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数量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2:15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1

通常情况下,化学数量级指一系列10的幂,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10。

例如:两数相差三个数量级,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大1000倍。

数量级是指数量的尺度或大小的级别,每个级别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量级应用范围必须是正数或自然数,尽管负数也可以计算数量级,但没有实际的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创新

在我国实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十分明显地发现,国家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迅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不仅仅如此,国家还将增加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方法之一。显而易见,职业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形势下,在教育系统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途径,其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具体掌握,从而拥有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实际管理中,除了日常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学校的工作重点。班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提高增强班级量化管理的创新水平,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一、量化管理以及班级量化管理相关知识

(一)关于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最早应用与美国,凭借优越的管理成效,在被学者提出后迅速在其他行业大展身手。从概念上分析,量化管理指的是将管理的基础确定为数字,利用数学思维对研究对象的状态以及属性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实现将研究对象至关重要决策点及操作流程的科学评估,进而达到对研究对象存在以及发展在数量和发展水平上进行准确数字表述以及控制的目的,量化管理是在机器大生产下为实现标准化操作目的,而催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二)关于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因为实现了对研究对象的量化考核,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诸多领域额的青睐,在本世纪初期,量化管理正式被引入到我国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管理者将职业院校班级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将班级学生的考核标准具体的量化为日常表现、考勤、考试成绩等一系列指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考察、评估,从而确定应当实行的奖罚决策。

二、职业学校量化管理创新的实质以及重要意义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想实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将创新作为一项关键的工程来抓,将创新与量化管理创造性的运用到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管理中,是提高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尝试。通过对职业学校量化管理创新的创新,学校可以更加全面、科学的了解到学生在日常表现、学习成绩等各个环节上的表现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手段的基础。

三、职业院校班级量化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科学的制定班级管理的量化点以及确立数量化评价方法。要实现量化管理创新,必须对量化管理中各个考核的指标进行科学的确定,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最为恰当的评分方式。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制定出量化管理过程中需要考核的具体指标,考核点可以确定为日常中的表现,例如学生迟到、旷课等情况,也可以对学生的考试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参加的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及获奖情况也应当被纳入到被考核的范围内。依照学生违反这些考核点的程度以及受到奖励的程度和获奖情况确定应当加减分的详细指标。

(二)对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强化

有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以及加减分标准,并不意味着该项评价方法就能够被忠诚的践行,其具体的实施者对制度的实施情况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顺利、公平的实施,杜绝各种不公正现象的产生。应当对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强化。

(三)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班级量化管理的学生数据库便于查询

创建班级eXCeL学生数据库,是实现对班级量化管理成果进行直接展示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如下,可以将具体考核的内容一一输入到eXCeL中,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具体的输入应有的分数,做到全面的对学生信息实现统一归档,杜绝统计信息的无序管理。数据库信息必须要特别的详细,不得敷衍了事。举例来说,针对学生加减分数的情况,数据库中必须能够全面的显示出,学生姓名、学号、寝室号、加(扣)分多少,时间、周几、产生奖惩情况的原因。数据库必须完完整整的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鉴于数据库在评价学生实际表现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确保各项数据能够如实、完整的在数据库中一一的反映出来。

三、结语

职业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定期的总结,并及时的实施奖励以及处罚措施。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感受到班级量化管理创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班级班主任可以将每月作为一次对班级量化评分总结的基本周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正式的奖励、惩罚周期,在进行奖励、惩罚时,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全体参与,不得无组织无纪律的不加丝毫重视。以强调该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实施量化考核评价成果,才能确保班级量化管理创新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

[1]杨俊山.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06):298-300.

[2]许定红.浅谈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297-298.

[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08):186-189.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3

摘要:

研究了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两级火箭的动力学建模问题.首先采用Kane方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变质量柔性体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将火箭简化为带喷嘴的梁模型,将变质量柔性体的动力学方程应用到火箭动力学建模过程中,分别推导了针对喷嘴和梁的动力学方程,进而组集得到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外部气动力以及两级火箭级间分离时间间隔的影响.文章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火箭柔性效应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在动力学特性上的差异.

