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安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9:44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04-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各项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也在逐步增大。通过企业的发展及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规律认识的加强及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可以采用更先进、更安全的设备、设施、工具和工艺方法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可能在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及各类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电力建设管理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项目的建设的安全可靠实施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除继承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外,如何提升基建项目施工现场的现代安全管理将是企业决策者和广大基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思考。

二、基建工程项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基建项目建设工程中,确保安全是实施工作最首要和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位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家庭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发生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将对电力稳定运行,社会经济稳定等各方面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为重中之重。

目前基建项目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薄弱,作业环境受天气影响较大、工种内容多样化等因素,导致基建工程管理难度较大,过程复杂。

三、基建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政策认识不足,在基建项目安全、进度、质量发生矛盾时,往往是安全让步,没有把安全当大事抓。

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安全检查投入的力度不够,安全管理过于形式化。

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不熟悉,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存在无证上岗,违章操作的情况,现场安全责任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很多项目都处于露天或者高处作业,通常施工现场交叉施工频繁,而且施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导致安全隐患较高。

施工机具和设备从进场、注册管理、使用与维护、检验等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八步骤”要求进行管理。基建项目中存在施工机械设备超负荷施工与带病运作的情况,使用前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特种设备的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无证操作等。

四、加强基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增强管理人员与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业务技能

通过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参建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项目管理人员能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获得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

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情况,切实进行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自项目开工起即将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放至首位,制定出明确的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对安全监督实行标准化管理,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三个环节的要求,完善各级安全监察人员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加大对施工流程的监督,严格监督执行“四步法”作业,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配置满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不断完善和规范安全防护设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基建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原因有:基建项目施工人数较多,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对安全重视不够、操作技能或技术素质差、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安全工作规程办事,逐步培养施工人员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习惯性遵章的氛围。

(2)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现场管理人员及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善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价,查找安全薄弱环节,避免出现事故后进行反思教育,清理排查,事故前缺乏预防与控制,及时补充完善,堵塞漏洞,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控制,务必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与业主项目部安全管理工程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施工检查,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及安全活动,对施工活动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针对性整改,并定期复查。制定详细可靠的考核制度,对不履行要求的人员进行责罚。杜绝因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安全管理易表面化,导致项目安全管理效果不理想。

(3)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落实

工程开工前,工程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明确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核对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漏洞不可开工,应对措施进行完善,直至符合要求方可开工。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程序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规范的过程。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形式化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察违章,使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施工安全目标。

(4)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

严格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施工机械(具)和设备管理业务指导书》、《电网建设主要施工机械(具)和设备管理要点》的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机具“八步骤”对机具设备及相关设施清单、维护保养台账、三证合法合规、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重大作业前的专项检查、维护保养项目和周期、政府年检进行管理。在施工建设中,业主、监理、施工按要求各尽其职,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坚持保养与维修并重,对不满足指导书要求的,立即实施整改,严禁不合格的施工机械(具)和设备进场。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基坑支护安全管理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支护方案的优劣受众多因素影响,因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管理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项施工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二、基坑支护概况

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此外,它还包含了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机械的利用以及降水防水等方面的,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施工项目,其在施工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土质层的力学变形、地下水位过高、土层强度低等多种问题。当然在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中,有些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较好,开挖深度不大,可以采取放坡开挖的方式,这种情况下的基坑支护就相对较为简单,甚至可以不用进行基坑支护。合理选择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对于加快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明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3、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影响在基坑工程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尤其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基坑在地下水位以下或者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以及粉砂地基中,往往容易发生地下水的灾患,容易给基坑工程支护工程带来极大的危险。对于基坑支护等过程中出现的涌水、渗水等现象,需要事先制定响应的防范措施。

4、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或认识不足,在进行边坡的设计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这种情况往往较少发生。最主要的是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如在喷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混凝土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养护,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就进行接下来的支护施工,或者是在土钉支护过程中,锚杆并未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等,都是经常遇到的;同时边坡面的处理不当,达不到标准要求,以及相关负责人员急功近利,没有公正做好基坑施工工序的协调工作,只是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都会给建筑工程支护带来安全隐患。

四、管理要点

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2、合理选择支护施工方法。在此,针对深基坑工程的支护形式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论述。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混合式支护结构和悬臂式支护结构是深基坑支护的三种主要方式,悬臂式支护结构潜入基坑底部的岩体或土体,借助于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小、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而重力式挡土墙则依靠自身的重量来保证支护结构在各种压力下的平衡,混合式支护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锚杆支护结构,借助于锚杆以及喷射混凝土面层,使基坑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天,相互作用,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在经济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保证安全和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成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为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4、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五、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人对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的简要分析,随着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基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效地节约了工程成本,也正是因为如此,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

作者简介:

贾世连(1981.11.15-),男,2003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现任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项目专业工程师职务。

参考文献

[1]李师德.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1(7).

