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0:12

中医脉诊步骤篇1

关键词:急诊外科;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84-02

1急诊外科的特点

1.1时间性;生命急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医护人员应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救治,并做到有条不紊。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骤,且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暂,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并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1.2来诊的急、重病人中,有的是病,有的是伤,有的病情重而复杂。因此,就诊程序是病人直接到诊室,先抢救,后挂号。

1.3协作性强: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常需要多科室的协作,因此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以便各科室之间做到有机的、密切而有效的配合。

2急诊外科的工作方法

2.1诊疗程序:一般来说,普通外科的诊疗项目是:问病史、做体检、写病历、开化验单、开申请单、开处方并做处理而急诊往往由于情况紧迫、时间紧急,通常进行乱序甚至是倒序执行。例如在急性创伤性的急诊诊疗过程中,时常遇见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伤者,就诊时一些患者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多数已无法实现问病史的常规步骤,即使有少数清醒的伤者,若要按常规程序问病史到执行医嘱,可能患者已经坚持不住。因此我们采取的程序第一步是立即对其进行静脉穿刺,补充体液,有时候需要补充氧气。如果这些步骤在5~10min之内完成,能大大提高伤者的存活率。在操作的时候,要坚持以补充血液等体液为第一要务,测血压、询问情况、开化验单等都要在此之后进行。因为经常遇到时间过长浅静脉就由于休克而无法找到,需要做静脉切开的情况。而如果及时的话,简单的静脉穿刺就可以,进而及时补充体液、恢复血压。

再如肾绞痛患者,若医生仍按常规步骤对其进行问病史、化验,患者就要再承受长时间的痛苦,这在急诊外科也是不符合规范的。一般来说,此类外科急腹症多由平滑肌痉挛造成。因此我们通常的处理步骤是先解痉镇痛,等伤者的疼痛缓解后再进行问病史、化验等步骤。

总的来说,急诊外科的诊疗程序不能强求普通的诊疗程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通常的第一步都是先治疗,然后才是检查和进一步治疗,在第一时间控制伤者的伤势并减轻伤者的痛苦,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2.2诊疗方法

2.2.1维持呼吸心跳: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对呼吸心跳停止伤者立即开通气道并进行心肺复苏,固定颈椎,有时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使组织和器官回复供氧状态,避免由于缺氧导致的损伤。同时,检测和观察疗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维持循环: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或中央静脉导管,有时需要建立双静脉通道。避免组织低灌注造成的损伤。此时可以快速收集血液标本,为术前收集的情况做准备。并迅速正确及时地提出任何合理的建议。

2.2.3处理出血和骨折:对出血者进行止血包扎,四肢出血者需在包扎后将伤肢抬高。密切监测肢体的温度和颜色变化。对骨折者进行夹板固定。

2.2.4伤者转运:普通伤者采取仰卧位,昏迷者的头部需向一侧偏,胸部损伤伤者可采取半卧位,脊柱损伤者需随时保持头和躯干成直线。

2.2.5监测:血压监护,如果有必要,一定时间内病情需正确记录并密切观察,相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共同提高救治成功率。

2.3分类处理:本院常收治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者,对这两种严重创伤伤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2.3.1交通事故伤者一般来说,对于交通事故伤者的救治遵照以上方法即可,

但交通事故伤者有其特殊点。一是昏迷伤者较多,且昏迷的原因多由于颅脑损伤和大出血这类致死因素。因此对其必须仔细观察,确认病情。除了常规的观察之外,还必须仔细观察皮肤、颈静脉、瞳孔、中心静脉压等。除此之外,眼、耳、鼻部等孔道有无出血也是观察的一部分。在抢救的同时进行这些观察可大大提高伤者的存活率。二是成批伤者较多,且多数没有家属的陪同,此时首要的任务是组织护理人员将伤者进行分流,向其部署明确的分工,如负责通畅呼吸道、负责监测、负责记录等,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伤者要进行分型,重症伤者需立即进入绿色通道,伤势较轻者可陆续进行诊治。由此可在大批量的伤者诊治时保持良好的秩序和效率。

2.3.2高处坠落伤者高处坠落除了自伤和意外以外,多数属于建筑行业的工伤。伤势一般与坠落高度、有无阻挡、着地部位、就诊时间有关。对于高处坠落伤者来说,需要最短时间内明确致命性损伤。最常用诊断性胸腹腔穿刺,辅助以全身头胸腹的Ct同时扫描。维持呼吸和循环是必要措施,若遇到大出血的伤者,应抗休克,并同时进行手术,以免延误时间。此外,由于高处坠落受伤严重,脏器间可能互相影响,因此漏诊现象也十分严重。对其要进行全面和连续的监测,以避免漏诊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医脉诊步骤篇2

