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8:16

环境质量概念篇1

关键词:教学过程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23-01

1直接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让学生直接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温带落叶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学生观察校园里梧桐树的树叶形状并和一些松树进行对比,同时思考其深秋至冬天的情况,树叶会脱落。这样,学生对落叶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河流侵蚀地貌”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形成的地貌。那破坏并掀起就是理解的关键了,和“河流堆积地貌(搬运能力减弱并沉积)”就有了明显的不同。这两个概念一个是破坏一个是沉积.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4.1近似概念

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4.2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比如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寒流和暖流、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性等等,指出他们的所谓矛盾、差异,就可以准确的理解掌握。

4.3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再比如: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等等。

4.4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环境质量概念篇2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www.133229.com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环境质量概念篇3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recentyears,becauseoftheriseofruraltourismandthetourismindustryunprecedentedprosperity,andpeople′senvironmentalawarenessincreasing,peoplebegantoexplorethetourismcarryingcapacity,butveryfewpeoplestudiedspecific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ofruraltourism.basedontheexistinganalysisofthecarryingcapacityoftourismenvironment,theconceptof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ofruraltourismwasproposed.

keywordsruraltourism;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www.133229.Com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spacebearing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establishmentbearing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environomentbearing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mentalitybearing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环境质量概念篇4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3)“速率”式。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

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80年代后期考虑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者们转而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内的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承载力一直是承载力研究的重心和核心。

1.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土地承载力研究最早是由人口学家展开的。到上世纪20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由于只考虑区域土地的粮食供应量所能养活的人口,而不考虑其反馈作用,因此只能对某个时期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作出粗略的估计。下表列出了国内外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上所述,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因子分析法、农业生态区划法(aeZ),多目标规划法、系统动力学法。

纵观以往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可看出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耕地为基础,以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测算为目标,研究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依靠本地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能承受的一定消费水平下的人口量,这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2)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将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3)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往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区域现实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区域实际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相差很大,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从而导致由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承载能力可能远远偏离区域实际承载能力。

(二)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wR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目前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徐有鹏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最大能力,也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施雅风等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刘昌明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业、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Regional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单项研究的成果较少,大多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在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其中以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代表。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下表中做一总结。

(三)环境资源承载力

1.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资源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于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2.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特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2)环境容量。从前面对环境容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容量大小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环境容量就相应较大,反之亦然。(3)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污染物而言,所以这里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生产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生活习惯等。

三、关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量化是承载力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承

载力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从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定量化方法:(1)替代指标(alternativelndicator)或指标体系(1ndicatorSystem)法。(2)系统动力学法(SystemDynamics)。(3)多目标决策分析法(multi―objectiveDecisionmakingandanalysis)。主要是从多种资源的限制作用和(或)多个目标来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或环境承载力。(4)专家系统法(expertSystemapproach)。主要是采用专家系统并通过建模来实现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5)营养需求法(nutritionDemand)。主要是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特定环境所能提供的营养物和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确定承载容量(6)问卷调查和计数法(QuestionaireandCounting)。主要是应用于旅游和娱乐承载力方面。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定量化模型来计算旅游承载力的趋势。(7)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四、关于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展望

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纷繁芜杂的承载力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连对承载力本身存在与否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并不存在承载极限。

目前,在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上呈现出几种学科和种类偏好: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承载力研究可分为总体资源承载力研究和各子资源承载力研究。总体承载力主要通过生态足迹法和相对承载力评价法对承载力进行评价,有些还会通过评价进而拟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但是,自然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内涵难以界定。同时,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制约关系,很难明确二者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研究,尚未得出成熟的结论。

对各个子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上,其中大部分研究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作为承载对象,但研究重点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在量化上,当前的承载力定量计算方式大都基于人口(生物)、环境及其关系的假设,采用线性方法求解,因此很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即使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刻画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之承载力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大了量化的难度,降低了量化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对政策和管理的作用。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虽然源自国外,但是国外对于单个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和经济问题协调发展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它一般仅与其他自然资源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得到了宽泛的探讨。这在于:第一,承载力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非规范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概念,依赖于研究或管理目标、外界技术及人类活动输入等因素的条件性极限,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于量化和对政策决策起到实际的作用;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对污染问题的关心一般要甚于资源量的问题。我国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始于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概念的系统探讨较少。在概念上主要是借鉴了Fao和UneSCo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在量化方法上则吸收了《增长的极限》中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方法。