[2]单丽丽.关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3]黄运飞.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8.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3

(一)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控制管理不到位

在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中,对人为的行为控制力度不足所造成的事故是十分常见的。诸如:对安全认知问题、安全措施问题以及个人素质问题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着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生产。

(二)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与安全不同步

在目前的绝大多数煤矿工程基建期中,安全管理人员仍然存在先施工再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在施工前将安全管理做到位,以至于许多在生产中的安全制度及知识无法及时传达给工作人员,待到安全事故发生时为时已晚,由此造成的人员生命及财产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三)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所造成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十分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诸多煤矿企业都处于一种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许多煤矿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而一味地只重视煤矿的产量,对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方面重视不足。或者是有些企业虽然有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部门,但由于企业注重产量远远高于安全管理,以至于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起到真正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职责。

(四)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所造成的问题。现如今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打工队伍中,而这些农村务工人员由于学历问题多数涌入各行业的施工队伍中,这就造成了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由于这些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以至于在生产过程中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不知如何将危险性降至最低,以至于造成自身生命安全隐患。

二、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煤矿工程基建期来说,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煤矿工程基建期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员经过不断地创新与研究,结合工作中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具有针对性且可行性较高的安全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上述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的问题,首先要强化企业内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是所有生产条件的前提这一认知。另外,要让安全管理人员清楚地明白,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要将故事防患于萌芽期,那就必须采用安全管理的手段来实现。同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势必要让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都认识到生产中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使安全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安排时,可以针对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做好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的损害降至最低。除此之外,在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内部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规范执行,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则将责任追究到人。以此来约束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态度,强化安全管理的效力。

(二)做好煤矿工程基建期安全控制管理措施

所谓的控制,就是将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防患于未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中财产的安全。另外,相较于其他的安全管理来讲,安全控制管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控制一切未知的事故,也可以说是控制一种动态的因素。例如:在煤矿工程基建期中,人为活动就是一种动态的因素,只有控制了人为活动的规律性,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安全,也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生产与安全管理同步性

针对上述诸多企业先生产后管理的问题,最有效地解决方法就是将生产与安全管理同步进行。首先,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将该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分配明确。同时要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员在企业生产中要随时深入生产现场,对现场生产中不安全因素过行及时的管理与纠正,以最大限度保证生产安全。另外,煤矿工程基建期企业负责人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安全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四)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于目前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首先企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的技术与知识,并了解安全生产对其自身及企业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培训,强化其内在的安全生产认知,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安全生产融入日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后,企业要对煤矿工程基建期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测试,没有经过测试的生产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测试合格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工作规范,以此来最大限度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语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关于建筑工程法制和体系制度的不断健全,在建设行业当中,需要将安全管理,作为首要的问题,并且紧紧的围绕着安全管理这一核心人物指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由于建设规模的加大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建设项目要求的提高,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建筑工程现今在往高层、大规模以及高难度等方向发展,施工量急剧增加,对于各大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而言,还需要加大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将安全施工摆放在首要的位置,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术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也需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得到不断的加强,以此来减少建设企业的事故和经济损失,进一步的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做出贡献。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后续建设事业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施工安全的工作范围,涵盖了整个施工作业的流程,并且其中涉及到的工作包含有财务、管理以及建设施工的后勤保障等等。我国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比较重视,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条例对施工流程当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并且对我国的诸多建设行业和技术的运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总体的来讲,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从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的观念和安全防护的意识着手,制定各个相关的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并且以此为基础,签订安全生产的责任计划方案书,建立起安全事故的应急保障措施,编制出相关的预案和工作条例,尤其是针对高支模、深基坑以及起重机、脚手架等等较为复杂的、危险性较强的设备操作,更需要制定相关的专项方案,对操作的流程进行管理,并且由施工方面上报,经过严格的审批,认真的制定出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安全评价制度,全面的落实三类人员的考核上岗制度,并且将专人值班制度以及领导带班制度严格的落实下去。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要接受强制性的技术检验,以保证操作的流程符合质量标准,并且对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提升安全防护的意识。