关键词:

两级火箭;变质量;柔性;建模;动力特性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变质量系统的研究在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火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由于燃料质量所占火箭总质量比例极大,飞行过程中燃料不断消耗导致火箭质量随时间不断变化;与此同时,随着航天发射任务越来越高,火箭尺寸也在不断增加,随之带来了火箭刚度下降、柔性效应增加的问题[1].因此,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火箭飞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变化,在火箭设计工作中建立一个同时考虑火箭变质量效应、柔性效应的动力学方程显得极具意义.

截至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火箭变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例如,meirovitch[2]建立了具有内部气体喷射流动的时变质量参数柔性火箭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对时变质量轴对称火箭结构横向振动的时变系数微分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刑誉峰等[3]提出了变质量系统振动分析的两种方法,根据虚位移原理与动量守恒定理,分析了质量变化对系统动特性的影响,推导了一般变质量动力学系统的变系数控制微分方程,给出了适用于变质量系统的改进欧拉中点辛差分格式和模态叠加方法.Huang和Zeiler[4]从Lagrange方程出发得到了自由飞行柔性火箭的动力学方程,考虑了推力对刚度的作用、质心变化和质量减少引起的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缪协兴等[5]分析了变质量火箭燃料喷射带来的质量和边界的变化,将燃料运载火箭视为时变边界的挠性体,火箭的质量变化等效成为作用在时变边界上的表而力,对时变边界挠性体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挠性体的动力学方程.

本文以柔性火箭为对象,对考虑变质量效应的动力学建模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在建模中分别考虑了气动力、变质量效应、柔性效应、级间分离间隔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给出火箭柔性对变质量火箭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动力学特性的差异.

1变质量柔性体动力学方程

1.1变质量质点系Kane动力学方程假定一个系统由n个质点构成,各个质点的质量变化率相同.质点系独立的广义坐标数量为f个。

1.2变质量柔性体动力学方程构建变质量柔性体模型时,变质量效应由质点系Kane方程描述,柔性效应由模态截断法描述.如图1,取柔性体上变形单元进行运动学分析.

2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

本文将火箭简化为喷嘴-梁模型,其中梁为变质量柔性体,喷嘴为不变质量刚体,喷嘴与梁之间为铰接关系.这种模型保留了火箭主要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3数值仿真

本文以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为例,对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火箭动力学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并且比较了两者的差异,另外通过数值仿真给出柔性效应对于火箭系统特性的影响.仿真算例中,单级火箭与两级火箭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图3对比了单级火箭在刚体和柔体的数值仿真结果.图3(a)描述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由图知,刚体和柔体水平位移几乎一致,可见柔性效应对于单级火箭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图3(b)为竖直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竖直位移差距随时间推移呈现扩大趋势,可见柔性变形效应对单级火箭竖直位移有较大影响;图3(c)为俯仰角随时间变化关系,数据显示柔性火箭相比刚体火箭俯仰角更大.综上所述,柔性效应对于火箭飞行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图4对比了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的数值仿真结果.两级火箭由于存在级间分离,其与单级火箭相比飞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图4(a)、(b)为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图4(c)、(d)为水平方向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由图,两级火箭受级间分离影响,其水平速度在级间分离处发生明显变化,虽然分离之后继续增大,但增速明显放缓;两级火箭竖直速度级间分离之后逐渐减小.

4结论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4

[关键词]皮肤老化;皮肤纹理;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R322.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7-0941-03

目前常用的非创伤性皮肤老化评价方法有肉眼形态评估,照相评估以及皮肤硅树脂膜评估。其中有些方法由医师根据Daniell脸部老化分级标准和Beag]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确定皮肤老化级别,结果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精确定量,影响了剂量效应关系的准确评估。另外一些方法,如皮肤硅膜评估法,方法复杂,花费时间多,限制了大样本人群的研究。本研究对生活史稳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用非创伤性方法一数字成像技术,获取手背部皮肤形态学资料,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开展手背部皮肤老化形态学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高分辨率的olympusC-5050数码相机,无频闪佳生护眼灯。

