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材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3:39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1

1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特性

1)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及耐久性的要求。

2)对自然环境具有亲和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节省资源和能源,不产生或不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有害物质,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系统的背负,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

3)能够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便捷的生存环境。

2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1)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2)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保护标志的材料、产品。

3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分类

作为现代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的新型建材,国际上称之为健康建材、绿色建材、环境建材、生态建材等。环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住宅应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应达到具体指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可能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装饰材料,如含高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含高甲醛等过敏性化学物质的胶合板、纤维板、胶粘剂;含放射性高的花岗石、大理石、陶瓷面砖;含微细石棉纤维的石棉纤维水泥制品等。因此,应该仔细地选择和恰当地运用环保型建材,将建筑材料对环境和人体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使用那些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材料、溶剂型油漆、化纤毛毯、复合木板和其他建筑产品都可能在空气里释放出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机混合物(VoC),这些化学制品不仅影响建筑工人和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同时,也会增加环境中的粉尘和有机物污染。

4国外环保型建筑材料的使用

发达国家在对环保型建材的研究、开发、实施上起步较早,制订了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规定了一些环保型建材的性能标准,并且开始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开发了一些环保型建材新产品。国外消费者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环保程度要求很高,西欧各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建材目前达环保标准的已超过90%,日本还推出了无化学住宅。在倡议和发展环保型建材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已经建成了居住或办公用的样板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老旧建筑的材料,尽可能使用由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由再生原料制成的建材产品可以减少固态垃圾,以及制造的能量消耗,而且节省自然资源,这也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做法,在世界上逐渐流行起来。许多国家还致力于研究建筑废材(包括工业废材)的改造再生技术,及其与成本的关系,以更广泛地节约资源、减少地球垃圾。

5我国环保型建材应用的必要性和价值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与传统建材相比,制造环保型建材不仅可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环保型建材不仅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起到防霉、隔音、隔热、杀菌、调温、调湿、调光、阻燃、除臭、防射线、抗静电、抗震等作用;制造环保型建材不仅可以采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技术,而且在产品结束其使用寿命后,还可以作为生态资源加以利用,不会形成新的废弃物。

长期以来,中国人已经习惯以地大物博国家的国民自居,从一次性筷子的大批出口到数以千计的非法小煤矿的开发,如何让更多中国企业家树立节能意识、让国民树立节能环保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保型建材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住在这些建筑里会感觉更加舒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由于屋顶涂了节能涂料(称为戴帽)、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体使用厚板(称为穿衣)。因此其隔热性、保温性良好,在天气极端闷热或寒冷时,效果尤其明显。

2)住户可以大大节省电费。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同等面积和住户用电习惯的条件下,节能建筑约能减少30%的电费开支。而目前,选用节能材料对于开发商而言,每平方米大约只需要多增加80元~100元。事实上,从目前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形势来看,各地政府酝酿已久。就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而言,2003年上海真正的节能环保建筑还是凤毛麟角,多数人习惯了冬冷夏热,对绿色节能建筑并没有多少清晰概念。如今,伴随着政府的强势推动,上海的节能环保建筑渐渐多起来,一些新项目,如令世界瞩目的世博会、绿洲仕格维花园酒店、张江科文交流中心、浦江智谷招商服务大厦以及普陀区的旧房改造项目等,起到了绿色节能的示范作用。

3)减少建材生产对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4)产品结束其使用寿命后,还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楼前广场;多样化;复合化;人性化

abstract:againstthebackgroundoftheunifyofbuildingandcity,asabinderofthebuildingandcity,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notonlyundertakesthematerialandspiritualcommunicationsofthem,butalsomakesthecitymoreshining.ithasacrucialrole.therefore,thisissueisaboutthedesignmethodofthe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bytheinfluenceofcityandbuilding.

Keywords:publicsquare;persify;complex;humanity

1前言——从城市设计中看待楼前广场的本质

现今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标志性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仿佛成为一个城市和众多业主的首选,在享受其高容积率、高功率等优越性的同时,人们也在努力寻找最佳途径来解决其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主要表现为造成交通压力陡增、给周边道路带来压迫感、使人们产生不安定情绪,从而破坏了原有城市的和谐秩序。此时,广场凭借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使得三者达成共存互利的协议。这种特殊的广场形式多建于高层建筑周边,并与城市道路接壤,称之为高层建筑楼前广场。

然而,现状却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楼前广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变成开发商追求最大商业利益的牺牲品,因此在有效行政干预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矛盾的根源,优化楼前广场设计,建造符合各方需求的广场空间,具有必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2承载——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作为特定环境下的广场空间,不单涵括普通广场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应作为一把铰链将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层建筑的存在不再脱离城市生活的运行轨道。因此,根据楼前广场的尺度、多样化、复合化、社会化等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应该注意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

2.1尺度界定

楼前广场的规模有大有小,它的空间尺度界定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通常包括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空间的关系等等。最为直观的标准是广场空间内间距和高差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在平日生活当中,人们总是需要一种内聚的、安定而亲切的环境,所以历史上很多城市广场空间的D(建筑高度)和H(建筑间距)的比值大约为1~3之间。卡米洛·希泰(CamiSitte)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可以把这一论断运用到楼前广场与高层裙楼之间的关系处理。

2.2空间多样化

楼前广场空间多样化体现在协调高层建筑与城市肌理之间的关系,减小其巨大体量对临街面带来的冲击,为人们创造出高效、实用且宜人的公共空间。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提出20~25m的模数,他认为“建筑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1]

在水平方向上,楼前广场由于受高层建筑的限制较大,因此包容性和亲和性是重点考虑对象,表现为对建筑与城市交流功能的满足和对人性需求的满足。罗布·克莱尔(RobKrier)研究了众多欧洲广场的形状,归纳总结出广场空间形状的许多形态,并指出“人”才是检验设计成败的唯一标准。所以在相对受限的场地条件下,楼前广场的设计者应该以建筑与道路的平面关系为基础,利用建筑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和场地的高差变化、简洁而有效的景观设施等元素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平面型态,并且把人的活动作为主体进行有效引导,使之成为平面构图中最具活力的元素。

在垂直方向上,楼前广场更多是与高层建筑相结合分为上升广场、水平广场、下沉广场三种,三种形式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如建于1936年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Rockefellerplaza)就被认为是美国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广场:这个下沉式广场规模不大,但使用率很高,夏季设有咖啡座和冷饮摊,冬季则成为溜冰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

2.3功能复合化

功能的复合化是指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层次的并置和交替,对于楼前广场来说,与建筑、道路等元素的相对关系是重点,系统和高效是核心,表现为如何协调好来自城市各个方面车流、人流和物流的集散问题。楼前广场相对较小的地表容量远远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因此楼前广场垂直空间的综合开发是重要手段,这样能把地表集散人流有效地分散到多个垂直交通面上,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能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使建筑与城市的衔接由单一面变为多层面。按照垂直向的区位,楼前广场可分为:架空层、地表层、地下浅层、地下中层、地下深层等层次,这其中包括城市架空交通、地面交通、综合管线、商业、停车场、地铁等功能。以香港中环区高层建筑的楼前广场为例,可以看出越是接近地面层,其空间性质越是开放和密集,其区位价值越高,越适合发展城市公共空间。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楼前广场的停车设计将会是功能设计中的主题,楼前广场的停车模式可分为三种:①地面停车: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与外部交通联系直接,能解决少量停车。②停车场与其他功能相结合布置的组合方式:例如绿地、架空底层、地下室或屋面上等等,这种形式能有效地减少停车场占用基地的面积,有助于解决大量停车。这种模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地面上的人车分离,保障交通安全。③多层的停车楼和立体车库:将水平的停车面积叠合起来成为多层构筑物,能解决最大程度的停车,但由于采用了立体式的布置,使得车辆进出变成了一种垂直运动,与外部车流衔接较为困难。考虑到城市中心区的楼前广场受场地限制通常较大,应该首先考虑后两种模式。车辆的停放方式也需要根据场地的制约而适当地选用,常用停放方式中,垂直停放和45o倾斜停放两种方式比较适合楼前广场的特点:前者常选择后退停发车,所需停车面积最小;后者采用45o交叉停放,车道无须太宽,且停车面积较小。

