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质量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9:25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1

我代表×××项目经理部作×××在×××工程上的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一家之言。衷心希望能学习兄弟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太钢项目部承担的工程项目是×××总包的,×××工程。工程实际开工日期是8月22日。

×××项目部建立了×××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体系,由项目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项目质量工作。在×××的工程上我们的做法是:

1、首先理顺质量管理的思路,有目标、有依据、统一认识,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1)、正确认识×××打造无以伦比的精品工程的质量目标。

2)、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是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3)、原文下发×××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规定,并遵照执行。

2、明确质量管理的方法

1)、以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工作和实体质量。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建立专业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员的工作职责;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或分部工程施工方案);配备齐全承担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类施工规范、标准、法规等。

2)、各专业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

分解项目工序,坚持工序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各工序未交底清楚,作业层未理解不施工;坚持“三检制”,真实、及时的填写质检记录,施工过程每道工序都要坚持自检、专检和交接检并向监理或业主报验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坚持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在检定的有效周期内使用;坚持施工日志制度;坚持周计划制度;以书面形式反映各类关键、特殊的技术问题。

3)、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从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方面全面控制投入产品的质量;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或施工质量验收关;严防系统性因素(如使用不合格材料、违反操作规程、施工机械设备突出性故障等)的质量变异。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4)、以×××三标一体化贯标表格规范工作质量,做到有记录、有再现性、有追溯性。

5)、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技术、一次质量专题会,主要介绍、交流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明确工作方法、程序,用指导、引到的工作方法加强事前质量管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事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批评与处罚。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

一、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理的重要性

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更为重要,完善的工程监理,能够及时高效的发现施工阶段的问题和不合理因素,进而通知相关部门加以整改和纠偏,以促使工程建设处于规范施工和严格操作的环境之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任何一个工程事故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因此,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而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活动仅仅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内容之一,对于即将完工和已经竣工的工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会危及到社会大众的安全。例如,工程质量管理法律不完善,执行难度大、房建设工程市场监管制度漏洞多、监控管理目标模糊不清、工程监理信息不通畅,共享机制缺失、监管部门不作为等。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质量监督体系:首先,严格把关,使现场专业监理人员明确其意图;其次,要做好项目施工阶段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理工作,随时督促施工单位检查质量与控制管理工作是否落实,确保不留质量隐患。再次,应做好工程质量资料的及时收集与管理工作,利用这些资料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和制定预防措施。最后,要认真做好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对工程质量全面检查管理。

二、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

在住房建设项目中,因为它涉及到建设工程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的实施难度也较大。例如,住房建设的工程质量收到诸如: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建筑工人、施工方法、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没有固定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还不完善,再加上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致使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管理。

(二)近年来低质量的施工队伍迅速增加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井喷式的发展,吸引人大量的劳动力加入到建筑行业之中。然而,由于房地产行业对于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使得在岗人员综合素质方面降低了要求,甚至是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建工程的安全质量隐患。

(三)施工材料监管不力

施工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诸多中小型施工单位因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放低了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存在以次充好、劣质材料、偷工减料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施工阶段屡禁不止。此外,我国建材市场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诸多生产企业紧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扩大对建材的生产力度,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降低了质量标准,致使建筑材料在生产环节就缺乏应有的保障。

(四)施工质量检查不到位

由于住房建设的问题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工程质量测试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别是项目建成后,即使发现有质量问题也有很多蒙混过关的现象的存在,从而造成大量的有房屋质量问题的建筑进入市场。

(五)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弱

在实际房建工程中,施工单位迫于工期的压力以及压缩成本的目的,而一味的增加工程强度,忽视了质量管理,导致工程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三、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施工现场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意识

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起着重大作用,严重影响项目的整体水平。为此施工质量管理中,监理要加强监督施工企业对施工队伍的法制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提升职业技能素质培训教育,以致力于维护公平和诚实勤奋工作作风,顶住来自各方侵蚀,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具体施工阶段,监督施工单位要求针对关键工序以及重要工种从业人员制定并实施培训和教育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施工技能培训、施工知识讲座、施工技术交底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使之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相关技术标准等,快速提升综合素质。

(二)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教育

首先,施工单位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教育与管理,从自我做起,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意识以及能力。唯有施工管理者现场质量管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处于有效监管之中;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的教育,定期开展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会议,切实提升其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使工程建设质量处于实时动态管理之中。

(三)严格控制使用的混凝土

房屋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问题,每一个过程的疏忽和漏洞,都可能引起一个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任何一个小缺陷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在充分了解该项目的综合环境条件下,认真审核施工方案,方案符合建筑工程科学和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降低综合环境的不良因素可能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唯此,需要从以下几点加强监督。其一,强化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把控,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进入到施工阶段,包括水泥、砂石骨料、添加剂、水等,必须严加控制以符合国家标准;其二,强化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制的管理,监督施工单位(或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制出符合施工需求的混凝土,不达标者严禁投入到施工中;其三,综合施工技术以及房屋建设工程的具体需求,审核施工单位的浇筑流程方案和养护方案,监督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其四,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过程质量检测,除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做好混凝土试块外,监理单位应独立制作混凝土试块,及时检测,比对分析。

