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逻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03:50

建筑结构逻辑篇1

关键词:非线性设计;建筑表皮;表现性;逻辑性

abstract:inthenonlineararchitecturaldesign,skindesignusuallyproducesconflictwiththeirphilosophicalviewspresented-theroleofperformanceandlogiccombination,suchconflictforthenonlineardesignisinfluentialorevendetrimental.Howtounderstandthisconflictandcontradiction,andfindasuitableandefficientmethodtosolvetheproblemisthefocusofdiscussioninthisarticle.

Keywords:nonlineardesign;buildingskin;performance;logic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影响下非线性建筑设计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表皮也逐渐成为建筑师所关注的问题。其应用给人们视觉和心理带来的感受也越来越直观和彻底。表皮应用的合理与否更是直接影响到非线性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也进一步影响建筑物的建造意义。而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应怎样化解,是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关键所在。

1.表现性与逻辑性

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非线性原本是数学方面的研究。在数学领域范畴中,非线性系统往往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由于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不再满足叠加原理,系统整体表现出来的现象也不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个体表现不出来的行为。【1】

对于“表皮”一词,当前建筑理论研究通常释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体的最外一层;二是物体的表面。而对应着其在哲学上的定义,“表皮”又可以有着不同的释义:一是“表面”,在这个层面上所谈论的“表皮”实际上是一种二维的物质概念――没有厚度,也不牵涉具体的构造形式,但是具有色彩、质感等基本的物质属性,是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平面图像;二是“表层”,表层是“表皮”的另一个物理指涉,属于三维概念。

表现性(presentation)是指一种直接显现,直接表达的,它是一种人对于美的鉴赏与感受性,如材料的质感、色彩、硬度,以及各构件的几何构成关系等。【2】表现性强调的是建筑本体的表现,并不是符号的、象征的或图像的表现。

建筑的物质性决定了它是由实在的材料经过一定的组织而形成的实体,作为支撑加围护的表皮也具有这种实体性,它也要依据材料的物理性能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逻辑性(logicality)。【3】

2.非线性建筑设计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

2.1表现性

非线性建筑中,建筑表皮的表现性直白来说是材料的表现。从远古时期开始,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就是建筑设计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非线性建筑这种特殊的建筑,材料所形成的建筑表皮的表现,至关重要。

“轻盈如薄膜的木地板,厚重的石块,柔软的植物,抛光的花岗岩,柔韧的皮革,生硬的钢铁,光滑的花心木,水晶般的玻璃,被阳光烤的得暖暖的沥青……所有这些都是建筑师的材料,是我们的材料。”【4】表皮的应用会给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带来怎么样的诠释,是现代建筑师关注的焦点。

2.2逻辑性

对于当代建筑师而言,以图案性的装饰重现建筑表皮显然是比较肤浅的。在进行建筑表皮的建构时,如何将表皮的装饰性统一在建造的逻辑之中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表皮的生成需要内在逻辑的支撑。建筑形式的生成需要逻辑,同样作为建筑中最能够被人们感受到的界面――建筑表皮的生成也是如此。没有逻辑支撑的建筑表皮设计是没有深度的,所以逻辑也就是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的依据和理由,它指引着设计过程的推进。同时,逻辑性不仅体现在材料上,还体现在结构和建造上。

3.非线性建筑设计中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冲突

3.1表现性与逻辑性的矛盾原因

建筑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有着怎样的关系?符合逻辑的表皮就一定有表现力吗?是否可以为了表皮的表现性而违反逻辑?这两者能不冲突地共存吗?

在一定程度和范围讲,表现性和逻辑性是相互矛盾的。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用非常复杂的构件来传递梁到柱子的荷载,远没有一根斜撑来的直接,从逻辑角度来说,斜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减小跨度的手段,但是试想一下,如果造型丰富的斗被一根细杆所代替,中国传统建筑就会失去神韵,也失去了其伦理功能。

通常情况下,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结构与构造不能完全替代建筑本身,由于建筑有很深刻的人文因素,人的感情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认知。比如很符合力学逻辑的三铰拱在地面附近由于没有弯矩,构件截面很小,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此时的结构构件虽具有逻辑性,但是它并没有表现出强壮有力的支撑感,给人以错误的直观感受。而往往不完全符合或违反逻辑的构件却有预期的表现力。所以,应充分利用现代材料加工技术,对材料和结构进行“真实与清晰”的表达,体现材料自身的美,或者用新的加工手段创造材料以往从未有过的感官体验。这样我们既忠实了材料和构造,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并且能更有效地推动建筑的发展。【5】

3.2表现性与逻辑性矛盾的解决方法

关于讨论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的关系问题,我们会首先想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带来的“建筑盛宴”。外部观察每一个国家馆的建造,每一座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与逻辑是非常融洽的,怎样做到这种平衡关系?以下就以世博为主要实例来分析这种关系。

(1)视觉表现的逻辑性

材料本体的表现是一种永恒的、实在的表现,可以抵抗建筑在意义上的阐释和形象上的象征,使建筑在这个纷繁瞬变的图像时代里成为人们实在的、可以依托的处所。通过材料有序或者是有秩的组织塑造,给非线性建筑赋予非同一般的特点,使得视觉表现淋漓尽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万科馆(见图1、图2),昵称“麦垛”。从名字上就知道这座建筑是用秸秆作为结构材料,万科馆是由多相工作室设计,并以材料――结构――空间的推演逻辑结构为基础生成建筑的形态。最终实施的“麦垛”是由表皮为秸秆板的3个正圆台与4个倒圆台交错组成,它们围合而成的半室外空间四周通透,顶部通过透明采光膜连成一体。圆台内部是独立的展厅与后勤办公间,建筑外部环绕着景观水池。万科馆的通过自然材料所呈现出的表征,在设计过程中也是符合逻辑性的,通过结合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并唤起人们接受、欣赏、尊重自然的观念和信心。

图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科馆图2万科馆的主要建筑材料―秸秆

(2)设计逻辑中的材料表现

建筑设计不应该只关注表面形式,而生成逻辑才是重点。对于非线性建筑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否则非线性设计的建筑革命将沦为对形式风格的时髦追求,而对建筑表皮这个多年来作为无数建筑师关注焦点和设计出发点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形式的总结和经验的分析层面,更应从设计理念和建构方式的层面进行探索。

观其世博会中的英国馆(见图3、图4),似乎开始并没有找到逻辑性在其中的运用。英国馆相对于世博会的“大”,可以以“小”著称。只有200多平米的建筑面积就构成了整个展览空间。这个“小”并不是单纯的缩小,它自身就带有一定的逻辑。“小”可以简化功能与技术,使建筑获得形式上的自由,也可以避免许多不需要被表现的建筑元素。在这座“小”而全面的建筑中,表皮的应用又是一大亮点。英国馆的表皮按形式分为两类:展厅表皮的刺状结构和地形的折板结构。其中,亚克力杆管通过铝制套管穿越并固定在建筑的双层木质盒体上,这一结构保证了亚克力与铝套管的稳定性。每一根管内端部都安置了展馆的主题展品――种子。日间,亚克力管将室外日光导入室内,为内部提供照明并照亮展品;夜晚,安装在亚克力管中部的照明系统,将人工光同时导向室内与室外,构成变换的外部界面。

图3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图4亚克力管端部的种子

(3)逻辑性与表现性结合

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同样,非线性建筑的表皮设计中的表现性与逻辑性相互作用也存在矛盾。建筑师通过表皮围合奇异的空间形式,反映了他们探究矛盾解决的表达方式。在这些表达方式中,充分诠释了非线性建筑中表皮的表现性和逻辑性的结合。这种结合驾驭在矛盾之上,完美地展示了建筑所要传达的哲学精神。

除了表皮给非线性建筑带来的直观外部表现是愉悦的之外,其中所具有的实用性也非常符合设计逻辑性。故其建筑表皮表现性和逻辑性的充分结合能够给非线性建筑带来视觉以及心理的享受。

4.结语

非线性思维建筑语言下的表皮,更多的是展现片段而不是整体,它们描述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建筑师运用当代各种材料和技术条件,充分拓展了建筑表皮的选材范围以及材料的组织方式。同时,材料的丰富运用也赋予了表皮日新月异的内涵,使得非线性建筑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合理化。

