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2:21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1

高校绝大多数老师对传统文化是重视的,态度是端正的,教学是敬业的,工作是称职的,是为人师表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既尊重历史,又从现代学校发展的高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就继续保持和发扬;既认真学习传承,又注重创新发展。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2、高校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继承传统文化是育成“中国魂”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人的灵魂,即“中国魂”。它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继承传统文化是高校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致使有些学生难于形成中国人内在人格的品位。当然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不少人缺少核心价值观念,缺失信仰,社会责任感不强,爱国意识薄弱,社会公德意识缺失,思想素质不高,甚至有的人自我中心,自私冷漠,我行我素,走向极端。“中国魂”指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既要立足本民族,还要具有国际意识,全球化视觉,做一个具有“中国魂”的现代人。

2.2继承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与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参与和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意识与和谐观念,将大学生培养成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高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大学生是最富有梦想的青年群体,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已的美梦,但要与民族的梦相结合,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高层次的合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做一个受人民爱戴的多有建树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宝贵财富,它包括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内容丰厚,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向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吸收养分,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才能勇当重任,不辱使命。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传统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2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

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

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现在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嘴边一直挂着叔叔、阿姨什么的,会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学笑话,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国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东西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

但是,有好就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弹一星邓稼先”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榜样。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很多的人牢记,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心中的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心他们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从他们的身心上我学习到了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谦虚、待人友善,更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但是礼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自豪!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3

该丛书的出版宗旨即“弘扬湖湘文化、砥砺湖湘后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一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尤其是近代以来它那“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髓的昂扬展示,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某种强势色彩和现实意义,更体现出它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这自然意味着更有必要对其加以探询和弘扬。弘扬湖湘文化,就需要先来辨析湖湘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而要明确湖湘文化精神和特色,首要的是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精神承传加以言之有据的梳理、分析和定位,需要做具体、深入的资料整理和基础性的研究。因此,以现实意义为旨归的湖湘文化建设和弘扬,其实又首先是科学,是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学术性研究。人们既可以通过历时性地梳理湖湘历代典籍文献,从而完成对湖湘文化精神的概括,也可在近代以来湖湘精英的文韬武略和事功业绩的执着追求中,发现湖湘文化人格的特征和魅力;既可以在新时期某些领域的改革开放的尝试和率先实践中,管窥湖湘文化精神催生下的探索和创造意志,也可以通过当下湖湘众生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世俗思维惯性,来理解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潜在的精神承传。而从分布于湖南不同地区的传统的“文化世家”入手,来把脉和提取湖湘文化精髓和内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涵盖性和说服力的。彭文忠女士撰写的《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潭黎氏卷》,便是在这一意义上,客观而清晰地将一个可以称为湖湘文化的代表的世家推到了读者面前。

