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篇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篇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2:27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1

【关键词】劳动实践;促进;成长;实践能力

一、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

劳动实践活动是使学生的想发现、研究、探索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身兴趣、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劳作活动。过去的劳动活动只是要求教师课上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些科技制作,或者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指导思路和指导方法,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活动中体现学生较强的自主性,教师还要独立完成教学,为劳动实践活动做好知识的储备。它包括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有信息技术也有各种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充分协作,提前感知预设活动中的突发事项,真正体现师生间的平等。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劳动实践活动上。通过劳作活动,学生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体验和感受理论指导劳动实践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目标是重过程、重质量、重体验的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通过劳动实践、劳动体验得到升华,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理论学习中能整理收获,形成多种多样的劳动成果如:会写劳动计划报告、能参加表演、欣赏艺术作品等,还能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劳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协作、理解、奉献、分享,学会客观分析正确思考。让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能真正给学生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主体学生体会到理论和劳动实践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必要性。认识到知识理论和劳动实践还存在各自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劳动实践了没有,经历了劳动过程没有;学生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没有,他们又是怎样千方百计地排除困难的;广大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什么样体验;广大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怎样与他人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劳动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结果,我们要把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质量差异作为重点,还要把广大学生的自身劳动感受作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劳动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将学生的劳动兴趣研究引向内心深处,提高到劳动光荣思想境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要求和客观经验,转嫁给学生,这是我们在劳动活动过程中要避开的形式。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一项内容广泛。衔接严密的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过程。更是培养广大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总体讲劳动实践教育是任重道远的教育活动,他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协作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滕兆荣.如何有效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报・教育研究2013年30期.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2

欧传琴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当今年代,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劳动教育在农村更有份特殊的重要性。我校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范围很大,怎样扎实有效地进行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因此,我校开办了一批劳动实践基地,使劳动基地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在实处。

一、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1、改变观念。我们曾在高年级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在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中,愿意将来长大做农民的只占到被调查的人数的83%,而现实是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是新一代的农民,为了改变他们这种在“升中专”这一棵树上“吊死”的观念,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确现实,更重要地是开出劳动基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改变观念。我们在校园西侧和西南角开辟两块面积约为400平方米的“翠园”、“芳园”做为种植园,结合农村实际栽种蔬菜、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开挖约为80个平方米的水面做为养鱼池、养殖三层鱼苗,开辟众多的花坛花圃种植花草树木。本着大事、难事老师做,重事、繁事大家做,力所能及学生做的精神,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共开荒辟地1200平方米,在活动中,多数同学都正视自身的价值,这一活动为培养学生形成与劳动有关的正确的思想品德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工奠定基础。

2、升华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年轻人对劳动不能凭空产生热爱,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这个珍宝。”“只有人发现了劳动的乐趣,劳动才能成为需要。”为了让学生觉得劳动是一种需要,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注重了让学生体验劳动成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学生在竞争中自然而然对劳动产生了一种乐趣,由不爱劳动,不想劳动而转化为自觉劳动。现在的校园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绿园、香园”。

二、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社区环境相结合。

1、?请进来。我们觉得,仅凭自己在劳动基地上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不行的,必须同我们周围的社区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扩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影响,做出更好的劳动教育的成绩。首先我们请来对“劳动教育”抱有成见的部分家长,让他们参与或在一旁观察劳动基地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对孩子在家里不做一件事,在学校竟会有模有样地使用锹、锄、耙等农用工具,简直不敢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劳动基地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孩子们身上,更潜移默化在家长们的心中。其次,我们请些有经验的农民、专家、科技人员等来校作基地劳动的实践和理论指导。让孩子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专业的劳动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劳动技能。

2、?走出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广阔的田野里去,也是我们实践活动举措之一。首先我们与村委会取得联系,把村里的百亩果园、园艺场和科技站做为我们的第二劳动基地。我们常常带着孩子去参观果园、鱼池,观察园艺师们、养鱼专家们是怎样种植果树、管理草皮、养殖鱼类的,同时让孩子们参与适当的劳动。在这个第二课堂里,孩子们学到怎样喂养鱼苗、防治鱼病,怎样种植、修理草坪等,为更好地指导自己在校园内的劳动和将来参加生产性的劳动打下基础。

三、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陶行知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手脑并用”的生活教育理论早已指出在劳动中加大科技含量的必要性,而邓小平的理论则是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现代经济和技术和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再回头看看那些学生,究其不愿做农民的原因,就因为现在的农民太辛苦,劳动技术太落后,再深入研究其内在因素,是现代我们学生周围的农民们科技意识缺乏,科技能力缺乏的缘故。

我们深深地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农村孩子们一种科技意识,因而我们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科技的含量,我们的举措就是----成立少年农科院。

