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7:45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1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2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工资;劳动参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9-0096-07

一、引言

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一直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1974年,mincer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提出工资方程的设定形式,指出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是个体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1]。早期的研究只使用劳动参与个体构成的样本估计工资方程,主要原因在于未参与个体的市场工资不可观测。Gronau认为由于个体的劳动参与行为并不是随机的,忽略未参与个体必然会产生样本选择偏差问题,从而使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存在偏差[2]。根据搜寻匹配理论,个体面对的市场工资越高,其劳动参与的概率越大,工资方程估计的偏差会直接导致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的偏差。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工资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通过个体属性发生作用,在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中可以不包含市场工资[3]。但如果在劳动参与方程中无法确定市场工资对劳动参与所产生的影响,则无法得到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

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传统方法是Heckman两阶段估计方法[4-5]或者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6]。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的第一阶段估计简化式劳动参与方程得到逆米尔斯比(inversemillsratio),第二阶段将逆米尔斯比作为工资方程的解释变量修正工资方程的估计;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则是同时对工资方程和简化式劳动参与方程进行联立估计。nawata指出直接使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所得估计量是不一致的[7-9];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则无法对结构式劳动参与方程进行估计[10]。尽管Blundell和Smith认为对所有个体均采用预测的市场工资估计结构式劳动参与方程可以得到一致的估计量[11],但nawata认为这样得到的估计量并不是渐近有效的,使用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工资方程和结构式劳动参与方程进行联立估计可以得到一致、有效的估计量[10]。

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存在大量的城镇职工下岗和失业现象,准确地估算城镇居民的劳动供给弹性,有助于我们对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解和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然而,由于微观数据的匮乏,关于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学者主要应用结构法[12-13]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14]估计工资方程,主要应用二项选择模型[15]和多项选择模型[16]估计劳动参与(就业或失业)方程,即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均分别进行,没有对二者进行联立估计,这势必存在估计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试图应用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进行联立估计。本文的第二部分给出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的设定,第三部分对所使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第四部分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研究结论。

二、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设定

根据劳动供给理论,决定个体i是否劳动参与的重要决定因素是个体的保留工资(w*i),w*i可以表示为:

三、数据的描述统计量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02年家庭收入项目调查,该数据集覆盖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12个省份和直辖市的60多个城市近万个家庭,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及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消费和财产情况,同时对就业个体、失业个体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分别进行了调查。由于调查中已婚个体占据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较高比重,并且考虑到结合成家庭个体的劳动供给行为与单身个体的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差异,本文将样本的范围限制为结合成家庭并且夫妻双方均小于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本文从样本中删除了丈夫或者妻子为离休、退休、提前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最后得到4029个家庭样本。本文的研究将在2002年有过就业经历定义为劳动参与,包括2002年底就业(2002年的就业时间为部分时间就业或者是全年就业)和2002年底失业但是2002年的就业时间为部分时间失业。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大量“沮丧”的劳动力,所以本文借鉴国外研究思路[19],将调查时点前的一段时期(1年)内有过工作经历的劳动力定义为劳动参与者。表1给出了所选样本中处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的人数分布。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选样本中男性参与劳动力力市场的比例为94.8%,大于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83.3%。

表2给出了女性和男性参与个体工资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量,其中第二、三和四列(第五、六和七列)分别为女性(男性)全部参与样本、工资水平中位数以下和中位数以上影响因素的均值和标准差。女性和男性工资水平中位数以上样本党员比例分别约为工资水平中位数以下样本党员比例的2倍和1.6倍,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中位数工资水平以下样本多1.87和1.78年,工作经验分别比中位数工资水平以下样本多2.22和1.34年。在代表个人能力的重点中学、中学成绩和大学录取的三个变量以及代表家庭教育背景的父亲大学毕业和母亲大学毕业两上变量中,工资水平中位数以上样本的均值均大于工资水平中位数以下样本的均值。表2的统计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即人力资本、个人能力和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体的工资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

注:党员、重点中学、中学成绩、大学录取、父亲大学毕业和母亲大学毕业为取值为0或1的变量。如果个体是中共党员,党员变量取值为1;如果个体毕业于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变量取值为1;如果个体中学成绩为前40%,则中学成绩变量取值为1;如果个体通过高考上大学,大学录取变量取值为1;如果父亲或母亲大学毕业,相应变量取值为1。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单位为年,小时工资单位为元。括号内为样本标准差。

表3给出了劳动参与方程中除工资外其他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量,其中第二、三和四列(第五、六和七列)分别为女性(男性)全部样本、参与样本和非参与样本影响因素的均值和标准差。女性和男性参与样本平均年龄均小于非参与样本的平均年龄,而户主比例、健康比例、党员比例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大于非参与样本的户主比例、健康比例、党员比例和平均受教育年限,说明参与样本的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要高于非参与样本。女性参与样本家庭其他人收入的平均值要略高于非参与样本,而家庭人口数平均值则略低于非参与样本。男性参与样本家庭其他人收入的平均值则略低于非参与样本,而家庭人口数的平均值则略高于非参与样本。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对劳动参与概率具有负向影响,户主身份、健康、党员身份和受教育年限对劳动参与概率具有正向影响。由于参与样本和非参与样本的家庭情况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家庭情况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并不确定。为准确确定各变量对工资和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并度量作用的大小,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注:户主、党员、健康情况为取值为0或1的变量。如果个体是户主,户主变量取值为1;如果个体是党员,党员变量取值为1;如果个体健康状况良好,健康情况变量取值为1。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单位为年;家庭其他人收入为年收入,单位为元。括号内为标准差。

四、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女性和男性的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进行了估计(出于比较的目的,还应用传统估计方法――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和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估计)。表4给出了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不论采用何种估计方法,不论女性和男性,解释变量对工资的影响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且符合理论预期:表示人力资本的党员、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工资具有正向影响;表示个人能力的重点中学、中学成绩和大学录取对工资具有正向影响;家庭教育背景中的父亲大学毕业对工资具有正向影响,而母亲大学毕业对工资的影响并不显著。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结果相比,传统估计方法结果中表示人力资本水平的各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明显偏小,说明传统方法低估了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表示个人能力的各解释变量和家庭教育背景中父亲大学毕业变量系数估计值略小,说明传统方法轻微低估了个人能力和家庭教育背景对工资的影响。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下同。为节省篇幅,没有给出省份变量的估计结果。

根据工资方程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收益率。根据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所得到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计算出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8.70%和5.50%,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比男性教育收益率高3.20个百分点;根据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得到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计算出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5.35%和4.78%,两者仅相差0.57个百分点;根据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计算出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5.24%和5.15%,两者仅相差0.09个百分点。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两个典型化事实:(1)教育收益率较高。(2)女性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男性教育收益率。联立极大似然法估计结果与这两个典型化事实比较接近,而传统方法不仅低估了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而且低估了两者间的差距。

表5给出了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结果。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结果中可以发现,各个解释变量对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市场工资对劳动参与概率具有正向影响,这与搜寻匹配理论预期相符;户主身份对劳动参与概率具有正向影响,说明户主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较大的责任;良好的身体状况、党员身份和受教育年限均能够增加劳动参与概率,这与人力资本理论预期相符;年龄对劳动参与概率具有负向影响,这与生命周期理论相符[20]。家庭其他人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概率产生收入效应,具有负向影响,但对男性劳动参与概率没有影响;家庭人口数并没有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但对男性劳动参与概率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着较大的生活责任。probit极大似然估计结果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数小时工资系数估计值要远大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的对数小时工资系数估计值,户主、健康和党员的系数估计值变得不显著,而教育年限的系数估计值甚至变成了负值,说明pr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高估了市场工资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却低估了其他个体属性变量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特别是人力资本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结果中年龄、户主、健康、党员和受教育年限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与联立极大似然估计结果类似,家庭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概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影响男性劳动参与的概率;家庭人口数对女性劳动参与概率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影响男性劳动参与的概率。类型iitobit极大似然估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没有考虑市场工资对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

注:使用pr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劳动参与方程进行估计过程中,所有个体的对数小时工资均采用预测值。

根据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劳动力市场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根据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所得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结果计算出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157和0.067,根据probit极大似然估计法所得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结果计算出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689和0.237,说明传统方法高估了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一个典型化事实为男性劳动供给缺乏弹性,女性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大于男性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21]。联立极大似然法估计结果与这个典型化事实比较接近,而传统方法则高估了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

五、结论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与微观个体的劳动供给行为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却把二者割裂开来。本文使用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进行了联立估计,从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人力资本、个人能力和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体的市场工资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从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工资、教育年限、党员和户主身份对个体劳动参与的概率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对个体的劳动参与概率具有负向影响;虽然家庭其他人收入对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影响男性劳动参与的概率;虽然家庭人口数并没有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但却增加了男性劳动参与的概率。

通过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劳动力市场的两个重要指标――教育收益率和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根据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到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8.70%和5.50%,说明传统估计法低估了女性和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根据联立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劳动参与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到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157和0.067,说明传统方法高估了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

人力资本不仅能够提高个体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女性的工资水平),而且能够增加个体劳动参与的概率,进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已有的经验证据表明,女性的就业收入能够起到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22]。因而,实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如教育扩张和再就业培训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劳动参与和提高个体工资水平(特别是女性工资水平),有助于就业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和城镇贫困人口的削减。

参考文献:

[1]mincerJ.Schooling,experienceandearning[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4.