既然称其为“文化世家”,就表明这个家族必定具有整体上的较高的文化修养,文化世家在民间也自然多承享“书香门第”之誉;其家族子弟也必定尽显才学,鸿儒出入,才俊往来,即后人所谓人才群体化、家族化,这是文化世家不愧为这一美誉的最基本的前提。湘潭黎氏家族便是“累代科甲”之族,历代“寄身于翰墨”,以至吟诗结社、文章唱和、书画遗友,成为黎氏家风及其社交的一种标志性方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黎家重文化教育,几代人都是读书人,可谓诗书世家。但从“黎氏八骏”之重祖黎祚泽、曾祖黎大鄂、祖父黎葆堂,到其父黎培銮,再到“黎氏八骏”及其后人,我们不难看到他们身上那种作为读书人的鲜明特征:祖辈父辈们“读书求仕”,科举入仕,走传统士子走了千百年的道路;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变迁,让锦熙们从传统读书人的道路上分离出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黎家总共有“六”代知识分子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仅“黎氏八骏”中就包括语文大师、教育家、音乐家、作家、戏剧艺术家、地矿学家、桥梁专家等,广为人知。但是,身为典型的湖湘文化一脉的黎氏家族,其世家的标志性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决不止于“诗书继世”这一外在的基本点上。在其标志性的家族光环中,更能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的,是黎氏家族对湖湘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的承传,是黎家代代相传的开明、忠厚的家族门风和人格意志对湘中地域社会文明的辐射作用和表率意义,是其家族延续的忧国忧民、经世济群的躬身实践所体现出的积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这首先表现在黎氏家族成员们强烈的经世救国和政治参与意识方面。如黎松安先生虽偏居一隅,却一直关心国事,支持维新;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海军惨败,他曾经发表过慷慨激昂的言论,抨击当权者的腐朽无能。后来的黎氏八兄弟虽事业各有所好,但都秉持一种“士不可不谓任重而道远”的文化承诺,自觉弘扬父辈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世家传统。黎锦熙十七岁时就组织了“德育会”,以“致良知”和“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福利”为宗旨,不惜“牺牲个人、努力救国”,办《长沙日报》、《湖南公报》,任总编,写社论、时评,为振兴中华大声疾呼。即便是从事文艺工作的黎锦明、黎锦晖等人,也同样是将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黎锦晖年轻时自命为“革命党”,并参加了同盟会,还在《湖南公报》和长沙《大公报》上发表过不少讥评军阀和愤世疾俗的唱词,讥评时政旧俗,表达其爱国、正义思想;强调“音乐与国家民族之关系”,认为“国富民强,音乐自然雄壮而快畅,若是国弱民贫,凭你请上六双莫扎特,一打贝多芬,苦于写不出‘治饿驱寒’的曲子,也是枉然”。作为文学家的黎锦明从上世纪初期走上文学道路始,就一直关注着社会的兴衰变化,湖湘文化中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干预意识,促使他从一个乡村青年成为一个以小说反映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作家;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参加了海丰革命活动,并写成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中篇小说《尘影》;“九·一八”战争爆发,更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深入前线,广泛采访抗日官兵、民众,创作了歌颂上海军民抗击日军保卫国土的中篇小说《战烟》;抗战时期坚持参加文化界的抗日宣传、教育工作,写出了《赤峰之战》、《战士与武器》等讴歌“为守上海负责”、“将死亡博得胜利”的抗日勇士的作品,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国家社稷、重视民族安危的爱国情怀。

另一方面,黎氏世家虽为当地出名的一大富绅,却为富思仁,一直秉承乐善睦邻的家教,黎氏家风在当地有口皆碑。而这种家风实则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黎氏家族内重修身养德,孝悌笃诚,和睦相待,对外仁德忠厚,自觉助人,与本乡民众感情十分融洽。“黎氏八骏”之父黎松安为人温文尔雅,从不装大摆架子,贫富一视同仁;乡邻造访或有事相求,从来都是热情礼遇、尽力相助;对下人宽厚仁慈,视同子女,尤其对极贫困或遭遇不测的人家,总是设身处地地持换位思考的态度而施以援手;佃农或交不起租,黎家不仅不追讨,反而会送米送布;遇到大灾大害之年,还会给佃户全部免租,并拿出一些陈谷接济贫苦人家,因此黎家佣人及乡民对黎家大都感恩不尽,甚至有的女佣人出嫁后终生把黎家当作娘家。诸如此类,不仅见于湘潭县志记载,更流为民间美谈。或如该书作者所说,如湘潭黎氏这样的文化世家的行为,不仅塑造着自身的“文章道德”的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浸染着当地的乡土风韵,无形中承担起了地方教化的责任。他们秉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湖湘文化的神髓,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和表率,传播着、延续着民族传统的、也是人类所共同信仰的精神文明。

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无疑可在中国近现代某些威震寰宇、扭转乾坤的人物身上,得到解释和印证,但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精神特征,它其实更深地植根于地方民众的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中。而作为基层民众的行为和价值追求的表率性、主导性力量,作为该地域的一种风向标式的德高望重的文化世家,其家族的行为和追求,则更能生动、深刻而全面地体现这种文化精神。湘潭黎家便是这样的一个湖湘文化标本。在晚清的维新变法运动中,湖南被称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建学校、创报纸、兴学会、办实业,促成了“新湖南”热潮,这得力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具有改革思想的政府官员和开明的地方绅士的三方协作。而兼有知识分子和地方绅士身份的黎松安,就在这一社会潮流中起到了中坚作用。比如他认识到教育兴盛乃“立国之元气,致强之本原”,于是身体力行,先后兴办几所学校,让族人及贫苦人家的子弟得以入学读书,并革新教育方式和内容,使后代接受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同时,这一文化世家的子弟,不仅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中西贯通、中体西用的行为趋向,而且共通性地立志于国计民生,走学以致用的经邦济世之路,积极面世,不喜空谈。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黎氏八骏”不仅个个思维活跃、心怀天下、锐意变革创新,而且都成为学有专长的经国济世之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还铸造出一种强烈的地方人文精神。可以说,黎氏世家以其家族一代代延续下来的道德传承、价值取向、信念追求和行为方式,为湖湘文化精神做出了生动的、有说服力的阐释。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4

