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考情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3:44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辨析能力培养策略

思维辨析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思维创新能力素养的重要构件和表现形式,更是学校学科教学中心能力目标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培养、锻炼、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辨析能力,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和根本宗旨。思维辨析能力的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严密性、辨析问题全面性,以及解答问题科学性等良好特性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要义、教学内容、学生主体等条件,抓住学生思维辨析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教学策略,引导、锻炼和提升学生思维辨析能力。

一、思想先导,注重初中生数学思维辨析内在潜能的激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情感是行动的基础。思维辨析能力作为初中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该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对创新思维的培树起到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没有完全树立,学习的持久性和深入性品质未能有效建立,而思考辨析问题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支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情感教学理念贯穿于思维辨析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通过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启示性的教学问题、生动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内心受到激励、受到启发,从而带着情感、带着激情,带着信念,参与数学知识、问题的分析、讨论活动中。

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思考辨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数学问题的生动性,设置了如下问题:“星期天,小明在家里做拼接三角形的手工作业,他准备了10厘米、15厘米、25厘米的三个木棒,但他无论怎么拼接都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面对此问题案例,探究解答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并主动在稿纸上纷纷操作起来,思考分析问题原因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从而使学生带着积极情感主动进入新知探究过程中。又如在“相似形”问题解答中,教师利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特征,将“已知在上午10时,教学楼的高度及影长的情况,如果现在知道在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那么此时能否测算出旗杆的高度?”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有效设置,不仅能生动展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对学生学习情感,特别是思维分析的情感,起到促动和激发作用,从而使“主动思辨”成为内在要求。

二、方法为先,强化初中生数学思维辨析方法要领的传授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运用,能够对学习效能的提升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将方法要领传授作为首要任务,结合问题案例,提供实践机会,重视分析过程的引导和指导,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使学生在自身实践和教师有效指导下,思维辨析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和进步。

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教学中,在辨别分析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内容时,教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自身主导作用,将解题方法传授贯穿在问题探析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设置了问题:“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活动。学生在思考辨析活动中,认识到,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要将aBe和aCD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在找寻对应边和对应角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内涵,开展分析思考活动,学生发现,该问题可以根据位置元素来找,如果问题案例中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最后,教师在学生思考分析基础上,向学生指明,该问题案例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两种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探究分析问题活动,在初步找寻问题答案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向学生指明问题思考辨析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更好地思考分析解答问题提供了方法论。

三、加强训练,重视初中生数学思维辨析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思维辨析素养主要是指能够对数学思想策略进行有效运用,它包含了对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建模思想等思想方法掌握和运用。同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也无意识地运用了上述的一些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用综合性数学问题案例,让学生借助数学思想进行思考分析活动,从而逐步培养思维辨析的良好素养。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教学

案例是学科知识内容精髓的生动“代言”,是教材学习要求的有效“承载”,更是教师教学目标意图的重要“展现”。案例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案例教学看似对数学问题的讲解活动,实际需要综合多方面教学要素,结合学与教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施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要求和标准随之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案例教学更关注学与教之间的互动,更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及情感情操的培树。笔者以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之中的案例教学活动,将视野放置案例教学的整个全过程,渗透以生为本思想、体现能力培养是第一要务。鉴于上述感知,现简要论述对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活动的认识及思考。

一、教材要点要义融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针对性

案例教学是为数学教材教学服务,案例应是数学教材要义的深度概括体和集中展现体。数学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对象巩固强化对所学数学知识、所获解析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活动时,要将设计数学案例作为首要工程、基础性工作,把教学意图、教材内涵等融入数学案例之中,设计的数学案例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使初中生通过数学案例这一“镜子”窥探教材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及教学目标要求,从而让初中生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数学知识内容要义,感受更真切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

如“等腰三角形”一节课案例教学时,教师在案例预设环节根据该节课“经历剪纸、折纸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能够探索、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以往初中生在该节课学习认知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如图所示,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等数学案例。该数学案例的意图是考查初中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情况。初中数学教师通过上述针对性数学案例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初中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内涵,并对其使用注意事项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二、双向互动交流渗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案例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和重要环节,自然秉承数学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特性。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独自为阵”的单边个体行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配合的协作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入其中,深刻互动、深度配合,才能实现学与教主体和主导特性的有效展现,才能使学与教活动效能的“最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互动特征,双向特性,将案例讲解的过程转化为师生互动的过程,组织初中生参与案例探析活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个体围绕案例的解题思路及解答方法等重点环节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沟通等,促使初中生更深入地思考、研析,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

问题: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2,3)、B(m,-2).(1)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2)求该一次函数图像上到x轴的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3)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m(a1,b2)和点n(a1、b2),若a1