但是实践工作之中还会存在有一些疏漏和缺陷。诸如针对安全专项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规划,缺乏应有的针对性的计划,难以实现施工的指导,针对现场的施工方案难以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实际施工与计划不相符合,或者是针对安全的专项检查缺乏相关数据手续。在建设过程之中还会出现安全技术人员没有到位、经理工作不合格等情况,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有效的落实,没有针对施工的实际状况中制定出详细的防护措施。最后,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消防基础设施等等,堆放混乱,建筑施工材料的垃圾杂乱无章,没有进行及时的现场清理,进而导致现场缺乏文明管理,所有的这些都会对现场的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改进。

2.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隐患

根据上文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可以对现阶段主要管理工作的重点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下文将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详尽的探析,旨在深入的挖掘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全面的落实安全生产的指标和工作规划。

整个建筑施工的特征,是由建筑本身的特点、使用的功能以及建筑产品的特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建筑产品本身则有建设流程较为复杂、规划多变、建设体积庞大、整体性较强以及难以移动等特征。首先,模板支撑和脚手架,就是一大安全隐患,部分建筑施工并没有制定出专项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的施工条例,或者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部分企业使用的是法律所明令禁止使用的毛竹式的脚手架,或者是使用竹、木等材料作为支撑系统,这些都会对整个建设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整个建设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在建筑施工之中的消防安全也是一大关键点。在施工现场之中使用有明火,或者是施工现场有火源和火种,并且在现场周边还会有大量的可燃易爆物品,如果没有制定出详细的安全防护规则和法案,没有设立专门的隔离防护设备,则可能会出现爆炸以及火灾事故,同样的,针对施工建筑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没有进行妥善的保存,也有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尤其是针对高层的建筑施工,需要在重点部位设置相应的消防灭火装置,或者是设定相应的水源,保证施工现场的紧急撤离通道的畅通无阻,保证现场的指示灯光处于开启的状态,最后,在民工宿舍之内还需要注重消防措施的运用。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控制策略与方法

针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护,首先需要从技术人员自身的意识观念着手,培养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其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思想。根据施工要求,我们的建筑施工有十项安全措施,①按规定使用安全"三件宝";②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③塔吊、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④配电线路架设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⑤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⑥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⑧在建工程的"四口"、"五临边",必须采取防护措施;⑨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不准穿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靴;⑩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应有警示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另外,为了进一步的避免出校脚手架等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还需要针对现场的施工设备制定出相应的、详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细则,经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批,保证施工现场调查额防火安全,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采取恰当的防火措施,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4.结语

根据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全面并且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不断的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管理的质量,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不断的探索新的防护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之中创设出更加先进的安全建设施工防护的体系和制度,最终提高安全防护和管理的水平,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安全视角;工民建;工程管理

从安全角度上看,工民建建筑业共存在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力密集三方面的特点,施工管理过程十分的复杂,而由于具备上述特点,导致建筑业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故,要想有效防止事故的出现,就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其中,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属于理论与实践上均应更深层次发展的应用管理学科,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诸多的问题,进而花费掉大量的人力、设备等,为了确保工程能正常有序的开展以及预防施工中安全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进度。

1.当前,工民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安全问题属于核心管理内容,但当前仍有多数建筑施工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尽管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都明确的知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是极其重要的,但未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未构建健全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中不严格根据规定的安全措施办事,譬如,大部分施工人员现场作业中没有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无论是工程管理层,还是施工人员均未加强防范,只对工程的经济效益重视,而完全的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未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1.2对安全管理过程资料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未充分认识安全管理过程资料(施工资料的管),也不知道施工(管理)资料的重要性,往往在开展上级部门检查过程中,才临时赶工,进行相关资料的制作,这样一来,致使诸多的有价值的资料丢失,致使工程(管理)与之前明确的计划进度相背离,而事后所做的资料对工程(过程管理)自身的(高效控制与可追溯性)进度以及质量而言,一丁点意义都没有。

1.3企业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

从我国安全管理工作整体上看,其的管理模式只局限在通过经验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以及事故出现后进行安全管理,也就是典型的经验型、事后型。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根本无法有效处理,并且,也未将社会调节机制与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全面发挥,安全问题的事后处理仅仅通过法律的强制被动的做法,看不到显著的效果。在处理和注重安全问题方面依旧是特别的被动,唯有依赖于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企业对安全业绩的自发性的动力才会被全面的调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多数企业已适应了市场的变化,积极主动的参与市场竞争。然而,由于法律建设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安全业绩的作用发挥。尽管当前基于工伤实行了多数的险种,但未及时制定工伤的保险制度,险种过于单一化,费用高昂,无法做到理赔,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建筑业缺乏了参保的积极主动性。

2.安全视角的工民建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2.1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监督

