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9:12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1

论文摘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系统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从科研成果在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分析了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针对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诸因素;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以及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是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的。对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及时地实现更新与升级。而科研成果正处于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逐步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于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1.科研成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重要形式

社会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而在高校内部,科研工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形式,社会需求是引导科研工作方向的指挥棒。社会需求在科研成果中会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从满足社会需求的时效性来看,可将社会需求分为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一般来说,横向课题、工程性课题是针对社会短期需求的,主要用于解决某一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纵向课题、基础性课题是针对社会长期需求的,主要研究今后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领域来看,可分为机械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管理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电子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等,这些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领域的社会需求。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地域范围来看,可分为部级社会需求、省级社会需求、市级社会需求等,相应的部级科研成果、省级科研成果、市级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地域范围内的社会需求。

上述科研成果一般都有一定的课题背景,属于一种任务性的科研成果。此外,在学术领域还广泛存在着自主性研究,尽管通过该类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缺乏明确的课题背景,但其也是面向一定问题的,该问题的解决必然会促进相应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一些内在需求。

2.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教学内容应当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总体趋势,其应处于一种动态的调节过程之中,但这种调节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机制推动这种调节功能的实现。科研成果就是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发生调整的一种重要推动力,在这种推动力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之所以认为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因为教学内容难以实现一次性的向社会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主要取自于当前已取得的、较为成熟的知识成果。从这种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是直接面向某领域相关科研成果的,而其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则是通过该科研成果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靠拢具有传递性。首先教学内容应当向科研成果实现第一次直接的靠拢,然后科研成果再向社会需求实现第二次直接的靠拢,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间接靠拢。而在这种传递性的靠拢过程中,科研成果起着承上启下的媒介作用(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教学内容调节模式下,科研成果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则教学内容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致使教学内容因循守旧。

从另一方面来看,科研成果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社会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对于社会整体需求总会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也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它只是反映了人们当前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当然也有某些科研成果超越了当前的社会需求,如某些基础性研究课题据此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也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则是深远的。

二、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科研成果是针对比较具体的问题的,主要体现为解决相应问题的技术路线,可通过规范、图纸、技术数据、技术手册、技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科研成果的描述方式是以相关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重点体现成果的创新性,以及成果的可操作性。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针对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提高的,主要体现为富有逻辑性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章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知识表述形式,实现系统化人才培养目标的。

显然,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是不妥当的。该做法忽视了学生知识基础的薄弱性、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性和授课过程的逻辑连贯性。虽然科研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由于忽略了教学的内在规律,容易产生使学生想不明白、学不清楚、用不到位等问题。

2.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因素

(1)学生的工作背景。科研成果往往立足于比较具体的实际问题,属于问题驱动型的知识产品。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背景。而通常情况下,学生要么不具备工作背景,要么工作背景与科研成果不一致,难以在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方面与科研人员形成同等高度的认识。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学习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科研成果通常是站在某一领域专家、学者或工程人员的角度来描述问题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才能理解科研成果的基本思路。而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一般学生,相对于科研成果,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往往是薄弱的,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深人理解。

(3)科研成果的表述方式。科研成果有比较规范的表述方式,如手册、图纸、报告等。相对而言,教学内容在表述方式方面则要灵活得多,可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声音、影像、试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科研成果相对单一的表述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掌握程度。

(4)科研成果的体系结构。科研成果主要反映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在体系结构上重点突出其攻克关键问题的详细方案。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则要系统完整得多,它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系结构要反映学生“从不懂到基本懂,到非常懂,进而到能灵活运用”这样的一种学习递进模式。科研成果相对单调的体系结构不符合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影响了学生对科研成果的完整认识。

三、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施

1.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途径

(1)以教学案例方式佐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性。某些科研成果是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它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场合与范围,因此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案例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性的一种佐证。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为主体,以科研成果为支撑,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案例,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2)以理论引申方式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入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对当前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它或者进一步深人挖掘了该理论和方法的深层次内涵。或者进一步改进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不完善之处,或者进一步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体系结构,所以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延伸。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理论引申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不完善性的一种弥补。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不完善性为驱动,以科研成果为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理论引申,从正反两方面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3)以教学试验方式提升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变相表现形式,或者说将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另外更直观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基于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或者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或者制作了相应的试验仪器,或者生产了相应的实际产品。这些科研成果从多角度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立体结构,从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触等多种感官角度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教学试验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可将此类科研成果转化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试验,一是分析型试验,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定量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二是操作型试验,主要针对流程性的定性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以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演示型试验,主要针对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为基础,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试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以全新知识方式填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白。某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性,它采用全新的方法系统,构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体系,填补了缺乏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空白,使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获得了崭新的解决思路。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它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有可能催生全新的社会行业,促进社会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这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全新知识,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通过三种形式体现出来,一是以当前课程为基础,增加新的、自成体系的教学章节;二是创建新的教学课程,全面阐述解决某一问题的系统化理论;三是创建新的学科领域,增加学生培养方向的多样性。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它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社会的一种全新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行业指导性与前瞻性,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更高级形式。

2.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具体过程中,应当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科研成果以一种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实现该目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围绕科研成果适当扩展的原则。科研成果往往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上,如果缺乏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一般学生很难全面理解该成果的理论内涵。从教学角度出发,则需要围绕科研成果这一核心知识点,对其进行适当扩展,将科研成果系统升级为富有逻辑性的教学知识体系,便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承。扩展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一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理解科研成果的理论内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在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讲述必要的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二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使学生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针对各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向学生讲述该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或潜在的应用价值;三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分支知识。科研成果所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往往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讲述科研成果的核心理论基础上,适当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其他分支知识。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2

关键词:自主创新;开放式创新;产学研结合单核模式;科研产业双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061-00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研是自主创新的源头,也是产业创新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泉。科技突破,不仅仅指科技发明、发现,它的内涵扩展到一切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在学术、人才和实践上为创新战略提供保障。然而,当我国在强调“自主创新”之际,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开放式创新”战略,这成为国际产业创新的趋势,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应对。国际领先的大公司为加强实用技术的研发,践行“开放式创新”,实行到广泛的企业合作创新,甚至干脆不设立研究院,例如乔布斯1997年重返apple后就取消苹果的科研实验室,CiSCo、emC、Google和Facebook都没有科研实验室,宝洁、iBm、英特尔都从研发中分离出来,专注研发成果转化。在全球化的环境下,重大创新仅凭一个企业很难完成,必须进行开放式合作创新,使科研机构与产业机构独立发展又紧密合作。其理念是承认科研和产业创新是分离的,科研和产业不是一体而是分开的两个体系,分别按照各自规律运转,强调科研与产业创新不是“一元”而是“二元”的科研与产业双核模式,这也是开放式创新存在的重要条件。国际领先大公司之所以能脱身研发而专注于成果转化,正是得益于开放式创新下完善的科研与产业双核模式以及成熟的科研与产业对接的交易市场。因此,创新发展必须厘清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产学研一体化和科研与产业双核创新途径,为我国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应对全球开放式创新的挑战,提供坚实的支撑体系。

一、自主与开放式创新辨析

(一)开放式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自主创新,它的核心是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成果(技术、产品、品牌等)。自主创新的过程,是完全依靠自我力量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研发活动,丢弃了模仿和借鉴,摆脱了技术引进和技术依赖,其核心技术完全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1]。它的动力来源于创新意识和创新驱动,并以此为主导进行信息、制度、机制、人才、资金等严密的整合和配置,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模式。我国在自主创新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2]:一是惯性技术领域成为自主创新的“瓶颈”;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主创新的“阻滞”(这尤其是一个长期需要重视的问题,文化是创新和创新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三是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四是缺乏有效支撑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五是自主创新环境的构成链条“不完善”。

当我们还在积极倡导自主创新,世界创新发展已进入“开放式”阶段。“开放式创新”本世纪初才出现概念性理念,由哈佛大学教授切萨布鲁夫在《斯隆管理评论》上首次提出并在其20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新》专门论述,短短的10年时间,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意识和主流模式。世界经济文化的开放合作态势,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开放式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使得创新发展由自主创新迈向更高的阶段和层次,能够在地区、国家、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对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为创新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路径。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式的创新合作模式,使得创新的方向和结果更明确更有效,更有利于创新成果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和利益最大化,从而规避和走出创新困境――即自主创新导致的封闭式创新,创新成果难以商品化、市场化,无法形成利润和创新激励,最终走入创新困境,使创新终结或停滞。[3]

开放式创新,不仅使创新发展迈向更高阶段,更促进高等教育、学术、科研质量、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结构的革新、调整和提高,营造一个新的创新时代。其结果是,社会创新意识更强,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快,企业创新竞争更激烈,新技术、新产品更快面向市场,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新的创新模式不仅驱动创新发展,更驱动企业创新、商业创新、经济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甚至政治议程创新,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4]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无一不在践行开放式创新并得益于开放式创新,如“iBm公司的特许经营和开放源代码,他的创新大讨论和筛选新商业计划;宝洁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和推倒实验室“柏林墙”,从“研发”转向“联发”;英特尔公司――开放的探索性研究;飞利浦公司――协作投资和研发;思科公司――并购实现整合;等等,开放式创新造就了新的企业发展模式。[5]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并非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创新发展的主体、目的、期望、方式、途径和阶段不同(见表1)。

(二)走向开放式自主创新

全球一体化浪潮下,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应有机结合。自主创新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当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有机结合,就有了第四种创新模式――开放合作创新[6],并成为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7]

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两者的有机结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格局。第一,创新主体从一元变成多元,在新的创新模式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商业机构、客户、消费者、专利拥有人等,甚至一些过去被忽视的资源,都成为创新主体的一个环节,成为创新取向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一个利益与共、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活动。第二,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堡垒和封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开放、合作、双赢、多赢的创新联动机制。第三,使得创新得以通过合作从外部实现,突破了自主创新的局限和制约,提高了创新的实效,拓宽了创新的渠道。第四,新的创新模式使知识产权管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容不得丝毫的忽视。[8]

形成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其中开放、合作、联动是关键,并要形成与之匹配的人才机制、融资机制、合作机制、科研机制、教育机制和文化意识,为开放式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文化保障。创意型自主创新是要建立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

二、开放式与自主式两种创新策略并举

开放式自主创新是科研与产业结合的高级阶段,相对于传统的科研转化模式,它需要更成熟有效的技术转化市场环境。与之相应的,既要巩固完善传统的产学研单核模式,又要采取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高效机制――科研产业双核模式。