初中生个体之间感知问题条件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到其认知体会:该问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特别关于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教师与初中生围绕解题要求,共同梳理题意条件关系和内涵,指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采用待定系数法、观察图像的方法予以解决。在解决第三小问时要充分考虑两个点所在象限的异同情况。

初中生自主思考探知得到解题思路,教师予以强调,初中生进行思路完善,开展解题活动,过程略。

三、主体参与探析纳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发展性

案例: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求证:oB=oC;如果∠aBC=50°,求∠BoC的度数。

初中生解析:结合问题条件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形式,求证得到oB=oC。要求∠BoC的度数,可以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点评:该问题主要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初中生修正解题思路,得到其思路为: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先证明aBD和aCe全等,得到条件进而证明Boe与CoD全等,从而得到oB=oC。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得到∠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组织初中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方法:通常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计算角度时一般都会利用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内角和性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初中生成为案例教学活动的实际践行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尽情的“释放”,深度参与到了案例讲解的全过程,其探究数学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及推导归纳的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和发展。

由此可见,初中生参与其中的案例教学,贯彻和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永远是第一核心,能力永远是第一要义”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讲解进程中将初中生学习技能锤炼和培养渗透于案例讲解中,既要提供初中生进行案例感知、探析、解答的亲身实践活动机会,又要重视初中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和点拨,保证其探究活动的效果,针对他们解题中出现的认知疑惑、解析困难等情况,予以及时、科学的指导,在推动初中生数学解题进程的同时,实现数学探究分析效能的提升。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有始终遵循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放置于核心地位,凸显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要义,既注重主体的认知、解析训练,又强化过程的指导和讲解,实现案例教学效能的最佳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

思维能力是学习对象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内涵,是学习对象智力水平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教学的第一要务。但由于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制约,以分数论“英雄”的传统教学活动重视学生解题活动教学,忽视思维能力水平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水平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主动思维意识淡薄。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应试教育“大棒”的驱使下,忽视学习对象思维能动情感的激发,采用单一、单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不能将自身具有的引导、指导特性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不能充分利用数学学科隐含的丰富情感教学资源,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的潜能和欲望,导致初中生不愿开展思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活动。

二是缺少思维实践活动时机。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变革为教师讲解为主的单向活动,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受到压制,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直接”灌输的知识经验,缺少自主探究实践的活动时机,面对实际问题“手足无措”。

三是解析方法不够灵活。部分初中生在感知、分析、解答数学问题案例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掌握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策略,围绕问题案例解答要求,不能正确对问题条件及解题要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析,对解答问题的思路不能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特别对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不能根据已掌握的解题方法进行“变通”和创新,不能运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问题案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案例教学中,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好几种,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对如何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产生疑惑,不能结合问题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判断方法证明其全等,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判断的方法运用不够灵活。

四是综合归纳技能薄弱。数学学科知识点关系紧密、关联深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囊括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问题,在问题案例解答中经常出现,但初中生在解析该类型问题案例时,运用多种解题策略或解题思想方法等技能素养还较低,综合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思考判断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的思维技能较薄弱。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针对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有效解决。

一是利用丰富的情感资源,挖掘主动思维潜能。数学是思维的艺术,其发展进程及自身内容有着显著而鲜明的生动特性、现实特点、应用意义和趣味特征。数学学科的丰富情感资源为消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消极”思想,坚定主动思维信念,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学生引入到主动思考、分析、探析问题的活动中。生活性是数学学科的最基本特性,任何社会、生活领域总能找寻到数学知识的“踪影”。同时,初中生对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充满“亲近感”,成为驱动和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抓手。如在“正比例函数”案例教学中,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思维积极性,为其创设了“电信公司设置不同方案销售通讯费用”、“工人师傅向游泳池注水,注水时间和水位高度之间的关系”等现实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带着积极情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案例。

二是搭建实践探析载体,提供思考分析时机。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探究的活动进程。初中生思维能力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少直接实践、探析的活动过程。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腾出一定的教学时间搭建具有实践探析意义的活动载体,提供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的活动时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转化为思考探究的方法经验,指导学生深刻地思考分析解答问题案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形成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经验技能。如在“如图,矩形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点B的坐标为(2,3)。双曲线y=k/x(x>0)的图像经过BC的中点D,且与aB交于点e,连接De。求k的值及点e的坐标”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探析问题条件内容后,根据解题要求,展示其思考分析过程:“根据B的坐标,以及四边形aBCo为矩形,确定出BC中点D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k的值;根据e在反比例图像上,且B与e横坐标相同,确定出e坐标即可。”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实时指导,在其解答活动后,引导、指导其归纳总结解题策略。此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思考、分析、解析问题解答思路、解题策略的实践探究活动,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4