1临床资料

例1:男,26岁,既往无哮喘史,本次因闻油漆味约20min,突发呼吸困难来我院急诊。入院时神志不清,呼吸深慢,两肺满布哮鸣音,伴大汗、小便失禁。考虑为支气管哮喘致急性呼衰,立即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证足够的潮气量,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喘定、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及持续静脉滴注解痉、平喘。约30min后,患者意识清醒,紫绀逐渐消失,病情平稳后拔除气管插管,收入呼吸科进一步诊治,3d后痊愈出院。例2:男,38岁,既往有哮喘史,本次因气候变化,30min前突发呼吸困难来院急诊。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颜面重度紫绀,呼吸深慢,两肺满布哮鸣音。立即抢救,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电监护,同时静脉给予喘定、琥珀氢考静脉注射及持续静脉滴注解痉、平喘。急查血气:pH6.917、paCo267.1mmHg、pao2131.2mmHg、Be-21.3mmol/L,经采取以上抢救措施后约20min,患者紫绀逐渐消失,意识恢复,但躁动,自己拔除气管插管,约5min后,再次意识丧失,紫绀加深,一度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心率由120次/min降至46次/min,伴心律不齐。立即再给予气管插管,持续人工辅助呼吸,1h后意识恢复,紫绀消退,病情平稳后收入专科进一步诊治,5d后痊愈出院。例3:女,47岁,既往有哮喘史20余年,本次无明显诱因约40min前突发呼吸困难,约6min前在送医院途中呼吸停止。入院后立即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抢救15min后恢复自主心跳,40min后恢复自主呼吸,两肺满布哮鸣音,考虑为哮喘所致心跳呼吸骤停。经用喘定、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抗炎、支持、对症,保护脑组织等治疗,住院2个月余,患者虽然心肺复苏成功,哮喘得到控制,生命指征平稳,但终因来医院太晚,脑缺氧时间太长,至今神志尚未完全清醒。

2讨论

濒死性支气管哮喘指发生呼吸骤停、昏迷,被迫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心肺脑复苏的急性重度哮喘,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迅速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防止急性肺性脑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很快就可能因严重缺氧,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虽然哮喘治疗策略不断完善,治疗药物不断发展,但是哮喘的死亡率仍高,估计每年全球哮喘死亡人数达18万人。因此,提高哮喘急性危重发作的救治水平,避免或减低哮喘急性发作所致死亡,是当前关注的课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哮喘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色甘酸类、黄嘌呤类、抗胆碱药物等,且均可口服、气雾吸入及静脉给药。大多数重症哮喘患者经上述药物治疗,病情均可得以控制。但对上述治疗反应不良或伴有呼吸衰竭的垂危患者,则需应用机械通气以挽救其生命。笔者报告的3例哮喘患者,就诊时均已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属濒死性哮喘病患者,此时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已起不到紧急挽救生命的作用,需立即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Co2潴留。急诊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是最有效的救命措施。对于此3例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成功的经验与教训,我们的体会是:

(1)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应急能力,能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积极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特别是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本文例1、2患者,给予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后,意识很快恢复,说明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对哮喘所致急性呼衰肺性脑病的患者,是积极有效的救命措施。

(2)在改善患者通气,纠正低氧血症的同时,也要注意Co2潴留的改善,否则患者还会因急性Co2潴留,抑制呼吸中枢再次昏迷。例2患者在纠正低氧血症后,意识很快恢复,但血气结果显示,虽缺氧纠正了,仍有Co2潴留,故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再次意识丧失,一度呼吸停止。由于观察病情仔细,急救措施得力,患者很快又意识恢复。

中医脉诊步骤篇3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Glasgow-pittsberg昏迷评分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43-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复苏后严重的脑功能损伤和尽快恢复脑功能,促进意识的清醒,仍然是各个医学专科极为关注的问题。北京市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通过对传统的心脑肺复苏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其与程序化心脑肺复苏方法作对比分析,来了解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骤停后脑复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治疗组2002年1月~2003年12月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病人,共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77±14.19)岁。

1.1.2对照组2000年1月~2001年12月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脑复苏病人。共4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5.83±14.66)岁。

1.2方法

1.2.1治疗组给予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前期:①院前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查V3R,V4R,V5R,V7,V8,V9;②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备好面罩和气管插管以及呼吸气囊等辅助呼吸用具。③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环甲膜穿刺准备,做好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注射抢救药物的准备。④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节律和精神、神志的变化;重视右心梗死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及时发现漏诊的右心梗死。心肺脑复苏期:①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大多数为无脉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及时给予电复律或电除颤。静脉注射抢救药物。②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可给予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内注射抢救药物。心肺脑复苏后期:对昏迷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部亚低温、适当高血压、血液稀释治疗和脑保护剂应用。