(一)产学研结合单核模式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相结合,共同追求创新发展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研发、科研和调研基地建设、科研战略联盟、共建研发实体等,以上各种形式既无可比性,也无孰优孰劣,采用何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合作者的体制关系、利益关系和自身条件。产学研的结合,对于整合创新资源、提升科研能力、解决技术障碍、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产学研结合,更多的是靠政府和部门为主导,没有合作主体的强烈自觉意识、共同的利益追求和激励机制,使得这种结合既有机制上的优势,又有机制上的先天缺陷和制约,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体系和高端的创新成果。[9]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分享、协作和团队精神,使得这种结合有形无神,实质上还是分散式的各行其是,导致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与市场和社会的创新需求无法衔接,甚至完全偏离;使得一些有价值的技术创新被搁置、冷落,阻碍了创新的发展;还有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合作方很难达成一致,结果合作创新被扼杀在摇篮里;评价体系的落后,重学术、轻市场、轻技术的导向,也使得一些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走入象牙塔,闭门造车,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造成无效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将科技成果和产业经济连在一起在特定的阶段有其重要意义。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支撑和研发能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成果转化,为科研制定方向,产学研相结合是纽带和桥梁,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上游和中游有明显的优势,在很多产业很多领域依然需要继续加强。[10]

(二)科研与产业双核模式

伴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及企业间竞争加剧、创新成本加大以及创新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产学研一体并非就能使科研有效转化,很多时候,科研与管理的无效与浪费,沟通与合作的滞后,研发与需求的脱节,等等,一些机制上的弊端更加凸显。当产学研合作研发一元模式发展升级为科研与产业结合的双核模式,此时科研与产业创新是“二元”、“多元”的,而不再是“一元”的,认识到科研和产业既是创新体系中的联合体,同时又是分离的,分属不同的两个体系,并按照各自规律运转,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开放式创新合作,在共同的创新追求中各尽其能、各尽其责。

科研与产业创新双核模式的优势在于:(1)提高效率。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互补资源,共享所需的资源,转让自身的闲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浪费,使科研与产业创新的投入和配置更合理。科研和产业化,大学和企业各自运行,通过市场化运作,理顺体制和机制,打通协作和沟通障碍,提高成效和转化率等。同时,改变传统的科研成果运作模式,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更有利于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介绍交易成本和烦琐环节,使得分工更专业,配置更合理,把风险降至最低。(2)降低风险。创新风险来自于新技术新成果是否有相应的新模式配套衔接,创新成果是否符合自己的创新预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创新风险。而开放式创新带来的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和分担,分摊了创新的风险,科研与产业的分离,又进一步释放了创新的风险和新技术应用的风险,从而使创新避免了先驱和先烈结局。(3)分工明确。大学是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摇篮,是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源头,也是人才的高地。但是,大学普遍存在着重基础理论轻应用研究的倾向,使得教学、科研很多时候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脱节。在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必须做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并以此推动学术和科研创新,打造符合开放式创新所需的人才队伍。(4)促进合作。两个体系既使科研和产业明权、确权、限权,也有助于机制的顺畅和考核,防止了合作方的挪位、越位、缺位,也防止了人力的断层和断档。将科研与产业创新这两个连体婴儿分离,使双方都获得解放和成长空间,从而能进行更有效的结合,团队合作、精诚合作,形成产业创新良性有序的开放互动局面。(5)提升竞争力。开放式创新,使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竞争关系,而是在竞争中有合作,变成新的竞争态势,即技术合作基础上成果转化后市场领域的竞争。双方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共赢,有助于凸显问题,有助于区别对待,有助于解决核心问题。(6)放大加强机制。产学研是小生产方式下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化研究,对一个项目来说更经济有效,但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来说,这种科研方式未必有效,一些弊端使科研能力难以持续。而开放式创新则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创新高效有序,使科研做大、做专、做强。

三、我国开放式自主创新的策略

当前我国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能力良莠不齐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自主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两种路径并举的创新策略,既要有国家层面的宏观创新战略布局,倡导创新、激励创新,又鼓励各个层面、多元创新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既要遵循科研规律、市场规律,又要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创新战略眼光;既要着力引导扶持应用研究,又要继续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既重视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也要认识到产业在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创新困境,加快创新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科研与生产、创新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紧密结合,使创新之源不尽活水滚滚来。

解决了宏观的认识问题,还要解决微观上的操作问题:一是实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学研一元模式向市场化、全球化的科研产业二元模式升级。特别是要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分工、合作、配置、测评、激励、目标与现实、成果与转化的问题,解决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摒弃创新中的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企业、产业、市场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使创新良性发展、有序进行,真正形成团队合作。”[11]。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的主导产业中,一些大企业已经具备了研发能力,并逐渐成为人才高地,但是这种创新能力往往被忽视,目前的产学研一体化也无法满足企业的创新需要,结果产生一个创新困局,既不利于科研,也不利于企业,使产学研合作创新停留在浅层而无法深入。以新的创新模式为驱动,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工、配置,更好地各负其责,针对高校以基础研究和长线应用研究为重,走在科研的高端和前沿,做创新的探索者和先驱者,企业也在开放的创新体系中,做好成果的转化和产品的市场化,以创新和新科技推动企业发展,以最新的创新成果服务社会,并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使创新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12]

二是实现增加研发投入向转变研发投入的结构转型。目前我国研发投入仍然是国家投入为主体,这种投入保障了科研经费,但无法保证科研的有效性和科研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甚至导致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此外,科研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也存在严重缺陷,无法界定和评定出真正的创新成果,大量的伪成果、假成果滥竽充数,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成果最多的国家,而创新却令人堪忧。因此,在强调增加投入科研经费的同时,也要转变研发投入结构,形成投入的多元结构,使得政府、社会、企业共同为科研和创新提供经费的支持。国家投入应以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主,那些市场化短平快的项目则由企业来投入,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和政策、制度保障投入的准确、有效。与之对应的,还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以创新为标准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真正发挥激励创新、为创新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13]

三是实现追求优秀科研成果向有效整合转型。由于只重科研、重科研成果,偏重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追求,而忽视了成果的转化和与市场的对接,使得成果无法产品化、市场化,使得创新无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完全背离了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在发达国家,很多大企业都承载了国家重大创新战略,比如日本的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都承担国家核心军事研发,而且具有高度的成果转化能力,可以迅速地推出产品满足国家和军事需要;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公司,也同样如此。因此,既要重科研重成果,更要重成果的转化,让创新成果带来产业效益、社会贡献,让产业、市场充分吸收、推广,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这样的成果才是有效成果。这就要求在加强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转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创新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是实现科研市场化和开放式创新企业群培育。实现创新成果与产业运用市场有效衔接、有效配置,使创新良性循环,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劲势头。要做到这点,既要倡导、激活、培养多元的创新主体,同时,要激发各创新主体和创新中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其中,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是难点,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发挥好战略布局、宏观调控、资金扶持、政策保障、搭建平台、激励创新等引领、组织和推动作用,以创新为目标,重新审视我国的文化、教育、科技和产业政策,推动文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在全社会引领、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追求,培养强烈的创新文化氛围,对创新予以不遗余力的支持,坚决摒弃破坏创新的短视和漠视行为,更加严厉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使政府、社会、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产业、全社会成员都成为创新的活力主体和积极要素,共同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社会。

五是营造一个推崇创新、鼓励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创新是文明进步的源头所在,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活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文化领先的重要标尺。中国要通过自身的发展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尊敬,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强调文化走出去,能走出去并被接受和赞赏的,一定是先进文化、创新文化,而不是观念陈腐、思想禁锢的落后文化。多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打击不力,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诟病,这也是我国社会创新发展滞后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当代社会的应试教育制度,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失重发展战略,地方政府违背科学的粗放政绩工程,企业追逐利益不顾长远的畸形发展模式,无法保障创新成果和人才考核的激励机制,社会上强烈的拜金意识和渴望一夜暴富的失衡心态等,这些都成为创新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创新、鼓励创新、激励创新,从宏观的政策制定,到微观的文化培养,在全社会激发一种强烈的创新需求和文化自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能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中国的创新成果能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贡献,使中国不愧于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称号。中国的企业要想走出国门,也必须认识到我们仅仅靠成为世界工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在的产业发展还停留在洼地效应,要想走出去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比肩,必须通过创新,使技术、产品和意识都领先一步。[14]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5.

[2]程梅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J],现代财经,2007,27(2):41-43.

[3]王圆圆.企业创新:从封闭到开放[J].管理学家,2008,(02):48-52.

[4]明星.中国开放式创新的路径突围[J].中关村,2011,(11):60-61.

[5]SariViskarimarkotorkkelipekkaSalmi.开放式创新实践者:老牌企业创新的八个案例[J].吴海峰,译.北大商业评论,2008,(03):67-73.

[6]吴贵生.自主创新战略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增刊,24卷:76.

[7]罗志荣.解读自主创新战略[J].企业文明,2006,(01):31-33.

[8]惠志斌.面向自主创新战略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23-25.

[9]季松磊,朱跃钊,汪霄.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86.

[10]孙福全,王伟先,陈宝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0.

[11]季松磊,朱跃钊,汪霄.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87.

