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8:27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1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2

关键词:劳动教育;聪慧园本文化;实施路径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劳动教育已经被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成为新时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品格养成的奠基工程。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开展劳动教育以“聪慧”的园所文化为土壤,将劳动教育自然融入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聪慧课程”体系中,使劳动教育很好地回应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本园将幼儿核心素养培育定位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具体为“自信、自主、勇敢、尚美、合作、善良和创新”七大项目。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善良”的品格;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感、胜任感,帮助幼儿建构“自信”;有利于在共同劳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我园的劳动教育指向儿童多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自主、善良、自信、合作等素养。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园的聪慧育人理念,我们设定了如下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意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园配合共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意见》强调实施途径多样化,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结合我园劳动教育的目标,我们通过多途径和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一是服务自我,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劳动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幼儿的一日生活,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预设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层次、有梯度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是服务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为幼儿创造劳动历练的契机。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意识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体现。我园在劳动教育中秉承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实现班级自治。例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劳动(擦小椅子、玩具柜等),以及值日生轮岗整理图书、拖鞋、书包、餐前准备、为植物浇水等,让孩子产生光荣感,不断强化其值日活动的责任心,在增强幼儿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三是服务社会,挖掘多元渠道拓宽幼儿劳动形式和服务对象。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出由小及大的格局,服务对象从个人延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不断丰富幼儿劳动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拓宽幼儿的服务群体,在更广的维度上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随着大班幼儿自主性的不断增强,我们鼓励幼儿用劳动服务更多人。例如,以班级轮值方式开展“小小送报员”活动,让幼儿为全园各班级分发育儿周刊;再如借助“白色环保袋”进校园活动,引导孩子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呵护地球母亲。

(二)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渠道,各类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载体。一是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大型主题月课程是园本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可以将劳动教育目标自然融入其中,施加劳动教育的影响。例如每年十二月的“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自制玩具、清理闲置物品、设计布置“跳蚤卖场”、进行商品买卖,提升劳动技能,感受了劳动的意义;新年活动之“小嘴巴去旅行”中,孩子们动手装扮各国美食餐厅,制作、品尝各国美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二是走班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走班课程是我园的一种打破教室界限的创新课程模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木艺乐园、美食工坊、扎染工坊等,让幼儿在自制玩具、物品、美食和扎染布匹等实践操作中,感受劳动的无限乐趣。三是研究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聚焦儿童本位,主张课程活动凸显操作性、体验性、生活性,因此幼儿园可以把劳动教育与研究性课程活动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探究的全过程。例如,结合十二五科研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展摘石榴、榨石榴汁等有趣的户外劳动课程;结合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基于Ste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活动实践研究”开展主题活动“园宠诞生记”,孩子们搭建鸡舍、呵护园宠,学会照顾和关爱小动物,获得了动物饲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鸡和鸭的习性。

(三)游戏中的劳动教育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能够使劳动教育过程更加有趣、生动、愉悦,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与胜任感。因此,游戏也是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园一月一次的“大带小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孵化现实社会生活的雏形,大班孩子轮流担任餐厅服务生、公交车司机、理发店理发师等工作人员,为弟弟妹妹们提供服务。通过角色游戏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过程,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美

课堂,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智力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是教师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特殊劳动过程。说教师的劳动特殊,是因为它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的劳动。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固定的物体,而是有意识,有思维的人;其次,教师的劳动工具不是有形状的器具,而是教师独特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并且这些“工具”没有固定的标准和尺度,而且在教师的主观作用下,还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着。所以,人们通常把教师的劳动――课堂教学,称为一种艺术,一种创造。

一、课堂教学创造了美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特殊劳动过程,教师运用语言和教学方法“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那么,教师的劳动――课堂教学也一定创造美,美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也就是说,创造美的课堂教学正是一门艺术,一门有待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和挖掘的艺术。

具体地说,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靠科学的方法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力量,还应该靠教学的艺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并不断的促进他们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美、评价美和创造美。另外,课堂教学的艺术还在于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紧张、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教师本人在他不断创造的劳动中也会体验到美的力量激发出的更大的劳动积极性。所以说,课堂教学之所以称作一种艺术创作,正是因为它不仅创造了美,而且其本身就是美。

那么,课堂教学的美是从何而来呢?

