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未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4:27

茶文化的未来篇1

关键词:红安县;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3602

1老君眉茶的基本情况

1.1老君眉茶的生产现状

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充分利用大别山区海拔高、植被丰富、土壤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变化,适时提出“优质、精品、名牌”的茶叶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实施良种化种植。目前已建成高山有机茶园基地2.2万亩,茶园实施“增产提质栽培技术”工程,全面推广先进技术,达到“两高一优”。实行有机化种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茶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老君眉高山有机茶产业建设”合作协议,经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老君眉茶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杀青技术、自动理条、做形技术和增香技术,突出有机茶香气和色泽的品质特色。全县国有林场高山有机茶加工厂房现有7处,加工设备都采用针形名优绿茶制作机械,配备有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解块机和整形机等设备。

为了保证“老君眉茶”质量,先后制定颁布了《老君眉茶企业标准》、《老君眉茶种植技术规范》、《老君眉茶鲜叶采摘技术规范》、《老君眉茶加工技术规范》、《老君眉茶出厂检验办法》、《老君眉茶销售包装技术规范》等标准和规范,使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在质量控制上做到“层层设卡、全程把关”。2013年,生产“茗宿”牌老君眉高档名茶8000kg,中低档茶1300kg,实现产值1600多万元,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靠鲜叶采摘可增收100余万元,茶叶已成为国有林场和乡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增长点。2012年,开始研制老眉红茶“红安红”,2013年,生产“红安红”红茶1500kg,产值500万元。生产、加工、市场、品牌建设一条龙的企业发展模式和基地连接农户、加工和销售以及加工连接销售公司的多种经营模式正在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

1.2老君眉茶文化

老君眉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红安茶就被列为上品进贡朝廷,“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茶,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西阳就包括现今的红安等地。《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曾记载,贾母曰:“我不吃六安茶,要喝老君眉。”据《黄安县志》记载:“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老君眉茶文化古老独特,绚丽多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红安人民勤劳智慧和文明的象征。“茗宿”老君眉茶在2000年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荣获“国际名茶金奖”;2004年通过了中国农业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认证”,并荣获“湖北省首届有机名茶”称号;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07年取得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2008年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北省用户满意产品”、“湖北茶叶行业先进企业”;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及“首界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2011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3年《铁血红安》剧组把老君山作为重要的外景拍摄地,老君眉茶场作为协拍单位在拍摄过程中为剧组提供最大的帮助,老君眉茶作为红安一个独特的文化元素呈现在剧情之中。

近年来,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借助天台山旅游开发和对天河峡谷漂流的契机,通过“老君眉”茶文化展示,积极开展茶艺表演、品茗休闲、生态茶园观光和茶叶加工旅游等文化活动,挖掘老君眉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老君眉品牌的美誉度和生命力。

2红安县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国家4a景区3家,国家3a景区1家,居全省县市之首;高星级农家乐3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2个、旅游名街1处;省级工农业示范点2处,位居全市前列。据统计,红安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迅速增长,2012年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2013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2.65%。红安县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强县”光荣称号,该县七里坪镇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名镇”光荣称号。大别山红色旅游(黄麻纪念园、七里坪镇)荣获“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称号。

3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

老君眉茶产业和旅游业是红安县两大主导产业,各自发展的势头强劲,但把二者整合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尚未形成。虽然老君眉茶已有在茶园区打造生态旅游的想法,但尚未有专门的编制规划文本。对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挖掘和茶园观光打造基本还处于构思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旅游市场。

3.1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

从《红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看,茶文化没有被视为生态文化旅游的一个元素,未被特别强调。这说明政府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清晰,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而对为什么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怎样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什么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等问题更是没有提及。现有茶园旅游人数少,也没有深入挖掘老君眉茶的乡土文化,尚未达到老君眉茶生态旅游所应有的氛围与标准。

3.2内容单一,缺乏层次

除部分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老君眉茶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老君眉茶工艺制作、老君眉茶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老君眉茶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老君眉茶生态旅游还停留在观光、品尝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多样性。此外,老君眉茶园区旅游景点也过分地依赖时令。

3.3配套设施和软环境不成熟

目前,老君眉茶文化旅游市场配套设施尚未健全,如各个茶文化景点间交通线路的衔接尚未便捷化。相应的服务条件,如专业的导游基本没有,优秀的解说词尚未创作,未能真正地带领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体味茶的俭清和静。

3.4宣传还未到位,品牌尚未建立

营销推介乏力,一是资源挖掘不够。目前,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只做了一些表面上的文章,绿色山水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不够,大量特色绿色景点没有成线、成片、成名。二是市场拓展不够。长期以来,红安县的旅游经济还停留在“单打一”的层次上,仅凭自身的旅游资源“闯市场”,客源市场只限于周边地区,无法进一步辐射和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所带来的互补效应。

3.5投资渠道单一

红安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社会发展程度低。红安旅游也是以红色旅游为主,是政治品牌,旅游业的发展资源多、优势足,但苦于项目资金投入少,除了国家对黄麻纪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长胜街等红色项目有过投入外,其他旅游项目投资渠道十分匮乏。民间资金进入旅游产业的途径还面临诸多阻碍。由于资金的不足,以景区(点)、交通、餐饮、食宿等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4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建议

4.1统筹规划红绿相融景区,打造“中国将军县,茗宿

老君眉”品牌茗宿老君眉茶品牌已经越做越大,越来越有名。要将中国第一将军县的名气和茗宿老君眉茶品牌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新的强势品牌。规划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中心、老君眉茶休闲旅游区、老君眉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立老君眉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标、老君眉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推出老君眉茶文化生态专项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4.2深入挖掘老君眉茶文化内涵

要深入挖掘老君眉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老君眉茶文化旅游产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老君眉茶文化旅游资源,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围绕老君眉茶资源设计、开发出一批书籍、影像、网络游戏、玩具制品,编制一批戏剧、舞剧、山歌等文艺作品。创造出可以满足旅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来迎合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者的需求。可推出老君眉茶民俗风情游、老君眉茶文化考察游、老君眉茶艺表演游等。

4.3培育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采取“请进来”、“走出来”的办法,培育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行业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对经理人员、导游人员、茶艺员等进行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老君眉茶的历史、茶种、茶具、茶饮、茶点、茶道等相关知识,能熟练地为旅游者进行介绍和引导,提高饮茶者的兴趣和爱好,增加品茶的氛围和雅意。

4.4完善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发展中介组织

建议成立统一的加强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建设、开发、经营的领导和指导机构。同时,成立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老君眉茶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实行行业监管,促进旅游中介服务的发展,唱响全县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梁正海,刘高,张驰.构建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增加梵净山旅游新元素――关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3(3).

