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审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0:51

医院药品审计篇1

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采购。而对这项内容的审计,有利于规范医院的物资釆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效率,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增长。

二、加强医院药品卫生材料采购审计的重要性

(一)规范物资采购环节

加强药品卫生材料采购的审计,有利于从程序上规范物资采购,通过审计不断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环节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防止釆购人员从中舞弊,有效防范暗箱操作。同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二)降低药品材料成本

强化相关采购的审计,规范招投标,物资釆购环节的规范化,有利于在购买同等质量药品材料的情况下,取得最低的购买价格,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给患者带来实惠,既得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三)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营主体,在药品卫生材料的釆购中医院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通过加强审计,规范比价购买和招投标程序,有利于选择良好的供货渠道,合理计划采购的时间、数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四)强化审计功能

通过加强药品卫生材料的审计,有利于强化医院内部的审计意识,使得医院相关部门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并且在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中都按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办事,促进各个业务功能的完善,强化审计功能,帮助医院各部门形成良好的审计观念。

三、强化采购审计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采购事前可行性研究审计

在进行药品卫生材料采购之前,则应该加强采购的事前可行性论证,可行性研究除包括药品卫生材料购买的必要性外,更应考虑相关药品卫生材料购买将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低,考虑相关物资在医疗市场中是否先进,实用性如何,是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好的效果,同时药品卫生材料供货商信誉如何,是否具备产品生产资质,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采购审计应就上述可行性研究进行充分的监督,防止部分人员或者部门由于提升形象需要而非实际工作效果需要提出购买申请。审计人员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计时,除对论证文件进行认真审核外,还应深入了解可行性论证文件中相关术语和指标的含义,防止因为专业性强而无法准确判断可行性的可能性。另外,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可行性报告,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参与审计和监督。

(二)招标评标审计

对于药品卫生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批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招标项目形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同时使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文件是否列明相关事项,例如:投标人应符合某些资格限制,招标公告的时间和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具有主观性,评标是否公开,是否公平,投标单位报价是否合理,投票报价是否有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有无串通以报价的情况等。

(三)支付结算审计

在对药品卫生材料采购审计过程中,应加强资金支付及结算的审计。主要包括对购货原始凭证,如:发票、入库单、运费单等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采购的数量、品种是否符合要求,供应商是否指定供应商,支票存根是否连续,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情况与企业货币资金支出账务是否相符,是否与出入库信息相符。对于有销售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情况,应核实有无贪污舞弊的现象,有无采用现金进行大额结算的现象。

(四)强化合同审计

在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采购行为中,部分合同由于签订不严谨,导致医院遭受损失。应强化合同审计,约束双方当事人依合同办事,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保证合同条款的明确完善。一是合同条款的审计: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国家法律,危害社会利益;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善,有无损害医院利益的不利条款;审查合同单位名称与中标单位是否一致,双方当事人名称和地址是否齐全;审查合同标的是否与中标采购物资相符,数量及质量要求是否清楚载明;审查价款及付款方式是否明确;审查交货方式、时间、地点是否具体;审查合同是否订明违约责任及解除办法。二是合同执行审计,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未执行的情况;审查执行不完全的合同,并查找原因。三是合同变更审计,审查变更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属不正常变更;审查变更是否经双方同意,是否属单方变更;审查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发行了变更审批手续。

(五)物资验收审计

验收物资由独立于采购、付款的质检部门承担,质检部门对照合同对各类物资的数量、质量、型号进行查验,填写质检单并经质检人员签字,以明确责任。只有经质检合格的物资,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抽查已入库物资,逆向查找该批物资是否有经质检人员验收签字的质检单,并与采购合同核对,看实物、质检单、合同三者是否一致,检查和考核质检部门的工作,把好质量关。

四、结论

医院药品审计篇2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成本核算;药品收入

[Doi]10.13939/ki.zgsc.2016.40.076

1引言

作为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药品,是医生为病人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同时,药品收入是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成本也是医院经营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与核算,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资产安全、成本控制及降低病人负担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药品管理,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对于促进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着重大意义。

2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医院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药品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医院药品管理组织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一些医院药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不合理,造成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交叉缺失或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建立医院药品四级管理组织结构,第一,在医院领导下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成员、临床各科主任、纪检、审计、财务人员组成,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审核批准医院药品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审议医院药品新品的引入,以及药品管理的其他重大事务;第二,分管院长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审批,临床急需药品引入的批准,药品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批,以及临床用药的管理;第三,药剂科成员由药剂科主任、采购员、药品会计(由财务科派驻)、临床药师、药库管理员构成,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的计划、采购、入库、核算、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第四,门诊、住院药房,成员由各药房主任和发药员组成,负责日常药品的调拨和住院病人处方、医嘱的审核、发药。

2.2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第一,建立医院常规药品使用目录,完善药品新品种引入机制和流程,明确各机构职责。目前部分医院药品在用品规范混乱,引进药品新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造成满足不了病人治疗需要,另一方面造成药品部分品种多余、滞销、积压浪费,不必要地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差错的概率,提高了医院药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为不良产商临床促销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改进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和地方基本药物目录,由医院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治疗需要,提交本科室药品使用品规,交由药剂科汇总,药剂科对各科室提交的药品品规,对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整理汇总,形成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初稿,交由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同意后再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对药品目录初稿中的各品规要严格审查,重点审核药品各品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审核通过交由委员会主任批准执行,形成本院的药品使用目录。另医院每年可定期根据此流程,调整完善药品使用目录,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及病人治疗的需要。药品目录出台后,医院药品的采购、使用必须严格在目录品种范围内。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品种,病人确实治疗急需,由医生填写药品临时采购报告,详细说明病人信息、使用品种、剂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由药剂科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采购。

第二,调整完善医院药品流通流程,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部分医院药品采购流程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经常造成部分药品断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用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品种滞销积压,造成报费损失,提高药品经营成本。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各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仓库储存条件,每月形成2~3次批量采购计划,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前期药品消耗量,结合医院药品现有库存量,另考虑到医院病人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出具药品采购计划稿,交由采购员整理,采购员对计划采购稿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医院采购目录制作采购计划表,按各采购公司详细列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形成的计划表交由药剂科主任审核,药剂科主任重点对医院的急救品种采购数量结合库存量进行考量,并对其他品种采购量根据有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后采购。另可建立对医药公司供货情况的考核机制度,避免医药公司供货不及时、故意不供货等行为。

第三,调整完善药品入库入账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现今部分医院管理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时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出现。

改进措施:根据医院药品工作制度、流通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形成药品三级账管理核算方法,财务科负责药品总账的核算管理,药剂科(药品会计)负责药品明细账的核算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实物账的核算管理。

药品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清单对药品进行挂账入库后通知采购员进行审核确认,采购员根据验收记录,详细核对每个品种品名、规格、产地、价格、数量,无误后在信息系统上确认,完成药品的挂账入库,增加药品的实物库存,药品会计根据采购员、审计审核合格的发票,在挂账入库的记录中对药品进行冲正入账,同时重点核对药品的价格。