[2]GronauR.wageComparisons-aSelectivityBia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1119-1143.

[3]KillingsworthR.LaborSuppl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4]HeckmanJ.theCommonStructureofStatisticalmodelsfortruncation,SampleSelectionandLimitedDependentVariablesandaSimpleestimatorforsuchmodels[J].annalsofeconomicandSocialmeasurement,1976,(5):475-492.

[5]HeckmanJ.SampleSelectionBiasasSpecificerror[J].econometrica,1979,(47):152-161.

[6]amemiyat.advancedeconometric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5.

[7]nawataK.anoteonestimationofmodelswithSample-selectionBiases[J].economicsLetters,1993,(42):15-24.

[8]nawataK.estimationoftheSample-selectionmodelsbythemaximumLikelihoodestimatorandHeckmanstwo-stepestimator[J].economicsLetters,1994,(45):33-40.

[9]nawataK.estimationofSample-selectionmodelsbythemaximumLikelihoodmethod[J].mathematicsandComputersinSimulation,1995,(39):299-303.

[10]nawataK,iim.estimationoftheLaborparticipationandwageequationmodelofJapanesemarriedwomenbytheSimultaneousmaximumLikelihoodmethod[J].Journalof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es,2004,(18):301-315.

[11]BlundellR,SmithJ.CoherencyandestimationinSimultaneousmodelswithCensoredorQualitativeDependentVariables[J].Journalofeconometrics,1994,(64):355-373.

[12]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a].李实,佐藤宏.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3]王海港,李实,刘京军.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J].经济研究,2007,(8):73-81.

[14]王德文,蔡,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4):1131-1148.

[15]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和非正规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4):2-10.

[16]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GrilichesZ.estimatingReturnstoSchooling:Someeconometricproblems[J].econometrica,1977,(45):1-22.

[18]Schultzt.educationinvestmentsandReturns[a].CheneryH,Srinivasant.HandbookofDevelopmenteconomics[C].newYork:northHolland,1988,1.

[19]eissan.taxationandLaborSupplyofmarriedwomen:thetaxReformactof1986asanaturalexperiment[Z].1995,nBeR,no.4325.

[20]Cahucp,Zylberberga.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3

   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上述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

   一、高年级教材的基本特点

   与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教材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均有一定的不同。

   在形式方面,高年级教材除篇幅稍长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一)夹叙夹议型。这种形式的课文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生动活泼,又结合故事较充分地阐述道理。有血有肉,情理交融,利于较深入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道理和故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胜不骄、败不馁》等课。另一种是利用故事引出道理或印证说明道理。这种形式既增加了教材的活泼感,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理,效仿榜样。在高年级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文最多,如《为人正直》、《礼貌待人》、《为祖国而学习》、《自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代代传》等。

   (二)论述说理型。这种形式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虽然也举出事例,但目的是为了更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增强说服力。这种形式的课文说理比较充分、透彻,如《真正的勇敢》、《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读书要分辨好坏》、《相信科学不迷信》等。

   (三)讨论型。课文只摆出事例,不讲观点,然后提出问题,叫学生讨论;或既摆出事实,又加以议论,但不作结论,由学生一起参加讨论。这种类型的课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属于这类的课文有《有事大家商量》、《‘盲人摸象’的启示》、《宽厚待人》等。

   在内容和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教材相比,在程度上有所加深,难度有所增大,更突出了明理。相对来说,在行为实践方面,不如低中年级那样具体。

   程度加深和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概念更加完整、准确。低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具体形象的水平,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都是与一定的道德形象或具体道德行为相联系的。例如,对什么是爱护公物,一般只能回答不损坏学校的课桌椅,不损坏公园游乐场里的设备等,所以低年级只讲爱护具体的公物,中年级也只讲爱护学校的财物,都没有完整地讲公物的概念。又如对什么是守纪律,低中年级的学生只能回答上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迟到等具体的纪律,还不能答出遵守纪律的本质。可见,他们这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处于感性阶段,还不能反映出这些道德表象的本质特征。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日益增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上升到理性阶段,达到认识本质特征的水平。因此,高年级教材关于某些道德概念的表述已经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使其更加完整和科学。如关于“公物”的概念,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凡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物,如矿山……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财物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又如什么是勇敢,高年级教材讲得很明确: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真理,不怕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此外,像毅力、正直、礼貌、自尊自爱、艰苦奋斗等概念,高年级教材也都作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概括。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低中年级虽然也都讲过,但都是从某一个具体方面或就某一具体问题而言,都没有完整地概括出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二,道理讲得更加充分、深入、透彻,更突出了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品德课的许多内容都是分层次安排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反复进行教育。高年级属最高层次,许多内容都是在低中年级已经讲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升华,力求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热爱祖国教育。低年级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爱国常识教育,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中年级主要是通过故事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年级除通过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把个人与祖国联系起来,为祖国而学习,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努力学习的教育。低年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最起码的学习要求,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课,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中年级主要是学习态度的教育,如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主动学习等;高年级则上升到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从各方面打好基础,要全面发展,并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热爱劳动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高年级对劳动观点进一步深化。强调所有劳动都是光荣的,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有用诚实、勤恳的劳动获得的幸福才是光荣的,靠投机取巧、甚至坑害他人来获取个人的幸福是卑鄙可耻的。

   热爱集体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集体中过民主生活,培养民主作风等。

   其他如爱父母、爱老师教育,遵守纪律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勇敢教育,诚实教育,礼貌教育,毅力教育等,低中年级均有安排,高年级在这些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升华,使这些教育内容在说理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教学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也有所差别。由于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因此,相对来说,在行为要求方面就比较强调,也比较具体。中年级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低年级的特点,但有些方面已类似高年级。高年级教材的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好各门功课、宽厚待人、自尊自爱、胜不骄、败不馁等,但已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紧密,特别是有些课,如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留下最美好的东西、年少志壮、重任在肩、学无止境以及实践出真知等思想方法的课,更侧重于明理,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道德信念,而在行为要求方面,一般只是指出努力的方向。

   二、高年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高年级的教学除依据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还必须反映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表现出生命力,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现仅就下面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第一,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职能,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是贯彻全课始终的。然而,对高年级要更强调这一点。一是由于高年级教材比低中年级教材更侧重于讲道理,着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是由于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理解道德意义的显著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从他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把道德认识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需要,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观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遵循一定道德行为准则的必要性,并愿意把它作为个人行动应该遵循的指南。而要达到这一步,明理是最重要的。

   低年级教学也注重明理,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但都是同具体的行为相联系的,因而他们的道德观念是具体的、特殊的。他们认识什么对,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般都是同受别人的表扬、赞许、认可或批评、斥责、惩罚相联系的。高年级就可以经过抽象、概括,使这些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观念上升为较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观念,并对道德行为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高年级教学更要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说理清楚明白,这是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的最起码条件。

   高年级的课文虽然也有故事性,多数都是夹叙夹议的,但所讲的道德观点是很鲜明的,道理的论述也是比较清楚的。关键是教师要把教材钻研透,准确地理解道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所讲的道理融会贯通,把握好重点和分寸,并考虑如何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教师如果一知半解,就难免不出错误,或讲不清楚。

