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角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9:51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1

   【英文摘要】thenewinnovationofChineseteachingisbeingundertaken,inwhichteachersplaytherolesoftheirownwithwidelydifferentperformances.Someofthemsticktotheoldconceptjustbynewmethod,someofthemareconfusedandothersareactiveinexploring.Basedontheinvestigation,theanalysisoftherelevantmaterialsandthereadingofmanytheories,ithinkthefactorswhichaffectthechangeofChineseteacher'srolearemainlyrootedinthepressurefromthesociety,whichcanbeconcludeda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elementeducation,thenegativeeffectofon-jobtraining,instabilityofChineseteacher'spositionforjobchoosingandtheincorrectengagementmotivation.thepaperanalysesthecausesoftheabovefactorsanditsrepresentationinteaching,combiningtheadvancedtheoryoftheteachinginnovationandtherulesofChineseteaching,tostudythekeypointsandrulesaboutthechangeofChineseteachers'rolesinteachingandtofindouttheexecutablecontentsofthechangeiatheinnovationinhopeofspeedinguptheexecutionstepofthenewcourse,rapidlyimprovingChineseteachers'cultivationandseekingfortheapproachtoachievethebestdevelopmentforChineseteachers.

   【中文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毕业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4

   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角色转换的要求4-8

   (一)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4-6

   1.课程内容新4-5

   2.结构特点新5

   3.学习方式新5

   4.评价体制新5-6

   (二)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6-8

   1.要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6-7

   2.明确应扮演的角色7-8

   二、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困窘的表现及原因8-10

   (一)语文教师角色转换困窘的表现8

   (二)语文教师角色转换困窘的原因8-10

   1.客观原因8-9

   (1)应试教育的现状影响了教师角色的转换8-9

   (2)在职培训的某些负效能影响了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9

   2.主观原因9-10

   (1)择业立场不稳定的影响9

   (2)从业动机消沉的影响9-10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进行角色转换10-19

   (一)客观方面10-13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分析

1.语文教师角色错位的具体表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唱独角戏成为课堂主宰。走进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开头导入新课到结束一节课,基本都是教师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成为师生互动过程,而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秀。二是教师大包大揽代替学生思维。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方面的难点需要对学生进行启迪,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答案。有些该学生思考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而是直接出示答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深度思维,容易引起思维惰性。

2.造成教师角色错位的原因分析。部分教师之所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应试理念作祟。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效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将应试作为唯一目标,将语文教学当做应试知识点灌输的阵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不足,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得到高分,导致整节课堂讲解过多。二是存在惰性思维。有些教师认为启迪学生思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能否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还是未知数,因此索性直接讲解出示答案,省时省力。

二、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扎实有效推动语文教学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精准,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

1.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周密设计者。教学活动如同打仗,无准备之仗必将遭受惨败。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周密设计,课前充分考虑教学各方面因素,对不同环节流程进行有效分析。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教学对象,充分汲取各地的成功经验,周密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周密,首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从课前预习环节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到课后巩固环节设计,要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体现教学计划的周密性。其次对教学各种突发因素的设计要周密,课堂上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教学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确保心中有数、掌控大局。

2.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切不可直接将问题答案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虽然获得了答案,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失去语文教学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思考题鼓励学生独立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大家在小组里面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可以深入小组中进行点拨,既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又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引导,保证他们学习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解决一些障碍。只有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3.教师应当成为重点难点突破的启迪者。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初中生自主开展学习,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都是有限制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有些难点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并非要求教师直接将答案揭示出来,更多的时候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抽丝剥茧,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要害,掌握住重点要点,从而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这一要求对教师角色定位具有极大参考意义,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引导。一是教师直接进行思维点拨,二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相互交流,大家谈一谈如何理解,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思维碰撞中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最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能力培养的推动者。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时候教师将着力点放在知识点掌握上,而忽略能力培养,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到课堂探究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课后巩固能力培养、梳理能力培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构思能力等,这些方面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这些方面的培养,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研究,让学生交流互动,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参与到学习互动过程中,让他们有更多平台进行展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将能力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5.教师应当成为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语文学习活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氛围有关。氛围淡漠,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难以深入;而氛围浓厚,则积极性高、学习深入,还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营造大家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多鼓励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成果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语文教学具体内容,特别是情感深厚的课文章节,通过视频演示、音乐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诵等形式,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描述的世界,让学生的心灵伴随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和课文同频共振。这样的情感氛围能让学生真正入文入戏,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浓厚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引领,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教师角色