[12]宋来胜,苏楠,付宏.创新创业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Gmm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3,(01):6-10.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3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理论扩散模式

[作者简介]邵丽君(1966-),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新闻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河南郑州450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息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策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JKGHaGH-643)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41-03

一、全息理论的内涵

全息理论一方面研究特定领域特殊规律;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不同领域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全息是指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整体在时间、空间维度内的全部信息。1996年澳大利亚学者马索斯发表了《全息系统架构》,该文指出复杂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的结构特征:一是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依赖;二是组成部分的相对自治;三是系统层次之间的全息衔接。之后澳大利亚学者特恩布尔对马索斯“全息”系统观进行注释,他认为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拥有三类管理机能:第一类是指向子系统的内部管理,第二类是协调不同子系统间的流程,第三类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只有承担了这三类管理机能的子系统,才具有部分与整体“自相似”的特性,才能被称作“全息”子系统。

二、基于全息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问题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是指在科技创新、创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泉之一的高校,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技术培训、科技知识教育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有效地促进信息、知识、技术等的扩散与应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畅通的渠道。从全息理论来审视产学研过程,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创新扩散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流程协调,在自主管理与关联方的界面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对系统整体进行自组织的全息能力,并由此改变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态,从而推动高校科研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知识的有效传播和技术的有效迁移。这种跨子系统的流程协调需要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

(一)阻碍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的原因分析

1.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文化冲突。企业一般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投入成本低、产出效益高,经营模式多采用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因此短期行为严重,过分关注科技创新的成本,创新扩散意识较为淡薄,这种现象在资金匮乏的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普遍。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阵地,则更看重高校评估的一些硬指标,如的数量、科技成果鉴定情况等,无形中把追求学术成果产出的数量当成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科技创新与扩散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缺乏研究。这种组织文化的冲突,使高校和企业对待科技创新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从而无法快速构建协同机制。

2.科技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高校而言,一般并不具备科技创新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出于安全性考虑,自然会规避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大、预期收益不确定的项目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资金压力,往往对高校的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另外,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因此,能否有风险投资资金介入高校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能否顺利扩散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小,创新类公司受资金所限缺乏发展空间,这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

3.利益分配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问题,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阻力。高校的科技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劳动,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一旦失败,投入的研究费用将无法收回和补偿。有的企业在研发初期便向高校投入资金,认为自身承担的风险大,在最终的利益分配方面向自身倾斜是理所当然的。高校则认为科技成果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是由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的脑力劳动取得的,自己应在利益分配方面占绝对优势。这种利益分配方面根深蒂固的矛盾,使得高校科技成果扩散的流程受阻。

4.科技信息流动机制不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扩散的一个必要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系统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或信息资源等服务方面严重滞后,例如,英国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容纳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系统信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目前高校科技扩散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从无到有,正逐步发展和完善,但总的来看,多受规模限制,职能较为单一,无法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数量和功能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的需要。

(二)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的主体分析

一个良性的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系统应具备这样的特征:作为全息子系统的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都应实现全息连接,一方面能自觉实现自身系统内部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实现跨子系统的流程协调,并且还要自动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各个子系统在实现职能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致力于原创性的研发工作,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企业是技术扩散应用的主体,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是决定技术扩散的关键因素,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程度越高,技术扩散成功率就越高;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技术创新扩散中通过有效连接大学和企业间的转移行为,实现技术的转移,保持技术的持续增值;金融机构为高校的技术转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各行为主体通过互动、高效的技术创新模式,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扩散。

三、基于全息论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组织模式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政府主导型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一般适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成熟度偏低、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由政府引导促使双方合作,有效推动科技成果扩散。如天津市教委2011年3月出台《高等教育支持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整合高校科技研发资源,对接科研信息,在高校与企业、科研成果与项目需求之间搭建桥梁,推动科技创新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企业的需求期望较低,缺乏科技创新扩散的动力,为此,国家应积极引导,通过承担或分摊研发费用的方式,鼓励高校的技术开发与科技创新。

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意图明显,研究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市场应用前景;二是技术创新费用主要由国家或承担研究的高校承担,技术研究经费能否及时到位是决定该模式推行的首要因素;三是一般有政府参与,其研究成果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扩散面较为广泛;四是科技扩散的双方需具有良好的非正式组织关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维系组织关系的重要途径。

(二)契约型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当高校科技创新技术成熟度较低,而企业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期望值较高时,企业会首先提出需求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或研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等,以契约形式委托高校开发,产权归企业所有或由双方在契约中约定,这就是契约型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高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主体,各自的责权利在契约中明确。这一模式按照约定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创新扩散和长期创新扩散形式两类。

1.短期契约型科技创新扩散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主要通过签订技术合同的形式把自身研发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协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通过技术扩散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这种扩散模式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供求失衡:一方面高校大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无法实现扩散,导致科技成果的虚空化;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握有充裕的资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弊端凸显,科技成果过分追求规模和数量,其可转化能力差,这就形成了无效供给。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企业缺乏诚信,技术扩散过程中高校的合法权益无法切实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对短期见效的项目更感兴趣。此外,高校技术转让还缺乏有效的对接和扩散机制,缺少交易的宽广平台,造成了交易分散、不规范的局面。

2.长期契约型科技创新扩散模式。长期契约型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以长期契约为纽带,共同从事的科技创新与扩散活动。双方在资金、设备、人才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合作规模大,由技术协作延伸到技术―生产―经济合作的全过程。近几年该合作形式较为普遍,合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例如,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研究生工作站”,在课题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中国烟机集团公司与湖南大学签署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湖南大学―中国烟草机械集团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在“联合研发”和“人才培养”。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金源锻造有限公司签订金融证券创新合作协议书,建立南工大―金源“中小型上市公司金融创新教学科研基地”;四川长虹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优势互补+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2011年,斯伦贝谢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署的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与开发、科技交流与合作、人才资源保证与支持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浙江物产与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构建内外结合、多层协同的研发体系。

(三)成立衍生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当高校的技术成熟度较高,而企业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期望较低时,为了不使技术闲置与浪费,高校会选择形成内部衍生企业模式,将科技创新成果扩散范围缩小,转为内部吸纳和利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大学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或创办科技产业等,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具有一定市场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基础上,再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科技创新扩散。这是较早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模式。

从我国整体来看,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人才队伍薄弱,科技开发主要还是由高等学校以及研究院所承担。由于大学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悬殊,高校利用校办高科技产业,直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证明,高校兴办科技产业能够增强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如北大方正、北大青鸟、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上交大昂立、云大科技、南开戈德、复旦复华、天大天财、东大阿尔派等企业集团都是成功的例子。校办科技产业不但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扩散、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院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水平。目前,高校办企业面对的根本矛盾是产业资本的匮乏和产权划分不清,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高校科技产业只有在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才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才能实现产学研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四)一体化协作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一体化模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学研单位有效整合为规模更大、结构更趋合理、功能更为全面的一体化组织。该模式强调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的流程协调,并在全息发展过程中,实现整个系统的发展与演进。比较典型的一体化协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高校、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高校与地区、高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协作,实现教师与地方、企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信息交流;通过产学研的整合,发挥产学研协同的综合优势,提高产学研资源利用的效率。目前该模式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校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形成集群式创新机制;二是区域―大学共建科技园(产业园)、科技创新运作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扩散模式要求高校树立“教育―科技―经济”的科学办学理念,深入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不断为企业开发出市场上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对企业来讲,首先要具备承担科技创新风险的能力,积极创造科技创新扩散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增值。

2.创新知识联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涉及各方面内容,包括法律、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等专业领域,因此需要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联盟,将了解科技与经济规律、具有市场洞察力、有科研能力和管理经验以及具有公关特长等的人才聚集起来,通过寻求高校科技成果、评估市场价值、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定、法律援助等工作,促进高校科研主体与市场之间知识、信息的有效流动和技术的有效转移。创新知识联盟的构建不仅引入了灵活的市场机制,而且还强调成员间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协调。

3.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该模式通过科技孵化器实现了科技创新主体在物理空间、产业链、人才、服务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聚集,通过科技创新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合作与互动为在孵企业提供充满机遇的创业环境,通过改善环境因素来提升在孵企业的创业能力。近年来,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功能,融合技术、资本、人才和市场资源,建立了一大批大学科技园,如北大科技园、北京科大科技园、吉林大学科技园、北航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等,这些科技园区正发挥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中小企业孵化、辐射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中,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等创新主体通过综合运用创新资源形成了创新流。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各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起模块化的创新网络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扩散平台的建设。在科技创新扩散平台的支撑下,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技术产品化,最后利用完备的信息网络引导、传播和扩散技术,促进科技创新系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7-0064-05

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产学研合作提升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攻坚战的高度,这是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定位,也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江苏省与全国知名科教单位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活动蓬勃开展。江苏省企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重点的科教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江苏省各级政府与全国知名科教单位已签订全面合作协议315项,成立各类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等工作机构253个,每年政府投入的产学研专项经费超过14亿元;全省企业已与国内941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施各类产学研项目20000余项①。江苏省已建立综合集成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共1800多个。南京“软博会”、无锡“工业设计博览会”、常州“制造技术展洽会”、苏州“电博会”、连云港“中科院高技术对接会”等地方产学研活动各具特色。产学研合作加速了国内外创新资源不断向江苏省内集聚,提升了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目前,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成果(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人才培养、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七种模式。

(一)成果转让模式

成果(技术)转让模式是将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1]。产学研合作的起初模式大都是从此开始,但江苏省企业实践证明,这种产学研合作形式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费,且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承接能力差,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另外,由于这种模式仅采取单纯的成果(技术)转让,很难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也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

(二)合作开发模式

合作开发是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一定的要素进行合作。具体有两种:一是共同开发,企业投入资金、人力,高校或研究所投入人力和设备,共同就某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如江苏省新潮电子集团等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市场上已有的技术,加入自己的创新点,然后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攻关。二是委托开发,企业以项目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春兰集团建设了开放式研发平台,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以合适价格找到高校、科研单位进行攻关,再将各项技术突破整合在一起,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合作开发是一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比技术转让模式更有效。其主要特点是: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创新,或企业委托高校、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合作,创新经费由企业支付,合作创新成果由双方共享。通过合作开发,可集中利用双方(或多方)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和条件取长补短、协同作战。合作开发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定、利益分配的合理安排。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该模式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交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利于企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但这种培养模式形式较单一,合作动力不足。目前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产学合作方面,许多企业依托高校为企业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如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先声药业合办“先声商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与苏宁电器集团联合办了“苏宁班”;淮阴工学院与淮钢集团联合办了“淮钢班”。江苏省产学合作有着扎实的基础,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四)共建实体模式

共建实体是指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组建股份制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等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单位或法人[2]。如小天鹅集团与东南大学等6家单位共建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院就是典型。共建实体是产学研合作最紧密、较有成效的合作方式。共建实体的显著特点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和销售服务紧密相联,技术创新成果适用性强,应用于生产的周期短,收效快。这种紧密型的合作模式有利于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长期联系与合作关系,有利于将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为规模经济优势,从而获得技术成果与高收益回报。从成果转让到合作开发再到共建实体是一种逐级渐进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趋于紧密。

(五)科技园区模式

科技园区模式打破了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壁垒,使知识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体。尤其是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合作很好的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一般主要是由高校发起,联合多家企业和政府参与,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成果的转化等。大学科技园以大学的科技、人才、资源为依托,以创办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为主线,把高校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哺育知识性企业的场所,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成为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的有效模式。目前,江苏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共有南京―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7个,运转情况良好,有效促进了江苏省创新经济发展。

(六)校企联盟模式

“校企联盟”是江苏省积极探索科技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新模式,是当前形势下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校企联盟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与一个企业结对实施科技服务;一个学科(领域)或团队面向多个企业服务;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也包括省外乃至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与江苏省的企业建立合作联盟;还包括高校院所服务农业,与县、乡(镇)、村合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基地和园区;还可以是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地方或高新园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和联盟等。

