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本的构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10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

[关键词]跨国经营资本成本资本结构

跨国经营的企业与纯粹国内经营的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运作形式,其资本结构问题的复杂程度随之增加。正因如此,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国内经营企业的传统模式,这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日益蓬勃发展的现状已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对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一、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构成就是指这两者各占多大比例,企业通过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筹集资金时,要分别承担相应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此时就要寻找一个最佳组合比例,即目标资本结构,使得债务与权益两者综合而成的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跨国经营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企业权益资本包括留存收益和股票筹资,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购买或持有该企业股份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权益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溢价:Ks=Rf+β(Km—Rf),其中Ks代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常以国库券收益率代替),Km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即市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β系数反映该企业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可见,企业权益成本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该股票的β系数。

对某个企业来说,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都是既定的,自身无法影响,但β值却与企业自身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代表的是国内市场组合,衡量企业系统性风险的指标β值也只表明用国内市场组合衡量的风险。而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后,可以更多地考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权益筹资,这时的β值是根据国际市场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相应便会降低。其原因在于,国际股票市场比国内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通过投资范围的扩大将在国内市场上无法分散的某些系统性风险给规避掉。企业的β值下降,导致权益成本的下降,也即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

三、跨国经营时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与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情况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会受到企业跨国经营行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

首先,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可以涉及较广泛的范围,在多个市场获得收入,这些现金流是不完全相关的。与投资组合理论相类似,企业整体现金流波动的方差就会减小,即出现现金流危机的概率降低。这样无疑能够提高债权人的信心,从而降低跨国经营企业利用债务筹集资本的成本。

其次,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还可以拥有财务灵活性以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比如当子公司所处东道国的公司所得税率较低时,该子公司可能比处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有较高的税后收益,而这种税率差异优势可以通过跨国经营企业内部协调来实现,即通过跨国运作调节所属子公司的资本结构来减少公司收益的税收侵蚀。因此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削减债务融资风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能力要强于纯粹的国内经营企业。

2.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拉升作用

首先,公司跨国经营后会面临较高的财务拮据成本。这是指当财务拮据发生,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时有破产风险,即使不会破产,也会发生大量的额外费用和机会成本。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面临着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财务拮据成本比纯粹的国内企业要高。如在非固定汇率制下,跨国经营的企业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现金流波动变大;同时,东道国不确定的税收政策,存在侵夺公司资产的可能性等国际政治风险也加大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现金流的波动,同样会增加财务拮据成本,提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其次,债权人在提供资金时会考虑成本的因素。企业在国外开展经营使得债权人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比国内经营时更加严重,债权人很难监督企业是否将债务资本投资到借款合同条款规定以外的用途,也很难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来掌握公司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了跨国经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会对其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在资本成本特别是债务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相比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成分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随着债务比重的不断上升,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决定资本结构,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设定在最优的水平,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以使得整体资本成本最低,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国际财务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徐晓萍程庆生:跨国公司金融[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2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良好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对于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其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对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研究匮乏,缺少对民营企业这一特殊组织形式下资本结构对治理结构影响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就资本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民营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系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结构,因为债权人的索取权和股东的索取权之和等于企业期末的价值(Stephena.Rossetc,2002)。所有者及其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达成均衡,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机制,落实契约条款,最大限度地激发经营者优化资本结构的积极性(李小萍,2003),由此可见,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资本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内外融资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是从整个企业角度定义的,如图1所示: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取的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内部实现的融资行为,内部资金可以通过企业相关部门在内部进行流转。

民营企业的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引起不同的委托关系,外部融资中的股票融资会引起股东和内部股东之间的股权关系,发行债券或向银行贷款会引起债权人和企业内部人之间的债权关系,而且由于外部融资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会引起一系列存在于委托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层有更多的机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大道德风险的可能。由于外部资金的介入,还会导致民营企业控制权的分散或在某种条件下的转移,这就会引起各利益集团对控制权的争夺,从而影响企业治理结构的设置与变化,即企业对融资结构和相应的资本结构的控制机制形成相应的公司治理模式。

按照融资优序理论,内源融资是放在第一位的。内部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主要包括:一是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这是民营企业最基础、最根本的融资渠道;二是折旧资金,民营企业的折旧不需变现,可以加以利用;三是内部集资,民营企业可以向内部职工集资;四是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产,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筹资方式,而且主要适用于民营企业集团。民营企业的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比,融资成本较小,并且内部融资产生的问题较小,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内部融资可以由公司总部统一进行分配,在公司内部进行纵横融通使用,可以加强民营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二)股票合约的民营企业治理机制

股票合约的民营企业治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股票的所有者—股东拥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股权融资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企业的控制来实现。内部控制是股东以其所拥有的投票权,通过投票选举公司董事会,由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将企业日常经营的决定管理权委托给经营管理者来实现的(潘敏,2002)。民营企业股权的安排对治理结构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股权结构上,而且还表现在股东的性质(或身份)上,因此,本文分别分析股权结构和股东的性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1.股权结构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股权结构是指各股东在公司股份中所占的比重。一定的股权结构体现着不同股东对剩余分配权进而对剩余控制权的配制,并通过激励、接管、权争夺及监督等治理机制发挥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治理结构(李小萍,2003)。

股权结构与董事会和监事会:股权结构决定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选和激励,从而对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股票所有权集中程度越高,治理机制就越有效。股东监督民营企业要付出成本,股东监控企业的动力来源于其监控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同时如果在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中,有大量的“有廉价投票权”的股票,其治理机制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就会造成监控者的缺位、治理成本提高;而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内部控制就越有效,治理成本越低。并且股权集中度过高时,控股股东有可能出现过度操纵公司,剥夺董事会独立经营管理公司权利的行为。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3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控股集团

一、国内外金融模式发展

在1923年金融大危机之前,西方各国银行都实行混业经营。由于美国证券市场崩溃所引发的金融大危机的爆发,使人们认为股市崩溃和金融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银行参与了证券业务。此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使金融业从初始状态的混业经营强制转化成分业经营。1933年美国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是世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形成的主要标志,根据这个著名的法案,商业银行禁止买卖或买卖股票,证券公司不得接受公众的储蓄,甚至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间建立交叉董事关系也是禁止的。此后,西方银行体系分为以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两大阵营。究竟应该实行哪种经营模式,一直是金融界的重大争议问题。

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先混后分”的过程。1995年以前,中国金融业实际是混业经营的。1993年底,国务院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要明确规定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数额、管理人员素质标准及业务范围,并严格审批、加强管理。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中国颁布《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这三部法律基本确定了中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1998年底,中国颁布了《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连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后成了中国金融的监管体系。为了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需要。去年我国正式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试点,并在金融业立法方面进行了修改,为进行混业经营试点留出了适当的空间,因此,中国银行业也正式开始了混业经营的试点和探索。

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对比分析

在实行分业经营时,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专门业务,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合作受到分业经营原则的限制。在金融市场发展不甚完善的时候,分业经营便于监管当局对其业务进行管理,对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自由化的不断加深,尤其是金融业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全球资本大规模的流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国家就放弃了原来关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和管理的规定,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结构互相渗透,新的重组、并购浪潮不仅包括银行同业的兼并,同时还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跨行业兼并重组,大银行全能化与综合化成为新潮流。分业经营已很难适应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受到限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日趋紧密地融合,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