(四)实行对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例会制度

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对施工现场实行定人、定位、定操作、定质量、定劳动、定额等为内容的操作岗位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召开施工质量安全会议,总结经验完善预控方案,应细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以提高激发并管理者的动力,提高施工质量的控制效果管理;以提高目标责任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是促进提高施工质量的保证。

(五)强化施工现场多层监督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强化对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深入施工现场管理的主动意识,将管理的“阵地”由办公室转向室外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其次,建立全过程质量监督制度,管理者或工程监理人员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并记录在案并及时总结通报,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再次,政府相关机构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管理,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项目各方面工作的提供一定的需要,保障加强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使项目经理必须承担起加强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和监督管理的责任,使各方面在政府的监管以及法律的保证下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冯朝霞.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5,04:57.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3

    各设区市建设局、公用事业局、房管局:现将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质[2003]113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请一并认真执行。

    一、省建设厅确定省建设厅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综合办公室为不良记录管理机构;设区市与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确定不良记录的管理机构,负责不良记录的日常管理工作。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接收、核实、记录所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工程监理单位报送的不良行为;

    (二)核实、记录在质量检查、质量监督、事故处理和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的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监理等单位的不良行为;

    (三)对不良记录进行汇总并报送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备案(报送材料应按附表一格式填写)。

    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对不良行为的核实和记录工作应在接收或发现不良行为之日起10日内完成,并在每月25日至30日上报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备案。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除对建设部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规定的不良行为和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行为给予记录外,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作为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一)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要求承包单位垫资承包;

    2、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3、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未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及提供相应材料;

    4、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二)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未在施工前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施工单位对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依法提出的工程质量检测不予执行的;

    3、施工单位未按投标承诺到位项目管理班子或机械设备的。

    三、对于本省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工商注册所在地不在本行政区域的,应在记录完成后5日内将该单位的不良记录通知其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外省的建设工程质量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应在记录完成后及时逐级报送省建设厅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综合办公室,由省建设厅将外省的建设工程质量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通知该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中由建设部审批资质或资格的单位,同时上报建设部。

    四、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监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存在应予以记录的不良行为,必须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并在发现不良行为之日起3日内报送工程所在地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

    五、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应将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纳入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信用档案中不良行为内容。

    六、省建设厅定期在福建建设信息网或其它媒体上公布不良记录;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可定期在本市、县的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公布。

    在网络媒介上公布的时限为一年。对于在一年期限内没有新的不良记录的不再公布,对于在公布期限内有新的不良记录继续公布。

    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良记录管理机构应将经核实的不良记录及时录入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档案系统。

    八、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不良记录管理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承办机构、人员和职责。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的,应进行查处并给予相应处分。

    九、不良记录可作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年检、资质升降评审、经营范围增减以及从重处罚的依据。

    十、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时,应报送备案表,并通过电子信箱传输涉及不良记录的电子数据。

    备案表请邮寄福建省建设厅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综合办公室 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 邮编:350001 e-mail:mateng@fjjs.gov.cn

    附件:

    1.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备案表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4

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这是工程项目基本不变的主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其使用的期限甚至达到数百年。而且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对当地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极大。无论是防洪排涝,还是储存人们生活的淡水或者水力发电,每一项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必要因素,关系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发生质量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各大新闻媒体也就此类事件进行过多次报道。所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必须要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以保证社会经济安全持续的发展为重点,把质量和安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不断完善工程监督体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体制下的一种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形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它包括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以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权责承担问题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满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它的具体管理形式和管理体制都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体制以及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来制定的。同时,国家或者地区的其他外界因素也对它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地区的文化、法律制度等。所以,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动的。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建设任务都定位于国家任务层次,所以工程的投资、勘测、设计、施工等都是国家政府部门统一安排规划。工程建设大多是政府自主实施,而工程质量问题也由政府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管,政府则负责总体的审核。但是这种经济体制下的工程建设质量在监督方面对于技术标准和相关办法得不到统一,部门之间存在诸多矛盾,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利于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不断进行改革,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革。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作为工程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到现在的主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过去的附属于政府的工程建设的一系列的部门逐渐进行了市场化,成为为市场工程建设过程中提供工程技术咨询,提供工程建设监督的监理机构等。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也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其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也要不断地进行改进。

2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全面。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建设单位、项目投资方以及管理人员都忽视了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导致工程从建设开始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漏项等问题,主要是设计人员设计经验不足,不深入工程现场实地勘察,生搬硬套现成的设计模板,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因此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另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各部门的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疏忽大意,不重视工程的监督工作,造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不合格现象。监督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施工过程不能严格按照科学规划进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管。2)分工不明,造成管理混乱。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各部门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责范围没有得到很详细的划分,导致实际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监管责任得不到落实,不能有效的起到监督作用,极大地削弱了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即使监督部门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但措施在实施阶段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依然得不到监管部门的有效控制。3)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导致监管工作不能得到高效发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同时也涉及到法律的运用,需要监管人员熟悉一定的法律知识,又要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相关流程进行全面的掌控,才能够有效的实施监管能力。但是,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人员个人素质偏低,多数属于非专业人员,监管经验不足,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受到的局限性较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4)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缺乏。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等部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开展工作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撑,所以监督工作起不到很大的监管效果。部分地区存在政府经费紧张,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监管人员基本处于任务重、环境差、经费缺乏的工作状态,导致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深入具体工程细节。而待遇差导致了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怠工现象。

