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9:26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1

一、文化自信思想的要义是确立中华民族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思想是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呼唤和确证。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总是一定主体的文化,反过来,文化也是一定主体身份的标示,它在根本的意义上解决“我是谁”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条件之一是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自觉。一种文化的特质是其之所以存在的内在规定性,这种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独立自信的“文化自我”。认识一种文化,首先要追问是谁的文化,所以,我们要阐释的文化自信自然要指向文化的主体条件。

中华民族以5000年的悠久文化著称于世,文化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近代。中华文化曾经以自信和强大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言:“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而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唯一性和封闭的自满性被打破,西方开始压倒东方,文化自卑和崇尚美化西方文化的心态使我们曾经一度丧失“文化自我”。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自身的制度落后,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惨痛反思中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中国人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向西看”的历程,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我”一度被弱化,处于分裂而迷失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道路。正如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今天的发展和崛起正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毕竟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以所谓“普世价值”形象自居的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和影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困扰。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中,“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在当代,确立中华文化的“文化自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和更大的挑战。

回答“我是谁”必然追溯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的自我确立深藏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中,文化自信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在根脉上是自成体系且具有悠久历史生命的文化,在特质上区别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分流其根源早已存在于人类文化的总源头原始神话中。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具有超世的理想主义,而中国文化以现实性和入世性为特征;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重整体;西方文化重利益,中国文化重伦理。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以主客二分为特征,中国文化讲主客统一和天人和谐,等等。正如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世界创造出一种与西方文化十分不同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也为这一文化圈中的其他民族提供了精神营养。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正是要找回丢失的民族自我。

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精神成熟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在精神独立性上的自觉诉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在政治上站了起来,中国人民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意义上的政治解放,翻身做了主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人民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意义上的经济解放。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已经在实践层面显现出来。但同时,中国人在总体精神状态和精神文化上的主体意识方面显得相对滞后。“西化论”和“复古论”在思想文化领域还很有市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文化复兴的精神支撑是不可想象的。文化主体性需要觉醒,文化主体意识需要形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人在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文化自信昭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勇敢地做自己。只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并成为获得抵御一切干扰勇往直前的内生动力和定力。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2

一、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传客体

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传客体。传播活动作为信息授受活动,其基本内容就是传方传递信息而受方获取信息。传播者站在信息传播的起点上。没有传方的发,就没有受方的收。就信息的传播运动来说,传播者处于主动状态,接受者则处于被动状态。

有人认为,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受传客体,是只能听由传播者控制和摆布的。20世纪20年代曾流行过“枪弹论”,它认为传播者好比射手,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就像枪弹,只要传播者扣动扳机,受众就会像“靶子”一样应声而倒。这种“传媒至上”理论,流行了10年左右,由于不合事实而声消迹灭。

对大众传播研究卓有建树的政治学者拉斯维尔,提出了有名的5w公式,这一模式,既明晰地表述了传播的过程,又使传播学研究得以条分缕析。尽管它对反馈和社会制约有所忽略、存在缺陷,但毕竟具备了理论色彩,而受众研究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可谓功不可没。后来,香农和韦弗提出了数学模式,施拉姆提出了循环形模式,德弗勒提出了双向环形模式,引入了“反馈”理论……随着大众传播研究的日益深入,受众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受众不是完全被动,而是能动的,这一点已受到广泛肯定。

但是,在大众传播实践中,不少人的认识存在视角障碍,认为传播系统既然是个控制系统,传播者是施控者,接受者是受控者,即使重视反馈,受众也终竟是被动的控制对象。他们从事物表象、主观感觉出发,总觉得我写你读,我说你听,我摄你看,我发你收,既然主动权在我,就可以认定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人、主宰。这种重传而轻受的错误思维定式,不断发挥着负面影响力。