我在讲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时,给学生串完知识点,把孟子仁政思想与中国现在的政策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恤民保民,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以“仁义”治天下,以“礼”去规范人的行为;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作风。总之即以“以民为本”来治理天下。讲完孟子的主张后,我又联系了中国的国情给学生进行强调:以“民本”、“人本”思想为核心的“仁政”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重大收获,也是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事件。数千年来它一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正面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有效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了以上的讲解,学生充分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从《师说》看尊师重道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古人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期间老师却被看成“臭老九”,当然现在老师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有《师说》这一课,更好地教育学生尊敬师长,感恩老师。那韩愈是如何阐述道理的呢?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局限,从“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才是真正的老师。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他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这种观点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再次,韩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师生观。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师不如自己的人,这种观点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讲完这篇课文,我们班趁热打铁开了一次“尊重教师重在行动”班会。学生踊跃发言深有感触。最后我总结发言:

1.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2.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事实证明,我的这一节课是成功的——自从上完这一节课后,我们班尊师重教的风气越来越好,受到了其他任课教师的好评。

三、从《陈情表》中看孝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5

有趣的传统文化

田帅

去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旁边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12点到了,我们全家人去楼下放炮,我们拿的炮有麻雷、鞭炮、烟花和摔炮。我小心翼翼的拿火柴开始点烟花,碰的一声,美丽的烟花像花一样在空中绽放。

看着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一天,年兽都要到村子里伤害人类。那天晚上,人们纷纷去深山里避难。村里来了一个老婆婆,他说要住在村子里赶走年兽,村里人说:“您还是和我们一起去深山里避难吧!”老婆婆偏不听,半夜,年兽来了,老婆婆给门上贴上对联,在房子里点了许多蜡烛,拿出鞭炮,就开始在院子里放了。年兽大惊失色,再也不敢来村子里伤害人类了。

从此,放鞭炮,贴对联的习俗就留传了下来。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6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是整个传统文化传播的起点,控制着整个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过程。本文中的传播者是指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媒介从业人员及文化从业者。首先,传播者应具备娱乐化传播环境的营造能力。良好的娱乐化传播环境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进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政策上倾斜,扶持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此外,还应该举办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会,使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应具备相应的高科技文化素养和媒介认知能力。传播者须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及娱乐化相关知识,只有对传统文化和娱乐化制作技术有正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娱乐化编码。传播娱乐化大多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技术,如Flash动画的制作技术。再次,传播者还要提高自己的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认知能力是指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①。即充分认识媒介的功能,认识传统文化传播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及受众的接受过程,认识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传播者还肩负着培养接受者的媒介认知能力的重任,培养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信息传播的能力。此外,传播者还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养接受者的互动及反馈能力。如通过组织传统文化座谈、进行BBS讨论等途径来扩大互动及增加反馈信息。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重要性。本文中的接受者主要指中国人群,尤其是指青少年群体。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使接受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接受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其次,清楚地认识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该对接受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产品制作,根据接受者的实际媒介认知水平进行娱乐化的传播。

传播内容

传播本质体现为信息的流通,而传播内容要通过符号文本方能体现。因此,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内容建构须以符号特点和文化规律为基础。

遵循符号的特点。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也就是“所指”不变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传播符号娱乐化,即在“能指”上的娱乐化。传统文化娱乐化的符号文本建构关键在于在不改变传统文化内涵(即所指)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能指)进行娱乐化的建构。因此,娱乐化必须忠于原文内容,不能因为表现形式的娱乐化需要而出现虚假内容。一些电视历史剧中的虚假历史内容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此外,符号具有新陈代谢的规律。传统文化在进行娱乐化符号建构时,应尽可能使用新的,并受到接受者喜欢的娱乐化形式。如,在传统文化网络游戏开发时,建构接受者乐于接受的游戏元素及情景等等。但是,所采用的娱乐化形式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背景介绍,避免接受者产生误解。

