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2:28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1

〔关键词〕胶州秧歌女性形象视听审美探析

在山东,胶州秧歌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流传甚广,其卓越的舞蹈技巧和特征鲜明的艺术风格独领,征服了广大人民群众,艺术生命力绵延不绝。胶州秧歌别名为“地秧歌”或者“跑秧歌”,而在当地百姓又称其为“三道弯”、“扭断腰”。[1]深受齐鲁大地文化的影响,其舞蹈形式中处处渗透着胶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将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事件形象表现出来,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现今正是学习和借鉴传统胶州秧歌舞蹈之机,其在诸多舞蹈艺术院校中成为女班专修的“民间舞课程”。

一、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

寻根溯源,胶州秧歌丰富的土壤培植了“拧、碾、抻、韧、扭”这五种元素动律,可以说这几种动律的特点为我们的舞蹈提供了具有特色的广阔思路。因此对舞者来说,只有真正地领悟到这五种动律的精髓、审美特质,才能舞出胶州秧歌的意蕴和气度。

一是“拧”,要想将“拧”动律淋漓尽致并且优美地表现出来,就要强调腰的作用。以“腰”为轴,上下身两部分要体现分别向反方向做对抗力量,并呈“三道弯”的姿态造型。例如,在“丁字拧步”这样一个基本的步伐动作中,要注重大腿、膝部、脚跟和腰四个方面的完美配合,将脚跟部位的拧转、膝盖张合以及腰部的连续“∞”字或弧线运动,充分表现出“力量性”与“灵动性”。

二是“碾”,看字义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主要体现在脚部,在表现出力量感之外,一定要同时兼顾到动作的多边性。我们只有将“碾”动律做到位,才能将胶州秧歌舞蹈中的轻柔优美、线条大气的舞姿动作完整舒展的呈现出来,同时也能够表现出舞者的大气和刚强。

三是“抻”,抻这样一个基本的元素动律是胶州秧歌舞蹈有的,它能够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延伸”感觉。抻动律是将内心丰硕的情感完全酣畅淋漓地迸发出来,使其更加富有胶州秧歌艺术的感染力。

四是“韧”,这个动律所代表的是视觉上的强韧和弹性。它重点强调的是全身上下每个肢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想到做到韧的极致,不是一天一时能够达到的,这要求舞者们有深厚的舞蹈基础,能够完美地运用力量和驾驭力量,将动律的“速度”、“幅度”和“强度”都拿捏到位,才能达到“快发力、慢延伸”的独特动作特点。

五是“扭”,扭这样一个舞蹈的基本语言在汉族的舞蹈中随处可见,非常形象地概括出了汉族舞蹈的精髓所在。胶州秧歌舞蹈也正是这样,扭是它的舞蹈核心,如果“扭”动律做的不到位,那么上述的其他动律都会受到影响。胶州秧歌舞蹈中的一抬手、一投足中都是这个动律的具体体现,通过各处(腰、肩、臂、腿、脚、膝)不同程度的扭动,经耳濡目染和舞蹈气氛的熏陶,便呈现出典型鲜活的“三道弯”形态。而正是因为如此,胶州秧歌在民间有“三弯九动十八态”之称,又冠名为“扭断腰”,可见“扭”这个字在胶州秧歌舞蹈中所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胶州秧歌“女性形象”特征及成因研究

在胶州秧歌形成的最初时期,那个时候整体的社会风俗对女子的要求是要缠足的,这样属于中国特有的风俗也对胶州秧歌舞蹈中女性角色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缠足的习俗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清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还是小门小户的女子,都必须要缠足,否则羞于见人。这种固定的风俗习惯也对当地的民间艺术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女子缠足后身体的重心自然而然的大部分落在了脚跟处,人们为了维持重心的平衡,向前行走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扭动腰肢,从而随之会产生腰部扭动、手臂大幅摆动、身体摇摇晃晃的姿态。这种独特的行走姿态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逐渐的典型化和艺术化,使之表现出胶州秧歌舞蹈中女性角色的独特形象。小脚所形成的特定步态在胶州秧歌的表演中建立了稳定的时间、空间和力量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潜移默化,指引着专业舞者。因此,舞蹈中也就总结了胶州秧歌中“女性角色”步态所特有的“抬重”、“落轻”、“走飘”的审美特征。[2]由此可见,这些舞蹈中的步态与姿态是特定的时期内中国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尤其反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有鲜明的汉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胶州秧歌舞蹈中风格与表现方式融入了更多新时代的因素,已经不再拘泥于“小脚女人”的审美,而是作为汉族女性的审美符号活跃于舞台之上。

