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资产审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1:55

村级资产审计篇1

【关键词】三级审计;村级财务;规范化对策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9亿农民生活福祉,牵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新农村建设提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必须解决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干群矛盾复杂、群众向心力低等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村干部涉财工作规范化水平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健康和谐发展。审计监督作为改进和规范村级财务与会计工作、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公信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营造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工具,对这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限于当前乡村财务人员数量少、业务水平低的现实,需要尽快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适宜我国广大乡村审计监督实际的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体系,针对时弊进行综合监管,堵塞村级财务工作漏洞,使之走向规范,为维护农村经济秩序提供有效保障。

一、村级财务监督管理现存问题及成因

受村级财务资金量小、涉及财产属于乡村集体财产、被审计人员处于最基层的草根农民的传统观念影响,村级财务审计一直被相关部门忽视,致使无论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审计监督体系构建方面均不完善。

(一)财务审计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独立性

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推行“村账镇代管”模式。虽然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取向正确,对于从程序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模式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尚待完善。它在延续过去村级财务坐收坐支、包包账、断头账、财务收支科目设置不科学、民主理财仅局限于形式等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某些新问题:一是镇政府将村财作为财政备用金,在本级财政出现资金支付困难时,挪用、借用村级资金用于办公经费支出或发放工资等临时性应急支出;二是巧立名目“借鸡生蛋”,利用管理村财便利条件,将村财作为启动资金发展乡镇经济实体,搞创收,谋取经济利益;三是部分乡镇干部以帮助村级发展为名将自己开销的发票作为村级财务支出,让村干部通过乡镇农经站报销。这种借“村财镇管”之机侵蚀村级经济利益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关键是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现行的村级财务审计是依据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建立的乡镇经管站审计模式。乡镇经管站既村级财务日常记账,又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审计人员身兼记账和审计监督双重职能,乡镇农经人员自己审计自己的村级账目,操作程序违反不相容职务分设原则,没有可以依据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定位不准、缺乏独立性。

(二)财务审计工作执行力度低,村级资产管理薄弱

乡镇经管站作为乡镇政府直属机构,人权和财权均归乡镇管理,随着人事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权上收和事权下放问题愈发突出,在乡镇财政入不敷出和工作任务繁多的双重压力下,农经站一些工作年限长、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聘用人员被辞退,部分能力强、懂政策的农经在编人员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专职不专责,易受到乡镇行政干预和其他因素制约,缺乏独立性,村级财务审计执行乏力。农经站工作侧重于“账面”,而忽略实质性“审计”,致使村级财务除资金往来之外的资源性资产管理处于“空白”状态:一是包括耕地、森林、草场、菜园、滩涂、水面、建房用地、“四荒地”和房屋等的村级资源性资产未纳入资产账簿委托乡镇代管,没有设立相应的村级资源性资产管理台账进行统一管理;二是上述未纳入乡镇代管的村级资源性资产出租、转租等经营行为人为操作空间较大,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现象严重;三是村级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毁损情况普遍,账实不符问题突出。乡镇政府对审计发现的村级资源性财务问题处理形式化,甚至不处理,束之高阁,无法实现审计的监督审查作用,无形中进一步助长了村干部的贪腐习性。

(三)财务监督职责不清,财务审计不规范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组应“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务工作监督法定机构,其工作重点是财务公开,财务事项的审查监督只是村务工作监督的必要前提条件,并不是其专职工作。由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规定不清,多数村级组织成员自身素质不高,对自身职责理解不够,监督意识薄弱,致使其监督职责履行时带有较大主观随意性。部分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受制于农村宗族利益及村干部利益交错的现实复杂性,监督过多会受到既得利益主体的干涉,削弱其监督权限和降低其监督功效,因此,村级内部财务监督成效高低也不是监督委员会成员一方努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村级内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依靠乡镇外部财务审计监督成为现实选择。而当前多数乡镇农经站在人数少、业务技能低、工作量大、常规工作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无暇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制定合理的审计工作计划,偶尔开展的村级财务审计仅限于财务收支,没有将资源性资产、基础设施、村级集体资产增值和农民关注的热点事项纳入审计范围。审计过程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审计后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健全的审计档案记录资料,审计程序极不规范,严重削弱了审计监督的功效。