2.4景观照明设计

有点、线、面组成的景观系统是构成楼前广场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这其中包括凉亭、座椅、雕塑等景观节点,绿化隔离带、欧式柱廊等景观带和水体、彩色铺地等景观面。当他们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楼前广场的时候,起到了处处有景和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景观节点设计要考虑自身大小与广场规模的比例,不宜过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过小而显得拥挤。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廉斯广场上的一群奔腾咆哮的野马群雕像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广场比例将马的雕塑放大半倍,经过多次试放才确定了位置,然后用喷泉模拟马踩踏水面时水花四溅的景象,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开拓时的大草原上。景观带的运用常见于各种空间的中介面,对空间起到围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观带不仅通过向人行道延展,向人们暗示他们已经进入广场之中,起到过渡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的休息空间。在景观面的设计中,喷泉以其动态的视觉和声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爱,以长沙五一广场喷泉为例:每晚的相同时候,当喷泉开启的时候人流不断,未开启时则人烟稀少。而铺地类型的选择不仅可以界定空间范围、改变单调灰暗的地面状况,还能作为引导行人、车辆的线路标识,使其高效而有律。

楼前广场中的照明设计是利用艺术的处理手法使景观元素呈现出特殊的面貌,以达到装饰和强化环境景观的作用。在楼前广场中,对高层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感是重点。整体性一般是通过光的亮度变化、色彩变化来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其设计依据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风格、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除了单纯考虑建筑物本身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周围其他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因素,以达到整体效果的完善;而层次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光线的虚实、明暗、轻重、大面积给光和轮廓勾画等手法来表现主景和配景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被照物的造型、结构进行具体地分析。同时,对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体、植物、雕塑和景观艺术品的照明设计作为存托主体形象的配景,其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2.5人性化设计

楼前广场应该是一个受人们喜爱而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克莱尔·库珀等人在《人性场所》一书中提出:“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是考察楼前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楼前广场微气候、休息设施、公共活动等方面。楼前广场微气候的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特性,根据当地太阳和季风的规律确定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元素的位置、形态等,以便在炎热的夏天有适度的遮荫、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够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临近高层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风的影响,有可能增强的风力对人们的步行或休闲活动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调节容易受影响区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状是最有效的措施。楼前广场中的休息设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摆放那么简单,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各式各样的座椅形式,并通过对楼前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调查来确定座椅的数量、朝向和材质等,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舒适的休闲场地。以使用强度适中的情况建议每30m2的广场空间至少应该有1m2的座位面积。座位的朝向应该使人们能看到不同的广场景致、在不同季节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适中、热容量较大的木质材料较为温暖和舒适,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属、石材等作为辅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丰富场所的质感。

楼前广场中的公共活动是为整个空间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应该考虑艺术表演、摊贩零售、商业宣传等活动场地,因此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场所可变性和灵活度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续——使用状况评价

现在对某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在设计工程完毕之后,设计过程并未完成,设计人员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系统评价和研究,称之为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poe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建筑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2]不同于国外的大多数poe研究是由政府资助,国内的这类工作需要设计者亲力亲为,其意义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丰富设计成果;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还可以作为项目间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观察、询问、问卷调研等。例如: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试着集中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关注每一种主要感受;亲自与使用者进行交谈,更全面地收集不同类型人的信息;发放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尽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调查者。最后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成功之处运用到日后设计当中去,不足之处及时给出整改建议,再进行评价,这样才是建筑师的正确态度。

4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楼前广场起初由经常被忽视的附属物,在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际上,楼前广场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重要过渡。一个经过设计者全面分析、合理选择设计手法的楼前广场,不仅能使周边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运作,还能协调城市空间关系、增添城市亮点,使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柯,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戴志中,刘晋川等.城市中介空间.东南大学出版社.

[6]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有点、线、面组成的景观系统是构成楼前广场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这其中包括凉亭、座椅、雕塑等景观节点,绿化隔离带、欧式柱廊等景观带和水体、彩色铺地等景观面。当他们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楼前广场的时候,起到了处处有景和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景观节点设计要考虑自身大小与广场规模的比例,不宜过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过小而显得拥挤。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廉斯广场上的一群奔腾咆哮的野马群雕像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广场比例将马的雕塑放大半倍,经过多次试放才确定了位置,然后用喷泉模拟马踩踏水面时水花四溅的景象,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开拓时的大草原上。景观带的运用常见于各种空间的中介面,对空间起到围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观带不仅通过向人行道延展,向人们暗示他们已经进入广场之中,起到过渡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的休息空间。在景观面的设计中,喷泉以其动态的视觉和声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爱,以长沙五一广场喷泉为例:每晚的相同时候,当喷泉开启的时候人流不断,未开启时则人烟稀少。而铺地类型的选择不仅可以界定空间范围、改变单调灰暗的地面状况,还能作为引导行人、车辆的线路标识,使其高效而有律。

楼前广场中的照明设计是利用艺术的处理手法使景观元素呈现出特殊的面貌,以达到装饰和强化环境景观的作用。在楼前广场中,对高层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感是重点。整体性一般是通过光的亮度变化、色彩变化来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其设计依据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风格、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除了单纯考虑建筑物本身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周围其他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因素,以达到整体效果的完善;而层次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光线的虚实、明暗、轻重、大面积给光和轮廓勾画等手法来表现主景和配景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被照物的造型、结构进行具体地分析。同时,对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体、植物、雕塑和景观艺术品的照明设计作为存托主体形象的配景,其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2.5人性化设计

楼前广场应该是一个受人们喜爱而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克莱尔·库珀等人在《人性场所》一书中提出:“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是考察楼前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楼前广场微气候、休息设施、公共活动等方面。楼前广场微气候的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特性,根据当地太阳和季风的规律确定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元素的位置、形态等,以便在炎热的夏天有适度的遮荫、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够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临近高层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风的影响,有可能增强的风力对人们的步行或休闲活动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调节容易受影响区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状是最有效的措施。楼前广场中的休息设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摆放那么简单,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各式各样的座椅形式,并通过对楼前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调查来确定座椅的数量、朝向和材质等,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舒适的休闲场地。以使用强度适中的情况建议每30m2的广场空间至少应该有1m2的座位面积。座位的朝向应该使人们能看到不同的广场景致、在不同季节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适中、热容量较大的木质材料较为温暖和舒适,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属、石材等作为辅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丰富场所的质感。

楼前广场中的公共活动是为整个空间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应该考虑艺术表演、摊贩零售、商业宣传等活动场地,因此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场所可变性和灵活度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续——使用状况评价

现在对某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在设计工程完毕之后,设计过程并未完成,设计人员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系统评价和研究,称之为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poe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建筑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2]不同于国外的大多数poe研究是由政府资助,国内的这类工作需要设计者亲力亲为,其意义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丰富设计成果;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还可以作为项目间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观察、询问、问卷调研等。例如: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试着集中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关注每一种主要感受;亲自与使用者进行交谈,更全面地收集不同类型人的信息;发放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尽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调查者。最后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成功之处运用到日后设计当中去,不足之处及时给出整改建议,再进行评价,这样才是建筑师的正确态度。

4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楼前广场起初由经常被忽视的附属物,在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际上,楼前广场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重要过渡。一个经过设计者全面分析、合理选择设计手法的楼前广场,不仅能使周边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运作,还能协调城市空间关系、增添城市亮点,使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柯,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微晶玻璃建材;研究;应用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021-02