3提高工作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积极改善管理方式。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监管模式,加强对工程每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都符合设计标准。在工程设计中,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和探讨,严格遵守科学规范,设计出台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监理部门和施工方要在施工前期签订关于工程质量监管的责任书,把工程的每一个细节的质量问题都落实到位。2)明确划分责任。为了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得到落实,各部门工作的任务都要做好详细的划分,明确各部门应该承担的职责,加大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要不断加强,同时给予相关部门一定的执法能力,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得到统一。而对于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和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使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大大提高。3)加强人员培训力度。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监管人员才能做好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所以要不断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法。对于工作对象不同的监管人员要分类培训,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积极借鉴其他的先进经验,加强不同地区之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人员的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4)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把水利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管单位列入政府财政预算部门,给予一定的监管资金扶持,配备必要的监管设备和技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政府机构职能,提高质量监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5

关键词: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

1概述

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安装2台3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600mw。扩建工程布置在一期厂房右侧约80m的山体内,为地下式厂房。主厂房最大长度133.4m,最大跨度30m,最大高度76.67m。主要建筑物由进水口、引水隧洞、主厂房、主变室、尾水管、尾水隧洞和尾水出口等组成。工程主副厂房跨度大、高度高、长度短,开挖难度大,质量控制难度加大;施工工期短,安全要求高,要同时协调好安全、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质量管理难度大;创优(质量)目标高,扩建工程质量目标要求高,要求土建工程优良率95%以上,机电工程优良率95%以上,达标投产、创国家优质工程。以上特点给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项目部在借鉴同行业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的情况下,还需建立适合岩滩扩建工程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在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工程施工阶段,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借鉴和学习了国内外其他工程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创新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采取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保证了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总体质量在控、受控。

2规划质量管理

对大型水电站来说,作为业主方的质量管理内容,有其独特的特点,业主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宏观的管理和体系的管理,具体质量管理过程主要由监理和施工单位自身来实现。在项目开工之初,就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规划工作。质量规划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文件,也是业主单位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工程开工伊始便制定了质量目标,建立并完善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部位质量管理职责,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并对各参建单位进行了宣贯。2.1质量目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水平达标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质量管理总目标。2.2组织机构为推动、协调、统一工程的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工作,各参建单位共同成立了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委员会负责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并配置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根据工程进度和各单位人员变动情况对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对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并进行相应考核。同时为实现工程“高水平达标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总目标,成立“岩滩扩建工程达标创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达标创优办公室”和“考核组”。“达标创优领导小组”是达标创优的最高组织机构,分管“达标创优办公室”,“达标创优办公室”设在工程技术部。2.3质量制度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项目部充分发挥业主的主导作用,以制度、办法进行质量规范化管理,编制和了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工程验收管理制度》《工程试验工作管理办法》《质量例会管理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为了严格规范、量化年度达标投产考核标准,项目部制定并颁布了《达标投产考核细则》,并深入开展了达标投产考核工作。

3实施质量管理

3.1加强设计审查,搞好设计优化

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设计质量决定工程安全可靠与运行稳定。工程设计是龙头,设计质量是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优化在质量管控中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设计优化,采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项目部高度重视优化工作,对设计的枢纽布置、施工支洞布置、机电设备选型及布置等各方面进行了优化;对进水口宽度进行了优化,并减少了拦污栅孔数,保证了左侧预留岩坎更加安全,同时减少右侧高边坡的开挖量,节省了投资;对地下厂房宽度、高度进行了优化,有效减少了洞挖量,同时对围堰支护方式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锚杆、锚索工程量,有效节省了投资,并加快了施工进度;尾水系统也进行了优化,简化尾水闸室结构,减少了原有压隧洞闸室段的长度,保留了一期进安装间公路,减小了对一期正常运行的干扰。

3.2严把招投标关口

招标文件是合同文件的基础。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尤为重要,项目部对招标文件编制工作非常重视,多次组织招标文件会审,保证招标文件质量。招标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进行资格审查,仔细研究投标文件中施工方案、施工技术能力、人员及机械配置情况、质量保证措施以及投标报价合理性等问题,还需注意承包商的信誉和素质,成立评标委员会,择优选择承包商。

3.3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应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项目部依据已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完善各项质量日常管理制度,并不定期检查各参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从检查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促使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强化质量控制过程管理,项目部严格执行质量例会制度,对每周、每月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例会上进行通报,要求监理单位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落实整改。