2009年4月江苏省启动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和组织全省高校院所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得到全省高校、院所、企业和基层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目前,已有省内外120多家高校院所的3000多个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学科团队,与全省企业建立校企联盟4000多个,科技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从事科技服务近15000人(次),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远超预期②。“校企联盟”的实施加快推动了产学研合作,使科技人员服务社会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提高了科技服务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由部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全社会的合作转变,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范围和影响面;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建设平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提升了产学研合作的工作层面;由短期的项目或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长效机制转变,推动和支持了更多的企业持续创新。

(七)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3]。战略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这种模式优势在于产学研联盟的结合度高、联盟成员之间互动性强、交易成本较低、技术创新能力强,能有效促进合作中各要素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具备持久的发展潜力。这种模式提高了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程度,是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升级。

截止到2010年6月,江苏省各级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10个。战略联盟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由单个企业、单项成果向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贯通,实现了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全盘跃升,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比如,江苏省扬力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的联盟,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成功研制出1360吨大型电子伺服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该吨位目前雄踞全球第一。该公司还承担了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项目的实施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档升级。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技术转让模式是最基础的合作形式,已经很少采用;合作开发模式对各个主体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有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各方主体优势,整合资源;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因为在具体实施方面硬性的要求,而使得一些合作项目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共建实体是目前产学研合作最紧密、较有成效的合作方式;而科技园模式、校企联盟和战略联盟,在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后劲十足,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江苏省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思路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符合江苏省产业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

形成产学研各方共赢的体制保障和内在动力机制,推动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江苏省产学研战略联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政府有必要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在政策协调和计划项目、经费上给予倾斜,推进江苏省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围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需要,引导高校与江苏省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共同组建以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依托,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石化、节能减排等领域,重点组建和支持软件、有机电子材料、新一代通讯、移动信息终端、数控装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清洁生产等100个左右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运用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官产学研合作可同时调动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将政府的创新资源和战略、高校研究机构的成果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官产学研合作特别适用于关键领域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和产业化,可作为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之一。目前江苏省官产学研的合作存在合作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晰、科研立项项目的最终产业化程度低及绩效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等问题,导致合作效果不佳,亟待改进。在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背景下,借鉴省外及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江苏省实际,强化官产学研合作,由政府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重大项目联合开发创新非常必要。

官产学研合作中各级政府应是官产学研合作的主导,要重点扶持、全程参与、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形成官产学研合作完整链条[4]。建议建立官产学研合作重大技术创新实体机构,各方以资金或技术等形式入股,以形成稳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不断深化产学研的合作程度和深度。这样一方面可降低科研项目研发风险性,吸引更多企业和科技人才加入,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顺利应用,有利于地方性建设。

(三)积极发展与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相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及相关产业聚集区建设也是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深入的有效方式之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应总结现有的经验教训,加以推广。此外,还应积极对入园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强化政策支持、保障项目用地、给予税收扶持、创新创优服务等措施,引导相关研发机构及企业向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各级政府可以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平台,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良好公共服务来推进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一般的共,还要根据产业创新的战略重点和产业园区的特色,着重建设相应的科研设备、实验室共享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构建促进相关研发、人才培养培训、成果转化的政策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和信息资讯等方面的服务平台。

四、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导向,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和配置资源的优势,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当前,可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公共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信息服务。企业可随时技术和人才需求信息,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公布所拥有的科研成果、仪器设备、人才等科技资源,政府定期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可公开的成果,并对平台上的有关信息进行审核。建议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架设高速信息网,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各环节的需要,引进或建设若干个专用数据库,并建立“江苏省信息资源支持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加快建设与规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的科技中介体系

首先,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政府需要完善有关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江苏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包括制定税收金融扶持政策、培育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不断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产学研相结合中的服务功能。特别要重点扶持权威咨询机构来加强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技术评估和评价、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竞争情报分析等咨询工作。其次,通过政策引导整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使其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财政资金支持

各地政府应逐年加大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可借鉴英国经验通过政府建立专项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如设置大学挑战基金,帮助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5];还可建立高教援助基金,资助高校师生带着创新计划与企业联姻,也可借鉴北京市经验,由省市财政在一定年限内(如5年)统筹安排定量资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为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带动企业、战略投资者、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投入,以弥补产学研资金投入问题[6]。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江苏省政府应该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重大载体建设、重大项目、集成项目、人才引进,科技项目重点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团队倾斜。

(四)有针对性地强化税收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

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经有关部门审核,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税收政策,在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给予减免。允许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实施加速折旧政策。对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联盟捐赠的,可确定为公益性捐赠,给予税收优惠。

(五)发展风险投资,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困难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缺口大[7]。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体系,才能弥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筹资、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8]。省政府对风险资本投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给予更有力扶持。应给予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在财税、信贷、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如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给予创业资助和税收减免激励,设立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和补偿基金,设计合理的进入退出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业的共同成长。此外,应积极提供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服务。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产学研合作,积极改善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金融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每年要有一定比例的贷款面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扶持有条件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

注释:

①②《江苏省产学研工作简报》。

参考文献:

[1]张永安,张盟.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2):96-99.

[2]方焱松.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参考,2009,(11):18-20.

[3]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174-181.

[4]吴绍波,顾新,刘敦虎.江苏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5):90-92.

[5]宋健,陈士俊.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7):36-38.

[6]李新男.当前产学研合作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8,(7):42-44.

[7]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企业为主体的江苏产学研结合政策选择[J].唯实,2008,(6):43-47.

[8]范英俊.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Researchonthemajorpatternsandits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of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CooperationinJiangsuprovince

XiongJixia,LiJie,Zhupeifeng,BuShengjuan

(Schoolofeconomyandtrade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5

一、产学研合作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

世界各国在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其中产学研协作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组织方式。产学研协作直接有效地将产业界和科研界的活动连接起来,通过产业界和科研界交互式促进,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间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使知识产权的创造产出和转化利用的各环节形成相互驱动的价值链条,建立产业化的顺畅通道,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化的实现。据统计,1982-1992年,日本研制的新产品中约70%是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成果,并迅速形成了产业规模。建立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协作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

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一是大学与企业间的伙伴合作,这种合作往往是通过签署协议或合同加以确定,通常是长期使用。企业资助大学科研,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大学则接受公司人员进修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放研究设施的使用等;二是通过研究项目建立合作,通常是产学研相关机构联合申报政府科研计划中的资助项目,项目研究结束后自然解体;三是大学与企业共同设立研究中心,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产-学”合作研究中心等;四是形成或创建创新型科技园,促进产学研合作,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国台湾的新竹等。园区内通常设有相关服务机构和孵化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是产学研合作薄弱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转化率低、产业化规模小,大量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成果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产学研合作较少。具体表现在:

1.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在国家科技计划中,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承担的项目占90%,但这些项目不是直接来源于具有产业化需求的市场主体——企业,致使成果的技术性和经济实用性不高。在科研成果的评价方面,多数停留在学术性、先进性层面,缺乏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以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老师、科研人员、论著和申请专利成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职称评审,而不是生产应用和经济效益,导致科研人员普遍“重学术、轻技术,重成果、轻转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创造的成果常常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机制不健全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和现实存在的单位创收的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部分应用研究成果以自办企业的方式搞产业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缺乏工程化、商业化经营管理的条件和能力,许多项目难以做大做强。另外,与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相关的市场体系不健全。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中介、咨询、评估等服务机构和相应的技术扩散、转移、应用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不明显。缺乏对初期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政府采购措施落实不力,对自主创新成果的支持不足。

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在税收政策方面,现行“生产型”增值税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税负过重。内资企业所得税负大大高于外资企业。对高技术人才没有真正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税收优惠政策是普惠式的,实际上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侧重扶持。此外,现行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政策偏重于技术政策和供给推动,在财税支持、市场培育和保护等经济政策方面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大学、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转移,鼓励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并且要有效地解决产业化的资金和市场问题。

1.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联合研发

企业对研发活动的参与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使之更接近于市场需求。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形成产学研合作,是所有国家促进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在知识产权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政府鼓励发明创造,资助研发项目,倡导和组织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从而使研发成果更具市场前景。密切产学研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有,鼓励创办合作研究中心、创建科技园区等。

2.通过立法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职责和利益

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从知识产权成果的应用开发、新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都应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利益关系将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参与主体有机组织起来,在产业化各环节协调合作,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经济价值,并且通过利益共享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主体的职责,保证产业化各环节的顺利进行。

3.创造、培育和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需求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1)从主导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政府推动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重视并强化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联合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围绕地方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的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为了一定目的,比如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者仅仅为解决某个技术难题,通过合作、委托开发等方式吸引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研发过程,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其研发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范围由企业决定并支付费用;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又称为学研主导或者联合开发模式,是学研两方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建立研究实体或者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研发和经营管理,风险和收益共担,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

(2)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具体形式来划分,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并随着产学研合作发展阶段而改变。最初,atlan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一般性研发资助、合作研究、研发中心、产学研发联盟、大学中的业界协调单位、创业孵化中心与科技园区。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即oeCD也将高等学校和产业界的合作关系划分为类似的7类。国内研究者初期的研究与此类似,但近年来有所演进。

(3)国外的产学研合作远比中国时间久远、范围更广、成效显著。比如美国的斯坦福科技园和硅谷、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和顾问合作制(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国际和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探讨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发展脉络及创新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发展和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即在产学研合作中影响其协同创新活动各因素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作用原理和运行方式等的总和。主要包括——

(1)动力机制。目前的产学研合作主体在观念、制度、管理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协同创新时既存在合作同时又有竞争,使得各创新主体动力缺乏、活力不强。为了保证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必须识别并促进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是协同创新系统各主体从内部产生的创新驱动力,包括内部激励、自我改进和发展需求、资源互补性、利益驱使等因素。而外部动力是协同创新合作主体外部的,通过技术推动、市场需求、竞争压力、政府支持等带来的动力机制。

(2)知识转移机制。产学研合作就是各类主体间知识的扩散、传递、集成及新知识产生和应用,并对接到产业部门最终形成新产品的过程。知识包括显性和隐形的知识。前者利用文字、数字、报告书等规范形式来传递;后者通过个人的表达来意会,难以共享和具体化。产学研各方所拥有的知识在数量、质量和组成结构上都差异显著,有天然的从知识丰富点(高位)往贫乏点(低位)转移的自然推动力。高等学校和企业既可以提供知识也可以接受知识,通过这种知识的转移机制,使知识获得传播、交互、增值的放大效应。

(3)风险控制机制。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除了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外,还可能有政府、金融投资机构的加入,合作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存在风险。为防范可能发生的损失,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需要对风险有客观的认识,并采用一定方法测度风险进而控制风险。首先,明确参与主体的目标任务、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考核标准;其次,在项目执行期内端正态度并保持谨慎和理性,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再次,采用专业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测算风险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制定风险分担条款,一旦不利情况发生,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各自的责任。