   例如,关于勇敢的教育,低年级只讲不胆小就是勇敢,如打针不怕疼、上课敢大胆发言等行为都是勇敢,没有把概念上升到一般的水平,但也暗指出行为的目的性,这是勇敢的实质。中年级进一步区分勇敢与蛮干的界限,明确勇敢是一种有益的行为,使勇敢的概念有一定深化。高年级则将这一概念更加完整化。强调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是为了维护真理,突出了行为的社会意义。在讲这一概念时应注意全面性,既要讲清并不是任何不怕危险和牺牲的行为都是勇敢,如目标武士道精神和各种犯罪分子,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正义和真理;还要讲清勇敢行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的一致性。

   又如《宽厚待人》这课书的课文是夹叙夹议式的,对于什么是宽厚待人以及为什么要宽厚待人,虽然没有集中地明确地交代,但在叙述中都讲到了。教师只要很好地钻研教材,就不难从中提炼出观点。

   关于什么是宽厚待人,课文是这样讲的:当陈浩把王英的花衬衫溅了许多墨点后,“王英不但没生气,还和气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以后我自己洗洗就行了。’”怎么看出不是故意的呢?课文中有这样的文字:“由于用力过猛,墨汁溅了出来……哎呀。糟糕!又闯祸了。”说明他不是故意的。事情发生后,“陈浩心里忐忑不安,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说明他已认识到错误,准备改正。

   由于王英正确处理了这一问题,结果“一场可能引起的风波,就这样避免了。”既教育了陈浩,又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如果大家都能这样,社会上就会出现更多的和睦、友爱、安定团结。

   宽厚是有条件的,这一点也要交代一下。课文讲了陈浩用皮球把新楼的墙壁弄脏,王英坚持叫他擦掉,说明对于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要坚持原则,但态度要诚恳,只要改正,就不要揪住不放,这也是宽厚的表现。对于那种故意中伤,就不能宽容。课文虽然没讲这一点,但可从“不是故意的”就应当宽容推论出来。

   再如,《要学好各门功课》这课书的重点是讲清为什么要学好各门功课,不能偏科。而有的老师却用了很大力气讲各门功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如不学好语文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不学好数学,甚至不学好音乐、美术等课也都对其他课的学习有影响。当然,各门功课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但也不能过于牵强,况且本课的重点应强调小学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教学中要着重讲清国家为小学生设置这些课,是为了他们全面地健康地成长,是为将来的发展全面打基础。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哪方面工作,小学的各门课程对他们都有用,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要求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总之,高年级教学必须在明理上下功夫,要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的道德观念,只有理解了,才能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精神财富,也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第二,坚持启发式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通知》指出:“在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改变注入式的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讲课应该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来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这对于思想品德课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更有现实意义。因为这门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因为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外因和内因结合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4

【关键词】教学内容;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一、前言

许多上过中职《德育(三)》与《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的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两册书有很多内容相似,尤其在上同一个班的时候,如果前一个学期上过《德育(三)》,这个学期再上《就业指导》的话,就会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老师甚至提出了这两门课只选一门来上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暂时是不能成为现实的,因为相关部门已经明文规定这两门课是必须要上的,且不能随意改动教材。既然如此,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这两门课教学内容的相似部分是否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多,而不同的部分是否与我们想象的一样少呢?

二、两者的区别

(一)、课程目标不一样

《就业指导》旨在提供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其任务是教育、引导中职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择业,顺利就业,与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就业指导》不同的是,《德育(三)》是按照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业就业作好思想准备。

(二)、课程目标不一样导致教学内容有差异

当然课程目标不同,两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自然会有所差别,《德育(三)》的内容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其中职业道德五分之三的内容,而剩下的五分之二的内容为职业指导,倾向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顾名思义,《就业指导》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倾向于就业指导方面,它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理论上以实用够用为度,在内容编写上以实践为主。

从两册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看,《德育(三)》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重复”的感觉,这就很有必要弄清楚“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的称谓各不相同,所包含的工作范围也有一些差异,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比较容易将职业指导概念与就业指导概念混淆,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合编的最新职业指导教材《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中的定义为:“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咨询与指导、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和帮助实施”。这一概念为我们明确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区别,就业指导是包含在职业指导工作范围中的一个部分,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就业指导的对象是求职者一个主体,而职业指导的对象则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由此可见,《德育(三)》的“职业指导”涵盖面要比《就业指导》中的“就业指导”广阔得多。

三、两者的相似

既然两书都有就业指导的内容,自然会出现相似的知识标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劳动合同法、面试、创业等,这里就是教师们反应的问题所在。其实两册书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罗列分析如下:

(一)知识标题相同,但《就业指导》补充了一些《德育(三)》没有的教学内容。

1、劳动合同法补充了劳动权利的内容。

2、面试知识多了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面试的仪容仪表、面试的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艺术与技巧等信息。

3、创业知识增设了创业现状、创业环境等知识点。

(二)知识标题相同,但教学内容详略不同。

1、制作个人资料

《德育(三)》简述了求职信的五个要素,简历的内容,资料的包装等内容。《就业指导》讲述的内容则要详细得多,涉及到企业筛选简历的方法,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具备的要素,简历的内容和格式,成功简历的制作要求,求职信的内容和结构,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等。

2、面试前的准备

《德育(三)》列举了面试的目的、内容、形式、准备等知识,并简单地提到了收集信息、面试模拟、仪容仪表等内容。

相比之下《就业指导》罗列的面试知识要丰富得多,只要有:面试的形式、目的、流程,面试前收集信息,面试设计与模拟演习,仪容仪表,面试礼仪,面试24小时倒计时,面试的技巧,面试的问与答,集体面试、电话面试等。

3、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与维权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德育(三)》相比,《就业指导》讲诉得比较详细,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

(三)知识标题相同,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德育三侧重理论,就业指导侧重实践。

1、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德育(三)》表达了这样的一种人生逻辑,先要确立“职业理想”,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后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理解“职业成功的内涵”,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

而《就业指导》则展示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操作步骤:首先是要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其次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因素,第三要懂得通过对自己的定位来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必须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内容。

2、职业道德

同样是“职业道德”的知识标题,《德育(三)》主要讲述了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而《就业指导》则侧重告诉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如何培养职业道德。

3、职业成长

“正视现实,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赢得信任,顺利渡过试用期”、“从容面对,保持心理健康”、“成功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以上就是《就业指导》关于职业成长的内容,它强调了职业成长过程中心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为职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巧指导。与此相反,《德育(三)》涉及到职业成长的知识点有:“职业成长危机对策”、“职业成长模式”、“职业成长评价”等,其理论性较强。就连其中“职业成长危机对策”,也只是重点列举了职业危机几种形态,关于“对策”讲述的内容较少,实用性、操作不如《就业指导》。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5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选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多元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31-06

一、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截止2010年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61亿,占总人口的19.51%,比2000年增长约81.03%。由于农民工受到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等内生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求职中往往只能获得工资较低、环境较差的工作,很难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农民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它偏向城市的公共政策,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缩小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由于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怎样才能使农民工融入城市,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福利待遇?一般认为,如果农民工能够在城市谋取到一份长期合同或者能够从事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的工作,那么他们将更有可能融入城市。然而,农民工要在城市寻求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除了制度层面的因素外,还包括农民工本身的内生约束,如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约束。那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的职业选择行为?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二、文献回顾

本文依据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进展,大致将文献综述分为3部分,即城乡分割政策下人口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等如何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和职业选择。

1.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和工资的人口学及制度因素

影响农民工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迁移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其迁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1]。此外,由于我国存在独特的户籍制度,因此大量学者从户籍角度研究了我国劳动力迁移状况。分析指出,年龄对劳动力的迁移概率有显著的影响,但年龄对迁移的边际效应并不显著,而其它文献则表明年龄对迁移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2-4]。最后,获取更高的收入是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力之一,学者们在关注迁移者迁移决策的同时,也开始研究农民工的工资决定因素。目前已有的文献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特征明显,拥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在获得工资较高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户籍制度解释了城乡工人工资差异的20%~30%[5],户籍制度造成了社会差别,对“体制内流动引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6],中国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仍是阻碍农民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7]。除户籍制度外,学者们还研究了部门差异和性别差异对工资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私有制经济或者是市场化经济将导致更大的性别工资差异,但性别歧视的程度从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依次下降[8-9]。

