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营资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9:06

货币经营资本篇1

关键词: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95-09

一、引言

企业维持日常运营和扩大收入,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投资。营运资本投资通常包括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和进行存货投资。

本文所称存货投资是指某一时点企业存货的持有水平的存量概念,与一些宏观经济研究中所指的存货投资的流量概念不同。在营运资本投资期间,企业一般也会从供货商获得一定的商业信用融资(应付账款)。营运资本投资一般是指扣除了商业信用融资之后的净投资,即通常所称营运资本需求(workingCapitalRequirement),或净营运资本投资。

本文所称营运资本需求或运营资本投资是营业收入标准化之后的相对需求,即维持单位收入所需要的运营资本或净营运资本,相关研究文献都采用类似的定义。后文中出现的营运资本都在这个定义范围内,而不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教科书所定义的广义营运资本(即所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收稿日期:2015-05-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经济复杂性的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及应用研究”(71471177)

作者简介:吕峻(1970-),男,甘肃静宁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公司财务研究。e-mail:lj6662@126com

与固定资产投资不同,营运资本投资弹性更大,波动性更强。营运资本投资的增加既可能是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所进行的扩张投资(给予客户更长信用、增加更多的商品库存),也可能是因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缓慢造成的被动性增加(这种情况下一般称为资金占用),这会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企业生存。此外,营运资本既涉及资产方,也涉及融资方。因此,营运资本投资的波动比固定资产投资更为复杂。研究营运资本投资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掌握宏观经济的微观运行轨迹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或更为合理地评价经济政策提供帮助。

已有的文献来看,从微观层面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文献非常少。相关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对营运资本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Chiou等[1]以台湾企业为样本没有发现经济变量对营运资本需求有显著影响。mansoori和muhammad[2]以新加坡企业为样本分析发现现金周期(CCC)

现金周转期(CCC)和营运资本需求或投资呈正比关系,是以资金周转期表示的净营运资本需求。

和GDp成反比,经济越好,营运资本需求越低。Lamberson[3]以美国小企业为样本发现流动资产比总资产和存货比总资产,与经济景气度成反比关系。Baos-Caballero等[4]采用西班牙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CCC与贷款利率和GDp没有显著关系。从这些研究中可见,在宏观经济如何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方面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且,这些文献在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方面普遍比较薄弱。

不过,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融资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研究,目前是宏微观经济领域交叉研究的一个热点。einarsson和marquis[5]与石晓军和张顺明[6]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具有逆经济周期效应。经济繁荣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低;经济紧缩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高。petersen和Rajan[7]认为企业在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会转而求助于商业信用作为替代。石晓军与张顺明[8]、刘飞[9]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为维持正常的投资水平和运转要求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多,而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越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只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merville和tavis[10]指出,由于营运资本组成部分的最优政策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实际决策还是相关研究,与营运资本相关的投资和融资决策应该同时考虑。如果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某一部分营运资本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稳健。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角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整体(即营运资本投资)和组成部分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2001―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经验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会影响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成本,从而使营运资本投资逆周期波动;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会减弱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顺周期操作会加强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本身会在不同经济时期对营运资本投资产生非对称影响;应付账款融资的逆周期变动只是企业对于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化的被动性适应,对于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影响非常有限。

二、理论分析

1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分析

经济周期的一般特点是经济上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加快,消费和投资逐步旺盛,物价指数逐渐攀升,市场预期乐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降低和企业信用等级稳步提高,整体金融环境相对宽松,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畅通。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减缓,消费和投资逐步减弱,物价指数走低,市场预期悲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增加和企业信用等级下降,整体金融环境相对趋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增加,则融资需求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减少,融资需求减少。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首先受到融资成本或难度的影响。但是,融资因素只是企业考虑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一个因素,企业决定增加或减少营运资本投资,还取决于投资意愿或者预期。因此,这里首先从融资和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

从融资角度来说,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取决于经济周期对于融资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由于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和企业信用等级增加,企业容易从资金提供者那里获得资金,同时物价上升也导致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不考虑长期资金来源,企业可以在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用融资之间任意选择。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融资的相对成本来说,虽然商业信用融资通常有一定的免息期(一般不会太长),短期内融资成本低于银行信用融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期限,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会骤然加大,首先表现为可能失去现金折扣(如以3/10,60/n的商业信用条件,计算放弃折扣的实际年利率为449%,大大高于银行融资成本),而后可能存在断货、诉讼和信誉损失。因此,除非超短期融资或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地位获取较长的商业信用免息期,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应该低于商业信用融资。经济下行期,由于金融环境趋紧,企业信用等级下降,融资难度加大,物价指数走低也导致实际融资成本上升。与经济上行期相比,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和难度加大。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商业信用融资可以获得相对更长的免息期。企业可能会用商业信用融资替代部分银行信用融资。石晓军和李杰[11]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替代系数与GDp之间具有反周期性规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投资角度来说,按照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营运资本投资持有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持有成本、短缺成本和投资预期。经济上行期,由于客户信用度提高,坏账风险较低,企业愿意给客户提供期限更长的商业信用(表现为应收账款增加)。同时,由于存货销售通畅、资产价格上升,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存货短缺风险加大,企业增加存货库存更加有利。经济下行期,客户信用下降,坏账损失增加,企业对外提供商业信用意愿降低。同时由于销售下滑,物价走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存货短缺,成本降低,贬值风险加大,企业应该减少存货库存。

因此,无论从融资还是从投资角度,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顺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上行期,内外部融资通畅,营运资本持有成本下降,短缺成本增加,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提高;经济下行期,内外部融资趋紧,营运资本持有成本增加,短缺成本下降,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下降。

但是,上述分析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营运资本投资向上或向下调整是没有成本的(或者说只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静态分析)。现实中,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向上和向下调整都会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

例如,对于存货来说,经济上行,企业增持存货有利,但增持存货会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能限制。存货水平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随经济增长的加快逐渐增加,存货库存无法和收入同步增长(甚至会下降),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存货投资会下降。经济下行,虽然持有大量存货对企业不利,但由于销售不畅,降低库存意味工人失业,社会成本增加。由于材料、人力供应宽松,产能闲置,增持存货的边际成本会降低。因此,经济上行期,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存货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在经济上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加快会显著增加(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紧张),在经济下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会显著降低(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宽松)。

对于应收账款来说,账期的调整会影响下游企业的资金状况,企业在不同经济时期调整信用账期,产生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不同的。经济上行期,商品畅销,下游客户资金相对充裕,账期向上调整(延长)的边际收益(销售增加的收益)和向下调整(缩短)的边际成本(客户流失成本)都不会显著增加(即资金问题不会成为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下调整账期;经济下行期,商品销售不畅,下游客户资金相对紧张,账期向上调整的边际收益和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都会明显增加(资金问题会成为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上调整账期。

因此,从调整成本的角度,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逆经济周期而动。在经济上行期,尽管增持营运资本有利,但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着经济增速加快,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加快。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变慢。

总之,从融资、投资和调整成本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实践中,三种因素可能都会对营运资本调整起到一定作用。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各种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作用的大小,本文将通过经验分析予以确定。

2营运资本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经济发生波动时,中央银行为了熨平经济波动,往往会采取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较紧的货币政策,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提供数量或提高资金价格。而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金融机构资金的提供数量或降低资金的价格。但在实际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非是简单负相关关系。陈建斌[12]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货币当局对经济波动拐点判断的失误、政策惯性和政策时滞等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方向上的错配并不少见。在经济上升的初期,政府为刺激经济尽快恢复会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政府如果错判经济趋势,也可能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反周期政策,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效果可能并不一样。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过热的调节作用比经济萧条的调节作用更有效。不同经济状态下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力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和消费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占主导,央行放松银根、降低利率难以启动投资和消费,同时,银行选择惜贷以规避风险,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努力往往不能达到政策意图[12-13]。王义中和宋敏[14]研究发现在经济上升期,外部产品需求和资金需求都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在经济下滑期,只有外部产品需求渠道对投资起作用。若在经济下滑期,实施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效刺激公司投资,而实施以刺激外部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货币政策的营运资本投资传导途径(无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货币政策本身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导致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或者因错配造成的顺周期操作,缩小或扩大经济周期波动,从而使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一起对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产生叠加影响。