微晶玻璃是基础玻璃通过一定温度时对结晶进行控制获得的多晶复合材料。其种类较多,包括耐热微晶玻璃、结构微晶玻璃和生物微晶玻璃、建筑微晶玻璃等。其中,建筑微晶玻璃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结合石材、玻璃和陶瓷技术的特性使得其建筑装饰优势明显。我国对于微晶玻璃建材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制造等有较大进展,其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必将成为建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微晶玻璃建材的研究

1.1我国微晶玻璃建材理论研究进展

建筑微晶玻璃于1959年试验研究成功,随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迅速。我国对微晶玻璃早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生产出来的微晶玻璃板产品质量不稳定,易出现变形和开裂情况,且生产成本较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实现了相关生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产品的多项技术难题得以解决,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生产材料上的突破,如运用废玻璃、粉煤灰和黄河泥砂、冶炼炉渣等作为生产材料,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微晶玻璃建材生产技术和原料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1.2微晶玻璃建材的主要特点和生产方法

相较于玻璃和其它建筑材料,微晶玻璃建材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首先,其颜色多变,且能够随意组合各种色调,灵活性较强,装饰功能显著;其次,其耐久性较强,色泽和质量均不会严重受损;同时,其强度大,生产过程经济省时,且成本低廉,具有绿色无害的优势特点。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烧结法(图1)和压延法。烧结法需经由玻璃粒料熔制和晶化两道工序,其生产时间较短,且生产多变性、灵活性较强。压延法则主要运用晶核剂实现玻璃液压延和晶化完成材料的制作,其耗时耗能,且操作难度较大。

1.3微晶玻璃建材的产品缺陷和解决措施

目前微晶玻璃建材多运用烧结法生产,其生产时间较短,且较易操作,但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气孔和翘板、裂纹。由于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完全,如玻璃熔化和澄清不完全,或玻璃料水淬时混入水和杂质、玻璃净化温度过高等,均可能出现气孔问题。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杂质混入,并控制好生产时的温度。翘板问题主要因玻璃板冷却速度过快或晶体含量过高,造成翘板问题的出现。应注意适当延长冷却时间,控制晶体含量。裂纹则主要因粘接或切割压力过大,加以注意即可避免。

2.微晶玻璃建材的应用

2.1微晶玻璃建材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微晶玻璃建材具备十分突出的性能特点,其纹理清晰、色彩艳丽,且耐磨耐腐性强,强度高。运用于建筑当中,能够达到很好的装饰目的,且对于建筑强度和质量的提升,提升建筑装饰的品味具有显著优势。除酒店和宾馆、机场外,许多高档建筑和别墅均会运用到该建筑材料,且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就其良好的防腐性,其可充分运用于造纸工业、石油化工业和其他多种行业的防腐工程当中。作为建筑装饰板,其也将进入普通家庭当中,成为应用普遍的家庭装饰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2当前我国微晶玻璃建材应用发展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于微晶玻璃建材的研究有很大进步,生产技术也有质的进步,但其产业化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行业内的整体技术水平仍较低。虽然我国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平较高,但在整体行业技术普及方面仍较落后。部分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获得了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部分企业则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仍较低。

其次,市场规范仍未建立,产品价格不统一,制度监管未落实,市场竞争无序化。此外,生产技术仍有待完善,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就需要我国多方共同努力,实现微晶玻璃建材应用的良性发展。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4

整个建筑建材行业合同毁约率几乎高达100%,然而这家公司经营10多年,现年销售额4亿多,呆死坏账仅为数十万元;在整个砖头行业几乎无服务可言,但建筑商对这家公司的评价是“价格的确贵,但服务绝对好”。

整个建筑行业合同毁约率几乎高达100%,然而这家公司经营10多年,现年销售额4亿多,呆死坏账仅为数十万元;在整个砖头行业几乎无服务可言,但建筑商对这家公司的评价是“价格的确贵,但服务绝对好”;在该公司初创期,建筑行业的关键角色建筑设计院对其不屑一顾,即便是用了其专利产品后,也仅限于浅层次的公关沟通,连在设计院举行会议都颇费周折,如今该公司免费随时使用诸多国内前十名建筑设计院的会议室,设计师甚至下函邀请该公司提供各类功能环保材料解决方案。

这家不一般的公司就是思诺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董事长杨景全自2008年学习思八达课程以来将“真实”深入潜意识,随时pK身边人,本刊记者一上来就被pK,“传媒业太虚,得虚实结合,去做实业才能写出好的商业报道。”在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思诺恩旗下建筑项目信息咨询公司)法人/总经理刘双吉看来,“杨总高瞻远瞩,在2007年看到了绿色建材市场推广的外包机会;杨总极富领导力,让我们在40多岁时还能激情创业。”

如今,杨景全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并不是因为他不希望更多创业者看到其开创环保节能事业的成功路径,也不是因为他低调,而是他认为其经营智慧不但不能在文字中得到真实解码,反而被读者诽谤“吹牛。”2012年以来,杨景全成为思八达智慧使者,让企业家在现场将“不理解”在互动中消化。

杨景全已成了甩手掌柜,彻底不管建材公司具体业务,不时与高管谈思维方式,年底给大伙发分红。“他虽然不亲自参与,但预见性和掌控力非常强,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杨总知道。”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思诺恩旗下建材公司)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表示。杨景全究竟是如何在短短10年成为建筑墙体节能行业的领跑者,如何在看到市场机会后研发出专利产品,粘住关键客户,优化管理流程,建立起富有12位股东的家企业?

不惜重金搞研发

作为创业者,首抓两件大事,第一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深耕客户。尽管杨景全不是建筑材料专家,但在研发投入上不惜重金。

2003年思诺恩成立时,其产品除了大庆油田北京企业的空心砖外,还有外墙保温、涂料、门窗等。市场敏锐度极强的杨景全发现建筑材料行业低水平竞争,利润微薄,“其它传统行业成本比高,而生产砌块砖属于废物利用:用建筑垃圾、粉煤灰、炉渣作原料就可以,成本低,能获补贴,还环保,这事靠谱!并且看上这个行业的人很少,几乎属于蓝海市场。”

这并不是杨景全拍脑门想出来的定位,曾经他花了3个月考察北京周边厂家,当时北京周边的四大砖厂都是他们的重点考察对象。这一考察使得杨景全把整个市场行情摸得更为清楚:“当时砌块砖不被市场认可,传统红砖市场占比更高,但取缔红砖是大趋势。”另一好消息则是,思诺恩打算做的新型砌块砖尽管价格高,但比起传统红砖、加气砖、普通砌块砖,能给施工单位降低20%~30%的综合成本。

更令人狂喜的是,当时砌块砖原材料成本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粉煤灰从电厂出来就放到山沟里,满山沟都是炉渣、钢渣被风一吹,灰尘漫山遍野。当时粉煤灰不仅不要钱,大庆油田空心砖厂从电厂往外拉,还能拿到5元补偿。后来拉多了,人家醒过味来,开始要价,涨到10块钱1吨,再后来50~60元。即便这样,也有利润空间。

确立产品方向后,开始铺摊子。做到2004年,杨景全发现,思诺恩所生产的承重砌块砖,因为进口生产线所带来的高成本而引起的高定价未被北京市场认可,紧接着北京周边四大主要厂家也开始供应承重砌块砖,价格战打起来。这下杨景全煎熬了,但他深信有着1.2亿元投资的两条哥伦比亚生产线的大厂绝不能被质低价廉的小砖厂挤死。

2004年3月4日,杨景全把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的重量级专家,其中包括连锁砌块砖行业最权威专家陶驷骥等请到公司“会诊”——此日对杨景全意义重大。“当时我还没有资格说话,在下面听着反映市场情况:承重砌块砖市场只认mU2.5标准,我们进口设备的产出成本甚至高于市场最高价125元,怎么办?结果专家回答:那你赶紧提高标准吧,这样小设备就打不了!”是呀,标准提高,能做的企业就很少了。但成本也上去了,建筑企业愿意采用吗?(注:mU是砌块砖简称,2.5指其承压能力。)