1、增强科研意识。我们的校园是个“花园、绿园、香园”,充满勃勃生机,我们有机地把整个校园作为少科院活动学习的大课堂,让校园内所有的植物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如法国梧桐原是从法国引种的,南京1927年前后才开始大量种植:水杉被称为古生物学的活化石等。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正等待他们去探索,自然而然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2、?加大科研活动。为了更好地让科研活动落在实处,让少科院的活动更好地集科学性、研究性为一体,我校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辟实验室一间。

在实验室里,队员们饶有兴趣地进行无土栽培的实验,在试验过程里,同学们勤换水、细观察,当大家发规自己水培的蕹茶、柳条无需土壤,也能长了粉白或淡红的根须时,感到无比的惊奇、兴奋,观察记录也更为仔细、耐心。即使有的实验失败了,他们也不灰心,从失败中得出知识、得出经验,实验的好奇心重了,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

四、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智、体、美等方面的结合。

劳动基地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物质千姿百态,等待学生去识别大自然的现象千变万化,吸引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奥妙无穷无尽,等待学生去探索。这些都是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导火索”,激励学生去寻求根源,作出解答,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学生主动直观的“识别”“观察”“探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从而直接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体”“美”的发展,劳动使学生拥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体魄,劳动使学生认识了自然的娇美、集体的壮美、产品的型美和汗水换来的“情”美,使学生受到了自然而来的美的熏陶。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85-0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及“四有”公民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努力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力图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这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运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是我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密切联系的反映和要求。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而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说:“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而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劳动力成了商品,教育实质上是资本家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手段。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这不仅表现在其“结合”的目的上,也反映在其“结合”的程度、范围等方面。

列宁曾指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3]在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了教育思想的普遍原则。1957年,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他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教育思想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既重视理论学习,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说学习要学会看有字书,更要学会看无字书。人有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思维能力是对书本知识的思维理解能力,一种是实践性的思维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相生的,只有具备这样两种能力才能把知识变成创造的工具。是非常重视劳动实践的,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不断的发展提高。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方针,并要求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邓小平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4]邓小平还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还强调应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4]这实质上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具体化。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了“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的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过程,充分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然,这里主要指大类的教育。事实上,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也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大类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存在一些不同的功能,但同样要实现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某些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领会、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化于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献身的信念。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不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尽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课堂,但课堂教学毕竟还是以传授知识、讲述理论为主。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实践在理论上进一步升华。

实践教学虽然不一定是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但通过让学生接触生产劳动的现场、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接受的各种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变成自己主动的消化和思考,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想法。当然由于目前思想政治课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的限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仍主要限于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和人数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教学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当然,这里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大实践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各种实践性教学尝试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

二、实践教学是解决学生知与信、知与行统一,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积极性。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受限的空间中集中地感受思想理论的丰富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生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的理解。亦或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具体地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这些优势有时还很难解决学生对很多问题的困惑。知而不信,知而难行,也许正是这种尴尬状态的写照。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在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总体形势下,在当前国内社会精神生活仍存在不少问题的压力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抵御形形的社会思潮的渗透,还包容不了解释社会变革时期所有新出现的现象的内容,学生通过上课和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接受到的关于处世、择业、理想、信念的各种信息和人生哲理往往会受到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反面现象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也可能很多,但核心一点就是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面对社会现实而展开,不能让学生走进社会变革时期的社会大课堂,直接面对社会变革时期所表现的各种现象,就不能使学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信”,更没有机会“行”,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局限在三尺见方的“讲台”,学生局限在学校为其搭建的各种“平台”中(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学生在平台上接受的各种信息难以解释社会大课堂中的很多现象,尤其是当他们走上社会的大“舞台”时,难以将被动习得的各种理论和自己的信、行统一。因此,在许多人的认识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不大。实际上,这些认识未必错误,至少反映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与实际脱离的状况。理论如果没有通过恰当的途径得以运用或证明,这样的理论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一定阅历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对许多理论深信不疑,并由此通过多种方式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但往往发现学生们要么毫无反应,要么反应冷淡。其实,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对这些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距离感,恰恰证明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方法存在问题,当然也和学生的人生经验、人生阅历有关。上海市教委曾经在有关学校和单位做过一项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在校学生、毕业工作两年的学生和毕业工作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学生,结果他们发现,离开学校时间越长的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可程度越高,职位越高的人越能认可思想政治理论及其功能。事实上,这一重要结论恰恰证明,社会的大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知与信、知与行的统一。当然,今天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上社会之后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但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希望缩短这一时间,并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践教学无疑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针对学生“大集体”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实践教学就是对学生“小团队”范围内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基本上采取大班制的经验式教学,实践教学则是带领部分学生深入社会现场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前者是一种基础性的普及教育,后者是“开小灶”,是一种提升式的专题教学。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措施

理论上公认较为完美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运作中还是会遇到一定困难的。2008年,本人曾带领学生前往小岗村,并准备2009年带领学生去华西村进行实践教学,针对2008年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选择恰当的时间。由于实践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它不能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尤其是课堂时间。一般建议寒暑假比较理想,一方面时间上不冲突,另一方面时间又比较宽松,可以较为弹性地决定调研时间,可以比较深入地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了解。

