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3:05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1

一、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基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专家提出,小学生一个月应该读至少1~2本课外书。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切入点,笔者认为应该从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开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切实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落实这一点,建议广大语文教师应该灵活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措施,积极采用“创设有目的的教学情境”“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之类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环节。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制订出比较系统的课外阅读指导计划,每学期开始向学生公布一批课外阅读的书籍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好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做到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关键

首先,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多地应该在父母的参与下完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建议家长在家中营造读书的氛围。在学校,当孩子有了零星的时间,可以要求他们进行短暂的课外阅读。如午休的时间,还有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作业书写速度较快,这时可以要求他们拿出随身携带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其次,既然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必须保证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为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营造宽松的环境,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心来,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大胆地进行阅读。再次,要求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组织他们在阅读后就书中的角色、情节等问题开展适当的讨论。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要求。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相反,有些学生就可能少些,内容浅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安排阅读量,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根本

阅读要有取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尽力避免让学生触及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精神免疫力,让学生的心灵保留一方净土。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给他们列出每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书目,供学生阅读参考,也可以推荐他们订阅一些优秀的刊物,尽量使学生所读书刊适合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育。根据学生语文课本中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小学生主要阅读的是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普读物等。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推荐的《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西游记》《宇宙探索》等。另外,还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要因人而异,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

四、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是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平台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2

一、语文数学相同的学科特点

(一)综合性、横向性

语文数学在人类学科之林中是两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数学都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

事实上,语文是包括了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以及各门学科都需要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语文也有横断性[1]。数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数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和逻辑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科学[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从语文数学学科内涵属性上看,语文数学不仅具有知识属性、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即语文数学都是一种文化,并且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数学代表着科学文化,以及这种代表具有相当的全息性[3]。

由于语文是对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等众多人文学科的综合,因而可以说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因所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4]。数学文化代表科学文化。主要因为,首先,数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求实(逻辑性、理性)、求异、求新(怀疑、找问题、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其次,数学思维代表着科学思维,这就是程序化、逻辑性、严密性、创造性;再次,数学思想丰富发展着科学思想,甚至会引领科学思想革命[5]。

(三)科学性、艺术性

从语文数学的学科科内容特质上看,语文数学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

不用赘言,语文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是美,但语文也有科学性,也必须是真。因为文学、艺术等其创作、创造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生活逻辑(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逻辑性)。所以说,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逻辑。

同样,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是真,但数学也有艺术性,也是美。因为数学研究区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其从现实可能到逻辑可能,逻辑可能就是无边无际,即数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用著名数学家康托的话说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就带来可塑性和个体风格。具体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包括直观直觉、想象灵感和数学美的感受,其研究结果也有广泛存在的数学美。

二、语文数学相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价值

(一)语文数学课程的共同教育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文化性、素质性具有共同教育特点。语文数学是两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两门特殊的课程:语文数学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课程,而且主要是素质教育课程。

语文数学课程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等,但语文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教育。正如著名数学家李大潜所说: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7]。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因为由前述语文数学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点,决定了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特点:即由语文的人文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由数学的科学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以及由语文的科学性也能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数学中的文化性,数学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因而语文数学都能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二)语文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

语文数学课程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因而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具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数学教育还有对人脑的开发培养作用。科学揭示人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长于分析性和逻辑性,右半球长于综合性和直观性。它们正好对应数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符号、分析性、逻辑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左脑;语文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艺术、综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右脑。

数学语文对人脑早期的激发培养,有类似于计算机安装软件被称为头脑编程[8],这也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其中数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智,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慧,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慧丰心很多很多的心爱心、雄心、信心、诚心、孝心、耐心、细心。这里有一个重要理念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代社会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9]。

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其素质教育就应上升到重点是培养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如前述大学语文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质文化、大学数学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由此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大学教育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如大学文科各专业为什么也要学习微积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乃至人的全面素质。

三、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语文数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开发:

1.理念: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数学的学科素质,更是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例如,着眼于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那么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文化比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解数学题和语文题的一般意义:解题就是解决问题,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要从潜在到显化、被动到主动、学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书育人、素质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中。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数学教学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甚至可能只是知识教育、工具性教育,而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要有案例、有教材、有计划等。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良好语言的运用对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还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因此,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建立在规范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这是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所应该具备的特点。只有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了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实效性才能够真正地得以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要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律,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师语句和词语运用的科学、正确上,只有语言是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所传达的思想才能够保证准确无误。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有艺术性

教师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语言丰富,语言技巧娴熟,语言的情感丰富,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熏陶下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教学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艺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语境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的高涨,学习的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性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高职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特征

引言

在高职语文科目发展探索中,有很多教育家基于语文科目的重点任务、培养目的以及和语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围绕怎样深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表达技能、文学技巧、语言水平、人文素质等关键问题展开论述。笔者总结了相关教学观点得到以下结论: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培养目标在培养与提升高校生语言能力及沟通水平上意义重大,教学中包含阅读、行文、口语等诸多层面的技能;目标是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多方面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育高素质优秀人才。[1]所以,高职语文这门功课对大学生未来前途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是我国千古文明流传至今的重要载体,其肩负了传扬华夏文化、陶染道德品质、宣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假如高校语文课程没有很好地开展,那么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光辉璀璨的文化就难以传承下去,因此它是承接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主要途径。从语文自身属性角度而言,其具备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语文是这两者最大程度融合的科目。[2]语文的工具属性具体展现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当中,深入优化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大学生理解水平,对于他们综合技能的开创与解析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一点来说,语文在别的科目教学中也同样发挥了重大影响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实践中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语文最根本之特征是人文属性,它的工具属性除了给其他科目发挥功用之外,同时也是展现人文属性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只有在对某篇具体文章当中的文字、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含义分析解读以后才能感受到这当中包藏的内涵,深入阅读之后才能达到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目标。[3]

高职院校中所涉及的专业科目都无法脱离语文学科的影响范围,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其他科目当中,这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科目的教育就是一个技能培养与别的科目舒畅沟通的承载途径。除此之外,语文科目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陶染情志与提升审美能力也有着关联。中国文学从古至今都很注重提升情操与修养,现在高职院校语文科目仍然具备这类功用,语文科目教育的意义并非局限于文化知识的积累,更深刻的是提升文学素养,即精神觉悟上的提高。高职语文教育在情致、道德等人文素养上是不可替代的学科,它可以把很多重要精神渗入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课程中,进而令大学生更易受其陶染,最终接纳它。高职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美好的文本和诗作也可以提升高校生自身审美与综合素养。

二、高职语文科目教育中的现状

为了使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发挥其人文精神价值,我们仅仅意识到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大意义还不够,还需要基于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里的现实情况,只有对目前状况展开充分的解析,才能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透过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中的语文科目教育现存的诸多劣势以及现状亟需解决。

(一)高职院校语文科目逐渐变为边缘科目

目前,高职院校里的语文科目存在逐渐变为边缘科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状况:全世界非汉语国家研习汉语的总人数已经在3000万以上,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五百多所院校设立了汉语科目。但是在我国高校里,语文学科却未能引起相应重视。此外,在整个教育系统当中,外语与语文这两个科目的比重持续失调,后者占据的比重逐渐降低,一直到高职院校教育系统里,外语占据的比重业已大幅超越语文。第二个现象在非汉语言专业里展现得更为显著,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边缘化趋势使人不得不担忧。

(二)高校生对语文的应用不是很熟练,学习兴致不高

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语文基础科目,可是学习多年后,在高职院校中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缺乏现象,对文字的使用表现出逻辑上的错乱以及词不达意。尤其是理科生,在语言表达技能上更显得贫乏,这类现状在他们的毕业论文中得到具体展现。有很多大学生在面临毕业论文时,即使自己大脑里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却仍然无法落笔,这种状况给高校语文科目教育敲响了警钟。

(三)语文科目教育看重理论,缺少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时,只看重基础知识的解析,极少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公文技能的实践与提升,这令整个语文科目的教学显得非常呆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无法提高。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是片面的看重语文工具属性而忽视其人文属性的行为,对文本每字每句的解析仅能够把基础知识教给大学生,却无法令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令学生无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抹杀了他们能力提升的可能性,最终让语文科目教学没有办法施展出其功用。