(4)利益分配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并非政策或者扶贫活动,而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利益。为保持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关键问题是如何分配理论创新、中间成果和企业最终产品。各利益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诉求不同,政府最关心创新成果是否真正解决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要考虑经济回报等直接收益和社会影响力、科研声誉等隐性收益;企业关注创新成果能否带来生产力提升和销售收入增加多少等直接的效益,还需保证参与的研究人员从协同创新中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5)激励机制。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研究人员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关键人物,有效激励才能保证其进行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对人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手段,真正实现激励管理的目标。激励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产学研各方或者新成立的科研团队。激励手段包括发放提成和奖金、授予荣誉称号或者研究人员职务的提升等。在项目完成后,对激励机制的效果进行后续追踪,比较不同激励机制的效果并不断改进。

(6)绩效评价机制。评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产学研合作的结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并实现了既定的目标,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要由第三方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成果评价制度,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利益分配和成员激励。绩效评价机制不仅要考虑最终的成果,还要对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关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公平合理的导向下,综合考虑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论文、获奖等成果,建立动态、科学、合理、有序的评价机制。

4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是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协作和共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学、研三方是协同创新的实施主体,而政府则需要从规划、政策、立法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做好工作。首先,根据区域范围内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引导并推进区域内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其次,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范和约束参与主体的行为,明确合作成果的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比例,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最后,加大政府的研发投入,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和经费支持,完善信息服务平台等配套服务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2)产学研三方培养与引进创新型人才,并进行追踪管理。根据产学研三方的发展规划和研究前景,分析其战略目标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队伍状况,培养有潜质的员工或者引进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对方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及学术氛围,并在配偶就业和子女上学上尽量满足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对人才的科研活动进行追踪管理,保证其完成必须的科研任务。

(3)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产学研合作的进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现有的科研设施及人员投入基础上,需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研究经费,包括政府投入经费、各参与主体自行筹措经费、技术需求方提供经费等方式,实现社会经费来源多元化并保证持续性。对已经筹集到的科研经费,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其使用效益。定期进行经费使用绩效审计和评估,对审计结果进行公示和通报,并对绩效评估结果好的单位、个人表彰和奖励。

(4)建立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其导向作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对科研活动是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的。为此,产学研三方及科研团队应合理制定科研奖励政策,对高质量、创新性强的成果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广大研究人员挑战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根据教育管理部门政策和科研环境变化,定期对科研奖励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建立并扶持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评估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可解决产学研结合中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有技术,企业有研发活动需要的设施和技术需求,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牵线搭桥,产学研各方各取所需,有效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和联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参考文献:

[1]曾萍,李熙.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2):28-32.

[2]鲁若愚,张鹏,张红琪.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部合作创新实践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186-193.

[3]李梅芳,刘国新,刘璐.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2(9):154-160.

[4]冯春贵,杨峥.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4(4):12-16.

[5]龚红,查冰川.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演进与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22-26.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7

1.1图书馆学的主体概念及其性质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都是对象性活动。人是主体,构成对象性活动的一极;另一极就是客体。它是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事物的总称。科学研究的传统含义主要是指科学认识活动,随着科学实验成为一项特殊的人类实践形式,科学研究的概念也从原来的单纯认识活动已经发展成为“研究与开发(R&D)”。作为主体的科研人员既包括从事图书馆学研究的专职人员,也包括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非专职的研究人员。历史上这两个群体曾经长期高度重合,后来随职业的分化而逐渐分离。主体是一个历史概念:即它是由一个个、一代代参加了研究活动的现实的人构成。主体具有现实性和发展性,不存在任何虚假的成分。无论是实践主体还是认识主体,都具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等多种属性;而其“本质属性就是它的社会实践性”。图书馆学主体概念的虚无导致了客体概念的绝对理念化倾向。即使是圣人也无权和无力给后世研究者规定一个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1.2图书馆学的客体概念及其性质

客体就是主体活动的直接对象。人类实践与认识的客体主要有三种形式: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客体,而是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社会客体是指社会存在以及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精神形式的客体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对象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它们同时也是人们继续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但较之主体概念则更具复杂性。其主要属性是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客体历来是明确的、现实的。但认识客体则不然,有的明确、具体,有的则抽象甚至虚幻。图书馆学的对象既包括了属于社会客体的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图书馆事业等客体,也包括这些客体在认识领域的反映,即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图书馆事业的抽象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等精神客体等。1.3图书馆学的主客体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则要“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与人无关的超然的社会存在。恰恰相反,它们首先是实践主体的创造成果,也是在认识主体的正确理论指导下的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完善着的社会有机体,是主体的知行合一的产物。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与认识的循环中始终处于双向对象化的运动中。如果人们把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直接设定为社会主体或人类主体,那么与图书馆学这个“无人身的理性”的主体相对应的,则必然是被消除了人的差别、研究的差别、时空的差别的具有整体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对象,表现为一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式的极端认识方式。如果还原到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的现实状态,就必然得出不同的个人主体或集团主体的每一项具体研究的直接对象通常会是一个个更加具体的“树木”,而不必然全部指向“森林”。“树木”和“森林”反映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两种不同形式。主体与客体是相互规定的。这取决于客体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主体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客体是主体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鉴于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而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将有与之相适应的调整,绝不会停滞不前、固定不变。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他进而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经验图书馆学对于传统图书馆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历史总结。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当今图书馆学(包括研究对象问题)如何书写自己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关于人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科学”?这是图书馆学的当代重大课题。

2客体与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有人据此将问题视为研究对象。客体与问题相比,具有逻辑的先在性。只有当问题被物化为精神客体并为人们的研究所直接指向时,它才能成为一种新客体,为后续研究提供一级最近的阶梯。图书馆、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等均属于社会客体,是图书馆学必须首先面对的第一性的客体。由文献等物化的图书馆学的思想、学说、理论等构成的精神客体则是第二性的客体。精神客体是思维对于社会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认识客体、问题、理论、概念等多种表现和存在形式。

2.1客体的三种存在形式

哲学家欧阳康指出:“一门学科一旦成立以后,这种对象对于它的研究者及其研究工作来说,便具有了二重性:一是该学科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二是作为这种现象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形式,即已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社会客体形态的,同时也有精神客体形态的。当这些观点或理论成为人们研究活动的指向,成为被研究者探究、修正、或批判的直接对象时,它们就构成了图书馆学的精神客体形态的研究对象。只要承认了精神客体的存在,就必须承认人们产生精神客体的思维活动本身也构成另一类精神客体。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将上述思想更加清晰地表述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在存在形式上分别属于世界1(客观世界)、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和世界2(主观世界)。传统哲学习惯于从世界2出发,直接断言和追问世界1或世界3。而当代哲学则要求从人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来构建人类的世界观。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为人们辩证地认识任意形态的客体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双重路径。例如针对“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事业思想研究”一题,如何把握刘先生关于图书馆学事业的所思所想?不借助上述理论和方法就无法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此外,主体还可以凭借思维的力量通过问题的方式超越既有客体,创造新客体。比如“二十二世纪的图书馆或图书馆学研究”这个问题所指向的客体无疑是未来事物。欧阳康指出:“社会未来之作为现实人的认识客体”,“对于未来世界的观念构建作为对它的实际构建活动的向导,对于指导人们的现实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2.2问题的研究对象

“每个科学问题都有自己的问题指向预设和解答域预设。问题的指向预设是问题的本体论预设”。对于“是什么”这一类问题,其结构有三个要素,即“问题的指向、问题的疑项和问题的解答域。所谓问题的指向,就是问题所指的研究对象”,“所谓问题的解答域,就是问题的答案范围。”科学问题各有其研究对象的观点在一些科学方法论类著作中也有明确揭示。即各种实证方法的实施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如张寒生认为:“所谓客观实证方法,就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地观察、实验和调查,以取得丰富的客观资料,从而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再如蒋逸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指出:“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来收集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数据,包括实验、调查问卷、观察、访谈等。”那些以非实证方法研究科学问题的情形也各有其研究对象。由此可以按其问题指向把图书馆学的全部科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指向本学科的整体研究对象,即学科对象;另一类指向本学科的各种具体问题的研究对象,即问题对象。研究对象的概念由此可细分为问题的对象、学科的对象、科学的对象、哲学的对象等不同层级的概念。而本体的概念也有问题的本体、学科的本体、科学的本体、哲学的本体等。2.3问题对象与学科对象的关系探讨一个学科的问题对象和学科对象的关系是一个新课题。如果认定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逻辑关系,则学科对象就是所有已知的问题对象的总和。这个意义上的学科对象是最真实存在的,甚至可以一一历数。但是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不会满足于这种集合式的对象,总是试图以一个抽象的概念来概括和指称它们。如果认定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逻辑关系,则学科对象就是对问题研究对象的科学抽象,有一般抽象和本质抽象两种方式。而不论是哪种抽象方式,特殊与一般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一个学科的学科对象在逻辑上不仅涵盖了所有已经存在的问题对象,而且还为涵盖未来的问题对象预留了可能性。是否可以脱离本学科的具体问题对象而孤立地去研究和确定本学科的对象?如果能,那就说明这两类问题之间并不相关,而且与人们探讨研究对象问题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果不能,那么学科的各种具体问题及其对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决定的。任何一个合理的研究对象都不是无中生有,都必须依据本学科既有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的对象及其理论成果来抽象和概括出来并预留学科的发展空间。这种研究对象反过来则可以演绎出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具体对象和新的思考。另外,这些新问题和问题对象则可能拓展学科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当增长的内容无法为既有的学科对象所容纳之时,就要求有新的学科对象的提出。比如现代信息技术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它们都不是从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概念中直接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但又必须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所逻辑地包容。任何现代科学的体系都不是完全封闭的。那种希望从图书馆学的某个既定的学科对象出发就可以永久地逻辑推导出本学科所有问题的想法是唯心主义的。

