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5:50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1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2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5-02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加强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体现整体优势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3

1.1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符合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概念是新的理念,但其涉及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旨在消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谷”。两千年前,我国汉代名医华佗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现代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治疗白血病便符合转化医学的理念。以上案例体现了中医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化医学思路,为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目前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这与中医药强调“上工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标准化治疗转变为个体化诊疗,这与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局部转变为重视人体整体情况,这与中医药强调天人相应,五脏相关相符合。中医药以上的特点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1.2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实现基础到临床的快速转化与中医药的发展殊途同归。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机理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最终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验方和诊治技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优化、完善,并进一步开发,形成新药和新的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也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3中医药自身特点决定转化医学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于转化医学开展研究一般按照“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社区应用-医疗政策”的转化思路和模式。鉴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的根源就来自于临床实践,往往在临床经验和古今医籍中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具有注重整体观、重视健康和治未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不能照搬现代医学的思路和模式,必须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特色的转化思路和模式。此外,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趋势等尚不清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支撑的预测、诊断、治疗等领域是西医开展转化医学的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转化医学在临床疗效、健康评估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发展战略。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过程缺乏共性技术和方法支撑。在国内外大力倡导转化医学的情况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对隔离并未真正消除,两者与预防医学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巨大的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反差。这与基础研究学者、临床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转化效率低,转化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关。转化医学的理念对医学研究人员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但未能在整个转化过程和环节形成关键的共性技术和方法。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

结合西医转化医学“BtoB”,“CtoC”,“etoe”和“mtom”等经典的转化医学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握中医学和转化医学结合的契合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来源于临床,注重名医经验和医籍经典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转化链。

2.1.1中医药“临床-基础”转化思路

以临床专科群为转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从临床专科中凝练科学需求,借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理法方药机理,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专科中转化应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如图1所示。

2.1.2中医药“临床干预-预防保健”转化思路

将中医药治疗干预环节提前至疾病与健康之间的阶段,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评估管理和治未病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进行慢性管理,在社区与基层推广相对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案,实施临床干预和预防健康相互转化的研究思路,实现“重点下沉,关口前移”的卫生保健目标。

2.1.3中医药“经验医学-证据医学”转化思路

在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客观评价名中医临床经验的实际疗效,提升研究证据级别,并借助研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1.4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转化思路

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临床研究成果、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果向市场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中药新药,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GCp平台。同时,在开展自身医学检验中心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产业化发展。如图4所示。

2.2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在建立上述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转化链)的基础上,探索有机连接各条转化链的高效途径,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入口,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防保健、社区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出口的多维立体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寻求让临床问题找到转化路径最短、最科学的转化方式,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个如图5所示的转化医学模式。

3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启示

3.1探索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促进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成果产出

以提高重点病种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建立沟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科研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发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的转化链条和网络。从临床一线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有效解决办法,促进名中医经验挖掘、理法方药机理探索、临床评价和治未病等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提高基地多个平台研究的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贡献度。

3.2坚持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利用基地多个平台的科研资源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必然需要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共同参与。基地科研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实施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条件。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个平台高效协作共同攻关,为重点病种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4

学科优势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科,难以企及部属高校已有的存量和增量,获得学科资源的优势与综合性大学比也并不突出[2]。因此,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许多地方医学院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在科学研究中急功近利,在目标上急于求成;加之地方医学院校资源有限,对教研设备物资投入不足,同一学科内同一层次的人才相互之间容易出现你争我夺,无法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人才梯队的形成与培养是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的关键。学科带头人是高层次医学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团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不少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学科选拔学科带头人求全求高或者急于求成,给具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压上繁重的行政和教学科研工作担子;在选拔出学科带头人以后,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不仅不利于基础学科建设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对基础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也产生一定阻滞作用。

2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对策

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优势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并不突出,以建设学科特色为发展途径能很好地解决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存量不足问题。地方医学院校应在现有基础学科的细节上下功夫,抓住重点,培养出与其他医学院校同类学科的特异之处,将其作为本院校该学科的特色发展;与此同时,地方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这是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出路,统筹全局,集中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形成优势,突出特色,使重点学科建设率先取得突破;再利用特色学科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各基础学科积极申请、参与国内外其他组织的科研项目,以推进学科与国内外优势学科共建协作平台。

任何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多学科的联合协作。地方医学院校应理顺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关系,协调好学科群与学科点及学科方向的统一关系,鼓励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加强科研联系,整合学科知识,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充分利用各学科的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推动科研工作。同时注重分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项目,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综合科研水平。

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梯队、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学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带头人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学识水平,还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科带头人不仅肩负搞好科研的重任,还应吸引本学科不同领域的高层次的专业化学术带头人到自己的学科团队,加快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学术骨干,保证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很好地避免了同一学科内同一层次的人才相互之间争夺资源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学科团队建设中,地方医学院校应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于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养,应根据人才成长的不用时期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人才成长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5