二、以审计制度创新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的对策

(一)构建健全的村镇县三级村财审计组织体系

鉴于多数乡镇经管站人员少、村级组织数量多、日常工作和记账任务重,县级地方政府应在将县农业局所属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编制上收基础上,统一建立县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中心作为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统一受理各村组财务审计任务,同时由人事局、审计局按照“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择优招聘录用审计人员,经审计机关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任用为乡镇审计站审计员,归属审计机关编制,负责组织所在乡镇村级财务审计,以有效保证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在各村组则建立健全村财务监督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履行所在村组的日常集体财务监督和审计职责,对村级资产存量少的村组,监委会和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内部清理后,将结果直接向农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乡镇审计站负责对村级资产存量较大的村组逐一进行审计,并出具书面审计报告对农户公布;县审计站主要针对乡镇审计站审计发现的突出性问题和各村组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民反映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对于审计发现的严重问题,要及时协调纪委监察、司法部门开展责任追究,增强审计深度和广度,加大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县、镇、村三级审计组织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组成村级财务监督监控网络体系,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县,村组集体资产清楚、产权明晰,让农户放心、乡镇安心,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秩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立统筹兼顾操作规范的审计组织实施方案

现行村级财务审计主要面向村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向农村干部换届选举。村级财务三级审计组织体系建立后,为适应村级财务审计由单纯的责任审计向事项审计转变,县镇审计站要统筹安排、综合考虑,精心做好各项审计计划和方案实施工作:一是制定详尽的审计工作计划。县审计总站和各乡镇审计站要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审计情况,互通审计信息,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统一定性,对“个性”问题要在深入探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原因,然后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详尽审计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翔实可行、富有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县和乡镇审计站开展的每项审计都要在明确审计目的、对象、任务、依据、组织领导、人员分工、时间安排和实施措施等内容后,及时向村组发送审计通知书,召开包括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干部、记账员等在内的审计动员会议,以便全面整理资料,做好配合支持工作。三是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审计质量。县审计总站要在综合考虑被审计村组业务量及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按照不同乡镇审计人员对调原则,抽调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村组记账员组成审计小组,由县乡审计站专职审计人员担任审计组长,到异乡镇村组轮流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效益和监督的结合,提高评价监督的科学性和责任界定的客观性。审计报告初稿经与被审计村组沟通后,经审计站初审、复核,发送被审计村组落实整改,各村组要将整改措施及效果及时上报审计站。对未按期整改的村组,审计站要进行跟踪落实,同时,审计站还要积极与农经站会计中心沟通,通过日常村级财务检查核实整改成效。

(三)建立健全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三级控制监督体系

一是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村组内部监督作用。民主理财小组来自村组,贴近农户,了解村情,是村级财务内部监管的常设组织。为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要在以制度措施明确理财小组的地位、职能、职责权限和组织保障基础上,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举公正、负责、财会知识丰富、公信力强的村民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认真审核村级财务账目,行使村级财务审议、监督和检查的权力。对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事项和有疑点的问题,村委会和有关当事人必须给予答复并解释清楚,对疑义较大、问题严重的可直接提交县乡审计站作为审计要点监督,切实把好村财监督的首道关口。二是强化乡镇会计的业务监督。村财镇代管后,乡镇农经站作为村级会计机构要对村组记账员交来的票据,实施严格的“三审”制度,即审核员初审——出纳复核——会计全面审核,任何一层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票据均作清退账处理,手续不符合要求的票据,退回村记账员补正,补正后经重新审核合格后作账务处理,乡镇以严格的业务监督把好村级财务监管的第二道关口。三是强化县乡两级审计监督。县乡两级审计站要在对乡镇农经站账目进行经常性抽查审计,并对村级财务收支提出审计监督建议的基础上,重点对村组工程建设项目、农地征用补偿费分配、资源性资产管理及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同时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做好村干部离任责任审计监督,并监督落实执行,促进整改。

【参考文献】

[1]王金生.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浅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

[2]王满荣.困境与反思:村监督组织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村级资产审计篇2

一、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采取什么审计形式?