1.2.2对照组给予传统心脑肺复苏①院前12导联心电图;②呼吸道通畅,鼻导管给氧;③建立静脉通道;④持续心电监护,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及时给予电复律或电除颤;⑤对复苏后昏迷患者给予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部亚低温和脑保护剂应用。

1.2.3判断标准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判断标准:心搏(窦性、结性、室性加速)恢复≥2h属一期复苏成功;心搏回复后有效循环建立(有或无药物维持,动脉收缩压>10.7kpa)≥24h属二期复苏成功;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植物状态、脑死亡),意识清楚(有指令,包括嗜睡)属三期脑复苏成功。疗效判断方法:1周内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者为三期脑复苏成功,脑复苏率=三期脑复苏成功例数/各组总人数[2]。

1.2.4观察指标复苏早期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睁眼动作、语言反应、运动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抽搐和自主呼吸7项,总分35分,最小分值7分[3],死亡病例以最小分值计入相应时段。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各组间率和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2),两组复苏结果比较,治疗组脑复苏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重症脑损伤无显著性差异(表3)。

3讨论

回顾性分析47例常规的心肺脑复苏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前常见症状有:①迷走神经受刺激出现恶心、呕吐;②呼吸节律的改变;③血压下降;④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极度烦躁,抽搐,甚至昏迷。治疗中诱发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因素:①伴有左心衰病人应用多巴酚丁胺,忽视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②右心梗死漏诊,以及对右心梗死引起的低血容量认识不足;常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忽视了用药后观察和监护。影响心肺脑复苏结果的因素:①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的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困难,未开展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内注射药物,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影响急救药物应用;②应用血管加压药物,忽视了血压达到正常后脑灌注不足;③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期出现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应用利多卡因,导致复苏困难;④对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心电图分辨不清,对心室扑动病人误用非同步电除颤。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进行了分期,重视心肺脑复苏前期检测和治疗,医生在接诊胸痛患者时,要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重视右心梗死和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漏诊和右心梗死引起的低血容量,对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提供观察指标和依据,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心肺脑复苏期:要求医护人员呼吸心跳骤停后4min内按照标准的心肺脑复苏程序完成心肺脑复苏操作,恢复血液循环和脑血流,保证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预防和减轻脑缺血、缺氧后重症脑损伤。心肺脑复苏后期:重点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恢复脑功能。目前最佳的亚低温深度和时间也通过了时间得到了一致结论,34~36℃的亚低温至少维持1~2h才能达到最佳的神经保护作用[4]。但低温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加重脑缺血。血压是影响脑灌注压的关键因素,适当提高血压可提高缺血区脑灌注量,心跳恢复后,血压常不稳定或呈低血压状态,而在缺血期脑血流正常自动调节已受损害,应尽快通过扩容提高血容量或用升压药物将血压提升到正常范围,以改善心肺复苏早期的低灌流状态。

程序化心肺脑复苏强调了复苏前的准备工作和复苏操作的完成时间[1],采用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它是改良的Glasgow昏迷量表,增加的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抽搐和自主呼吸,均为昏迷患者常规观察项目,易为急诊科医生所接受。治疗组两例伴有低血容量的患者,应用升压药物,血压升到正常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经补充血容量后患者苏醒,说明脑灌流量与血容量关系密切,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重视。

本组结果证明,程序化心肺脑复苏优于常规心肺脑复苏,常规的心肺脑复苏治疗对脑缺血、缺氧后重症脑损伤治疗无明显疗效。因此,心肺脑复苏既要重视提高脑复苏率,又要重视预防和减少重症脑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体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46-251.

[2]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军等.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13-216.

[3]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699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

[4]蒋崇慧,谢钢,程少均,等.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6):371-373.

中医脉诊步骤篇4

[关键词]心脏骤停;血气分析;静脉血;血钾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001-01

arterialbloodgasanalyserandavenousbloodanalyserinthemeasurement

ofpotassiuminpatientsincardiacarrest

[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lookedattheagreementbetweenpotassiummeasurementsinarterialbloodgassamplesandvenousbloodsamplesinpatientsincardiacarrest.methodarterialandvenousbloodsamplesweretakenatthesametimeandanalysedintheusualwayfrom50patientsincardiacarrest.Resultitwasfoundthatthemeandifferencebetweeneachpairofarterialandvenouspotassiummeasurementswaslowat0.106mmol/l.,95%limitsofagreementwerewide(-0.0770,0.2890),95%ofdifferenceswillliebetweentheselimits.itisfeltthattheselimitsaretoowideforsafeuseinclinicalpractice.ConclusionBasedontheseresults,itisadvisedthatarterialbloodgasanalysersshouldbeusedwithcautiontomeasurepotassiuminpatientsincardiacarrest.