一、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必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解决交际中不同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交际障碍。《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也明确的指出: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1]

二、学生进行文化实践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role―playing是中心学习策略。学生需要用英语和英语文化表现出与汉语文化截然不同的举止,就像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一样。

1.示范者和教练

教师既可以把行为举止表演给学生们看,也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范例,录音带或录影带。而教练就有一些不同,它的任务还要包括指示学生做什么,就像他们真的参与到了这个动作当中一样。而且就如其他的教练,它的职责同样要包括给学生的鼓励、支持与引导。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关怀者

他们不能选择一种绝对明智的方式或者通过学习文化来学习着去参与这种文化,于是不得不去实践。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参与到一种文化中去,开始的时候都会是令人兴奋却又恐惧不安的。笔者相信教师同样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课堂气氛来分担实践英语语言文化行为的风险。

3.监督者

作为学生英语文化学习过程中的监督者,教师必须致力于协调课堂组织的各种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活动,从实践中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反馈是评价学生文化学习的最有力证据,所以监督者是教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最基本的角色。

4.文化气息的创设者

文化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便是文化的体验,而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困难之一就在于学生面对的学校、教师、同学、家庭和社会生活都是基于本土文化的,不能真实的体验英语国家文化。那么,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有利于文化气息传播的教学环境来弥补现实的不足。于是,教师便成为了文化气息的主动创设者。

4.1布置有文化氛围的教室

教师可以把一些英语名言、俚语或者典故挂在教室比较明显的地方,或者让学生自己建立英语角,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然后轮流的定期更换,或者还可以在课间的时候播放一些英文歌曲。

4.2体现文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可以在课堂设计上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们体验文化,比如,group-discussion,pair-work,role―playing等等。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地排除母语的干扰,渐渐的感受到英语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4.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制造真实的文化气氛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很快的搜索到需要的图片、声音、影像等丰富多彩的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高质量的素材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地道的语音、语调,而且能够直接看到对话的环境和现场、说话人的表情、神态和姿态等,创造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

三、学生获得文化信息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目前,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存在着两个困难,一个是教材中没有充分的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另一个便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以文化为导向的参考书籍。填补这部分空缺的任务便只能由教师来完成。

1.资料来源和启发者

作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就像是一个文化信息的导管,为学生提供服务,告诉学生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知道的文化信息,并且让学生成为班级中其他学生的信息来源,同样也是教师的信息来源。[2]

2.判断者

把观点和解释说明当作事实来对待的风险行为其实就是把文化的套用老套和错误的一般化当作了真理。再者,学生需要关注的是在材料文章中的信息,而不能脱离文章自己发挥。可是,学生常常会犯把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说明混入到文化信息中去的错误,那么,作为判断者,教师需要明确地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3.合作探寻者

教师可以回顾自己学习文化时的体验,把这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可以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学生形成文化观念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或许是对认知的最大的智力上的需求。学生必须从英语语言文化现象中找到文化的意义。

1.引导者

教师的角色是要提出问题并且一般不给出答案。比如,笔者曾经这样问学生:bluemovie不是“蓝”而是“黄”,那么为什么西方的“”会跟blue(蓝色)有关呢?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学生也给了我很多不同的答案,比较合理的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妓院外墙一般被涂成蓝色;第二种说法是因为脱衣舞表演场所的灯光是蓝色的;而第三种说法认为早期是用家庭投影机放映的,影片放出来微微泛蓝。

2.合作研究者

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文化理解之后,给予他们更多可选择的解释、信息和反馈,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共同探讨这些选择的可信度,使其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感知意识更加敏锐,对于文化理解的思路更加深入和宽泛。[3]