村财务由农经部门内审监督,审计部门开展村级审计一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根据资金的性质和有关法规,我局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探索。

1.开展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延伸审计村级财务。国家和地方的财政专项资金是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2010年,我局先后安排了农村公路专项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和计划生育社会扶养费(征收)管理、使用等专项资金审计。审计时都延伸审计到村级财务,重点查看村级对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或发放(征收)是否安全、合规或到位。

2.政府批转年度审计计划委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审计机关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行为,符合《审计法》规定。2010年,我局根据政府领导的要求,拟定了5个村村级财务审计列入年度计划,提交政府通过,并以政府文件批转,从法律上确定了审计地位。

二、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确定什么审计对象?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普遍审计力量有限,而村级组织在大县多则几百个,在小县也少则有几十个,审计不可能全面铺开,必须有所选择。

1.选择社会上有反映的。无论是专项资金延伸审计还是财务审计,可选择有社会反映的。特别是涉及退耕还林、土地征用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反映或是平常生活中听到,或是农民举报,或是领导告之,作为确定审计对象或查处线索的重要依据。如我局选定的审计对象中,就有个别是有反映的。审计也因此取到了社会效益。

2.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这些村通常集体资产多、实力强、经济活动频繁,村财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因此较大,通常也容易取得审计效益。如我局审计的一个村,其集体资产达5700余万元,通过审计确实发现了该村一些重大违纪违规问题。

3.选择涉及资金量大的。2010年安排的5个村基本上都属城郊村或城中村。这些村几年来都有大量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其中个别村还争取了专项资金用于村龙头企业发展,涉及的资金量大,财务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如何把握审计重点?

村级财务审计既简单又复杂。应从简单中看到重要问题,从复杂中找到关键问题。我局在制定工作方案时确定了三个审计重点方向。

1.涉及土地。如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新农村建设等。这些年一些农村特别是城郊地区,因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有大量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在审计时,我们重点关注了有无非法买卖土地、有无私下开发出售、有无截留征地款、拆迁补偿资金是否及时到位等问题。

2.涉及资产。如集体资产处置、工程基建投资、下属公司经营等。城郊村特别是城中村通常有一定甚至较多的集体资产,有的还有自己的公司,我局要求查深查透。如在对某村审计时发现,该村在处置某资产时未挂账,形成账外资金,且拍卖公司从应付拍卖款中直接支付某个人款项。通过审计,依法收缴了违纪款40万元,追回集体损失58万元。

3.涉及财务。由于乡镇农经部门对村级内审监督长期存在空白点,村级普遍存在重大经济事项民主程序缺失、忽视财务规范管理、财务收支随意、挥霍浪费等问题。如:某村在处置集体资产时,未经村民大会通过;某村在发放征地补偿款时,到村小组一级没有发放明细;某村开具大额水果和购物卡发票,用于走访关系户等等,都成为审计发现问题的疑点。

四、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目的是通过重点审计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在村一级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

1.坚持审计机关重点审计与乡镇农经内审监督相结合。审计机关的重点审计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毕竟力量有限、覆盖面窄,替代不了日常审计,应更多地抓好乡镇农经部门的内审监督。当前,乡镇农经部门的内审机制已严重缺失,有的地方已多年没有进行内审,“村财乡”存在漏洞。应该通过重点审计,推动乡镇农经内审机制的全面建立。

2.坚持审计查处处罚与促进财务规范相结合。审计查处或处罚涉及的只是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从审计情况看,村干部素质不高,财务规范管理意识差,村会计财务水平低,加之长年没有进行内审,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其客观因素。通过审计,重要的是促进村级财务的全面规范,特别是规范建账,民主理财。

村级资产审计篇3

今年下半年全镇将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为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村级换届之前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责任进行全面审计,为村级换届工作作好准备,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核心,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弄清村级经济实力,理顺财务关系,明确村干部的经济责任迎接村级换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本次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由镇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各党工委负责具体组织审计工作。镇成立联合审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另行文),在本次审计中发现问题较突出,并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相关党工委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县联审计小组报告。对审计出的问题要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处理。对侵占、挪用、私分、贪污、挥霍集体资财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主管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审计的范围和方法

(一)村级财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重点是审计*年村委会换届以来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可追查到以往年度,立案逐项进行审计。

(二)审计方法:抓住“三个重点”,把牢“四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与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

“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或收八不入帐;二是把牢各项费用,是否有虚假开支;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党工委组织进行审计,做到五个结合:审计查账与走访群众相结合,审计查账与核查实物相结合,审计与化解村级债务相结合,审计与处理问题相结合,审计与建帐建制相结合,确保审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一)审计内容

1、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审查村级各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重点查明收入是否及时入帐,有无被侵占、挪用;非生产性开支是否严格控制,有无挥霍浪费;村内各项工程的决算情况;未入帐的费用情况;村公益事业资金、土地补偿费收入和政府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村财务收支是否按时如实上墙公开;民主理财制度是否健全等。