关键词:合科分科地理教学自然地理

一、引言

在高一新生的地理课堂上,很多地理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讲授到某一知识点时,学生的反应不一,老师可能会以询问的口吻:这个知识点初中时学过?而此时班级上的同学有些会点头,有些会摇头,老师因此很迷惑,到底怎么回事?同区的学生在初中时所用教材是统一的,怎么会出现如此差异?初中时到底有没有讲?如讲过,讲到怎样的程度?如没有讲,又是为什么?面对这些现状,高一地理老师需要深入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为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杭州地区所用教材中的初中地理知识部分分散在《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门学科中,即地理知识在初中的讲授是合科教学,而高中却是分科教学。因此,有必要对两种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作一比较,做到真正了解学情,正确把握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做到有的放矢、提纲挈领。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后,才能“手中有方法”,更好地在课堂上落实课程教学目标,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意义所在。

二、具体比较

1.学情层面――有调查才知“真相”

笔者利用现任高一地理教师的机会,深入调查本校2015级高一新生(经过中考后,学生已经分层,各所高中的生源有所差异)地理学习状况。据初步统计,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初中时期有就读城区学校的,也有农村学校的(来自不同的初中,各校地理教学不一,学生的地理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一定的代表性。

笔者进行了两次课堂口头调查,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第一次:9月初,新生军训时,调查班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印象(此时学生没有接触高一地理,对地理学科的印象完全是初中时期的,可信度较高)。当笔者在第一个班级调查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声音最高的就是“初中老师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中考不考地理,简单了解就行了,没必要深入……”。其次就是“中考地理分值低,没必要认真学”、“老师上课无味,还不如理化学科做做实验来得有意思呢”、“老师说他自己对这个知识不专业,就略讲了……略着略着也就省略了”、“《历史与社会》里背的东西太多,记不住,还好是开卷考试”……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中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

第二次:11月初,期中检测前,问第一次同样的问题。或许是和老师已经接触比较熟悉了,学生的回答含蓄了很多,对地理的印象主要表现为“太难了,学不会”、“有了点感觉,知道它是一门怎样的科目了,但了解还不深”、“有了一定的逻辑性,不杂乱无章了”、“如果能做一些实验就好了”、“上课听懂了,但为什么做练习作业时就会错很多”、“初中没有好好学,听课时底气有些不足”……

比较同批学生的两次回答,初中时期的地理课堂要求不高,尤其是在一个以分数论英雄以考促教的年代,师生的功利性都很强,为考而教,不考的略讲甚至不讲,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进入高中,拿到了独本的地理教材,且听了两个月的课后,偏理科的同学会学得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前期侧重自然地理,逻辑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而偏文科的同学学得就相对累一点,但都改变了对地理学科固有的印象。

2.课标层面――有对比才知“差异”

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中自然地理知识在“内容标准”上的差异(以高一必修1目录为序)。

从初中《科学》的内容标准上看,它的地理知识侧重于对地理现象的直接描述,多以“关注”、“说出”、“知道”、“了解”等浅显层次要求,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知识存在。

而高中的内容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抽象性和概括总结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多以“阐释”、运用……说明”、“绘制图示”、“举例说明”等一些复杂层次要求,对知识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符合高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3.考纲要求和试题层面――有“考”“题”才知实情

(1)高中必修《地理Ⅰ》中的知识在初中《科学》中的分布及高中招生考试目标(中考要求)

在《科学》学科的考试目标中,几乎看不到“掌握”、“理解”等字眼,基本上以“了解”为主,涉及面虽广,但难度较低。从考试要求上看,初中的要求仍然是“关注”、“了解”、“说出”等为主;而高中的学考要求除“识记”内容和初中要求相同外,其他层次的要求显然高出很多,用词方面主要表现为“阐述”“阐释”“分析”“归纳”等,要求学生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但是,针对相同内容的地理知识,中考试题与高中试题是如何演绎的呢?

(2)中考试题与高中学考试题对比

从考试题目上看,初中试题中的设问非常简洁,以“下列是什么”、“说法正确的是”、“符合某某知识是的”等为主,直来直去,侧重考查教材中提及过的名词只需学生记住就可以作答。而纵观本次高中学考试题,思维能力的要求就要高很多,首先要记住教材提及的名称(如各种岩石以及它的分类),并且从表格中解读出相关信息,知道岩浆岩(花岗岩)的形成是岩浆活动(岩浆上升冷凝)的结果,上升过程中与其交界的岩石就会受到变质作用的影响,再利用课堂所学头脑所记知识去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也符合高中地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先在题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教学层面――有课堂才知“差别”

教学片断展示

初中教学片段来自城区一《科学》老师的课堂(用时约10分钟)

环节1教师活动展示教材p77图2-53“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直观感受并说出图中冬、夏季风的风向。

环节2教师活动追问这两个风向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自主思考1分钟)再布置“思考与讨论”中的第一问:“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与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是哪个高?”