二、受众是信息需求的活跃主体

受众以“受”为特征。一个“受”字,无形中渗溢出多少被动感、消极感!难道,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真的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吗?难道,传播者真的享有传播活动的支配权,而受众仅是受其影响、承其福祸的附庸吗?不。这是传播者基于错觉而形成的自我夸大,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主观性定位。

传播活动是人类信息需求的产物,没有信息需求就没有传播。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原动力。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各种手段满足自身需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

我们重点分析文化需求。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凭借信息而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活动。客观世界自发显现其性状的信息,是自然信息;经人脑加工,凭借特定符号(语言、文字、图像……)授受的信息则是社会信息,即文化信息。文化需求的实质是文化信息的授受。人们通过文化信息而知世界之貌、识事物之质、感身之所受、乐情之所衷。这种文化需求,可以通过个人对个人的人际传播来满足,可以从社会团体的组织传播来满足,也可以通过功能更强大的大众传播来满足。人的一生都是物质的、文化的需求者。对物质财富的求索和对文化信息的求索,就是每个人以至全人类的生命运动过程。人的这两种需求又是相互交织、相互为用的。作为需求主体的积极活跃,是真正的本质性的积极活跃。

三、受众是文化市场的真正主人

人类的传播史也是信息需求发展史。大众传媒的诞生和发展,正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有了更大信息需求的产物。一切传媒,包括人媒和物媒,都是人类延长感官、求索信息的工具。受众,正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求索信息的主人。

大众传媒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物化。传播者的传与接受者的受,是与文化市场的市场行为两位一体的。是谁决定着大众传播事业的衰荣呢?是由大众传播设备生产多少,信息生产、传出多少来决定呢,还是由受众购买信息载体的状况、接收信息的状况决定呢?显然真正的尺度是后者。一张日销百万份的报纸与一份几乎无人问津的报纸(它当然也可以印百万份)孰盛孰衰,不言自明。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买报人而不是办报人。信息求索者是大众传播的主人,应该并非费解之事。

文化市场是交换、买卖文化信息的市场。信息需求者是怎样步入文化市场、从事文化消费的呢?这取决于文化消费三要素:

1.财力要素,即文化购买力。文化消费,是以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即货币去购买文化信息享用权的行为。受众必须是具有文化购买力的人。没能力付出货币者,就没机会享用大众传媒的信息。贫困地区看不到电影、电视,甚至听不到广播,都是基于文化购买力的制约。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在很多贫困地区登堂入室了:使用大众传媒的变化,反映了文化购买力的变化。

2.受力要素,即读、视、听和欣赏、理解文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信息具有多重价值的复合性,不同受众对信息的接纳,具有各取所需的多层次特征:有的只使用表层价值,有的也使用浅层价值,有的则可开掘利用深层价值。受众是对大众传媒具有不同层次受力的人。

3.动力要素,就是需求者具有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这种需要因职业、信仰、年龄、性别、民族、爱好、经历、习惯、文化水平、生活状况等等的不同而不同。财力要素、受力要素只是人们接受大众传播的可能性,只有在动力要素作用下,这种潜在可能才可转化为现实行动。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大潮伴随着经济热潮而汹涌澎湃。人们面对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必须随时了解环境的状态和变化,必须由表及里地把握事物的实质,必须和外界进行认识沟通与情感沟通,必须不断进行环境调适和自我调节――因而对知、识、感、乐之文化信息有着日益增长的需要。正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文明的进步,物质需求者不断激发、增强了文化需求,他们成群结队地走进了文化市场。受众,都是对各种文化信息具有迫切需要的人。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3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素以“文明礼仪之邦”屹立于世界各国之中;高尔夫在中国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是熟悉高尔夫的人不难发现,高尔夫的运动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竟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修身之道

中国儒文化,以“修身养性”作为内练功、善自我、提境界的一种行为,倡导“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因此,中国人养身处世之道,以静为主、戒骄戒躁、隐忍中磨练定力。