茶文化的未来篇2

茶在中国诞生了千年、传承了千年,我们在品味着中国茶传统滋味的同时,也期待着在新时代、新科技的背景下,中国茶会有怎样全新的演绎。初次走进时代华奥,便会被公司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所吸引,《鸟龙小子》的元素很精巧地融入办公室的每个角落,员工桌面上茶具、文具等均是“乌龙小子”动漫的衍生品。时代华奥的董事长严敏,一位优雅、温婉的女士,和她聊茶、聊《乌龙小子》、聊文化创意产业,体味这位如茶般馨香的女子如何用全新的眼光和视角,以文化创意的模式为中国茶产业开创了另一种可能。茶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

海峡茶道:作为全球首部茶文化动漫片的制作方,时代华奥创作《乌龙小子》,规划了一个乌龙小子职业体验乐园,能谈谈您对这部电影和体验乐园的创作初衷吗?

严敏:时代华奥从事动漫行业已经十多年,当时计划在福建做一个文化主题项目,提上议程的有妈祖、寿山石、茶等文化主题。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多数人对茶文化认可度和喜爱程度都最高,于是茶文化便成为我们的第一系列的动画主题开发。而文化创意园是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多元的文化创意基地,这里面规划了名人堂、茶博物馆、儿童职业体验馆等项目。儿童职业体验馆是以动画片《乌龙小子》的片景作为乐园的主题场景设计,以目前风靡国内外的儿童职业体验为核心运营模式,在这个乐园中打造了一个儿童版的迷你城市,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迷你城市里体验成人的职业角色,在里面应聘工作、获得职业收入、学习和消费。这个体验乐园里综合了教育、社会实践、娱乐,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多方面的内容和功能,是学校素质教育和课外实训的最佳补充和提升。

海峡茶道:动画片作为一种儿童影像,内容对孩子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乌龙小子》剧情不仅覆盖了六大茶类的信息,还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讯息。您是如何看待片子可能产生的影响?

严敏:其实所有的事情特别是教育文化,一定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为孩子输送文化讯息的途径很多,有图书、音乐、音像等。而国内许多深受孩子喜爱的动画片都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共同点便是均带有很重的本土文化气息,而孩子看完往往深受影响,这是一种文化侵略。所以如今央视提出了不许在黄金时段播放国外动画片的禁令,必须播放中国动画片,这便是一种保护。文化的渗透、传播和传承一定要从娃娃开始重视起。

海峡茶道:与这部动画片相呼应的乌龙小子职业体验馆,是否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这些元素在园区中如何展现?

严敏:乌龙小子动漫乐园里面所有的背景布置、文化宣传均与乌龙小子相关,并且我们开发了许多乌龙小子的儿童文具、玩具、生活用具等衍生产品,我们会与很多厂家合作,在茶文化的继承上,对产

业进行开发、整合。另外,我们也将开办儿童国学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专门教授孩子传统文化。在台湾,像这种以国学教授为主的私塾非常多,发展也非常成熟,但大陆目前还不太重视,所以我们企业也将国学班作为一个项目开发,其他类似的儿童主题方案也将逐步成型。这些项目虽是我们的商业项目,但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为国学的传承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海峡茶道:创意园内还特设了一个国际茶文化博览园,这个博览园在运营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严敏:这是我们搭建的一个茶业示范点,这里以后将是各大茶类的展示与体验区。我们在博览园内设计各大茶类中的各种茶叶展示,并且每天都有各大茶类的制作展示,让到场参观的游客能够非常立体地了解六大茶类的各方面知识。另外,在园区的后山上,我们还将种植各大茶类的茶树。如果游客在参观完整个制作流程后对采摘还有兴趣的话,工作人员还可以带领他们到茶山进行体验学习。当然,博物馆的体验区也是我们打造的重点,这里有专门的品茶中心,不仅可以品茶并且有各大茶类的电脑浏览链接,比如你想要什么样的茶、什么价位、什么口感,均能实时提供线上的体验,而这些提供商均是我们在名人堂规划区二期引入的知名茶企,形成一条完整的一站式体验流程链。

海峡茶道:文化创意园是一个汇集茶文化、艺术创作、商业等多元一体的主题创意园,您是如何研究总结创意园这种经营模式的?

茶文化的未来篇3

从古到今,无数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及各种专家、学者等都口不离茶,并因此而健康长寿。

乾隆皇帝嗜茶成癖,并写了不少茶诗。他在85岁高龄让皇位时,有个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却认真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好一句“君不可一日无茶!”短短七个字,乾隆皇帝把自己对茶的嗜爱表达得人木三分、淋漓尽致!

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

一代天骄,一生嗜好饮茶,并精于品尝好茶,甚至连茶渣也要吃掉。他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诗句,在我国人民中有口皆碑。

受人崇敬和热爱的,也一生嗜好饮茶,他认为“客来敬茶,以茶赠礼,礼轻义重,即不失礼,又能传播中国文化”。他还亲自润色采茶歌的歌词。

德高望重的元帅,不但喜欢饮茶,而且十分重视茶叶生产,鼓励茶农发展茶山茶园。他有一首茶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历代骚人墨客,于茶情有独钟,写下了数不尽的千古传颂的名诗佳句。

唐代诗人卢仝,写了一首为后世称道的玉川茶歌,即《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只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饮茶饮得飘飘欲仙,以致到了“吃不得”的程度,只有茶的真正知音,才能将饮茶的写得如此深刻生动。

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等都写有茶诗,其中刘禹锡的茶诗,笔者以为颇得饮茶三味:“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他自采、自制、自煎、自饮,认为比古人更会品茶,并津津乐道,别有一番情趣。

宋代散文大家欧阳修写有《茶歌》,对茶推崇备致:“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唯饮茶。……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也是宋代诗人的杜耒,其《寒夜》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围着炉火,品茗畅叙,以茶当酒,更显现出纯朴的友情和高雅的情操。

近代文人名士关于茶的吟咏更是浩如繁星,不可胜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是著名诗人,他的诗写到茶的地方特别多,如在视察南海时就留下了“千花竞秀功名树,一叶回甘云雾茶”的佳句。著名已故外交家林林,重视中日茶文化交流,曾有诗赠日本茶道贵宾:“一碗盛情茶,英华韵味佳,情和交镜界,亲谊结邻家。”大文豪郭沫若曾作诗赞一种茶:“脑若冰雪心如火,舌不短订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间无用独醒磋。”有这样的好茶,屈原也用不着悲愤投江殉节,科学而幽默的赞叹溢于言表。

用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来吟咏茶,更是引人入胜,韵味无穷。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美不美家乡水;香不香园中茶。”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嫩色新香采得云中滋味;含英咀华觅来人世清凉。”

通俗性的茶谜也颇值得玩味。有一猜字谜语:“话说青山不是清,二人土上找原因,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猜四个字组成一句话,谜底是“请坐奉茶”。这个谜语不难猜,但谜底却道出了我国人民热情待客的古韵流风。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说到我国茶文化,不能不提历代的茶经茗赋。唐代茶学家陆羽,撰有我国首部、也是世界首部茶叶专著《茶经》,系统地论述了唐代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茶经》的流传,使天下皆知茶,对于茶知识的广泛传播、茶叶生产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后世尊称陆羽为“茶圣”、“茶祖”、“茶仙”、宗师等,他是当之无愧的。