2.影响迁移决策和职业选择的人力资本因素

在人力资本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是研究迁移决策中最常用的变量,然而受教育程度对迁移决策的影响却并不一致。此外,对农民工职业选择行为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例如对农民工的部门选择行为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对部门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私人部门的教育收益比公共部门更高,但是受教育程度对私营企业的选择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10];工作搜寻渠道和受教育水平对部门选择有显著影响,但部门选择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11];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状况等人力资本因素使得农民工从事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的概率增大[12-13]。还有学者从人力资本的形成效率角度研究了农民工工资与其工作经验的关系。他们得出结论培训不能显著提升工作经验的工资回报,农民工工资差异随着经验的增长而扩大[14]。

3.影响迁移决策和职业选择的社会资本因素

西方社会学一直在讨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对个人求职的影响,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情社会,通过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对就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为求职者传递就业信息并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目前,对社会资本与就业关系的关系的研究正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移民决策和工资水平的影响[15-17],但目前其作用如何还没有达成一致。还有学者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在城市打工收入的影响,表明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打工收入无影响,而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社会资本对其收入有正向的影响[18]。

4.本文贡献

从上文对国内外人口迁移的研究可知,早期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移民决策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注重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市民化的研究[19-21],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从上述角度研究职业选择行为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文献仍然偏少,原因可能是获得的数据有限以及对社会资本难以进行定量的界定。再者,尽管已有的文献对农民工的工资决定和行业选择进行了分析,但学术界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工资和部门决定中的影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另外,由于农民工个体本身存在异质性,所以其职业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人特征有关。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职业选择行为细分为对职业性质与职业类型的选择,在控制了人口学因素和户籍制度因素后,利用CHipS2007数据和多元logit模型来考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农民工职业选择行为的理解,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三、数据、变量和回归模型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07)。其中农村迁移者的数据除人口学变量之外,还包括了教育、收入、工作状态、工作类型、所在行业以及职业性质等数据。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依照前述论文的假定,这里只考虑年龄在16岁到60岁之间有工作的农民工样本(见表1)。

1.因变量设定

本文将因变量设定为农民工的职业性质与职业类型。其中职业性质是指农民工当前职业的性质是个体私营户、临时工、长期合同工和固定职工。这里为了便于比较,将个体私营户作为基准组(basegroup)。

另外一个因变量为职业类型。国内目前关于农民工职业类型的研究较少,但他们对如何具体划分职业类型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依照数据的特点,借鉴已有的研究(姚先国,俞玲2006)将职业类型分为个体私营企业主、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一般办事员、服务业工人、工业工人以及其他劳动者6类。为了对比分析方便,本文将个体私营企业主设置为基准组(basegroup)。

2.自变量设定

(1)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所以它具有很多不同的存在形式。现在一般将人力资本的内容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医疗保健、员工培训、正规学校教育、未成年人的学习和个人与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的迁移活动。教育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教育的投资也是最重要的投资形式。本文将教育程度设定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以上。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人的经验也在积累,这将使工人的技术更为纯熟,所以经验的增加也可视作增加了人力资本。另外,对健康进行投资,将延长人的预期寿命,这将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工作质量。故本文引入的健康程度作为人力资本变量之一。

如上所述,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本文将人力资本设定为受教育程度、培训状况、健康状况、经验等4个变量。

(2)社会资本。正式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是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尔。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相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社会资本的观点大致可分为“嵌入自我”的观点。和“结构化观点”。姜继红将结构化观点归纳为4类理论,即网络结构观、社会资源理论、弱关系理论与强关系理论等[23]。依据上述理论,本文从数据可获得性出发,将社会资本设定为“是否通过亲友介绍工作”,由此来考察强社会关系是否会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另外本文还设定了衡量社会网络大小的“本市亲友个数”以及衡量社会互动强度的“礼金数额占总收入的比例”。

(3)人口学变量。本文依照前述文献,引入了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如性别、家庭人数、民族、婚姻状况、户口等。

3.回归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多元logit模型来分析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职业性质和职业类型的影响。假设农民工的职业性质是3种相互排斥的类型,即个体私营户、临时工、长期合同工和固定职工(对职业类型的设置相似)。农民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效用的职业类型。本文根据mcFadden[24]和易君健[11]的设定,将农民工的效用方程设置如下:

Uim=β0+βmxi+?着im(1)

其中,i=1,…,n;m=1,2,3;Uim表示第i个农民工选择第m种职业性质所带来的效用;xi表示影响第i个农民工职业性质或职业类型的外生变量,?着im为误差项,β0为常数项,那么当Uim?莛Uik

第i个农民工将选择第m种职业性质,其中m≠k,k=1,2,3,假设Yi为随机变量,表示第i个农民工选择了第m种职业性质。第i个劳动者将选择第m种职业性质的概率为:

pr(Yi=m)=■m=1,2,3(2)

本文为了对比分析的需要,在职业性质的分析中,假设将个体私营户作为基准组(basegroup)。根据劳动者在选择3种职业性质的概率之和为1,将本文将第一种职业性质(即个体户)的选择概率进行标准化(即xm-1=0),得到了标准化以后的选择概率为:

pr(Yi=1)=■(3)

pr(Yi=m)=■m=2,3(4)

如果令m=2,3,k=1,我们就推导出了多元logit模型最后需要估计(3)和(4)两个方程的随机表达式为:

ln(■)=βmxi+emm=2,3(5)

其中,em为误差项,由于估计出来的方程是选择两种职业性质的概率之比。回归系数中的βm符号,表示相对于第1种职业,影响个体选择第m种职业选择概率的总方向(是正向影响或者是负向影响)。所以这里还需要计算xi影响个体选择第m种类型的边际效应(marginaleffects):

■ln(■)=βm≠■(6)

四、回归结果分析

1.职业性质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2的回归结果提供了很强的证据表明受教育程度对职业性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的概率也随之大幅增加。与基准组相比,拥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的概率增加了7%,拥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的概率增加了15.7%,而拥有大学学历的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的概率增加了20.8%,这比拥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工的概率高了5.1个百分点。

第二个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是健康状况。回归结果表明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民工通常更容易获得长期固定职位。例如,健康状况一般的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的概率增加了22.6%,而健康状况好的农民工比基准组获得长期固定职位的概率增加了29.3%。

第三个指标是非农经验和工作年限。非农经验对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长期固定职位的边际效应(marginaleffects)却并不显著。这说明非农经验虽然有助于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但其作用并不大。而工作年限的影响更是趋近于0。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工平时所干的工作多是非技术性的纯体力劳动,这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经验积累,而长期职位多要求有一些知识储备,所以纯体力劳动积累的经验对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几乎没有影响。

最后一个变量是培训。培训状况对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的影响非常显著,与基准组相比,概率增加了13.1%,这有力地佐证了培训对于农民工职业地位提升的重要性。其中,公司组织的培训对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边际效应系数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公司培训的时间一般较短所致。

表2还显示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获取长期固定职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和互动强度两个方面来定义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又主要由“获得工作途径”和“本市亲友个数”两个变量来衡量。与个体私营户相比,由亲友介绍工作使得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的概率增加了5.2%。而获得临时职位概率则增加了11.4%,这说明亲友这种强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职业性质有巨大的影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式的人情社会里“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进入门槛较低的临时职位时,亲友往往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而这使得农民工对职位的搜寻成本大大降低,也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而“本市亲友个数”的系数值却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工的交际圈子也较单一,对其获得长期职位的帮助有限。

最后一个衡量指标是“礼金在家庭总收入的份额”,这用来作为衡量社会互动强度的变量。“婚丧嫁娶,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送礼金额的多少自然能很好的描述社会互动强度的大小。但回归结果表明,与基准组相比,礼金份额对于农民工获得长期固定职位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同样是因为农民工在城市交际圈较小,从而无法对其获得长期职位有实质性的帮助。

2.职业类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3的职业类型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职业类型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在技术管理人员和办事员这类需要更多知识储备的职位。相对于个体私营户而言,拥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工获得该类职位的概率增加了1.33%,而拥有大学学历的农民工的概率则增加了4.31%。这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工越可能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的技术管理类职位。