1.2 资料收集: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区一个自然村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洗净双手,左手轻微握拳,手背向上平放于特制木板上,以固定光源(无频闪护眼灯)照射,将直尺轻压于手腕处作为标尺。固定拍摄距离,选定自动调焦、自动白平衡,无闪光灯,以2560×1920的分辨率,近距离拍摄。根据上述图像采集条件,获取所有被调查个体的手背部图像。选取无皮肤过敏、无化妆品使用及无手部皮肤疾病的个体,共计453人,年龄6-85岁,平均为33.57岁。其中男208人(占45.9%),女245人(占54.1%)。在其中随机抽取40%组成抽样样本进行指标筛选,抽样样本共计181人,年龄9-83岁,平均年龄33.63岁。

1.3 图像测量方法

1.3.1 确定分析区域:每张图像上选取2、3、4掌骨头至掌骨底部的区域,将该区域三等分,中间部分为分析区域。避开骨骼和血管的影响,按标尺选取5mm×5mm见方的选定区域3个,使用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相关数据

1.3.2 测量指标

1.3.2.1 纹理宽度:在选定区域内选取边缘清晰的横向纹理和纵向纹理各1-2条,沿着纹理的边缘画线,以纹理的交界为起点和终点,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纹理边缘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其宽度。以同一个体所有选取的横向纹理宽度的均值和纵向纹理宽度的均值作为该个体的横向纹理宽度和纵向纹理宽度。同时,测量该图片中标尺上3.0-3.1cm,3.5-3.6cm和3.9-4.0cm处lmm的长度,以三处的均值作为标准长度。用计算得出的纹理宽度值除以标准长度,使其标准化。

1.3.2.2 网格数:以纹理相交围成的封闭格子为一个网格,计数选定区域内的网格数。以同一个体所有选定区域网格个数的均值作为该个体的网格数。

1.3.2.3 纹理形成的角度:选定区域内以纹理交界点为起始点,沿着纹理画线,获得与角度有关的参数。每个个体图片取5个交界点,计算平均角度个数、最多角度个数、最少角度个数以及最大角、最小角的角度数及二者的角度差值。

1.3.2.4 纹理间距:在分析区域内选取相邻的横向纹理线,沿着纹理画线,以纹理交界为起点和终点,测量分析区域内临近两条横向纹理之间的平均距离。每个个体取5个纹理间距,得到该个体的最大纹理间距、最小纹理间距、二者差值及纹理间距均值。用计算所得的纹理间距值除以标准长度(同纹理宽度),使其标准化。

1.3.3 测量指标筛选:对抽样样本获得的纹理宽度、纹理间距、网格数及角度四方面的各形态学指标与年龄进行相关分析,选取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的指标作为纹理分析的最终测量指标,并应用于全体样本。

1.3.4 图像分析:应用经典的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评定方法,对调查人群的手背部图片进行老化评定,获得个体的手部皮肤老化级别。用SpSS12.0软件分析其与本研究采用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并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老化级别组间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抽样样本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抽样样本的最小角度、皮肤纹理宽度指标与年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性,皮肤纹理间距、网格数及其他角度指标与年龄均存在直线相关,见表1。

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的客观性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强度,选择最大纹理间距,纹理间距均值,网格数,平均角度个数,最大角度,角度差值做进一步的分析。

2.2 各测量指标与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的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与应用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分级标准获得的老化级别问存在相关性,其中纹理间距均值和最大纹理间距与老化级别高度相关,网格数和平均角度个数与老化级别中等相关,最大角度和角度差值与老化级别相关强度较低(见表2)。

2.3 各测量指标在不同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组问的差异:各测量指标在不同Beagley-Gib-son手部老化级别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其中纹理间距均值、最大纹理间距、最大角度和角度差值随老化级别的增加而增大,网格数和平均角度个数随老化级别的增加而减小。

3 讨论

老化的皮肤由于组织学上的改变表现为临床特征:皮肤萎缩、变薄,出现细致或粗深皱纹,原有几何图形外观明显改变或消失等。手部皮肤纹理形态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皮肤暴露部位的老化状况,因此,我们选择与皮肤纹理有关的指标:纹理宽度、纹理问距、网格数和角度,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抽样样本进行处理和测量。

在我们选取的四方面指标中,纹理宽度和角度指标中的最小角度与年龄均无相关性,纹理间距、网格数、角度个数和角度值均随着年龄的递增呈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因此认为皮肤纹理间距、网格数以及部分角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皮肤老化的程度,选择最大纹理间距,纹理问距均值,网格数,平均角度个数,最大角度,角度差值六个皮肤老化指标将其用于测量全部样本。从测量结果可见皮肤老化程度越大,纹理问距均值、最大纹理间距、最大角度和角度差值越大,而网格数和平均角度个数越少。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5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构建并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中南大学深入开展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的探索与实践,坚持“质量为本,分类评估,量化指标,重在落实”的原则,逐步构建了基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二级学院分类评估新机制。

