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4:26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1

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大火毁灭森林和草原,还污染大气。带来了山西省森林和草原防灭火工作导则,欢迎大家学习!

 

 

山西省森林和草原防灭火工作导则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规范防扑程序,明晰工作内容,强化责任落实,构建新型林草防扑火机制,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印发了《山西省森林和草原防灭火工作导则》,要求各地各林区专题学习,并贯彻执行。

《山西省森林和草原防灭火工作导则》共分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组织体系、火灾风险防控、预警及响应、信息报送、火灾早期处置及扑救、善后工作、制度机制、保障建设十一个部分。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规范防扑程序,明晰工作内容,强化责任落实,构建新型林草防扑火机制,保护森林草原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山西省各市、县林草部门及省直属各国有林管理局(以下简称“省直林局”)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早期处置及扑救等工作。

3、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管、应急统筹、林草防控的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分级负责、联防联护的原则;

(3)坚持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积极消灭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扑、安全第一的原则。

4、组织体系

4.1防火专设机构

根据机构改革有关精神,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省林草局”)设置防火处,省直林局应设置防火科,负责本地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及早期处置等业务工作;市、县林草部门应加强防火机构建设。

4.2防灭火指挥中心

省林草局设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以下简称“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总指挥由局长兼任,副总指挥由主管防火工作的副局长、森林公安局局长兼任;主要负责森林草原火情、火灾的预防,火灾早期处置及扑救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

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防火处处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森林和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中心主任兼任,防火处负责防灭火指挥中心日常工作,预警监测中心具体承办值班、预警监测、火情火灾信息接收报送、林草系统火灾扑救中的相关事宜。市、县林草部门及省直林局均应设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具体参照省林草局设立。

4.3防灭火专家库

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均应设立防灭火专家库,将当地在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处置、扑救中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专家库;在组织扑救较大森林草原火灾时,应吸纳专家库人员参与扑火方案制定、火场作战指挥等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科学决策、实战指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4.4消防队伍

各级林草部门应按照“县县建队”的原则,建设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半专业队。

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县、省直林局和11个设区的市,均应组建100人以上的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设区的市可以与本辖区内的县或省直林局合建);其余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的县,应组建50-80人的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

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的乡(镇)和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应根据当地森林草原防火的实际需要,建立20人以上的半专业森林草原消防队伍。

4.5巡护队伍

各林场、林区、有林单位应根据林地面积、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等,聘用一定的专职管护员、兼职管护员等人员,对所辖区域内森林、草原资源进行防火巡护。

   5、火灾风险防控

5.1防火宣传教育

5.1.1宣教时机

重点时段宣教

每年12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期间,应开展经常性的森林草原防火宣教活动。

重要节点宣教

(1)每年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应围绕烧荒燎堰、焚烧秸秆等农事活动,开展防火宣教活动;

(2)针对春节、清明、“十月初一”、红白事等民间习俗中上坟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祭祀用火、点放孔明灯等行为,开展防火宣教活动。

其它时段宣教

(1)每年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应围绕森林草原旅游、野炊等,开展防火宣教活动;

(2)针对在林区内林业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施工作业期间的野外用火行为,开展防火宣教活动;

(3)其它高森林草原火险时段及有必要开展防火宣教的时机。

5.1.2宣教方式

固定媒介宣教

(1)有效利用高速公路、国省道、乡村公路、铁路等周边建筑物粘贴或刷写宣传标语进行宣教;

(2)有效利用村庄、学校、林区周边的工矿企业等建筑物粘贴或刷写宣传标语进行宣教;

(3)有效利用林区边缘的碑、牌、墙、封山育林围栏等固定设施粘贴或刷写宣传标语进行宣教;

(4)利用乡村广播、黑板报、公示栏等进行宣教。

移动媒介宣教

(1)通过印发纸质宣传资料进行宣教(如:报刊、杂志、宣传页、宣传画、春联等);

(2)通过印制防火宣传物品进行宣教(如:宣传版面、条幅、彩旗、红袖章、围裙、坎肩、太阳帽、书包、手提带等);

(3)通过防火宣传车辆流动宣教。

电视网络宣教

(1)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进行宣教;

(2)通过手机短信、微信、抖音、微视频、动漫等新型媒介进行宣教。

其它形式宣教

(1)利用防火宣传月、座谈会、防火讲座、培训会等形式进行宣教;

(2)利用以防火为主题的快板书、音乐舞蹈剧、有奖知识问答等文艺题材,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等进行宣教;

(3)通过公开曝光火灾案例和肇事人员的处理情况,开展警示宣传教育。

5.1.3宣教群体

主要群体

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应全覆盖,主要对中小学生、林农群众、林区施工作业人员、林区工矿企业职工、旅游人员等进行宣教。

特殊群体

(1)突出对痴、呆、傻、聋、哑、精神病人等6种人及其监护人进行宣教;(2)重点对坟(墓)主、返乡祭祀人员、放牧人员、矿主、七十岁以上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宣教。

5.1.4宣教地点

主要侧重于林区和林农交错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工矿企业、旅游景区、火车站、汽车站、集贸市场、林业生产性施工和非生产性施工作业点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

5.2防火巡查巡护

5.2.1巡护队伍

巡护队伍主要有4类:专职管护员队伍、兼职管护员队伍、森林草原消防队伍、森林公安队伍。

专职管护员队伍

专职管护员由各森林草原经营单位实行购买式服务和聘任制管理,专门开展野外巡查巡护工作。

兼职管护员队伍

兼职管护员包括各级林草部门和各乡(镇)、村委会聘用的护林员、生态护林员、防火信息员。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主要负责对集体林地的巡查巡护;防火信息员主要是协助专职管护员负责国有森林草原资源的巡查巡护。

森林草原消防队伍

森林草原消防队伍按照“有火打火、无火巡护”的原则,在各自辖区内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防火巡查工作。

森林公安队伍

森林公安队伍按照“有案破案、无案巡逻”的原则,在各自辖区内配合有林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防火巡查工作。

5.2.2巡护方式

防火巡护应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区和责任人,严格落实网格化巡查、定点责任看护两项制度,采取地面巡护、无人机空中巡护和GpS巡护等多种巡护方式,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5.2.3巡护责任区

每个管护员都应明确巡护的区域、面积、责任,原则上人均巡护面积为0.5万亩至1万亩。

5.2.4巡护内容

巡护人员按照工作职责主要任务有:

野外用火管控

对野外焚烧秸秆、烧荒燎堰、上坟烧纸、工程用火、点火取暖、野炊、吸烟等违规用火行为应及时进行制止,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或派出所报告。

隐患排查

①发现隐患。各防火责任人应对责任区火灾风险点、危险源等隐患进行经常性的排查,重点对企业厂矿周边,林区内“林顶线”、“林包线”、“打火星”、老化线路,以及对林路、林农、林牧、林缘地带可疑、可燃物等火灾隐患易发生点应逐一造册登记,建立隐患台账。

②报告反馈。巡护人员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做到当日发现、及时报告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对发现的隐患点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消除隐患。

热点核查

对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等监测发现或上级通知核查的林草热点信息,应立即进行核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核查结果。

发现火情

各类巡查巡护人员巡查时发现的火情,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单位。

5.2.5巡护重点

重要时段

在森林草原防火特险期、农耕期、春季旅游期、节假日、清明节等时段,应加强巡查巡护的频次和密度。

重点人群

(1)突出对痴、呆、傻、聋、哑、精神病人等6种人进行重点防范。

(2)对野外施工作业人员、放牧人员、农耕人员、坟(墓)主、返乡祭祀人员、七十岁以上老人、森林草原旅游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防范。

5.3火源管控

5.3.1封山禁火

森林草原防火特险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森林草原防火形势需要,及时封山禁火令,划定禁火区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5.3.2农事用火管控

各级政府及其农业、环保、林草等部门对可能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焚烧秸秆、烧荒燎堰等民事用火,应采取措施严格管控。

5.3.3其它用火管控

对于在林区内进行林业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等施工作业用火,应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5.3.4野外用火管控

对于一切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应加大管控、查处、处罚力度。

5.3.5设置防火检查站

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在通往林区的村口、路口、沟口和景区入口,应设立固定或临时防火检查站卡,加强防火检查,收缴携带的火种,杜绝火种入山进林。

5.4联防联护

相邻的省、市、县、乡、村,国有林局、林场与毗邻县、乡政府以及村委会之间,均应建立区域联防机制,在信息共享、宣传互动、联防联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实行有火共扑、无火共巡的联防联护机制。

5.5火情监测及报告

运用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监测

各级林草部门应充分利用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对所辖区域热点、火情进行监测。

①指定专人每天负责查看、接收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的热点、火情信息;

②对接收到的本辖区内热点、火情信息,应立即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

③核查结果应在规定的2小时内,通过手机app终端或值班电脑相关页面迅速反馈;

④反馈内容主要包括:火情发生地点的地类、核查人员姓名(或手机号)、火情描述、火情照片等;

⑤上报核查结果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其他方式

各有林单位应通过远程视频监控、防火瞭望塔观察、无人机巡护、地面巡查巡护等多种方法手段,对所属林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监测,及时发现火情,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

5.6防火督导检查

森林草原防火期和其它高森林草原火险时段,各级林草部门应组织防火督导组,对基层防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军事重地等重要区域应重点督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6、预警及响应

6.1火险预测预报

依据省气象局中长期天气预报,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综合分析研判森林草原火险形势,会同省应急厅、气象局及时向全省森林草原火险形势宏观预测预报;配合省气象局制作全省24小时高森林草原火险天气预报,提请森防指办公室,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全省。

6.2火险预警

6.2.1预警分级

根据各地森林草原火险天气条件(大风、干旱、高温等)、林内可燃物易燃程度以及林火蔓延成灾的危险程度,将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从高到低划分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五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无色表示,五级为最高级。

6.2.2预警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应急、气象部门会商,共同制作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信息,并提请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通过预警信息平台和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向预警地区和公众红色、橙色、黄色预警信号。蓝色、无色为较低火险等级,不进行预警信号。

6.3预警和响应

6.3.1红色预警及响应行动

森林草原火险红色预警等级为五级,形势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草原火险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必须作出以下响应:

(1)预警地区应加强值班调度,密切注意火情动态;

(2)提请市、县政府及时禁火令或禁火通告,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3)组织各类巡护队伍进一步加大巡查巡护密度,延长巡护瞭望时间,密切监视特殊人群动向;

(4)严格火源管控,在进入林区的主要沟口路口设卡布点,严禁携带火种进山;

(5)对可能引起森林草原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严格管理,对重要地区或重点林区严防死守;

(6)森林消防专业队全员值班备勤,半专业扑火队应集结待命,进入临战状态,队员着装,物资机具装车,确保在接到扑火命令后10分钟内出发;