三、胶州秧歌的“视听审美”特征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胶州秧歌女性角色的特点和成因都了然于心,明白了胶州秧歌作为不可忽视的一种舞蹈形式有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力。如今,为了更好地发展胶州秧歌的继承与保护,我们承接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作品中挖掘该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使其在服饰、神态、色调、道具等方面的应用臻于完美,从而将一种强烈的“视听审美”冲击力带给广大观众。

1、以舞蹈作品《扇妞》为例

90年代初期,一部名为《扇妞》的舞蹈作品问世。舞蹈的新意在于对传统道具扇子的运用上,体现出新的格调和情趣。舞蹈中以8字绕扇、推扇、盘扇、扣扇、大撇扇等各类扇花动作,借助现代舞的一些结构方式,将动作的急与缓、收与放、开与合的交替变化中,将舞姿也劲、脆、柔、韧、动静有致地展开。其该舞蹈的音乐采用了曲调律动为小调和锣鼓节奏的传统民间音乐,而节拍也保留原本民间音乐的规范性、整齐性,从而让观众耳目一新。总的说此作品,在“现代”与“传统”的冲撞中,它的训练目的及价值,不仅是对胶州秧歌舞蹈课堂遵循的“传统”,还是在舞台艺术作品“思变”中前行,《扇妞》以她灵动鲜活的少女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一种尝试,一种脱离以往传统的民间艺术舞蹈作品所固定的模式束缚,我们透过《扇妞》的“小”角色特征反映出胶州秧歌舞蹈这门民间艺术的精神所在和舞蹈本身原文化的价值,并使得这种表现形式的表现力和动态美,在继承、保护措施的滋润下“生机盎然”。

2、以舞蹈作品《一片绿叶》为例

20世纪初期,独舞《一片绿叶》“表现了一位女子由一片绿色的落叶而引发的对青春逝去的感叹和追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的激荡和对生命的追求”。[3]该作品是以胶州秧歌基本动律为题材,通过“拧”、“碾”、“抻”、“韧”和“三道弯”等动作,将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独特的表演幅度、速度、力度以及大胆创新的形式和现代的效果呈现出来。

《一片绿叶》之所以能达到好的舞台效果,是因舞蹈用“缘物寄情”、“托物取喻”的艺术方式。[4]通过以扇子的舞动来代替绿叶的飘落,并利用胶州秧歌里的(胸前抱扇、碾步等)动作,掌握其“扭”与“拧”的动律特性及自娱自乐的程式。由此可见,比起同一题材的作品《沂蒙情怀》、《红珊瑚》和更具“现代化”的《扇妞》更贴近现在时态。

归根到底,如何完成汉族胶州秧歌舞蹈由“民间”到“课堂”,再由“课堂”到“舞台”的转换一直是舞蹈编导、舞蹈工作者所寻求的目标。所以通过《一片绿叶》的学习与分析,作品领悟到大自然与人类精神的相通、浑然一体的想法,反映出胶州秧歌传统的语汇,将现代意识赐予我们这场“视听审美”盛宴的感受并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陶醉于胶州秧歌舞蹈艺术的美轮美奂。

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舞蹈艺术与其自身所系的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舞蹈形式是当地文化和精神的生动诠释,而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深刻影响着舞蹈的发展。胶州秧歌经过这几百年来不断的发展,再不仅仅是街头巷尾的底层文化,而已经因其朴素形象的舞蹈语言和日渐凸显艺术魅力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胶州秧歌中刚柔并济、舒展细腻的肢体动作正是山东女性温柔贤淑、勤劳勇敢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工作者,我们更加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动作下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开拓创新出胶州秧歌的风采和神韵,从现代和传统中吸取精华,使得它在艺术的舞台上更加光芒璀璨。(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释:

[1]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胶州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10).