关键词:本科教学;分类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5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出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中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质量为本,分类评估,量化指标,重在落实”的原则,从2012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探索建立基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评估新机制。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工作的实际,阐述中南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开展的情况以及实践经验。

一、完善制度,推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改革

(一)制度建设:健全评估机构,新建三项制度

在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正式开展前,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评估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评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评估结果的审核与确认等工作。同时,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学生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的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各学院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审阅、实地考察等评估工作。

在常规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之外,为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目标建立了三项新制度:第一,建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制度;第二,建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制度;第三,建立对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典型事例的约谈制度。

(二)平台建设:拓展交流空间,构建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

为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实现教学状态信息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学校构建了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学校运用该平台实时更新与日常教学工作状态数据,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等有关信息,且对有关教学状态数据进一步整理与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逐步形成对教学过程的常态化管理,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该平台还构建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网上评估子系统”。评估专家通过该系统可在线查阅、审查各二级学院的质量报告以及教学状态数据,能够对权限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评估。该评审系统可以根据各专家评审结果及其他观测点(职能部门提供)评审结果得到各个二级学院最终的评审结果、最终排序,完成高效评估。

(三)体系建设:规范指标体系,完善评估方案

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学校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新要求,组织评估专家和教学院长进行多次研究讨论,最终制定了评估工作的试行方案以及新的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反映了各二级学院日常教学状态,具体包括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根据分类评估原则,在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的设定上,学校又将大文科、理工类、医学类分为不同三类进行评估。

二、统筹部署,有序实施,推动评估顺利展开

(一)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及质量报告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要求,制定了《中南大学教学状态数据制度实施细则(试行)》,采集了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并要求各二级学院进行自评,编制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报告内容客观反映学院实际情况,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全面展示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和教学质量,体现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支撑数据。学院参照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进行自评,确定等级并打分。自评结束后,各学院本科教学状态相关数据及学年质量报告在校园网及本科教学状态信息平台上集中。

(二)开展本科教学网上评估

教学状态数据及教学质量报告后,学校组织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及督导委员作为网评专家,分“理工、文、医”三类对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进行网评。专家进入网评系统后,根据网站平台所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数据以及本科教学学年质量报告,参照指标体系等级标准,对评价学院的各项观测点进行逐项评级。网评系统再根据各专家及职能部门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分类排序。

(三)组织本科教学评估现场交流会

在学院自评的基础上,学校按理工、医学、经管文法艺术类,组织了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现场交流会。交流会要求学院党政一把手汇报本单位本科教学工作。专家结合二级学院(系)汇报情况、各单位自评报告、答辩情况和职能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对各单位进行整体评价。

(四)强化专家组实地考察

评估考察小组对各二级教学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核实自评报告中的支撑材料、日常教学管理状况、各类教学文档的管理、评估整改情况。并根据需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相关人员座谈会。

(五)注重综合评优及意见反馈

学校根据网评评审、实地考察、现场交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并确认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二级单位进行表彰,并在教学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等方向给予适度的倾斜与奖励。本科生院汇总、整理评估专家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的意见与建议,相关文件直接反馈到各二级学院。

三、确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评估工作基本结束后,学校对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充分吸收评估专家及二级学院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以迸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方案,促进二级学院改革与发展,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一)分类评估,凸显学科特色

中南大学目前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医、文等9个学科门类。评估将35个二级教学单位按学科门类分为理工、医学、大文科三大类,根据学院办学模式及学科特点制定了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别学院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凸显各学院的办学特色。例如,体系首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级指标,对于理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主要考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而其他13个工科学院均办有“卓越工程师”试点班,主要观测点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双导师制”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对于实习实训,大文科主要考察社会实践方面,医学主要考察临床技能训练,工科主要考察工程训练等方面的情况。