就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来说,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时期,宽松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经济上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较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而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并不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即货币渠道的利率作用可能会失灵)。但是,经济下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不会增加投资和产出,但至少会通过信贷渠道降低资金价格,从而使得企业之间的货款支付加快。

就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来说,在经济上升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加大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在经济上升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抵消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1998年之前在沪深两市已经上市的230家制造业公司的2001―2013年数据,组成个数为230、时间序列长度为13年平衡面板数据(即2990个数据点),检验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以这种方式选择数据是因为:首先,营运资本相关的指标具有极强的行业特性,为了减轻行业因素的干扰,本文只采用制造业公司。其次,为避免公司ipo初期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删除了上市不足三年的公司。再次,使样本期间至少能覆盖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最后,采用平衡面板数据是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和数据去趋势化。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剔除了符合条件但数据不全和财务指标异常(净资产为负或营业收入为零)的公司。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财务指标按1%比例通过winsorize进行了缩尾处理。

经济周期划分:按照“谷―谷”法划分,参照以往的研究和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将2001―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2013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在经验分析时,就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样本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与理论分析中对于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的定义基本吻合,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

2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采用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wC代表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RGDp代表GDp实际增长率,mp代表反映货币政策松紧情况变量,Control代表系列控制变量。β1和β2分别代表经济增长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程度和营运资本投资受货币政策松紧的影响程度,β3反映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叠加影响,如果β3显著且符号与β1相反,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减弱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作用,若与β1一致,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加强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

由于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可以有效避免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因素(如治理结构、行业因素、采购和销售模式)等对营运资本的影响。本文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法对计量模型(1)进行估计。为避免内生性的影响,在控制变量的选择上,对于明显受当年营运资本影响的变量选择其滞后一期的变量值进行回归。

3变量的选择

(1)因变量(wC)

营运资本投资=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存货-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

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为叙述简化起见,文中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以应收账款代替,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以应付账款代替。上述变量值都是以当年平均值除以当年营业收入计算取得。

(2)自变量

经济增长率(RGDp):为GDp实际增长率。

货币政策(mp)变量:由于单独用利率、货币发行量、信贷增长等单一指标很难判断货币政策究竟是紧缩还是宽松,笔者仿照陆正飞与杨德明[15]的做法,以mp(mp=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指标来估算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如果该指标偏大,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宽松;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紧缩。从2001―2013年,mp分别为86、86、84、09、45、15、-23、23、191、60、26、41、33。我们选择6个mp较大的年份,即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6年作为货币政策宽松期,取值为1;其余年份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期,取值为0。

(3)控制变量

根据Hill等[16]的研究,本文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规模、长期投资支出、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7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影响营运资金的需求。营业收入增长会相应地减少对营运资本的需求[16]。

公司规模:以总资产的对数计算。公司规模反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公司规模越大,企业融资约束越小,营运资本投资越高。

长期投资支出:用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计算。企业长期投资水平越高,资金需求量越大,会减少营运资本投资,将流动资产转换为长期资产[17-18]。

资产负债率:以负债比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该指标越大,企业营运资本投资越小。

净利润率:以净利润比营运收入计算。Deloof[19]研究说明盈利能力和营运资本投资成反比关系。同时,利润越高,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资金来源越多。

长期负债融资:以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长期负债-期初长期负债计算。长期资金来源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股权融资:以现金流量表中接受的权益性投资计算。接受的权益投资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长期投资水平、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均用营业收入标准化后的值计算。

4相关性分析

为了直观了解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本文分别做出了四项指标均值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的左图)。由图1所见,在2001―2013年,虽然在经济下行期后几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有一定上升趋势,但总体来说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时间趋势。实现单位销售收入所需的平均营运资本投资从2001年的070元,下降到2013年的025元。应收账款、存货也有类似趋势,而应付账款除2007年之外,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样本公司营运资本的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图1滤波前后营运资本投资时间序列图

注:图1左边为滤波前,右边为滤波后;图中虚线为GDp增长率,实线为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

由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为了分析营运资本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需要将营运资本及其组成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如果采用原始数据,营运资本的波动不容易观察,而且在回归时会产生严重的计量问题。

如果不去除营运资本变化的时间趋势,很明显经济上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大于经济下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从而可能得出营运资本需求顺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本文仿照Fernandez-Corugedo等[20]的做法,采用Hp滤波法,将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得出它们的波动成分,分析营运资本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过滤掉时间趋势的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以及时间变化趋势见图1的右半部分。由图1可见,滤波后的营运资本投资波动趋势和GDp增长率波动趋势近似相反。在GDp增长率最高的2007年附近,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最低,而在GDp增长率较低的年度,净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较高。在2001―2007年的经济上行期,随着GDp增长率的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降低;在2008―2013年的经济下行期,随着GDp增长率水平的下降,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增加。总体来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应该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此,

本文分别做了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采用滤波后值,回归时也采用的是滤波后值)与GDp增长率以及货币政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都与GDp增长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变量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期有所不同。在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显著负相关,与存货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但是会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并可能改善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的研究发现银根紧缩时,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水平。

表1经济上行期主要变量相关性系数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三项组成中,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销售回款的加快(减慢)会缩短(增加)对上游客户付款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在经济上行时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经济上行时应收账款周转和存货周转会同步变化,而在经济下行时期,二者相关关系为负,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一定程度上说明由于资金紧张,二者在经济下行时具有竞争关系,即企业要么选择放松商业信用条件要么选择增加库存。存货和应付账款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经济下行时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以上描述说明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占用水平或周转速度,在经济下行期尤其如此。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1总体回归分析

表3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由表3可见,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因此,营运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越快(慢),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少(多)。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而不是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不考虑货币政策作用,在经济上行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下降02%;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增加57%。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更加明

显(表3的第三列回归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三列增加了经济状态变量(上行期为1,下行期为0)和其与GDp增长率交叉项变量。由于交叉项系数为正且显著,与GDp增长率系数正好相反,说明GDp增长率在经济上升期变动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弱于经济下行期。),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enqvist等[20]发现经济下行时期营运资本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交叉变量的系数,在经济上行期显著为负,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一致;在经济下行期显著为正,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相反。由于mp是虚拟变量(货币政策宽松时为1)。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具有加强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具有减缓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上行期,GDp增长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营运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下降48%(GDp增长率的系数+交叉项的系数);经济下行期,GDp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收入所需营运资本投资则下降02%。换句话说,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减慢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企业减轻财务风险。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弱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单独就货币政策变量mp来说,其系数在经济上行时期显著为正,而在经济下行时期显著为负。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期,可以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期,通过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资金占用,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这一点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表3以营运资本投资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

2分项回归分析

表4是分别以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通过表4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就GDp增长率的系数来说,无论因变量是应收账款、存货还是应付账款,经济上行和下行期的系数都为负,而且除经济上行期因变量是存货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回归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经济增长加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都会下降(或者说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都会加快)。这说明,经济上行期,应收账款周转的加快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经济下行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同时变慢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应付账款作为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商业信用融资,逆经济周转变化会减轻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但并不能扭转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方向。联系到前面的相关性分析,说明经济增长减缓造成的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更多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变慢引起的被动性增长,而不是为了抵消经济周期影响的主动性增长。

如果是主动性融资,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至少不会显著增加。

就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的交叉项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有较大差异。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加强作用表现为存货占用水平下降(存货周转的加快)和应付账款占用水平的增加。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抵消作用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加快)。

就货币政策mp变量的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也有较大差异。相对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主要表现为存货的增加(也会造成应付账款下降);在经济下行期,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的减少。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资金面紧张,货币政策宽松并不会造成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应付账款的降低)。也就是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刺激投资扩张的作用主要体现存货水平增加上;

这种增加不同于经济下行期的被动增加,是市场预期乐观引起的主动增加,通常表现在经济上行的初期。而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宽松造成营运资本投资下降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即企业收缩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

由于货币供应环境相对轻松,收缩信用对于收入增长的负面影响较低。但收回的资金并不是用于同比例扩大投资,更有可能用于现金储备。

表4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n=1380)

