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十篇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十篇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1:48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1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①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②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③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2、行为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④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3、物质文化层面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⑤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因素和迷信糟粕。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应该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央文明办[2005]11号)。

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293页。

③刘魁立《中国节典・序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柯扬《简论春节的内涵与价值》,见陈竞主编《黄河黄土高原年俗文化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⑤徐惟诚《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民论坛》,2008年第8期。

[wt4HZ]CulturalConnot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

wanGwen-zhang1,2,LiRong-qi2

[wt5”BX](1.ministryofCulture,people'sRepublicofChina,Beijing100020;2.Chinesenationalacademyofarts,Beijing100029)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2

首先,消费主义将传统节日教育物质化。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以显现和传承,如春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人们从对节日内涵和文化意义的向往转变为对物质消费和符号价值的追求,传统节日逐渐成为了消费节日和象征符号:寓意新生之初的春节变成了“红包节”,缅怀历史传统的清明节变成了“旅游节”,彰显爱国情感的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因此,学生难以从物质化、消费化的传统节日中体会到节日的文化意味,无法接受节日的文化熏陶。

其次,西方节日将传统节日边缘化。社会的不断开放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近年来,媒体对西方节日的大肆报道和商家为了盈利的商业炒作,使得西方文化中的愚人节、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在我国备受关注,逐渐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和追捧;与此相反,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关注逐渐下降。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在西方节日娱乐化的冲击下逐渐淡化和远逝,难以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

最后,教师对传统接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认识不清,使传统节日教育流于器物的表面和娱乐的形式,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与文化底蕴一知半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传统节日认同感的降低,削弱了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如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所说:“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灵魂、节日的本质所在。”教师对传统节日的读不懂、吃不透,必然会导致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会将传统节日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削减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3

关键词:节庆仪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路径

Doi:10.15938/ki.iper.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08-04

同志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仪式是通过行为、语言、服饰、礼乐等仪式化、符号化、象征化的综合呈现,塑造民众共同情感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节庆仪式既是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资源,也是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

一、节庆仪式的精神内涵及德育价值

节日是不同国家或民族在特定时期、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开展的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社会活动。可以说,节日是承载着独特民族传统的文化介质和价值符号,集中反映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凝聚的习惯、风俗、性格、信仰、价值观,记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中国节日类别多样、活动形式丰富,主要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民俗性传统节日;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国史党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纪念性节日等。任何节日都包含着完整而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一是节日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和价值,是无形的;二是体现其精神内涵的外在形式和物化载体,是有形的。节日期间官方或民间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即节庆。节庆仪式是承载节日内涵的外在形式。

历经千百年来的变迁、演化,节庆仪式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的祭祀、划龙舟、悬艾叶菖蒲与忧国忧民、国家安泰的美好心愿息息相关;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插柳与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密不可分;中秋节的赏月、观潮、吃月饼蕴含着血亲团圆、民族团结的意蕴。这些仪式看似传统而朴实,却是民众期待和民族心理的生动体现。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不论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也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屈原、介子推、牛郎与织女分别承载的忠诚信义、爱国为民、忠贞爱情等精神内涵,已超越地域和时代,演化为民族永恒的生活方式,融入人们的价值观念,成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重要载体。

节庆仪式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下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正如同志指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节庆仪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既有助于从理论上凝练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其理论形态的完满和成熟,又助于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二、节庆仪式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

如前所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仪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上。节庆仪式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节庆仪式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接地气”,更加充实丰满、完善完美。

1.节庆仪式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凝结和表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正向的、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节庆中,蕴含和凝结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包括忠孝仁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昂扬斗志;团结互助、贵和尚美的心理追求;效法自然、追求和谐的行为方式等。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些精神因素得以承袭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形态,成为整个民族潜在的价值共识,甚至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的重要构件。比如民众熟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典故――春秋时期,作为楚怀王大臣的屈原,因倡导举贤授能、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反对而去职并流放。他以忧国忧民之心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然而祖国楚国终被秦国攻破,于是屈原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故后人将屈原投江之日作为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说,端午节从兴起伊始,就蕴含了爱国主义、精神自由、社会公正等价值内涵。不独端午节,其他传统节庆均含有鲜明的美德主题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因此,过好节庆需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弘扬和继承,需要将其意义内化为每个国民的自觉意识,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之相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阐述、培育和践行,就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以“文化自觉”作为基点,寻求节庆仪式中的文化内涵,实现节庆仪式的精神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会通融合,既有助于节庆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将强化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践行,进一步将节庆仪式中的文化内涵内化为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节庆仪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上,藉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和持续滋养

