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6:13

德育思想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03-0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设置的目的,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其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再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过程所包含的阶段,大致可作如下划分:第一阶段,传授知识。第二阶段,培养情感、意志。第三阶段,确立坚定信念。第四阶段,付诸实际行动。简言之,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通过自身的实践达到内化的过程,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落实到自己的道德活动中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所包含的阶段,也可作如下划分:⑴提高道德认识。⑵陶冶道德情感。⑶磨练道德意志。⑷树立道德信念。⑸形成道德行为。简言之,也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最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标》在前言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着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上。衡量思想政治课教训质量高低的标准,应该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任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课教学改革都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如何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呢?

首先,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同时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我们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其次,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对比、图表、选取典型事例等,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觉地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德育思想篇2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有些教师认为,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备课?首先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牋如教《我上学了》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一句,成人看来简单,但对不到七岁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

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挂图、幻灯、课本中的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欢迎新同学”的横标,老师、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并把他们领到教室等情景,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集体生活的和谐友爱。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而关键是如何做到讲清观点、形象生动,千万不要连篇累牍。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幻灯、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德育思想篇3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体育学刊,2001.

德育思想篇4

关键词:生活德育论;思想品德;德育

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的实际[1]。”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德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论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产物,其德育思想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生活德育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方法。

1生活德育论的内涵

1939年陶行知对生活教育这样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他建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是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联系课堂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吸纳和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与现实的无缝连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的意义

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生活德育论强调了生活化、生本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将其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能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2.1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压力,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突出了教师课堂讲课的控制权,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付考试,并不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欠缺,因此生活德育论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道德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效率也能事半功倍。

2.2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融入新鲜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联系所学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这样一种双向发展的模式,是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不断向国际接轨。

2.3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教育的重心并不仅仅是数学英语这种专业知识,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品德这种品德课程的学习。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主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群体,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品德内涵,提升自身的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呢?首先,要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存在着太偏向理论化教学的缺陷,目标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导致教学活动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目标变为综合目标,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水平。其次,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充实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播,应该结合学生心理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现实热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捕捉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等,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在讨论中帮助学生体会现实问题中蕴含的品德修养,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内涵。除了课堂学习,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和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社会相处过程中,能亲身感悟到教师所讲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最后,要改善教学评价设计指标,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通过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等环节,在进行生活德育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学的后续评价工作,才能在总结中进步。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德育的教学指导,应该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生活化学习的效果。评价的指标应该综合化、多样化,重点关注学生生活中掌握的程度,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评价的导向性要倾向于学生的内在理解,可以是争对某一情境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是叙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教师要结合反馈的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争对学生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德育思想篇5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教育学和心理学把12~16?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不光要探究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树立把德育教学贯穿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二、利用教材内涵德育思想指导学生行动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及德育意识、德育情感的培养。

三、德育思想在问题情境中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展示教学目标,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效、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地灌输德育意识。

例如,讲到“天下父母心”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录音播放儿子给父亲的一封信,设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观地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境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播放后有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实践体验中实现德育目的

德育思想篇6

长期以来,我党一向重视人的思想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生命线”和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高等学校里也强调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但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对研究生德育的自身规律缺乏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陈旧、落后。因此。尽管我们的教育者很辛苦,做了很多事,但在研究生思想深处还有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没有能够解决。一些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导师和博士生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国内的研究生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判断的标准,找工作就是要钱多。在国外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压力很大,而国内研究生很轻松,拿个学位很容易,因而有些人觉得生活单调,缺乏一种激情和持久的动力。他们感到这种状况是十分可悲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研究生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而将此看成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还有一些研究生认为政治理论课炒冷饭,空洞乏味,没有实际作用,上课打不起精神,或干脆看其他书籍。这些情况在研究生中的表现比较普遍,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没有真正到位,我们必须在德育思想上有所超越。