早已熟悉建筑行业的杨景全分析,在这个行业,越往下越强调成本,越往上越看重质量。尽管承包企业通常强调成本,但开发商都要求质量,如医院、学校这些国家投资项目,计较的不是成本,而是质量。

2006年下半年,思诺恩花费30多万元收购门头沟一家小厂,聘请一批在建筑工地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新标准砌块砖研发。据一直跟随杨景全创业的刘双吉向《学习型中国》杂志回忆,当时公司盈利很少,然而杨景全投入了年利润的20-30%攻克新产品,最终将砌块砖标准逐步提高至内墙mU3.5,外墙mU5.0,保温、抗震、防火。在专家评估中,思诺恩所研发的高标准砌块砖在北京是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没有争议的新产品,专家很讶异,“这个产品怎么这么好。”彼时专家组组长为北京市政府建筑专业顾问杨驷信,曾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主抓过中央电视台老电视塔设计。专家认可后,他们甚至帮忙思诺恩推广新标准,至今思诺恩还与专家保持频繁沟通。

思诺恩从来没有停下研发脚步,不断与政府,行业专家和设计单位主动沟通,提高行业设计标准,思诺恩图集(即产品标准说明书)每年改版一次。除了抗压能力提升外,思诺恩将建筑节能标准从50%提高到65%,比首次建立标准时提高15%。据刘双吉了解,在砌块砖行业,这种对产品研发的专注,几乎找不出第二家公司。

2007年春天,通过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防火/工程抗震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等诸多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思诺恩形成完善的以砌块、多功能块、特种砌块,专用砌筑粘接剂、卡件为主要产品的“砌块墙体节能体系”,获得两项连锁保温砌块专利、一项卡件专利和北京市建设科技项目专家评估证书,其砌块产品先后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鸟巢”、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会议中心等数十个特大型国家重点项目和奔驰制造工厂等几百个大中型项目中。

粘住关键客户

客户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离开了客户,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对于传统行业的创业者,能够拿下销售额至关重要。创始人杨景全的销售能力不容置疑,在国企自1998年转型做销售年年升官,直至2003年自己成立思诺恩,经销大庆油田的空心砖产品。

尽管最初的3年里很痛苦,他需要不断与国企领导磨合,在市场中摸索,彼时与思诺恩共同销售空心砖厂产品的还有另外两家企业,但3年下来,无论从市场开拓、销量、回款率,还是对生产企业支持上,两家合起来都远不如思诺恩,2005年10月,思诺恩成为独家商。

作为智慧使者,杨景全经常与中小企业家们分享中国式销售4绝招:第一知己知彼,第二充分准备,第三承诺安全,第四情感链接,此点尤关键。以杨景全亲自搞定的“鸟巢”项目为例,第一准备充分,早于项目开始数年前杨景全就东奔西走。当时共有11家企业投标鸟巢砖料供应,最后一轮剩下3家。杨景全代表企业去做投标谈判,在最后陈述时杨景全一番话既做了安全承诺,又进行了情感链接,杨说,“我用我的人格担保,缺一罚十,少一罚十,差一罚十,这些承诺都可以写在合同上,企业会24小时服务鸟巢项目,因为我们认为鸟巢是中国的形象。”中标后的2年多里,杨景全几乎长住在了奥运项目上。他回忆,奥运项目给企业带来飞速提升,从管理到思想,尤其是服务。

表面上是一次销售成功,但实际上思诺恩已经做了许多市场推广工作。建筑行业产业链条极长,像思诺恩这样的材料商处于“食物链”末端,其上端依次为分包商-总包商-开发商(委托给设计院)-业主-政府监管部门,若是要完成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销售,就得做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市场推广工作,只进行末端的地毯式销售简直是做无用功。

有着国企多年管理经验的杨景全急政府所急,思诺恩找到独特的市场推广方法:多数企业展开市场推广工作,先从消费者做起,但思诺恩推广高标准砌块砖,则从各个省级政府开始,从上往下做工作。“这绝不是兜售产品。”杨景全说,“因为政府有节能减排指标,它们渴望更多环保产品。”思诺恩主动交流,让政府知道能够实现的节能减排手段有哪些,通过社会管理要求,提出新的节能标准。

“一旦政府定出标准,企业推广起来就很容易,否则自下而上推广比登天还难,因为开发商、建筑商只会被动按建筑法规办事,不会主动考虑节能。”这被杨景全比喻为:先空中作战,再派地面部队,进行开发商、设计院和总包商的公关工作。拿其2007年的专利砌块产品来说,当政府以高质量产品作为砌块行业标准后,推动造价信息办根据生产成本定出新价格标准后,自然代表甲方的设计院会按照造价信息价格来核算工程成本,那么总包和分包愿意来承担高品质但高价格的砌块吗?

在建筑材料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思诺恩很快找到总包方利益点,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分析,“mU2.5这种低端砌块,市场价格完全透明,总包方在施工中没有利润空间。我们提升至内墙mU3.5和外mU5.0标准后,绝对的好产品,但因为新标准是新概念,市场信息不透明,而我们产品价格已获国家造价信息办审批,开发商自然认可,但实际上我们给到总包商的价格略低于国家造价信息办,总包商有一定利润空间后,所以积极与我们合作。”

这一番做市场的工作可谓耗时耗力,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行业有很多创业者就死在这一环节,他们要么没有魄力,要么没有人力财力,要么不重视,以致有些公司新产品在市场上火一阵就销声匿迹。2007年,杨景全发现这一战略制高点,将设计院推广部发展成独立业务,成为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行业市场推广服务的外包商,思诺恩根据其所推广出去的产品销售额提取佣金,佣金价格远远低于公司自己做市场推广的投入。2013年,该项业务销售额高达5000万,其所掌握的华北地区建筑项目信息之详尽,可与政府监管部门相媲美。

设计院是建筑材料市场推广环节的关键利益方,2007年时,设计院对思诺恩不屑一顾,即便是用了其专利产品后,也仅限于浅层次的公关沟通,连在设计院举行会议都颇费周折,如今该公司免费随时使用诸多国内前十名建筑设计院的会议室,设计师甚至下函邀请该公司提供各类功能环保材料解决方案。

为什么设计院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因为思诺恩为其排忧解难。近年来,国家严抓环保,设计师为选取绿色建材头疼,因为市场发展初期,产品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一。而思诺恩旗下的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有着1300多家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供应商,其中100多家企业资质优良。

目前,思诺恩已与北京院、建设部中国院等前10名建筑设计院达成战略合作,更有年咨询收入过10亿元的国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刘双吉对《学习型中国》杂志说,“不少设计师会直接下函,让我们帮忙寻找外墙保温产品,屋顶绿化产品,水处理产品等,将数个方案包直接放进大型建筑群设计中。”

对材料商的筛选思诺恩极为严格,今年4月底,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双吉就在辽宁省调研节能环保低碳材料商,就生产硬件,管理能力,高管领导力进行实地调研,还将请细分行业专家对其产品和技术体系进行评估,合格之后材料商还需接受平台的市场化筛选,让设计师用脚投票。

优化管理流程

市场从外部要收入,管理从内部要质量和效益。很多销售企业突出个人英雄主义,把命运维系在一两个“销售高手”手上,在杨景全看来,这样的企业必然活不长。“我们这个行业倒下过很多企业,往往销售模式出了问题。思诺恩要突出的是团队服务能力,而不是依靠一两个明星销售人员。”杨景全向《学习型中国》杂志感叹,在创业初期,就有1位销售高手携30万元巨款潜逃,至今没有音讯。

目前建筑材料行业管理粗放,销售人员负责与客户对接所有环节,包括销售、客服、收帐等等。然而在思诺恩,销售人员只代表企业进行售前服务,开发新客户完成签单,接下来就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发货、收账这些后续服务由其他事业部团队完成。

