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十篇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十篇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12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1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求为水利建设更好地服务。水利工程技术档案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档案工作的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意识。当前,要努力增强以下几种意识:

(一)贴近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一切工作的大局。档案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着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要努力克服那种把档案工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做法,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档案工作定位在促进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点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改革、开放意识

要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自我封闭的意识,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改革力度,逐步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作运行机制;扩大档案工作的开放程度,使档案工作走出“深闺高阁”,走进社会,走进群众,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三)竞争与协作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档案工作只有引进竞争机制,才能产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的强大动力。“广、博、精、快、准”,是信息化社会人们利用信息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使档案工作走上整体化协调发展之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来说,工程建设与实施是管理单位的中心任务。档案工作应紧紧围绕工程建设与实施来进行收集、分类和保存,积极为建设管理实施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且应该定期对各工程项目部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档案工作形成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

二、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和形成有利于档案开发和利用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档案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不断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逐步建立一套覆盖全社会(或组织整体)的档案信息收集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信息量大、面广,仅靠档案工作部门很难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档案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力量,走联合开发之路,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大档案”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科学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要按照档案工作的规律,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和量化,建立科学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使每个部门和每一名档案工作者都目标明确、责任清楚。

(三)建立一套能够提高效能的奖惩机制

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进行严格考核,做到奖罚分明,把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干劲和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各工程项目部的档案管理,应该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出台有关考核办法,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覆盖全单位的档案收集和管理的工作机制。

三、手段创新

(一)档案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档案工作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抓住机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的手段进行改造,在档案载体、档案收集、档案传播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档案载体的创新,就是要在沿用多年的纸质档案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方便、快捷、准确的新型电子档案,并要在电子文件的归档、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各个环节加强研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在档案管理手段创新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的创新,就是要积极推进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检索、编研、统计,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效益,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把馆藏档案所记载的信息资源迅速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和信息输出量。档案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行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目标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在搞好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档案的网络工程建设,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开放式、全天候、交互性的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打破档案信息传输的瓶颈,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检索和查询所需的信息,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与利用方式,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推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创建水利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大力发展网络设施建设,实现水利工程技术档案网上检索、统计,更好的为水利建设服务。

四、理论创新

(一)档案管理理论创新的侧重点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研究面对电子档案这一新型档案载体的广泛应用,我们必须在概念的认定和诠释、法规与制度建设以及数据处理、信息规范和网路安全等诸多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标准,以确保电子档案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其次,还要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优秀成果,加以整合利用,跳出就档案工作研究档案的小圈子,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创建适用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档案工作理论。

(二)档案管理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2

关键词: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发展趋势

一、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专题突出、周期长、专业性强

专题突出,卫生健康部门医学研究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个专题过程完整,有利于档案的有序整理。周期长,医学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涉及的科研知识内容比较多和范围较广,有时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这就导致卫生健康部门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较长的周期性过程。专业性强,医院医学科研管理工作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档案的管理,进行相应的编码,有序地进行档案的分类和整理。

(二)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量不断地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疾病日益侵蚀着人们的身体,使人们猝不及防。因此,需要加大医学科研研究,既导致医学科研档案数量不断地增加,又会导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量增加,势必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载体形式多样

医学研究不仅周期长,而且过程复杂,形式多样。不同的研究项目有不同的载体形式。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载体形式多样,记录研究结果的材料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它既包括光盘、磁盘等硬件,也包括文字、奖状、报纸等实物。它既包括电子,也包括纸质。虽然电子化医学档案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医学档案的特殊性,纸质档案还是居多。未来人们会普遍使用电子档案。比如说,缩微医学档案等新形式不断地出现,其实用性逐渐地加强。未来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将其运用在医学界。载体形式多样化,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为未来医学科研的深入发展做铺垫。

二、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现代信息技术在迅速地发展,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信息化。在工作中逐渐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可阻挡地历史潮流,有利于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地顺利开展,实现医学科研档案科学化管理,促进医学科研档案体系更加健全。

(二)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日益现代化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数字化档案等方式,建立起兼具档案信息开发和运用等功能的完整系统,逐步地实现档案的管理现代化。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超越时空的局限,获取档案信息,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医学档案管理者会越来越借助现代化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档案信息的最大作用,让人们快速地获取一部分自己需要的科研档案信息,让人们了解一部分医学前沿的动态问题。

(三)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流程日益优化

随着医学科研实践的深入发展和专家研究科研领域逐渐地扩大,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流程日益创新,并逐渐地系统化与合理化。1.新项目建立档案追踪袋。通过档案追踪,将档案信息加以整理,并将归档的要求提前告知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定期检查。这是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流程的初始阶段。2.归档。采取归档责任制,对于每一个课题,派专门的人员收集科研信息,并定期与档案管理人员沟通。3.建档。对真实的科研资料可以进行验收之后,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建档,在建档之前,对科研成果进行检查,要求科研专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检查档案的管理是否完整。

(四)管理手段日益提升

科技在进步,医学科研管理手段日益创新。现代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使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受到医院档案管理者的重视。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手段日益创新,显示出日益突出的地位。1.电子档案效率更高。人们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档案信息,只需要相关的人员在网上进行相关的检索,就能迅速地找到你想要的档案信息。科研档案一旦录入,科研人员随时随地就能获取需要的档案信息,简单方便、高效。2.充分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档案网络平台进行搜寻,操作简单。通过电子档案,可以减少传统的纸质档案寻找文件繁琐的弊端,可以超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地利用科研档案。例如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的时候,需要本科的成绩单,本科是在外地读的,这时候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中申请档案成绩打印,十分方便快捷。医学科研管理手段日益创新,未来可以让机器人实现管理。