(四)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在理念上较为落伍,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依旧延续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不论教师还是课本研发,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只能令高校生提不起奋发学习的劲头,教与学的热情减少将使得语文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陈旧的授课模式使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不积极。这样一种上课与考试方式,无法令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达到培养精英的目标,甚至妨碍了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类情况对那些将要迈入社会大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对其就业以及继续深造十分不利。上述原因均为高职院校语文科目的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语文课堂多姿多彩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研发就成为必要环节。

三、高职语文教育应对策略探索

《大学语文》是高校除汉语言课程以外的一门公共必修教材,这门课程对于高校生提升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的语文科目教育并未实现这种价值,基于上文对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并从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影响和实际情况出发,透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对策:

(一)改革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朝多元化发展

上语文课时,融合文本并且充分运用多元化知识渗透,给学生创造贴合实际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快速转变成综合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有关语文相关能力的研讨会或主题演讲,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良好的成效。这类教学活动可包含研习重点作品、报告及探讨其他同学的观点。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改善原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透过实际的师生互动,还能够很好地培养技能。透过多种能力的模拟实践,积极调动学生表现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兴趣,令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有所用。

(二)对传统教育观念予以变革,凸显语文科目的人文属性

不能把语文只作为一个独立科目简单看待,它是其他所有学科的表达基础,是将人文精神深入其他科目里去的大科目。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间接学到其他科目中的知识,反之也是如此。科目间是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高职语文不仅具有工具属性,还含有人文属性,它是这两类属性的融合。

语文是高校教学里的基础科目,在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引导之下,实际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着重于专业课。这类轻人文、重思维的情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书面写作技能与口头表现技能十分贫乏,这就需要语文科目的研习以及锻炼。[4]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育观念就需要予以变革。变革里需要引进“素质教育”,融合创建、发扬人文精神,令两者深入融合,将科学和人文予以整合。

(三)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努力创新

高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的品质与水准有着关键影响力,在保障教师专业素质条件下,才可以讨论教学观念以及方式。[5]在当下,国内高校语文教学正展开改革,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对科目改革成功与否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需要看清楚实际情况,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最终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四)对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的侧重点予以重新定位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需要突破只看重理论知识灌输的现状,这种忽略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方式亟需改变,应该主动探寻可以提升高校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方式,例如开展“演讲与口才”“写作与文章鉴赏”等相关课程,令语文课堂的45分钟得以高效利用,在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给跨入社会做足功课。此外,高校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师需要在基础教学之外,努力探寻提升课堂效率与品质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最佳的教学氛围。在发扬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借助高科技辅助教学,在愉快的课堂氛围里,绘声绘色、情景交融,令高职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多姿多彩。语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宋文芳.论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语文建设,2012(24).

[3]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6

(一)语文教学定位不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各大高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将大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性工具,其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阅读分析技巧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重视语文的工具。这种观点未能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容易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学习目的。采用这种教学定位的高校往往都没有重视语文的结构性特征,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二种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人文性质的学科,其重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将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和价值作为主要的探索内容,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这种观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容易导致学生语文基础性知识的缺失。第三种观点则将语文定位为一种文学性质的学科,其以语文的发展历史和经典的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种学科教学模式容易陷入纯理论化、纯文学化的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语文学科设置不合理,导致语文学科边缘化

大学语文一般被设置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高校将语文课程作为学分考核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专业课程是各专业的教学重点,而语文学科则一般作为考查科目出现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因此,当前的大学语文学习常常被束之高阁,学生们的主要精力集中于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其学习语文的目的则是为了修满学分。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也不重视自身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学科设置容易造成语文学科的边缘化,也不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语文教学方式和手段创新不足,不能适应学生需求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也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仍然以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既不愿意花费精力进行创新和改革,也不愿意从当前的问题出发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方案,而是采用固定的、原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来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或者探讨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严重的影响到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探索

