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4:00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1

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农民将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一问题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并结合其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一下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强化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实现有序转移的重大障碍

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劳务输出人数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一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互助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4.77%)。

2.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转移出去后又回流到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3.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加之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500元到700元,有的每月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更有甚者,有的人白干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还有的在劳动中致病、伤残、死亡,由于没有法律合同保障,老板不闻不问。

二、加强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具有技艺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为有技艺的人要大,而技艺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20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或进人本地乡镇企业)务工,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但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迅速向“技能型”为主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出于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现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他们特别希望在转移之前就能接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希望可以降低转移成本,因为转移到城镇后,日常开支会相应提高,而且流动的盲目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希望加强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后,可能的话,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提高求职的能力,而且还将树立就业的自信。

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建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内容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职业学校则属于‘订单教育’,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大量的是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

2.职业(就业)指导培训。即职业道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选择等,提高求学者的心理素质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在新环境下生存、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剩余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三、加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现实国情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己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普九”与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普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普九”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的重心仍在初中和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和能力接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他们在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后,只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直接进入生产或工作岗位。所以,西部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绝不可忽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西部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普结合,在大力“普九”中普及初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调整办学结构,适度降低教育重心,主动面向不准备升学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办学;进一步灵活办学形式,校内、校外结合,岗前、岗位结合,既可举办初二分流后的职高预科班,也可举办初、高中一贯制职业教育班,还可举办不同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教会一、两项或几项实用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3.加强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和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应该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人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每年有许多名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人高中阶段或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以自然劳动力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劳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己经或准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按照劳动预备制度中“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他们在从业前应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要狠抓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向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要大力开展初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早期分流。

4.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订单、定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涉及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是否有生机和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和层次。各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与现实的而不是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密切地挂上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以发展年轻人应用于工作上的技能为目的,如果没法应用,这些技能和培训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2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也都同样呈现出这种差异。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3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

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三农”服务。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和教育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在农村靠勤劳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致富则要靠科技、教育解决问题。农民受教育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基本前提,而且是支撑、接受其它各种支持方式的支持力度的必要前提。通过教育途径使农民从劳动力向人力资源转化,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厚重体现。教育、科技、市场、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普及与运用,使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使农业劳动力在区域性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现实冲击中受到启蒙、锻炼和提升,使数亿农村劳动力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层面,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未能突破升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一种升学机制,一切为了升学,升学就是一切。不能升学的小学、初中毕业生,相当多的人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就业无能,致富无路。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引起农业劳动生产率几十倍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使农业劳动人数大幅度下降。生物工程技术运用于农业,可以培育出耐旱、抗寒、抗病虫害、省水、省肥、缩短生长周期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新物种。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从机械化、化学化时代进入无污染公害的生物过程技术化时代。因此,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吸收和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育、人口、卫生、生态环境、社会福利、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的素质,优化社会运行机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当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杠杆,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当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职业技术教育对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将大大节约时间和空间,又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时间的节约意味着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人们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才能开展各种艺术、科学、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职业技术教育对城乡差别的影响。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很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但整体上看还是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的产生曾经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又为城乡差别的消灭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3.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其中教给农民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环,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使他们得以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是使他们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机能,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这必然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晏阳初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主要是治愚、治穷、治弱、治私等,这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对人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以严格的科学程序或方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内化为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人格,构成人们的科学认识的要素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审美态度、法制观念和行为准则,无不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获得。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实事求是地判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原则;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通过理性思考来处世待物和决策,而不盲目迷信、浮躁和从众;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理性地对待社会和自我,摆脱愚昧和野蛮,遵守法纪,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职业技术教育越发展,职业观念、科学技术观念、科学思想对人及社会的影响越深。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政策

荷兰是北欧的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在荷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荷兰政府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积极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也为荷兰培养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一、荷兰的经济、劳动力和失业率概览

