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0:02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1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2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界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因为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对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观的启迪与思考。

1.《图说李庄》一书讲述了什么“一首记载营造学社六载寒窗书写华夏建筑文化的宏伟诗篇,一幅描绘长江古镇千年荟萃中国学界精英的绵长画卷”是《图说李庄》一书封面上的导语。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要求我们力求该书要特别把握住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所作的突出贡献。因为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所以记载并传播李庄文化与李庄精神十分重要和迫切。从此种意义上讲,《图说李庄》是一本普及“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建筑文化读物。

2.“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寻到了什么“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留给后人的不该仅仅是记忆,更要唤起一种精神及联想:这里有对逐渐消失的人和事的追念,更有对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令人折服及感动之处的理解;这里有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工艺留存的迫切认知,也有令人扼腕痛心的现代“建设性破坏”的高速发展的商业之声;这里有无比丰富而细腻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固有的东方文化意义及美学价值,但不少现实无情地回答我们的总还是一声高过一声的无奈叹息!恰恰正是这种现实影响力,要求我们该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总括“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的建筑精神。

3.“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昭示了什么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道出来会议的主旨: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纪念梁思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从对梁思成的记忆中、吸取到对今天有益的思想;我们究竟该怎样采取措施和行动才能不辜负先哲对我们的期望。为此,要从古建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不足出发,提倡应该继承和发扬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与文保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学习梁思成注重科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丝不苟、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精神。

二、我们该如何认知并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精神

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他认为,梁思成的一生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国内外基础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及不倦的敬业精神时,很有必要从他身上发掘到更深层的蕴藏。那么我们该如何汲取一代宗师的精神力量呢?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估价并总括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所留下的建筑思想。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要学习梁思成在国家危难情况下的勇于担当与默默坚守的精神。这里细分析至少包括如下含义:

⑴中国建筑文化应该不应该面对伟大?

⑵中国建筑文化可能不可能创造伟大?

⑶如何去理解并把握伟大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这种担当与坚守本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它是要有远见与胆识的。早在1955年,梁思成便陷入批判“复古主义”到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暴风雨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然而,面对沉重的代价与压力,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执着及坚守精神仍令后辈折服。

第二,要学习梁思成高尚的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梁思成最担忧的是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他曾应邀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清地点,他同时建议美军在反攻日本时,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一位中国学者成为保护日本侵略国传统建筑的恩人,这太不容易!因为就在抗战期间,林徽因的弟弟是在对日空战中牺牲的,梁思成在痛恨日本列强的同时,仍认为保护京都与奈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梁思成先生崇高的国际主义建筑精神早在60年前绽放的光芒,所以日本人民称梁思成是保护日本文物建筑的恩师。

第三,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的大文化精神。回忆并学习传统是必须的,重在要视传统文化为魂,但也切不可总停留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层面,必须寻求在继承中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认为,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聪明的应用”,即可创造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以,今日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呼唤中国建筑师瞩目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目的在于不仅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性,更便于找寻到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之径。

第四,要学习梁思成主动开创中国建筑文化新局面的精神。在“国学”倍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树立起建筑上的“国学”榜样——梁思成先生的形象。因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将西方建筑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建筑营造学社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建筑成就。195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又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与“翻译论”等观点,将中国建筑构图元素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词汇作了对比性研究。

第五,要学习梁思成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意识与精神。“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让我们顿悟: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是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竞争力的。建筑师不可作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而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及创作力做文化遗产的护花使者。如果说,文化品牌是最具生命力的企业资产,那么追求民族文化的企业成长将是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唤醒。因此,“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的完整意义恰恰体现在广泛的文化上,它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文化的抢救、整理与发展;它是对建筑历史的高水准的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及保护;它不仅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认知,更是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与创意精致化的成功实践。所以,其意义不论对建筑界、还是文保界都十分重大和实在。

第六,要学习梁思成治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在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先驱者的建筑学、文物保护工作者,尚且能开展那么多历史遗迹的调查、古代建筑的勘察测绘、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工作,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这本身就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现时代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第七,要学习梁思成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理论的务实精神。早在45年前的1961年7期《建筑学报》上,梁思成发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论文章,从现在的观点看,那是在非常时期的又一非凡的理论建树。由于文章对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上讨论过的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问题一一涉及,并从实际出发解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所以今天读来仍感到很贴切。如其中对“传统与革新”的论述,很符合今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基本思想。它对今天的启示在于,不仅要作历史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建筑精神中寻求答案,反对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西洋化”或“中国化”。

三、梁思成建筑精神留下的现代启示

追寻往事并非仅仅为了怀旧,因为历史与记忆中给予现代诸多启迪与借鉴;追忆学术前辈更非为了留存经典,重在要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到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巨匠的建筑精神,未来我们还应再做什么呢?建议应具体采取如下行动:

第一,“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已得到了准确定位,并且“四川行”获得学术交流上的成功,所以建筑界与文保界的合作是可能的,是有文化认同的,是会不断产生出好成果的。因此宜在“四川行”后认真总结其成果,适时地再举行“山西行”、“陕西行”、“云南行”、“京津冀行”等,使建筑界及文保界的专家们能尽快且较为系统地沿梁思成当年走过做古建测绘之路全面考察一遍,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梁思成古建之路考察报告》(××卷)系列。我以为该系列书籍将在新形势下成为国内建筑界及管理界有用的参考书目。

第二,建筑测绘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与摄影与素描不同。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而言,不论是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都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测绘图。但必须指出,如今还在教授建筑测绘的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们专门去做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则更少,这是“国学”在建筑上的一个丧失。为此建议:全国各高校建筑院系要恢复古建筑测绘课程,《建筑创作》杂志社愿组织承办“全国建筑院校学生古建筑测绘大赛”,用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国建筑“国学”的经典与精华。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3