(7)对红色预警地区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和值班备战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8)做好赴火场工作组的有关准备。

6.3.2橙色预警及响应行动

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等级为四级,形势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草原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必须作出以下响应:

(1)预警地区应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要对重点和特殊人群重点宣传;

(2)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审批,禁止在森林草原防火区野外用火;

(3)在重点火险区设卡布点,禁止携带火种进山;

(4)组织巡护队伍开展不间断的巡查巡护和瞭望监测;

(5)森林消防专业队全员值班备勤,靠前布防;半专业扑火队做好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

(6)对橙色预警地区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6.3.3黄色预警及响应行动

森林草原火险黄色预警等级为三级,形势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草原火灾较易发生。必须作出以下响应:

(1)预警地区应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

(2)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巡护、瞭望监测,加大火源管理力度;

(3)认真检查扑火机具装备、物资等落实情况;

(4)森林消防专业队、半专业队做好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有关准备工作。

6.4预警解除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预警具备解除条件后,根据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解除警报通知(或公告),终止预警响应,恢复正常工作。

7、信息报送

7.1热点信息核查及报送

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和森林草原经营单位,对发现、监测、接收到的林草热点信息,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并在1.5小时内将核查结果逐级上报到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

7.2火情信息接收

(1)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接到省森防指(或有关部门)森林草原火情信息后,应立即逐级通知所涉市、县或省直林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

(2)各森林草原经营单位一旦发现(或监测到)森林草原火情,应第一时间向当地林草部门(或省直林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3)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应接收任何公民或组织报告的森林草原火情信息。

7.3火情信息报告

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火情报告后,应按照“有火必报”的原则上报,并立即组织开展扑救。具体报告事项有:

(1)当确认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应立即向当地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领导报告,同时向当地森防指办公室报告;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综合研判火情发展态势,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领导。

(2)各地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当地林草部门必须第一时间纵向逐级上报至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

(3)初发森林草原火情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有:起火时间、火灾地点、起火原因、起火地点天气情况、植被情况、过火面积、扑救情况、可能蔓延的方向、是否需要支援等。

(4)火情(灾)信息应当逐级上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越级上报,但越级上报后应及时按正常程序上报。

(5)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值班员每天应汇总全省辖区内的森林草原火情火灾信息,及时报告防灭火指挥中心及办公室领导。

(6)省直林局辖区内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应立即同时向省林草局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和火情(灾)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森防指办公室报告。

(7)跨行政区域发生森林草原火情(灾)的,火情(灾)信息应向其共同的上级报告,特殊情况可分别报告。森林草原火情(灾)可能会蔓延到行政区域以外的,应及时通报相邻单位。

7.4火灾扑救期间信息报告

(1)火灾扑救期间信息报告,应当按照“逐步求精”的原则,先电话报告大概信息,随后核实并书面报告全面、准确的信息;

(2)信息应动态化报告。火灾扑救期间,每隔2小时向上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一次火情动态和扑救工作进展情况;遇有重大情况要随时报告。

(3)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期间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有:火场指挥员、扑火力量组成及数量、火场主要气象因子、火线长度、火点数量、初判火场面积、火场发展态势、下一步打算等。

7.5重要时段日报告制度

在森林草原防火紧要期、重点时期或者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指定的时段,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调度日报告制度。

各级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于每天16时前向上级防灭火指挥中心书面报告当天火情发生情况。

8、火灾早期处置及扑救

8.1应急响应

森林草原火情发生后,各级林草部门负责森林草原火灾的早期处置。当地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应按照“打早、打小、打了”和“分级响应、积极消灭”的原则,展开火情处置工作;同时,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立即投入统筹、组织、协调等各项事宜中。具体如下:

(1)火情(灾)发生地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领导立即带领当地防扑火专家及相关人员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指挥火灾早期处置及扑救工作;

(2)迅速调集所属专业队、半专业队赶赴火灾现场;

(3)立即成立扑救火灾指挥组、侦察组、专家组、扑救组、后勤保障组等相应组织机构,并分头展开工作;

(4)根据火场侦察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森林草原植被、气象条件、队伍到位、群众向导以及火场态势等因素,科学制定扑火方案;

(5)扑救组根据方案,积极开展火灾扑救;

(6)根据扑火需要,迅速调集相应扑火装备、物资;

(7)上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应及时掌握一线火情,并根据火情态势发展积极做好相关的指导、帮助工作。

同时,按照事权等级划分,立即逐级归口上报,坚持边报边扑、报扑同步;基层政府、各级组织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组织扑救。

8.2参与指挥部工作

当扑火前线指挥部成立后,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林草系统主要负责前指赋予的一线火场的扑救任务,并提供专家咨询等工作。具体如下:

(1)参加指挥部工作,参与指挥部决策;

(2)积极发挥专家组作用,为指挥部提供扑救火方案及相关建议;

(3)火灾扑救现场的负责人应及时向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以便科学指挥决策;

(4)根据扑火需要,及时提出需求,提请指挥部予以解决;

(5)根据火场情况及发展态势,提出是否需要调用上一级人力、物资、装备支援等。

8.3科学组织扑火

根据火场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森林草原植被、气象条件以及火场态势等因素,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科学组织扑火。

8.3.1科学组织指挥

火灾现场指挥员应由熟悉业务、有扑火经验的领导担任。

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提前选好避险线路和地点,确保扑火人员安全。

8.3.2扑火时机选择

要根据天气、地形、火势等各方面因素,科学确定扑火时机。一般应在林区温度较低、湿度较大、风力较小、风向较稳定的时段(如:凌晨天刚亮前至上午9时,一般为最佳时段),组织各类扑火力量,实施重兵扑救、科学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8.3.3科学配置扑火力量

在火灾扑救中,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要发挥扑火专长,发挥主力军、突击队作用,主要承担打火头、攻险段、保重点的重任。

要按照专业力量打明火、半专业队伍和群众消防队伍清余火、当地干部群众守火场的配置原则,科学配置各类扑火力量,配置比例应为1:2:3(或1:3;5),提高扑火效率,确保人员安全。

8.3.4扑火方式

森林草原火灾应采取直接灭火、飞机灭火、隔离灭火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扑救。

(1)火焰高度低于1.5米的地表火,可采用风力灭火机、风水灭火机、2号、3号灭火工具等进行直接扑救;

(2)火焰高度大于1.5米的地表火,应采用灭火弹、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消防水泵、开设防火隔离带、飞机撒水等方式进行扑救;

(3)对树冠火和大风天气下的森林草原火灾,主要采取飞机灭火、隔离灭火的方式进行扑救。

8.3.5扑火人员安全防护

参加扑火人员要科学选择行进路线,禁止从植被茂密、峡谷地带接近火场,禁止迎火头蔓延方向接近火场。

在火灾扑救中,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扑救。

8.4提高响应级别

当火场、火势已超出本地火灾扑救力量能力范围时,当地林草部门应积极主动向前线指挥部及上一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提出申请,在指挥部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上一级防灭火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1)派出工作组及专家;

(2)抽调外援消防专业队伍;

(3)筹措、提供扑救火灾物资、装备;

(4)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当军事设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重要电力设施等重要目标物和重大危险源受到森林草原火灾威胁时,应立即提请上一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8.5分级响应及处置措施

根据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情形,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当地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依据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启动的应急响应等级,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一般情况,随着火情态势的不断发展,响应级别随之提高,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也随之做好响应相关工作。

8.6火场清理和看守

森林草原火灾扑灭后,林草部门应按照前线挥部统一部署,组织所属扑火力量做好余火清理工作。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味后,扑火人员方可撤离火场。火场看守工作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

8.7响应结束

在森林草原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构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9、善后工作

9.1火灾调查

火灾扑灭后,林草部门应在当地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领导下,做好火灾调查相关工作。

9.2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林草部门要及时总结、分析火灾预防工作漏洞、火灾发生原因和火灾扑救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按时报送工作总结。

9.3植被恢复

火灾过后,林草部门应适时做好火烧迹地林木采伐、植被恢复等相关工作,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尽快恢复森林草原植被。

10、制度机制

10.1值班制度

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办公室应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干部要坚持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

10.2报告制度

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当地林草主管部门应立即逐级报告上级林草主管部门,同时报送同级应急主管部门,实行“双报告”制度,做到有火必报。

10.3协同联动机制

各级林草和应急管理部门应建立森林草原火灾信息报送处置协同联动机制,凡先接到火灾信息报告的一方,应当立即组织进行处理,同时及时通报对方,并随即上报。

10.4会商研判制度

根据全省森林草原防火规律和火险等级,省林草局应及时会同省应急厅、省气象局开展会商,对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适时火险预警信息,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各项工作;根据火灾发展趋势等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会商,研判火灾发展趋势,安排部署各项扑救工作。

10.5网格化巡查、定点责任看护制度

森林草原防火巡查巡护应建立责任制,把林区划分为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都有明确的防火责任人,每个巡护人员都有明确的巡护区域、面积、责任,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10.6靠前驻防制度

在森林草原防火特险期,消防专业队、半专业队应到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驻防,确保一旦发生火情,第一时间处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10.7联防联护制度

相邻的省、市、县、乡、村,国有林局、林场与毗邻县、乡政府以及村委会之间,均应建立区域联防机制,在信息共享、宣传互动、联防联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实行有火共扑、无火共巡。

10.8群防群治制度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仅要组织专职管护员、兼职管护员、森林消防队员、森林公安人员开展巡查巡护,而且应广泛发动林区干部群众参与防火,形成专群结合的防火局面。

10.9督导检查制度

在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期、紧要期,各级防灭火指挥中心应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所辖区域防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防范化解风险,积极消除火灾隐患。

11、保障建设

11.1基础性工作

各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有林单位应提前做好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在处置突发森林草原火情、火灾时能够有备无患、高效应对。具体如下:

(1)工作内容

①地形地貌概况,主要包括山势走向,山梁、山谷、河流、悬崖峭壁等分布,岩石裸露地、林中空地、地类、林分结构、林种及分布区域等;

②辖区内现有道路分布状况,明确道路类型(如,等级公路、简易公路、土路、步行道等);

③一旦发生火灾,比较适宜开设防火隔离带的地点、地域分布(如,辖区内可依托道路、河流、林中空地等适宜开设防火隔离带的位置、走向等情况);

④辖区内拟建设防火通道、生物防火隔离带的规划、打算;

⑤辖区内村庄、厂矿企业、学校及河流、湖泊、水库等取水点的分布情况;

⑥辖区内加油(气)站、天然气管道、化工厂等重要设施及易燃易爆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分布情况;

⑦林区内高压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等分布情况;

⑧林区火险等级区域分布情况;

⑨辖区内专业队、半专业队驻防及分布情况。

(2)各有林单位应结合各自辖区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情况,将上述内容勘查、划定、系统梳理,编印成册,并标注在地形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卫星(遥感)影像图等图上,形成系统、完整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工作图表资料。

