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管理协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6:10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1

XX市消防协会章程

(修改草案)

(拟提交第二届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第一条:XX市消防协会(简称协会),英文名称为XX

an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缩写LFpa,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全市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群众团体。

第二条:本协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法令、政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市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以及热心于消防事业人员,面向经济建设,繁荣和发展消防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三条:协会受业务主管单位XX市公安消防支队的领导,接受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接受吉林省消防协会的业务指导。

协会设法人代表。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四条:消防协会工作范围

1、开展消防业务,消防学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

2、出版消防学术和科普刊物、资料,普及消防科学知识;

3、发展同国内外消防学术组织、团体、个人的友好联系,进行消防业务和消防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同各科学学术、团体的合作;

4、接受委托承担或参与消防科技项目的评估和火灾隐患的判定,消防设施、消防电气检测服务,消防技术服务,消防法律咨询,消防科技成果的鉴定和有关消防法规,技术标准的编写、修改。举办消防产品展销会,消防技术交流会、报告会以及各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等;

5、向党和政府反映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6、交流消防科技情报信息、推广先进消防技术、为经济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和消防科技发展进行决策与技术咨询和服务。

7、积极进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消防法律咨询服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协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六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个人会员代表、团体会员代表和上届理事会组成,每四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行。代表名额分配及产生办法由上届理事会决定。

第七条:会员代表大会职责

1、制定工作方针,任务和工作规则;

2、审查理事会工作报告;

3、制定、修改协会章程;

4、选举新的理事成员。

第八条:理事会是协会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经过充分协商选举产生。理事会工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理事会成员每届更新不少于三分之一。理事会的职责是:

1、执行委员代表大会决议;

2、制定协会工作计划,审查协会工作报告;

3、领导协会所属机构开展活动;

4、审查协会经费收支情况;

5、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表彰协会工作积极分子;

6、审批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7、总结协会工作向下届会员代表大会提交报告和建议;

8、筹备召开下届会员代表大会。

第九条:常务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责。

常务理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理事及常务理事若干人组成。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十条:协会设秘书长1人。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主持协会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协会下设消防法律咨询委员会、消防学术交流委员会、消防技术服务委员会、消防培训教育委员会、消防设施与电气检测服务委员会。各机构设主任一名、成员若干。主任由秘书长提名,经常务理事会聘任。

第四章

第十二条: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团体会员。

第十三条:个人会员。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并承认协会章程,由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或本协会一名会员介绍,经协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均可作为个人会员。

1、助理工程师或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的消防工程技术人员;

2、具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的消防工作者;

3、热心和支持协会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

第十四条:团体会员。凡专业消防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管理部门和大、专院校,以及其他专业学(协)会所在的消防有关的科学技术组织,承认本协会章程。自愿申请,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均可作为团体会员。

第十五条:个人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个人会员的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参加协会组织的有关活动;

(3)在协会刊物上和科普作品;

(4)对协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2、个人会员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的决议;

(2)参加和支持协会的各项活动;

(3)研究、探讨消防工作中的学术问题;

(4)积极为协会撰写、翻译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做学术报告和科普讲座;

(5)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第十六条:团体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1、团体会员的权利

(1)团体会员的代表在协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优先参加协会的有关活动;

(3)优先取得协会的有关学术资料;

(4)优先利用协会刊物进行有关业务宣传;

(5)可要求协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服务;

(6)可要求协会协助举办培训班等活动。

2、团体会员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协助协会开展消防学术和消防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活动;

(3)按期缴纳会费。

第十七条:会员入会须按本章程有关规定办理入会手续。经批准后,由协会颁发会员证、会徽。会员有退会自由。

第十八条:凡触犯刑律和严重违反协会章程者经常务理事会决定,取消其会籍。会员被剥夺公民权,其会籍自然撤销。

第五章

第十九条:协会的学术活动,编制科普资料以及日常业务活动的经费来源:

1、消防事业费中列支;

2、挂靠单位拨款;

3、在核准后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技术服务的收入;

4、团体会员缴纳会费;

5、接受组织、团体或个人的捐赠;

6、其它收入。

第二十条:经费管理

施行协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在市公安消防支队后勤处设专用账户,并配备专业财会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和各项财会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

第六章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2

安全共建协议书范文一

为维护项目部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保障项目部正常的施工、生活秩序,并通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及共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加强合作,增进警民情谊,促进双方的精神文明建设。接上级部门相关文件指示,昆山市志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千灯镇善浦路、沿江路、宏洋路等路污水收集系统项目项目部与昆山市公安局千灯派出所自愿结成平安共建单位,特制订如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指导,把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维护当地社会安全稳定作为共建的根本任务。