(五)管理理念日益更新

传统档案管理思想是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一种等的思想,态度消极,比较懒散,比较被动。原因是工作累,时间长,工作人员没有那么多的耐心。档案管理者只有等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会比较主动,才会对年度档案进行有序整理,并加以分类,这样做比较仓促,没有细致地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科研档案,许多档案积满灰尘,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现代科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很多人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例如,管理者的积极性增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性日益增强,积极、主动地投入档案管理中,具有超前管理和全程管理思想。从课题项目立项开始,全程跟踪科研项目的进度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要付出较少的时间,实现最佳的管理,这样对于档案管理者来说,难度较低,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六)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更加公开化

医疗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地保密,一般的人是很少能够接触到这类档案。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科研档案的要求更高,将不仅仅只是对治疗信息的查阅,更希望医疗科研档案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不用亲自到医院去查档案。医疗科研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多种检索工具,提高管理水平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要实现医疗科研档案管理的公开化,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与现实情况结合,真正走到人群中去,确保网上信息的真实可信。因此,未来的医学档案借阅会出现生活中的各方面,如通过医学档案网站进行查阅了解,在各公共借阅点查看等等。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3

关键词: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新思维

以电子文件为载体的档案是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档案形式,其与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相比,具有存储量更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易于携带、分享更快速便捷等特点。目前电子文件已经基本实现了档案化,但是对于这种新载体形式的档案管理体系还尚未形成,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水平较低。但是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是未来档案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对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对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现状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管理新思维,以相关人士参考。

1、站在战略的角度思考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

从目前我国的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尽管有学者对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并做出很多研究工作,但事实上只有档案界才对这件事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其他行业领域对其认识理解水平都很低,也很少给予相应的支持。就以档案界内部来讲,存在研究内容存在偏差的问题,不能全面详细的对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另外,各个档案管理单位对现有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多是自己摸索出的管理方法,规范性和统一性较差。总的来讲,当前的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工作并没有放在一个统一的高度战略位置为考虑,要将其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来看待,建立相应的发展战略目标。如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全面推进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湖综合采取开放性思维,实现电子文件档案资源共享,尽量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当然也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发展。要积极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国家对战略资源的全面控制。

2、从策略的角度出发思考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

电子文件档案所涉及的专业较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能形成各自的电子文件档案,因此其管理起来较为复杂繁琐,并且要想实现电子文件的档案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并非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用策略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首先要向外突围,使档案管理走出传统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实现档案管理的开放,要获得一定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准确的收集各类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以促进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另外,还要采取对内整合策略。这主要是针对档案本身所具备的原始性和分散性而言的,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电子文件档案的来源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为复杂,门类、载体、记录方式呈现多样性,都给资源整合带来棘手的难题。所谓“整合”就是通过行政、法制、技术等手段将形成于不同时间、空间、背景和作者的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和组合,实现信息资源结构和配置的优化,以满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为此,档案专业要强化资源整合的意识,明确资源整合的目标,掌握资源整合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整合,使归档电子文件真正成为跨越时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资源,使人类的数字化记忆得到有效的延续。

3、求真务实,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

近十年来,我国档案界蓬勃开展了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对于理论发展,实践滞后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不少研究成果经过鉴定后束之高阁;不少档案或相关信息管理人员对电子文件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少单位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还未真正起步。实践的滞后必将制约理论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普及传播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并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形成良好互动的关系。要选择好发展的突破口。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蓬勃发展,档案部门参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是利民、利政、利档的实事工程,即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然而,由于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等历史原因,档案部门实际上很难做到“参与”。为此迫切需要从机制和法制上突破,将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归档管理的要求纳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度、规范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去,使档案部门真正掌握归档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控制权。以机制突破来说,可以采用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方法,由档案部门与信息技术开发公司联合,解决电子文件管理的若干重大课题。也可以通过签定协议、合同的方法,解决信息供求双方“权”与“利”的关系问题,使电子文件资源的收集、交换、共享建立在“双赢”和“互利”的基础上。

与其它社会资源一样,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应当讲究集约型增长,避免粗放型增长,当前我国档案界正致力于电子文件归档和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成效斐然,但也存在仅注重量增长,而忽视质提升的倾向:其一是盲目数字化。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单位的纸质档案本身价值不高,利用率很低,如今不加选择地进行数字化,或在扫描、存储、著录、组盘等处理过程中忽视质量控制,既不能起到优化资源的作用,还会浪费宝贵的人力、物力。其二是归档处理简单化。有些单位对电子文件未实行有效的前端控制,未实行元数据采集、封装,未实行归档范围、版本、存储格式的有效控制。这种电子文件的档案价值必然打上问号。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订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估、控制办法,并精心组织实施。

4、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档案事业发展中,电子文件档案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信息量更大,种类更多,依靠传统的纸质载体很难满足信息档案需求,电子文件必然成为主要的档案载体形式。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档案管理水平,改变档案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4

【摘 要】科学化档案管理是解决当下日益繁重的档案管理任务与有限人力、物力和资源矛盾的最佳方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科学化档案管理的作用;现行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需科学化等问题。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科学发展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历史记录的宝贵财富,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参考资料。医院档案管理对医院发展、医学研究乃至医疗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医学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科学化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使医院管理者通过多年档案信息的收集、汇总、加工、储存、分析过程,形成科学决策的有效依据,使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工作服务,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档案管理科学化有利于医院的综合发展。通过对各项医疗指标、技术指标的数据分析,为及时调整医疗技术手段,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对各种医疗设备性能使用率的准确分析,能够保证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效果。

二、现行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利用率较低。很多医院还存在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思想,对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从而忽略了档案的科学管理,导致了医院发展的连续性断档和历史资料完整性的缺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利用率不高。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在现行医院管理中,目前多数从事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仍需学习改进,存在知识面窄、学历低等问题,未经专业化培训。而且医院将重点只放在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上,没有培养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意识,更未将其纳入培养计划和要求,导致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趋势。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档案收集效率偏低,管理分散,缺乏信息资源整体统一性。大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对纳入档案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更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由于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数据都丢失了,阻碍了医学研究的发展。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从而使现代医院的发展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四)档案管理设备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都已经落后,甚至老化,而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硬件投入不足,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如房屋不足,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甚至于在这个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时代,仍然停留于手工收集、检索水平上。信息量少,工作效率低下等现状,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三、档案管理需科学化