(3)各级林草部门、各有林单位应结合本辖区内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际,制定防灭火工作建设规划,编制森林草原火灾处置应急预案,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1.2技术保障

各级林草部门防灭火指挥中心均应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专家库,将当地在森林草原火情处置、火灾扑救中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理论造诣的人员,纳入专家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森林草原防火监测系统、指挥信息系统等手段建设,为扑救火灾及信息化防火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1.3物资保障

省林草局应加强省级和省直林局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储备足够的扑火机具、防护装备和通信器材等物资,用于支援各地和省直林区扑火需要。各级林草部门防火机构应根据本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需要,建立本级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装备。

11.4基础设施保障

各级林草部门防火机构应根据本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际,加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高山瞭望塔(监测预警点)、森林草原消防供水系统、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卡、宣传警示固定碑牌等的建设力度,构筑形成一整套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消防专业队、半专业队营房设施、训练场地、办公生活及必要的附属设施建设,满足消防队伍正常的工作、生活需要。

11.5经费保障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2

(一)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确保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适用本预案。

1.全省持续出现高火险天气,且森林火灾不断发生,有可能大范围蔓延的;

2.24小时内本省发生30起以上,或某设区市发生10起以上,县级行政区域发生5起以上且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3.森林火灾延烧时间较长,且扑救困难或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且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4.森林火灾危及重点林区或电力、通信等设施,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居民居住区的;

5.火场跨越省级行政界限,火势危险性较大的;

6.火场面积较大,且有不断蔓延危险,需要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协调扑救的。

(四)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响应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2.部门配合。各级各部门应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3.以人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4.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扑救、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五)预案启动

当省内出现需启动本预案之情形时,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防火办)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或指挥报告,经批准后,即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本预案启动后,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部门应快速响应,按照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灭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在本预案分级响应中另行规定。

(二)省防火办

负责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森林火灾后,负责有关的综合调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协调组织扑火力量、扑火物资调配、通信联系、火场监测及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工作。省防火办办公地点设在省林业厅。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

要按照本预案制定本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职责与任务,明确火场的组织指挥、扑火力量组织、扑火物资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三、预防、预警、监测、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加强经常性的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野外生产、生活用火行为;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火灾隐患的检查监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计划、有防范地组织开展的农田林缘可燃物烧除,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和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防范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二)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会同省气象局加强全省森林火险预测预报体系建设。组织各地按照《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工作。当黄色以上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时,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应与气象部门合作,在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中向辖区播放高森林火险天气警报;当红色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时,省电视台应在有关栏目中用字幕滚动播放,向全省播发预警信息;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气象部门应加强火场天气的监测,适时提供火场气象信息。

(三)森林火灾监测

省防火办利用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测掌握省内林火发生及动态变化,及时制作卫星林火监测图像和监测报告,并通过省森林防火网络系统发送到基层。火灾发生地防火办要密切监视火场周围动态并及时报告。

(四)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趋势,针对重点火场情况制订人工影响天气方案,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尽快扑灭森林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五)森林火灾报告

1.当发生森林火灾时,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应将火情向本级人民政府、设区市防火办报告,并及时向省防火办报告。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旅游区及部级森林公园发生森林火灾,除按以上时限向上述单位报告外,应同时电话报告省防火办。

2.当火灾扑救中发生人员重伤或死亡时,市、县(区)森林防火部门和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旅游区及部级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应书面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防火办报告,同时迅速组织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

四、应急处置

(一)分级响应

Ⅲ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3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1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3.24小时内某县级行政区域发生5起以上森林火灾且未扑灭的;

4.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未灭且扑救困难的;

5.火场边缘距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5公里以内且未扑灭的;

6.火灾中造成1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且火灾尚未扑灭的。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应急处置: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立即开通与森林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通信联络,指导事发地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扑救工作。

(2)必要时发出通知,部署全省森林火灾防范工作和全省森林防火令。

2.省防火办

(1)实时掌握全省火情、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及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2)召集有关专家会商火情,分析火情发展趋势,研究防范与扑救措施,提出火灾扑救指挥的意见建议。

(3)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的指令,检查督促各地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3.省气象局

及时掌握火场天气变化情况,分析全省森林火险发展趋势,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4.省广播电视局

播发省政府或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火情通报和有关森林火灾扑救的部署。宣传报道各地重要扑火动态。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

森林火灾发生后,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扑救。明火8小时后未灭的森林火灾,县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和包片挂点领导应到场指挥扑救;明火12小时后未扑灭的森林火灾,县(市、区)主要领导应到场指挥扑救。明火24小时未灭的森林火灾,设区市扑火前线指挥部要组建到位,设区市人民政府主管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应到场协助指挥扑救。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死难者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Ⅱ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6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2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3.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达48小时后尚未扑灭的或受害森林面积达1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下森林火灾;

4.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5小时后未扑灭的;

5.火场面积较大、有继续蔓延趋势且危及重点林区或电力、通信等设施的;

6.火灾中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且尚未扑灭的;

7.发生在省际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第(一)款所述各项工作外,还应当做到: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召开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全省森林防火令,研究部署应急扑救工作。

(2)对重点地区或重大火灾扑救工作作出决策,扑火救灾的各项命令,视情指派专人前往重点地区或火场协助指挥扑救。

(3)对48小时后火势没有得到控制或需要跨区支援扑救的火场,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率有关人员赶赴火场,建立省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进行现场指挥。

(4)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火灾扑救情况。

2.省防火办

了解各地火灾扑救动态,督促各地做好重点火灾扑救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防火办公室报告情况。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通报火情、灾情。

3.省气象局

分析预报森林火灾发生区域未来24小时和48小时天气和火险等级发展趋势,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参加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会议研究火灾扑救方案。

4.驻闽军警部队

根据重大火情、险情通报,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部队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投入灭火抢险工作,并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通报准备和投入扑火力量及进展情况。

5.省电力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及时报告森林火灾危及重要电力、通信设施的有关情况,并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灭火抢险工作。督促当地电力、通信部门保障火场指挥的电力供应,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6.省林业厅

组织协调本系统直管的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采育场等单位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组织森林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加强森林火灾案件侦破,维护火场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准备,随时参加扑火前线指挥部工作。

7.省卫生厅

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等各项准备,组织指导当地医疗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救治。

8.省民政厅

负责协调因森林火灾造成大量灾民紧急转移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拔救灾物资,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组织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工作。

Ⅰ级响应

1.24小时内全省发生10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2.24小时内某设区市发生40起以上森林火灾且大部分未扑灭的;

3.明火延烧时间累计达72小时后尚未扑灭且火势有进一步扩大危险的,或受害森林面积达300公顷以上,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火灾中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重伤且尚未扑灭的;

5.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风景名胜区或大面积生态公益林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20小时后未扑灭且有继续蔓延危险的;

6.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或烧毁重点林区、林区城镇、居民点以及电力、通信等设施,已造成重大损失的;

7.受害森林面积特大,且有继续蔓延危险,需要中央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第(二)款的各项工作外,还应当做到:

1.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1)召开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

(2)对72小时火场还未得到控制或需要跨地区支援扑救的,由指挥或副指挥率有关人员赴火场,建立省级扑火前线指挥部,进行规范化调度和科学的组织指挥。

2.省政府办公厅

(1)汇总各地扑火动态与灾情。

(2)向有关部门请求给予扑火力量、灭火物资器材、大型扑火设备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援。

3.省防火办

(1)迅速联系沟通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时了解和通报火情。分析提出是否宣布进入森林防火紧急状态的意见。

(2)督查、反馈国家和省政府各项决定和命令的落实情况。

(3)实时掌握重、特大火场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火情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出遭受森林火灾危及的林区居民地、电力、通信等设施以及部级自然保护区等应急防御建议。

(5)向省政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以及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省气象局

加强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根据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到重点火场开展气象现场监测预报,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5.省林业厅

组织动员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积极投入森林火灾扑救。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派员参加前线扑火指挥部工作。

6.省级其它有关部门

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扑火救灾的决策和部署,按照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全力支援扑火工作。

(二)扑救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在扑火中,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随着火情趋重,扑火前线指挥机构的级别随之提高,应坚持由上至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三)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其它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四)扑火安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高度重视森林火灾扑救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指挥、安全高效”的扑火原则。扑火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掌握火场地理环境和火情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开设阻火隔离带和实施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变化,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在扑火中要做到“三不三应”,即:进入夜间,对情况复杂的火场原则上围而不打,应组织人员开设火路,待凌晨气温低、湿度大的有利时机组织力量突击扑打;扑打火头,原则上不动用群众,应组织专业队伍突击扑打;在复杂危险的地形条件和火情下,原则上不动用大兵团作战,应组织精干的专业队实施突击,严防发生事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林区居民居住地周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人员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果断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五)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扑救森林火灾应以当地森林消防队、驻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专业(半专业)扑火力量为主,组织动员当地林业职工、机关干部及当地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设区市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的申请,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省内扑火队伍实施跨区域支援扑火。跨区扑火原则上以地方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就近增援,也可视当时各地火险程度和火灾发生情况,调整增援梯队顺序。

(六)信息

1.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及扑火动态等信息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其余的森林火灾及扑火动态等信息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授权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

2.森林火灾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七)应急结束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被有效控制后,应急处置工作是否结束,按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意见办理。其余火情在全部扑灭后,应急处置工作是否结束,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决定。

五、后期处置

(一)火案查处

查处重大以上火案,省公安、监察、林业等部门应成立联合工作组,督促和协助地方及时查明火因,对火灾肇事者和渎职人员依法依纪做出处理,查处结果要及时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二)灾后恢复

森林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房、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及时组织力量,对因灾受损的电力、通信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设施,迅速组织抢修。林业部门要及时做好火烧迹地的更新造林等相关工作。

(三)火灾评估

火灾损失情况,由事发地设区市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并及时上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四)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和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及时向省政府上报重、特大森林火灾突发事件的工作总结。

六、综合保障

(一)物资储备保障

省、市、县(区)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根据各自的行政区域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在重点林区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基数的扑火机具、防护装备和通信器材,以保证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补给。

(二)应急资金保障

各级处置森林火灾所需的经费,按《福建省财政厅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三)后备力量保障

加强各级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重点装备30-50人的骨干扑火队伍的同时,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的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梯队,应对重、特大森林火情。各种扑火队伍要在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四)预案演练培训

为保证本预案的实施,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有计划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的内容进行演练。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有计划地组织扑火指挥员、扑火队员以及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扑火技战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

七、附则

(一)说明

1.《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重、特大森林火灾”是下列重要火情之一的森林火灾:燃烧蔓延超过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的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超过300公顷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威胁或烧毁林区居民地及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2.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预案管理