(一)统一模式的思想教育格局应该打破

也许是因为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束缚,以往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几乎采用同一模式的思想教育格局:同一层次的研究生上同样内容的政治理论课;从事思想工作的政工队伍习惯于用同一工作方法去对待不同层次、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强行令其参加,将出席与否作为德育考评的内容;在德育管理中往往过于强调了“管”(管头管脚、管秩序、甚至还要管卫生)和“灌”(向学生灌输管理者的思想,其实有时灌输的思想未必正确),而忽视了“引”和“导”(引导研究生自己去思考……。

近年来,这种格局有所改变,凡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高校,往往都是实事求是地按照实际情况安排工作的。例如某高校根据国家对博士生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拘泥于某一教材,不死扣教学时数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改革,采用“集中强化、综合参与”、“课堂研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课程教学的后续效应”等综合措施,提高了博士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传统看法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作用于人的思想,其效果往往难以度量,其结果往往容易被忽视,德育工作成了软指标如人们口头上讲的:“敏感时期抓一抓,工作忙了放一放。”在德育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德育的传统看法,又出现了一些偏差:过于强调政治教育,忽视了对祖国优秀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教育,以致一些学生忘记了自己的老祖宗;工作急于求成,缺乏对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的了解忽视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等等。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改变对研究生德育的传统看法。对研究生培养的最后结果可用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来衡量。研究生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完成的学位课程和科研论文表现出来,将来直接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有形价值,人们往往很重视;而那些以人的科学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协作精神等表现出来的思想和精神是无形价值,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说明,随着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提高,知识技术积累越多,这种无形价值对人才成长的影响越大。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培养人的道德和理想,塑造人的精神与灵魂,直接作用于人的无形价值。因此,在未来的社会里、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人的无形价值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现在的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等就是个明证。这应该促使各高等学校和研究生本人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重视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的无形价值,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

同志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超越前人,后人也必然会超越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践让我们感到,目前研究生的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研究生德育规律缺乏研究、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导师教书育人的状况很不平衡、德育的内容和手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等等。遵循同志指示,我们要不断实践,突破前人,与时俱进,这就要思考研究生德育如何创新。

(三)潜心研究德育理论和研究生德育规律

德育理论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各个学科。国外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国内学者也提出,“可以预见,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研究道德教育将是未来理论研究的方向。”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根据德育工作的现状,重视德育理论和德育规律的研究,我们要将德育工作当作学问去做,当作事业去追求。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些研究生德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历史责任。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这些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德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确实也总结了不少工作经验,发表了不少德育方面的论文。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脚印,翻阅一下所写的论文,不难发现,我们确实缺乏德育理论功底,也会猛然醒悟,我们已进入21世纪,现在是该静下心来、深人进行德育理论研究的时候了。

研究生德育是神圣的,又是微妙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我曾与一些研究生德育的领导者或管理者探讨研究生德育有哪些规律,但他们会坦诚地告诉我,现在正陷入繁杂的事物中,许多事剪不断,理还乱,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行事,哪里还有时间去研究规律,只要能保平安、不出事就好了。

由于不研究研究生德育规律,培养高层次人才就缺乏底气,容易按习惯和个人意志行事。研究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个性特点是什么?不同经历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潜质?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研究生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研究生们经常在想些什么、业余时间在做些什么、他们关注的热点是什么?正是这些关键问题上,一旦驾驭不了研究生的思想规律和研究生德育规律,德育工作就会碰壁,其效果不佳也就很自然了。

不研究研究生德育规律,就会把思想教育工作看成单向的灌输。使鲜活的教育变成枯燥的说教;将已是成人的研究生,当作中小学生教育;对研究生缺乏起码的信任,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不太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研究研究生德育规律,对德育工作就会缺少“控制权”,容易为“风”所动,为“情”所驱,跟着领导转,凭着感觉走。例如,提起实施素质教育,就认为多搞些活动、多听些报告,造出气氛;提起创新,就是抓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提起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组团或组队去山区、农村、边远地区送科技下乡,为当地人民医疗服务或支教。当然这些都是实践,也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我们还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校和就近的地方进行各类实践。