二、平安共建内容

(一)、千灯派出所:1、协助支持项目部做好日常治安维护工作和工人“护导”工作,整顿净化施工现场及周边的政治、治安秩序,为工地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2、配合项目部加强依法治场工作,有计划地为施工工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和逃生消防演练及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防范意识。3、加大对发生在施工现场和周边治安案件的侦破和查处力度,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整顿施工现场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及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活动。4、督促项目部落实现场安全条例,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参与项目部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5、派出所民警协同安全员共同做好后进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6、热情服务,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帮助解决教外地人员的临时暂住证等实际问题。

(二)、善浦路、沿江路、宏洋路等路污水收集系统项目项目部: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项目部突出的治安问题和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2、贯彻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条例,对要害部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项目值班及职工宿舍的管理。3、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4、经常与公安机关交流、沟通情况,努力实现治安保卫工作联建、联防、联动。5、项目部不得拖欠农民工的工资。6、项目部设立治安门卫室。

三、平安共建制度1、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工作,沟通情况,交流意见。2、双方保持经常性的工作接触,互通有关信息,落实共建内容。3、加强双方联谊,不定期地开展交流活动。4、上级组织的需共建单位双方参加的重大教育活动或社会公益性活动,双方应以平安共建单位的名义共同参加。

派出所公司及项目部

(盖章)(盖章)

年月日

安全共建协议书范文二

为确保大桥的“安全畅通,和谐高效”运营目标的实现,加强与大桥各养护管理单位及经营单位的工作联系,建立并完善各方的工作沟通机制,增强各单位工作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主体职责,营造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决定开展共创共建活动。经共同协商,公司与经营单位共同签订共创共建协议书。

一、公司职责

1、根据安全管理职责,督促经营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协调各经营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

2、对经营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指导工作,及时了解经营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反映或解决。

3、主动与经营单位沟通,增进互信,互相尊重,建立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

4、定期向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通报各自的工作情况。

5、定期组织召开“安全运营管理例会”等会议,通报信息,总结共创共建成效。

二、经营单位承诺

1、按照安全责任主体职责,切实履行对大桥的平安创建工作。

2、及时向公司报告涉及桥的平安创建工作情况,提出共创共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主动与公司沟通,增进互信,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

4、自觉遵守公司和大桥主管部门有关桥运营管理的各项规定。

5、定期参加公司组织召开的“安全运营管理例会”等会议。

三、总结评分

1、20xx年年底,各方要按照各自承诺的内容进行工作总结,供各参建单位共同交流,以进一步完善共创共建活动,提高工作实效。

2、公司按照《安全生产及共创共建考核评分标准》中对应条款对各单位进行年度评分。

本协议一式十六份,各方各执二份,自各方负责人签署、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书时效为2009年度。

安全共建协议书范文三

为加强XXXXXXXXXXX工程工地施工期间治安管理工作,遵纪守法,文明施工,维持一方平安,经XXXXXXXXXXX综合楼工程项目部(以下简称甲方)与XXXXXXXXXX派出所(以下简称乙方)协商,特签订如下平安共建协议书:

一、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根据谁管理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的原则,甲方是XXXXXXXXXX工程的治安管理责任人,必须在乙方的指导下采取切实措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杜绝任何形式的群访事件,实施对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平安共建与治安管理责任,实现“平安工地”、省、市文明工地的创建目标。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方面:不准聚众酗酒,不得聚众,严禁打架、斗殴、男女混宿。发现上述现象,甲方先行汇同责任方(施工班组或相关分包主体)对当事者个人说服处理,同时对当事者所在班组进行处罚,对可能导致群殴后果的要及时报请乙方到场协助处理,其它后果由甲乙双方汇同责任方妥善承担,严禁矛盾扩大化;

施工安全方面:爱护公共设施,格守操作规程,杜绝材料浪废,注意自我保护,搞好内部团结,构建和谐项目。甲方精心组织,乙方妥善配合;

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甲方具体负责及时与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同时按约定发放农民工工资,不准恶意或指使员工恶意讨薪,如发现类似或其它有违文明工地形象的情况,一切后果由甲方汇同责任方对当事人及其所在班组处罚,情节严重者除名,直至提交乙方追究法律责任;