第四,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部分医院存在药品价格管理混乱,调整随意,责任不明确。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完善调整流程。采购员根据国家价格政策、地方招标采购目录或询价记录(询价流程由纪检、审计人员参与)制作药品价格调整目录,由纪检、审计人员、药剂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同意后交由药品会计人员在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中执行调整。

第五,调整规范药品核算方法。部分医院存在药品核算方法混乱,有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不能正确地反映药品经营成本。

根据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建议医院实行实进实出会计核算方法,这样能够正确核算反映药品的经营成本。

第六,明确药品实物负责人,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部分医院药品仓库、药房或多或少存在账实不符,药品质量保管不当等情况。

改进措施:由医院指定药品库房的实物负责人,仓库为仓库管理员,各药房为各药房主任,负责本科室药品的日常核算管理,同时,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房药品进行清查盘点,对出现的账实不符、报损情况查明原因,上报院领导,如系人为因素,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由药品会计根据盘点结果调整药品明细账,财务科根据药剂科月终上报的药品盘存报表调整总账。

3结论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药品管理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是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的一点建议。因此,医院要建立起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成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成本意识,一起努力,共同做好严格管理药品,共同促进医院的良性有续发展,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管理药品,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审计篇3

【关键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药品管理

医院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其内部管理是否规范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推进,医疗行业开始向市场综合模式转型,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及对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是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加大力度,推动该制度的切实有效落实。

一、当前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规范现状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会涉及医院的各部门、各单位、各层面,只有医院上下统一组织协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医院的管理层并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规范化管理,没有意识到医疗体系转型及市场化发展对医院发展产生的影响,部分高层管理者一直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实用性不强、且程序复杂繁琐。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有的医院仅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做表面文章,并未将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到实处,使得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控制制度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其内部会计结构非常复杂。目前,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各医院对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医院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隐患。部分医院虽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不到位,造成医院管理出现漏洞。

(三)缺乏预见性

当今医疗体系中占据垄断地位的依然是公立医院,其在编制上仍然属于事业编制。主要领导层对医院资金预算不够重视,资金运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尚无成熟的集体决策机制,在资金运用上没有做到充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分析论证及项目细化,造成医院的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二、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规范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升认识水平

首先,医院管理层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医院的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从内心树立起只有切实搞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医院持续长远发展这一思想意识,将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视为医院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加强领导,落实执行。同时要将该工作与医院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医院特有的奖罚机制。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落实较好的部门或者单位要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对于工作拖拉、不切实执行的单位要给予必要的惩戒,对该工作的考核也要与其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紧密结合。其次,医院的全体员工要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要不断向医院全体员工强调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与药品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医院职工将内部会计控制这一工作视为自己的分内工作,全院上下齐抓共管,以有效推动医院整体运行的健康有效进行。

(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领导要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内控管理理念,充分结合医院自身发展实际状况,调动全院上下职工群力群策,共同建立健全医院的管理制度与相关工作细则,如《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及其细则》、《绩效考核制度》、《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等等,要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责任到人,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同时制定科学精简的办事流程,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在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真正实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高效有序、规范科学。

(三)提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医院的管理者,无论其从事的是财务管理工作或是药品管理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医院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相关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及整体素质。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及培训,落实专业化考核及绩效激励机制,以激励相关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智慧与潜能,为医院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四)建立财务监督机制

首先,要强化医院财务审计监督。医院的上级财务直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财务的审核力度,派遣具备专业技能的财务审计专员,对医院财务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监督与指导。当前,大部分医院都在推行财务公开化,因此对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组织专门小组商讨解决办法,切实执行一事一议,并将处理结果公布出来。其次,要不断完善医院的民主理财机制,这是对医院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核心。应在医院全体职工中推选相当数量的职工代表,组成医院的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制定主要工作计划,拟定并落实民主理财相关制度,真正实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阳光、民主。最后,切实推行医院的“阳光财务”,财务公开是对医院财务监督管理的最有效途径。医院的重大决策或者项目要经医院代表大会商讨、审议后方可决定,财务全过程都要公开化;利用公开栏、医院院报等将财务执行过程公开化,公开栏应设置在便于公众查阅的地点,实现真正的“阳光财务”。

(五)科学预算降低风险

医院进行资金预算可对其整体运营工作起铺垫作用。首先,应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将科学预算工作作为一项特殊的重要工作看待;其次,应由专业人士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进行与预算工作相关的调研、分析、制定及实践,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细化详尽,细化到项目的最子级目录,通过预算要能够清晰的预测到医院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同时要充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保证制定的预算切实可行;再次,要注重医院的开源节流,充分挖掘出医院内外综合潜力,不断拓宽集资渠道,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评估机制,积极防范医院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与风险,尽最大努力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六)规范进行药品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流程

1.规范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国家相关法律对医院的药品采购、应用及反馈等方面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各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在遵循国家具体药品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成立药品采购管理专门部门,并成立由院长亲自负责的药品管理纪律监督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由医院的审计、纪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不断加强对医院药品采购、引进、领用、反馈、监督等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切实推进药品采购申请、审批的公开公正。在加强采购流程监管的过程中,要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权限,责任到人,实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最终确保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安全有序。

2.规范对药品采购申请资料的审核。首先,要加强对药品供应商的管理。要结合国家对药品采购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本医院的具体需求,科学确定药品供应商。在单位领导层研究确定采购需求计划后,方可将其纳入药品采购计划范畴,切实加强对药品供应商资质的考核。其次,要严格考核供应商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其提供的药品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还要结合临床病患反馈,对重大纠纷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严格考核,相关考核资料归档管理,确保对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

3.规范药品的管理流程。对购进的药品执行严格的验收入库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核对采购药品的审批文件、发票等资料,确保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并对药品实行分类保管;同时,药品出库时也要严格审核其申领单、领用数量等资料,确保药品入库有源头、出库有去处。

(七)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医院要制定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申购与审核批准、询价与确定供货单位、订立采购合同与审核批准、药品采购与验收入库、验收入库与会计记录、申请付款与付款审批执行等不同工作由不同人担任,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实现不兼容职务的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同时,在不同部门也要做到明确分工、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相互补充,如药房、药品仓库、财务部门及临床科室等部门,要确保药品的整个流通管理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八)加强药品财务核算的内控制度

医院财务部门应通过制定合理的药品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加强对药品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通过医院的招标委员会或者药事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审核药品的采购合同及发票等凭证,依据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审核药品的采购申请单、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发票、验收入库单等资料,对审核无误符合付款条件的药品采购业务,按规定流程制定付款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付款动作。其次,付款工作要严格遵循医院的付款管理制度执行,对不符合管理制度的,财务部门有权拒绝执行,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联合把关的会计内控制度。再次,财务部门要依据相关原始凭证及资料及时记账,并定期不定期的与对口部门核对账务数据,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后,财务部门要对衡量药品管理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为医院的药品管理及其他重要管理决策提供有效财务数据支持。