当前,应积极构建完善的法规制度,加强监督,做好安全生产的执法检查工作,在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基础上,督促企业将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实际中,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要求专门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切实做好安全监督的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认真全面进行安全检查。另外,应在法律法案中对工程项目各相关主体的安全职责与责任加以确立,以确保事前预防和事后追究过程中能够有匹配的法律作为依据,加快推进工程安全生产,积极营造具有文明气息的施工建设环境氛围。

2.2不断提升工程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

提高工程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做好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事项,购进相匹配的科技含量高的机械设备。加快科技成果朝着生产力方向转化,系统性的处理好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核心的技术性问题,构建水平高的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工作的专业队伍,推动建筑业的发展朝着科学化、文明安全方向上迈进。

2.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企业全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意识进行全面培训。认真细致的编制完善高效的安全培训教程以及培训计划,工程施工前,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与考试活动,合格者方可进入到现场中作业,通过培训与考试,使得从业人员积极主动的进行文明生产。

2.4加大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投入力度

由于建设单位对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投入缺乏一定的理解,直接造成实际落实的力度不够,进而使得施工过程中无法做到安全生产,并且,也达不到文明施工与人员对安全健康生活的要求。关于费用计价方面,缺乏规范化与程序化的管理,未从机制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该费用予以保障。大部分的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未明确这一项费用,致使这项费用难以正常收取,自身所具有的正当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并且,施工中的文明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的投入力度不够,未将施工安全的防护措施贯彻到实际中。经常到最后的结算过程中,才想到要办理有关的手续。

2.5构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

应始终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与“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在施工作业现场强化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认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强调施工管理者与班组成员所要担任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将安全管理与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形成一套高效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并据此,加强安全管理和目标考核。各部门、各岗位应以贯彻安全管理措施、处理安全隐患以及防止各事故发生为目标考核的核心内容,加强严惩。及时纠正实际中存在的安全生产违纪违法行为,对于工作责任心低、态度不认真导致严重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员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只有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工民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才会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去,而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实际中,只要施工单位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危机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运用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就一定可以在施工作业现场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与人员伤亡率,防止经济损失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曾笳.建设项目施工管理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7,25.

[2]张立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吉坤,戴富生.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J].建筑技术,2009,9.

[4]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原因;措施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趋增多,而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如何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降低风险,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意义重大。

一.影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因素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是一综合性工程,其控制环节较多,任一环节失控均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影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由土体失稳而破坏支护体系引起基坑失稳。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开挖土坡过大、基坑外侧超载等引起的。(2)由于围护体系渗漏水,导致水土流失,由水引起对周围环境破坏或基坑失稳。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围护体系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引起漏水造成。(3)支护体系存在设计缺陷或施工缺陷引起支护体系失稳。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设计方案不当或施工方法欠缺等引起的。(4)由于基坑隆起过大失稳。主要原因有围护墙深度不够,承压水降水没达到要求等。当然基坑失稳可能是由以下几点多方面共同造成的,亦有可能是其中某一单项引起的,最终结果均会引起土体失稳。

二.加强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科学编制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有支护设计、降水或截水设计、土方开挖设计和监测设计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支护设计主要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稳定的要求,既不产生倾覆、滑移、整体或局部失稳,基坑底部不产生隆起、管涌,锚杆部位不致抗拔失效,同时必须满足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过允许值,支护结构构件本身受荷后不致弯曲折断,剪断和压弯。基坑支护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坡率法、排桩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深层搅拌支护等。降水设计应控制由降水引起的地基沉降不致对邻近的重要管线产生过量沉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危及其安全;地下水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明沟排水、电渗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截水帷幕应控制不致因渗漏而引起水土流失和过大的变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土方开挖设计应满足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确保土方开挖安全、运输合理;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前应作好设计交底,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条件,制定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合理全面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充分认识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难点、重点和施工工艺的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目标恰当,保证措施到位,施工组织合理,检验监测严谨。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施工的难点和要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基本一致。一是对施工工艺要熟悉,掌握基本的施工参数;二是要掌握主要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三是对水泥、砂石、钢筋、锚杆、钢板桩等原材料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并保证施工质量。四是根据场地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合适的降水或截水措施。五是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控制挖土进度;六是对雨季施工既要注意排除地面雨水倒流人基坑,又要注意雨季水的渗入,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

2、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了解施工场地及其周边环境。高层建筑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性状、含水层性质、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了解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结构形式及埋设时间等。对已有邻近建筑的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应熟悉已存邻近建筑的位置、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基础类型,此外,也应掌握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其他条件,如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流水、上下水管线排人或漏人基坑的可能性以及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载及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