本预案是省政府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措施,预案实施后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及时修订报省政府批准。

(三)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和《福建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对在扑火中牺牲的人员抚恤和需追认烈士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由地方民政部门和部队系统办理;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解释。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3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据《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除城市园林景区及街道绿化树木外的森林火险预防、扑救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是指由省和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森林火灾天气条件预测和林区可燃物状况,以及野外用火实际做出的专项预警结论,并向社会公众的预警信息。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主管部门,为预防和快速扑救森林火灾,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采取应对性预防措施。实施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应当遵循因险施策、科学应对、分级响应、分层落实的原则。

第五条全省统一将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划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并用中英文标识。在高森林火险预警期,县(市、区)森林防火部门应将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标识,悬挂放置在进出入林的道路口,以及林区人员活动频繁密集场所的显要位置,以便公众及时识别警示标识。

一、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未来24和48小时内,天气条件将导致林内可燃物较易点燃,林火较易蔓延,具有中度危险性。

二、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未来24和48小时内,天气条件将导致林内可燃物容易点燃,易形成强烈火势,快速蔓延,且可能在本省局部地方造成森林火灾持续发生,并形成较大范围的蔓延,具有高度危险性。

三、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在未来24和48小时内,天气条件将导致林内可燃物极易点燃,林火极易迅猛蔓延,扑救难度极大,且可能在全省形成森林火灾暴发性发生,大面积蔓延,具有极度危险性。

第六条在森林防火期内,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行动,划分为黄色预警(三级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四级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五级森林火险)三个等级状态。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依据不同的预警信息和响应状态规定,迅速组织开展森林火灾的防范和扑救准备工作。

一、黄色预警响应行动

(一)将黄色预警信息传达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基层乡(镇)、场(所、站)。

(二)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督促基层严格野外生产性用火的审批管理,确保安全用火。组织基层护林员加强对野外违章用火的查禁,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四)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有一名副指挥在位,组织森林防火办公室加强24小时值班和火情调度,随时掌握辖区内火灾情况,及时处置各类火情。

(五)组织各级森林消防队伍和应急扑火队,加强戒备,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橙色预警响应行动

(一)将橙色预警信息迅速传达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基层乡(镇)、场(所、站)、村,并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应适时森林防火令,在林区严格控制野外用火活动,并组织基层护林员和了望台(哨)的了望员到岗,加强对重点地段和重点部位的野外火源巡查、监测。

(三)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迅速部署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工作组深入重点区域督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

(四)市、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应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分析辖区森林火灾发生的趋势,提出应对性工作措施。对局部地方持续发生森林火灾并造成较大范围蔓延时,应亲临第一线指挥,组织当地军民迅速投入扑救,尽快扑灭火灾。

(五)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全员进入戒备状态,加强24小时值班和火情调度,加强各级防火值班督查,及时收集报告本地区防范和扑火抢险动态,并会同气象部门预测通报火险天气情况。

(六)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组织所属各级扑火队伍进入戒备状态。县级专业(半专业)骨干扑火队伍应进入待命状态,可组织模拟实战演练,进一步落实扑火通讯、车辆、机具设备的准备到位。

(七)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组织开展防火宣传工作。

三、红色预警响应行动

(一)将红色预警信息迅速传达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基层乡(镇)、场(所、站)、村,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向社会。

(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禁火令,严禁林区一切野外用火活动,组织动员基层乡(镇)、林业站、森林公安和护林员,全面查禁林区野外用火行为。

(三)省预警监测中心、各设区市、自然保护区远程视频林火监测站和各了望吧(哨)全员进入戒备状态,实行24小时林火监测,及时掌握火情。

(四)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召开会议或下发文电,周密部署当前防火灭火工作。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各方力量全面加强森林火灾的防范,确保不发生大的问题。

(五)市、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应到位主持抓好火灾的防范扑救,组织召开指挥部全体会议,分析辖区火险火灾形势;按照各级政府作出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落实措施;组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深入包片责任区督查,抓好各项防扑火措施的落实;协调当地驻军(警)部队,做好防扑火工作准备。

(六)市、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应进入应急工作状态,除执行橙色预警响应行动第五条有关工作外,应实行每日零火情报和高火险天气制度。

(七)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组织各级森林消防队伍进入临战状态,并切实按照扑救森林火灾预案的规定,全面落实应急救援力量和各类物资,及时果断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八)各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组织林区基层护林防火协会和有关防火责任单位,深入一线,进村入户采取鸣锣告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各项防火宣传和火源管理。

(九)对已发生的森林火灾,尤其是爆发性大面积蔓延的森林火情,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应亲自坐镇,组织力量,科学指挥,全力扑救,减少损失。

第七条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凡本省范围内需要红色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的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其余等级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由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

第八条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由高级别向低级别转换,应以天气发生有效降雨、高温旱情减低或发生爆发性森林火灾模式天气消除为条件。由省、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按照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的权限作出决定后,方能转换响应状态和解除防范。在此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转换解除响应状态。设区市在决定转换或解除响应状态后,书面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备。

第九条本实施细则所做出的森林火险预警等级响应状态的规定,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落实本地区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工作要求的基本依据。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实际,切实按照危险程度越高,措施力度越大和确保重点区域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本实施细则,辖区内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森林公园,以及林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应按森林火灾属地管辖的原则,执行本实施细则。

第十条设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气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的技术合作和信息沟通,不断提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火险监测设施和预警信息测报网络建设,努力推进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上新台阶。

第十一条驻南平和武警部队是我市扑救森林火灾和抢险救援的主力军。各级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按照中央军委、国务院和总参谋部关于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有关规定,建立军警民共建扑救森林火灾机制,积极主动的商请部队协助配合实施火险预警响应规定,支援地方扑救森林火灾。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将执行本实施细则的情况列入森林防火工作检查、监督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凡是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工作存在疏漏,经指出仍无明显改进,将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4

(一)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重新修订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发生在县行政区域内,且明火延烧时间4小时以上还未扑灭、扑救中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且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适用本预案。

(四)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处置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2.部门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3.以人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4.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扑救、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五)预案启动

当县内出现需启动本预案之情形时,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火办)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或指挥长报告,经批准后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本预案启动后,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部门应快速响应,按照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在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灭工作。适时召开森林防火工作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扑救工作,请求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支援扑救。

(二)县防火办

负责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森林火灾后,负责有关综合调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当好指挥部的参谋助手,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初步方案供指挥长决策;协调组织扑火力量、扑火物资调配、通信联系、火场监测及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工作;按照县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的指令,检查督促各地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县防火办办公地点设在县林业局。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县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进一步细化职责与任务,明确火场的组织指挥、扑火力量组织、扑火物资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四)县人武部

负责在扑火力量不足时,协调组织当地驻军及民兵应急分队支援扑救。

(五)县气象局

负责分析全县森林火险发展趋势,及时掌握火场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参加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会议研究火灾扑救方案。

(六)县广电局

负责播发县政府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森林防火通报。宣传报道各地重要森林防火动态。

(七)县电信公司

负责及时报告森林火灾危及重要通信设施的有关情况,保障火场指挥的通讯联络畅通。

(八)县林业局

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九)县卫生局

负责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等各项准备,组织指导当地医疗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救治。

(十)县民政局

负责协调因森林火灾造成灾民紧急转移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拔救灾物资,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组织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工作。

(十一)县教育局

负责在校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适时将有关部门印制的森林防火宣传材料通过学生带回家宣传。

(十二)县司法部门

负责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适时在森林火灾的重灾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十三)县交通局

负责确保森林火灾发生地的公路交通畅通及公路施工过程中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

(十四)县供电公司

负责供电线路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

三、预防、预警、监测、报告

(一)森林火灾预防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加强经常性的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野外生产、生活用火行为;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火灾隐患的检查监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计划、有防范地组织开展的农田林缘可燃物烧除,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和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防范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二)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会同县气象局加强全县森林火险预测预报体系建设。组织各地按照《县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工作。

(三)森林火灾监测

县防火办利用国家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和县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全天候监测掌握县内林火发生及动态变化。

(四)森林火灾报告

1.当发生森林火灾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应将火情向本级人民政府、市防火办报告,并及时向省防火办报告。

2.当火灾扑救中发生人员重伤或死亡时,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应书面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市防火办报告,同时迅速组织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

四、分级应急处置

(一)延烧4小时以内的森林火灾,由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处置。

(二)延烧4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或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带班领导)负责处置。

(三)延烧8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扑救中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且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或县挂钩领导负责处置。

(四)延烧12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处置。

五、分级应急处置实施

(一)延烧4小时以内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发生后,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要迅速掌握情况,并立即组织乡(镇)、村扑火队前往扑救。

(二)延烧4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延烧4小时未扑灭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或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带班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火场,迅速了解情况。组织森林火灾发生地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开展扑救工作,并在火场设立指挥部,制定扑火方案,集结各方扑火力量和物资,尔后带领扑火队伍进入火场实施扑火。

(三)延烧8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扑救中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的且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延烧8小时未扑灭且无法控制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或县挂钩领导要赶赴火场,加强火场指挥部的领导力量,调度全县资源,开展救援、扑火。

(四)延烧12小时以上且尚未控制的森林火灾处置。森林火灾延烧12小时未扑灭且无法控制时,县政府主要领导要赶赴火场,加强火场指挥部的领导力量,并根据情况,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请求武警森林部队或其他县(市、区)支援。

(五)24小时内多起4小时以上森林火灾的处置。全县24小时出现两起以上火灾时,重要区位的由指挥部总指挥(或常务副总指挥)协助县政府主要领导处置,其余的由县政府挂钩领导(或副指挥)处置。

(六)武警森林大队参与扑火的,由武警上杭森林大队领导协助防火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或总指挥)处置。

六、森林火灾扑救

(一)扑救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在扑火中,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随着火情趋重,扑火前线指挥机构的级别随之提高,应坚持由上至下的逐级指挥体系。

(二)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其它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三)扑火安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部应高度重视森林火灾扑救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指挥、安全高效”的扑火原则。扑火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掌握火场地理环境和火情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开设阻火隔离带和实施扑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变化,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果断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四)扑火力量组织

扑救森林火灾应以当地专业(半专业)扑火力量为主,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申请,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县级扑火队伍实施支援扑火。如力量不足,申请市级增援。

1.县级扑火队:朋口张家营队、朋口文坊队、曲溪队、文亨队、新泉队、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共计6支,每队30人,共计180人;县级扑火队受县森防指统一指挥调遣。

2.乡(镇)扑火队:各乡(镇)2支扑火队,每支20~30人,主要负责所在乡(镇)火灾扑救工作。

3.村级扑火队:有林地面积1000亩以上的村,每村1支,队伍组成以村支部书记为队长,村主任为副队长,村两委、护林员、村民组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兵为骨干,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立即赶赴现场扑救。

