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9:47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1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333

考试科目名称:

教育综合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产婆术

2.虚拟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

4.教育方针

5.教师专业发展

6.学习的高原现象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

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相互关系。

3.简述法国的《费里法案》。

4.简述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改造经验。

三、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1.结合实际论述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有人说“讲授法会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的学习”,请运用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评述这一观点。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小学文化知识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小学德育教育等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思维发育还不完善的特点,所以,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小学生良好个性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相关教育工作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1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小学德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而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为小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指点和引导。但是,目前很多小学都存在德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管,并没有派遣专业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从而对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2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目前,还有很多老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及让小学生对一些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背诵,大大增加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极大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缺乏创新性,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参与兴趣,也使得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变的形式化,难以真正发挥德育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良好个性以及正确观念的培养作用。1.3家庭环境方面的不足。家庭环境是小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而家长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所以,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逐渐成为了家中的宝贝,长辈不仅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很多家长都选择了无视甚至毫无理由的庇护,这些都会对小学生良好个性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产生影响。

2现阶段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2.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小学德育教学内容包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小学生普遍具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很容易影响到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德育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文《我不拖拉》时,这一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拖拉现象进行讲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个教学小活动,让小学生分别讲述各自在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拖拉现象,并鼓励小学生对讲述的现象进行模拟表演,然后让表演的小学生对自身不好行为的坏处进行分析,最后再由老师做点评以及正确行为方式的讲解。这种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2加强德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将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进行合理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小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对小学生品德思想以及良好个性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文《家人的爱》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长辈的关爱行为进行讲述,然后老师再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并穿插一些礼貌、敬老等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这种德育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营造出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可以促进小学生丰富内心情感以及优秀品德的培养。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_________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_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___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______活动和_______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一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像力

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__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________。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_________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__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________的需要和___________的需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CBBaDaaDDBDD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DBaDDCaBDaBCC

六、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尊重自我实现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4、(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4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2、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文秘站:)展阶段

3、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必要的财产经费

B.依法成立

C.名称、组织和机构

D.独立承担责任

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精细的动作技能与粗放的动作技能

B.连续性的动作技能与非连续性的技能

C.开放性动作技能和封闭性动作技能

D.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a.遗传的重要性

B.环境的重要性

C.改变的重要性

D.学习的重要性

8、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9、上课过程中,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这种表现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观察注意

10、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并不受人口因素的制约

1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B.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

14、关于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B.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可简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5、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6、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罗杰斯

C.皮亚杰

D.卢梭

1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

大学阶段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了学校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2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2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教学的()。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2、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道德和()。

a.语言道德、交际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B.语言道德、伦理道德、个人生活道德

C.交际道德、爱岗敬业、个人生活道德

D.语言道德、为人师表、交际道德

23、教师进修提高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2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26、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想已经具备了()。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27、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28、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和个人

D.学校教职员工

29、《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a.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30、()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3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32、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影响运动员成绩,原因在于()。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指向性

33、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3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识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35、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a.记过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拘留

36、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

a.机械记忆

B.理解记忆

C.联想记忆

D.概括记忆

37、“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自我约束法

3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

习水平的优劣3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是属于缺失性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40、人的发展是指人的()的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

42、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43、学习迁移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44、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45、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46、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对象的特殊性上。()

47、“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求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8、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49、过度重视教育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50、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

还所有费用,对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1、前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52、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不属于教育之列。因为其目的和性质都是反动的。()

53、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因此,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4、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55、智力差异是指智力水平的差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57、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58、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59、简述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

60、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61、简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优点,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夭,杨朗很不好意思的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到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12分)

63、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的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请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11分)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5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

C.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

D.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第2题单选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第3题单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

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第4题单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a.校外活动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教学

第5题单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a.连续性、广延性

B.长期性、间接性

C.主体性、示范性

D.复杂性、创造性

第6题单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做好家长工作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第7题单选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8题单选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第9题单选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93年

第10题单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段话讲的是()。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第11题单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礼记·学记》

D.《理想国》

第12题单选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D.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13题简答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

第14题简答如果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一致,则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就完全一样。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15题简答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第16题简答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第17题简答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第18题简答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黄老师想,肯定是抄写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黄老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需要改进。通过思考,黄老师向学生宣布了“新规定”:老师不专门布置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在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字方法。除了抄写外,有的学生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有的学生采用组词、造句、编顺口溜的方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大有提高。

问题: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9题单选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指的就是()。

a.从众

B.服从

C.依从

D.盲从

第20题单选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真实坦诚

B.自然

C.留有余地

D.克服羞怯

第21题单选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第22题单选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为()。

a.目的

B.期望

C.动机

D.需要

第23题单选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合乎法则的

B.不随意运动的

C.遗传获得的

D.知识经验的

第24题单选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技能

第25题单选情绪兴奋性比较弱,心境平稳,行为缓慢,墨守成规,沉着冷静但热情不足。这是对哪一种气质类型的描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第26题单选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第27题单选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

B.罗杰斯

C.卡特尔

D.阿德勒第28题单选时间保持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容量为7±2的记忆为()。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即时记忆

第29题单选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a.分析、比较

B.分析、综合

C.综合、抽象

D.分析、抽象

第30题单选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分散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1题简答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第32题简答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33题简答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34题简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第35题简答简述人格的特点。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6