文明施工方面:遵守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不准私拉乱接电线,注意工完料净。不准乱存乱放易燃易爆物品,一经发现甲方汇同乙方一律给予没收。

三、组织领导、考评办法和工作要求:

甲乙双方共同成立以专职安全员与片警任组长,各班组负责人与协管员为成员的平安共建领导组,甲方根据XXXXXX综治办公室、住建局与公司签订的《“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责任书》中明确的考评办法和工作要求组织实施,乙方做好监督落实工作。

四、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乙方(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安全共建协议书相关文章:

1.警民共建协议书

2.学校共建协议书

3.社区结对共建协议书

4.文明单位共建协议书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3

一、工程项目:

1.工程名称:造工程桥面装饰工程

2.建筑(装饰)面积:XX㎡,层数:/层。

3.承包单位:工程项目经理部

4.工程造价:约900万元。

5.工程开/竣工日期:XX年10月1日至XX年11月15日。

二、工地安全管理要求:

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职工经常进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真正落实到全人员、全时间、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工作。

2.施工现场按jgj59-99安全检查标准,每周检查一次,并留有记录。

3.严格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所有相关方的要求,实施并保持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4.安全内业资料齐全,做到有施工方案(措施)安全交底分部位、分工种针对性强,施工人员进场要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等。安全内业资料按《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资料》的各项要求进行填写、收集、整理、归档。

5.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奖惩办法:

1.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上的,符合安全达标要求,奖励项目班子500元奖金。

2.项目班子在安全生产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另予嘉奖。

3.检查发现隐患,经提出,整改不及时,针对情节进行处罚,罚款金额50元~500元。

4.工地发生重伤、多人及恶性事故,不但要受经济处罚还要追究安全第一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5.按照工程情况,签协议的项目经理要向公司交纳工程造价2%的风险抵押金,待工程完工后,安全管理符合要求,公司如数偿还风险抵押金。因管理不善或发生工伤事故,按情节酌情扣除部分或全部风险抵押金。

四、此协议由质量安全保障部与工程项目承包人双方签署。

五、补充协议及有关日期:

1.补充协议:

①按照集团《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现场的消防工作,项目周查、班组日查。

②施工现场整体布局无隐患,临建搭设无违章。

③消防重点部位明确,严格动火管理。

④内业资料:做到施工方案有防火、防盗措施,对施工班组操作人员作业有书面交底,有自查自改记录,有应急救援预案。

2.本协议自签发日起生效,竣工结算终止。

协议签发部门:

项目经理部:

负责人:

项目经理: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4

一、协调会商机制的性质和目的

协调会商机制是由市政府统一协调,各部门采取联席会议形式加强协作和配合,共同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协作组织。目的是在正常的司法制度和工作程序基础上增强合力,逐步形成完整的监督、防范、侦破体系,建立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部门间协作长效机制。

二、协调会商机制的主要任务

一是协商合作,建立灵活高效的协作机制。对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案件进行会商,建立信息灵通、反应迅速、协调有效、打击有力的协作机制,使各部门能够协调行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互通信息,提高执法效率。及时沟通各部门间关于预防、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重大问题、重点案件的有关信息,搜集、整理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政策问题,及时研究工作策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执法效率。三是制定经济领域重大、突发案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做好重大、突发经济违法犯罪案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涉案人员和资金,获取相关证据,为依法有效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创造条件。四是相互交流,加强日常协作配合。成员单位要主动沟通,积极合作,逐步规范和完善协调会商相关的工作程序及规则,建立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部门间协作长效机制。

三、协调会商机制成员单位职责

市*局:负责对成员单位通报的重大经济犯罪线索开展调查,对可能潜逃的涉案人员或可能转移的涉案资金落实控制措施;向成员单位通报在侦查经济犯罪案件中发现的行政执法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承担协调会商机制有关日常工作。

市监察局:负责将监察工作中发现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会商,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交依法做好相应的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将商务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现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会商,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并配合司法机关做好商贸领域违法案件查办工作。

人行*市支行:负责涉嫌洗钱案件的资金检测、行政调查工作;配合*机关及有关部门防范和打击涉及现金管理、外汇管理、黄金市场管理、反假币、银行卡管理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

市审计局:负责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与司法机关沟通会商,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协助司法机关做好案件查办工作。

市政府国资委:负责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会商,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并配合司法机关做好侵占国有资产、损害国有资金安全违法案件的查办工作。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组织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并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涉税违法案件查办工作。