三、医院内部进行会计控制及药品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管理制度可确保医院的各项业务规范、科学、高效的运行,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监督、协调、控制医院的业务活动、财务管理及经济管理等,该管理框架是医院管理的综合框架结构,立足于会计,但不仅限于会计,对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防止医院资产流失、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促进国家法律落实

医院内部控制及药品规范化管理体制的综合性非常强,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医院管理中以权代法、甚至是人治高于法制的恶劣现象,促进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对医院日常业务等处理方案、办法等起到关键的监督、引导、控制作用,对医院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将医院的各种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二)是医院财务资料准确完整的保证

医院的财务资料可真实、准确、完整的反映医院的整体状况,可为医院的日常运营、发展规划等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医院通过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医院日常业务中的相关资料、手续、凭证等更加完整科学,相关科室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促进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同时也增加了对相关资料进行会计复核及监督的关节,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等,进一步确保了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

(三)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效益

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机制是一个综合完整的管理框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通过严格的会计控制加药品规范化管理,能更加明确医院各科室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心,大大提高其日常工作效率,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激励体制,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及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体制的落实可以降低医院成本支出,确保医院减少投入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效益,不仅增加了医院内部的经济效益,还能产生较好的品牌效应及社会效应。

(四)降低了医院的经营风险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医院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对于内部管控仅做表面文章。医院的管理层片面追求医院规模的扩大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未做科学充分调研的前提下盲目购置各种医疗器械与设备,盲目引进新技术、使用新药品,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经营风险。而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及规范化的药品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站在财务专业角度给管理层提供管理建议,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药品供应单位的规范化管控,有效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系数。

(五)强化了药品管控

医院管理上建立起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在药品的采购、入库、仓储、管理、出库、运用、回收等完整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对药品的流转做到准确掌握及有效管控,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医院财务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对药品的使用流程进行科学的规范,同时还可以及时对医院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专业水平、确保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医院通过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制度,能做到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通过转变思想、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实施财务预算与监督、规范药品管理流程等措施,极大提升了医院整体水平与综合效益,强化了药品管控,促进了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华.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药品管理[J].经济师,2011(8).

医院药品审计篇4

关键词:药品采购;规范化;管理措施

药品是医院为了保证医疗活动正常开展而储存的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健康发展。而加强药品的采购管理,规范药品的采购行为,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前提。现就医院药品采购的规范化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一、药品采购管理组织规范化

医院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药品采购管理组织,由分管院长负责,成员包括药剂科、纪检、财务科、审计科及临床科室主任等,负责药品采购计划、新药引进、供货公司评价、药品品种、价格,采购合同及付款等环节的审核、监督。制定了新药引进、药品采购、储存、出库、药品调剂及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使用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强化各流程的监督和制约,使各项管理制度合法、适用,全面系统,保证药品工作安全有序。

二、采购程序规范化

1、供货方的规范化管理医院根据药品供应情况及医疗需求,按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建立合格供方管理制度、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审核制度供货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等,确立药品采购主渠道,合理选择供货方。药剂科将供方的资料汇总整理,上报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对供货方进行选择、评价。评价、选择的准则为:药厂及经销商的生产、经营资质齐全,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生产或经营许可证,Gmp或GSp证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质证明。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所提供药品符合国家标准对供方提供药品的历史情况、质量状况、及其他使用者的经验,自身的顾客满意度水平、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评价。对供方的履约能力、财务经营状况、价格及售后服务和支持能力如遇有药品近期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时供方的应变能力等条件进行评价。经过评价、选择后,确立合格供方,并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建立合格供方档案,药剂科留存备查。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由院长审批后生效,由药剂科负责合格供方的动态管理,每年对合格供方供货业绩进行评价,将供货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报院长审批后,取消合格供方。根据供货需求及合格供方选择评价方法增补新的合格供方。

2、采购药品规范化

(1)建立药品采购审批制度医院药品采购由药剂科专职采购员进行采购,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行使采购权。普通药品的采购授权由药库保管根据各部门申请及库存情况,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交采购人员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根据医院的采购政策进行采购。新药的采购按照《新药引进管理制度》,由临床科室主任根据业务的开展情况填写新药申请表,报药剂科统一汇集整理,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由药剂科组织采购,临床急需、特殊需要药品由临床科室主任填写急、特需药品申请单,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方可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采购,包括麻醉、精神、毒性药品,易制毒药品、疫苗的采购等按照相关管理制度采购。

(2)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保持合理库存药品采购在保证药品及时供应的同时,要加速药品周转率,合理控制库存。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提高药品占用资金的使用率。我们探索制定合理的采购模式,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一般按照一月用量采购,对于一些有效期比较短、用量较为波动,采用少购勤购的原则,特需药采购为一次采购量,新药采购根据临床申请少量采购,并做好用药调查,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掌握新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对用量使用正常的新药进入医院药品基本用药目录常规采购。对半年用量很少的新药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淘汰使用,不再采购。

三、采购药品帐物管理规范

1、药品验收入库管理对购进药品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由药库保管员及采购员根据药品随货通行单及发票核对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号、批准文号、数量等,特别注意核对效期、数量、产地等,对进口药品保存《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及《进口药品通关单》,对需冷藏的药品检查是否符合运输的标准。对实行批签发的生物制品核对《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及《生物制品检验报告书》,验收合格后填写相关验收记录,签字确认,交由药品会计入库。

2、规范化药品的出库管理。在药品的出库管理中,要根据各科室的医药使用情况而定,规范药品出库单的填写情况,不容许有错别字,填写正确的日期,在出库数量和金额上采用大写形式,在药品的发放中,要采用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单要一式三联,科室一份,出库管理员和发药人员各一份,保证医药用品出库的规范性,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录入中原始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3、做好药品储存的分区处理。在药品的储存管理中,同一种药品要根据生产日期与产地区别摆放,并且明确不同药品的储存方式,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养护方式等。对于不同种药品要根据科室和药效来摆放分类,如治疗心脏病的一类药防治的一起,具有消炎功能的防治在一起。在医药的综合管理中,还要区分开不合格区域、进货区、退货区等,每日要根据摆放的形式进行盘点,并与自算计记录系统进行核实。

4、规范药品的采购记录。在药品采购中要根据采购环节和经办人的不同进行信息数据的记录,保证转接过程中的真实性与一致性。其中包括采购初期的购买计划单据、购买的单据、入库单据和出库单据等,在相关科室使用和后期的药品处理中,还要有科室的申请单、不合格处理单、药检单据与价格文件等,从而从药品的各个方面都落实了管理,保证了药品采购信息的完整性。

5、重视医药采购中的审计工作。审计是利用数据进行采购全过程的审核,是监督采购规范化进行了强制性保证,在审计中,工作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对所有的单据进行复核,在签字无误后交给财务科进行下一步的管理。