[Keywords]cardiacarrest;arterialbloodgasanalyser;venousblood;potassium

1前言

临床中对心脏骤停原因分析中常会考虑到高钾血症。血液中高钾离子浓度使心肌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造成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1]。低钾血症在某些心脏疾病或洋地黄中毒情况下也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血钾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指标。心脏骤停时缺血缺氧的组织细胞会释放钾离子使血钾升高,当循环恢复后,因内生的肾上腺素或药物的作用使血钾降低。所以心肺复苏过程中即时监测血钾水平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采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钾,但比较费时。许多人采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测定血钾能快速得到结果,但其准确性尚不确定。本研究选取急诊中的心脏骤停患者,分析动脉血气标本和常规静脉血标本血钾相关性,并提出预测回归方程。

2材料与方法

2.1受试者

2007年至2010年8月我院急诊部收治50例心脏骤停患者并同时获得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和静脉血标本。

2.2检测方法

血液标本取自桡动脉、股动脉和外周静脉。血气分析采用iL1640血气分析仪,需时约2分钟,静脉血液标本送到医院检验科检测(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需时约40分钟。

2.3统计方法

同一患者的两组数据进行准确配对,输入eXCeL软件管理。血钾水平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种血液标本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aS8.0软件包进行。

3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血钾平均值为4.06±0.81mmol/L,静脉血标准血钾平均值为4.17±0.91mmol/L。两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p<0.0001)。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血钾与静脉血标本血钾平均差值0.106mmol/L,其95%可信区间(-0.0770,0.2890)。两组血钾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1.16,p=0.2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示R2=0.5284,拟合的回归方程为:静脉血钾=1.23×动脉血气血钾-0.86mmol/L(如图-1)。

图1两种标本血钾直线回归分析

4讨论

临床工作中为节约时间,避免重复抽血,会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剩余的血液离心后取血浆测定血钾水平,特别是在急诊就诊中。所以了解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血钾水平的准确性和与静脉血标本血钾的相关性就显得很重要。已有研究检测不同疾病患者动脉血气标本血钾和静脉血钾,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倪方荣等分别测定80例患者血气分析标本剩余血液和静脉血标本血钾发现两者电解质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2]。龙建国等比较96例急重症患者动脉抗凝血气血与静脉血血钾发现两者存在差异[3]。马兰花等同时抽取82例患者股动脉抗凝全血与肘静脉血血清,结果动脉抗凝全血与静脉血清血钾含量差值均数比较均有差异[4]。各研究呈现的结果不尽一致,选取的受试者特征存在差异可能是原因之一。有调查发现,仅约40%的医生会考虑采用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的血钾[5]。

本研究检测了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血钾和静脉血钾。两种标本的平均差值为0.106mmol/L,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测量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血钾和静脉血钾的分析仪不一样,可能造成结果不一致。第二,有些患者抽血的部位不一样,如一为股动脉血,一为肘静脉血,因心脏骤停患者血液循环障碍,不同部位的血钾水平可能存在差异。第三,静脉血标本要送到检验科检测,会筛查是否存在溶血,而动脉血气分析则不会考虑是否存在溶血。本研究结果动脉血钾高于静脉血钾,提示可能系标本发生溶血,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到血浆中,造成测定的血钾偏高。临床工作中如果测定血气分析标本的血钾水平偏高,可能会掩盖患者本身存在的低血钾状态而延误治疗。所以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心脏骤停患者中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血钾时,一定要考虑是否存在溶血,参考其血钾值时要谨慎。本研究的样本量仍然较小,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ResuscitationCouncil(UK).advancedLifeSupportCourseprovidermanual,3rdedn.London:ResuscitationCouncil,1998.

[2]倪方荣,沈雄文,胡锡林,张朝阳.用血气分析后剩余的血液测定电解质及校正法[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2(7):633-634.

[3]龙建国,郑运周,张会峰.动脉血气标本钾离子与静脉血清钾离子测定结果的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

中医脉诊步骤篇5

实验诊断;影响因素;关键点;控制

现代实验诊断过程是由选择实验项目、获得实验标本、获得实验资料和运用实验资料四个基本环节依次运转构成的环式运转过程[1-2]。确定实验诊断各基本环节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关键点,便于全面把握实验诊断过程并对影响实验诊断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选择实验项目环节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点

