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衔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8:45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1

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近年来,不仅德育专家认识到大、中、小学德育之间应该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而且中央的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均从政策层面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要求。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重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学校德育,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在目前学校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小学向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向大学德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和自然衔接,使整个大、中、小学德育过程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现实意义

“衔接”一般指的是相邻事物的相互联系。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有关教育机构对德育的一种有顺序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同层级德育的隙缝,使教育对象能顺利地从一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它是解决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如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度高、德育方法雷同、德育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德育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与大、中、小学的德育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有关。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模式和体系,切实掌握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规律,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推进大、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德育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手段和措施等加以总结和提炼,继而将其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有次序、有步骤、稳定系统地推动德育衔接的发展。

其次,它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是小学的延续和发展,大学是中学的提升和飞跃,大、中、小学三阶段本应是有机衔接的连续性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大、中、小学德育断裂、割据甚至各自为政的现象,割裂了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在联系,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和不能完整的贯彻实施。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大、中、小学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加强大、中、小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实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和逐步升级。为此,各级德育领导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出台一揽子与德育衔接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并且为了确保各项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衔接机制的建设,使大、中、小学德育各项衔接工作能够基于制度,成于规范,不断提高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相互激励。

最后,它是适应大、中、小学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20世纪初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创立了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如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德性、思想理论素养、思想道德需求、身心发展水平等会随年龄的增加,有一个由低层次向高水平发展递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阶段是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然后成为旧质与新质的综合体继而又产生新质,如此循环往复,这就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从而为德育衔接奠定了心理学理论基础。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是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高度契合的。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操作机制

所谓德育衔接机制,是指将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机制是指为达到预期德育效果而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目标机制的运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制定时的“长期目标短期化”现象时有发生。所谓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短期目标通常比较明确具体、易于分解且见效快,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于分解且见效慢,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成员陷入一种短视、短期行为的状态。在德育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仅关注本学段德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这势必影响学校德育的长远效益。中国有句俗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教育。这就决定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目标时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同时又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形成上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2.沟通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的沟通机制是指开展德育工作所需的上下贯通、前后一致的沟通协调工作。沟通机制主要是围绕大、中、小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展开。这就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沟通意识。德育工作者要将眼光从集中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等,转向到对相邻阶段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的关注,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链接,整体把握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鼓励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开展对相邻阶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相邻阶段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例如,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深入中学,提前做好大一新生入学前的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的调查,为制定新生的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中学的德育教师也要经常性地到大学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课堂,了解大学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生进入大学做好预备教育。

3.制度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特征。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呈现出的自发无序状况,应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作用,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才可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高效能。为此大、中、小学应将德育衔接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走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一方面,要形成以学校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等工作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德育衔接领导体制。另一方面,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要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使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走向长效化。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障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的有序化发展。

4.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指依照一定程序,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对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情况作出分析,得出评价结果,以便管理者对衔接工作进行调整、改进的方法。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评估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确定德育衔接的评估内容。如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目标是否科学制定、衔接方案是否有效执行、德育工作者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是否搭建、德育工作者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是否创设、德育对象是否顺利渡过“磨合期”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必须进行评估才能为德育管理者制定衔接制度、落实衔接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建立评估反馈指标体系。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评价,既要从量上把握德育衔接状况,又要从整体上对衔接工作进行质的分析。例如,对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工作的评估,既要看相邻层级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的次数,德育对象的成绩、分数等量化指标;还要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参与衔接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表现的优劣以及学生是否顺利升学、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评价等定性指标。只有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对德育衔接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反馈。总之,德育衔接的操作机制是德育衔接工作实现由虚到实、有软到硬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实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忠华.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1(1).

[2]马化祥.论本科生德育和研究生德育衔接问题.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张进清.论复杂性科学的德育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10(7).

[4]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7).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2

[关键词]大中小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德育衔接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育已经从国家层面提高到了很高的层次加以重视。然而,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并非单独割裂开来的,而是应该由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分析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效性并明确其影响因素即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亟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我国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各个不同学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德育衔接更是其中最重要的接洽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发展的规律,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使大中小学校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的自然过渡和人才科学培养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

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德育能否有效衔接,直接影响到全过程德育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德育实效,这就要求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要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确保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德育实效性。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具体细化,可包括四大方面衔接的有效性,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

(1)德育目标衔接有效性

德育目标的设定在每一阶段都应该具备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充分做到既突出了目标的层次性,又兼顾了目标的整体性。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区别仅在深入程度上,这样的目标无疑不能很好地为德育指明方向。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各方面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统领作用。