本文样本中被调查人可能会对自己真实的健康状况有所隐瞒,导致本文样本中健康状况健康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98.36%,这也就造成了不显著的结果。经验同样对农民工获得管理技术类职位有重要影响。表3中显示非农经验使得农民工获得该类职位的概率增加了1.74%。而公司培训同样使得农民工获得技术管理类职位的概率增加了1.65%。

社会资本中,表示社会网络的变量“亲友介绍工作”对农民工获得技术管理类职位呈弱正向影响,与基准组相比,其概率仅增加了1%。另一个衡量社会网络大小的变量“本市亲友个数”对职业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衡量社会互动强度的变量“礼金数额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对农民工获得技术管理类职位的影响也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圈子狭窄从而使得其社会互动强度对其职业类型的影响有限。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1.结论

培训状况,受教育水平和亲友介绍、社会网络的大小以及互动强度等因素都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性质以及职业类型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状况对农民工获得长期职位的影响很突出,社会资本中强社会关系的运用和社会互动的强度都对农民工获取长期职位有很重要的影响。

而在职业类型的影响因素中,受教育程度以及强社会关系更是对农民工获得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位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获得各种类型的职位都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表示社会互动强度的变量“礼金份额”对职业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工的交际圈子比较单一,所以礼金份额对农民工跨行业的流动影响不大。

2.政策建议

受教育程度仍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在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应继续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那些未能升学的农村毕业生,应采取措施使得他们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成为新型的劳动者。这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将使农民工更容易融入城市,对改善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将有显著的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补贴企业的形式来提升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力度和范围。通过企业对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实现农民工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这无疑是双赢的方法。一方面企业能够对农民工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人力资本存量,帮助其获得长期职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以缓解目前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

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工获得信息的渠道往往是亲友的口耳相传,政府应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提高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信息传播效率,以此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成功率。

[作者附识]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CHipS2007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Greenwood.internalmigrationinDevelopedCountries[J].HandbookofpopulationandFamilyeconomics,1997(1B):361-402.

[2]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3]ZhaoY.LeavingtheCountrysideRural-to-UrbanmigrationDecisionsinChina[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2):281-186.

[4]蔡,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J].中国人口科学,2002(4):1-7.

[5]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7):82-90.

[6]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49-162.

[7]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J].中国人口科学,2009(1):32-40.

[8]mengXandZhangJ.thetwo-tierLabormarketinUrbanChina:occupationalSegregationandwageDifferentialsbetweenUrbanResidentsandRuralmigrantsinShanghai[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1(3):485-504.

[9]王美艳.转轨时期的工资差异:歧视的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94-98.

[10]ZhangH.Self-SelectionandwageDifferentialsinUrbanChina:apolichotomousmodelwithSelectivity[J].mitworkingpaper,2004:2-32.

[11]易君健,耿龙波.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部门选择与性别差异[J].世界经济文汇,2007(4):15-27.

[12]杨晓军,陈浩.农民工就业的职业选择、工资差异与人力资本约束[J].改革,2008(5):95-100.

[13]高文书.人力资本与进城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3):38-43.

[14]王子,叶静怡.农民工工作经验和工资相互关系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基于北京市农民工样本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9(1):112-124.

[15]胡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进城就业行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7:21-38.

[16]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3):45-53.

[17]叶静怡,衣光春.农民工社会资本与经济地位之获得――基于北京市农民工样本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1):143-147.

[18]叶静怡,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10):34-45.

[19]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2):34-39.

[20]童雪敏,晋洪涛,史清华.农民工城市融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5):33-37.

[21]易毅.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利益关系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3):82-86.

[22]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J].浙江大学学报,2006(5):16-21.

[23]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5-45.

[24]D.mcfadden.ConditionalLogitanalysisofQualitativeChoiceBehavior[J].Frontiersineconometrics,1973:105-139.

theanalysisofmigrantworkers'JobChoiceBehavior

――FromtheperspectivesofprofessionalQualityandtype

Chenming

(ChinaacademyofpublicFinanceandpublicpolicy,Central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6

论文摘要:时代要求教育要进行创新,思想政治课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高中的政治教学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来为高中经济常识教学服务,文中列举了经济常识教学中数学模型运用的实例,谈到了数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通过改革取得了喜人成就,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还是不高,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在于狠抓思维的启发、诱导、训练和发展。思想政治课也要适应新科改的要求。

1数学模型的概念

用数学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通常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现在数学模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务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得数学结构表达式。而构造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模型和原型的数学形式相似的基础上的。为何要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运用到数学模型呢?这是经济学自身的性质所要求的。

2经济常识教学中数学模型的运用

从经济学与数学形影相随的发展历程可以获知,数学能为经济学提供特有的、严密的分析方法。我们有必要在高中的经济常识教学中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某些问题。

有些经济学概念比较抽象,要透彻理解,需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理解。例如“商品”概念就要从以下五方面分析理解:第一,从含义上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就表明判断某种物品是否是商品,一看该物品是不是劳动产品,即有没有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二看有没有用于交换,即劳动产品只有在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是可以转化的。第二,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上去判定。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使用价值不存在或消失,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凝结人类劳动的物品也不是商品。第三,要从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比较中去判断。第四,要从商品形态上去判断。现代社会,商品交换不仅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还表现为提供劳务、技术、信息等,即商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类。第五,要从特殊情况中做出判定。如出售自身的身体器官,这些身体器官是否是商品,这是特殊问题,不能以特殊否定一般,应另当别论。

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商品,有必要对商品、物品、劳动产品加以区分。首先我们让学生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形形色色的物品,然后让他们从中分离出劳动产品,最后从劳动产品中分离出商品。这就说明劳动产品只是物品的一部分,而商品知识劳动产品的一个部分。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作为教师的我们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如下的数学模型来使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加深学生对商品概念的理解。可以用数学中集合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物品是一个集合,劳动产品是物品的子集,商品又是劳动产品的子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关系。

上述数学模型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和区分一些概念和理论。同时也能使教师的讲解更加形象,简化教师的讲解过程。由此可见,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数学模型,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实践。

3经济常识教学中运用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关于数学在经济研究中运用问题的争论焦点,不是经济学要不要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如何运用数学方法问题。我们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运用数学模型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运用范围过泛过滥。数学运用的界域是可以量化的事物,经济研究的视野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并非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是可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2)对数学模型约束条件的取舍过于随意。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在设定若干前提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的。数学方法逻辑严密性和计算准确性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个数学模型都要受到若干条件的约束,只有假定这些条件满足,该数学模型才能成立。方程越复杂所受的约束条件越多。有人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对于约束条件,一是根本不去考虑;二是过于简化;三是约束条件的确定十分随意,仅从模型本身的需要出发而不考虑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要求。如此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起不到对经济现象量化模拟和对经济理论抽象概括的作用,相反,容易引起理论的混乱和实际操作的重大失误。

(3)数学方法应用的目的不很明确。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对某些现象之所以要用数学而不用其他形式的语言(如文字、图画、音乐、形体等)去描述,就是因为它能够比其他形式的语言更简练、更准确地将该现象表示出来。如果达不到简练准确的效果,就应该采用其他的语言形式。有些人对这一点不大明白,将本来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的问题,故意用多数人看不懂的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人人通晓的一般经济学常识。这种弄巧成拙,事倍功半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7

关键词:数学概念;抽象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81-01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在数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是因为少年的脑力劳动有一定的特点;抽象思维逐渐成为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学生用心地感知新的信息,同时积极地思考、加工这些已获得的信息。这就对教师传授的新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应当准确、清晰。下面就对“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出我浅显的斟知酌见。