总之,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大背景的变化,作为建筑美学主要体现者的建筑表皮已经逐渐地改变从属地位,受到了广泛关注。非线性建筑表皮就是非线性建筑理论在建筑表皮设计上的具体应用,结合多元文化的繁荣,视觉艺术、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非线性建筑设计下的表现性与逻辑性完美的结合,使得非线性建筑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哈里尔著,朱义胜译,非线性系统(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大师》编辑部编.路易斯•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德)托马斯•施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大师》编辑部编,彼得・卒姆托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结构逻辑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抽象性;创造性

前言

建筑设计行业属于创新,而且也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学科,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设计师具有创新的思维,在作品上不断的求新。但在日常部分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往往能够发现设计师创新的意图,但其实际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为了片面的追求创新,不仅导致空间使用上存在着差异性,而且会利用某种特殊来套用在不具有类似性的建筑类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感觉达到了精神要素创新的目的,但却对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都存在着忽视的情况,存在着大量的无效用空间,而且结构形式上也存在着复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设计者对创新思维的理解性缺乏,对其内在机制和逻辑理解力较差,从而导致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存在着效果不佳的情况。

1建筑的特性及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对建筑设计的特性进行衡量时,可以从思维的层面和艺术的角度两方面来进行考虑,建筑设计不仅是设计规则和组合技能的运用,由于设计是由人的大脑来进行完成的,所以其会将大脑内已有的和可以组合的东西进行运用,从而使建筑设计的诸要素能够达到某种均衡性。而建筑设计需要具有实用经济,这与其他诸如绘画之间的艺术在制作上所耗费的代价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但在设计过程中,受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所以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时都会以实用经济作为其第一原则。

2抽象性新思维

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与“机械”思维的方式和形象思维作为实现的途径相结合而达到创造思维的目标。抽象思维是指“脱离了具体事物的事物关系结构的符号式逻辑表达”。

2.1创造性新思维与格式塔结构维度

所谓创造思维,其实是基于内在格式塔结构维度相似性的新的联结、组合与赋予新的认知对象的思维。当二者相匹配时(即认识能完满地表述客观事物时),这种思维包括其概念、法则等就是正确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之相对概念、光速、不变等概念的重新组合并用来表述光的运动、时空限定等。任何创新的要领都出自于原有概念或它们的格式塔结构维度之间的不同的组合与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相匹配。隐喻方式及其内在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隐喻的源体与目标体关系中,相对应的组成元素即相似的格式塔结构维度。找出隐喻的可自动分解的操作模式就解决了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模式问题。从思维的角度看,创新是隐喻的结果。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是:从元概念出发,按照人的特性和科学逻辑或隐喻逻辑来推测某种事物的演化过程与方式。这种推测要注意逻辑思考的彻底性。

2.2创造思维的算法模型

2.2.1建立事物(如建筑)构成因子(要素)的集合,在更为抽象的层次,异类的事物因相似性而被归于同一集合。建立此递归的构成结构。

2.2.2对于某构成因子(要素),在更为抽象的层次,通过某些相似特性而形成的两种门类事物的联结。

2.2.3选择原有构成因子(要素)的替代物并加入到所要进行的组合过程;依据类别差异度、已组合统计量度、组合因子间亲合度、制作成本等尺度作为约束条件制定搜寻算法;通过更为抽象的层次进行搜寻,找出原有构成因子(要素)的替代者。

2.2.4不同构成因子(要素)的差异组合。从组合要素的数量可知不同组合的数量很大。

3现代建筑创新性思维方法

现代建筑创新性思维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创新目的,从而利用变通性、层次性和辩证性的思维方法来进行设计,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为其基本思路进行设计的。

3.1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

在当前建筑设计中,其创新思维方法的层次结构则可分为三大类,即两层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在两层结构中,其不仅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构建,其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的双层结构模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而深层结构不仅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而且以其为基础生成表层结构,而外化表现则是以众多的表层结构体现出来的,由于表层结构具有动态和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其反映和反作用于深层结构,所以在利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设计时,需要我们深入的抓住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对其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在设计时养成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对多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式进行掌握和发展,并利用实践来进行融会贯通,使表层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优势,使其为建筑设计的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创新成果的实现。

3.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是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辩证统一。逻辑性思维为非逻辑性思维提供思维方向和目的,加速非逻辑性思维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而非逻辑性思维的展开和具体化、条理化表现为为逻辑性思维,为其提供基础内容和支撑。在建筑设计中强调逻辑性,既是为了将设计方案完善的科学和合理,又是为了在意象生成中,摆脱固有概念的束缚,使得更有特色和深度的创意能够凸显和触发。而强调非逻辑性思维是创新性设计的源泉,具有思维过程的突发性、前提材料的不充分性、思维过程的突发性、结论的概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逻辑性思维不受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和条框的束缚,可以抽象、概括、跳跃的思维方式,对逻辑性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建筑需求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形成突破性的创新性设计,冲击建筑视觉束缚,形成舒适度、环保型极高的新型建筑设计成果。

3.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以外化的形式将深层结构有效的凸显出来,即表层结构是可以由深层结构转化而来的,在一定的规律和转化方式下,深层结构可以转化为表层结构,所以可以说深层结构作为根基,是表层结构得到生成的基础,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可以利用发散与收敛、求同与求异、下身与逆向、单维与多维等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方式来使深层结构得到更加客观化和具体化。要想实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使其不断得以有新的创新点来进行设计,则需要利用收敛思维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将思维有效的集中于核心的位置,确保其设备结论的逻辑合法性、常规性和科学性。

4结束语

现代建筑要想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则需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现代建筑的创新思维体系,从而不断的提升对建筑的认知度,这样不仅有益于降低建筑的成本,而且可以使业主的舒适性及建筑的生态功能得到增加,通过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使整体的内涵和品质得到不断提升,所以现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充分的继承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突破条条框框,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不断的对现代建筑的创新性思维体系进行完善,确保所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经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芮延年.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建筑结构逻辑篇3

关键字: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

1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是一个崇尚创新、提倡创新的学科,一直以来,由于设计界受从众定势、权威定势、传统定势、崇洋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等思维定式和设计思路的左右,设计的作品缺乏生机和活力,阻碍了新作品的问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揭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内涵,从建筑设计的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完善阶段入手分别阐述创新性思维评价方法对设计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2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基本理论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就是设计师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和获取的最新的设计信息,在创新性思维模式、方法的基础上,对设计过程和设计建筑的设计理念、手段以及建筑的片面和空间结构、形态、材料、设备等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最终形成独创性、首创性和一定深度、广度和有影响里的设计作品的创造性的建筑设计活动。

2.1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思维对提高建筑的社会认知度、扩大建筑的影响力、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度都具有直接的意义。因此,必须研究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为提高对思维创新性规律的认识提供支撑基础和依托,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思性,反思性为创新性提供源泉,只有不断对传统的、国外的设计作品进行反思性的分析,才能发现建筑设计的创新性方向和创新性动力,避免模仿性、参照性、依附性、趋同性作品的出现;超越性,超越性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动力,通过超越的思想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定式,对设计过程进行优化和重组,设计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的建筑作品;实践性,创新的主战场是生产第一线,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性作品,才能得到认可,思维模式才能得到推广和提倡,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和提高创新能力,设计出更加贴合实际应用的建筑作品;相对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会根据时代特点而受到局限,所谓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实质上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要认识到创新的相对性,突破束缚;最后是辩证性,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是结构设计的创新、是材料选择的创新、是选址的创新、是内部装饰的创新、是舒适性与生态性的创新,因此,设计活动要辩证的对待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动态的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在继承和创新上的统一。

2.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过程分析

创新性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解决前人不曾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梦想的过程,因此,创新性的思维过程无章可循,需要在探索中发现,而探索的过程是分阶段的。

在准备阶段,需要明确建筑设计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并依照方向和目的收集设计所需的自然条件、城市规划要求、市政环境、使用者要求、拟建建筑的特殊要求、工程经济估算依据、历史文化特征和人文背景,提升对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认识和思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拿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在准备阶段,要对需求和收集信息仔细的梳理,从看似极微小的信息发现极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从源头保证创新性思维模式的融会贯通。

在构思阶段,创新性思维的过程是发现创新性设计的核心问题,通过调研分析,明确核心问题的几个方面,然后对各个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紧接着针对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保证思路和方案在设计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性的设计方案。

在完善阶段主要是伴随着施工的过程,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新情况,对设计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是部分设计与现实状况不符,需要调整。完善阶段需要各个专业通力协作,创新性的解决从设计到施工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设计成果的综合效果。

3现代建筑创新性思维方法

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方法是指导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就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达到创新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具有变通性、层次性、辩证性等思维方法。