2000年以前,在欧盟范围内,荷兰的人均GDp—直是排在卢森堡、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之后,名列第五位。但是馥郁2000年之后,GDp的增长一度受阻,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到2003年的第一季度,荷兰GDp的增长率出现了负值,为-0.7%,低于欧盟1.0%的平均水平。截至2002年,荷兰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74.44万人,其中在15—24岁年龄段,荷兰男女劳动力比重之高令人震惊。近几年,荷兰政府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力度,使失业率一直不断下降。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统计,荷兰的失业率在整个欧盟25个成员国中是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仅为3.6%(欧盟成员国的平均男性失业率为8.2%,女性失业率为10%)。荷兰的年轻人失业率在2003年一季度的统计中也位于全欧盟最低,仅为6.8%。从2003年到2004年4月,欧盟有12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上升,11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下降,2个成员国保持不变。荷兰、卢森堡、瑞典、丹麦是失业率增幅最大的几个国家。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2003年出版的“教育一览”中的数据显示,与其他邻国相比,荷兰20—24岁的年轻人受教育比率相对比较低。2001年统计,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比例仅为35%,其余大部分都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已经毕业的和现有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比例低于10%。其中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超过55%。荷兰劳动力失业率的起起伏伏,使其深感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因此孕育了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发展与成熟。

二、荷兰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1.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荷兰政府早在1987年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这项改革历时三年,于1991年完成,改革的重点主要涉及中等职业教育。1993年8月1日政府又颁布了业余职业教育课程培训法,为学徒制、在职人员以及特殊行业培训建立了规章制度。1996年1月1日,荷兰政府颁布了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这是首部将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包含在内的法案,首次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开,目的在于加强和进一步整合初等及初等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许多小规模职业学校之外,创建了少量大规模的区域培训中心,这一举措对于荷兰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法案另一个积极和成功的举措就是出台了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当然,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职业资格体系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中。从2006年开始,荷兰教育文化和科技部对成人教育的预算及财政支持,仅限于对较高层次的、以荷兰语为第二语言的课程提供资助。对于较低层次的职业培训的资助则转由移民局管理(隶属司法部)。

2.就业和薪酬法案。就业和薪酬法案(简写为SUwi)于2001年11月29日正式实施,主要针对失业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法律保障。此法案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除了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薪酬以外,更强调就业。为此还专门组建了由雇主、雇员和市政当局人员组成的就业和薪酬委员会,负责就业和薪酬等法规的制定。改组和重建了一大批面向本地区的职业或就业中心,这些旨在为失业人员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支持。由于荷兰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专业机构的改组和重建,给荷兰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鲜活力,但政策的透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政府还开发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专门的协调组织——雇员保险方案实施机构(简写为UwV)与求职者签订合约,实施100%的“不成功,不收费”的承诺。

三、荷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1.荷兰的教育体系。荷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的自由和民主,这种自由包括办学的自主化,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原则和指导思想建立私人学校,进行自主化管理,而公立学校则由地方政府来管理。两类学校均是由国家财政资助,并且必须符合办学的基本的标准以及必须遵循教育部颁布的相应法规。在对荷兰教育体系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发现荷兰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分支,即普通教育分支和职业教育分支。荷兰的教育培训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非常明显。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两种教育类型。荷兰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孩子5岁开始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但绝大部分孩子从4岁开始就上小学,小学为8年,小学毕业后,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兴趣愿望和小学教师的评价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中等教育阶段的大学准备教育班、普通高中教育班和职业准备教育班。第一类选择是大学前预备教育,学制6年,毕业后可以升人大学接受教育,当然也可以选择到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第二类是选择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学制5年,毕业后可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类是选择升人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又称职业教育预科,学制4年,它主要是为普通中学教育的学生学习职业能力提供一个准备学习的环境。