(一)科学配备现代化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化档案管理,是与现代化科学与技术接轨的管理方式。随着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使用现代化设备必不可少。需改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电子档案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统计等工作。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顺应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发展的趋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化、精确化、现代化和高效化。通过构建网络电子档案服务平台,把收集整理好的众多档案构建成档案查询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化和网络化,为更多的医学研究者提供可靠有用的资料来源,共同促进现代化医学的进步。

(二)科学分配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分配档案管理人员,需考虑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只有分配的管理人员科学合理,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确保档案工作万无一失。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能够很好地做好档案的收集、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编研工作,还应具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有效地保护档案,以及在档案受到侵蚀和损坏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现代的网络时代,档案在从纸质时代向电子时代转换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具备电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在这个时代,医院档案正在由手工的、封闭的传统模式向自动的、科学的、开放的电子模式转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防止档案的丢失、破坏和篡改。档案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是科学档案管理的必要条件。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必不可少。医院既要开展岗位培训学习,也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5

关键词: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随着水文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档案的管理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传统的纸质水文档案的管理工作极为繁琐,并且不利于查阅和备份,很容易出现遗失等现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水文档案管理带来了新契机,电子档案成为了水文档案管理的主流。但是,在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不断熟悉电子档案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和完善,为水文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性支持。

1水文电子档案的优势

水文电子档案是水文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1)系统性和独立性,水文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只需主要记载不同区域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速、雨量站点等相关观测数据,使得其自成系统,整编后的独立数据系统可为水文或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2)连续性,水文观测数据是一个常年观测积累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水文特征或者降雨量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对于后期的特征预测也是建立在已有观测数据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水文电子档案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其为工程建设、科学研究等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实效性,水文数据观测过程是在自然界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的,不同时段的水文数据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水文电子档案能够保证水文数据定点、定时观测,并且对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2电子档案的缺点

虽然电子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便于资料的查阅。但是,电子档案受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数据记录、保存、调用过程需要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配合。因此,计算机本身性能的不稳定性会对水文电子档案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硬盘等的损坏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等现象;同时,数据库的数据也容易遭受不法分子的窃取。

3加强水文电子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调整管理理念,进行分类管理

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对各类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此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档案分类管理要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水文工作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在分类管理中,制定规范化的分类标准,可按地下水、地表水、水质三类标准进行归类,并对其水位流量、蒸发量、降水量、含沙量、水环境以及地下水动态等详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到各类之中。同时,也可以结合档案形成规律和特点,建立完整的目录体系,便于数据统计以及查阅。在电子水文档案中建立多级分类目录,对分类目录进行首字母和页码排序;对于不同的水文档案进行编目、立卷等。

3.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数据存储安全系数

电子档案的存储是建立在存储介质基础之上,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存储介质损坏等突况发生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应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例如可设置用户权限,针对用户的不同身份开设不同的使用权限。其具体措施为:首先,控制入网访问权限,通过身份验证的方式避免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其次,控制使用权限,制定用户对目录、文件、资料的操作范围,超出范围使进行操作阻止,以此防止非工作人员的不良操作;最后,控制防火墙,针对不同的网络层进行防火墙控制。在此基础上,可采取云计算机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因系y或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

3.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子水文档案管理不同于纸质档案管理,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强化期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例如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对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要求员工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进行实操演练,熟练掌握水文电子档案系统,并对存储位置、目录体系进行系统掌握。在此基础上,针对培训内容组织基本技能测试,考评成绩纳入员工日常工作考核之中。同时,定期组织优秀员工交流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工作人员,增强其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水文电子档案真实记录了水文活动数据,为水利工程、防洪救灾、水资源综合管理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完善水文电子档案,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仍有疏漏,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最终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司井丹.关于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10):180.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6

关键词:供水管线电子档案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K28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数字设备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电子文件应运而生。对供水企业来说,与此相关联的供水管线电子档案即可以动态地反映地下管线现状。而且由于电子档案是立体的,动态的,故能大大提高利用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目前供水管线电子档案在收集存档和安全保管等方面,尚存在着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一、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管理的需求分析

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管理部门必备的信息处理系统,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系统既包括了对电子文件的处理和档案借阅信息的处理,还包括了对档案静态信息的处理,这就要求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必须有一定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实用性、自动化都很高。目前,供水公司通常都由总部和多个水厂和营业分公司组成,由于供水公司的分公司通常都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因此地理位置各个子公司之间距离较远,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一些供水公司供水管线档案的管理还都停留在纸质管理的阶段,而地理位置的距离又导致了档案的移交和传递困难,而在分公司的供水管线档案档案交给到总公司后,总公司的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重新进行整理,大量的供水管线档案直接导致了工作的繁琐复杂,很容易在档案的整理中出现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国的一些供水公司对供水管线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通过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应该考虑到供水总公司和各个分公司的需求,在对供水管线电子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二、做好供水管线电子档案与供水管线纸质档案双套制

供水管线电纸质档案作为原始记录和凭证,具有不可更改性,且保管年限较长,例如在供水管线历史档案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纸质档案来保存的;电子档案则较易于更改,且不留任何痕迹。同时,由于电子档案的保管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当电子档案赖以支撑的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电子档案作用就不能发挥,纸质档案此时更能体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纸质档案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易于保管,保密性比较好,对保管条件要求远不如电子档案。诸如此类,供水管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如何相互并存应当引起各方重视。