3.1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

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层次结构由两层,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层结构间相互作用,深层结构稳定、持久、一贯,决定并生成表层结构,由众多的表层结构外化表现;表层结构历时、动态、多样,反映并反作用于深层结构,两层结构之间相互构建,共同形成建筑创新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抓住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深入分析其内部规律,培养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其表层结构,掌握和发展多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式,在实践当中融会贯通,可以使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真正成为“点石之指”,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3.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是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辩证统一。逻辑性思维为非逻辑性思维提供思维方向和目的,加速非逻辑性思维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而非逻辑性思维的展开和具体化、条理化表现为为逻辑性思维,为其提供基础内容和支撑。在建筑设计中强调逻辑性,既是为了将设计方案完善的科学和合理,又是为了在意象生成中,摆脱固有概念的束缚,使得更有特色和深度的创意能够凸显和触发。而强调非逻辑性思维是创新性设计的源泉,具有思维过程的突发性、前提材料的不充分性、思维过程的突发性、结论的概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逻辑性思维不受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和条框的束缚,可以抽象、概括、跳跃的思维思维方式,对逻辑性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建筑需求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形成突破性的创新性设计,冲击建筑视觉束缚,形成舒适度、环保型极高的新型建筑设计成果。

3.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的外化和凸显,深层结构通过一定的规律和转化方式可以生成表层结构,因此,深层结构是表层结构的基础。通过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单维思维与多维思维等一系列创新思维方式,可以实现深层结构的外化和客观化、具体化。发散思维采用开放和分歧的方式,可以促进建筑设计思维过程的流畅性和灵活;收敛思维主要是以建筑设计的核心因素为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在核心,保证得到一个合法逻辑、常规和科学的设计结论;求同思维主要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共性、相似性、进行类比创新,而求异性是从事物间的区别的差异性出发,通过比较,找出创新点,创新建筑设计。

4结论

现代建筑的创新性思维体系的建立,是保证现代建筑的生命和活力的基础和源泉,对提升城市的整体内涵和品质,提高建筑的认知度,降低建筑的建设成本,增强业主的舒适性以及整栋建筑的生态性意义重大。同时,现代建筑的创新性思维体系的建立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继承发扬,同时也是颠覆。本文在分析和阐释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总结了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对指导和培养设计师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芮延年.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崔悦君.创新建筑-崔悦君和他的进化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结构逻辑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抽象性元概念

abstract:buildingdesignreferstotheneedforpeople'sproduction,life,culture,entertainmentandotherspacecreationprocess,isakindofhumanactivityfortheconstructionofinternalspaceandexternalspaceandthe.inarchitecturaldesign,innovativethinkingismostdesignersshouldhaveawayofthinking,theprocessistoexplorevariouswaysandasatentativeplanforthedesigner.itisalogicalthinkingandimagethinkingcombined,thecreationmethodofrealismandRomanticismcombination.itisbasedonthedesignconditionsandprofoundanalysisandunderstandingofthepremise,graspthekeyproblemandessence,withrichimaginationandobtainedinrepeatedthinkinginspiration,expressionandcompositionskillsintheuseofarchitecturallanguagecharacteristic,createperfectunitywithprofoundthoughtandoutstandingartistic,architecturalimage.Basedonyearsofworkpractice,putforwardanewdesignideasforthecurrentarchitecturaldesign,andstartingfromtheconceptof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anewdesignthinking.Sothatthearchitecturaldesignaftermoreartistic,andletpeoplelivingenvironmentmoreandmoreabstract,hierarchical,organized.

Keywords:architecturalDesigninnovationabstractYuanGainia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再富有创意、再优美精湛的建筑,都不能离开技术层面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但其设计方案脱离设计原则程度严重,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自身对其的理解,做简要探讨,与大家分享。

二、抽象性新思维

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与“机械”思维的方式和形象思维作为实现的途径相结合而达到创造思维的目标抽象思维是指“脱离了具体事物的事物关系结构的符号式逻辑表达”。

1、所谓创造思维,其实是基于内在格式塔结构维度相似性的新的联结、组合与赋予新的认知对象的思维。当二者相匹配时(即认识能完满地表述客观事物时),这种思维———包括其概念、法则等就是正确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之相对概念、光速、不变等概念的重新组合并用来表述光的运动、时空限定等。任何创新的要领都出自于原有概念或它们的格式塔结构维度之间的不同的组合与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相匹配。隐喻方式及其内在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隐喻的源体与目标体关系中,相对应的组成元素即相似的格式塔结构维度。找出隐喻的可自动分解的操作模式就解决了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模式问题。从思维的角度看,创新是隐喻的结果。

2、从元概念出发,按照人的特性和科学逻辑或隐喻逻辑来推测某种事物的演化过程与方式。这种推测要注意逻辑思考的彻底性。

3、对于艺术,利用隐喻逻辑结合人的特性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环境中的形态与某些概念可构成相应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态具有了某种意义,二者建立起了隐喻关系。利用隐喻逻辑并结合人的特性,我们可以高效地完成特定的创新思维成果这种思维模式还可表现为“原型法”———即找出原型,然后发散,创造出众多的引伸的形态来。

4、源自某原型可引发出许多不同的组合,但其原型却同一由某些基本特征独有组合构成原型并引发出诸多不同组合形式,形成某种个性风格的建筑。如柯布西埃提出的现代建筑的“新建筑五手法”模式。再如将门定义为“两种境界的过渡态或中介”,可使建筑入口形态的创新思路大为开阔。

5、创造是某种新的组合过程的产物,由构成因子与(多维的)构成序列关系决定。算法是一组达到某个目标过程的步骤的表述。事物构成因子均是一类集合,而类别划分是相对的,在更为抽象的层次,异类的事物因相似性而被认为是同类。本文将创造思维的算法模型粗略表述为:建立事物构成因子的集合,在更为抽象的层次,异类的事物因相似性而被归于同一集合,建立此递归的构成结构;对于某构成因子,在更为抽象的层次,通过某些相似特性而形成的两种门类事物的联结;选择原有构成因子的替代物并加入到所要进行的组合过程;依据类别差异度、已组合统计量度、组合因子间亲合度、制作成本等尺度作为约束条件制定搜寻算法;通过更为抽象的层次进行搜寻,找出原有构成因子的替代者;不同构成因子的差异组合。从组合要素的数量可知不同组合的数量很大。

建筑结构逻辑篇5

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涵括了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奥林匹克格言等在内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从不同的维度或层次,向我们揭示了当代人类生存的必然之道、应有之道和应当之道。这一思想体系既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基石和行动纲领,也是我们研究和讨论奥林匹克不能远离的话语体系和意义空间。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体系都必须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结构,即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只有抓住了这三点,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1]每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必须有缜密的逻辑体系作保证,按照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逐层次地构筑起来。既然我们毋庸置疑地承认奥林匹克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那就必须要澄明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

1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的准确确立是该理论体系科学化的前提

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是科学理论、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必须先确定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这样,全部理论体系才能从起点开始逐步展开”[2],通过逻辑中介的作用最终达至逻辑终点。正如潘懋元指出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3]逻辑起点具有特定的内涵,要研究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首先要理清逻辑起点这一概念的内涵。

通常而言,逻辑起点是指我们所要研究的科学理论最基本的本质规定,是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和整个理论体系合理展开的关键和前提,是科学结构、范畴体系的初始范畴。科学理论体系都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揭示,是将研究对象内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普遍性经由大脑的加工处理形成概念和范畴,并通过完整的逻辑进路将这些概念和范畴连接起来,最后经过转化而形成的观念知识形态,即逻辑体系,它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观念上的把握。从这一角度来讲,逻辑起点可被理解为构筑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地基,概念、范畴和由概念范畴合理组合而构成的定律等思维形式可被看做是构筑该理论体系的建筑材料,而理论体系则是最后构筑起来的大厦。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复杂与简单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任何理论体系本文由收集整理(成系统的思想、理论、学说和流派等)都有其细胞形态,它蕴含了客观事物辩证运动的所有要素的胚芽。找到这一细胞形态后,还必须从学科或者理论体系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科学抽象等思维形式形成命题,并把它作为逻辑起点进行逻辑演绎,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株由严密的逻辑链条所构架起来的体系之树。