3.4加强关键部位现场质量管控

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成立了关键部位和关键项目质量控制小组,如主厂房岩壁梁岩台开挖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小组,清水混凝土质量控制小组,基础开挖联合验收小组,灌浆工程质量控制小组。各小组直接参与各工序的检查验收,确保关键部位和关键项目施工质量处于全面监控状态。经过项目部不懈努力,在开挖、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涌现出了诸多亮点。3.5充分发挥监理作用通过招标选择实力强、有责任心的监理单位,编制并了监理管理细则,明确监理职责,通过监理单位采取巡视、平行检测和旁站等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通过监理工程师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不规范的作业和存在的质量缺陷,通过监理通知的形式及时报送参建各方,限时整改;对关键部位采取现场旁站的方式,保证重要工序的施工质量。

3.6利用专家组的力量推进工程质量

在厂房第一层、厂房岩锚梁、尾水边坡等关键部位施工前,项目部邀请相关专家对各方进行了技术指导,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项目部以质监总站质量监督现场巡视,大唐集团公司春季、秋季安全质量大检查等为契机,进一步查找不足,对存在问题进行逐一整改,促进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7建立第三方实物检测制度

实施实物质量检测是判断施工质量的最有力手段,施工质量的优劣拿数据说话。项目部用招标的方式建立了业主试验中心、安全监测中心、测量中心。试验中心全面负责对原材料、中间产品、锚杆密实度等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取样检测,每月定期报送相关检测月报,及时反馈试验检测情况,对发生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测量中心参与整个工程的测量控制、工程计量工作,控制超强挖情况;安全监测中心对工程各部位进行内部和外部变形观测,及时将观测数据反馈给各方。以三个中心为武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检测和监测。

3.8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项目部积极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质量月活动,加大宣传推动力度,带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多次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交流会,就如何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有力地提高了各方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到三峡、龙滩和合山电厂进行参观学习,以提高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浇筑质量。开展了“保安全、抓质量、抢进度、大干二季度”主题活动,建立了相应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工程开工后,及时成立达标创优管理组织机构,编制达标创优策划书,经过聘请专家多次评审和大唐集团公司评审,不断修订和完善了达标创优策划书。为做好达标创优工作,项目部派员参加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的达标创优培训;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在工地进行达标创优和全过程质量示范工程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各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和创优意识。

4质量管理效果评述

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充分发挥了业主在工程建设中核心主导作用,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总体质量受控、在控,并涌现了诸多亮点。岩锚梁岩台开挖平整度偏差8cm,炮孔痕迹保存率96%,混凝土内实外光,表面平整、美观,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尾水隧洞渐变段跨度大(最大斜跨39m)、地质条件差,施工中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等开挖支护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洞脸成型质量;进水口、主变室和尾水出口结构混凝土质量均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水轮机转轮现场制造质量优良,转轮整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统制造安装质量优良,盘车结果优于规范要求。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先后对扩建工程进行了5次质量巡视,充分肯定了扩建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和施工质量,认为参建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运行总体正常。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通过了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扩建工程的安全鉴定工作,专家组对工程整体质量给出了较高评价。扩建工程以高得分率通过大唐集团公司年度达标投产考核。

5结语

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项目部始终将质量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从项目招投标阶段开始就重视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加强关键部位现场质量管控开展达标创优工作,加强监理单位管理力度,建立第三方实物检测制度,利用专家组的力量推进工程质量,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较好地发挥了业主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了各参建单位积极性,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在控、受控。

参考文献: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6

1.1质量主管部门不统一,职责定位不明确

在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主管部门的设置上,有的企业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设置在技术质量部门、有的设置在QHSe管理部门、有的设置在经营管理部门,存在质量管理部门设置不一致的现象。在质量管理的职责上,个别单位只明确了质量管理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而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职责分解到项目管理部门、物资采购管理部门、设计管理部门等其他专业主管部门,质量管理则演变成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定位出现了偏差。

1.2个别企业质量管理程序执行没有落到实处

工程建设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手册,制定了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不合格产品管理程序,但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部门和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部门不一致,质量管理体系的作业文件与工程建设企业业务结合的不紧密,使得质量管理程序在执行中很难落到实处,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全面质量体系管理和工程项目、设计服务质量管理两层皮的现象。

1.3个别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业务融合的不够

随着“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安全环境体系在工程建设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同时企业也采取了各种具体的措施深化和落实健康安全环境体系,使得该体系既有理论又有措施,与企业业务结合的相当密切。与此相比,个别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建设业务融合不够,不仅从业人员少,而且没有具体落实的措施和手段,缺乏强有力的抓手,导致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明显。

2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要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2.1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完成的体系,企业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一体系,在此之后要重点落实体系的各项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外在形式,而工程质量和设计服务质量管理就是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必须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检查中,由于工程建设企业的产品在现场、在外地,这些产品远离工程企业的管理机构,检查人员往往从有利于检查的角度出发,侧重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久而久之,使得工程企业中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从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一部分在现场从事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或者将工程质量、设计服务质量管理交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导致了质量管理两层皮的现象,割裂了质量管理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今天,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形式与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从人财物3个方面建立支持机制,保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工程质量、设计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机统一。