修身养性、磨练定力的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高球运动讲求不气不急、不骄不馁、气定神闲,培养球员平和心态,与传统文化“静以修身”的要求相一致,能满足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行的要求。

礼仪道义

礼仪,即礼节和仪式,渗透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礼始于五帝,大成于周,故中华民族礼仪历史深远,中华民族永久保持了以“礼谦、礼让、谦和”为核心的社会特征。

对着装、球员间礼节的严要求,是高尔夫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深层次看,高尔夫也是以谦和、礼让为本质,与传统文化礼仪的核心是一致的。礼仪是高尔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一脉,适应时代礼仪发展需求。

诚信自律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认为“民无信不立”。可见“诚信”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高尔夫文化中的诚信是通过球员打球时的自律来体现,要求球员诚信待已,不守诚信改变球况、虚报成绩会受到“惩罚”,球技得不到提高,形象受到损害。高尔夫球文化通过运动使球员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自尊自重。时代呼唤诚信,高尔夫通过运动塑造诚信。

公平与平等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4

1.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

政府信用是实现政权稳定、政治民主,促进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政府信用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政府合法性的直接基础是人民的信任和认同,而认同又源自政府信用。良好的政府信用有利于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回应,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局面,这样就为政令的施行奠定了基础,为政府成功地工作创造了条件。由于政府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讲信用首先就要保证权力属于人民,并按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信用还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基础。权威意味着民众真心愿意服从政府的领导,认同和支持政府及其行为,是政府实现管理职能的基础。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目的是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而政府的诚信道德本身就是政治文明中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作为一种文明的政治理念,政府信用要求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公正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体现正义、公平、民主的价值理念,这恰好与和谐社会对政治文明的诉求相契合。而且,政府信用制度也是政治制度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信用的政府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来提高政府的政治权威,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2.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

政府信用是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实现人民生活相对安康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起点,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3],而信用规则的制定、市场主体对规则的履行又有赖于良好的政府信用。政府信用最根本的表现是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管市场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事情,确保和维护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有一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而政府信用则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政府信用还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立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因为讲信用的政府执法公正,信息公开,这就可减少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搜寻费用、沟通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低的行政成本,也间接地增加了物质财富。此外,政府信用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良好的政府信用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所谓“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4]。

3.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政府信用是塑造信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信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信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信用至上”、“信誉为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其主要内容是确认和信奉信用是公民立身立业之本、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国家繁荣昌盛之本的意识,确认和信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利双赢的意识,确认和信奉依法经营、循章办事的规则意识。信用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的政府信用对全社会的信用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一个社会道德标尺的确立,必然是比照这个社会的领导群体来确定的。没有守信的政府,便不可能有守信的公民,也就不可能建设一个信用社会,社会和谐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所以,作为官德的一个基本内容——信德对民风和社会的道德风尚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为政者守诚讲信,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就能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人民重视信用。一个讲信用的政府能提高全社会的诚信道德,培养社会的信用意识,有助于信用从狭义性、功利性向本原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和谐社会信用文化的发展。

4.政府信用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

政府信用是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讲信用的政府是责任政府,生态责任是政府信用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得到持久的资源支持,后代人的发展权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化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控制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生态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类滥用自然、涸泽而渔的方式损害了文明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了生态文明,一切文明也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所以,近年来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代际公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绿色GDp”、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都被政府奉为重要的执政理念。

二、提升政府信用,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

理论上讲,政府守信就要求政府履行其管理社会、保证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等政治、经济责任与义务;而现实中的行败、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政府失信行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善治的理念,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增强政府信用意识