如前所述,节庆仪式具有文化传统性,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以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庆――春节为例,人们不仅要回到家乡,还要参与祭灶、扫尘、贴春联、挂年画、放炮竹、守岁、拜年、访亲、祭祖、联欢等一系列仪式,甚至每一天都要完成规定性的、序列化的仪式――“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就是各种仪式的序列和组合――衣的仪式、食的仪式、祭的仪式、驱穰祈福的仪式、娱乐的仪式等。其他节日莫不如此。节庆仪式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和丰富情感,是人们共享情感与价值观的集体活动。人们自发参与节庆仪式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情感,建构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形成同宗同源的文化亲和力。日常生活中我们无不深切地感受到节庆仪式的文化渗透力,例如重大纪念日都要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就是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爱护国旗、保护国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旗从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境,实际上构成了引发民众情感共鸣的心理场。在庄严亢奋的情境下,民众所处的时空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具有了教育内涵和情感意蕴,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将直接体验到的情绪,升华为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而周期性的、重复性的仪式则强化了这一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不得不说,节庆仪式是中华民族独特性的文化缩影。与之相应,任何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都有其形成的特定社会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绝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美德中仁爱、诚信、正义、和合的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因此,节庆仪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显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内隐要素,二者互相融通,具有内在契合性;所以节庆仪式在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甚至有学者将弘扬节庆仪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2]

3.节庆仪式是以潜移默化的、官民互动的形式开展的,能够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传递和行为示范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节庆仪式本身是官民双方在节日观念、节日活动方式上博弈、互构的结果。以春节为例,俗称“过年”。《尔雅・释天》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是人们对年岁最朴素的认识。《b梁传・桓公三年》则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因此,年岁观是源于农业生产,民间流传的“受年”则是祈求五谷丰登之意,是一系列祭风、求雨、御灾、报功的祭祀性的仪式。直至西周时期,统治者才将祭祀农业丰收的活动逐渐集中到年末岁初举行,这是春节的雏形。此后,民间自发的节庆活动逐渐纳入以国家庆祝为主体的轨道上,春节逐渐成为官民共同认同、社会共享的文化体系。除春节外,其他民俗性的传统节日也多遵循这一演进路径。总的说来,这一过程蕴含了民间节俗上升为官方礼仪和官方礼仪演变为民间节俗的双向过程。时至今日,节庆仪式仍然需要民众的自发参与和官方的积极干预。一般而言,官方举办礼仪性的活动、官方代表人物以俗民的身份参与到节俗活动中来,既助于肯定节庆的价值,又能为节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民心的功能。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大考察,倡导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以节庆仪式认定和强化导向性价值理念的有效方式,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式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机制,青年学子颇受鼓舞。此外,国家领导人亲切、亲和、亲近的作风,正是对“接地气才能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感情”这一价值导向的最好诠释。可以说,节日是区别于平时的“大日子”,与之相伴的礼仪、庆祝、娱乐等活动是最鲜活、朴素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利于民众自觉接受和认同节庆仪式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官方和民间互动的过程,其凝练、概括、传播和培育都离不开国家、各类社会组织、公民等多方力量的整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民众由衷的信仰,并发自内心地坚守和尊奉,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承载,因此节庆仪式这一全民性、社交性、寄托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无可否认,节庆仪式是常态化、生活化、形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然而,我们也需要摒弃一些功利化甚至歪曲节庆内涵的做法。比如有些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日渐冷淡,却盲目跟风加入西方节日狂欢的行列;有些商家奉行节日实用观念,将重大节庆颠覆为娱乐、消费和休闲的“黄金时光”,甚至“九一八”这样的国耻纪念日都被调侃为发财的喜庆日。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和强化民众对节庆符号和节日仪式的内涵认知和文化责任,以形成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节庆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以节庆仪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才能转变为人们的思想共识和行为遵循。我们要充分发挥节庆仪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使之潜移默化到人们的头脑当中,浸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认同它、践行它。