2.选择适合的专题。一般来说实践教学专题的选择是根据时间和地点来定。比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特地选择安徽凤阳小岗村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一方面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性的年份选择一个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关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部分是2008学年《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深入讲解和讨论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标志性意义,了解作为改革发源地的小岗在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亲临现场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小岗跨越时空的变化,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写成了“走进农村改革发源地,探寻历史发展风向标”的调研报告。由于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每一个同学在完成总的调研报告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心得体会,集中的问题主要有:提倡“单个”、包产到户的小岗人能否实现新时期合作社中的有效合作,小岗村现有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规模经济效益、小岗村的品牌管理以及小岗村的旅游等等。不言而喻,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延伸,而且也是专业课的重要补充。既强化了他们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度,也增强了他们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言也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适用于每一个专业的学生。

2009年适逢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大背景,选择的专题是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华西村的发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非常重要,自然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讲解相关内容。但在200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强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涌现出很多有名的、发达的地区,比如华西村。对于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而言,我们该如何看待它的发展,尤其是该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它的发展。选择华西村的原因是:一方面,希望今年的实践教学能和去年的相关活动有所比较,选择相同的农村地区正是如此。当然,华西和小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果说小岗是改革先锋,那么华西绝对是发展先锋;小岗因为包产到户而闻名,华西因为集体经济而典型。两者之间有着太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另一方面,结合今年的具体形势和背景,我们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强与弱――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华西村的发展。选择这个题目的学术背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世界银行2001年《增长的质量》的报告中指出,物质资本对人的福利提高起间接的作用,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则对人的福利提高起着直接的作用。今天如此发达的华西村三大资本状况如何。在其强大的物质资本背后,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状况如何?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应该怎样去衡量和认识?强大的物质资本带给人们怎样的福利,其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福利。二是强与弱的对比,事实上来自于强可持续和弱可持续的简化和提炼。华西村的发展究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强可持续还是弱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们心目中较“强”的华西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是否真的很强大?其现状值得进一步探究。初步的时间仍然为暑假,主要参与对象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班级的部分学生。

3.选择有效的方式。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方式,另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参与方式。

先说第一种方式。由于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经济状况不够理想的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也许有些困难。因此,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2008年小岗村的调研主要是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预告自己的暑期意向,让想参加的同学报名,经过集体讨论形成专题后再去申请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教师自己的调研费用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部教学方式改革的专项经费支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2009年拟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的调研费用由管理学院的学生联合党支部支出,因此,选择的对象主要是联合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为了使他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落到实处,也为了更好地搞好《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样减轻了思想政治理论部的经济负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部而言,可以用较少的经济成本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学生联合党支部而言,他们可以请到免费的老师帮助他们组织和落实相关的活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既可以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又能更好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了解我们的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就第二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带领学生深入现场之后所应该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2008年的小岗村调研主要是访谈和讨论式的。白天我们深入农民家中,通过与他们的聊天,一同回忆和了解这段历史,晚上回到住处之后针对白天访谈的内容进行讨论、畅谈和总结,了解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必要的引导。当然走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深入了解小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也是我们调研的主要活动。我们还特地选择住在农民家里,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但即使在有些很艰苦的环境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如七个女生和女主人同住一屋,打地铺,吃饭的时候不时有苍蝇飞过,同学们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或埋怨,相反,学生们非常同情这位农民,主动地帮助他们干农活,教他们的小孩读书等等。课堂上看到的那些稚嫩面孔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的那种成熟、大度和宽容,实在值得称赞。其实,在这种环境里体验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正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承担的任务。2009年的华西之行也许会采取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方法,但同样希望通过实践教学达到知与性、知与行统一的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就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真正组织好实践教学活动也许比文中所提到的要复杂很多。但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出一块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天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4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所谓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创造教学条件,去选择组织和传递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经验的过程。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的依据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要以国家课改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1.综合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综合性。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学生综合学习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以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突出教学实践的设计,注重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要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使整个教学设计以操作训练为主,在操作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体悟。以操作训练为主线,这也是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区别于其他学科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志。

3.可行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注意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和基本教学环节(诸如准备器材、导入新课、讲解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总结评价、布置作业、整理器材等)加以具体分析,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参与和经历劳动过程,进行愉快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程序

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诸如参观、故事、实物展示等布置学习任务。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实践范围,诱发探究动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进入探究状态,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归纳出问题之所在。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学生就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在开放的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思路点拨,促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形成多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之后所取得的“作品”(实物或有关材料)进行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主题。这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

2.激趣导入。可以由实物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亦可由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3.启发探索。教师集中或小组合作进行,安排活动时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通过引导确定活动具体内容、开展形式、实施进程、方式方法等。

4.实践体验。活动实施阶段,多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进行,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小组、集体活动等。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主要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指导。