二、课堂教学的美是高素质的教育者创造的

1.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教师渊博的知识

教师渊博的学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仅能熟练的想学生传授教材,而且善于从书籍和生活中吸取材料补充它们;不仅牢固的掌握自己所授学科的知识,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而且还表现出对所有知识广泛而浓厚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不断吸取新知识和不断探求新事物。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教师牢固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及多样的教育科学知识形成完美的结合,达到水融的境界。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不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一种默契,同时,双方心灵间产生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艺术境界浑然天成。

2.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教师有素养的语言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过程,之所以特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劳动工具是语言。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靠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用语可以说是渊博知识的直接反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通过理智,而且是通过心灵去感受知识的力量。学生对那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的语言,总是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对那些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字正言润的声调总是感到回味无穷。经常听到学生们由衷的赞赏:“听某某老师的课,接受了新的知识,更欣赏了美的语言。”只有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欣赏。由此可见,教师有素养的语言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又一体现。

3.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由于学生主体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因为学生主体的存在,其对教师所传递的教育信息就不仅仅限于被动的接受和吸收,而在于主动的认识和再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心百倍的鼓励学生探求真理,学生就会从中体验到和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从心理学角度说,这就是美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绪直接相关,高兴愉快的学习与厌烦苦恼的学习效果大不一样,艺术的教学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享受学习的愉悦。

以高职《实用英语》为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热情很高、但能力有限这一普遍现象,英语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热情,使学生能高高兴兴地学习,快快乐乐地获得知识。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日常生活中实际场景,让学生课下做好准备,自己去设计对话,找好partner,课下练习,课上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总结出相关场景的常用口语,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增长技能。(2)实例教学法――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带有英文标题和说明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包装上的单词或句子虽然很常见,但了解意思的学生却很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意识的说明英语用途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3)趣味教学法――搜集一些英语笑话、故事、电影的赏析、英文歌曲的教唱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实现课堂教学的美,提高教师的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关键在于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自我充电”。生产技术的发展,使社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最敏感的部门之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观念不断地引入,教师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应该广泛接受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努力学习和应用,而不再是用一成不变的老古董来教育学生,这时的“渊博的学识”的内涵就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学习广博的知识来源于教师的刻苦,正如加里宁所说:“一方面,教师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从生活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因此,教师刻苦学习,随时吸收新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源泉。

课堂教学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正规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有创造性的科学技能。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是每一位教师毕生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将我们的课堂变成创造艺术和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与外语教学.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发展

本人在多年的初中劳技教学实践中,深感在当今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劳技教育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对劳技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等进行系列化改革,促使劳技教学走出一些误区,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特别要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促使学生手脑互动,激励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1.“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劳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激发学生“动手又动脑”,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解放思想、善于思考、敢于探究;同时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都要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使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动手又动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①生活自理能力。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初中劳技教育应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②创新能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新课程改革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劳技教育必须开发其全方位的功能,使学生不仅会劳动,还要学会创造劳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劳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③审美能力。在劳技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是“作品”,而不是“作业”。既然是作品,就必须具有欣赏价值。因此,学生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美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美,教学中要把“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除了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成功之处,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努力使作品达到完美的意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可见,劳技教育通过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实践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动手又动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劳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不可缺少的本领。脑科学和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手、脑与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协调发育,大脑神经系统基本功能与脑的高级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脑功能的开发不应错过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个“黄金”时期。俗话说“心灵手巧”,这里的“心灵”实际上是指“脑灵”,可见手与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实施途径

1、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改变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基本理念。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普遍存在着劳技课可上可不上的思想,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劳技课往往被“挤”在“课程表”之外,或者虽然被列入“课程表”,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并未真正按“课程表”上劳技课。使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智慧与才能、个性与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呼唤包括劳技教育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从理念上纠正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各级教育职能部门都应摆正劳技教育的位置,重视并保证劳技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又动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陈旧的劳技教学模式

新课改提出了“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念,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人在劳技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教学方法,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了“创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自主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够体现出个性与能力的作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创意教学法”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本人在折纸教学中,采用“创意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学会“帽子”的基本折法后,提出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再加哪些步骤,可以使帽子变成其它的物品?”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帽子”在他们手中就象变魔术般地变成了许多新物品,如电话、耳机、桌子、櫈子、畚箕、方鼎、电脑、电视机等。这使我感到喜出望外,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有如此敏捷,想象力是如此丰富,师生都体验到了新颖的“创意教学法”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3、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平台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5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们开展劳技课教学的根本依据。在《纲要》的指导下,我遵循劳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研究现行劳技课教材,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尝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等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劳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谈谈我在劳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以劳树德,寓思想教育于劳技教学实践中

劳动教育和德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对劳动的态度、习惯、认识,对“劳动创造一切”的理解,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验证这个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试金石。学生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的品质。

学生在装配电风扇时,通过亲身试验,能够感知装配材料是成套的,哪怕丢了一个小螺丝钉,也会影响到装配的成效与进度。学生对小小的一颗螺丝钉都非常在意、珍惜,这就养成了他们爱惜材料、爱护公物的品质。在黄瓜、蕃茄栽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到试验田去观察、浇水、记录,把自己栽种的黄瓜、蕃茄看得像宝贝一样。等黄瓜、蕃茄长大以后,他们欢天喜地地采摘回来,吃得津津有味,一点也没有浪费。试想,那些没有经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学生,会珍惜“盘中餐”,会懂得“粒粒皆辛苦”吗?