1.以民族性为基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庆文化建设的始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真正成为人们的内在信仰和价值追求,就必须与人们思想深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节庆仪式作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活动方式,实质上是建构在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信仰,是连接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和信仰在当时代的呈现。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民族精神,每一个节庆仪式都是一次价值观的洗礼。

那么应该怎样过节庆?其一,根据节庆的寓意,举办民众参与性的活动。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之外,还可以开展龙舟竞渡活动,以展现突发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这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二,我们应挖掘节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积极向上的文化要素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以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其三,节庆仪式应当随着时展而与时俱进,因此我们要因时因地制宜地创新,扩大节庆仪式的精神内涵。比如清明节期间,我们不光要扫墓祭祖,还可以扩大到祭奠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祭奠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们。

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不仅可以借鉴、吸纳节庆仪式的文化精髓,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庆仪式,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换言之,我们要坚持过好“中国式”节日,在坚持节庆仪式积极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与现代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节日文化元素,强调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形成对节庆文化的创新及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

2.以群众性为方式,塑造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和共同创造的实践模式

节庆的参与主体是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主体也是群众,因此只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共同体验节庆仪式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好节庆活动寓教于乐、凝聚人心的作用。

随着传播手段的丰富,发挥节庆的独特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在突出节庆仪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导。政府要着力营造“喜庆、祥和、团结、稳定”的节庆文明氛围,善用媒体引导人们对节庆文化的正确认知,发挥群众在节庆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节庆仪式还要贴近实际、突出人文关怀。在一些民俗活动和党史国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纪念活动中,要特别重视青年人的参与,把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融入活动之中,引导人们在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认知、提升道德情操。此外,我们在策划节庆活动时,要巧妙运用文化包装手段,以新的语言组合、文化形式、传媒手段,将节日文化内容的深刻性与表达形式的生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引起人们对传统节庆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育人的效果。

3.以多样性为依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文化的统摄和包容

多样性是文化的存在形态。节庆文化的多样性,不但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还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就我国目前而言,除了全民共享的节庆体系之外,还存在少数民族独有的节庆以及西方时尚节日等。这些节庆共处于文化生活整体之中,这是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外在反映。这就需要能够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代表人民共同的文化追求、为各民族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先进文化形态,来整合和凝聚多样文化形态,以实现不同节日文化形态的共同发展。

就我国当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包容性和广泛性,成为统摄其他文化形式的主导价值观。因此我们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坚守民族美德和操守,秉持民族的理念和精神,使其为现代文明服务;同时也要尊重和学习其他地域、民族、国家的节庆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广泛吸纳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髓,为我所用,丰富和提升我国节庆文化的内涵。

总之,节庆仪式是日常生活的亮点,是中华民族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外在形式,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我们应积极挖掘节庆仪式的精神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侧重将节庆仪式的文化实质发扬光大,并与新时代的价值导向相结合,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当下,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素融入节庆仪式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接地气”、形象化和日常化。

参考文献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4

关键词:高中生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是我们的“根”,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请善待传统节日。

可最近研究小组进行的《我们的节日――高中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淡了,曾几何时,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没有往年热闹,春节、中秋、端午这些节日吃的越来越好,可让我们感觉这些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节日怎么了?

从客观方面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伴随着时展,生活条件改善,人们不再对月饼、粽子等有兴趣;温饱解决,昔日“穿新衣、戴新帽”的期盼降低。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人际沟通方式多了,过节时“团圆”的渴望降低。节日娱乐活动更多了,人们对放风筝、看花灯等民俗活动兴趣下降。现在中国高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处在忙碌之中,工作学习压力大,在进行的调查中不能坚持传统节日习俗的原因中没有时间占51.3%。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西方文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流传,简单轻松,富有浪漫气息。节日意义被商业化扭曲,成了商家借机赚钱的机会,这些都在无形中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传统节日自身看,传统节日不受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传承固然重要,但缺乏创新的传承是没有生机的,传统节日需要创新。

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让高中生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蕴藏的内涵。如中秋节这个古代中国最具诗意、最有清誉的节日,在今天却被蒙上“月饼节”的恶名,成了专门吃月饼的日子,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内涵缺失,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是精神内涵传承和形式传承并重。即使是吃,也是有讲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延伸。而抽空这些精神的内涵,只剩下热闹和吃,甚至演变成推销热闹和吃,传统节日只会越来越淡。在进行的调查中,只有6%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迫切,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家、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创新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喜欢。调查中反映出传统节日不受一些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处于第一、第二位的是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而且这些庆祝活动中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有一些形式遭到人们的反对,如南京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给传统节日以新的活力。如开展辩论赛,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等展开辩论,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传统节日需要新的符号。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有苹果、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都是一些富有浪漫欢快的节日符号,可以开展传统节日符号的征集评比。