3稳健性检验

虽然营运资本投资单个组成可以更加具体地说明营运资本波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营运资本波动原因。但前面已经提及,三个组成的投融资决策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而将三个组成合在一起的营运资本投资指标虽然更加合理,但由于考虑的因素更多,反映的信息过于总括。而营运资本投资的三个组成之间两两组合也具有明确的经济学或财务学含义,在实践和一些学术研究中有时更为常用。因此,分析这些组合的宏观经济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前文所述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

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含义:首先,应收账款+存货的组合反映了不受融资因素影响的纯营运资本投资。其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给予上下游客户的净商业信用。最后,存货-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支付价款的存货净购买。

表5是以三种组合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明显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逆经济周期变化。而存货的净购买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作用,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在促进存货净购买上,在经济下行时主要表现在抵消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的增加方面。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有明显的不同,在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存货净购买,但对于净商业信用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得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下降,但是对企业存货净购买没有显著影响。

总体来说,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两两组合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和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

表5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篇幅所限,将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略去。(n=1380)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受不对称调整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小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受常规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使得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越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低;经济增长越慢,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高。同时发现,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的变动效应,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快,而在经济下行时,则表现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的同时变慢。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速变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或资金占用)的影响相对于经济上行期更加显著。

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另一方面,是其本身通过改变货币环境而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

在叠加效应方面,通过经验分析发现,经济上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减慢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缓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在货币政策本身效应方面,理论和经验分析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主要通过增加存货投资方式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增加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但以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从而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首先,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与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增长减缓会加大企业营运资金风险。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于企业营运资本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其次,缓解经济下行对于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方法是可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采取降低企业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向下调整的成本(如健全社会保障水平和采取更加灵活就业政策)。再次,和其他一些研究货币政策效应的文献结论一样,经济下行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增加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因此,试图采用普遍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不一定有效,而且有可能使得一些应该被市场淘汰的“僵尸企业”复活。最后,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抵消部分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效应,但这只是企业对资金周转加快或变慢的一种被动性适应,并不能对于宏观经济周期或政策的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受数据等因素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只涵盖了一个经济上行期和不太完整的经济下行期(本轮经济周期的结束时间尚不确定),所以本文的结论尚需要更多完整经济周期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Chiou,JR,Cheng,L,wu,HwtheDeterminant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J]JournalofamericanacademyofBusiness,2006,10(1):149-155

[2]mansoori,e,muhammad,DJDeterminant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CaseofSingaporeFirms[J]ResearchJournalofFinanceandaccounting,2012,11(3):15-23

[3]Lamberson,mChangesinworkingCapitalofSmallFirmsinRelationtoChangesineconomicactivity[J]mid-americanJournalofBusiness,1995,10(2):45-50

[4]Baos-Caballero,S,García-teruel,pJ,marínez-Solano,pworkingCapitalmanagementinSmes[J]accounting&Finance,2010,50(3):511-527

[5]einarsson,t,marquis,mHBankintermediationovertheBusinessCycle[J]moneyCreditBanking,2001,33(4):876-899

[6]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10-22

[7]petersen,m,Rajan,RtradeCredit:theoriesandevidence[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7,10(3):661-691

[8]石晓军,张顺明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1):213-236

[9]刘飞货币政策、信贷歧视与企业间商业信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3):20-23

[10]merville,LJ,tavis,LaoptimalworkingCapitalpolicies:aChance-Constrainedprogrammingapproach[J]JournalofFinancial&Quantitativeanalysis,1973,8(1):47-59

[11]石晓军,李杰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J]财经研究,2009,(3):4-15

[12]陈建斌政策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J]管理世界,2006,(9):6-12+171

[13]匡国建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的约束与对策[J]金融研究,2003,(3):63-70

[14]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2):4-17

[15]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6-14

[16]Hill,mD,Kelly,Gw,Highfield,mJnetoperatingworkingCapitalBehavior:aFirstLook[J]Financialmanagement,2010,39(2):783-805

[17]petersen,FBCworkingCapitalandFixedinvestment:newevidenceonFinancingConstraints[J]RandJournalofeconomics,1993,24(3):328-342

[18]于博,颜铭佳货币政策、营运资本管理与房地产流动性风险[J]南方金融,2014,(7):4-9

[19]Deloof,mDoesworkingCapitalmanagementaffectprofitabilityofBelgiumFirms?[J]Journal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2003,30(3-4):573-588

货币经营资本篇2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在不断增加,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平抑经济短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比较依赖持续的高投资拉动,而除了政府投资之外,投资行为的另一个重要主体便是企业,因此,研究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应该是理解宏观投资特征的基础。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投资行为也是决定企业未来增长和企业价值的重要决策之一。

然而,以往文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而较少有文献直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如Fazzari等(1988)等均指出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对投资具有显著的作用,而abel和Blanchard(1986)则探讨了销售收入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Lang等(1996)考察了企业的负债水平对投资的影响效果。国内方面,姜国华、饶品贵(2011)基于对国内财务和会计领域研究的回顾,也指出国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对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而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

关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早期的利率传导渠道或新古典传导渠道(neoclassicaltransmissionChannel)认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Jorgensen,1963)。需要注意的是,新古典渠道下,利率一方面会影响企业外部借贷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内部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该渠道没有区分企业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差异。Bernanke和Gertler(1995)则进一步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本市场往往是不完美的,从而企业的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往往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存在外部融资溢价。而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进而对不同企业和部门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将这一作用机制称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CreditChannel)。

国内文献对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而基于微观层面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刘金全(2002),王立勇、张代强和刘文革(2010)等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宏观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冲击效果。闫红波和王国林(2008)则从行业层面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的行业异质性效果。王先柱、毛中根和刘洪玉(2011)则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文献对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文献并没有进一步探讨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具体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因此,本章将重点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冲击和异质性作用效果。

二、理论分析和假说

1.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企业正式融资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包括了新古典传导渠道和信贷渠道。在新古典传导渠道下,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从而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但是新古典传导渠道并没有区分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差异。然而,考虑资本市场并非完美,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即存在外部融资溢价,基于此,信贷渠道则认为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而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产生异质性的作用,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冲击存在着一种放大效应。

为了检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本文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的方法,构建衡量外部融资依赖度(FD)的指标,其具体计算方法如(1)式所示:

FD=■(1)

其中,调整后的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存货的减少+应收账款的减少+应付账款的增加,资本支出采用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度量。同时,为了消除企业层面内生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定义行业层面的外部融资依赖度,即根据每一年每个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中位数作为当年该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度量。此外,考虑到FD指标数值规模较大,本文进一步将其标准化到[0,1]的区间。

Rajan和Zingales(1998)指出,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eFD)实际上反映了该行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状况。而企业所在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也表明企业对外部融资溢价变动的风险敞口越大。同时,在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机制下,货币政策变动会对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产生影响,从而,如果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存在,那么,货币政策对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内的企业的冲击应该更加明显: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投资降低幅度应该更大,而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投资行为增加幅度也更大。基于此,得出假说1:

H1:货币政策冲击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越大。

2.融资约束与货币政策异质性作用。同时,以往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民营上市企业比国有上市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信贷融资约束,并且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叶康涛、祝继高,2009)。基于此,本章也进一步区分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对货币政策的变动会更加敏感,因此,如果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存在,那么货币政策变动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冲击应该比对国有企业的冲击更为明显:即货币政策紧缩时,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的投资下降的越明显,相反,货币政策宽松时,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的投资上升的也越明显。然而,货币政策对于不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国有企业的投资的作用应该无显著差异。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假说2:

H2:基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投资的作用显著大于国有企业。

三、模型、变量及样本

基于以往文献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Hubbardetal.,1993;Langetal.,1996),本文使用的企业投资的基本实证模型如(2)式所示,

investit=?琢0+?茁1Stateit-1+?茁2Cashflowit-1+?茁3tobinqit-1+?茁4Sizeit-1+?茁5Leverit-1+?茁6Seoit-1+?滋j+?酌t+?着it(2)

