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1:53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取得的巨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上。由于银行业在欧盟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在这两个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经验检验。本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

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标志是1986年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的提出。在这份法案中,欧共体提出了在1992年12月31日之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在这个市场内,实现产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完全流动。在《单一欧洲法案》框架下,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点,而且随着德洛尔报告的和《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实施,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又成为推动欧洲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的关键动力。

《单一欧洲法案》只是明确了欧共体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性目标,具体的政策表现为欧共体理事会的指导性意见”。

早在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就了《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其核心条款是允许外国银行在符合东道国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分支机构。它事实上打开了成员国银行在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门,具有重大的普遍性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差异并没有得到消除,因此《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并没有导致任何重大的跨国银行活动。真正标志着欧洲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走向单一市场的是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的《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Directive89/646/eeC),经过修订,1993年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法律加以正式实施。这份立法涉及欧洲银行业金融服务和跨国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置于共同监管规则下的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根据这两项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在本国获得了营业许可,就可以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行,不用事先征得接纳国的许可,其业务也只受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不受东道国的监督和管制。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对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银行不再需要为了申请在国外开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而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其经营活动也只由本国的监管机构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的麻烦。另外,这两项原则也为欧盟各国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降低对欧盟各国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并减少欧盟各国的监管负担,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各国监管者的偏见。1986—1992年间,欧共体理事会还制定了8个附加的指导意见,分别对银行业监管、资本金要求、偿债能力标准、洗钱活动、信贷风险、年报的要求和银行并购重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欧共体理事会的这些指导意见系统地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要求,然后各成员国将这些要求转化成本国的具体立法加以落实。因此,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不仅依赖于各项指导意见的有效性,而且也和各成员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密切相关。芝摩曼(Zimmerman,1995)考察了所有单一市场指导意见在各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1991年末至1994年4月间,已经被成员国采用的指导意见占全部指导意见的百分比已经从58%上升到89%。对于《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截至1994年4月,12个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中有11个已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了国内立法,惟一的例外是西班牙。

总体而言,在欧共体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之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一体化比市场的实际一体化先行一步。

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经验检验

(一)假设和数据

首先,经验检验主要是针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同时也涉及货币市场,因为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础的,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很密切。

其次,检验的指标是利率,也就是以利率(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作为衡量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指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应该遵循单一价格原则,换言之,就是在完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所有相同金融资产都具有相同的价格。由此,利率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风险的不同,文化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不同,以及各国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完全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不同,一体化的银行信贷市场内利率并不一定都实现均等化。因此,我们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不是以严格的价格均等化作为标准,而是使用协整的概念。协整分析认为,随着银行信贷市场日益一体化,区域内银行的定价行为将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一体化地区内成员国的利率将表现出趋同的关系。而从具体分析的角度说,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内,利率(非稳定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可以分离变动,但是在长期,市场力量将迫使它们恢复到一个均衡的关系。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这是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的考虑。第一,在金融市场上,名义利率能够比实际利率更好地反映国际套利过程。借款者用以进行比较、评判的是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相应地,那些不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业务活动的银行一般也只是对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感兴趣。上述两者构成了国际套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国际套利过程中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重要。第二,用实际利率进行衡量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方面,实际利率以各国的货币分别表示,其差异无法比较,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跨国实际利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单个投资者或借款者来说,实际利率差异并不能够提供获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在长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也就是说各国平均实际利率在长期是基本相等的。这样,使用实际利率进行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检验具有潜在的误导性——无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是否发生,实际利率本身的差异就很小。因此,我们选择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作为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指标。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指银行在融资经营管理中的利率水平。它是指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实现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是金融机构自己根据当前的金融市场来自主决定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中介,由市场供求最终决定银行利率的存贷款利率水平。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的自由化,利率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也逐渐经历着利率的市场化,然而,一旦价格的自由度增加,在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各银行是否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利用价格战进行市场竞争呢?如果展开价格战,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如何?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战略规划、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以及国内金融行业现状的分析,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未来的影响。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一系列的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我国在价格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商品价格的改革效果更加明显,但要素价格的改革进度显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利率体制的改革呈现逐步的、缓慢的趋势,具体来说,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的进程如下:

(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1949—1978),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体制改革,国家掌握着物资、信贷的分配权,大大降低了货币的能动性,较低的利率水平,银行也不把信贷资金当做商品来经营,不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也不追求利润。

(二)改革开放以来至市场经济体制之前(1979—1994),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相应的利率的杠杆作用也得到了加强,中央银行同时拥有了利率制定权,专业银行也具有了利率的浮动权,利率政策逐渐趋向灵活性,适应了当时宏观经济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央银行先后进行14的存款利率调整,11次的贷款利率的调整,利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1995—现在),我国由于受到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影响,逐步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利率改革的频率加大,多次进行降息来刺激需求,成功的抑制了通货膨胀,缓解了我国就业紧张的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加快,我国目前的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发行利率、贴现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均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原则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综合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状况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中央银行先后确立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最终实现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这一原则说明中央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实行逐步放开,并且从非主流产品开始,这些业务在银行中所占比例较低,不会对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逐步发展,我国在“入世”后逐步放开的承诺这一系列条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还是外资银行的引入,这一切均将给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当然利率市场化对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采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一方面看,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利率的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规范的经营环境,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信息制度的充分僻陋,对金融体制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主体的竞争意识的增强,势必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规范经营;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利率的市场化可以改变银行利率的预算的软约束,进一步落实商业银行的经营自,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为;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市场的预测,建立负债组合,从而随利率水平做出控制和调整;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可以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外资引入的金融机构产生更强的抵抗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中发挥的作用。

另一方面看,利率市场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再给我们带来机遇时也伴随着挑战。利率的市场化将加大对其利率风险和管理的难度,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由于影响利率波动的因素更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更大,利率的期限结构也变得复杂,利率的风险度上升,加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利率市场化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与利率管制相比,利率的市场化重新对市场的的份额进行分配,银行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为争夺客户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扩大到从贷款之间的中间业务的竞争,从实际角度看,最近几年国内银行的竞争加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几家大规模的企业成为其竞争的对象,为了争取更多的从贷款,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展开主要依靠利差来维持,从而导致利差的降低,营业收入的减少。

四、总结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利率的市场化在我国有一定的基础,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现象,应该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国家的有利经验,通过研究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探讨其应对策略,坚持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其带来的优势,最终做到因势利导,主动求变,尽快建立一系列难以复制的业务和组织能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建锋,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3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社会整体利益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释义

   “原则”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rincipium,译为“起源、基础、准则,”按汉语的词义是指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所下定义:所谓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本真理或准则,一种构成其他规则的基础或根源的总括性原理或准则”。