(一)从关系网络角度分析

分业经营模式下,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是“纵向”关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针对证券、银行、保险,分别设立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并颁布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各监管机构分别监管相应的金融机构,无权干涉其他机构的业务活动。

混业经营模式下的监管体系是“横向”的。以美国为例,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投资者的保护、公平竞争等目的出发,制定了多项监管规则。联邦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联邦储备体系(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委员会、联邦储备贷款保险公司、全国保险监管者协会(VaCi)、联邦储备监督署(ots)和国民信贷联合会等,分别对各类金融机构实施专业的交叉监管。各州监管当局又分别对各机构运作进行监管。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为一体,依法进行横向综合性监管,克服了分业经营监管体系个别立法个别监管的弊端,顺应了金融服务产业融合经营的发展要求。

业务开展方面,分业经营固然存在其自身的优势,能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其在专业领域内的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还能减少金融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保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有助于避免金融机构本身陷入风险过高的关联业务之中,将风险隔离与行业之外。

但是,在全球化趋势的驱动下,分业经营的缺陷日益暴露。最重要的缺陷表现在各专业性金融机构关系网络单一,资源或信息不能得到共享,资金流动性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此外,分业经营规定特定的金融机构只能在特定的领域经营,一方面容易造成各自范围内的垄断,另一方面,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弱化了创新的冲动。

与分业经营模式相比,混业经营模式下各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的关系网络密度更高,且互动频率更高。行业渗透日趋显著,人员、业务相互关联和融合。

(二)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各金融机构对要素的利用不能达到新古典经济学所设想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状态。而是不可避免的有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成本不仅包括签约和谈判成本,也包括度量和界定产权的成本,用契约约束权力斗争的成本,监督绩效的成本(张五常,1999)。此时最有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是:

边际成本+交易成本=边际收益

分业经营时,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源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风险控制成本的降低也有很大空间。通常某类金融机构在开展自身业务的同时提供相关服务,并不必要付出过高成本却能极大的提高收益,从而降低成本。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同时,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金融通讯与金融数据处理成本使金融管理技术开发与金融信息传播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业务扩张能力加大,可以进入原先不敢进入或无法进入的非传统领域。新型金融衍生产品为风险控制提供了全新手段。使金融机构控制多元化经营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由于合作的加强,资源和信息得以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行业垄断,过度竞争等带来的成本。

金融机构间相互合作的加强和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充分发挥了机构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起初,金融机构平均成本为ac,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曲线即为价格曲线pn,q为最优产量。但是由于交易成本aB存在,实际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aC1、mC1,最优产出水平为q1。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由于上述信息技术进步、合作经营和金融创新发展等原因交易成本降低为CB,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下降为aC1、me1这时产出量提高到q0。

交易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效应不仅是产出水平的提高,也为金融机构介入相关领域进一步提供了便利,同时促进了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其实现规模扩张和跳跃式发展,规模经济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小结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4

一、经营转型目标:实现“三个优化”

结构优化,由单一的传统银行业务结构向综合的现代金融业务结构。业务结构上,由公司业务主导转向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并重,其中零售业务逐步由存款为主的被动型负责业务转向负责业务、增值型个人理财、效益型个人信贷业务并重,培育核心业务,打造核心优势业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客户结构上,逐步改变片面偏向大客户的策略,应以效益为中心,重视中小企业,个人客户,重视发展个人中高端客户。资产结构上,应该以经济资本为导向配置风险资产。收入结构上,应该由利差收入为主转向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均衡协调。

资源优化,实现内部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经营效用的最大化。在服务渠道方面,以现代科技委支撑,大力发展低成本业务分销方式,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在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上,一方面再造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加强网点布局和功能管理,优化人力资源和网点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围绕组织架构调整和核心业务的培养,精简机构和冗员,推动银行“瘦身”,降低经营费用。

内控优化,实现在充满市场变数的条件下的安全运营。适应业务品种、经营范围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将风险管理范围扩大到信贷资产、交易资产、投资资产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领域,以最小的风险成本换取最大的经验效益。

二、经营转型要求:做到“四个树立”

树立资本约束观。改变单一的以存款和贷款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彻底杜绝“速度情结”与“规模重的”,强化资本约束,摆脱片面、盲目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和经营取向,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讲效益的同步甚至更快增长作为规模扩张的前提。

树立长期绩效观。经营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创造的持续稳定提升。有效控制全部风险,在收益计量中考虑到所有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成本因素,强化对市场、资本、风险、成本、价值的认识,确立业绩价值最大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成本的全面管理和准确计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持续化。

树立协调发展观。经营结构调整优化是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经验结构产生不同风险敞口,不同的风险概率对应不同的资本支持。包括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区域发展结构等在内的业务结构,将直接影响风险的计量和经济资本的占用,而人力资源结构、财务资源结构和网点结构又通过影响业务结构而影响经济资本的占用和回报水平。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贯穿县支行经营专业中经营管理活动的主线。

树立现代服务观。突出为客户创造价值,突出差别化服务,由单一产品的分散营销服务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链服务转变,由单个账户的分散管理和价值估算向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账户价值转变,通过深入挖掘客户内在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超值”、“增值”服务,增强对市场和客户的反应能力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三、经营转型思路:坚持“五个并举”

一是坚持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经营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既要有适当的增长速度、合理的规模效应、有利的市场地位,又要彻底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好自由配置的结果和效率问题;经营转型的过程是“进”中的“调”,要通过持续的发展、动态的调整来实现结构优化,并在结构的调整中寻找商机、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从而在结构优化基础上推进总量的持续有效增长。

二是坚持传统优势与改革创新并举。经营转型是对现行发展方式、增长模式、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造,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产品服务和体制机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在体制、机制、业务、产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发展并举。推进经营转型既要坚持全面优化、协调发展的原则,推进各项业务的整体协调发展,也要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为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5

[关键词]成本资本结构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步被认识,中小企业的不断上市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开始受到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国上市的中小企业存在偏重股权融资即外部融资优先考虑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行为,成为国内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国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融资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上,大部分研究指出“股权融资实际上的低成本”导致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动因。从公司融资行为的结果来看,融资结构改变了上市企业的资本存量结构即公司长期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关系,上市企业偏好外部股权资本则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低成本”仅指表面的、直接的显性成本,负债率的减少却带来隐性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的增加,反而会降低了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本文从成本角度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本和融资结构的关系,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最优资本结构,并且提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降低上市公司的成本,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Jensen和meckling(1976)最先将成本的理念带入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资本结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提出了著名的成本理论,认为成本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且主张,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是由股权融资的成本和债务融资的成本的均衡得到的。Grossman和Hart(1982)吸收和发展了成本理论,建立了一个正式的成本模型来分析资本结构的选择,把债务看作一种担保机制,认为债务能够激励经理努力工作,节制个人消费,并对投资管理和决策更加负责,从而降低由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ang(2000)分析成本与管理者股权比例、外部股东数量、银行监督程度等的关系,指出全部的经营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符合成本的性质,可以用来计量成本,当外部人管理公司时,成本较高;成本随着管理层拥有的股权比例的差异而不同;成本随着非管理股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外部监管对成本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学者研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晏艳阳(2001)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与经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特点,提出了成本的资本结构解决方案:扩大债务融资比重,控制配股融资比重,建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体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张玉明(2006)研究指出企业的成本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在m-m定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詹森和麦克林成本理论的分析,认为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安排,不仅可以实现其自身的优化,而且可以使企业成本最小化。张兆国(2005)研究分析指出经营者持股比例与股权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负债融资比例、法人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国家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股权成本呈较显著正相关,完善资本结构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从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吕长江(2002)具体分析了成本的计量及其影响因素,在预算-效用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推导出成本与外部股权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给出了成本的两种表现形式―实物消费与闲暇消费,用经营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计量相对成本,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得到二者分别与所有者-管理者控股比例负、正相关的结论。