摘要:高校的场所精神受到校园历史文化、校园地域环境、空间的开放交流、多元共生多个方面的影响。我们从教学建筑改造的具体界面与空间的大框架分析场所精神的塑造,从表象到深层的递进分析,来阐述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场所精神塑造。

关键词:场所精神;界面表层;空间深层

abstract:theplacespiritbyuniversitycampushistoryandculture,thecampustheregionalenvironmentofthespace,opencommunications,multiplesymbiosismoreaspectsoftheinfluence.ourteachingreformofthebuildingfromspecificinterfacewiththespacelargeframeanalysisplacespiritofthemold,theprogressionfromappearancetodeepanalysis,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influenceofvariousfactorsshapingtheplacespirit.

Keywords:placespirit;interfacesurface;Deepspac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高校校园场所精神

校园不仅可以满足师生需要的物质产品,还可以满足师生需要的精神产品,无论是校园中的建筑,还是各种园林景观,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美学个性。校园按照美学规律造型,积淀了审美感受,物化了精神体验。高校场所精神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共同的生活学习来确定的。良好的、赋予场所精神的校园环境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丰富,无论是中国的书院建筑布局传统,还是欧美大学红砖合院建筑传统,都是人和时空互动的历史产物,民主开放的文化精神和场所记忆是校园永远的瑰宝。

二、界面表层更新中场所精神的传达

建筑界面不仅是限定空间的围合面,还是空间体量和外部形态的直观表达。单独界面是不存在的,界面在建筑实体与空间统一中存在。建筑的界面表层是建筑被人感知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研究场所精神在教学建筑界面表层更新中的表达,就要明确场所精神塑造的方式和方法,以便为教学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具有可借鉴性的建议,完善场所精神的理论与建筑更新改造实践研究体系。场所精神在教学建筑界面表层更新中的表达及其塑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界面的质感

质感是指视觉或者触觉对不同物态特质的感受,在建筑改造中则把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称之为质感。质感分为天然质感与人工质感,前者是物质表面的自然特征,后者是经过人工处理的表现感觉。质感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因此,材料是反映质感的关键因素,不同的质感展现出的场所类型也不相同,从而又产生了不同的场所精神。

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及自身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及地理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产生具有特性的地域风格。更新改造中对材料的运用一定要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及气候,延续、传承及创新建筑的地域文化。通过对材料质感的运用,展现不同特征的场所精神。

2.界面的色彩

建筑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色彩的运用,使建筑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不仅要和建造中的自然环境,而且要与其周围校园传统建筑的色彩相协调。不同色彩构成的调子具有表达情感的相对固定性,也能引起群体的情感共鸣。校园能给我们带来特定的色彩知觉,表现校园整体色彩感的教学建筑,若不能与传统校园的色彩基调相协调,就不会形成具有地域色彩的校园意象。在对教学建筑实施更新改造中,必须遵循校园文脉,对校园传统色彩给与尊重。

3.界面的层次

建筑的墙面,就其功能来说,主要起到维护空间,绝大多数是单层的。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设计者从艺术角度出发,保留历史阶段在建筑上所形成的痕迹,而采用“双层表皮”结构―双层墙体结构。一层是原有建筑的真正围护体系,另一层是更新改造后的附加层。这样就使更新部分与原有建筑脱离,对其依赖程度很小。

三、空间深层更新中场所精神的营造

在教学建筑空间深层改造中强调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性、地域性、开放性、共生性,也与我们对高校教学建筑更新改造的价值不谋而合。教学建筑空间的更新改造能够帮助解决历史文化问题,缓解校园情感危机以及经济危机,使我们解决人、建筑、校园环境之间的矛盾,校园历史与现实境况,创新与继承的问题。

因此在高校教学建筑中,关于空间深层更新中场所精神营造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以下我们从教学建筑空间深层的几种类型来分析场所精神的塑造方式。

1.传承呼应

原有教学建筑扩建部分在空间上要体现原建筑的场所精神,这里就包括继承原有建筑的空间特性,对原有建筑的纪念性进行延续。空间环境可以转化到场所并折射出场所精神,而特定的场所精神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原有教学建筑中场所精神的继承要充分考虑其中的使用者,场所内涵和意义会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不同。

2.肌理解析

在传统场所精神塑造时,总有一些奇特的改造做法,对其细节品味,总会让我们产生很强的共鸣感。在文化多样性、空间多元性、各种理念共存的时代,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影响了建筑改造与场所建构。对教学建筑的校园历史文化性表达也同样如此,通过解构主义手法对校园教学建筑的场地肌理进行再生,使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3.路径重组

场所精神在空间中的塑造可以通过原有建筑的改造,对原有建筑的流线进行重新组织,创造出多种自由的、避免重复的体验路径,从而提供出多样性活动发生的潜在途径和可能性。通过改造后不同的路径体验,对场所产生不同的认同感,从而使原有的场所内涵发生转变,场所精神得到创新。

4.开放性延伸

高等校园经过了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具有了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及浓厚的人情味,充满了多姿多彩的校园公共生活气氛。人情味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内涵式校园环境孕育了具有吸引力的场所精神。在场所精神引导下,交往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到了延伸,更加强了场所与师生的联系,丰富了校园场所内涵。二者相互影响,促进了高校时展需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使校园场所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四、结语

从高校教学建筑更新改造的出发点和手段分析,现有的大部分更新改造实践是在传承校园场所精神,维系校园文脉连续性。但是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时代的需求,使历史与时代相交融,这样才能做到让校园的场所精神得到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曲俊义,郭卫兵.旧建筑之未来[J].北京:建筑学报,2006.02

