个复习的过程,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主创新。

一、对当前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目前,很多教师在高三阶段的复习中,存在着复习时间偏紧的问题,特别是数学课程的复习,基础知识点较多,知识结构框架复杂,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急于追求进度,忽略对整个过程的复习进度和复习要点,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情况。此外,一些教师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各种解题方法的总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强化训练,只有理论的讲解而没有实际的操作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学生没有建立具体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

而某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最后的复结和查漏补缺,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知识理论和题型的强化训练,却没有对整个高三阶段数学复习整体把握,其自身的数学能力失去了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必将导致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数学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数学思想方法,都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复习,特别是通过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推导数学公式、定理、结论的过程得到培养和锤炼的,在整个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对高三数学教学方法的总结

高三的数学教学,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而改变。

1.注重基础知识系统的构建

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胜过盲目的“题海”战术训练。在高三数学教学的第一阶段,就是要有目的地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制订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在整个课程的复习中,教师要在课前尽量认真备课,建立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框架,比如,对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基础的数学知识点,都要有具体的复习框架和目标。

高三的数学教学,复习是重点,复习要注重基础、注重探究、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在把握教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尽量巩固学生数学基础,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基础部分不失分。

2.专题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专题的强化训练,是建立在牢固的数学知识系统基础上的,高三阶段数学复习中的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教师如何选择强化训练题型,如何为学生制订训练任务,都将关系到学生数学应考能力的提高和成绩问题,因此,作为高三第二阶段的复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典型问题重点反思。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教师要抓住典型,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在专题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切忌将知识结构系统分离,训练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项数学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升自己在数学解题中的创新能力。

3.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

有了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题强化训练,教师不要忽略最后的查漏补缺阶段。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学生经过一年的复习都会显得有些疲惫,因此,对于最后的总结阶段也会逐渐开始放松,其心理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在最后的阶段,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对之前建立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进行反复的练习,以保证高考时的临场发挥。

高三数学的教学,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等方面不断调试,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充分的准备。注重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的积累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创新,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国强.如何提高高三数学的教学质量[J].考试:教研,2011(03).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2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之后,进行其核心道理的运用,从而举一反三,有效提升和思考。我们要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中找出可以通用的东西,并且将这些通用的东西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从而总结各种有效的规律,在模块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去运用知识发现知识体会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思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构建模块化的基石――理解运用最基本的原理。

1、重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化模块,把握数学本质原理。

从数学例题中概括出来的核心知识,是我们应用最广接触最多的,从其中总结出基本的解题规律,例如我们有效的思考“有理数的计算”这一部分模块,包括基本的运算和混合运算,将这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从中找出我们基本知识的有效运用和思考。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提升训练。

我们通过分步的方法,将数学中的基本性的原理概括和总结出来,这种模块化往往可以概括出我们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和思考分析,就是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基础能力的有效提升和感悟思考,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这种数学能力的运用,就是在基础知识能力前提下,进行单项和综合性的训练,有效的提升个人的能力。“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初中数学课两大目标。知识就是“常用广用、普及大众、核心内容”,就是课本教材必修课程;能力就是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知识的模块化构建,整体理解和综合提升――知识的基本运用和贯通。

整体化的数学模块,包括知识点的整体集合,包括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整体集合,这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性运用,也是训练学生融会贯通思维的能力。

1、有效构建知识前后的模块联系。

抓住数学的核心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游刃有余,将前后的知识规律有效的进行结合,在自己的头脑中自发的构建知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建立链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消除畏惧心理,首先解决简单的知识,继而解决相关的复杂知识点,提升解题思路。

例如我们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悉了元和次的所指以及关系,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综合化的运用,这就是模块化的综合性运用,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和分析思考,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去解决其他方程的问题。

教学的模块化整合是从辅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转变,是知识点内在的领会感悟和一线贯之,相比分散学习而言,这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内在掌握和未来发展,教师做到充分备课,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进程,适时穿插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事半功倍。

三、思维空间的预留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尊重过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思考分析感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老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与巩固提升,同时有效的提升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来达到提升的目的。

老师操作几何画板,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老师首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y=x2的图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拖动参数k使其变化,画出y=x2+1与y=x2-1的简图。直观感知出k影响了y=x2+k的位置,然后归纳出由y=x2的图像通过上下平移即可得出y=x2+k的图像,总结出y=x2+k与y=x2的图像图像间的联系。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3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育;培养;优秀化学人才

“自化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标准的指导下,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我国21世纪高中化学课程的发展。基础化学教育在学习化学知识中是属于启蒙化学教育。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充满着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也通过很多化学现象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生活离不开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而针对化学方面的优秀人才而言,基础化学就是学习“基石”,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从事化学工作。所以,对于从事化学工作的化学人才来说,基础化学的学习越来越被重视。就基础化学教育对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1基础化学教育