结语: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动中,我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对先进设备和医疗药品的使用,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现代化科学管理中,医院除了医疗技术需要得到重视外,还要注重药品采购等管理,通过对管理流程和内容的规范化处理,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医院的经济利益。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简化工作流程与内容,促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双重构建,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审计篇5

1药品质量管理

1.1规范药品采购管理

严格按照药品采购制度、流程及自治区卫计委药品招标采购相关规定,依据本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制定采购计划,并上报卫计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卫计委直属医院药品招标采购中标合同,对临床急需使用的计划外药品,执行本院“新药引进暂行管理办法”。定期对临床所用药物进行安全性及疗效的评价,综合分析药物使用情况,提出采购目录的优化意见并上报药事会。

1.2规范药品入库验收及储存管理

严把药品入院的第一关,逐批进行入库前的验收,凡药品品规、生产厂家、批号、数量等信息与送货单不符或药品包装有破损及发现有其他质量问题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并做退货处理;对库存药品实行合格药品区、待验区、不合格药品区的色标管理。在库房、药房配备与药品陈列、储存相适应的设施与设备,按照药品贮存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在一、二级药库设置冷藏、避光、通风及防虫、防鼠等设施,每天按时观测记录温湿度,当温湿度不符合储存条件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以确保药品质量。对形似音似等易混淆的药品做到分开放置,标识清晰。参考内地医院高危药品目录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专架存放高浓度电解质、抗凝药、胰岛素等高危药品,并设置黑色警示牌。“麻、精”药品严格执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药品效期管理制度,做到药品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定期检查药品效期,对近效期药品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保证账务相符率。

2临床用药安全管理

2.1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安全用药相关的药事管理工作制度

制定本院“药品处方集”,抗菌药物、特殊管理药品临床使用等一系列临床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药品遴选制度,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2.2规范调剂管理

药品调剂是药剂科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其规范化管理与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密切相关。在调剂过程中,重点要由药师及以上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等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及时与处方医生沟通,真正将“四查十对”核心制度落到实处。调剂中必须有第二人核对,急诊独立值班时双签字核对,以确保调剂的准确性。对取药患者及前来进行用药咨询的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尤其关注小儿、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对临床退药申请按照本院临床退药相关规定及程序认真把关、处理,确保需二次发放药品的质量合格;对调剂差错事故严格执行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并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3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

按照本院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小组每月点评100张门诊处方和30份出院病历。按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抽取处方,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专项点评,认真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并将点评结果上报医教处,由其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公布点评结果,并将不合格处方纳入医院质量考核目标,以促进合理用药。

2.4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药,其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卫计委自2011以来连续3年开展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颁布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一系列文件,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其中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做出了若干硬性规定,制定了临床合理应用相关指标。药剂科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上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4.1严格遴选抗菌药物品种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第十九条规定: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2]。药剂科按照上述抗菌药物遴选原则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临床实际需求,起草并向药管会提交了我院抗菌药物遴选讨论稿,通过召开抗菌药物遴选专题会议,将我院的抗菌药物品种由原有的78种遴选至49种;对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特殊感染患者,执行临时采购程序。

2.4.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明确的抗菌药物分级原则,协助药事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完成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按照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文件规定,制定了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单”。规范各调剂室抗菌药物的调剂管理,尤其加强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门诊不放置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确保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

2.4.3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药剂科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负责对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每月统计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我院医教处参考药剂科统计出的近几年我院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综合数据,最终根据临床各科室不同专业、病种特点,设定了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并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目标,努力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相关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3]。竭力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2.5加强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

据文献报道,我国每年有26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aDR)住院,其中19.2万人死亡,医院开展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对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药物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作为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负责部门的药剂科要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aDR报告及其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指导临床科室aDR报告兼职人员真实、规范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定期将本院的aDR报表上报至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aDR监测中发现的涉及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查阅相关药学工具书,并及时与临床处方医师沟通,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药物不良事件。

3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监控体系

必须建立健全由科室负责人和接受过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的人员组成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组织,由其按照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定期对药剂科各部门及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质量及安全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本科室及临床涉及药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写出书面总结,并通过《医院药讯》、医院局域网等平台向全院通报用药安全监测结果,并将此次发现的问题作为下次检查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医、药及护理人员药品质量管理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到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随着药事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及医院药学的发展,药事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药学工作者要以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为契机,深刻理解等级医院评审的内涵,不断提升药事管理水平,以实现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

作者:泽碧单位:自治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怀全,林平,等.医院评审中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J].药品评价,2012,9(29):6

医院药品审计篇6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制度;监督机构管理(理事会审计)

[中图分类号]RR19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1(b)-147-03

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undernewaccountingsysteminhospital

XieXiaomeiwanGXuewenZHanGYongzhengXiaRongLiDanxia

DepartmentofFixedassets,theSixthpeople'sHospitalofShenzhenCity,Guangdongprovince,Shenzhen518052,China

[abstract]thecurrentaccountingsystemwillbereplacedintherapiddevelopmentofthesocietyeconomy.thearticlediscusses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processingandhowtosetupinternalandexternalsupervisionandmanagementmodeusingactualcasesinhospitals.thehospitalcouncilofaccountingfirmsauditsandimprovesinternalaccountingsystemsinhospitals.withthediscussiononnewaccountingsystemreform,andnewmodesofinternalandexternalsupervisionofhospitals,wecanpromotehospital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ystemstoimprovetheworkandthe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invariousways.

[Keywords]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newaccountingsystem;Supervisoryorganizationmanagement(Councilaudit)

由于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医院及上级部门及理事会审计等会计内外部门用户的不同需求,目前的医院财务报表及会计信息明显滞后于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

1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后会计信息现存的问题

1.1医院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完善

医院财务系统的内控制是医院财务系统的目标计划的实施,包括对财务会计及其管理的态度、方法、程序以及其他确保达到目标的评估和监督等措施;配合目标,使工作能有条不紊、经济高效率运作的管理过程,完善医院财务系统的内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证[1]。目前,因为很多原因,内控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医院财务系统会计的相互牵制和监督的本质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案例①某医院由于药品收发存管理使用的软件数据不准确,药品台账与月报表数据异常出现负数余额,医院实际上放弃了对药品的数量金额式台账管理。除药库发往药房的药品数量基本可以核对外,药库药品入库量、药房药品发出量都无法与财务核对,药品实物账与财务账没有有机联系,药品收发存实际上失去财务监督。②某医院药品财务账与实物账入账标准、入账时间不一致,药品账实存在差异,截至19**年12月30日,药品财务账比实物账少。该项差异原因不明。

分析造成药品财务账与实物账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①药库与财务账记录药品入库的标准不一致。药库根据每月药品的实际入库量记账,而财务账是根据当月经审批后的药品采购发票金额入账,对已入库但发票未到的药品采购没有估价入账。②部分小额药品采购财务直至付款时才作为药品采购入账。