(二)状态评估,重在过程监控

评估将以往的工作“水平评估”改为“状态评估”,主要考核评价学院一个学年度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强调日常教学状态,明确二级学院的责权利,把管理重心下移到二级学院,确保日常教学与管理稳定而有序。指标体系中的大部分数据收集来自平时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反映本科教学实时和在线状态,例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教、教师评学等指标。实行状态评估,避免学院将本科教学工作停留在以往的成绩和成果层面,促使学院注重日常教学和管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在一些主要观测点上实行常态监测,以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三)数据共享,着眼常态监测

新的评估体系着眼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学院自我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将定量评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评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评估指标体系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要求,选取了本科教学核心数据中的40多项作为评估基础数据。例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教学事故数、双语课程数、实验开出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学生学科竞赛和获奖情况等。数据主要来源于本科生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平时收集整理而成。选取具有“可操作性、代表性、共享性”的数据是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基础,在评估时一目了然,便于评审专家评分。此外,学校定期全校的部分基本状态数据,有利于常态监测机制的建立。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部分较为知名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回顾,指出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应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建立三维立体测度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1.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1.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3指标的处理

由于企业信息化评估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各企业间指标数值有高有低,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测算之前,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但是各指标又不能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罗列,因为,首先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7

关键词:学生品德;量化考核;探析

我校是一所创建于1958年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6000余名,生源广而杂,专业多、班级多、学生多,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较低。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党的十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及道德品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012年5月至6月,我校德育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了深入的调查。通过分析,探索研究出中职生品德量化考核制度,对学生品德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中职学校学生品德量化考核制度是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并将班规与分数挂钩,学生违反班规扣相应分数,遵守班规奖励相应分数。班干部负责记录学生分数,并在学期末将每名学生得分进行统计,以此分数评定学生的操行等级制度。

一、学生品德分数考核责任人及其职责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品德量化考核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考核工作。学生科负责全校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等形式对各班级品德量化考核工作作具体指导。学生会是学生科与班主任、学生之间的桥梁,协助班主任、学生科抓好学生品德量化考核工作。

根据《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学生品德量化考核实施细则》(附件),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当天值日生记录每位学生日常德育表现情况,班长负责一周总结。

利用周日主题班会时间,班长结合日常考核记录,对每位学生一周品德情况进行评定,并计算相应的品德分数,记入《班级学生品德量化考核积分表》,由班主任将结果报学生科备案。

学期末,各班要结合本班该学期学生品德量化考核结果对每位学生进行学期操行等级评定,同时将结果报给学生科,学生科依据相关规定兑现考核结果并与学生成绩一道寄给学生家长。

二、学生品德分数计算办法

学生品德分数采取累计加减分的办法予以考核,基础分为100分。对违反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生,按照《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学生品德量化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在基础分中扣分;对德、智、体、美、劳等表现突出的学生,按规定在基础分中加分。第一周的品德分数为第二周的基础分,依次类推,累计相加,直到学期结束,学期最后一周每位学生的品德积分即为该生该学期品德分数,作为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

三、学生操行评定考核等次及应用

1.学生品德分数与学生操行评定的换算

学生品德分数是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的主要依据。品德分数在80分(含)以上的学生,操行评定等级为优秀;75分(含)~79分,操行评定等级为良好;60分(含)~74分,操行评定等级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操行评定结果作为学生评优与奖惩的主要依据

学期评优时,“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的评选资格是学生操行评定等级必须在“良好”以上;各类“标兵”类荣誉的评选资格是操行评定等级为“优秀”。评为“优秀毕业生”的学生操行评定必须是每学期均为“优秀”。

3.操行评定结果作为学校发展党员、团员的主要依据之一

4.学生发生违纪违规行为除扣减品德分数外,同时根据《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处罚暂行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通过制订较为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为班主任考核学生操行提供依据,克服班主任凭印象给学生写评语的弊端,做到科学公正,学生也会心服口服,便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学生品德考核制度成效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8

1.白城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科,吉林白城137000;2.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医事法学)专业,吉林长春130021;3.白城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作者应用将联系数用于不同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综合评价,由其有效值得出现时、最差和最优排序,说明不同地区在将来卫生监督质量的排序动态变化情况;由态势分析可将不同地区的卫生监督质量进行等级聚类,为卫生监督管理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方法操作简单,原理自明,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联系数;卫生监督;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7(c)-0062-02