[2]丁沃沃.新老建筑的协调与共生[J].上海:时代建筑,2000.03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4

关键词:雕塑、建筑、美感、装饰

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后,雕塑摆脱了装饰作用的束缚,其自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雕塑艺术体系完整于对于自身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达,更多地融合了艺术观念与情感的内容,而建筑在现代主义出现后注重了对建筑本身意义的探究,在功能与形式的辩驳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体系与理论。雕塑更加趋向艺术语境的传达,装置与观念艺术的出现使雕塑同绘画的界限日趋模糊,当代艺术背后观念的注入使艺术形式划分不再重要,雕塑这个专业名称也逐渐成为古典艺术的划分,很难指代当代艺术中的某种形式了。建筑则从古典式样的探究转向对功能、技术、文化、美学形式、生态、等综合因素融合研究的综合科学,其体系面临着技术分解后的多元局面。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首先是雕塑与建筑的所存在空间的联系,它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希腊神庙上的浮雕巴洛克宫殿中的拟人造景;第二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联系,是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的关联,体现在同一时代或风格形式下的共同表现。第三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即对社会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在这方面联系中人文形态的意义要超越形式语言的关联。比如解构主义的建筑与波普主义的雕塑,有机主义建筑与大地艺术,参数化主义与数字雕塑等。建筑与雕塑的关系表面看貌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尤其是在现代主义出现后。今天,很多的建筑研究依托于工程技术,建筑教育被列为工类学科,艺术修养成多为基础技能训练,素描与速写辅助手绘表现。随着计算机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美术技能训练变得十分次要。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感获取演变为脱离美术的图像与理论关注。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理论研究探索能够起到启发与互补的作用,这也是研究雕塑与建筑联系的实际意义。雕塑艺术在试图寻找具有功能、空间、技术类似的艺术形式时,一定会向建筑倚靠,用来满足雕塑对空间、形式、语言的拓展需求。建筑与雕塑都是以空间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空间占有、空间视觉、空间影响、空间心理、空间审美等方面的作用。

雕刻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建筑更是三维空间的代表,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对于空间来讲,一般情况下普遍意义上的小型建筑单体都要比雕塑大出很多,建筑空间主要是指内部空间,外部可称为形态,这相对与雕塑主要指向外部形态空间的特点来说不在同一范畴,建筑与雕塑的空间联系只能在空间划分与感受方面做比较和关联。雕塑的空间就是指雕塑的造型,雕塑是没有内部的功能空间的,雕塑通过造型的变化形成了空间形式。而建筑的空间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它是和建筑的功能紧密相联系的。建筑与雕塑都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占有来表现其存在性的,这种对空间的占有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由人工创造而成的。建筑与雕塑对形状以外的空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感觉层面上。不同的空间形象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果,它直接影响了空间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文化表达方面,雕塑和建筑作为文化载体,表现了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社会文化、审美价值等文化特征。在满足了物质功能的要求后,建筑与雕塑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劳动一样,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建造和改变周边的事物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一切物态之中。在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背后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它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这种形式是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在建筑与雕塑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它们的风格和形式。一种艺术风格的确立一般总要有两个特点:一,独特性,它有易于分辨识别的形式特征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反映着它独有的思想和观念。二,一致性,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到每一个细节,很少有芜杂的、迥然不同的异质。不同风格形式的产生不仅是同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应,而且风格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风格形式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影响状态,这种在艺术风格形式上特有的关系,是其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互相交织的反映。

当今,建筑与雕塑在特征上表现出物质功能的需求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少,思想文化和精神意识的表现却成为重要内容。建筑与雕塑成为文化表现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精神诉求的寄托。它们一方面表现出人类对精神寄托的物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精神信仰的具体化是建筑与雕塑运用它们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人类所信仰的神灵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通过艺术的处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通过拟人化的塑造,满足宗教中神话人物的真实性认识,又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结合尺度和比例的运用达到神秘、威严的效果,从而满足对宗教的神话作用。在精神性方面,建筑与雕塑创造出来的崇拜、敬畏、纪念、宏伟等感觉为政治权力所运用。

雕塑与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创作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它们是物态化审美客体的典型形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是有合乎人的感观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所谓艺术家的审美经验,指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活动与心灵活动的成果,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集中体现。建筑与雕塑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传达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对象化或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以上的建筑与雕塑联系,他们是特征联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吴筱荣;论装饰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卢小飞;刘瑞;;论雕塑与建筑的关联[J];美术观察;2008年10期

3肖玮;;论建筑形式的雕塑性发展[J];装饰;2006年12期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影响;吸纳;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078-03

1、引言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建筑文化是人们的观念形态在建筑上的反映或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建筑具有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与当地文化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渗透。

2、地域文化与建筑

2.1地域文化的创作思潮起源。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的不同,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的产物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就表现在地区的人文历史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所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轰动一时、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的展览并展出了同时出版的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后,被人们忽略的地域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

2.2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孕育和形成的,主要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的特征一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性不仅是方位和区域的概念,而是包括了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二是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各地的文化形态是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并延续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三是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地域文化并非狭隘的排他主义,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表达出来,一定条件下能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

2.3地域文化与地域性建筑。地域性的建筑来源于人们适应了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建筑文化,而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影响着不同的地域特色。比如,我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满足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的需要;黄土高原及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湖南西部地区气候潮湿,盛产竹子,所以最典型的民间建筑是以竹子为材料的吊脚楼。这些地域性建筑因受到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交通、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在建造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建筑形式不拘一格,很好地融入大自然之中,显示了一定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