2.荷兰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荷兰的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部分。(1)初等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教育预科,是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学制4年,面向的是12—16岁的学生。前两年的课程是基础理论课,与前面介绍的大学前预备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学完了两年基础课程后可以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后两年则开设了相关的职业课程和训练,为将来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学生毕业后可以升人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参加各种短期的职业培训。初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4种学习途径,即理论学习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为接受长期中等职业学校做准备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途径和为接受短期中等职业教育做准备的以职业导向的学习途径,每种途径都可以提供4个领域的学习,即技术、社会救助与福利、经贸和农业。(2)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共有四级:第一,助理级,学习时间0.5—1年,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执行性任务;第二,基本职业级,学习时间2—3年,学生能够进行一般执行性任务;第三,职业级,学习时间2~4年,使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完成任务;第四,中层管理级和专家级,中层管理级学习时间4年,专家级必须在完成中层管理级学业之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再学习1—2年,也就是说,“专家级”课程是已经就业的人员才可以修的课程。荷兰政府提供56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教育,学生拿到了“基本职业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进人劳动力市场就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两种学习途径:工读结合途径和职业培训途径。第一,工读结合途径对实训的要求较高,要求至少有60%的培训是在一家公司内完成,其余部分在学校里完成。第二,职业培训途径则更侧重于理论性的学习,职业培训的实践环节的比例要求在20%—60%之间。(3)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制4年。毕业的学生既可以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也可以和接受普通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一样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日制的学习,又可以提供业余课程。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第一年的课程是基础课,主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第一年结束后,有—个考试,考试通过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学,第二年开始分专业,第三年为实习期,有些学生在某一公司实习后,愿意留在公司工作,则可以采用业余的方式继续完成学业,一般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最长学制为6年。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级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或长期中等职业教育中获得文凭的学生。目前荷兰的高等职业院校有80多所,其中30%是公立的,70%是私立的。教育和培训共涉及7个领域:农业、技术、商业、医疗卫生、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学(主要是教师和培训师培训)。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5

一、市民化的内涵

国外研究中,早期的研究集中于对城乡迁移现象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1969)在对农业劳动者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农业劳动者在做出是否迁入城市的决策时,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迁入城市后的就业状况以及收入的提高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托达罗构建了人口乡城迁移模型。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明塞尔(1986)认为,家庭在劳动力从农村迁入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做出迁移决策的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家庭。SchwarzwellerH.K.(1964)认为,社会融入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与某个群体之间的内聚性,表征的是个体在某群体中参与程度、认同程度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其去留问题也受到较多关注。Zakharenko(2008)通过对已婚者的研究发现,已婚者的迁移意愿较小,尤其是女性已婚者,更趋向于稳定的生活。Vadean等(2009)在研究中发现,文化程度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去留影响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城市的意愿更强烈,其在城市获得一定劳动成果后回乡创业的热情更高。portes(2001)认为,社会网络是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地获得工作以及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

国内研究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建富(2014)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是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变为城市市民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属于社会再生产的范畴。具体来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静(2014)从三个方面归纳了市民化的内涵:一是身份和职业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获得城市户籍,在职业上有农村劳作的农业劳动者转变成城市的打工者;二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生活中摈弃先前农村生活的习惯,为适应城市生活而自觉融入当地的生活从而养成城市生活习惯;三是自身素质和文化心理的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转变思想意识并逐渐形成现代城市的价值观,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传江(2010)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首先是指获得居民身份,并享受相应的市民权利,其次是进入城市之后会伴随着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自我认可上与城市人的趋同。

二、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就目前情况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着权利缺失,在城市谋求发展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另一方面,RobertsK.D.(2001)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人从事的是脏、险、累工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2012)提出在城市工作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自卑心理,形成自我封闭自觉选择与社会隔离。尽管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缩小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市民的差距,但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推进市民化的机制创新是关系到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

(一)户籍制度上的制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云新等(2016)认为,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业转移人口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同时存在缺乏社会支持,因此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转移人口在适应大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尽管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并努力适应城市生活,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最终却被户籍制度“拒于门外”。

(二)社会成本的制约

Richardson模式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Richardson(1987)认为,城镇化成本历来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社会转型面临的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2010)根据未来的中国城镇化率,综合考虑城镇化的人口,测算出了到2030年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高达40亿至50亿左右。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雪原(2015)从农村转移劳动力自由资产的角度剖析了市民化成本,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进入城市之前有资产,但是鉴于是“集体所有”,因此这些农民是无法自由处置的,即如果不集体处置那么转移到城市的这些劳动力便无法将农村的个人资产携带进城,进入城市之后又面临着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这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说无疑是一种两难的局面。

(三)其他方面的制约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冬梅(2013)通过近年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消费习惯的研究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工作的收入虽然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是他们的消费率却大幅的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迁入的城市没有为其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享有权差距很大,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即使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也不敢消费,偏向于预防性储蓄,从而降低了农民工的消费欲望。此外,教育也是制约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社区教育流于形式,在配套、机制、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应的短缺,无法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还有,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后,土地财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始终是阻碍其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陈雪原(2013)认为,土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行的,随着城市资本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部分农民工开始回流农村;同时,农村土地资源供给开始由全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农村土地市场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价格同时上涨,将同时体现到土地市场,进而会带动农村集体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