(一)立足实际强调人文性和基础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学科精神

随着新形势下国内语文教学标准的制定,各大高校也开始思考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模式。从语文的专业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上进行分析,语文学科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学习技能和语文基础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探索语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定位应当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市场需要为基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另外,鉴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学语文还应当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情感交往素质培养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感受为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思路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转变不仅需要明确的定位,还需要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思路设置。高校需要从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联系性出发,根据专业学科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合理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思路和考核方式。对于那些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的人文学科,高校可以将语文的应用能力为重点,以人文素养的培养为辅助,首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对于那些对语文基础能力要求较低的专业,高校的教学思路可以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础,以实际应用能力为辅助。通过这种差异性的语文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路安排,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时代性,重视学生的需求

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引进先进的语文教材和教学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教材设置为基础,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为途径,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大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时代性,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利用合作方式、师生讨论方式、课题方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人文性。

三、总结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语文;综合学习;教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是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强调“综合性”,体现出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色,反映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真理。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开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之门,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受到了师生的热切欢迎。不过由于综合学习属于新生事物,加上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等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很重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设置目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此一来,如何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就成为了目前初中语文界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笔者在初中语文综合学习教学实践中曾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综合学习教学要体现综合性

1.注意知识综合,注重跨学科合作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往语文学科教学注重细化,较封闭,缺乏横向联系,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压抑了学生个性,综合学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语文学科延伸到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之中,将学科与学科相融合。它强调运用各学科知识来探寻知识,注重对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促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真正实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满足新课标要求,提倡跨学科、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其他活动相沟通,在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课程。

我们从人教版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看出,综合学习内容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譬如“探索月球奥秘”就涉及科学、社会信息等学科知识。为此,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跨学科的合作,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备课阶段应邀请相关学科的教师参与备课。

综合性学习不仅有语文知识,也涉及科学、社会、信息、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确定了课堂教学环节后,应邀请各学科教师就涉及本学科的内容对其进行设计细化。例如在组织“探索月球奥秘”这个综合学习之前,语文教师应请教科学教师和社会教师关于月球的知识,向信息技术教师了解相关网站,在教学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确定活动的两大部分,即月球科学和月亮文化,在“月球科学”中又可细分为“月亮的起源”“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球与人类的关系”;“月亮文化”可再细分为“神话传说”“文章诗赋”“民风民俗”“音乐绘画”“对联”等小专题。

其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或请求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

综合学习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的生成性,许多知识是语文教师不能预先知道或了解的,这就需要学生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如请信息技术教师指导上网搜集信息的方法,图案设计需要请教美术教师,开展关于月球知识的擂台赛需要请教科学教师等。由于学生对学校有关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很了解,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请教相关学科教师,保证活动及时、顺利地进行。

2.做好活动方式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多元整合,其目的是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教学与过去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活动性,语文教师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必须注意多种活动的综合。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目标,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语文教师要想教好综合学习内容就必须仔细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组织活动,并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关理论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相协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及学习语文的乐趣,为学好语文打下基础。比如在“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带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感悟,采访,回来后再结合相关语文知识写成诗歌、散文、随笔等。如此既激发了学生兴趣,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其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在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石拱桥的原理,再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实地探究石拱桥,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有的放矢,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产生深刻体验,自然就增强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其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综合协调。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8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绝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9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篇10

一、学界对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的非理性批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语文教育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化、教学目标的精细化、语文教材编写的逻辑化、教学方法的程式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而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语文水平没有显著提高、教学形式主义严重、语文成了应试的技艺之学等问题的出现,这不能说与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对语文教育的侵淫没有关系。其负面影响的确越来越不容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育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一些圈内外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中由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而导致的问题进行了言词激烈的、有失理智的批评。

韩军在批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认为,几十年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的过度和泛滥,大体表现在,过于追求教材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点的细密化;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序列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的训练层次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等等。他对科学主义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批判态度,他说:“科学主义,就是以‘公共性’粗暴地取代‘个人性’,以‘虚无性’蛮横地取代‘真实性’。”“我们不只在语文教育中‘限制科学主义’,而是更进一步,‘清除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