2、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及专业项目管理情况。审查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严格执行,帐款、帐物、帐帐是否相符,集体资产、资源和专业项目的承包标的、期限、方式等是否经集体经济讨论决定,标的较大的是否引入了招投标机制,承包或租赁者是否按合同及时缴纳承包款或租金,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集体资产和资源的损失浪费。

3、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查清债权、债务增减变化及拖欠占用情况,摸清帐外债权、债务情况。重点审查有无借款举债用于违背政策规定的非生产性支出,是否新增村级债务,有无存在盲目举债情况,有无将集体资金擅自借给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有无擅自为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提供担保或抵押等。

4、村级民主决策情况。审查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是否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集体班子会议讨论决定,有无“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存在。

5、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问题。如村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村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等群众要求审计的问题。

(二)审计步骤

1、准备阶段。对被审计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前三天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村(居)委组织好人员,并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拟订审计工作方案。

村级资产审计篇4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建议;宁夏西吉;吉强镇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7-0344-01

吉强镇位于宁夏南部固原市西吉县城周边,是固原市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总土地面积2.51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22万hm2,退耕还林面积6666.67hm2,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83元。笔者通过对吉强镇27个行政村,177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的村级财务调查,发现了财务管理分工不明、现金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现提出关于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村级经济管理工作,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村干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重视,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并且认识到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着力解决限制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各项问题,加强对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1-3]。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建章立制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集体组织“三资”管理制度》中的20条制度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财务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吉强镇应以村为单位,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财务人员相互制约机制,分别设立主管、出纳及会计职位;完善财务管理方式,建立审批制度,规范财务支出管理,避免多头审批,多头报销;统一会计资料,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业务培训,村级财务人员至少每年进行1次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规范档案管理,妥善保管财务资料,避免资料丢失[4]。

3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性高的工作。因此,稳定会计人员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至关重要。确定会计人员之后,一般情况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会计人员队伍。会计人员必须实行聘任制,并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应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村级会计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业务考核,及时熟悉相关新政策、新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4完善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

针对财务账目不规范问题,应建立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应根据财务审计需求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村干部任期内和离任审计、专项重点审计、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检查。重点对集体资产的处置、债权债务管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检查,并将审计结果及时上报,及时纠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

5稳妥推行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

可根据全镇27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继续完善村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在保持村级财务“四权”,即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由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对村级资金和账务实行“双代管”。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设立专户,严格执行自治区农经站制定的20条管理制度,所有村集体的资金通过中心专户收支。村集体收支实行“报账制”,只设报账员,不设会计,这样便可避免公款私存的现象发生。

6加强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

镇政府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清查监督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27个村委会,认真、仔细地进行村集体固定资产的清理登记入账工作,杜绝资产流失。从审计中发现,近些年来有些村的集体资产丢失严重,尤其是上级部门配发的电教设备、捐赠的资产,既没有登记也没有入账,有些村干部离任时便私自转为私有财产。针对这些问题更要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不论是自购、捐赠,还是上级部门配发的,都要清理核实,登记入账,以免流失。

7结语

总之,要做好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格处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予以通报。乡(镇)政府应组织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管理开展定期检查,并帮助建立规范账务。同时,组织村级会计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全面促进西吉县吉强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

8参考文献

[1]吴家真.村级财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6):133,136.

[2]刘明辉.构建和谐新农村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4):23-24.

村级资产审计篇5

一、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现有审计模式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审计模式之缺陷

第一,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没有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集体资产与其他公有资产一样,其产权有—个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使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必须通过某一组织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辖区内成员的当然代表,管理和使用农村集体资产、村民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最终所有者,是委托人,而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是人,村民需要通过审计手段来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对村民负责。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广大农民群众却无权看到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结论,无法了解组织的经营和财务情况,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无法解决,产生了财产所有者、受托经营者和受托监督人三者之间关系错位的怪现象。长此下去,这将导致农民群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导致农村审计权威和信誉的丧失。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性质模糊,独立性差。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的审计机构,这与内部审计相同,但它与审计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存在任何隶属或利害关系,处于第三者地位,这一点又与内部审计完全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大部分是属于政府部门,审计的工作人员是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一点与国家审计相同,但是他们明显不是现有国家法律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性质模糊,定位不准,成为多年来困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一大难题。