3、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缺失现象与应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巨大的建设量和建筑设计团队,并没有改变建筑品质的滞后现象。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弱化,我国旧的城市建筑个性特色在不断丧失,新城面貌越来越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缺少新意。当下,我国建筑设计出现了两种弊病,第一种是对西方现代建筑形象的生搬硬套,既不讲求民族和地方固有的文化内容的表现,也不讲求在与周围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文脉继承协调下的创造,更愿意接受一种流行的、由建筑师个人的喜好而定的某种形式的支配,浅薄地追求某些时髦的手法,建筑创作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近年来,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评选中追求“崇洋”、“攀高斗富”、“稀奇古怪”、“高档气派”的风气愈演愈烈。以北京为首的“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等设计方案均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究其原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和国外建筑师比,特别是执业精神确实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不自信,建筑创作缺乏地域文化的支撑,因而缺少了创造的源泉。反过来,某些西方文化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潮流,西式风格建筑被当成了一种文化产品不断的进行着复制和传播。第二种是对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的简单模仿,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丰富性和它的卓越成就缺乏深入的甚至基本的了解,独立创造的意识和超越的意识淡薄,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针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深刻反思,一要积极应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勇于探索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正确把握外来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要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体现地方个性,整合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和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三要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比如,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孤立的单体建筑一般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的组合序列未取得;中国建筑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物质性、功能性的形体本身,更多的是建筑所蕴含和传承的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情感、观念、意识等精神性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4、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

4.1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现代建筑设计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考虑各个地域、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层次人群在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因地制宜强调的是建筑与场所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建筑师应选择来自于传统民间建筑中具有民俗意味的空间形态、建筑形态、构造方式、及细部等方面的形式或构思未进行创作,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表现地域特色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2承载人文精神、体现民族文化。人文精神源于深厚的地域文化,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宗教、积淀成的习俗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一种本质力量――人文精神。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成为我们探索现代建筑设计民族化、地域化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体现设计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基础。建筑师应关注地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髓,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汇点,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人性化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以此表达人文精神。

4.3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地域性对建筑的影响是一个建筑与环境不断推进、优化的探索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推动向前发展,只有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和不断地创新,地域性建筑文化才能长久的延续和发展下去。因此,现代建筑创作应植根于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使其共生、共融,让设计作品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增强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在地域性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从中激发新的创造性,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

5、地域文化的发展

5.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一些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的现象,传统文化受到严峻考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内容及形式十分丰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在现代建筑创作当中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因此,建筑师应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按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促进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和而不同”。一方面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为原则,使建筑既简洁、明朗、注重功能、强调环保、减少污染、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将传统设计因素加以提炼和简化,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因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创造出体现中国形象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风格的当代表达最突显的案例当属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见图1)。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梁柱结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也兼顾了现代建筑科学,简约化的装饰线条,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东方之冠”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有创新,又有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5.2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不同的建筑模式总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相对应,在中国“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等传统观念影响下,建筑讲究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侧重以群体组合塑造空间;而传统西方文化则以理性、和谐、秩序为美,突出单体建筑的形体美,追求规则的几何形和标准的尺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式的建筑风格已经成为当今的流行趋势,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正逐步被边缘化。为此,当代建筑师有责任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非排斥外域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吸收它的科技性,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借鉴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可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夯实基础;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吸收养分;在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中不断探索;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创作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崭新的现代建筑。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见图2)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双轴对称,提炼中国“塔”的形意,外形柔和的阶梯韵律,勾勒出刚劲有力的轮廓线。设计并没有简单复制中国古代密檐塔的建筑形式,而是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结合当代的审美需要与技术要求,把密檐塔建筑形式以元素符号形式加以创新和重新组合,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去寻找交融点,用吸收与借鉴的理念以及精良的做工和完美的尺度未表现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

5.3地域性文化的挖掘与提炼。有意识地保留地域性文化传统,将使得建筑设计更富有民族的地方的风格。传承地域性文化不是简单地就设计中的形式、色彩和空间形式等方面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模仿,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真正理解地域文化的本质内涵,结合现代材料和地方特色材料,构建一个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空间,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的建筑和空间环境。建筑师在设计中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资源等因素,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二要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地域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文化遗迹、建筑进行整理,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造型。三要对地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加以凝练,将某种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并进行一定的夸张和变形,使设计给人以新感受。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见图3)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就是他寻找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要素,并把它们提炼、整合,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成为贝氏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香山饭店试图利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贝聿铭先生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运用空间序列的连续性,又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表达出一位当代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6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7

关键字:精神需求;建筑景观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和环境,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进行了才城市规划,将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进行有机的统一,把人文精神和建筑景观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可以打造自然和谐的现代建筑。

1建筑景观设计

1.1建筑景观设计的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发展产生了建筑景观这个词,它包含了自然、社会、文化、艺术、科学以及现代科技的人文学科。狭义的意思地具体到某个地域及建筑本身环境的规划设计,是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性的创造活动。广义地说从古至今人们有意识的改造所居住环境的活动都是设计。

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景观,它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设计的目的。人文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行为,遵从和维护人的基本价值。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景观设计,应通过其空间、形体、色彩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的创造,正是这种价值和精神才是优秀建筑景观设计的真正魅力所在。

1.2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

在人与环境的相互接触实现了建筑景观的功能,启发和约束对人们的意识行为。因此,建筑景观设计是人类的精神产物,强调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时应当按照人类的精神需求去设计。同时建筑景观设计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而独立存在。按照各种空间构建和组合,结合设计师对空间背景的认知完成建筑功能的实现。建筑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实地要求,必须是合理且行之有效的。