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教师开展文化教学活动和实旄文化教学策略的前提和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注意他们所进行的文化教学处在哪一个阶段,他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文化活动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同样,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文化学习者,自己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文化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为文化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安岚.英语文化教学的内涵阴.教育文汇.2005(10)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4

【关键词】教师;初中语文;角色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认识与处理教师这一角色,毫无疑问将有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如何通过具体行为来落实相应的角色任务的。

一、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概括起来可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语言积累等,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背影》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体会文中蕴涵的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我通过抓住背影,分析流泪,对比服装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文章。这样目标的设计不但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而且联系了课外知识,既立足学生当时的课堂学习,又有利于学生将来学习的迁移和深化。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协调者或参与者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贯坚持教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或权威领导的观念,学生必须对教师服从,不允许学生出任何的差错,这样的管理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很难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转变观念,扮演好教学活动中协调者的角色,对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和指挥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协调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出现,因此,教师除了要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做到胸有成竹之外,还要随时进行现场观察与协调,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教学顺利、持续的开展。

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中的参与者。在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居于平等地位,教师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等。有效的课堂,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简而言之,有效的大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回归生活,凸显体验,传递知识,增进交往,纯化情感,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我在教学《雷电颂》时就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主要人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于课前即对课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

三、教师是教学成效的评估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学成效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五大领域。同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列举了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是要由“单一”走向“多元”、“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教学《雷电颂》过程中,注重学生互评,再辅以老师点拨的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开放性较强的主观试题,多维度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及生活的感悟,有益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设计比较有特色的开放性试题;中外名著中有许多章节值得我们反复探究、琢磨、品味,可以让学生简要写出对其中最爱阅读部分的读后感受;也可以在一向是记忆背诵的古诗文默写中设计有层次、有特色的开发性试题,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要求学生写出其中两句。这种涉及教材内外多篇诗文的开放性考查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又有利于拓宽古诗文教学的范围。

四、结语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质量学生素质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的基础上,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提高这台戏的质量。下面我就谈谈从教几年来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才能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也不必多说。而我要着重谈的是,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她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他的老师,那么对其所教的科目也自然会“厌屋及乌”的。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真心地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产生满意喜爱之感。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设计思考问题,并尽量让其自己来完成回答,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满足;即使没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也要加以鼓励,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呢?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而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是关键,否则就算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应先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的心弦,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让学生觉得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艺术、思想的结晶,从而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说明文是一种比较枯燥乏味的文体,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讲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一课时,先准备了几张小卡片,每个卡片上附有一句精美的文字,让每一组前面的学生看几遍后记住,然后凭着记忆告诉下一个同学,再由最后的一位同学把他听到的大声讲出来。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相传的话与我的原文有出入。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我又顺势引导“如果把口口相传改为笔头相传;如果传话只在两三个人之间进行;如果我再把句子缩短为几个字,那么这种误差会不会减少?”学生都点头称是。这时,我再说“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大浪淘沙,一定会发生很大,甚至是面目全非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一起去看看中国语言的演变。”课后,通过与学生聊天,我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很深刻,那么就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三、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内容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发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视野的钥匙呢?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内学习走向课堂外学习。

1.培养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在授课中,往往要先对作者作一简要的介绍,比如生卒年代、各个时期的作品、创作风格和文学地位等。讲《项链》一课时,我在介绍作者莫泊桑的同时,还介绍了与之齐名的另外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关于契诃夫,学生初中时学过他的《变色龙》所以对他都比较熟悉;而学生对欧亨利是完全陌生的,我便着重介绍了他的几部代表作品《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具有很大的讽刺性,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我就建议学生到图书馆借阅。

2.做好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中专班的学生面临着择业、就业。因此,对于他们来讲,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如何与人相处?是他们迫切要解决的。据此,我向他们推荐了《涉世之初》这本杂志和刘墉这位台湾作家。《涉世之初》的投稿人大多是一些刚刚走上社会或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期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将自己对社会的体验以及参加工作后的经历总结成经验告诉后来者,是很好的前车之鉴。而作家刘墉则是通过叙写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将处世的道理和与人相处的技巧、方法一语道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艺术感染的天使

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的感情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教师要做好学生艺术感染的天使,首先要在情感上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使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以上就是我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的几点认识。我想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会对自己的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但是不管扮演什么角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自己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6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教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扮演好教的角色呢?