3、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基坑坍塌的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有两大类,第一类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难度认识不足,认为不需要进行专项的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按常规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造成的。第二类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造成的。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第一类事故正在不断下降,但第二类事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未按设计组织施工,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支护结构垮塌;第二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对有内支撑的基坑施工,一般顺做时能做到随挖随撑,但对断面不大,开挖深度不大,从下往上做结构,有的施工人员贪快求"方便",不是随做随拆,而是先拆后做,酿成塌方事故;二是土方开挖时,未进行有效监测或未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造成挖土过快或超挖引起土体失稳或基底涌土等,或土方开挖方式不对,甚至有"掏挖"现象。

4、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做到有所防备,有所准备。(1)坚持常备不懈的原则。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时,应根据高层建筑深基坑作业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外,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好预防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及时实施救援。(2)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施工单位应建立从企业到项目部再到作业班组的应急救援体制,从人、财、物上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施工所在地的优势作用。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根据施工的各工种、各工序,有针对性地作好事故防范及应急救援准备。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力量,形成统一的、高效的救援指挥部。一旦有事故发生,能立即启动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得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就需要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而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证了高层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及其安全性。因此必须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黄万福.探讨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2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合同纠纷管理资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政府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管理不够严格,严重影响了其施工质量。譬如说工程项目建设多,后期维护多,技术改造多的情况,而在现场作业的时候同样存在工作点多,死角多,安全制度贯彻不到位等问题,作者针对改变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杜绝和降低安全隐患的存在,开展以下研究。

一、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于整个电力行业来讲,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是安全生产,在工作中如何没有安全,发展就无从谈起。基础建设工程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建工程管理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甚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与企业供电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人们对电的依赖性增强,一旦电力基建工程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电力企业为居民以及其他企业供电,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电建施工中,各基层供电企业作为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单位,在电力基建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电力供应的重大责任。基层供电企业的工作目标是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为地方经济服务,其前提是保证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其手段是强化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

二、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在基建工程中一方面是一些管理人员自身不负责任、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职责、存在惯性思维、抱有侥幸心理、法律意识淡薄而使管理成为一句口号,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另一方面是管理办法的实施没有到位而导致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2、电力基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要经过一个改革、尝试、总结的过程,但体制改革通常因执行不到位,未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得基建工程改革步伐缓慢,许多环节无实质进展。

3、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资质和管理经验

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果重在管理,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在基建工程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可能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资质或其本身空有理论而没有管理经验,更有甚者既不具备管理理论又没有实际管理经验,从而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管理必然会给基建工程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优化现代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

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管理之所以问题频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较弱,使管理仅仅拘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对于现代电力企业来说,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到企业员工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坚决杜绝、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建立企业人员相关监督和举报政策,使企业人员能够严格管理自己。落实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分层次管理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电力企业基建管理。我国的电力企业基建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吸收接纳先进的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基建设施的管理水平,为人类提供方便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高建筑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行业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技术的竞争。对建筑工程项目技术进行改革,对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从项目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人员的调配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建立规范的技术管理模式。同时,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监督各个项目按时按质的完成工程,使建筑工程技术为工程的成本控制创造更完善便捷的管理之路。

3、严格对基建管理人员资质认定的措施

基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资质,具有实干精神,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杜绝纸上谈兵、只说不做现象。在管理人员任命后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核查,严防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不良之风的滋生。对不具备管理资质的工作人员应立即撤换,对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人员给予处罚。

4、加强安全考核

相对安全工作来讲,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考核。因为考核不仅是一种激励手段同时考核还属于约束手段。在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实施管控行为,不断完善各类安全考核措施,奖罚分明,对于遵章守纪者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而对于违反安全生产制度要给予重罚,坚决杜绝一切与危险有关的情况发生。在对员工的考核过程中,可以将考核分为两种:第一种考核方式是事前考核,第二种考核方式是事后考核。因为安全关系到每个人安危,所以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事故的宣传,才会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

结语:

在电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复杂性给其管理带来了困难,实际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为中心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安全制度和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相信,在所有电力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电力行业安全监管机制将会得到进一步完成提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肯定电力企业基建设施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叶.供电企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管理观察,2013,20:20-21.