5.总结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6.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水平。

这6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的,但不论如何,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这个模式的重点在于突出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但也没有忽略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和促进的作用。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服务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实物”作品,诱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2.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对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技术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都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5.根据中小学生的性别差异控制好学生的劳动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安全。

6.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新的资源,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5

一、后勤道德教育职能确立的理论基础

(一)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就是把德育放到生活这个特定的场景中,在生活的情境中体验道德的真谛,从而达到培养人“德性”的目的。“生活德育的基本理论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强调了德育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希望通过矫正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德育方法,让德育回归现实生活,让个体在感悟道德生活、实践道德行为中成为践行道德的主体。在生活德育的诸多理论和实践中,笔者最为推崇劳动教育,这也是与高校后勤的实际最为契合、最具指导意义的。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将劳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而是让劳动和教育达到内在的统一,是以劳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让劳动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马克思曾指出:“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发展心理学

1.大学阶段学生道德思维和行为体系的发展具有突出的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逐渐稳定。除了少数心理成熟早、意志力特别坚强的个体,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规划都是在大学阶段逐渐完成并趋于稳定的。这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可能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道德意识的正强化是十分必要的。(2)大学生的成就需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成就需求不再局限于分数,还包括专业领域的成就、社会实践的成功、周围师生的认可等。而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的后勤部门,能够提供给大学生达成成就的机会很多,将道德体验与知识运用相结合的机会很多,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和深入挖掘的领域。(3)大学生的认知模式趋于社会化。大学是个小社会,是学生从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逐步走向开放的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必然受到各种社会理念、思潮的冲击和洗礼,这对于三观还不够稳固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2.基于发展心理学的问卷调查

笔者曾通过学生团体发起过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征询本科学生对宿舍管理人员的看法,从“你日常对宿舍管理人员的称呼是什么”“你会主动跟宿舍管理人员打招呼吗”等日常行为,到“你觉得宿舍管理员是教育工作者么”“如果毕业后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当一名宿舍管理员”等态度意向,共12个问题。800份问卷尽量平均、随机地发放给四个年级,最后收回有效问卷743份。在结果分析中,笔者发现了几个值得深思的现象:(1)大学生对宿舍管理人员的尊敬程度随年级的上升而下降。一年级时78%的学生会主动跟宿舍管理员打招呼,到四年级时只有46%。(2)大学生对宿舍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可程度,尤其是对其教育工作者身份的认可程度整体不高,整体看,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认为宿舍管理人员是教育工作者。(3)参与过勤工俭学、校园志愿者等劳动活动的大学生对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认可度较之其他学生偏高。他们中有83%的人会主动跟宿舍管理人员打招呼,63%的人认为宿舍管理人员是教育工作者。

(三)社会教育力

“社会教育力”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社会所具有的教育力量”。人参与的任何社会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而教育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的教育影响。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表现出的更高需求,同时也是教育向深度转型的必然。人的社会活动都会造成知识或意识的流动,如果对这种流动进行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就是教育,它需要每个人、每个团体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责任的觉醒。高校后勤在高校里一直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境地,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但其育人职能却很少被师生认可,甚至连后勤员工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负有教育责任,这很值得反思。高校后勤身处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如果不认清自己的育人职能、不找到自己育人职能发挥的切入点,对高校、对师生、对后勤自身来说,都是极大的缺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的损害。

二、发挥后勤道德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是发挥后勤

道德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要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作为高校中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后勤工作有其特殊性,它作为高校部门,天然负有育人职能和责任;但后勤员工整体文化素养不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不太合适。劳动就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它既是后勤工作的日常行为,又是连接后勤与学校、师生的纽带。后勤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和特点,打造劳动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才能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融入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而引导大学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后勤劳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1.打造劳动教育平台,培养劳动价值观

西南大学后勤集团在这方面曾做过许多尝试,向西大学子们提供了许多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201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后勤集团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组织了“今天你休息,我来当工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340名大学生志愿者以“顶岗劳动”的方式到食堂、校环部门体验劳动,让“被顶岗”的近100名后勤工人休息一天。此次活动不仅受到校领导、广大师生和后勤员工的好评,也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武汉理工大学罗亚田教授看到相关报道后,在光明社区博客上感慨道:“何为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就是中国青年从此开始走向工农,自觉与工农相结合,自觉与工农同呼吸共命运的划时代革命精神!”西南大学党委原书记黄蓉生肯定了这次活动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索。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西大后勤深入探索,开始对劳动教育进行规划,计划逐步将一次劳动教育的成果扩大为一种体验劳动的长效机制。后勤可以提供给学生体验、实践的岗位很多,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劳动“课程”,如可以选择一些技术要求不高、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久度的岗位,组织以体验劳动、强健体魄为目的劳动“课程”,参与劳动的学生需要保证参加的时间和劳动的质量,学校甚至可以设计一定的学分,由原岗位的劳动者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等级评定,真正做到以劳动为课、以劳动者为师;对专业知识有一定要求的岗位,如绿化、园艺、设施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等,可以安排专业对口的学生进行岗位实习,除让他们了解工作的运行流程和操作情况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及技术技能,既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也给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还可以选择一些基层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以及工作中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的方法,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打下认知基础,积累实战经验。这样,将任务、兴趣、专业有机地融入到后勤育人的实践当中,对于后勤育人功能的发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实践过程中价值观的交流、道德素养的传递也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2.构建后勤育人氛围,践行不言之教