2.2处理好Q体系与HSe体系的关系

对企业来说,一般是将质量管理体系(Q体系)与健康安全环境体系(HSe体系)相提并论,统一为QHSe体系,大家也一直在宣传“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而安全环保问题是企业的头等大事,相对来说,HSe体系宣传和落实的较为到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可操作性特别强,而作为Q的质量管理体系宣传和落实的较少,在企业中几乎变成了HSe的附属,在检查时处于附带检查的境地,因此必须处理好Q体系与HSe管理体系的关系。我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HSe体系是并行的关系,HSe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企业发展健康安全,环境受控,才能保证企业提供优质的工程和设计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HSe体系的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体现,优质的工程和设计服务反过来会促进企业健康安全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共同保障工程建设企业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工程和设计服务,不可偏废。

3解决工程建设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在明确处理好两种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工作,要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应采取以下对策:

3.1转变管理思路,健全管理制度

要真正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必须突出工程建设企业的特点。工程建设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因其产品与其他性质的企业不同,在质量管理思路上应当有所区别。工程建设企业为业主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工程项目、工程设计服务,其提供的产品具有投资大、关联性强、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一旦交付使用,关系到业主的生产经营的全局和长期发展,质量问题对业主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应当把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企业的中心工作应当围绕质量效益来展开。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转变思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定、工程设计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质量管理规定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3.2完善管理机制,规范业务流程

要搞好工程建设企业的全面质量工作,必须明确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质量、设计服务质量统一由一个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实现质量体系与实物质量的一体化管理,克服质量管理两层皮的现象。同时,根据工程项目、工程设计的不同产品的特点,规范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细化参与部门、管理职责、管理步骤、管理标准,将质量管理进行流程化操作,真正克服质量管理说的多、做的少、想做但不知道如何做的问题。

3.3量化工作标准,注重务实操作

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从“真抓”变为“抓真”,将“实干”变为“干实”,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要求,根据体系的设计,明晰质量管理岗位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解,明确参与质量管理的部门、岗位、工作标准,保证参与质量管理的人员知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留下什么记录。在确定工程项目、设计项目时应同时明确质量负责人,在日常项目管理工作中,明确质量管理人员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做什么工作,负什么责任,制定出量化的工作标准,随同工程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进度,按时间节点进行落实,将原来飘在面上的工作真正让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4细化质量标准,强化监督检查

要全面提高工程建设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将质量管理标准与工程建设业务相结合,形成一套符合工程建设企业业务实际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建设中真正落实质量标准,让业务人员明确工程项目、设计项目业务的每个阶段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同时,建立和完善与工程建设业务相一致的监督检查体系,质量监督人员按工作进度进行检查,在每个阶段的检查形成不同的检查痕迹,杜绝检查的随意性,将监督检查变成常态化的工作。

3.5注重体系融合,建立长效机制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体系较少,只有一个QHSe体系,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如今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体系越来越多,如内部控制管理体系、eRp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条体系、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等等,如何将质量管理体系与这些体系进行恰当的融合,是提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作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借鉴HSe体系与企业业务融合的经验,注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HSe体系、eRp体系、内部控制体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服务的有机结合,使体系文件更加符合工程建设企业的实际,让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变成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服务质量的强有力支撑,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长效机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两个著名的理论:一个是马克姆.波里奇的定点超越理论;另一个是爱德华.戴明的pDCa循环理论。前者侧重于通过与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本企业的不足,从而进行整改,即通过外部推动的方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也就是现在强调的对标管理;后者强调自主、主动管理,立足于企业内部,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不断循环,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7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郑州商贸科技广场工程为郑州市政府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为了在质量管理上取得更突出的成效,我们在该项目中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灌输到施工管理过程中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概念的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以下简称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区别于传统的质量管理控制点在于其关注的是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作出改善,避免问题的产生,是一种事前控制的观点。而传统的质量管理以检验为主,是一种事后控制的观点。就质量管理来说,重点在于消除质量隐患,做到产品一次成优,因此tQm的管理理念具有适用性。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方面,按照tQm的设计理念,减少组织的纵向变异,通过加大管理跨度和实现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不仅可以减少管理费用,更能增进组织纵向的沟通,尽量减少专业分工,以消除不同专业合作阻碍组织横向的隐患。

由于华亚商贸科技广场工程量比较大,工期较紧,四个单位工程同时进行施工,施工人员高峰期达到一千人,在有限的管理人员情况下,质量管理较为困难,因此项目部成立了五部一室:技术部、设材部、生产部、质检部、核算部、综合办公室,为优化分配管理人员的权责,形成了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在质量管理方面,这样的组织体系设计实现了质检部对施工人员的直接领导,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权限,使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纵向沟通的障碍,提高了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

