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3:42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课程标准;沉浮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15-3

在初三物理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量大、综合性问题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很少涉及演示实验的探究。浮力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为课题,课堂中引入自制的简易浮沉子为模型,展开讨论。

1问题提出

初三课堂由于容量大,注重知识的归纳、迁移和应用,加之课时有限,在课堂设计及课堂实施中存在重知识和方法,轻实验和探究的现象,学生参与知识和方法的讨论多,但实验的探究开发讨论少。同时,重庆市中考物理中每年都有一道信息开放的题目,要求学生仿照示例,表达出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学原理。浮沉子是探究沉浮条件常见的简易实验模型。

2教具准备

很多器材来源于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上课前,p者去化学实验室寻求帮助,希望能找到一个小的透明的玻璃瓶,找遍了所有玻璃瓶,没有一个符合要求,于是调整标准,寻找小的玻璃试管。最后确定为一个15cm长的玻璃试管,在实验室的一个水桶中简单地演示感受了一下,随后买来一瓶矿泉水,实验仪器准备就绪。

3演示实验

3.1调整情绪,组织课堂

上课时,笔者向同学们交代了今天课堂的研究主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笔者拿出刚买的矿泉水,课堂就以这个瓶子开始。笔者将矿泉水分给几位同学后接自来水进行实验。这样很好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氛围。

3.2组装器材,观察现象

在空的矿泉水瓶里装满自来水,将玻璃试管开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这时候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瓶中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

3.3分析原因,寻找规律

学生对现象观察仔细。现象一:水从瓶口溢出。原因是试管排开水,本质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试管在水中的体积;现象二:试管静止。原因是受力平衡,浮力等于试管的重力,而且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3.4因势利导,深入分析

在学生的回答中,提及试管下沉是因为重力作用,但不能继续下沉,是因为被卡住了。针对学生的这一猜想,笔者这时候对平衡的试管施加一个扰动的外力,学生发现试管在震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原因:(1)试管向下运动,是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试管继续往下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3)试管往下减速运动,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浮力之所以增大,是因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4)试管运动到了最低处不能停下来保持静止,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合力不为零;(5)试管向上运动,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试管运动到扰动前的位置时,浮力等于重力,但不能立马停下来,继续向上运动,因为惯性的存在;(7)试管不能上下一直振动下去,是因为液体阻力的存在。说明机械能在向内能转化。通过现象观察及其分析,学生顺利地回顾了沉浮条件及其相应的运动学、动力学、能量等相关知识。

4拓展深化,探究本质

这时候,笔者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学生观察到瓶中倒立放置的试管开始向下运动,松手不挤压矿泉水瓶,试管向上运动。请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原因:(1)挤压矿泉水瓶,部分水被挤压到倒立的试管内,试管内的空气被压缩,相当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减少,所以试管受到的浮力减少,当浮力小于重力时,试管开始下沉;(2)当松手不挤压矿泉水瓶时,被挤压的空气又将部分水从试管中挤出,空气体积增大,相当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试管上浮。

5合作分享、表达交流

为了拓展复习课堂的容量,笔者继续提问,这一简单的实验涉及哪些初中物理知识呢?请描述现象并找到对应的物理规律。请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讨论后的小组发言让老师很惊讶,几乎涵盖除电与磁的所有内容,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归纳起来如表1。

6教学反思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以往的复习教学,教师们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和结论的应用上,加之课时的限制,复习课上很少引入实验的探究和资源开发,所以复习课相对沉闷,学生容易疲惫,课堂效率有待提高。而物理实验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全面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实验的器材来自生活,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兴趣与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它们是获得感性认识、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激发和稳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课堂教w达到最佳效果

兴趣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内部心理倾向,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驱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从“好学”到“乐学”再到“会学”“创造性地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升华和凝华》一节的教学中,由于生活中给学生提供的感性认识不足,所以,学生尽管能顺利地背诵升华、凝华的定义,但到运用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时,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或发生许多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升华和凝华的演示实验:取一个平底烧瓶,底部加入少量萘粉,顶部插入一些枯树枝,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不一会儿就看到枯树枝上已是银装素裹,一场奇异的“六月飘雪”的景致便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无比兴奋。这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参与和探索这种物态变化的强烈愿望,又给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足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加深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通常分两个过程:一是从现象(感性认识)归纳出定义(理性认识);二是运用概念、定义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完成这两个过程,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实验现象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探究实验情景,并以学生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活动模式。