1.2医院收支记录不实

主要表现在医院的各项支出记载混乱,有的医院通常会虚报收入,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划分不清楚,违反了会计准则。

医院收入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取得的业务收入和从事其他活动取得的资金以及从财政和主管部门取得的补助经费;成本支出是补偿医疗活动耗费的量尺,是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依据;负债是指医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2.1医院收入不准,严重影响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医院收入是完整反映医院收入全貌,其准确与否直接体现医护人员创造的劳动价值和财政补助政策的落实。然而,一些医院是以虚报收入的方式来增加当期盈余,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贷款优惠。

案例:某医院在19**年举办搬迁新住院大楼庆典时收取的赞助费15万元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1.2.2成本开支核算范围不清,造成成本失真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是成本核算的重要任务。某医院经济效益较差,为了创造业绩、把应列入成本的费用撇在外,造成成本虚减,相反,则尽量扩大成本开支范围,导致成本虚增、利润虚减。

案例:某医院分别将购置单价1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直接列入“医疗支出”科目。这样会形成重复列支,因为购置固定资产时,同一经济事项,两次列入成本,会造成成本的虚增。

1.2.3医院财务会计信息数据、信息传递不科学,披露缺乏预测性和多用途性案例:某医院业务流程中数据传递不科学,造成重复劳动,错误无从发现。选择药品会计、材料会计等岗位进行访谈。介绍自己工作时,都要打开很多电子表格。这些载满数据及信息的表格,都是为了满足自身财务核算数据、信息需要设计的,因为已有的业务信息无法直接利用。而且还达不到内部牵制、交叉复核的效果。现在重复劳动,目的只是实现账实一致。这种情况下,出现错误无从发现。

1.2.4医院现行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多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已是多部门的了,他们中许多人都不是财会专业人士,现行医院的财务会计报告内容和格式过于专业化并且感觉比较难懂。比如:①医院的财务及会计信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这样就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②医院现有的会计报告方式不方便使用者理解,各行各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及理解的程度不同,因此,尚不能满足多方面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2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医院的变革和发展需要更加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提供决策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2-3]。针对当前医院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众多不足之处,政府提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我院在此次改革中被选为试点医院。笔者对于使会计信息更准确真实,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医院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解决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应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的内控制问题。通过医院内部会计实时控制的构建,可以准确及时提供医院各项会计信息资料[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医院从总体上建立一个内部控制框架和相应的内部控制标准;内控制系统的评估和监督则主要由医院的内审机构和医院理事会的会计审计机构(目前我院的试点管理模式)执行;而内控制活动则主要是医院财务的常规管理活动,只有在财务系统内解决内控制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新会计制度改革后的会计信息质量。

案例:某单位,在20**年之前,其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制度,很多细节问题根本没有在制度中明确。同时,该医院也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该医院财务部某会计人员担任。在实际的会计业务操作中,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人员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也就无从谈起。在当年的外部审计中,外审部门发现该医院很多问题,例如:应付账款发票不全,以收据代替;会计凭证附件不齐全等。外部审计之后,该医院开始着力改进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制度需明确到具体的业务。同时,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该部门领导直接向纪委汇报工作,在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当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后,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2医院要完善医院新会计制度后的会计报表体系

①新会计制度后应增加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②新会计制度后应增加报表附注,使得报表使用者据以能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会计信息质量。③新会计制度后应完善预算表,及时反映和评价医院业务收支的预算执行情况。④新会计制度后应逐步完善对医院会计信息的预测性,应在表外披露和预测与医院未来价值如:医院的品牌及无形资产等信息。

2.3医院要改进新会计制度改革后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有新的改革的内容:创新设计固定资产的公益性资本化方式:一是设立“累计折旧”科目。二是用财政性资金和科研等不同资金购买资产时,同时对这部分资产计提折旧,届时冲销待冲基金。这样,医院就可以把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区分开来,通过“待冲基金”对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过程性管理。

2.4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后应加大内、外部监管力

医院的内、外部监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医院内审既要在自己领域有自己的见解,还要争取学习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以便日常处理医院内部复杂的经济业务遇到的审计。二是建立医院的理事会监督制度,2009年我院作为深圳的试点,开始尝试医院理事会模式。理事会在政府授权下开展工作,接受政府的监督管理,理事会模式着力于医院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如何在医院层面协调政府资源。医院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管理机构代表、医院院长、书记、医院职工代表和社会人士代表,主要是深圳的一些大的企业的领导及管理者,如:海王、华为等公司的代表等,其中医院理事会的财务审计对我院的财务各方面的管理以及财务的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帮助。比如医院理事会所属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近两年来对我院的财务大系统进行了深度的审计:从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债权和债务控制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监督检查。经过这一系列内部会计制度的整个工作的过程和会计工作流程的多次强化及深入的审计,这期间正好配合我院在广东省停止14年后又于去年重新启动的三甲医院的评审,财务系统由于理事会所属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近两年大量的地毯式、铺垫性的强化审计工作,完善了医院的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我们的财务系统顺利地通过了去年三甲医院的验收;今年理事会的审计再次配合了我院2011年7月1日的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的试点工作,通过重点对预算控制、监督检查预算控制、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债权和债务控制、以及医院重大事项的经济合同的规范的审计,使得我院的会计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通过审计,理事会审计从企业化管理的高度对我院提出了新的规划,即规范医院业务流程和制度,并对医院会计管理建章建制提出一些建议。

2.4.1医院制度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建立涵盖医院各项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由单位全体人员参与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发挥以下重要作用:①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如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于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5];②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③能够促进自我约束,遵循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纪律与法规;④能够保证高效经营。

如果医院可以将此次制度建设的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就要建立起涵盖医院各项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中国公立医院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更是无经验可循。探索与实践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医院正在做的,其实就是内部控制的制定。制度建设、业务流程梳理涉及医院很多部门和人员,需要这些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进来,而且必须有反复讨论修改的过程,聚沙成塔,等到一定的时候,把各个制度串起来,就是一本内部控制制度汇编了。

2.4.2医院制度建设的框架包括:总则,医院的组织架构及医院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与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及法律事务管理,预算管理,采购及支出管理,收入、成本及费用管理,资金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办公管理,科研与信息系统,医务工作管理,内部审计与监察等。

通过这些审计与监督大大地改善医院的会计信息在新经济形势下所要求的质量,使得笔者配合此次新会计制度改革初步达到了以下预期:第一,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第二,全面、真实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第三,规范收支核算管理;第四,硬化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第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增强了会计业内的通用性;为日后市卫生局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的eRp项目的试点工作获取宝贵经验。

2.5医院应该从新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强会计信息广度的研究

可以允许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进入报表;如:医院的重大事项、医院重点专科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等影响管理层决策的关键的相关信息。

2.6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后可以尝试简化会计处理操作程序

其实,会计信息使用者有足够的能力处理数据,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从而提高管理的高效性。