三、市民化的路径研究

早期国内研究主要有两条研究路径。在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的问题方面,信阳师范学院教授杨云善(2014)认为现有土地制度由于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即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工作以后无法独立的处置其遗留在农村的土地财产,在迁入地,又面临着收入不公平、社会地位低等问题,因此,应从着力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的问题的角度研究推进其市民化的路径。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韩世强(2012)则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子女接受教育、医疗服务等角度入手,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保障机制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存及未来发展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应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

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机制的对策研究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增阳(2010)认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使城市公共服务均等服务农业转移人口,将对其市民化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余传杰(2014)认为,应充分发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和推进作用;石伟平和陆俊杰(2014)认为,应加快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职业教育机制。

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中后期,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此阶段,应重点关注的是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创业等问题,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高质量的市民化。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现有研究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对中国市民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市民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市民化,因此将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即由农村迁入城市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其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城镇化水平会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如今的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面对的问题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培养人的问题,将“社区教育”引入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是着力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顺利进行市民化社会身份转变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静(2014)提出,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建设,致力于农民工职业能力的提高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以便使得农民工获得更多的求职技能,拓宽其就业途径,能够解决其在迁入城市的基本生存需要;此外,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城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社区活动等途径吸引农民工融入社区,从而更好地开导其融入社会,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因此,在教育培训方面,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同样也需要农民工的自我完善。

在做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适当、适时的加强对其创业意识的引导也是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房冠辛(2016)在对国外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学者对印度的农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后,提出将互联网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的观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城市电子商务无法比拟,鉴于这种情况,国际的学者提出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构思,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完整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项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探究。同时,房冠辛(2016)深入开展了对目前新兴发展的“淘宝村”的实地调研,认为“淘宝村”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现代化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对乡村城镇化的启发却值得进一步思考。为此,必须首先对既有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淘宝村”现象进行总结,探索这一模式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6

【关键词】劳动教育;习惯;“家社校”三位一体

2020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劳动教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了课程标准。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五育”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在“就业为先”的指导思想下,已将劳动教育“工具化”并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劳动教育出现了理念功利、目标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亟需回归育人本位。在这种大前提下,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探索“以劳促智、以劳树德”的育人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及其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

从学科地位的角度来讲,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涵盖特定的教育内容,与“德智体美”四育并行。从本质上讲,劳动其实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如果缺乏脑力劳动,学生也许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如果缺乏体力劳动,学生可能变成“书呆子”。脱离劳动教育的德育会成为“夸夸其谈”,脱离了劳动教育的智育则会变成“纸上谈兵”,脱离了劳动教育的体育往往“顾此失彼”,脱离了劳动教育的美育将成“无果之花”。因此,“五育并举、缺一不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目前,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薄弱化,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在社会中被轻视化。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类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所占据;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平台来专门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且部分网红、主播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使很多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偏差。

(二)劳动教育口号化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关键载体,本应让学生去主动体验,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劳动教育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停留在“口号”上,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劳动而去劳动,学校忽视了将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沦为某个特定时期内临时起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纪念日大扫除等),或者在技能大赛中强行融入劳动元素,明显缺乏长效机制,导致了劳动教育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变了味儿”。

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已成必然趋势,三个要素应分别发挥不同作用,在劳动教育体系中扮演不同角色。

(一)家庭要素

家庭对于孩子劳动观的形成具有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影响。很多家长虽然在心里也认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瞻前顾后、缺乏魄力,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等学生在家的时间,专门安排一些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两个一”(一道拿手菜、一次家务活)主题劳动教育活动等,既让孩子享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二)社会要素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不断强化社会要素的作用。学校应鼓励各系部、各班级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志愿者服务(地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如“马拉松比赛”等)、校内服务(如定期打扫校园包干区、校内实训场所等)、家务劳动(以寒暑假作业的形式开展)等形式多样的普遍性劳动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时刻感受劳动氛围,享受劳动果实,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职业精神的养成,继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信心以及对劳动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学校要素

学校要把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上,将“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植根在学生的人生观培育过程中,让学生最终养成“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劳动品质。校系两级可以组织开展“模拟面试”“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设中融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制度,让学生真正“以劳为荣、以惰为耻”。“参与劳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慢慢转变,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继而发展为“大家的事情抢着做”。劳动教育不是凭借“一头热”就能完成的,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专门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要素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劳动教育。