[关键词]叙事道德叙事价值与缺陷德育方法

作为对说服等传统灌输式德育方法的超越,道德叙事在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回归到了德育方法的阵营,并与价值分析、讨论对话、情境体验、理性探讨等方法构成了适应当代道德教育新形势、新发展要求的德育方法体系。之所以讲道德叙事“重新回归”当代德育方法序列,是因为道德叙事一度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历史上最基本的方法,如中国从《论语》、《庄子》、《史记》等各家经典著作到《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从《颜氏家训》等家训家书到“悬梁刺股”等成语典故,从《劈山救母》等戏曲唱本到“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长河中随处可见记载道德叙事的资料。而在西方早期发展历史中,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等,都是以叙事的方式讲述着人类的故事,阐释着人生的意义。显而易见,在东西方社会,其早期的道德教育都是凭借圣人鸿儒、英雄猛士的生活叙事展开的,从某种层面来说,人类正是伴随着叙事走到今天的,而且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叙事的时代,叙事已然成为了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一条途径。至此,人类不仅成为了“符号的动物”(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语),更是成了“讲故事的动物”。只不过到了近现代,因某些原因,叙事“丢失”了,道德教育“走向”了灌输与说教,知性德育大行其道,人们成了美德的“容器”,丧失了德行自我生成的机会。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了,觉醒后的人们相信,生活中一定充满了故事,人生就是故事的集合,因而强烈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走进德育课堂,一种依靠叙事才可能建构起来的德育方式毫无争议的强势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一、道德叙事的价值

重新回归到人们视野之内的道德叙事对于克服道德灌输的弊端,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为了彰显作为德育方法新发展之一的道德叙事的价值,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其形成轨迹、本质含义、构成要素、叙事类型、影响机制、意义作用等内容。

(一)道德叙事理论勃兴的脉络

早在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托多罗夫(t.todorov)第一个正式提出“叙事学”一词之前,就有学者开始了对叙事的讨论。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叙事的著名二分说应该是这一讨论的肇始。在随后的1832年,李斯特(thomasLister)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一时期另一位学昔洛克哈特(JohnGibsonLockhart)更是利用“叙述视点”来探讨如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的“距离”。[1]

在托多罗夫奠定叙事学基本理论框架之后,叙事学这一新兴的理论体系就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向质的研究方法与多元化视角的研究方法转型,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率先尝试应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教育问题,而叙事研究被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与表达方式真正运用于教育领域,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这一时期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相信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叙事研究蓬勃兴起之时,久违的道德叙事也以一种发展的面貌出现在了道德教育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品格教育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道德叙事(也有研究者将“道德叙事”称之为“故事法”,即“运用读故事和讲故事的途径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2]),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增多,我国也开始了对教育叙事的译介、引进和消化、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德育学界对道德叙事的研究兴趣也高涨起来了,不过,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道德叙事的研究相比,我国道德叙事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据查,最早的关于道德叙事研究的论文是刘慧、朱小蔓2001年发表在《教育研究》第9期上的名为《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世界》的文章,不过十年来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多少标志性的成果。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道德“滑坡”的危机,道德教育越来越低效,甚至无效,如何摆脱道德叙事对西方发达国家道德教育方式简单模仿的窠臼,着眼于中国杜会经济、文化等背景,探寻适合中国德育实际发展需要的道德叙事范式,是我们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二)道德叙事的基本含义

道德叙事是由道德与叙事两个词构成的。“道德”的含义不用赘述,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等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而“叙事”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呢?只有弄清楚什么是“叙事”,才能彻底把握“道德叙事”的含义。

“叙事”(narra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narratio,其本意是指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韦伯第三国际词典》将“叙事”定义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发生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3]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Genette)则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叙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名词意义上的叙事,即讲述事件的口头或书面话语及其所涉及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二是叙事的行为,即是对所述内容怎么叙的过程。[4]当代美国后现代主义传媒理论家、通俗文化学者阿瑟·阿萨·伯格指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5]我们认为,叙事作为一种重要的措辞形式,不仅仅只是对一个对已发生的故事进行简单陈述,而是叙述者在讲述道德故事中领悟与反思教育生活,并将人生经验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传递给他人、影响他人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道德叙事呢?有研究者认为,道德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6]还有研究者指出,道德叙事就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7]简而言之,道德叙事既包括叙事主体自身的生活阅历与感悟、生命经历与追求及自我个性化表达,也包括自己对他人经历、经验、感悟与追求的动态理解、共鸣以及向往。

(三)道德叙事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类型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叙事者、聆听者和故事是构成道德叙事的三项基本要素。也有研究认为,除上述三项基本要素外,道德叙事还应包括对话要素,即“四要素说”。因观察、研究的角度不同,才出现了“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其实,无论我们秉持哪一种观点,都不会改变道德叙事的本质,也不会阻碍我们对道德叙事基本类型的把握。

基于对道德叙事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根据与个体生命体验关切的程度,道德叙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集体道德叙事和个体道德叙事。集体道德叙事以抽象、精炼的手法述说集体叙事伦理等宏大主题,民族、国家、历史的要求变得比个人生命更为重要;而个体道德叙事则贴近个体生命实践,言说充盈生命体验的个体叹息、想象等道德故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记录生命的痕迹,抒发道德体验,描述道德成长轨迹。[8]集体道德叙事在个体道德叙事面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极力压制个体生命的成长,而个体道德叙事则努力挣脱集体道德叙事的枷锁,向往自由的言说。

也有研究者根据道德叙事的发展和演进历史,将道德叙事分成道德自然叙事,即只是实实在在、完完整整地、细致地对故事本身进行描写和叙述,一般不揭示故事所给予的启迪、所蕴涵的深刻意义,更不明确告诉叙事对象应该如何根据故事去行动,而主要依靠叙事本身自然形成的力量施行道德教育;道德知性叙事,即将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装饰,一种承载道德品质的文字,一种引起道德冲突的情境,而把特定品格的塑造和促进理性发展作为重点;道德丰富叙事,即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叙事方法,这种叙事追求故事情节回归叙事中心,对叙事的领悟回归到受教育者自身,并不断促使叙事在多元理解中走向丰富。[9]