其中,下标i,j,t分别表示企业、行业、年份,α和β为估计参数,具体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为了检验本文的假说,在实证模型(2)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引入货币政策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交互作用,得到(3)式:

investit=?琢0+?籽1FDjt-1*mpt+?籽2FDjt-1+?茁1Stateit-1+?茁2Cashflowit-1+?茁3tobinqit-1+?茁4Sizeit-1+?茁5Leverit-1+?茁6Seoit-1+?滋j+?酌t+?着it(3)

其中,mp和FD分别表示货币政策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度量,本文使用的货币政策度量主要为加权贷款利率的变动(DRate)。为本文主要关注的估计参数,反映了货币政策通过外部融资依赖度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的大小。其他变量含义与(2)式相同。需要注意的是,(3)式中没有直接引入货币政策的单独项,这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单独项的信息涵盖在了时间固定效应中。

本文采用的样本为2003年~2013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企业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剔除了金融类和St的上市企业。同时,由于公司上市前后企业可能存在盈余操纵行为,并且企业获取ipo融资也会对其投融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同样剔除企业上市后前两年的观测。宏观层面货币政策变量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人民银行。此外,对于所有企业层面的连续变量,采用winsorize的方法对首尾1%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企业投资行为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估计。列(1)给出了实证模型(2)式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State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国有企业的投资率水平整体上要低于民营企业,Cashflow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现金流的增加会促进企业投资的增加,同时tobinq的作用同样为正且显著,反映投资机会越好,企业投资也越多。Size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而Lever的作用显著为负,与Lang等(1999)的结果一致。高负债率一方面可能通过强制企业还本付息,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了投资不足,因为大部分投资回报会由债权人获取。此外,企业增发配股(Seo)对投资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表2的列(2)基于加权贷款利率变动(DRate)度量了货币政策,并检验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投资作用的信贷传导渠道(实证模型(3)式)。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度量(mp)与外部融资依赖度(FD)的交互项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受到货币政策变动的冲击的确越大。具体而言,货币政策紧缩时(贷款利率上升),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投资下降的越明显,相反,货币政策宽松时(贷款利率下降),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上升的越明显。因此,假说1得到验证。

为了检验假说2,表2中列(3)和列(4)进一步区分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比较货币政策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差异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具有显著的影响: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也越严重。而国有企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冲击并不敏感。这一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对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加显著,而对国有企业冲击则较小,支持了假说2。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货币经营资本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冲击;所有权性质;信贷融资约束;企业投资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在不断增加,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平抑经济短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比较依赖持续的高投资拉动,而除了政府投资之外,投资行为的另一个重要主体便是企业,因此,研究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应该是理解宏观投资特征的基础。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投资行为也是决定企业未来增长和企业价值的重要决策之一。

然而,以往文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而较少有文献直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如Fazzari等(1988)等均指出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对投资具有显著的作用,而abel和Blanchard(1986)则探讨了销售收入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Lang等(1996)考察了企业的负债水平对投资的影响效果。国内方面,姜国华、饶品贵(2011)基于对国内财务和会计领域研究的回顾,也指出国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对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而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

关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早期的利率传导渠道或新古典传导渠道(neoclassicaltransmissionChannel)认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Jorgensen,1963)。需要注意的是,新古典渠道下,利率一方面会影响企业外部借贷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内部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该渠道没有区分企业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差异。Bernanke和Gertler(1995)则进一步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本市场往往是不完美的,从而企业的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往往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存在外部融资溢价。而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进而对不同企业和部门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将这一作用机制称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CreditChannel)。

国内文献对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而基于微观层面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刘金全(2002),王立勇、张代强和刘(2010)等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宏观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冲击效果。闫红波和王国林(2008)则从行业层面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的行业异质性效果。王先柱、毛中根和刘洪玉(2011)则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文献对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文献并没有进一步探讨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具体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因此,本章将重点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冲击和异质性作用效果。

二、理论分析和假说

1.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企业正式融资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包括了新古典传导渠道和信贷渠道。在新古典传导渠道下,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从而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但是新古典传导渠道并没有区分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差异。然而,考虑资本市场并非完美,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即存在外部融资溢价,基于此,信贷渠道则认为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而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产生异质性的作用,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冲击存在着一种放大效应。

为了检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本文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的方法,构建衡量外部融资依赖度(FD)的指标,其具体计算方法如(1)式所示:

FD=■(1)

其中,调整后的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存货的减少+应收账款的减少+应付账款的增加,资本支出采用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度量。同时,为了消除企业层面内生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定义行业层面的外部融资依赖度,即根据每一年每个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中位数作为当年该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度量。此外,考虑到FD指标数值规模较大,本文进一步将其标准化到[0,1]的区间。

Rajan和Zingales(1998)指出,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eFD)实际上反映了该行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状况。而企业所在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也表明企业对外部融资溢价变动的风险敞口越大。同时,在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机制下,货币政策变动会对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产生影响,从而,如果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存在,那么,货币政策对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内的企业的冲击应该更加明显: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投资降低幅度应该更大,而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投资行为增加幅度也更大。基于此,得出假说1:

H1:货币政策冲击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越大。

2.融资约束与货币政策异质性作用。同时,以往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民营上市企业比国有上市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信贷融资约束,并且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叶康涛、祝继高,2009)。基于此,本章也进一步区分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对货币政策的变动会更加敏感,因此,如果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存在,那么货币政策变动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冲击应该比对国有企业的冲击更为明显:即货币政策紧缩时,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的投资下降的越明显,相反,货币政策宽松时,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的投资上升的也越明显。然而,货币政策对于不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国有企业的投资的作用应该无显著差异。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假说2:

H2:基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投资的作用显著大于国有企业。

三、模型、变量及样本

基于以往文献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Hubbardetal.,1993;Langetal.,1996),本文使用的企业投资的基本实证模型如(2)式所示,

investit=?琢0+?茁1Stateit-1+?茁2Cashflowit-1+?茁3tobinqit-1+?茁4Sizeit-1+?茁5Leverit-1+?茁6Seoit-1+?滋j+?酌t+?着it(2)

其中,下标i,j,t分别表示企业、行业、年份,α和β为估计参数,具体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为了检验本文的假说,在实证模型(2)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引入货币政策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交互作用,得到(3)式:

investit=?琢0+?籽1FDjt-1*mpt+?籽2FDjt-1+?茁1Stateit-1+?茁2Cashflowit-1+?茁3tobinqit-1+?茁4Sizeit-1+?茁5Leverit-1+?茁6Seoit-1+?滋j+?酌t+?着it(3)

其中,mp和FD分别表示货币政策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度量,本文使用的货币政策度量主要为加权贷款利率的变动(DRate)。为本文主要关注的估计参数,反映了货币政策通过外部融资依赖度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的大小。其他变量含义与(2)式相同。需要注意的是,(3)式中没有直接引入货币政策的单独项,这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单独项的信息涵盖在了时间固定效应中。

本文采用的样本为2003年~2013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企业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剔除了金融类和St的上市企业。同时,由于公司上市前后企业可能存在盈余操纵行为,并且企业获取ipo融资也会对其投融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同样剔除企业上市后前两年的观测。宏观层面货币政策变量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人民银行。此外,对于所有企业层面的连续变量,采用winsorize的方法对首尾1%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企业投资行为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估计。列(1)给出了实证模型(2)式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State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国有企业的投资率水平整体上要低于民营企业,Cashflow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现金流的增加会促进企业投资的增加,同时tobinq的作用同样为正且显著,反映投资机会越好,企业投资也越多。Size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而Lever的作用显著为负,与Lang等(1999)的结果一致。高负债率一方面可能通过强制企业还本付息,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了投资不足,因为大部分投资回报会由债权人获取。此外,企业增发配股(Seo)对投资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表2的列(2)基于加权贷款利率变动(DRate)度量了货币政策,并检验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投资作用的信贷传导渠道(实证模型(3)式)。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度量(mp)与外部融资依赖度(FD)的交互项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受到货币政策变动的冲击的确越大。具体而言,货币政策紧缩时(贷款利率上升),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投资下降的越明显,相反,货币政策宽松时(贷款利率下降),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上升的越明显。因此,假说1得到验证。

为了检验假说2,表2中列(3)和列(4)进一步区分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比较货币政策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差异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具有显著的影响: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民营企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也越严重。而国有企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冲击并不敏感。这一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对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加显著,而对国有企业冲击则较小,支持了假说2。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以往文献(尤其是国内文献)中鲜有讨论,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和传导渠道。货币政策的新古典作用渠道认为利率变动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而信贷渠道进一步考虑了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异,并指出货币政策变动会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从而对企业投资的作用存在放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的投资冲击越大,这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作用的信贷渠道的确存在。而考虑到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更为严重,即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对货币政策冲击更加敏感,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对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冲击比国有企业也更大。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日益频繁,然而,信贷市场结构的扭曲导致民营企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更严重,这显然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减少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工业行业产能普遍过剩,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背景下,理顺市场扭曲,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参考文献:

[1]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9-18.