环境质量概念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行为;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当重视概念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对概念教学把握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下面笔者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教师概念教学行为的优化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外部环境对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感性知识是学习物理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挖掘问题、探索事物本质的物理环境。比如,运用实验来使学生感受日常生活当中隐藏的物理现象,从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或者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构建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力”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列举拍球、提水桶等被熟知的事例来创设物理情境,从而获得感性知识,为物理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

二、引导学生做思维加工

感性知识是形成概念的第一步,而对感性知识做思维加工则是将感性知识转变为概念的重要一步。对此,物理教师应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将次要因素排除,留下主要因素,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构建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能量守恒”这一概念时,教师不宜直接搬出结论强制学生记住,而应当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能量守恒”这一概念: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三、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常常能够见到比较相似的物理概念,比如“力”“重力”“摩擦力”“弹力”等,为使学生准确把握物理概念,教师在概念教学行为中务必要指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区分,而区分的方法即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区分各种相似概念之间的细微、本质的差别与联系,从而避免混淆不同的概念。

高中物理教师概念教学是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也是保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转变不良的概念教学行为,使概念教学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

环境质量概念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要性原则逻辑起点内容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界重视理论研究的产物,是制定会计准则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比如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的理解。本文将对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框架的必要性

关于此问题,有人认为在我国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时机还未成熟。李小荣(2008)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环境基础上,而我国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尚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其次,我国的会计理论还未发展成熟,需要学习西方经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需要充分的理论依据作支撑,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我国的会计人员总体水平较低,习惯了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使会计概念框架的指南作用大打折扣。

周玲新(2005)认为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约束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制定会计准则对产生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予以规范显得十分必要。为了给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并保证不同会计准则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客观上需要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连接点,能更好地阐释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其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提供依据,并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再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可通过其前瞻性为会计人员分析新出现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二、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则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周玲新(2005)提出了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遵循系统性、中立性、前瞻性及兼顾国际化和国家化等原则,以确保会计准则的制定效率和依据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增加财务报告目标的阐释,将其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顺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补充并完善会计基本假设。对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原则划分层次。重新划分并定义会计要素,细化其确认和计量标准。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进行详细规定,并明确指出其缺陷和不足。补充资本保全概念,为价格变动影响下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琼(2007)则认为应遵从客观性与逻辑性相结合,系统性与中立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李晓君(2007)、王慧(2007)认为,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以下问题:与国际准则相协调;对国外的概念框架适当地借鉴和发展;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体现国家化标准;概念框架要有前瞻性;与现有准则的协调平稳过渡;由谁来完成概念框架的制定工作的问题。之后,赵文红(2007)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二是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三是确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四是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应当完整严密。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从1995年开始。出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需要,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众多的观点。

谢德仁(1995)认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会计环境。因为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会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和孕育着会计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苏新龙(1996)认为会计的起点理论应是: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吴联生(1998)在综合评价7种财务会计概念架构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认为会计目标起点论是比较合理的,它应是我国制定会计法律规范、会计准则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时所应坚持的理论。而杜兴强(1999)不同意把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他认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价值(增值)运动,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处理对象则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葛家澍和刘峰(2003)两位教授在《会计理论一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一书主要借鉴了FaSB的“目标——原则”思路来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葛家澍(2007)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目标来规定财务报告的宗旨,以信息质量特征来促成高质量的信息,进一步研究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与披露是一项正确的会计选择。其中以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的会计目标起点论最终占据了主流,并成功应用于我国2006年新制定的会计准则当中。

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

葛家澍(2004)在研究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的列报。谭晓兰(2008)认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应当完整严密,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将概念结构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第二层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层次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报告原则;第四层次财务报告。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学者对构建财务概念框架是否必要,原则,逻辑起点和内容都众说纷纭。因此,我国建立一套成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全体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德仁.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会计理论体系[J].会计研究,1995,(04).