4.武警森林部队及其他。

七、信息

森林火灾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八、后期处置

(一)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由当地乡(镇))组织人员看守火场,清除未燃尽的树兜、草皮和枯死树木,防止死灰复燃。为确保看守工作到位,必须由火灾发生地的乡(镇)包村领导负责带队看守火场。

(二)火案查处

1.森林火灾案件受害面积明显超过30亩以上或林木经济损失明显超过4000元以上的刑事案件,直接由辖区内森林公安派出所负责立案侦查,当地林业站不需移送此类案件;其它案件原则上由当地林业站负责立案查处。

2.在调查中,如果发现案件达到刑事案件标准的,林业站必须及时将案件移送给所辖森林公安派出所受理。

(三)扑火费用

1.参加扑火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误工补贴及其它费用由所在单位支付;非国家工作人员误工补贴及其它费用,由火灾肇事者或林权单位的乡(镇)人民政府支付;毗邻乡(镇)支援的扑救工资等费用由发生火灾的乡(镇)支付。

2.县森防指调遣支援扑火的车辆费、伙食费、扑火工资,由发生火灾乡(镇)支付。逾期未支付的由县森防指结算报县财政统一划拨。

(四)责任追究

由于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渎职,造成火灾损失相对严重的,由县纪检、监察、林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查明原因,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渎职人员进行处理。

(五)灾后恢复

森林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房、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县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及时组织力量,对因灾受损的电力、通信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设施,迅速组织抢修。县林业部门要及时做好火烧迹地的更新造林等相关工作。

(六)火灾评估

火灾损失情况,由事发地林业部门负责委托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并及时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

(七)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和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九、综合保障

(一)物资储备保障

县、乡(镇)、村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根据各自的行政区域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

(二)应急资金保障

各级处置森林火灾所需的经费,按《省财政厅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三)后备力量保障

发生森林火灾,当地乡(镇)政府应及时调用车辆保证扑火队员迅速赶赴火场扑火,同时对扑火所需的食品、药品、水等物资要专人负责,保证应急所需。县扑火队使用车辆由县政府办公室调配。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时做好伤员的急救和治疗准备。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5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工作,正确处理因森林火灾引发的紧急事件,确保市政府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管理规定》、《*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省林业局处置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灾害。

森林火灾一般分为四级标准:Ⅰ级(特大森林火灾)、Ⅱ级(重大森林火灾)、Ⅲ级(较大森林火灾)、Ⅳ级(一般森林火灾)。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境内森林火灾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即森林火灾灾害的防御,以及可能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等重大险情应急处置。

1.5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同时指导全市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制定本辖区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制。

(2)协调配合,快速反应。本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预案实施快速有效。

(3)以人为本,安全防范。要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林区公共设施的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提高警惕,常备不懈。各镇政府(街道办)和森林经营单位不仅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更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机制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事件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2组织体系

2.1市森林防火指挥部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的森林防火工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森林防火各项具体工作。

2.1.1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机构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森林防火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府办副主任、市武装部副部长、市林业局局长和市*局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发展改革局、市经贸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广播电视台、市信息产业局、市气象局、市直属机关工委、团市委、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各镇(街)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2.1.2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研究、协调、解决扑火救灾中的重大问题,根据扑火前线指挥部的请求和扑火需要,指挥调动扑火急需的人员、物资和装备,协助地方政府尽快扑灭火灾。

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与成员单位对口,不因单位领导的变动而变动,新接任的单位领导即为防火指挥部成员。

2.1.3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市府办:负责全市森林防火重大事项、涉外信息及涉外新闻采访等协调工作。

市武装部:负责组织协调驻*部队和民兵预备役扑救森林火灾工作,根据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以及上级的命令,组织驻*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加重大森林火灾扑救行动,协助森林扑火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火灾扑救工作。

市林业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及时安排部署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经常深入林区宣传、检查、指导,帮助镇(街)搞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收集反馈林火信息,加强各级森林防火业务的培训和检查指导。

市*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市人民法院:负责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市检察院:负责监督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做好全市森林防灾减灾建设规划工作和协调抢险救灾粮食供应保障工作。

市经贸局:负责协调电力部门为森林防火有关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电力供应;负责协调商业企业做好灾区居民日用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工作。

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检查、监督相关单位做好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森林火灾预防安全措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和安全事故。

市教育局:负责对在校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市科技局:负责森林扑火机具、通迅设备的科技攻关。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实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协助核查、灾情;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救灾工作信息;组织开展救灾捐赠,储备、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对救灾款物的使用进行监督。

市司法局:提供森林火灾发生后各方面的法律帮助。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并及时拨付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火灾救灾资金,同时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实行监督。

市交通局:认真落实森林防火专用车辆的各项优惠政策,协助提供所需车辆,保证公路运输畅通无阻。

市农业局: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粮食、食品、饮用水和照明物品等抢险救灾物质的调拨和供应保障工作。

市水利局:切实指导、监督在林区和林缘从事水电作业的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制。

市卫生局: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赶赴抗灾一线,开展治病防病,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电视台:配合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市信息产业局: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政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保障无线电通信安全。

市气象局:负责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警报工作。对森林火险等级作出监测、分析和预测。对重要天气形势和灾害性天气作出预报,并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供气象信息。

市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党员积极投入森林火灾抢险救灾和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森林火灾抢险救灾和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负责所辖电信设施的森林防火安全,保障森林防火通讯畅通,优先传递森林火灾通信信息。

各镇(街):制定本地方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2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

各镇(街)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和镇政府(街道办)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政府(街道办)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

3.1森林火险预警

森林火险预警等级、颜色表示、危险程度、易燃程度分别是:

Ⅰ级,红色,极度危险,极易燃烧;

Ⅱ级,橙色,高度危险,容易燃烧;

Ⅲ级,黄色,中度危险,较易燃烧;

Ⅳ级,蓝色,低度危险,难以燃烧。

森林火险预警警报以后,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在做好日常准备工作的同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1.1蓝色和黄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按照防火期森林防火工作安排进行,坚持领导带班,昼夜有人值班,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上岗到位,制止违规违章用火现象;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辖区附近活动,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出发。

3.1.2橙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密切注意森林火情动态,带班领导要随时掌握情况,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将Ⅱ级森林火险等级预警警报通知到镇政府(街道办)和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通知到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严密监视辖区各种情况,严格制止一切违规违章用火现象;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辖区地点待命或训练。接到扑火命令后,扑火物资和扑火设备立即装入运输车辆,扑火队伍和车辆在10分钟内集结出发。

3.1.3红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高度注意森林火情动态,带班领导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市森林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将Ⅰ级森林火险等级预警警报通知到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同级森林防火扑救应急响应联动部门;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严密监视辖区各种情况,严格制止一切违规违章用火现象,对于重点地区、重点林区死看死守;扑火队伍应做好一切扑火准备,运输车辆处于优良状态,扑火物资和扑火设备装入运输车辆内,接到扑火命令后,在3至5分钟内集结出发。

3.2火险预测预报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依据市气象局气候中长期预报,分析各重点防火期的森林火险形势,适时火险形势宏观预测报告;市气象局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制作全市24小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并向全市;遇到高火险天气时,积极与市文广新局联系,及时在各电台、报纸、电视台高火险天气警报;在森林火灾发生后,气象局要全面监测火场天气实况,提供火场天气形势预报。

3.3林火监测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联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利用省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热点变化情况,绘制火场态势图;火灾发生地的地面瞭望台、巡护人员密切监视火场周围动态。

3.4信息报告和处理

Ⅳ级以下火情,由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森林防火月报表的规定进行统计,上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出现Ⅳ级以上火情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或市应急办上报火场综合情况,包括火灾位置、估算过火面积、采取措施、发生时间、组织扑救情况等。出现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森林火灾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在火灾发生后75分钟内报至*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政府或市应急办,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4火灾扑救

4.1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和相应的职责。一般情况,随着灾情的不断加重,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也相应提高。森林火灾的响应级别按由高到低分为四级。

4.1.1Ⅰ级响应

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火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区、林区主要设施、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需要支援扑救的火情之一时,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应急领导机构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4.1.2Ⅱ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7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受害森林面积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火场跨越县级行政界线、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市政府向省政府请示,由省政府或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响应。

4.1.3Ⅲ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48小时仍未得到控制;受灾森林面积2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内死亡的森林火灾;威胁居民区、重要设施、原始森林、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向省(区)交界地区蔓延、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或报请*市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响应。

4.1.4Ⅳ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24小时仍未得到控制;受灾森林面积100公顷(1500亩)以上、200公顷(3000亩)以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造成3人以内死亡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向市(区)交界地区蔓延、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由市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响应,必要时可报请市政府决定,并及时向*市政府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及时向市政府和有关支持保障部门报告(通报)情况,制定扑救方案,调动扑火力量,下达扑救任务,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火场。需要上级协调组织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请求。

4.2扑火指挥

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前指”主要职责:全权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扑救;制定具体扑火作战方案;全面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调动和指挥扑火队伍扑救森林火灾,随时向本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扑火进展情况。各支森林消防队伍,在“前指”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进行扑火。火场指挥主要职责: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向本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扑火进展情况及问题;及时提报扑救人力、物资需求计划;组织做好火场清理工作;部署看守火场的人员。

扑救森林火灾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到位,随着火情趋于严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项工作由分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

4.3扑火原则

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在扑火战略上,坚持周密组织,科学扑救,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4.4应急通信

市电信部门要密切配合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做好线路保障工作,按照特殊通讯的规定,确保火场内外、火场与前线指挥部以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中心的通讯畅通无阻,并做到通讯快捷、准确。同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要指定业务部门,安排专人、固定电话同市森林防火办公室保持联系。

4.5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4.6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各镇政府(街道办)和相关部门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4.7医疗救护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伤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必要时提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人员和技术支持;死难者由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4.8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4.8.1扑火力量的组成

扑救森林火灾,以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主,专群结合,军警民联动,分四个梯队做好扑火准备:第一梯队为当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第二梯队为市森林消防机动队伍和邻近镇(街)森林消防队伍;第三梯队为、武警、*消防部队;第四梯队为市直机关、镇(街)干部及当地群众。

4.8.2跨区增援机动力量的组成

如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镇(街)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的申请,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其他镇(街)的扑火队伍实施跨区域支援扑火。需要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支援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商同市军警抢险指挥部而定。需要上级支援的,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申请。原则上以专业森林扑火队为主,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为辅;就近增援为主,远距离增援为辅;从低火险区调集为主,高火险区调集为辅。可视当时各地火险程度和火灾发生情况,调整增援梯队顺序。

4.9火案查处

市*局负责指导当地*机关和森林*机关进行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对重大和查处难度较大的森林火灾案件,由市公、检、法、林业主管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及时查明火因,对肇事者和责任人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市府办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4.10信息报道与