善治的基本要素是法制、透明、责任与回应,这就要求优化政府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信用意识,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信的自觉性。务必做到言出有据、言而有信、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水平和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职,避免投机带来的政府失信。行政道德是公务人员起码的行政从业规范准则,公务人员要把守信作为行政道德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和规范,使诚信成为公职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和行政观念。应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与形式主义,强化履职尽责的公仆观,强化勤政廉洁的人生观,做到为官治世求“正”,为民服务求“真”,为公立业求“实”,为人行事求“信”。同时,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推动政府信用文化发展,使其“由人治型行政文化向法治型行政文化转变、由集权型行政文化向参与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封闭型行政文化向开放型行政文化转变、由一般型行政文化向专业型行政文化转变、由管制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全能型行政文化向分化型行政文化转变、由扩张型行政文化向约束型行政文化转变。[7]

2.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推动政府自觉和政府再造,提高政府信用能力

应对政府进行合理定位,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有限政府。政府应履行创造环境,制定政策,监管市场,提供服务的职能,弱化其经济利益主体的角色,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应增强政府的法律观念,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建构法治政府。应实现政务公开,及时政府规章、措施和政务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平台,完善决策听证、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增加的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应简化行政程序,推行电子政务,讲求廉洁高效,强化危机防范与治理,建构有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政府守信的条件是政府既要具有一定的要求能力(制定并执行政策的能力),更要具有相当的支持能力(体制和政策的包容性、回应性和服务性)。应增强政府的自我规约能力,自觉地建立自我规束机制,限定自身行动的权限、程序及领域,提高政府的要求能力。应自觉输入时代信息,转变行政观念,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地发展进步,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另外,应满足社会成员的特定要求,还要包容和支持公民泛化的要求,同时培养公民及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

3.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强化政府的信用行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政府信用的保障,应完善政府信用的实现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完善政府失信的救济机制(国家赔偿)。要完善监督(司法、媒体、社会)和制约机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从行政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形成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优化人事制度,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奖惩依据。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有关执法文书立卷归档。实行重大政策的人大代表表决制度,广泛推行政策制定的听证会制度等等,形成公开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重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减少政府行为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和偏差,还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实行决策受益或受害情况申报或告知制度。如果决策部门的一些公务人员将因这一部门的新决策的出台而受益,那么就要申报,必要时还应回避,不参与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8-9.

[2]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1-11-27.

[4]荀子·议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7]韩莹莹.论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2002,(1).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5

论文摘要: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不失为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途径,在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即以主体意识觉醒为契入点、主体能力培养为落脚点、主体价值实现为归宿,在坚持这一指导原则的同时还应以人为本、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体系。

时代和我国国情要求大学生群体成为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群体。可以说,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建设诚信有序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然而,反思目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较多从社会需要层面提出要求而实效性不佳的现实,笔者认为,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以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价值,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不失为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诚与信互为诠释,即“诚者,信也”。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诚”更多的是指“内诚于心”,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体现为社会化的践行,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信弘扬了人性,弘扬了道德关怀,它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关注如何提升人生的境界,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文关怀。诚信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所以,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是构建诚信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

1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诚信校园文化得以确立的契入点。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含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就此而言,主体意识的真谛正是诚信精神,它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

首先,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诚信是主体意识的道德基础。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强调“民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增韵·清韵》中指出:“诚,无伪也,真也,实也。”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能促使学生发展追求真善美,尤其是求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学生不仅认识自己的直观环境,而且得以超越直观环境,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意识到个人是最真实根本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

其次,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对象意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既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的活动的条件。对于个人来说,它首先是先于个人的条件。每个人在他的任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首先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的对象意识确立的过程。诚信对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起支配作用,它要求个人充分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体应享有的权利,并由此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所应尽的义务。只有在充分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个人才会对他人、集体、社会持合乎道德的态度,即把尊重人的权利、履行对集体和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需要强调的是,诚信并不是一味要求个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牺牲,而是要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不悖于义务和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2主体能力的培养是诚信校园文化构建的落脚点。大学生主体人格形成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主体能力的形成。主体能力是潜藏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的非理性因素。诚信校园文化构建有助于主体能力的发展。