选择实验项目环节包括选择实验项目(即选择与临床情况和临床需要相适应的实验项目的过程)和填写检验申请单(即将临床的要求形成可被执行的形式的过程)两个步骤[2]。这个环节是实验诊断的起始环节,也是产生影响实验诊断因素的起始环节。这个环节受控于临床。在此环节,影响实验诊断质量的因素来源于选择实验项目和填写检验申请单两个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选择实验项目步骤,影响的产生与医学学识、临床经验等临床水平构成要素密切相关,影响程度由临床综合水平所决定。如果所选择的实验项目不适宜,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次要因素是填写检验申请单步骤,影响的产生与申请单的设计、执业态度、临床水平等密切相关,影响程度由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实际工作中发现,检验申请单有错误和填写不完全的情况比较常见,例如,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医生签名等不清楚、不完全甚至错误,缺少特殊情况标示和必要的提示等。这些错误将导致检验结果张冠李戴、报告无法投送、做错项目、需要重新留取标本、浪费时间和试剂、无法进行交流等后果。这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是选择实验诊断项目步骤,其基本要求是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所谓“适宜”,就是能够满足了解临床情况和解决临床问题的需要。所选择的实验项目,是临床思维的结果与体现,也是临床水平的具体反映。所选项目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实验诊断的效果和影响实验诊断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执业素质和临床水平,才能根据临床情况和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实验诊断项目,进而保证实验诊断质量。

2获得实验标本环节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点

获取实验标本环节包括获取标本前准备(为了获得合格标本进行准备的过程)、获取实验标本(为得到合格标本,运用标本获取方法进行操作的过程)和转送及交接标本(将获得的合格标本送达实验室的过程)等步骤[2]。这个环节主要受控于临床,影响实验诊断质量的因素存在于每一个具体步骤。例如,准备不足(如未能控制好饮食、运动、药物等以及告知不到位等)将不能有效控制受检对象携带的干扰;获取标本操作不到位(如对象紧张性屏息、静脉压脉带绑扎过紧、使用压脉带时间过长、拍打血管等)将产生新的影响而致标本质量降低;负压管错误使用、采血量不准确可导致血液标本不可使用;标本送检不及时将导致标本成分发生变化甚至失效;标本受损、受污染将导致成分变化甚至不可用等。这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实验标本的质量。这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是获得实验标本,其基本要求是获得合格标本,即获得符合实验项目要求并有效控制了干扰、能够准确反映实验项目所规定的标本。标本是信息的载体,唯有标本合格,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资料。因此,标本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实验诊断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执业素质和临床水平,全面了解此环节每个步骤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才能获得合格标本,进而保证实验诊断的质量。

3获得实验资料环节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

获得实验资料环节主要包括处理标本、检测标本、获得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等由检验医学学科所控制的步骤[2]。这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是获得合格的实验资料,就是获得符合实验室质量要求的实验结果并形成符合实验诊断项目要求的实验资料。获得实验资料环节,是一个跨学科协作的环节,即检验医学学科协助实验诊断学完成对标本的实验检测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的过程。这个环节仅由实验室控制,同时还需要保障部门的保障支持。在此环节,影响实验诊断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临床和实验室两个方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标本是否合格、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否有效两个方面。其中,临床标本是否合格,是来自临床的延续影响,实验室无法知晓与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否有效,造成的影响产生于实验室,临床无法知晓与控制。只有临床与实验室密切协作,做好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才能获得合格的实验资料,进而保证实验诊断的质量。

4运用实验资料环节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点

运用实验资料环节包括实验报告交接、实验报告归档、实验资料应用等步骤,是一个依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并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通过对实验资料的理解和解释,从而产生实验诊断实效、运用实验资料的过程[2]。此环节的全部过程主要受临床控制,影响实验诊断质量的因素产生于实验报告的交接与归档、应用实验报告的效率等方面。如果实验报告交接马虎、无序,将导致因报告的误送、漏送而影响实验资料的应用;如果实验报告未能及时归档,将导致临床医师不能及时得到并使用实验报告,甚至发生实验报告丢失的情况;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应用实验资料,将直接影响实验诊断的质量进而可能影响对临床情况的判断。这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是有效应用实验资料,就是通过充分、有效的应用实验资料而产生实验诊断实效。能否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资料达到了解临床实际和解决临床问题(即对实验资料的利用效率)的目的,是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提高执业素质和临床水平,才能有效应用实验资料,进而保证实验诊断的质量。善于计算、运用相关项目的比值,是提高实验资料应用效率的一个实用技巧与捷径。例如,计算并运用白蛋白与总蛋白的比值(a/t)或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可以在项目的测定值均处于参考范围之内时发现异常信息;计算并运用aSt与aLt的比值(aSt/aL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肝细胞的损伤程度等。确定了实验诊断各个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就能够把握住重点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进而确保整个实验诊断的质量。

作者:薛承岩赵江波单位:承德医学院临床学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步骤篇6

【关键词】心脏骤停;抢救;护理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s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抢救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1]。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只有默契配合医生,并熟练操作各项技术,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在临床工作中的1例心脏骤停患者成功的抢救配合,总结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12h入住CCU病房,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心电图示:房颤,心率100~140次/min,诊断:风心病、房颤。给予输液、吸氧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入院后6h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大动脉波动丧失,立即予心肺复苏,15min后患者心跳、呼吸逐渐恢复,意识转清。经治疗,10d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2护理配合