1.1基础化学教育的意义

化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教育就是化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对化学教育的启蒙学习。基础化学的学习,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化学技能,使学生具备运用化学原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基础化学又与高等化学教育是不同的,高等化学教育主要是为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的学生传授更加专业的知识,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从事专门的化学工作。而基础化学是为学生的将来打好基础,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例如:生病吃药、做菜,都是化学现象。因此,人们离不开基础的化学,化学教育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化学教育,为培养化学优秀人才做好准备。

1.2基础化学存在的问题

1.2.1学校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安排虽然人们慢慢意识到基础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学校教育由于长时间处于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状态,相对于基础化学教育课程,人们还是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培养,所以对于基础化学的课时安排在普遍的减少。因此,对于学生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1.2.2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化学课程安排不当,学生基础不统一,加上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学生化学水平不一致。目前,学生的化学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少连贯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习很费力。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1.2.3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教学模式,“自新课改以来就成为课程专家、教学一线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2]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加上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造成化学学习上的“雪上加霜”。因此,教师要通过收集优秀课例,在课例上学习创新的教育技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为主体,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法、互动法和小组讨论法,可以及时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讨论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基础化学教育对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影响

基础化学教育对于化学人才而言就像地基对于高楼大厦。要建设高楼大厦,那么地基要足够牢固。同理,为了更好的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基础化学教育必不可少。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化学教育。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你对知识的储备量,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基础化学知识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来确保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基础化学知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巧妙的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基础化学教育对培养优秀化学人才具有巨大的影响。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4

关键词:复习策略知识网络课堂模式注意问题

2009年江苏高考是新课标改革以来将要进行的第二次考试,它是检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对中学教学的又一次挑战。面对高考的新形势,我们高三政治教师要瞄准目标、谋划策略、改变方法,以取得好的复习效果。现将我校的复习策略作具体介绍:

一、点线成面,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使得考生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意味着谁丢掉基础知识,谁就会丢掉高考。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生命力,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迁移力。所以,学生必须牢记基础知识,重视对其归纳、整理,注意点线面结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1.点――对考点的把握、落实。

所谓“点”即知识点,指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高考试题再精巧多变,也不会离开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分析,所以在复习中回归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复习过程要全面落实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不可随意取舍。

对知识点的掌握要精,要透,要烂熟于胸,随“点”随到,不能浮于水面,蜻蜓点水,或含含糊糊,表述不清。要经常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概念需要区分清楚。

2.线――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所谓线即知识线,是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一起所形成的基本线索。通过知识线,可以弄清前后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更好地理解、掌握同类问题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哲学中联系、发展、矛盾三者之间的联系是:联系构成发展,联系的内容是矛盾,矛盾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样的内容需要让学生理解。

3.面――知识点的向外辐射。

所谓面,就是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向外辐射,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的整体。

知识面的形成,关键是要“宽”。从纵向来看,要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复习时要“上引下联、左顾右盼”,达到由点到线,进而构成知识面的复习效果。如哲学中,由“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点联想到“尊重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从横向上看,要注重学科内综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如复习《经济生活》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时,可与政治生活“国家职能”联系起来,从而互动强化,既拓宽思维,又提高复习效率。

二、贯彻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时政热点与基础知识相结合。这两个结合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始终,且在不同阶段,有主次之分,才能在复习中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取得整体复习的最优化。

1.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以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为主。夯实基础、砸牢知识点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提高能力则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升华和目的,也是应用知识的体现。因此,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构建知识网络,无论考查哪一知识点,都能运用自如、无一遗漏。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辅以典型高考题和综合探究题的训练,要老题新做、熟题生做,加强学科内的综合,树立开放、民主、答案多元的观念,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各种答案,培养和提高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渗透能力,克服政治课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死灌教材的弊端,注意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品质。

2.时政热点和基础知识相结合。

政治高考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考查主体,以热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中心,使试题根植于现实生活中,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为此,学生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关注具有时代特点和江苏特色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现实与政治的联系,抓住时政热点和重点知识的交汇点,突出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三、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是我们政治复习的主阵地,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学生复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黄金时间,其效果是课后一小时也不能比的。要达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构建和谐、探究式的课堂,多采用探究、讨论的方法,把“读、问、议、讲、练”有机结合。为此,我校构建了“先学、后讲、当堂训练”的复习模式。

1.先学。

“先学”,即先复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针对考试说明的考点,逐一落实,不遗漏任何知识要点。基础知识的复习、落实是提高学生的能力的基础、前提,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2.后讲。