通过考察道德叙事的成长历史,梳理散落期间的研究成果,了解道德叙事现有的类型,不断发掘和探索未知的道德叙事种类,则是十分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道德叙事的研究和认识的。

(四)道德叙事的作用机制

叙事在道德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影响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我们研究道德叙事时不得不回答的重要问题。

詹姆斯.Q.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具有后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故事激起我们体验他人曾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们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是扩展思想世界。故事扩大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10]

还有研究者指出,至少有三种因素影响道德叙事发挥作用,第一种因素是叙事本身意义的开放性,Richoer对此做了具体论述,“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传记性的,或是虚构的故事,都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它们把我们同他人联系起来,同历史联系起来。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人物甚至对生活的建议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故事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想象、陈述和隐喻的空间,使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11]第二种因素是叙事者的价值投射—评价,即叙事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故事的核心概念及其内含的文化意蕴表达出,而聆听者则会把故事中许多偶发的事件串联起来,并建构出这些事件的意义。[12]叙事者和聆听者在讲述、聆听过程中凭借语言和想象,再现故事主体“正在”经历的生活,“正在”自主处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矛盾,并藉此产生“困惑”或“共鸣”,从而体悟到故事中的教育隐喻和价值倾向。第三种因素,是道德叙事中内在的因果关系和道德情境对聆听者产生了情感教育作用[13],也就是说在故事言说的过程中,故事所包含的道德知识与学习者(包括叙述者和聆听者)学习心理结构中现存的道德观念建立起了一种自发的、实质性的联系,从而以非形式的、孤立的、逻辑证伪的,而是以生动形象的、鲜活的、人际间的、情感的,符合道德学习规律的“情境性”方式让学习者借助感性模仿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领悟和文化熏陶。仔细考量上述三种因素与道德叙事之间的关系,我们相信,道德叙事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呈现的是具体的人和人际间场景,以期展示其特定的效用,它是对现实的描述,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尽量接近现实。叙事模式需要想象力,需要对人的意图的理解和对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洞察力……叙事模式竭力将一般的人类状况置于特殊的经验之中,并试图把经验置于时间和空间之中。”[14]

不管道德叙事是如何促进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我们认为,道德叙事过程中的“叙事结构提供了某种形式,通过它,经验到的事件可以与人分享、易于理解,并且感染力强,使人印象深刻。”[15]

(五)道德叙事的意义与作用

实践证明,作为对教条式德育灌输方法和思维的颠覆,道德叙事不论是作为一种德育方法,还是作为一种德育思维,都会革新德育方式和思维体系,从而推动道德教育向前发展。

对道德叙事的重要意义,罗宾(Robinson)等学者指出:“在有关实际选择和行为之处,叙事比那些教条具有更大的导向作用。教条表述的是对经历的总结,而叙事是展示和解释这些总结的内在意义。最古老的德育作品是寓言。最常见的非正式教导是佚事。两种形式都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关于社会秩序的理解,因为它们在具体的环境中展示这些社会规则。”[16]

对我们而言,道德叙事方法的应用,能够促使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途径、方法、手段、功能等要素,从主客二分走向主体间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自主,从单一抽象走向多元具体,从教师对学生的说教走向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从作用式微走向功用强大,从而最终使德育走进尊重生命、重视制度约束和交往的生活世界。换而言之,叙事为人们提供了教育和传达思想理念的强大支撑,道德叙事使道德教育摆脱了原有的灌输、说教式的困境,使故事叙述者和聆听者都有了情感的渲染和自主意义的建构,使道德教育从知性逻辑转向了鲜活的真实事例,使道德教育的视野由知性逻辑论证转向了“此在”的生活体验,把伦理道德理论和思想引入到了鲜活的叙事之中,使受教育者远离了虚无缥缈的道德生活“黑洞”,从而让受教育者在日常世界中依靠“交往”体验活着的价值,并凭借自己和他人的真实生活,不断多向度体悟生活世界的意义。[17]

具体来讲,道德叙事方法有助于学生寻找生命真实的感觉,释放被羁押的心灵;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宽容、理解与爱的品质;有助于学生“进入”和“理解”故事的感情场域,形成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我-你”交往对话式关系;有助于掌握与提高学生道德思维、道德判断、道德敏感性、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能力。

教师采用道德叙事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帮助学生挖掘自我,表达自我思想,成为自己道德智慧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的同时,能够激发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锻炼其自我反思能力,使自己在叙述或聆听故事的过程中重温教育经验,感悟教育心路,辩证思考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推动自己从传统、过时的“教书匠”转变为思维敏捷的“自主研究者、教育哲学的自我建构者。

总而言之,道德叙事中的“故事是一般和特殊的天然中介。我们应当提高和改进这种对模式的思维,而非摒弃它。”[18]

二、道德叙事的缺陷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运用道德叙事开展道德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研究以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又多了一种有效的、可资借鉴的德育方法。在道德叙事方法的推动下,学生道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道德教育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理性的讲,道德叙事无论是作为一种方法体系,还是作为一种思维范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道德叙事研究理论探讨多,实证研究少