[2]孙伟杰.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57.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12-02

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电力工程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创造适合人们生产和活动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1了解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工程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电力工程质量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要求电力相关负责人必须明确规定出施工安全、施工工期和施工速度,避免因盲目施工而产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但是从当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安全管理并不能直接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电力企业实施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较低下,工程安全意识较薄弱,在实际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严重事故,影响了电力工程的长远发展。

1.2电力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模式较单一

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模式进行管理,不能结合时展更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较陈旧,降低了电力安全与质量管理水平。而且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对电力工程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不能及时检查电力设施的运行状况,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3电力专业化人才较匮乏

电力工程建设难度较大,是一个操作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多方面的人才,主要为设计人才、施工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程序较复杂,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从电力工程人员配备情况来看,施工队伍良莠不齐,而且这些施工人员在上岗前均未进行培训,专业化人才较缺乏。进行实际施工时,主要凭经验操作,不能借助技术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给电力工程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将发生不良事故。

1.4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已经成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建立管理制度,尤其是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方面,导致安全责任分配不均,不能将责任分配到人,没有做好事故防范,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相互推脱,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多。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建设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体系不完善,缺少领导引导和管控,直接影响了电力工程的长期发展。

1.5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相脱离

电力工程是一个相互协作、共同配合的项目,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必须要求相关部门团结合作,同时加强各部门管理与监督。所以电力工程各部门必须进行协作管理,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施工混乱状况,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控制好质量问题。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为了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出现了较多的管理脱节问题,给电力工程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2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法

2.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主要指导者,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操作:一方面,供电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加强人员教育,让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对电力工程发展的影响,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如,结合电力工程实际特点,实施质量动态控制,利用高质量的安全监管保证电力工程安全。同时还要让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给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将安全职责分配到人,贯彻到每位职工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2创新质量管理模式

电力施工材料与设备是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基础,所以必须提高思想重视,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建筑材料由各个施工及采购环节的材料组成,进行实际管理时,必须按照安全与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同时要结合时展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构建管理模式,维持施工现场秩序,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具体可按图1方式操作。

2.3加强技术投入,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

电力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和较强的专业素质。所以专业性技术人员与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可以提高电力工程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可以建设高质量的电力工程目,减少了实际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电力企业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培训,同时积极引进优秀技术人才,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求,避免在施工中产生较多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4健全电力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主要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用制度办事,以规范为准,建立工程建设制度与标准,加强工程管理的建设和实施,及时使用质量标准衡量工程建设情况,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第二,加强检查,结合制度规范,进行区域检查,制定合适的检查措施,并将检查责任分配到人,正确在事故发生前解决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避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第三,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力工程事故,必须启动事故预案,降低事故损失,同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电力工程的应急处理能力。

2.5协调电力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电力工程安全,必须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将安全及质量管理落实到人。为了保证电力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在遵循电力工程整体利益的基础下,鼓励各部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影响现场作业的进展。此外还要加强部门协作,避免施工与管理脱节,减少施工建设中产生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3结语

电力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比例,也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安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提高建设队伍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构建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部门协作,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国庆.浅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4-36.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寻租;租金

一、“寻租”理论的概念

寻租有多重定义,塔洛克认为:“寻租是人们为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的活动”。布坎南认为:“人民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浪费资源的活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政府运用公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阻碍市场自由竞争,从而创造了少数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1]。

二、“寻租”产生的条件

寻租产生的条件是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从政府的角度讲,其通过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变相插手市场竞争,获得本部门的私利益。从企业的角度讲,在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寻利”的企业发现“寻利”困难的,转而进行“寻租”活动,取得额外的收益。

在我们安全监督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以后,所有建设领域施工企业都需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允许承接工程,个别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引诱安全监督机构的相关人员“法外开恩”,给予办理该证件。

三、安全监督中“寻租”的特点

(一)“寻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随着新工艺、新设备的普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缩短,因此,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由此创造的利润点也会逐渐丧失,这时企业又不得不重新投入大量资金搞创新,寻找新的利润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完善,市场自动调节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此时政府就会依靠掌握的权利干预市场资源配置,结果就会产生额外收益,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寻租现象。

在这充斥着权利干预的市场中,施工企业试图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在第一时间获得政府许可,同时设法阻止其他企业获得政府许可,以期在首次分配中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对于已经拥有许可的企业来说,他们会想方设法保护其获得的权利;对于没有获得许可的企业,他们会想法获得许可。这些活动都需要费用,它们的支出也无法减少或者消除政府人为制造的稀缺,因此它们是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是非生产性的[2]。

(二)“寻租”具有连锁效应和扩散性

我们的安全监督体现出下面三个层次:

第一、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寻租。在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初期,这时整个建设领域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安全生产许可证就成了稀缺物,证件的实际数量与市场需求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就是寻租的空间。这一层次的寻租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优先办理权。如果整个竞争过程是公开公正的,那么证件办理的先后顺序就是寻租的空间,这一竞争过程是需要花费精力和费用的,这部分费用为非生产性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度的完善,各施工企业都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那么第一层寻租的空间就不存在了。