要改变疏远传统文化的状况,必须创造更多环境条件,唤醒高中生对优秀节日的自觉意识。将传统节日和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相结合,发现传统节日的道德之光。如重阳节中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美德,端午节中屈原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等都可以挖掘运用于学校德育中,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传播给高中生。我坚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中生德育课程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又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5

摘要: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节庆文化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内涵,深刻挖掘其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在传承与革新中促成节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好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路径,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节庆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主题教育活动

节庆文化即在节日、节庆过程中所蕴含和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礼节、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及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我国传统节庆文化,它是在我们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逐步集聚和形成的,凝结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操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宝贵资源。创造性的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义

“创造性转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海外新儒学派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他们对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态度和方法。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和使用“创造性转化”概念,是在2014年9月24日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很显然,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它是我们对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根据。

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实践要求,将节庆文化中蕴含积极正确、合理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表现方式等选出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重组和改造,积极深入地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直接而丰富的重要思想Y源[2]。创造型转化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节庆文化的价值。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有些思想观念及表现形式带有迂腐、宗教迷信的成分,需要辩证分析,合理利用,即摈弃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低俗化、奢靡享乐的节庆活动方式,弘扬、拓展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精髓、民族精神、价值观和文明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宝贵的精神思想资源。

二、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可能性

节庆文化是体现在节日、节庆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所谓节庆,是指围绕各类节日而形成的文化习俗及其他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的总称[3]。每个节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都承载着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情怀,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即使历经历史演变,但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愈以凸显,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节日,其既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分不开,是四时节气的划分,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又在后来的演变中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相联系,从节气演变为节日,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地转向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礼仪规范。如春节、中秋节以喜庆为主,体现的是合家团圆、和谐祥和的精神追求;清明节、端午节既是追思祭祖,又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对祖辈的感念、对国家的热爱。在民间还有许多节日,如元宵节、腊八节、七夕节等,也都集中体现了老百姓追求健康、幸福、祥和的愿望。不仅节日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而且在节庆活动中,往往包含着传统的礼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往往要求拜祖先、晚辈对长辈行礼节、守规矩、尽孝道,从这些礼俗中体现了敬祖、尊老、爱老、知恩感恩的文明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在我国传统节庆文化中所体现的这种追求和谐自然、和谐家国、道德文明的价值取向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又体现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设立的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教师节更集中体现了对自由、民主、科学、进步、国家富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节庆文化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将其内涵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节日文化表现形式,使青年学生在节日的庆贺中,不忘传统,同时激发起爱党爱国之情、奋进之志,涵养诚信、敬业、友善之品行,那么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在育人中传承、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节庆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而且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节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既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革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国民心志、提升国民素质。创造性地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促进青年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为“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的有效路径

将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现实的路径,因为无论是节庆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都是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所以,除了理论的阐释与讲述,让学生理解外,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承载和体现,才能入心入脑,更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5]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以节庆文化为契机,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创造性转化节庆文化,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指向。利用节庆文化的群众性、传统性、育人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节庆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

我国历史上及至今各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还设定了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和法定节日,每个节日及庆典日都有历史的渊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以节庆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贺及纪念活动,使学生在节日的氛围熏陶及活动的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中遴选了10个重要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形成“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即“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和爱国之怀”主题教育活樱使学生在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中,通过知和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与和谐”之风、“爱国与敬业”之风、“奋发图强与文明进步”之风、“民主、自由与平等”之风、“诚信与友善”之风、“公正与法治”之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节庆作为节点,利用节庆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活动作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践行、提升,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自觉践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用积极行动为理想实现而拼搏奋斗。由于节庆具有时序性、循环性,活动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广泛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洋节”不断冲击,青少年对本民族节日及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节庆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占“洋节”文化阵地,较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展示出与时展相向而行,与国家发展要求一致的价值追求。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无疑为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2).