首先,在现代社会,主体要想获取能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条件,必须依靠诚信品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发展依靠社会和他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是人的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交往日益普遍和复杂,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不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人们不再凭着自己的直觉,而是根据对方的诚信度才信任对方。而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关键正在于一个人是否诚信。因而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从人的心理素质来说,诚信校园文化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浓郁的诚信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内忠实于自己,在外行其真心所欲行,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艰苦奋斗,而不是逃避困难、一心找捷径、想歪门邪道。浓郁的诚信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3主体价值的实现是诚信校园文化的构建的归宿。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的人对其他人或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主体价值。当代大学生寻求主体价值,离不开诚信的支撑。

首先,人要发挥价值一步也离不开社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在其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等实践中实现的。诚信品质是保障这些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微软中国研究院前院长李开复回国前,写了一封致中国青年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所最缺乏的,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诚信、正直;第二才是才能,如果有才能,而不守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造成的更大。大学生如果缺乏诚信品质,将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提升其诚信品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无信则乱,无信的市场无“市”可言。特别是在wto的框架下,国际竞争对诚信的要求更广、更高。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各大小公司应聘都遭到拒绝的原因就是:他的个人信用记录上有3次公交车逃票的记录。正如康德所说:“由于说了一个谎,一个人抛弃了,甚至可以说彻底毁灭了做人的尊严。”

二、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培养大学生主体人格,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以人为本。要树立大教育观,打破以往就教育论教育,就道德谈道德的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建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要求,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6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应重新调整服务策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都处于重要的转型变革时期,都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用户的信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便捷化的新环境下,自动化与网络化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形态,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技术需求及信息服务模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同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服务难以满足用户更高的信息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和研究当前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策略,更新服务模式,采取应对举措,才能在激烈的信息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首选之地,在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概述如下:

1.1 高校教师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高等学校中的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是以大学教师为主体展开的。高校教师大多集教学、科研为一身并承担着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教学和专题研究,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本专题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刻关注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他们迫切需要利用方便、快捷、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各种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信息,对新成果的信息收集也较为重视。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据最新统计,他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要求也高于一般的社会成员,他们使用的网络服务主要有:新闻浏览、收发e-mail、网络数据库检索、搜索引擎等。主要是围绕着特定的专业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并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网上浏览或检索信息,他们对文献信息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快和求先的欲望。

1.2 高校大学生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用户,也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利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具体而言,大学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并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特点:

1.2.1 当代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信息需求新特点

当代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具有阶段性、集中性和广泛性,他们对信息需求的目标明确,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成熟和完善的文献。当代大学生用户更熟悉和更惯于利用网络,也被称为“网络泡大的一族”,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上网率已超过90%,上网已成为他们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主要有休闲娱乐、新闻时事、考研就业、计算机网络、电子书籍等。他们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性、针对性、快捷性和时尚性的特点,他们除了需要本学科、本专业或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信息外,还需要各种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金融、休闲、娱乐、旅游、消遣等各方面各学科的综合性信息。

1.2.2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新特点

研究生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比较特殊的用户,也是网络型信息用户。他们具有双重任务,即“学习知识、探索未知”。这类用户群注重培养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对学科前沿、尖端、新知识及专业性强的专题以及专门化的学术信息需求比较强烈,特别需要内容新颖的资料,而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研究生一般不亲自到图书馆来,只是借助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远程访问、登陆高校图书馆主页来实现自己的信息与知识需求。

综合上述,高校用户信息需求无论呈现怎样的新特点,都离不开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等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下文将紧紧围绕这3个方面,剖析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并探讨高校图书馆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2.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信息资源、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信息资源需求变化

2.1.1 资源涵盖率

在用户信息需求更加广泛而且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高校用户不仅要求图书馆提高馆藏资源拥有率,而且还需要信息资源的获取手段更加完善,并通过资源拥有和资源获取两种方式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涵盖率。也就是说用户在文献资源需求类型上,除了可以利用传统印刷型馆藏资源外,也越来越需要为其提供各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各种学术网络数据库等。此外,高校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也越加关注,希望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途径获取本馆稀缺或没有的文献资源,实现其获取信息的需求。