市工商局:负责协调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涉及公平交易、市场监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管理等有关工作;参与加强投资领域资金活动的监测及经济犯罪活动频发领域和区域的管理等工作。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协调、指导、研究在整治和打击经济违法犯罪工作中涉及法律、法规方面的有关工作;为成员单位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

市银监局: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案件的总体情况和重大案件查处进程,提出需要协商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点案件,制定防范、监督、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机制,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处理各类重大、突发案件的能力。

市质监局:负责协调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涉及医药用品质量监督管理有关工作;参与加强生产、销售假(劣)药品、医疗用品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区域的治理等工作。

市检察院:审查批捕、经济犯罪案件;查办经济犯罪涉及的职务犯罪案件;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研究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市烟草专卖局:负责协调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涉及烟草专卖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加强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区域的治理等工作。

四、协调会商机制的工作规则

(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

遵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或根据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需要,由市政府主管秘书长召集,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经济领域重大经济违法犯罪情况和相关重要信息;研究解决预防、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监督、防范、侦破体系。

(二)成员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议

成员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市*局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召集,成员单位业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情况报告市政府主管秘书长。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行政执法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研究完善相关措施;通报新实施的有关重大经济改革政策规定,完善相关措施;通报市内外经济犯罪动向,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影响全市经济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对重要情报、重大情况进行协商和研判,探索建立情报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制定重大案件防控工作预案,确保遇有紧急情况可直接启动预案,做好人员和资金的控制工作;研究建立和完善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监督、防范、侦破体系的具体措施。

根据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需要,经有关成员单位业务部门提议,可由市*局业务主管部门或相关成员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临时会议,全体成员单位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根据具体工作需要,也可以召开部分相关成员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会议,针对具体事项进行商讨、沟通和研究,提出工作建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及时沟通和通报涉嫌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和案件线索,强化案件初始阶段的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对有关人员和资金的调查、控制等相关措施,提出工作建议,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协调、督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案件的侦办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掌握案件侦办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协调会商机制办公室

协调会商机制办公室设在市*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主要职责是:负责筹备协调会商机制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议,督促落实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编写《打击经济犯罪协调会商机制重要信息》,反映各成员单位在工作中发现的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和线索,分析、研判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重大经济改革政策出台可能出现的经济犯罪活动,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四)派驻联络员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5

劳动人事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人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防范,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进行探讨。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人事争议数量将处于高发的态势。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是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防范工作的紧迫感、艰巨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提高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预防

自《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对劳动争议解决的模式和标准作了重大的调整: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性、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中的告知义务、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的效力及解除条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等劳动关系立法上的这些重大变化,对用人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甚至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如果说《劳动合同法》在劳动用工的各个阶段对劳动者的实体权利进行了充分保护的话,那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在劳动争议的各个环节对劳动者的程序权利进行了完备的保护。2010年,《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相继出台。《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社会保险制度更加稳定、运行更加规范,使各相关方面,特别是广大劳动者有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而新《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要内容,新《工伤保险条例》对《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填补了事业单位等人员参保的制度空白,使工伤保险的惠民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了工伤待遇水平,对推进《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必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形成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几部新法出台后,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势必受到深远影响;劳动人事关系将更加复杂、劳资双方利益冲突将更加明显,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将明显提高。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用人单位该如何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应对劳动人事法律这种巨大变化,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根据预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人单位面临的劳动人事争议将呈高位运转态势,社会保险类争议案件将会上升,有效预防和应对劳动人事争议将会是用人单位的重要任务。因此,尽快调整或变革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提升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技能,将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以务实创新精神,切实做好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仲裁工作

解决劳动人事争议,在劳动人事争议发生前建立预防为主的风险防范和利益协调机制,在劳动人事争议发生后建立渠道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上建立调、裁、诉紧密衔接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维护劳动人事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在工作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向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转变;二是在管理环节上,向更加注重源头治理转变;三是在管理方式上,向更加注重协调协商解决转变。