1.3建筑景观的作用

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一般具有一定的隐喻作用和历史符号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载体。比如.故宫就是我们对明清社会精神寄托的载体,是那个时代的符号。它都不仅是建筑景观那么简单,它代表着朝廷.代表着天子,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天地。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创造出了大量新的文化意境.则需要更多的建筑景观去承载,一个建筑景观设计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2如何创造适宜的建筑景观

2.1建筑景观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在进设计和改造建筑景观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是自然的法则,这是建筑景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主要是把握与改造建筑景观的选址、场地及地貌、地形的各方面的特点。自然的环境是人类的生存基础,人居环境的改变是受到自然状况的改变所影响的,建筑景观的设计重点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从而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创造出一片美好天地,所以在这方面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总结出优秀的思想和经验,为现代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2)建筑景观的视觉要求及空间排序的合理性。在空间排序中,我们要合理协调好公共区域和私密空间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构筑空间形式。可以起到庇护、实用、宜人的功能就是理想的建筑景观,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性,更还要背负着行为导向和视觉心理的各种作用。所构筑的空间得体现出高尚的视觉和美学观念,合理的建筑景观设计也要符合视觉美学的规律。

(3)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满足现代人类的精神需要,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延续由建筑景观担负着,它承载着历史的精神和人类的文明。因此,在设计建筑景观上要把建筑景观的精神和功能作用合理的发挥,达到公众能够接受的水平,为城市创造出一个满足现代人对生活水平的高质量要求的环境。每个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水平都是不断发展的,它们通过建筑景观体现出来,可以体现出地域的文明和发展状况。光怪陆离的形式、紊乱的功能只能使人们的正常视觉受到干扰,使人们居住环境的和谐被打破,对人类的生活没有一点好处,和建筑景观的雷同和盲目规划,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导致建筑景观的功能被改变。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建筑景观更应该成为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2设计师的素质在建筑景观中的起到关键作用。建筑景观的构成和工艺,空间形态的表现与建筑景观的艺术思想息息相关。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所改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成功的建筑景观,还可以提高、净化、改善公众的灵魂,更好地体现建筑景观的功能。建筑景观的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是把艺术、科学与自然法则相结合,使之融为一体。建筑景观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通过视觉质量可以加强其艺术的表现。此外,科学的构造能够把建筑景观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发挥出来,更有利于视觉的表现。只有科学地把握空间排序、机械体系结构和合理组团,才可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大量的各种新型材料被广泛的使用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人们受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蛊惑,盲目而大量的使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忽略了人们对居环境的各种需求和艺术设计的美学,使得大量具有破坏性的建筑景观被建造出来,它们不能和周围的空间构成一个和谐而又完整的组合,也没有明确的特征取向.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还大大的浪费了资源。

设计师的素质已成为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仅靠单纯的技术观点是无法保障在建筑景观发展中的显著地位,主要的原因是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日益复杂,而且专业性提高。每一个建筑景观设计师都应该懂得如何处理材料与设计美学的关系,设计师应当系统的去了解,充分利用材料来表达设计中的美学效果,建筑景观设计的前提是把握好设计中的材料的使用。建筑景观的设计是一个多元化时代,满足人们居住环境和对视觉质量的要求是建筑景观的本质,建筑景观的是要建立在合理的使用和设计上。

2.3加大建筑景观的保护政策和标准。目前我国在建筑方面的发展是在不断上升当中,各个地方和城市在建筑景观方面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我国应当出台一个对现存景观的保护政策和标准,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制度对建筑景观的保护进行规范化。

对于每个来说优秀的建筑景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常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学术方面有着和高的参考价值,它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当今社会上,人们依然缺乏对历史建筑景观保护的观念,一些历史建筑景观逐渐破败,我国许多古代的独特的建筑景观形式已经破损严重,而在对历史建筑景观的修复之中则使其失去了其本来的风格面貌.因此我国的文物部门也应当加大我国古代的建筑景观,以防造成历史的缺憾,保护好这些景观是我们对历史和后人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个景观都有着自己的各种建造技法和独特历史意义,加强对建造技法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对文化起到保护作用,也是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所以对建筑景观保护的意义,不仅是精神的,同时也是物质上的,把两者有机的结合,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是我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它有助于我国的文化与民族精神可以一直屹立在世界当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3结束语

建筑景观设计是一门古老而科学的设计艺术,把现代在建筑景观的造诣和继承古代的建造方法进行结合,制定出符合当代人们的各方面需求的技术,完善和发展建筑景观的划设计,创造出有利于人们居住的环境,并把建筑景观和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相结合,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把目前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档次上。

参考文献:

[1]周虹冰胡玲.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高等建筑教育.2005(09)

[2]陈烨.城市景观的生成与转换[J].东南人学,2005(02)

[3]袁毅.浅析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8(09)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8

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建筑建构的方法和逻辑是由材料的性能决定的,所以,材料不同,建筑的结构就必然不同。所谓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来讲,以新为贵占据了中国人对建筑态度的绝大部分,西方人的话,他们则对古老的建筑非常着迷,还有就是西方建筑是西方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国家将自己崇尚的文化和都注入到建筑中,提神了建筑物的美感和文化色彩。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表达了雕刻式建筑的追崇,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充分展示了立体美学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从外观上来看,欧洲建筑十分追求完美。这也是建筑师们的创作冲动与情结之一,带着对雕塑美感的强烈追崇去展开他们的手臂。