(2)德育内容衔接有效性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能够在各个学段教育中为学生所接受并认可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设定不但要考虑能否实现德育目标,更应考虑各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其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德育内容衔接有效,应该是由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的。这就不仅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阶段自身的内容设定符合整体德育目标,最大限度降低重复率和不结合实际的可能性,更要求其具有瞻前顾后的特点,即每个学段的内容都向上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延伸一点,以使各个阶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

(3)德育途径和方法有效性

德育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和手段。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德育方法的选取需要适应德育途径,而德育途径的应用又应该根据德育内容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其辨别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德育途径和方法能否适应各学段、各年龄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在继承前人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其实效性,将是最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4)德育管理和评价有效性

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其中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考核监督等,将涉及德育工作者和与德育有关的多种因素有机整合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硬实力德育评价则能够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测量德育工作及其各学段衔接的实效性,更加科学地体现出德育工作效果,从而为德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软实力。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有可行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各学段评价的连贯性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有效的德育管理与评价,能够保障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德育内容的有效传输,最终完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德育工作整体的实效性。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学校德育又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其效果及各个学段德育衔接有效性势必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析学校德育衔接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提供客观依据和必要参考。

(1)教育体制

影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一个突出重要因素就是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长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在各阶段学生升学率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各阶段的毕业班几乎都忽视或者干脆停止了德育相关的活动,唯考试成绩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毕业班恰恰就处在智育和德育的衔接关键点,片面的重智轻德,就不仅是影响德育衔接,甚至是制约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2)管理主体意识

德育管理主体主要指各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德育相关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学校相应机构。这些德育管理主体,尤其是德育的主管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分层分级设立,管辖各有范畴,并分别由不同单位管理指导,这种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导致了管理主体衔接意识淡泊,直接造成德育衔接的领导力先天不足以及在德育衔接制度、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建设上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3)教师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衔接的实效性。首先,在大中小学各层次学校中,任课教师由于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具体德育工作,往往缺少德育意识和责任,忽视了应有的德育职责,发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交给班主任、辅导员了事,违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必然影响德育效果。其次,各层次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忙于本身的各种工作,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的必然过渡要求,不能主动参与到前后各相邻学段的德育过程中,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德育衔接意识的主观缺失,从而影响各个学段的德育连贯性和学校德育衔接的实效性。

(4)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学校德育衔接的影响因素。首先,学校环境是学校德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学风和校风环境都对学生德育效果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基础。其次,家庭环境是学生最稳定的生活空间,对于德育效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尤其中小学生最大的生活世界就是家庭,家庭环境也成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连接点。再次,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学校德育也无法摆脱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中小学各层次学生都时刻受到社会风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各种媒体的多方面影响,社会环境介于各学段之间,也成为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3

一、大学和中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

1.德育目标方面

刘惊铎认为现行的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结果使德育实践事倍而功半。

江红梅对中学与大学德育目标衔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她认为,首先,德育目标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过分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忽视思想道德尤其是心理素质、个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其次,德育目标要求出现“倒挂”现象,比如中小学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大学强调做合格劳动者,“做合格公民”,导致德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当,结果德育目标落空,德育效率低下。最后,对德育目标如何制定还处在摸索阶段。

也有学者认为由于现行的《中学德育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是分别制定的,大学和中学没有形成整体化德育体系,对大学与中学的德育衔接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德育目标上尚未做到分层递进和前后一致。

2.德育内容方面

陆琴雯认为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内容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大学的“两课”是德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但是这些课程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有的课程已经学科化、应试化,削弱了德育的功能,死记硬背的情况在德育课程和考试中尤为严重。

多数学者一致认为中学与大学德育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德育内容简单重复。德育内容不讲年龄特征、不分层次,一味重复,“炒冷饭”,达不到教育效果。其次,德育内容倒挂。中学德育中忽视本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把本该对大学生进行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等系统理论大量向学生灌输,而对中学生最需要的道德文明基本规范的养成和做人的基本要求讲授和实践都不够。最后,德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大中学校的德育内容都往往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对德育主体的研究,忽视个体需要,缺乏时代感,学生思想发展中的种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视野不断拓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各种思想心理矛盾冲突不断产生,尤其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之中,更需要学校德育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而学校往往只是片面抓“升学率”,德育被忽视甚至取消,即使有德育也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3.德育工作方面

刘惊铎认为德育工作停留在任务式的工作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事业感不强,尚未达到激发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此外,德育教育者经常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于是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出现精神游离现象,德育课程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王万军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大学和中学在德育工作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的环节不如人意,比如大学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和中学时期相比就有明显的削弱迹象。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大学班主任不必像中学班主任那样事必躬亲,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大学班主任的设置流于形式,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师生之间无法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大学和中学的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学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大学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大学和中学的德育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