为了满足少年期学生对于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提供事实上经常是慷慨的,而在进行概括上是吝啬的。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最有趣的讲述是那种不要把一切都说到底的讲述,我们叙述事实,而让学生去分析它们和进行概括。在由事实到概括的过渡中,如果学生感觉到思维的脉搏的跳动,那么这种过渡就是思维最迅猛地成长和最富于充实的情感的时期。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导到这个独特的高度,怎样帮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有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把有关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一些数据抄下来。现在还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进行理论概述的轮廓已经勾勒出来了。此时,教师并不要着急,应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给学生走。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独立分析新的事实,使学生逐渐明白用什么方法才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正是当学生在具体事实跟概括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联系时,他很想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接着教师出示习题让学生解答:张伯伯家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8米和25米,斜边是37米,你能帮张伯伯算出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都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概括的抽象思维过渡的,这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就应力求在教材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粮”。有如,在上学期止马中小的开放周活动中,我听了元平先老师上的“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的一节课。元老师的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1、要求学生分别写出1、5、9、11、15、16、12、21的因数;

2、讨论分类:提问:(1)比较因数个数的多少和特点,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几类?(生分出了好几类)。接着元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按这个标准划分,自然数可以分成几类?(无数类)因而这样的划分就无实际意义。师问:(2)5和11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这两个因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生答师在板书的横线上补写上“只有”两个字)9、15、16、12、21这五个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吗?(有)那它们与5和11比较,这里能不能也说成“只有……”?为什么?(生答师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按照“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没有别的因数”这一标准来分,上面的八个数可以分成几类?(归类)(3)要求学生将2、14、27、7、20、13归到上面的类型中去,以加深认识。

3、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将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类。

元老师的这一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逐步抽象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这两个抽象的定义。这样精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免除了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危害,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数学概念。

又如,在前次止马中小举办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亲目小学的黄启敬老师上得“整除和除尽”的概念课。黄老师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弄清区别和联系。具体步骤如下:

组织学生讨论后列成下表。

一、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一步理解。当学生说出什么叫“除尽”后,要求学生用粉笔在“除尽”的概念上加几个词语,使其变成整除的意义。让学生具体地体会到:在“除尽”的情况下,还要增添许多条件才能成为“整除”,这就是教育学生理解“整除”的内涵比“除尽”大,而它的外延则比“除尽”小。

二、用右图表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由此,学生的思维就从具体的事例中,逐步理解弄清了“整除”和“除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根本不用去死记硬背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比较中得以建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上述事例让我明白了:忽视思维包藏着多么巨大的危险性以后,必须把“数学思维”这个概念所包括的那种思维特点,贯彻到所有课堂上的脑力活动中去。任何一个概念、判断、推理、法则,在学生没有理解的时候,都不应当让他们去识记。不理解的识记在童年时期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是严重危险的,因为迅猛发育的解剖生理过程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完成的,大脑这个娇嫩的思维物质任何时候也不像这个时期内这样有可塑性,以及对抽象思维的影响高度敏感。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根据各国的经济增长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经济、政治、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局限致使我国的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新政策,研制新技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一、对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概述

人力资源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产生并形成于60年代中期,自此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备受瞩目。首先提出有关人力资源理论的是西奥多·威廉·舒尔茨(theodorewilliamSchultz),他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人力资源的投资》的演讲中涉及到了人力资源,这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朱利安·西蒙(JulianSimon)在《人口增长经济学》中强调了人力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这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1990年,贝克尔等人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再次肯定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在近20年里,有关人力资源的研究以及投入达到了更加深入的阶段,这促使人力资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我国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影响人力资源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经费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有待完善。人力资源投资作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面的投资缺陷会严重的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近年来,从国家公共教育投资的方向以及角度看,政府将大部分经费用于少数受教育群体的高等教育,而对于受教育人众多的初中等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这对于受教育人员的基础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除此之外,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教育收费制度的实行致使家庭贫困的学生的学习成为奢望,毫无疑问这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视程度低

我国的一部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不足,对其投资的重视程度较低,一些企业甚至错误的认为内部员工的教育应由社会负责、国家负责,不应属于企业分内的事情,职业培训应是员工自己的行为。他们将其视为一种负担,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在人力资源投资的背后所呈现出的高回报率。依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经费均十分低,而且在这些企业中有的是象征性的,有的年人均培训费仅在10-30元之间,更有甚者在10元以下,而且对于那些不盈利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早已经成为天方夜谭了。

3.人力资源投资未引起个人的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经济、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国民并未意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意义,他们思想观念守旧,认为对于人力资本投入的多少或是否投入是个人的权利,却并不知道它也是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在后,改革的初期,国民受到的影响十分大,思想观念不易改变,即使那些因改革而先富起来的人们有条件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但是他们却没有这种超前的意识。

三、发展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1.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教育投资

近几年,随着经济方面、教育方面所呈现出的状况,国家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教育经费的投资、教育结构的改革、教育体制的调整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展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据资料统计,1997-2002年间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幅达16.7%,而且对于受教育人众多的初中等教育的投资有明显的提高。其次,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资,同时对中等专业和职业教育进行调整,使其规范化。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规范,我国的教育呈现出一片大好的发展前景。

2.加大企业重视程度,扩大人力资源投资

要想加大对企业人员的投资力度,首先就要使企业从根本上意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以及投资后的高回报率,由此,企业才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心甘情愿的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其次,制定培训方法,在保证教育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采取岗位培训、举办技术训练班、开展短期专业培训、选送高校进修和国外进修等方法进行专职人才的培养。再次,改革企业教育体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引用教育终身化的思想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促使劳动者基础知识的更新。

3.加大全民卫生保健的投资,提高人民的劳动能力

全民卫生保健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所支付的附加费用。它指的是通过对我国群众进行劳动者卫生、安全和医疗卫生两方面的投资,目的是通过此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改善国民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加强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投资,对健康者进行疾病的预防,患病者进行疾病的治疗,从而降低或消除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身体的摧残,起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人民群众劳动能力的作用。具体将其益处概括如下:

(1)通过加大对全民卫生保健的投资,使一些因家庭贫困无法看病治疗的人民重获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延长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可以保证其身体健康,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增加人的劳动年限。(2)随着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人的体力和智力均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劳动产出率。(3)因为国民能够对身体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及时的治疗,不仅减轻患病的痛苦,而且也减少了发病的概率,从而减少人们看病治疗所花的费用,降低其经济负担。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杠杆。因此,国家要加大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视,建立人力资源投资和使用的长效机制,完善人力资源投资的保障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J.Stigler.thetheoryofeconomicRegulation[J].Bell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cinece,Volume2.1971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鲁志国.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发展.中国西部科技.2005(7).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9

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上述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

一、高年级教材的基本特点

与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教材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均有一定的不同。

在形式方面,高年级教材除篇幅稍长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一)夹叙夹议型。这种形式的课文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生动活泼,又结合故事较充分地阐述道理。有血有肉,情理交融,利于较深入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道理和故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胜不骄、败不馁》等课。另一种是利用故事引出道理或印证说明道理。这种形式既增加了教材的活泼感,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理,效仿榜样。在高年级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文最多,如《为人正直》、《礼貌待人》、《为祖国而学习》、《自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代代传》等。

(二)论述说理型。这种形式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虽然也举出事例,但目的是为了更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增强说服力。这种形式的课文说理比较充分、透彻,如《真正的勇敢》、《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读书要分辨好坏》、《相信科学不迷信》等。

(三)讨论型。课文只摆出事例,不讲观点,然后提出问题,叫学生讨论;或既摆出事实,又加以议论,但不作结论,由学生一起参加讨论。这种类型的课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属于这类的课文有《有事大家商量》、《‘盲人摸象’的启示》、《宽厚待人》等。

在内容和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教材相比,在程度上有所加深,难度有所增大,更突出了明理。相对来说,在行为实践方面,不如低中年级那样具体。