“后讲”是指在学生已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老师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在联结的交汇点,这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消化的。需要老师适时、适度地加以讲解、点拨,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老师在讲解时,必须精讲,发挥主导作用,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包办分析,不能灌输结论,而是应指出具体问题,帮学生理清思路,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真本领,做到授之以渔。

3.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训练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本课考点,精选高考题或模拟题,讲练结合。通过训练,让学生能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训练时,老师可以向外延伸,拓宽相关的知识,或进行变式的训练,由“知识点”向外辐射,从而形成知识面及立体网络,避免肤浅的就题论题、简单提问、虚假互动、灌输结论等不当的做法,要深入挖掘,深入思考,以

调动学生的真思维。

四、后期复习注意的两个问题

1.精讲与精练。

后期复习中的学习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要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倾向,在课堂上加以指导。这要求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切忌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讲解专题时,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帮助学生储备一些政治术语和政策语言。联系生活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现行政策。

2.引导学生复习。

首先,强调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并梳理考点,切忌死记硬背。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5

abstract:Knowledgemanagementisanewmanagementconceptandmanagementmethod,itssignificantcharacteristicissystemic.ourcountryiscarryingoutthe"2011plan",activelypromote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motingthecombinationoftheresearch,study,andtheproducts,openingupnewwaystothefurtherresearchoftheknowledgemanagementwork.theexistingknowledgemanagementresearchisnotfromthepointofview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comprehensivelyandsystematicallyanalyzesfromtheknowledgeoftheprimitiveaccumulationformationtotheindustrializationofthewholeprocessofeconomicknowledgemanagementbehavior.thispaperbasedontheperspective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wholeoperationprocessofknowledgemanagementofthebasicelements,constructacollaborativeinnovationbasedonknowledgemanagementnetworkmodel,anddetailedanalysisofknowledgemanagementbackbonesystem,cooperativeorganizationsubsystem,evaluationmechanismsubsystemofthesystemstructure,operationmechanism,providingakindofnewresearchmethodsfor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andinstructingthe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practice.

关键词:知识管理;协同创新;模型

Keywords:knowledgemanagement;Collaborativeinnov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01-04

0引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组织内外的知识资产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活动。知识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设备、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1]。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的产物,致力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2]。Darroch和mcnaughton(2002)认为知识管理做为管理的一项基础功能,意在创造、定位新知识,管理各种知识流,确保知识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利益获取中被高效地利用[3]。知识管理应当具备极强的系统性,知识管理的各环节只有在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才能得到最优化的管理。

1965年,ansoff[4]在《Corporate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即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创新体的业务表现,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创新体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强调创新体协同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必须高度不同创新体之间的协同。所谓协同创新(Synergyinnovation),是指创新体与创新体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创新体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5]。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6],这是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其运行过程、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将会受到内部、外部众多因素的反馈、推动和制约。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系统的角度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模型,比如王玉梅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系统分析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7];陈荃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但都没有站在协同创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知识的原始积累到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全过程管理行为[8]。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的系统结构、运行机理,为知识管理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工作。

1知识管理基本要素分析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1911年,熊彼特在其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源头是科学知识,科学以其知性概念和受控实验不断开辟新的视域,使得人们通过这一视域来看待世界。我们可以把科学的发展看作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技术是科学知识被应用的结果,科学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先导,但并不意味这技术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产物。现代技术的特征是技术的社会化,即技术来自于对知识的表达、研究、转移和扩散。因此,我们将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知识管理的前端,及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其基本载体是基础科学知识,它正在向着最基本和最复杂两个方向拓展,不断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交叉融合不断加速,正在为新的知识创新积蓄能量。第二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后端,及技术创新过程,1982年,弗里曼在其著作《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这个阶段的创新已不仅是知识(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知识的原始积累加以应用,并将应用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9]。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的简单线性模型,来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在知识管理的前端包含的要素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它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

在知识管理的后端,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应用、知识创新开发和知识创新商业化。知识创新应用就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其特点是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知识创新开发是研究所得到的发现或一般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和工艺上的技术活动,形成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知识创新的商业化是技术转移并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它将技术从技术支配者向技术使用者手中转移,通过生产活动形成可销售的新产品,最后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得以实现。

2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构建

当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知识管理模型中,知识管理模型已不再是原先的线性模型结构,必然会形成网络化运行机制。知识管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知识管理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以及多种活动的交叉进行。其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子系统中,各主体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

2.1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主干系统模型的构建

第一阶段,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而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从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角度而言,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应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努力捕捉科学突破的先机,开拓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疆域,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拓展基础研究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好前瞻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开展知识积累。