由于供水管线工程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经常处于更新调整状态之中,现在存档的信息数据,在一定的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原有的信息数据就可能会得到更新即失去利用价值,对其数据存档的必要性有待研究。合理确定存档的时间节点,既能适当保存历史数据,满足资料存档的需要,方便日后工作研究和数据分析,又能优化电子档案数量和质量,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以达到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的目的。所以要做好管线电子档案与管线纸质档案双套制管理工作。

三、供水管线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管

供水管线电子档案有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地震、水灾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时,其安全保管问题值得关注。任何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中生成的数据,都需要由相应设备进行阅读和处理。随着计算机系统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再过若干年或更短的时间,对于管线电子档案来说,依靠原有设备存档的数据会因系统版本的不兼容,在新设备上就会出现不支持原有数据的情况,从而难以上机阅读,那么原有存档的信息数据就空有其外壳,成为无用的摆设,完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由此造成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通常可采用备份、异地保管的方式,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但由于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的随时更新,这里需要特别解决电子档案何时备份的问题,是按年度备份,或者按季度备份,或者其他时间节点备份。总之,需要掌握合理的电子档案备份时间,特别是通过建立两套或多套电子档案备份文件,当一地因意外引起电子档案不可使用时,可以使用另一地的备份文件进行电子档案的恢复,从而有效保证供水管线电子信息的安全性。

(一)创新思维,转变观念

管线电子档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各级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并且将管线电子档案工作规范和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档案工作领域,虽然传统的管线纸质档案依然发挥了档案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但是,管线电子档案对传统的档案理念和模式,对档案收集归档业务,特别是对档案工作者带来的无形冲击有目共睹,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关涉档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管线电子档案的特点,掌握供水管线电子档案的业务流程和形成规律,研究管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异同,全力攻克技术难关,着力解决管理难题,不断完善管线电子档案的收集、分类、编目、保管、利用等基础工作,尤其是要确保管线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保管保密和规范化管理。真正发挥电子档案的传递速度快、查询利用便捷、共享范围广、节约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管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理顺关系

由于供水管线纸质档案历史悠久,其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比较成熟,有一整套更为完善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由于思维定势、阅读习惯、文化水平、年龄差异等多种原因,管线纸质档案仍将维持一定的利用需求。其各项配套保障措施需要逐步完善,但是任何时候决不能放弃纸质档案,否则会造成档案资源的散失或残缺不全,给未来档案保存和利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四)规范管理,注重质量

城市供水企业担负着全市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供水重任,积淀了丰富的具有给排水专业特色的管线纸质档案资源,再现了一幅幅活活生生的管线工程建设的历史原貌。所以供水管线电子档案形成质量应有充分保证。工程文件必须为原件,且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以上这些既是管线电子档案长久安全保管和发挥凭证依据作用的坚实基础,又是管线电子档案实现高效优质服务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目前供水管线电子档案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供水公司的工作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在继续做好管线纸质档案的同时,创新管线电子档案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其共同担负起记录历史、服务企业、贡献社会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3

[2]科技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0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7

关键词:水电工程;电子文件;归档和移交;管理与利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档案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除与建筑、电力、机械、水文、气象等专业联系紧密外还牵涉到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市政、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导致了归档的水利档案在种类上的多样性,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档案、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设备档案等。水利水电工程按其建设过程包括工程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全过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文件材料主要由设计单位提供给管理单位归档,工程投产运行管理阶段的文件材料由管理单位归档,施工建设阶段涉及的文件材料比较多,有设计文件、建设管理文件、监理管理文件、施工管理文件、设备文件等。

     工程项目档案包括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单位的文书档案包括党群、人劳、工会、审计等文件,这些档案包括了纸质和电子两种文件,其中有些文件只有纸质形式,如收到外单位的来文,验收签证等,有些文件只有电子形式,如邮件、外界报道、各种类型的数据库文件、声像、照片等,也有些文件同时以两种形式存在,两种文件归档形成了两种介质的一套档案。对于纸质文件按照传统的做法将其归档保存,对于各种电子文件则根据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规范管理外,为了保证有效的利用,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通过实践经验,对电子文件采用两种格式归档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的范围和责任

首先明确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各机关部门正式发文的文件及各类工程项目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应纳入归档范围,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报告、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文件、施工图阶段、设计修改等有关文件。二是明确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和归档时间,保证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及完整性。

三、电子文件的特点及主要内容和格式 

(一)电子文件的特点

电子文件实现了快速检索查询,提供重复利用,减少档案利用人员工作时间,提高生产,同时减少对纸质档案造成的磨损,有利于保护纸质档案。减轻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但电子文件具有不稳定性,1、所依赖的软硬件不稳定性。现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更新换代快,尤其是软件系统。几年的时间就出现新的电子文件存储的数据结构变化而需要转换的问题。2、载体的不稳定性。从磁带到磁盘、光盘电子文件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有的载体寿命短,不易长久保存。3、电子文件具有可改性,经更改后除与原文对照,否则不能确定是否更改,其真实可靠性远不如纸质档案。4、容易被损坏。如碰撞、电磁干扰等都容易造成全部数据的不可用。

(二)电子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水利水电工程的电子档案包括文书文件、工程文件、音像文件、照片文件、设备文件等。文书文件主要有来往文函、会议、简报、经营管理、人劳、审计、技术、监察、党群、工会等,工程文件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科研试验、设备等文件,所形成的文件为微软办公系统的word、excel文件,图像文件主要为以前实物照片的扫描文件及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形成文件为jpeg格式,图形文件主要为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等,为autocad软件所产生的dwg文件格式,影像文件记录工程开工到完工所产生的所有影像资料,有国家领导人、上级部门、国际友人的视察、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过程等。

数据文件为工程项目的内外观变形监测、地震观测数据等,其保存格式有sqlserve、oracl、access、dbf等数据文件。实物电子文件档案为对实物照相后形成jpeg格式文件。

四、电子文件的归档(移交)