程度加深和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概念更加完整、准确。低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具体形象的水平,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都是与一定的道德形象或具体道德行为相联系的。例如,对什么是爱护公物,一般只能回答不损坏学校的课桌椅,不损坏公园游乐场里的设备等,所以低年级只讲爱护具体的公物,中年级也只讲爱护学校的财物,都没有完整地讲公物的概念。又如对什么是守纪律,低中年级的学生只能回答上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迟到等具体的纪律,还不能答出遵守纪律的本质。可见,他们这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处于感性阶段,还不能反映出这些道德表象的本质特征。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日益增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上升到理性阶段,达到认识本质特征的水平。因此,高年级教材关于某些道德概念的表述已经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使其更加完整和科学。如关于“公物”的概念,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凡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物,如矿山……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财物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又如什么是勇敢,高年级教材讲得很明确: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真理,不怕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此外,像毅力、正直、礼貌、自尊自爱、艰苦奋斗等概念,高年级教材也都作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概括。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低中年级虽然也都讲过,但都是从某一个具体方面或就某一具体问题而言,都没有完整地概括出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二,道理讲得更加充分、深入、透彻,更突出了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品德课的许多内容都是分层次安排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反复进行教育。高年级属最高层次,许多内容都是在低中年级已经讲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升华,力求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热爱祖国教育。低年级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爱国常识教育,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中年级主要是通过故事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年级除通过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把个人与祖国联系起来,为祖国而学习,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努力学习的教育。低年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最起码的学习要求,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课,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中年级主要是学习态度的教育,如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主动学习等;高年级则上升到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从各方面打好基础,要全面发展,并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热爱劳动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高年级对劳动观点进一步深化。强调所有劳动都是光荣的,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有用诚实、勤恳的劳动获得的幸福才是光荣的,靠投机取巧、甚至坑害他人来获取个人的幸福是卑鄙可耻的。

热爱集体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集体中过民主生活,培养民主作风等。

其他如爱父母、爱老师教育,遵守纪律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勇敢教育,诚实教育,礼貌教育,毅力教育等,低中年级均有安排,高年级在这些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升华,使这些教育内容在说理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教学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也有所差别。由于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因此,相对来说,在行为要求方面就比较强调,也比较具体。中年级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低年级的特点,但有些方面已类似高年级。高年级教材的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好各门功课、宽厚待人、自尊自爱、胜不骄、败不馁等,但已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紧密,特别是有些课,如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留下最美好的东西、年少志壮、重任在肩、学无止境以及实践出真知等思想方法的课,更侧重于明理,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道德信念,而在行为要求方面,一般只是指出努力的方向。

二、高年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高年级的教学除依据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还必须反映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表现出生命力,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现仅就下面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第一,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职能,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是贯彻全课始终的。然而,对高年级要更强调这一点。一是由于高年级教材比低中年级教材更侧重于讲道理,着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是由于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理解道德意义的显著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从他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把道德认识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需要,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观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遵循一定道德行为准则的必要性,并愿意把它作为个人行动应该遵循的指南。而要达到这一步,明理是最重要的。

低年级教学也注重明理,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但都是同具体的行为相联系的,因而他们的道德观念是具体的、特殊的。他们认识什么对,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般都是同受别人的表扬、赞许、认可或批评、斥责、惩罚相联系的。高年级就可以经过抽象、概括,使这些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观念上升为较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观念,并对道德行为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高年级教学更要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说理清楚明白,这是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的最起码条件。

高年级的课文虽然也有故事性,多数都是夹叙夹议的,但所讲的道德观点是很鲜明的,道理的论述也是比较清楚的。关键是教师要把教材钻研透,准确地理解道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所讲的道理融会贯通,把握好重点和分寸,并考虑如何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教师如果一知半解,就难免不出错误,或讲不清楚。

例如,关于勇敢的教育,低年级只讲不胆小就是勇敢,如打针不怕疼、上课敢大胆发言等行为都是勇敢,没有把概念上升到一般的水平,但也暗指出行为的目的性,这是勇敢的实质。中年级进一步区分勇敢与蛮干的界限,明确勇敢是一种有益的行为,使勇敢的概念有一定深化。高年级则将这一概念更加完整化。强调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是为了维护真理,突出了行为的社会意义。在讲这一概念时应注意全面性,既要讲清并不是任何不怕危险和牺牲的行为都是勇敢,如目标武士道精神和各种犯罪分子,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正义和真理;还要讲清勇敢行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的一致性。

又如《宽厚待人》这课书的课文是夹叙夹议式的,对于什么是宽厚待人以及为什么要宽厚待人,虽然没有集中地明确地交代,但在叙述中都讲到了。教师只要很好地钻研教材,就不难从中提炼出观点。

关于什么是宽厚待人,课文是这样讲的:当陈浩把王英的花衬衫溅了许多墨点后,“王英不但没生气,还和气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以后我自己洗洗就行了。’”怎么看出不是故意的呢?课文中有这样的文字:“由于用力过猛,墨汁溅了出来……哎呀。糟糕!又闯祸了。”说明他不是故意的。事情发生后,“陈浩心里忐忑不安,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说明他已认识到错误,准备改正。

由于王英正确处理了这一问题,结果“一场可能引起的风波,就这样避免了。”既教育了陈浩,又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如果大家都能这样,社会上就会出现更多的和睦、友爱、安定团结。

宽厚是有条件的,这一点也要交代一下。课文讲了陈浩用皮球把新楼的墙壁弄脏,王英坚持叫他擦掉,说明对于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要坚持原则,但态度要诚恳,只要改正,就不要揪住不放,这也是宽厚的表现。对于那种故意中伤,就不能宽容。课文虽然没讲这一点,但可从“不是故意的”就应当宽容推论出来。

再如,《要学好各门功课》这课书的重点是讲清为什么要学好各门功课,不能偏科。而有的老师却用了很大力气讲各门功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如不学好语文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不学好数学,甚至不学好音乐、美术等课也都对其他课的学习有影响。当然,各门功课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但也不能过于牵强,况且本课的重点应强调小学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教学中要着重讲清国家为小学生设置这些课,是为了他们全面地健康地成长,是为将来的发展全面打基础。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哪方面工作,小学的各门课程对他们都有用,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要求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总之,高年级教学必须在明理上下功夫,要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的道德观念,只有理解了,才能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精神财富,也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第二,坚持启发式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通知》指出:“在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改变注入式的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讲课应该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来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这对于思想品德课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更有现实意义。因为这门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因为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外因和内因结合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启发式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时,如能巧妙地运用启发式,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动机和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有的老师在讲《艰苦奋斗代代传》这课时,首先设计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过去由于环境艰苦,生活困难,没有办法,只能艰苦奋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条件享受了,不应当再艰苦奋斗了,否则,生产出来那么多东西,叫谁去享受呢?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思想的波澜,产生探讨这个问题的愿望。

在讲解课文时更应注重启发式。可以提问,但要精心设计问题,不要盲目地随意提问。所提问题一要围绕本课的中心,二要能启发学生思考。如果问题太简单或脱离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实际,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所谓启而不发。如讲《改革开放谱新篇》这课书,老师要提出“什么叫改革开放”、“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这样的问题,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也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讲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式,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文具有一定的深度,一般都需要经过讲解学生才能真正懂得。

讲授时,教师首先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要儿童化,教态要亲切自然,这是诱导学生注意听教师讲授并随着讲解积极思维的前提;其次,在运用榜样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榜样人物的崇高思想品德。如教《个人服从集体》这课时,通过分析小余叔叔在接受陪练任务时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能毫不犹豫地接受这项任务的心理活动。启发学生悟出一条原则: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应服从集体。这样既揭示了人物的心灵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使学生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品德课的练习题多数都注意到了启发性,特别是有些题属于开放型的,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有的题有多种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不能简单地说对或不对。教师应启发学生逐个加以分析,着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道德思辨能力。

总之,我们应把启发式看成是品德课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不仅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教学大纲规定,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针对性是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等,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如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的重点是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因而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思想认识相联系,否则,教师讲的是一套,学生想的是另外一套,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产生负效应——引起学生的不信任感和抗拒感。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各种新闻、科学知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等,都以最快最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使人们获得直观的教育和感官的享受,小学生的许多知识和观念都源于此。改革开放后,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也通过各种渠道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过早地接触到许多与他们年龄不相当的社会问题,诸如权力问题、金钱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党风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等,由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有限,辨别能力较差、不可能不受影响,在思想上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或比较确定的看法。例如,在热爱祖国问题上觉得我国不如外国,产生自卑感,甚至对祖国的前途丧失信心;在学习目的方面出现讲实惠的倾向;在公私关系上产生公私兼顾甚至损公肥私的倾向;在消费方面享乐主义有所增长;在对待诚实、正直、勇敢等问题上也或多或少地笼罩上了个人利益至上的阴影,不愿意吃亏。

当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时,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一味按照自己准备的去讲,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下功夫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与教育要求有哪些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如何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的方法。

劳动教育的概述篇1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经济学、语言学的知识和各类产品的命名规律,以体育的本质为出发点,对体育产品的属性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体育投入品、体育商品、体育消费品等与体育产品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产品体育投入品体育消费品