2.1正确的评估与判断护士要对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先用数秒钟观察患者对声音的反应、呼吸运动、皮肤颜色,并同时触诊大动脉以明确有无脉搏,通过获得这些信息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一经怀疑或证实,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2拳击复律应在胸骨的中下1/3的连接处给予1~2下拳击,拳落下的高度为20~25cm,如果患者没有立即出现自由脉搏并开始呼吸,则不再拳击[2]。

2.3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去枕平卧,头部后仰及抬起下颌,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果没有特殊的抢救设备,则应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是可取的方法,但不能因为等待1个气管内插管或等待经过训练的能迅速有效插管的人员而浪费时间。由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有可能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乙型肝炎,通常以面罩给氧或面罩式简易气囊呼吸器给氧支持通气,直到能进行气管内插管。

2.4胸外心脏按压若1个人复苏,肺部每按压15次后停顿一下,并连作2次通气动作;有两名医务人员,则每按压第5次给予一次呼吸动作。

2.5早期电击除颤当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或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必须立即以200J进行除颤,如果不成功则给予300J或360J的电击。

2.6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应迅速应用静脉留置针开放2条静脉通道,穿刺部位首选手正中静脉,并根据医嘱用药。输液通道的管理及药物使用应由专人管理,抢救过程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用错药物。

2.7病情观察护士在配合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监测意识、瞳孔的变化,注意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危险的心律失常。通过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湿度,静脉充盈度观察末梢循环,观察尿液的变化,注意体温的监测,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

2.8头部降温应在5~30min内用冰帽或大小冰袋将头部包埋,脸部外露,以保护大脑。在体表大血管处如颈、腹股沟、腋下置冰袋。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步骤篇7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颤动;急救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手段,能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1],因此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紧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作为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心室颤动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患者心跳骤停而猝死,故及时有效地除颤和心电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行急诊pCi中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病例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近5年来行急诊pCi上百例,术中突发心室颤动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78岁;左主干狭窄(>85%)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2例,近端及中段狭窄(>95%)2例。

1.2救治方法所有患者在发生心室颤动时,均伴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立即将导管撤出冠脉,即刻给予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并马上给予200J-360J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遵医嘱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达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加强补液扩容。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2结果

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患者中3例患者经3次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余2例均1次电击除颤复律成功。复律成功后患者继续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完成pCi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3急救护理

3.1高度重视心理护理,认真做好评估

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术中。术前护士要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消除其不良心理并多鼓励、安慰患者,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心搏骤停复律成功后,患者意识恢复,护士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消除其因胸痛等不适而产生的恐惧感。注意非语言沟通,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握着患者的手,不仅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而且能转换患者的不良心境,唤起战胜疾病的信心[3]。

术前对危重患者要认真评估,如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不全以及冠脉开口病变等危重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较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术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措施:⑴建立静脉通道时使用留置针;⑵抢救物品及药品完好,处于应急状态;⑶尽量备足各种型号的导引导管、微导丝及球囊和支架。

3.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使用抢救药物

3.2.1护士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并对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高危操作进行预测,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现造影剂排空延迟,应嘱患者用力咳嗽,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空;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2.2术中需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波型和压力变化。当出现心动过缓、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短阵室速等有可能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预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引起高度重视而及时撤离导管。

3.2.3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重视患者的主诉。术中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如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呕吐、气急等均应及时处理。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并防止坠床。

3.2.4准确使用抢救药物,如再灌注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或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血压明显下降时,加快输液速度,静脉注射或滴注多巴胺,同时按照医嘱,准备应用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抢救药物;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对医生的口头医嘱需复述一遍后方可执行,保证用药及时和准确无误;在输注抢救药物的同时,要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病情,关注心电图和压力变化,以确保抢救成功。

3.3电击除颤的护理

护士应熟练掌握除颤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分秒必争,避免延误抢救时机。一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能量选择200J-360J,首次电击除颤未能成功者可加大能量,最大360J。除颤时应注意:充分暴露胸部;电极板上均匀涂擦导电糊以防除颤时灼伤患者胸部皮肤;除颤后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恢复窦性心律;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及时吸痰。

4小结

ami患者在急诊pCi中,由于冠状动脉血管梗死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以及术者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在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及时而恰当的抢救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4]。护士术前应做好抢救药品的准备工作,保证所有抢救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同时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力要集中,做到细致、敏锐的观察;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者的意图,与医生配合默契;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电监测和冠脉压力监护,及时发现室颤前兆,准确及时向术者报告,保证合理及时地使用抢救药物,及时进行电击除颤,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另外,随着急诊pCi的广泛开展,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导管室护士充分掌握pCi的相关知识、心电图知识、除颤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熟练掌握心室颤动的判断及救治原则,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积极应对,配合医生正确处理和迅速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BroodieBR,stu的ytD,walltC,etal.importanceoftimetoreperfusionfor302dayandlatesurvivalandrecoveryofleftventricularfunctionafterprimaryangioplastyfo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JamCollCardi2ol,1998,32(5):1312.