三、成本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管理费用率、经营费用率、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来测定成本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选取成长能力和股权集中度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管理费用率能够衡量经营者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经营费用率能够衡量经营者对包括额外消费和其他成本在内的经营费用的控制效率,资产周转率能够衡量经营者对所有者资产的使用效率。数据选取以2007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年报为窗口的202家深市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成本与融资结构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以得出总成本最低的最优资本结构。

模型拟合结果发现:成本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大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其中,管理费用率方程可得最优资本结构时的资产负债率为55.8%,即资产负债率低于55.8%时,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高于55.8%时,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同样经营费用率方程可得最优资本结构时的资产负债率为59.42%。资产周转率与方程拟合效果不好,但是从散点图可判断其存在二次曲线关系且开口向下。

不同行业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同,从而导致资本结构的差异,为了消除行业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成本最小下的最优资本结构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将行业分为9类,以管理费用率和经营费用率作为成本的计量指标。实证结果见表。

表不同行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证结果

其中,由统计数据可知,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的管理费用率最低,分别为2.16%和3.17%;交通运输业和信息技术业的管理费用率则较高,达到18.29%和14.27%;建筑业的经营费用率最低,为4.84%;信息技术业的经营费用率最高,达到24.58%,批发零售的经营费用率也较高,说明批发零售业的营业费用较高。可见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成本有较大差异,建筑业的成本最低。电力生产供应负债比率最高,然后依次为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制造业,均在50%左右;资金密集型的建筑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属于较高负债经营性行业;批发零售业资产负债率较高,长期负债基本为零,有息负债也较低,体现出其零售业的特征;服务性行业借款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风险相对其它类型中小企业较小,其负债率因投资需求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速度相对较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的面相对较宽,需要较多的负债支持其生产经营,因而资产负债率也较高;而信息技术业在中国处于高增长时期,资金需求量大因而负债较高。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两个行业负债比率较低,处于20%至30%之间,这是因为这些行业为固定资产需求很高、经营稳定的传统行业,由于企业缺乏成长性,投资需求少,它们不愿意过多负债,过多负债导致的还本付息压力可能引发财务危机,所以负债比率较低。可见各个行业的负债水平都是与其产业特征相一致的。

由表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小于它们的最优资本结构,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需要降低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上述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样本上市公司在研究时期内存在总成本最小的最优资本结构,以管理费用率、经营费用率指标来计量成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二次关系。当资产负债率较低时,管理费用率、经营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资产周转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当资产负债率较高时,管理费用率、经营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这与Jensenandmeckling(1976)的成本理论相一致。这是因为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决定的,股权成本则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递减,而债权成本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存在着总成本最小的最佳负债比率,极小值(或极大值)所对应的就是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

同时发现企业的成长能力与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的成长性越好,越有利于降低股权和债权成本,这是因为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规模的扩张,这无形中就降低了经营者利用闲余现金进行无效或低效投资的可能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成本越低。这说明在股权集中时,大股东控制下的管理者采取的在职消费较少,经营者努力程度提高,使得成本得以降低。

股权融资的低成本仅是一种表面的显性成本,资本结构的优化对减少上市公司的成本,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本文上述研究,对完善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经营者持股比例。采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和业绩股份等股权激励方式,使之产生的收益成为经营者的长期风险收入,从而使经营者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抑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债务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负债比例增大,公司经理必须考虑公司要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减少经理人员随心所欲支配的现金,抑制经理追求扩张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其最优资本结构,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又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在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由于长期贷款的风险较大,使得企业获得长期贷款比较困难。这两个因素导致债权融资的渠道不畅,这也在客观上为经理人员偏好权益融资提供了条件。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通过提高举债融资比例为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降低股权成本。

3.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发展经理人市场,使经理人意识到潜在的替代威胁,如果经营不善,企业价值下降,就有可能失去原有的地位,从而使其更全力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

4.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股东大会地位;建立董事长、总经理的分离机制;增加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事会的权威性,加强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J.S.ang,R.a.Cole,J.w.Lin,2000.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e,Feb2000,Vol.55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6

论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经营者激励约束所有权安排合约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理论两个领域分开进行,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并未为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性的理论指导。事实上,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最优化安排企业的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企改革中这一难解的“体制性硬核”。

一、基本分析框架:企业的性质与所有权安排合约

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以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一个行政权威机制,它以相对固定的一个长期合约来替代市场;并认为企业的规模会一直扩张到企业组织一次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组织该项交易的边际成本为止。科斯虽然未能说明企业这一合约为什么能节约交易成本,行政权威机制到底依据什么进行企业内的要素配置,为什么不同企业交易效率不一样等问题,但他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一条可供进一步探索的道路。

哈罗斯曼与哈特(GrossmanandHart,1996)、哈特(Hant,1998)从合约的不完备性角度推进了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明确指出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特征,将企业所有权直接定义为剩余控制权,这为企业的合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石。由于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企业的合约是不完备的,企业的总收入可以肯定也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人而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这就是企业的剩余,剩余也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要以其投入来承担损失了,所以,分享剩余也就意味着分担企业风险。在非负消费约束条件下,人力资本与其拥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周其仁,1996),决定着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为人力资本提供风险担保。非人力资本提供者分享剩余,承担风险,但非人力资本提供者风险态度不一,风险中性或偏好者成为股东,分享剩余,风险规避者领取固定合约报酬,成为债权人。在某种程度上,股权资本又为债权资本提供风险担保,而股东理应分享企业最终的剩余,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因为股东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承担者。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而经营者的劳动又难以监督或者监督成本太高,因此,让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是激励经营者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就产生了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何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安排,才能既给股东最大限度地选择正确的经营者,又能激励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去经营企业,消除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古典企业通过让股东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而最佳地解决了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也就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安排相对应。因为如果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没有剩余索取或无法真正承担风险,这种剩余控制权就会成为一种“廉价控制权”,他就不会有努力作出好的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后果就是一些并不具有企业家才能但偏好于“控制”的人可以通过贿赂拥有最终控制权的人来取得经营者的位置。如果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是统一的,只有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出得起这种“贿赂”。同时,因为行使剩余控制权的劳动难以观测与监督,或者观测与监督的成本太高昂,(张维迎,1995),难以直接根据他的努力水平支付报酬,只能根据间接的可以观侧的最终成果即企业剩余来支付报酬。所以让企业经营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可以有效解决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的外部性内在化原理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具体应用。但是,由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清楚自己的经营才能而股东不知道,股东如何确保正确选择经营者呢?张维迎(1995)的研究证明,在经营才能难以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个人财产可以起到显示个人经营才能的作用,可以通过对个人财产的观察来间接判断一个想当企业家的人的能力。