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通过图片引入了浮在液面的物体受到浮力后,教师提出问题:沉入水中的石头受到浮力吗?这时,教师出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物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此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用手托住物体,再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缩短了,说明物体受到手向上的托力,然后将物体放人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也缩短了,这时,巧妙地利用实验便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我给学生准备了大烧杯、石块、线、水、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讨论和反复的实验探究,气氛很热烈,同学们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将石块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指针缩短了,说明了石块放入水中时受到浮力;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得到缩短的多少都相等吗?从而得出浮力的大小。学生应用此方法,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物重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物重;再引导学生观察,当物体浸没前弹簧测力计指针怎样变化?物体浸没后弹簧测力计指针又怎样变化?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很有成就感。

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大小,还知道物体浸没前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物体浸没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学到知识本身收获更大,时效更长。教师可以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一次在做水的末温的计算题时,通过计算求出水的末温为134.3℃,我巧妙地引导大家一起回忆曾做过的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后,学生很快明白:“喔,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保持在100℃,所以水温不可能达到134.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应用能力,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理现象,巧妙地突破了解题中的难点,学生既提高了物理解题能力,又进行了物理思维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灵活性。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3

1思维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1.1提高现代物理思维意识

1.1.1思维品质

个体思维智力特征具有后天习得性.完整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中学生思维结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感到物理学习轻松,而有的学生可能感觉物理学习有障碍、疑难问题较多,学生物理学习障碍产生原因与他们的思维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1.1.2物理思维的独特性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思维因依赖一定的思维轨迹运转,体现了物理思维的独特性.有人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成功能带给他们喜悦和憧憬,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充满自信感.

1.1.3发散性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从简单的直观思维向抽象的复杂思维逐步过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兴趣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现代的思维意识,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分析,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把静、动态思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联系、变化以及运动等方面对问题进行更周全的思考,更好地把握住事情的本质.

1.1.4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业上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同时会促进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对其现象进行有效的归纳,文科也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推理和归纳,抽象的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物理课程有时也需要学生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训练抽象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2质疑问题

“质疑”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借助“质疑”教学,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质疑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育学生的质疑提问的能力,改变学生只知“做答”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试图提出问题,在查资料、观察、实验、讨论等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物理知识固然重要,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对学生终身受益.每个老师都要深知树人比知识更重要这一理念.在物理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思路;可以培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运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思维方式有机结合

2.1物理概念的基础是物理实验

许多概念是以两个物理量比值来决定的.如v=s/t,i=Q/t,R=U/i,当利用这些定义、公式进行推理时,脱离不开它的实验基础,如电阻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的定义是,一切导体都有阻碍电流的性质,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表示导体的电阻,即R=U/i.物理规律与实验紧密相连,如欧姆定律,通过实验得到结论,表达了三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2.2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借助实验

在难以理解的概念和难以解答的习题时,可以借助物理实验,通过学生做小实验,然后再解答,豁然开朗.如在讲授“惯性及惯性作用”时,惯性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讲有先入为主的错误.比如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向上竖直跳起,还会落回原位吗?学生常得出错误答案:落在原处后方.这时让学生动手作一个惯性的小车,让小车匀速前进时从装在小车上的筒内弹出一个小球,接着小球落到筒内,进而解决了学生困惑的问题.

2.3知识、教法、思维协调一体

知识结构、教法结构、思维结构紧密结合加强物理知识的掌握,促进思维能力呈螺旋上升的架构.清晰明确的教学结构脉络,充分展示实验的方法及受力分析方法.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向学生演示实验,让木块在水中静止,通过推理说明它在液面平衡的原因———托力等效的力是浮力.演示实验在弹簧秤下方悬挂钩码而缓缓浸入水中,通过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也受浮力,使学生了解测量浮力的方法.明确浮力是液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方向竖直向上.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创设物理情境,从而明确浮力的实质,将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问题.接下来可以将实验的内容逐步深化,研究不规则物体浮在水上时,物体所受浮力及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1)将弹簧秤缓慢放下,让悬挂的金属块渐渐浸入水中;(2)更换酒精和食盐水重复步骤(1)的操作;(3)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度,让学生观察浮力的变化,从外在到内涵有深刻意义.让学生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引导二力平衡和非平衡,分析浮沉条件;学生理解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上浮,在什么条件下漂浮.通过实验学生对浮力产生的现象和问题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