茶文化的未来篇4

茶香飘两岸·情系川闽台

8月17日上午9时,在成都海峡茶城,一场精彩纷呈的闽茶文化、闽茶产业盛宴正在这里缓缓拉开帷幕。福建、四川、台湾三地的有关部门领导及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活动。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永康、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薛中文、承办方海峡茶城副总经理胡雄峰、天福名茶董事长李世伟、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张连发、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和四川川红集团总经理陈岗为本次活动发表致辞,他们向“闽茶中国行”活动送上美好祝福,并对闽茶产业的发展寄托希望。福建各产区政府领导陆续上台演讲,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福建各地的茶史背景、茶叶特点、种植栽培、制作销售等方面的内容,为在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闽茶文化与产业的听觉盛宴,让成都人民见识到了闽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福茗茶董事长李世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四川的茶产业发展,也期待川茶能进一步升华。“四川的绿茶很有特色。这么好的品质就应该向市场去推广。这必须通过茶业界以及政府的不断扶持跟进推动。”李世伟认为,目前大陆市场的茶叶价格有点非理性,但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茶的理解,不会再去盲目追求高价茶,茶产业也会回归到常态。他建议,中国茶叶产业要做的不是积极的推入市场而是调整内部结构,才能良好发展。同时他也在现场透露,“随着天福的不断发展,天福将陆续推出茶饮料、茶餐厅等产品,也将加强与海峡茶城这样的现代茶业SHoppinGmaLL合作,同时置入专项app的天福手机也将于本月21日正式上市。

海峡两岸的茶企代表也一致提出,中国茶叶处在黄金发展时期,茶企必须洞察行业变局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对行业变局与发展的速度有清醒的认识和感知,提高茶企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国内铁观音茶的知名代表品牌,有铁观音传人之称的福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表示:“之所以选择进驻成都海峡茶城,就是希望利用集群效应,通过抱团出击的形式。让八马的品牌和产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知”。而国内白茶代表品牌福建品品香茶业董事长林健,在参观了成都海峡茶城后对其也赞不绝口,他表示:“和国内众多专业茶城相比,成都海峡茶城规模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同时其海峡两岸联合打造的优势也将吸引包括品品香在内的众多福建、台湾茶品牌竞相入驻”。

品牌梦·中国梦

8月18日上午9时,“闽茶中国行”成都站的第二场活动拉开序幕。成都的宝光禅院里,红墙环绕,佛塔凌空,古木葱茏,一场以“品牌梦·中国梦”为主题的龙门阵吸引了200多位成都茶界知名人士的参与。龙门阵原是指在古代战争中摆的一个阵法,现在在成都摆龙门阵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坐茶馆,摆龙门阵,是四川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方式。此次“闽茶中国行”第二场活动采用摆龙门阵的方式,既迎合了成都当地的风俗习惯,也让现场活动的氛围显得轻松趣味。

当代,中国茶发展迅猛,但依然面临“有名茶,无名牌”的尴尬现状。针对中国茶业如此的现状,由此引出“品牌梦·中国梦”的龙门阵话题,通过“闽茶中国行”活动平台,汇集各方茶界人士,建言献计,共同努力,实现中国茶的品牌梦。来自福建茶企代表们一致提出,中国茶业处在黄金发展时期,茶业企业必须洞察行业变局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对行业变局与发展的速度有清醒的认识和感知,提高茶企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这个大趋势中,茶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自我定位。同时,茶企业还应该从行业现状出发,面向未来,积极寻找和敏感发现行业的机会点,用最好的策略来创建品牌。

最后的“论道”环节是龙门阵的重头戏,三位嘉宾都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品牌专家,他们分别是成都市政府品牌顾问、西华大学教授刘晓彬,灵思营销公司重庆公司副总张阳,四川知名茶人徐金华。“论道”的主持人先抛砖引玉,从“茶行业的品牌个性塑造”这个论点出发,提出问题,三位嘉宾凭借自身经验与睿智临场应变,轮流作答。

碧潭飘雪的创始人徐金华老人认为,中国茶业的发展还是应以茶文化为前提,并以自身的经验为例说明了:自己不生产、不经营,却能把碧谭飘雪发展到全国,甚至国外,靠的就是自己对茶文化的认识及宣传。紧接着,刘守彬也表示:现在茶界现象就是,当一种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时,大家就纷纷走上“挂牌路”,这样会使得有些不法商家从中牟利,从而破坏其品牌的公信度,挂牌应有一个合理的规定。最后,灵石营销公司著名策划人张阳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品牌定位、营销应有老板的亲自参与。但有人提出了如果老板没时间怎么办?老板应该怎样参与呢?张阳说:“首先要给自己的公司定位一个发展方向,主要内容是:产品生产、品牌销售、渠道销售、产品体验。必须要找准定位。”

蜀地茶文化之旅

闽川两地的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而闽茶企业的代表更希望能在成都最有个性的功夫茶馆里,感受产业发展的讯息以及未来的合作商机。

17日下午,余兴未尽的人们前往成都最有代表性的两家茶馆参观。

位于成都三环路羊犀立交内侧的蜀玉会馆,以其独特的商业形态而闻名于蓉城。会馆以茶道、古玉、书画、私房菜为主线,既可悠闲品茗,亦可品读字画,品赏蜀地文化。在占地两千多平米的茶馆里,来宾们细细参观了各式茶品、铁壶、瓷器以及名家字画,会馆主人也特别为嘉宾开放了“密室”:上百件堪称珍宝的三星堆文化同期的古玉民间收藏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古拙大气,精美绝仑。令人观为叹止。为此,品品香董事长林健感慨道:“川茶馆浓厚的文化之风,正是福建的茶馆所欠缺的”。

参观完蜀玉会馆之后,前往另一家极具文化底蕴的至善会所。

竹之韵茶道旗下的至善会所,连同茶文化公园共占地四十多亩,茶馆以川西的建筑风格、《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统文化内核,精致的品饮体验,在国内功夫茶馆的领域内成为翘楚。拾级而上三层建筑,移步换景,浓郁的川派文化、以八卦为设计主题的厅室,蜀地历代文人为名的品饮包间,以藏茶砖为分隔的茶墙,各种设计元素都极具独特。室外树木扶疏,室内优雅安静,庭院石桥流水,确是品茗的极佳场所。嘉宾骏德茶业的梁天雄看后连连点头,他说:“这一次访问后。对成都的市场更有信心了”。竹之韵茶道的负责人介绍到,作为“中国百家茶馆”的至善会所,这里将成为川闽两地产业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将体验、产品、文化、交流融合在一起,希望将来有更多的福建茶企前来参观访问。

在短暂的访问行程中,嘉宾对川地茶馆有了更深的了解。号称万家茶馆的成都,这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既有浓重的川派盖碗茶文化,又对功夫茶有着极大的包容空间与渴求,更因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市民的休闲意识,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茶文化的未来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尽管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具体到我国的旅游企业身上,情况依旧不是很明朗,尤其是企业自身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研究较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只是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环保问题,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低碳环保的发展迫在眉睫,低碳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1.1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环境影响