从目前能够掌握的研究资料来看,尽管中外很多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积极参与了对道德叙事的研究,也出版了不计其数的文献著作,但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在从理论上对道德叙事的形成、分类、构成要素、价值作用等进行思辨性的研究,而基本没有实证性的探索。也就是说,对如何在具体道德教育中施行道德叙事,基本没有人进行过科学、可行的研究。即使有少数德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尝试进行过道德叙事的实践应用研究,其所形成的也仅仅只是“选择故事讲述故事提出问题交流讨论自我反思归纳小结”这一道德叙事的运用程序,而没有得出科学、有效的操作规范。

(二)过分夸大了道德叙事的优点,忽略了传统德育方法的价值,缺乏对自身的审视

道德叙事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不同于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传统德育方法的优点,能够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受教者形成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但我们在研究和应用中却有意无意形成和强化了一种倾向,即传统的德育方法、德育思维都是不好的方法,都是压抑受教育者德行养成的方法,而只有道德叙事、理性探究、情感体验等德育新方法才是最有德育效果的;殊不知传统德育方法存在的缺点只是相对于具体德育情境而言的,例如“说教”这一具有灌输特征的传统德育方法对受教者掌握道德知识还是很有效果的,特别是一些“反思性灌输”德育方法对学生养成道德品质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道德叙事对叙述者和聆听者究竟能产生多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众多的道德叙事研究成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道德叙事理论体系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它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三)道德叙事故事内容过时,叙事主体单一,叙事“视点”不准

道德叙事本应贴近现实社会,其故事所讲述的应该“都是人的事,缺少了这一层人本意蕴,故事就不再是故事。无论是一只苍蝇死了还是一座火山爆发了,如果与人无任何关系,就只是一个自然事件而不是一个故事。”[19]应该讲述最生动的、现场的人的故事,可在当前学校德育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拘泥于“圣人的经历”或先贤的“丰功伟绩”或虚构的道德故事,这些故事远离了叙事者和聆听者身边每天都发生的、最真实的生活和可能场景,忘却了个人道德叙事和道德丰富叙事的真谛,是一种典型的集体道德叙事和道德知性叙事。

叙事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是道德叙事的本质要求,教师、学生、学校教育管理者、德育理论研究者和学生家长均应成为道德叙事的主体。可在实际叙事过程中,往往只是由教师担当叙事主体,而学生、学校教育管理者、德育理论研究者和学生家长只能成为被动的聆听者(当然,这并不就说明任何人都能成为道德叙事者,叙述者可以德性不成熟,但至少应是一个品质良好的人),叙事主体与客体主客二分了,两者之间的主体间性消失了。

每一个道德故事都有可能隐藏着众多的道德价值取向,确定最恰当的、最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和道德实际的叙事“视点”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在实际的道德叙事活动中,很对叙事主体因能力、立场等原因,并不能根据聆听者的实际需要确定最准确的叙事“视点”,这极大弱化了道德叙事的效果,不利于道德教育顺利展开。

在一种方法模式或思维范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缺陷是可以理解的。回避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应有姿态,只有勇于面对这些缺陷,并努力研究和解决,才应该是我们的持有的正确态度。

三、道德叙事在德育中的应用——以“黄艺博事件”为例

道德叙事施行于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成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限于能力和篇幅,笔者无意于将“黄艺博事件”设计成类似于内地人教版《社会呼唤诚信》、台湾地区台中市南区树义国小《信不信由你》、美国品格教育《灰姑娘》那样的正规道德叙事案例,而只想通过这一案例,简单介绍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道德故事,如何确定叙事主体和叙事“视点”,如何组织道德叙事过程等道德叙事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黄艺博事件[20]:

2011年五一期间,手臂上戴着“五道杠”的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部副总队长、华一寄宿学校初一学生黄艺博因其签字、读文件的姿势,讲话的语气,工作照及与领导的合影站位,作为重要标志出镜的黑色公文包等“官样道具”官气十足而一夜红遍网络。同时,又因其父称他“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内幕消息惹来众多非议,网络等各种媒体基本上都是“一边倒”批评黄艺博的过于成熟及其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

围绕这一事件,网上网下讨论很是热烈,非议、批评黄艺博,特别是指责其父母对儿子的政治设计与政治包装者众多,支持者亦不缺乏。如何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看待这一事件,并挖掘其中蕴藏的道德意义,是我们研究和实践道德叙事理论之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依据道德叙事的基本理论,我们认为“黄艺博事件”完全可以拿来作为道德故事对与黄艺博同年的初中学生予以叙述,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因为这一事件是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离我们,特别是离初中学生非常近,很鲜活生动,也是他们熟悉的。

谁来叙述这一故事呢?教师、学社、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家长均可以承担叙事主体的角色,但从故事的主体内容来讲,还是由学生来担任叙事主体最合适,因为故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学生中间的事,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悟,利于学生某些道德品质养成。

“黄艺博事件”潜藏着很多值得关注的道德问题,如保护孩子的成长,批判功利社会,宽容、尊重他人的选择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当做叙事的“视点”。考虑到叙事的对象是初中学生,我们认为,将这一事件当做道德叙事故事时,“视点”最好确定为“宽容、尊重”。围绕这一“视点”,教师要引导、指导叙事主体充分探讨宽容、尊重的重要意义,使参与道德叙事的所有学生明白:社会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基于社会规范的选择权利,黄艺博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的父母也有选择不一样的方式教育自己儿子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利,宽容他们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殷企平、高奋、董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8.

[2]郑富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的故事法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3]webster’sthirdinternationalDictionary,(1966)Springfield,ma:merriam-webster.

[4]GenetteGerard.narrativeDiscourse:anessayinmethod.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3:109.

[5][美]阿瑟·阿萨·伯格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

[6]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1.

[7]秦天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8]邓达、易连云.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J].学前教育究,2007(1).