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这一点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悟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承重的负担。阅读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好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语文教师应处理好师生关系。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即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据此两点,我们就要敢于且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不多的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因此,我在几年的教学中,学生不但觉的学的轻松,而且学的愉快,学的主动,成绩也名列前茅。

2、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作文课,上课前老师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作文”。这时老师用希望激励学生,“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的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语言。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作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它、战胜它。转贴于 三、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1、可培养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自由。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读。2、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按时阅读、记读书笔记、阅读中提问题等习惯。

四、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感情上的交流。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五、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7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教育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担负起传播思想文化和培养社会人才的社会使命。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具备许多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就成为教师的内在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角色问题追踪

1.高估或低估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掌握而备课。但是在课堂中显现出许多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或者学生的回答根本就不符合。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过高的估计,教师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而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还仍然一味地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期望,那么就必然给教学带来阻碍。另外,作为一个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一点是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不需过多地担心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那么就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阻滞,思维的空间性也更小了。

2.教师课堂文化失色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过度的放手其实是一种教育文化的丧失。在教学中,对教育规律、学习规律的淡化、教师目标和成果的追崇以及课堂中缺乏创作型思维模式等等原因,都会促使我国的教育走向盲目化。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没有真正地做好学生引导性学习的工作,这就表现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文化不够充实。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促使教师更加地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在教材中融入了许多社会性的内容,但这些知识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二.现代语文教师角色转型的探索

1.资深的学习者

从语文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出发,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综合的语文知识以及娴熟的授课方式;还应担负起对文化的传播和人格的塑造。语文教师在第一步就要把自己当作是学习者,才能进一步地成为教学者。教师应该站在学习者的视角来解读文本,领略学习的氛围,并深入地探寻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这样就能促使教师充分地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及问题。其次,教师再回归到讲台上,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角色来带领全体同学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并明确文本中的难点信息。另外,教师还应该深入地研究教育学,促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迈进。

2.必要的讲述者

事实上,教师是一个从事于语言的工作行业,语言成为教师基本的表达方式。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因为讲得太多了,并受到严厉的批评。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在课堂中对一些错误的问题不敢多讲,并任由学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但是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对文本的讲述是必要的。另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不到的深度,这时教师就应该进行深入地讲析。对于一些必要的问题解答,教师就不能随意性地对待,要把提到的内容展现教材的相关知识,或者是对重难点的详细解读,或者是教师创新性的理解,或是为了表现语言特色。在课堂中,教师必要的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准,不能过长。

3.灵活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应掌控整个课堂,并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文本知识进行合理地分配,适度的深入挖掘和突出重难点知识,同时教师还要鼓舞学生,用知识感染学生,保证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另外,教师要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当组织一些有利的课堂活动,并管理课堂的秩序,能恰当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况。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有利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8

一、桥的角色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近教材,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和教材产生感情、认知共鸣。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带头对课文质疑,有了老师的带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的被带动起来。然后教师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而过渡到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路,诱使每一个学生开口。当学生动起来后,要引导学生反复深入地思索。从而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同时,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舵手的角色

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正确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种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

三、钥匙的角色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紧密结合与教材相适应的阅读读本,引导学生打开阅读视野的大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好阅读的指导,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渠道。

四、导演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做一名“导演”,把演出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上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动的“体验者”。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在于“上台表演”,而在于指导“演员”们领悟“剧本”,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在倾吐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发展自身潜能。?教师作为“导演”,是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角色,吸引学生在投入地“演出”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感悟语言。同时,“导演”设计角色时要把握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有新的发展,进行新的开拓,在探究发现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天使的角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同教材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从而实现语文文本的情感目标。

六、擦火石的角色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老师在教学时应扮演好擦火石的角色,让学生感情产生共鸣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擦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飞起来。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感情同教材的临界点,积极营造学生思想同教材的着火点,然后不失时机的给学生“煽风点火”让他们的感情沸腾起来,让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进而完成文学作品人物思想、情感等的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目标要求。