目前,大部分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环境的开发与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但是,大部分的旅游企业却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维护,没有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利用尤为重要,如果茶文化旅游企业没有尽到环境保护的职责,对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熟视无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大力发展娱乐、餐饮企业,那就会严重的危害到旅游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无论是对我国的旅游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讲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尤其是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更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1.2旅游观念未得到改变

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GDp增长元素,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号召力越来越强,这些都不断的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系统巨大,仅仅是提出一个低碳茶文化旅游口号,或者只是在某个单独的区域实施这样的旅游开发政策其影响甚微,要建立切实可靠的低碳茶文化旅游景区,必须让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消费者的齐心协力来达成。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观念还停留在欣赏美景、购买特产之上,忽视了低碳经济的原则,因此,我们往往看到每当节假日旅游景区游玩高峰期之后,剩下的都是遍地狼藉,各种垃圾随地乱扔,旅游监管部门也熟视无睹。旅游产业各企业、各部门以及消费者对于低碳茶文化旅游的观念没有得到确认是其主要原因。

1.3没有明确的定位

茶文化旅游定位往往是以茶树、茶叶、饮茶、茶表演为主要旅游服务内容来进行。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加入低碳环保元素,许多的旅游企业并未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其实,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是回归自然减少废气排放,更重要的是环保,在茶文化旅游景点中我们时常能看见,一些剩茶被随便乱洒,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认为茶水倒在地上并没有污染到环境,实则不然,茶水虽然倒在地上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如果倒在河流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并且随地乱倒茶水还影响了茶文化景区的整体美感,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环境品质低的错觉。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问题解决方案

2.1明确低碳茶文化旅游经营手段

茶文化旅游模式是一种针对不同地区实际茶文化情况而开展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将产茶区域进行改造,使其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进行生产,再结合茶叶相关服务的水平提升,例如茶楼建设、茶道与茶艺表演、茶具展示等等。在不同的茶文化旅游景区中需要从基础做起,对旅游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盘查,检查出那些非低碳、不环保的项目,对这些服务项目进行查封并且更换为低碳服务,通过现代化的低碳科技手段推进景区内部建设健康发展。在低碳的基础上来凸显出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在茶文化的内涵中围绕低碳经济进行延展,这样既可以将茶文化旅游景区发扬光大,又可以很好地提升茶叶农业效果。

2.2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推广

茶文化旅游景区要想长久稳定地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的融入,将茶文化、旅游文化、低碳文化三者融合在一起,积极进行推广、宣传。如今互联网发达,茶文化旅游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对自身进行推广,其中必然要加入低碳环保的元素,让人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以一种正确、健康的心态来欣赏与维护茶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政府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示范区,以茶文化旅游与低碳经济为核心,表现出茶文化古朴、独特的魅力以及低碳经济环保、生态的原则,让茶文化旅游景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提升消费者素质,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3科学的低碳环保措施

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推行受到阻碍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旅游企业、消费者没有给予低碳环保应有的重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低碳环保措施的不理解,就如同上文所说的一样,在茶文化旅游景区内没有一个科学的低碳体系来引导商户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低碳环境,政府应当给予重视,并给出切实的、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旅游模式与经验,在低碳茶文化旅游中,对资源的循环使用、合理分配,进行科学的讲解,鼓励茶文化旅游景区中的消费者减少污染物的随处乱扔以及多余的能源消耗,一步一个脚印地对景区中的各个项目进行低碳化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低碳网络。

3结论

低碳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旅游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加入低碳环保理念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以及其他各类型产业的低碳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非常好的传播中国的茶文化,让人们的旅游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欢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线路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114-118.

[2]郑春霞.基于游客感知的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质量提升———以闽南功夫茶文化旅游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683-692.

[3]魏遐,周倩雯,林枫.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387-390.

[4]冯卫英,朱世桂,黎星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7-134.

茶文化的未来篇6

一直以来,茶叶在生活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元素和地位,饮用相应的茶,能够使得我们获得应有的养生和健康身体。因此,随着对茶叶产业研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茶叶产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尤其是随着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理念不断成熟,良好的包装设计对于整个茶叶产品的价值作用日益突出。本文拟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全新形式分析入手,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融入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究融入中国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思路。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现代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价值内涵;茶文化元素

引言

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与茶叶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对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融入性,因此其不仅未能满足整个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与消费者的具体市场理念有着重要的差别。

1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全新形式分析

当前在茶叶产品平面包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其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特别是未能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融入其中,这就使得整个茶叶产品从外包装上来看,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属性,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并且在这一物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当前开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时,未能认识到这一文化的价值和底蕴,从而使得其整体包装设计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客观上来看,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就是整个茶叶产品品质的一部分。因此,在向消费者展现茶叶产品时,如何通过巧妙合理展现产品的品质,就极其重要。当然特别是在现代茶叶产品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茶叶产品设计效果,就必须将茶叶产品品质提升与整个包装设计活动相结合,通过具体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融入中国茶文化,开展现代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其不仅能够融入和传播茶文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的茶叶产品体系。因此,在当前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探究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包装设计效果,茶文化实际上是综合化、体系化的内容,无论是其中所具备的绘画艺术,还是其中所具备的文化价值理念,都是值得我们所探究的。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一传统文化理念与整个茶叶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工作相结合,必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最后,当前在开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时,缺乏应有科学性元素的系统化融入,尤其是未能将当前整个时展的特点相结合,从当前整个茶叶产品的营销状况来看,互联网电商模式已经成为茶叶产品零售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因此在整个茶叶产品平面包装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结合互联网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融入和创新,而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完善的支付方式,其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的外在展现。所以,优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就能够为整个产业产品营销提供相应的,促进要素,但是目前在多数茶叶企业在开展自身产品设计过程中,未能将市场需要和时念融入其中,从而使得整体包装设计与时展之间,却相脱节。

2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就已经具备了茶文化元素,无论是具体的茶叶产品,还是与茶叶相关的茶文化内容,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元素特色的符号和象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茶叶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元素,越来越多的人将品茶作为自身生活习惯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现代化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虽然人们的的饮茶环境得到了相应的完善,特别是生活元素内容进一步丰富,但是茶叶的地位仍然继续得到保持。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健康、养生价值认知与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饮茶作为自身重要的生活元素,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整个消费生活理念日益成熟,如今与文化相关的具体元素也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习惯,因此,如何才能将茶文化融入到整个生活过程中就是当前整个茶叶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是通过对当前整个茶叶产业的优势以及茶文化的传播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融入,从而影响了整个茶叶产业在市场发展过程的具体作用和价值影响。传统茶文化对人们的具体影响,不仅仅是理念和元素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为人们认知其他事物提供了相应的渠道和空间,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茶叶的作用价值认知日益成熟,完善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丰富人们的处事习惯就极其必要。