建筑文化意念上的差异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9

建筑如同一本“立体的书”,是以空间为对象的特定文化活动,叙事在建筑艺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象征手段和空间元素的媒介,建筑叙事把诸多文化形象与精神观念表现在人们面前,让建筑能“载道”、“言志”,甚至“成教化,助人伦”,成为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尤其是伦理意蕴的叙事系统。概言之,营造具有伦理性叙事的建筑空间,是从古至今建筑艺术体现其精神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建筑作为一种叙事

所谓“叙事”,就是人们把客观世界纳入到一套言说系统中来加以认识、解释和把握,其典型形式是讲述故事或事件。在人类的文化中,叙事并非只存在于文学之中,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说:“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绘画(请想一想卡帕齐奥的《圣徒于絮尔》那幅画)、彩绘玻璃窗、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而且,以这些几乎无限的形式出现的叙事遍布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材料、造型、表皮、色彩、肌理、虚实、路径、边界、空间组织与活动来隐喻与建构其社会文化意义,这意义的表达便犹如讲故事一般。尤其对那些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建筑哲匠们来说,他们总是能以建筑这种空间性媒介来达到叙述事件、表达意蕴的目的。

英国学者埃蒙•坎尼夫(eamonnCanniffe)提出叙事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元素,而所谓叙事,他认为是指运用对公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类比和意义元素等表达方式,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关键角色设定场景,使城市成为一种故事的集合。建筑叙事则是范围更广的城市设计叙事的重要构成,它是基于物质媒介,通过象征、类比、场景再现等方式,以及强调隐喻意味的建筑形式语言,营造一个能讲故事的建筑表皮、造型和空间环境,使建筑负载文化和价值信息。当然,不同的建筑类型,其物质含量或精神含量各有侧重。如一般被人们称之为房子或“构筑物”的建筑,它们以实用功能为基本目标,本质上是不讲故事的。只有那些能称之为是艺术,具有象征、传意等精神功能,使人产生情感上反应,渲染某种诗意和价值倾向性的建筑,才具有叙事性。据此,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建筑区分为叙事性建筑与非叙事性建筑。非叙事性建筑完全是出于使用需要而建造起来的构筑物,主要体现物质功能,而叙事性建筑是“会说话的建筑”,其精神性含量较高,储存的文化信息量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意义与文化功能。不同类型的叙事性建筑,其叙事性强度是不同的。有代表性并具有明显伦理意蕴的叙事性建筑主要包括纪念建筑、宗教建筑和政治建筑,下面笔者主要以这三种类型的建筑为例讨论建筑的叙事性问题。

(一)纪念建筑的历史叙事

一般而言,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显赫的人或重大事件,在有历史或自然特征的地方营造的建筑或建筑艺术品。它的形式有纪念碑、纪念塔、纪念堂、纪念馆和陵墓等,是一种供人们拜谒、凭吊、瞻仰、纪念用的人文建筑。纪念建筑以精神功能为主,旨在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展示与再现实现教化的目的与意义。纪念建筑的存在方式便使其具有较强的叙事性,“纪念建筑用建筑的手段表达纪念情感,它同文学一样是借助物理基础获得确定的外部时空形式的精神存在。”

除表达特定的纪念主题外,纪念建筑作为存储历史的符号,籍由时间向度的历史叙述,突显了建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集体记忆功能。从历史叙事的维度理解,所有具有年代价值的建筑遗址都可称之为是一种广义的纪念建筑,它们荷载了可触摸到的文化记忆,是“石头的史书”,如同老祖母向坐在膝上的孩子讲述着很久以前的故事。梁思成和林徽因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女儿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5]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感叹,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有了几个相互叠加的石头,我们可以扔掉多少页令人怀疑的记录!”阿尔多•罗西(aldoRos-si)认为,建筑形式的力量,被看作是集体记忆的宝库,而城市建筑的独特性始于何处?他说:“我们现在可以说,其独特性是从事件和记载事件的标记之中产生的。”显然,作为集体记忆记录与传播的直接物质载体,纪念建筑比其他建筑类型更明确地体现出了罗西所说的建筑的独特性。各类纪念建筑,例如名人故居和名人纪念馆,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是名人们生命情感的寄寓之所,是可供精神追忆的历史空间,即使时光变迁,斯人远逝,但往日的文化气息与生活特质仍可能保留在故居的一砖一瓦之中,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当人们在昔日或以文章警世或以行动影响时代的人杰旧居里留连,就像翻阅写满字迹的历史书卷,会触动你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实现对理想人格的感召和陶冶作用。

(二)宗教建筑的教谕叙事

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宗教建筑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建筑类型。古代建筑尤其是古代欧洲建筑、古埃及建筑,更是与宗教仪式与宗教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着重要的仪式与法术功能,成为宗教的另一种象征与表达。海德格尔对古希腊神庙的描述,指出了宗教建筑的神性叙事:“这个建筑作品包含着神的形象,并在这种隐蔽状态中,通过敞开的圆柱式门厅让神的形象进入神圣的领域。贯通这座神庙,神在神庙中在场。神的这种现身在场是在自身中对一个神圣领域的扩展和勾勒。”宗教建筑不仅表达神性叙事,还具有强烈的教谕性叙事功能。宗教建筑往往以其独特的外部造型、神圣的内部空间及情境氛围,将建筑转换成一种人们凭直觉便可体验到的语言体系,让信徒在具有教导和训诫性的叙事空间中,或祈求祷告,或接受布道,或聚集交流,或共同完成某种宗教仪式,体验人与神的交流,其精神感召力是其它建筑类型所无法比拟的。进言之,在信仰宗教的人眼里,宗教建筑成为了宗教史家伊利亚德(mirceaeliade)所说的“显圣物”(hierophany),即显现了神圣的器物。