[2]朱丽娟.冠脉支架术后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7(19):202-203

中医脉诊步骤篇8

中图分类号:R54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0-0041-02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仍在以每年16.6%的速度发展。由于增龄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我们将面临的是心血管疾病发病激增的严峻挑战。另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明显退化,对治疗用药的敏感性、耐受性、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排泄都与其他年龄段人群有很大不同。因此,高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尤显重要,本文报道1例。

病例介绍

本院门诊患者,男,88岁,因突发心悸、加重11h于2013年9月28日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早晨8:00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胸闷,无胸痛出汗,无头晕、黑及呕吐,在家服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75mg,无明显好转,急诊查体示神志清、精神差;心率130次/min,血压90/56mmHg;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征得家属同意情况下给予药物复律:0.9%生理盐水20ml+三磷酸腺苷20mg,用不超过3s的时间进行弹丸式静脉推注,即刻出现心脏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摩30s后,心电监护显示心跳恢复,心率从33次/min逐渐恢复到67次/min,为窦性心律。为观察病情于当日19:00收入心内科病房。

追溯患者有pSVt史25年,早年偶发心率160~180次/min,给予西地兰0.4mg静脉推注即可缓解。5年前因发作逐渐频繁医生建议射频消融治疗,但被患者拒绝,建议在家发作时,服美托洛尔25mg/次,并根据病情适当加量;近几年为控制频发,由临服药改为每日常规服2次,25mg/次;后改为每日白天服25mg,至临睡服47.5mg,共1年,以控制次日凌晨好发段,患者未再因pSVt加重而往返医院,期间多次体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0~80次/min。患者胃次全切除术30年,入院前半年因突发眩晕在本院诊治,mR提示腔隙性脑梗死。

入院检查治疗:神志清,精神萎,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音,心率112次/min,血压90/60mmHg,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电解质及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白蛋白33.5g/L,球蛋白21.5g/L,高密度脂蛋白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血糖5.0mmo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0.55ng/ml。动态心电图示室上性早搏21168次,短pSVt19次。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次日23:00,患者再发心悸,食管心电图示pSVt伴短阵房扑,尝试心房调搏未成功,给予可达龙泵入,西地兰静脉推注均未转复窦律。入院第3天,上午10:00心悸加重,心电监护示pSVt,心率180次/min。科主任会诊,医嘱给予维拉帕米(异搏定)5mg静脉缓推,约1min后,心电监护提示转复窦律,2h后病情又反复,给予西地兰0.2mg静脉推注后回复窦律,给予维拉帕米缓释片每日早7:00口服120mg,午后13:00口服60mg,1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仅出现室上性早搏35次,2次短pSVt,最长室上性心动过速为4个心动周期,至15d后出院时仍维持窦律,未见复发。出院诊断:①pSVt;②腔隙性脑梗死;③胃次全切除术后。

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继续维持每日180mg维拉帕米缓释片,偶感心悸时,则按医嘱,临时加服美托洛尔25mg。出院半年后因心悸发作次数增多,调整维拉帕米剂量为每天240mg,午后由60mg改为120mg,至今病情稳定无复发。

讨论

维拉帕米治疗pSVt有较高的性价比,本案患者急诊入院时用三磷酸腺苷静脉注射出现心脏骤停现象,在用可达龙泵、西地兰及食管心房调搏等均复律无效情况下,换用维拉帕米仍有较好的复律效果。

三磷酸腺苷要慎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高龄患者。目前,在临床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三磷酸腺苷已逐步取代维拉帕米成为一线用药。本文患者急诊初始治疗使用三磷酸腺苷并无原则错误,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忽视了剂量个体化。李学斌[1]提出弹丸式静脉推注三磷酸腺苷应从小剂量开始(0.1mg/kg),逐渐递增,而不能20~40mg一次性注入。

美托洛尔抗过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本例患者从临用25mg到每天口服2次25mg,再到每天25mg和47.5mg,既反映了患者pSVt较为顽固而须逐步增量,也表明其对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较强。正如胡大一等[2]指出:β阻滞剂是目前拥有最广泛临床适应证的心血管药物,但在实际应用中,β阻滞剂在明确适应证的患者中的应用比例很低,给药剂量不足,尤其在老年患者,使许多患者不能很好地得益于β阻滞剂的治疗。

参考文献

李学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0):777-779.