案例:某医院,其核算财务系统在核算过程中需要录入大量的基础数据。之前,这些基础数据的录入完全依靠录入员手工输入,一旦输入错误,核算人员很难发现具体错误在哪一条数据,从而导致成本分析的不准确。由于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该医院的基础数据改为电子导入的形式,将基础数据直接导入财务系统,由核算人员全程监控导入过程,一有报错及时更正数据。同时将该供应的基础数据报给各供应商,由供应商自行对需要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归集。

2.7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提高财务报表的直观性

在会计信息的表达上,可以更多地运用图形与多媒体等方式灵活地表达会计信息内涵;提高会计信息多元使用者的信息;(案例)某医院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大量采用图形的方式来表达财务报表的内涵,其优先级原则是图>表>文字。

3结论

会计信息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医院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为医院的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前,会计理论把它理解为会计信息系统;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并进一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向使用者提供所需会计信息,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管理、预决策,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在医院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后,医院的新会计信息系统注入了新的管理灵魂即:财务及会计改革后的新的医院管理的新模式――医院的内外部监管模式,2012年深圳市卫人委将总结我院的管理模式并给予推广,用以进一步促进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后即将面临的新的会计信息系统改革。

[参考文献]

[1]苏荣益.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经济师,2011,3:155-156.

[2]黄英,黄豪,余秀君.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7-19.

[3]郑晏平.逐步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119-120.

[4]全诗敏,杨魁.医院内部会计实时控制的构建和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71-72.

医院药品审计篇7

关键词:程序控制方法

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指出医疗机构应促进和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且在第六章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一文中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控制措施;在第一章,第三条中规范了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即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医疗机构财务部门具体组织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一套正确、完善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能够制约药品过剩成本,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增强患者信心,促进和提高医院竞争力。而加强对药品采购流程关键环节的控制,能够对药品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因此,医院在药品采购内部控制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相关采购业务流程,着力分析药品采购流程特点,建立和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采购环节的职责制定出可操作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药品采购业务流程

参照企业材料采购业务流程,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也应包括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请购和审批、确定采购价格、选择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供应过程管理、验收和入库、付款、会计控制、采购业务的后评估等环节。

二、目前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医院高级管理层没有把药品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考虑

事实上,医院药品采购成本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为赢得患者理解和支持,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高级管理层应强化内控执行力度,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二)药品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药品采购由于病种的多样性而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以往的采购工作中,采购部门作为一个单独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很少与临床、医技科室、物价、审计和财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一旦某个环节对信息的理解出现失误或者信息的有效流通受到阻碍,很可能造成药品的无效采购或资金积压。

(三)医院的制衡性机制弱化

目前部分医院的药品采购权往往掌握在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的手里,由同一员工既制定采购计划又负责采购物资,导致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三、药品采购业务风险控制方法与途径

(一)编制需求计划

医疗科室作为需求部门会根据临床及业务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药品需求计划明细单。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医、药勾结,产生药品回扣使医院声誉受损。第二,医院成为不法药商的药品集散地,药品成本过剩增加患者、医保部门医疗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药滥用属于套保行为。主要控制方法:院方应在药品采购制度中明确规定,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得指定或变相指定药品供应商。

(二)编制采购计划

该环节是采购部门根据临床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的过程。采购部门应在年度基本预算框架内根据临床月度需求,药品市场变化趋势等因素合理安排采购计划,不允许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采购计划编制完成后要交临床科室确认,防止漏购,以保证临床科室及时用药。

(三)请购和审批

请购是指医院药品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该环节采购部门根据临床科室核对无误后的采购计划填写请购单。请购单上应明确采购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相关要求和标准等。请购单填写完整后交药事委员会(三人以上)审批。药事委员会应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批示,以缩短采购时间,保障临床用药。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请购部门要重新调整请购内容报药事委员会批准。目前部分医院的药品采购工作由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负责,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药品采购工作。对此,医院应将采购权合理分离,纠正无人监督,“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状况。

(四)确定采购价格

采购价格的确定是价格管理部门利用药品价格数据库的历史价格与现实药品价格对比确定性价比的过程。医院高级管理层要保证价格管理部门在询价方面的相对独立性。物价科根据药事委员批准的采购申请对采购价格进行审核,并利用药品价格数据库的历史价格与现实药品价格对比,对采购价格逐一进行审核,然后利用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与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为了及时掌握药品市场药品价格发展趋势,保证采购药品定价的及时性、准确性,物价科应定期开展药品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分析。

(五)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商,是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管理环节。采购部门要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供应商资质证书应交财务部门壹份存档备案。在于供应商的关系处理上应做到既是对手,又是朋友,要充分认识到采购过程不是对手间的谈判,而应该是一个商业协商的过程,协商的目的不是一味比价压价,而是基于对药品市场的充分了解和医院自身长远规划的双赢沟通,因为供应商的稳定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对于医院的稳定经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六)订立采购合同

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医院的合法权益。采购部门在院长授权的条件下应会同财务部门、物价科、审计科等部门根据预先确定的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要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以防采购合同签订不当导致药品采购不顺畅及医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医院药品审计篇8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S)建设实践

[1]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简称piVaS)就是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护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全肠外营养液(tpn)、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的配置。piVaS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piVaS建立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院,随后piVaS相继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其后,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也陆续建立了piVaS。在这种大背景下,我院的也在piVaS在2009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了加强piVaS的管理,我们配备了相应的静脉配液管理软件并投入使用。下面就此谈一下我们的应用感受。

1软件的操作流程

首先,由病房的护士在HiS系统中进行正常的医嘱转抄、校对、执行,全部完成后,由护士通过静配软件将长期的输液类医嘱统一提交给静配中心,这一过程中电脑自动根据医嘱生成批次并根据药品类型安排配液间。

静配中心的药师接收到相应的医嘱信息后,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逐条审查用药合理性、药品的匹配是否得当,同时有内嵌的paSS(合理用药检查软件)辅助药师进行这些工作。如果审核通过,药师将审核通过的药品通过住院药房摆药计价,摆药后将药品拿到静配中心,根据批次、间号等信息打印出排药明细单和输液标签,由专人复核后送入配药间的洁净区,由护士再次核对、配置,成品由洁净窗送出,药师再次核对,没有问题后,打印出配药明细汇总单,送到各病房,由病房护士清点、签收。审核结果如果有问题,将对应医嘱发回病房医生处,由医生检查,如果医生确认没有问题,可以通过二次审核申请将医嘱再次提交到静配中心,由药师再次审核。对于二次重审的药品,静配中心不予配置,打包后交给病房,由病房自行配置。