遵循文化规律。文化具有三要素,即认知、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②。传统文化内容的娱乐化建构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认知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传统文化进行娱乐化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价值取向等认知部分表现出来,让接受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绝对不能湮灭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这应该成为评判娱乐化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部分,如唐诗宋词元曲及昆曲等一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不能简单地重新建构,而是可以在情景建构上采用娱乐化方式,比如用漫画建构一个情景,根据诗词曲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精神,在情景表现的过程中将其本来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让接受者更容易领会其精神实质所在,而不能随意改变诗词曲的经典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部分,只要不改变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在语言形式建构上可以引入娱乐化的元素。比如,电视历史剧。此外,非言语语言主要体现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的使用上,传统文化的礼节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文化娱乐化建构一定要把这种风格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影响。

转贴于

传播媒介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媒介因素,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进行娱乐化媒介的市场化运作,树立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

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日本学者竹内郁郎提出了一个“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③,认为需求、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决定着受众是否接触某一个具体的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选择接受者容易接触到且受到接受者欢迎的大众媒体,并要考虑到各种媒介的互补性,增强受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

能满足接受者心理需要的媒介就有可能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当然,媒介娱乐化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与娱乐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媒介与接受者产生良性互动。生活的状态会改变,接受者选择媒介的标准也在改变。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具体媒体组合需要对接受者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及时跟踪调查,根据接受者本身所发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而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

树立媒介产品精品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运作须进行媒介市场化,注重娱乐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品牌延伸很重要,传统文化娱乐化产业化运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进行品牌延伸。例如,京剧的市场化,可制作京剧的节日礼品,京剧用的刀、剑、乐器等各种旅游品,这都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点。

当然,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媒介还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如果仅仅寻求传统文化娱乐化的消遣价值,就会降低人们的审美情趣,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产品并不是简单的流行和内容的肤浅,它必须制作得精致、有品位,给予受众有震撼力的思想和审美式的愉悦、高雅的休闲,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受众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趣味,使人们愿意去接触和保存这些产品。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建构的最终成功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娱乐化建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方法。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必将导致媚俗倾向,甚至出现一些低俗、恶俗的节目。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策略加以控制,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处理好娱乐消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教育的关系。

注释:

①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01(5)。

②马歇尔·辛格:《文化:一种感知途径》,《桥梁》,1971(10)。

③山根常男[日]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1977(1),第113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al·Lieberman、patricia·esgate[美]著,谢新洲、陶岳波、王宇译:《娱乐营销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尼尔波·兹曼著[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弥补继承和弘扬

作者简介:秦璐(1984――),辽宁大连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50-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从其产生开始,一直影响这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宠儿。网络文化也随之兴起,其迎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强大的包容力融合这新潮异域文化,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扑面而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助力。

网络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暗含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

一、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足的弥补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堪称全面而完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仍然具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现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缺点暴露的表现。网络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多时代性的优点,而这些优点正好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弱点就是将自身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总以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面对世界。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造成的,网络的发展,模糊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消除了文化中心和文化壁垒,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达到了历史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全面开放。中国传统文化要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学会开放,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快速提升和发展自身素质,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革命中占据领先的地位。

(二)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等级性

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国家,新中国的建立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中国等级制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传统文化一直特别强调纲常名教,尊卑等级,这是与自由平等的时代需要完全违背的。而网络文化由于其技术性原因在虚拟社会中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种族地位,经济地位不平等,使所有人可以在网络中处于同一个平台上,没有了尊卑等级的差别,这是传统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传统文化要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网络文化的自主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奴性

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人身依附,使人的思维无法拓展思考,只是听从安排,由于不能独立思考,很多人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无法推动社会发展,奴性思维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网络世界的打开,使人民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参与的网络社会,这种具有极强的自主性的网络文化,可以充分消解传统文化对与人身依附的规定,在网络社会中可以独立自主的“奔跑”,也为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独特思维的建设者。

(四)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守成性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伤。由于这种思维的作祟,中国人一直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徘徊不定,不敢迈出具有尝试意义的一步,循环往复时自己困在一个思维的怪圈中。网络文化张扬个性、诉求平等,网络个体突破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清规戒律束缚,变得异常活跃和生动。标新立异,求新求变的创新理念,经过发展,已经不断升级为网络时代的基本准则,这是对传统文化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的极大挑战,因此,可以弥补传统文化这种怀旧止步的心态。

(五)网络文化追求科学弥补了传统文化忽视科学的缺点

传统文化本身偏爱伦理政治,具有泛伦理政治倾向,忽视科学技术的存在,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科技文化,从产生开始就与科技息息相关,网络技术促成了网络文化的诞生,网络文化延伸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建设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的因素,网络文化用全新的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通过独特而新颖的形式得到发展,并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娱乐生活之中。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在当今文化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寻求出路的时候,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用充满传统文化内容的网络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去争取网民,用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才是唯一出路。