[9]潘莉.西方道德叙事中的历史叙事[J].教育评论,2007(5).

[10]曹亚琴.再论道德叙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

[11]CarolS.witherell.narrativeandthemoralrealm:talesofcaringandjustice.Jounarlofmoraleducation,1991,20(3):239.

[12]丁锦宏.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13]丁锦宏.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14]Bruner,J.S.(1986).actualminds,possibleworlds.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Boston,1986:11-13.

[15]olson,D.R.thinkingaboutnarrative.B.K.Britton,a,D.pellegrini(ed)narrativethoughtandnarrativelanguage.1990.Lawrenceerlbaumassociate,inc.Hillsdale,newJersey.pp.99-112.

[16]olson,D.R.thinkingaboutnarrative.B.K.Britton,a,D.pellegrini(ed)narrativethoughtandnarrativelanguage.1990.Lawrenceerlbaumassociate,inc.Hillsdale,newJersey.pp.99-112.

[17]秦天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叙事取向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18]Hermans,H.J.m,Kempen,H.J.G&vanLoonR.J.p.(1992).thedialogicalself:beyondindividualismandrationalism.americanpsychologist,Vol.47,no.1,23-33.

[19]高小康.人与故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8.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7

众所周知,人的品德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长期稳定的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品格的外在表现,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但要真正达到这一步,它又必须以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不断膨胀为铺垫的。在对学生知、情、意的引导中途径是多种而不可胜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如今的德育界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故事教育法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见解,以供探讨。

一、在文艺作品故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儿童的阅读应该是从故事开始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感染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究其原因,则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用心灵去感悟,自己身处故事之中,因故事中人物高兴而喜悦,或因故事中人物忧伤而难受;为主人公的奋斗而激情满怀,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为平凡之人的善良而感动,为英雄的壮举而倍感鼓舞……可以说,孩子在无声无息中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受到感化,理想得以树立。

二、在自身的故事中明辨是非

随着故事的积聚,真善美在他们内心发酵,他们需要表达,也一定会有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冲动。每一天早晨,我最早进校,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激励;放学送走孩子时,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赞赏。倘若你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带着挑剔的目光望着他们,自然会给他们无形的压抑。“是不是老师知道我的家庭作业没写完?还是发现我带来了不该带到学校的玩具?……”老师们,要知道孩子的这些事也许就是我们昨天所曾经做过的,要知道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德育。

三、在老师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

孩子喜欢我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出生在山里,出生在他们不曾了解的年代里,那些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极简单不过的事,对他们而言却如同《少年闰土》中的少爷对闰土故事的向往。

故事能感染人,不仅仅是事的本身,还要求助于生动、精练的语言和故事讲演者的激情。我不能将自己的故事粗制滥造地讲述给孩子们听,应该去其粗皮,将这些并非珍珠的石头磨亮,如温润剔透的璞玉般呈现给他们,给他们以快乐,给他们以宽慰,给他们以感动,给他们以启示……

我有意地将这些故事分类,有儿时嬉戏的快乐,也有对贫困的无奈;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违纪的追忆;有舍命救同伴的经历,也有母爱的赞歌;有童年劳动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幻想……下课时,我常把自己当作“点歌台”,学生点,我来“唱”。尽管这里头有的“偷”黄瓜、西红柿的难堪,尽管这里头有学生时代的逃学去河边捉鱼的愚蠢,但我想并不会将孩子们引向歧途,因为这是原先我这位乖孩子的真实。这也许比那些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犯错或不敢暴露自己的错误的师长,道貌盎然地说“一个人犯错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看他有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说教要好上许多。面对这些孩子,作为教育者来说有责任引导他们向善,然引导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尽一样。所谓“润物无声”,不需要对故事中行为的点评,更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对故事中犯错自我的反省,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样,当你看到孩子的一点过失,会想到原来他们身上就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你就不会过分地指责他们;你的故事随着的年龄的推进,孩子也似乎能看到他们的未来――一个做人的未来。渐渐地,他们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也日趋清晰起来。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情境教学导入法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导入也没有一成不变之法,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能否紧扣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适时而精妙地导入教学,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对于整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育教学工作者对此不能不慎。

概言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有如下数种教学导入法。

一、故事导入法

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先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境,通过故事启发思维,增进领悟。例如,在讲授有关诚信的内容时,我首先简要地讲述“曾子杀彘”这一典故。学生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产生探究原因的欲望,产生一种学习心向,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对这一典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与讲解,引导学生全面而又深入地探讨有关诚信的问题。这里所使用的故事既可以是真实的故事,又可以是寓言故事,还可以是文学名著故事。但是这类故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育性。故事的内容必须和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非人为的一致性,亦即故事必须隐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而这一哲理正是本次课所要学生领悟的。二是新颖性。故事本身要新颖、吸引人,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假如是老掉牙的故事,那就必须有独到的分析与新颖的哲理,从而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三是简洁性。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抓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故事要素,抓住主干,去除枝叶,言简意赅地讲故事。“基础课”是理论课,不是故事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词义分析导入法