七、记者的角色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这时,教师就要扮演记者的角色,针对某一个话题,事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设计好不同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题、立意、写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时另寻他法的能力,这样文章才有深度、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平”只有独僻稀径,才能看到高山雪莲、空谷幽兰。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9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72-02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从理念到目标、从实施到评价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因此,如何正确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1语文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之间对话的主持者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2教师应是感染学生的艺术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3语文教师应是高品位的教学语言的创造者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课堂上运用准确周密、简洁生动、幽默诙谐、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语言,不仅能把无声无息的书本知识讲得有纲有目、有理有情、有声有色,给学生以立论有据、脉络清晰、泾渭分明之感,而且能收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礼、言之有情”之语言美的享受。

为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可学习性,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具有较高的知识层面时,面对莘莘学子求知的目光,授课时才能点石成金,游刃有余,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教材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学生置身课堂,如沐春风,耳濡目染,渐入佳境,给学生以启迪,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人回味无穷。由此,从教学语言方面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不平等的,也不能平等,教师绝对是占主导地位,是“牧羊人”的角色。

4语文教师应是学生阅读殿堂大门的开启者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其次,做好阅读指导,比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第三,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5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的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一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6语文教师应是高质量下水作文的创作者

语文教师的角色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角色;服务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6-0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在不断地追问新课改的方向与归宿,于是,“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的组织、策划下,通过愉快的师生课堂活动,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方面都富有特色的课堂。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等等,已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针对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提出的,从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其根本要求就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传统的教师角色

在中国古代,教师是“道”的代表、“礼”的化身,因此受到膜拜和尊敬。最具代表就是“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荀子把教师的地位抬高到与国君并列的层次,“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源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道德为人,学习老师说话方式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师生关系是“君臣”“父子”关系,教师扮演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君”“父”角色。

孔子是布衣教师,但却被后世尊为“圣人”“万世师表”,他提出“仁者,爱人”,认为教师应该“达者兼济天下”,尊师的同时,教师有爱生,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有教无类”“不耻下问”“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仁者、学习者、普通人。韩愈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教师是一种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且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师也曾因经济地位乃至政治地位低下而成为卑贱者角色。一句“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俗语反映了某些时期教师生存状况困苦。特别是在期间,学校教育混乱不堪,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教师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制裁,成为革命和批斗的对象。

除此之外,人们对教师还有很多恰当或不恰当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蜡烛”,是“春蚕”,是“园丁”,是“人梯”。

二、教师角色的现实困惑

(一)师道尊严,自己难,学生也难

“师道尊严”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分维护尊贵,总把自己视作高于学生的权威者,希望学生唯唯诺诺地服从自己的指挥、安排和训斥。当前,教师权威受到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教师已不可能继续维护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新时代的学生要求得到爱护与尊重。二是在知识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拥有者。过去学生有一个字不认识,需要请教老师,因为老师才知道,老师才有字典、词典。现在教读文言文,学生买一本《文言文全解》,注音解释译文什么都有。老师拿着教参讲解课文后面练习,学生手头已有习题解答。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读物、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使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多元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老师:有不少老师还不会上网找资料,不会用QQ,不会发邮件。三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对某些教师来说,教师也只是一种职业。教师其实没有被“神化”后的那般伟大与崇高,面对以利益驱动为原则的市场经济,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以养家糊口提高生活质量,不少老师不辞辛苦地去做家教,从事第二职业,或者努力使学生考取好成绩而获得评优、晋级和奖励,教师的角色也因此沾上了功利的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再讲究“师道尊严”实在很难。

(二)呕心沥血,自己累,学生也累

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曾经是用来赞美老师辛勤劳动最好的词语,“春蚕”“蜡烛”也曾是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美好的形象。然而,在人们大谈“幸福”指数的今天,教师感到再追求“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实在是太累,也太残酷了。学生已不再认同那种用“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去换取成绩的做法,他们渴求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快乐。教学低效,方法单一,靠题海战术呕心沥血的教师自己累,学生也累。

三、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效课堂是以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策略的课堂。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求教师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