   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体现发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周作翔教授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源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准则;周旺生教授认为,法律原则,就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原则,是法的原则体系的上位阶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一切经济法规中,体现经济法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始终起指导、规范、引导作用的总括性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诸多经济法原则中更具根本性的经济法原则,它最为充分地展现着经济法主要价值并最为集中地承载着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它是经济法规则制定和实施的基准,是经济法体系内具有最强普适性的原则,是经济立法的基础,是执行经济法律法规,进行经济管理、处理经济关系的依据,对经济立法、司法和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是连接经济法宗旨与经济法具体规范的桥梁和纽带,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行为都以它为基础展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有很大作用,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二、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和确立标准

   (一)我国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观点我国经济法学已有20余年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也欣欣向荣,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却是各成一家,没有定论。而一个学科基本原则的确立对于促进本学科的繁荣发展有重大作用,比如,民法确立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原则,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行政法确立了“实体性和程序性方面的”原则,而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却没有统一的基本原则,确实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王保树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1)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则;(2)违法行为法定原则;(3)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法定原则。”

   第二,潘静成和刘文华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衡协调原则;(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第三,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原则为:“注重社会总体利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

   第四,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资源优化配置原则;(2)国家适度干预原则;(3)社会本位原则;(4)经济民主原则;(5)经济公平原则;(6)经济效益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五,张守文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调制法定原则;(2)调制适度原则;(3)调制绩效原则。”

   第六,程宝山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社会本位原则;(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二)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标准:

   1.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经济法基本原则能够统领整个经济法,是经济法基本精神、基本价值的高度抽象,是价值观念和法律规则的汇合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总是带有滞后性,因此可以弥补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解决经济法法规法发展滞后的问题。

   2.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质的特定。不同社会关系的特质决定了调整该社会关系的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特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法所特有的,像“违法行为法定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可以认为是所有法律部门都应具备的原则,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着更多是我们处理社会问题的立场、原则,也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是社会法,它是在社会化条件下,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而对经济进行干预、协调、参与等进行规范和保障的法。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根本准则,以维护、实现、发展好是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出经济法社会本位法的本质特征。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高度抽象性、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以上三点是判断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有力标准。

   三、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17、18世纪以保障个人自然权利为本位的古典自然法哲学思潮向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的转变,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盛行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该时期——即近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多元社会。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无限制追求和对他人、社会利益的漠视导致产生垄断,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导致市场失败,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形成了集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于一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这种特定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既尊重市场调节,又体现国家干预。

   “我们考虑任何一个法律部门,它在确定自己的调整对象的时候,都应当有一个基本出发点,或者说本位思想,正是这种本位思想构成了一个法律部门区别另一个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经济法正是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社会整体利益所追求的是一个个社会的实体,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整体利益。所谓社会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之中全部合法利益的有机统一。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并通过对不同利益的对比特别倾向于对弱者的保护,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来达到实质上的平等;通过对当前发展的合理调节与限制,保存和创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使得个体利益能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个体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强调人的理性,认为在个人理性的指导下,整个人类社会最终会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经济法的理念是站在社会本位的高度追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平衡下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中国经济法天然以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己任,其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为其使命。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原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其他基本法律原则是为社会整体利益原则服务的,同时社会社会整体利益原则也是消除其他各种原则之间冲突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保障社会主要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最本质体现、最基础内容。

   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的确立,是由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决定的,明确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共利益,为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实施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

   (二)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指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强调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相互不能取代。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不同于“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并重”表明同样重视,同等看待,缺一不可,其强调不分主次,彼此之间不能取代:“兼顾”指的是同时照顾(两方面以上),描述的是有所选择地对另一种、另一些事物或情况加以关注,其更多地体现的是主观意识。显而易见,“并重”比“兼顾”更能突出重要性。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难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一定要把公平与效率统一并重地看。在当今社会,我们只有把“蛋糕”尽可能地做大,并且把“蛋糕”公平合理的分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和舒心。

   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率,而且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不会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是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提高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有助于政府和市场积极的发挥作用。公平更多的要政府主导,效率要市场主导,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折射,政府和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只有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协调并用时,才能使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市场能调节、能调节好的,应交由市场自行调节:在市场失灵的情形和领域下,则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旨在提高效率,政府重在促进公平,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市场和政府的定位更加科学,发挥的作用更加合理。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4

关键词:民间借贷;意思自治原则;诚信原则;公平原则;正当性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1-0050-02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其存在由来已久,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民间借贷仍然大量存在。人们有关民间借贷尤其是民间高利贷的观点各异、众说纷纭。民间借贷、特别是民间高利贷的存在应不应当成为合理合法,又应当在什么条件下,何种程度上合理合法,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民间借贷应否成为合理合法亦即民间借贷是否正当,其关键在于民间借贷是否为完全意思自治原则下所产生的结果;同时正确看待和理解民间借贷与公平原则、公序良俗以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从法理的角度理解民间借贷获取正当性的理由。

一、意思自治原则是民间借贷获得正当性的最大理由

意思自治原则,即私法自治原则,也叫自愿原则,它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自愿的设立、变更、终止种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对法律提出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当事人被假定为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他利用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与知识,自主的进行民事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享受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盈利,承担自己行为的风险,贯彻意思自治原则,确保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自由,使之既不受其他人的非法干预,也能抵御不当或越位国家权力的干扰,从而使市场的各种资源配置趋向优化,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意思自治的具体含义包括双方或多方民事行为,依合同自由原则,由当事人自愿协商,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约定契约内容,自由选择契约方式,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正是从意思自治原则上说,双方完全自主自愿的民间借贷获得了最充分的正当性理由。作为当事人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民间借贷不应当受到包括法律本身在内的不当干预。意思自治原则的支配下,笔者认为,哪怕是民间高利贷行为,也应当予以支持和保护。

(一)、在意思自治原则支配下,民间借贷成为正当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与自愿原则一样是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各国民法中均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普遍的承认,不仅仅在合同法领域,甚至在整个民法领域中都是如此。诚信原则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帝王条款”,有“君临法域的作用与效力”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具体到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思诚实、善意,行使权利时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时应当信守承诺与遵守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