如果我们真正重视德育理论和研究生德育规律的研究,德育工作就可以少走弯路,我们德育工作者也就会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关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管理改革的思考

德育思想的超越、德育内容的创新和德育方法的改革,都必须通过德育管理去实现。因此,德育管理改革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改革:

(一)必须特别重视德育管理队伍自身的提高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管理者必须先受管理。在研究生德育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当然包括管理者)的人格、知识、才能、情感、意志等。

厉以宁教授2002年12月16日在北京大学第二届文科论坛的演讲——“新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员”,对新世纪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论述,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厉教授认为新世纪的管理人员应具有创造性、制衡观、责任感,同时要具备知识、方法、视野。我们的德育管理干部不妨读一读,从中一定会领悟出许多道理,并激励自己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德育领导者也不妨读一读,由此进一步重视对德育管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双方的努力使德育管理队伍能适应21世纪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需要。

(二)摆脱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从形式上来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注意克服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的管理体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研究生的德育工作要渗透到业务培养、业务管理、就业指导各个层面。但在实际工作中,某种程度上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1.决策领导层彼此沟通不够。按照常规,德育工作由校党委管,业务行政属校长分管。分管书记和分管校长一般都比较忙,往往忽视了相互通气。今后要形成一种机制,让领导层在一些德育大事上相互沟通,形成共识,以保证党委领导线贯彻执行,行政领导线保证支持,从而使双方形成合力。2.具体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不够。德育管理部门与业务行政管理部门也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即使均为研究生院的两个处或办公室,彼此通气也不多。3.管理干部间的协作不多。大家同是管理干部,由于分工不同,各管各的事,较少关心和了解对方的工作。由于以上弊端的存在,造成某些工作的重复劳动,客观上妨碍了工作效率和德育成效的提高。

(三)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干部直接管理德育转变为服务于德育

有一份颇有价值的资料,说的虽然不是研究生的德育管理,但可带给我们许多启迪。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1999年度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竞争力排序,中国政府在债务方面国际竞争力不错,指标有3个,在财政政策调控能力方面甚至有4个竞争力指标排名第1位。但在政府运作效率方面的竞争力不佳,使得中国政府综合国际竞争力1999年世界排名第16位,比1998年排第5位下降了11位,是47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中下降位次最多者。世界各国均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但是对于我国管理体制能否适应wto规范,却颇有微词,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人世”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国家领导层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不少地方政府面对这一挑战,提出要从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效率着手,要以直接管理经济逐步转变为服务于经济。

当然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区别,我不是说完全用管理经济的方法来管理研究生德育,而是从这件事引发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研究生的发展规模一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效率如何创新?如何与时俱进?我认为我们研究生德育管理创新的内核就是使我们的管理要真正服务于德育。这是因为:

第一,德育的大政方针是由学校党委确定的,德育管理干部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创造性地工作,使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导师是“教书育人”的关键,学生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管理干部的任务是为导师“教书育人”和研究生的“四自作用”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第三,“管理即服务”这是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的。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的伟大管理教育家法约尔将管理这一职能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润、控制”五个方面的职能,他还第一次提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视管理为一门科学。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大职能最后都落脚到服务于企业和事业的发展。

(四)围绕教育的四个领域开展德育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讨论2l世纪教育的报告中说,教育有四个重要的领域,认为不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4个“learn”,即learntoknow、learntodo、learntotogether、learntobe。这4个learn同样适合于2l世纪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德育应该围绕这4个领域开展工作,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21世纪的需要。