逻辑起点逐层次展开,通过逻辑中介的作用,最后实现为逻辑终点。在黑格尔看来,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起点就必须有终点,终点是起点的目标,起点在终点中实现,而且只有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体现为一个圆圈。“对于科学说来,重要的东西倒并不很在乎有一个纯粹的直接物作开端,而在乎科学的整体本身是一个圆圈。”[4]作为这个圆圈起点的个别(具体)再现的是事物的“直接存在”,而作为终点的个别具体再现的则是事物的“间接的存在”;从“直接的存在”到“间接的存在”,这是一个辩证的否定的过程,并非一个简单的圆圈。此外,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还意味着一个过程的起点同时又是另外一个过程的终点,反之亦然。

2现实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是一个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现实的人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而全面发展的人则是其逻辑终点。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社会背景和顾拜旦构筑奥林匹克理论大厦的初衷来看,奥林匹克运动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的身心异化现象,重塑青年一代,整复其业已失衡的身心。从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正是因其给了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人的身心异化问题一剂强有力的促进剂而使其愈加彰显勃勃生机。可见,改造现实的人,拒绝人的主体地位的沦丧,通过体育探求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始终是奥林匹克思想的运思逻辑。所以,我们把现实的人作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成了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终点。

2.1现实的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一,现实的人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逻辑起点。《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2条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9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工业生产的普遍确立,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由此在人类世界中奠定了其权威地位。但是,“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的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的力量具有理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无庸争辩的事实。”[5]“技术面对人们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如健康与活力,快乐与痛苦,爱与恨,责任与内疚等,以及面对种种社会问题,如人际关系冷漠、丑恶现象丛生、道德水平下降、生存环境恶化和战争阴影加剧等问题,不仅没有提供解决的办法和手段,反而加剧了现实存在与需求之间的距离,使人有目的的活动异化为非理性状态下的本能动作。”[6]囿于时代的局限性,顾拜旦并没有对技术造成的人的异化的社会发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但身为教育家的敏锐洞察力使他意识到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都是由于工业化大生产造成的,所以,顾拜旦希望通过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使人们在畅享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等福祉的同时,又能够有效消解因技术使人沦为机器附属而导致的人的身心俱疲以及人类主体地位缺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并借助于教育来重建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主义就是将解决这一现实社会问题作为其基本出发点的。

转贴于

第二,现实的人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逻辑起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康德在《为了永久的和平》指出,单纯的短暂的休战是假和平,真正的和平应当是一切的敌意和战争的终结状态,应当是人类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人的身心和精神得到充分发展的状态。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克服了人的异化,消灭了国家与国家、政党与政党、种族与种族、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纷争,没有国界,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尊严和权利,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都是世界公民;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宗教的容忍和共存成了每个人生活中被普遍承认的原则;在世界每个地方都存在着兄弟般的友好关系;每个人感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7]可见,奥林匹克的宗旨实质上是建立在对人的异化的理性批判基础之上的。因此,奥林匹克宗旨的最终的逻辑起点仍是现实的人。

第三,现实的人是奥林匹克格言的逻辑起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有力地体现了生命的超越本性。从本质上来讲,人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它是个体不断地否定“实然”(即现实的自己),走向“应然”(即更为完善的自己),“应然”不断地成为“实然”,又在人的自我意识的推动下,产生新的“应然”的无终极过程。“实然”与“应然”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实然”制约着“应然”,“应然”否定着“实然”。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的不是“当下”,而是“尚未”,因为人的“尚未”才能集中体现人的应然逻辑。“人从不满足于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境界,不断追求超越环绕他的现实——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当前现实。”[8]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命的这种不懈追求和努力超越,来彰显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2全面发展的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终点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是对应的,顾拜旦从现实的人出发,最后又回到了人,不过这个人不再是被异化了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状态。

回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研读顾拜旦关于奥运会复兴言论的系列文献可以看出,顾拜旦把人的和谐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内核。而前者则是顾拜旦建构奥林匹克理论大厦的逻辑终点。顾拜旦固然看到了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特别是促进世界和平方面的重要价值,但他认为,体育竞技本质的价值在于对人的文化培养和精神熏陶,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正如1894年顾拜旦在雅典发表《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演说时指出的:“为了更好地保卫祖国、履行公民义务而锻炼体魄、训练阳刚之气,毫无疑问是高尚而美好的。但是坦白说,还有更人性化的东西值得我们追求,即要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人类机体,追求官能和谐,追求精神与人体的完美协调,争取精神饱满、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活热情,积聚沉静与成果的力量。”[9]在《我为什么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演说中,顾拜旦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能够参加体育锻炼是一个最好的最合意的观点,即当一个国家存在时,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和他的同伴们,都可以充分享受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权利。他们在健康的体育中,寻找一种极好的方式来增进健康,增长力量,到那时,整个人类,或一部分,就可以达到尽善尽美”。[10]可见,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推动现代体育运动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借助于体育运动的力量促进每个人更为充分的发展,让所有的参加者通过运动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求达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事实上,包括了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的宗旨和格言等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归根到底向我们揭示的都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之道、应有之道和应当之道,其逻辑终点无不可以推演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命题上。无论是作为“旨在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的奥林匹克主义,还是将通过“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自我进而实现自我完善视为人生重要价值诉求的奥林匹克精神,抑或倡导“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的奥林匹克宗旨来讲,其终极价值取向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主题。

全面发展的人之所以能够作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终点,源于人的超越性本质。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而走向自我完善,历来都被视为人的本性,被视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特征。人既是现实的、经验的,同时又是理想的、超验的。人首先要在现实和经验中对自身进行肯定,使其生活于真实的当下,但人的超越本性还使其生活在理想世界、乌有之乡,指引其逐步走向理想的人生境界。而且,人对未来的关注通常要比对现实的关注更加的强烈,更加的深刻。对未来的向往,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使人能够不断地突破和超越其历史和现实,逐步逼近全面发展人生境界。奥林匹克主义这样一种崇尚拼搏、追逐超越的哲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不断超越是一种现代观念,要确立这种现代观念,必须破除知足常乐的传统观念,确立超越常乐的生活态度。

3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中介

“中介”这一概念,是辩证法和辩证思维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黑格尔用“中介”来表征不同范畴之间的间接联系和对立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黑格尔哲学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正——反——合,是一种基本的理论工具和方法。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本质上来讲是事物自身运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各个方面互相转化的过程,而这种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即是中介。离开了中介,事物就无法相互转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发展完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互为中介、连成一体的,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产生融合,一切对立都通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概而言之,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一切中介,有助于克服认识上的形而上学片面性,同时这也是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之一。

那么,对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来讲,现实的人(逻辑起点)是通过什么中间环节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终点(全面发展的人)连成一体呢?是体育与人文高度结合的奥林匹克教育实践。奥林匹克教育实践在推动人从现实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从实然到应然的蜕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逻辑中介的作用。百年前,顾拜旦试图通过复兴古代奥运会来构筑创立一种全新的普世教育理念,正是期望通过体育运动这一引擎来重建人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有学者在论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逻辑结构时指出,“革命的实践是贯通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11]。马克思的实践分为两种,一种是必然性的实践,是人的本质被异化了的实践,另一种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的本质在其中得以回归的实践。同样,在整个奥林匹克思想大厦中,顾拜旦直面工业社会造成的身心异化的现实的人,旨在通过人文与体育密切结合的奥林匹克教育这一革命的实践打开了通往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逻辑终点的道路。

建筑结构逻辑篇6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结构能力开放探究

abstract:throughtheteachingreformpracticeofthecourse:"theselectionofstructureasaarchitect”whichisoneimportantportionofstructureabilitytrainingsystemofthearchitecturespecialityeducation,thisarticleanalyzedthedemandandtrainingmodeofstructurecapacityasarchitecturalgraduates.Basedonthis,theauthorintegratedthecourseknowledgesystemanddiscussedhowtoconstructtheopenknowledgeplatformofthestructureknowledgeforthearchitecturestudentsby“Settingopencoursesystem”and“carryingoutresearch-basedteachingmode”inordertohelpthemtocompletethereservesofstructureknowledge,aswellastrainthemtheliteracyandabilityoftreatcorrectlyuseofstructuretechnology,especiallyhavethecontinuousresearchandinnovationabilitytoadapttothedevelopmentofthetimes.