第二阶段,当科学知识和基础研究成果与特定目标相结合,便形成了知识创新的应用。在这一阶段科学知识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对现有知识进行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具备开展科技开发的基础。

第三阶段,研究与开发这种知识创新应用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以期解决知识创新后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创新基础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调整、修正。

第四阶段,知识创新的技术开发单位与生产单位解决了知识创新生产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后,将着手准备新的生产线,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营销部门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第五阶段,知识创新的反馈阶段主要是反馈前几个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进行下一个知识创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便于组织进行新一轮的知识创新。

2.2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组织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2.2.1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运行机制包括多渠道投入机制、团队组织机制、学科融合机制等。

①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内容。因此,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投入力度。2)军事科研经费中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较大是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显著特点,但是地方财政拨款中实际用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基础科学投入所占比例更低。因此,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4)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10]。

②团队组织机制。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单元式科研团队,而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目标,为满足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要把相关人员和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最具效力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不仅要满足组织目标,即创新的要求,还要适应研究环境以及研究环境在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因此,有研究人员试图将这种组织机构进行分类,采用层式结构、层式—职能制、工作组制、矩阵结构等方式[11],但团队的组织机制十分复杂,除了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还有很多隐性知识的管理,比如团队领导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的领导风格、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相关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这些都将决定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是否可以有效开展。

③学科融合机制。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管理的前端,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在大学等知识创新的主体中,一般是以学科分类而划分,追求的是单个学科的专业化与精深化;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必须要建立交叉学科组织,跨域多学科研究,体现的是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2.2.2在知识管理后端中,其创新运行过程比较复杂,主体要素较多。

我们可以用政产学研“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结构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核心要素包括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和产业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独立运行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且必须通过机制保障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可以构建“四轮驱动”钻石结构如图3所示。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四轮驱动”核心要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与功能,只有分析清楚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协同发展,如表1所示。

“四轮驱动”互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发展,就目前我国政产学研的实践来看,四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①汇聚机制。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四轮驱动”的汇聚点,也就是重要企业、地方政府(包括主管科技、人才和产业的部门和开发区)、大学各方要共同确定产业合作领域,寻求创新汇聚点。这个点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重要发展目标,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②信任机制。政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基石来自于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信任机制。在“四轮驱动”模型中,大学和企业、大学与政府两类双边关系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前期合作沟通,建立稳定伙伴关系。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必须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前端介入,高校要重视在企业开设讲座、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等建立信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最后发展为共建校企联盟,在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后实施重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

③平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体现在合作载体运作良好,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在知识管理的后端,政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层面的博弈,也可以被认为社会层面的博弈。从经济层面看,在博弈过程中,要从博弈均衡角度确定技术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要从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角度确定实现交易的条件。在社会层面上,双方必须都要找到符合自己核心目标的合作点和合作方式,双方合作才有可能合作成功。在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博弈中,要符合各方的核心利益,才能维持协调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四轮驱动”各方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④延伸机制。“四轮驱动”开展协同创新必然形成创新网络,具备几个显著特点:1)组织和系统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要素的共享。2)建立发达的内部知识管理和信息数据库,鼓励彼此知识学习和分享。3)建立有效的外部知识联结,实现资源系统加速提升。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合作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

2.2.3组织体系融合基于以上对知识管理前段和后端组织子系统的要素分析,两类体系的主体要素交点在高校和政府,其中高校在两个组织体系中分别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和技术转移的主体,而政府在两个组织体系中都是投入的主体之一。因此,在组织子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应当是建立高校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管理思维,以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2.3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评价子系统模型的构建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职责对这种知识创新构思进行初步评价,其目的在于权衡此项知识创新构思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对不同的知识创新构思进行筛选及组合,完善知识创新构思,以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此外,为了保障知识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尽量避免失误造成的损失,评价活动应贯穿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除了要对知识创新的构思进行评价之外,在随后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及商业化等阶段,都要适时进行评价。

2.3.1知识评价体系

①获得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1)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2)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②人才培养。知识原始积累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2)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3)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重要科研产出。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1)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2)。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3)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3.2市场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1)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2)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3.3评价体系融合

①知识管理前端借鉴知识管理后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既要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又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和具备市场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②知识管理后端反哺知识管理前端。对于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而言,知识创新商业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形成良性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确保知识创新原始积累对商业化源源不断的支持。

3结语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型包括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已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其主体要素和运行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实施协同创新。然而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过程十分复杂,必须要加强实践、增强互动、机制保障,不断探索和总结,选择最为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力民.知识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的社会协作系统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04-1008.

[2]Lee&turban.atrustmodelforinternetshopp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1,(6):75-91.