第一个是learntoknow,就是告诉你怎样知道所需知识,得到所需知识。对研究生来说,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必然的,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从未来的需要和世界的眼光出发,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要注意人文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构造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教育研究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紧跟学科领域的前沿,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第二个是learntodo,即告诉你如何学会做事。对研究生来说就是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研究生教育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和动手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是learntotogether,告诉你怎样和别人生活在一起。作为研究生非常重要的就是培养国际精神,能与人协作共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对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高级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要。这里的together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人类和动物之间如何共存。在今后全球化的环境下。谁不学会together,谁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使研究生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国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环境,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最后一个就是learntobe,就是告诉你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又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培养的研究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同时他们也应该是有爱国心、责任感,奉献事业、为人民服务、献身科学的人。人文科学凭借美学和伦理学对怎样做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目标,美学讨论什么是美的,伦理学讨论什么是善的。德育工作如何贴近研究生的思想实际,对研究生进行人文教育,并对真、善、美赋予时代的内涵,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研究的问题。

德育思想篇7

第一,教师要有敏锐的品德嗅觉,不断地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难、困惑和模糊问题,观察学生言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孝敬父母时,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都做了什么?吃、穿、住、行和生活的其他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都为父母付出了些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理解了,原来父母是那么不容易,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去孝敬父母;而在讲到热爱祖国时,我则让学生们观看《鸦片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然后让学生写心得――“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怎么办”,以此来让学生体会到国家强大与否与我们自己利益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

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学生受心理发展、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太过抽象和理论化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也没有兴趣去理解,所以要多用事例来替代抽象,多用活动来替论。

比如说,我们说遵法守纪,如果只是单纯地去介绍,那么学生的最初印象,也是最终印象会这么认为:我们不能干坏事。至于什么是坏事,他们并没有评判的标准,很有可能是自己认为对的就不违法,不对的就违法!这种自我为价值中心的人生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应该多结合事例,告诉学生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违反了法律但是并不违反道德,哪些行为不违反法律但是违背了道德。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课程内容进一步升华,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我们既要遵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尊重道德要求!

第三,利用教材内涵德育思想指导学生行动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及德育意识、德育情感的培养。

第四,“以生为本”,改变学习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新课程要求“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战胜;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展示。”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第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深认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情绪体验,心灵感应,使之产生学习的动机,以唤起学生强烈的爱憎,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形成人生信念、世界观。

第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要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点分析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经历多种学习方式,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有效接受及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学要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视角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采用情境渲染、案例剖析、角色模拟、操作体验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领者。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信息,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根据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以敏捷的教学机智推进教学进程,努力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心灵,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推进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对于教材中“操作平台”和“实践与探究”等栏目要充分予以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的学科实践活动,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教师要加强对课内外的学科实践与探究活动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实践和探究活动的成果,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

德育思想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之魂;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26-01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一柄双刃剑。人们在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生命本身的价值。尤其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迫于对就业的压力和高考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响。现在周克华事件这难道不会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的养成意识

1、说理教育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

2、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尊敬老师”、“雷锋‘听’电影”,树立学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渗透生命教育寓“思想品德”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有着活力的生命的个体,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确记录着生命的跃动,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则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善发出内心真挚的情怀,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学生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导游人”;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是其中一个大组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教师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

四、寓“思想品德”与课外实践

德育思想篇9

关键词:德国;善良教育;起源;背景;借鉴意义

德意志民族,既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贡献,也曾使人类深陷战争泥潭,也使得自家命运跌宕起伏。德国共经历三个帝国和一个共和国,第二帝国时期,德国首次实现了民族统一,国力逐渐强盛。但也被公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者,背负着战争策源者及其失败者的耻辱。二战以后,德国在战争的劫难中新生,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迅速发展经济和政治。同时,积极致力于改变两次世界大战中“麻烦制造者”的形象,深受纳粹政治教化,具有优越种族论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想、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德国人也得到了较彻底的思想解放。如今的德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典范,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个背负着战争罪行,且充斥着各种极端主义思想的国度,竟会有如此深刻的变化。这与德国战后实施的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德国在战后,深刻反省历史,格外重视“善良教育”,并将其列入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有其鲜明的特色,确实也没有一个国家会把善良教育作为一个重大板块,并赋予它重要内容。总之,德国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思想教育的骄傲,研究德国善良教育,意义深远。