张居永从生态构建这个比较新颖的角度考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缺乏交流互动,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衔接的生态构建实施主体之间缺乏凝聚、沟通和共识。此外,我国德育工作者对国外相关德育课程衔接的生态构建方面的成功经验极少学习、研究和借鉴,缺乏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衔接生态应有的国际视野。

杨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不满意原因进行了调查,其中学生对德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德育教学水平、德育教学态度不满意率达到65.1%,其余的不满意原因只占34.9%。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德育工作现状很不满意。

4.德育管理方面

周双娥认为德育管理过程中某些因素被忽视,而王万军认为德育工作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尽管观点不同,但原因是相同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到领导机制、德育教师队伍、规章制度、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等多方面,比较大中学校的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方面,大学和中学应该有所区别且又紧密联系,而事实上大学和中学的德育网络几近相同且缺乏联系,不符合德育管理的需求。在中学,学校和家庭间的距离一般较近,容易联络沟通,给教师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则不然,高校大多是全国范围内招生,生源量大面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显然不宜采用上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家境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些难度。

陆琴雯认为大学和中学之间没有建立可行的、连贯的德育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建立简明、科学、可操作的一套评价体系,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杨清认为现行的德育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不配套。他指出:德育管理体制分为德育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指中央、省市一级政府德育领导体制,由于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分属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才能保证普通中学与普通高校德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责分工以及隶属部门不同,二者很难结合。从微观管理体制即学校德育管理看,中学设置的德育管理机构有多种部门,多管齐下、多头管理、责任分散、难以协调,很难形成合力,中学德育机构与大学德育机构更难以实现对应和衔接。

二、大学和中学德育衔接途径的现状研究

许多学者都对大学和中学德育如何衔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综合看来,主要有从德育工作者、德育管理、德育教学以及社会等角度提出的意见。

1.从德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实现德育衔接的途径

王万军和邱国勇等学者认为应该提高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德育教师。因为教师是德育衔接工作的计划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德育衔接意识直接影响德育衔接的效果。所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尤为关键。

王晓岩认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建立高中德育课教师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经常性互动交流机制,充分凸显德育课教学工作主体在实现有效衔接中的主体价值。吴伟松认为大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继续,大学的德育也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因此大学教师就必须对中学的德育,包括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效果及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于在新生入学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还有学者认为应该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德育工作者达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衔接的共识。

树立大学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德育衔接。例如,大学德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德育管理和指导。大学新生由于刚从中学毕业,很不适应大学里轻松的环境,有的新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大学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待新生和老生要有区别,多关心新生,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

还有学者认为应加强对国外德育课程衔接的成功经验和高中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衔接模式的研究,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衔接生态构建的国际视野,以此为新的生长点,推动两者有效衔接的观念转变和模式转换。

2.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实现德育衔接的途径

王晓岩认为德育工作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创造符合德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和重视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正确处理大学政治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的关系。吴伟松认为大学政治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在教材内容和授课方法上应该分层递进。周双娥则认为要对大学和中学的德育教材合理取舍,比如:从教材实际出发进行取舍,搞好大中学校德育教材的内容的衔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取舍,了解学生,努力使德育课吸引学生、有说服力;从丰富发展的社会实际出发,合理取舍,不能把教学内容囿于教材,否则会造成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的脱节,也难收到德育实效。对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社会普遍性问题,德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沟通。

还有学者认为应加紧研究和制定整体性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德育课程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全面整合,使之成为统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衔接生态构建的灵魂,为实现有效的德育衔接提供保证。

3.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德育衔接的途径

邱国勇认为教育行政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具体措施,运用行政调控职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如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交流,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建立网上交流通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

周双娥认为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管理体系。因为各级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不同,德育工作的着眼点不同,德育衔接面临的任务是不同的,德育衔接的努力方向也不一样。

还有学者认为应重点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高中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衔接的制度保障机制,实现两者有效衔接的规范化管理。

4.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实现德育衔接的途径

王晓岩认为德育工作者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周双娥等学者认为德育工作应从社会实际出发,面向社会,适应变化。在德育界流行一句话:“5+2=0”。意即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效果和双休日两天社会负面影响的效果相互抵消,说明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不容忽视。德育衔接也不能离开社会这个环境去进行。因此,优化德育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德育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应是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一部分。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注意社会的发展,注意社会的舆论导向,注意人们的普遍心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育。

三、研究综述与展望

1.研究的内容方面

首先,从总体上来讲,对德育衔接的研究内容还略显狭窄,不够广泛,对现存的很多问题没有进行研究。比如对德育衔接的定义、内涵、原则等缺乏相应的研究。其次,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以及欠缺对某些问题的重视和关注。比如虽然我国的德育衔接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成果,对这些成果的借鉴无疑会对现有的德育衔接工作改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却几乎没有。

2.研究方法方面

虽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被普及和运用,但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比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没有结合,研究方法也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今后对于大学和中学的德育衔接的研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扩展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不要将眼光局限于某一类问题。其次,改进现有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随着德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和中学德育衔接的问题必将凸显出来,也会有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反过来又会对德育工作的实践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雷.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05).