联系数来自赵克勤先生提出的集对分析,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的事物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构函数,通常由该事物相对于某参考事物的确定性测度和不确定性测度两部分组成。联系数在各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既适用于有序分类资料的分析,也适用于数值变量资料的分析。对于数值变量资料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换为联系数。本文选择10个不同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评价数值变量资料,对卫生监督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个不同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的原始数据[1]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户建档率(%,X1)、发证率(%,X2)、监督率(%,X3)、监测率(%,X4)、体检率(%,X5)、调离率(%,X6)和培训率(%,X7)等。资料来自文献,真实可靠。

1.2统计方法

将不同地区卫生监督质量同一指标的数值变量分为三个等级,计算各指标的相对化数据,将其转换为归一化的三元联系数[2];之后根据差异分量系数的不同取值,计算不同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三元联系数的有效值,根据有效值的大小进行排序[3];根据归一化三元联系数各分量的大小关系,判定联系数的态势和势级[4]。

2结果

2.1划分原始数据等级并计算相对化数据

由于7个指标均为高优指标,应用离差法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均匀地分为优、中和差3个等级:每一评价指标的极差R=Xmax-Xmin,其中Xmax和Xmin分别表示同一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差、中和优对应的数值区间为[Xmin,Xmin+R/3)、[Xmin+R/3,Xmin+2R/3)和[Xmin+2R/3,Xmax],不同地区各指标对应的等级见表1数据后括号内所示。

对于高优指标的相对化数据Yj=Xij/Xmaxj,计算所得数值见表1。

2.2计算不同地区的联系数和归一化联系数并进行综合评价

将表1中处于“优”等级的相对化数据作为同部a,处于“中”等级的相对化数据作为异部B,处于“差”等级的相对化数据作为反部C,得到联系数U=a+Bi+Cj,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u=a+bi+cj。对归一化联系数的异部系数i分别按区间中间值法和“最不理想-理想法”计算不同地区联系数的有效值并分别按大小排序(中间值时i=0,j=-1,对应表2中有效值括号外数值和排序1;最不理想时i=-1,j=-1,对应表2中有效值下限和排序2;理想时i=1,j=-1,对应表2中有效值上限和排序3);比较三元联系数各部数值大小,查三元联系数的态势表[4]得各地区的态势见表2。

3讨论

联系数是进行集对分析的一个结构函数。集对分析理论是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数学工具,能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确定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5]。本文将多指标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的数值变量资料先按照离差法均匀地划分为三个等级,计算相对化数据,构造三元联系数,之后将归一化联系数的异部系数i分别按区间中间值法和“最不理想-理想法”计算不同地区联系数的有效值并分别按大小得出现时的、最差的和最优的排序结论,操作简单,原理自明。

所谓现时排序是指异部保持现状时有效值大小顺序,反映了不同地区现在卫生监督质量情况;最差排序是异部全部转化为反部,即等级“中”全部转化为“差”时有效值大小顺序,是最不理想的卫生监督质量极端排序结果;最优排序是异部全部转化为同部,即等级“中”全部转化为“优”时有效值大小顺序,是最理想的卫生监督质量极端排序结果。由表2可知,同一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的现时、最差和最优排序不尽相同。说明同一地区在将来卫生监督质量的排序动态变化情况,为卫生监督管理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可见,联系数把可确定数与所在范围相结合,把数与值联系起来;把宏观层次的确定量与微观层次上的不确定量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不确定系统。

联系数的态势函数是联系数中联系分量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据此可以从整体上比较两个联系数的大小[6],将不同地区卫生监督质量进行聚类分析。但是,在三元联系数态势分析时,由于a地区异部和反部同为零,B地区异部为零,难以进行态势和聚类分析。经请教方法创立者赵克勤先生,他认为“在作同异反联系数态势聚类时,联系数中的各个联系分量不能为零,遇上零时需要按另设的规则确定态势的归属。”“另设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本研究中,另设的规则可以是:当a大于0.6时,判定其为同势一级,这样,第一第二两个联系数都进入同势1级,就合乎逻辑。”这样得到如表3的态势分析结果。

[

参考文献]

[1]任力锋,王一任,张彦琼,等.topSiS法的改进与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1):64-66.

[2]史景明,孙爱峰.联系数在食品卫生质量合格率排序和发展趋势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90-591.