2软件的优越性

为了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在相应用户的管理窗口,还增加了一些功能。

2.1.医生工作站

在医生工作站的界面,设置了“医嘱重审申请”窗口,需要二次审核的药品,医生在些栏可以看得到,如果确实需要按此方式配液的,可以重新提交给配液中心,而不需要再下医嘱。而对于确实不合格的医嘱,则在“配液未通过医嘱”的窗口中可以查询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哪些医嘱没有通过审核,而且可以看到没有通过审核的原因。对于有些已经摆药,但还未配液的医嘱,如果医生要退方的话,则要在“退药通知单”窗口中下达退药通知,并生成书面文件,提前通知静配中心,取消相应患者的配液操作。超级秘书网

2.2药师工作站:

在“药师审核”窗口,药师可以看到各个病房的患者的配液医嘱,这里可以一次提取所有要配液的患者医嘱,也可以根据其所属病房,分别提取。由于有的医嘱因为多天执行,再重复审核的话,会增加药师不必要的工作量,为了减少药师的工作量,软件将已经审核过的医嘱和新下的医嘱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药师只需要对新下的医嘱进行审核,大大提高了工作药师的工作效率。

针对静配中心的药品是由其单独管理,软件还增加了药品结余日结算、记账、盘点等功能,方便药师迅速了解静脉配液中心药品的使用情况。

2.3.统计汇总功能

在统计汇总界面:不光可以查到待配液、已配液医嘱的信息。还能对护士、药师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各科室的配液和药品消耗情况。

3总结

该软件在静脉配液中心使用近一年来,反响非常好。[2]它使piVaS成为临床药学的一个新的契入点,为临床药师提供了一个链接“医-护”的平台,实现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为“医-药-护”三步的结合模式。药师通过静配管理软件,在审核处方、提供咨询的同时,掌握第一手用药资料,积累经验,并逐步深入临床,加强与临床医生的合作与沟通。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药师的及时指导和建议,医师采用了更加合理的给药时间、合理的药物配伍,合理的给药顺序等。静配管理软件充分发挥了药师对药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临床服务,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减少了患者的用药反应。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审计篇9

关键词HiS系统;药事管理;药品供应

HiS系统可运用在医院各个部门,可快速、同时提供相关部门所需的服务信息[1]。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等一系列新医改革政策启动,国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医学药学科扶植、建立,提出更为严格的药事管理标准,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等规章,加强药事管理工作已然成为医院建设的重点内容[2,3]。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选择疾病预防,还是疾病治疗,都离开不了药品,而药品正规流通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医院,药品市场的变更、急诊药房、门诊药房等备用药也不完全一致,工作人员在进行定期盘点中需消费较多人力、物力,HiS系统的建立可有效避免此现象发生,通过HiS系统,药师可定期检索库存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还可了解库存药品数,保障医院药品供给。HiS系统促使整个医院药品管理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与最新科学接轨,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1HiS系统建立

信息技术早已触及社会的各个行业,HiS建立是信息技术在医药行业的成功实践,在具体实践中,HiS可及时、精准对就诊患者进行信息处理,同时还可将信息反馈至财务部、药房等,相比人为操作,HiS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4,5]。由于我国医疗资料分布呈现失衡现象,就诊患者倾向于三甲医院治疗,忽略逐级就诊原则,导致大医院床位供不应求,医护工作压力急剧增加,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诊疗所就诊患者少、硬件设备不足,HiS系统的普及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医学技术飞越发展,市级三甲医院普遍已实施电子病历管理,并使用pDa技术进行床旁监护、信息跟踪,大多数县级医院的管理系统正向以电子病历管理为基础的临床管理系统过渡。在医院的各项医疗药业中,药品使用是整个医院最大的开销,其药事管理也是最繁琐的工作。为减轻药剂科的工作负担,并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我院极其注重药事管理,本文集中讨论HiS在我院要是管理中的应用现象,并提出改进意见。

2HiS系统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保障药品供应

我院住院药房管理在HiS系统设置有4个业务菜单,包括基础窗口业务(药房-患者)、库房业务(药房药品管理)、汇总报表业务(院内药品采购、流通、库存等)、系统设置(药品库存上下限)。以往的药事管理系统,药品信息繁多,且调价频繁,增加了药事管理人员工作,通过上述HiS系统操作后,系统通过网上进行集中招标采购,自动产生出入库的中、西药清单,还可跟踪药品出库至使用整个过程中,均可通过HiS系统显示出来,充分确保药房药品完整,保障患者用药连续性、稳定病情。

2.2实现药品账单相符

以往药事管理是单机运行,药事管理部门根据物价部门的通知,首先对药库进行相应药品调价,随后将改动信息上传相关部门,从而完成药品调价信息更新。这种管理方式因是单向信息传送,存在一个调价时间差,且药库调价中可能出现误差,造成不同科室收费不一,出现药品价格管理混乱,干扰医院各科室工作进展。HiS系统具有对全院计算机同步操作功能,可同时传达药品调整信息,保证了整个医院药品价格一致性。HiS系统可保留药品明细账单,住院药房药师打开HiS系统当日长期医嘱用药信息,药师可根据医嘱改动情况进行相应的用药改变,并与前来取药护士核对医嘱用药品种、数量及用法,通过护士审核、药师摆药等避免人为差错,导致与医嘱用药不符或不合理用药的出现,以及药品多余和不必要的缺失。HiS另一优点是可生成电子账单,显著减少手写账单字迹不清、药品批号不详等问题,通过系统交付,药房可提前将药物盘点清楚,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同时患者还可看到药品价格,与药价保持一致性,消除患者疑虑。

2.3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药房接收当日科室用药情况是根据当日临床医师查房时判断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而在HiS系统上进行医嘱变更,科室护士则在护士站进行医嘱变更审核、记账;住院药房药师打开HiS系统即可出现当日长期医嘱查询菜单,显示前1d长期医嘱账单与今日长期医嘱账单,药师根据科室传送的今日账单进行药品盘点,科室护士前往药房取药后亦需根据HiS电子账单进行审核,以免缺失或药品取放错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利用HiS系统,药师还可查看近期、过期药品情况,对过期药品及时下降,优先使用近期药品,药师通过HiS系统定期查询发往各科室的抢救药品,确保用药安全。为明确院内用药实时情况,掌握常用药的规格、药品种类、数量、排列等情况,药师需时刻关注HiS系统变更,同时还应与临床医师定期沟通,就用药情况分析报告提供一定的数据,结合临床实际用药情况,了解全员全年用药金额预算及合理预算。

2.4药品采购管理

需进行药品采购时,药房的管理员、药师需通过HiS系统证实当前药房药品库存数量及种类,根据医院药品实际使用情况,并融合临床医师用药建议,在采购时可调换原有药品,选择符合医院药品需求的药品采购计划。而相关工作人员还可通过HiS系统,跟踪某一药物在一定时间段的流通情况,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变化的意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信息,保证药事管理工作正常进行。为实现医院和患者利益最大化,经药师核实批准后,采购员可在网上进行招标,选择更有效、更经济的药品。