潘庆玉则从科学主义观念对语文教育影响的历史角度批判了其弊端。他认为,“五四”以来,科学主义教育观对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理论上经历了一个由本体论到方法论,由方法论到价值论步步深入的过程;从实践上看经历了从学科化到科学化,从科学化到“唯科学方法”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恢复高考为契机,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在90年代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在该模式的运作下,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大为盛行,这为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郑国民在谈到科学主义的知识价值观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时说,科学主义用实体还原、知识量化的思路来处理语文教育,直接导致了“知识中心论”的出现,该观念认为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由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部分组成。认为“对于语文知识的崇尚和追求掩盖了语文教育的丰富的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变成了对实用知识的记忆、分析、归纳与总结。”在这样的知识课教学中,“学生所形成的语文能力实际并无多大价值。相反,这种对知识的过分追求只能扼杀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此外,他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方面谈了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但他对当代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是基本持批判态度的。

二、对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的辩证思考

从一些言论来看,在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语文教育走入了许多误区,而致使一部分学者对其价值取向倾向于批判和否定。其实科学主义只是一种思想方法,是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就像网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为社会和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我们看待科学主义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对其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既不要夸大科学的作用,也不要盲目排斥科学的使用,不能像给孩子洗过澡后,连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那样对待科学主义。就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而言,在追求科学化和高效率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不能因此来否定科学主义。因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主要是由科学主义来推动的,当然,笔者并不否认语文教育科学化是国家政策、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因素推动的结果。因此,就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有学者从我国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并非是“科学主义”太多,过了头,而是科学化水平太低。还有的学者则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方面论述了语文教育需要科学化,更需要科学性。比如,张鸿苓对此问题的看法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大教育理论学派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根据以往的经验,语文教育对相关学科各学派理论的态度,一向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没有必要倒向哪一派。一方面,语文教育是边缘科学,既承认它是一门科学,就应该讲究科学性,目前语文教育还不够科学,语文教育科学化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从大的范围说,语文教育属人文科学,有别于自然学科,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当然具有人文性。因此,以‘科学主义’排斥人文性,或以‘人文主义’排斥科学性,都是错误的,是不利于语文教育发展的。”于漪则是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出发来谈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都要加强的必要性,她说:“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是一个整体。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二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偏废。”

显然,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来看,是崇尚“真”的,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是则是崇尚“善”和“美”的。因此,不论如何在一个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内推崇一种哲学价值观念,都是不完善的,当下在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了与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相对立的人文主义语文教育观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对立也不行,正如前文所述,并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倡导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则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这股潮流大大推动了语文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上,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打破了多年来“语文工具性“的主导局面,肯定了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的主要特点,这也是人文主义者张扬“人文性”的胜利。人文性和工具性一样在语文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的制订从政策上了结束了语文性质之争的混乱局面,从常理上更利于推动语文学科的大发展。然而,纵观最近几年的语文实践,我们发现,语文教育改革依旧没有取得多大进展,而且问题辈出,比如提倡自主学习,结果成了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强调探究学习,结果成了学生逍遥或“沙龙”的时刻(时段);提倡对话教学,结果成了忽略基础知识教学的满堂问;提倡反思性学习,结果成了不顾教材体系和内容的无休止的争辩和批判等等,这些做法貌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对人尊重的人文理念,实际上,也是不科学的,反科学的,违背科学规律的。因此,语文教育要想真正的科学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语文教育中不能没有科学,不能没有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介入,因为这是促使语文教育科学化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谈到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进程,的确,我们不能否认科学主义的历史功绩。不用多说,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因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所以,察今要观古,察古更铸今。由于当今的语文教育问题距离现实太近了,难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回到源头乃是真”。更何况今天的“许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吕叔湘)比如,今天所谓的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以及对话教学理论等被不加筛选地引入语文教育领域孕育出“非中非西”理论怪胎,与20世纪20年代前后盲目将西方的实用主义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等引入语文教育领域不顾实际的模仿和借用而惨遭失败之情形,虽时隔80余年,其性质是何等的相似!因此,对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历史进行考察,是很有必要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也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