[3]ZhilinYang,ShaohanCai,Zhengzhou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ninstrumenttomeasureuserperceivedservicequalityofinformationpresentingwebportals[J].informationandmanagement,2005,(42):575-589.

[4]anSoFFH.Corporatestrategy[m].Revisededition.newYork:mcGraw2HillBookCompany,1987:35-83.

[5]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81-85.

[6]教技[2012]6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7]王玉梅.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创新运行机理分析与网络模型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111-114.

[8]陈荃,罗爱静.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0):23-25.

[9]张玉臣.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28.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6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践类课程;符号传播;探究社群;共同基础

实践类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其实践教育成果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学生的培养质量[1]。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类课程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2]。同时实践类课程也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这些因素都使得实践类课程成为高等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内容[3]。因此,对于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将有助于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实践类课程一般性目标及流程

(一)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

文章从不同院校抽取20门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研究,总结课程目标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预期素质的获得;二是预期能力的获得;三是预期知识的获得。从课程要求来看,实践类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辅导下,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课程要求。课程要求的内容因课程的不同,所以差异较大[4],文章将重点探讨以项目成果为结课要求的实践类课程。

(二)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流程

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类课程一般遵循以下的教学流程:第一,任务。课程之初,教师占课程项目推进的主导地位。此阶段一般采用传统授课的方式,一方面厘清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会对课程项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规定。第二,项目开题。此阶段一般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将以个人或组队的形式在课程要求下完成开题工作。第三,项目推进。此阶段为实践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生进行项目的深化推进,教师的工作是监督和辅导。第四,项目结题。此阶段是课程的收尾和总结,一般由教师主导,承担项目的评价工作,并对实践类课程进行巩固和总结[5]。

(三)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类课程实施的难点

实践类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理论授课模式[6],特别是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类课程,学生的主观性极大地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成果。项目是实践类课程实施的核心,也是课程目标可视化内容的展现。随着课程阶段的推进,学生和教师对项目影响的比重会发生动态的变化,如何利用这种变化提高学生和教师在课程项目实施时的效率成为下面论述的重点。

二、符号传播与实践类课程

(一)探究社群与实践类课程

赵毅衡认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7]。实践类课程的核心围绕“项目”开展,“项目”的结果无论是一个建筑方案,还是一个产品造型,又或者是一个商业策划,都可以被认定为“意义集合”的体现。探究社群的形成是符号连续传播的结果,探究社群理论建立在皮尔斯对三种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之上,即对“固执方法”“权威方法”“先验方法”的批判[8]。探究社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相”,“真相”是符号解释者们组成探究群体,坚持科学的探索方法和原则,对可表达真相命题符号进行无限衍义后形成的最终关于符号的解释项。在以项目为驱动的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稳定的客观环境下,探索课程项目最终的衍义结果,即意义的组成。科学探索及反复沟通讨论本就是课堂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方式。同时探究社群的形成条件与当下实践类课程开展的教学前提一致:首先,社群成员必须具备理解符号且能利用符号进行交流的能力。实践类课程的开课要求及之前学习的知识都构成教师和学生交流和理解的基础。其次,社群成员之间必然具备某种关于传播与交流的关系。实践类课程在客观环境和相关成员的社会关系上都较为稳定和直接,教师和学生本身在交流中都扮演着各自角色。最后,社群成员都认同上述的传播关系,并认同自己为该探究社群的一部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各自认同自身身份角色并以此而进行的交流行为[9]。

(二)课堂中的符号传播模式

课堂符合“符号探究社群”形成的条件和特征,那么其中信息传播交流的模式应当符合“探究社群”中符号传播的模式。皮尔斯的符号三价模式包含了一组最基础的三元关系,分别为符号型体、符号对象、符号解释[10]。符号在传播中又涉及三个传播主体,分别为符号、发送者与解释者。伴随符号信息在主体之间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意义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意图解释项、效力解释项和共同解释项。对应课程中的关系得到如图1所示的结果。其中符号定义为实践类课程中项目的最终成果。发送者在课程之初主要由教师扮演,其中的意图解释项包含了课程的基本要求等内容。学生更多充当解释者的角色,负责接收教师传达的内容,并在自己的理解上进行解读。而当课程进行到“项目开题”阶段,学生开始充当发送者向教师(解释者)传达自身想法,并寻求教师对其想法的判定,两者开始对项目的定位进行共同的阐释,具体过程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课程进入到“项目推进”阶段,双方信息重合的程度会不断增加,对于项目的最终解释也逐渐趋向于认同和稳定。理想的状态是双方完全理解对方关于符号(项目)及其内容的解释,并达成共识。然而需要承认的是,理想状态或者接近理想的状态都很难实现。因为任何传播过程都不能实现完全的清晰和一致。因此,在通过符号传播模式分析实践类课程中信息的动态传播过程变化之后,将在已有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课程中符号信息传播的效率。