按照森林火灾报道的有关规定,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自行采访有关森林火灾的报道,必须经同级指挥部办公室审核签署意见,才能报道。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协调做好对较大以上火灾现场采访和新闻报道工作,做到统一组织,归口管理,真实准确,严格把关。对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森林火灾事故的火情发展、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消息,经森林防火指挥部核实后统一消息。

4.11应急结束

火灾得到控制或扑灭后,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具体建议,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同时,通报市政府值班室、市直有关单位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5后期处置

5.1灾后损失调查

森林火灾扑灭后,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联合组织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核查过火面积、受害面积和火灾损失情况,并在3天内书面上报市政府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5.2灾民安置及灾后重建

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并重点保证基础设施和安居工程的恢复重建。

5.3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全面工作总结,重点是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及时上报森林火灾调查报告。

6综合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市应建立市、林场与火场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6.2后备力量保障

加强各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坚持重点武装专业扑火力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的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梯队。各种扑火力量要在当地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6.3扑火物资储备保障

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各自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

6.4资金保障

根据扑救重大森林火灾工作的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筹拨抢险救灾所需资金。按《森林防火条例》和省森林防火有关规定处理。

6.5后勤保障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6

关键词:森林火灾;发生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73-03

1引言

森林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要发生林火数十万次,烧毁林地面积数百万hm2。我国是个少林国家,但森林火灾较为严重。20世纪40年代以前,林火连年不断,损失无法估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大国有林区及集体山林森林火灾仍时有发生,森林资源屡遭烧毁。因此,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预防措施,彻底消灭森林火灾,是森林经营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2森林火灾的危害性

一场火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长期培育起来的大片森林烧光。火灾对森林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林火烧毁大量林木。未被烧死的林木则由于生长衰退,容易引起病虫害或成为风倒木。如小蠹虫、吉丁虫等常以火烧迹地为大量发生的策源地;树木根部和干基部被烧伤的部位易感染腐朽菌形成根基和干基腐朽。

(2)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环境,引起了森林发生树种更替现象,以灌丛或低价值阔叶林更替珍贵针阔叶林。如东北东部的红松原始林区,经过火烧后,红松及其他针叶树消失而变为阔叶林,继续受到火烧,则变为多代萌生柞木林,如果还继续遭到火灾破坏,则可能演变为荒山荒地。尤其严重的是,森林经过焚烧后,许多树木变为站杆、倒木和病腐木,这又大大增加了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可能引起更大的火灾。

(3)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降低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滥,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4)林火烧毁林下经济植物,烧死和驱走林内珍贵鸟兽。如紫貂和灰鼠分别生活在偃松林和红松林内,一旦偃松和红松被火烧毁,紫貂和灰鼠立即消失。因此,火灾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不利于山区经济的发展。

(5)林火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内部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因子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林火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6)林火能烧毁林内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甚至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扑灭林火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3森林火灾的发生

3.1森林火灾发生的条件

一般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氧)和一定温度。森林中所有有机物质均属于可燃物,如树叶、树枝、枯枝落叶、林下草本植物、腐殖质和泥炭等。大量细小的枯草、枯枝落叶属于易燃物,又称引火物。空气中含有21%的氧。一般1kg木材燃烧大约需要3.2~4m3的空气,需要纯氧0.6~0.8m3。因此,在燃烧过程中,氧必须有足够数量,如果空气中氧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燃烧,除可燃物与空气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有了热能,不仅使氧变为活化氧,极易与可燃物化合,而且使可燃物变为气态。因为绝大部分物质燃烧都是在气态下进行。当外界加温,初期温度上升缓慢,大量水汽蒸发,至开始挥发可燃性气体而冒烟时称为引火点。以后,可燃物温度上升加快,有大量可燃性气体挥发,到开始着火温度时称为燃点。不同可燃物燃点不同,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燃点为250~300℃。而这样的高温是通过外界的热源可燃物本身分泌出的挥发性物质的燃烧才能达到。这种外界的热源就是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没有火源是不会发生火灾的。

3.2森林火发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当天空的带电云块侵入林区上空后,云层与地面之间放电,即发生雷暴或落雷,打燃林区的树木、杂草而引起森林火灾。或在干旱季节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使枯枝落叶或腐殖质发生高热,山上岩石自然滚落发生火花都可引起森林火灾。

(2)人为原因。可分为生产用火和非生产用火两种。农业、林业、牧业的生产用火是造成森林火灾较为普遍的原因。如烧垦、烧荒、烧牧场、烧灰积肥、炼山造林及采伐地区的火烧清理山场等。非生产用火如吸烟、烤火、驱蚊、驱兽、小孩玩火、上坟烧纸等。

在全国森林火灾中,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占的比重不大,一般只占1%左右(个别地区,如大兴安岭雷击火达10%),其余的都是人为的原因。由此可知,我国的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们用火不慎引起的。所以,只要加强预防,严格控制林区的各种火源,绝大部分的森林火灾是可以防止的。

4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减少和杜绝森林火灾的根本办法是做好预防工作。预防的措施包括行政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

4.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4.1.1开展护林防火的宣传教育

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们用火不慎引起的。所以进行宣传教育,作好思想工作,严格控制火源,就可以大大减少和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细致、普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

4.1.2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

在林区和林区附近的地方,结合各级行政机构,建立各级护林防火组织,使护林防火工作经常持久地进行。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山林管护,在发生火情时,便于集中力量,及时组织扑救。在各级行政区接壤的森林毗连地带,往往是护林防火的薄弱地区,很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因此建立区域性的联防组织也是很必要的。可以做到互通情报,互相支援,共同搞好护林防火工作。

4.1.3建立和健全护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健全各项必要的护林防火制度,既是加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护林防火责任心的有效措施,又是长期地深入开展护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办法。根据这些规章制度,使各单位都有明确的责任,作到“山山有人护,处处有人管”。

4.1.4控制火源

严格控制引起森林火灾的各种火源,是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的一个关键措施。对不同的火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控制。对生产用火要认真执行各地规定的野外用火制度,对生活和其他用火则应严格控制,对常出入于林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装置,为了预防雷击火,在有雷雨天气时应加强警戒。

4.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预防森林火险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相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对火险进行预测预报,用巡逻、了望或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等监测火情,建立防火设施,采取营林措施提高森林防火性能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技术措施。

4.2.1火险预测预报和火情警戒

(1)火险预测预报。在火险季节里,系统地进行火险天气预测预报是防止森林火灾及时扑灭火灾的有效措施。它不仅能随时提醒人们注意用火,并能使防火人员掌握主动权。因此,在林区应重点地设立森林火灾危险天气预报站。目前在火险预报方面使用的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气象资料判断火灾危险等级;二是根据植被状况和气象资料综合判断火灾危险等级。

(2)建立防火了望台和火情了望。建立了望台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并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了望台应设置在制高点上。了望台的高度可根据周围地势和树高而定。了望台发现火情后,应立即用仪器测定火场方位,并及时将火情报告防火指挥部。防火指挥部接到火情报告后,在备用的详细地图上用交会法很快就能确定起火的位置。

(3)防火巡逻。防火巡逻有地面巡逻和航空巡逻两种方式。地面巡逻的主要任务,一是控制林内各种火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发现火情立即扑灭。航空巡逻是利用飞机巡视森林,也叫航空护林。它与地面了望、地面巡逻密切配合可以保证及时发现森林火灾。

(4)红外线探测林火。红外线探测火情是利用装在飞机或地面了望台上红外线探测仪进行探测的一种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发现火情。红外线探测仪是根据接收物体不同的红外辐射判别火情的。

(5)卫星监视探火。利用卫星发现和监视林火,速度快,监视面积大,可以掌握林火发展动态。我国卫星技术已经应用在防火监测工作中,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

4.2.2护林防火设施

在林区预先作好防火设施是消灭森林火灾的有效办法。林内防火设施有以下几种。

(1)开设防火线。防火线是在林区开辟出来的带状无林空地。其作用是隔离地面火、林冠火和地下火的蔓延,为扑救森林火灾创造条件,并可以作为消灭火灾的控制线,也可以利用防火线作为交通道路,以便于林内巡逻和扑救火灾。

(2)设置生土带和防火沟。生土带是经过翻耕土壤的较窄的防火带,对阻止地面火的蔓延有很大作用。通常在集材场、烧炭场、汽车库、工房周围以及经济价值较高的森林地段设置生土带,带的宽度一般为1~2m,杂草高而茂密的地段应适当加宽。

(3)营造阔叶松防火林带。在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区,用阔叶树防火林带代替防火线,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将消费性的防火线变为生产性的防火线。阔叶松防火林带的宽度通常为防火线的1~2倍。在培育阔叶树防火林带时,最好使其成为多层混交林,并达到最大的郁闭度,以增强防火性能。同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耐火性强、生长迅速、树木本身含水量大的乔灌木树种。

(4)修筑林道。林内修筑林道,能保证及时运送救火人员、工具和物资到达现场迅速扑灭火灾,同时可兼作防止地面火蔓延的隔离带。林道还有利于整个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因此林道在护林防火及森林经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5)建立林区通讯设备。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有了良好通讯设备,就可以做到及时报告,及时组织人力扑救。在林区防火部门可设置电话。使防火站、了望台、林区作业点、居民区、防火指挥部之间组成联络网。这样可以保证做到及时发现火灾,及时扑救火灾。

4.2.3采取经营措施提高森林的防火性能

(1)加强抚育间伐,搞好卫生清林工作。通过抚育新间伐、卫生伐、清除林内的濒死木、枯立木、病腐木,可以减轻林分的可燃性,增强抗火性,同时促进了林木生长。由于林分生长加快,减少了细小可燃物(枝叶)的比例,可使森林燃烧性降低。

(2)调节林分结构,降低林分燃烧性。针叶树含油脂多,易燃,而阔叶树含水分多,不易燃烧。使林分形成针阔叶混交或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就可降低林分的燃烧性。

(3)减少林间空地,提高林地生产力。林间出现空地,使林地阳光充足,湿度降低,喜光性杂草丛生,而成为火灾的策源地。消灭林间空地,使林内保持森林环境,降低了森林的燃烧性,不易发生森林火灾。消灭林间空地也提高了林地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森林防火主要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1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1.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1.3故意纵火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2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二、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从引起的直接原因看,具有人为性。不论是森林火情还是违章用火,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当用火行为造成的。

2森林内可燃物增加。有些地方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3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各地方森林防火宣传通过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宣传,但是宣传还是不够深入、广泛,基层干部和群众防火意识比较淡薄,对老、痴、呆傻等特殊群体的宣传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对重要时段、地段的防火宣传及预防措施不力,违规野外用火现象较多,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防火知识不能真正普及到群众中去。

4森林防火措施不力。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许多地方未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宣传、管理、巡查、督促等基础工作,存在重打轻防、事后被动救火的问题。