二、新路径: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与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资本的形成方式(融资方式)有两种,即以股权形式投人资本和以债务形式投人资本。企业在股权和债务之间筹措资本的选择(资本结构),就是决定企业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进而决定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通过公司治理在企业委托人(股东和债权人)与人(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资本结构在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和减少成本方面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举债融资实现的。众所周知,举债融资是要按时支付利息并到期支付本金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时支付,债权人便可以向法院申请宜告企业破产,而企业一旦破产,经营者作为企业经理所享有的一切福利待遇都不复存在,显然,这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经营者所不愿看到的。其次,机构股东投资者也会激励企业经营者卓有成效地工作。因为机构投资者不仅向企业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运作和发展前景比较熟悉,这就使得机构投资者无形中充当了事实监控者的角色。

同时,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能有效避免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还有,经理增加持股也会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地工作。因为经营者持有股份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和企业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当然,经理持股也有一个比例的间题。当经理持股比例很小时,由于企业增加的价值要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经营者只得到很少的一部分,而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所付出的成本却由经营者全部承担。这时,经营者可能采取偷懒行为,只有当经理持股的比例使得经营者偷懒的效用比不偷懒所得到的净效用小时,这一比例才是恰当的。

资本结构与约束机制。资本结构指的是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约束作用可以从股权约束和债务约束两方面来说明。

第一,股权约束。股东的基本权益是由其出资额所决定的资本受益权和投票权。投票权主要体现为选择经营者和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策的权利,包括任免董(监)事、高层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以及通过董事会对公司年度预决算方案、增减资本、合并、分立、重组行使否决权等权利。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用手投票”的直接约束方式。当直接约束方式不能起到作用时,股东惟一可实施的就是间接的市场约束—“用脚投票”,即利用资本市场转让股份或抛出股票。公司股票被大量抛售,不仅给公司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市场压力,而且给“恶意收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当然,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除了这种对公司经营者形成致命打击的“接管”机制外,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约束与控制机制。

第二,债务约束。由于债务需要还本付息,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将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因此,债务对经营者的约束力度更强。债务约束可以分为短期债务约束与长期债务约束。短期债务约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清算,如果对投资者来说企业清算价值大于继续存在价值就应该进行清算。由于偿还的债务是可证实的,所以债务会逼使低效率的企业缩减,想要避免清算的经营者就只有设法提高资产收益。另一方面,是通过偿债挤出企业可能用于不盈利的投资或低效率的扩张的自由现金流。长期债务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制新资本的流人上,也就是说在经营者愿意以任何代价进行新投资的时候,惟一能阻止他的办法就是使他没有能力筹集到资本。此外,为了保证债权的安全,债权人通常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干预与限制。如规定企业负债融资的额度,不得向过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以及限制向现有股东过量分派股利,这对公司经营者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

三、局限性:资本结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失效

资本结构激励机制失效。首先,由于银行对国有企业的约束为软预算约束,资本结构对减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与成本的激励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也存在“搭便车”问题(只要单个股东不是百分之百持股,这一问题就一定存在),机构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未必能得到有效实施。经理增加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的偷懒行为,但如果持股比例太低,或者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这也限制了经理的努力程度。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7

运作模式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应是经政府批准设立的资产经营型国有独资公司,授权其以持股方式从事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通过产权或股权的经营或管理获取公司收益,以完成特定领域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为经营目标。为达到服务于国有经济调整的目标,其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资本经营,阶段持股,投融结合”。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中,各地国资委在宏观层面开展国有经济营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微观层面开展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性质与任务决定其定位于资本经营,主营业务是股权经营,追求企业或项目的资本经营组合,以股权增值收益为主要盈利模式。

由于不受某一产业限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在跨行业、跨地区国有经济调整中,借助资本经营充分发挥作用。相对生产型企业,它在发挥国有经济投资杠杆效应方面,更具长处;在实现国有经济结构性退出调整方面,更低成本;在引导科技进步和进入新领域方面,更为便捷。

在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可借助市场化的资本经营,成为国有资产再投资中心、大型企业航母孵化器和社会不良资产加工厂。它借助资本经营,通过咨询、引导和国有资产再投资,催生企业航母,特别是在进入新产业方面,借助实施产业组合投资项目的便利性,在新兴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功能。它还可以充分利用独特的“股权价值提升”功能,对不良资产进行加工改造,变“废”为宝,成为社会不良资产加工厂。

阶段性持股,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特有的经营方式,是一种理念化的模式,它贯穿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整个经营行为始终。它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遵照市场经济规律,阶段性地持有某个企业或项目的股权。具体就是“股权投资——股权经营——股权转让”。

股权投资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具有阶段性市场发展潜力,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阶段性资本运作能力相吻合;股权经营主要体现在对阶段性持有股权载体的改造,通过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引入有关技术提升行业竞争能力,注入杠杆资金激活资金链等,提升企业或项目价值,实现股权的增值;股权转让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个阶段性持股“生产周期”的结束,“买”是为了“卖”,体现阶段性持有。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行投融结合经营是其完成经营目标的保障,也是其完成服务于国有经济调整目标的保证。开展投融结合经营,通过与非金融企业甚至金融企业的业务融合,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能力,确保股权经营业务的顺利进行。

投融结合经营的目的是提高融资能力,是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资本经营服务,即实现“资本(融资┈投资)转换——资本提升——资本转换(转让┈理财)”的环形资本经营方式。它不同于银行企业为主的银企混业的“资金”经营,而是“资本经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长项在于资本提升,因此“资金”应用效率更高、更安全。

发展思考

按照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脉络,产品生产型国有企业始终是经济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各项改革政策往往也是以产品生产型国有企业为着力点。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以来,国有经济调整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和层次,资产经营型国有企业作为资本运作的主体,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成为各地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推手。对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健康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使命不动摇。各类职能、各种名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目的是实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整体经济结构调整。要把精力放在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上,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经营,不可贪图一时的盈余和小集团私利,把企业办成一般的国有企业。

其次,应加强法人治理结构等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自身更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应与地方政府机构保持畅通渠道,加强董事会的宏观经济判断能力。

建立投融资和转让报批及操作程序,规范运作。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防范投资、财务等风险。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重点培养或引进既懂国资,又懂资本运作的人才。董事长和总经理应该分设,并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应与被投资企业控制方保持良好的情况沟通,支持企业发展,监控企业风险。