首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依据。现阶段,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已经给中国网络文化建设者们敲响了警钟。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寻求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价值与民族特色融于其中,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用网络文化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先进的传统文化去迎接霸权文化的挑战,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去主导网络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扬光大,彰显力量,就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其次,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内部分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各自为政的不同媒介文化,严重分裂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之间的交流频繁,但是仍然使中国传统文化杂乱无章,而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分散传播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利用网络对其进行整合就成了关键。网络以其分散性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飞速交流,得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包容能力,加之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入网用户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必然能通过网络文化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结合的、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的现代传统文化。

诚然,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打破文化垄断的同时,也由于自身“无序化”、“无控制”等特性,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引发了世界文化的巨大碰撞、冲突、交流、消融和吸收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传统只有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和沟通,才能变得鲜活而无法被时代抹去和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网络文化的不断更新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取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网络文化也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逐渐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文化要全面推进,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坚实后盾;中国传统文化要得以弘扬和发展,必须依靠网络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著.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张玉珍.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图书馆.2002.1.

[3]胡帆.马爱花.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J].天府新论.2008.1.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8

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外来文化相比较,指的是本土文化,也就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对比,指的是历史流传的文化内容。我国的文化积淀了几千年,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其中虽然存在较多的糟粕内容,但是更多的是文化的光耀和典范。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文化中的闪光点。在面对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挑战中,需要理性并且谨慎的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重塑。

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在现代文化中挑战

(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利

传统文化具有多种载体,需要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弥补,比如民间谚语、民间习俗、传统节庆、文物古迹以及经典文本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宝。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缺乏对于这些实体的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流失到国外:我国的传统文化物品出现在其它国家的博物馆中,我们自己的节日被别的国家注册等。比如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被韩国抢先进行了申遗,对此我们需要反思自身在这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同时避免传统文化的消亡和流失。

(二)外来现代文化带来冲击

全球化的深入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及其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强势文化也进入了我国,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从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外来文化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打击,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一些学生轻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并且不断西化自己的思想意识,严重影响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了我们的大众传媒,导致我们的大众传媒迷失了自我,这在娱乐传媒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中国的影视文化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娱乐节目也是跟风,美国出现了美国偶像,我国的娱乐文化则是被超级女声所覆盖,后来还出现了超级少年和超级男声等等,pK和海选成为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汇,各类选秀节目中更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选手,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些娱乐文化的冲击下难以得到生存与发展。

(三)本土现代文化带来冲击

本土现代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人们的意识形态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很多青少年不齿、遗忘或者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许多青年受到了西式教育,忽视了自己的传统。许多人看不起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优良传统思想,反而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在衣食住行方面,外来文化对于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文化被遗忘或者遭遇冷淡。在文化传媒层面,外国文化铺天盖地的进入我们的生活,韩日、哈韩的风气比较流行。在这种风气影响下,许多国人失掉了对于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理性直觉。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性

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和本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自性,这种文化自性也是对于一国文化的界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植根于本土的、不可替代的文化,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在抽象和具象双重意义上有着摸得着、看得见,可以进行感知的特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包括道家、易学、佛学等方面的思想;有着遍布全球的文化影响力,也有着海纳百川的广博。这种独特的自性属于我国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只有了解和清楚我国传统文化的自性,才能谈得上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理性直觉[1]。

(二)提升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我国权威的文化濡化机构需要加强对于传统文化濡化的力度,进而提升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普遍认知度,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所谓的文化濡化机构,可以分成四种结构,其中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学校教育属于有组织和有意识进行的,是被教育者受到的教师的教育。如果从知识掌握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现代学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所以说,学校的濡化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而不可替代的需要担当对于传统文化的濡化作用[2]。从我国的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不能过于淡化或者省去传统文化的部分,而需要合理的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全面的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内容。在如今信息快捷以及科技发达的年代,大众传媒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也属于重要的濡化机构。比如,美国在全球有着一定的文化霸权,美国通过各方面的传媒方式,好莱坞影片就成功的向外输出了他们的文化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许多人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他们熟悉了这些新鲜的文化内容,但是忘却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三)兼容并蓄现代和外来文化