教师要随时抓住劳技教育中的契机,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以劳增智,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方法。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德育的目标(如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形成等)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德。亲自参加劳动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手脑并用,同时也巩固了学生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够使其感受到文化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地学习文化课知识。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劳动技术教育不但不会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头脑也更聪明。“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以劳促技,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要圆满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其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操作必须规范、熟练,步骤要清晰、明白,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时教师示范的位置要高一点,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看得清楚。因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有的动作较难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在教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烹饪》的第四课“刀工与配菜”时,教师可以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将常用的刀法(如切、剁等动作)制成录像片段,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关键动作的特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讨论、模仿,再进行实际操作和自我感受。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的技能内化并提升,从而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刀法,训练左右手的劳动协调能力,最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以劳强体,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如何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呢?体育所起到的作用可谓独一无二。但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每星期只有两三节,完全依靠体育课是不够的。其实劳动就是一种很实在的锻炼,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得到很好的发育,而且可以提高人的运动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教学五年级的“种蕃茄”一课时,学生不仅要学习清理平整场地,而且要起垄、松土、播种、育苗、种蕃茄苗,还要定期浇水、采摘,做好书面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栽培技术的同时,加强了运动训练,从而协调了身体各种器官的发育,锻炼了体力和耐力,增强了体质,培养了意志。

五、以劳益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下棋,要讲究动作美。当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项目时,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学生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在讲授“水果拼盘”一课前,教师先出示几张放大的水果拼盘的优秀作品。当一张以“旋律”为题的水果拼盘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声:整个作品以红色为主色调,由切成两半的小番茄拼组成高音符号,在白色盘子的映衬下,增添了一丝灵动……在学习新课伊始,它直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习结束后,一位学生在实践小结中写道:“通过我们亲自实践制作水果拼盘,我们不仅掌握了使用水果刀的基本要领,更重要的是初步学会了运用水果特色设计自己的水果拼盘图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知道了什么是美,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创造精神财富。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通过劳技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六、以劳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应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盆景制作”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打破教材固有的要求,拓宽选材内容。于是,学生有的用白萝卜代替石头,有的用贝壳、鹅卵石、陶泥等材料代替石头……做出来的作品造型各种各样,令人惊叹。

在劳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观点、表露情感的自由,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设计和显示独特的劳动操作方法。教学五年级“小木工”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木质材料进行制作的基本步骤后,让学生尝试设计制作一些作品。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联想等,学会异中看同、同中求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教育教学面对的现实环境依然严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效性仍面临挑战。面对现实,品德与社会教学应从加强道德认知、传承优良传统、贴近学生实际、坚持价值引导、反映真实生活等方面,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进行创新,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让课堂学习贴近生活、融入社会、智趣相长。具体做法是: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教育资源,让课堂与生活接轨

《品德与社会》课程,立足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让课程回归儿童生活,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是它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让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才能感悟生活,收获快乐新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让课堂与学生生活接轨,用生活中的例子,引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吃穿用哪里来》一课中的《到工厂去看看》,教材给我们出示了一个范例:我们去看看工厂,然后通过汽车的制造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一件产品都经过了许多工人的辛勤劳动,达到让学生珍惜工人劳动成果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对家乡的工厂生产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能真切体验和感悟到工人的辛勤劳动,建议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目睹工人叔叔生产、劳动的经过,学生在那里了解了钳工、焊工、车工、铣床工人的劳动过程,听着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和他们手里丁丁当当响起的锤打铁器的声音,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真切地体验到了劳动者的伟大,从而从内心真正产生了珍惜他们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这种变"小课堂"为"大课堂"的做法,让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拉近了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课堂再次唱响了生活的欢歌。

2.从学生家乡生活特色中选取教育素材,让课堂与社会相连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特有的生活出发,选取教育素材,让学生感受家乡人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从而达到引领学生学会生活的目的。例如今天盘锦在大力开发辽东湾新区,可组织教师以此为教育素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人民的生活。