[2]杨清.我国普通高校与普通中学的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12).

[3]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12).

[4]冉铁星.试析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J].教育科学,1998(02).

[5]王万军.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0).

[6]王晓岩.构建中高等思想教育衔接模式[J].吉林教育,2005(03.).

[7]吴伟松.对大、中学德育衔接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5).

[8]周双娥.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必须从实际出发[J].娄底师专学报,2001(03).

[9]邱国勇.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思考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8).

[10]王鲁宁.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哲学探讨[J].中共济南市委党委学报,2007(04).

[11]周双娥.高校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之我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2]陆琴雯.高校德育课教学如何实现与中学政治课的有效衔接[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13]张青红.高中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探析[J].文教资料,2006(26).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4

(一)切实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1.充分发挥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使团委、学生处(政教处)、班主任、输导员、两课教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强化德育衔接工作。

3.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意识。明确德育衔接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对衔接工作的科学认识。

4.对于各种有关大中学德育衔接的建议进行汇总、归纳,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确立德育工作中的重难点,提出对策,指出方向、不断指导德育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运用行政调控职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

1.要提出一个横向到位、纵向贯通的杨达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对策,提出保障措施。

2.建立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评估体系。拿出成熟的衔接考核评估标准,建立定期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制。

3.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督导其整改,不断提高德育衔接水平。同时给予德育工作搞得好,抓得有实效的大中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4.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多地相关课题,加大经费支持和理论支持。

二、加强交流,完善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交流管道

(一)加强大中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和大学一年级德育工作,抓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中学德育要具有前瞻性,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中学生初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高中的学习更有内驱力。同时,中学也要有意识地介绍大学学习与生活的一般要求和各级各类大学对于中学生的特殊要求,使尚未成为大学生的中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初步了解,不至于将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也要加强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德育工作。第一,除了一般性的思想调查相思想教育外,大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多与新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二,要加强管理,帮助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由于当前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下养成不良的习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一年级必须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育人。第三,更多地开展人文讲座和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道德素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并完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交流管道

1.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同时,有意识引导中学生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的氛围;聘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作报告、讲他们的亲身体会,使中学生们明白中学阶段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2.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由大力学校老师参加,以加强两级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弄清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攻关。

3.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文流会、恳谈会、务虚会等,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4.建立网上交流管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学校逐步普及因特网,有必要在网上建立固定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交流网址或网站。鼓励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上网交流,使他们适时、快捷地了解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三)积极加强与国外德育界的交流与联系

大中学校要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选派优秀德育教师与专家赴国外进行考察,评价其德育工作之得失,为我们更好开展德育衔接工作提供借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介,学习西方德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

三、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建立德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一)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中学校德育队伍

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提高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可以来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种形式,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使德育工作者成为学音化、专家化的新型人才。

同时,要完善中学德育工作者职称体系,改变目前户学德育工作者职称挂靠其他职称系列的状况、以真正体现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学校内部德育网络,建立“三育人”体系

大中学校内要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定期予以考核,对先进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表扬和表彰,对落后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批评和处分,做到赏罚分明,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地硬起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

1.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大学要与一年级新生家长建立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调查显示,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比是70%:30%,可见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之深。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更加思念亲人,搞好与家长的配合,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入学时,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建立档案,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方案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此后,定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电话或信函及时通知家长,使家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他们的亲缘优势,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2.大中学校可与所在社区配合,加强对本社区学生的引导。可以开展以下工作: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社区的劳动,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为居民服务等;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学校会同社区聘请专人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他们作报告,培养他们的情感;组织社区的大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坚决清除本社区内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不良因素,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5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内容;德育的困境;德育出路

2010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指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这是教育部继2005年后再次强调有效衔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德育内容依然衔接不上。

一、内容衔接的困境

内容的衔接,是指在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要有一个总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这个总的目标和本阶段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来确定具体的任务要求,从而切实保证各学段德育内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有效实现德育内容体系的层次优化与整合。当前的学校德育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有很多的脱节现象,有的内容脱节,有的重复,甚至还在层次上出现颠倒的情况。