3问题与理论

科学活动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开始,解决问题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科学问题需要一题一论。没有问题的研究和没有问题的研究成果都是不可想象的。图书馆学理论是通过一个个图书馆学的具体问题及其解答来逐步积累而成的。当这种具体的研究累积到一定程度,研究者则试图以归纳的方法来把这些研究的问题对象概括或抽象成一个学科对象;然后再以演绎的方法通过对这个研究对象的概念来演绎本学科的内容,开辟新的研究问题及内容。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基本方法的推动下,关于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就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推动着学科的发展。3.1研究对象问题的解析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可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母问题,解答域非常宽广。完整的研究不但要给出具体答案并加以论证,还必须排除其他各种可能性,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类是诸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知识集合”等。这是子问题,其解答域具有特定性。目前已经存在的各个子问题的简单相加并不足以与母问题等同,因为未来还有其他子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这两类问题的论证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用是否形成了理论为标准来衡量目前的百余种观点则不难发现,其大部分还只停留在观点的层面,并没有发展成为理论。缺乏理论的展开,一家之说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也无法暴露自身的理论特质和不足。刘国钧、黄忠宗、吴慰慈、徐引篪、王子舟等学者先后通过图书馆学概论或基础等著作形式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张及其理论架构。如果一种学科对象的主张及其理论不能有效地容纳本学科已有的主要学术成果,那它无疑是有缺陷的。3.2学科对象、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是时有混淆的。学科对象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的具体化主要是通过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来实现。一个学科的内容是由所有的问题及其理论构成的。可以把图书馆学看成是一部词典,待释义的词汇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科对象;而学科的全部研究内容都是这个词汇(概念)的释文。这部词典既是历史性的,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因而处于永无完结的修订之中。学科对象概念的外延的具体展开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所有问题连缀而成的问题之网;二是通过基于所有问题而产生的关键词之网和主题词之网;三是通过由所有问题的问题对象连缀而成的问题对象之网;四是通过由所有问题及其理论连缀而成的研究内容之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学科的研究领域无外乎是指上述四个正在展开之中的网络或其一部分。看一项研究是否属于图书馆学范围,通常不是看它是否属于研究对象,而是看它与这个学科的问题、主题、对象、内容之网的关联程度。

4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理论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判断和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既为人们提供了世界图景,又为人们解释世界提供了某种原理或公理。理论主要具有解释功能、规范功能、批判功能和理想功能。早在1951年巴特勒就指出,图书馆学的“理论总是尾随实践,而不是引领实践。”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实践是人类所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

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理论层面,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应该以创新为导向,鼓励成一家之言。但研究不能止步于此,必须将理论诉诸于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的实践检验。这种检验不是一次完结,而是周而复始的。把科学研究的目的单纯地规定为发现真理是不完善的。发现真理是为了改造世界,最终服务于研究主体及人类的自身解放。

4.2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这一原则要求必须把诸如图书馆等社会客体作为第一性的研究对象来看待,把相关的思维及思维成果的精神客体作为第二性的研究对象来看待。图书馆学关于学科对象的论述颇多,认识也很混乱,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把实践和主体真正引入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在现实中,所有的树木之和就等于森林;没有树木就没有森林。但在认识领域,森林永远大于已经存在的所有树木之和,即学科对象必须囊括那些未来的具体认识客体。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法则。形而上学代表着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倾向,它的绝对化理解与使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规律、本质等首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存在。当它们成为学科的内容或结果时,才能成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

4.3把实践客体作为认识的起点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同构性,实践指向的对象也必然是认识指向的对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认识层面的,还必须把起点放在实践客体上。图书馆的实践客体是永远明确的和现实的,它是图书馆学认识客体的根本来源。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客体又是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相应产生的认识客体也必然变化,并逐步向本质抽象发展。从明确的实践客体到抽象的认识客体再到认识客体的本体化,形成了一条明确的无限发展的路径。认识活动必须适时地重新回归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从变化了的实践客体中抽象出新的认识客体。只有这样,图书馆学及其研究对象才能逐步发展提升。理论图书馆学拒斥将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作为图书馆学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在研究对象上则强调其科学抽象性或本质抽象性。这是科学发展与认识深化的必然,也是当代图书馆学的一项艰巨的理论任务。

4.4实践客体及其认识客体的确定性

个人主体和集体主体的每一次实践客体都是具体的和确定的。当这些实践客体被抽象成认识的客体时,则必然以特定概念来指称,如“目录”、“图书”、“分类工作”等。现实的实践客体通过这种认识机制转化为相应的抽象的认识客体。由于个人主体和集体主体历史地构成了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前者的实践客体的具体性和确定性决定了后者的实践客体也是确定的。即“图书馆”、“图书馆事业”等整体性认识的客体也是确定的,表现出知行合一的状态。这决定了经验图书馆学必然以图书馆工作概论的形式出现。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在引入实践主体及实践客体后表现出源头上的确定性。再加上学科具体问题及其问题对象的确定性,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图书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之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了学科的正常发展。

4.5学科对象认识的相对性和无限性

恩格斯曾经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真理性问题做过如下论断:“谁要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2001年陈瑞炼根据哲学家李泽厚的观点讨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何以不深刻的问题。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理论的不深刻归咎为研究对象设置的不科学。但是学科对象与学科理论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理论的较大进步,研究对象就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理论水平而单独成为科学的东西。许多研究者承认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屡有变化,有的甚至认为它还将长期处于变化之中。但是彻底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则如列宁指出的:“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亦如恩格斯指出的“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在哲学认识的领域里是如此,在任何其他的认识领域以及在实践行动的领域也是如此。”进而他还提出,“这样给哲学提出任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进步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的本质也会被不断揭示,永无止境。

5结论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8

关键词:联合教研;教研主题;教研策略;课程改革

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是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本区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以新课改精神为理论依据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研讨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核心价值及对教育教学启到促进作用的实践经验探索。在通过对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这两门艺术课程的联合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在不淡化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为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力、鉴赏力与表达、创造力,通过两门学科教师间的互动影响到师生间乃至生生间的互动,对形成良好情操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联合教研模式已成为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主要形式。

一、联合教研模式形成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由于全区各所学校的规模差异,对于音乐、美术这类总课时量不大的学科,师资情况存在差异。在校内开展能够形成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及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形成了以全区教研为核心,以相邻学校组成片区的教研为载体的形式,定期开展学进度、进行教材分析和听评课活动。教研活动更多的是解决教师如何利用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地确立了两门学科需要共同探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形成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角度来看,一味地强调“分科”,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忽略了综合性特点是不科学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就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出发,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是天性特征,利用音乐与美术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启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是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综合性的体现,通过教研的实践尝试及丰富的课堂教学成果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研策略

联合教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分科的教学方式。同时关注促进不仅包含微观的纵向综合(自身学科体系中的),也重视宏观的横向综合(跨学科领域的)。针对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我们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开展实践教研,即学科内挖掘实践教学课例与两门学科共同挖掘教学课例的方法策略。两门学科的教师定期组织核心实践教学课,通过实打实的研讨、备课、磨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课重点展示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性与相互促进实现“美育”的共同目的。每节课前由核心研究人员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并进行深度讨论。授课教师设想自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联合教学的核心教学思想,然后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并进行两轮试教,中心教研组成员充分参与讨论修改;正式上课后,每位教师评课,对照自己的设想参悟教学理念。这样联合教研共同备课模式不仅提高了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两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多元化的艺术熏陶,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与个性的发展。

二、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音乐与美术从学科属性都为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紧密相连,有机融合,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针对跨学科的教研模式探究意旨在帮助教师有效传递、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各种艺术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在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更要深入学科内部知识结构建构起丰富的联系,促进教师视觉、听觉、触觉、言语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同时以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研模式从而改变以学科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将音乐、美术学科置于大文化艺术背景下来教学,扩大了学科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教研策略

音乐、美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根据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将小学美术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区内音乐与美术教师以学科共通性的有效开发与整合为主题,突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特色,优化艺术课程结构,以临近学校形成片区形成联合教研共同体,使每一位音乐与美术教师都能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开展区音乐、美术联合教研的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做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发挥为动力,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广泛渗透音乐、美术的艺术特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综合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联合教研模式创生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在联合教研模式研究不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通过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寻求并利用学科间的共通点,音乐、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保留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寻求两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契合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音乐、美术学科发挥互通性与延续性,达到更佳的“美育”效果。

2.教研策略

在模式创生阶段,我们关注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为了有机整合我们进一步拓展教研模式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教研环境。利用学期里相通的课程如三年级音乐学科的《四季童趣》与美术学科的《四季歌》,区级实践课的观摩整合了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的知识点,比如四季的颜色与给人的感受通过时而欢快时而宁静的音乐进行表达,同时也将四季的变化直观的用音频影像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四季。同时随时配合实践课开展综合性的学生课后调研活动,及时地掌握与收集学生对艺术课程联合教学的感想、感受与收获。同时进行有效地意见整合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反馈模式,以此来搭建共生智慧的教研平台,努力帮助实践音、美学科联合教研模式创设广度、深度与可实施性。

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编.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企业管理;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8)10-0035-04

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的经典定义以来,对于创新的认识已经在对于产业和经济变化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期战略的核心和组织行为有的功能行为,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词汇,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由此形成了一些创新的组合词,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等。

早在2002年初,科技部就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同时,同志在2005年初多次强调“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可见,科技的“自主创新”已刻不容缓,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摆在面前,必须认真加以探索和研究。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较早提出的“自主创新”概念,其涵义是“自主技术创新”,是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稍后又有“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这一定义与傅家骥主编、1998年出版的《技术创新新学》中给予的定义非常相似。柳卸林认同自主技术创新的提法,并提出要“在自有技术上自主创新”。

谢燮正认为自主创新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之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并获得市场成功,还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所谓自主,就是想方设法保持自己选择理念、目标、模式和过程的主动权,自主创新就是不要锁定在对手设定的创新轨道里。余江和方新将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1]。

李正风等人认为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中知识、技术或制度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各种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最具主动性[2]。

谭贤楚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科技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这与重走别人的老路对已有科技所进行的改进而无重大突破的模仿创新是有根本区别的),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创新实践活动[3]。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走别人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前人的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而打开新的局面。在这里,自主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基本涵义:一是在自主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创新;二是在别人(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而进行的再创新。通过分析研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基础研究、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其宽广的概念,从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现状看,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位在狭义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第二种观点批判性地指出在论及自主创新能力时,人们通常把自主创新理解为科技实力、成果和专利数的复合体,把自主创新等同于科技发明创新;第三种观点是把自主创新的本质看成是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第四种观点则是站在反对“知识产权”的论点之上的[4]。

自主创新既可以指一种创新方式,也是指一种发展战略[5]。在前一层意义上,是指一种体现中国特殊国情的科技创新方式,包括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增加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三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展开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

研究国际发展经验可以发现,自主创新是一个后起国家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过程有的概念,本质上讲,是体现自己发展的战略意愿的创新。这一概念的背后,包括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5]。其实,从自主创新的三个基本方面,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特殊性。加强原始性创新,就是针对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加强集成创新,就是针对过去单项技术研发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的问题;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是针对多年来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老问题。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现有英语体系中,很难找到一个公认的、能够比较贴切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意思的单词与自主创新对应,因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