3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

通过对当前整个茶叶平面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来看,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多数茶叶产品在进行平面包装设计时,缺乏清晰的结构定位和内涵的有效认知,从某种程度上看,良好的产品包装设计,实际上是整个茶叶产品内涵的整体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多数茶叶产品在进行市场宣传时,缺乏对自身产品的有效定位和合理构思,因此,对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得茶叶产品包装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当前包装设计理论日益成熟,无论是彩色理论,还是心理理念都逐渐融入人们的具体生活。因此,人们对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茶叶产品想要满足和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完善自身产品构思,通过合理有效定位,既能为整个茶叶产品包装工作开展奠定下基础,同时也为满足消费者的具体需要。从现代茶叶产业发展的具体视角看,丰富完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理念,提升茶叶产品的价值元素,优化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茶叶产品在进行包装设计活动时的客观需要,具体而言,其思路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茶叶产品在开展包装设计活动时,对于整个茶叶产品来说,其包装设计也是整体产品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当前产业产品的体系不断完善,做好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极为重要。而想要做好茶叶产品的外包装设计工作,就需要将其与整个茶叶产品本身的特点及内涵融入,就始终坚持围绕其自身应有的特点来具体开展设计工作,从而才能实现其良好的效果,比如,针对茶叶产品的具体品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从而使得整个茶叶产品的内涵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也是茶叶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其次,当前在开展茶叶产品平面包装设计工作时,要结合消费者的具体需要和理念,通过融入消费者自身对整个茶叶产品品质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的市场定位,从而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及选择合适的时机、素材和设计心理,进而从根本上做好整个茶叶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工作。客观地说,随着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产业产品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而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对整个茶叶产品营销工作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完善融入消费者的具体理念,对整个茶叶产品营销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最后,在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融入多元文化内涵,尤其是将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内涵。无论是,具体的艺术元素,还是现有的价值理念,都超越了其他文化体系。而且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史上,饮茶也有着,其他所不具备的价值理念,所以,探究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融入其具体的传承思路,就极具价值和意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营销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这里同样也为整个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载体。

4融入中国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思路

随着当前现代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不断成熟,如今整个茶叶产品的体系化日益成熟,内涵化进一步丰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整个市场发展的具体需要,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提升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思路,就极为必要,而想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需要充分做到:首先,要清楚中国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并且寻找到适合现代茶叶的包装设计思路,通过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与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相融合,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的成熟应用。对于茶叶产品来说,完善融入茶文化理念内容,在提升茶叶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整个茶叶产品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次,在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整个活动开展的价值在与通过融入文化元素,从而提升茶叶产品的内涵和市场认知度。文化理念不仅是其整体成熟性的客观表现,同时更是茶叶产品在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极为欠缺的内容。因此,融入文化元素,将为整个茶叶产品的品质提升提供实质性帮助。最后,对于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将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客观上讲,也是整个茶叶产品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茶文化理念不仅是一种意识内涵,更重要的是在该体系内,融入了系统化的价值理念和艺术元素,因此,应用好茶文化理念,不仅是茶叶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更是将传统茶文化的价值作用实现全面应用的客观保障。

5结语

随着当前对文化发展的价值作用日益突出。优化开展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就极其必要。但是通过对人们的选购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整体品质认知,因此,茶叶产品的现代包装设计开展状况,就成为影响人们选择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时展,通过融入具体的文化内涵,其必然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传播和茶叶产业优化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利.中国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J].美术大观,2013(11):78-82.

[2]曾景祥.茶文化空间概念的拓展及茶席功能的提升[J].包装设计,2014(19):69-73.

[3]李广元.道家文化视域下的茶叶包装设计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5(1):99-103.

[4]周红杰.中国古代茶业的发展以及对茶文化作用的探析[J].包装设计2015(5):223-226.

茶文化的未来篇7

关键词:茶叶营销茶叶产业营销管理

一、徽叶茶业情况介绍

安徽徽叶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茶叶企业,是六安市最大的药品连锁企业――安徽百信医药集团的子公司,是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培植、采摘、生产、销售及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单位。

企业的茶叶全部来自于核心产地,为了保证茶叶质量,企业参与到茶树的种植与管理中,自己进行茶叶的炒制和加工,导致企业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性价比较低。

二、徽叶茶业营销现状

徽叶茶业创立于2010年,在成立后的这五年时间里,徽叶茶业的发展并不是太理想,目前的茶叶销售量约八千斤左右,销售额近二百万左右。

徽叶茶业所生产的产品虽然包含高中低档,但公司所面对的消费者类型相对单一,高档产品销量并不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世界所有茶叶中唯一的无芽无梗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本身的市场知名度可以,在很多地区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徽叶茶业的母公司是百信医药集团,百信医药集团旗下有100多家的otC药店连锁渠道,这些零售渠道资源是可贵的。但是目前徽叶茶叶的销售渠道的建立并不是很完善,茶叶的进店率并不高,甚至很多的分店茶叶产品并未进入。即使在有产品销售的店内,员工的销售热情也很低,每年的销售量并不理想。自有的销售渠道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外延的商渠道和其他销售渠道没有建立,目前徽叶瓜片除了企业本身的旗舰店和企业旗下的药店零售店外,没有一家商为企业进行产品销售。虽然徽叶茶叶也在母企业的药品零售产品销售网上开设了柜台,但网店目前基本处于无人打理的状态。销售渠道窄,严重制约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发展,也是目前企业销售额较差的主要原因。

三、茶叶行业营销环境分析

(一)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分析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我国茶叶种类之多也是世界之冠,包括红、绿、乌龙、白、黄和黑六大茶类,及花茶、紧压茶等再加工茶类。

我国有五千年的茶叶历史,21个省市民族地区均有茶叶生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遗产。但我国茶业产业企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茶企业相比,在茶叶生产加工条件、经营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经营规模过小,产值上亿元的茶叶企业仅有几家,初加工企业规模小,平均产值低。全国大约有8000万茶农,七万家茶企,有名茶却无名牌,吴裕泰、天福茗茶等企业在行业内虽然较大,可是与国外茶企相比规模相对较小。我国茶园基础差,产出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离现代化差距大。茶企的机械设备陈旧,难以更新,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过度竞争,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内销渠道不完善,外销无方,恶性竞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是我国现阶段现代化茶叶企业多数还是小农经济时期作坊式的产销模式。我国虽已有各类茶叶批发市场近1000家,可以实现60%的茶叶交易,但茶叶批发市场建设存在缺乏规划、重复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出口企业方面,出口企业多但规模小,行业协作发展的意识和条件不成熟,致使恶性削价竞争现象短期内难以杜绝。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三是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品牌,全国茶叶的品牌数目不算少,但茶叶市场真正有市场规模、有影响的茶叶品牌极少,世界著名品牌立顿一年的销售额超过四五十亿美元,而我国产值达亿元人民币的品牌只有几个。