[3]张绍林,孙爱峰.联系数有效值在抗菌药物配伍治疗布鲁菌病效果排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73-374.

[4]沈定珠.体育用联系数学[m].香港: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7.

[5]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12.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9

关键词:框架;.net;;nhibernate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88-03

在高等教育的各个科目中,大学英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英语教育的延伸,是每个大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课程[1],具有范围广、普及率高、教学任务重的特点,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末端――考试管理,是一个任务量巨大而繁琐的工作[2]。为了缓解考试过程中学生多、工作量大的问题,近年来围绕大学英语考试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讨论和实施当中,为了提高考试、改卷效率,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多半大学英语教改项目都和计算机、网络相关联,因此开发一套结构清晰、效率高、功能完备的大学英语考试系统就尤为必要。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考试系统例如:驾照考试系统给驾照考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公平性,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也是我们常见到的考试系统,现在正在试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统也必将给考务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3]。

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基于B/S模型的考试系统,但针对大学英语考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考试系统。大学英语由于其题型得得复杂度高、题量多、题型复杂等特点,在开发设计和开发实施中都有其特殊性,针对大学英语考试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首先,数据复杂度高,传统软件架构实施难度大;

其次,考试系统软件架构不合理,不易拓展;

最后,题型、题量的复杂度决定了组卷效率不高,对试卷的出题全面性和试题唯一性的要求目前很多算法不能满足,特别是在英语考试系统中,会严重的影响组卷质量。

本文从现有的大学英语考务教改方面入手,结合高校大学英语公修课的实际需求,使用微软公司的.net开发平台,并结合.net的两种轻量级框架(和nHibernate)的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考试系统。

1.net与轻量级框架

1.1.net中的轻量级框架

和SUn公司的JaVa开发平台中的轻量级架构一样,微软公司也在其开发平台中加入了两种轻量级框架:和nHibernate。这两种框架分别借鉴了Java中的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框架,并在.net开发平台中新增了一系列新的特性。这两种轻量级框架的融入,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构建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工作。目前关于这两种架构的中文书籍还比较少,在网络上可以查找各种英文的相关资料,很多对效率和透明度要求比较高的平台都可以采用这两种轻量级框架构建[3]。

1.2框架的体系结构

很多程序开发人员都知道Spring框架是Java平台下的一种轻量级框架,这种轻量级框架以完善的设计模式,受到广大的JaVa程序开发人员的喜爱[3]。在Spring框架中提供了对一些列前沿开发思想的集成,因此大大方便了软件模型框架的设计。为了满足大多数.net开发平台用户的需求,微软公司在.net中也融入了基于Spring思想的新的框架――[4]。

1.3nHibernate框架的体系结构

因为JaVa平台的轻量级框架Hibernate率先提出,对于广大程序开发的人员来说更熟悉Hibernate,Hibernate是一个目前JaVa开发平台下的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该框架实现对JDBC轻量级的对象封装。而nHibernate是一个基于.net开发平台的轻量级框架,该框架主要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对象持久化类库,主要实现数据层的功能。该框架也是借鉴JaVa的Hibernate的框架,并加入,net开发平台关系型持久化工具的一些新技术而形成的[5]。

2基于轻量级框架的英语考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系统分析

针对大学英语考试的特点,为了方便快捷的使用此考试系统,本系统采用.net平台下的轻量级架构并使用B/S模式来实现。服务器端包括考试系统用到的试题库、组卷库、答题库等信息,采用B/S的模式,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考试系统要求管理员或者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建立题库,管理员在组卷的时候需要设置试卷的名称、试题类型、数量、分值以及考试难度和考试时间长度等参数。在考试的时候学生在完成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考试系统。为了满足题量题型相同,试题不同的要求,在考试时,系统中采用自动组卷算法,该算法自动根据管理员设置的参数从题库中随即抽取试题,动态生成试卷。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交卷,一旦考试时间结束系统会自动强制交卷。

2.2总体功能设计

该系统是B/S结构的考试系统,主要实现库管理、权限管理(用户、考试、改卷权限)、考试、考试状态统计、考试评分、查询统计等功能。整个系统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如图1所示。