[2]葛家澍.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J].会计研究,2004,(01).

环境质量概念篇7

1水环境容量概念

在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数学家p.e.Forest提出了环境容量的概念,7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提出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此外,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了“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和“最大年负荷总量”(tmYL)的概念[2]。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水环境容量概念和计算方法。狭义的水环境容量概念即为水环境的纳污能力,在2002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水体功能在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水体接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3]。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中,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对确定的水功能区,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设计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4]。水环境容量具体可分为3个部分:存储容量、输移容量和自净容量[5]。其中,自净容量一般是水环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特征是无害化的转化过程,也是可不断再生的量,因此,是水环境容量中应该着重加以开发利用的一种资源,以保证“广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发展回顾

我国的水环境容量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虽然在水环境容量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到90年代,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丰富和完善的水环境容量理论及研究方法。根据实践论的观点,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应用,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和验证,然后再提升为新的理论的。其研究应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于对水环境容量的认识不同,经过我国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6]。

2.1起步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我国在70年代末引入“水环境容量”概念后,研究工作者在一些环境质量评价项目中通过探讨水污染自净规律、建立水质模型、制定水质排放标准,从不同角度应用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2.2探索研究阶段(“六五”、“七五”期间,1981~1990年)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水环境容量研究被国家列为科技攻关课题,着重在不同角度研究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采用稳态和准动态模型,简单解析解法,在对沱江有机物、湘江重金属、深圳河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三大课题带动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江大河、湖泊、河口及河网化地区,提出了污染物容量、目标、行业总量控制等水环境管理概念,先后在若干重点城市和地区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并总结大量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实用化、系列化的计算方法,出版了一系列如《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7]、《水环境容量开发与利用》[8]、《总量控制技术手册》[9]等专著。

2.3初步应用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

“八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并将已有的实用化、系列化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全国一些重点城市和地区城市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编制,促进了水环境容量应用研究的发展,标志着政府参与到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工作中来。

2.4全面应用阶段(“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1996年至今)

“九五”期间,我国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被列为“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九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正式被列为环境保护考核目标;nH3-n也在“十五”期间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为进一步保护现状水质,国家先后组织编写“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九五”、“十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在2003年完成了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开展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10];“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环境管理开始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并在2006年首次制定了《水域水环境容量计算规程》。至此,我国水环境容量理论及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科学管理水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3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多为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开展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而进行的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而城市河流段水环境容量研究进行较少。城市河流段是河流主要接纳污水河段,这一区段水环境容量研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发展。

3.1城市河流区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前期多采用简单的水质模型,近年来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柳林安等对拉萨河拉萨市河段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现有污染源排放情况下,拉萨河拉萨城区段还存在较大的水环境容量[11]。胡锋平等利用二维水质模型测算赣江南昌段水环境容量,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12]。李宏明等按一维水质模型,计算出淮河蚌埠段景观娱乐用水区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13]。叶桂忠等对漓江桂林市区段不同计算条件下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14]。赵红梅等对松花江佳木斯段水环境容量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了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初步方案[15]。

3.2不同水质模型下水环境容量计算比较

对于大型河流城市段,水面宽阔,流速较慢,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水质模型得到的水环境容量结果差异较大。马欢等分别应用河流一维及二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计算了松花江哈尔滨江段CoD及nH3-n的理想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一维计算比二维计算水环境容量结果大了很多[16]。廖文根等对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主城区等3个重要区域168.8和175.0m库区水位线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做比较,发现一维计算结果在水库建成后水环境容量变大,二维计算结果变小,且一维计算结果在168.8和175.0m库区水位线下分别是二维计算结果的8.6和12.6倍[17]。