4.1是野外火源管理松懈,在森林防火期,只简单地贴些标语、发文件通知、召开会议之类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口头上,却没有进一步把林内可燃物管理、野外火源管理、农事用火管理和消除火灾隐患工作做细做实,导致野外火源管理失控;

4.2是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导致发生森林火灾时,组织指挥、人员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不能及时跟上,严重影响扑救效果。

5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2003年以来,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上,进行总体建设规划,省、市、县财政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工程形式进行建设改造,但生物防火林带多数建设在山脊上,土壤瘠薄,立地条件较差,有带难以成林,未能起到隔离作用。

6防火经费投入不足。到目前为止,多数镇(街)仍然存在着森林防火经费未能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问题,导致森林防火专业队建设与设备物资无法更新和储备不足,有的还停留在“一截树丫一把刀”的落后阶段,扑火力量和灭火物资运送、火场通信联络、组织指挥系统等设施也跟不上火情发展需要;扑火队伍有名无实,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难于马上召集到扑火人员,扑救效率极低。

三、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1.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1.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1.3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四、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如生物防火林带、森林消防通道、林火监测点、灭火物资储备仓库、灭火机具、灭火运输车辆等。加大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投入,并加强对生物防火林带后续的抚育管理,促使尽早郁闭成林,发挥应有效益。加快森林消防通道建设步伐,政府应加大投入,尽快启动森林消防通道建设项目,建设森林消防通道路网,为森林消防提供便捷快速的通道。

2以人为本,促进林区和谐稳定

不能片面强调火源管理而忽视群众利益,要从单纯的火源管理转变到维护林区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上来,处理好林农利益,杜绝蓄意纵火。

3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森林防火应急机制

努力提高扑救森林火灾紧急救助能力。利用卫星监测、视频监测等现代科技手段,与护林员人工地面巡查,构筑起全天候、立体式的森林防火监测网络,从而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4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

4.1是加大标牌标语宣传形式的宣传力度,立足专业性、政策性和警示性的宣传;

4.2是扩大宣传范围,可采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手段,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

4.3是要把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写入宣传小册,从幼儿和小学就开始教育;四是定期对林业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森林防火知识培训,通过宣传教育真正唤起全社会联合起来,消灭森林火灾的意识。

4.5加大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

对于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应努力实现多渠道投入。多方筹措解决森林防火经费。森林防火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要按照森林防火费用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探索和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以及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专户保管,由森林防火指挥部编制使用计划,用于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费用、扑火队伍建设、扑火设备购置、防火道、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安全责任奖励、森林火灾扑救经费等项开支。同时,森林火灾扑救机制应有所转变。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森林消防队扑救森林火灾所发生的费用,将由森林火灾的肇事单位和个人支付。对于火灾原因不明的,由林权所有者支付。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森林防火应该会比原来有更大更多的资金投入。

6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完善详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7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针对当前林火气象异常、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的情况,各相关单位、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对森林防火工作再分析、再安排、再落实,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加强火源管理,增加巡山、守卡、护林的力量,严格控制火源进入林区,对重点火险区及部位加强检查,督促消除火险隐患;要落实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坚持属地原则,分级负责,严阵以待,一旦出现火情,要按照扑火应急预案科学安全有效地进行处置,及时组织扑灭;要坚持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认真监测、反馈和及时有效处置火情。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8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省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1.4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落实各项责任制的原则;坚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

1.5预案启动条件

森林火灾发生后火场8小时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对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及重要设施构成极大威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并有继续发展趋势,启动本预案。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2.1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由政府分管副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军分区副司令员、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林业局局长、部队参谋长、武警支队支队长担任,成员由林业局、民政局、城乡规划建设委、气象局、卫生局、财政局、监察局、公安局、交通局、教育局、人防办、人社局、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组成。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需要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急响应时,森林防火指挥部派出扑火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扑火前指)。

扑火前指总指挥:由政府分管副长担任,全面负责组织指挥火场扑救工作,组织制定并落实扑救实施方案,调度指挥各种扑火力量,处置火场紧急情况。

扑火前指副总指挥:由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长担任,或由扑火前指总指挥临时任命,负责协助总指挥检查落实扑救方案和救援措施,承办总指挥交办的其他应急指挥协调任务。

扑火前指调度长:由扑火前指总指挥临时任命,负责扑火前指的各项协调调度工作,组织落实各项扑救方案和保障措施,综合上报扑火情况。

扑救指挥组:由林业局组成,负责火场情况调度,协调组织扑火力量,落实具体扑救措施。火场扑灭后,负责火场的检查验收。

力量调配组:由军分区、部队、武警支队、公安局、交通局、林业局组成,负责火场扑救人力、物资的调配,协调落实公路运输车辆等。

通讯信息组:由林业局、气象局组成,负责组织扑火前指通讯保障,确保扑火前指通信畅通。

后勤保障组:由林业局、财政局组成,负责火场前线扑火工具、扑火服装、燃料、食品等灭火物资的供应保障。

综合材料组:由林业局、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组成,负责收集汇总火场信息,拟制、上报阶段和综合火场情况报告,同时负责扑火前指文秘工作。

火案调查组:由公安局、林业局组成,负责火灾调查、火案查处及扑火前指安全保卫工作。

宣传报道组:由林业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组成,负责火场宣传报道和新闻工作。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9

[关键词]森林部队灭火效益灭火作战

中图分类号:F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82-01

一、森林部队提高灭火效益的重要意义

森林火灾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发展蔓延迅速,应急处置极为困难等特点,是破坏森林资源安全、威胁人类生存环境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全球森林火灾过火总面积达3亿~4亿m2,烧毁大约90亿t的植物生长量。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就达1.3万起。森林火灾以几何级数发展蔓延,如果不提高灭火效益,烧毁的森林植被少则需要十几年,多则需要几百年才能恢复。从林业发展的大背景看,森林部队作为保卫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一支专业武装力量,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提高灭火效益,减少火灾损失,是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森林部队作为以防火灭火为中心任务的武装力量,是按照人民军队的建军方针、原则建设部队的,具有鲜明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专业化特点,与地方扑火力量比具有政治立场坚定,组织纪律性强,装备配备先进,专业化程度高等优势。同时,森林部队在多年的防灭火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灭火指挥、战法、保障等体系,在历次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中,始终担负着打火头、攻险段的重任,积累了丰富的灭火作战经验,与地方扑火力量比又具有指挥能力强,灭火手段多,灭火战法活,组织协同快等优势。

二、武警森林部队在森林灭火过程

(一)组织指挥

武警森林支队在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执行各项森林防火任务。武警森林支队支队长任地防指副总指挥,驻防在县区局的森林部队最高军事主官任驻防地县区局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消防支队支队长任地区森防指成员,各消防大队大队长任驻防县区局森防指成员。

(二)兵力调动

(1)火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调动武警森林部队,把重点火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交给武警森林部队扑救,充分发挥其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2)有森林部队驻防的县区局(含靠前驻防的执勤部队),在本辖区发生森林火灾时,当地县区局森防指可直接调动驻地森林部队以及在本辖区内靠前布防的森林部队,接到扑火命令的森林部队应立即执行,同时向支队作战值班室报告。

(3)没有森林部队驻防的区局或发生火灾单

位需调用本施业区外森林部队增援扑救时,由火灾发生地县区局森防指向地防指提出调兵申请,由地防指命令森林支队作战值班室调动相关部队参战。

(4)调动森林部队参加灭火作战时,应坚持“集中成建制”的原则,在保持参战部队建制完整的基础上,尽量将森林部队集中部署。

(三)火场扑救

(1)根据地防指或火场前指命令,森林部队独立扑救一个火场或一个作战区域时,由部队建立独立指挥系统,进行扑打作业。林火扑灭后,原则上武警森林部队不担负看守火场任务,林火发生地县区局森防指应尽快组织队伍接管火场,以便于森林部队撤出休整,确保森林部队机动性和战斗力。

(2)森林部队与地方扑火队在同一火场作战,地方扑火队配属部队清理看守火场时,地方扑火队带队领导应与森林部队火线作战的最高指挥员共同指挥,森林部队须在沿火线扑救向内达到5m无明火时方可移交地方扑火队进行清理看守,确保火线不复燃。当森林部队负责的火线明火全部扑灭并移交地方扑火队清理看守后,双方要签订交接书,同时向火场前指报告交接情况;无转场扑救任务时,森林部队按前指命令撤至指定位置作为预备队。

(3)森林部队要充分利用现行装备大力开展以水灭火作业,在灭火作战实施以水灭火作业时,如火场附近缺少水源,由地防指协调火场附近县区局调用消防车辆提供灭火水源保障。

三、武警森林部队在提高森林灭火效益的作用

(一)实现指挥系统化

指挥系统是灭火作战的中枢神经,在灭火作战中,精干高效的指挥机构,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的前提,对于提高灭火效益至关重要。一是理顺部队内部关系。首先要理顺上下关系。参战部队应在上一级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各部的主观能动性。中队、大队应在支队,支队应在总队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完成任务。其次要理顺同级协同关系。两个以上同级单位参战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一级机关应派人组织协同指挥,两个支队以上参战,总队应派人进指挥所,负责组织指挥。二是理顺与火场联指关系。森林部队在警地协同灭火作战中,必须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的原则,坚决服从现场联指的命令,听从指挥,做到顾大局,识大体。

(二)整合参战力量资源

扑救森林火灾时,森林部队要积极与其他灭火力量密切配合,强化合成意识,打破单位界限,使灭火战斗各方向、各阶段都能密切协同,充分发挥整体威力。一是平时协助地方搞好训练。平时森林部队要派出业务骨干指导地方扑火队进行专业训练,提高作战能力;防期前,各级领导要主动与驻地林业部门研究与地方专业队和群众灭火队协同作战的有关事项,达成共识;利用一定时间开展协同演练,不断提高警地灭火队伍的协同配合能力。二是战前搞好协商。根据受领的任务,森林部队的指挥员与配属参战单位的领导组成火线联合指挥组,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商定协同作战的任务区分、兵力配属、作战保障等问题,努力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相互支援、行动互补的局面

(三)实现保障多元化

警地双方要共同制订火场保障预案,适时组织协同保障演练,搞好物资供给储备,发挥联保优势,实现灭火作战中后勤保障多元化。一是建立高效后勤保障体系。按要求建立总队、支队、战斗分队三级上下联通、指挥灵活、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指挥体系。二是完善物资供应和储备体系。要不断完善总队、支队、大(中)队物资供应体系,力求通用物资就地筹措供应,专用物资实施储备供应。按照先主要方向后次要方向、先重点物资后一般物资、先急需物资后其他物资的顺序,采取逐级补给、越级补给与互相调剂相结合,上级计划补给与下级申请补给相结合,上级前送与下级领取相结合等方法实施,保证物资补给及时到位

参考文献

[1]张云生.为了春天的青翠武警森林部队备战春防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侧记[J].生态文化.2009(03).