学生活动利用先前学过的物理知识中的因比热差异而导致的热容量的不同,得出结论。

环节3教师活动布置“思考与讨论”中的第二问”用空气对流运动原理分析这种气温变化对风向的影响”。

学生活动利用物理学科热胀冷缩原理分析空气运动形式,直接得出季风的形成机理。

这是初中的一节《科学》课关于季风知识的片断,内容少,形式简单,基本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完成,用时较短,且初中《科学》课程老师绝大多数并非地理科班出身,没有能力深入讲解。从上述片断上看,有三个明显的“初色”,即轻化过程,重结果;简化操作,重讲授;弱化思维,重记忆。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原因在初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上,初中只为“了解,理解”,教材内容表述比较简单、直白,只要说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即可。从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前5节内容来看,学生只需知道大气层、气温、大气的压强、风和降水,以及简易天气预报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对于三圈环流所形成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不作要求,而后续季风知识的呈现则显得有些突兀也不涉及成因分析,从而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教师讲授和学生记忆的环节。

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初中内容的地理知识开展高中课堂实践(用时约25分钟)如下:

环节1教师活动给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地理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利用初中已有知识和常识,将这一术语与书本相关解释进行关联解读并理解。

环节2教师活动展示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1月、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图,提问:“这些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在世界气候类型图中找出季风气候典型的分布情况。

环节3教师活动介绍1月、7月北太平洋及欧亚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上画出具体风向。

环节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列表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性质,进行对比。

环节5教师活动图文引导分析南亚季风,并得出季风的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看地图查找,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和南亚夏季风的形成原因相同?

(注:环节4和环节5初中不作要求)

高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为“掌握并分析……原因”。高中教材的文字表述较深奥,理论性增强,前后有联系,对知识的概括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如何让学生利用初中所学来解释分析高中课堂内容,是笔者最关注的问题。

课堂伊始,直截了当地抛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专业术语,就是让学生从白话文的“知道”上升到理论术语的理解。再结合大气运动原理、全球性大气环流等知识的铺垫,让学生理解季风环流是三圈环流基础上的另一种大气环流形式。最后列表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分析季风的形成原因,以此锻炼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和语言概况表述能力。相比“初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作图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季风知识所要掌握的内容(结论)也就易懂好记了。

三、总结

通过以上四点的比较,总结如下:

第一,初中的地理知识是分散的,属分科教学。中考时,《科学》试卷中只有2道选择题,在180总分中记6分。《历史与社会》中虽有大量的区域地理知识内容,但属于开卷考试记50分。如此考核要求,正是不少初中生对地理学习采取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感觉学与不学一个样。这样的考试要求和试题分布,足以让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放低对地理知识的重视度,甚至不排除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时就浅尝辄止。进入高中后,地理学科独立了,变成必修课目,一些学生感觉不适应,缺乏相应的基础,心里没底,高一期中考试内容又是地理学科中偏理的部分,很多同学学得吃力。于是就出现了初入高中和期中考前两种不一样的心态,甚至会影响到地理在“7选3”中到底要不要选的问题。

第二,通过比较相同内容的课标标准,可以直观看出:初中地理是“有地无理”,高中地理是“落地有理”。初中《科学》课标要求浅显,教材内容较少,属于平铺直叙型易于理解,更多的是感性教育。而高中课标要求复杂,教材内容较多,虽不跌宕起伏,但更具抽象性、逻辑性且有系统化的特征,更多的是理性教育,因此需要更强的理解能力。

第三,初中阶段,地理的主要任务只是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况,只需大开脑洞扩大容积,逐年积累地理表象特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基本不涉及地理原理的成因类问题分析,侧重于记忆力的表达。

高中阶段,地理考核的目标要求有了很大提高,学生除了识记地理知识,要逐渐学会还用,即应用实例图文说明地理原理;也要逐渐学会析,即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应能够回答“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解决”类的问题,根据高中地理课标要求,“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6]

第四,基于目标要求的差异,在课堂实施中的表现也大有不同。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多媒体、地图甚至实物教具等),让学生能够获得感性认识,既有对教材插图和思考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又有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跨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的教学。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形象化表达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双方更加生动和谐,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感悟

高一地理老师要存有一颗平常的心。尽管学生在初中学过一些地理知识,但那是合科教学背景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高一学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地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地理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降低重心、追求高效,立足于学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高一地理老师要怀有一颗研究的心。教师要细心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必修教材,同时积极主动地了解初中地理课程要求,知己知彼,精准地处理好教师、课标、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

高一地理老师要装有一颗关注的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高考改革目标各地都在深化教学改革,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中全会又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表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以高中教师要及时关注政策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积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把握学生学习所需,努力打造和谐美丽课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13.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10.