根据诚信原则的内在涵义与要求,在民间借贷中,如果借贷双方诚实不欺,守信不失,而且利率在法律限定范围之内,则当然是正当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是诚信原则适用于民间借贷的应有结果。民间借贷,只要不违背诚信原则,则无论其利率多高,都应当得到法律的支持,原因也正在于诚信原则本身的含义。笔者认为,诚信原则,其含义有二:一是诚实即不隐瞒欺诈,二是守信而不食言违诺。也就是说,在市场交易行为当中,任何缔约方对对方没有欺诈的民事合同中所规定的合同条款均有全面履行的义务。把诚信原则适用到民间借贷之上则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只要对方没有欺诈、隐瞒或是使用其他任何不正当手段,则一方对自己所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无论形式如何,不论利率高低,都应当忠实守信的去履行,从这一点上来说,诚信不欺诈的民间借贷之中,如果法律强制性规定这种行为不合理,则法律就存在不正当干预市场主体的市场交易自。可以想象,在民间高利借贷中,如果借款人一时急需资金却苦于融资无门,可能是主动提出高利率条件以期贷款人应允而满足自己的借款要求,但事后倘若借款人又因利率过高向法院主张申请撤消借贷行为,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违背诚信原则的不是高利放贷者而是借款人。法律要贯彻诚信原则,就应当防止借款人欺诈违约而保护贷款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意思自治原则支配下,贷款人的财产处分权以及借款人的自主交易权均不受到法律不当干预

根据民法物权法的相关理论与学说,所有权是一种最纯粹最完美的物权形式,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所有权人对自己合法所得的财产具有完全的使用、占有、收益与处分的权利,而且在所有权的这四项权能之中,处分权最能直接的反映所有人对物的支配,故一向被认为是拥有所有权的最根本标志。

根据所有处分权能的原则,在民间借贷中只要贷款人对其所借出的货币是其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他就应当对其具有完整的处分权,货币所有人完全可以不损害其他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其愿意的方式自由处理手中的货币,其他人不得干预和阻碍其处分权能的实现。当然,这种处分权能,绝非所有权绝对,即行使所有权时,不能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民间借贷中,贷款人将属于自己的、合法的货币财产出借,同时不侵犯其他合法权益,这种条件下的财产处分权不应受到干预和侵犯。另一方面,从借款方来看,借款人有选择交易的自由,他选择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也是基于他对自身利益的综合判断而作出的一种自主性市场行为。这种自由交易在没有损害其他合法权益时应该受到法律的充分尊重与保障。

二、民间借贷获取正当性的过程中,意思自治原则阻却公平原则效用的发挥

公平原则是民事主体应依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公平原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已成为各国民法所普遍承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并且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与法院处理民事纠纷时起着指导作用,以弥补法律的不足。

对于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的关系,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有学者认为公平原则特别是在立法尚不健全的领域可以赋予审判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法律规定的不足和纠正贯彻自愿原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公平原则的内涵,有学者说其含义之一就是利益不自取过多,而与人过少,于损害亦不自取地少而与人太多。还有学者认为关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原则,即当民事行为出现显失公平的结果时,即使不是由于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恶意引起的,利益受重大损失的一方也有权请求变更或撤消等等。很显然,在上述种种观点中,公平原则被提高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凌驾于自愿原则之上,构成了对自愿原则的约束和限定。但是,上述观点在评定公平原则的价值时弱化甚至忽视了自愿原则的效用,没有完全摆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的关系。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为市场行为时的两大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只要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个人的利益,自愿原则阻却公平原则效应的发挥。作为自愿原则的有益补充,公平原则在市场交易中,为诚实信用原则和显失公平规则树立了判断的标准。但公平原则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等价有偿原则,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否具有等价性,其很大程度依据交易双方的主观判断,客观上是否等值,则很难评判。由此不难看出,公平原则的具体运用,必须以自愿原则作为基础和前提。即使有时某种交易被强制规定了所谓的公平标准或公众视同公平,但双方缺乏交易意愿,交易也最终不能完成。相反如果交易双方不损害其他合法权益,不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自主自愿,即使交易双方利益关系明显失衡,借贷双方同样可以达成交易,则也不能谓为有违公平。

三、正当的民间借贷不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所谓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行为时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序原则与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一样,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是保护劳动者、消费者、承租人和接受高利贷的债务人等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弱者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与原则。为什么说正当的民间借贷行为,并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呢?譬如民间借贷是否应予以正当性,借贷利率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民间借贷利率的高低的确关乎社会经济与金融秩序,并且其利率完全市场化的作用仍有待研究和探讨,但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意义上说,利率是调整供求平衡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民间借贷利率的自由化恰恰是市场供需平衡规律的体现,是对现代金融体系不完善的一种补充。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偏远贫困山村农民子女读书上学、偶然的天灾伤病,有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急需大量资金,而现代金融体系、政府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无法触及或无法及时关怀,此时具有快速、及时、手续简单特点的民间借贷就发挥了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救助机构不能替代的作用,也许有时利率有失公允(这里的公允也是相对的),但它并不违背公序良俗,并有助于生产生活的维持、稳定和发展。

在民法中,还有一大基本原则,就是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所谓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时,不得超越正常范围,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判断权利滥用的标准,我们应当从行为人主观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权利行使中的行为以及对相关方面利益的尊重状况来推定其内心状态,看其是否具有以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的故意或过错,另一方面,要看权利人滥用权利的行为是否造成了他人或社会的损害或可能造成损害。在正当民间借贷中,贷款人出借自己合法所有的货币资产,借款人自愿借入货币,借贷双方诚信不欺,自主决定交易对象与内容,既没有主观上要去损害其他合法利益的故意和过错,也没有在客观上存在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侵害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借贷双方主体均在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断无滥用权利之嫌。

综上所述,自愿原则是民间借贷获得正当性的充要理由,但是在其获取正当性的过程中,必须不得损害其他合法权益,必须是交易双方在没有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的前提下的行为结果,民间借贷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以及现代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必将长期存在,而且政府有必要正确规范和引导、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赋予其正当性,让其健康的活跃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定华,屈茂辉:《民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利明:《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5

笔者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可读者的观点,但就笔者来说乃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渠道促销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灵活度极高的工具。就笔者的功力而言,要参透渠道促销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一层原因,就是渠道促销不好说必须如何做,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对需要他的人好象是扶手杖,而能独立行走的人是不需要他的。渠道促销在高手眼里乃是“无法之法”。严格界定他如何做,其实是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对于真正的高手乃不屑为之。这也是笔者迟迟不写渠道促销“如何为之”的原因。不过,许多热情的读者给了我最真诚的鼓励,在与很多营销高手相互探讨中,也碰撞出了不少思想的火花,这些断断续续的“火花”促使笔者思考并努力回答渠道促销“如何为之”的问题。

就笔者的理解,渠道促销“如何为之”应把握好三个方向与五个原则。

三个方向分别是:销售型促销与市场型促销有机结合;结合新品推广进行促销;结合库存促销;五个原则分别是:产品差异化原则,用途差异化原则,客户差异化原则,市场差异化原则,时间差异化原则。

先谈渠道促销的三个方向:

一、销售型促销与市场型促销有机结合

销售型促销与市场型促销的区分主要看目的、手段、结果来区分(有时二者也难以严格界定)一般来说,销售型促销以完成销售额为唯一目的,以渠道奖励为唯一手段,以增大经销商库存为最终结果,短期行为明显。而市场型促销以完成销售额为最终目的(不是唯一目的),以市场的管理工作、广告投入、培训导购、终端建设、卖场活性化、现场促销、市场研究等为手段,以市场的良性建康发展为结果。长期效果显著。真正的营销高手总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活用二者。在市场良性发展的情况下,当以完成任务,增大经销商库存为主要目的时,一般会倾向于选择销售型促销。而市场基础较差,任务压力不大,经销商库存又较大时,聪明的营销人员就选择市场型促销。但市场如战场,变化与不可测因素较多,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往往是又要完成任务,又要市场良性发展。所以真正的营销高手在设计渠道促销时往往是将销售型促销与市场型促销捆绑在一起。至于二者之间谁主谁次,谁轻谁重。那就看当时的市场环境而言了。没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就笔者本人的观察,“销售型促销”主要包括:

1.台阶返利:根据市场的经销商实力,在分析经销商可能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合理调协渠道奖励的额度的梯级。一般作台阶返利要求办事处经理对每个经销商的经营状况相当熟悉。这样设置的台阶才有吸引力。不置于轻松易得或高不可攀。

2.限期发货奖励:无论是家电行业还是建材行业,经销商都喜欢月未最后几天打款发货。企业可以设置限期发货奖励。比如,月度任务完成得越早,奖励额度越高,如果是月未完成则不给奖励。

3.销售竞赛:把经销商分成不同的层级或阵营,针对不同层级设置不同的奖励方式。

4.福利促销:与任务完成率或销售增长率挂钩,优胜者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旅游、出国等福利。

5.实物返利:经销商进货时,按一定比例赠送实物。不过经销商参与实物返利的促销时,企业最好设置不同的台阶。因为市场上不同经销商的实力差距较大。

6.模糊返利:经销商进货时,承诺给予现金或实物返利,但事先并不明确返利的具体形式和比例,到规定的期限后才公布,通常期限以季度或年度为期。由于未定具体的返利比例,渠道不敢靠预先降价的方式来冲量,减少了冲流货及扰乱市场的可能;同时由于有奖励的刺激,可以促使经销商将重点放在做好市场基础工作和配合厂家推广上面,从而调动了积极性

7.滞货配额:当某产品滞销时,要求经销商在进畅销货时,必须同时进销一定比例的滞销货,以维持公司的整体业绩。此方式只可在旺季使用,且时间要短,配额量要小

8.新货配额:当有新产品上市时,要求经销商在经销老产品的同时,必须按规定的量进销新产品,以促进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此方式的使用时机也应当是老产品的销售旺季。

9.阶段奖励(季度、年度奖励):对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经销商给予现金或实物返利。最好不明确返利的具体比例。对表现出色的经销商奖励现金或汽车、高级家电等重奖。在奖励的同时要宣传成功经销商的业绩和推广模式,以刺激其他经销商的效仿。

市场型促销的手段与方法较多,主要有:

1.消费者促销:礼品促销、抽奖促销、以旧换新促销、会员促销、游戏促销、试用促销、积点促销、联合促销、降价促销、限期抢购促销等(有兴趣的读者可用百度搜索拙文《针对消费者的销售促进十三招》)。

2.市场支持奖励金:将渠道奖励变成给经销商的终端建设投入或区域广告投入或推广活动的投入。

3.终端建设及后期维护投入:经销商建设终端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很多企业的终端建设费由厂家部分或完全负担,不过厂家对经销商终端建设的结算往往和其年度或阶段性任务完成率挂钩。如果厂家期望经销商终端建设的质量与数量达到厂家要求。厂家可以考虑将渠道促销的费用与经销商终端建设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挂钩。同时,为了避免终端后期管理的马虎。保障终端后期运营的质量,厂家亦可针对经销商终端后期运营的质量进行考评与奖励。

4.培训支持:一般而言,厂家对企业产品的特性卖点、政策、厂家的经营理念、导购技巧较之经销商熟悉,在很多待业特别如陶瓷、照明行业,往往是厂家驱动渠道运作。因此,厂家的理念总是较之经销商快一步。而培训支持是保障经销商与企业经营同步的最好方式之一。

5.市场推广活动支持:如陶瓷、照明行业家装设计师推广、户外推广、小区推广、建材市场现场秀活动、展会支持等

6.人员支持:支持专职导购员或临时导购员,或者给予导购员销售提成方面的支持。

7.广告投入:当地媒体、户外、车体、建材市场Dm广告等支持

二、结合新品推广进行促销

建材类品牌厂家如陶瓷、照明等在产品组合上一般都会考虑产品组合策略,即明星产品、流量产品、利润产品、防火墙产品的有机组合。这些产品的均将以新品上市的形式推向市场。在新品推广的完整流程中(市场研究-产品创意-概念测试-产品试制-渠道上样试销-意见反馈修正-全面上市-后期推广),渠道促销做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对于新品的上市推广均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新品上市可能在渠道上面临着几个典型问题:第一,经销商不愿进货,因为新品的成功销售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就成了企业的滞销品,占有经销商的资金与库存。新品上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经销商的说服教育工作。要达成经销商进货,无非晓之以理、秀之以利。因此,这个时候进行新品推广时渠道促销往往会采取经销商新品推荐会+销售返利一起联运的策略。第二,新品上市面临着有效的出样率与有效的网点覆盖率。有效的出样率保障单店绩效。有效的网点覆盖率保障新品与目标消费者接触率。所以,新品渠道促销的政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通过政策激励商(批发商)保障新品的网点覆盖率。通过政策激励分销商在终端网点的有效出样率及出样位置。

一般来说,企业的最主要的相对利润主要还是新品,不管是经销商还是厂家,经营企业新品的利润总是远高于老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品在市场流通久了,价格也相对透明,同时由于竞争对手的跟进与模仿,必然造成老品的价格利润空间被压缩。由于市场的透明化与竞争对手的模仿抄袭,老品的竞争力己大不如前,维持老品生存的常见手段只能是不断降价。而企业的新品则不同,企业开发新品总是针对市场与竞争对手的空隙,理论上讲其技术与竞争力都高于老品。而且新品刚进入市场,价格不透明、信息不透明。无论是渠道还是厂家都可维持较高的利润。

在中国这个生产制造为主体的竞争性市场,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普遍较低的,竞争对手的跟进与模仿速度非常之快,在价格战不可避免且必然压缩企业的产品利润空间的情况下,企业唯有不断的加快新品的流量与流速方能保持市场的利润空间。