3.注重结合各种活动开展教学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倡导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摒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多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学习。如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和学校的艺术节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说说、唱唱、画画、看看,这样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多给学生充分创造的空间,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获。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7

【关键词】课外活动;意义;作用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的组织形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的独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

中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按照课程规划规定的科目上课,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但是,他们还未成熟,知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感染。如果不用有意义的健康的活动去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他们就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去从事有害的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为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避免不良影响,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和污染,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在课外活动中,通过时政学习、形势报告、演讲和课外阅读等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思索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能够激起他们革命理想的火花,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在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验,制作一个作品,完成一项劳动,研讨一个课题,取得一个科学数据等各种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努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团结互助、爱科学、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品德。总之,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的实践,往往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育,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全面发展”只是出人才的基础,只是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对人才培养来说,必须把全面发展的统一性与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即在“每个学生尽自己的可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做到“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使学生成为既全面发展又各有所长的人”。

客观上,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既有发展自己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需要,又有发展自己认知、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素质的需要。他们除了要求学习求知外,还要求友谊、社交,要求独立自由活动和从事创造活动,要求对美的享受和各种文化娱乐,等等。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可能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此处应看到,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富于艺术素养,有的长于逻辑思维和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好于科技活动和实验等,这些倾向性,有的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和勤学多练,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别才能。课外活动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就,通过各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广泛地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个中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其作用还会大大加强,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发达,其信息量之多、之快、之广,已大大超过课堂教学这个信息传递的形式。课外活动不受课程、教材的束缚,它可以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籍等传播信息的工具,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获得课外的“即时信息”,它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对于缩短课堂传授的“昔时信息”和科技迅猛发展之间的距离,了解世界新的动向和趋势,跟上时代脉膊,对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和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实践性较强。从事课外活动,往往既要用脑劳动,又要用手劳动,如搞科技制作与实验,制作标本、模型、进行种植、养殖试验,植树、种花草等,都需要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动手中遇到难题,便需要学生动脑反复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把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固然需要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实验、设计、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课外活动搞得好,还可以使学生发挥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中学生求知欲强,遇事喜欢追根究底,他们在做科学实验中,在小发明、小制作、小改革、小论文、小建议等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常常表现出突破“接受学习”的水平,自己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大胆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勇敢地创造新的产品、作品,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8

关键词:活动教学领悟感悟交流探究操练

品德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活动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参与到情境中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不能全画画,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争辩,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教学中,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因为,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合理地指导,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9

所谓文史不分家,基于多年语文和历史教学的经验,我深切地认识到:当今的历史课只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未顾及美育的渗透。《历史新课标》规定: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新课标的精神未能引起广大历史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在现实课堂中践行。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借助各种艺术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历史的渠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的美育渗透要利用好历史教材中的资源。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各种历史资源,蕴藉着丰富的语文美、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美学视角的历史教学资源。基于美学视角,我认为,可采用语文美、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历史资源开发策略。

一、语文美策略

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的文学作品有诗、词、民歌、戏曲小说等,在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又能教给学生语文欣赏策略,那种意境怎一个“美”字了得。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杜甫“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无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控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无不显示语文的博大精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过闲适自在的农家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远山为背景,为近物,构成优美的环境,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绝世而独立的思想与清新脱俗景物交融在一起,使诗味浓浓,体现了历史与文学的统一。《敕勒川》为我们展示的是一望无际的粗犷,肥美的牛羊,茂盛的青草,奇异的塞外风光,语文的美尽收眼底。教学唐诗宋词时,我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孩子们进行“赛诗会”,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尽享语文的美。

二、劳动美策略

“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是劳动的结果。在历史教材中到处“充斥”着劳动的美。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提升了自己。中国的古长城,远在春秋时就开始兴建,到秦朝时连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建成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钢铁防线。秦朝、明朝都湮没在滚滚红尘中,但它留下的万里长城却成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凝聚力、向心力的象征。宏伟壮丽的大型建筑是劳动美的最好佐证。中国,有“覆压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颐和园,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还有赵州桥,都江堰等;外国,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古埃及金字塔、万神殿、埃菲尔铁塔、莫斯科红场等,永远闪耀着美的光辉。

古代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也是劳动美的见证。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全球,历史课本上提到的西汉的楼车,东汉的水排,元代黄道婆改进的纺织工具,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这些伟大的发明家都是前沿的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启示,才有如此造福人类的发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极好的劳动美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学生树立爱劳动的世界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尤为重要。

三、精神美策略

中国教育的现状决定初中的历史课还不是很重要的课程。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想学、爱学,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去学习。就必须从美入手,用具体的鲜活的美的英雄形象去打动他,去感染他。英雄秉承了天地的浩然正气,彰显着人生的血性豪迈,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制高点迈进,历来是人们讴歌和颂扬的对象。“伟大人物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形象比比皆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至今还润泽着中华儿女,司马迁写《史记》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岳飞“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处处都是美。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惊天壮举,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忱,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情怀,“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理想,不都是震撼人心,给人以崇高的美吗?