四是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茶叶质量不稳定,影响茶叶市场的稳定性及市场信誉和形象,是现在和未来制约中国茶叶国内外市场发展和扩大的主要障碍。茶叶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不健全,职能不到位,脱节或联系不紧密。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是茶叶大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茶叶的药用保健功能。目前政府极为重视“三农”,良好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创新,机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六安政府要做大做强六安瓜片的地方品牌,希望通过六安瓜片的品牌效应带动人们去瓜片的主产地旅游,做好六安的特色旅游产业。目前六安市政府在大力进行六安茶谷建设和宣传,六安茶谷规划面积1600平方公里,线路总长100公里,涉及裕安区、金寨县和霍山县,覆盖12个乡镇级响洪甸、佛子岭两大水库,拥有二类以上优质水源70多亿立方米。适宜的气候,充足的降水,森林覆盖面广,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环境秀美,堪称“天然氧吧”,是全市实施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充分利用茶叶、毛竹、石斛等物产及山水、文化资源,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景区旅游融为一体。

而徽叶的生产基地正好处在茶谷之中,对于徽叶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徽叶可以很好地参与到茶谷建设中。

(三)消费市场分析

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提高免疫性、抗辐射、抗癌、抗衰老、抗突变、杀菌、防龋、明目利尿等功效。新世纪以“健康、绿色、生命”为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茶文化以其独有的特殊和茶叶独有的功效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些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喝茶,更是由饮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茶文化和茶生活。未来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茶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未来可以去开拓的销售市场。

徽叶茶业产品的忠诚顾客并不是很多,但母公司百信医药集团,其实是拥有很多的忠实顾客的,通过努力是有可能争取成为我们的忠实顾客的。

(四)竞争环境分析

目前六安的茶企众多,做得比较大的品牌主要有徽六和一笑堂,一笑堂走高端路线,产品价格较贵,与我们的目标顾客有一定的差距,竞争压力不大。徽六目前的产品涉及范围较宽,有高中低档各类产品。徽叶产品定位不足,缺少精确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应该首先定位好,根据自己针对的顾客设计产品的包装。徽叶目前的包装与其定位并不是十分一致,徽叶目前的定位是中低档产品为主,而包装成本却很高,加上茶叶成本就相对较高,就拉高了产品的价格,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四、对策建议

目前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不是很明确,企业应明确其战略目标,企业未来的发展应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带动茶叶原产地的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立足茶谷;以茶叶为核心,建立以茶文化为主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经济产业项目。

茶叶等农产品的生产产源地极为重要,产源地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徽叶茶业有主产地的优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很有利。企业在未来应坚持产品的产源地,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开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以质量为先,努力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集团拥有近百家直营门店,门店覆盖六安各区县,在其他城市也有门店,拥有很好的产品销售渠道,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员客户,可以减少企业的宣传费用和销售费用。目前我们可以以高质低价来获得市场,制定合适的产品销售政策,促进门店人员的推销热情,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企业还应该寻找合适的商,同时利用网络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拓宽企业的销售路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

新世纪社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产品的消费品位也在逐步提升,茶馆业、茶休闲观光业发展方兴未艾。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办茶艺培训部、茶馆和茶休闲旅游业等与茶叶相关的产业项目,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为企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茶文化的未来篇8

一、汉至宋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与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则兴起于汉魏时期,而汉代末年也正是瓷器成熟的时期,二者的发展可谓亦步亦趋。不过,与茶文化相比,瓷制茶壶的发展明显滞后,这表现在从汉代直至宋代,都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专用瓷制茶壶,与水器、酒器、食器混用的情况使得瓷制茶壶难以形成自身显著的特点。汉代人们采取的是一种“半茶半饮”的独特方法,即将制好的茶饼进行炙烤,然后捣成粉末,冲入开水后与葱、姜、橘等混合后饮用,这种加入调料进行饮用的方法使之与其他粥汤类食物并无太大区别,因而用以盛载之壶也即无需进行分别。六朝时期的茶文化基本与汉代相同,晋卢琳《四王起事》即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其中盂,即碗。表明此时的茶仍是一种普通食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厨房烹煮用料,“吃茶”一词在许多方言区的流行即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此期各种瓷壶实际上都可以作为茶壶加以使用,最为典型的是“鸡头壶”(图1)。鸡头壶,始见于晋,早期仿生陶瓷器皿之一,延续至唐代初期,壶嘴作成鸡首状得名,其形态显然是后世瓷茶壶的鼻祖,后世瓷茶壶即由此演变而来。唐代是中国瓷文化繁荣时期,同时也是瓷器在全国全面发展的时期,有“南青北白”②之称。唐代时,茶虽然并未脱离其食品的地位,但人们在食用时已经更加注重于其文化品味。唐代佛教人士将茶与禅相联系,即后来所谓“茶禅一味”,并通过在贵族和文人中的风行将茶文化推向高峰。吃食式的“牛饮式”饮茶在上层社会中被排斥,因其饮茶姿态不优雅,且易发出声响,故细品慢嘬成为时尚,并出现了专用茶具。然而,在陆羽《茶经》中所列二十四种茶器中却并未有壶,表明此时壶依然为混用。究其原因,唐代早期仍是煮食法,后期已兴起更为文雅的“点茶”饮用方法,即将茶饼碾碎放碗中,然后以沸水点泡,壶在此过程中只是盛沸水的功能。