3.3水环境容量计算不确定分析

在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参数,比如降解系数、扩散系数、流速等。李如忠等在考虑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中有关盲数理论对不确定性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18]。朱小娟等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未确知信息下的水库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由水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依据未确知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未确知数学的期望公式,求得水库水环境容量的期望值[19]。毛晓文从纳污能力计算中动态因子的不确定性研究出发,得出水环境管理要求的不确定性,设计水量、综合降解系数、水质计算浓度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水体纳污能力量化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20]。

3.4水环境容量计算条件分析

马巍等研究了在不同主导风场和常年主导风向下,风速变化对太湖各主要湖湾纳污能力的影响[21]。王英伟等运用灵敏度与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二维水质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22]。

4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国21世纪议程》[23]的主要内容。鉴于我国当前水资源所面临的严重形势,可利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容量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现阶段水环境容量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例如松花江哈尔滨段每年存在150多天的冰封期,冰封期内,由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消减作用减弱,影响机理复杂,水体中污染物的运移消减规律研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冰封期河流污染物削减作用机理,对解决冰封期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由于经济条件、技术力量、资料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进行的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般是采用较为简单的模型进行纳污能力的评价。然而,湖库计算零维化,大型河流一维化会导致水环境容量夸大,同样,如果选用较复杂的水质模型,不仅使计算复杂,而且可能导致水环境容量浪费。在计算水环境容量时,选取适当的水质模型,对得到合理的水环境容量至关重要,规范化我国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3)由于水文系统的不确定性,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同样存在许多未确定参数,现阶段的水环境容量未确定性研究仍然不够成熟,而且如何动态评估水环境容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借助可变模糊数学理论、盲数理论等,将不确定信息进一步量化,使水环境容量计算中非确定性参数量化方法进一步系统化。

(4)在大多数水环境容量计算中,多采用CoD和nH3-n作为评价因子,但对于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有必要在宽阔城市河流区段增加tn和tp作为评价因子。

(5)城市河流水质模拟需要参数较多,许多模型参数难以正确应用。水环境容量模型参数的率定大多基于经验公式计算,和现状条件脱离,比如CoD降解系数,不同河流不同地区取值肯定不同,如何在研究河段应用正确的参数是保证获得合理的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因此,总结我国污染物排放现状时,对模型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参数进行率定,有助于水环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环境质量概念篇8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用三个悬念引入: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比赛项目在我国收看时是晚上;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小,但也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与南通的启东逐渐靠拢。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通过简短的导入,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把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恶习扭转过来,真正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激趣引题使学生的自学探究增添乐趣和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的自信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1.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2.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

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3、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环境质量概念篇9

一、剖析内涵和外延,深化概念的认识

任何一个完整的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具有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牢记它,应用它。

如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1)从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2)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3)从结构上看:基因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构成;(4)从位置上看: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结构单位。其外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等。

通过这样详细、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这是一种很常规也很实用的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对科学概念正确阐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很多教师经常会罗列并发散出一系列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增强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二、紧抓关键字词,把握概念的精准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灵魂和躯壳,关键词和关键语则是支撑概念的骨架。生物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其中一些字词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意义的,它往往提示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是生物概念的关键字词,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关键字词入手。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要素,在生物概念题的解答中,当然就不可避免的“误入歧途”。

例如“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从中我们找出了几个限制条件,即“同一时间”、“一定区域”,最关键的还要落实到“生物种群的集合”上,换言之就是“全部生物”。教师讲课时也要用特殊符号标识出来,给予醒目提示。学生在判断是否为群落时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依据。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一般来说,一个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在不同环境条件下(B)

a.总是相同的B.总是不同的

C.总是波动D.总是上升或下降的

本题旨在考察对“环境容纳量”这一概念的理解。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指的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关键词,找漏了及时补充,并适当点拨:如果这个环境受到破坏了,该种群K值就会发生变化。结合书上高斯所做的大草履虫的实验数据: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的环境前提下,大草履虫的K值为375个;如果换成10mL的培养液,学生自然很容易判断大草履虫的K值肯定不会是375个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概念中的“一定空间”是关键词。此时出现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注重概念字表的诠释,审慎的识记概念的名称,对概念名称中关键字、词的严格区分与准确把握是防止此类题目错解的要领。