2.5药品出入库管理

采购员完成药品采购后,医院药房管理人员需对药品数量、种类进行核实,确诊无误后方可填写药品验收单,随后上报医院财务管理部,财务管理部需将药品详细信息录入HiS系统,最后与采购员购买账单、药房入药账单相互核实、校准,最后在经管部签字后才算完成药品入库手续。入库手续完成后,HiS系统可将药房新入库后药品变更信息同步传输至门诊、住院部,门诊药房根据HiS门诊系统进行划价收费,并录入患者电子处方以作凭据,同时门诊药房需时刻查看药房库存储备粮,如需补充药物,可先向药房库存人员提出请求,库存人员根据库存药数量作出相应调整,并核对账单明细,保证药品与账面符合。

3讨论

药事管理的信息化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H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需三大系统支持: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医院药事管理查询服务系统[6]。医院药品管理系统是监控医院用药最有力的工具,包括药库信息管理系统、门诊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因药事管理较为复杂,药品信息多,出入库流动量大,且调价频繁,HiS系统具有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自动生成出入药品清单,功能覆盖了药品采购、出入库、调拨、使用等各个环节,医院管理部门可及时有效了解相关数据及每一药品的使用情况,大大降低药事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难度[7]。门诊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有划价、发药的管理功能外,还具有门诊用药安全审核功能,即系统根据临床医师所开处方进行划价、送达、收费清单,减少了中间环节,此处的一级审核是处方医师所用的药物安全监测系统,二级审核是调剂药师,根据《处方管理方法》、《处方点评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审核,三级审核时临床医师对调剂药师审核过的处方进行二次审核,确保审核准确性;住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和门诊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相同,系统根据临床医师所开处方自动划价、打印清单、发药。三大子系统共同构成了药事管理HiS系统,保证了医院药品临床供应,及时、准确、有效、安全的进行药品发放,并实现由终末质量向环节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的转变,达到药事服务功能前移,保证药品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林文强,林琦,张金,等.医院自主的门诊处方审核干预系统的建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1):943-946.

[2]刘小明,石艳姣,周瑾容,等.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5):110-112.

[3]赵京利.医院HiS与外来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7):100-101.

[4]杨振宇,曾涛.国家医院评审评价中的药事管理工作思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1):1872-1874.

[5]付美霞,吕中明.武汉市汉阳区23家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33):4617-4620.

[6]江蒙喜,李卫平.科室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责任中心划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10):82-84.

医院药品审计篇10

[关键词]合理用药监测系统;HiS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115-02

临床治疗中,药物因素对合理用药水平影响复杂。在欧洲,约15%的住院患者因药物不良事件而入院,在美国,约6.7%的住院患者发生过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我国住院患者因不合理用药导致或促成死亡者占住院死亡人数的比例介于5%~17%,因此,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对医嘱用药合理性进行监控成为发展趋势。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嵌入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可及时对医嘱用药进行监控,并以不同的警示色来提醒医护人员重视监控结果。我院从2006年开始使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并于2007年8月与HiS系统挂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HiS系统

HiS系统使药品管理从采购出库到调剂临床使用,形成链式管理,克服环节间的不衔接现象,有效堵住药品管理中的漏洞,做到采购计划合理、消耗去向清晰、消耗数量清楚,使药品管理步入科学、规范的轨道。管理变成随时随机,实现由终末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转变,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宏观决策及管理提供了科学手段。

2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作用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是一种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系统,是根据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采用计算机数据库组织原理和技术,通过将科学、权威和更新的医学、药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后,应用于医嘱审查和医药信息查询,从而预防药物不良事件发生,实现合理用药的应用软件系统。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可挂接HiS系统,对医嘱的合理性进行监测,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2007年8月,我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和医院HiS系统的挂接。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将监测结果分别以黑色、红色、橙色和黄色不同警示色显示在每一条医嘱前,分别警示该条医嘱药物禁用、慎用、注意、可用。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主要提供“处方医嘱监测(包括问题处方问题医嘱查询、问题处方问题医嘱统计)”和“药物信息查询”功能,同时为完成药物过敏史、特殊人群、禁忌证、副作用等依赖于患者的过敏史和病理生理状态信息相关项目的监测功能,提供了单独的“患者过敏史及病理生理状态信息”管理功能,用于建立和管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病理生理状态信息。另外,为便于医生、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研究工作,还提供了“用药研究”功能。

“医嘱监测”功能提供了针对以下12项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审查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审查、注射剂配伍审查、重复用药审查、药物过敏史审查、禁忌证审查、副作用审查、老年人用药审查、儿童用药审查、妊娠期用药审查、哺乳期用药审查、特殊管理药品剂量审查、给药途径审查。其中,“问题处方、医嘱统计”可提供门诊、住院患者有问题处方、医嘱的统计报表。

“药物信息查询”功能主要是为医学、药学专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药物相关信息查询,包括以下18项药物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临床用药指南、患者用药教育、检验值、简要提示信息、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国内注射剂体外配伍、国外注射剂体外配伍、禁忌证、副作用、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妊娠期用药、哺乳期用药、特殊药品用法用量、药品配对信息、给药途径配对信息、医院药品信息。

3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HiS系统中的作用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挂接入医生工作站子系统,可在医生下医嘱处方时进行实时监测,在医嘱未提交前即提示监测信息,指导医生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及时修改,特别是对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和呋塞米、氨茶碱注射液和维生素B6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和5%葡萄糖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和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呋塞米和地塞米松、氯化钾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等(这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值的差异所导致的,药物混合后出现浑浊、沉淀、产气、变色、失效、增毒、拮抗等变化),改变了以往HiS系统只对药品的经济、数量管理,无法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管理,对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起到了很大作用。

4优缺点

自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挂接到医院HiS系统上,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率下降,处方合格率在上升,从原来的70%~80%上升到93%以上,对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编程技术的限制,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只能是挂接在医院HiS系统上,未能有机融合,也无法像国外有些国家的药学管理系统,能将药物复核命令应用于处方、医嘱管理之中,因此对医生只能起到提示作用,特别是无法对一些配伍上有禁忌的药物或作用上对某些人群禁忌使用的药品实行禁止处方、医嘱的功能。

整个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如要嵌入医院HiS系统上,从复核扫描上来说必须配备高功率的处理器,应将每次执行审查的时间控制在10秒之内,而且对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升级必须具备大量的专家和人力。

如能统一编写“社会药房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于社会各药房、药店,则可避免otC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编程技术许可,最好将药物复核命令嵌入到药房管理系统中,使执业药师在病历录入完后,系统能根据药房现有药物自动形成可挑选的处方,并提供此方的作用与副作用的提示,使患者在使用中心中有数,不会因为某些副作用而惊慌失措,病急乱投医,造成不好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戴兴凌,刘文萍,程轶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体会[J].中国药房,2005,16(17):1303.

[2]袁进,龚丽娴,石磊,等.利用paSS监控我院医嘱合理用药水平的调研与干预研究[J].广东医学,2006,27(7):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