[3]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8.

[4]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2015:75-80.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总结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一些初中地理教师将地理当做“文科”学科,过分重视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文章针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重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指的是一个问题或者一种情况的实际例子,并且这些案例会对群体或者某些人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为: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作为教学载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讨论,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知识。

2.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设计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案例,保证教学案例的质量。例如,在“不同的人种”教学中,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根据世界不同人种的分布地区、分布原因以及特点,选取相应的教学案例,这样能够给学生非常大的思维空间,不至于出现课堂结束后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现象。选取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黑人为例,黑人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但是美洲和非洲黑人存在差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分析和讨论美洲和非洲黑人的异同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同人种的差别。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将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刻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参与积极程度、表情以及眼神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堂案例讨论准备,并为每个案例给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案例呈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室布置会对案例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和交流,应该采用台阶式、半环形的课堂布置方式,采用可以转动、移动的坐椅,方便前面的学生转过身和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谈空间,让学生倾听和接受别人的观点。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核心,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该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教学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案例问题的分析。例如,南方为什么多顶尖的房子、吊脚楼?北方为什么多为平房?问题分析:南方和北方房屋的建筑特点是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因为南方阴雨天气较多,如果采用平房的建筑方式,不利于雨水的流动,采用顶尖的建筑形式,能够防止房屋出现漏水问题。

4.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升级,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然后由教师对课堂案例进行总结,因为学生在总结时会存在许多不足或者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案例的关系,并明确各种关键要素,帮助所有的学生理解案例所蕴含的理论,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进行案例总结评价时,应该肯定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对于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对于表现良好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正面的激励和表扬,以此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后的教学中。同时,案例总结是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量化、系统的考核,例如,自我考核,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弱化和他人比较的心理;教师考核,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进步,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帮助。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把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改论》中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能力、合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初中古诗词课程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一字一句的讲解,理解了诗词的具体含义后进行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鉴赏能力的提高。另外,古诗词教学模式深受语文中考机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会教学生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来应对语文中考题。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只让学生暂时记住了答题模式,而不能做到深刻理解,所以改革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途径

1.重点分析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作者每写一首古诗词,都是有感而发。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背景,并结合作者的身世来分析,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观沧海》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本诗的写作手法,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本诗的写作背景,即“作者曹操在当时击破了来自北边乌桓的困扰,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实质性胜利,所以作者心情十分愉悦,路过碣石山,所以登山望海,写下此诗。”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对诗中的具体意象就可以清楚理解,更好地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了有效教学。

2.引导学生品味“诗眼”或“词眼”

“诗眼”是一首诗的“生命”,是对一首诗的浓缩表达,体现了一首诗的全部精华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诗眼”的分析,从“诗眼”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理解古诗的内涵。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望岳》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本诗的“诗眼”,体会作者的雄心壮志,分析具体的描写意象,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本诗的诗眼或者关键句是什么?”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题目中的“望”字最具有传奇色彩,全诗并没有提及“望”字,我们却能够从诗中感受作者从山的高处进行眺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作者想要登山的意愿,同时也深刻地表达出作者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征服一切困难的壮志雄心。作者带领学生分析诗眼或者关键句,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了诗的中心内容,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3.深刻分析作者所用的艺术手法

在每首古诗词里,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艺术手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表达技巧,从而更好地分析具体的意象和描写特点,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饮酒》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作者的描写技巧和抒情特点,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本诗的整体结构,即“全诗共分为两部分,脱离世俗喧嚣之感和从南山之景中感受田园之乐。”分析了整首诗的结构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前两句的叙事加说理,之后又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描述了作者回归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心灵的宁静,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写作艺术手法,从艺术手法之中结合作者的抒情,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初中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引进新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和汉语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国的历史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不充分。史料作为历史学的基础,也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资源。把史料分析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分析运用现状

鉴于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史料分析。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对史料分析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史料分析不够重视。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提出,但是,目前我国依旧是以中考、高考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以取得高分为主要目的,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分析不够重视。第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不利于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讲解历史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对于一些史料的分析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讲解,不能使课内的历史知识和课外的史料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发挥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二、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史料分析的作用。

为了发挥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对史料分析的运用,从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选取一些史料进行分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历史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时候,面对错综复杂、枯燥乏味的历史事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时,教师可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孔子、墨子、齐桓公、晋文公等人的史料故事进行分析介绍,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历史知识。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史料分析的运用。

教学模式落后也是影响历史教学中史料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史料分析的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比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人教版历史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组讨论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之后再进入历史讲解,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率高。比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版历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师讲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增加这幅画对他们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感应,认识到这幅画的重要价值。