渠道促销在新品投放市场后,可以制定相应的渠道奖励政策以打通渠道与终端的各个环节。比如制定经销商或导购员新品销售提成、竞赛、台阶返利、新品销售贡献奖等。或者赠送畅销产品,在经销商进货时,按一定费用比例赠送市场畅销的其他品牌的产品。此目的在于利用经销商对一定时期内市面上畅销产品的关注,来带动本品牌的销售,因为经销商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不但能赚钱,而且还能借此对批发商进行笼络。

三、结合库存结构如老品、滞销品的促销

一般而言,企业的新品销售占比越高,企业的相对利润空间越大。但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都会有老品与滞销品的存在。有老品并不可怕,只要老品还是畅销品。但滞销品的存在却占有企业与经销商的资金与库存。削弱了企业与渠道的竞争力。要合理规避滞销品的存在,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有产品研发环节的问题、有市场研究的问题、有库存管理的问题、有营销层面的问题不一而足。但滞销品成为事实的时候,企业如何应对呢?

渠道促销对于消化滞销品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滞销品的库存数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法进行渠道促销。当某产品滞销时,在经销商进货时,必须同时进销一定比例的滞销货,以维持公司的整体业绩。此方式只可在旺季使用,且时间要短,配额量要小。

第二种办法是老品降价对经销商政策补差的方法:公司在相距很近的时间内,接连采取比上次比例要高的返利政策,使得先进货的经销商比较吃亏,因此将两次返利之间的的差额补足给经销商。此方式主要用于推出新产品或快速消化库存的阶段,但要做好对经销商的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否则要引发不满,影响后期工作的开展。

第三种办法是消库补差:为了尽快消化库存,要求经销商对库存产品采取返利政策,库存消化以后再向经销商补足返利的差额。实施时要协助经销商制订促销政策,并督促其执行。

以渠道促销消化老品、滞销品而采取降价补差的方法是企业较为常见的手段。不过,库存补差最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经销商虚报库存,而核实经销商老品数量与金额是一件看上去容易实际上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般的厂家的管理能力都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个经销商每一个品类的进销存数据。虽然现在很多厂家都在做经销商产品进销存的管理,便缺乏科学有效的工具与持之以恒的执行力。所以数据的含水量较高。

以上是渠道促销的三个方向,下面谈渠道促销的五个原则:产品差异化原则,用途差异化原则,客户差异化原则,市场差异化原则,时间差异化原则

一、产品差异化原则:企业的渠道促销资源一般而言应重点用在明星产品推广、新品推广上,也就是把握好重点产品重点支持的原则。企业的流量型产品与防火墙产品无须做渠道促销(主要是阻击竞争对手的产品)同时,产品有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渠道促销的着重点应当放在产品的导入期与衰退期。导入期是希望新品尽快达到渠道有效的覆盖率与新品的终端成交率,回笼生产与研发的资金。而衰退期是希望尽快优化库存结构,为新品上市扫清障碍,快速回笼资金。

二、用途差异化原则:渠道促销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即销售型促销与市场型促销。对于不同的市场问题与企业不同的目的,渠道促销应当体现用途的差异化。

三、客户差异化原则:即重点客户重点支持,根据二八原则,企业20%客户占有企业80%的销售与利润来源。而另外80%的客户却只占企业20%的销售额与利润额。不过就笔者以往的数据统计。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只能说他代表一种趋势。笔者实际观察到的数据更倾向于三七原则,即企业30%客户占有企业70%的销售与利润来源。而另外70%的客户却只占企业30%的销售额与利润额。所以渠道促销的资源投入上也应当遵循此原则,即70%的渠道促销资源投放在30%的金牌客户。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6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起源于西方,当它传入中国以后却面临了种种问题,其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困难。墨家所主张的“兼爱、交利”思想正能给我们以启示。它告诉人们在现实的功利世界,不要放弃道德目标,在思想深处实现内圣的理想。?

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常常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文化,既融合了西方市场经济的思想,又不违背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道德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约束着市场主体的行为,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幸福、正义、公平等因素。因此,伦理道德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一种通过市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方式,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实现方式。构成市场经济的要素有:第一,有自由、平等且目标一致的经济主体;第二,有作为市场客体的用于交换的商品化社会资源,有明确界定资源的主体条件和文化条件;第三,必须有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第四,必须有对自然资源认知的科技条件,有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利用加工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有超地域大规模交换的技术条件;第五,有保障产权、保障主体平等地位和进行自由交换、维护法治并受法治限制的政府。?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因而在通常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会尽力去追求个人自利行为效用的最大化,这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动机和目的。但由于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最终必然演化成这样一种经济局面:为了竞争中占得优势,实现其经济价值目的,他们都各自必须也必定会努力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扩大自己劳动产品的市场化潜力,而这种合乎理性的行为,最终必定带来整个社会或市场的经济效率的增长。这样,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市场经济就达到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果。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目标。?

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回避这样的问题,即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使用是否有某种既合乎经济理性又合乎道德伦理原则的价值尺度。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二)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

首先,市场经济活动应当坚持这样的价值原则,即功利主义所提出的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主张,在你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的时候,你不仅应该考虑快乐的量,而且也应该考虑快乐的质;不仅应当考虑经验的可感受的幸福,也要考虑到心灵的、精神的快乐和幸福。功利主义相信,如果每个人都以这种方式看待幸福和快乐,那么个人的算计理性就可能转化为社会的集体合理性。?

其次,努力提高经济效率也是市场经济中的美德。效率首先是人类目的性价值的直接体现。对于“效率”概念,伦理学上的理解认为,效率即是某种行为目的的价值实现。效率不仅意味着财富,而且也意味着社会美德。“美德”这个词在古希腊文中有“成就”、“杰出”、或“优秀”等意思,而这些品质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效率。?

最后,市场经济在分配过程中应遵循公正分配原则。市场经济不论人的出身、门第、登记、亲缘关系等,它只按照每一个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做出的有效贡献来分配效用价值。市场以它的市场效率为第一分配原则。哪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付出的成本较低,同时具有价格优势,那么他可能获得的利润或效益就相对多。?

二、墨学中的“兼爱”、“交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兼爱”、“交利”思想是墨家文化的核心,且“兼爱”学说是现代人类公德得以成立的基本价值,也为市场经济行为提供了道德依据。它的论证方式是“实践理性”的方法,而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正是依靠普遍的社会道德经验事实的理性分析或推理来寻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契合的。?