对于变迁的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我们需要保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并且切实稳固我们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抛却全面细化的文化激进主义,还需要避免因为夜郎自大而出现文化保守主义。我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在当前的形势下,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还是比较实用的。我们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外文化中的优良因子,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补充,而后规划外来文化的内容。同时需要接受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变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年代,我们不能盲目的反对复杂纷繁的现代方向,也不能过分的抵制国外的非强势文化以及强势文化,因为再强大的抵制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强对于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学习,这样才是正确的文化发展途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传统文化地位可以得到稳固,并且得到重塑[4]。

(四)重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我们需要提升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只有我们具备了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去研究我们当前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才能谈及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重塑问题,才能真正的振兴我们的传统文化、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根据唯物辩证法我们知道,在看待事物时,需要应用全面的观点,需要通过两点论进行分析,所以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文化包括落后以及先进两个方面,是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的内容,属于我国上层建筑的部分,这种上层建筑是由我们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进行盲目的崇拜,更不能全面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身人格的修养这部分内容十分值得发扬,孟子主张“杨吴浩然之气”,周敦颐曾经赞美莲花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容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信的。曾子曾经说过“五日三省吾身”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有效的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修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精髓,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资本。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并且提出了较为有效的解决策略。当前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竞争因素,文化力和民族力同等重要,想要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就需要加强我们的文化根基,并且有效的把握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活力和生机,让我们的文化得到全面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欧丹.新时期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观的原则和价值[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4).

[2]陈博.论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高校公共基础课[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

[3]李汉桥.国学吟诵与文化传承——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调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0).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强国建设;根基;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的和谐社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着重论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要求全民族都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地位。本文拟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探讨。

一、推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根基,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已故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兴衰之学”,强调了文化在民族发展、国家兴亡层面的重要性。文化作为民族、国家存在的最为显著标志,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仅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更是民族延续、国家独立的根本。无根的浮漂只能够随风飘摇,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行列中也只能沦为他民族的附属。目前,在世界范围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正逐步成为2500民族的共识,民族文化竞争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经济实体的发展过程中,比例日益提高,作用日益显著。具体到中国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传统文化根基,“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财富和精神资源”。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立足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融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高速聚集、文化道德精神迅速沦落“两极分化”的畸形社会形态。

二、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不衰绝,绝不是以历史的偶然侥幸获得发展的。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自身文化历史的积淀,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精英阶层的“士”阶层,更是以“士志于道”自命,自觉承担了传承文明的布道者,做到了“以道自任”的文化自觉担当。在现行中国汉字初步成熟的商周王朝时期,中国社会就有了高度的文化传承意识,“《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既已说明重视历史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子的根深蒂固,历史的演绎记录的除了文化知识的积累,涵养的更是中国人的智慧。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历史在晚清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撞开国门后,经历科技富强、制度革新等探索而救国无望后,激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弱点,开始寻求西方文化的力量,试图以“移花接木”之术能够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现实。不可否认,植根农耕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避免的自身弱点,早就了传统社会“小农意识”、“自私懦弱”等性格缺陷,但“对待传统,不能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味否定,一概,只会导致全民性的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时代,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显然既要有时代特色,更要有传统底蕴”。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有形表现形式要彰显传统文化底蕴,对于作为母体的文化本体的要求更是不言自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什么样子的道路?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服务当代社会发展的开放的文化体系,也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的,自然是本民族、本国家自身创造产生的;科学的,既包括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也包括在历史推进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大众的,则是植根于人民群众本体的历史传统的积淀。物质必定是历史的,终归消亡,思想却可以穿透历史的尘埃予以传承。文化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其自身的根固性是不可以通过外力轻易能够改变的,作为历史推动的主体----人民,毫无疑问,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更是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文化地位,亦即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引领;“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必须以传统文化进行滋养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激发,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正确的理论导向,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何所谓创新,必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在联系是不能够随意割裂的。

三、正确对待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不可顽固不化地全盘吸收,食古不化的厚古薄今思想要不得;也不能够完全不加辩证地摒弃之,民族悲观主义和更要不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站在推进历史进程的时代高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发掘,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把凝结中国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开来”。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思想上的装饰、行为上的外在表现物,必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学活用,以当下的理论进行融会贯通,实现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增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综合能力,沦肌浃髓而不知,化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进而内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持续强劲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学习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

[2]王福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3]黄坤明《弘扬中国精神凸显文艺灵魂》

传统文化的文化篇10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http://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