(一)层次化意识缺乏,存在简单重复问题

品德发展的规律表明,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特点,处于不同的思想层次。德育的开展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从而切实保证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断加深。但在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却恰恰忽视了学生品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使教学内容与处在此阶段的的学生的生活和见闻以及理解力有较大距离,缺乏应有的层次。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思想品德,到中学的政治,再到大学的课堂,必有一个章节是爱国主义教育,其实这是根本不需要的重复,重复的多了反而会有反作用。

(二)循序渐进无法体现,倒置问题突出

因为前面提到的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层次,德育教育在层次化上出现了问题,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成绩,老师盲目的将考试的内容作为讲课的重点,不会出现在卷面上的问题直接忽视掉,结果出现了本阶段理应接触到的德育教育没有涉及,高于这个阶段的理论反而被强调的现象出现。

比如,小学生的课堂上,涉及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虽然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终极目标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毕竟这是哲学范畴的概念,小学生不会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为什么非得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一百年不变,他们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些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并不会真正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他们应该学的是集体主义,是团结合作,是诚实勇敢。

二、走出困境的出路

看到问题的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学校德育内容衔接问题上的的研究,其目的不仅是要正确把握传统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对传统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困境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辟出一条出路。

(一)科学确定各层次学段德育的内容

学校德育各学段的层次内容应该考虑到内容教学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特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幼稚阶段,这个阶段是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正是走出家庭走向人群的时候,也是培养各种生活习惯和交流技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理应注重生活体验,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不是人才的培养,也不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让学生对基本的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责任与义务等有正确的态度和实践,引导他们成为一个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是德育的基础。学校应制定相关的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必备的道德规范,因为孩子没有自我约束性,因此可以适当的强制性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但是在教课形式上要力求教育内容的形象性和具体性,避免空洞说教讲大道理,多从小故事中体现小道理,注重点滴小事的潜移默化。

中学阶段:中学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桥梁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增快几乎接近成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明显有所提高,但思维的形式仍然处于经验阶段,情绪和情感不够稳定,这个时期的德育内容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了解道德在人一生中所出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备健康的生活态度。

大学阶段:大学生是高素质的集群体,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逐步由感性的经验性思维转向理性的逻辑思维,他们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日益增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为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内容在层次上要突出基本理论教育的内容,讲求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强调对教育内容的理论阐述与深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要学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要注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热情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作为教育的重点,从而真正做到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都得到解决。

(二)统一规划学校德育课教材体系

教材是内容的载体,所有的教学内容要从教材中得到体现和传达,教材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非常的重要,关系到德育内容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出现内容衔接的问题,多是由于教材版本过于多,没有统一的规范内容,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对教材进行统一规划和修改编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可以依据相关的国家指导性文件,实行一纲多本,编写者必须要充分注意教材编写的整体性,最好由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领,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者组成小组共同编写,最好是能够把各阶段的编写小组聚集到一起,共同研究和制定教材编写的理念、标准和内容。

三、结语

以上只是个人总结的相关看法,具体的问题研究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探讨与研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祖国的教育大业,为了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6

关键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思考;对策

为了明确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目标,探索大中学德育衔接的规律,我们对武汉市一中、二中、四中、十一今、十六中、二十六中等6所中学、武汉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3所大学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通过集体座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一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就在那几步”。德育工作是有内在规律的,是一门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衔接规律的探讨与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亟待摸清其规律,加强对德育工作衔接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德育指导思想。

搞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关系着大中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尤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今天,认真搞好大中学校德育的衔接更显迫切。所谓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是指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这一目标过程中,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大中学校德育,根据本阶段任务要求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而搞好分工与协作。在这里,衔接的宗旨在于使人才培养能不间断地进行,在不同阶段之间不要出现任何断档、混乱的状况。一是衔接对照的标准应是培养目标与要求,出发点应是不同阶段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状况。二是要全面认识学校德育现状,找准“切入点”。三是要精心安排,强调落实:要抓住重点、抓住中心,要抓好德育主要方面的衔接。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定出措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尽快到位

(一)切实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1.充分发挥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使团委、学生处(政教处)、班主任、输导员、两课教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强化德育衔接工作。

3.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意识。明确德育衔接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对衔接工作的科学认识。

4.对于各种有关大中学德育衔接的建议进行汇总、归纳,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确立德育工作中的重难点,提出对策,指出方向、不断指导德育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运用行政调控职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

1.要提出一个横向到位、纵向贯通的杨达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对策,提出保障措施。

2.建立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评估体系。拿出成熟的衔接考核评估标准,建立定期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制。

3.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督导其整改,不断提高德育衔接水平。同时给予德育工作搞得好,抓得有实效的大中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4.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多地相关课题,加大经费支持和理论支持。