[2]王月平,张红星.武警森林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五个转变”的实践与思考[J].森林防火.2013(01).

[3]王高潮.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制约武警森林部队发展的突出问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01).

作者简介

刘波(1993.09―),男,武警警种学院森林系,汉族,邮编:102202。

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篇10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森林火灾处置准备充分、反应及时、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依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市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在县境内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应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1.3基本原则

(1)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遵循统一指挥、多方协作、分级负责、介入前置的原则,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森防指”)负责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

(2)本预案涉及的县级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确保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快速反应。

(3)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安全。

(4)各镇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机制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2工作机构及职责

2.1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县政府县长

副总指挥:县委分管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人武部部长、县公安局局长、县林业局局长。

成员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人武部、公安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民政局、农业局、教育体育局、林业局、文化广电局、文物旅游局、卫生局、经贸局(安监局)、电信局、气象局、武警中队、消防大队、防火办、汉西林业局上南河林场。

总值班主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2.2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根据扑救工作需求和各成员单位职能,县森防指在预案启动后,设立综合调度组、后勤保障组、前线指挥组、宣传报道组和技术咨询组,确保各项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到位。各组职责如下:

(1)综合调度组

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场天气状况和扑救情况,协调组织扑火力量、通信联络、火场监测及部门间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工作。

(2)后勤保障组

协调相关部门紧急筹措扑火资金,确保扑火人员、扑火机具、扑火设备及救援物资的快速运输,为扑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3)前线指挥组

深入火场一线,进行规范化的组织调度和科学指挥,监督检查县委、县政府关于扑火救灾指示精神的落实情况,指导当地扑火前线指挥部开展扑火救灾工作,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馈火场信息,协调解决当地镇政府(国有林场)在扑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4)宣传报道组

负责防火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火情、灾情和防火工作信息。

(5)技术咨询组

召集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技术咨询组,对火场态势及火灾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为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2.3成员单位职责

本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单位按照县森防指指令,履行以下职责:

(1)县委办、县政府办:统筹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及各镇机关工作人员,上传下达,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火灾扑救工作。

(2)县委农工部:指导督促各镇森林防火工作,在林区和农地交叉地带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时,会同县森防指做好火灾扑救协调工作,确保群众人身安全。

(3)县人武部:负责办理驻军参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兵力调动事宜和组织地方武装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火灾扑救。

(4)县公安局:负责组织公安消防力量,在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参加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协助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和火案侦破等工作。

(5)县财政局:会同县林业部门紧急筹措扑火资金,保证扑救工作正常开展。

(6)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扑火所需运输车辆的调配,及时对扑火物资和增援人员进行快速运输。

(7)县民政局:加强对民俗用火的宣传教育和科学引导,防止民俗用火酿成森林火灾。当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大量灾民需要紧急转移时,负责协调灾民的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8)县农业局:负责草场野外用火管控,指导群众科学利用农作物秸杆,防止村民烧地边、烧秸杆、煨火肥等引发森林火灾。协调做好火灾区域农村居民、牲畜和农业生产物资的疏散与转移工作,搞好灾后农业生产。

(9)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对中小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制止中小学生随意玩火、用火现象。在发生森林火灾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当地中小学校及学生安全。

(10)县电信局:在森林防火期间,负责协调解决扑火救灾中的通信联络问题。

(11)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局:积极配合县林业部门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播报森林防火工作动态、火险等级等相关情况。当发生森林火灾时,按照有关规定把握宣传舆论导向,客观准确报道火灾信息。

(12)县气象局:及时提供火场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服务,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同时做好火险预报和高火险警报的工作。

(13)县文物旅游局:负责对旅游景区和游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旅游景区火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14)县卫生局:当发生森林火灾,居民点被烧毁并造成人员伤亡时,负责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和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15)县经贸局(安监局):当发生森林火灾时,负责扑救中的安全指导,协助处理森林火灾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

(16)县林业局:承担全县森林防火行业管理工作和县防火办的日常工作,负责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综合衔接协调工作,上传、下达、通报各有关应急处置政令、信息,提供应急处置的扑火技术支持。

(17)县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发生森林火灾时,参与扑火工作。

(18)汉西林业局上南河林场:负责武关驿镇上南河林场林区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防火期将当日防火情况向县森防指报告。

3预案启动及分级响应

县内发生下列情形的森林火灾事故,即报请县森防指批准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预案,并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和相应职责。县辖区内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响应级别按由低到高分为三级。

3.1三级响应

发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森林火灾事故,即报请县森防指批准后,启动本预案,由县森防指协助有关镇政府进行应急处置。

(1)过火面积1公顷以上或者起火1小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

(2)火场危及厂矿、仓库、桥梁等重要设施及居民区安全,将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3)县政府有明确指示或者需要县上有关部门支援或增援扑救的。

3.2二级响应

应急预案启动后,火场动态变化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调整火灾扑救指挥级别,由县森防指直接组织指挥扑救工作。

(1)过火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火场持续8小时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

(2)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

(3)火场延及县界或威胁重要设施及居民区安全的;

(4)市、县政府指令由县森防指组织指挥扑救的。

3.3一级响应

应急预案执行中,在县森防指全力组织指挥扑救的同时,火场动态变化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县森防指及时向市森防指报告情况,由县政府请示市政府,请求市政府支援和组织协调指挥扑救工作。

(1)过火面积100公顷以上或者火场持续1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

(2)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的;

(3)严重威胁居民区、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安全的;

(4)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发生在与邻市交界地区的。

4应急处置

4.1火情报告

县森防指办公室接到镇政府(国有林场)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报告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带班领导报告,带班领导应迅速了解火灾情况并及时向县森防指领导报告,由县森防指确定一名领导迅速到县林业局坐镇指挥。县森防指办公室根据有关领导的指示,在将火情及时报告县政府的同时,及时向市森防指办公室报告火灾情况,并迅速做好启动预案的相关准备工作。

4.2预案启动

根据森林火灾的具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县林业局局长及时提请召开由县政府有关领导及县森防指成员单位参加的县森防指紧急会议,通报森林火灾实况,研究决定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开展工作。

4.3派出赴火场前线指挥组

根据县森防指紧急会议决定,派出由县政府、县森防指有关领导及县林业局、县森林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前线指挥组,携带有关设备迅速赶赴火场。前线指挥组工作职责:

(1)在第一时间报告火灾情况,通知县森防指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迅速开展相关工作,研究制定扑救方案;

(2)组织协调和督促镇政府(国有林场)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扑火救灾指示精神,指导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3)对火场扑火部署、兵力调配、扑火战术及扑火指挥决策提出建议,积极协调解决扑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随时观察掌握火场火情发展趋势、扑救措施、、扑火装备、天气实况、扑救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县森防指挥中心报告;

(5)及时传达各级领导的指示,及时提醒火场总指挥及各一线指挥人员注意扑火安全,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6)负责火场及扑救有关情况的记载、照相和摄像工作。

4.4扑救力量的组织协调

火场前线指挥部及所在镇政府(国有林场)请求县政府调集力量实施扑救援助时,由县森防指与有关方面协商决定,紧急命令,就近调集森林火灾扑火队、驻留武警及消防官兵参战扑救。需毗邻县区支援扑救时,由市森防指协调该区域护林联防机构协调增援。不得动员老弱病残人员、孕妇和未成年人参加森林火灾扑救。

4.5扑救物资的调度运用

首先调用森林火灾所在镇(国有林场)的各种扑火物资和设备。必要时,报请县森防指有关领导同意,调运县森林防火物资,并商请市森防指进行扑救物资支援。扑救物资调用所产生的费用,由县发生火灾的镇(国有林场)负责支付。

4.6火情监控

一是由火场前线指挥部派员在火场制高点设立火情监视哨,随时将林火发展动态情况向前线指挥和县防火办报告;二是报请市森防指挥中心启用计算机林火监测系统;三是由县气象局提供火场地区天气预报实施火场监控。

4.7扑火原则

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在扑火战略上,要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在扑火力量使用上,要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在落实责任上,要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4.8扑救安全

县森防指赴火场工作人员,必须提醒火场前线指挥人员及扑救人员牢固树立安全扑救意识,在扑火队伍行进和扑救中提高警惕,力争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前线指挥员扑火安全职责为:

(1)及时掌握火场天气情况;

(2)对火势发展做出正确预测和判断;

(3)对火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充分的应急准备;

(4)事先安排好撤离火场的路线和紧急避险地段;

(5)时刻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

(6)时刻保持全方位的通讯联络畅通;

(7)及时掌握扑火队伍的行动和扑火进展情况。

4.9后勤保障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镇(国有林场)负责食品饮料供给,按参加扑火的单位发放,由县森林公安分局派干警负责押运食品到火场一线,保证一线人员所需;县卫生局组织有关卫生医疗单位组成医疗队,赴火场治疗救护伤员;县交通运输局组织有关单位优先提供交通工具,运送扑救人员和物资。以上三项所需费用由发生火灾的镇(国有林场)负责结算。

4.10扑救信息传递

县森防指办公室与相关通讯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卫星电话、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等通讯设备和手段,以最快的时间保障应急通讯,保证扑救森林火灾的各种信息和政令畅通。如有必要,报请市政府同意,商调市上有关电信企业移动通信车前往火场增援,确保防火信息的传递。县森防指各成员单位指定专人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随时保持联系。

4.11火案查处

由县公安、安监、监察、林业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督促和协助各镇(国有林场)及时调查取证,查明火因,对火灾肇事者及责任人依法做出处理,并将查处结果及时上报县森防指办公室。

4.12消息

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由县森防指及时通知有关新闻媒体,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对跨市、跨县区有重大影响的森林火灾的火情发展、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消息,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县森防指指定专人独家向外。

5灾后处置

5.1应急结束

重特大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据实际情况,由县森防指适时宣布结束应急期工作,转入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状态。

5.2善后处理

伤员抢救、灾民安置以及对死亡人员亲属抚恤、遗属安置等工作,由发生森林火灾的镇政府(国有林场)负责,县森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协助,按照有关法规政策妥善处置。

5.3损失评估

林火扑灭后,县森防指协助森林火灾所在镇(国有林场)按照相关规程,勘查林火迹地现场,核实森林资源及相关损失,形成专门核查评估文件。

5.4总结报告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镇(国有林场),及时准确地将有关资料形成专题报告,并按森林火灾统计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置,在应急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上报县森防指办公室。

6附则

6.1重特大森林火灾的解释

(1)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2)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本预案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6.2预案补充完善

县森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本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做出具体安排,确保责任落实,并将具体安排报县森防指备案。

6.3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县森防指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