中医脉诊步骤篇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给予及早、迅速、有效的救护。结果:除1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5例病人接受急救护理,送往心内科住院治疗;其中1例死亡,3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迅速、及早、正确、有效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早缓解病痛,同时为入院后的进一步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支架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ome)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目前是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aCS分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及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前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其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人死亡多发生在院前或治疗初期。早期、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这就使院前救治与护理备受关注。现将急诊科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7年1月-2008年7月救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36例,其中27例男性,女性9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58.6岁;既往已确诊冠心病24例。

1.2结果:35例病人接受急救护理,送往心内科住院治疗;其中1例行冠脉内支架术,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1例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4例均好转出院。

2院前急救及护理

2.1症状观察:大部分患者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的主诉,也有表现为长时间(大于20min)的静息痛,个别患者症状不典型,本组中就有4例患者表现为上腹痛;1例头晕、咽部有紧缩感;2例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

2.2快速有效的干预:即刻描记全导心电图,连续或顺次心电图的记录是早期诊断aCS的重要依据。St-t的动态变化是Ua或nStemi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1],所以这是最重要的急诊检查。心电图一旦可疑,再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我们就应给予紧急有效的干预:立即仰卧位;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套管针;生命体征监护;氧气吸入(3-5L/分);备好急救药品及除颤仪,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以及患者的精神状况、面色等。aCS早期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开放血管和再灌注,改善冠状动脉供血,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减少梗死的范围。方法有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有报道硝酸甘油最高可以降低百分之30的心源性死亡,可选择舌下含服或静脉给药,并根据血压调节剂量;发病早期遵医嘱尽快服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它有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抗凝作用可预测,无需进行血液学检测的特点。根据病情配合医生给予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还需迅速纠正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意识及末梢循环。对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电除颤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因此,需要急救护士正确掌握各项急救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尽量缩短一切参与急救的准备时间,其中也包括救护车及人员的出诊时间。据有关报道,在症状发作不到1h内接受治疗的病人6w死亡率为百分之3.2,在症状发作4h接受治疗的病人6w病死率为百分之6.2,事实上非常早期的综合治疗可减少百分之50mi的发病率[2]。本组1例大面积心肌梗死病人就因路途遥远,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在送往医院途中呼吸、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2.3心理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在整个有限的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里疏导,细心解释,并进行精神鼓励,以和蔼的态度、周到诚恳的服务、严禁的工作作风,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负性心里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使其在院前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前提下更好地配合救治工作。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步骤篇10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0岁,住院号:94983。1998年5月19日上午9:30在手术室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时,硬膜外麻醉后突然呼吸停止,随即心脏骤停,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直线。中医诊断:厥证(气厥阳脱);西医诊断:心脏骤停(麻醉意外)。

治疗经过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胸外按压,电击除颤等基础生命复苏术(BLS)。先后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5mg,5%naHCo3100ml等药物。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四川雅安制药厂生产)100ml静脉注射,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经过连续58min的BLS,于10:28心电监护显示室上速(SVt),可触及脉搏。Bp:170/90mmHg,HR:190次/min。仍无自主呼吸。10:30查体:深昏迷,双侧瞳孔6mm,对光反射与睫毛反射消失。双肺满布水泡音与痰鸣音,掩盖心音。口鼻冒血水。即刻诊断:急性肺水肿。马上以速尿80mg,西地兰0.6mg静脉注射,连续正压给氧等措施2.5h,仍无改善。急查血常规(wBC18.0×109/L,n0.97,L0.03),肾功能,血糖(27.6mmol/L),Co2cp(15),K+(3.0)。在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时,再予参附注射液100ml,速尿200mg静脉注射等。直到15:00双肺罗音消失,HR:110次/min。此后,根据保护心脏功能,抗炎,支持与对症原则,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一步实施二期复苏(aBLS)。直到次日晨1:50查体:双侧瞳孔3mm,出现眼球与肢体运动。3:50意识恢复。5:00苏醒。6:15停呼吸机,R:36次/min。Spo299。7:20脱离氧供。10:00拔气管插管送回病房。住院13天痊愈再次手术,于1998年7月19日康复出院。

体会BLS后复苏成功的标志在于智能恢复,该患者在BLS与aBLS过程中,以保护心、脑、肾为主,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准确地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近年在1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过程中,对于BLS自主循环恢复后1~5min内出现的各种快,慢型心律失常经西药纠正无效时,依照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理,应用参附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疗效满意。无效时可重复应用,都显示出明显的即时效应。推测该药具有一定的正性肌力作用与抗心律失常作用。然而,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综合措施对于提高复苏成功率具有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