2.1.2 信息资源时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交流速度,促使用户对最新文献信息资源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高校用户在教学和科研中更需要获取大量各类型的最新信息,用户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本学科领域的总体研究概况及最新发展态势,保证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这些因素都促使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2.2 技术需求变化

2.2.1 网站建设

目前各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网站,用户不必亲自到馆即可通过访问图书馆门户网站就能直接索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并享受部分业务服务。网站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功能一流的图书馆网站,已成为用户对图书馆技术服务的要求之一。

2.2.2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知道,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各种查询及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存取传递等信息服务均是由信息检索技术为手段而实现的。所以,信息检索的效率、技能及信息素养的高低已成为用户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需要对用户不断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以提高用户深层次获取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

2.3 信息服务需求变化

2.3.1 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化环境下,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获取的手段和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致使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多样化的需求,高校用户不再满足传统性的借阅和咨询等服务模式,他们需要图书馆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服务。

2.3.2 信息服务深度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用户将逐渐从大量的一般信息向信息服务深度的特定需求转变,传统而简单的“借还、阅览、手工检索、书目查询”等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深层次用户更高的信息需求,用户更加注重于为其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深层次的学科专业文献、跟踪性科研指导等各类型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2.3.3 信息服务的效率

现代社会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已成为可能,用户对信息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成为抓住机遇、科学决策的关键之一。人类已进入快节奏高效率社会,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尽最大可能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从而达到为用户提供高效化信息服务的目的。

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对举措

针对用户信息需求新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在资源保障建设、优化技术服务及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信息服务策略,以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新变化。

3.1 资源保障建设

3.1.1 注重文献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率

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充分掌握资源的拥有、把握资源获取手段、保障馆藏资源涵盖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宽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比如:对传统印本文献要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及时调整馆藏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学术数据库和多媒体读物,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效互补。建立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形成馆藏资源优势。走资源共享联合体及图书馆联盟之路,实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广泛开展馆际互借,逐步扩大文献传递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和创新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用户获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只有采取这些有效之策,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新变化。

3.1.2 保证资源时效性

针对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时效性的要求,图书馆不仅要保证一定新印本文献的采购规模,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馆藏文献进行剔旧更新,腾出足够的物理空间存放更多的新文献,使资源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数字化信息资源、阅读指南、馆内信息通报等基本信息进行适时更新,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新信息。

3.2 优化技术服务

3.2.1 加强图书馆主页建设

网站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直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比如,高校图书馆在设计网站时应该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主题,以方便服务为中心,界面保持友好,尽量避免或减少访问中的技术障碍,通过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服务项目,要更加方便用户有效利用,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一站式”、“无缝式”检索服务,解决用户由于各数据库检索路径不同、检索不便所造成的难题。

3.2.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图书馆除了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不断降低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门槛外,还应加强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再教育,并针对不同需要定期开办各类型讲座。例如,举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培训班或数据库使用专题讲座。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开设现代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提高用户网络资源搜索、文献下载及处理等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

3.3 服务方式拓展

3.3.1 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新的信息产品将用户吸引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比如,让用户介入文献采集和书目数据质量评价,在图书馆网站和校园网及时图书馆最新数字资源信息,通报到馆新书、新刊的目次和摘要,实现网上预约和续借图书,激励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更能激发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的热情和信任度。其次,开展学科导航服务,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往往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参考工具,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知识信息,为用户提出建设性意见。再次,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充分应用lib2.0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聚合(rss)定制与推送、维基(wild)、博客等各种个性化信息服务,使用户参与馆藏建设和互动活动。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编制各种专题书目,提供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教学科研专题跟踪等多种服务模式。