“基础课”有许多基本概念,对这些概念准确而又全面深入的理解,是学生进一步学好相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纯理论的阐述一般说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某些概念适当地采用词义解释法能够达到“循循然,善诱人”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有关道德内容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首先在词义、词源上对“道德”一词进行分析。在古代汉语中,“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最基本的含义是“路”,“德”的意思是“得”,“路”的概念是学生熟悉的,对它的形成、作用、规范及要求进行探讨,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道”与荒野或田野相比更便于行走,因而它更符合行路者的利益,这就说明“路”是因社会需要才产生的,是社会大多数成员实践的结果。再者,“路”一旦产生就要求走路者必须在道上行走,它是对走路这一行为的规范,这样我们就讨论、归纳出了“路”,也就是“道”的基本特点。而“道德”的“道”,其本义就是路的含义的引申,它不仅仅指大地上的道,即自然界的道,更拓展为为人之道。这样,有关“路”的相关内容作为先行组织者就把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所要学习的“道德”联系了起来,使其更易于理解道德的形成、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及道德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道德基本概念进行系统讲授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而“德”作“得”解释,学生一般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的道德实践中,道德往往与一定的奉献,即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而“得”是“得到”的意思,两者相去甚远,如何能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心理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对孟子的性善论做简要的介绍,从而明确“道德”的“得”是通过自省得到个人内在的良知,进而约束与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从外部获得,特别是获得物质利益的“得”区分开来,它揭示了道德调节的一个重要机制,即行为者个体道德良心的调节,这时就可以很自然地把道德调节的三大机制讲授清楚了。

三、名言谚语导入法

名人名言和俗语谚语是杰出人士和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且具有语言的简洁性与生动性,可谓哲理与艺术的结晶。它们或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或发聋振聩、促人奋进,具有极佳的教育价值,适当引用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我在讲解有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展示曾子的名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然后稍加解释,并结合典型的历史故事进行串讲,再导入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问题,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从而为后续内容的讲解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讲解有关理想的内容时,我首先引用了一句德国谚语:“走得最慢的马儿,只要不丧失目标,也比无目标而徘徊的人走得快。”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有关人生理想的看法,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之效。

四、问题导入法

我在基础课绪论部分导入时采取了问题导入法。首先问学生:为什么要读大学?学生的回答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然后追问: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学生的回答是:工资待遇比较高的工作。再追问:为什么要工资待遇高的工作,学生的回答: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然后师生共同分析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工资待遇高或者说物质生活丰裕是不是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整个的教学过程循循善诱,促人深思,效果良好。问题导入法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是问题情境设置法,其主要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或直观性的语言把现实生活中具有启发诱导意义的事件展示给学生,然后从中引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导入新课。

五、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它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①孔子就非常注意音乐在德育中的作用,他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在“基础课”教学中,适当地引用音乐导入新课能达到新颖别致的教学效果。在有关爱国主义专题的教学中,我使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教学,雄壮的国歌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并使他们联想到国歌诞生的那个抗战图存、风起云涌的年代,以及新时期中华儿女为国争光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场面,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油然而生,然后进行爱国主义的理论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有关“正视人生挫折,创造美好人生”内容的教学时,我使用《命运交响乐》导入新课,并辅之以贝多芬“扼住命运之咽喉”的事迹,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教学导入法还有很多,以上仅仅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它们在某些方面相互交差、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扬长避短、统筹使用,以期实现“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泰伯.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12.(1).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9

正文:

一、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他在这方面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地阐明了德育工作的客观地位。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很大变化。……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1990年3月,他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也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第355页)这两段话讲的是物质与精神、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一般认为,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因此,可以认为这两段话讲的是德育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广狭之分,狭义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关系,即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广义是讲德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从广义讲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这反映了总设计师的德育大思路。他指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又指出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德育工作的能动作用,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把握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德育工作“万能论”和“无用论”,防止“左”右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在总结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强调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第156页)1987年3月,他指出:“在整个四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既然是长期的事,不可能搞运动,只有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208页)1989年3月,他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第290页)同年6月,他又说:“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党员。”(第305页)邓小平同志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德育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文革时期“左”的错误决不能重演,而8o年代中后期轻视德育、失误的教训,应永远记龋。

3、从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论述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983年1月,他指出:“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第202页)1983年10月,在论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反对精神污染时,他指出:“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由什么样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第45页)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第38o页)“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这条中国发展的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第381页)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可谓语重心长。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诸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这些新课题,必须以邓小平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为指导,发挥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和保证作用。

二、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之前,多次指出,要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5年3月,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从此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简称为“四有”。1987年2月,他指出:“文化大革命带坏了一代人。”“所以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205页)1989年9月,他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第318页)。强调加强以下几方面教育内容。

1.理想和纪律教育。他说教育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11o页)“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111页)1986年11月,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青年的影响,他指出:“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第191页)1987年3月,他又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第209页)同年6月,他再次提出:“在强调发展民主的同时,要强调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年有理想、有纪律。”(第245页)

2.坚持四顾基本原则的教育。他多次强调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年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他在1987年3月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长期教育问题,同四个现代化建设将是并行的。”(第208页)1989年9月,他又指出:“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第31o页)

3.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1989年3月,他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第29o页)

4.爱国主义教育。1983年4月,他指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1992年初,他在南方视察时,殷切希望知识分子“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第378页)

5.社会主义法制教育。1986年6月,他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第163页)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理想教育实际上就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是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他说:“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搞四个现代化,要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第209页)他把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在他视察南方谈话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说培养教育好“以后的几代人”、“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第38o页)邓小平同志关于德育目标、内容的思想,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思路,高屋建瓴、意义深远。

三、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第144----145页)1987年2月,他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在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了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进一步的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第204页)他在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后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第206页)在上述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德育一定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要及时纠正,最终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解决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实际问题。