显圣物的意义在于,通过它们能够与神沟通,从而使人的生命更充实并超越自己的有限性。作为建筑的显圣物,不仅其外部造型,尤其是其隐秘幽暗的内部空间都充满着“神的诉说”,有时甚至表达了比外部造型更为强烈的精神性效果。在这样的空间里,信仰宗教的人们体验到了不同的存在,体验到了神圣,产生了崇高、神秘、敬仰、畏惧等情感,总之,他们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这种力量,便是宗教建筑及空间的精神感召力。同时,宗教建筑还特别善于利用图像进行形象化的叙事,使宗教建筑成为了一种能够提供丰富记录的叙事场所。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神庙的山花上便布满了诸神雕塑作为表现元素,而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除了运用特定的建筑技术所构成的垂直向上的建筑形态与光影、色彩、声音等环境因素的相互烘托外,更是辅之以描述圣经故事和圣人传说的各种雕塑、壁画、彩绘玻璃窗,从而使民众尤其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民众更好地感受到宗教教义之含义,进而谨遵教谕。

(三)政治建筑的权力叙事

尼采说:“建筑物应该体现骄傲,体现对重力的胜利和权力的意志;建筑艺术是表现为形式的一种权力之能言善辩的种类,它时而诲人不倦,甚至阿谀奉承,时而断然号令。最高的权力感和安全感在伟大的风格中得以表现。”纵览中外历史,建筑受到政治意识和权力意志的强烈左右,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权力展示的物质工具。例如,中国古代在“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的崇拜意识支配下,宫殿建筑成为了反映一定政治秩序的集中代表,几乎每一朝代的皇帝,为了强化所谓“天之骄子”的形象,只要登上王位宝座,就不惜人力财力大修宫殿,以彰显君主威严。法国17世纪下半叶权臣柯尔贝尔(JeanBap-tisteColbert)上书路易十四时也言:“如陛下所知,除赫赫武功而外,唯建筑物最是表现君王之伟大与气概。”拿破仑也非常懂得建筑的政治伦理作用,尤其重视用雄伟庄严、威风凛凛的凯旋门、纪功柱和军功庙一类的纪念性建筑,以及宏伟的集会或检阅用广场来表彰军队,歌颂他的赫赫战功。一些极权主义者如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将建筑看成表达权力的工具和重要的政治宣传手段,热衷于用建筑来强化自身的权威和巩固对国家暴力工具的掌握。

在现代社会,政治建筑主要包括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国家机构的行政建筑,以及一些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集会广场。虽然当代社会建筑与公共空间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象征与政治活动的理想场所的价值有所减弱,但政治建筑的权力叙事仍不绝如缕。与古代社会有所不同的是,近现代社会政治建筑的权力叙事,鲜有直接突显统治者的至高权威,而是借由气势宏伟、造型庄严的建筑形式表达国家的自信形象,让民众体会到一种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一些那么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一些那么宏伟的建筑物?”他认为这是因为在民主社会,每个公民都显得渺小,但是代表众人的国家却非常强大。于是,诸如国会大厦这样的公共建筑一定要造得宏伟才符合国民对于国家的想象。托克维尔的观点不无道理,这也正是作为一种公共建筑的政治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与国家形象的展示功能。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所呈现出的叙事性各有其特定的维度,或者偏重历史性叙事,或者偏重教谕性叙事,或者偏重权力性叙事。但这三种建筑类型所呈现出的叙事元素又是相互重叠的,叙事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叙事对象虽然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精神性意蕴,这便是它们所共同体现出的伦理性意蕴。

二、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与策略

所有的叙事性建筑都或隐或显地呈现和反映社会伦理观念与伦理秩序这一主题,但不同类型的叙事建筑,其伦理叙事意图的指向又各有侧重,并以特定伦理价值目标为旨归。

(一)纪念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与策略

伦理叙事需要有历史和传统的传承和道德示范。纪念建筑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传承社会伦理文化和道德谱系,树立社会的道德楷模和行为典范,给人们确立美德学习的范例,因而其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基本功能是传承与教化。正如18世纪法国建筑师勒杜(Claude-nicolasLedoux)所说:“纪念性建筑物的‘个性’,正像他们的自然属性一般,可以服务于传播教化与道德净化的作用。”

虽然一些纪念建筑的外观、立面、体量和色彩具有象征或再现意义,但除非是单独的纪念碑,物质形态的象征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明确表达纪念建筑的伦理意蕴。因而,纪念建筑的主要伦理叙事策略是通过表达特定主题的空间组织、雕塑、文字、影像、装饰、道具等综合手段,营造特定纪念氛围,把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英雄故事以情节化场景的方式再现出来,参观者通过体验、观看与阅读的方式接受相关信息,从而达到纪念建筑的教化功能。对此,童寯有一个很好地概括:纪念建筑应“以尽人皆知的语言,打通民族国界局限,用冥顽不灵金石,取得动人的情感效果,把材料与精神功能的要求结为一体。”我国古代纪念建筑在建构伦理道德的教化空间、传承和宣扬封建纲常伦理和做人美德方面,有不少成功范例。例如,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门洞式纪念建筑,多建于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或立于功臣、名宦、节妇、孝子任职地或出生地及家门口,形制各异,风格多种。

牌坊往往集匾、联和碑刻于一身,其所载的匾语、联句和碑刻,把一些人生理想、道德典范的故事通过物质实体的形式再现出来,用以表彰楷模,宣扬忠臣功德、孝子节女等封建礼教,成效显著。此外,一些纪念建筑还通过与诗词文学等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发生关系的形式,使得建筑本身无法表达出的意蕴能够借助诗文来传递,从而达到叙事的目的。例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喜欢借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场所,在细致描绘文人们对环境体验的同时,通过以建筑和建筑环境为比兴的箴言雅论,抒发自己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崇高美德的追求,从而创造出深远的意境,激发出形象的教化力量,提升了建筑对人的审美品性的陶冶作用。