一、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善良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信仰之一。德国善良教育并非凭空产生,有其产生的依据和缘由。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宗教教育寓道德教育于其中,倡导善良、慈爱、正直、互助以及珍爱生命等教育,由此,善良被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传播开来。善良这一道德教育理念,在欧洲最早可追寻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善的理念”。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善行,这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他指出道德教育有三大任务:一是培养善良的情感,二是培养善良的判断,三是培养善良的意志。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儿童先天具有善的一面,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抑制天生的野性,发掘人性中的善,保障善的本性向外显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认为善良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的,人先天具有善性。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蔓延,以上这些善良的思想观念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并成为欧洲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欧洲和德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善良教育是其进行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德国教育思想家们在继承和发扬整个欧洲善良教育思想和儿童教育思想的同时,逐渐提出一些新的道德教育思想理论。如较有影响力的鲍勒诺夫提出的“朴素道德”理论和布贝尔的品格教育理论、价值教育理论。鲍勒诺夫的“朴素道德”理论认为社会道德价值纷繁多样,一个人不可能全部遵守,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更一般、更纯粹、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道德,即包括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尊重在内的“朴素道德”,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布贝尔的品格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品格的塑造。这些教育思想理论都成为了德国善良教育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支撑。

二、德国善良教育的产生背景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背负了两次世界大战“策源者”、“麻烦制造者”、“战败者”的形象。德国处于一分为二的状态,此时的德国社会面临着政治建设和去纳粹化的两大重大历史任务。一方面要快速摆脱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阴影,用新的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重新建构国家和社会民主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德国有着深厚的军事和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特别是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走上了极端民族主义、强权政治、对外武力征服和扩张的道路,一度给世界造成浩劫,也给自身带来民族灾难。[2]人们虽唾弃纳粹分子的战争暴行和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但对战争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对战后整个国家所应承担的战争罪行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新的纳粹主义思想抬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德国政府及教育界强调培养尊重人的尊严、克己、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等品质,要求对公民进行诚实、坦率、互助、给予、仁爱、不自私、责任感的教育,也包括以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来推行善良教育,旨在培养一代新人,重构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善良”道德品质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够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的国家则很少。德国善良教育的形成历经两个阶段。

一是六七十年代西德政府推动形成的。二战后,西德政府希望德国的年轻人忘记纳粹统治时期那段黑暗的统治历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向前看,于是在对待历史问题上采取了“距离策略”,即逃避态度,但这种策略却引发了反犹太人的暴乱活动,之后,西德政府开始反思,意识到以逃避的态度对待历史是错误的。特别是在勃兰特执政后,格外重视对青少年的反法西斯主义教育。1970年,他访问波兰时,曾跪在犹太纪念碑前,向那些无辜被杀害的犹太人致歉,引发德国社会各界深刻反思过去的历史。德国教育界也从中汲取大量营养,把对战争的反思引入学校,推行善良教育。

二是东西德实现统一后,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善良教育。东西德统一后,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培养每一个公民尊重人的尊严、克己、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等品质,强调对公民进行诚实、坦率、互助、给予、仁爱、不自私、责任感的教育。德国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大国地位逐渐恢复、提升。消除国际社会的猜疑,引领国家进一步发展,凝聚社会共识,防止新旧纳粹思想的腐蚀和蔓延成为当前德国政府必须重视和着手解决的问题,善良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推广,赋予善良教育根本内容,形成了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

四、德国善良教育思想的内容

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深受战争的磨难和本国纳粹独裁统治的德国人,渴望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为此,在战后,德国领袖尤其重视对公民善良品质的培养,以期建立一个文明,和谐,发展的国度。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反对暴力五个方面。

(一)爱护动物

在德国的家庭里,父母会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兔子、小金鱼等,让孩子亲自喂养这些小动物,建立起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在学校,幼稚园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由小朋友们轮流照顾,观察并记录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成长状态。学校还会专门开展有关小动物的作文比赛,鼓励孩子们从动物园领养小动物或捐款拯救数量锐减的动物。在德国,如果小孩虐待动物,是会受到严重的批评和惩罚的,在德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二)保护环境