3课外活动发散思维空间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4

一、公式便于物理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定义很多、很抽象,不好理解,比如八年级刚开始学习物理,接触到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初学物理的学生很难理解:单位体积是什么?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又是什么?定义是帮助学生解释物理概念的,结果解释不清楚就达不到定义的作用了。此时给学生出示用公式做的定义,结果就显而易见了ρ=:密度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样八年级学生也对压强的定义、压强的作用效果或者说单位面积所受到压力的大小无法理解而头疼。如果用公式p=:压力和表面积的比值。学生立马就明白这个概念。到了九年级电学部分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理概念,几乎所有的定义都需要使用公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使用中慢慢加以体会。

比如,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如果用其他方法解释可能讲了半天学生没法理解,但是利用公式就能事半功倍,两者公式上可以看出不同p=和η=×100%,一个是所做的功与时间之比,一个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学生记住公式便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再比如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而公式:F浮=G排简练地概括出其中的阿基米德原理,学生理解就非常简单了。

二、公式便于了解物理量的影响因素

初中阶段知道怎样改变物理量的大小很关键。初中物理量本身很多,而许多物理量的影响因素又有很多,很难记忆。此时利用公式就可以简化很多记忆过程。比如,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与受力面积和方向没有关系。如果用公式表示p液,=ρ液gh只要学生理解公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物体高度。液体的压强大小只决定于公式中的变量,与其他没有任何关系。

三、公式帮助学生排除实验多变量因素的干扰

初中物理探究验证实验的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毫不夸张地说,学不好控制变量法就做不好物理实验。在验证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不同的实验中变量很多。很多变量都会影响吸收热量的效果,比如考虑不考虑散热问题?在用煤油和水的对比实验中考虑不考虑湿度问题?如果逐一控制变量会使实验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加。而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公式Q=cmΔt,很清楚地看到影响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主要因素有质量、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和物质的本身属性比热容。所以这个实验可以改成验证实验,在保证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初始温度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的设计思路一下就清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题中,学生能够通过公式确定实验中的主要变量有哪些,题目就简单化了。例如,如何增大机械效率的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知道从何做起,如果能够用公式η=×100%。可以明显地看出机械效率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有用功和总功。从而可以降低实验设计难度,控制总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所占的比重;控制有用功不变情况下减少总功,然后围绕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

四、活学活用公式可以巧解正比和反比问题

比例问题是初中物理从性质到计算的一种过渡。中学物理中很多比例问题,比如轮船从大海驶向长江,请说出吃水深度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gv排得到。

五、活用公式帮助巧计单位和单位的换算问题

初中物理中许多单位都是复合单位,比如比热容单位、密度单位、热值单位、速度单位等。许多单位学生容易搞混淆,比如错把热量单位焦耳看成比热容单位。如果搞清楚公式间简单物理量的单位,那么这些符合单位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比热容的单位:J・(kg・C0)-1很不好记。但是根据比热容求吸收热量公式得Q=cmΔt从而可以理解为热量的单位焦耳与温度和质量单位之比,从而得到J・(kg・C0)-1这个单位,简单了很多。另外,公式还可以解决复合单位换算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均速度的公式换算出1米每秒等于3.6千米每小时。

公式是物理的浓缩精华,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让学生巧学活学既能让老师教得快乐,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昂。活学活用公式旨在:让学生记忆公式的同时理解物理的思维,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把复杂的实际问题在初中物理公式中得以简化,让学生从眼花缭乱的物理现象中找到探求物理本质的途径。让学生从冗长繁杂的物理定义和理论中找到自己能够诠释的方法。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

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对试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从初二到初三,学生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34.8%,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6.8%。在学生所学的7门主课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三、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策略

恰当地选择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例如,没有平底试管,可用废旧的平底小药瓶来代替;没有弹簧秤,可发动学生用废钢丝绕制,没有溢水杯,也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两个橡皮圈的方法代替;等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各有所长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所适用的教学情况和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条件和学生成绩的不同,恰到好处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科学运用,这是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基本功夫。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师如何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谈几点认识。

一、优化物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与教学效率

1.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传授知识之中培养能力。

物理知识是构成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知识在生产技术中被广泛地应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初中阶段夯实物理知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探索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开发创造性潜能的基础是知识,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性学习。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学生认识知识、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物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物理认识活动的主体。在物理高效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首先提问:要得到磁场可以利用电流,反之,要得到电流可否利用磁场呢?请学生自己设计电路,什么样的一个导体结构,在磁场中如何运动才会有电流产生?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如此,学生既能获得知识,解决难点,又能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创设学习物理的良好环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教学的特点,强化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感知和思维,从而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发展他们的操作技能。