当然历史人物的精神美只是体现在那些英雄人物身上,对于那些令人憎恶的反面人物,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抨击其丑恶的嘴脸,达到“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的目的。

四、情感美策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人物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如学习“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一节时,涉及哥伦布、麦哲伦等著名的航海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思考他们在开辟新航路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郑和下西洋”一节中分析郑和的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勇于冒险的内心世界,以及“鉴真东渡”时表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执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品格。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豪情勃发,动人心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绝佳机会。长此以往,我们还会抱怨学生冷漠?历史教材中不仅有胜利,而且有失败,这些可以使学生看到人的情感中的力量和懦弱、美好和卑劣。

结语

劳动教育课的感受篇1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就被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表。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价值认识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觉悟。但由于升学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不重视甚至轻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劳动观念单薄,劳动认识片面,劳动态度消极,劳动习惯不良,劳动技能低下,许多农村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不但不爱劳动,而且轻视劳动,少数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独立生活,“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实际,我校决定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特色项目应运而生,学校开发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分册――《烹饪》,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爱劳动、会劳动、善思考、能创造,通过把劳动技术的教育与道德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养成。

二、烹饪课程开发的理念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小学的一个必修的基础性学习领域。烹饪课程充分体现了手脑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强调其基础性、探究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理解以下理念,并付诸实施。

1.动脑与动手结合。烹饪领域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即建立在操作学习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与习惯的综合性学习。

2.以项目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烹饪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如:进行一项设计,完成一件产品、一个任务、一样制作等),先后展开“决定――计划――实施――检验”这一系列教育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真正贯彻项目引导教学法精神的核心要素。烹饪教师要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即由原来单纯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建议者。学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式、伙伴式或个人式。

4.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课程的设计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大小环境为基本背景,选取其中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的内容(如:环保观念与行为措施)来组织教学。烹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5.学习领域充分开放。烹饪课程其鲜明的生活性、现实性特征要求教学应尽可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三、烹饪课程实践的措施

烹饪贵在实践,在黑板上学炒菜,是绝对不能体验情趣、感悟真知,掌握技术的。要真正实施烹饪教学,必须要有充实的设施设备,才能保证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劳技教育特色的健康运作。

加强领导。成立劳技教育研究工作室,建立学校《烹饪》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分管负责人,把《烹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多方面、多途径组织和实施。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指南,结合本校实际,落实课程计划。积极、稳妥地组织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烹饪》教育校本课程,使其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编写教材。我们除了以省编劳技课教材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外,还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安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迁移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编写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教材。

设置课程。根据江苏省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依据中德合作项目要求开设、开全、开足课时,从地方课程中拿出一节课,每周比我国现行课程计划多1课时,即每周2节劳技课,且连排,烹饪课3-6年级学生每月到烹饪专用教室实践一次,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式上课,烹饪课是我校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培训师资。为培训劳动师资,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省劳技师资培训中心短期进修,一方面立足于校本培训,学校定期举行专题知识讲座,并以市级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力量的整合促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为核心,定期举办劳动教育学术沙龙,编印教师劳动教育论文专集。同时还邀请校外厨师到校对劳技教师进行烹饪指导,我们对教师提出了“专一会二学三”劳技教学基本功要求。近两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劳技专题论文或获奖40多篇。烹饪课教学故事《幸福的感觉》发表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劳动与技术》上。

装备教室。校内装备了“三室一厅”(烹饪室、缝纫室、农具室、劳技成果展览厅),德方资助使得我校的烹饪教室设备日趋完善,走进烹饪教室就如走进具有本地区现代化的家庭厨房,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消毒柜等应有具有,学生操作台由原先的5组增加到10组,满足了小组教学的需要,学生兴趣极高,社会影响极好。

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学习――家庭实习”将成为劳技学习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学生在烹饪课学到的家常菜回家后自己买菜、洗菜、炒菜,让辛劳了一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歇歇,学生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而且逐渐帮持家务、养成孝敬长辈的美德,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德,体现我校劳技思想的内涵――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