Keywords:architecturespeciality,Structurecapacity,open,research-based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是凝结着人类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非凡智慧的复杂综合体。正确对待与运用结构技术,是执业建筑师出色完成其建筑设计的先决条件。中国建筑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建筑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革新与发展。这其中,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能力培养,如何与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相适应,成为我们探索的新课题。从培养学生的结构素养,提高综合运用结构知识完成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入手,改革我们的结构类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应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势在必行。

一、建筑学专业结构能力培养模式

1、建筑学专业学生结构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国家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确立的目标是:加强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建筑师的执业化教育,加快与国际化的接轨。作为执业建筑师,特别是与国际建筑业接轨后的执业建筑师,对结构的透彻通晓,进而创造创新,是一项必备的能力要求。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因此对考生的结构能力与素养进行明确的专门的考核,以检验考生是否达到执业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结构知识与能力。

2、建筑学专业学生结构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所指结构能力培养模式,涉及建筑学专业五年本科教学中,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结构能力的一切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根据建筑学专指委指导性意见,各高校建筑学专业开设结构类课程具有基本一致的体系构架,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在具体课程名称、开设学期、考核方式上略有不同。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共开设《建筑力学》(64学时加4学时实验)、《建筑结构》(48学时加1周课设)、《建筑结构选型》(30学时加2学时实验)三门专门性的结构类课程。同时,学生将在其主干课程《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Ⅲ》、《建筑构造》,以及《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相应环节中,运用在结构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并深入拓展学习,逐步其提高结构素养与能力。建筑学结构能力培养体系框图如下: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培养的建筑师,应具备在其未来的执业生涯中,所需结构素养与能力能够持续提升的潜力,以适应未来执业生涯中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宽和结构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的结构能力培养体系中,就自然而然的呈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即我们的专业教育要能够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结构知识体系平台,培养学生在这个方面进行持续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1、《建筑结构选型》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结构能力培养中的定位

《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的专业理论课,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结构形式概念,掌握结构选型与构思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进行建筑构思与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理解结构的逻辑与意图,具备进行合理选型与构思的综合能力。

《建筑结构选型》作为建筑学专业结构系列课程的终端,一方面要总结前面课程所形成的知识储备,对结构体系进行整体上的综合分析与把握,尊重结构逻辑的基础上,寻求对结构形态的合理创作;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培养体系中所寻求针对后续学习及执业所需的“构筑开放的(结构)知识平台”和“培养持续研究(结构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载体作用。

2、设置开放型教学体系,构筑结构能力培养平台

(1)建构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

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对完善的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基础之上,学校的教育,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帮助学生搭建后续学习以及未来执业所需的知识平台至关重要。建筑结构选型与构思的基础来自对各种结构形式的力学逻辑、空间特征、建筑形态的综合把握。打破传统的《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体系,建构开放的知识平台体系,是能力培养得以实现的前提。

课程首先由角色认同入手,思考建筑师进行结构选型与构思的意义,明确具备选型与构思能力所需进行的知识储备,掌握结构选型的依据。鼓励学生在尊重结构逻辑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正确的选型,进而获得结构构思与形态创作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需要面对的基本结构形式按照建筑类型分为“高层建筑结构”和“大跨建筑结构”。在探讨比较这两类建筑鲜明的形态特征所带来的结构逻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切入点。找到研究对象的关注重点,理解研究对象建筑逻辑与结构逻辑的向背,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开始探讨各种基本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选型与构思方法的探讨,进行经典案例的研究,进行相应的概念设计或优化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重新整合的知识体系如下:

该课程平台的开放性体现在:首先,知识体系内部的相互开放。高层建筑体系与大跨建筑体系之间的知识与逻辑始终得以对比、组合、交融,这种相互间的开放,有助于学生获得结构体系的总体概念,有助于与学生在思考中综合把握知识体系;其次,面对相关课程的横向开放。如通过“抗震对高层框架结构的特殊要求”的探讨,引入抗震的基本理念,通过“膜结构建筑的材料载体”理解材料的逻辑与表现,通过“结构选型与优化设计”对本人以往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设计作品进行反思与提升等;第三、面向应用、面向未来发展的纵深开放。课堂教学完成基本结构形式的结构逻辑、空间逻辑、形态逻辑的相关探讨,在此基础上,介绍前沿发展,提出后续思考的关注点,推荐专项书籍,为学生深入研究或在设计中应用某种结构形式提供指导,“超高层概念设计”、“大跨建筑发展趋势下的新型结构”,以及方法论中的“组合与交融”等,都是开放的突破口,是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创新思维的有力支撑。

(2)设置开放的课程教学与考核体系

教学实践中,通过该课程考试改革,将理论课程与相应阶段的设计课有机结合,更加行之有效地将结构理论运用到设计实践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逐步改进和完善了该课程的考核内容与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考核项目成绩比例(%)作业模式具体内容

兴趣培养

知识点强化平时作业10多题目选作,独立完成按照课程进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个人兴趣完成相应项目

重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强化阶段测试110开卷

随堂测试高层部分阶段知识考核,20分钟

阶段测试210大跨部分阶段知识考核,20分钟

实践能力训练柱网训练10团队开放作业(2选1),案例自选柱网布置训练

纸构竞赛10张a4纸完成纸构塔楼搭建

概念模型20实验学时,团队开放作业,案例自选。结合团队所选开放作业题目完成

研究能力训练经典案例研究40团队开放作业(3选1),研究题目自选,择优进行开放汇报交流。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或分析图,

以及过程研究模型

超高层概念设计

选型优化设计

开放性的任务选择,以及自选的研究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目前学习重点、正在进行的设计项目,选择完成。实践证明,因为考虑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层面,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高,作业完成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采用开放的团队作业模式

在实践能力训练、研究能力训练、实验环节三项内容中,均组成开放的三人研究团队,合作完成项目。首先,团队的成员组成是开放的,根据研究兴趣组合在一起,探讨交流。在可能的情况下,引入其他专业的同学加入进行合作研究,如同时也开设本课程的“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设计专业”,以及聘请前一学年进行了该题目研究的学生进行接续研究等。如“香港中银大厦”、“台北101大厦”、“世博会德国馆”、“超高层概念设计”等都是深受学生关注的团队选题。

团队作业的开放性还体现为三种行之有效的交流,分别是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选择同一题目的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以及成果汇报交流。这些交流在整个开放作业的持续时段中随时进行,促进了研究氛围的形成,研究能力的提高、合作意识的加强,以及研究成果作为学习资源的共享。

3、开展“探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研究与创新能力

(1)联系实际,引发困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探究热情。

教学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把学生引入“探究型”教学,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联系实际,通过预设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一定的困惑,进而使学生兴致勃勃,充满好奇与探究的渴望。例如讲授“桁架结构”时,提前一周给学生抛出问题:我校长廊二层阳光大街一段框架加为何设有斜撑,而其它位置则没有?针对学生熟视无睹的专业现象提出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即使最终百思不解,也会对这门课程的后续教学充满期待。

(2)在兴致盎然的课堂互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为“探究型”教学寻找准确的切入点,要积极探讨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需求、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整教学方法与重点,课堂互动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有起有发”。“探究型”教学的课堂强调“启发与互动”,对于大学课堂而言,这种“启发与互动”重在实质,而非形式。当学生带着困惑,或者是困惑后的顿悟来到课堂,授课过程中张弛有度,适时抛出启发性问题,“有的放矢”地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当他的思考有了延续,有了回馈,也就形成了兴致盎然的课堂互动。学生在适度的启发下、在不断思考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而这种“启发”下的“思考”往往可以延续到课堂之外,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致。

(3)设计“探究型作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现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的大学教育还在品尝基础教育的苦果,大量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只是教会了他们如何“接受”知识。我们要做的,恰是教会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中,因为该课程涉及的结构形式较多,教学大纲仅仅要求对每种结构形式有初步了解即可,考虑到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一方面具备相对较高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兴趣方向已经开始形成,所以在学跨部分时,要求学生在“拱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中,重点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种结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鼓励学生与自己的设计课题目相结合,对以往进行的设计中的结构选型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资料研究、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团队研究,从而培养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成果案例

1、题目设置

结合课程知识,进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结构选型与构思研究,形式及成果要求如下:

研究程序形式与成果要求

兴趣挖掘阶段个人研究,提交小论文(必做)

团队组建根据个人研究成果择优,结合兴趣,组建研究团队,同时引进外专业同学(规划、土木)参与交流合作

团队研究阶段团队自主进行,教师辅助指导

成果阶段ppt讲稿;研究报告或图纸;结构概念模型制作(结合课程实验环节)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及评分