三、共同基础和传播效率

在明确了实践类课程中教师、学生作为符号传播主体后,研究其传播方式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教学方法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符号信息的传播效率。而信息的传播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皮尔斯认为,有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方法,就是依靠交际双方的间接经验寻找共同基础。

(一)实践类课程中的共同基础

共同基础被视为在符号传播之初,双方在实际生活中累积的先于符号传播过程的一般知识,也包含了发送者和解释者双方在最初就充分理解和必然会充分理解的所有东西。当课程开始后,双方基于探究社群的特征开始进行信息的交流,双方各自的知识部分交叉重叠形成最开始的共同基础。理想状态下,随着课程进展,双方的共同基础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最终项目的符号解释也在逐渐清晰。如图2所示,椭圆范围代表双方的知识储备;交叉部分代表共同基础;方框表示理想状态下,要达成双方完美的符号解释结果(即完美的项目结果)所需要的理想状态下的共同基础。

(二)共同基础在课程实践中的变化

在“任务”阶段,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明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这时教师作为发送者邀请学生参与到项目符号的解释中来。但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完整性,导致最终构成的共同基础远远无法满足项目实施的条件,如图3第一种情形所示。随着课程进行到了项目开题阶段,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课程项目的要求和目的后,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基础上进行开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并寻求同意。双方的共同基础开始扩大,但总存在着一些利于推进项目的,本该成为共同基础的知识被学生获得却无法被教师理解。如实践类课程的项目主题是以家乡为主体的文创产品设计,学生通过任务知晓了课程的目的,并采用了科学的调研方法对自己熟知的家乡文化进行了研究并转化为设计策略。但由于教师对对方文化理解的缺失或者理解的不全面,导致学生新获得的知识未成为双方的共同基础,构成了图3第二种情形中浅灰色的部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双方会构成更多的共同基础,但这些共同的知识有时却对项目的推进不构成帮助甚至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样以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类课程为案例,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新的知识,但由于研究方法或者其他的因素导致该知识其实是错误的。学生将错误的知识与教师进行沟通并获得了教师的认同构成了双方的共同基础,然而该共同基础也包含了错误的知识,如图3第三种情形中游离于黑框外的共同基础。

四、基于共同基础的教学方法改进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7

关键词:高考备考;化学实验题;特点;启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化学试题变化愈来愈明显,与传统相比命题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特点日益突出,尤其是实验成为考生较难把握、较易失分的题型,针对这个问题,对2013年及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揭示其试题特点,最终为实验复习教学提供有效指导。现总结如下:

一、高考实验题的命题特点

从实验题命题内容及角度来看,试题的设问往往是围绕实验基本技能涵盖内容展开,同时兼顾了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流程图的理解、简单的化学计算,并融合了相关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理论等内容。详细情况如下:

1.以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查基础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主要有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等仪器的科学使用,以及关于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技能,还有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滴定实验、晶体制备、物质的定量分析等等基本实验是2013年化学高考实验题中考查的重点。

如2013年浙江高考第28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含量的测定,滴定的操作及最基础的实验所需的仪器等。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程度,定性与定量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不难、不偏,考查的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素养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能力。可见,高考这个主要的选拔考试,也从以往的重知识量,重习题的难度的形式转变成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而这往往是一些教师容易忽略的,甚至在高三复习中,总认为这些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学生都会,或者是这些最简单的高考都不会考,而这些想法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就今年高考命题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也是课标中对学生要求的实验能力的一项基本能力。

又如,2013年山东高考第11题4个选项全都是有关基本实验基本技能的,涉及到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就有蒸发、结晶、过滤、分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本题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旨在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由此可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高考的基础和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是高考复习最有效的基础。

2.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为考点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方法的一种,通过化学实验可以验证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因此化学实验的命题紧扣化学学科核心知识,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实验所需要的储备知识,以及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实验结论更是命题的关键,并且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2013年福建高考第24题,本题以Clo2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电解原理的应用。试题呈现形式新颖、内容要求综合,试题将化学知识有机融合在实验题目中,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全在学科主干知识上。又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第29题更是加大力度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考查,问题中让学生从铝土矿提炼铝的流程图中书写5个化学方程式。“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永远是高考的重点。