后勤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环境质量,这是从环境对教育效果的直接影响来理解的。食堂的就餐环境、宿舍的生活环境、教学楼的课堂环境、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交通的便捷程度、校园的安全稳定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越来越成为后勤工作的重点,后勤工作的宗旨由“三服务,两育人”扩展为“三服务,三育人”,即增加了“环境育人”这一宗旨,后勤工作与校园环境的关联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环境还包括后勤员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和日常与学生交往的氛围。后勤员工身上展现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文情怀等,是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职业教育的活教材。热情周到、细致规范、以礼相待的职业形象,嘘寒问暖、煮粥熬药的人情冷暖,春节递到留校学生手里的一碗热汤圆,实习晚归时虚掩的大门和值班室等候的灯光……这些不仅打造、维护的是后勤形象,更会带给师生舒适的心理感受,既可以为后勤赢得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使学生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受到后勤员工良好形象的熏陶,形成自身与人为善、和谐友好的可贵品质。

3.打造后勤企业文化,传播价值理念

文化是在接触和交流中双向流动的,近年来,扎根高校、立足现实的后勤文化开始反哺高校和师生,很多高校后勤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甚至在企业内部开始形成一种自觉的慈善文化。如西南大学后勤集团连续11年开展“春雨助学”行动,号召全体员工积极捐款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共捐款200余万元,惠及1000余学子;还组织职工积极为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捐款捐物,总计价值10余万元;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免费维修活动,还建立了便民联系卡,在教职工中传为佳话;每逢传统佳节和教师节的“特惠师生服务”活动,把服务做成了文化。做好事、行善举是后勤和后勤员工有社会担当的直接体现,但从育人的角度看,这体现的正是一种知行合一的道德境界。后勤员工在长期劳动中所形成的向善价值观和后勤文化中的慈善风尚,是指引和塑造价值体系的良好范本。

4.开辟新媒体阵地,理论研究助推育人功能实现

后勤育人需要顺应时展的趋势,要占领新媒体宣传的有力阵地,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当下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将后勤的理论、做法、闪光点等正能量的信息传播出去。西南大学后勤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企业和员工的正面形象,通过挖掘员工爱岗敬业、热心周到、创新服务的事迹,传播后勤企业文化,扩散后勤育人效应。保洁员号召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环境的打油诗、宿管阿姨为腿部受伤的学生织的爱心袜子、学生在母亲节自发给值班人员送的早餐、宿管阿姨写给毕业生的暖心小黑板、食堂师傅号召“光盘行动”“文明用餐”的宣传画……这些事迹不但在微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被多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壮大后勤的教育影响力。后勤员工要做好育人工作,除了多了解同行的优秀做法和先进理念外,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多总结、多思考、多谋划,在理论研究上多下功夫,把实践经验总结成理论成果,在交流、实践中检验理论。西南大学后勤集团专门建立了员工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研究后勤改革的深化途径和后勤职能的充分实现,近年来,在《光明日报》理论与实践版和《高校后勤研究》《管理观察》《中国管理信息化》《人才开发》以及《西南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得全国性理论征文奖10余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做好后勤育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三、建立后勤育人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后勤育人职能,树立后勤育人意识

要发挥好后勤的育人职能,首先要对这一职能有清楚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师生的认可,学生的接纳,最重要的是后勤内部育人意识的觉醒和育人自觉的养成。

(二)打通部门合作渠道,形成高校育人合力

后勤育人有其独特性,但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一部分,应该遵从高校育人的大局目标和前进方向,融入高校育人的整体氛围,避免孤岛和脱节。以后勤育人平台为基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体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相关学校机构、部门参与,共建共管,协调配合,保证体系的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合理的育人体系,行“有意识”的教育

目前后勤育人还是一个自发的行为,是后勤员工在日常与学生的交往中产生的自然的、无意识的影响,方向不明确,效果不可控,随意性太强。要达成育人的效果,除了后勤员工自身素质和水平过硬,还应该注重育人体系架构、育人内容设计、育人结果运用等方方面面的环节。这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后勤同仁们不断学习思考、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修正。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会,2003.

[4]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叶澜.社会教育力:概念、现状与未来指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6]李真.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15).