第三,投入是为了卖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阶段性持股”,应避免自身演变成为生产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产业领导者。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完成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后,能够独立运作的项目,应尽量转让出去,需要其他国有企业承接的,可以转让股份,也可以划转股份;能够市场化的项目,向市场转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应是地方“经济增量的创造者”、“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经济活力的带动者”。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成长,银行业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迅速成长起来。纵观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业领域。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得到金融业的支持。邓小平早就教导我们,金融是的核心。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金融支持的中国民营经济及其企业在过去的过程中并没有发展到极致,而是在不利的金融环境约束下的发展。由此看来,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一方面迫切需要金融业的鼎力支持,另一方面急需登陆金融业领域,在金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的讨论。

一、中国银行业的结构性缺陷

1、金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服务对象不完整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的金融结构由过去单一的计划性的金融体系演变为正规金融体系(计划性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而形成的金融体系,如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新增金融机构,如债券和股市等)和非正规金融体系[由于过去20多年市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动生成的还没有被现行认可的金融体系]构成。正规金融体系掌握了70%以上的金融资源,国有商业银行支配了绝大部分的信贷资金供给,并以在产值中只占1/3比重的国有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为绝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少数大型民营企业例外)提供金融服务;非正规金融体系主要服务非国有经济,但尚未取得法律认可且缺乏稳定的存款资金来源。

2、国有商业银行对落后地区和民营中小企业只“抽血”不“输血”

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储蓄所)遍布全国各地,它们把居民的钱经由支行、分行,最后集中到总行,再由总行集中贷款给少数大企业。由于少数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因此这种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把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县以下区域的金融资源挪到发达地区,这实质上是一种“抽血机制”。民营企业遍布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虽然创造了70%的国内生产总值,但除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外,总量占98%的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只“抽血”不“输血”。如果不从体制上改变这种金融运行的抽血机制,民营中小企业,尤其是县以下区域的民营中小企业,永远也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3、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大银行与小企业不匹配,中小型民营银行缺位。

改革开放以后,四大银行承继了原来计划体制下高度的垄断和低效率。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我国陆续设立了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9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尽管如此,银行组织体系仍然严重畸形,垄断局面并没有打破。

与民营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对融资服务的需求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资金实力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在政府的督促下各大银行都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部(委员会),但实施效果甚微,其原因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

4、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比较高。

对于大商业银行来说,小额的资金投放和大宗的贷款需要付出的交易费用和信息费用其实是相差无几的。所有的程序和前期调查一个都不能少,企业无论大小,对它的资质、经营状况、还贷能力、信用风险、产品的市场前景等等,银行同样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调查和评估。

5、大银行的运营程序只适合大企业,不适合小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制、业务规模、审贷程序、分析指标等方面的运营程序和规程都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的,不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情况。全方位改变面向国有大企业、发放额度大的贷款的业务习惯和审批方式,适应众多民营中小企业的需要,大量开展“贷款零售”业务,需要与之相应的制度变迁、机构改革和磨合过程。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普遍推行了“信贷终身负责制”,这使信贷人员在向民营中小企业投放贷款时变得更加谨慎。

近年来各大银行都进行了结构调整,实施向“两大”即大城市、大企业集中的战略,使得原来承担的部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萎缩。它们有做不完的“大生意”,当然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这些“小买卖”。没有必要把民营中小企业列入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网”。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贷款权上收,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被撤并,大量信用社基本上处于瘫痪状况,从而形成大块业务空白,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二、民营中小贷款难

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着上述的结构性缺陷,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表现为现有正规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没有金融支持和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急需金融体系的支持的强烈反差和矛盾。

1、正规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没有金融支持

据有关部门对全国民营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的资金来源调查表明:个人劳动经营积累占56.3%,向银行信用社和集体借款占21%,向亲友筹资占13.5%,有近80%的经营者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据国家金融统计报表反映,我国对小规模民营企业贷款的比重不足贷款总数的1%。我国民营企业在过程中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资金、职工保险金、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只有少之又少的民营企业能够从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县级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融资。

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该公司是世界银行集团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分支机构)对北京、成都、顺德(广东)和温州(浙江)的民营企业的调查表明,80%的民营企业认为缺乏融资渠道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制约。它们主要依靠自行融资来开办和扩张。90%以上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其主要的所有者、合伙发起人以及它们的家庭(见下表)。在外部资金来源中,非正式渠道、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占有同样的分量。

2、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金融体系的强大支持

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为前提,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企业融资有一定的性。一般说来,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和其他融资等三种方式。由于各种融资形式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上的差别,一般来说,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最低,间接融资次之,债券和股票最高。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结构来看,企业融资形式选择的一般顺序是:内源融资-外源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其他融资)。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关键是决定各种融资形式所融资的量在企业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即确定企业资本结构,目的是控制融资风险和追求融资成本最小与收益最大。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增加投资是内在需求,选择外源融资和其他融资形式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这时,如果金融体系为民营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融资需求作好了充分准备,形成了规范的发育成熟的金融市场,有充裕的资金供给,就会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反之,如果金融市场不健全、不成熟,民营中小企业虽有融资需求却没有相应的金融市场供给资金,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就不可能从内源融资顺利转化到外源融资和其他融资形式,相应地,由于内源融资的资金总量有限,就必然制约民营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因此,融资结构不能进化就必然抑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

,大量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高民营企业正在酝酿和萌芽,高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只有获得充足的金融资本的支持,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许多八十年代就已经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已经步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面临着第二次创业,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也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大量资金。如果融资难,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就会受到严重制约,进一步会到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然而,如前所述,现有的正规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

3、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金融体系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没有金融支持,这一强烈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中国民营企业贷款难,迫使它们转向民间高利贷筹资,高利贷的高利率增加了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何在?追根溯源,在于国有银行体系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多种歧视以及相关的成本、风险与收益比。

所有制歧视:国有银行尚未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政策性贷款的比重仍然较大,由于民营经济长期处于“补充”地位和国有银行的“恐私”心理,正规金融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有制歧视。

信用歧视:民营中小企业资信能力较差。缺乏信用担保、信用识别难和信用水平低下是银行不愿给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重要原因。银行出于保证金融安全,多对民营中小企业惜贷。

贷款期限结构歧视:现有正规金融体系只是对民营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民营企业成长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企业规模歧视: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分离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像海尔这样的著名企业,是银行争贷的对象,不存在融资难;第二层是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资产和信誉的企业,也是银行争贷的对象;第三层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出于信贷安全性考虑,银行普遍对大企业“争贷”和对小企业“惜贷”,表现出一定的规模歧视。

地域歧视:大中城市资金充裕但县以下地域资金匮乏。近年来,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深入到县以下地区开展信贷投放业务,信贷资金的区域分布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一些县以下地域甚至出现资金供给空白。

成本收益比不对称: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贷款问题上要和大企业一样进行风险评估,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评估成本和单位风险系数要比大企业的高许多,但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收益却比大企业小许多,所以大银行倾向于向优势项目和大型企业贷款,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

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特点:规模小,管理缺乏规范性和性,市场开拓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市场淘汰率高,风险承受能力弱,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低,资金需求数量少频率高等,导致贷款风险系数大,成本高,大银行不敢轻易放款。