[2]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3):43-51.

[3]王立勇,张代强,刘.开放经济下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9):4-16.

[4]王先柱,毛中根,刘洪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来自房地产市场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9):42-53.

[5]闫红波,王国林.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来自制造业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5):17-30.

[6]叶康涛,祝继高.银根紧缩与信贷资源配置[J].管理世界,2009,(1):22-28.

[7]abel,a.,Blanchard,o.investmentandsal-es:Someempiricalevidence[R].nBeRworkingpapers,1986.

[8]Bernanke,B.,Gertler,m.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5,9(4):27-48.

[9]Lang,L.ofek,e.andStulz,R.Leverage,investmentandfirmgrowth[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6,40(1):3-29.

[10]Rajan,R.Zingales,L.Financialdependenceandgrowth[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8,88(3):559-58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201122G008);复旦大学2013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货币经营资本篇4

【关键词】利润含金量;货币再生产能力;非付现支出

本文所论述的货币资金再生产源于企业内部。这种企业货币资金一方面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方面来自经营过程的内部融资,即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的负债规模。前者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后者是占用其他企业货币资金状况,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状况可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而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或发行债券不属于源于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再生产。

一、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状况

(一)利润含金量(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利润总额

这一指标通常是分析利润可信度的,对此指标的论述也仅是局限于对分子、分母包括的内容和计算原理的分析。

笔者认为,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当含金量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企业才具备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对该指标的这种应用论述很少,特别是当分子分母异号时如何分析,二者的差异量多少才合适等问题,缺乏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利润总额代表当期经营成果,“含金量”则决定当期利润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现金。利润总额中现金越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如果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销售渠道通畅。

对此指标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异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于0,利润总额小于0。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如果伴随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出现,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较强;利润总额是亏损,是营业外和投资损失太多,及时调整即可,企业前景尚好。

佛山照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企业投资损失使得利润总额出现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通畅,于是很快就扭亏为盈。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0,利润总额大于0。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多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零,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而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支出。那么,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去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使投资活动推迟;在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不能被挤占的情况下,进行额外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融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由于其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生产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物资的消耗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企业成本消耗较高;与此同时,为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有可能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上述状态,利润的质量应给予较差的评价。此时的利润多来自盈余管理的“成绩”或是非经常性业务的贡献。

康佳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份和9月份的报表就呈现这种状况,2008年12月底这种状况得以扭转。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同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都小于0。此时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抵补经营过程现金流出,如果企业货币资金尚可以正常周转,靠的是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差的情况要结合利润进行分析。当利润总额为负时,如果主营业务有利润,亏损的原因是营业外损失和投资损失太大,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够弥补。而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损失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其损失不会太持久,如果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如果主营业务是亏损,意味着企业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经营的主要业务亏损,仅仅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对企业资产整体运作进行调整,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考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因为此时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很差的原因已经不再单一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此时利润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一致的,报表虽然难看,但较为真实。真实的程度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差异越小,利润的真实程度越高。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均大于0。此时,说明企业运营正常,经营活动创造了正的现金流量,企业销售活动能及时收到现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时,货币再生产能力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维持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的货币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非付现成本=0。在此种状态下,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的差额,正好有余力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比2)的情况好,可以给予谨慎好评。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非付现成本>0。这时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总额的差额可以补偿当期全部的“非付现成本”,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则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将对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与提升,以及减轻融资压力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此种情况,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强。那么,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以下进一步从企业外部货币资金占用状况和内部货币生产比两个方面分析货。

二、外部资金占用状况

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率=(应付款-应收款)/收入

应付款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越多,或者表明企业货币资金紧张,或者是过分精明甚至霸道;越小,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少,可能是企业货币资金宽裕,也可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力。

该指标合适最好,什么是合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购销渠道畅通,商业形象良好为主要标志。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形象是其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购销渠道畅通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前提;当利润目标与社会形象目标冲突时,以考虑社会形象目标为先,这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

对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用以下两个指标。

一是应付款比率=平均应付款余额/收入

该比率可以作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看企业占用上游企业资金状况。同理可以计算预收款比率分析占用下游企业资金的情况。

二是预收款比率=平均预收款余额/收入

该指标分析对下游企业资金的占用状况。

三、内部货币节约比率=非付现成本/收入

造成企业现金与利润差异的原因是非付现成本的存在,非付现成本越多,企业利润质量越高,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同时非付现成本越多,表明企业有意愿减少本期利润。

根据最近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就几个公司的货币资金在生产能力分析如下。

四、应用举例(见表1)

广宇发展集GD系列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改造、测试及技术咨询于一身,厂址在深圳。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利润总额是正数,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其不足部分主要靠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弥补;企业主营业务是盈利的,但由于营业外支出和投资部分吞噬了大量的利润,使得企业利润总额小于主营业务利润;评价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

2009年3月该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由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还偿还了大量的借款。经营过程现金流充足的原因是什么?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发现,2009年3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较2008年都大幅萎缩,货币收入也萎缩,但相应的货币支出减少幅度大大高于收入的减少幅度,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4亿元,正因为这样,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但有趣的是,企业在经济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80万元。

对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以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为根据,比较广宇发展和同类企业粤富华的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内部货币节约比、内外结合货币资金生产状况比(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宇发展2008年对外部货币资金占用较多,销售收入每1元中扣除债权部分后有0.59元是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远远高于同类企业粤富华,这种占用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也是较高的水平。每1元的收入占用上游企业资金0.3元,是同类粤富华的100倍;每1元的收入占用下游企业的资金0.35元,是同类粤富华的350倍。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3月怎样?看表3的分析。

对外部的资金占用比达到了收入的1134倍,如此巨大的数据,能否说明一些资金充裕能够还银行贷款的原因呢?

综上,该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差,对上下游企业资金占用状况严重,2009年3月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现金流量表上显现出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主要来自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

【参考文献】

[1]汪一凡.含金量指数:判断净利润可信度的新指标[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1).

[2]孙旭东.年报掘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货币经营资本篇5

关键词:虚拟货币;会计假设;财务分析

一、虚拟货币概述

虚拟货币是指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产生的并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研究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时,可以将虚拟货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虚拟货币是指产生于虚拟世界中的可以用来在虚拟世界中流通并作为虚拟世界中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狭义的虚拟货币是指由虚拟世界中的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发行的在虚拟世界中流通的法定货币。当然,对于虚拟货币定义的界定,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虚拟货币是一种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性质和职能;另一方面,虚拟货币是虚拟的,是具有虚拟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发行和流通的。

二、虚拟货币对财务能力的影响

前面,我们阐述了虚拟货币的概论。在当前的虚拟货币的发展现状下,虚拟货币的市场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虚拟货币对企业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及大型it网络游戏企业。同时,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也在日渐显现,且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换言之,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主体及企业财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从财务指标能力分析的角度来论述虚拟货币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并以腾讯公司为例来论证此影响。

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及发展能力分析。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虚拟货币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虚拟货币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1.虚拟货币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虚拟货币发行者通过发行流通虚拟货币来实现销售收入,及研发成本的补偿。而虚拟货币是可以实现即付即得,虚拟货币的发行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偿付流动负债,弥补其发行成本,则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流量比率。因此,虚拟货币的发行,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随着腾讯公司在2002年5月正式推出Q币这种网络虚拟产品,腾讯公司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下面我们以流动比率来论证虚拟货币对腾讯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影响。