3.3.2 开展精细化服务

精细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有现代化信息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自动化操作技术,能够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是图书馆开展精细化服务的前提和保障。应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知识价值优势,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专家库、为用户开展学科专业文献推荐、对“重点和热点”的科研专题跟踪指导等等,协助他们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节约他们的宝贵时间。

3.3.3 开展高效化服务

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高工作标准还要更加重视高效化服务,而且要制订出一整套相应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穿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去。例如,制定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计分办法,实行德、能、勤、绩四方面的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制度直接与馆员的高效化服务和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挂钩。此外,还要制定馆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使馆员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图书馆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高效化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舒莉,博客——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的新方式[j],现代情报,2007,(10):141—143.

[2]刘金玲,叶艳鸣,宋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12):66—69.

[3]叶勤,图书馆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及其实施[j],现代情报,2007,(11):29—31.

[4]王新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5):115—116.

[5]方向明,张海霞,论复合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拓变及应对举措[j],图书馆论坛,2009,(5):119—121.

[6]卓宝光,钟辉新,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面临问题与服务对策[j],情报探索,2008,(10):105—107.

[7]王育菁,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情报理论与探讨,2009,(11):84—85.

[8]殷黎,李鸿雁,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6,(5):62—23.

[9]张晨,基于信息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95—96.

[10]徐军燕,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6):71—73.

[11]杨润月,论图书馆的优质高效服务[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91—92.

[12]李翠霞,潘宏,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型信息资源体系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8):36—39.

[13]王琼,龙世彤,袁玉敏,网络环境下本科生、研究生信息能力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4,(11):1284—1287.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7

1实现尊重需求,树立文化自信,建构体育历史文化空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分低版本和高版本。低版本指的是获得他人的尊重,高版本指的是自尊。他人的尊重可能需要地位、名声和注意力,高版本的尊重需要自信。在中国,早在先秦的《吕氏春秋》中就强调“欲信人,必先自信”,当今社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体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实现高层次尊重需求的精神支撑。   

城市体育空间是长期以来体育文化累积叠加的体现,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体育文化传承需要的载体,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体育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涌现出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运动员。同时,承办了多次大型全国和世界性的运动盛会,造就了不胜枚举的体育奇迹。然而,国家及各省市还很少有专门的体育空间承载这些闪光的历史,将其传承下去。构建相关体育博物馆、纪念馆、名人堂等具有历史内涵的体育空间,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体育的历史记忆,是鲜活的历史再现,将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时让世界各国从根源了解中国体育,进而更能深人地了解中国文化底蕴,信服和敬重中国文化。这不仅是情怀,更能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当代中国人高层次尊重的需要。

2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普及全民健身,打造全方位体育空间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需求基本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相应出现。近代以来,从“洋操兵操”到“体育强国”,从“劳卫制”到“奥运争光计划”,体育在社会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唯独没有涉及个体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体发展,自我实现的层次需求是主导需求。因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当前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也是人民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的基本条件。这样,全民健身事业被提到重要地位。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由于个体不仅存在着外在的体质差异,还存在着内在的需求差异。因此,要解决体育空间与人民需求的矛盾,就要抓住“全”字,构建符合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市民需求的体育空间。一方面要继续扩充城市体育空间数量。国内城市体育场仍然较少,而且体育场个体规模宏大,平时市民参与程度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在建设体育空间时应采取“化整为零”策略,多建设中小型体育场馆,使其在数量和分布上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另一方面,要在多样性方面加以进一步思考。在全民健身和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更应注重体育空间的合理配置和相互转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更加重视社会体育空间投人和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属性,设置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社会体育空间,以期实现人民自我实现需求与体育空间建设的协调发展。

3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提升国民需求层次,塑造新时代体育空间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8

论文摘要结合时代特点,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分析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提出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2.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2.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3.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3.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4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4.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主动和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薄守生.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7):67-68.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9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