种种歧视的存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伴生现象,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经过银行业和各类企业的共同努力会逐步在市场化进程中消失。成本、风险和收益比是市场机制风险和效率的指标,这些指标是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约束下进行行为选择的指示器。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市场主体会根据这些指示器所反映出来的市场行情进行各种必需的市场选择。对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来说,既然大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成本高,风险大,就应当由中小银行来履行这一服务,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缺陷只有通过市场化、民营化来消除。

综上所述,由于诸多因素,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一个瓶颈。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只能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国内金融业改革和向国外金融业开放,促进中国民营金融企业的生成和成长。三、民营应当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民营已经占GDp的70%,但民营经济在金融领域的比重几乎等于零。这就是说,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的20多年主要在非金融领域生成和成长,这对中国民营企业过去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个缺撼,但对中国民营企业未来的成长来说正是个尚待开发的生存和空间。现有的银行体系给民营银行留下了很大的市场空白,民营资本应该尽快组建民营银行抢占这一市场,填补这个空白。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的成长,完成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其意义不仅是民营金融企业的成长本身的,而且还解决了前述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缺陷问题,进而也解决了非金融领域的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可谓一石三鸟。

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中的生成和成长的现实选择是:

1、把已经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得到认可的民间金融机构改造成符合市场经济和法律要求的民营中小银行

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民间借贷市场十分活跃。浙江台州等地区创立的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形成了民营企业与民营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在存贷款总额上都大大超过了国有银行,而且信贷资产质量非常优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浙江台州的城市信用社,这个民营银行只有2%的坏帐。

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出现是由于正规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民营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民营融资者(民营企业)的资本需求,民间资金的供求双方只能在既有正规金融体系业务范围之外或旁边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从而拓展了新的金融市场空间。但是因为这类融资活动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基本上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缺少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高利贷等违法活动就在所难免。同时这种刚刚兴起的民间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很低,是依靠血缘、亲缘、朋友关系和地域关系而非信用关系运营的,因而与现代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通过规范和重构这些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和法律行为,就可以把它们改造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和民营中小企业需求的民营中小银行。

2、创造小流域金融微循环体制

创造小流域金融微循环体制(比如互助性、合作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和模式),使本地区、本社区的资金能够在本地区、本社区内循环流动,服务于本地区、本社区民营中小企业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整个金融业资金循环的微观基础,可以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只“抽血”不“输血”的局面,从制度上保证各地区、各社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就地解决资金供给。

3、完善金融中介组织

加快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民营化、社会化、市场化改造步伐。一是成立风险担保机构,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担保领域,通过市场化运作化解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营风险,降低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的风险系数、评估成本,从而促进银行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放款的力度。

二是组建民营“金融公司”,从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批发”资金,再以“零售”的方式贷放出去,其中的“批零差价”成为“金融公司”的运营费用和利润来源。国外的金融公司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状况、信用状况了如指掌,对市场的行情很熟悉,它们的小额放贷业务,风险控制比较好,运行比较平稳,既降低了大商业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成本和风险也极大地满足了中小客户对资金的需求。相信我国新组建的民营“金融公司”也会具有这些优势。

三是从法律、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从制度上强化信用环境就可以降低信用识别难度,提高信用水平,强化信用担保,大大降低贷款和放款的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促进资金的快速流通和循环,支持实体经济的加快发展。

3、开放金融领域,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规定组建民营中小银行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在现实经济中,金融体系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组合,最有效的金融结构取决于一个社会中的企业、产业的性质。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资金密集型的大企业和产业为主,其融资渠道以从大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为主。如果一个经济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则有效的融资方式应以中小银行贷款为主。这种金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决定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大银行等大金融机构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成本很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2001)

组建民营中小银行的经营者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最容易了解到地方中小企业的情况、经营作风、企业效益、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可以降低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较高的成本,从而还可降低对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价格,又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甚至有所提高的条件下满足非金融领域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壁垒,允许组建民营中小银行,一方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业领域成长和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鼓励金融领域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必需。

4、把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适应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民营金融企业

把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为股份制性质的民营中小银行是发展农村金融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小流域金融微循环体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减少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溢,一方面为农村民营中小银行的生成找到了现实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支持了农村民营非金融企业的生成和成长。

综上所述,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角度来考察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格局,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通过金融组织创新,组建各种形式的民营金融企业,一方面可以创建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过剩以及民间大量的剩余资金与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畅通对接的多种渠道,这样就会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缺陷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各种民营金融企业的组建,其本身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生成和成长的重要方面和重要。:

1、李阳:《从民营的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2001年第2期

2、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 管理出版社,2000年10月。

3、罗君:论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 《金融与实践》2001年第8期

4、张世贤:民营企业发展需突破金融约束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年第41期)

5、中国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与发展》(2001年第3期)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9

【关键词】资本运营国有资本元化投资

一、资本经营的涵义

资本经营即是资本运营。简单地讲就是资本的策划和管理。经营的目的就是为着资本最大增值(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增值就必须流动与组合。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流通构成产品经营,其经营主体是总经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构成资产经营,企业内资产经营的主体也是总经理;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构成资本经营,资本运营的主体则是出资者——股东大会及其人——董事会。能直接获得利润,实现资本增值的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而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则是为企业产品经营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服务的。其中资本运营是第一层次的经营,产品经营、企业内资产经营是第二层次的经营,三类经营相辅相成,构成企业经营的系统工程。

二、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本流失严重。

在企业改革中,由于面临企业结构的整改,资本运营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造成大量的资本流失。造成资本流失的只要原因有:①企业有意压低资产价值;②企业改革扩大了不良资产的范围,转移库存资产;③不择手段的提高成本,扩大了企业负债和亏损,挂账停息;④一些企业领导人擅自挪用国有财产,无偿或低价出售国有财产,或是低价出租给私人企业等等。在企业改革中,由于内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许多资本漏洞,导致多因素的资本流失现象发生,阻碍了资产的合理分配与重组。

(二)在资本运营中企业盲目追求企业规模。

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有的企业盲目追求企业规模,把企业的资本运营目标定位在了企业的规模上,不考虑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未来企业的市场潜力和资源供应情况不清不楚,盲目选择企业间的联合和兼并,甚至组建跨地区或是跨国际企业,忽略了自身的资产状况和管理能力,导致企业在没有资产、没有技术、没有管理的情况下运营资本,使企业面临倒闭的境况。

(三)资本运营着素质有待提高。

资本运营需要的就是高智商的运营专家,企业的资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运营人士的运营能力上。而我国国有企业大多缺少专业的成熟的资本运营人士,或是资本运营者素质较低,不能满足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备熟练资本运营知识的富有实战经验的运营队伍。目前,企业的资本运营者逐步进入高学历知识结构,单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运营管理需要科学化、规范化。