将业务员从收账中脱身,能提升销售额,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分析,“向客户卖东西和向客户要账本身就矛盾,业务员若过多考虑收账,就会因为顾及太多影响签单;收账总会有不愉快,影响二次合作,业绩亦下降。若是有专门的收账部门来处理,即使公司与客户产生不愉快,业务员还能把客户拽回来。”

专业化分工让思诺恩在业内获得如此好名声“你家东西很贵,但是你家的服务确实很好。”相海艳对思诺恩的服务流程如数家珍,“首先,由业务员收集客户信息;其二,商务管理部进行信息跟踪,标定aBCD等级客户,与相关决策人对接,签单完成马上转到第三个部门客服部,先进行前期服务,一旦进入到供货环节就由供应保障事业部来负责调配产品,在调配过程中如有疑义,白天由客服部,晚间由夜间协调部进行现场处理。我们公司的承诺是,24小时内必须到位,但通常我们会控制在6小时之内,远远高于行业2天的标准;对账环节则由统计核算事业部接手,而经营事业部则扮演着收账角色。”

2010年房地产业下滑,建筑行业资金紧缩,强压之下思诺恩优化经营事业部要账效率。整个建筑行业合同毁约率几乎高达100%,然而经营10多年,年销售额4亿多的思诺恩的呆死坏账仅为数十万元,杨景全本人曾经要账要伤了发誓再也不见这些总包商客户。这次,思诺恩如何突破困难?除了建立起法务体系,不断把劣质客户拉入黑名单外,思诺恩将催款环节区域化、艺术化、节点化。

所谓区域化,即每位员工负责特定片区,自然效率提高;“艺术化”则是“思诺恩不再一上门就直接要钱或采取过激措施,而是与客户交朋友,这次钱可晚几天,但请把下一个项目给我们做。”

“节点化”则是在摸清出货淡旺季和总包现金流状况下既大量地放货出去,又及时地收回款项,既保证销售额,又保证回款流。总结下来,规律是一季度大批量放货,二季度集中往回收款,三季度再放,第四季度再收。

无论是产品力,还是黏住客户,又或是管理流程创新都与公司文化有密切关系。一直以来,杨景全将数十位创业伙伴视作兄妹,打造家文化。因为杨景全信奉稻盛和夫所说:经营成功的必须条件是建立起“每名员工都热爱公司,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惜一切”的企业文化。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5

关键字: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实证研究

abstract:first,urbandesignguidelinethatinvolvedinthedesignofthegeneralprincipleanddesignpartofthemaincontrolcontent;Second,incombinationwithanareaoftheurbandesignguidelineactualcase,analyzestheregiononthemaincontrolfactorsofthespecificprovisions.withthemethodofthetheorywiththepractice,thepaperinurbandesignguidelineonhowtocontrolandguidetherelevantfactors,theguideurbanconstruction,urbandesignguidelinefortheplayofcertainpositivemeaning.

Keyword:urbandesignspecificationcontrolelementsempirical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分类

2城市设计导则的主要控制内容

2.1设计总则的控制内容

2.1.1整体风格控制要素

在充分理解街区特色、历史文脉、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用地的主要性质,提出塑造地区风貌特色的整体要求。当单元内同时存在两类或三类用地功能时,以占地较大的用地类型为准,同时应指出各类型用地的位置和面积。

2.1.2空间意向控制要素

描述单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城市意象,对重要特色区域、地标节点、视线通廊等主要意象元素提出控制要求。包括描述不同区域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地标节点或制高点的位置,视线廊道或景观轴线的方位、走向、对景等控制要素。

2.3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城市的交通组织、街道界面性质以及城市道路的不同使用功能,将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及生活型道路。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分别提出总体控制的要求。

2.4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结合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组织和布局规划,对开放空间的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及广场(交通广场和游憩集会广场)进行控制引导。对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进行重点控制。

2.5建筑控制要素

提出建筑群体组合的整体布局、高度、体量、风格、外檐材料及色彩的控制与引导的建议。包括描述建筑高度分布的整体趋势、布局形式、天际线景观及地标建筑的位置;说明不同高度分区的位置及主要建筑类型;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提出建筑风格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的风格分区及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外檐材料与建筑色彩。

2.2设计分则的控制内容

2.2.1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设计总则划定的道路类型,对城市道路的建筑退线、建筑贴线率、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及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对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关系提出引导性安排。

2.2.2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主要包括绿地和广场。确定各类城市绿地和广场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广场的分类、等级和主要功能,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2.3建筑控制要素

包括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外檐材料及建筑色彩。建筑体量控制指对地块内部建筑的三维体量提出控制和引导;建筑高度控制指对高度限制、高度分布、地标建筑位置及天际线线趋势提出控制要求;并对建筑类型和风格意象提出引导要求。

3某地区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设计总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1整体风格控制

规划区内建筑应注重整体空间形态。地标建筑簇群化、建筑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层层深化,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风格。在对现状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切合本片区实际的规划内容,运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景观风貌规划经验,在规划的内容、深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体现出地区的特色与个性。规划片区主要体现现代人文景观风貌和滨水景观风貌特色。整个风格设计围绕展现现代化生活、工作等文化主题为主基调,以南部片区围绕河流水系打造滨水空间来展开。规划最后形成两条主要轴线,一条为南北向的现代风貌轴,一条为沿河滨水风貌轴。现代风貌轴建筑立面应采用简约、欧式的现代风格,增强可识别性;滨水风貌轴安排休闲、娱乐为主,采取亲水的设计手法,更多的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3.1.2空间意向控制

该区作为商务中心和多片居住组团区域。商务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天际线控制的最高点,是该区域最突出的地方。区域中央南北向的开放空间是最为重要的景观轴线。在规划末期,要保证形成滨河及中央景观轴两条重要的开放空间,实现周边的视线不受遮挡。

3.1.3街道类型控制

该区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生活型道路四种街道类型进行引导控制。

1)交通型道路:该路以快速交通为主,建议减少人行道宽度,并应采取人车分流措施。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4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5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禁止面向交通型道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国道设置。

2)景观型道路:滨河路。该路以慢速交通为主,尽可能为行人提供驻足观景场所。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7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宜面向滨河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滨河路设置。

3)商业型道路:禁止沿路停车,将两边建筑红线退缩的铺地与人行道相结合、一并设计与施工,从而增加人行道宽度,保证人行道连贯性。增设休憩设施,在满足车行功能的同时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道路两侧地块沿街建筑控制线长度不超过150米的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90%。保持商业街连续的街道界面。

4)生活型道路: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道路红线距离8-10米,退让绿线距离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

3.1.4开放空间控制

该区开放空间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与广场用地三种开放空间类型。

1)公共绿地:主要体现于中心区的综合公园,以及沿河形成一条带状公园,通过各个居住组团的社区公园进行串联,结合商业中心区的专属绿地实施3处街头绿地的铺设。

2)规划区内设置公共绿地:绿化率高于30%。沿主干路两侧控制15米宽的防护绿带,次干路两侧控制5-10米宽的防护绿带。此外,规划范围内需对沿岸控制25米宽的防护绿带。

3)广场用地:火车站前广场为主要广场用地,并于商务中心设置一处游憩集会广场。

3.1.5建筑控制

1)建筑高度控制:沿水系建筑高度控制在50-70米,高度约18层,站前广场综合区北部高层建筑高度控制在100-150米,南部高层高度控制在60-100米,控制在30层以内,最终形成由河向北的逐渐增高的连续界面,展现规划区的都市面貌和时代气息。沿内部步行系统两侧的建筑高度不宜过高,控制在20米以内,控制在6层,符合空间要求。2)建筑主要色彩的控制:高层办公以暖白色,浅黄色,蓝色为主色调,裙房建筑以浅灰色、米白色、浅黄色为主色调,以鲜黄色、橘红色等鲜亮颜色点缀,展现站前办公区的时代感及活力氛围。居住建筑以暖黄色为主色调,辅以灰色、褐色,部分小区临商业区可以亮灰色为主色调,以自然过渡。混合区建筑色彩应有所区别,商业部分与居住部分应有明确的界线。