数字化图书馆凭借自身丰富的数字资源,依托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技术,可以为用户创建一个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环境,使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个性化信息需求一直是数字图书馆研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

目前数字图书馆研究界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是,“指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特点,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与服务,并帮助用户建立个人信息系统”[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为用户创造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个性化信息环境是指根据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使用习惯等多种要素来为用户定制满足用户需求的界面、资源、检索方式等。实现个性化信息环境主要要把握易用性和安全性。易用性是指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建立起个人信息库,确保在用户确定所需信息方向的情况下,系统能为其提供经过分析加工的信息。安全性是指要确保用户在使用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特别是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其次,是实现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全面,即由数字图书馆实现用户个人信息资源的建设,将与其信息需求相近的数字化资源收录到用户系统内部,便于用户利用信息,提高检索效率;二是主动,即由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在获得最新数字资源的时候,可以主动通过多种数字平台向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三是动态,即数字图书馆要形成用户信息需求和兴趣的分析系统,了解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的改变,系统动态地调整更新用户所需资源设置,更加及时准确地满足用户需求。

个性化信息环境的构建是个人化信息服务的基础,而实现用户信息需求是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可以更准确全面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充分实现用户需求可以指导个性化信息环境更加科学有序地建设。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分配力量,实现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支持

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数字化图书馆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利用自身数字资源和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的过程。从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情况来看,个性化服务的实现由以下技术进行支撑。

(1)定制服务。定制服务是个性化服务实现的技术基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爱好定制个性化系统的界面布局、色调等网页外观特征,并向系统提供包括所需资源类型、特点等信息,使利用过程更加舒适。系统根据用户定制内容和提供的信息,建立用户数据库,对文献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最后将查询结果传递给用户,并用完全个性化、满足用户兴趣爱好的方式呈现。

(2)信息推送。信息推送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个性化服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户向网络服务器提交包括个人信息、所需信息的主题、关键词、推送地址、推送周期等相关信息的用户需求文档,系统根据此文档,利用推送技术,在指定的周期内,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自动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地址。推送方式已经由早期的人工电子邮件,发展成为借助计算机软件完成的自动化信息推送,主要有四种实现方式,即基于频道的推送、基于邮件的推送、基于网页的推送和专用式推送。

(3)智能。智能技术是个性化服务中更加人性化的技术支持。智能技术就不需要用户提供过多的要求,由系统通过建立用户模型来指导个性化服务的开展。用户模型的建立成为智能的核心。用户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系统自动建立,系统自动记录用户对某一知识的点击率、访问路径、在某一页面停留的时间、下载次数、文档的长度、关键词等信息,形成日志文件,通过智能技术,分析其行为并总结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将分析结果存放在用户模型知识库中。另外一种是用户参与建立,通过用户在一定程度上的直接参与,由用户提供关于当前文档的一些建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模型的建立一般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户提供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

(1)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是传统图书馆情报咨询服务的在数字化情况下的发展,在自动语音导航或是人工帮助下访问所需数据库,从而获取各种咨询服务或完成相应的事务处理。这种服务方式对用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不仅要明确自身的信息需求,还必须熟悉呼叫中心的运行模式,这有这样才能够较为充分地获取所需信息。这种形式是早期数字化个的重要方式。

(2)个人图书馆。个人图书馆(myLibrary)是数字化图书馆比较成熟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感兴趣的服务项目,从而创建个人图书馆信息系统,实现对个人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系统则在用户模型指导之下,掌握用户动态的新需求,主动向用户推送所需信息资源,让用户感觉到正在“自己”的图书馆中查找资料。

(3)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用户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式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数字化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拓宽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移动图书馆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服务,方便快捷地为读者、专家、馆员之间建立“点对点”相互交流,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一个崭新的、有效的途径。

文化自信的要求篇10

论文摘要结合时代特点,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分析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针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提出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2.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2.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3.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3.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4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4.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主动和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薄守生.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