第二、对安全监督机构管理人员的寻租。前面我们提到过,第一层寻租的空间消失,聪明的企业会寻求第二层寻租。也就是对政府肥缺的寻租。施工企业看到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作为建设领域必不可少的行政许可,安全监督机构就成了肥缺,有眼光的企业家就会在部门内部寻求“共谋人”,对该工作人员许以利益诱惑,他们在监督过程中,就会降低检查标准。施工企业就会降低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的投入。

四、寻租的治理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寻租”现象,首先,需要明确寻租的本质:提到寻租就需要谈“设租”,寻祖与设租本是一对共生体,两者结合就构成“钱权交易关系”,即寻租——设租关系。

在寻租——设租关系中,有寻租者和设租者这样两种行为主体,双方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各取所需,最终实现某种既得利益的取得或重新分配。但双方用来交易的载体是不一致的:寻租者利用的是货币或实物,设租者利用的是既已掌握的权力。寻租——设租关系建立之后,“钱”与“权”发生易位,行为主体双方都有益、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作为一种交易关系,寻租——设租关系与—般的商品交易关系有很大的差别。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体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寻租——设租关系,这种关系严重制约了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挑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解决有租可寻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双方如何达成协议的问题;三是要解决风险的分担问题。反寻租模型就能够非常有效解决以上三个方面问题。

(一)反寻租模型分析

现实生活中,由于个别干部政治素质不坚定,责任意识较差,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就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利诱导相对人前来寻租,因此,欲反寻租必先反设租。

设租活动的产生源于权力个体利用权利之便谋取工资收入之外的额外收益。因此,反设租活动的基本思路是:使设租者的私人成本超过私人收益。

如果以w和B分别表示工资性收入和设租产生的额外收益,则设租者的私人收益可表示为w+B。若设租活动受到查处的概率为p

(0

(1-p)(w+B)>w①

或者说,反设租的条件是:

w>(1-p)(w+B)②

如果设租活动受到查处,不仅设租收益被剥夺,而且给设租者降职减薪,那么,公式②就要修正。若以w0表示降职前的薪水,以w1表示降职后的薪水,则反设租的条件是:

w0>(1-p)(w0+B)+w1p③

如果设租活动受到查处,不仅额外收益被剥夺,而且降职减薪,还要对设租者处以罚款和监禁。此外,设租者还将丧失名誉,受到舆论谴责或社会歧视,那么,公式③也要修正。若以m表示惩罚损失,则反设租的条件是:

w0>(1-p)(w0+B)+w1p-mp④

将式④变形后得到:

(w0-w1)+m>B(1/p-1)⑤

⑤式中的左边是设租的私人成本,它由薪水损失(w0-w1)和惩罚损失m两部分组成。⑤式中的右边就是设租诱因,它是由一定概率计算的设租者的私人收益。设租诱因取决于查处概率p和额外收益B,前者与诱因成正相关关系,后者与诱因成负相关关系。假定查处概率p是个常量,则设租诱因直接取决于额外收益B的大小。

设租活动受查处的私人成本由薪水损失与惩罚损失之和(w0-w1)+m构成。在降职前的薪水w0既定的条件下,降职后的薪水w1与受查处后的私人成本成负相关关系,如果设租者受查处后被解雇且失去重新就业的资格,则薪水损失等于降职前的全部薪水;如果设租者受查处后可重新就业且薪水很高,那么就可能没有薪水损失。惩罚损失m与受查处的私人成本成正相关关系,惩罚损失m越大,设租的私人成本就越高,如果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一致,设租的空间就不存在了。

(二)反寻租模型的结论

如果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每个人若是从事正当合法的活动,就能得到全部市场利益,而若是他从事设租活动,他也必须承担全部市场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一致的,遵纪守法、履行职责能够带来预期的契约收入;相反,设租行为一旦被查处,就会由当事人承担全部成本[4],因此,理性的选择是正当合法地履行公职。

由此可见,治理设租活动,关键是要完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尽量使从事公职行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保持一致,要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部门内部约束制度,加大对干部违规行为的问责和惩罚力度,确保干部队伍对制度、对岗位存在敬畏之心,使其不敢违法违规。

参考文献:

[1]林立.寻租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2007,S1:1-2.

[2]苗雨.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法制困境与出路[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88.