宣传+教育是德国人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德国人心中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小到每一个孩童,大到每一个成人,都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德国,各地区会组织各类艺术表演,贯之环境保护的内容来传播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家长和老师会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向孩子们传递环保基本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案列,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三)同情弱者

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善良教育的重要一课。在德国人看来,同情弱小是一个人心地善良的表现,认为一个人无论贫富或贵贱都值得被尊重。因此,在成人的鼓励和倡导下,德国孩子能够主动帮助弱小,如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等。再这样的国度里,孩子的心灵从小就被净化着。

(四)宽容待人

德国人认为,以宽广、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随之才能拥有稳定、和谐的社会。宽容待人也是一个人心灵纯美、善良的特征之一。在德国,父母、老师都会积极引导孩子从小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并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培养孩子宽容的胸怀。对于那些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行为,会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及时扭转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学校,“宽容待人”是儿童学习的必修课,通过课堂的学习,老师们会引导和鼓励儿童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真真切切践行善良的道德品质。

(五)反对暴力

受希特勒独裁统治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残蚀,德国人对暴力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们十分重视暴力问题,通过一些典型反面事例的强化作用来教导孩子唾弃暴力。针对那些“小霸王”,校方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会移交专门部门进行教育。同时,德国严禁开发有很力倾向的游戏和玩具。德国研究者通过调研证实:小时候经常玩“模拟杀人”的游戏,长大后拥有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比常人要大许多。另外,对于影视里的暴力镜头,父母和老师都会引导孩子从批判的视角下加以看待。

具体来说,德国善良教育是基于对历史深刻反思、对未来社会理想诉求的结果。

五、德国善良教育思想对我国开展善良教育的借鉴意义

德国的善良教育历史悠久,其独特、有效的教育和成果在世界颇具影响力。战后德国实施的“善良教育”作为德国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色内容之一,为战后德国实现国家统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德国善良教育对于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

德国善良教育的普及取得实效性的成果,一大原因就在于其拥有独立的善良教育思想体系,有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成为道德教育单独的一个板块。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在进行善良教育,但似乎这只是口号式的,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善良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处于模糊、混杂状态,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可循,显得格外空洞。

当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浪潮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彰显了社会的正能量。但也存在某些道德缺失事件引发人们对道德的拷问,如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面对这样的境况,迫切需要加强善良教育。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威胁和挑战,需要加强道德思想教育。一方面,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互联网形成“地球村”,冲击和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及生活,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另一方面,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非社会主义思想正大肆蔓延,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善”是生存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人们所可以永远依靠的,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从当前的国内、国外形势来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独立的善良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二)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善良教育思想文化传统

德国善良教育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以整个欧洲“善”的思想理念为依据,在继承和发扬德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观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也有许多重视善良教育、重视儿童思想教育的例子,这与德国重视儿童善良教育是相通的。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挖掘新的善良教育思想,丰富善良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使善良教育在实施中收到实效,为我国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添光增彩。

(三)教育对象从小到大,建立全过程成长教育体系

德国的善良教育从娃娃开始抓起,从儿童开始抓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其善良教育贯穿每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记得著名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在童年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很难弥补”。由此可见,儿童时期的可塑性相当大,在这个阶段进行善良教育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改革开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家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家里,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出现“唯分数论”,只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忽视儿童的情感教育和道德养成教育。在社会,一些青年忽略实际,盲目追崇,模仿。善良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整体善良教育观,让它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德国善良教育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德国的幼稚园大部分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与父母待在一起,一部分教育是由家长来完成的。以爱护小动物为例,在德国家庭,小孩刚会走路时,他们就会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猫、小狗、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幼稚园也会饲养一些小动物,要求孩子们轮流照顾、喂养,并做饲养记录。另外,社会还会倡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小动物。而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尚不明显,首先,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总认为教育孩子都是学校的事情,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此次,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无论素质教育口号如何响亮,新课程理念如何先进,教育改革的舆论造势如何热烈,终究无法阻挡学校、教师,乃至家长对教育、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导致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出现“唯分数论”,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正面宣传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一些负面消息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因此,我国在开展善良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要知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及时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德育的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善、美”。最后,各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扫除不良言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各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深入学校,多开展各种正面宣传教育活动,鼓舞学生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孩子的善良教育实践