[2]王易,黄刚.探求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3]班华.试论学校节庆文化的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6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7

关键词:传统节日;对台;文化传播;技巧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145-02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并进行相关的纪念与庆祝活动。在对台宣传中,善于运用、巧妙运用传统节日,可提高对台文化传播的效果,增强民族与文化的认同。

一、巧挖节日传统文化内涵提升认同度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年节(除夕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在对台宣传中,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既能提升两岸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又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一)要善于寻找共同的话语基础

传统节日不仅是体现在时令季节到的时候,进行的庆祝与祭祀等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比如春节,是海峡两岸同胞都极为看重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而这个注重阖家团圆、围炉同吃年夜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是包括两岸在内的所有华人的重要节日,也最为见证海峡两岸本是一家的血脉渊源,即便是在陈水扁主政台湾时全力推动“文化台独”也无法改变,为我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台文化宣传提供了很好的话语基础,不会引起台湾民众反感,易于接受。显而易见,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千百年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惯性,时代沿袭,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而且还有些信仰的内核,带有一定的神圣性。

(二)深入挖掘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由全社会民众集体创造、约定俗成、并靠民众的口口相传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文化。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民族共性的集中体现,是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如清明节,可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将在清明节这个时期采用了同样一种方式来怀念我们的祖先。其中一定有着一种东西,它是穿越时空的,能够横贯古今,历经千年而不绝的。在对台宣传中,不断去丰富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宣传报道,让传统的节日更具有时代性,更易于台湾受众接受,并能让台湾年轻一代能欣然认同。

(三)善用具象的文化符号与方式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传统节日的内涵是不断传承的,但是由于历史的悠久,外在表现明显带有地方风格,中国很大,东西南北中都不一样,民间传统的表达形式也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用一些具象的文化符号与方式来表达。简单来说,就要找一些具体的活动与平台为载体,并通过具体的节目策划,综合利用全媒体传播手段,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容易认同。在这方面,春节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节日案例。在对台文化宣传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用台湾民众熟悉的表达方式去进行文化传播的表达,把抽象的文化符号化、具体化,用一些形象的事展现出来,寻找到符合时展的载体,让台湾受众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与认同。

(四)巧讲故事增强两岸民众贴近性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中,台湾受众对于祖国大陆的信息接受方式也在悄然变化,而随之带来的对台宣传也应随之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台宣传的时候话题的呈现方式必须改变,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学会“讲故事”的方式无疑是很好的表现方式之一。“故事”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为什么让人爱听?原因是它有情节,曲折,能够吸引人;同时,有人物,有性格,有喜怒哀乐,能够打动人。如果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报道时,不妨多尝试以讲故事的方式更能贴近台湾受众。在利用重大节日对台进行宣传的时候,要巧借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传统节日,传递传统文化信息,增强与台湾受众的贴近性。这种是一种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过程,也是与台湾受众沟通的方式。讲故事容易,但是讲好一个故事却是很难,一个好的故事听的人多,你要表达与传达的意思自然就容易被人接受。

二、巧话两岸节日渊源强化精神纽带

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断的精神纽带,这也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我们日常的对台宣传中,在节日来临的时候,巧妙借助对传统节日的报道,在两岸之间寻找共同传承的渊源,并强化这种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一)提前策划节目,加强议题设置

由于传统节日的日期是固定的,可以提前时间进行主题策划,加强议题的设置。在当前的对台宣传中,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抢占对台文化宣传的先机,提升其文化认同。比如在海峡之声《同闹元宵情缘两岸》特别节目前期策划中,在部门领导的协调下,在春节前半个月,专门抽调了由新频道总监、主持人、记者、编辑等组成的节目策划小组,进行相关的节目研讨,并最终以“同闹元宵、情缘两岸”为主题展开报道。该议题的设置很好地把握住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的脉搏,最终能够较好地达到让台湾受众对“两岸一家亲”认同的宣传目的。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来探析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的影响,并以电视这个媒介手段为例分析节日文化内涵嬗变的原因和节日的电视化表现。  

 