(四)国有企业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转型后其资本市场的建设并不完善,加上我国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起步较晚,运行机制不规范,导致企业的资本市场发育步伐缓慢。具体表现在产权交易市场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的规划,再加上政府的外部的强大推动作用,使产权交易缺乏规范性,政府立法的滞后性导致了全产行为的不规范性等。行政化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首要制度缺陷,由于政府的严重介入,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行政化发展。另外国有市场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性。证券市场的产权关系不明确,没有主体的市场主体,缺乏正常的市场竞争价格,不能参与市场的有效竞争,这都是我国证券市场资源流失和资源组合不健全的表现,为我国的国有资产不良运营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根源。此外,我国的国有企业证券市场结构普遍比较单一,缺乏重要的证券制度。例如,我国的证券市场只有股票和证券等现货市场,期货或是其他金融产品比较缺乏。最后,对比其他企业的证券市场,国有企业的证券交易严重缺乏价格市场基础,在证券市场上价格没有竞争优势,不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资本运营市场的起落不能正确的表达供求关系,价格失真,不能担当起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五)中介机构不规范。

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主要就是针对资金的通融、产权交易、资产重组等进行的,运营起来需要有广泛的正确的信息来指导,并且具有专业化的分析和资本市场的操作能力,这些专业化的需求,单纯的依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往往是不能满足运营需求的,也实施不起来。因此,国有企业一般都会选择那些具备高度知识的专业机构,通过他们的中介服务来完成运营计划,这种中介多为投资银行。但是投资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发育较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服务能力,对企业之间的并购和财务管理并不深知,加上服务意识淡薄,不能提供完善的中介服务。这也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信息风险的扩大。

(六)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由于我国的经济市场发育并不完善,所以目前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结构重复严重、主要优势不突出,没有形成群体优势、技术水平低,产品雷同、产品更新换代慢、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小,没有核心竞争竞争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等。

(七)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不健全。社会统筹层次低,管理和服务的程度不高。在社会保障制度中,除了养老和失业保险,其他保险失业均在试点阶段,没有全面统筹计划,覆盖面积狭隘,待遇水平严重存在偏差,企业负担比较大。

三、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对策

(一)资本经营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资本运营与企业的发展关系,既要认识到将资本运营作用于企业,发展企业是资本运营的工作重点,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又要充分认识到搞好资本运营是存进企业发展的保障。另一是要处理好基础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关系。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仍处于理顺关系,规范管理的阶段,因此要加强有关制度的基础建设,研究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政策,形成系统、全面的运营制度,着力于管理的创新,立足近期,提高经效益,放眼未来,壮大实力。

(二)培养一批专业的资本经营队伍。

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与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资本经营的成败与否,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资本经营状况。要培育真正的高素质经营者,就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即建立完善的资本经营培训课程,设立资本经营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建设培训基地等,此外企业内部还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经营人员实施相应的福利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加快企业的建设步伐,营造资本运营的微观基础。

部分学者提出单一的产权结构缺乏社会化监督机制制约了企业的资本运营。因此建立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变革产权,使产权边界清晰,进行有效的产权交易,是实现企业资本运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通过产权变革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模玄进行资本运营。才能调动产权主体的积极性,才能使财产的所有者自觉地进行资产运营。

(四)加强资本经营的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财务工作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此,外经贸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通过利益机制控制成本的效果。②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帐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五)加强中介机构建设。

中介运营机构对企业的资本运营关系重大,加强中介机构的建设就是给企业的资本经营加上了一道保障墙。在中介建设中,最好如经融机构、信息网络、资产评估所的建设与管理,使中介更好的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服务,为企业兼并和收购,提供财务和投资咨询等中介活动,让企业更加轻松的进行资本经营计划,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

(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我国的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市场。在资本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企业被兼并或是破产,要降低企业的破产了就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步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创建企业以外的保障制度体系,具有规范化管理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稳定的社保基金,和有效运营机制,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资本经营。如:对于那些历史资本负担过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将企业的部分资产变为社会保障基金来弥补企业的社会保障欠账资金。

参考文献:

[1]赵三渊,曹杰.资本结构优化及资本运营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7).

[2]王学东.国有资本运营机制重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0

【关键词】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基层行;经营行为;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131-03

【基金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资本管理”课题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健,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银行经营管理。(江西南昌330008)

课题组组长:罗健;课题组副组长:张毅、冯晓东;课题组成员:钟莉萍、卢清萍、陈瑞浔、谢建国、艾峻、尹小明。

随着巴塞尔协议新标准的执行,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外部监管和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建立起资本约束的理念和机制,运用经济资本管理等先进管理工具,促进经营模式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资本的硬约束下,作为整个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执行层――基层行如何调整经营行为,实现由传统的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而走出一条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新路子,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行为的特征及缺陷

在传统经营模式下,由于经营目的的缺失或模糊,经济资本并未成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或基础,而是成为拼规模、比速度的标准。基层行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经济资本的占用量(规模),而不是占用质量(结构)和占用效率(经营成果),增加存款往往不计成本,发放贷款也往往不顾风险,设点增员也可以不讲效率,等等。

(一)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行为表现的特征。传统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不顾效益与质量而片面强调规模与速度。这一特征在基层行的经营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进行经营决策时以发展规模和速度要求为依据。其次,制定经营计划时片面下达各项计划指标,指标之间既不管数量上的关联关系,也不管结构上的配比与效率。第三,基层经营者在经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片面追求完成指标任务,只关注某项计划指标的完成,而忽视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整体资产的创利水平。第四,经营中盲目追求信贷规模、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第五,强调外延式扩张,片面理解竞争实力,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不顾效率设点增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二)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行为存在的缺陷。随着经营条件和经营环境的转变,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行为的缺陷暴露无疑,具体表现为:

1.经营目的模糊而缺失。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是内在的经营利润最大化,而是外在的规模扩张,这就必然导致经营决策“空心化”,基层行的经营行为也失去了正确的发展导向。

2.主营方向不定。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的经营对象(产品)和经营方式基本趋同,经营者所追求的并不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利润,而只是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其结果必然造成经营重点不突出。基层行之间也缺乏经营特色,无法表现各自的经营活力。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定位,各行的现有资源无法与经济资本实现最佳组合,从而使资源难以得到最优利用而形成浪费。

3.营销理念异化。由于更多地关注了某项指标的数量增长,而忽视对客户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合理安排(优化经营结构的要求),客户经理可能异化为产品经理,客户营销行为也很容易异化为产品推销行为,这无疑与现代银行的经营要求是相悖的。

4.经营成果失真。银行的资产业务都必须承担可能存在的或可能预见的风险成本,其经营成果最终将体现为在扣除各项现实成本和潜在风险成本后所取得的利润。经济资本成本作为一种体现不可预期的风险资本占用成本,是基层行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在传统经营模式下,这一因素却未纳入基层行的经营管理范畴,相反,为了达到完成计划指标任务,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对现实经营成本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使经营成果完全失真。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基层行经营行为在传统经营模式下所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已演变为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以及在其主导下形成的资产负债经营结构在新的经营条件下已成为实现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的桎梏。

二、eVa经济资本控制下基层行经营行为的变化

实施eVa经济资本控制经营模式,对基层行经营行为产生的变化将是战略性的和全面性的。面对eVa经济资本控制下新的经营业绩考核方式,基层行应认真加以研究,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色与当地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改变经营模式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低风险资产业务、低成本负债业务,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扩大利润总额,实现经济增加值的可持续增长。