学科优势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科,难以企及部属高校已有的存量和增量,获得学科资源的优势与综合性大学比也并不突出[2]。因此,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许多地方医学院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在科学研究中急功近利,在目标上急于求成;加之地方医学院校资源有限,对教研设备物资投入不足,同一学科内同一层次的人才相互之间容易出现你争我夺,无法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人才梯队的形成与培养是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的关键。学科带头人是高层次医学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团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不少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学科选拔学科带头人求全求高或者急于求成,给具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压上繁重的行政和教学科研工作担子;在选拔出学科带头人以后,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不仅不利于基础学科建设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对基础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也产生一定阻滞作用。

2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对策

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优势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并不突出,以建设学科特色为发展途径能很好地解决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存量不足问题。地方医学院校应在现有基础学科的细节上下功夫,抓住重点,培养出与其他医学院校同类学科的特异之处,将其作为本院校该学科的特色发展;与此同时,地方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这是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出路,统筹全局,集中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形成优势,突出特色,使重点学科建设率先取得突破;再利用特色学科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各基础学科积极申请、参与国内外其他组织的科研项目,以推进学科与国内外优势学科共建协作平台。

任何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多学科的联合协作。地方医学院校应理顺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关系,协调好学科群与学科点及学科方向的统一关系,鼓励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加强科研联系,整合学科知识,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充分利用各学科的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推动科研工作。同时注重分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项目,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综合科研水平。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医学信息;医科院校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覆盖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医学”与“信息学”交叉的、有其相对独立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医学信息学科学。许多发达国家都己把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来考虑。国际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趋势和重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电子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整个医学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整合;二是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因此,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1 摆脱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试教育的困境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努力去考各种证书,当然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不例外,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正是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内容的限制,学生把精力都花费在大量的试题练习和考试技巧上,只关注各种证书考试及等级考试的内容,而无视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为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要彻底摆脱“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开展更符合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需要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是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2 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大多数内容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求重复;②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的速度,没有掌握广泛的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生将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环境;③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2.1 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他证书考试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摆脱各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并提高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次就是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体。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地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医科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课程,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计算机技能层、计算机技术层、计算机拓展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后在教材体系上,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医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其专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2.3 合作开发小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如何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课题小组,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小项目的开发或网页制作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 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

3.1 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与专业相结合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层为技能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为后续计算机技术、拓展层课程打好基础。

第二层为技术层次:开出大量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前沿技术发展的限选课,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医学信息等课程。

第三层为拓展层次:重点开设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选修课,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循证医学中的计算机检索技术等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后两个层次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状况和兴趣进行选修。

3.2 开展网页大赛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小项目开发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我校连续3年举办大学生网页制作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树立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的良好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创作出有助于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鼓励。除此之外,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该门课程的考核中设置了小项目合作开发,要求每组最多5人,应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合作开发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小项目。合作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3.3 考试机制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把考核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并不断的建立健全考核的标准,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2000级开始,将考核改为60%笔试加上40%的平时综合评定。其中40%的平时综合评定成绩包括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小项目(20%)、上机作业(10%)+考勤(10%)。自2002级开始利用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机考。考试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高了,课程及格率自然也提高了。

3.4 我校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分析

2005、2006年全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平均合格率、优秀率与我校情况的对比如表1所示。

上海市等级考试试题灵活性强,操作实践要求高,应用性强,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连续2年的合格率、优秀率均超过上海市平均。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这足以说明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很有效的。

3.5 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设想

(1)彻底摒弃目前的“双基”教育,把“双基”教育的要求纳入到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之中,对学生只提要求,不再专门进行教学;或将“双基”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教学中去。

(2)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

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在研究生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3)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7

 

关键词:医用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医用基础化学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第一门化学课,它的任务是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为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卫生学等打好基础。该课程包含多门化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多,化学专业知识跨度大。然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重大改革,医用基础化学的课时被大大压缩,而教学内容并未减少,要求没有降低,这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对医用基础化学教学的要求。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教学组近年来在该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改革教学内容,做到医学与化学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与医学的交叉渗透越来越紧密,如果没有扎实的现代化学知识就很难胜任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化学往往被认为是非专业课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大学化学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化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抽象,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有较好的数理基础,许多学生觉得化学课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现行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医学缺乏紧密联系,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传授,导致医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淡化学科意识,注意化学与医学的联系。目前,在现代医学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分离、检测、诊断等一系列工作中,都要用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教师应通过这些应用激发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兴趣,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认识到基础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的兴趣。例如,胶体化学可帮助学生理解乳剂、微囊、微球和脂质体等分散系,而这些分散系又是与药物制剂密切相关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可适当加强[1]。 

从授课学时数考虑,如果部分知识点增加讲授时间,其他知识点讲授时间就必须缩减,因此授课体系也随之调整。医用基础化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超过了医学生理解的程度,或与临床医学专业联系较少,可以考虑删除或由学生自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分析仪器已成为医院和医学研究机构的常用设备,因此教材中的很多定量处理可以压缩或删减,如删减渗透压的精确计算,以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必然地,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教师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授课常与医学基础、临床课脱节,这也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医学和药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应利用条件,学习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医学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经常收集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并自主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临床医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生学习的能力及将来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讲授式是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注重传授知识、学生参与过少、缺乏互动性是讲授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以及课时数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经过讨论,我们主要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自学式”教学法。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8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9