[7]王艳秋,徐勇林.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8]刘强.重庆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发挥育人功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1.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6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理论是实践的必要指导,实践是理论的有效论证“。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是重要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在对心智和精神的作用自然而然的发挥中,教育会从现有的知识中发掘出一些新鲜的事情,而这种发挥却受到教育和经验的限制。”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任务就是要用具有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挥自我个性,自主实践,激发创新思维,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设计人才的教育目的。

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

邓小平说过:“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列宁也曾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都说明实践对人才的成长与成熟有重要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与方法才对学生艺术设计知识的掌握、艺术感悟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有效作用呢?

1.以学生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主体。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置,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缺少的是什么,想要改变的又是什么。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经验及技巧等知识后,把学生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实践方式、实践条件、实践环境和实践指导。通过学生全面、多样、自主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自主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与教师有效、必要的指导相结合,完成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一种开放而不失纲要、自由而不失约束、自主而又有指导的教学环境下接受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各异、各有所长,思维开阔,懂理论,能动手,适应社会需求。

2.以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任何不能指导和作用于客观生活的知识,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就是要找到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切入点,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使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3.以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设计环境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艺术设计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设计环境中,让他们用所学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进行艺术设计实践,在实践中检测自己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查找差距,再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本人在上设计课时,要求学生把每次虚拟的作业都当作一次真正的设计实践来完成。让他们与当地的公司、企业大量接触,在感受到成功的同时又能极大地刺激学习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邓小平所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

三、影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还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必然会体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和实践效果是评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而影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学生能否得到高水平的实践指导;2.学生是否有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3.学生是否有合适的实践环境;4.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与自由创新思维的空间。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7

一、社会实践纳入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应突破传授知识的主观活动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离开了实践搞所谓素质教育,就不会改变应试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确立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向导和奠基作用。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指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在社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就是为了调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达到树立“三观”,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信”,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授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是“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

二、理论联系实际,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不能光学不用,只有实际运用了,才能全面掌握使用条件和技巧,否则,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学生要在思想政治课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的基本路线,得到了爱党爱国,积极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理论学习和影响,但不等于学生在知识上就能认同。因为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听到四面八方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对此,我们既不能用强制命令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就让他们消除了这些不良影响,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实际,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实践中进行比较、鉴别得出结论。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更要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和各行各业发展的深刻变化,从而证明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例如,在高中“理想与奋斗”一课教学时,以《我县的过去、现在、未来》为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有的从城市巨大变化谈;有的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谈;有的从居民住房改善谈;有的从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谈等等。当然,这些报告有不少很幼稚,甚至很不成熟,但重要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树立目标后,如果不努力奋斗,就不会有成就的。

三、参加实践活动,确立科学的“三观”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最核心的部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乐观的情趣,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三观”是哲学的范畴的问题,道理精深,要使十几岁的青少年懂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困难的,何况还要他们逐步确立。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实践。

1、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

寓“三观”教育于劳动之中,劳动是培养“三观”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在生产劳动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使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幸福;才能获得物质的满足。克服轻视劳动群众的旧习气,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学生以勤奋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树立积极态度,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腐朽残余思想;养成人们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劳动使学生对世界、人生、价值有新的认识。

2、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教学之余,结合政治课让学生志愿参加组织,有目的实践。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学得知识、技能为社会、为群众服务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的责任做奉献。学生通过服务过程,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能够丰富思想感受和情感愉悦;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认识人生的价值。

3、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是理论东西,光从理论是理解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实践中反复运用。学习了不一定学会了,就像学驾车,学游泳的道理一样,不仅要学习知识、概念,还要学会操作,亲自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真正学到。

学生在社会考察的过程中,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现象与社会问题,使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分析和头脑的加工和创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思想的真确结论。学生考察的结论对自己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对其他人也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科学的“三观”将逐步确立。

当然,我们的学生以学为主,不能花大量时间去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但方向必须把握,条件必须创造,机会必须抓住。例如,可结合人生价值的教学开展学雷锋、学习郭秀明活动,助残、募捐活动;参加一些校内校外的义务劳动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54-02

中央16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自此,高校实践育人在全国各地得到全面推进和不断拓展,并进入下一个全新的深化发展阶段。如今,面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时代潮流会赋予实践育人以新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发展。

一、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显著特征。人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有目的的活动,它在带有实践性的同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包含丰富的信息和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载体。

实际上,大学生实践教育是与课堂理论教育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教育者为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借助或采取的,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一种手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也应该回归到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二)实践育人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实践育人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随着新时期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育人实践的转变,高校实践育人构建了社会、学校、学生三方互需、互惠、互连的育人共同体,在这个育人过程中,高教实践育人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促进了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功能实现,促进了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家创新发展。

“高校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观,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2]开展实践育人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基础的来源就是课堂上的知识以及别人的经验,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间接经验,通常实践教育不像理论课教育过程那样死板,教育方式也不像理论课那样单一和循规蹈矩,通常实践教育比起以教室课堂为单位的理论课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因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以实践为主要途径的实践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理论修养,同时能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地更好地服务国家、集体和人民。