4.科学运用类比,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解知识。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其它学科的一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类比。例如在化学课中学生学习了解了物质的内部结构,懂得了物质不灭这一定律,这样一类比,学生也就明白电荷守恒定律。类似这样的类比,能使学生尝试和感悟到类比这样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并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可以降低一些物理新知识的教学难度,从而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优选运用物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策略

1.择优性策略。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使用价值,当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一些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方法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不同。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具体的情况,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有三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教学“物体的沉浮条件”:

(1)讲授法。学生已经了解的“二力平衡条件”与“物体的沉浮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派生性知识是它们共同的属性。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来教学“物体的沉浮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状态并认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观察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下几个演示实验的现象,并认真地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①将木块、铁块置于透明的水缸中,浮在水面的是木块,沉入水底的则为铁块。②把一个木块和一枚铁钉(铁钉的重量小于木块)置入透明的水缸中,依然浮在水面的是木块,而仍然沉入水底的是铁钉。③一个无盖小铁盒将其平放,浮在水面,而将其竖着置于水中,却沉入水底。

(3)实验法。上面的三个实验可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充分研究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达到认识物体沉浮条件的教学目标。

2.综合性策略。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无法较好地使学生获取知识,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发展。教师应该精益求精,博采众长,只有对各种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教学“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应采用一边实验一边讲授的教学方法,用讲授法配合实验,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再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用讨论法和讲授法相配合,讲述光改变传播方向的原因是在光线从一种均匀媒质斜射向另一种均匀媒质时才会出现的现象。由于学生对此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必须用观察法或者实验法。而对于光的传播速度,这是没有难度的一般性知识,无须讲述或演示,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解决。

3.相关性策略。

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或制约着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物理教师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充分把握和利用有利因素,把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例如:有的课如果运用实验用的时间比较多,但其对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调剂时间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实在不行也可用改良实验进行教学。

优化物理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唯一不变的就是要着眼于实际教学效果。又好又快、效果显著、成绩突出的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总之,物理教师只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7

关键词:模式;兴趣;讨论;交流;表达

作者简介:朱连胜(1976-),男,江苏盐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从事初中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一、课堂讨论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模式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开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不受到限制,自由发挥创造,自主探索问题,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的时候,原本枯燥、深奥的物理知识逐渐趋于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能够更快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初中物理知识往往是日常生活现象的归纳,这种讨论式学习的课堂能够弥补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而产生的认知空缺,学生可通过交流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常见物理现象中的内涵.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讨论模式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一般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将被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时候能够对课前预习时的疑惑以及课堂上未理解的知识章节进行探讨,这能促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小组成员能够在谈论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其他成员思考问题的方式,弥补自身的认知差异;再次,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

3.收集学生物理信息反馈

教师可以针对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调控课堂讨论的模式,合理分配各小组的人数,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发挥小组讨论的最优效果,最大程度保证物理课堂的高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学生的听课状况,在学生兴趣不高的时候采取一定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后,教师在每一小组随机选取学生进行交流,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物理知识实际应用情况,对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二、课堂讨论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学生合作课堂探究

学生合作讨论是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学生组成小组并在课堂上自由探讨,挖掘生活常见物理现象的深层物理问题,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合作讨论中提出的各种疑惑,帮助其理解物理知识的深层次含义,并掌握实际运用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浮力部分课程时,教师首先引入浮力的概念,并提出疑问“浮力可以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学生可以针对“可以产生浮力的事物”这些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浮力产生的条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基于生活常见现象,可能会推出类似于“浮力产生的前提是将物体完全没入气体或液体中”、“浮力应该是垂直向上的”这样的结论,教师应该及时举例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陷入知识上的误区.教师还可以提出“漂浮与上浮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得出“漂浮是指物体达到平衡状态,上浮则是一系列动态的过程”、“物体经过上浮后才可以达到漂浮状态”、“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所受浮力与上浮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不等”等结论.

2.信息反馈课堂探究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师在课堂结尾时对学生这节课中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适当补充说明,点明本堂课的中心和所学物理知识的重点,使整堂物理讨论课程更为全面.教师在课后可选取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分组模式.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适时布置物理习题,通过批阅学生的习题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模式适当调整,能够帮助获得最适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部分章节课程时,教师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进行详细解答,并且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教师:如何解释在同种并且均匀的介质中,光才可以沿直线传播呢?