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转化研究的概念,指出基础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到临床应用中去。在此背景下,转化医学的科研模式———BtoB模式应运而生,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再从临床发现的新问题回到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其实质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解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脱节问题。转化医学强调针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其中心思想是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快转化医学的发展,首先就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时,往往需要重新培养实践能力,而临床医生又缺乏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的能力。这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互脱离的医学教育,难以适应当前医学的发展。因此,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医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转化医学理念引导医学教学改革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3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中医基础的重点篇10

一、六大胜任能力,指导医学生培养———美国aCGme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的提出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中,培养方式的确立和评估方法的选择是由教育的结果即未来职业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所决定的,对胜任能力要求的界定越明确,项目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就越有效[7]。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对未来从业医师必备能力的界定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实施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建立于1981年的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the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简称aCGme)是美国一个私立的、非营利性的医师评估和认证机构,致力于通过对医师教育质量的评估提高美国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2001年aCGme设立“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项目(outcome-basedproject),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和严谨的研究过程,最终确定出未来医师必须具备的六大能力[8]。aCGme的研究人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13个具体医学领域的能力要求清单。然后由每个领域的医学专家、医学教育的管理人员对能力清单进行反馈;由执业医师、aCGme审察委员会的成员等对每一项能力进行打分;通过结构化的访谈,收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能力清单的反馈意见。最终对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建议和反馈进行总结,得到六大项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由该项目咨询委员会制作一份征求意见稿,对每一项能力进行详细界定。最后将上述征求意见稿发放给从业医师、专业医学教育组织以及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收集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修改和拓展,使其更加符合不同医学领域的专业要求[4]。通过上述严谨而科学的评定过程,aCGme最终总结出医学生及医师必须具备的六大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该能力模型涵盖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美国医学教育以及执业医师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得以具体实施的基础。

二、明确操作要求,逐年提高医学生能力———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的成功经验美国aCGme提出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以来,多所医学院校积极参与试行。其中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已经全面实行aCGme提出的“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将教育目标与aCGme提出的能力模型进行整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多篇论文在aCGme举办的“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学会上获奖。首先,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将aCGme提出的六项能力标准整合到医学博士四年的课程中,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细化到操作水平,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各项能力的操作水平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并逐年提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例如,在病人护理方面,第一学年要求学生掌握病人访谈、病史记录以及身体检查的基本技能,第二学年则要求能够将上述技能运用到临床案例的决策中,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病人护理的能力要求更全面更深入,不但要熟练运用上述技能、综合病人的症状和心理状况等信息对病人进行评估,而且要能够在无菌环境中完成手术缝合和打结等操作。其次,在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能力要求进行细化之后,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针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侧重培养其不同的能力:第一学年侧重于对医学知识、职业道德以及系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年在继续强化对上述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培养其在疾病处理过程、医疗干预等医学知识以及临床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第三和第四学年,医学生从校园走入医院进入实习期,侧重于在实践中培养其人际交往、病人护理以及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对职业道德的理解[9]。由此可见,在将aCGme提出的六大能力同医学教育进行具体整合的过程中,以学年为单位将能力类型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在不同的学年各有侧重,是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得以成功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对医学生能力的评估方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引入传统的评估方法中,例如将影像视频技术引入传统的调查法、观察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中,发展出“以能力为基础”的多级影像评估法、“以能力为基础”的影像回顾清单、客观结构化视频考试等新型评估方法[8]。为配合这些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威斯康星医学院于2004年建成临床教学评估中心承担所有的评估活动。该评估中心配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评估器材,每间评估教室均安装了摄像机和麦克风,以便记录整个评估过程,方便后期进行打分和再观察[9]。此外,在医学院的内部评价中,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不仅重视对医学生的评估活动,也将教师作为“以结果为基础”项目的评估对象之一,例如利用关键事件法来评价医学教师是否符合从业医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三、启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在多所医学院校试行八年制医学教育,开始进行高层次专门人才———医学博士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低、中、高多层次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体系。但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我国仍然以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为主,“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明确引入到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在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方面,虽然研究者们已经普遍认同能力培养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没有科学而完整的医学生能力标准可供参照[12,11,10]。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的基本条件。美国aCGme提出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以及威斯康星医学院对该能力模型的成功应用对未来“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开展有以下启发意义:

(一)综合多方利益相关者意见,制定严谨而科学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对教育结果即能力要求的界定越明确,教育活动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就越有效。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的应用过程中,aCGme综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利用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出完善而全面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为进行课程改革和实施教育评估活动提供基础。aCGme在该教育理念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方案制定者和推动者的作用。未来我国医学教育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理念要重视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综合多方意见,制定严谨、科学、全面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