2.3和nHibernate的架构设计

为了使得考试系统结构更清晰,在设计的时候将系统分为三层: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库层(数据持久层)。和nHibernate两种轻量级架构并不是软件系统的全部,而是将这两种架构和三个项目逻辑分层结成在一起,nHibernate实现数据持久层的功能,而实现业务逻辑层的功能[6]。

2.4数据持久层

数据持久层是web应用服务软件的底层部分,直接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在数据持久层中需要定义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类,以及与数据库的交互,该层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软件的效率和好坏。在该层设计的时候要同时考虑满足现有事务的功能需求,也要考虑到底层数据库发生变化时的灵活性,并且要为顶层提供数据功能交互的接口。

2.4.1nHibernate框架体系结构

化学中的数量级篇10

一、探析量化式班级管理

1.量化式班级管理的构造:四个维度

量化式行为管理包括四个基本的维度:正行为项目,指的是受到肯定的一些行为,完成这些行为将加分;负行为项目,指的是被否定的行为,凡是有这些行为者将被减分;行为的分数式量化,即每种行为都有相应的分值,是可视化、可计算的分数;学生行为量化汇总表,这张汇总表以周为单位,将学生的行为进行汇总,要给学生一个共同的基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或减,这张汇总表将是对学生进行阶段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2.量化式班级管理的原则

为了使制定的行为准则能被学生接受并能够有效地实施,在其制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体化美与丑的行为。行为的制定一定要具体化、细小化、日常化,这些行为要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尽量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行为转化为数字。所有的行为都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分数为1分或2分,这要视该行为的意义来确定。

(3)相应的正惩罚与负惩罚。好的行为加1分或2分,不好的行为减1分或2分。

(4)条例与学生协商制定。条例的制定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从众原理”,学生会更愿意遵守所制定的班级行为准则。

二、践行量化式班级管理,成就德育内化

1.量化正行为,鼓励正确的言行

正行为量化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乐于助人(加1分):包括帮助同学做事、帮助班级做事、帮助老师做事等。

(2)拾金不昧(加1分):捡到钱、物上交学校或归还失主。

(3)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加1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值日等工作。

(4)作业5个最好评价(加1分):指的是累计5次的最好的评价,不一定是连续的。

⑸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加1分):对于学校举行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积极报名参加。

⑹考试成绩优秀或进步5分以上(加1分)。

⑺2周没被老师批评(加2分):2周内在各个方面都没有被老师点名批评过。

⑻每周读书1-2本(加1分):要把读的书讲给同学们听,并说明受到何种启发。

2.量化负行为,抑制错误的言行

教室或校园内追逐、打架、对同学或教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随地吐痰、扔垃圾;跳着上下楼;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要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不许跳着下或一步跨几个台阶;损坏公共财物;没按时完成作业、背诵或默写等任务;一周迟到2次以上的;路队、早操等每天被批评2次以上;眼保健操被批评2次以上等行为都属于负行为量化项目,都会被适当减分。

3.管理与操作量化评分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说行为的制定是量化式班级管理的基础,那么行为汇总表的操作与实施则是量化式班级管理的保障。

首先,要实施定人定岗的原则。为了使评价尽量公平公正,班级内每两人负责一条量化规范的监督与记录,每周向班级汇报一次,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组员的评价分数记录,组员监督。

其次,时间跨度要适中。每周一次小的汇总,由各项目的负责人当众宣读各项得分或加分的学生名单及其分数,组长记录在专用本子上,每月一次大汇总,组长将本月每周的汇总进行计算后,由班长记录到班级墙上的大表上。

另外,惩戒要最小化。行为监督人,要对违规的学生先警告,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若再次违规方可记录减分,并且要记录其违规的时间及具体事件。

4.基于心理的奖惩,有效内化德育

在制定行为标准时,要将奖惩的标准与措施事先向学生讲明白,使学生知道各种行为的后果。

奖惩面前一律平等,班级干部与其他学生互相监督,同样接受表扬与惩罚。对于班干部犯错,惩罚的力度只会更大。对于经常犯错的同学,只要稍有进步,就给予大力的表扬。

奖惩要及时,每周一次汇总时,对分数相对少的后3名学生,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惩罚。

奖惩措施要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和形成正确的行为,不能有损学生的自尊心,不要针对人,而要针对事,使学生乐于接受。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