学生:这是光的性质所决定的.

教师:将玻璃砖固定,将激光沿平面射向玻璃砖,观察光在玻璃砖内部的传播情况.

学生:为什么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弯折”?

教师:同学们可以小组实际操作并观察这样的现象进行讨论,五分钟后请同学们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五分钟后.

学生:我们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激光通过玻璃砖时已经改变了其传播的介质,由空气进入玻璃,使得光在进入玻璃砖时不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关于物质的性质以及其中的原因,我们小组无法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教师:同学们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小组讨论是基于实验原理,这样的学习方式值得鼓励.在我们实验的时候,可以发现当光在空气或仅仅在玻璃中的时候,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在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时候,其传播介质发生改变,光就发生了“弯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课后习题探究

在物理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针对本章节学习的课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此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课堂上可能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说明.教师可以通过ppt形式布置习题,每小组分配不同题型,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分享答案.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讨论模式,往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既能够改变学生只专注于“听”的课堂模式,促使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教师能针对学生的疑问有侧重地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深层次挖掘物理知识内涵,将学习的内容拓展到生活,而非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友善相处、积极沟通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8

关键词:浮力概念引入有效性

在苏科第7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中,《浮力》是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力学中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浮力后有漂浮、悬浮、沉底三个状态和上浮、下沉两个过程,情况较为复杂,所以理解浮力概念对于抽象思维不够健全、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景、设计什么样的提问来作引导,才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来认识浮力呢?

一、教学实例

教学片段一:浮力概念的引入一般程序是几个图例、一段或几段视频、几个提问、几个小实验、为了说明和突出那个“托”字。

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四个图片,逐一分析四幅图片。

师:死海为什么叫死海?生:不死之海。

师:人为什么浮在海面上?生:因为受到浮力。

师:乒乓球在水中释放,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看到乒乓球向上运动,受到浮力。

师:(手压乒乓球不让其上浮)手有什么感觉?

生:乒乓球对我的手有向上的压力。

学生观看视频:氢气球上升、轮船在大海上航行等。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受到浮力?

生:氢气球、轮船、水中的小鸭子等。

师: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学生设计实验、讨论,说明物体在水里受到浮力,最终设计出了“称重法”,证明物体在液体里受到浮力,并进行受力分析,说明三力关系。

得出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此过程用去24分钟)

教学片段二:教师演示用实验器材:一杯刚泡的茶水(选能够竖立在水中的茶叶)、一只乒乓球、一只水球(充满水的气球)、一块扎有丝线的石块、一杯水、一只氢气球。

学生分组用实验器材:一杯水、一块拴有细线的小石子、一把弹簧测力计。

师:(让学生观察一杯刚泡的茶水)请仔细观察,茶叶在水中静止时有哪些状态?

生:有的漂在水面上,有的悬在水中,有的沉在水底。

师:(拿起乒乓球举高后松手,球自由下落)球为什么会下落?生: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师:(拿起乒乓球举高后松手,球下落到铺有棉布的桌面上,不继续下落了)球为什么不继续下落了?生:受到桌面向上的托力。

师:(拿起乒乓球举高后松手,球落入装水的烧杯中,漂在水面不继续下落了)球依然受重力作用,为什么不继续下落了。生:受到水向上的托力。

师:(拿起水球举一定高后松手,球落入装水的烧杯中,悬在水中不继续下落了)水球也受重力作用,为什么不继续下落了。生:受到水向上的托力。

师: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请用桌面的器材感受一下,说出你的感觉。生:当把小石块放入水中时,手用的拉力变小了。

师:再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试一试。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生:当把小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变小了。说明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托力。

师:(归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

师:(演示氢气球)松手后,球会怎样?说明了什么?生:气球会上升,说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托力。

师:(归纳)我们把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此过程用去10分钟)

二、反思与评价

1.有效的教学注重时效性。生活中物体受浮力的例子很多,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列举。片段一中的例子多而乱,一会儿是水中物体受浮力,一会儿是气体中的物体受浮力,且大多为漂浮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耗时较多。片段二中虽只做了一组对比实验,但它抓住了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会有漂浮、悬浮、沉底三种状态,针对三种状态一一说明,讨论完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再讨论气体中的物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到位,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