二、加强交流,完善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交流管道

(一)加强大中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和大学一年级德育工作,抓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中学德育要具有前瞻性,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中学生初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高中的学习更有内驱力。同时,中学也要有意识地介绍大学学习与生活的一般要求和各级各类大学对于中学生的特殊要求,使尚未成为大学生的中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初步了解,不至于将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也要加强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德育工作。第一,除了一般性的思想调查相思想教育外,大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多与新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二,要加强管理,帮助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由于当前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下养成不良的习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一年级必须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育人。第三,更多地开展人文讲座和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道德素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并完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交流管道

1.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同时,有意识引导中学生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的氛围;聘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作报告、讲他们的亲身体会,使中学生们明白中学阶段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2.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由大力学校老师参加,以加强两级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弄清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攻关。

3.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文流会、恳谈会、务虚会等,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4.建立网上交流管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学校逐步普及因特网,有必要在网上建立固定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交流网址或网站。鼓励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上网交流,使他们适时、快捷地了解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三)积极加强与国外德育界的交流与联系

大中学校要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选派优秀德育教师与专家赴国外进行考察,评价其德育工作之得失,为我们更好开展德育衔接工作提供借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介,学习西方德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

三、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建立德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一)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中学校德育队伍

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提高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可以来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种形式,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使德育工作者成为学音化、专家化的新型人才。

同时,要完善中学德育工作者职称体系,改变目前户学德育工作者职称挂靠其他职称系列的状况、以真正体现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学校内部德育网络,建立“三育人”体系

大中学校内要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定期予以考核,对先进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表扬和表彰,对落后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批评和处分,做到赏罚分明,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地硬起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7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11-0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为研究目标,从中得出适合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职教强国,其职教模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效仿。“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双元制”体制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在职业学校学习与职业有关关的文化理论与专业知识,同时又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

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要远远超过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学生。德国的学生结束初中教育后,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每一个开学入学阶段转入到职业院校进行学习,而成绩优秀的职业教育学生同样可以选择转入到普通学校继续深造与学习。“双元制”体制背景下的职业院校学生,如若想继续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与深造,可以采取接受一定的德语、英语、数学等文化课补习的方式,然后通过参加统一的考试进入高等学校。在德国,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是互通的,也就形成了德国教育体系的交汇融通和相互关联。德国学生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后可直接升入专科高中或职业高校。而那些没有取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德国学生,还可以采取就读于职业提高学校的方法来取得进入专科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习的资格。职业提高学校的学制两种:为正在接受“双元制”培训的职业学生(一般需要经过一年半的职业培训)提供部分时间制;为经过职业培训毕业后已就业的在职人员再深造提供1-2年的全日制学习。职业提高学校为他们提供普通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此类学生经过培训通过统一的考试后可获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然后直接升入专科高中或职业高中。德国的专科高中是高等专科学校的预备学校,专科高中与高等专科学校直接联系。德国的职业高中主要为普通大学输送生源,这样一来可以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最终形成职业教育各个层级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职业教育呈螺旋式上升结构,梯次性很强。低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基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有着多种升学渠道。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其整个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

二、美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各国学习的典范。职业教育普通化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美国的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是美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与重点。以职业群为单位的教育模式是美国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始。美国学生从九年级开始,就可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使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而逐步提升。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低层次职业集群进行了解,一直延续到完成该职业所需的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终身教育思想贯穿于美国的职业教育上生涯。

美国是单轨制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放在综合高中内来进行,综合高中提供给学生的职业课程是其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普通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在学习学术课程的同时,综合高中的学生还可选修职业课程进行学习,为今后就业或者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高中为有志于从事某一职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了特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的工作背景体验。综合高中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美国每年的“高考”进入综合大学继续学习,同时美国各地方的社区学院、技术学院以及部分企业大学也为他们提供了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参照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提出了“技术准备计划”。美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学制是“2+2”。把高中的后两年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的前两年衔接起来,也就是把高中阶段后二年的职业教育作为中等后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此期间获得副学士学位或全国承认的技能等级证书。美国的中等后职业教育可以通过2年的职业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选择在社区学院学习两年后,获得大专文凭,继而获得所学专业的副学士学位。

三、日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在日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主要以“能力本位”为主线,同时强调“专业对口”的培育模式。目前,日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五年一贯制为中心的衔接;以推荐和选拔为中心的衔接;以编入制度为中心的衔接。

1.以五年一贯制为中心的衔接

日本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色鲜明的是高等专门学校五年一贯制,即准学士学位制度,中高等专门职业人才培养的连接纽带是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接受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后续深造,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具备硕士毕业生的能力与水平。高等专门学校五年一贯制培养的已经获得准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专攻科学习,年限延至七年可获得学士学位。