三、自主创新的特点

以上列举的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界定,虽然受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的限制而各有区别,但从中可以归纳出自主创新的三个特点[6]:

(一)技术突破的内在性

企业自主创新并不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上对每一个技术环节都面面俱到,但企业必须拥有其中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或主导技术必须是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而获得的。

(二)市场开发的率先性

率先性是自主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自主创新企业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领导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标准或技术规范,对跟进者形成技术锁定,从而能够稳固其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三)知识资本的集成性

即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各种创新所需的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知识和能力上的内外部支持力量。这是自主创新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自主创新过程中,从技术构思、研究、开发、工程建设、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内外部各种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来实现。

四、自主创新的基本支撑性理论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科技发展能力,还应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产业化、市场运作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以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创新目标为主导,在资源投入、研究和开发、制造和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方面创新能力的总和。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规定为基础,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来看,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支撑包括以下三点[7]:

(一)技术创新的主体性理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投资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获取利益和分配的主体,这是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基础。只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在宏观上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在微观上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根据。

(二)技术创新的有序性理论

技术创新是思路创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有序化过程。它要对这一系列自主创新过程进行优化,又要善于运用集成战略得以组织实施。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有序性,使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实现有序的相互联接和相互协调。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无序和受阻,都将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预期完成、甚至导致失败。

(三)技术创新的市场性理论

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实现最大的市场价值。这种市场价值的实现,既要使产品生产者获得最大效益,也要为商品消费者带来最大利益。同时,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等应用,必须考虑如何摆脱对外技术依赖的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并使这种需求理念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自主创新的机理

创新就是要开拓新的道路,做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对已有的、旧的事物的否定和发展,就是“创造性的毁灭”,就是对知识的超越、自由竞争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主体的知识基础及其超越

创新就是要突破前人的成果,就是要在前人(包括自己)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等。所谓知识基础就是指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所必备的知识条件,它包括扎实足够的专业知识、哲学知识(方法论)、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等[8]。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在自主创新中,创新主体对前人或他人(也包括自己)知识的超越是自主创新成功的象征,只有在某些领域或方面实现了知识的超越,才会使得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成为知识的领先者。

(二)自由竞争:自主创新的实质

如前所述,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是创新主体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创新主体必须认识到科技创新还有其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认识到自主创新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自由竞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动态演进的社会系统。它的内部诸要素(主体、客体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得自主创新的良性运行可在时间进程和空间形态上具体展开,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引导”、“市场对科技的导向”等方面[9]。

(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规律

自主创新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跨越式发展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条原则和思维特色。一般说来,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发生在企业和产业层次,也可以发生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层次。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科技创新不要一切都要从自己做起,而是有效并灵活运用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打开局面,从而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自主科技,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这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个普遍规律。国家层面的科技跨越式发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0]:一种发生在接近科技和生产力前沿的相关的竞争领域中――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都相同,跨越的实现以领先者的位置互换为标志;另一种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跨越,追赶者有比较明确的前进方向,在追赶过程中实现科技发展的某些领域的某些过程和阶段的跳跃或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六、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尚无定论。我们知道,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根源是创新,而创新是通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要素的新组合活动而实现的。如果能有意识地将过去由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原因所造成的闲置生产要素围绕优势创新机体重组,则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实现要素(包括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代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问题,通过何种形式,建立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和结构、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目前世界各国都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固定有效的实践模式。

笔者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和组织文化的新生,构建了由核心技术竞争(Compete)、科研力量整合(integrate)、组织管理激励(prompt)、科技成果转化(transform)四个结构因子组成的国防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管理模型,我们简称Cipt模式。

(一)核心技术竞争能力是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核心技术竞争我们关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机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主体、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环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投资管理。核心技术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稀缺(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资源、知识和能力才能稀缺)、异质(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其他企业无法获得)、难以替代(没有战略性等价物)的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11]。事实上,只要具备了核心技术的创造力,并以此为基础确保企业始终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为此,要使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创造力给以相应的利润回报,可以通过为此类企业提供研制、生产合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补偿自己在创新中的投入,并且获得相应的利润。产品的购买者往往不仅要购买最终产品,而且要购买“科研成果”这种中间产品,使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投入得到补偿,才能使企业在产品研制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科研力量整合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科研力量整合我们关注国家支撑企业基础研究、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科研合作、多元化开发、争取国际合作。现代企业应该走出封闭,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大量创新技术分散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作用,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集成创新研究,既考虑科技创新的内涵和规律,还要考虑现代企业的需求,多渠道吸引国外先进理念,引进技术,合理分工及资源整合。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支撑。而基础研究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小或者没有直接收益。重大的科研活动,需要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合力攻关。大力协同,是我国现代科技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科研开发整合力,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三)组织管理激励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

组织管理激励我们关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基于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胜任力评价、企业组织文化新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建或者再造,不仅依赖于组织结构的再造,更依赖于组织文化的新生。如果不彻底地质疑、挑战或者替代现代企业中隐含的价值、信念和假定,则任何管理模式的变革都将流于重复的表面改变,新的方式只是去适应既有的规范和政治条款,维持现状。现代企业还要为自主创新营造一个和谐、清新的文化环境,从而使自主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里所要营造的学习型组织创新文化环境的关键在于激活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激励创新主体有效进行创新活动。在这种创新文化环境中,创新主体创新欲望强、敢于冒险和探索、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从而不同创新主体间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12]可以看出,创新包括发明的生成和走向市场两个过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表现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商品化是科技成果,实现有偿转让,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可;产业化是形成科技产业,进行科技成果的规模生产,追求更大的效益;国际化则是更高的要求,是在国际市场的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寻求跨国发展。因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实现,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根本价值都体现在科技成果应用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并从中获得利益。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以创造性和市场成功为基本特征进行周期性技术经济活动,成功的自主创新,经过普遍的推广,必然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的变化,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炜.自主创新文献综述[D].北京: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772-779.

[2]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23.

[3]谭贤楚.自主创新: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1):76-78.

[4]胡晓鹏.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6,271(6):9-15.

[5]胥和平.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6,(3):6-10.

[6]李刚,陈昌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与经济,2006,109(19):26-28.

[7]杨永.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5,143(24):2-4.

[8]王永生.创新方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

[9]谭贤楚.国家创新战略的一种模式――自主创新的机理、主体及环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8-13.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48.

[11]鲁俊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核心技术创新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12]刘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aResearchonmanagementmechanismsofSelf-determinedinnovationinmodernenterprises

ZhaoRuijun,BaoZhanguang,

ZhengJuan

(B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Beijing100083,China)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篇10

[关键词]科技情报组织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信息权益

[分类号]G351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技情报机构开始将其所完成的情报研究成果出版或公开,向公众开放。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情报成果成为一种信息资源,拥有了相应的信息权益。而科技情报组织作为这一资源的主要生产者,也相应享有其信息权益。但是,由于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的参与者和权益主体,因此会对科技情报组织实现其所拥有的信息权益造成一定的障碍,进而导致科技情报成果的传播和利用受到限制。从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的过程出发,明确科技情报组织的信息权益的同时,理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将有利于促进科技情报成果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 科技情报研究及其成果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活动和权益主体

1.1 基本的信息活动

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称为科技情报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是科技情报人员在广泛的情报源中收集尽可能全面的情报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情报资料进行分析鉴别、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程序,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加工,编写出可以供领导和科技人员借鉴和参考的情报成果报告…。而科技情报成果服务主要是指与科技情报机构完成科技情报研究之后所形成的科技情报成果分发、传播和推广等相关的信息成果服务活动。根据这一定义,科技情报研究及其服务过程可以转化为一个开放环境下的通过信息栈进行信息传递的模型,并由此得出其全过程是由信息资源采集利用、情报信息生产和情报信息传递三类基本的信息活动构成(见图1)。

其中信息资源的采集利用主要是指科技情报组织根据确定的研究课题采集相关的各种科技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整理、提炼和分析研究;情报信息的生产活动主要是指科技情报组织所完成的一系列的信息增值创造过程,经过确定研究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调查信息、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成果提交等步骤,科技情报组织对与课题相关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和研究,最终完成分析研究成果;情报信息的传递活动主要是指科技情报组织所开展的科技情报研究成果的信息传递服务,包括对成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传播。

1.2 相关的权益主体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贯穿始终的科技情报组织之外,还涉及到其他的相关权益主体。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并对科技情报组织所拥有的各项信息权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信息资源采集利用相关的权益主体。主要是指科技情报组织所利用的科技信息资源的所有者。这些所有者既包括了信息资源的直接生产者,如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组织,负责科研管理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关注科技发展和评估研究的第三方咨询或是研究机构,同时也包括与科技信息资源流通和再利用相关的传播者和再生产者,如商业性学术出版机构、各种数据库开发商、二次文献开发的相关信息服务机构等。作为科技信息资源的所有者,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享有其所生产或是传播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具有授权他人使用其所拥有信息的权利。他们与科技情报组织之间因组织对这些资源的采集和使用而产生了相应的权益关系。

・与情报信息生产相关的权益主体。主要是指直接参与到科技情报研究过程的不同参与主体。这其中既包括组织内部的员工,同时也包括了出资用户、组织外部的领域专家等。这些人员在科技情报研究过程中付出了相应的劳动,甚至是科技情报成果的直接完成者,由此其对科技情报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权利,科技情报组织需要维护他们作为科技情报成果的直接参与者的精神权益和经济权益。

・与情报信息传播相关的权益主体。主要是指情报研究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如各类出版机构、图书馆等公共信息传播机构、定题用户和公共用户。有些用户作为课题的提出者和资助者,也应当享有这些成果的信息权益,有权利处理或是准许他人处理这些成果。同时,在科技情报组织通过公开方式将科技情报成果传播于社会之中时,需要向传播者让渡一部分的信息权益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并向公众开放其成果的部分使用权,以便实现科技情报成果作为一种科技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

以上这些活动中的权益主体,虽然在参与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的方式程度上各有不同,但是都有与科技情报组织同时分享科技情报成果所形成的信息权益的可能性,因而科技情报组织必须处理而由此产生的相关权益问题。

2 科技情报组织的信息权益

科技情报组织作为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权益主体。其所拥有的信息权益会因其在这三类信息活动中所进行的信息活动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存在多项信息权益。