3.以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素材为考查载体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选材背景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化学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对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化学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已成为新课改后高考的热点和主流题型,在全国各省份高考化学所使用的15套试卷中,除重庆、天津、福建高考的实验题没有采用工艺流程图,其余12套试卷均以常见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为载体,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和理论来制备和分离提纯产品,并运用绿色化学、增大产率等观点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选拔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考查学生生存、生产能力。

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16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考题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镁的工业流程呈现给学生,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混合气体的分离及收集等知识。又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27题,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考题以纯化工业级氧化锌的制备流程呈现给学生,考查物质除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计算等知识。结合化学工艺流程考查化学实验比单纯考查实验难度又上升了一个档次。有关生产工艺中的技术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与目前学生所具备的化学知识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往往起点高,落点低,万变不离其宗,考题仍然是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考查基础,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为考点。

二、由高考实验题引发的启示

1.源于教材,注重基础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8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系统化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率的巩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构建知识体系,制定复习计划

要构建知识体系,首先就要钻研课本,把课本上的概念、定义等知识点分析、整合,在掌握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系统归纳、逻辑整合。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模拟试卷的制订。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要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以做到师生共同努力很好的完成初中数学总复习。

二、狠抓基础,搞好基础训练

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复习中,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复习中,要根据《中考说明》,确定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教材明确学生所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新课标准》的评价理念,分析中考试题,挖掘其丰富内涵。

三、掌握做题技巧

1.通过做题应用知识。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具体到学习上,就是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做题中来,通过做题来实践知识,既是学以致用,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

2.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应用到学习中,就是做题,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发现知识掌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发现未能正确理解的知识点。

3.分析错题巩固知识。不要害怕错误,错误是成长必须的代价。做错的题往往记忆深刻,以后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要正确对待错题,合理利用错题,让错题也能物尽其用。

四、搞好系统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专题训练是这样划分的:(1)数与代数式;(2)方程、方程组及应用;(3)函数概念和几种常见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4)关于线段、直线和角的问题;(5)关于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的问题;(6)关于四边形的问题;(7)圆的知识;(8)统计和概率知识;(9)中考试题分析与训练。这样分类的复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把整个知识进行分类并作为各个专题复习。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五、轻松应考,调整心态

首先是提高解数学综合题的能力。数学综合题通常是指综合运用若干个概念、定理和公式,沟通各部分数学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总复习的第三阶段是综合和模拟的训练。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以对中考命题趋势的准确把握和中考信息的判断为基础;以摸中考题型,抓中考重点、热点为核心;以讲授审题方法、解题规律、点拨应试技巧和思路为切入;以知识迅速积累、能力快速提升为目标,达到提高学生中考总成绩的目的。因为前面通过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的模拟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以及模拟试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

六、查漏补缺,进行最后冲刺

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如何做好考前复习至关重要,学科的总复习,关键是引领学生去经历一个由基础到综合,再回归基础的过程。要做到总的原则是把握基础,查漏补缺,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总之,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能力与方法的复习,专题训练的复习,最后通过模拟考试加以训练,经过这样的系统复习,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迎接中考时,数学是没问题的,一定会考出好的成绩。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准确记忆定理、公式和法则,掌握数学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能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各种数学方法,具有较强的解数学综合题的能力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范振虎.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生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的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就是所说的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包含古代汉语知识、常用文体读写知识、文学体裁及鉴赏知识等内容。虽然新课改大纲中要求语文学习更重视实践以及扩展语文学习范围,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并不代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就要被忽略或者忽视,不管何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学生未来在语文上的造诣。

一、中学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是当代语文教育的进步之举

语文基础知识是对语文学习有关规律所进行的科学概括以及学习方法的总觉,因此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以及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语文发展历程的视角来看,虽然古人并没有学习过语文知识,可他们却是从语言实践中进行学习,并且付出远比现代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的。而新时代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少走一些一些弯路,少花不必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从该方面来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绝对是语文教学历程上的进步。

2.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

从心理学教学来看,语文基础教育是学生学习潜能刺激以及完善潜能的阶段,在该阶段中更重视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因此需要语言理论和科学知识的引导与刺激,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出来。就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现代语文教学是不能和传统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依靠老师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让学生在糊里糊涂中学习知识,自己体会以及摸索所学知识的含义,必须将学习态度改变为非自觉性,任凭感觉和经验来学习,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语文能力训练和指导的大纲知识,

3.语文教育被赋予新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之后,对语言文学赋予新的使命,对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何为更高、更新的要求呢?简而言之,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将信息量最大化地传递出去,并且信息拥有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表达效果最大化。