在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各归档单位要按电子文件移交目录及有关说明归档(移交),填写电子文件登记表、电子文件元数据表,主要内容有:工程名称、文件编号、题名、形成时间、计算机型号、操作系统名称、应用软件名称及版本号。电子文件载体要求为光盘,并刻录为一次性只读。这是因为光盘既具备大容量和低成本的优点,又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存储介质,并且不能被修改。

要求各归档单位归档时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组盘。即一个项目应刻录在一张或多张光盘上,但不能1张光盘刻录2个及以上的项目电子文件。光盘刻录后,应在每张光盘上贴上标签作好标识。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中除存有归档的电子文件外,还应同时存有相应的的说明文件和电子文件目录,说明文件为纯文本文件,其内容包括对工程概况和电子文件归档说明等。说明文件内容包括案卷名称、档号、形成时间、电子档案份数、归档时间等。

五、电子文件利用及管理

(一)电子文件的保管和转换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为了更好的使用,我们采用一档三存的办法管理电子文件,即一种电子文件三种保存办法,即保存了原始文件的原始性,又使使用者能正常使用。由于光盘多次使用易磨损,易造成无法读取数据,因此,我们只要求归档单位交两套光盘保存,为查阅及管理方便,我们使用了大容量移动硬盘,考虑到兼用性问题,硬盘格式化为fat32格式,然后将光盘的数据拷贝到硬盘中,按档案编号建立文件夹,这样,减少了光盘的磨损,也不用从大量的光盘中寻找,而且硬盘容易组织数据,体积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由于所移交的文件材料都是原始形成的文件,需要相应的软件才能打开,尤其是专业性强的软件,价格昂贵,软件不可能保存在档案馆,有些软件因其他原因造成原格式不再支持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因此我们使用了第二个移动硬盘,对第一个移动硬盘数据的进行转化,使其在没有专门软件的情况下能被所有的人察看,转化如下:doc和xls文件格式转为tiff或pdf文件,cad图纸转为jepg图形文件,将所有的录像带转为avi格式电子文件,文件命名由三位阿拉伯数字加录像内容组成。对于观测等数据资料,我们要求移交单位对重要的数据资料转化为dbf数据文件,并使用纯文本文件对dbf文件的格式进行说明并保存在同一目录下。

(二)电子文件的借出

由于电子文件的易更改、可复制性。电子文件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之间相互复制。对一些不适合流转的电子文件,在借出后容易造成在网上流传,而且不能找到源头,而且损害了本单位的产权和利益,为使每个借出的人员提高保护本单位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借出电子文件时,除填写表格和单位领导签字外,对重要有价值的电子文件形成图片后加水印处理,写上借阅单位及时间,这样,提高了借阅人员对电子档案的保护意识,维护本单位的利益。

六、对电子文件归档及利用的建议

(一)国家应制定处理电子文件的格式标准。为了使电子公文文件能够超越操作平台、超越软件系统而被准确地识读,就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使其不依赖于原来的设备和软件更新的影响,降低对设备的依赖性。从目前看应制定以xml语言为基础的字处理文件的格式是比较好的选择。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8

一、重视档案法制建设

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重视档案文件管理法律建设,强调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开展各项工作。法律是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的基本工作准则,根据时展的需要,立法部门会及时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公共档案馆建设能够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1983年,澳大利亚档案法案(thearchivesact1983)颁布,使国家档案馆地位与职能的存在正式拥有法律依据。该法对国家档案馆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简言之,重点阐述了三部分内容,即国家档案馆工作涉及的联邦政府部门、档案和文件的所指类型、赋予国家档案馆的各项权利。自颁布以来,联邦立法部门持续跟踪修订该法,使其在结构和内容上日趋完善,对公共档案馆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此外,国家档案馆也常常援引其他相关法律依据,如1982年颁布的信息自由法案(theFreedomofinformationLaw).1975年的行政复议法(administrativeappealstribunalact),1988年的隐私权法(privacyact),1995年的证据法(evidenceact),1999年的电子商务法(electronictransactionsact),1997年的金融管理与统计法(Financialmanagementandaccountabilityact),1914年的刑事法(Crimesact).1979年的电子通信(侦获和使用)法(telecommunications(interceptionandaccess)act)及1999年的公共服务法案(publicServiceact)等。这些法律多涉及国家档案馆的有关工作内容,赋予了国家档案馆作为联邦政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必需的相关权利,对于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调公共服务理念

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强调公共服务理念的主导作用。根据既定发展目标,国家档案馆不仅在于更好地履行安全保管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公共文件的职责,也更重视追求全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尽量满足社会各领域的需求。为此,国家档案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档案文件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

在脱离国家图书馆前,联邦档案馆的首要职责仅仅是作为政府非现行文件的廉价保管处,使其根本无法有效开展公共信息服务,这种工作理念此后得以逐步转变。在1983年档案法等法律及有关发展规划中均强调国家档案馆作为公共事业机构,应该切实做好档案文件利用等服务工作。1983年档案法在第5章《公共文件》的第3、4、5部分对档案文件解密公开、提供利用的服务方式、档案文件依申请公开与行政复议等各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同时占据了很大篇幅,可以说这是该法强调的重点之一。

国家档案馆根据档案法等制定了有关服务章程(ServiceCharter),其内容广泛涉及档案馆提供各项服务工作的具体细节。仅以某章程为例,其中详细阐述了国家档案馆基于公众期望而制定实施的各项服务标准、国家档案馆的角色和职能、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鉴定文件信息以确认是否可以公开利用、文件提供副本及方式,在有关城市和地区设立公共查阅服务点提供文件阅览服务、重视采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服务水平等)、服务工作的督察与评估、接受公众关于信息服务的有关投诉和建议等。可见,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在着力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上投入了极大关注和努力,凸显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

三、重视理论研究与应用

澳大利亚一向高度重视、支持和鼓励公共档案馆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档案文件管理理论尤其是在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发展。