2.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在片段一中,老师有较多的提问是低效的,如“死海为什么叫死海?”“手压乒乓球不让上浮,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等等。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在发展阶段,看问题常常只顾现象而忽视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些问题问得学生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思想分散,客观上造成学习困难,与所授内容渐行渐远。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诸多现象中摒弃非本质的因素,抽象出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属性。在片段二中,老师的提问注重基础,起点较低,老师适时地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全班学生个个都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浮力的概念。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生活

作者简介:金科惠(1988-),男,江苏常熟,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1基于生活下的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方法介绍

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质疑,而生活化则是与学生的生活和阅历所相关.而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方法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着手[1],并提出问题,经过探讨和推理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教学任务与社会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寻求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体系,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

在教学中,实施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需要把握以下几点[2]:①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不断地引发问题,因而在教学中可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出发散、创新性的问题.②在教学中,不难发现,问题是实施教学开展的主要牵引线,其教学活动均是为能解开学生疑问而实施的.③学生只有存在问题,才有探索知识的欲望.

2教学方案设计要合理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连接,提出一系列题目,依次加深难度,使学生通过依次推理和探讨,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和问题间实施是环环相扣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在质疑和探索问题的同时,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切勿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方案中不能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根据生活实际,提出具体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探究,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问题延伸,再提出相关问题,以能扩展学生视野.

3以“浮力”单元复习课为例谈导学

在开展“浮力”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中,先是回顾浮力的相关理论知识,再是探讨生活中具体应用,最后是对浮力加强探索.

31浮力的相关知识回顾

(1)提出相关现象

在课上,教师可播放一位落水的人利用木头可漂浮在水面;将石头放于水面会下降;一艘轮船放在海面上不会下沉;树木能够长在中且会漂浮等画面.

问题一:以上案例为什么结果会不相同,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设计实验活动

教师可在一个盛满水的量筒中,放入橡皮,其会立刻漂浮水面上;学生们对其并不感到好奇.此后,教师将橡皮擦干净,将其丢到无水的量筒中,然后再向其内缓慢注入水,但是橡皮却未能够出现在水面.此时学生就会好奇为什么橡皮没有上浮,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把量筒进行晃动,就会发现橡皮又重出于水面.

(3)开展讨论,得出总结

学生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就会得出结论.只有物体的接触面受到水的压力,并形成较强的压力差才能够产生浮力.由此可知上面的问题中,其树木生于水中,并未受到浮力的影响,因其未形成压力差.

32浮力知识的具体运用

(1)生活实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热气球,其能使人类感受到飞翔的感觉;并且热气球可自由进行控制,你知道其中涵盖的道理吗?

(2)探究活动设计

学生们可以设计类似的热气球,可在规定的三角架台上套上一层塑料袋,在其下面将蜡烛点燃,此时就可观察到其会慢慢升起,一旦蜡烛燃尽就会落下.

(3)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后,学生就会得知热气球中充入热空气密度远远小于冷空气的密度,而等同的热空气就会比冷空气更轻,进而可使气球升起.当通过调节气球内的温度便可控制其起飞和降落.

(4)实际操作

假如现在需要你制作一个孔明灯,并提供纸、蜡烛、以及铁丝圈等器具;“你准备怎么做,并将你的想法与学生们分享.”该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而运用到生活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3加深浮力知识研究

制作浮沉子实验如下:

每个小组均具备以下器材:饮料瓶、量杯(带封口)、水、大量筒以及注射器等.

学生合作步骤:①使用注射器向带有橡胶盖的量杯内注射一定的水以当作配重;②在饮料瓶内加适度的水;③在饮料瓶中将量杯面朝下放置,使其能够漂浮在饮料瓶内,其漂浮高度仅显现出水面一小部分;⑤让学生将饮料瓶的瓶盖盖紧.

问题一:在挤压饮料瓶的同时,你观察到什么情况,而放开后又会有怎样的情境?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4教学案例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实施基于生活问题导学策略时,要把握教学方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在经过以上案例研究中,笔者发现在采取问题导学策略方法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1)设计问题要把握重点

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使学生收获所学知识.其重点问题主要是指能够与当前的教材内容相吻合,且从实际案例中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价值.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其一系列的问题均是根据教学知识点而开展[3],每个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程序性以及针对性.另外,把握核心问题的设计,发挥其导向作用,并要充分地体现出教学目标.