第三,按照现行管理体制,村级组织审计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主管,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然而,村级组织不属于国家审计范围,审计机关对这一特殊领域缺乏实践经验,且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均没有专职的村级审计指导机构和人员,缺少对具体工作的经常性指导和管理,缺少对具体业务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只是通过内审协会的自治自律,这样不利于村级组织审计事业的发展、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审计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村级组织审计的对策

第一,今后可以考虑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所),作为县级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派驻到各乡镇,对乡镇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在农村集体资产完成产权界定,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股份合作式集体经济组织后,可以参照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代表全体股东(村民)行使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权。这种模式下审计机构只对监事会及全体股东负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同时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

第二,加强引导,加快转型。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审计机关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通过制订指导意见,工作沟通,典型引路,强化考核等,多形式,多渠道,引导村级组织审计转型发展。要促使村级组织审计逐步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内控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由事后审计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面审计监督转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积极推行审计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决策风险。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状况,实行账前审计,做到先审计后入账,严格控制事中风险。要加强后续审计,彻底杜绝风险隐患。

村级资产审计篇6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村干部;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背景及基本思路

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及此前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中纪委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意见》的任务分工要求,分别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明晰化,这为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使这项工作在制度上有了支持和保障。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对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审计的组织、实施以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及评价方面都没有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所以应该坚持本着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指导原则,在计划安排上慎重考虑,既要积极应对,更要加强风险控制,在审前调查阶段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尽量考虑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不可依照常规性审计去推断并据以制定审计重点。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更是要突出保证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点,做到严谨细致,力求审计结果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另外,《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乡镇农经部门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实施审计,但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势必要涉及村级经济,所以审计的法律依据必须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的法规、规定、办法、制度等,这就要求在审计思路上一方面更加慎重健全,做到师出有名,有理有据。同时,也呼唤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进,积极赋予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主体具有执法权,并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有关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做出处理、处罚。

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根据现阶段实际应包括村干部财经法纪执行情况,集体资产、债务及权益的完整性、真实性,任期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及经济责任评价。

1、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有无坐收坐支;是否超标准发放村干部工资、奖金和补贴;有无违规开支应由个人承担的各种费用;有无虚报、冒领、套取集体资金的问题。

2、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是否存在利用职权长期占用集体资金问题。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规定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款;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

3、村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有无违规使用、截留、挪用等问题。

4、村集体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发包管理以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是否公开招投标,有无暗箱操作,“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问题。

5、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的问题;集体企业改制、“撤村建居”、合并村、集体资产管理与处置等工作中,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集体土地、“四荒”等资源的承包、租赁、担保和出让,是否履行民主程序,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投标,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征地补偿费使用、分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6、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及经济责任评价。任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是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是否增值、债务是否下降;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是否到位;有无违规决策,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7、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村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三、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村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是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妄加猜测。

2、评价简明扼要,定义准确精炼,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3、妥善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分清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界定明确,责任明晰。另外,只对审计涉及范围内的事项进行评价,不可越权以及超范围对应由组织人事部门给予评价的方面予以评价。

4、对于无碍大局的一般性问题和不足,并不作原因剖析,也不宜进行审计评价,而宜作为审计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应把握住对事实不清的事项不评;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政策法规界限不清的事项不评,从而增强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四个界限,即要全面地、辩证地评价是前任责任还是后任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是个人决策还是集体决策;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准确划分责任,增加审计报告的说服力。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的真实、合法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涉农政策的执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形成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切实保证审计效果。

四、完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后续制度

一是应坚持审计查出问题通报制度。根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的主要问题和典型案例,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出台相关措施规范村级财务核算方法、加强财务管理、保障集体资产安全完整、维护村民的利益。

二是应坚持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应定期召开村干部有关会议或交流会的形式披露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专业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探讨实践问题,推广先进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三是应稳妥有序地推进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应像村务公开一样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审计结果公示制度,从而维护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以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稳定。

四是将“村干部经责审计”结果作为对村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加强村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村级领导的考核办法,并及时调整配备领导班子,保证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及有序进行。

(作者单位:胶州市胶西镇经管审计统计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朝显.走出乡镇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误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2]虞国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农村财务会计,2011.6.