三、构建概念图形,系统概念知识

我国学者裴新宁提出:“概念图作为学与教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正日益显现出来。”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解题错误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实例:构建内环境相关的概念图

通过构建的概念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及内环境稳态的物理特性等。教师进行概念教学也因此找到了突破点。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甚至能通过教师引导构建出概念图,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已经得到逐步深入和提高,生物概念图的绘制到一定学习阶段,学生已经达到轻车熟路了,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可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张贴、幻灯展示等的方式展示交流、互补完善,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四、创设比较情境,分析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法就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启发学生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比较法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明确其本质特征,克服混淆不清的毛病。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共同性和相关性。如对染色体、Dna、基因这三个概念的认识比较。

(2)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如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注意概念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找出它们的对立和统一面。如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从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认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4)把某些具有层次关系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组成结构上的联系。如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比较。

不同的概念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类同,但就其本质而言肯定是迥异的。因此,细致而准确的察查概念间的差异,合理的联想类比、迁移求异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策。正如“孪生兄弟的不同,是在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候才易辨识”。通过对概念关键属性的对比及去同求异,应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从而使两概念的区别一目了然。

五、善于不断追问,矫正概念的错误领会

对一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在讲述一个概念时,我们有时大可不必一本正经的用“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这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或视角来分析,其实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一个概念,可以换一种比较自然贴切的方式,结合以往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及时设置问题进行追问,通过具体事例反驳或论证,追问质疑,挖掘他们的思考潜力,以提前阻止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把错误抑制在出现以前。以下举几个常见的容易发生理解错误的概念的例子说明。

(1)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概念中表明了酶的来源、功能、本质)

错误认识:酶都来自活细胞

追问:①由此是否能断定,所有的酶都来自活细胞?(判断:不是)

举例:人工合成酶、加酶洗衣粉

②所有的酶只能在活细胞作用吗?(判断:不是)

举例:肝脏研磨提取研磨液,目的是破坏细胞,释放出酶,与底物充分接触。

(2)有性生殖的概念: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也叫做配子),经两性生殖(如卵细胞和)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错误认识:有性生殖生物都需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追问:有性生殖生物一定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吗?(判断:不是)

举例: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单倍体。属于有性生殖

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也是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也属于有性生殖。

举例:男性体内的性染色体XY,大小形态不同,但却是同源染色体。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学习中学生不完美的、不完善甚至错误的答案可以从反方向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使他们对疑难的知识获得更深刻、更完整、更理性的认识,以利于学生对知识不断地咀嚼,消化和吸收,并自然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知识中。通过课堂上不断的追问与矫正,以错纠错的师生互动为学生带来更精准的知识记忆和更宽广的学习思考空间!

环境质量概念篇10

摘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需求,以及对会计准则原则导向的认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重新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现阶段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面向未来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FaSB在第二号的概念公告的前言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概念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概念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概念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二、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其次才是相关性。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会计造假十分普遍,信息失真也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

三、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建立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会计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是将不同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区分开来,同时将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为会计主体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创造了条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货币计量假设则是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即只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成为了可能。由此可见,应当把会计假设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虽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正受着来自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交易方式的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是其发展尚未成熟,传统交易仍占主流。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同时,对于特殊的会计环境因素,在界定会计的基本假定时应当适当考虑。

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体--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在会计理论中,确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确认包括了计量。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关于确认的标准,FaSB提出了四条基本确认标准:

(1)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2)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以货币量化;

(3)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

(4)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真实、客观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这四条确认标准基本上已被实践所证实,因此考虑到我国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在计量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应不应该采用公允价值。由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更多的是强调受托责任,信息质量则是侧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

(1)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结构应该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体现出来。

(2)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以历史成本为主,针对特殊经济事项可以选择能够更好的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计量属性,形成多种计量属叉并存的结构,适当时候可以选用公允价值。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可以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南和判断现行准则的依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的理论体系,因而这些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且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笔者认为,应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位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以会计假设作为基础来构建,其主体包括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参考文献:

[1]舒惠好.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博士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2005.

[2]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