体育产品是体育经济学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联系体育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体育产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体育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而展开的。对体育产品属性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产品”进行了分析,但很少考虑“体育的本质”。本文从各类产品的命名规律和构词法(语言学)两方面,结合体育的本质对体育产品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论述。同时对体育投入品、体育商品、体育消费品等与体育产品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体育产品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界对体育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上存在不同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体育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在参与体育消费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服务,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体育产品是指体育市场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和需要所提供的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体育产品一般可分为体育服务性产品和体育物质性产品。体育产品基本上包括社会上所有与体育有关的产品。体育产业的产品都是体育产品。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它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本体产品、体育相关产品、体育辅助产品等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着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体育产品应包括体育商品和非商品,体育器材、设备、饮料等体育用品属于体育的“派生”产品。体育产品是无形的体育劳务。体育产品作为第三产业中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一个部门,是体育需求者向体育生产者购买的或者体育活动中所消费的服务产品的总和。体育产品是运动者在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的活动中生产出来的,并表现为不同的基本形态。

上述对体育产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表述呈现出物质化的趋势,但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如认为体育产品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又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但同时又认为体育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同一性、无形性与不可储存性等,这样的论述本身就自相矛盾。对于以上分歧,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深入研究后认为:体育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体育市场并非指体育设施、器材、服装等实物产品市场,而是指非实物的商品市场,体育市场的交换对象应是体育服务商品。

对体育产品定义的分析

(一)通过各类产品的得名规律对体育产品加以确认

“产品”是个集合概念,即凡是人们以工具、劳动施之于对象之上而生产出来的东西,皆可以谓之“产品”,各类产品的规范性名称皆取之以实,名实相符。体育产品与科研产品、文化产品等一样,都是符合生产活动得名模式。科研产品得名于科研活动,意为科研活动的产品,文化产品得名于文化活动,意为文化活动的产品,把体育产品解释为得名于体育活动,意为体育活动的产品,则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经济学的常识说明:凡形成于某种活动中的产品都是该活动的主体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施加其体力或脑力劳动于客体之上生产出来的。既然体育产品形成于体育活动之中,那么体育产品就是体育活动主体在体育活动中生产出来的无形的劳务或服务,是运动者在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的活动中生产出来的,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运动动作的组合服务产品(包括各种技、战术);第二种是人们通过运动满足自身机体、心理需要“再生产”的劳务产品;第三种是提供体育教育、训练、陪练服务的劳务产品。另外应注意的是,必须正确区分体育活动和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如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科研活动等),它们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育组织管理活动等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是服务于体育活动的,不能把与体育有关的实践活动看成是体育产品。

(二)从语言学角度对体育产品进行确认

词语(组)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这五种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五种基本组合关系。“体育产品”一词显然属于偏正结构,即“体育的产品”。中心语是“产品”,“体育(的)”只是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因此,对体育产品正确认识的关键就在于对体育本质的把握。

袁旦教授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曾精辟地论述了体育的本质:“概括地说,我们今日称作体育的这种客观存在,本质上乃是人们为娱乐享受和促进身心健全发展而创造的,以自觉意识支配的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并使之完善的实践。即使按照我国传统的体育观来解释“体育”,无论是sport(竞技运动)、physicaleducation(体育教育)、还是physicaltraining(身体锻炼),都具有以身体练习(或运动动作)为基本手段的特征,其具体形式表现为运动员的竞赛表演活动、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活动以及体育教育训练、陪练等劳务活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作为一种身体运动,不存在生产加工实物产品的功能,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如:运动服装、器械等不能作为体育产品,只能是进行体育运动的投入品。

分析体育产品应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体育产品与体育投入品

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要利用劳动、资本和服务等的投入生产出新的货物和服务,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与产出的货物和服务是不同的,不能把投入当作产出。投入的是生产要素,它为生产活动创造条件,没有投入,生产就不能进行;产出的是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体育场馆、运动器械和服装等是为体育活动创造条件的,是体育活动的投入品,而不能认为是体育活动生产出来的体育产品。

(二)大众日常锻炼等行为的生产属性

在这一点上,有的学者否定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行为的生产属性,并把业余体育运动以不能雇人代替为由等同于吃饭、睡觉等人的基本生理活动。其实,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活动也是体育产品的一种基本形态,即通过自身运动提升人的机体、心理能力“再生产”的劳务产品形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个人的身体锻炼活动,可以满足个人的身体与心理需求,可以生产使用价值,这使它符合产品的一般特性,即具有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提供使用价值的基本功能。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理由不认为它也是一种体育产品。

(三)体育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所谓体育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体育劳务产品,即商品化的体育服务。体育商品作为一种劳动产品,与物质商品同样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即都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它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体育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劳务商品,在提供劳务服务的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物质商品,只不过是提供劳务服务的物质条件,其本身并不属于体育商品。第二,体育活动只有提供有偿服务时才称其为商品。体育本来不过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力和智力而征服和超越自然以实现人自身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体育本身并不是商品。第三,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而成为商品,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体育活动都会采取商品的形式。诸如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和国家无偿资助的群众健身活动,都不以市场交换为根本目的、不以或者不应当以市场利润为最终目标,一般也不会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因而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和性质。但一些大型和综合性的运动会也不以交换为目的,却又可以而且常常就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

(四)体育产品价值量的确定

体育产品的价值量确定有两种情况。一是观赏性体育产品:因体育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差别,生产这种体育产品需要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体验型体育产品:其价值量由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和风险系数决定。

(五)体育产品与体育消费品

马克思指出:“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实物形式存在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就体育消费品而言,就包括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体育用品和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体育产品。体育用品的效用是向职业人员和业余人员提供开展体育运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设施,满足其物质需要;而非实物形态的体育产品则是向体育爱好者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满足其欣赏和健身需要。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费用,如交通费、食宿费等应不应统计为体育消费的范畴?当前的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些支出也应列入体育消费的范围。但笔者认为体育消费品应限定为直接投入到体育中的资金或消费,如体育器材、运动服装、俱乐部会员费、观看比赛的门票费、购买体育报刊等;而交通费、食宿费等不应统计为体育消费,而应视为体育对其它产业或行业的带动,这也正是体育作为朝阳行业和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优势所在。二是在购买运动服装、鞋帽等实物产品后,只是日常穿着而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属不属于体育消费?还有就是体育书报杂志、音像制品以及体育等能不能简单的划归为体育实物消费?笔者认为:从宏观上讲,运动服装、体育类书报、体育等都是以体育文化为内在核心,应该统计为体育消费品的范围之内。但在微观上,我们购买书报杂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书报、这一实物,而是有其它更具体的目的。因此这里将体育书报、杂志、音像制品等细分为信息类体育消费品,但购买体育看作博弈类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品概念的引入既符合经济学原理,又满足了体育统计的需要,把体育产品、体育商品、体育投入品等不同属性和概念的词联系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体育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体育劳务,有别于体育投入品和体育消费品等有其本身特有的属性。体育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非体育商品(学校体育、大众健身、奥运会等以荣誉为目标的比赛等);体育劳务型消费品(体育旅游、咨询等);实物型体育消费品;信息类体育消费品(书刊、音像等);参与型消费品(观看比赛、场地租金等);博弈类体育消费品(等)。除去博弈类体育消费品之外,其他5种体育产品都属于正常体育消费品,而体育属于有其他目的的消费,因而排除在正常消费品之外。

参考文献:

1.赵子江.从消费角度看体育产品[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胡济群.体育产品的价格制定[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刘益群.对体育产品市场运作特征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4.一东.我国体育产业化刍议[J].财贸研究,1996(5)

5.王晓东.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5(5)

6.周秀敏.新时期我国体育产品营销策略管窥[J].山东体育科技,2003(1)

7.刘江南.对影响体育市场几个要素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5(4)

8.胡立君.论体育产品的劳务性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0)

9.张岩.关于体育产业统计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2(6)

10.李朝晖.体育产品新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4(1)

11.叶萤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锡彪.关于体育商品及体育市场内涵的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13.颜日初.正确界定体育产品统计的范围[J].统计与决策,2002(4)

14.丛湖平.体育产业若干界说的辨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