(三)实践育人是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培养与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3]实践育人是我国高校育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育人理念创新和育人实践探索,与党的教育方针、我国教育的本质以及人的成长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发展使得实践育人在高校中的被重视程度节节上升。这里关于社会实践的论述也正好说明了党中央号召整个高校重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同时将实践育人提到了与理论课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实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作出了重要的指导。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实践教育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落实到实际中来的重要一环。其次,《意见》中还指出,在高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不仅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同时对于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民间,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实践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高校教育育人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广大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一)助推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合格是衡量大学生人格成熟与否的关键。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能充分补充课堂上所没有的东西,是存在于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学校教育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课堂讲授大部分都是理论的东西,学生学到的是间接经验,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被束缚了手脚,也容易活在书本中,而不了解真实的外面社会。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必然就要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可见,参加实践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已经成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迫切需要。在实践教育中由于不像课堂理论教学那样“事故”少,因而不免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猝不及防的具体现实问题,此时考验学生真实实力的时候到了,能否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来,就要看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理论课的内容,同时真正将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了直接经验。所以,当其再次遇到这些问题时,也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经济的崛起和素质教育的拓展,对青年学生实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育成为青年大学生必备的人生经历和成才的重要途径。

(二)指向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知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从客观现实的层面,还是主观意图的层面都对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果眼光客观一些,更现实一点,那么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由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给了他们一个更好地推广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及其制定的国际经济法则的契机。而另一点就是从主观意图来理解经济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这个契机,依仗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遥遥领先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对发展中国家图谋不轨,尤其从网络的出现开始,发达国家在思想意识领域开始侵入我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日渐明显,而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又为其阴暗图谋蒙上了一层伪装的面纱,并使得“分化”中国的图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面形式。而关注我们自身,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还未涉世或者涉世未深的群体,而同时又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更同时处在一个很容易被欺骗被蛊惑的年纪,所有这些国内外的情况都给高校实践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上述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孵化器: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各种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摸索和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新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通过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科技服务、技术培训、产品促销等活动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难和成就,亲耳听到英雄模范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以及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就能够唤起强烈的心理共鸣,理智地确定自己成才的社会坐标,促进理想和信念得以在更高层次上升华,引导大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教育中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要求

实践育人的形式有多种,主要有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活动等形式,在加强实践育人时,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当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实践教育中树立劳动意识

高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和技能,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认识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意识,把劳动看作是最光荣的,体验工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科学技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社会调查中提高思想觉悟

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能够深入认识社会,对社会有客观准确的认识,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情,了解改革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社会调查中,大学生会发现一定的问题,会看到我国社会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自身思想觉悟。

(三)在志愿者服务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项要求志愿者本身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活动。”[4]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包括义务劳动、文化培训、时事政策宣传、科技咨询服务、医务保健服务、技术攻关、科学普及等。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栈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四)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树立自立意识

“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与校外勤工助学活动。”[5]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主要包括图书馆、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工作形式,校外则主要是兼职教师、兼职销售员等工作形式。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生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需要出发进行的一些有酬劳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生活自主、经济自立的观念,提高独立生活、独立工作能力,使大学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树立自立意识。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2]杨贤金.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杨立志.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2012(04).

[4]何军等.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7(03).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9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能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切合实际的理念和充足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还是脱离教育的生产劳动,都只能造成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因而他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出真知);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此外,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人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就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和教育的科学性层面,进一步指出:“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这些都是职业教育贯彻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指导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理论支撑,这为工学结合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实际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实践,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共同的做是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对教师而言,做中有教,教中有做;对学生而言,学中有做,做中有学,教学是统一在一起的。因此,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它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做出自我调整,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推行学用一致、手脑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实则上就是陶行知“做中学、做中教”思想的运用。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做)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贯穿的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以建立一个检验和加强教育、工作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键联系的架构。其中,体验是行动与思考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基于学生通过自身做的活动的体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为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有选择有方向地学习,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学习知识,理解真实情况,从而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情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养成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沃勒・维尔和麦克吉尔从反面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并认为:“体验式学习绝不是单纯地背诵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那些通过传统正规教学方式如讲课和照本宣读所教授的知识。”在他们的理论阐述中,都强调了“体验”(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加强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键联系,将学校里知识的获取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注重学生自身活动的体验,强调“做中学”,“真实世界”中的“活动体验”是技能培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这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工学结合思想保持了统一,可以说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得到了传承,成为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理论来源之一。

杰费里・普费弗(Jeffreypfeffer)与萨兰奇克(GeraldSalancik)的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环境中其他组织进行交换,以获取必要的资源。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而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则决定了组织依赖性的本质和范围。资源依赖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处于与其他一个或多个组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企业可以成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生工位”,免费提供生产学习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物资和经费支持。学生一方面通过亲临现场实际操作,可以检验学校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将工作中的问题,甚至是技术难题带回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企业去解决。俄罗斯正在积极探索这种建立在社会合作伙伴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即“由企业主决定教什么,由教育部决定如何教,由职业教育体系决定教出什么样的人”。目前,职业院校如果局限于学校这座“围城”内,那么学校很难得到长足发展,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资源依赖理论从校企双方资源相互利用与共享的重要性方面,为工学结合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还具有切合实际的深刻理念。因此,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工学结合”的实践必将成为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童乃诚.全面解析工学结合的内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李小峰.“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篇10