澳大利亚档案文件管理理论研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这与国家档案馆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一方面广泛借鉴了以谢伦伯格“文件双重价值论”为代表的优秀档案学理论,另一方面持续加强自身理论研究工作,从而不断取得了突出成果。国家档案馆不仅高度重视并鼓励从事档案文件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积极应用这些理论成果,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电子文件管理的大力推进,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文件管理尤其是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方面研究制定的相关标准更是niSo15489文件管理国际标准大量吸收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此外也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等影响较大的档案文件管理理论。

国家档案馆目前实施的一项措施也表明了其对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档案馆制定了一系列奖励计划以鼓励研究者利用档案文件从事学术研究,为此特设各种奖励措施来激发研究人员使用馆藏档案文件从事各种学术理论研究。此外,国家档案馆也积极谋求通过澳大利亚研究协会的资助项目与大学和其他文化机构等开展有关合作。这项措施虽不是直接鼓励档案文件理论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宣传效应和刺激作用。

四、强调文件管理工作

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十分重视监督指导政府机构的文件管理工作,这在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4年11月12日,时任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分管馆藏保存与管理事务的副馆长SteveStuckey在日本做了题为“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联邦政府文件保管中的角色”的学术报告,在这份报告内,他详细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机构文件管理工作发展历史、现状以及电子文件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澳大利亚文件管理工作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曲折历史。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成立之前,总理府下属的公共服务委员会(thepublicServiceBoard)负责为政府机构提供如何做好文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国家档案馆成立后,它开始负责指导政府机构怎样挑选有价值的文件以及保管多久,但公共服务委员会仍然掌握着核心权力。直到1983年档案法颁布

后,该法赋予国家档案馆向各类机构提供咨询和帮助以便经济高效地保管文件的权力,这就促使国家档案馆对文件管理工作投入更多关注。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普及,进一步促进国家档案馆对文件管理工作的关注。1997年,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联邦政府承诺将在2001年实现政府所有公众服务网络化,而要实现安全稳妥的在线服务功能就需要有良好的文件管理工作基础,这给国家档案馆提供绝佳的机会阐明政府部门必须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并重申向各部门提供此类协助正是国家档案馆的职责所在。国家档案馆从有助于完整记录机构职能和发展历史、提高机构工作效率、保障机构合法权益等各方面向议会和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阐述和论证。1998年,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theaustralianLawReformCommission)向联邦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公共服务领域部门的文件管理状况非常糟糕,这将直接威胁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该委员会强烈建议应该赋予国家档案馆权力,会同所有联邦政府部门负责人商讨制定各种有关标准。

事实上,早在1993年,澳大利亚文件管理专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文件管理标准并于1996年,后续做了若干次修订。澳大利亚在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已经了存储标准和元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并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2001年9月,iSo的文件管理国际标准中大量吸收了澳大利亚的文件管理标准,这说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文件管理方面的巨大努力和较高工作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通过国家档案馆的不懈努力,澳大利亚文件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呈领先趋势。总的来看,国家档案馆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并促进各类机构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文件管理),如通过制定相关标准以约束并指导机构做好文件管理工作;要求软件开发商和文件管理咨询公司等遵照文件管理标准和有关政策;与联邦政府总审查官、联邦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国家图书馆等积极合作,呼吁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并展开联合行动。持续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并推广文件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等等。这些措施无疑促进了澳大利亚文件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而也有力推动了公共档案馆建设。

五、重视加强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在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得到全面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在绩效管理模式下。国家档案馆实时监控各项工作的业绩表现,同时也与联邦政府总审查官(theauditor-General)开展合作,适时与其他政府部门成立各种临时调查委员会等,共同研究制定评估体系和相关标准,开展各种调查和审计工作并提交有关报告,旨在研究和解决公共档案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切实提高档案文件管理工作绩效水平。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非常重视档案文件管理工作绩效水平的提升,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根据2004年11月的统计数据,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共计494人,其中有347人是全职工作人员。2004-2005年度,国家档案馆的总预算约计65,000,000澳元。仅从这些数据上看,国家档案馆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已经非同一般。而在2009年11月2日,联邦政府在其《年中经济与财政展望声明》中又宣布,国家档案馆将同其他政府机构一道实施财政预算缩减计划。报告中初步估计,2009-2013年,国家档案馆第一年将缩减约700,000澳元,后四年中每年缩减约1,400,000澳元。国家档案馆做出反应,决定将进一步改革工作方式,同时减少首都堪培拉的档案信息服务经费支出,并在接下来的两年半内逐步关闭位于阿德莱德、达尔文和霍巴特3市的国家档案馆驻地办公室,同时将裁撤有关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援助计划等。可见,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极为重视工作绩效的提高,实施效果也是相当显著。

六、重视部门间的密切合作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十分重视与联邦政府各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间的密切合作,以便更高效地完成帮助各机构从事文件管理、档案收集与鉴选、提供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及开展其他各项工作。

国家档案馆作为联邦政府的成员之一,根据法律规定,应该负责协助并监督其他政府机构做好文件管理工作、挑选有价值的公共文件及时归档保管并提供便捷的信息利用服务,这就特别需要国家档案馆与其他政府机构的紧密协作。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实现对澳大利亚发展历史的完整真实记录,国家档案馆也往往采取相关措施,主动寻求与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合作,或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等督促或鼓励此类机构与其从事合作,这就使得国家档案馆与各种机构的合作日趋紧密并更富成效,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档案馆建设。

七、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9

【关键词】后保管时代;高校;学科;档案管理;现状;改革

当前档案管理进入了后保管时代。在保管时代,国内档案学者囿于运用档案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档案问题,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仅限于档案界,即“站在档案圈中看档案”。进入“十二五”之后,中国档案学研究视角、研究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扩大,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注重发挥档案管理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重要作用。