2.以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接

高等职业专门院校接收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职业科推荐与选拔的优秀毕业生,为此类学生提供继续学习与深造的平台。这一制度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希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优秀毕业生以及已经步入社会并具有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但想重新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社会人士。这一模式使高中职业教育和大学专业教育的联系和体系化效果显著。

3.以编入制度为中心的衔接

高等专科学校五年一贯制高职的4年级,可接受通过相关考试的职业高中的毕业生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编入,并继续完成学业,毕业时学生可达到准学士学位水平。这一制度,满足了职高毕业生想升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愿望,同时也拓宽了职高毕业生的升学途径。高等专门学校大多数采取的是五年一贯制,中专三年,大专两年。后期的大专两年,日本称其为短期大学,还可以采取招收毕业于高中的专门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学生直接编入的形式。

日本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注重能力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学制衔接、师资力量、教学和课程设置及学分制认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几点启示

德国、美国和日本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和经验中对我国有很多有益借鉴,我们要从中受到启示,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1.完善我国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包涵了诸多环节,如若没有法律法规来支持这项职业教育改革,那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会促进和保障职业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

2.加强政策引领,落实政府层面的衔接规划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涉及面较广,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才能完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节分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一,要唤起全国上下对我国职教体系断裂现实的高度重视。其二,要在调查研究和实地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衔接政策。最后,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规划实施过程中,国家要做好相应地监督和保障工作。

3.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拓宽中职升高职渠道

我国高职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其招收大量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招生制度并不符合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所以,我省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同时考虑高职人才选拔和中职健康发展两个方面,改革现有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式。建议采取保送、对口升学、推荐等途径和方式,增加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力度,做好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我省可以尝试实行中职优秀毕业生的保送制度,可以将中职院校中一定比例的品学兼优、技能突出、愿意继续深造的优秀毕业生直接保送到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和深造,引起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给予高职院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要逐渐增加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的学生数量,同时还可尝试赋予企业一定的入学推荐权,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省还要改革中职升高职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以职业技能衔接为主导,将高职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职业技能竞赛和是否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持续培养。

4.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我们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交流,不要将这两类教育完全割裂开来,要将职业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次。要以职业集群和集群课程为参考,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衔接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卫红邓志军.德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特点及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3).

[2]王辉.美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李雪花.日本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模式研究――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模式的启示[D].信阳:河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8

【关键词】品格教育;德育教材;统计分析;存在问题

一、对德育教材德目的统计分析

1.对人教版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德目的统计分析

品格教育要求的十个德目内容在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呈现的特点是:注重对“忠”“仁”“勤”“和”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它们文本内容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19%、14%、12%;相对对“义”“信”“俭”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少,它们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5%、2%、2%。这样的以培养德性品格为主的德目内容安排情况,脱离了小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我觉的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开展培养“社会公德”为主的品格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礼”“仁”“孝”等德性品格。

2.对人教版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德目的统计分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出对初中生“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显然是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识发展很快,渴望自我的发展。在这时期注重对他们“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应该是抓住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的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正因为初中生是自我明显发展的时候,此时他们更容易处处体现自我,所以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他们“社会公德”方面的德性品格。

3.对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德目的统计分析

高中阶段的品格教育培养的德性特点有两个极端,非常地突出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比例高达37%。而却完全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即“孝”。而“忠”以“孝”为先、为基础,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养成“孝”的德性品格,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忠”这一德性品格。在实际行为上也才能移“孝”作“忠”,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对“忠”“孝”德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此阶段,还是忽略了对“俭”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

4.对高教版大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目的统计分析

在大学阶段的品格教育方面以突出“勤”的德性品格为主,它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为25%,这也是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大学生逐步向成人转变,各方面趋于成熟,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历,心理方面还是相对稚嫩,但其自我的意识和要求是空前发展的,因此需教育引导他们勤奋努力,自强自立。但是,很矛盾的是,此阶段对“智”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却又非常的忽视。可见教材在内容上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品格教育德目及其衔接存在的基本问题

1.德目衔接不到位

从整体上来看,体现相应德性品格的十个德目在各个学段之间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结合不紧密,有越位、缺位、倒挂现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养的循序渐进性。比如“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非常的注重,相应的文本体现内容所占比例是20%,比例最高。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排在首位,但在初中阶段却是排在了第八位。衔接上显然不到位。

2.德目具体内容简单重复

德目的具体内容很多都表现出简单的重复,这样,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客观地说,这样的学习内容也往往也没有了吸引力,也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的效果会不明显也就不足为怪了。