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调整工作方式,将重点办理案件转变为争议预防与处理并重。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预防与应对,显得尤其重要。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劳动人事风险增加,在争议还未出现前就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具体有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要适应时展的需要,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仲裁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期刊简报、各种媒体以及走进用人单位等途经,加强对劳动人事及仲裁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当事人及广大劳动者了解劳动人事仲裁知识和仲裁程序。二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对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采取举办短期专业培训班或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典型劳动人事争议案例进行分析、交流,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队伍的业务素质,真正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监督工作,规范用工行为。仲裁机构要加强与劳动监察机构的协调、沟通,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观念和劳动人事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网络。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应积极推进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组织网络。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国有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会同工会组织等主管部门下大力气解决好大中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问题,要逐步建立起调解员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讲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介绍预防调解工作措施和方法技巧,着力提高调解员的能力素质。二是对非公中小企业劳动争议多发问题,在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增加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功能,通过加载调解功能,加快组建调解组织。三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调解组织试点建设。在科、教、文、卫系统建立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试点,探索社会调解组织解决劳动人事纠纷的途径。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6

县防震减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防震减灾事业的职能部门,是县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主体。为促进和保障防震减灾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执法机制,根据《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总体目标

提高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防震减灾行政管理法治化进程,依法促进和保障我县防震减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组织实施国家及省、市制定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统一管理本县范围的防震减灾工作。

2、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县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监督防震减灾业务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3、承担本县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负责震情速报,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对本市的地震分析预报意见;负责本县的群测群防网点建设、管理与维护,并定期对骨干网点观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地震观测资料、观测数据的及时上报。

4、负责收集、整理、应用本县与地震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协助政府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本县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与综合防御措施,并负责检查、监督、落实;会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和培训县级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搞好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和组织实施本县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负责地震灾情速报,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计划。

5、监督管理本县的地震烈度区划、震害预测、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监督重大建设项目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监督我县或进驻我县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6、管理、执行本县以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标准;审批本县内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指导和监督本地区重大工程、有次生灾害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

7、负责本县地震观测环境和典型地震遗迹的保护工作。

8、推进地震科技现代化,管理和组织本市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与攻关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9、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负责调查当地有感地震和落实地震异常及时处理地震谣言、地震误传等突发事件,做好稳定社会的工作。

10、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县防震减灾局行政执法的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履行管理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法定职责,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2、依照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根据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涉及全局性的地震行政执法工作的调查研究,部署全县地震行政执法工作。

3、组织推进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责任目标在全县贯彻实施。

4、监督全县严格依法开展地震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组织进行对全县有重大影响的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和恶性行政执法事故的查处。

5、依法及时查处有关防震减灾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依法办理防震减灾申诉及行政复议案件。

6、组织开展全县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完成法律规定和上级交办的其他行政执法任务。

五、责任机构

局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如下:。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六、县防震减灾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的职责

组织领导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全县地震系统的行政执法检查及监督,组织召开专项执法会议,评议执法案例,跟踪执法人员执法流程,审定执法结果,及时纠正执法错误,中止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总结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经验,研究解决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的实现。

七、县防震减灾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办公室的基本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配合单位职能股室,做好地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督促落实工作。

2、指导、协调局内有关业务科室及全县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地震行政执法经验。

3、负责督促、指导查处所辖有关地震行政违法案件。

八、人员岗位职责

1、局长,行政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组织制定年度和中长期行政执法计划或规划;

(2)组织协调本局各科室行政执法工作;

(3)签发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组织实施省、市局、县政府下达的执法任务;

(5)对以本局名义实施的行政许可及其它确定行政管理相对人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

(6)主持或授权主持本局召集的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

(7)组织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的集体讨论并决策;

(8)签署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法律文书。

2、副组长,负责分管行政执法工作的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组织提出分管工作年度行政执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2)初步审签分管处室起草的规范性文件;

(3)负责分管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

(4)协助局长组织分管科室执行省、市局、县政府下达的执法任务;;

(5)参与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的讨论;

(6)初步审签分管科室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国家赔偿案件法律文书。

3、防御法规科科长,是本科行政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行政执法职责为:

(1)依法负责全县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2)依法组织、指导全县执法监督检查及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依法监督纠正有关违法行政行为;

(4)管理行政执法证件,负责换发、清理等工作;

(5)依法参与县政府有关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修改、论证。

(6)依法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7)负责全县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行政执法工作;

(8)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承担防震减灾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9)负责具体组织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

九、加强执法检查与执法监督

根据执法工作需要将开展教育专项执法检查及监督与地震综合执法检查监督制度结合起来。综合执法检查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执法检查时,出示证件,严格遵守执法检查程序,并将执法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十、责任要求

1、未经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或局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展执法活动,否则,中止责任人执法资格。

2、严禁执法人员单独开展执法活动,严禁无证执法。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7

乙方:

为了确保外协工程地质施工项目现场的正常生产,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生产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协议书。

一、以施工为单位,明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负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并做好记录,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安全问题负责。