3.遵循两个原则,实现主体知识和课外史料分析的衔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目标,教师运用史料分析的时候需要遵循史料的真实准确性原则和数量适度性原则,从而做好课内主要历史知识和课外史料分析的有效衔接,发挥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比如,在讲解《美国的诞生》(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对美国的了解,有些历史事件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对文中提到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林肯等内容进行扩展,达到课内主要历史知识与课外史料分析的统一,以便于加深学生对这些陌生事物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史料分析适时合理地运用到历史教学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意识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骆洪乾浅析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05,(11),88-89。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8

在高一新生的地理课堂上,很多地理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讲授到某一知识点时,学生的反应不一,老师可能会以询问的口吻:这个知识点初中时学过?而此时班级上的同学有些会点头,有些会摇头,老师因此很迷惑,到底怎么回事?同区的学生在初中时所用教材是统一的,怎么会出现如此差异?初中时到底有没有讲?如讲过,讲到怎样的程度?如没有讲,又是为什么?面对这些现状,高一地理老师需要深入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为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杭州地区所用教材中的初中地理知识部分分散在《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门学科中,即地理知识在初中的讲授是合科教学,而高中却是分科教学。因此,有必要对两种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作一比较,做到真正了解学情,正确把握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联系,做到有的放矢、提纲挈领。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后,才能“手中有方法”,更好地在课堂上落实课程教学目标,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意义所在。

二、具体比较

1.学情层面――有调查才知“真相”

笔者利用现任高一地理教师的机会,深入调查本校2015级高一新生(经过中考后,学生已经分层,各所高中的生源有所差异)地理学习状况。据初步统计,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初中时期有就读城区学校的,也有农村学校的(来自不同的初中,各校地理教学不一,学生的地理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一定的代表性。

笔者进行了两次课堂口头调查,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第一次:9月初,新生军训时,调查班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印象(此时学生没有接触高一地理,对地理学科的印象完全是初中时期的,可信度较高)。当笔者在第一个班级调查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声音最高的就是“初中老师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中考不考地理,简单了解就行了,没必要深入……”。其次就是“中考地理分值低,没必要认真学”、“老师上课无味,还不如理化学科做做实验来得有意思呢”、“老师说他自己对这个知识不专业,就略讲了……略着略着也就省略了”、“《历史与社会》里背的东西太多,记不住,还好是开卷考试”……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中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

第二次:11月初,期中检测前,问第一次同样的问题。或许是和老师已经接触比较熟悉了,学生的回答含蓄了很多,对地理的印象主要表现为“太难了,学不会”、“有了点感觉,知道它是一门怎样的科目了,但了解还不深”、“有了一定的逻辑性,不杂乱无章了”、“如果能做一些实验就好了”、“上课听懂了,但为什么做练习作业时就会错很多”、“初中没有好好学,听课时底气有些不足”……

比较同批学生的两次回答,初中时期的地理课堂要求不高,尤其是在一个以分数论英雄以考促教的年代,师生的功利性都很强,为考而教,不考的略讲甚至不讲,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进入高中,拿到了独本的地理教材,且听了两个月的课后,偏理科的同学会学得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前期侧重自然地理,逻辑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而偏文科的同学学得就相对累一点,但都改变了对地理学科固有的印象。

2.课标层面――有对比才知“差异”

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中自然地理知识在“内容标准”上的差异(以高一必修1目录为序)。

从初中《科学》的内容标准上看,它的地理知识侧重于对地理现象的直接描述,多以“关注”、“说出”、“知道”、“了解”等浅显层次要求,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知识存在。

而高中的内容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抽象性和概括总结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多以“阐释”、运用……说明”、“绘制图示”、“举例说明”等一些复杂层次要求,对知识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符合高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3.考纲要求和试题层面――有“考”“题”才知实情

(1)高中必修《地理Ⅰ》中的知识在初中《科学》中的分布及高中招生考试目标(中考要求)

在《科学》学科的考试目标中,几乎看不到“掌握”、“理解”等字眼,基本上以“了解”为主,涉及面虽广,但难度较低。从考试要求上看,初中的要求仍然是“关注”、“了解”、“说出”等为主;而高中的学考要求除“识记”内容和初中要求相同外,其他层次的要求显然高出很多,用词方面主要表现为“阐述”“阐释”“分析”“归纳”等,要求学生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但是,针对相同内容的地理知识,中考试题与高中试题是如何演绎的呢?