1.我国高校学科档案管理的现状

1.1对学科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学科建设领域有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少数高校基本没有对学科档案进行整体管理,学科档案管理人员、条件与财力人员的配备不定位,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陈旧,具体档案馆藏的种类也比较单一。

1.2管理方法与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传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仍以行政为主,根本没有将其纳入现代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的轨道。此外,从高校的档案库藏现状看,有关科研、教学以及那些时代信息含量高的资料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行政方面的信息资料却比较多。管理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学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教育的国际化、终身化、信息化。

1.3学科档案管理不能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学科档案不少只是学科申报、检查、评估或验收时,才临时收集有关材料;学科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对高校管理中的领域学科档案的保密难度高,管理中人为、零散现象比较常见;学科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的执行不一贯,学科档案检查与评估不够。

2.高校学科档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学科档案是指学校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学科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书面文件、电子文本和影像资料、网络数据等原始资料的总称,它承载了学科发展的历史,也孕育了学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学科档案管理是大学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档案管理要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系统、完整、科学的学科档案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将有助于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当前社会加速转型、科技日益进步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形势,传统档案保管模式面临多重挑战,档案后保管模式的特征日益明显。对高校学科档案管理改革的研究,有利服务于新时期高校的学科建设和跨越发展。

3.高校学科档案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3.1电子文件管理

档案后保管模式的提出,是档案界应对电子文件涌现作出的理论反映。近五年来,随着电子文件取代纸质的压力与日俱增,国内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持续深入,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主要是在引进和介绍欧美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着眼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的研究和介绍,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比较鲜见。近几年,我国档案学界的主要贡献是在延续已有研究路线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在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机制、体制、标准和管理战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电子文件管理是一个当代国际档案界普遍关注的研究命题,其在档案学科和档案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不言而喻。如果说西方档案学界主要侧重于从应用技术或管理技术上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永久性等进行研究,那么我国的特色则是侧重于在宏观层面上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战略等进行探索。

3.2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

从档案界的角度出发,电子文件管理需要落实在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上。2006年以来,中国档案学界以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理论研究为基础,重点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始了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的探索。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十年来我国档案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种苗头虽然仍旧存在,但本学科研究的特色逐步彰显出来。

虽然有关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客观地看,这一专题上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达到系统化水平,理论深度尚显欠缺,理论成果也并没有引起业界在实践中的充分关注,其科学性尚待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仓促起步的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如何进行总结分析和效益评估正成为理论界必须研究和面对的棘手问题。

3.3档案开放与利用服务

近几年,档案开放与开发、档案利用与服务成为档案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并逐步从单纯研究档案信息开放与开发扩展到同时将学科信息开放与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后保管时代档案工作中心从“档案保管”转移到“档案利用”上,从“传统档案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角色也从单纯的“实体保管员”扩展为同时作为“知识提供者”,因而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有了更多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文件与档案开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在承担档案开放任务过程中,应适时将其建立成为学科信息公共查阅点,并在档案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与创新。

3.4档案法规政策与立法立规

前几年,档案法规、政策与立法立规研究受到进一步重视。中国档案学者将档案立法立规与政策放在信息立法与政策体系中进行了系统思考,通过对若干法律或政策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提出了对档案法规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档案政策进行修改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档案政策的制定应基于责任和权利两个价值导向,对档案馆的开放责任和公众的档案利用权利进行具体政策内容的设计。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应不断建设学科档案的系统而完善的制度体系,并要求严格执行。

4.高校学科档案管理改革要求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科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对高校学科档案管理改革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自以上分析可知,现代高校学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而且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在现有的状态下很难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因此应首先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跟上现代高校发展的步伐。具体做法是:要加强领导重视。高校领导应正确认识到学科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必须在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改变档案工作谁都能做、可有可无、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和考核制度,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纳入绩效考核之中,把工作的实绩与职称的评聘和工资的提升挂钩,从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专业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是现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不断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关键。

4.2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信息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信息保障体系,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档案信息存储时,要加强档案资料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技术,认真做好身份认证与密码管理工作,加强对档案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同时还要对办公设备安装杀毒软件,以免出现木马和中毒问题;第二,档案信息利用时,要坚持利用与保密并重的管理原则,必要时可对网上内容设置访问权限。只有通过加强以上具体环节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信息保障体系,才能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4.3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加快的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与各个领域,高校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从实践来看,档案作为高校的主要信息资源,也正在向着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系统可以使高校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办公自动化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oa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后,档案的管理升级为体系管理;第二,档案管理效率大大提高。oa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文件资料的收集、储存、分类、统计以及查阅等都变得方便、快捷;第三,档案资料的传递速度与安全性提高。利用oa系统,能够避免传统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通过网络传递更加快速、安全;第四,电子文件的保存比较稳定。较之于纸质文件的保存寿命而言,电子文件可以通过邮箱、U盘以及硬盘等保存,受环境影响较小,保存比较稳定。因此,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势在必行。

总之,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体会和践行传统忧患意识的实质内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高校档案管理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月.关于高校学科档案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兰台世界,201,02.

[2]彭群颐.信息化社会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02.