二、施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专(兼)职人员,负责施工单位日常的安全防范工作及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整改,并做好安全工作日志。

三、施工工长必须做好人员、机具设备的安全防范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施工用车辆及驾乘人员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执行,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随时检查、保养好车辆,车况不好不准出车,严禁货车车厢载人。

五、施工单位加强人员管理,协调好与当地政府、群众的关系,避免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同时做好财物的保管维护工作,避免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损失。

六、施工作业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和使用合符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对施工环境的保护工作,严禁生活垃圾乱丢、乱扔、钻机周围的油、水污染环境。并注意个人卫生。

七、施工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在野外项目部的统一协调、安全管理下,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并做好防雷暴、通风瓦斯工作.防食物中毒、森林防火、防盗、防中暑和有害气体喷出等工作,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

八、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规定所造成的一切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自行负责,乙方应参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甲方不负任何安全责任。

九、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有人事变动,由接任者继续履行职责。

十、本协议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以便检查考核。

甲方: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8

委托单位:                           (以下简称甲方)

承接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

承接项目: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室技改土建工程施工。

协议内容

1、甲、乙双方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四川省、成都市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法律及有关标准,接受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2、甲、乙双方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治理活动。在项目实施期间,甲方指定         (兼)安全员,乙方指定           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与协调。

3、在甲、乙方签订服务协议后,乙方必须向甲方交纳安全保证金       元,安全保证金由甲方财务部门保存,乙方执行服务合同结束实现无违章违纪和安全无事故,安全保证金予以全额退还。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必须接受甲方安全监督、检查,查出和违章违纪、事故隐患按甲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扣款处理,扣款从项目安全保证金中扣除。

4、乙方所有工作人员进入甲方厂区提供服务前,必须接受甲方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办理相关入厂手续。

5、在项目实施期间,乙方应全面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任何作业都应规范操作,不得野蛮施工。凡发现安全隐患必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积极整改,否则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一切安全责任均由乙方自负。

6、乙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需搭接水、电、气、动土、断路、禁火区内动火、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设备检维修、大型设备吊装等危险性作业必须向项目主管部门申请审批办证手续,如擅自作业,甲方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罚。由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一切均由乙方自负。

7、乙方在提供服务期间,故意违章、不听劝阻严重危及人身和设备财产安全的,甲方有权责令其停止作业,并由乙方承担停工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8、乙方自备的机械、电气、工具、施工材料应妥善保管,并采取有效地防火、防盗、防倒塌、防破坏等措施。乙方如借用甲方机械、设备和工具应进行安全性能确认,乙方一经借用使用表示该设备、机械完好,无安全隐患,如果造成事故由乙方负责。

9、乙方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抢救和保护现场,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并及时向甲方安全管理部门通报事故情况,积极根据“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开展事故分析。乙方如因自身管理不善、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受到损坏等事故,有乙方自负责任。如上述因素造成甲方人员和设备设施损坏的,甲、乙双方应通过事故分析,确认责任。

10、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本协议,由于违反本协议造成的后果,一切均由违约方负责。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

11、本协议有效期为2019年2月27日至2019年3月31日,本协议作为工程项目或服务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9

关键词: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后果保护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经两年以来的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因施工大型施工机械在线路通道附近违章作业而造成的触碰导线、碰撞杆塔导致的外力破坏事件多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后果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外力破坏导致输、变、配电设施故障停运,部分故障越级冲击主网,严重危及电网安全运行。

第二种:输、变、配电设施故障停运,将可能导致大面积用电客户的供电中断,由于海西地区辖区面积大,外力破坏后的巡视,发现及后期抢修恢复时间长,较长时间的用户停电,极易引发客户投诉或社会负面舆论事件的发生,造成公司工作的被动。

第三种:在外力破坏事件发生的同时,瞬间高电压、大电流作用于大型机械,轻则机械烧毁,重则人员伤亡。基于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及严重后果,公司应从宣传教育、线路运维、政企联动、属地化管理、人防、技防等方面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有效防范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一、电力设施保护原则及防范措施

(一)电力设施保护原则

1.群防群治原则:依托地方政府电力监管部门将设备运检单位、属地县市供电公司、专兼职护线员、施工建设单位全部纳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集中力量,有效发挥各自职责及作用。

2.防控结合原则:积极推行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评估的工作理念,通过前期的电力设施宣传培训、开工前各种防外力破坏措施的落实和管控,结束后对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的评估,将预防与管控有机结合,有效防范事件的发生。