2、成果展示

图1-a:世博会德国馆建筑分析图1-b:世博会德国馆结构分析

图3:世博会西班牙馆结构分析模型图4:世博会丹麦馆结构分析模型

图5:世博会日本馆结构选型与构思分析

3、总结与反思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的“专项研究”,培养了学生拓展学习、深入钻研的习惯和兴趣,逐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开放性的任务选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世博场馆”这一颇具诱惑的选题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关注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团队进行合作研究,使整个过程兴致盎然;部分团队引入规划、土木专业同学共同研究,而且设置了研究成果的交流环节,使教学资源扩大化,学生在该环节普遍感到收获较大。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过程和效果令人兴奋,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探讨提高。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构筑开放的知识平台”和“培养持续研究的能力”,把饱尝基础教育应试苦果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成为卓越工程师潜质”的人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研立项课题:“建筑学专业结构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09-15)课题编号2009021

建筑结构逻辑篇7

论文摘要:借助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如何用语言学来解读建筑、设计建筑的方法,尝试运用语言学推动建筑设计构思和方法的创新。

1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研究的可行性

所谓运用语言学来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概括的说就是将研究语言形成的方法以及其如何表达表达者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寻找出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那么究竟能否运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呢。语言学将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四个部分,抛开语言特有的语音,我们也可以将建筑分成建筑词汇、建筑语法、建筑语意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这三部分进行逐一的探讨。

1.1建筑词汇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户牖”为实体,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有”的范畴;“室”为空间,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无”的范畴。两者结合,才产生了可以供人们适用的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建筑与语言进行类比,从文字——句子——段落——文章,这种文章的组成角度来看,砖、石、门、窗等这些组成建筑的元素构件可比喻为建筑的“文字”,由砖石堆砌,加之门窗形成的墙体以及水平搁置的板可以成为建筑的词汇或者说是建筑语汇,单体空间可比喻为建筑的“句子”,由墙体、板和独立的小空间组成的建筑单体可以视为“段落”,建筑整体可视为“文章”。同语言一样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语言单位,正确的词汇运用会使得作者表意明确,读者清晰易懂,如果词汇的错误运用则会导致语言的含糊、歧义。因此我们在对建筑词语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各类词汇的特性和适应的环境范围,以便更明确不同词汇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1.2建筑语法

语言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语法规则,例如把字句,被子句、祈使句等等。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套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一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言语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无论是结构规则还是使用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否则我们表达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

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如果说语音是语言特有的那么抛开语音,建筑设计也同样有其特有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这里所说的结构规则是指:使建筑能够形成的各个构成条件和逻辑条件要素及其组成规则,而并非单指建筑的土木结构)。如果违背了结构规则我们设计的建筑就会出现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或者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心里感受,达不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现象。同语言一样建筑设计也具有使用规则,建筑设计的使用规则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性质的需要,是否与周围环境能够融合到一起等等。

1.3建筑语意

建筑不仅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传递某种信息,因而具有语言的功能。人类的语言有着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建筑也是如此。语言的语意是一句话所要表述的内容,那么建筑的语意则是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如果说语言是诸多词汇通过特定的逻辑组合(语法)组成的,那么建筑就是由其特有的构件(建筑语汇),通过建筑的语法(建筑结构)所组合而成的。任何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建筑语言,人们在对建筑进行欣赏时同样也离不开建筑语言,这种语言也是人与建筑进行交流,对话所必不可少的。

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认为:“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我们来从语言学角度来理解建筑语言,语言是一个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特定的逻辑关系或语法系统。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达建筑的情感,审美等视觉、感觉信息的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建筑语言的运用同样也必须遵照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运用失误即使语言再优美那么整个这个建筑所带给人们的总体感觉也是混沌的。其表意也是模糊的,有时甚至会让人鉴别不出建筑的类型。只不过建筑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一整套规范,其组成成分是建筑的不同构件,例如门窗、墙体、楼梯、楼板等,这些使用构件除了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语意功能。在满足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合理运用加之用不同的材料、形体进行修饰来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建筑师通过建筑的语汇按照一定的建筑语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2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运用语言学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研究,就要建立一套适合建筑的设计语言及语汇和语法体系,进而指导我们的建筑空间设计。

2.1对建筑设计语汇的研究

在建筑设计中,所有能够影响人们感受的建筑元素,例如:建筑的门、窗、墙体以及表面装饰、建筑的空间表达等等,都可以称为组成建筑的语汇,广义上讲就是影响到建筑的形体、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流线、建筑类型等等给人带来心里不同感受的一切实体物质及虚有物质都可以称为建筑的语汇。建筑的语汇是组成建筑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汇类型适合不同条件的建筑表达。在满足建筑空间的表达模式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将语言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词汇,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次、量词、代词等等,不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用处,其适合的环境也有所不同,恰当的用词会使语言的表达更加明确,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词汇那么就会给语言的表达带来歧义,产生表达不明确的现象。建筑同样也是如此正确的运用符号表达会增进建筑风格表达的意味,相反如果错误的运用了建筑的符号就会使人们感到莫名奇妙,模糊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建筑意味。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放置一西方建筑则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相反改用中国古代园林的亭子等等就会增加园子的意味。转贴于

2.2对建筑设计的语法研究

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制约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背后的规则。简而言之,语法就是使词汇形成语言的逻辑规则。同理,建筑设计的语法是用于将建筑空间的语汇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将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能够给人所需要的建筑空间。语言的语法虽然与建筑设计的语法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将由他们所形成的结果进行类比发现,每一个描述空间的词语都会由其相对应的建筑语汇所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建筑空间给人的心里感受,同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一句给人带来何种感受的建筑空间的描述来设计建造这个空间。不同感受的词语,对应着能够表达这种感受的过渡空间所特有的空间组成词汇。研究建筑设计的语法就是为了对不同类行建筑的特点,风格和常用的一些语汇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套建筑特有的语法,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这种语法进行设计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建筑设计意图。同时也能够使得使用者更明确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

2.3对建筑设计语意表达的研究

任何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起到满足使用者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使使用者无论在心里还是环境上对所需要的空间都有一定的空间与心灵的交流。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不同空间合理的组合到一起,从而与周围环境行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也是一种建筑设计者的语意的表达。

建筑的语意是通过建筑的空间形体、表面材质、色彩等建筑的各方面要素以及建筑的本身特有的风格来表达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语意表达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适合表达建筑设计者意图的语法形式,接着再按照其所选的建筑形式进行正确的词汇选择,并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形成空间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建筑设计成果。接下来我们在根据不同建筑所要表达的感情用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强化。这样一个适合于建筑所在周围环境并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建筑师所要表达意思的建筑设计成果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所谓对建筑设计的语义表达进行研究就是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化,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组成建筑。不同的语法和词汇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称式的语法结构给人带来庄重的感觉,非对称式的语法结构会给人带来活泼的感觉。因此在进行语法选择和词汇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各语法词、汇的表达效果,否则会影响建筑师意图的表达。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语言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语言学对语言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将其分成语音、词汇、语法、语意)对建筑设计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其不同类型建筑的“语法”特点,不同建筑语汇适合的建筑类型条件、表达的不同情感等等,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建筑设计方法,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符合当地环境的、符合建筑设计者表达意图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童之侠.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现代传播,2002(2).

[2]张钦楠.从语言学和构筑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色[J].建筑学报,2002(10).

建筑结构逻辑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

引 言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是建筑设计主体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为基础,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建筑设计的诸要素进行系统整合,为取得具有首创性和一定价值的设计成果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本体、过程、主体、客体、方法、载体、实践应用等多方而的研究内容。考察其相互关系,我们发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诸多于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清这些辩证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1、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像其他一切思维活动一样,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因为任何创新思维首先在于对原有思维成果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又是在继承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以已有思维成果为前提和出发点的创新。表现为继承一创新一再继承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和永恒运动的前进过程。建筑设计思维中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既对立又统一。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首先,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可以从继承和模仿开始。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是以熟悉的对象为基础的。熟悉对象但不走”熟”径。其次,继承和模仿应当是取其精髓,弃其糟粕。继承和模仿正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但不应是简单的照抄,而是要积极地学习,尚无看齐,何谈超越。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辩证关系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当我们进行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活动讨,必然有一定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特征存在,而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特征也只有在智力活动中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北京)在全方位的教育一节中强调:“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共同促进,建筑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注意同步培养,只偏重于某个方面,必然会影响建筑师的健康成长。

3、硬客体与软客体的辩证关系

硬客体和软客体协同发展。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全球化情境中其内涵日渐丰富,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仍具有一定的纯粹性,仍是一门研究建筑本体的学科。建筑师必须要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了解最终落实到具体物质环境的营造上。而我国的建筑创作在某种程度上的附加意义远大于它所具有的普遍附加值,重视软客体而轻视硬客体的存在,要求建筑设汁既有“想法”又有“说法”,既有“个性”又有“亮点”,一些建筑师把一些国外的建筑观念、方法不假思索地运用到国内的建筑实践中,创造了一些“克隆”建筑、“化妆”建筑、“伪生态”建筑、“狂草”建筑,这些建筑设计忽略了硬客体和软客体协同发展,以致遮蔽了建筑的本来面貌。