腾讯公司的绝大多数收入是通过Q币渠道及以Q币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中获得的。消费者或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各种购买Q币,腾讯公司在付出相应的Q币后,就会实现销售收入。这样,腾讯公司就会有大量的流动资产。有专家推测,腾讯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的多数是由Q币产生或与其相关联的。由表1所示,腾讯公司最近两年的流动比率都接近2,表明腾讯公司这两年的短期偿债能力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作保障。虽然,与2012年年末相比,腾讯公司的流动比率虽略有下降,但其短期偿债能力依然很强。由此可见,Q币对腾讯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

2.虚拟货币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虚拟货币发行者通过虚拟货币的发行流通,能够实现其销售收入,弥补其发行成本。随着虚拟世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和用户的日益剧增,虚拟货币的需求量和发行量也在急剧膨胀。这样随着交易的完成,虚拟货币发行者也积聚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虚拟货币发行者除了用流动资金弥补其运营成本和研发新产品外,也很有可能用剩下的流动资金用来投资实体经济。而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发行者可能从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渠道取得资金用来发展实体经济业务。若实体经济不景气,那么势必会影响虚拟货币的经营成果,更有甚者可能会使其资金链短缺,从而影响其长期偿债能力。

(二)虚拟货币对营运能力的影响

虚拟货币的出现适应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电子支付安全性的需要。首先,虚拟货币是提高网络交易效率的需要。虚拟货币是一种电子脉冲信号,也就避免了传统交易媒介在交易传送过程中的时间、区域限制,可以实现即付即得。与此同时,虚拟货币购买和账号开设便捷,不需要过多的手续和时间,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额支付者和网络游戏玩家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其次,虚拟货币是进一步提高电子支付安全性的需要。用户购买虚拟货币,可以减少在互联网上使用以网上银行为基础的电子支付的次数,避免因为网上银行的账号和密码丢失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在虚拟网络世界,无论是虚拟货币发行者,还是虚拟货币持有者和消费者,都乐于使用虚拟货币,用虚拟货币完成各种交易活动。这样,从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虚拟货币发行者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尤其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大型it网络游戏企业而言,虚拟货币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益效率。因为虚拟货币可以实现即付即得,所以对虚拟货币发行企业而言,可以加快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很少出现应收账款和呆账难以收回的情况。综上所述,在很大程度上,虚拟货币的发行流通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的营运能力。

腾讯公司的销售收入绝大多数是由Q币所带动的。由Q币所带动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67%,腾讯公司2013年的销售收入为604.37亿元人民币,其中Q币所带动的收入约为404.928亿元人民币。由表2所示随着腾讯公司发行和流通的Q币规模不断扩大,腾讯公司的销售收入也与日俱增。与2012年相比,腾讯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略微增加,表明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越来越好。因此,随着业务的扩展,Q币对腾讯公司的营运能力越来越大。可以说,Q币能够不断促进腾讯公司营运能力的改善与提高。

(三)虚拟货币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可以解决发行者与持有者、消费者的微型电子支付的瓶颈与困境,可以实现虚拟交易经济活动的即时支付,提高微型支付的交易安全性。从而,也极大地促进虚拟货币发行者的高速发展,促进其销售收入的飞速增长,提高了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及其他财务比率。因此,虚拟货币的发行也极大地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由表3所示,腾讯公司最近十年的销售收入及营业利润增长迅速,在腾讯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来自增值服务收入所占比例最大,而Q币及以Q币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在其中所占比重又是最大的,综合起来,由Q币所带动的企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比重是举足轻重的,最近十年Q币的发行总收入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在此影响下腾讯公司在2013年的经营盈利已达到191.9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4%,在经营盈利中由Q币所带动实现的利润约为128.5998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随着腾讯公司发行的Q币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也就促使息税前利润强劲增长。与此同时,腾讯公司的资产平均总额也在快速增长。因此,与2012年相比,虽然腾讯公司的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略微有所下降,但公司的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水平,说明公司利用全部经济资源获取报酬的能力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四)虚拟货币对发展能力的影响

虚拟货币的出现正是适应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电子支付安全性的需要。在网络虚拟经济的环境下,虚拟货币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网络交易效率,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虚拟经济的整体发展。作为虚拟货币发行者,虚拟货币的发行企业通过发行流通虚拟货币极大地促使其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电子化服务的业务的发展,随着主营业务及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虚拟货币发行企业也得到了发展的充足空间,其规模也在日益扩大。换言之,虚拟货币的产生、发行和流通,大大促使虚拟货币发行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发展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表4所示,在网络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货币的需求量及消费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腾讯公司从当初少量发行Q币开始,到如今,腾讯公司发行流通的Q币市场总规模达千亿元人民币之巨,腾讯公司的Q币发行流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腾讯公司在以Q币为主线的系列产品也在快速发展。从2011年以来,腾讯公司的各季度总收入在稳步增加着,其增长率呈现波动上市的趋势。与此同时,腾讯公司的毛利润、经营利润及净利润也在逐渐增长。因此,自从Q币的推出,腾讯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成为中国it行业的领头羊,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随着Q币的发行流通,腾讯公司的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其利润也在飞速增长,可以说,是Q币成就了今天的腾讯,让腾讯成为it行业中的佼佼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拟货币对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的影响至关重大。尤其对像腾讯这样的大型it企业的影响就更为全面而深刻。

三、结论

货币经营资本篇6

论文摘要: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对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营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应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建立收入和支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控制,实行统一财务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一部分资金,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也是获利能力最弱的资产。加强资金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求有效地保证一个企业随时有资金可以利用,并从闲置的资金中得到最大的利息收入,也即要求在货币资金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做出抉择,以期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规范货币资金的使用,避免资金不足和过剩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本文就企业如何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工作,谈一谈个人的认识。

一、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

货币资金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不仅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而且有利于对整个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货币资金预算是对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的估计,也是对企业预算期货币资金收支结果的预算。实行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对于完善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资金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货币资金流动提供了主要依据,也是评价企业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产生。

在货币资金预算中,应把整个预算期分为若干个时期分别计算货币资金的余额。长期货币资金流量预测虽然重要,但在货币资金管理中所编制的预算,主要是一年以下的短期预算。划分时期的长短要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来决定,但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即月度财务收支计划,某些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变化大的企业,还可以按周或按日编制预算。

编制货币资金预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等。完整的货币资金预算应包括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千余缺以及货币资金筹集等部分。

货币资金流入量来源于销售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收入。其中销售收入是最主要的部分,其金额可以直接从销售预算中得到;投资收益的货币资金收入时间比较固定,数量也容易确定;其他货币资金收入可根据企业以往的资料关考虑预算期的情况分析确定。预算期货币资金流入量加期初货币资金余额,构成预算期可动用货币资金数量。

货币资金流出量主要包括购货支出、营业费用支出、利息支出、上缴所得税、利润分配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支出。其中购货支出可从材料预算中得到;营业费用支出如工资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可以从费用预算中得到;利息支出所需的资金可以从偿债计划中得到;所得税付出以及利润分配支出可根据企业的盈利计划预先估计,支付的时间也比较固定;其他货币资金支出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资料并考虑预算期的情况分析确定。

二、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货币资金的同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完善企业内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负总责,并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安排、计划管理、实物资产、对外投资、项目招标、工程采购、经济担保等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权限、方式、方法、程序、责任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建立职务分工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上确保资金流通安全。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资金的管理人员要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会计出纳不能相互兼职,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流通的全部过程。[一是会计人员负责分类账的登记、收支原始单据的复核和收付记账凭证的编制;二是出纳人员负责现金的收付和保管、收支原始凭证的保管、签发银行有关票据和日记账的登记;三是内审人员应当负责收支凭证和账目的定期审计和现金的突击盘点及银行账的定期核对;四是会计主管应负责审核收支项目、保管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印章;五是单位负责人应负责审批收支预算、决算及各项支出。

四、建立收入和支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程序,确定货币资金执行的审批权限和制度,超限额或重大事项资金支付要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审批权限的资金支出。严格企业内部资金收入和支出审批程序。