四、结语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7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

1、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

1、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9

【关键词】文化素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18-03

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对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素质培养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上看,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现代生产和服务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就业和创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保障。

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基本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视野、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使他们能汲取当代先进文化的精髓来丰富、完善自己。这样,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合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为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招收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录取率较高,绝大部分省(区)市高考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基本的表现就是基本文化知识的缺乏,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奠定文化知识基础。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学习结果检查和考核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实际效果方面比其他途径和方法更有效,它能根据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教育,并通过引导、检查、考核等方法巩固、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增加,知识结构就会完善,人文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也是现代社会中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而言,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系统连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校文化教育系统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了解了文化的特点、基本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和了解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化素养。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亦如此,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识和了解各种场合礼仪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明素养。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能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形成的需要,有选择性、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礼仪知识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环境的熏陶,离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环境,用氛围和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除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良好环境的熏陶为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外在条件(外因),学生个人的修养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内在条件(内因)。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修养才能发挥其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中的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必然会涉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个人对修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并会掌握个人修养提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把文化知识、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基本的品质、气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应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其原因为:(1)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强,就容易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技能需要在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一种职业技能只知道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职业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职业技能。(3)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都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在今后工作的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职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发展。(4)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敏捷的思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稳定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就要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四文化素质培养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人才的标准处在动态之中,不断在发生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化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角度看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基础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会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技能的劳动者要适应这一变化,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

不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素质基础。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真诚等基本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存在一个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继续提高学历的问题。另外,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加快,对劳动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劳动教育的途径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二元结构

农村职业教育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扩大,而且转移途径和方式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具体有:第一,技校、中专和高等院校在农村招生,毕业以后在城市就业。许多农民和农村学生把此戏称为“跳农门”,认为这是改变本人农村和农民身份,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方式。第二,参军当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考不上大中院校的农村学生,有一部分应征入伍,参军当兵。按照我国现存的户籍管理制度,军人属于非农业户口。他们复员退伍后,想办法进入城市就业工作。第三,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实现农村户籍身份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城市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向农村人口出卖城市户口,农民东借西凑,给自己和孩子买个城市户口,试图改变人生的命运。有些城市规定:凡是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有固定住所或职业的农村人口,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城市户口。www.lw881.com所以,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也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途径。第四,进城打工,即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壮观、也最为悲哀的一种社会群体。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显出来,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劳动收入比较效应的驱使之下,为了生存和增加收入,大规模地进城务工经商,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我国现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他们排除在城市之外,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成为城市中的二等公民,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

二、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在农村内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高的年轻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分析,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40岁的劳动力占23%。从受教育的程度看,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进城打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效果来看,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收入的角度看,受教育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工作后取得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6)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005年,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而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或劳动技能较差的月收入水平只有500~600元;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月收入水平可达到800~1000元。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效应。

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在城乡与地区之间转移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也比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限的同时,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又对外来优秀人才或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采用种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如户籍接收、住房优惠、安家费补助等,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成为所在城市真正的市民。

第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续效应来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可以在农村形成巨大的转移效应。所谓劳动力转移效应或转移的后续效应,是指农村每向城市转移一个劳动力,对其子孙后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家乡所产生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出一户人;培养十个大学生,就能带富一村人。转移的后续效应十分明显。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由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最终还要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农村,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其转移的后续效应明显要差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当前城市、县镇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对比情况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20∶9∶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4∶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91∶1.01∶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37∶0.55∶1。另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超过95%。而同期日本同行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我国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要根源。因此,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农村的民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下,如何确定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这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讲,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是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呢,还是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导向呢?

笔者认为,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原因如下:

首先,高中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加之目前我国高中和大学的升学压力较大,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宜盲目普及高中教育。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招生人数为382.2万人,而同期高中毕业生为458.1万人,高中生的大学升学率为83%左右;但最近几年高中连续扩招,而大学扩招速度减缓,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50%~60%,升学率处于下降趋势。2003年高中招生为752.1万人,而同期初中毕业生为1995.6万人,初中毕业生中考升学率仅为39%。如果一味地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势必造成高考压力增大、升学率降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自然会成为“升学无望,就是无路,致富无术”的人。这也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