1.“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自己学说的宗旨,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实现这一宗旨的基本原则。所谓“天下之利”,除指“天下之富”外,还包括“天下之治”,也就是社会各等级、各成员之间的“和调”;“天下之害”,就是相互攻伐、篡夺,即“交相贼”。墨子把“交相贼”的原因归结为“不相爱”、“别相恶”。为了“兴利除害”,他主张用“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原则取代“别相恶,交相贼”。墨子认为,社会成员虽然贫富有别、贵贱有等,但作为道德主体却是平等的。为天下兴利除害是一切道德行为的目的,也是道德价值之所在。道德之所以“贵”,在于“义可以利人”。反之,“亏人自利”则“不义”。?

2.志功为辨?

墨子从强调功利出发,在中国伦理史上,首先提出了“志”、“功”这对范畴,认为对行为道德的评价,应“合其志功而观焉”。有将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的思想因素。动机与效果是一对有关道德评价的基本范畴。在道德评价中,应该如何处理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问题,墨子认为“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人们做事的动机是好是坏,要看事情的效果如何。要根据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来评价其善恶与否同时,也不可以对人们的行为动机不闻不问,要“合其志功而观焉”。?

3.兼以易别,以兼易偏?

墨子在寻找社会弊端的病根时,指责了“不相爱”的道德现状。之后墨子又提出要以“兼相爱”来代替“不相爱”:“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易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墨子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用兼爱代替偏爱”的命题。他主张的“兼爱”之普遍平等的爱,及不分血缘的亲疏和等级的贵贱而给予无差别的爱。?

三、“兼相爱,交相利”作为中国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某些方面仍不够完善,尤其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常常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除了法律,我们还应该寻求一种人文精神,从思想上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而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这种精神正是当今市场经济道德建设所需要的。因为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存在着许多一致之处。?

(一)兴利除害与功利主义?

在墨家的“兼爱”学说中,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这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原则——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一致的。?

墨子认为“交相贼”的原因是“不相爱”、“别相恶”,而事实上“别相恶”是由于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产生了利益冲突而造成的。所以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认为应该“兴天下之利”,因为只有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满足的时候,真正的个人利益才能够实现。这与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是十分一致的,两者都主张义与利的兼容,认为人的个体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取向,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功利主义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市场主体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的公共利益,因为如果整个市场是“交相贼”的状况,个人的利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只有“天下之利”得以实现,才能使每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

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兴天下之利”的道德思想是需要提倡的。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领域出现了种种令人瞩目的不道德行为:交易中的诚信缺失、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对环境的污染、传销行为的日益泛滥……这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正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让市场的行为主体明白,对公共利益的破坏并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利益,即使实现了,那也决不是长远的、永久的利益,只有在保证“兴天下之利”的情况下,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全面、持续地发展。?

可以说,经济学提倡的重视效率,是相对于社会总体效率而言的。因此,评价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效率应看其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应把他的动机与效果相结合。首先,一定要注重市场主体行为的实际后果,要根据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来评价善恶与否。同时,绝不能采取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动机不闻不问的实用主义态度。即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来参与市场经济的建设,把动机与效果用以起来,做到“合其志功而观焉”。?

(二)兼以易别与公平分配?

墨子所提倡的“兼以易别”传达着平等、博爱、民主的理念,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分配原则极为类似。?

墨子“兼爱天下”的道德理想从根本上反对了“爱有等差”的思想,认为应该以平等的、无贵贱之分的爱来代替偏爱,表达了墨子对民主社会的向往,体现了他对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理想。这种保证社会主体地位平等的原则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不管人是怎样的出身或等级,都按照每一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所做出的有效贡献来分配效用价值,它反对不劳而获、无功得利。两者同时看到了社会财产的公平分配对整个社会的重大意义,?

公平的分配原则对当今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公平的又是最优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努力寻求可行的“公正”配置机制,来解决社会收入合理分配问题,从而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局面,以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理想的和谐社会。?

四、结论?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可能的,它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与市场经济的许多道德原则相一致。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兼相爱,交相利”更多地关注,它有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能力本位观的确立;有助于系统的建构和确立基于平民精神、平民的生存哲学或公共哲学;有助于确立个体本位与重视社群相统一的新价值观,兼爱理论的阐扬可以作为当代人文精神的传统生长点和创造性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孙治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86年2月版。?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7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之一,而盈利正是企业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中的动力。本文根据自己在电大开放教育三年的理论学习和自己实际工作经验,从成本控制的内涵及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现行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加强市场观念、明确控制范畴、选择控制标准、确立控制原则等对策建议,以供同仁参阅。

2成本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成本控制在市场经济实际应用中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也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搞好成本控制。

2.1成本控制的内涵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2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1、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现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1传统成本控制缺乏现代市场观念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2传统成本控制的范围狭窄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3传统成本控制标准单一

预定成本限额即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成本一般采用“目前可能达到的标准”,这使得已达标的部门和员工不思进取。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在计算成本要素差异或进行成本分配时,以定额或标准为依据。但这种定额或标准只不过是过去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数据,不能随物价涨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及时得到修正,不能正确计算成本。如果以过时的定额或标准去考核、控制成本,就会失去公正性。这势必使得企业内部有的部门和人员很容易完成定额,以至出现大量的“有利差异”,从而不思进取。

成本控制>!

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4.1加强成本控制的市场观念

上文提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易发的存货损失等。

我认为,为了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冲破传统成本观念的束缚,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以获得有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根据顾客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2明确成本控制的科学范畴

传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其具体范畴主要是:

1、成本控制的对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成本控制的内容,要扩展到经营活动的全方位。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成本控制的视野,要有不同的目标层次。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3选择成本控制的合理标准

成本控制采用什么标准,即成本控制定额、限额、预算等,按照什么水平来确定,是成本控制理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际平均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历史最好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理想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平均先进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4确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节约原则,亦即经济性原则。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

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2、全面性原则。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3、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以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相比较、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优化预期的成本限额的过程。

4、分口分级控制原则。各个职能部门要分工合作,归口管理,完成本部门负责的成本控制指标,并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网络。

5、责权相结合原则。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效益,必须贯彻责权相结合的原则,如果没有权力,就无法进行控制。此外为了调动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必须以他们的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并同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 基本原则

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写入宪法, 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根本大法中确定下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再一次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处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因为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也面临着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佳形式,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许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借助市场机制的功能走向高度发展之路的。实践证明, 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推进改革开放, 也有一个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间题。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 社会主义也可以选择和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市场经济体制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 本身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 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脱离社会制度而存在。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采取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 社会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生产关系。不同社会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可以选择相似的经济体制。但经济体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无不依存于体现社会基本制度的基本生产关系, 并同基本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必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当今世界上, 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便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 这是一种客观事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现实存在形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客观带有自身的特殊性, 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这样, 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中一切合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在实践中, 寻求一条建立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路子。只有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才能有效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发育。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真正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一个兼容经济的、政治法律的以及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它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大化的“效率目标”,实际上就是指对现实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统称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求在一定的投入下达到产出的最大化。与“效率”相比较而言,“公平”是一个较难于下定义的概念,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抽象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无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具体的、相对的公平。