3.属地化管理原则:借鉴青海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后,对于部分光缆线路运维巡视属地化管理的经验,对于海西境内各县市供电公司区域内运维的各电压等级的线路,将平时的巡视、与地方职能部门的工作衔接、电力保护安全协议签订、事发后的赔偿等工作由所属地各县市供电公司负责,实行属地化管理,并在年初将电力设施保护作为年度指标进行下达,年终量化考核。

(二)电力设施保护措施

1.动态巡视,查找隐患

(1)设备运检单位做好与各县市供电公司的信息沟通工作,及时掌握线路通道附近施工作业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由运检单位根据施工进度或潜在的对电力设施危害的隐患进行不定期、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专业巡查。

(2)由所属地县市公司、护线员协助进行日常巡视,做到专业和业余巡查的结合,实现信息互通,对于可能或潜在的隐患及时在事故的萌芽状态发现并制止,从事前进行预防。

2.大力宣传,有效预防

(1)设备运检单位、各县市供电公司,根据掌握的施工区域,及时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提前进行书面的危险点告知,并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发放《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手册》及外力破坏的警示图片,将可能因违章施工引发的外力破坏事件对电网、对客户和对自己的危害进行宣传培训。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每个大型机械操作者宣传到位,从人员的思想源头对外力破坏事件进行预防。

(2)设备运检单位、各县市供电公司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范围、作业方式及临近电力设施情况进行向辖区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并做好相关记录。

3.签订协议,明确职责

(1)由设备运检单位、县市供电公司根据施工单位备案情况,协同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勘察,对电力设施保护范围、施工作业范围、保护的具体防控措施进行明确。

(2)由县市供电公司起草电力设施保护安全协议,由县市供电公司做为甲方、施工单位做为乙方对电力设施保护范围、施工作业范围、保护措施、双方职责、义务及事发后的赔偿责任以协议的方式进行明确和约定。当施工单位工地办理用电手续时,将该协议做为供用电合同的附件一并签订,对其在公司线路通道附近施工作业行为进行规范。安全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存两份,一份交到当地政府安监局备案。

4.政企联动,事中管控

(1)各县市供电公司要将辖区内线路通道内施工情况、对电网企业的危害及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及时向政府电力主管部门书面汇报,并对关键内容上报备案,以防止在外力破坏事件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或大面积停电事件时,造成公司工作局面的被动。

(2)积极向地方政府安监部门汇报工作,对于可能会造成的潜在危害,申请与安监部门联合对施工地点安全用电和外力破坏隐患进行检查,依托政府执法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防外力破坏隐患的整改力度,实现过程的可控。

(3)加强与地方警方协作,定期联系辖区内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对于部分施工单位违章野蛮施工导致外力破坏事件发生后,态度恶劣,拒不承认的事件,在积极收集有力证据,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申请警方介入,以《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对应条款进行经济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形成惩防结合的长效机制。

5.完善技防措施,科学综合防治

除了不断加强人力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技防措施的投入,通过在电力设施周围安装限高门架、在铁塔和电杆安装荧光防撞标示和防撞桩、杆塔周围安装大型机械临近带电体报警装置、地埋电缆警示桩等技术防范措施,从技术手段方面进行预防,科学进行防范。

人防工程管理协议篇10

【关键词】劳动争议;风险防范;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劳资关系已经从资方强势向劳资双方相对均衡转变。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劳动争议纠纷数量急剧增长,保持了持续高位运行。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必须改变传统事后消极应对的管理方式,积极搭建立体协同的劳动争议“防火墙”,超前做好劳动争议的防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劳动纠纷,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建立规章制度的全员形成机制

规章制度,是防范劳动纠纷的第一防线。《劳动合同法》明确提出了“合法”、“民主”、“公示”的程序要求,并将因违法的规章制度致使劳动者受损的情形作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之一,同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些规定表明,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合法有效,才可能成为劳动争议发生时人民法院审理的法律依据。因此,企业在制定涉及员工利益的规章时,必须摒弃“存在即有效”、“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传统管理思想,注重从规章制度的形成机制、制定源头、公示程序抓起,真正把职工参与作为规章制度制定的重要法律程序,并通过职代会平等协商等方式,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劳动者的知晓权和参与权。