关键词:行知思想;职业学校;教学;启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1891-1946),只活了56岁,但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留给我们的教育思想精华至今仍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在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中,职业教育思想贡献尤为突出。无论在他所主持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还是社会大学,都对职业教育进行过积极认真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论研究。他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早期主要的倡导者,我们学习和研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职业教育的理念

1.职业教育以生利为目的

陶行知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最早见于1918年11月3日写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该文认为职业教育应有其自身之特点,“有关于职业之生活,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什么叫做“生利主义”?也就是“生有利之物”与“生有利之事”,用今天的话来解说,就是生产出有利于社会与人群的物质财富,培养出服务于社会与人群的技术本领。“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这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宗旨与关键。为了实现这个宗旨,陶行知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要培养一支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成为职业教育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和生利之教授法”。(2)要创建职业教育的教学设备。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来源可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自备,一种是利用职业界固有的设备。特别是第二种,经费可省而成效又著。(3)要制订“按事施教”的职业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应以培养学生的“生利”能力为标准。要执行自易至难、从简入繁的原则,学成一事,再学一事。课程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将学理与实者“联络无间”地结合起来。(4)要做好职教学生的择业工作。陶行知认为,择业的标准,“不在适与不适,而在最适与非最适”,而所谓“最适者”的标准有两点:一是才能,二是兴味。这就是说,应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同时也是自己最喜欢的职业为职业。“故能选最适之业而学之,生大利不难,岂仅生利哉!”

2.教学做合一

这是陶行知创造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他把它作为办学校的校训,曾经反复地论述过这一思想。什么叫做“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解释道:“教学做合一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因为它们是糅合在一起的,难以绝然分开。“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师与学生没有严格的分别。陶行知的这些论述对于职业教育是何等的切合。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共同的做(实习)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职业教育的很多课程是在实习车间完成的,对老师而言,教中有做,做中有教;对学生而言,学中有做,做中有学。这一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意义。陶行知认为,旧教育中老师教的是伪知识,学生学的也是伪知识。“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我们与其说是“读书”毋宁说是“用书”。因此,技能与知识是分不开的。

3.在劳力上劳心

这是陶行知光辉的理论创造。我国古代儒家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当时,应该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为它最早认识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它的理论弱点是十分明显的,它割裂了劳心与劳力的辨证联系,演变成少数掌握文化的“劳心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独裁统治,造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劳动者与劳动实践的极度轻视,造成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消极积淀。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我国教育的现代化造成极大的阻碍。“劳心的专门在心上做工夫;劳力的专门在苦力上讨生活。劳力的人只管闷起头来干;劳心的人只管闭起眼睛来想。”如果劳力者不劳心,那么一切劳作都囿于往常,不可能创新;如果劳心者不劳力,那么一切思想都玄而又玄,无法验证于实践。劳心与劳力分家,那么一切发明都无从产生。陶行知则把劳心与劳力辨证地联系起来了。“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一般地将劳心与劳力相结合,而是要“用心以制力”,“用心思去指挥力量”,“能以人力胜天工”。“在劳力上劳心”,就是要“运用心思指挥力量以求物之变化”。陶行知把这一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它“是一切发明之母”,“可得事物之真理”。我认为,陶行知的这一理论,对职业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并非是单纯地学一点技能,而是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所学课程,在一般工匠的基础上飞跃,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学校教学的启示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1.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职业教育也迈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的行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课程整合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依赖的技术平台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成为可能、成为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2)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学习者学习的根本改变。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灵活、快速、便捷、广泛和开放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者学习成效。

(3)课程整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或技术型人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让学习者在具体实践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现代企业要求:劳动者除专业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具备职业行动能力(简称职业能力)。它的形成不仅仅是靠教师的教,而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项目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处理实际问题,总结提炼出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知识(包括劳动过程知识)以及技能并积累经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

(2)项目教学法是教学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是多元化的,人的智力至少由7种基本。

智力元素组成,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和自我反省(加德纳,1999)。而职业学校学生智能特点主要表现在数理/逻辑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视觉/空间、身体/运动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观察、动手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职业教育的学习规律。

(3)项目教学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需要。

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从学生以后将面临的就业环境看,发展专深的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职业能力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后,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学习自然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3.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理论知识的教授有机融合入教学活动的形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实现理论教学、技能培训一体化的新型教学形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实现了教室与车间的合一、教学与生产的合一,老师与师傅的合一。

(1)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应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更多地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

(3)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

(4)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启迪思维,挖掘潜能,开创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