3)建筑风格:商业、办公采取现代化风格,采用上下统一的处理手法,以平屋顶为主,鼓励增加屋顶绿化,丰富城市第五立面景观,建筑整体风格统一协调,突出屋顶的装饰,强调与周边一致,同时营造满足其标志性地位的特色建筑及环境。高层居住建筑顶部采用适度收分的处理手法,多层居住建筑以坡屋顶为主,建设屋顶阁楼。

4)建筑材料:商业建筑高层主体建议以涂料为主,展现商业街舒适放松的购物氛围。建筑高度在24-50米,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50%,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60%,提倡使用多种形式的玻璃,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但立面图案不应特别突出。低层裙房可使用浅色石材或者砖块,街墙立面上部外墙应协调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对建筑整体起补充作用。不宜使用大面积反光材料。高层居住建筑主体可使用涂料为主,多层建筑则可使用涂料与饰面砖为外檐材料。应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3.2设计分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2.1街道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商业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地块周围主要街道后退绿线距离为10米、建筑贴现率为90%。同时规定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位置设置在该商业地块的主要道路旁,机动车出入口位置位于地块的支路一侧。

3.2.2开放空间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的两个地块为例。规定公园绿地的绿化配置以观赏性植物为主,应有自然形态的步行道路与小型景观广场,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50%;规定道路防护绿地的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80%,沿道路种植当地特色行道树,同时绿化带内种植观赏树木并设计图案花带。

3.2.3建筑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居住地块内新建小高层建筑宜作塔楼后退处理,建筑顶部应适当收分,采用坡屋顶,高宽比不小于2.0:1,宽厚比不大于2.0:1;建筑高度在24米至60米之间;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建筑外檐材料以涂料为主;色彩以暖黄色调、亮灰色调为主导,不宜采用大面积纯色和深色。

4、结语

城市设计导则通过对城市中相关控制要素的理性规定,来指导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对城市整体空间品质、环境品质的提升,实现对城市开发更加合理的控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孔德志.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及控制导则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高强.城市设计导则对空间形态的控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李洁.控制与引导建筑形态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8.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6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居民住房建设必不可少,这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有分析人士称,城镇化是建材行业的外在驱动力,将拉动市场对建材的整体需求。

传统行业需求增加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缓解传统建材行业,如水泥、管道、玻璃等产能过剩的状况。

国泰君安认为,人口流动有助于维持房地产长期需求,玻璃、塑料管道长期需求增长;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装饰材料、供排水管道或将受益;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人口流动,利好钢结构企业;水泥需求将长期增长。

在各种建材中,水泥恐怕是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华泰证券认为,管材也是受益较大的建材产品。城镇化涉及市政和建筑用管道的建设,主要包括市政供排水、燃气,以及建筑供排水、取暖管道。我国的市政管网建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市政供排水管网。在城镇化过程中,塑料管及pCCp管行业将明显受益。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产能绝对过剩的大背景下,传统建材行业仍将面临供需失衡下的弱平衡。

新型建材受益长远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四大类。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的特点更能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要达到此目标,新型建材必须一展身手。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现状未来前景预测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化意义上的高层建筑最早建造于一八八五年的美国芝加哥,名为“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之后,随着混凝土、钢材、电气以及机械设备等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发展迅速,,不仅结构上更加精良,建造工艺也越来越先进,楼层高度不断增加,数量也急剧增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层建筑“国际饭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高层建筑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快速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建有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惠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1、我国高层建筑发展浅析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快,人均建设用地少,这就为高层建筑在我国广受需要奠定了基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发展,已经成功吸引众多外国建筑设计公司的关注,在全球很多国家高层建筑市场低迷的时候,我国高层建筑市场却还处于一片繁荣景象,这使得很多国外建筑设计公司将中国看做一个巨大的有潜力的市场。

高层住宅在我国高层建筑中占有巨大比重,而且有继续升高趋势。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建设有高层建筑。这与我国的内在需求、政策支持以及城市观念都有很大关系。所以虽然在高层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利空(例如开发商资金运营问题、消防安全问题、空间设计以及建筑使用等问题)的消息,但是并没有影响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

2、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美国、俄罗斯、迪拜等很多国家和城市的高层建筑修改计划、暂时停工,然而由于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内在需求,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观念等原因,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的现状仍是一片红红火火的发展景象。虽然高层建筑市场中也存在一些利空消息,但是没有影响到高层建筑的整体开展计划。下面我们将从八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现状,分别是:国家的内在需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城市观念、开发商资金运营问题、消防安全问题、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国民购买能力分析以及高层建筑地区发展。在这八个方面中,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观念是影响我国高层建筑市场运行现状的最主要的因素。

2.1国家的内在需求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少,又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不断向空中或者地下就扩展空间就变得理所当然。同时,由于很多人员大量涌入一线二线城市,使得这些城市建筑用房紧张,这些人员的涌入一方面需要住宅用房,另方面需要工作环境,其次还需要基础设施,并且也还需要娱乐休闲场所,这就使得这些城市寸土寸金,高层建筑的建造正好可以有效利用空中空间,缓解建筑用地压力。所以在一线二线城市建立了非常多的高层建筑,同时这些高层建筑也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稀缺的三四线城市,高层建筑也蓬勃发展,其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2.2政府政策的支持

自2008年以来,为了拉动GDp增长,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大量资金用于建造混凝土工程,顺应这一形势,高层建筑市场也展现出了其发展潜力,开始被大规模修建。

2.3城市观念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区认为,城市楼层的高度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这就导致在建造高层建筑上,很多城市不仅仅持有支持的态度,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追求,其不仅高层建筑林立在城市各处,超高层建筑也屡见不鲜,而且其高度不断被超越。从分布上看,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繁华地带,从用途上看,高层建筑主要以住宅用房较多,而超高层建筑主要以写字楼和酒店居多。

2.4开发商资金运营问题

高层建筑在设计、建造施工、装修以及投入使用上都需要精良的技术,在设计、建造、监督管理以及后期维护上都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这就需要开发商资金充足,即使自身资金不充足,也能够在短期内将资金链衔接上。由于高层建筑对资金的大量需求,所以使得一般开发商不会轻易进行高层建筑的开发,尤其在银行收紧银根,开发商贷款难度变大的情况下。这有利于控制高层建筑的数量,但是同时会出现一些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烂尾工程。同时,由于对开发商的要求较高,所以使得高层建筑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垄断情况。

2.5消防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影响高层建筑需求量的一个因素,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为建筑中人们的逃生带来不便,同时由于其建筑材质相对质量较轻(例如一般采用空心混凝土结构),在灾害发生时,容易发生坍塌等现象。这些原因使得在高层建筑市场中,会或多或少的影响需要量,同时,消防安全问题会使得人们对高层建筑的逃生设施以及救助设备要求更高,这无形中又加大了高层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对施工方的要求。该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偶尔使高层建筑处于一种尴尬状态。

2.6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对施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首先其使用的材料需要质地轻盈,尤其是越高的楼层,其需要的材料质地不能太重,其次需要其地基牢固结实等,同时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合理,应该考虑更加周密,对周边环境以及地质条件了解清楚等。由于这些原因,更加大了高层建筑的建造成本,并且对施工方、监理方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得施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加大,这也是阻碍高层建筑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

2.7国民购买能力分析

正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建造需要成本较高,同时较普通建筑来说,又存在一定建造开发限制,这就会增加一部分垄断成本,虽然高层建筑相对平摊的土地使用成本降低,但是相对工资而言,其价格仍然不低。一部分国民的购买能力有限,而对于另一部分具有购买能力的国民来说,可能由于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些利空情况,使得他们更愿意投资或者居住别墅、多层等。这个原因是阻碍高层建筑市场发展的另一个因素。但是如果是商业用途的高层建筑(例如写字楼或者酒店等)由于其用途不同,可能较受欢迎。所以目前,大部分写字楼都是高层建筑。