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节日之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各国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仪式。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奋进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同时,传统节日有着定位清晰、指向鲜明、含蕴隽永的节日文化内涵,其传达的是较直观、质朴、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而节日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蕴涵着大量历史人文的内容,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底蕴。它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显现了我们的民族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和美好愿望。它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节日逐渐被切断了它与人们实际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慢慢丧失了其内在的宝贵的价值。以往一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实际上的准备工作,家里会开始备年货、给小孩子添置新衣、家庭成员悉数到齐以便团圆。这是一种对团圆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反映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节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人过春节的时候就在外面的餐馆吃一餐来代表团圆饭。并且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传统节日受到了外来节日的严重威胁,圣诞节、情人节的火爆情景一年更胜于一年。这主要也是由于这些外来节日外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物质承载较多,消费效果比较明显。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侧重于内敛,没有过多的物质承载,这就使得传统节日在现在这个消费社会中面临着困境。因而,传统节日想要进一步发展下去,可以尝试顺势接收一些消费主义的理念,借助于消费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商业性推广,吸引大众眼球,提升节日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电视媒体对于大众节日体验转变的引导作用 

1、消费行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节日体验 

鲍德里亚曾在其《消费社会》中提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这种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盲区,使人们认为似乎已经走过了需求阶段,正迈向满足阶段,这其中就伴随着消费社会的理念传播。鲍德里亚又曾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因而,消费行为应该被看成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践,这种消费行为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满足需求的“被动”程序,而是一种“主动”的关系模式,这不仅仅是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与集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和全面性的回应。正是在这一消费之上,文化体系的整体才得以建立。由此可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外在的表现形式已经在逐步改变,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生活体验也已经在自己的消费行为中逐渐被改变。节日文化不单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而要放在整个消费社会中去研究,与商业行为、消费行为都有着万千联系。 

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我们,很容易被商家所引导,节日文化又为他们推行消费理念提供了新的领域。商家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利用“现代”、“时尚”等概念,将节日植入了现实生活,经过海量的不间断宣传,我们无奈地接受着情人节的高价玫瑰、平安夜的狂欢等等。此外,众多的商家还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做文章,例如中秋的团圆、冬至的长寿、春节的喜庆都可以成为宣传的内容,以至于每逢年节,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应接不暇。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消费社会理念的传播正在单一化乃至改变着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得节日的传统日常体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体验,节日的内涵发生巨大变化。因而节假日的消费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过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因为这时商家的促销力度最大,可以买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以感恩节的第二天为名展开的全年最大促销活动,使得人们在提及感恩节时最多的话题就是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消费了什么。于是,商家便乐此不疲地营造着富足、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从而带来了购物、郊游、聚会的消费狂潮。节日成为消费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经济现象。而在这些商家的宣传中,大众传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电视这种普及率极高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分析媒介对于节日的商业性推广提供了哪些便利。 

2、电视媒体推动了节日的商业化 

在当代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让电视把社会生活的画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费社会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媒体社会。没有任何其他一种媒体可以像电视这样充斥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电视的渗透面是如此之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同时我们处在消费社会中,节日的日趋商业化可以说是现代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现在世界经济不断的向前而去,人们心里对于形式上一层不变的节日多少存在些创新的欲望。商业化是带有目的性的推荐引导,商业化是节日发展的必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在保留节日中不可改变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商业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大众媒体的中坚力量,电视对于节日的商业化进程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每逢过年过节,电视新闻总是会报道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以及民众的疯狂消费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更多的人在看到电视之后加入到疯狂的消费当中,扩大了商家在节假日促销的影响范围。还有每年的春晚,春晚的植入性广告一年多于一年,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吸收着这些广告的内容,使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收到了这些商业信息,培养着潜在的消费行为。当然,电视媒体不光起到了推动节日商业化的作用,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节日体验方式。 

3、电视媒体拓展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电视能够调动人们的一切感官,是人们感到最轻松的媒介接触方式,从而电视的普及率远远大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信息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特别重要。 

以2009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22个清明节特别节目为例,可以看出电视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节日内涵知识,拓展人们的节日体验。从这次电视呈现的清明节文化内容来看,集中在下面四点:一是比较集中地展现中华民族祭祖的文化行为,如祭奠亲人、追思逝者、公祭先祖、缅怀英烈等;二是展现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远足踏青、禁火寒食等;三是展现祭扫文明风,倡导祭扫新风尚和殡葬新形式,如花祭、音乐祭奠、网祭、花葬、树葬等;四是以电视的手段,通过诗歌朗诵、讲故事、民乐演奏、交响乐等艺术形式,传达清明哀思、歌颂青春和生命。电视媒介以自身的优势,营造清明节日文化氛围,传播清明习俗和节日文化内涵,一定程度地推动着传统节日适应现代生活。使得很多对于清明节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刻的民众都能广泛获知,并且为他们在清明节时提供更多的体验方式,比如提倡殡葬新形式。 