4.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中学生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表达能力方面,还达不到完美标准,因此为了适应时展需求,必须满足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就在学生学习语文中发挥很好的教学功能,用科学的语言和知识来辅助、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中时期,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情感正是开始形成阶段,因此,在该阶段教学中,老师必须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并且充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举办一些语文知识竞赛、成语竞赛或者书法比赛,等等,利用这些有趣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提高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显得更生动、更活泼,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知识点的记忆更深刻,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更佳。

2.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需要讲述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让学生对各种语文概念了解,掌握不同语法、修辞、标点带来的不同语言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加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作为引导者存在,利用知识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语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将其转化为学习能力。

3.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求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章分析,还要将其和语文基础知识相结合来讲解文章内容,令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文学魅力,并且了解语文中各个语法、修辞以及逻辑带来的作用。同时,在讲解语文基础知识时要结合实际。比如,在讲述一节基础知识内容时,根据学生对其掌握的情况来找寻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并重新重点讲解。

4.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文知识中语法、词汇、修辞、标点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比如,学生在学习句子的时候,必然要先将词汇、标点以及修辞等知识掌握,不仅如此,句子的使用也涉及到逻辑,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存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文各种知识的能力。因此,将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教学十分必要,不仅丰富课堂内容,还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5.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老师要正确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对一个句子进行讲解时,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解,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个句子的语法、修辞、逻辑等,如果在分析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词语,可以查字典学习,如果还是不懂可以记录下来,等到老师讲解的时候进行提问,这样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被动为主动,对所学语文知识也更加深刻。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十分重要,它是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和需求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积累起来的知识,同时也要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重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语文基础打好,促进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

参考文献:

[1]李秋实.浅谈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教育实践研究,2010.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篇10

课程改革以来,各个职业院校改革重心无不放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上,课程计划以及课程实施从理论课堂向模拟生产车间倾斜,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职教课改因为专业繁多,各职校情况差别大,因此,同样的课改理念和框架模式往往得不到同样的改革成果,所以,根据各专业不同,各学校特点差异,职教课改不像普教那样容易做到整齐划一,更多具体实施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情况。

基础化学作为药剂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必然要为核心专业服务,因此,基础化学包括其他基础学科课程改革将夯实课改成果且对课改深入起推动作用。笔者就课改后的实践教学提出浅显思路。

1基础化学课程理念的改变

课程改革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也就是对教育者教育思路和教育观念的再塑造。课程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课改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基础化学或者其他基础学科的教师,要理解职业教育的理念、本质、意义,找到学科的定位和教育价值所在。当然这在教学实践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基础化学老师必须面对的是更少的学时,更宽的知识面;学生对知识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握程度的重新界定,知识在实践生产中的实效性,或者说知识对学生的效益。教师还要面对所讲授课程正逐渐被轻视、学校师生整体向核心专业课、实验实训课倾斜这种情况,随之必须改变的就是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及考核模式。这些变化必须要去适应,而这种适应的根本就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理解。

2教材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改变

课改之前,基础化学课程还是按照化学学科分支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这三门学科也是完全独立的,在药剂专业在低年级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改之后将这三门课程进修删减修改整理后,形成了基础化学这门课程。这种教材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改变,是专业基础课最核心的变化。特别是授课内容的整理与改动、知识的扩充与删减,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难以把握的。这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学理念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践做支撑。教材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改变并非是简单的删减了一些知识,补充了一些知识,教师一定要了解为什么删减、为什么补充,教学目标为什么是掌握、为什么是理解、生产实践会重点用到哪些知识等等。

3教法学法的改变

职业教育本身就不能像普教那样,讲授知识点,然后是题海战术巩固练习达到融会贯通,时间和知识面宽度不允许;也不能像高校那样,更多强调重点,其余翻翻讲解一扫而过,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补充,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达不到;所以,职业教育教法学法是最难以把握。课改之后,职业教育对教法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你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还是多媒体、选择模块化还是驱动任务、探究法还是讲授演示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内容,这是首先;其次才能在课堂上讨论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以及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去钻研教学方法,找到一套适合学生,适合学科,适合自己的方法是相当困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职教各个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即使是传统、经典的教法也要融会贯通,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4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的改变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课程改革的领路人并不是教育理念,而是教育的考核和社会的最终评价。笔者多次思考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个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社会并不认可;而社会认可的那部分学生,在职业院校中成绩可能并不突出。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这两种认可出现了较大偏差。所以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以及考核模式必须要与社会实践、课改理念相适应,如果评价和考核没有变化,改革就会畸形。课程评价和考核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抓手,不过这句话在课改之前或者课改初期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落实,因为社会的认可、考试的认可、教学环节的认可,并没有达到完全统一。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的改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和模仿,即使有了也会因为专业特色,学生差异等情况使之难以适用。因此,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需要教师共同探讨,也需要社会生产实践,对应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