[3]刘恩贤,姜辉.高校重点学科档案的内容、管理和意义.山东档案,2011,04.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研究篇10

苏励(女)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

档案室正处级纪律检查员

郑志佩(女)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科长

孔宪霞(女,满族)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办公室档案室馆员

李秀文(女)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档案中心主任

王志强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室科员

王丽萍(女)中共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档案室主任

史润堂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档案处处长

王海秀(女)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馆长

贺丽华(女)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工作部文档处处长

邓春友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档案科科长

樊艳娥(女,满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员

于胜连(满族)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馆长

张桂芳(女)吉林省公安厅公安档案室主任

胡博(女)吉林省长春市地方税务局档案室主任科员

刘顺和吉林省通化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

王桂芝(女)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档案室副研究馆员

赵凯华(女)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综合档案室主任

童萍(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室

副主任科员

李慧萍(女)中国人民银行绥化市中心支行综合档案室

副研究馆员

齐玲(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档案科科长

孙翠萍(女)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档案室副调研员

马厚生(女,回族)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档案室主任

庞银仙(女)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副调研员

马皓洁(女)江苏省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总

师室综合科档案室科长

丁建新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档案馆馆长

陈迪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档案中心

副主任

沈颖珍(女)浙江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科员

张明忠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人民政府主

任科员

程东生安徽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档案处处长

丁毅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馆长

徐礼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档案部主任

张碧星(女)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办公室档案科调研员

柯秀娥(女)福建省永安市教育局档案室主任

甘璐(女)南昌大学档案馆科教档案科科长

锁晓霞(女,回族)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馆长

牟春平山东省公安厅档案馆馆长

殷昭伟山东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枣庄管理处

档案室助理馆员

耿鲁峰(女)山东省济宁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

宋田庆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文档处处长

王莉(女,回族)河南省开封市国土资源局档案室馆员

刘红冰河南省洛阳市中心血站档案室主任

戚媛(女,满族)湖北省交通厅档案室主任科员

刘骏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档案馆馆长

段秋玲(女)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档案室副科长

徐小平(女)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档案科科长

唐丽华(女)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综合档案室

副研究馆员

程本初(女)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科科长

余炜茜(女)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综合档案室

主任科员

胡棣仪(女)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检察院综合档案室

副主任科员

潘小萍(女)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综合档案室

主任

朱彤兵(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综合档案室

副调研员

马卫军(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综合档案室主任

王显华(女)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

副部长

胡立琴(女)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档案室

主任科员

肖燕(女)重庆市云阳县移民局办公室档案员

黄致荣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淑琴(女)四川省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办公室

助理馆员

姚丽屏(女,纳西族)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

理部工程师

王金兰(女)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文书处调研员

万丽娟(女)贵州电网公司办公室档案室馆员

王琪峰(女)云南省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档案科科长

周琼凤(女)云南电网公司档案室副研究馆员

多守鸾(女,傣族)云南省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档案室副主任科员

白玛德吉(女,藏族)自治区国家安全厅档案室调研员

崔世华(女)陕西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档案室副调研员

李文艳(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馆长

裴月娥(女)甘肃省交通厅综合档案室调研员

吴静(女)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档案科科长、

副调研员

郭淑梅(女)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档案室工程师

赵爱民(女)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办公室档案室

副调研员

崔彦平(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

档案科科长

何丽君(女)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

支行档案室副主任科员

甘玉芬(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档案局局长

贾茂兰(女)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信息管理中心文书

档案处处长

段玲玲(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机要档案处处长

高小京(女)国家保密局办公室档案室调研员

赵迎新(女)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办公室档案科调研员

干高潮(女)国家局办公室秘书二处处长

程志明(女)审计署办公厅档案处处长

路敬梅(女)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文电处调研员张京颖(女)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机要文档处档案员

刘娜(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档处主任科员

徐小力(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档案室副调研员

张海祥新华通讯社办公厅档案处处长

张杰民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档案处处长

付云茹(女)信息产业部办公厅文秘处档案室调研员

张连秋国家海洋局办公室档案处副调研员

陈晓明(女)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屠跃明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馆长

李永强水利部办公厅档案处处长

黄淼晶卫生部办公厅文书档案处调研员

杨家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华曙群(女)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档案室副调研员

刘晖(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档案室副调研员

何春红(女)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室副调研员

敖光锦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办公室档案室副调研员

富红(女,满族)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档案科副科长

朱晓荣浙江省国家安全厅办公室档案科科长

姜修萍(女)南京海关办公室综合档案室副调研员

林小华(女)暨南大学综合档案室主任科员

赵芳(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室档案科

副调研员

郭林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办公室档案

科科长

朱慧(女)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档案

管理团队主管

张智萍(女)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办公室综合

档案科主任科员

李经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办

公室档案管理中心主任

张明(女)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行

办公室档案科科长

郁金兰(女)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办公室

档案室馆员

王伟(女)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办公室

档案室馆员

魏铁桥(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办公室档案

室主任科员

柯英姿(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

公司办公室档案科业务主管

刘育青新华通讯社安徽分社办公室主任科员

周坚鹰(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档案室馆员

桂菁(女)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档案室科长

李新武(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科技信息中心馆员

蔡士云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保密局参谋

宫露雯(女)中国人民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解

宫岩中国人民空军档案馆副馆长

杨东中国人民第二炮兵司令部办公室保

密档案处工程师

张红(女)中国人民国防大学训练部办公室机

要保密档案处馆员

董文君中国人民司令部办公室保

密档案处档案助理员

杨柳青中国人民司令部办公室

保密档案处处长

张平(女)中国人民司令部办公室保

密档案处助理员

程可军(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档案馆馆员

陈云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总队司令部

办公室秘书

刘世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司令部

办公室保密档案员

倪玲(女)中国兵器工业档案馆馆长助理

王洪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综合部文档处处长

李燕杰(女)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秘书处

档案室主任

张为月(女)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档案室档案主管

赵建华(女)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

部档案室档案主管

周秀阁(女)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综合处

副处长

毛永芳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办公室档

案室高级文员

付郁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办公室秘书部档案

室档案员

沈伟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办公室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杜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办公室档案馆馆长

安华云(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厅文档处

副研究馆员

马健(女)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研

究馆员

李京萍(女)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务部档案室

副研究馆员

郭鸿琳(女)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图书档案处

副研究馆员

王红(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档案馆主任

吕剑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六一一研究

所档案馆馆长

杜素凤(女)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处处长

戴志军(满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

公司档案馆馆长

葛庆海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档案馆调研员

李南生秦山核电公司信息文档部档案科科长

薜小进(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综合部副

研究馆员

吴红(女)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

事档案管理员

金静(女)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室科长

王黎平(女)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