笔者认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公平”,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体现。它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权利平等,即生存权、占有权、发展权、享受权等一系列权利的平等;二是机会均等,即社会提供给每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相等的参与竞争、就业、投资、盈利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机会,它不受贫富、民族、地位高低的限制,能够同所有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会均等”是公平的最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所有的生产组织和劳动者个人追求效率,讲究平等竞争,等价交换,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效率优先”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效率经济,它的最后结果必将在市场当事者之间的效率上产生差别;而这种差别又集中地反映在市场竞争参与者的收益分配上。受资本积累规律的支配,这种收益分配的差别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情况下,确实会愈加扩大。但由于在中国已不存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对立冲突”,故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应该是既能剌激效率提高,又能保证社会公平的制度。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部领域或某个具体环节上的矛盾聚焦,只要引导得当和处理及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不可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阻力。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障,没有效率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是效率决定公平,而不是相反。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目标、作为重要任务来思考。

三、结论及建议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有机的统一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富裕与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体现,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无论如何,它始终是人们最熟悉的、善于用来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标尺。

参考文献: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9

[关键词]金融市场利率 变动 企业 财务杠杆水平

一、金融市场利率理论及其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产生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基本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主义利率理论、货币学派利率理论、马克思利率理论及金融深化论,这是金融市场利率研究中涉及的集中基本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主要讨论实物利率,即实物资本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其主张经济在市场中以充分自由竞争来达到均衡状态为基础,并借助于利率的自由调节,促进经济趋于且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稳定。凯恩斯主义利率理论修正了古典利率理论,并提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以及三种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即为了准备个人或业务上交易之用的现金之需;谨慎动机,即出于保障一部分资源在未来产生现金价值的目的;投机动机,即充分信任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并想通过此种方式从中获利。货币学派利率理论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认为市场经济自身具备完善的自动调节机制。人们可通过调整所持资产组合而改变利率。则政府干预越小,社会经济效率便越高。

马克思利率理论将利息与资本相连。并把利息看作是使用资本生产利润的能力的报酬,平均利润率调节和决定着利率,则市场利率是在短期内、受借贷资本供求决定的、经借贷双方竞争直接产生的现实利率,它趋向于一般利息率,但在短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极可能高于平均利润率。金融深化论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此种观点下,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被认为与其本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刺激、彼此制约的关系,一国内部活跃及健全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引导资金向高效益的部门与地区流动,并使资金得以最高效利用,进而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二)研究金融市场利率与财务杠杆水平间关系时所坚持原则

分析研究金融试产高利率和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之间关系时。应恰当选取样本及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坚持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选出的指标必须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描述,并确定其确实会财务杠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可测性原则。即设计出的指标体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使评价指标的数据能否容易获取:可比性原则,即所选取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都具备纵向可比性或横向可比性,一般来讲,评价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表现应注重纵向可比性,评价同一时期不同事物的表现应注重横向可比性:协调性原则,即选出的评价指标和采取的评价方法之间能否相互协调。

(三)金融市场利率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产生的主要影响

财务杠杆即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由此定义,财务杠杆与企业资本结构间存在密切联系。财务杠杆相关理论研究也与资本结构理论不可分割。从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过程来看,财务杠杆理论研究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权衡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等。结合金融市场利率研究理论和财务杠杆理论,金融市场利率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产生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国内市场机制较不完善,甚至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经济领域各个行业表现出分割局面。这使得金融资产及实物资产收益率出现差异。在选择资产时,人们难免会把货币性金融资产视为财富保值的主要形式。加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单位多以内源融资,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是经济单位进行投资的首要条件,则经济单位投资越大,其所需要积累的货币金额便越多。这说明经企业投资中货币需求和实物资产之间属于互补关系,而非相互替代关系,如此一来,金融市场利率与储蓄和投资间保持同方向变动,利率高,货币实际收益大,储蓄及投资也就多,反之则出现相反结果。在财务理论中,财务杠杆系数明确表明了企业息税前利润盈余增长所产生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如果企业负债融资,金融市场利率将对企业债务利息费用产生直接影响,其变化态势也将影响到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选择。

二、金融市场利率变动下优化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以完善的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当今经济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中进行融资在所难免,在管理者做出融资决策时也都充允考虑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尽可能将筹资成本降至最低、将筹资风险降至最小。只有满足上述条件,企业方可在资本市场中,选取条件最优、最具理性的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融资渠道,而这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一个完善的外部市场和融资环境。

改进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其一便须对股票市场予以规范和完善。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融资,其成本相对较小、可获取资金量相对充足,若又能取得筹资风险较小的客观优势,则企业极易应对银根紧缩、成本上涨等一系列外在压力。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票市场现状分析,股票市场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和发展,一套规范的市场经济机制更须加以建立和完善,国家应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量,规范各市场主体的地位,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及资金使用效率。

其二要发展债券市场。一直以来。我国较重视国债与股票发行。对企业债券发行事宜则较为忽视,企业发行债券时受到诸多外在约束,这给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带来极大的阻力和障碍。而债券市场又恰恰是强化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扩大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成熟资本市场的做法,积极发行企业债券,使企业债券融资额远大于股票融资额。这要求我国须逐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额度,最终取消额度管理;加快完善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的步伐,为债券利率市场化创造基础条件;培育企业债券流通市场,鼓励满足条件的公司债券挂牌上市等。

其三要强化金融机构管理。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到金融机构及其服务的直接性影响,比如金融机构在向市场参与者发行金融要求权并获取资金后,将相关资金予以投资,即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则银行部门的良性表现将促进企业资金特别是长期资金的融通。而有些非存款中介同样对企业融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和完善,将有效提升企业资金融通能力,推进企业资本结构建设。

(二)以成熟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融资决策水平

首先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中基础工作。以基础性分析为依据,进行企业财务杠杆运用决策。既要确保所获取基本数据是正确、完善、详细的,又要认真分析相关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保证。当前我国财务管理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状态,国内企业为追求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与其经营管理水平的相互适应。其必须掌握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有效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重视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提升财务管理层次,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更新财务管理方法等,以不断增强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规避企业经营中各类财务风险。