(二)宗教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与策略

宗教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很明确,即充分利用建筑艺术的独特功能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宗教的真理。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伊斯兰教,无不充分利用其建筑艺术所营造的独特精神氛围,来宣扬其和宗教伦理。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指出,早期神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他们认为建筑对人类的塑造可能比经文更有效。因为我们是感觉的造物,如果我们经由眼睛而非我们的理智接受精神的律条,我们的灵魂得到强化的概率会更高。通过凝视瓷砖的排列可以比研习福音更易学到谦卑,经由一扇彩绘玻璃窗可能比通过一本圣书更易习得仁慈的本质。”

为了服务于传播宗教真理和宗教伦理和目标,宗教建筑的主要叙事策略,就是利用建筑与空间语言营造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环境氛围。不论是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寺院,还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其外部形式与内部结构无不给人一种神圣、庄严和肃穆的感觉。同时,宗教建筑还特别善于综合利用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功能,使建筑与这些叙事性艺术相辅相成,营造一个利用空间讲故事的神圣环境,从而使象征的、隐性的教育方式与直接的宗教道德宣教浑然一体。贡布里希(Sire.H.Gombrich)甚至认为,“装饰”一词对于教堂建筑而言都是容易引起误会的一个词,“因为教堂里的一切东西都有明确的功用,都表达跟基督教的圣训有关的明确思想。”

试以哥特式教堂为例。黑格尔说哥特式教堂有两大特征:一是在空间上以完全与外界隔开的房屋作为基础。二是整个教堂充满着一种超尘脱世、自由升腾的动感与气势,目的是体现心灵对至高存在与至善境界的永恒追求。哥特式教堂的内部与外部无不表现出上述特征。教堂内部是高耸挺拔、筋骨嶙峋的柱廊,由富于升腾动感的垂直线条所贯通,巨大的空间似乎使一切世俗琐碎的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而教堂的外部形状更是昂然高耸,渲染着上帝的崇高和人类的渺小,加上从镶嵌着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窗里射入的迷离光影,更增加了其神圣的气氛。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与氛围中,人的内心无不具有一种虔诚的状态,耳闻目睹的一切无不促使宗教精神在人们心灵中内化,连同它所倡导的种种道德准则,不知不觉就会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

(三)政治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与策略

概括地说,政治建筑的伦理叙事主题就是表达某种政治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一种权力展示符号,通过特殊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处理方法彰显统治者的至上权威,维护社会的政治秩序。例如,在我国,当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在西周之后逐渐式微,宫殿建筑便代替王室宗庙成为权力的物化象征。自此以后,宫殿建筑与传统的宗庙建筑在教化功能上截然不同,“它们的作用不再是通过程序化的宗庙礼仪来‘教民反古复始’,而是直截了当地展示活着的统治者的世俗权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对统治者权力的展示,注重通过抽象形式(点、线、形、色、数字、方位等)及结构法则(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主从结构等)所生成的特殊氛围及象征功能,使建筑走向崇高、庄严和秩序。尤其是在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中,中轴线往往是引导礼仪、表达礼制的一个重要建筑特征。北京故宫便以中轴线与严格对称的平面布局手法,使其呈现出一个“戏剧化”的空间场景,将封建等级秩序的政治伦理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故宫的布局遵循周代礼制理想,依“前朝后寝”的古制,沿南北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井然有序又颇富韵律感地排列在中轴线上,建筑空间序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别。对此,“我们可以说故宫的中轴是一个政治事件,一个指定的存在空间,一个身体的动线;它把我们的意向引向政治意识形态中心,皇帝成为中心目标。”

第二,通过隐喻性的建筑语言和空间布局表达某些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体现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所具有的隐性的政治伦理功能。迪耶•萨迪奇(DeyanSudjic)指出:“古希腊的政治遗产至今仍然可以通过大量的政府建筑反映出来,这些建筑提醒着人们议会民主的渊源。”的确,古希腊时期,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如市政广场(agora)、露天剧场和柱廊长厅,承载着人们对民主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市政广场,虽然具有商业与文娱交往等多种社会功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首先是一个具有宗教与政治内容的“叙事空间”。一方面,它为公民以敬神的名义所举行的各种仪式提供了一个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是城邦公民共同参政议政、自由发表言论、表达民利的政治生活空间,同时城邦的法律法令、议事会的决议等都在此公告。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在城邦的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也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很多时候作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就在此召开,设在山丘上的露天剧场,呈扇形,有着斜坡式的座位,这种空间形式让民主形式得以运作,让议事与投票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

古希腊建筑与公共空间中所包含着的民主理想,延续至今,尤其集中体现在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政治建筑———议会大厦或国会大厦的设计之中。例如,德国国会大厦建造于1884至1894年,是德国100多年来重要的历史见证者。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德国政府决定对它进行改造。全球招标中,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设计的由25根支柱构架的穹顶方案最后中标。福斯特不仅在国会大厦与新的办公区域的连接处,有机融入了当年二战的遗迹和史实,还在原有的古典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上开了一个天井,加建一个人们能够登上去的玻璃穹顶,下面是面积很大的马蹄形会议室,对公众开放,使国民和游客可以居高临下地观察国会的开会情况,从而透明地展现国会议员的工作,隐喻议员的权力来自民众,要接受民众监督。在这里,建筑成了民主政治理念最为直观的呈现。

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篇10

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