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篇10

基于基建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业主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总体把控,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永远是安全生产核心,基建项目管理安全管理总体目标是防止人身伤亡事故,而目标最直接把控点就在于把控施工建设过程质量、安全,过程管理就是质量与安全融合的过程。微信能在何时何地直接管控现场等对项目管理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明了的管理方式之一。

1、基建工程质量与安全辩证关系

工程质量就相对工程产品本身而言,安全是相对于人本身而言,“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是怎样的相比较的?质量与安全互为“保险带”,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工程质量没做好,生命就没有保障,安全没做到,质量就没有资本,质量终身制,时刻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两项指标的完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抓安全和质量都需要有预见性;制度标准流程管理更是必须的,否则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职责连带问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设备齐全有效到位,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保证有好的施工质量,“质量在我手,安全在我心”才是质量与安全现实存在意义,也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意识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安全的保证条件,过程中质量与安全关系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在保证人的安全条件下才能有好的质量保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抓好施工质量与安全过程管理

2、实验项目及成效:微信对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意义和效果

2.1搭建与参建商有效的沟通平台

作为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能够充分与各参建商有效直接的沟通平台,特别是建设单位从法律法规文件、规程传达,参建单位施工过程存在问题的沟通,特别是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内提出,对依法依规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平台中往往为各参建商及管理人员对现场提出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等会作出第一反应,对现场即时能答复处理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避免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影响,对问题的及时反应处理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微信为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商搭建有效、快捷高效的沟通平台。

2.2直接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管控

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信息平台在建立沟通平台基础上,利用现代移动微信通讯工具、实现现场视频、相片、录音、文字等信息。对于一个工程在每天开工前的准备,强化现场人员资质、安全技术交底、环境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重点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习惯性违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偏纠正。通过微信平台实时监控过程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履职,特别是对监理的现场履职到位到责,及时对施工流程、施工质量、隐蔽工程、wpS执行全程监督。根据建设管理人员施工计划的安排,实时在何时何地对对工程进度、实时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以减少基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不足或路途远、工作面多监督不到位的缺点。以微信的质量安全管控可采取对现场矩阵式管理模式,以现场的信息为中心,现场相关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副总、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等管理方对共同参与现场信息,围绕直观信息展开沟通、协调。微信就像各相关管理方的眼睛,当你需要关注现场的某个人行为、物体状态、环境状况时,现场的管理人员将按现场实际上传信息。更像管理的眼睛一直在现场,且是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项目、多个现场点,办公室、休息时间都能一目了然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以对现场质量、安全的可控在控。

2.3强化pDCa工作模式,对施工计划策划与实时计划动态调整

作为项目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的前期策划与执行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把控至关重要,对项目的各环节工作流程、风险辨识与控制、过程变化控制是关键前提。按照周管控计划及按送要求每周四报送下一周的管控计划,问题是对在周末中间发生的偏差如停电、工作方案的报审、进度停滞、天气变化对计划准确性打折,群微信在施工前对工程计划进行实时纠偏,并强化施工、监理、业主方的有效沟通,从而确定计划的准确率与可执行性。

通过计划的实时纠偏业主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达到准确性,减少对项目现场的盲目监督与中高风险监督的遗漏,从减少项目经理主客观策划上的不足,也而使业主更有针对性、重点性的把控风险。通过微信调整强化计划性责任及科学管理,对施工计划的执行力度、总体策划、沟通、协调、组织达到最佳流转状态,为实践性施工打下真正可操作流程、管理方法上的支持。对工作计划的开展尊循SeCp核心,使总体工作贯穿纵向、横向协调一致。

2.4现场点定位、可视化直管式管理

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对解决同一个项目工程同一天同时有多个点的现场管控瓶颈问题。根据线路工程特点,每天同时施工的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现场监理及业主管理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利用现场管理员的微信GpS定位对每一个点不掉队。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有利于业主管理人员确定施工点的方位,以便“四不两直”的飞行到场监督,减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管理直接渗透到现场的每一个点。

2.5现场移动、集控直视式管理发展趋势

附着世界电力技术不断更新,项目管理与国际pmp接轨,给我们管理项目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四新”将不断推广与应用,现场过程管理始终是重点的把控的重点和对象,epC项目管理模式理提出了“一站式”更高的管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通讯技术、国防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中,过程管理将会进入一个电子通讯直视化时代,办公室管理现场将是信息代时代代表,也为我们规范现场人、机、料、法、环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持。

3、微信在管控现场效果

微信对网区在现场过程管控中的效果可以看出,微信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通讯技术,在对工程现场管控、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一个可靠的管理技术支持,在工程管理方法上更直接、快捷、更直观,对管理项目过程是可取的。对依法依规行事给予一个直接支持平台,也使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在提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