(1)领导职能

确定了简洁高效的组织体系之后,最重要的是由项目部的领导人去推动组织体系的良好运作,发挥其内在优势。因此,领导人的素质在质量管理的改进中起关键作用。首先,项目经理及主抓生产质量的副经理等主要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学习tQm理论,体会其主要观点及先进性,主动思考适合各项目的管理和推广方法。其次,tQm要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紧密联系,相互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最后,项目管理人员要能够鼓舞人心,指导下属工作,向施工人员不断灌输用tQm理念指导质量管理的思想,让施工人员尽快接受新的价值观,形成强势的项目管理文化氛围。我们在华亚商贸科技广场工程中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生产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班组长及其兼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将tQm理念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种崭新高效的管理模式,因此,主要管理人员作为推动者必须有坚定的决心,以身作则带动全员意识的变革,并将其作为重点长期例行的工作来对待。

(2)专业团队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项目质检部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项目质检部在整个组织体系中,经常与公司质量技术处联系,一方面接受持续的培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以及取得公司内部、外部的信息以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参考,另一方面可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情况、统计数据、经验和建议等,便于项目经理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质检部是专业技术团队,要根据项目部要求做好质量管理的常规工作,在推行tQm理念方面,更要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包括协助项目经理做好质量工作的策划,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用专业知识提出改进意见,向施工人员传授tQm的管理思想,安排质量管理培训,监督各项措施的执行,组织验收评估会议等。

(3)培训

实现tQm全员参与管理,改善作业细节的思想,需要普遍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管理意识以及管理方法,才能使管理体系的实施收到实效,这就需要相关的培训来实现。对于质量管理培训针对不同的管理层次的人员分别开展选取对应的质量管理知识,提供实际工作中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工具,提高培训的效率,讲求实用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目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和规范、常规性质量管理措施、质量作业程序等。

对于分包商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也要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分包工程未开工前,由质检部负责对其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及作业培训,介绍工程基本情况,检查工人持证上岗情况,考核工人的质量意识。在每项工作开始前,在现场对分包商人员进行文字和口头的技术交底,要求该分项工作的质量目标和操作技术规程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各种质量隐患的预防措施的可行性。

三、过程控制

tQm理念讲求以事实为基础针对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源和活动进行过程控制,通过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达到不断改善。

在质量控制方法中,我们采取了pDCa循环工作方法和质量控制统计方法。

(1)pDCa循环工作法

pDCa循环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按照tQm理念过程控制原则,采取了以下八个工作步骤:①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④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⑤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⑥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⑦总结经验,巩固成绩。⑧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pDCa循环运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使质量水平有所提高。如果是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使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

(2)质量控制统计方法

在pDCa工作循环中,第三项工作步骤是要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这里项目部主要采用了排列图法和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是寻找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项目部严格控制a类和B类因素,对于C类因素采取一般控制方法。因果分析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的有效方法。在质量管理过程控制中,必须建立检查和评估检查程序,其包括:每周质量巡查,每月质量大巡查,周例会的质量管理总结,每月会议总结评估等。通过与管理方的良好沟通,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业主地期望,吸收各方的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通过在郑州商贸科技广场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推行tQm管理理念,优化了工程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通过更科学地方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扩大了管理团队,细化了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管理目标,从根本上将质量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质量通病的防治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8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工程质量管理是我国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从建立至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理论、实践经验,技术手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坦然应对新历史时期的新挑战,各地方政府、企业都在不懈地进行探索实践,在工作思路、工作平台、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仅是有一支机构健全、结构合理的工程质量管理队伍,还完善了覆盖全面、科学、公正的工程质量管理内容,更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工程质量管理机构的属性

2.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建筑业发展要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对建设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政府部门及企业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对工程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是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监管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是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其职责的安排,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对工程参建主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合法性、目的性、用途、使用功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查看原始资料是否真实、准确、齐全。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进行预验收。监督部门不仅仅要仔细审核工程档案资料还要以抽检方式随时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其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安全制度是否完善,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等等。

2.2参建各方职责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建设单位主要质量管理职责是按项目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工期要求,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的宏观质量控制与管理。监理单位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协调参建各方的内部工作关系。设计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负责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主要职责是通过投标获得施工任务,依据国家和行业规范、规定、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编制施工方案,组织相应的管理、技术、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按合同规定工期、质量要求完成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自控工作,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及全套施工资料。

参建各方单位各尽其责,按照明确的制度和规则正确行使权力和义务。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制定项目实施的详细流程,明确质量要求。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3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3.1质量管理体系

3.1.1牢牢确立以监管各责任主体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运转情况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解决有限的管理力量和日益增长的建设工程量、质量任务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推动各责任主体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转,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企业管理机构提高本地区总体质量水平的基础。把这个工作做好,对于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状况都是决定性的。质量管理涉及参建各方和监督管理机构都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则,使各责任主体能够遵守并正确行使权力义务。用建章立制的方式主动营造有利于激发各责任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环境。