村级资产审计篇7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制财务制度

我镇2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5.23万。2008年开展村级会计委托制试点,2009年在全乡范围内推开,通过落实措施、创新机制、改善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现状

建立组织体系,实现村级会计委托全覆盖。初步实现了组织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和办公设施到位。依托农经站成立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会计人员1名,取消村会计设报账员或出纳,村会计的核算、记账等业务由乡镇的村会计中心负责,实现村级会计委托的全覆盖。

(一)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更加规范。一是严格实行会计委托制度。按照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群众监督权不变的原则和村集体自愿原则,二是按照“五个统一”要求,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票据管理、财务公开和档案管理等制度,统一账簿凭证、会计科目、记账方法、核算内容、审批手续等,绝大多数村财务“日清月结”。全镇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收款收据、报销凭证统一印制,票据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村级财务收支实行村财务监督小组、村会计中心“二级审核”和村群众民主监督、村会计中心监督、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三级监督”,村级财务管理运行得到规范。

(二)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日趋规范。镇党委政府相继制定了规范村级会计委托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级财务公开、深化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制度。

(三)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村级财务管理约束力得到增强。在加强村民理财小组监督、乡镇会计中心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两项监督:一是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率达100%,其中利用电算化软件生成公开内容的21个行政村。中心制作公开表,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村财务审批人签字、镇会计中心审核盖章,然后在行政村固定公开栏向村民公布。二是强化审计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村主职干部任期离任审计以及土地征用补偿费、债权债务、新农村建设等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队伍建设滞后,乡镇村级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太少,乡镇会计中心没有编制,会计从业人员由乡镇干部、农经员兼任。兼职人员大都是农经人员,本身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证,除本职岗位外,还兼其他工作。

(二)财务制度有待健全,审核监管难度大。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村规模大小、集体经济强弱等因素制定村公务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村干部报酬和差旅费报销等开支标准上限,供会计中心审核控制。会计中心只能起到受理凭证、记账、代为保管,至于原始票据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审核缺乏依据,财务监督难以实施。村级会计委托制的一个很重要的监督职能没能发挥出来,也就违背了设立这个村会计委托中心的初衷。

(三)财经纪律观念淡薄,违规违纪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缺乏财经法规知识,财经纪律观念淡薄,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少数村的收入不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公款私存,坐收坐支。二是资产处置不够规范。对于集体资产处置未按乡政府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处理,而是简单处置。四是经济合同与项目管理不够规范。

(四)监督难到位,措施难落实。一是村民理财小组监督(群众监督)难到位。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并没有很好履行代表村民行使民主理财的职能。二是乡镇会计中心监管(会计监督)难到位。

三、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建议与对策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村级会计委托制能否真正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关键在乡上级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只要领导重视,工作才有力度,才能到位,机构人员和经费才能得到保证。各级领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要按照《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聘用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健全机构,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人、以科技管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明确分工职责,加强配合协作。村级会计委托制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依靠少数部门单位是难以完成的。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根据要求,各部门要各司其职,落实责任。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村级会计委托机制进行质量考核,进一步发挥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的作用,不断提高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水平。

(三)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素质。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良好的农村会计队伍是前提。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农村会计队伍:一要核定人员编制,真正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人事部门要给予每个乡镇二个人员编制(会计、出纳各一),配足人员,切实保障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做到编制到位、经费到位,为实现村会计中心会计工作专职化、专业化管理创造条件。二要加强财会业务知识培训。三要提高农村会计从业人员待遇。

(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行为。针对村级会计委托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对资金、资产、资源、票据以及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制度规定,本着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出具体明确细化管理的制度规定,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行,有据可依。二要强化村资产资源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三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堵塞漏洞。各乡镇要建立招投标中心,将各类招投标项目统一纳入招投标中心管理。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凡涉及村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出让等,必须经村“两委”讨论,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项目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村级资产审计篇8

[关键词]村干部 经济责任 审计

村级集体财务一直是农村的―个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干群矛盾的焦点,由村级财务问题引发的农民上访甚至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管好农村集体财务,实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监督,提高村干部依法治村、按章办事的能力,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与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1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对村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保护集体资产、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化解干群矛盾、凝聚民心、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手段。

首先,这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注“三农”必先关注农村和农民。村干部面对农民,行为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村民说村官不大,却拥有很多权力――村委会协助当地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集体土地经营和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一旦这种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就会造成。当前部分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作风粗暴、办事不公、吃拿卡要、,利用职务之便在集体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违法违纪;在一些农村,村级财务混乱、村务不公开,群众意见很大。从现实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干部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因此,依法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及重点项目收支情况审计监督,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村级财务公开化、透明化,增强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其次,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由于历史、客观等多方面原因,相当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引发农民群访和越级上访,甚至诱发腐败案件的发生。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极大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不仅能提高村干部的为民服务、廉洁自律意识,也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这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要举措。