3、有效性原则。要运用各种适当的途径方法,使思想教育“有效”。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基础》课学生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思政系列课无疑是主渠道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则是主渠道的基础,这门课的开篇就阐述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网上有人这么评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台上老师津津有味,其实内容空洞乏味。”,这句评语有三层含义:一老师有问题,他们把《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讲的枯燥无味?既然这么枯燥,老师怎么会“津津有味”呢?除非这名老师有人格缺陷,显然不是老师的问题;二学生有问题?也不对,因为能考上大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相当水平的知性和理性。三正如《矛盾论》所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那么是什么问题呢?我认为绝对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最重要方式就是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方法的探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永恒的话题!在教与学这个矛盾统一体中,连接教与学、老师与学生的,除了内容就只有教学方法了,《基础》课的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急需、非常紧迫、非常现实,只有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大学生们所接受,所内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提高素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自高校正式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来,任课教师普遍采用提问法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激励师生互动,优化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础》课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但是每个课程班较大,一般都在3个行政班以上,逃课、迟到、早退、吃喝、睡觉、玩手机、说话、看无关书籍、不交作业等等乱象依然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参与的人数偏少,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了学生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师生进行评述,这就彻底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在更大的范围上鼓励了学生的参与,激起了学生的热情。

一、《基础》课在思政课中的特点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的弊端

这门课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基础性。目前高校思政系列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4门必修课,以及“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门选修课。在所有课程里《基础》课无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理论的逻辑基础上,遵循思维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从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开始,自然进入到第一章理想、信念,再到第二章爱国传统、民族精神,第三章人生真谛、人生价值,第四章道德修养、道德品质,第五章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第六章职业精神,家庭美德,第七章法律意识、法制精神,第八章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这九章在逻辑上层层递进。整个体系由社会最常见的两大部分道德和法律构成,遵循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的线索运行,教材的体系即主观辩证法严格按照社会运行的客观事实---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的客观辩证法运行。第二,基础意味着开端,《基础》课发挥着政治引导的功能,既是人生的引路者,又是价值的诠释者。正如《基础》的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样,《基础》是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接受的第一课,作为人生新阶段的开创,具有人生引领和价值奠基作用。九章的内容层层递进,渗透了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整合功能、道德规范功能、法律意识功能。第三,这门课的内容浅显易懂,语言通俗,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人说《基础》课在考研政治中,“分值比较重、最简单、白送分”复习该部分的方法则是“打好马哲、毛和、近代史的基础,不需死记硬背”。可见这门课的基础性。

这门课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不管是道德部分还是法律部分,实践或者实际的运用要大于理论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绪论中“适应大学生活”的部分,不是纯理论的论证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一章的理想信念,不是给大学生一个想法,而是指导他们主动树立人生的理想信念;第二章的爱国也不再是一种简单情感的流露,而要求具有大学生高度的理性认识;为此,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价值---人生的奥秘指导我们全部的思想和行动;第四章升华到道德层面,价值和理性都体现在道德这个内在的衡器上;第五、六章阐述人类的三大社会生活,公共生活秩序,职业操守和规范,婚姻家庭爱情观,从道德自然过渡到法律。第七、八章主要讲社会生活规范的法律部分,也是道德法律化的部分,同时法律也必须有道德的支撑,讲到了法律意识、精神、法治观念,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等。全部章节都是生活中最普遍、最需要学习和遵守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规范。我们由此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他们爱祖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学校,爱院系,爱班级,爱同学的实际行动比掌握高深的理论更重要。

那么这两个特点又强化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当代国际著名批判教育家保罗・费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违反了教育学的规律,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永远是主体。教师教;教师无所不知;教师思考;教师讲;教师订纪律;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与学生;教师作出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在那种弊端中,学生只能是客体,学生被教;学生一无所知;学生被思考;学生听;学生遵守纪律;学生惟命是从;学生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学生适应学习内容。

在互联网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显然这种教学是落后的,《基础》这门课的两个特点凸显了这种教学弊端的可笑、荒唐,在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基础》知识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你如何阻止学生不思考、不获取你没有的知识呢?在每隔24小时,知识更新一遍的时代里,你怎么能说你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呢?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你怎么能轻易地代替别人做出选择呢?你刚举了一个发奋读书取得成就的例子,学生就会反问你王宝强是如何成功的?你列举了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学生就能举出90后大学生的爱国事迹;你说雷锋的时候,不得不分析新时代的榜样郭明义;你告诉大学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不得不解释社会诸多的不文明现象;你倡导诚信的道德规范时不能忘了还有见利忘义之徒的一时得意;你弘扬真挚的爱情、公平正义的观念时,必须要面对少数薄情寡义、肮脏腐败的社会蛀虫。

所以,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具体到《基础》课,更需要彻底改变教学方法,承认并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因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二、学生讲述为主教学方法的优势

一是继承以往提问、讨论的优点,不同于只把某些教学点布置给学生的做法,干脆把大块的讲授内容如章节,甚至整学期的内容都进行布置。二是布置任务的对象不是给个人,而是整个课程班、每个行政班、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三是负责人不是整个课程班的科代表,而是每个班的学业负责人(学习委员)和全体班干部,充分利用原有成熟的组织结构。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适合了《基础》课的特点,这门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传授的课,更是道德践履和行为训练课,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知识传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方法,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行为的落实。

这门课从绪论到第八章共九章的内容,知识方面大部分都是浅显易懂学生烂熟的东西,问题在于他们知道但又明知故犯,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认真准备,课堂讲述,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促进了他们结合理论对于自己个人、群体行为的理解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参与评述的方式对于理论进行深入阐发,即达到了知识的深度,又兼顾了学生对于行为的探索,增加了课堂的时效性和理论的魅力。