(2)方案设计需合理

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决定教学的效果,故在设计方案时需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设计难度适宜的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而,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以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制定活动方案

在教学中,单一的问题设计若脱离生活实际,则缺乏探讨的意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加入丰富的生活事件[4],以使学生更能置身于真实生活中,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识,使学生产生问题,并乐于去探究问题.在设计问题后,并不是由学生单纯地想象,而是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相关实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未知事物的奇妙,才能够深入思考.本组案例中实施相关实验活动,使学生的积极性极高,且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因而教学需根据问题设计相应的实验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基于生活下的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策略符合当下的教学理念,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必须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从主体者转换为服务者,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基于生活中的问题导学策略,并需要把握问题设计的重点,并设计提出合理的问题和提供科学的活动方案,方能够使教学质量大大改观,进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篇10

【关键词】浮力初中物理应用知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60

一、正确理解浮力中的有关概念

关于浮力内容中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理解,是解浮力计算题的关键。如浮力的定义、浮力的方向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下沉、悬浮或在液面上漂浮等。

二、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当F浮>G物(ρ物

当F浮=G物(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

当F浮ρ液)时,物体下沉,静止时物体沉底,这时F浮=G物-n支持力。

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或漂浮在液面上时,二力平衡。

例题:如图1一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不含杂质的冰块,问: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时玻璃杯中的水面将如何变化?如图2、图3所示,若冰块中含有杂质呢?

图1图2图3

这是一个典型的物体漂浮条件下的浮力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漂浮的条件,即F浮=G物,然后根据等量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此题中要判断玻璃杯中水面的变化,就要弄清冰块完全熔化前和冰块完全熔化后总体积有何变化?

首先我们来分析冰块完全熔化前的总体积:

由于冰块是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得出:

F浮=G冰,从而可知V冰排=G冰/ρ水g=m冰/ρ水

即:V总=V冰排+V水=m冰/ρ水+V水

当冰块完全熔化后:V总'=V水'+V水=m冰/ρ水+V水

由上分析可知V总=V总'

所以当水面上的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

1.当冰块中含有杂质时,分析方法一样,只不过此时要对杂质进行分类处理。

如图2所示,冰块中所含杂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设冰块中所含杂质为木块ρ木

由于冰块未完全熔化前冰块与木块是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得出

F浮=G冰+G木,从而可知V冰排=G冰+G木/ρ水g=m冰+m木/ρ水=m冰/ρ水+m木/ρ水

即:V总=V冰排+V水=m冰/ρ水+m木/ρ水+V水

当冰完全熔化后,冰与木块分成了两部分:水和木块,而由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故F木浮=G木V木排=G木/ρ水g=m木/ρ水

V总'=V水'+V木排+V水=m冰/ρ水+m木/ρ水+V水

由上分析可知V总=V总'

所以当水面上的含木块的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

2.如图3所示,冰块中所含杂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设冰块中所含杂质为小砂石ρ砂石>ρ水)首先我们来分析冰块完全熔化前的总体积:

由于冰块未完全熔化前冰块与小砂石是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得出

F浮=G冰+G砂石,从而可知V冰排=G冰+G砂石/ρ水g=m冰+m砂石/ρ水=m冰/ρ水+m砂石/ρ水

即:V总=V冰排+V水=m冰/ρ水+m砂石/ρ水+V水

当冰完全熔化后,冰与砂石分成了两部分:水和砂石,而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小砂石在水中下沉。

故F砂石浮

V总'=V水'+V砂石排+V水=m冰/ρ水+m砂石/ρ砂石+V水

ρ砂石>ρ水

m砂石/ρ砂石

故:V总

三、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计算浮力的关键。

在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中,G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

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所有液体和气体中。

四、浮力计算的常用方法

(1)弹簧秤法(F浮=G物-F读)

此方法仅适用于用弹簧秤在液体中称物体重力时受到的浮力。

例1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读数为27n,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测力计读数为17n,此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分析: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称时示数变小,这是因为金属块受到了水的向上浮力作用,所以F浮=G-F=27n-17n=10n

(2)平衡法(F浮=G物)

此方法仅适用于物体一部分浸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或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时,可根据“F浮=G物”求浮力。

例2将质量为800g的铜块(体积为2dm3)放入水中静止时其所受浮力是多少?

分析:此题没有明确铜块是实心还是空心,所以铜块放入水中的状态不能确定。但我们可以求铜块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