村级集体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长期以来,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也使得少数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集体资产。通过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管和经济活动的监督,能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2 当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

2.1 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随着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在基层设立完整、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较少、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变得日益重要和突出。

2.2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给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资料不规范,审计工作量很大。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由于未采用正规的记账凭证,也就不可能按照规范的会计记账程序\账,从而造成审计人员不仅要查账,还要肩负起做账的工作。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风险较高。村级财务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没有明确划分审批人、会计和出纳,使会计资料分散在书记、村主任、会计和计生专干的手里,待需要时再临时拼凑在一起。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人人都有审批权和现金控制权的现象,以及自批、自领、自用、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这些都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高的风险。三是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有些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领款或以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有些用款单位财务管理较混乱,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3 加强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首先,要确立由“惩治于既然”向“防患于未然”转变的工作思路,要结合当前实际,突出重点,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搞好任中财务收支审计。要结合当前“村财乡管、村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是围绕加强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四个必须审”,即干部离任必须审、干部调整必须审、任职三年必须审、村级换届必须审。逐步实现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要作为审计重点查深查细,力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村干部的经济责任。

三是围绕维护基层政权稳定,搞好重大事项决策情况审计。通过审查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征地补偿金发放、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村部、桥梁涵洞、农田水利设施、人饮水工程等)、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票决和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意见,来化解干群矛盾,增强干部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维护基层的社会稳定。

四是必须与涉农资金审计相结合。在实施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应重点关注涉农部门和单位,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使用和占用集体资产的单位;涉农资金管理和分配的部门和单位;接受政府或业务部门委托的其他被审计单位。应包括和涵盖从农民手中收取钱款、物资的审计和给予农民钱款、物资的审计。加大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农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强化以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审计,加强对农民负担和集体土地征占用补偿费的专项审计等。检查涉农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管理情况,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性、经济性、效益性。通过检查地区、部门涉农政策、措施的制定情况,看是否符合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农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通过检查涉农资金的分配和拨付情况,促进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通过监督涉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通过揭露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完善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从而把经济责任审计寓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防火墙”,成为农村群众情绪的“灭火器”,成为农村各项改革的“助推器”。

其次,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加快村级财务及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审计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及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建立完善乡镇审计制度。目前乡镇审计没有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应当参照国家审计的有关规范原则,结合乡镇审计特点,由国家尺快制订有关乡镇审计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实现乡镇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是要完善乡镇审计机构。由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许多基层审计机构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设立乡镇审计机构,乡镇审计作用十分有限。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机构,设置专职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使乡镇审计适应现时需要,尽快步入正轨。

村级资产审计篇9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是指村委会代表本村村民对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近年来,通过对乡镇、街道村级财务管理状况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一些村、社区财务管理仍然比较混乱。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会计账簿不规范。会计人员不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糊涂账”较多,会计核算方法比较混乱,根本无法真切地反映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情况。二是财务手续不健全。有的村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三是对账程序不规范,对帐不及时,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账款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会计资料管理不善,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原始票据长期保存在个人手中,未及时搜集、分类、归档保存,导致会计信息残缺、失真。五是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会计人员年龄偏大,业务生疏,导致账目不清。

(二)集体资金管理不到位

一是村干部随意支配资金,占挪资金现象普遍。有的村干部不将零星收入入账,私设小金库,乱花乱用群众集资款;或公款私存;或侵占集体资产利息;或把公物占为己有等。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招待费开支大、比重上升快。三是有的村干部领导能力差,不懂得理财,财务收支无预算,导致年终决算结果一片“红”。四是有的干部急于求成,不遵守市场规律,拿上级专项拨款胡乱投资。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村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干部领导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认为村级财务管理仅仅是财务会计的事,自己没必要花心思。有些干部认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什么可管,管不管无所谓,只是群众反映强烈了才组织力量去清查。

(二)村级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观念不强、业务素质较低

有的村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落实,形同虚设;有的村虽设有会计、出纳,但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有的村财务人员文化不高,未受过专业培训,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差,连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政策、法规都不懂,只知道记个流水账,所有的票据都依赖镇记账人员记账。

(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尽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但财务制度不足的负面影响没有消除。很多村子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村委会连最基本的现金出纳制度都不健全,白条抵库现象严重。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宣传、培训、完善、规范、健全、提高等方面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