3.1.2质量管理平台建设,整合各专业质量管理信息,实现质量管理全过程化。

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是以诚信制度的建立为基础。质量管理平台,形式上只是个信息共享平台,但是它的建设是总管理,使联合招投标、即施工、建设、建立、勘察设计、检测单位、质量监督、企业建工部管理、市场管理等多个建筑管理部门力量成为可能,实现各部门联动,提高总体管理力度。诚信制度的叠加各个管理部门管理力度的倍增器,是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虽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但是我们的眼光不能仅局限施工阶段。工程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都是需要质量管理的。信息平台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各个专业主管部门分工建设。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重点性,可以收集的详细一点,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更适用于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诚信制度的执行力是衡量从业者能力的总的指标。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人”组成的,即施工、建设、建立、勘察设计、检测单位及具备相应资格的从业人员。“人”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诚信制度把各部门管理中发现的违规现象与“人”联系了起来。

3.1.3坚持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随着社会维权意识和法律法规观念的不断提高,如何正确履行职责,避免越权、渎职等职业风险,已经成为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各自分工,明确各自管理职责。不仅仅要熟悉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还要领会各主管部门的工作精神,结合本地情况确定其他有关工程质量的工作内容。其次要为下属人员制定形式固定的规则、规章及制度,用来指导管理人员正确履行职责。管理机构还有宣传教育的义务,对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管理机构内部人员的教育,向社会及有关部门进行积极主动的宣传,营造出对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管理机构正确履责的有利社会环境。

3.2质量管理手段

3.2.1质量管理的预先控制性

工程质量管理的预先计划书是开展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工作之前制定的,是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应根据管理资源与管理任务之间的匹配关系科学计算检查频次、根据监督管理检查时的预计条件和因素科学选择质量管理项目。对工程进行预先控制,对工程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预先分析、预先制定应对计划、预先控制。

3.2.2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通过对工程实体和责任主体行为的检查,了解工程质量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状况,需要质量管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及标准,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实现综合管理的效能。质量管理手段已经从最初的眼看、手摸,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仪器和信息化手段;检查管理方式也从单一的定点检查发展为质量抽检、网络管理、专项管理、综合治理等多种质量管理模式,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公正、高效。

3.2.3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性

对工程实体和技术资料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各类孤立的、分割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分析,反映出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工程、责任主体和区域。从而可以针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质量管理,进行差别化质量管理。

3.2.4综合评价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看工程实体,查工程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是施工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及时提出,并监督其进行整改,并随时检查其后期效果。形成看—查—评—看这一质量监督管理闭环,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4结语

社会进步永远不会停止,质量管理的调整、改革也不会一蹴而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思考,持之以恒地研究实践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走上一条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道路。从而推动企业主体安全质量责任的落实,促进了国家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8.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1.10。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9

关键词:高速公速;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1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现状

(1)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设管理日益规范,总体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针对高速公路建设,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优质优价、信用考核、质量监督机制等),对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经过多年的建设,锻炼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管理能力较强的建设管理人员和监理、施工队伍,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体系保障。

(3)大型施工企业逐步由施工主体型向经营管理型发展过渡。具备投标资格的大型施工企业只保留部分主体施工力量,用以承担技术相对复杂的施工任务,其余施工任务交由专业劳务分包队伍负责,一般工程设备也逐步由自有向租赁方式转变,这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保证效益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现象。劳务分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是质量管理的重点。

(4)部分施工企业盲目扩张,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管理粗放、效率低下造成的浪费现象仍部分存在,个别企业弄虚作假、诚信度较差,质量投入成本低。

(5)由于建设项目较多,监理人员需求量较大,个别参与管理的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较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给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管理思路及对策

2.1总体管理思想

(1)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管理思想,把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目标,始终大力营造气正风清、严抓质量的氛围,旗帜鲜明地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2)建设单位认真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控、评估,对工程质量问题坚决进行整改,确保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质量管理工作应坚持及早、从严和合作的原则,即各项质量要求的应及早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提出整改要求增加管理难度;从严即质量管理应严肃认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合作即在项目质量管理中,项目指挥部内部、项目指挥部与总监办之间应协同一致,统一思想,互相配合,发挥合力,共同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4)确定合理工期与造价,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应保证承包商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监理单位的利润也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5)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倡高效工作,对影响施工的征地动迁等问题全力尽早解决,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减少无谓的工期损失,为质量管理提供工期保障。

2.2质量管理的具体对策

2.2.1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是取消或限制投标资格,施工单位对此较为敏感,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1)坚持做好资质审查工作,选择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施工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提高设备的强制履约要求,我们现在的压实设备较先进的产品能够提供近80t的激振力,路面拌和、摊铺设备也有很大改进,对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在原强制性履约标准中增加设备履约的规格、种类要求,为工程质量提供物质保证。

(2)认真执行信用考核管理办法,对信誉差、管理混乱的队伍实行降级、淘汰机制,优胜劣汰,提高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3)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上要有健全有效的自检体系。在进场后项目指挥部、总监办要对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履约检查,特别是对项目经理要加强考核,对组织、经营能力较差或追求私利的项目经理,一经发现坚决进行更换。