(2)中考试题与高中学考试题对比

从考试题目上看,初中试题中的设问非常简洁,以“下列是什么”、“说法正确的是”、“符合某某知识是的”等为主,直来直去,侧重考查教材中提及过的名词只需学生记住就可以作答。而纵观本次高中学考试题,思维能力的要求就要高很多,首先要记住教材提及的名称(如各种岩石以及它的分类),并且从表格中解读出相关信息,知道岩浆岩(花岗岩)的形成是岩浆活动(岩浆上升冷凝)的结果,上升过程中与其交界的岩石就会受到变质作用的影响,再利用课堂所学头脑所记知识去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也符合高中地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先在题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教学层面――有课堂才知“差别”

教学片断展示

初中教学片段来自城区一《科学》老师的课堂(用时约10分钟)

环节1教师活动展示教材p77图2-53“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直观感受并说出图中冬、夏季风的风向。

环节2教师活动追问这两个风向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自主思考1分钟)再布置“思考与讨论”中的第一问:“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与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是哪个高?”

学生活动利用先前学过的物理知识中的因比热差异而导致的热容量的不同,得出结论。

环节3教师活动布置“思考与讨论”中的第二问”用空气对流运动原理分析这种气温变化对风向的影响”。

学生活动利用物理学科热胀冷缩原理分析空气运动形式,直接得出季风的形成机理。

这是初中的一节《科学》课关于季风知识的片断,内容少,形式简单,基本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完成,用时较短,且初中《科学》课程老师绝大多数并非地理科班出身,没有能力深入讲解。从上述片断上看,有三个明显的“初中特色”,即轻化过程,重结果;简化操作,重讲授;弱化思维,重记忆。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原因在初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上,初中只为“了解,理解”,教材内容表述比较简单、直白,只要说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即可。从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前5节内容来看,学生只需知道大气层、气温、大气的压强、风和降水,以及简易天气预报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对于三圈环流所形成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不作要求,而后续季风知识的呈现则显得有些突兀也不涉及成因分析,从而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教师讲授和学生记忆的环节。

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初中内容的地理知识开展高中课堂实践(用时约25分钟)如下:

环节1教师活动给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地理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利用初中已有知识和常识,将这一术语与书本相关解释进行关联解读并理解。

环节2教师活动展示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1月、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图,提问:“这些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在世界气候类型图中找出季风气候典型的分布情况。

环节3教师活动介绍1月、7月北太平洋及欧亚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上画出具体风向。

环节4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列表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性质,进行对比。

环节5教师活动图文引导分析南亚季风,并得出季风的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看地图查找,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和南亚夏季风的形成原因相同?

(注:环节4和环节5初中不作要求)

高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为“掌握并分析……原因”。高中教材的文字表述较深奥,理论性增强,前后有联系,对知识的概括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如何让学生利用初中所学来解释分析高中课堂内容,是笔者最关注的问题。

课堂伊始,直截了当地抛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专业术语,就是让学生从白话文的“知道”上升到理论术语的理解。再结合大气运动原理、全球性大气环流等知识的铺垫,让学生理解季风环流是三圈环流基础上的另一种大气环流形式。最后列表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分析季风的形成原因,以此锻炼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和语言概况表述能力。相比“初中特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作图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季风知识所要掌握的内容(结论)也就易懂好记了。

三、总结

通过以上四点的比较,总结如下:

第一,初中的地理知识是分散的,属分科教学。中考时,《科学》试卷中只有2道选择题,在180总分中记6分。《历史与社会》中虽有大量的区域地理知识内容,但属于开卷考试记50分。如此考核要求,正是不少初中生对地理学习采取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感觉学与不学一个样。这样的考试要求和试题分布,足以让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放低对地理知识的重视度,甚至不排除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时就浅尝辄止。进入高中后,地理学科独立了,变成必修课目,一些学生感觉不适应,缺乏相应的基础,心里没底,高一期中考试内容又是地理学科中偏理的部分,很多同学学得吃力。于是就出现了初入高中和期中考前两种不一样的心态,甚至会影响到地理在“7选3”中到底要不要选的问题。

第二,通过比较相同内容的课标标准,可以直观看出:初中地理是“有地无理”,高中地理是“落地有理”。初中《科学》课标要求浅显,教材内容较少,属于平铺直叙型易于理解,更多的是感性教育。而高中课标要求复杂,教材内容较多,虽不跌宕起伏,但更具抽象性、逻辑性且有系统化的特征,更多的是理性教育,因此需要更强的理解能力。

第三,初中阶段,地理的主要任务只是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况,只需大开脑洞扩大容积,逐年积累地理表象特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基本不涉及地理原理的成因类问题分析,侧重于记忆力的表达。

高中阶段,地理考核的目标要求有了很大提高,学生除了识记地理知识,要逐渐学会还用,即应用实例图文说明地理原理;也要逐渐学会析,即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应能够回答“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解决”类的问题,根据高中地理课标要求,“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6]

第四,基于目标要求的差异,在课堂实施中的表现也大有不同。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多媒体、地图甚至实物教具等),让学生能够获得感性认识,既有对教材插图和思考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又有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跨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的教学。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形象化表达教学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双方更加生动和谐,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感悟

高一地理老师要存有一颗平常的心。尽管学生在初中学过一些地理知识,但那是合科教学背景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高一学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地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地理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降低重心、追求高效,立足于学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9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新课改背景下关于如何改善中职会计教学效果的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思索新课改下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巧设情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关于提升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思考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思考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探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初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朱书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8期.