一是在考核村干部的时候,应加入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界定为集体资产发挥效益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财务管理的考核指标。指标可以打分形式评出村干部的总分,作为对村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在村干部的培训上,可以针对本村特有的情况,请专业老师对村干部进行指导,也可以参观发展成果好的农村,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

(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针对村社区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文化偏低和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培训方案,如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使农村财会人员掌握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村级会计部门与上级政府财务部门的直接沟通,而且便于提升村级会计人员素质,使得上级政府部门更深了解基层财务,利于预防农村干部腐败。

(三)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各村、社区必须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村级财务处理方法,制定有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现金、财产物资管理办法,逐步实现财务管理“六统一”,即封面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账本统一、报表统一、收款单据统一、凭证统一。二是切实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定期公开制度,至少每月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要及时;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金收入、集体债务等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建立起村民对干部的信任。三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实行季度财务核查、专项资金收支核查和年度财务审计相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或投资项目的收支情况应逐项进行核查或审计,核查或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逐步建立对乡镇领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村级财务管理乡镇领导负责制,对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而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经查实,须追究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要加大对村干部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一旦发现村干部在村财务中有虚报、谎报、瞒报、白条入账、贪污受贿、占用挪用集体资产或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的,一律严肃处理。

(四)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坚持定期公布账目,实行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一是严格规定审计内容,即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财务收支、收益分配,重大工程预决算情况等;二是严格审计程序,即先发审计通知,接受审计,审计结束写审计报告,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严格审计操作标准。对涉及工程项目和农民负担费用情况的应逐项审计,对审出的问题,按照性质不同作出处理,逐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考核体系,定期联查,预防核准后的财务内容出现以假乱真现象,确保群众满意放心。

综上所述,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有针对性提出对村干部、村民进行教育,对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公开力度及监督力度进行全面改善,由此提高财务管理制度在村委会的执行力,对于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陆良县同乐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文霞,王敦青.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5).

[2]周永梅.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8).

村级资产审计篇10

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地执行民主理财制度,认为严格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区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问题较多,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影响干群关系乃至农村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管理混乱

货币资金管理混乱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非财务人员插手现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长期不报账、不结账,现金被贪占、挪用,致使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白条单抵库抵现金的现象严重。

(二)财务收支管理混乱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表现在:财务收支无计划,没有控制措施,随意性很大。1.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非生产性、非公益事业的开支大。部分村干部,打着搞生产、促发展的幌子,吃、请、送,以外出学习考察为由,游山玩水。2.对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量入为出”,民间借贷较多,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致使村集体的包袱越来越重。3.有些村对有些收入没有记账,有的村财会人员对村委主任、村长批的条子不审核就付款。

(三)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一些村没有建立会计档案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村财务管理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某些村委会的会计凭证,一直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拨付款单据,主管会计也不及时整理单独立卷保管,而是随便存放。各种会计档案没有按规定如期归档保管或销毁等。

(四)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总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管理公开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委会的一项义务。但是有些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欠具体,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不及时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对货币资金盘点情况不公开、债权债务情况表没有解释等。

(六)财会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低,配备不齐

村级财会人员不稳定,往往会随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而更换,任人唯亲,村财会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而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有的村配备的财会人员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管经营,严重违规。

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有多种途径。如,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或实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各乡村可根据本乡村的实际状况,对各村的财务管理采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开展工作。

1.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

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政府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用,委派到辖区内的村组,从事财务工作,参与村组的内部管理,代表政府监督村集体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会计人员便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建立会计记账制度

在有些地区可以推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方式。本质上,被的单位即各村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村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记账的部门,则凭其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为村里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会计记账业务。保证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的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并通过各种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凡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大力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村级财务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手段上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完善会计科目,健全总分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等基本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账户体系,统一规范村级的账目结构,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可在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软件,切实提高农村村级会计业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即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

(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1.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落到实处。

2.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审计干部任免制度和审计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和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规定凡纳入委托管理的集体财务,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开发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都要进行审计。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都要加大其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并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情节严重者,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五)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就是要将村级财务管理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加强其外部监督。财务公开要做到及时、全面、具体、真实,真正落实好群众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2.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项目等方案的实施,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集体企业上缴收入和改制企业股权收益等,都要纳入公开。要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3.公开时间要及时,做到月结月公布,设立固定财务公开日,日常财务活动要坚持每月公开一次,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应随时逐笔公布。

4.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各村要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坚固耐用、防风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其他形式做好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