二、唐、宋“点茶”、“斗茶”风尚促使茶具作相应改变

唐、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迅猛,尤其宋代社会重文轻武,文人介入广大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对饮茶风俗习惯、对器物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宋代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含义引申开去。徽宗时茶艺自然被大作文章,徽宗曾亲撰《大观茶论》,鼓吹斗茶之妙,斗茶之风盛极一时。斗茶关键是点茶,斗茶时先温下杯盏,再调膏,即以勺挑一定量茶末入盏,注入沸水,将茶末调制成膏状。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以小苕帚状茶筅搅拌、旋转,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泡沫)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点茶是唐、宋时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常在二人或二人以上斗茶时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文人墨客自我陶醉其中,寻找心境、情境之用。宋代著名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宋代是“点茶”最为盛行时期,并流行“斗茶”活动。这一在唐代被称为“茗战”的“斗茶”活动,在宋代被发展至极盛,“斗茶”活动拼比的是茶汤的色泽与泡沫,不仅仅是茶饼本身的品质问题,用沸水点茶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点茶需要,盛沸水的壶设计造型从力学、功能上均和酒壶有了一定区别。如壶造型符合审美、壶流线条流畅、壶执把执稳健防烫热,壶腹容量充备等;加上斗茶引出的“分茶”,即将汤花调制成各种图案,其状千变万化,颜色对比鲜明,极具观赏性。据传徽宗曾为近臣表演过。点茶与斗茶中茶叶品种、茶盏与筅非常重要,但斗茶、饮茶的器皿对斗茶、点汤的作用非常大,直接关系到斗茶的技巧与成败,茶壶或类似于茶壶的器皿功不可没。“三昧手”之二即与茶壶密切相关,即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1](p248-249)。因而,宋代的瓷制茶壶虽然仍是盛水用具,与其它功能混用,因盛沸水且为了达到斗茶的点汤技术要求,出现了与“斗茶”活动相适应的造型改变,最大的变化即是壶流由粗短变为修长,出水口圆而小,这显然更有利于控制沸水的方向、位置与数量,壶更轻巧隽秀,壶柄也更便于把持。虽然这种被称为“执壶”③(图2)的瓷制茶壶,同时也是盛倒酒的“注子”(图3),但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专用瓷壶实质上已经形成,而其中以景德镇的青白瓷执壶或称注子最具代表性,成为景德镇后世瓷制茶壶的雏形,并为其独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元、明、清时期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在元代虽并未戛然而止,但不擅茶道的蒙元统治者代之而起的是煎茶,是往沸水中投茶再煎制,与“点茶”的向茶饼中点注沸水正好相反,也不再拼比茶色。这种简单粗放的煎茶方式正好符合蒙元人大吃大喝的习性,而用来盛放茶水的茶壶其功能亦仍与酒器、盛奶器等相混。元代统治者原属马上民族,酒、奶为其主要饮品,茶仍属中原汉族历史沿承习惯,在统治阶层引领的主流文化下,茶具的设计与其它日用器皿一样,走向粗大、厚重的趋势。元代青花瓷的出现给酒具带来了新的天地,但茶壶、茶具并未有明显起色,盛酒特点明显(图4)。多穆壶(图5)、僧帽壶(图6)的出现显示出蒙元文化所受的异域影响。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僧帽壶,该壶茶、奶、酒、水等流体皆可盛装,因壶口沿设计象僧人毡帽,故名,以明永、宣甜白器为珍贵。多穆壶为元代创新壶式,造型受中西亚银锡器影响,为盛奶、液之类,明清仍烧造。新出现的瓷制茶壶还有梨式壶(图7),这种壶体借用自然界梨的形状,增加了壶容量与外观形态美;以及代表了时代方向的青花扁执壶(图8),此扁壶口小,易盛酒而不宜泡茶。蒙元残暴统治的明初统治者,一度力主生活简朴,反对奢侈,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沸水煎茶的方式被认为有违饮茶自然之理,而崇尚更加简便自然的泡茶,这种泡茶不同于“点茶”,是冲泡条形散茶而非茶饼,这种延续至今的主流饮茶方式饱含了传统儒、道、禅哲学思想,也促使了专用瓷制茶壶的产生。之所以在明代开始形成专用瓷制茶壶,是因为泡茶饮用方式的特点是以壶泡茶、以杯盛茶,而如果混用壶具的话,势必使壶沾上各种异味而影响到茶汁的自然清新。以壶配杯也由此而成为瓷制茶具的标准配置,茶壶也首次占据了核心地位。茶壶的核心地位使人们对其泡茶实用性的要求也陡然增加。在泡茶文化下,白瓷最易显现出茶叶的本真色泽和形状,因而白瓷茶壶成为瓷制茶壶的首选材质,而为了更加美观,壶身往往配以各种彩绘纹饰,在明代时以青花和青花五彩为主流装饰。从造型来看,壶身变矮变宽,鼓腹、大口,以便于冲泡、清洗以及放置茶叶。

明代茶文化至晚明时达至极盛,江南富裕文人淡泊仕途,悠游闲适,饮茶成为其修身养性的主要活动,而对茶壶的品玩也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延续部分前朝生活艺术风格,在器物中仍有所保留,如万历素三彩执壶造型纹饰(图9),壶体隽秀轻巧,纹饰呈阿拉伯银、锡器特色。明瓷制茶壶开始趋于小型化,甚至缩小至可以手持把玩,也由此催生了养壶文化。天然紫砂泥质呈不同色泽,主要有紫泥、绿泥、红泥,紫砂较瓷器透气,故紫砂壶体量较小、多不施釉,以便成品透气、呈色、可以把玩;而于此同时,以紫砂土为材质的宜兴陶制茶壶(图10)崛起,与景德镇瓷制茶壶分庭抗礼,故有“景(德镇)瓷宜(兴)陶”之说。满清统治者的入主中原并未改变明代的泡茶文化传统,相反,清人更加注重饮茶活动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而对瓷制茶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代,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瓷制茶壶工艺和艺术的追求可谓达到巅峰,其精巧华丽空前绝后。清代瓷制茶壶(图11、12、13)造型品种更加繁多,其绘画更加精美绝伦,新增珐琅彩、粉彩等富丽彩饰,画面往往追求诗、书、画合一,使之具有更强烈的观赏性。清三代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盛发达,加之乾隆皇帝极致奢靡,对工艺品追求名目繁多,一定程度增加了工艺品及日用品的造型变化,茶壶的造型应当是随整个工艺品与日用品的大变化而动;清代瓷器制作新工艺也大量出现,茶壶的制作与酒壶一样延续明代一些风格装饰,如镂雕开光装饰、五彩鎏金装饰;同时出现新的装饰工艺技巧与纹饰,如酒壶隽秀纤巧,茶壶造型敦厚,采用青地、红、黄地粉彩,或在白胎上彩绘装饰,贴塑,乃至出现仿生造型壶具等、。明清时期酒具与茶具应该是泾渭分明,清代的茶壶功能一目了然,茶壶茶可直饮也可洒杯。当然在追求工艺与艺术精致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工艺过于堆砌,画面过于繁缛之弊端,脱离了茶文化的自然之性,致有本末倒置之感,显示了清人在审美趣味上与明人的差距。

四、当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瓷制茶壶基本是清代的延续,体现的依然是清代泡茶文化,而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制瓷工业的发展,茶文化和瓷制茶壶均发生了悄然变化。建国初期,具有浓郁的封建文人士大夫气息的茶文化以及瓷制茶具被认为不合时宜而受到排斥,国家急需新的形式来体现新中国文化。泡茶依然是饮茶的主要方式,但其过程被大大简化,茶道文化衰微,但用于泡茶的瓷制茶壶制作并未衰退。建国初期,在祝大年、郑可、梅健鹰等新中国陶艺先驱的带领下,成功制作了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迥异的“建国瓷”,其中即包括了瓷制茶壶。建国瓷,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政府组织人才技术力量的制瓷项目。这种瓷制茶壶反映了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建国初期瓷制茶壶的范本。时期所制作的瓷制茶壶基本延续了“建国瓷”的风格,不过在后期所制作的“主席用瓷”中的瓷制茶壶(图14),主席用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7501”釉中水点桃花茶、餐、文具,胎质、工艺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准甚至超越了“建国瓷”。当然,无论是“建国瓷”还是“主席用瓷”瓷制茶壶,是不计成本的制作,是改革开放之后无法复制的时代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茶文化得到复苏,传统瓷制茶壶亦随之迅速得到复兴。这时期茶壶多以家庭型为主,壶体硕大呈圆柱形(图12),适合全家人使用,百姓使用的茶壶多白胎或画面呈现时代特征的政治明星或文字;小巧适合单个人使用的除紫砂壶外瓷器的产品较少。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简单的复兴已经无法满足新兴都市白领阶层的需要,新型的更具设计创意的瓷制茶壶开始出现。而这种创新潮流在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更加如火如荼。

茶文化的未来篇9

第一,中国茶需要再定位。

中国茶的再定位,品牌再定位,是茶产业发展战略,更是茶企业发展战略。

中国绿茶的世界品牌,需要与文化、科技、市场、资本方面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设计出差异化的独特商业模式,围绕消费者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准需求定位,实现投资的大突破,取得数倍以上的高收益、大回报。