2.1 信息采集利用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权和信息使用权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情报组织是大量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者和使用者。作为使用者,科技情报组织依法享有获得政府信息、科技成果信息、有关科技组织和人员的信息、公共信息机构的信息以及法律规定应予公开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即信息获取权。而作为使用者,科技情报组织则可以有条件地对所获取的各种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传播的权利,即信息使用权。这两项权利均属于信息使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信息再生产和再创造的前提,对于信息所有者而言,则是实现其信息资源真正价值的最终途径。z.2信息增值创造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科技情报研究的过程是一种信息增值的信息活动,因此科技情报成果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其自身也拥有知识产权。根据相关法律,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由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组成。精神权利主要是指参与科技情报研究的主体因其情报研究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创作、记录而产生的名誉方面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和修改权;经济权利主要是指参与科技情报研究的主体对科技情报成果所享有的经济利益的权利,表现为有占有、使用方面的权益以及可以通过允许他人使用信息从而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包括与传播相关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与使用相关的改编权、翻译权和汇编权等。而科技情报组织是科技情报成果的主要创造者或生产者,因此也应当拥有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

2.3 科技情报成果服务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权和服务权

信息管理权主要是指对科技情报成果本身的维护、保存、复制、整理等权利,其体现在纸质成果上具体是指对实体的控制权,而针对数字形式的成果,主要体现为oais(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提供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模式规范框架和DReL(数字权益描述语言)中所描述的文件管理权,如文件管理权、数据处理权、配置权等具体权利。而信息服务权则是指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和手段向公众提供获取科技情报成果的权利。这两项权利也与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直接相关,是其中一部分权利的具体体现。

以上提到的三个过程中的不同信息权益,彼此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科技信息资源的信息获取权是科技情报组织行使信息使用权的前提,而所取得的科技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则直接影响到新产生的信息――科技情报成果知识产权的认定,也会直接影响科技情报成果的信息服务权的范围,进而影响到对于成果的信息产权的保护。

3 与科技情报组织相关的信息权益问题

3.1 信息采集利用过程中的信息权益问题

3.1.1 获取权的实现问题根据科技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及其自身的类型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

・通过自行调查记录的信息资源。自行调查记录的信息主要是指科技情报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直接记录的某些科技领域的实物信息或是采用问卷方式所获取的各种课题相关的信息或数据。科技情报人员在进行这种信息调查时,通常需要直接深入实地调查,因而需要得到被调查机构或是人员的同意,在得到对方同意的前提下,科技情报人员作为这些信息的记录者,通常情况下可以随意处置这些信息或数据。

・通过购买方式或是信息服务机构获取的信息资源。这部分信息资源主要为正式出版物,以公开发行的科技专著、科技期刊以及各种科技文献或统计数据库为主。科技情报组织通过购买信息资源或成为信息服务机构用户,即可实现信息的获取权和使用权。但是,其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必须依法遵守资源拥有者或是信息服务机构对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及使用方式规定。

・通过索取或交换信息资源。这部分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非公开出版和非公开的信息资源。这两类信息资源也被称为灰色文献和黑色文献,而与之相对应的公开出版的则被称为白色文献。灰色文献主要是指那些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以及工商部门以印刷品形式产生的文献,是不受商业发行人控制的文献”].如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政策、标准、预印本等。这些资源同公开出版的信息资源一样,也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是因为机构内部限制或是内容本身的一些原因使得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并没有通过出版方式公开这些信息。而黑色文献则主要是指因不正式出版、发行范围狭窄、内容保密的文献。科技情报人员获取时,必须得到信息所有者许可或根据信息资源本身所带有的获取和使用规定加以利用。

・免费方式获取的信息资源。免费获取的信息资源则主要是指通过赠阅的方式所获得的书籍、期刊等纸质信息以及通过互联网络所获取的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和各种公共信息资源。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科技情报组织可以直接行使信息获取权,无需再向所有者提出申请。但是依然要区分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共资源和其他受到保护的信息资源,以便在使用时遵从相关规定。

3.1.2 使用权的取得问题由于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会对信息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参考或是引用方式。参考是指科技情报人员在课题研究的分析研究方法或是内容组织等方面借鉴已有相关课题的调研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或是内容组织结构,或是借鉴了其主要思想或基本观点。引用则是指科技情报人员根据课题的需要,从各类情报源中,尤其是科技期刊、调查报告和政府报告中,摘挑出对课题研究具有支持作用的信息,这其中既包括文字也包括数据和公式等。采用这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时,科技情报人员必须要尊重相关信息生产者所拥有的信息权益,考虑到信息生产者的优先发表权问题。

・数据分析方式。数据分析是定量研究方法中基本原理,在科技情报人员使用相关的定量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时,必然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除了实地调查数据以外,其他的大部分数据是来自于各种商业或公益性数据库。这种信息处理方式会直接涉及到与这些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产权中复制权以及下载和复制的问题。

・转载、摘编和翻译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资源。转载主要是指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形式的科技情报成果中直接刊登或是翻译后刊登出各种科技期刊或是相关报纸上所刊登出的有关于科技情报技术成果、动向、经验、消息、动态等信息。摘编则是指摘录和编辑各类科技情报源中有关的信息,汇集后以反映各种科技发展成果和动向。翻译则分为选译和全译,主要是将国外的信息资源翻译为本国文字,便于用户的阅读和使用。依照知识产权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这三种信息加工方式会直接涉及到受保护的信息的复制权、传播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以及汇编权和翻译权等问题。

3.2 信息增值创造过程中的信息权益问题

3.2.1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的获取问题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获取问题,会因科技情报成果在信息增值创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区别。根据用户对科技情报不同层次的需求,科技情报成果分为报道类和研究类两大类。

报道类科技情报成果主要是指对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动向、经验、消息、动态等进行选择性报道以供国内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参考。这类成果通常采用转载、摘编和翻译等信息处理和加工方式,因此其知识产权的认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科技信息资源自身的知识产权状况。此类科技情报成果作为这些信息资源的衍生物,必须尊重原有信息资源所有者的信息权益。因此,知识产权获取首先要得到所使用信息所有者的授权。

研究类科技情报成果主要是指通过文献综述或是数据分析等方法陈述该课题的历史沿革、当期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甚至结合国情提出评价和建议等,形成研究报告。这类成果通常采取以参考、引用和数据分析为主的逻辑思维和定量分析的信息处理方式,属于一种基于信息的消化吸收之后的深层次创造性活动。因此,与报道类科技情报成果相比,研究类成果在知识产权的认定方面较少受到所使用的科技信息资源的限制,可以直接获取知识产权。

3.2.2 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体现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体现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直接反映参与者名誉的署名权、与参与者名誉和经济利益均相关的信息传播权益和信息使用权益:

・署名权的归属和体现问题。署名权是体现其精神权益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作品中署名,可以表明智力成果的创造者或是所有者。不同类型的科技

情报成果,署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在成果封面的署名以外,科技情报研究报告中还会在前言、致谢和后记等部分说明科技情报成果的研究和撰写过程。这些也是对参与者的精神权益的一种书面体现。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如何认定参与者的具体工作的价值;是否给予参与者署名,以何种方式进行署名;是否需要在科技情报成果的内容中记录不同参与者的工作。

・传播权益归属和体现问题。传播权益包括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与成果传播相关的利益。科技情报成果的传播是其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并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评价和经济利益。由于参与主体多样,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各个主体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协商解决传播权益的归属问题。问题具体表现为:哪些参与主体拥有这些信息传播权益,如决定科技情报成果是否可以公开,是否可以发表,甚至发表的方式和时间,以及科技情报成果是否可以在网络上传播,传播的形式如何等,还有如何在各个参与主体中分配其传播所带来的各项经济收益。

・使用权益归属和体现问题:使用权益包括修改权、改编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作品完整性权等与成果使用相关的权益。科技情报成果作为一种科技信息资源,不仅可以支持决策,同时也可以支持其他科技情报研究或是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与传播权益类似,参与主体同样会因为所担负的不同责任而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协商解决使用权权益的归属问题。问题具体表现为:哪些主体可以对科技情报成果内容进行修改,是否可以将其中的部分内容直接汇编人其他的文献中,是否可以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后再发表等。

3.3 科技情报成果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权益问题

3.3.1管理权与服务权的获取问题科技情报组织作为服务提供方所享有的管理权和服务权属于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中的一部分,涉及到对成果的占有、支配和处理,需要根据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判断,也就是要根据科技情报成果知识产权的获取以及归属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知识产权的获取。知识产权的获取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根据不同的科技情报成果类型进行了分类讨论。根据知识产权等法律的规定,当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依附于所使用的科技信息资源时,必须要先取得资源所有者的使用授权才具备其独立的知识产权,这样科技情报组织才能有权利实行管理权和服务权,进而有可能将其向公众开放。

・知识产权的归属。在科技情报成果享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保护之后,还要根据科技情报研究课题的来源不同,对科技情报组织所享有的知识产权范围进行认定。由于科技情报组织所完成的科技情报研究多是定向的课题型研究,课题的来源往往也是研究经费的来源。而按照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出资者作为委托方同样有权享受成果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知识产权,也包括管理权和服务权。因此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情报组织与课题提供方或出资方如何划分科技情报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双方在科技情报成果的处置范围如何。

3.3.2 管理权和服务权的使用问题当科技情报组织获得对成果的管理权和服务权后,必须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提供适当的服务,并维护成果的完整性以及资源所有者所拥有的其他权利,因此存在建设管理规范和服务范围等相关问题。

・建立管理制度。科技情报组织需要对科技情报成果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控制科技情报成果的在自身机构内的流通范围和使用方式,防止某些与国家或是机构相关的科技情报成果意外流出,或是被随意使用。

・明确服务范围。在选择服务方式时,需要根据科技情报成果自身的知识产权情况不同,选择适当的服务传播方式。对于科技情报组织未获得全部知识产权的成果,必须要征求相关权益主体的授权或是许可,而不能直接公开给公众。而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科技情报成果,科技情报组织可以积极将其开放,满足公众对于此类信息资源的需求。

・选择服务方式。科技情报组织可以将能够公开的科技情报成果通过不同的服务方式加以传播。这其中既需要考虑传播的效果,也同时需要考虑传播过程中知识产权的部分转移。例如当采用图书或期刊等正式出版的服务形式时,必须要将科技情报成果的复制权和传播权转移给相关的出版机构,并会对此后成果的公开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

・设置限制条件。科技情报组织在向各类用户,尤其是社会公众公开提供科技情报成果时,为避免因为服务方式不当而使得科技情报成果出现侵权或是被侵权的信息权益问题,有权利在服务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技术或是行政手段对科技情报成果的服务加以限制,以便保护科技情报成果相关者的权益,如科技情报成果的内部发行,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保护数字资源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保护版权管理信息、保证数据不被恶意修改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