(一)基层行经营行为的战略性转变。eVa经济资本控制下基层行经营理念、经营增长方式、经营结构调整、激励考核机制、营销服务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将发生新的、战略性的转变。

1.经营理念由追求利润向追求价值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理念更多地体现在利润最大化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成为基层行经营的主线和主导。eVa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模式,由于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基层行经营理念将更多地体现在价值最大化上,“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中心”将是基层行经营的主线和经营出发点、着力点。

2.经营定位由以市场为基础定位向以市场和风险控制相结合为基础的定位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由于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经营考核均体现在利润最大化上,因此,基层行在经营定位上是以金融市场资源为基础,以收益率最大的资源为经营目标而进行经营定位的,这种定位最大的缺陷是对风险控制的忽略。eVa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方式,由于实行经济资本控制和风险控制,基层行经营定位将以金融市场资源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前提,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定位,经营定位体现在价值最大化上。

3.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由规模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推行eVa考核,对基层行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将产生以下变化:一是增长方式由规模增长向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经营模式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基层行在经营增长方式上依赖的是规模增长,以数量规模增长来实现经营效益的增加;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模式,由于以风险控制为基础,强调以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为前提创造更多的利润。基层行如果仍以规

模增长为增长方式,将难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因此,必须以资产负债结构最佳组合为增长方式,向结构优化寻求利润最大化。二是经营方式由金字塔向多元化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经营呈现出金字塔方式,即以收益高、风险高的资产负债为发展重点,导致资产流动性不强,非预期损失难以控制。在经济资本控制的经营模式下,基层行将不再以收益高、风险高的资产负债作为发展重点,而是以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的多元化业务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4.激励考核机制由产品激励向价值贡献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激励考核机制是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对员工的激励考核和业绩评价更多地体现为产品激励。实行经济资本控制后,基层行激励考核机制必须将员工考核机制建立在价值贡献基础上,员工业绩评价必须以价值贡献为前提,即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进行考核,由此引导员工经营行为向追求价值转变。

5.营销组织结构向综合服务型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基层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以产品营销为基础建立的分品种营销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未能充分显现出客户的贡献度,未能按客户类别、风险程度、价值进行差别服务。经济资本控制模式下,基层行要获取最大的经济增加值,则必须全方位以高中低端客户作为经营的基础,实行综合营销,以提高客户贡献度,减少成本支出,营销组织结构必须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二)基层行经营行为变化的主要途径。鉴于基层银行当前的资产状况,在业务发展上,除合理发展一部分贷款业务外,重点发展不占用经济资本的中间业务、少占用经济资本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和表外业务,如全额保证的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业务等,降低经济资本占用,重新配置经济资本,调整资产结构,充分考虑经济资本回报率、成本、经济增加值和风险等因素,真实反映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eVa经济资本控制下,基层行实现经营行为变化的主要途径有:

1.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在内部资金集中配置价格和资本配置、资本限额控制的指引下,本着eVa最优的原则,对资产、负债业务等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按照存款收益曲线提示,调整存款业务存量和增量结构。基层行的各项存款业务(包括其他方面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金集中配置改革以后,按期限以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向上一级分行集中。这样在内部资金集中利率和法定存款利率之间就形成了不同的利差,从而得出存款业务收入曲线。存款业务收益曲线表明:存款的期限越长,收益越低。活期存款的收益率最高,现行利率水平下达1.17%,分别是5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的7.8倍、1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的2.79倍。因此,在当前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导向下,加大活期存款占比是增加基层行eVa的重要选择。二是遵循资本节约、价值增值的要求,调整资产业务结构。以一般意义上的信贷资产为例,一方面,信贷资产可以带来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在集中配置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要付出筹资成本和资本成本。根据不同信贷资产法定利率收入与其当前相对应的筹资成本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可以看出,在信用成本、费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就提高eVa而言,个人类贷款相对盈利空间较大,其直接原因就是资本配置系数较低。

2.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对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与表内资产负债相比,中间业务具有收入稳定、服务性强、风险较小的特点,它不需增加信贷投入,不占用信贷资金。在经济资本的约束下,基层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产品,积极发展业务、结算收费业务、对公大额取现收费、电子银行、受托理财等新型业务,重点发展非融资性保函及其担保、信用证、财务顾问等能创造大额中间业务收入的业务,并对多种业务实行捆绑式组合营销,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客户综合价值贡献度。中间业务由于不分配经济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相对较高,是当前乃至相当一段时间内基层行经营行为的战略性业务。

3.加强客户结构调整和维护。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基层行要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在客户结构上,目前,各基层银行普遍奉行的是大户战略,大户战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但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银行与大客户对等的谈判地位有可能丧失。如在利率的市场化条件下,大客户对银行的利率会提出优惠政策,导致银行利差很小,甚至出现负数,不能带来银行经济增加值;中小客户尽管风险高,但收益也高,银行可以通过相应的定价手段转移和控制风险,找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平衡点,并对低端客户(包括没有效益的同业存放)负债业务应当实行有偿服务的形式,以逐步改变“免费午餐”甚至“亏本经营”式的负债经营模式。而且基层行面对的客户大部分为中小客户,如某支行至今年10月末,5万元以上的存款户数只有1979户,占整个户数的1.1%。因此,基层银行要努力实现从优质大客户为主向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转变。基层行要以个人客户为依托,通过个人客户关系营销系统,利用识别引导、接触营销、业务处理、关系维护等手段,在做好优质客户、存量客户的维护与价值的深度开发的同时,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

4.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对基层行而言,加强成本控制的着力点应当是调整负债结构、减少无息与低息资产占用、节约营业费用等。一是要着力调整负债结构。要通过增加低成本活期存款、用中间业务产品替代高成本存款方式,进一步增加低成本负债的占比,降低负债实际利率,从而减少成本支出。二是严格控制无息、低息资产占用。通过勤调度,进一步降低人行存款、现金占用,节约成本支出。通过限额管理方式,压缩其他非信贷资产占用水平。三是加强营业费用管理。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活动,按照收益率使用营销费用,进一步加强营业费用管理,切实做到营业费用适度合理。

5.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从1999年起,大部分基层行对金融市场采取“抓大放小”的营销策略,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随着近年来对公存款市场增长放慢,国有企业贷款风险加大,一方面银行被隔绝在资本市场之外,银行原有的经营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个人金融需求日益强烈,为银行进一步拓展个人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使个人金融市场能够拓展,基层行应首先研究消费群与消费市场,按照收入水平将消费分为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各个消费层次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每一层次的还本付息能力、一般信用状况、现期消费结构、消费偏好,以及剩余收入的预期消费结构,例如养老、子女教育、应急、投资、购置高档消费品,等等。同时,收集有关的消费品种类、市场价格等信息,确定每一个消费层次在现有收入水平约束条件下愿意通过融资方式购买的消费品种类,以及能够接受的个人金融产品种类,再结合银行自身规模实力、网点分布等特点,最终确定自己竞争与开拓的重点消费群、重点地区与重点个人金融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与长远发展战略,并预先计算与严格控制开办个人业务的成本与费用,防止因过度市场扩张而出现经济增加值为负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