第二。迎接大品牌时代的到来。

邓小平讲过一句话:“我们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是多么精辟的一句话。中国应该进入品牌经济时代了。人人为品牌经济做贡献,品牌为剑,品牌为金,品牌为王。聚全国之力,为中国品牌发展。

陕西午子绿茶17年专注一杯绿茶。午子绿茶品牌作为中国驰名商标,深挖中国传统午子文化和养生文化,把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和唐文化两张名片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茶“和”文化和唐“容”文化,提出了“品大唐文化,喝午子绿茶”“养生之道。午子绿茶”“让好茶者喝上好茶”的理念,其宗旨在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打造中国绿茶的第一差异化品牌,为中国绿茶品牌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养生作出积极的贡献。

实践证明,品牌需要与科技、市场、资本融为一体。需要从国际茶叶市场出发,创新思维,搞好顶层设计。归纳起来,五个字:

远:要有自己的品牌战略,这是一种商业定位。

实:要从企业实际和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高:要从国际绿茶市场要求出发,制定企业生产标准。

精:要通过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实现绿茶的工业化、标准化,以及现代营销和管理相结合。

合:合作才有未来,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新丝绸之路国家战略下打造绿茶大品牌的路径。

古丝绸之路成就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辉煌。那时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为主的商品贸易:

新丝绸之路,是飞机、高铁和国际货运。应该恢复茶叶贸易,重建丝茶之路。要对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在21世纪大资本和大市场全面整合的时代,聚力打造国际绿茶大品牌。

打造丝绸之路中国绿茶大品牌,需要以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为灵魂。要融入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养生文化、儒释道文化。要融入周文化、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要融入各民族特色文化。

打造丝绸之路中国绿茶大品牌,需要聚优质生态高品质生产基地,使茶叶具有纯绿色、全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品质。

打造丝绸之路中国绿茶大品牌,需要对机制先进、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和品牌知名度高的绿茶专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聚焦。

打造丝绸之路中国绿茶大品牌,需要按照市场化、品牌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创新思维,以品牌文化和品牌科技为两翼,以品质和安全为基石,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丰富绿茶功能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产品。

茶文化的未来篇10

叶茂中先生投身广告创意许多年,在公众印象中的形象一直是特立独行。本以为这一定是一次难度极高的采访,但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电话那端的他语气格外平和,思维严谨,逻辑清晰,虽没有惊天之语,却字字真知灼见。

《问道·中国茶》:您平时喝茶吗?您的喝茶的方式是什么?

叶茂中: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品饮方式,作为中国人不可能不喝茶。我喝的茶一般都是别人送的。朋友或者客户,送我茶的人很多。我喝茶没有什么固定的偏好。

喝茶是我的一个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现在抽烟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喝茶能带来健康。另外,喝茶能让人放松,也能提神。就像咖啡对于外国人一样,茶是中国人本土最好的饮品。古人讲,开门七件事,茶是必不可少的,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喝茶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问道·中国茶》:您在茶产业除了“八马茶业”之外,还有其他的案例吗?能谈谈此次和贵州合作“贵天下”品牌的情况吗?

叶茂中:我在茶业界策划完成的只有“八马茶业”这个案例,而此次和贵州盘江集团合作的“贵天下”品牌还在实施的过程中。

贵州是中国一个很大、很有潜力的产茶区,他们的政府也对茶产业非常重视。按照贵州省政府的规划,贵州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产茶区。目前,中国一些很著名的茶叶品牌的茶园基地都在贵州,但是,贵州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叫得上名的茶叶品牌。这么好的产品,一定要集合在一个好的品牌下集中向外推广。

贵州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茶品品类就是“都匀毛尖”,但是,目前的都匀毛尖还完全不能和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信阳毛尖、云南普洱相抗衡。对于贵州的茶叶企业来讲,目前有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是诉求品类名称,第二是诉求一个可以打得响的品牌。我们本着促进贵州整个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始打造“贵天下”这一品牌。

中国自古就有“贵人文化”,对子女来讲,父母即贵人;对学生来讲,老师就是他的贵人;对从商者来讲,合作伙伴就是他的贵人;可以说,在生活中,凡是能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贵人。在和这些贵人相处之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心存感激,而一些礼节性的物品相送,也是“贵人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茶叶需要一种大众的文化力量,可以覆盖到更多的人群中间去。

当然,在设计“贵天下”这个品牌的过程中,我的考虑要和八马茶业的“商政礼节茶”区别开来。我们都知道,一个品牌大面积推广之后,它就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区域的概念,它所生长出发的背景和环境就会逐渐淡化。现在,八马茶业没有只卖铁观音,它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全国的六大茶类。我想,一个品牌不能完全只被一个品类所控制。

当然,此次和盘江集团的合作还刚刚开始,我们的合作还会继续深入下去。贵州盘江集团是传统的能源行业,此次进军茶产业,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目前,他们的前期目标是完成对贵州省内市场的抢占。贵州省内的市场目前一年大概有6个亿,这个数字当然不是很大。等到一定阶段后,他们会从贵州走出来,走向全国市场。

《问道·中国茶》:据我们了解,您这么多年来,曾经做过许多跨行业的营销和策划,对于您来说,如何保持这种创意的激情,您是怎样不断学习,以使自己可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策划需求?

叶茂中:我想,这是我的职业属性决定的。隔行不隔意,每个行业都有相通之处。本质来讲,不过是品牌的定位,外界的诉求,品牌向外界表达的方式这几点。表面看,这些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本质来看,都有相通之处。

《问道·中国茶》:您觉得未来的三五年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叶茂中:总体上来讲,我觉得首先产量会持续增加,另外,产业会朝品牌化发展。最早的茶叶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的生产,但是,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展,未来的三五年,必定是一个品牌化的关键时刻。

例如我策划的八马茶业,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而我刚开始介入八马茶业的策划时,它在全国只是一个三类品牌,甚至在安溪本地,它都不算是前几位的。而现在,它不仅会影响到福建安溪的茶叶企业,也会影响到全国的茶叶企业。当时,我之所以给它定位为“商政礼节茶”,就是为了让它跳出品类来做竞争。但是它又可以把铁观音的概念保留来做主打,也就是保留它的销售优势,传统优势。同时,其他品类的进入,也扩大了品牌的包容性和延展性。目前,八马茶业在全国的终端已经有一千多家了。

我想,品牌化的竞争,在未来的三五年里,可能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品牌的企业,未来的销售会举步维艰。也许,有一些小的茶农,在前期因为资金或者观念等等的限制,不想走这种品牌化之路。但是即便是茶叶这种农副产品,它的品牌化之路都是必然的,不是一个企业愿意或者不愿意那么简单。以贵州为例,在未来的几年,很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产茶区,那么在没有品牌的前期,它永远都只能是其他品牌的产区或者供货区,而大量的利润被其他的流通环节所瓜分,这对于当地的茶农或者茶企都是一种损失。因此,品牌化之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