2009年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特别节目《中国节·端午》,请来于丹、蔡澜、方文山等在各自领域都造诣非凡的文化学者、专家等,在主持人朱军的引导下,以论坛的演讲和对话形式,与到场的国外留学生一起对话,互动解读中华文化的节日。嘉宾从饮食文化、个人阅历融入节目交流之中,对话平和轻松,语言通俗富有趣味,赋予了节日内涵多样化的内容,将历史和现代通过亲切的交谈融会贯通。使得各种层次的受众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取深层的内容,在谈笑间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奥内涵,不枯燥、不造作。将电视媒体的传播力量最大化,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浅。这又在思想领域加深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 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②[英]戴维·莫利 著,史安斌 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9

过洋节是时髦传统节日没气氛

这边是对圣诞节的狂热,那边却是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前段时间的中秋节正好是周六,伍女士早早地做好了一桌菜,希望全家可以吃个团圆饭。没想到,儿子一个电话打回家,说和同学一起玩了。对于伍女士说的“中秋要团圆”的说法,儿子不以为然,他表示同学里面很少有过中秋节的,老土的节日没什么好过。

不仅如此,像情人节之类成人味颇浓的洋节,在学生中间也成为新的追捧对象。而万圣节、愚人节之类西方特有的节日,也成为很多学生热衷庆祝的对象。愚人节中,往同学的书包内偷偷地塞个假蟑螂、假蛇之类的,不仅被视作时尚,更是孩子们之间一种拉近彼此间关系的手段。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有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俗教育”应运而生。

节庆教育有助直观了解传统节日内涵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如何将所有节日的内涵铭记在心,确实不是件易事。长宁区北新泾三小先将传统节日像过沙子一样地过一遍,挑选出值得学习的节日,然后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将这些节日划分为亲情类节日、爱心类节日、文化类节日和纪念类节日四大类,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这种节庆教育贯彻始终。

李凌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节日展开节庆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今年中秋节,学校不仅告诉孩子们中秋节的来源、习俗,还邀来了敬老院的老人家。此外,学校的60多名同学还一起扮演天空中的星象,让人彷佛置身在茫茫宇宙之中。从各个方面对中秋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也让同学们在这种气氛中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威宁小学刘天舒副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将《中华传统礼仪》的校本课程列为所有学生的必读科目。从一年级开始,学校根据节日习俗、民族风俗、历史遗迹等分类,将中国传统礼仪分成五个不同的等级。同时,为了让书中故事更贴近学生生活,老师们还将我国古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进行归类,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分为“孝敬父母篇”、“文明礼仪篇”、“名人轶事篇”等。

学生将从一年级开始接触“闻鸡起舞、雪中送炭”等历史典故,由浅入深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到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整个二年级的上半学期,学生将学习到包括春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特点。

如,元宵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人所共知,可是元宵节为什么要燃放烟花和鞭炮呢?《中华传统礼仪》会告诉你答案。通过这一个个的故事,学生们不仅很容易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内涵,还通过和节日密切相关的一些活动,亲自感受这种种节日的不同。

民间技艺、民间游戏引进课程

长宁区北新泾二小校长陈琼告诉记者,该校利用北新泾民俗文化底蕴,聘请了一大批民间老艺人,由他们将一大批民间技艺带进课堂,掌画、指画、印画等不用工具的无笔画深受小朋友的欢迎。通过这种民间技艺的引进,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篇10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儿童电影《啊!摇篮》中小朋友们一起唱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了那与圆月相映生辉的片片月饼,更为了我们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轮圆月如金轮玉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甜丝丝的月饼,吃茶、饮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遥祝着远方的亲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载体。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最佳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了中国人多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人大校长纪宝成说:“花好月圆是中国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赋予很深的文化内涵,既象征着团圆合满,也给人一种恬静、温和、安定的美感”。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传统节日对于华人而言,除了传承文化,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的作用,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载体所难以实现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中秋时,每当看到一轮圆月挂上了天空,不由的就会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变得感伤。此时家乡亲友的问候最是暖人心怀,遥在他乡的你也该连线父母,道声平安,一诉乡思。

当然中秋节也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