3.德目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

品格教育的德育教材德目内容在设计上是脱离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的。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在小学阶段德目内容设计上应侧重体现对小学生的“礼”“孝”“和”“信”“俭”等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但是实际的教材内容编排上更多的是侧重对小学生进行“忠”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到了初中,也还应该在小学“礼”“孝”的教育基础上,继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但在此阶段中对“俭”“信”“孝”等德性品格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很明显,在对“信”德目内容的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小学、初中不重视,在高中、大学才开始引起重视,这样破坏了德目设计的阶段性、渐进性规律,那么品格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达到,以期通过品格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9

关键词:中职;高职;衔接模式;课程体系

1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几个问题

1.1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概念界定

本文中的“职业教育”仅限于狭义,即正规教育学制体系中的职业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专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学(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两个层次。“课程”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开设的各种专业与基础课程,通常以教学计划的形式体现出来。“衔接”原指事物间相连接,是一个效率问题,本文专指以最小的教学消耗而使课程内容相融通。

1.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

我国当前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为相对独立性的衔接结构,即中职和高职根据国家规定的学制年限实施教育,学生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二为相对一体化的衔接结构,即中职与高职根据整体设计的课程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学制性衔接模式,如五年制、中高职连读和专本纵向沟通等等。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

2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教育衔接模式

2.1学制衔接的模式

依据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中高职衔接划分为学制和非学制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学制衔接是外延式的衔接模式,非学制衔接是内涵式的衔接模式。学制衔接又包括一贯制和分段式两种模式。

第一,一贯制衔接模式。主要表现为在地推行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招生、教学与管理模式。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连续学习五年。这种模式主要采取三、二分段形式组织教学。第一阶段为中职教育阶段,,即前三年一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高职教育阶段,即即后两年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第二,分段式衔接模式。这种模式的学生先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任务,再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二至三年,因此,这种模式有3+2或3+3两种。

2.2 非学制衔接的模式

第一,建立了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是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这为我国职教发展指引了方向;剔除了不合理的规定,如对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使得中高职衔接有了前提和基础;政策还规定我国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使中高职衔接有了对接的更大的空间与机遇。

第二,促进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必须先满足入学条件,掌握中职阶段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这就迫使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高于中职阶段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愿意招收一大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优秀毕业生入校学习,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因此,促进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改革。

3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3.1中高职衔接的解决基本思路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世界职教发展的潮流,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是从注重形式的衔接(比如学制的,衔接)到注重内涵的衔接(如课程的衔接)的发展。这种发展仅仅依靠单个的职业教育教学机构是不现实的,有关行政部门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式衔接的合理思想,并采取具体、明确、可行的内涵式衔接的保证性措施。因此,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从学制衔接向内容衔接转变,实行学分互认;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3.2.1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现行的教育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年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005年版),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中的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高职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新版专业目录正在修订当中,新版专业目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

3.2.2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是指导和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院校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三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四是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也要考虑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也就能做好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

总之,我国的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十分巨大的影响意义,最终实现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

中小学德育衔接篇10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时政性强,紧贴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现行教材,将高中思想政治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衔接模块与知识点比对分析如下:

一、教材衔接模块的比对与分析

1、教材比较

初中思想品德共五本书,其中七年级(初一)分上、下两册;八年级(初二)分上、下两册;九年级(初三)全一册。高中思想政治共四本书,分别是:经济生活(高一上)、政治生活(高一下)、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高二)。

2、模块衔接与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两册主要涉及如何生活和做人;八年级上册主要围绕爱和人际交往;八年级下册主要是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等人身权利;九年级全一册涉及爱国与责任。总体上讲,七年级上、下两册从及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侧重生活、情感、心理及爱的教育,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全一册与高中思想政治衔接内容较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都有所涉及。

二、教材衔接知识点的比对与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每本书都设置了四个单元,单元下面设框,以框标题为单位进行统计,初中思想品德共111个框标题,高中思想政治共91个框标题,其中经济生活22框,政治生活24框,文化生活20框,哲学生活25框。高中思想政治比初中思想品德少了20个框标题,内容新、抽象,衔接的知识点如下:

1、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经济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竞争合作求双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当代的国际竞争;诚信做人到永远――市场交易的原则、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属于谁、财产留给谁、无形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分配;我们崇尚公平、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天平”、维护社会公平――财政的作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共同理想――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会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文化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多彩的生活情趣、追寻高雅生活情趣――文化塑造人生,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人生当自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文化之旅、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的共同理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哲学生活的衔接知识点:

日新又新我长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掘自己的潜能、善于调控情绪、遭遇险情有对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多样的情绪――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善于调控情绪、遭遇险情有对策、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建新集体――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生命因独特而绚丽――矛盾特殊性;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防患于未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价值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