1、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

①每笔收入支出都要及时开票;

②要尽可能使用转账结算,现金结算款项要及时送存银行;

③尽可能采用集中由财务部门收款的方式,分散收款要及时送交单位出纳;

④不得坐支各项收入;

⑤出纳员收妥每笔款项后应在收款凭证上加盖“收讫”章。

2、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①每笔支出都应有单位负责人的审批经、会计主管审核、会计人员复核;

②出纳人员每一笔款项都应以健全的会计凭证和完备的审批手续为依据,付款后,需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章;

③各项支出都有预算和定额控制执行;

④要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现金,尽可能使用转账支付;

⑤银行单据签发和印鉴保管应当分工负责。

五、强化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控制

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的管理,要依法建账,及时核对银行账目,认真履行定期对账、报账的制度,建立定期进行检查的制约机制。不符合审核程序不能支付资金,按规定实事求是报账,不作假账。

一是货币资金的收付只能由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不得接触货币资金;二是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制度;三是出纳人员要做到每日现金日记账余额与保管的现金核对相符,并经常与会计核对账目;四是要严格执行定期现金突击盘点制度和核对银行账的制度;五是已开出的收付款原始凭证必须全部及时入账;六是所有收付款原始凭证必须连续编号并顺序使用,错写作废的原始单据应加盖“作废”章后妥善保管。

货币经营资本篇7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跨国公司;外汇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15-02

1主要的外汇风险

通常情况下,都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外市场进行投资前,需将其作为投资所持有的本币兑换成东道国(被投资国)的货币,而在收回投资收益时,则需将其在东道国所获收益兑换成其本国货币汇回,这个过程中两次涉及资金的汇兑,因此,汇率波动对对外投资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这三种主要的外汇风险入手,分析论述人民币升值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1.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不能通过准确预测和识别的汇率变动引起企业现期或未来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资产、收益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不仅造成在汇率变动的会计期间内企业经营流量的不稳定,也可能会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经济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产品销售价格或销售数量的变动的影响,间接影响企业预期收益,使得企业最终收益发生波动。对跨国经营的企业而言,经济风险比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带来的影响更大。经济风险通过资产风险和经营风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即汇率的波动对企业资产(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变动影响和对企业的现金流波动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经济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足可以使跨国公司陷入某种困境。综上所述,跨国企业在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时,不仅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一时性的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长期性、整体性、动态的影响和效应。将对汇率变动导致的经济风险纳入企业长期面对和应对的问题,对由此可能产生的经济风险做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或潜在的经济风险。

1.2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债权债务进行交割、清算时因汇率变动而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引起外汇汇兑损失的可能。跨国企业在其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面临着因签约日和履约日之间时间差,在这期间中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的应收账款或应付债务的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交易风险。王月永、张旭(2008)认为,风险的产生源于两点:一是期间性,即外币事项签约日至履行日的不一致,对于交易双方来说,在此期间的汇率变动有可能产生损益;二是兑换性:即指外币事项在收付实现时,将外币兑换为本国货币(或另一种外币)或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过程中发生的损益。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以外币计价的对外交易活动中的交易日与实际结算的日期不一致情况是十分普遍的情况,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风险也就具有必然性。针对一次性和临时性的交易风险,跨国企业要在以短期收益最大化;在外汇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为前提下及时采取的措施有效规避外汇交易风险。

1.3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企业在合并报表通常使用总部所在国的货币,这样就需要将以外币作为记账单位的子公司报表折算成以总部所在国本币为记账单位的财务报表。如果不采用历史汇率,则子公司报表折算出来的价值会因折算汇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折算风险实际上是一个会计问题,是一种未实现的损益,而由此产生的外汇换算损益并不会对用报告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公司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公司现在及未来预期的净现值总流入,折算风险本不影响公司的现实价值,但考虑到包括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人通常以会计利润作为评价公司以及公司的股票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经营存在潜在间接地的影响,因此将折算风险也纳入到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之一。

2日本、德国在应对货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的启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抑制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召开了以调整汇率政策来实现对外经济平衡为目的的“广场协议”。这项协议的签订,日、德两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且制造业体系完善,净出口贸易对本国经济贡献巨大,其广场协议后在应对货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具典型性。对于我国当下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广场协议后,前期德、日两国均采取了扩张货币政策,日本的力度更大,由于没有正确的看待货币的升值问题,致使日本走进了历史上“迷失的十年”,连续5次下调再贴现利率,大幅度降低税收,加大公共事业投资力度,增加财政开支。一系列过激的货币政策使得日本泡沫经济扩张,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经济一度陷入低迷态势。

在规避外汇风险方面,日本由于将货币升值危害扩大化,一味的将重点放在应对货币升值上,而鲜有规避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本国的净出口贸易受到打击。德国采取的较缓和的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升值同时兼顾了对净出口业务关注。

从德、日两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借鉴:①要树立对货币升值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因为暂时的消极影响,就对其一味否定。②在货币升值的应对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只有稳定的币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③货币的升值对于本国外汇风险有着极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兼顾对外汇风险的控制,才能营造良好的外汇环境,保证净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3政策建议

①汇率的变动根源在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从而引发外汇风险,由此可知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就在于货币的保值,当下国际上惯用的保值法是“一篮子”货币保值法。在货币保值法实施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采用资金返流(套期保值)方法,如果能够可靠预计风险将发生,在此之前可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用同等金额的同一货币实现资金在同一时点上的反向流动,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②调整企业货币资产与负债结构,如果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与预测,认为某一国货币即将贬值的可能性较大,则可尽量减少这种货币的资产,同时扩大这种货币的负债,即可减少资产的贬值还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负债;反之,如果认为某一国货币将升值,则可尽量扩大这种货币的资产,同时减少这种货币的负债。

③面对人民币升值,提高企业的外汇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考虑设立专门的外汇管理部门或岗位来负责此项工作,加强学习汇率管理知识,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变化,努力提高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经营性避险策略是规避经济风险有效策略,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对外汇风险进行的规避和防范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跨国公司经营成果的稳定性。跨国公司经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应该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应贯穿于跨国公司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及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着手。

⑤净额清算管理方法可以减少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现金交易,从而达到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目的,对于母子公司之间交易往来频繁的跨国公司来说,减少很大一部分的费用,节约了成本。

⑥对于经济风险的管理主要有事前的多元化经营安排和事中的企业经营重构。王建英、支晓强、袁淳(2011)认为,针对交易风险的非交易管理方法有提前与延迟结算。在考虑了仓储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增加不超过汇率升值可能带来的损失时,才采取该措施。

⑦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存在着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衍生品缺失,金融服务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华跨国公司的交易风险管理方式选择上较为单一,被动。针对当前我们国家可以经常项目完全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兑换的情况,跨国公司应该选择正确、适合公司的金融工具来规避应货币升值带来的外汇风险。

⑧在面临着较大外汇风险的情况下,外汇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中小型企业是必然之举,中小型跨国公司,尤其是江浙沿海地区一些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家族式的小型跨国公司,自身风险抵御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得消化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通过贸易结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和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可是现实有效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⑨应对外汇风险单通过跨国公司单方面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为了保证跨国公司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趋势下能够健康发展,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央行可以通过买卖外汇储备的方式来提高或降低汇率。同时,央行还可发展完善多种货币的外汇制度,使得跨国公司在外汇币种的选择上更具多样性,而不必局限于美元,而这种多样性也能够有效的分散和降低外汇风险。

4结语

目前中国金融外汇市场的发展水平、深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明显,同时中国外汇管制制度的限制,跨国企业可选择的外汇风险避险方法相对传统和单一,许多效果较好的外汇管理工具在中国无法实施或者没有利用的环境。针对汇率的长期改变,可以采用调整经营和营销战略,调整管理战略,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势。全球经营多元化战略,经营地域多元化、产品结构多元化及投资、融资多元化。在放眼全球的同时,跨国企业回归本土,也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要从根本上规避应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外汇风险,货币的保值是关键,跨国企业转变出口产品生产结构,生产高附加值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跨国企业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对抗外汇风险的最根本的力量。跨国公司不应一味的否定货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危机,机遇与风险是并行的,跨国公司应抓住机遇,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货币经营资本篇8