[3]浅谈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质量[eB/oL].豆丁网参考.

.

初中化学考情分析篇10

关键词语法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语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语法掌握不好,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障碍。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没有哪一科的学习能脱离语言文字的,而文字是句子的组成元素,所以任何一科都会涉及句子语法问题,即便是外语,学习时也会依靠汉语语法来解决问题。在做题过程中,不管哪一科都存在不少学生读不懂题干句子特别是复杂句子意思的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句子隐含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句子的结构复杂了一点,学生不懂得语法分析句子而无法把握意思。学生因语法读不懂考试题目,试题考不好,无法领会学科思想内容,就更谈不上将该学科学好了。

(2)语法是打好写作基础的最基本要求。写作必须有语法知识作基础,如果说作文是一座建筑,那语法知识是重要的基石,文采是建筑的外表装修。学生掌握好语法,写作起来他们的底气就会足很多。语法在写作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两大方面,一是学好语法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有良好语感写作就会顺利很多;二是学好语法,学生可以大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句子修改,减少作文语法的错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语法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比重是极大的。语法在考试中直接考查的题不多,如果由此淡化语法教学这是严重的判断错误。有些内容考试考得很少甚至不考,但我们不能排除它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语法题在考试中考得很少,但是语法对成绩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试想一下,没有语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就会失去支撑,阅读与写作一旦失去了支撑,学生则满盘皆输。毕竟阅读与写作是构成学生成绩两大方面,在考试中的分值比例是最大的,阅读与写作弄不好,成绩自然不行,而在成绩这关键点上语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文学情趣适宜在初中全面培养

在印象中,不少人知道学音乐,学美术要让自己孩子从小就开始,而在文学方面没意识到这一点。文学与音乐、美术虽然不能等同,可文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它们是相通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让学生早一点接触它的好处。当然文学与语文也不能等同,但文学接触与初中语文学习联系重大。在初中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文学情趣培养。

初中诗文的文学艺术已经很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赏析能力。初中语文与小学的不同,初中的诗文偏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注重文学熏陶,促使学生走进文学的趋向,课文如此,考试的阅读同样有这样的倾向,并且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都不是出自课本文章的,学生没有较高的赏析能力是难以应对的。可见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深入分析课文,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同时学生要不断扩大阅读,来弥补课文量的不足以提高诗文的赏析能力。

现代社会诱惑因素太多,学生的文学细胞适宜更早激活。在现代社会,商业气息浓重,文化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些社会现实会对学生文学情趣的培养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这客观要求学生的文学细胞要更早被激活。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位学生将来都走在文学的道路上,但是不能排除有些学生会走向文学。从很多著名作家走近文学,进行文学创作的经历看,学生越早激活文学细胞,以后越容易在文学道路上成功。初中阶段,学生已有很高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情感日趋丰富,正是激活文学细胞的最皆时期,与学生谈文学感到困难,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转型阶段,对文学接触还少,并不是没到激活文学细胞的阶段。

3加强语法教学与重视文学情趣培养的建议

3.1系统教学语法,深入赏析课本诗文

语法必须强调系统化教学,循序渐进地学习,蜻蜓点水零星讲学会造成学生的语法基础不牢,语法知识水平提高速度缓慢。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讲语法,但常常只在评讲试题和习题遇上时才讲。语法是一个知识体系,一张试卷或一份练习题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不外一两道题,就一两道语法题对学生讲解语法希望他们掌握好语法那是不可能的。至于课本诗文,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虽然语文考试很少直接考课文,但不能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简单为模式化划分段落层次和概括内容。课堂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自主深入剖析诗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赏析诗文,将文学情趣培养起来,提高应试的能力。

3.2语法教学和文学情趣培养与写作高度结合

通过写作发现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和培养他们的文学情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语法知识掌握的情况与文学修为是可以通过写作反映出来的,学生的语法知识扎不扎实文学修为高不高,一看他们的作文就知道了。写作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考查,是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它在考试中占的分值比重比较大,重视写作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共识,而写作课相对语法之类的课来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师生都乐意为写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可以为加强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而写作,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倾斜语法和文学情趣,如写作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句子毛病的修改,让学生交换作文从文学角度相互赏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