德国善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从孩子抓起,注重培养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养成善良品质。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幼儿“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德国家庭会在孩子刚会走路时,就在家中饲养各种小动物,并让孩子亲自照料这些小动物、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德国的幼儿园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或描绘小动物的讨论或作文比赛。同时,在德国社会的引领下,德国家庭的支持下,孩子们会到马路边,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过马路。

德国善良教育是德国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我们在推崇它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甄别,对于对我们有价值的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同时,善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更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创立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善良教育体系!

注释: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傅安渊,阮一帆,彭涛.德国政治教育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1日.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1日.

[3]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唐若水.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J].光明日报,2002年7月26日.

[5]许广敏.从德国的“善良教育”反思中国的德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

[6]华敏.从德国的善良教育看我国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J].教育探索,2010年第1期.

德育思想篇10

[关键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使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面临新的考验,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成年人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提得过高,脱离实际,以至于流于形式,甚至无所作为,已不能适应社会新时期对学生教育的需要,因而收获不大。为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针对当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不足,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渠道,把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搞得更好。我想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继承传统,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学习再好,最终也会走上不归路,比如马加爵之类的大学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历史上有数不清的生动楷模。在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历史中,我们的先辈们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学习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中,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爱国主义除了历史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丰富的现实内容即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国家强盛和富裕而奋斗的丰富实践,已经可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动力和凝聚力量。《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而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与德育工作的始终。我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途径是在学校里开设好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我们对国家具体内涵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国家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的了解获得的。历史和地理课程,不能仅仅作为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即忽视这些课程在国民教育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用。应该通过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并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史地教育和教材设施建设,目的也是在教育中激发爱护他们自己国家的情感。

二、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和舆论监督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都具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的。各级各类学校有主意搞好法规法纪和校规校纪教育,引导学生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光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注重道德规范建设,把自律、提倡与禁止、教育与约束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要落实到实处,还必须重视加强评价和舆论监督。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价值导向作用,是调节人的道德行为、维系一定道德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上一些人善恶评判标准模糊不清,学校一些学生也存在美丑不分、是非颠倒的情况,如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说成是“傻帽”,老实忠厚说成是“缺心眼”,把勤俭节约说成是“抠门”,把追求享乐说成是“会生活”,把挥霍浪费说成是“有气派”。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道德评价,使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在开展道德评价中,要充分运用新闻舆论、社会舆论以及文艺宣传等各种形式,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道德风尚,及时揭露、抨击不符合社会公民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在学校中形成以讲道德为荣,不讲道德为耻和扬善惩恶的强大舆论氛围。

三、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要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学生思想品德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影响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当前,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因素很多:从社会方面看,既有文化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公共场所,还有书刊、音像等大众传媒。其诱惑力、渗透力也在增强,一些“污染源”、“腐蚀剂”以合法、新潮的面目出现,打折性的文化载体,真假、善恶、丑美、好坏混杂在一起,难分辨。从学生家庭来看,有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一些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一些颓废的市侩哲学;有的不是鼓励孩子争先创优,而让孩子甘居中游;有的不是教育孩子助人为乐,而是让孩子少管闲事,等等,与学校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唱对台戏。就学校自身来讲,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学校对学生体罚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的教师言行不一,自身形象差等等,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目前,尽管学校难以逃避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冲击,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必须发挥自身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积极汲取家庭、社会中的健康有益的思想,运用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影响学生。要坚决抵制社会上不良音像制品和低级庸俗书刊对学生的毒害,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当地名胜古迹、文体场馆,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请有关人员到学校作报告,用两个文明成果教育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大唱革命歌曲、开展读书演讲、出好板报、搞好书评影评等多种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总之,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