关键词:非货币易;现金流量;资产结构;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29-02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通过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资产的流出,这有助于保障企业货币资金的充足性,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由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过程

为适应我国实际经济环境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相对应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改中。1999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将非货币易分为同类非货币易和非同类货币易,分别采用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同时后者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公允价值“不公允”的现象,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企业利润“操控”的重要手段。因此,2001年对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订,规定了非货币性资产计价基础为账面价值。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要求有连续的报告期间,账面价值只能片面地反映资产的时点价值,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在此前基础上修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符合商业实质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加亮,不符合条件的采用账面价值计量,同时完善了关于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条件。

二、涉及损益确认的会计处理及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新准则下,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有三种。第一,视同销售下根据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第二,交换无形资产等根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第三,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等,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下面,分析以上三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损益确认操作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说明下企业愿意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不涉及或者少量(货币资金占交易总额小于25%)货币资金的交易。货币资金是否充足是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相比货币性资产交易,一方面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能够减少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出,保证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上的现金存量充足,向外界传递企业健康发展的正面信息,便于后续开展融资筹资等活动。另一方面,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涉及应收账款等货到账款未到的情况,不存在坏账损失风险,有助于保证交易实质的有效性。

接下来,说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

例:甲公司自有的房产与乙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设备进行交换,假设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不涉及补价和税费问题。甲公司房产原值800万,计提折旧200万,交易日公允价值为650万。乙公司固定资产750万,折旧50万,交易日公允价值650万。

本例中,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两项资产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计量,因此两公司都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损益。

甲公司: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650万

交易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50万

乙公司: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650万

交易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50万

本例中,双方交易后,从资产结构上说,生产用的设备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科技进步而加速折旧,而房产相对供小于求,具有升值空间,即未来的变现的金额、变现能力和变现风险都优于原本拥有的固定资产,所以此次交易提高了乙公司的资产质量。

最后,说明非货币易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仍参照上例。甲公司通过交换,换入资产高于自身原始资产账面价值50万,即甲公司资产增加50万,同时确认收益。无论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该交易的收益与资产确认在交易日就完成,既没有导致企业现金流出,也没有增加应收账款等变现存在风险的资产,体现了交易的稳健面。

乙公司根据实际交易情况,确认营业外支出50万。假设,乙公司由于这50万的损失无法支付跟丙公司签订的购货协议,形成50万负债。表面上看,交易过程中乙公司有亏损;实际上,乙公司的房产本身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期末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50差额本身就会计入公允价值损益调整,而形成负债后,显然会减少企业应缴纳的税费。费用的减少等于企业利润的变相增加。

若上述案例数值扩大两倍甚至更多,甲公司收益增加、对外财务信息质量好显而易见。我国目前的企业税收水平表较高,对于乙公司,提高了企业资产结构质量,只要为负债支付的利息小于免除的相关税费,那么,此次交易对于甲乙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确实,自金融危机后,企业更加关注资金营运的稳健与风险,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稳健程度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非货币易在我国市场上越来越频繁,同时相关的法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相信,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更加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结构质量,保障资金营运。

参考文献:

[1]李家红.非货币易的特点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财富,2011,(03).

货币经营资本篇9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增加,如何辨别、分析、防范和控制风险,建立健全的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货币资金的定义及特点

货币资金是指资金循环周转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较强的一种资产,按货币资金的用途和存放地点的不同,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控制风险,单位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对于保障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结合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和核算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完善而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加强单位经营管理、保护单位财产安全、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出发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单位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第二,货币资金的完整性。检查单位收到的货币资金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单位收入的违法行为。第三,货币资金的合法性。检查货币资金的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手续是否齐备。第四,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实行岗位分工制度

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严禁由一人(包括出纳及其他会计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出纳人员对不符合规定和手续的收支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对涉及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业务的业务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岗位,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2、坚持预算控制制度

编制资金预算控制旨在对企业一定时期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统筹安排。资金预算编制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流转是否畅通,影响到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益,乃至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要加强货币资金预算的可靠性控制,避免或减少预算编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货币资金预算编制和货币资金业务核算应分离开,以便更有力地控制货币资金业务。货币资金预算编制后,财务总监应认真监督预算的执行,对经营过程中实际现金收支的结果应定期同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出现重大差异,可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调查实际的收支结果。如我单位每月初编制资金预算,通过每周做资金周报来分析差异原因,又通过每日做资金日报来监督资金状况。

3、坚持授权批准制度

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货币资金的收入实行科目负责制,由会计人员(非出纳人员)逐笔审核、签收、登记、制单,无误后交出纳人员办理现金、银行收款手续,退票时出纳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会计人员冲帐,将票证退还缴款单位。月末会计人员应与有关收款部门核对收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货币资金支出实行授权批准制度,由业务部门经办人员办理付款凭证,业务部门主管审批,本单位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审批,财务部长审批,科目负责人审核,出纳人员从本单位的开户外部银行账户中办理银行付款业务。审核人、经办人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经办,对于超越审批权限的,有权拒绝办理。4、内部银行控制制度

内部银行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日常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已被证明是实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制度在企业的实践发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只是停留于内部资金调度的功能,对控制企业内部资金流量、流向、流程的功能并没有应有的重视。如果内部银行对集中起来的资金使用缺少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导致重大投资的失误。

5、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保管,由银行出纳人员负责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工作,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被盗用。同时,单位也要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会计人员(非出纳人员)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6、实行内部稽核制度

各单位应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完善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稽核制度,明确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看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监督检查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看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监督检查印章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全部印章由一人保管现象;监督检查票据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票据管理漏洞。

7、加强货币资金的安全保卫工作

货币经营资本篇10

本文所说的货币资金持有量是指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年末数,为什么要从货币资金说起?是因为资金在大量经济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正如许多学者或者是经济工作的实际参与者把它看成“血液”一样,甚至有大量文章专门讲述其重要性,因此本文不再重提。从主体上讲,货币资金不只是对企业重要,对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同样重要;从交易上看,使用货币资金进行买卖比使用其他工具更是方便多多;从周转的角度看,货币资金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货币资金的好处及其本质,在此不再多说。

然而,是不是货币资金越多,企业就越好,股东的利益就越大?不一定,让我们从财务管理方面来解析,大家都知道,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结构,与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劳务、所处的行业、股权结构、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战略、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年度计划等密切相关。货币资金作为资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由这些因素决定。

一个健康良好的企业,一个能够正确处理好客户、供应商、政府、股东、员工等各方利益的企业,其货币资金与资产总额的比例、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一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同样的道理,一个无视客户、供应商、政府、股东、员工等各方利益的企业,其资产结构,或者是资本结构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何来判断这些缺陷?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层层深入、不断解析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货币资金也一样,其与资产总额的比例,或者说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如果不合理,说明相关各方间的利益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特别是高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企业更是如此。

让我们从贵州茅台(股票代码为600519)说起,2011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349亿元,货币资金为182.5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2.30%,为最典型的高货币资金持有量企业;负债总额为94.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7.21%,资本结构较为保守;净利润为92.50亿元,2011年度净资产收益率36.41%,为中国最赚钱的企业之一;未分配利润为199.37亿元,股本为10.38亿股,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9.20元,在上市公司可能也没有几只股票的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它了;自2001年8月27日上市后,每股共分配利润为9.30元(按2011年12月31日的股本计算),现金股利支付率为29.95%;无长短期借款、债券等方面的债务融资;预收账款为70.26亿元,仅有少量的应收账款,营业收入为184.02亿元,预收款周期为139天,营销回款名列前茅;营业成本为15.51亿元,存货为71.87亿元,其中库存品为6.89亿元,库存商品可销售期为162天,大于预收款周期;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共计95.07亿元,扣除折旧与摊销3.48亿元后,平均每月经营性支出的金额为7.63亿元,不考虑营业成本,则为6.34亿元。从这些数据上看,我们无法找到持有182.55亿元货币资金的合理理由,是在建工程的原因吗?是否需要在2012年内投资扩建比目前大3倍多的产能?我们也看不到这方面的信息,即便是,是否可以考虑负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