2.8高层建筑地区发展

我国的高层建筑分布,从城市现代化来看,在一线城市最为密集,其中住宅用高层建筑比例有所提升,并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二线城市,高层建筑分布较为密集。从地区来看,东部高层建筑密度要远大于西部,南方高层建筑密度大于北方。从商圈来看,新兴商圈的高层建筑密度要大于老城区。

3、我国高层建筑未来前景预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的现状,那么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期未来前景:政府政策方面、国民需求方面、开发商资金链问题以及国民购买能力。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创新以及消防水品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将越来越好,消防安全水平也将越来越高,所以这些问题对高层建筑未来前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政府政策方面:就目前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工程来说,即使从现在开始政府不再批准建筑用地,已经批复的建筑工程用地也够再建造一段时间,同时,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实行,我国城市郊区的乡镇村庄已经开始建造现代化楼房,其中也不乏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这一个层面来看,我国的高层建筑未来前景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并且不再集中在都市中心或者人口密集的地区,现在我国高层建筑已经开始向城市边缘地区延伸,从而拓展了城市区域。在未来,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大,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将会向小城镇迈进。

国民需求方面:从国民需求方面来看,由于八零后九零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目前对房子的刚性需求较大,但也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或者人口密集的小城市,在未来十年以后,随着人口增长的缓慢,以及建筑物的不断增加,使得国民对高层建筑的需要下降,但是供应量却增加,但是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成本会随着通货膨胀等因素不断增加,所以可能会使高层建筑市场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开发商资金链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国民需求的降低,银行贷款走向正规,民间高利贷在高风险的历史条件下趋于理性,开发商资金链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这会使得一部分开发商破产,另一小部分资金雄厚的开发商掌握大部分市场,这就使得垄断行为更加严重,虽然目前已经存在这种情况,一些小房地产开发商被吞并,但是在未来这一现象可能更加严重,我国高层建筑市场也将会顺应这一趋势,处于寡头垄断情况。

国民购买能力:国民购买能力将会进一步分化,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群将更加青睐于出国或者别墅、多层等。只有一小部分人,其购买能力不足以出国或者购买别墅多层等,但是购买高层住宅楼房还是可以的,同时又由于刚性需求,会购买高层住宅建筑。还有一部分人是小城镇建设时,回迁的原村民,这部分人由于自己原来的房子被拆迁改建,而村里又建造了高层建筑,他们要回迁,就需要住进高层建筑。此外,村里自己建造的小产权高层建筑相对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来说价格便宜,会吸引一部分人购买。商业用高层建筑由于其外表雄伟,购买或者租用费用相对较低,所以在商业发达的地区仍然会备受喜爱。

4、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前景。我国高层建筑市场风生水起,但是在某些地区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在人口密集商业密集的地区,高层建筑将继续稳定发展,农村改造产生的高层建筑也不会闲置,但是在一些商业一般人口不密集的地区,高层建筑闲置现象将会持续。

参考文献:

[1]魏溪清.高层建筑发展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金石、耿义.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评述[J].科学与财富,2012,(3):301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8

关键词:木结构先进性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过去的30多年,正是国际上木结构迅速发展的阶段,而我国对木结构的研究和发展却处于停滞状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木结构的原材料已经从原木结构、实木发展到胶合木结构,到复合木结构,甚至于更新型的木质材料。并且,已经做到了森林资源的科学采伐,实现了良性循环。在我国,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大力推广,加之我国木材资源的大量减少,木结构建筑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

现代木结构已经从本质上不同于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性能上已经可以达到取代钢结构等建筑的程度。现代木结构具有设计灵活、施工周期短、改造方便、节能保温、隔热、隔声,抗震防风、环境友善等诸多优点。在国外,现代木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三层及以下的低层建筑、公共建筑、别墅建筑等领域。现代木结构已经走进中国市场,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在北京、上海、西安、宁波、武汉、杭州和海南都建造了数量不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小区。

一.现代木结构的先进性

人类从事的一切建筑活动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前提的,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出现,是人类建筑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因此,现代木结构也显示出其自身的先进性:

1安全性

防火是木结构建筑的首要问题。木材经过防火处理以后即可达到建筑防火要求;燃烧后的逃逸时间较长;设计合理的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的密封性,在采用了新型的密封材料以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2环保性

木材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材料,搭配使用绿色环保的辅助材料和涂料。使得木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远优于钢筋混凝土等建筑对水的污染,产生的温室效应,消耗的资源以及对空气的污染等。

3宜人性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居住环境的综合因素,使建筑环境安宁、温馨,也只有木质建筑才能做到这一点。木材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可以很好的调节空气湿度,使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4工业化

木结构建筑的配件和辅助材料可以达到标准化、系列化生产,零部件可以由工厂专业化生产,集生产、运输、组装、装修于一体,使得木结构建筑较混凝土结构具有更短的施工周期。

二.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木结构建筑是技术含量高、体系发展完善、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在中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然而,现代木结构建筑与我国古代木结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新型的事物要想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2.1现代木结构在我国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1).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投资和投机性的购房需求,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和地区经济的差异,使得购房需求表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而现代木结构具有低耗能、绿色环保健康住宅之称,以及其变化多样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更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要求。

2).总体上来说,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较高经济发展、较低价格上涨的合理发展区间,各项社会事业都处于理想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一些中产阶级的产生,使得人们有条件和有能力选择高品质、更健康的居住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政府也有能力兴建大型木结构公共建筑。如此,即使是价格相对较高的木结构建筑依然拥有相当乐观的市场。

3)我国人工速生林为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材料供应,解决了国内市场巨大需求和有限的木材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同时,有利于调整我国不合理的人造板消费结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2.2在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制约因素:

1).很多人对木结构建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木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防潮、防腐性能持怀疑态度,具有不防潮、不耐久、不防虫蚁的缺点。这说明人们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认识还停留在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概念上,而这种认识的转变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所以,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推广还是有一定阻力的。

2).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用地,停止报批别墅用地。而轻型木结构建筑主要应用于三层及以下的底层建筑和别墅建筑,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独立别墅建筑的发展前景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3).从科研方面看,近30年来,我国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木结构建造技术,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目前,不管是理论设计还是材料供应都还是依靠进口。此外,我国目前建造的木结构建筑完全是照搬国外,没有考虑到国人的审美、国内的环境、气候等因素,使得一些木结构建筑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些情况也使得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现代木结构建筑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随着木结构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木结构建筑自身优势的显现,现代木结构建筑一定会在中国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徐科峰,钱城,王军英,建筑环境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周海滨,费本华,任海清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山西建筑2005.12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9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园林设计,设计原则及形式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11-2

引言

在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因为经济适用房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此类住房往往利润不高,所以开发商只仅仅满足了低收入家庭最基本的居住需求,致使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园林设计成为一个盲点。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增大成本之外,有没有更切实有效的办法可以利用呢?对此,我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认为最适合经济适用小区的园林建设方法,应该是通过景观用材的选择,巧妙的设计等形式来实现,既能有效控制成本,又能使经济适用房也拥有合理美观的园林建设。

经过对现阶段经济适用房的研究和了解,在设计的开始,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下的因素。

一、经济适用房的园林设计需要面临几个挑战

(一)开发商对景观建设所投入的成本低

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空间本来就很有限,而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导致经济适用小区中的园林景观配置跟不上,甚至缺失,特别是硬质景观的配置和软质景观的后期养护。为了节约成本,很多经济适用房小区根本没有硬质景观小品的配置,只简单地铺设了一些草坪等植物。由于后期养护不力,植物没有受到应有的照顾而渐渐死亡,使得仅有的绿色也岌岌可危。

(二)住户们无力对景观环境设施自觉维护

一般情况下,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群多是低收入阶层,他们缺乏长期进行园林等公共设施的后期维护经济能力,这必然导致经济适用小区中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减短。