4、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关系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逻辑思维的基础来自于非逻辑思维所得到的内容,其过程本身须依赖于非逻辑思维取得突破,并得以具体化。同样,非逻辑思维往往也渗透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为其明确方向、月标,加快思维的进程,使之较快地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逻辑思维的浓缩和跳跃,有可能表现为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展开和具体化、条理化,便转化为逻辑过程。建筑创作的过程,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相互排斥、相互作用、最后相互转换的过程。

5、发散与收敛思维的辩证关系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统一。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则是由“多到一”。发散以收敛为出发点,选定了设计目标才能向外发散:收敛要以发散的结果为前提。在创新过程中,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需要强调这两种思维的互补关系。美国哲学家库恩指出:“科学只能在发散与收敛这两种思维方式相瓦拉扯所形成的张力下,向前发展。如果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的能力,那么这正是他从事最好的科学研究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之一”。赖特先生说过:“我喜欢抓住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诗意的环境。”这个过程正体现出建筑没计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

6、正向与逆向思维的辩证关系

建筑没计创新思维方法是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对立统一。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二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设计中的问题经过逆向思维得到的创新点一般还要经过正向思维的具体化,而逆向思维的创新点被多数建筑师接受以后,其陌生化程度降低,会逐渐转变成正向思维的内容。吴焕加先生指导设计的间山山门,是利用逆向思维进行虚实反转的上乘之作,这种方式被广泛认可后,就成为一种正向思维,创新性大大降低。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对立统一。与求同思维无关的求异思维是不存在的,二者互为存在的条件。求异思维的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屡获成功之后,成为常态,也就转化为求同思维了。上海金茂大厦的形态来自于对中国古塔的联想,创新度很高,这种运用联想法的“求同思维”达到的效果是其形象与其他大厦的显著“不同”。

建筑结构逻辑篇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空间设计案例的研究,发现在当代形式主义泛滥的社会语境下,显示出肤浅的表象,对形式的过度重视成为空间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附庸风雅的简单造型和虚伪泛滥的文化符号只是人为主观臆断的结果。因此通过案例调研和分析,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空间的建构应建立在理性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单纯功能、结构、文脉、心理、行为的合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建构逻辑背后体系的建立将更具有生命力,笔者将这种体系称之为空间秩序。

关键词:

设计秩序形式逻辑

一、由设计形式引发的对建构逻辑的思考

空间形式的表现方法千万种,但是表现的核心只有一个,即真诚、完美的展现作品的想法。表现的结果有好有坏,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有些设计为了表现而表现,有些设计的表现不知所云,还有些设计表现风格土里土气,从根本上忽略了美学的存在。空间设计是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形式的表现力,只要将自己的思路清晰的展现,不需要色彩、形式、装饰的配合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形式本身是真实内容的表达而非虚假的表象。在形式表现的背后存在着一套严密的逻辑秩序,空间设计的结果就蕴含在设计作品的建构过程中。(图1)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古语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一词起初是指两种矫正方形和圆形的工具,后来被用来形容做事标准和法度,空间的形式主义设计往往绕开本质而求其末。当视觉刺激成为读图时代观者的追求时,建构视觉冲击背后的逻辑越发重要,否则没有中心的胡乱拼凑最终面临走向浮夸。密斯.凡.德罗的匀质开放空间极力消灭界限的存在,赖特的有机主义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舒展灵活,勒.柯布西耶的功能至上营造出粗野的浪漫气息,而路易斯.康将空间分隔并加以区分,以此来探索事物之间的差别,并置、阵列、集中、散落的空间秩序建构方式为他的作品带来了古典的神秘。伟大的形式背后必定存在革命性的建构逻辑和设计思路,空间设计的表现力来源于独特的空间秩序。(图2、图3、图4)

二、空间秩序的概念简述

广义的秩序是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狭隘的理解暗含规则、不混乱之意,建构空间秩序在于梳理和解决空间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元素单元与整体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存在并非相互独立,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组合关系形成空间秩序,变化多端的空间关系构成奇异独特的空间秩序,并通过特有的空间形式反映出来。

当我们从无到有建构一个空间时,秩序是一个被不断强化的过程。最初的现场也许是荒芜的大地、也许是废弃的厂房,人的参与才能使它具有社会价值,设计的参与重新梳理了它存在的合理性,空间的定义也会随之改变。新的定义是否准确在于设计者对各种构成要素关系的整合和在空间中各种各样秩序的建立,因为稳定的秩序是事物正常运行的保证。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而又富于直觉的努力”。秩序在空间的建构过程中是提纲挈领的骨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秩序以一贯之,而所谓的色彩、材料、肌理、纹样都是秩序建构框架下的具体内容,因为空间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或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建构过程,所以空间秩序也存在不同的层级。(图5、图6)

三、秩序在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孤立的空间最终只有一个结果――消亡。大到城市综合体,小到独立卫生间,人赋予它的社会属性使其无法独立,空间的构成同样完成于复杂秩序的建构。整体空间秩序的建构建立在对局部、单元空间关系分解的基础上,而局部、单元空间秩序的建构建立在对空间整体建构思想的延续上,整体秩序依靠局部秩序来实现,局部秩序需要整体秩序作把控,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建筑空间为此做了诠释。以圣家族教堂为例,从地缘关系、建筑空间构成、局部装饰皆体现出取法自然的构成法则,建筑在丰富异形的外表下存在着极强的“自然衍生”秩序。这种建构的独特性在建筑骨骼构架上的体现最为突出。摒除迷离的装饰,空间的骨骼――梁柱、拱券、门窗清晰地展现出来,假如作为空间支撑的骨架元素突然消失,无论多么丰富、华丽的装饰只能成为脱离树干的一片落叶,了无生机。只有框架与内容相互配合,才能创造出惊人的秩序和丰富的空间,表里如一的形式语言才能为观者带来深刻的空间体验。(图7、图8)

空间设计不是简单的风格复制,而是在概念初期就已经完成了最基础的理念建构,设计风格是随着空间秩序的建构而产生的,在设计当中风格、形式不占据主导地位。中式传统风格、中式田园风格、简约风格、欧洲古典风格、洛可可风格、地中海风格、伊斯兰情调、美式乡村风格、日式风格,不计其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笔者认为在这些风格之外还有其他的风格,还有很多丰富多样的形式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满于现状的设计师只会用懒惰的方法复制前人建立的成果。空间设计师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一味复制模仿知识延续了前人建构的空间秩序和思维逻辑,它是缺少时代性的。在结合时代精神的基础上,空间设计的建构逻辑可以与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相结合,创造一些诗文中、绘画中的非常美妙的空间。因为诗文、绘画表达了我们对美妙情景的一种向往,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由此建立的空间秩序才能将观者带入自然的秩序和美好的意境当中。

四、空间秩序建构对使用者的影响

空间秩序在两个方面控制着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第一,空间给予观者的直觉,即空间是否符合人的审美和心里诉求。人的直觉主要依赖于五官和感觉感觉器官,在空间感受中视觉带来最为突出的体验,没有视觉其余空间感受亦无从谈起。在梁柱构成的三维空间中,把方形平面四角的任意柱子挪动,位置的改变使空间显得不再稳定、呆板,视觉的不平衡给空间活泼的气氛,随着柱子位置的更换,观者对空间的心理感受会相应发生转变。空间秩序的差异和变化造成了观者感受的转变,井井有条和纵横交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取向,从构成学和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各有其构成方法和建构方式。

第二,空间引发的行为,空间秩序建构通常会暗示出空间的行为方式。居住环境中的客厅大都位于平面中心或者功能中心的位置,因为客厅作为居住环境中使用率最高的空间,其空间属性最为复杂,使用功能最为综合,其他使用功能相对单一的空间围绕客厅展开布局。假如客厅处于居住环境角落的位置,卧室、厨房、餐厅或书房空间占据中心位置,证明其家庭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必定存在特殊需求。特殊的建构逻辑形成特殊的空间秩序,空间秩序即成为特殊行为、思维方式的暗示。