学习任务布置的对象细化到行政班、宿舍直达个人,比如适应人生新阶段这一节布置给某个班,课上某个班再布置给某个宿舍的六个人,这六个人下节课都得上台讲述。督导的主体除了教师个人,也利用了原有成熟的组织,比如班级、其他宿舍学生、同宿舍的同学等,布置给某个人的任务假设他没有完成,不光教师的记录上有,同学们的舆论他就受不了,因为他不完成同宿舍的学生或者其他人就得替他完成。如果不是原有的小组,被评价的焦虑就会减轻,他就不会有强烈的使命意识。

三、学生讲述为主教学方法的设计

1、课堂组织设计。

根据学期的总课时量和每一次课的学时数制定一学期学生课堂讲述和师生点评计划,一次课可有三组同学上台讲述,两组讲,一组评,至少每个行政班一组。每学期的第一次课一定明确课程的分工和考核方式,每次课再留下10-20分钟时间,做好下次课讲述安排。

根据《基础》课的性质,课程开头必须有一组进行新闻述评,这一组同学有4-6名,每人2-4分钟不等,总的时间大约10-20分钟,最后教师点评,要求做到高屋建瓴、画龙点睛,从新闻述评的热点问题自然引出教学内容讲述。

第二组进行教学内容讲述,要求联系实际,做成ppt,结合理论分析进行讲授。人员也是4-6人,每人讲一个小节或者条目,每人时间要求在5分钟左右,第三组在期间进行述评,充分表露学生中的不同观点。教师概括所有观点,充分肯定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析错纠偏,潜移默化中弘扬主流价值观。

几乎在每次课上学生们都能热烈讨论,对于有争议的观点或做法群情激昂,大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势,烘托了课堂的氛围,创造了自我教育、正确指导的契机。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增强了课堂时效。

2、与实践结合环节的设计。

课堂讲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加上实践作业的设计,推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因为学生讲述促使他思考了理论的实践方法,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提高了他(她)的实践热情,结合原有的组织,评价的焦虑,发挥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各种集体的或者个人的作业。

在每一章都有学生讲述课堂教学方法带来的学生对于实践作业的设计,绪论中他们会设计出适应大学生活的各种方式方法,整体构想和具体操作实现美好的大学生活,如认识朋友方面,有学生就给自己规定每天认识一个异性同学等等;第一章学完之后,他们把远大的理想新年注入在大学的学业规划中,每一个人交给本班的学业信息员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本班整理排序后,打包交给我。

第二章结合当年的热点问题,以班级划分的小组为单位进行游园、祖国河山调查报告、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活动,作业成绩我只数照片上的参与人即可。第三章让每一个人都表述一件快乐的事分析价值实现与幸福的关系。有学生分析了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价值追求。第四章锤炼道德品质实践形式是一分钟演讲比赛,分享道德践履的形式。第五章结合热点每月11日的排队日,体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第六章收集择业创业的视频,布置人生规划的小文章。第七章完成中国法制状况的调查,要求具体到该生所在的区县,只分析七大部门法之一。第八章自行组织参观大兴区人民法院,列席参加一场公开庭审。

此外,课堂的讲述也客观上鼓励了学生积极参加到格式实践活动中去,如中国热点事件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丰台园博会等志愿服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红色1+1活动、周边社区活动、雷锋日义务劳动、养老院慰问、植树节植树、计算机等技术支援、中关村软件园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宣传部、思政中心等组织的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暑期的社会调查,近年思政中心拓展的参与“中国好人网志愿万里行”等活动。全面提高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大学校园、宿舍、教室、班级等场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素质,加强了团队意识,树立了法律意识、精神、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思维,法律实践素质。

四、学生讲述为主教学方法的分类

根据课堂运用中参与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班级讲述、宿舍讲述。

(1)班级讲述。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平等、自愿的愿望,完全摒弃教师传统的中心意识,教师要精心准备但不是为了全部讲给学生,而是为了适时适度地点评,教师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的理论、实事知识,事先进行深入的哲学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用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围绕教学大纲,教师公平地把某章某节内容分给课程班的某个行政班,学业委员负直接责任,班长、团支书负领导责任,共同把讲述内容分给自愿讲述的同学。另一个行政班负责评述,该班学业委员和学生干部拿到任务后在自愿的基础上安排主评人。教师在班级评述的基础上进行点评。适合的任务:完整的讲述内容和集体实践作业。

(2)宿舍讲述。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愿,教师同意整个课程班先按照行政班,后按照宿舍组合的方式,准备讲述,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由于宿舍的每个学生进而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能分配到讲述的主题,都有表达的舞台,同学的兴趣高涨,有力地促进了课堂的效果。

五、学生讲述为主教学方法的成效

(1)学生讲述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习主体兴奋和抑制的神经活动,鼓励大学生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批判不良的社会想象,在原有的实践认知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内容建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用行动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方法符合了大脑的认识规律,以学生为主体的讲述有利于调动学生整体的理论认知,用自己的思维结构同化或顺应新的知识和成果。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很多道理学生不是不懂,缺乏的是生活实际的切身体会,如果起动不了学生的神经过程,再多的教师讲授也达不到“教师主导”的目的。

(2)对于每个学生个体,因为有被老师、行政班、宿舍小组、其他班组同学的评价焦虑,强化了个体建构和重构知识的动机,你可以不同意主流的观点,但要经过课堂讲述、辩论的过程,教师、同学会以无可辩驳的事例、事实让不正确的观念失去根据,最终主流的观点会占据大脑,可以说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热情。

(3)学生讲述的教学方法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简称中央16号文)“六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最终“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课对于大学生人生指导作用巨大,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新生的教育,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柄利器。以学生为主学生讲述教学方法看似违背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契合了道德践履和行为训练的特点,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升了这门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2、:《矛盾论》,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3、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巴西)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