(4)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检查的内容包括原材料检查、工艺的检查、成品的检查等,检查的层次包括监理的转序检查、项目指挥部日常巡查、优质优价专检及省交通厅、高建局组织的全省质量大检查等,公正、全面的检查能够使质量问题及时被发现和整改,同时也能够打消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心理,自觉加强质量管理。

(5)严格执行“优质优价、优监优酬”管理办法,加大奖罚力度。依据省交通厅“优质优价、优监优酬”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进行质量评定,奖优罚劣。

(6)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对于质量相关要求应通过高建局、项目指挥部或监理单位以文件的形式集中明确,并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施工单位技术水平,明确技术要求,避免因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差异或工作疏漏造成质量出现偏差。

(7)加强原材料进场管理,对主体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采购,避免施工队伍自行采购降低材料质量标准。对混凝土由经理部集中拌和,以保证混凝土品质符合要求。

2.2.2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1)监理单位应定期就工程质量情况向项目指挥部进行报告。项目指挥部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听取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汇报,分析评估工程质量发展趋势,提出质量问题整改方案,研究部署阶段性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2)驻地办主任是监理单位中的重要岗位,对该岗位人员上岗前要严格审查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在建设过程中定期对驻地办主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要及时更换,被免职的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再担任省内高速公路驻地主任一职。

(3)各级监理机构必须确保信息传递的迅速、准确,下一级监理处理或制止不了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监理负责人汇报,总监办无法解决的,向项目指挥部作出汇报,以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得到整改。对于质量问题既不处理又不汇报的,应视作监理人员的重要失职和不作为的重要表现,一经发现,需要严肃处理。

(4)监理单位有责任对项目经理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能力差或态度不端正的项目经理,必须及时向项目指挥部汇报,以便项目指挥部进行决策。

(5)建立监理单位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或在缺陷责任期间工程出现返修的,应认真分析责任,如监理单位存在管理上的失职,则应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扣罚部分质量保证金。

(6)建立开除监理人员的黑名单,对现场清除的监理人员,均报局登记在案,不得在省内高速公路从事监理工作,这一点在项目开工前进行明确,要让每个监理人员感到人人自危,提高工作责任心。

2.2.3项目指挥部质量管理

(1)在施工自检体系、监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项目指挥部应加强现场巡视,以质检大队巡视为主,其余现场管理人员在工程调度、征迁协调之余巡视工程质量状况,形成复合性的质量管理网络。

(2)依据优质优价、优监优酬管理办法,根据施工现场质量情况,对各合同段和监理单位作出奖罚决定。

(3)组织专项质量活动、拉练检查等工作,对质量问题督促彻底整改,认真进行施工、监理信用考核工作,形成严抓质量的良好氛围。

工程部质量管理篇10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入手,全面剖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点;措施

abstract:thispaperstartfromthecurrentstateandcharacteristicsofthe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take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managementmeasuresofthequalityofconstructionworks.Keywords:construction,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characteristic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工程分项多、工程庞大、条件多变、原材料有多样性以及生产周期长,其实施过程具有: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协作关系复杂等技术经济特征,故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项目建设过程就是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多。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必然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条件、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工人技术水平诸项因素,均会造成工程项目质量变异或事故。

3、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由于条件多变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使其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故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很容易产生波动。

4、影响工程项目质量隐患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和隐蔽工程多,只有严格控制每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其最终产品质量。

5、工程项目质量评定难度较大。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开来检查其内在质量,如若在项目完工后再来检查,又只能看其表面,这样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否则就会产生项目质量隐患。

二、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体制改变后,各建筑企业都实行的项目制,即建筑企业承接一个建筑工程后,企业就成立一个独立的项目部,由项目部来履行承包合同,从图纸的会审、施工、材料采购、交付、结算全部由项目部完成。工程质量管理的自检完全依靠项目部来完成。由于有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此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建筑市场秩序仍有不规范之处等,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目标策划与管理

(1)目标确定。

目标管理是整个创优活动的开端,企业应根据工程整体质量目标、工期目标、业主的要求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工程各阶段目标,还应将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分项、分部工程。

(2)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工程师(技术员)现场监控,与个分包队伍严格实施的网络化的项目组织体系。

(3)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建立企业应建立一整套规范的项目质量管理程序,自工程开工、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预控关,工程竣工验收,用户回访与维修,工程创优,形成一整套统一、完整、系统的实施程序。

2、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3、强化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是奠定质量控制的人才基础。

工程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是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是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4、严格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

(1)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

(3)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5、充分发挥质检人员质量检查控制作用

按照“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方法,与施工人员一道,共同对业主,对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要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

6、促进内外工程质量交流和总结

(1)对工程质量较好的工程项目,公司应组织各项目部进行内部观摩学习,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及工程创优运行情况进行交流。

(2)对创优工程验收时,组织其它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观摩学习,学习创优先进经验,对照他人找出差距。

(3)组织外部创优项目的观摩,收集创优工程的相关资料,及时把好的范本或存在的问题,传递到其他创优工程项目,使资料编写与管理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以质兴业、以优取胜的目的。

7、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①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②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