以上两点结论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空间的使用者,只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秩序的重要性。此外,在空间秩序里存在一条界线将秩序与混乱划江而治。但是,秩序和混乱的概念此长彼消的模糊存在,无法清晰界定,因此空间秩序也无法用一个明确的优劣标准进行衡量和评价。秩序与混乱的存在和无法量化的事实逼迫我们用一种感性的思维加以区别,利用强弱这一概念形容似乎显得更为合理。空间秩序的强弱在于建构空间是否具有强烈的逻辑思维,使用者是否可以沿着建构线索去理解、掌控、使用空间。逻辑思维的缺失会导致人对空间掌控能力的丧失,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知所措和茫然的心理感受。空间逻辑继续恶化的结果使空间秩序走向它的对立面――混乱。混乱是相对秩序存在的反常状态,混乱空间的最高级是形成失控局面。人对于混乱空间基本处于一种厌恶、恐惧、担心的心理状态,同时给人的心理造成一种破败感和无法掌控的心理感受,针对混乱空间的排斥和反抗心理是大众的普遍措施。(图9、图10)

五、空间形式与空间秩序的关系

建筑物的空间秩序不能处于一个可有可无、混沌不清的状态,空间的秩序是建筑物的空间线索,抓住空间的秩序,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空间是人使用的空间,所以空间的秩序应该结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与空间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内在联系。人与其他物种的不同点在于人懂得思考、发现规律,并总结学习以创造新的人类文明。所以在建筑空间中,设计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从建筑的功能性向建筑的内在建构秩序方向转变,虽然秩序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结论,但是建筑空间特有的针对性创造出纷繁复杂的空间秩序,况且正因为秩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依据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才能创作更多不同的空间感受。(图11、图12)

故宫、凡尔赛宫、苏州园林都有其特殊的空间秩序,但是,笔者认为表现空间秩序最极致的空间设计应该是教堂。教堂是代表信仰、有纪念意义和场所精神的建筑空间,从它产生的时候,它的形式、尺度、材料、装饰、环境、陈设都是随着它蕴含的建构文化和精神秩序建造出来的,结构和技术是尺度、材料上的一个有力的支撑和实现依据。新的技术被创造出来之后,对教堂空间的影响深远巨大,尤其是对教堂形式和空间尺度的改变是空前的。但是无论是哥特式教堂还是巴洛克式教堂,它们的尺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的建筑材料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装饰题材大都是与教会有紧密关系的题材元素,它们在整个城市的地位也是极其相同的,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教堂建筑空间的产生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其背后深刻的建构文化是形式的根本支撑,容易做到的是形式的复制,难以办到的是建构文化的转移。(图13、图14)

六、空间的认知过程

建筑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随着改变,建筑空间的表现形式趋同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趋同。当今中国许多古城可以随地看到麦当劳、肯德基的店铺,这些店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毫无地方特色。地域性在这种全球化的建构中丧失殆尽。因此能发挥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在城市建筑、空间中的作用不仅是传统符号的罗列和复制,而是找寻城市独有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历史记忆、文化积淀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在处理特殊、复杂的关系过程中城市特色自然会形成独特的社会秩序,因为每个地域的人、气候、环境、地貌、食物等因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秩序的独特性帮助城市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特性,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

建筑结构逻辑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型钢砼组合梁柱;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选用更合适的施工技术能有效保证建筑安全性,型钢砼组合结构主要是结合了钢筋以及混凝土的这两种特殊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组合结构的承载力非常强大,还有较高的抗震系数,具有独特的变形钢力,还不会受到施工荷载的影响,完全能承受所有外来的施工荷载力,在高层建筑中很受欢迎。型钢砼组合结构实际施工中,由于转换层之间的跨度过大,还是处于荷载超重的情况下,所以在施工前要依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将这一结构的特性发挥出来。

1工程简介

某一核心地段的高层建筑在建筑规划中,其建设的总体面积有9.5万平方米左右,整个建筑的共有45层,其中地下是3层,地上一共有42层,整体的建筑高度在142米左右。该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是十字形状的型钢柱,共有偏心型钢柱和不偏心型钢柱两种类型,在施工中需要焊接作业,并且达到一级焊接水平,尤其是在钢牛腿、两个平行腹板一级翼缘板之间的焊接,对于其他部位的焊接,主要达到二级水平就可以,整个建筑施工的要求都比较高,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控制好施工技术。详细的型钢柱结构见图1。

2型钢砼组合梁柱在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2.1设计好梁柱节点部位的二次深化

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就是梁柱节点部位,这也是所有施工部位中最重要的环节,那么做好这个部位二次深化的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以此才能将框架结构型钢柱衔接部位的施工给做好。在做梁柱节点二次深化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施工的质量,特别强调的就是要分层设计和分柱设计才可以。在这个深化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梁的主筋要绕过钢柱,穿过腹板也可以,但是要确定是贯通的。其次是加设钢牛腿,在梁柱节点中找好位置,并对这两者进行焊接加固。最后是要将螺纹套筒给焊接到型钢柱翼缘的部位,还要将梁柱的主筋和螺丝套筒给连接在一起,保证稳定性。

2.2设计吊装档案

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型钢砼技术的同时,还要将吊装方案给设计好,主要是因为施工的场地不够大,在堆放材料或者对材料进行加工会受到场地的限制;其次是因为在比较繁华的地段进行施工,周边的交通流量比较大,高峰期的时候还会出在拥堵状态,对施工现场有一定影响。最后是因为施工现场的塔吊机械最大的起吊能力有限,和要求的标准有所偏差,所以要将塔吊机械设备所需要用的情况在设计方案中标明,为了型钢砼梁柱的吊装工作做好准备,以此能对其进行分节设计,能使吊装工作更加细致化,不会出现过多的差错。在选择塔吊设备型号的时候,要依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来定,这个高层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层数也比较高,还是在闹市区进行施工,没有较大的作业区域,根据这些情况来看,选择塔吊就要选择大质量的塔吊设备,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环境和施工设施多加考虑,能节约成本的地方就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从而选择出更合适的塔吊设备。此外,这个建筑中应用的型钢砼梁柱结构是两层一个吊装节,型钢柱结构的标准质量还是0.4吨,在选择吊装设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设备的起吊能力,依据参数去选择,不能用过小起吊能力的设备。在选择好起吊设备之后,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的现场,对其进行安装和设置,保证安装没有差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施工,在设备进行施工作业的时候要保证起吊的安全。

3合理安排型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工序组织

3.1要做好前期的施工工序组织安排工作。比如,在该建筑的地下一层施工建设阶段,把该楼层的整层看做是一个施工阶段,施工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模板以及施工劳动力等施工因素都按照一个正规的施工阶段进行资源配置。在楼面混凝土施工工序完成后统一进行吊装、焊接。但是这个阶段中很容易由于钢筋土和木工没有工作面造成窝工现象,导致施工工期延后。所以要做好对前期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严格按照首先混凝土浇筑,其次验收、型钢柱吊装以及各个部位之间的焊接和验收,然后进行竖向钢筋的绑扎和竖向模板的施工建设,最后是对模板进行质量验收,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只有统一按照这样的施工工序来操作,才能及时完成施工,并且保证施工质量。

3.2做好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整。该环节是首先做好对前期工程施工的总结,为了给流水施工提供便利,要合理的解决好工序之间和工种之间的技术穿插使用,将总的施工合理划分不同的是公关界,按照划分好的施工模块共组两再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和劳动力数量,来做到最大限度的缩短工序间的施工强度和施工时间差,这样对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可以起到缩短工期的作用。

3.3要构建完善清晰的工艺逻辑关系网络控制图。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做好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整,除了要在技术领域制定出适合工序逻辑关系的技术方案外,还需要构建涉及到各个工序领域的逻辑关系网络。就以该建筑体为例,可以将整个楼体的某一层划分为两个平均的模块,在对该楼层进行施工建设时,首先在任意一模块的竖向模块穿行型钢柱的校正和焊接施工,然后再对整个柱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等到平台模块的施工结束后,进行钢柱吊装施工,在施工中,要做到初步校正施工和钢筋绑扎施工同时展开,此外还要在施工时保持和钢柱平行。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应用型钢砼组合梁柱这一结构进行施工,要综合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并重视是各个施工工序间的衔接和制约作用,在具体施工前,要依据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在其中,保证施工不受到硬件设施和机械设备的影响,确保施工工作不会被延误。应用这一施工技术,能有效节约施工的成本,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能,但是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不能只重视工期而不重视质量,要从多方面控制型钢砼组合梁柱施工的质量,保证高层建筑质量达到施工标准。

参考文献

[1]吴景霖.某高层建筑型钢砼组合梁柱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