(三)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力量有限

经济适用小区因为资金投入有限,施工的中标企业往往是规模不大的中小型队伍,施工人员的技术和施工力量水平亦有诸多局限,特别是对于技术性要求高的景观小品,在预算不够的情况下,更难做到精雕细刻。

(四)后期景观维护力度有限

景观小品属耗费品,需要后期的维护,但经济适用小区配置好的园林景观却很难做到太昂贵的后期养护,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造经济适用小区的成本与负担。

二、经济适用房的园林设计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一些实地考察和咨询研究以后,我认为在设计经济适用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一)选择“经济”的景观用材与设计形式

1.注重景观材料的经济性

首先,要就地取材。考虑到经济性,就地取材就是一种很好的节约方法。以建筑设计风格为前提,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本土材料和乡土树种以及一些可借用的相邻材料来设计景观配置,可以大大节省在异地购买材料所花的资金。例如秦皇岛汤河公园“红飘带”项目,绿化选用了乡土的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为每个节点的主导植物。根据原有场地的带状肌理,在以白砂为基底的场地上,种植草块及成排乔木,形成许多灵活的小空间。场地周边保留了大量杨林、槐林等乡土树种,再予以适当补植同种植物,以达到林木繁茂的景观效果。汤河公园“红飘带”的改造建设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本土材料和乡土树种,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符合了积极倡导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其次,对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在新房屋的建设和旧房屋的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料,而这些建筑废料多为固体,如果将这些建筑废料合理地加以利用将会是很好的景观建材。在施工现场,建筑废料回收再用,包括砖和混凝土废料用于车道和人行道的路基填筑,木模板可重复多次利用,未被污染的木料可粉碎后用做土壤的肥料等。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建筑废料应用到新建筑上的手段也变得越发地多样。建筑废料中的许多废弃材料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数是可以成为再生资源重新被利用的。比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和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浆和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筑制品。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前的长达1.39公里的公路,就是用建筑垃圾回收材料修建的。建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节省了新材料的使用,减少了成本的增加,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数量保护了环境。

最后,对废弃景观构件和形体结构的再利用。如果小区是建在废弃地的话,应该留意在原先的场地有没有可以保留或再利用的景观构件,保留质量好的或只需要适当维修加固的老建筑。例如中国中山歧江公园中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就是原地保留,并融于场地设计之中。还可以保留构筑物、设施结构或构造上的部分构件,如墙,框架等构件。工业景观的形体结构也是可以再利用的,像运输的铁路可以保留并改造成步行道,铁栅稍加处理就是良好的戏水场所。工业废弃地上的某些构筑物或设施拆除后的构件或工业符号,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建筑雕塑等景观。这充分证明了对原有景观构件的保留或再利用不仅节省了开支,也保护了环境。

建筑建材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项目经济;成本控制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现状

(一)观念陈旧尽管建筑行业于市场经济背景下占据关键地位,但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观念非常落后与传统,未意识到成本控制的文章,在建筑进行的每个环节无法控制各项风险,通常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处理,该种被动性应激现象会提高企业费用,管理缺少主动性,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缺少突出的管理思想,无法保证防患于未然,无法更好防止施工环节的风险。针对风险规避,管理人员更重视施工进度以及成本,仅仅关注局部问题,无法从大局着手,对建设质量缺少关注度,导致质量不合格而存在“豆腐渣”项目,如果这种情况产生必然会提高企业费用,还会对单位整体形象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因此转变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观念,科学全面控制成本方可避免风险,积极迎合市场经济局势。

(二)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当前,建筑行业不但成本控制观念较为滞后,并且项目经济成本控制制度也不完善。建筑单位通常均无独立的项目经济成本控制部门,也为分配专业的员工来管控成本,大都是交给其他部门来代办,如此会造成职权分工模糊,以及成本控制效果不高,而且还会在施工阶段产生腐败情况。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会导致奖惩机制不能实行,无法精细化控制施工成本,当项目产生问题时,不能对主要责任人及时问责处理,项目经济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加大了单位成本控制难度,提高了单位成本支出。

(三)成本管理者缺少专业知识伴随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筑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此就使得企业完善成本控制的每个环节,而减少成本是所有企业的必然途径。因为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者缺少专业知识,将会对在建项目所要物资产生预算错误,对所要工作人员总数产生误判,采购过程不标准,因为建筑项目所要的项目物资通常价值很高,若产生失误,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耗费。因为建筑单位对项目经济成本控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较低,会产生怠工等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将对企业发展造成阻碍。

二、建筑经济成本控制对策

(一)投标过程对项目展开准确判定及全盘筹划投标过程是建筑单位展开成本管理的第一个过程,掌握标前成本管理,是开展投标决策的关键依据,还是展开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首步。市场经济背景下展开标前成本测算,既要精准测算直接成本,也要对付款模式展开资金筹划;基于营改增展开税务筹划;对建筑建设环节现金流加以预估并全面考虑资金费用;掌握合同形式,事先预计风险点;对招标项目量实施标前核算,科学大胆应用投标对策;对需要融进联合体企业的应全面评定联合体企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技术水平与资金实力;对原来业务成熟区域与新开拓不成熟区域需科学区分投标对策等。提高标前成本预测的真实性,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有效融合成本控制观念及市场环境,让建筑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统筹性与动态化。投标过程,即全面预测问题产生的可能性,需要做好准备任务,且建立一套处理方案及防御策略。

(二)施工环节成本精细化控制成本精细化控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成本控制的必然手段,建筑单位若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就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克服粗放式管理,采取精细化管理。首先,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应由大局至细处进行。从大局进行统筹资金,集中集采,统选队伍,合理使用总部优势;由细部强化工序管理,避免物料耗费。材料成本控制要制定健全且细化的采购和管理体系,涉及统一采购体系、限额领料机制、月末季末盘库机制等,对于材料价差浮动展开价格研究。在人工、设备费的管理上,要制定一套健全的选用制度,在具体施工阶段,严格管理计日工的总量,能量化时不能计工时。其次,建筑单位要有策路的展开二次运营与税务筹划,积极应用变更索赔,融合投标对策,扩展项目盈利范围;对于税务筹划,需在项目开启时展开通盘考虑,分包方式的挑选与税务筹划质量息息相关,规范化的税务筹划,可以为反正节约很多费用。税务风险控制组织的建立要根据建筑单位生存运营特征,由此全面监测与管理税务风险,支持针对性组织员工培训及考核,及其建筑单位各部门自我检测和税务风险控制组织监督,就能有效削弱各种风险。

(三)严格管理材料购置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的立足点是管理材料采购费用,因为建筑原材料对整个建筑施工产生直接影响,其成本开支在总成本开支中占有较大比重,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理材料采购费,经过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机制来减少建筑单位项目经济成本。建筑单位要确保材料采购、使用和施工场地的消耗状况、项目进度相同,全面考量市场供需变化趋势、生产场地用料状况、原料库存现况等因素,建立科学规范的采购方案,以保障在最适宜的时间用最好采购模式获取数量、质量都好的材料,进而达到减少资本使用得目的。

(四)加强项目完工结算过程的成本控制完工结算过程要全面精准的核算建筑整个过程成本,而且保障建筑结算信息的齐全行,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签证与变更,并确保及早优化结算,缩减验收时间,降低经费占用,及早回款。另外,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思想,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加项目收益,增加职工待遇,最后提升建筑单位活力。

(五)贯彻执行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监督任务在建筑项目管理阶段会涉及许多内容,而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其关键内容制宜,在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建筑施工阶段,会面临返工、修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更好防止这些问题的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在早期准备过程必须严格把关建设质量。由此,建筑施工单位也可以节省一些返工与修补成本,最后更有助于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的有效完善。另外,为推动建筑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活动的进步,企业应当定时检查施工各个环节,并加大自检力度,由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断提高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