二、强化规范运作的重点防范机制

规范运作,是预防劳动纠纷的核心内容。新的法律模式下,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预防劳动纠纷,就必须时刻绷紧合法合规的“弦”。一要严控管理关。要严格梳理内部管理体系,做到“制度合法化、合同规范化、流程标准化、表单证据化”。要依法订立规章制度,履行告知义务。要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规定,确定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要规范职位说明书,明示、量化录用条件,完善筛选程序,提高用人准确性。要认真开展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等工作,完善薪酬制度。要明确员工签订、续签劳动合同的工作流程,建立劳动合同分类管理系统。要加强劳务派遣管理,规范派遣行为。要加强档案意识,做好关键证据管理工作。二要严控入职关。要规范人才吸引工作,做到“取之有道”,避免违法“挖”人。要开展工作背景调查,加强员工入职管理,做好员工入职声明等确认文件,避免承担错聘员工的连带责任。要规范员工入职登记表,搞好信息核实和跟踪考察工作。要用好“试用期”条款,控制好员工入职风险。三要严控离职关。要明确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时间界定,规范处分员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合同等行为,做到注意时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要健全离职员工交接制度,及时进行薪资结算,签订离职协议文书,做好文件、资料、财物移交工作,办理好交接手续。要建立企业商业秘密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依法与核心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四要严控流失关。要明确擅自离职的合同后果和竞业禁止的法定义务。要切实做好员工关系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要建立人才保留体系,高度关注企业核心、骨干人才的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三、形成法律部门的专业保障机制

法律支撑,是预防劳动纠纷的关键因素。国家劳动立法的逐步完善,使劳动关系更加专业化,需要法律部门更加专业地参与。法律部门要结合用人单位实际,解析劳动用工管理各环节,帮助用人单位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要提供劳动用工管理各环节的法律解决方案,对劳动合同管理、薪酬、纪律及奖惩、休假、用工方式、规章制度、离职、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劳动争议处理等日常劳动用工管理行为提供专业支持,提供全程化的劳动用工管理法律服务。要配合企业开展好劳动法律知识培训、全面用工策划、劳动用工文本审查、劳动管理制度梳理、劳务派遣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等具体工作,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要指导企业做好劳动关系管理中的证据创制工作,做好关键性证据的管理工作。要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争议预防与案件应对解决方案,引导员工在法律框架下主张权利,依法做好争议处置工作。

四、完善工会组织的源头参与机制

工会参与,是防范劳动纠纷的重要保证。工会,是联系企业和劳动者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法律上赋予了工会组织特殊的作用。为此,企业要支持工会做好源头参与工作,形成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一是明确源头参与范围。对于企业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必须由工会组织做好源头参与工作。二是规范源头参与程序。对于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三是拓宽源头参与渠道。通过推动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普法宣传教育制度、积极参与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源头参与机制。四是突出源头参与重点。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主导作用,搞好集体合同的要约、协商、签订、履行、检查监督、纠纷处理等工作。要将涉及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工资、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规则制定、劳动合同管理等内容,通过平等协商成为劳动合同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双赢的劳动契约关系。要加强劳动合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作用,最大可能地将劳动争议消除在萌芽之中。

五、构建动态预警的上下联动机制

动态预警,是预防劳动纠纷的有效途径。纠纷的发生通常要经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爆发的过程,表现为意见、矛盾、摩擦、冲突、个体争议与群体争议等形态。对此,企业要坚持“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及时从现象中发现问题,超前将劳动争议从有形化解为无形。一要建立全覆盖的劳动争议预警网络。要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核心,形成由工会、HR部门、法律部门、用人单位、职工代表为主体的预警网络。要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争议预警信息员队伍,完善覆盖工作岗位、业务单元的信息网络,形成目标明确、协作紧密、快捷高效的劳动争议预警机制。二要建立全方位的劳动争议预警制度。要建立劳动争议排查机制,形成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重点排查与一般排查相结合、动态排查与静态排查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专门排查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的工作制度。要建立劳动争议信息采集和信息报告制度,对各类劳动争议信息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到位、妥善调处。要建立劳动争议接待制度,定期接待前来咨询的职工,搞好矛盾纠纷督促办理。三要建立全过程的劳动争议预警工作责任制。要成立专门的预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要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奖惩考核力度。要完善督促检查制度,确保职工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参与文献:

[1]郑大奇.世界500强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实战范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曹可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析・案例分析・合同样本.京华出版社

[3]陈庆麟,李振.劳动争议风险“预警”.新快报,2014年6月17日

[4]胡高崇.劳动争议案件发展趋势分析.工人日报,2013年12月7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