其次要探索多样性筹资方式。企业应敢于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向银行借贷来融资的方式以外,融资租赁、向民间资本机构借贷都是较为可行的融资渠道。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其做法灵活、方便快捷,企业可把现有贷款留作他用,以增强企业总体负债能力。向民间资本机构贷款,存在门槛较高的劣势,但其比较适合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实施高回报率的项目时,更值得考虑。

利率市场化原则篇10

一、利率市场化对融资结构的理论影响

利率市场化的实行会促进投资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在投融资活动中企业也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将利率的水平高低改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也就是说承担风险的人就是做决策的人。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积极性,资源配置更具公平合理性,使小微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机会,竞争环境也更加公平。

(一)利率市场化将改变企业的融资行为,使其偏向于债权融资

绝大多数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在其改革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股权融资金额受压制、债权融资金额急剧增加的现象。比如美国在其利率市场化初期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美国债务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大概为7.3%。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行,债券增长率在70年代达到11.1%,到1984年上升至14%,而股权融资增长率相对同一时期的债券融资来说则较慢。理论上各种融资方式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就是股权融资,但我国公司都期望能够获得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又更偏爱通过增发新股或是配股的方式来融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来自股息分红,但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率不高,股权融资成本很低,几乎为零;第二,因为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但中国证券市场在逐步趋于成熟,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及比例也在上升,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去监督、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对企业分红派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增加了企业股权融资成本,那么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采取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债权融资方式。

(二)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投融资成本

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利率管制,这使我国官方利率长期与市场利率实际水平相背离。此外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那些非常渴望贷款的非国有企业被设置了很高的贷款条件,国有企业对贷款的申请则会相对更容易通过,这就使得非国有经济占据信贷资源比例很小。一旦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利率上涨将对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使得国有企业的利润下降。同时过高的利率也会大大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原本就不容易的融资状况更加艰难,不得不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来获得资金,增加了融资成本,从而使得投资积极性下降。

总而言之,利率变动将影响企业融资结构,股票及债券收益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利率的发生改变,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预期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利率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贷款成本,分红派息的压力也有所增加,股价下跌;反之随着利率的下降,企业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就更容易获得资金。

二、利率市场化前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比分析

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占据主要地位,其所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也很大,内部融资规模则偏小,仅占融资总额的20%。而在外部融资中,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规模也有较大的差异,债券融资规模很小,股权融资具有绝对优势。2004年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的筹资也有了新的变化。表1是2008-2016年上市公司的筹资情况统计。

据表1可知,上市公司2008年股权融资总额有1576亿元,而公司债仅有288亿元,债券融资数额明显偏低。2009年股权融资甚至达到1975.8亿元,债券融资仅有6384亿元,此时债券融资水平依旧较低。直到2011年债券融资才开始发生显著地变化,债券融资数额开始上升,在2011年达到1262.2亿元,略少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规模开始扩大,股权融资有所减弱。在接下来的2012、2013、2014三年,债券筹资更是大幅度提升,在2012年更是超过了股权融资

据表2可知,2010年以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所占比例很大,具有绝对优势,债券融资所占比例则相对偏少。2008年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比例的62%,债券融资占融资比例的38%,2009年股权融资占总比例74%,债券融资占总比例的24%。自2010年开始债券融资比例逐渐增加,2012年债券融资占据融资比例的56%,首次超过了股权融资的44%。2013年债券融资比增至59%,股权融资比例则降至41%。

股权融资率的变化也会对资产负债率产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过于偏好股权融资。在2004年以前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是偏低的,但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这些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比例有所上升。表3是2005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对比表。

据表3,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例基本是维持在50%上下,2005年是52.6%.2006年时53.5%,2007年50.1%,2008年是53.1%,2009年是50.2%,2010年是52.4%,2011年是55.1%,到2016年上升至60.1。流动负债比率在2011年前也基本保持在40%上下,2016年上市至70%左右。一般来说,流动负债率过高会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具有产生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来控制稳定流动负债比例,以此来调控因利率频繁变动带来的风险。

近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都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上市公司开始逐渐侧重债券融资尤其是2012年中小企业开始发行中小企业债以来。

三、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变化的财务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整体目标要求之下,企业对投资(资产的购置)、筹资(资本的融通)和营运(经营中现金流量)及分配利润的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运营绩效不确定性增加,这就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也会使企业财务活动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据统计,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一般远低于一般公司。因此推行利率市场化会使公司资本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增加其贷款利率,但对上市公司而言利息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实施后,不同类型的贷款利率差距会增加,企业为满足长期资金及流动资金的需要,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将会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利用不同期限、结构的资金,所以短期流动资金货款的比例将会增加。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银行类的企业来说,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银行将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风险主要来源于因坏账比例上升、存贷利差缩小而导致的银行利润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银行的稳健性。对其他一些金融类公司来说,实施利率市场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虽不如对银行产生的影响那么直接,但也会对其风险管理、自身业务结构及经营利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类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会从原来的信托业务逐步转向证券业务,随着信托业务的逐渐萎缩,主要的收入与利润的来源也就逐渐的从信托业务转向证券业务。

利率市场化开始推行之后,利率变动更加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财务成本趋向于不确定性。同时各企业因自身实力、信用评级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较好的企业将成为争夺的重点,其所获得的贷款利率也将更加优惠,对相对交叉的企业来说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贷款利息。

四、上市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公司制度,不断改进企业治理结构

促进公司制度现代化方向发展,改进企业治理结构,增强公司实力、资金可得性,提高融资议价能力。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渠道,企业要想以好的价格获得资金,公司的实力及信用等级情况都至关重要。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的侧重要求点各不相同,所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优势,制定更加适合的融资策略,获得最优资本结构的支持。虽然相比过去我国上市公司信用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有部分企业的资信偏低。上市公司应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为企业的融资奠定基础,通过营造一个有利融资的环境,与银行等机构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贷关系。

(二)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调整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债务及股权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的偿债、盈利及融资能力,适合的资本结构有助于发挥财务杆杠、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再加上日趋复杂的金融风险,利率变动也越来越复杂、频繁,所以上市公司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外部筹资,除了考虑传统的银行或国家资金外,其它可以利用的资金也要加以利用,拓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追求融资结构的动态均衡,要学会主动出击而不仅仅只是静观其变,针对利率变动的特点并结合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从而降低风险,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构建风险反应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要增强自身对风险的调控及应对能力,对因利率频繁波动而产生的风险做好预防措施,监控风险预警系统中关键要素,尽可能快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考虑公司自身的融资状况的基础上,对利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一个合理的融资结构使企业占用资金的成本尽可能的达到最低,促进企业融资结构不断趋于最佳融资结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自身融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利率市场化的环境要求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企业内部风险,增强企业风险调控能力。随着金融风险环境的日益复杂,上市公司要在正确认识自身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融资结构合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