[2]杨春雪.胶州秧歌“女性角色”类型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05).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2

关键词:试论通过舞蹈文化审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按照民族认同的“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流传至今的世界的舞蹈艺术。而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发展和积淀所创造出来的舞蹈文化的结晶。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也是许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点”,直到今天,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舞蹈文化传统,甚至有的舞蹈文化还作为国家象征而得到推崇。因此可以说,不了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说完全了解舞蹈这个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今天所言的历史是经过考证、经过修辞的文字的历史。舞蹈文化是一条奔腾的历史长河,是舞蹈审美的观照物,而舞蹈审美则是一簇燃烧的求索之火,透射着舞蹈文化的真谛。

一、肢体语言美

舞蹈是身体艺术的极致,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将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意境创造表达出来。“肢体动作”是舞蹈的“语言”。身体语言在自然表达中逐步丰富,身体因之获得了强大的表现力。一般来说,作为舞蹈艺术之物质媒介的舞蹈演员,都有着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也就是说,构成舞蹈的美的物质媒体――人,本身就是美的。舞蹈动作作为人体的艺术表现,更有着特殊的、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功能,有着一种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许多世界文学名著或其他一些语言作品被改编成舞蹈、舞剧,或是人们用舞蹈、舞剧来表现某一题材内容时,表演者用动作表情表现故事情境,常常会产生一种其他某些艺术难以达到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生活中任何一种素材,无论是静态的花草、树木、桌椅,或是动态的谈话、爬梯、等待,甚至是抽象概念的空间、速度、力量、平衡等,也尽可以用表情性动作、表意性动作、装饰性动作去表现,从而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世界各民族的舞蹈,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各自永恒而独特的魅力。芭蕾舞以“开、绷、直、立”为美,中国古典舞则以“拧、倾、圆、曲”为美,各民族民间的舞蹈的呈现,更是纷彩绚丽、千姿百态的美!

二、强烈的抒情性

舞蹈善于用肢体动作抒发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人的精神面貌。强烈的抒情性是舞蹈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舞蹈表达强烈情感的直接形式。《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德国艺术史家恩斯特・格罗塞说:“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可见舞蹈艺术是情感表达的极致。这种动态艺术所显示的生命之美,比静态的造型艺术和抽象的语言艺术及空灵的音乐艺术更有力度。任何一种情感的存在必然有其社会根源,情感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互相交汇的产物,也是个人社会交际在个人意识空间的映射,人们很容易通过情感产生共鸣。舞蹈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语言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来深刻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舞蹈形象是人类情操的高度升华,它以鲜明的美感和强烈的抒情性深深感动着人们。舞蹈以情感为动力,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以外化的人的思想与情感作为美学特征。舞蹈家将客观生活的情感融合在肢体语言中,通过艺术表演将情感表达给观众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所以,身体是艺术表现的最直接的媒介,身体艺术是最具直接感染力的艺术,而舞蹈是身体艺术的精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三、舞蹈艺术编排的独创性

舞蹈的独创性是舞蹈的生命源泉。创新意识对于舞蹈艺术而言,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生命。舞蹈文化包括舞蹈审美的发展,是以创新意识为根本动力的。创新是形成舞蹈审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纵观舞蹈发展的历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程式化、格律化的长期稳定,甚至是停滞状态下开始寻求新的创作观念,寻求全方位的探索,获得长足的进步的。而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当那些陈旧的主题和内容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时,就需要有一些“精品”应运而生。所谓“精品”正是要靠创造性的劳动来打造。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几乎都具有创新的艺术风格。今天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提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舞蹈是包罗万象的艺术。鉴于舞蹈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其传承中也一定给舞蹈艺术带来综合性的审美特征。舞蹈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同时,舞蹈又与其他各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舞台表演以“舞”为中心,而音乐、美术、戏剧、文学、武术等都可以成为舞蹈的辅助手段。舞蹈精彩绝伦、音乐动听感人、舞美神奇变幻、道具造型逼真、剧情扣人心弦、内涵丰富雅致,舞蹈也可以气势恢宏博大、多位一体,这正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品位,铸造了独特的舞台魅力。但是,舞蹈的综合性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在多位一体的交融中,如果出现配合不当,也很容易使整个作品受损,成为各种门类艺术的拼盘。只有避免这些问题,循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其他艺术门类中碰触灵感、汲取营养,但又不让其他因素在作品表现中喧宾夺主,让舞蹈和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姊妹艺术结合得丝丝入扣,才能将舞蹈艺术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舞蹈文化和舞蹈审美机制应该相互作用、相互交织,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观众闯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

[3]瓦尔特・索雷尔著.欧建平译.西方舞蹈文化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0.

[4]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主编.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审美特征;特点;分析

体育舞蹈,有人也将之称为国际标准舞,一般来说,它主要有两大类,即拉丁和摩登。另外,除了这两大类之外,体育舞蹈还包括队列舞,也就是所谓的团体舞。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运动健身也越来越重视,因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体育舞蹈的重要性,并开始体育舞蹈的学习。该文主要对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做了一个详细分析,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体育舞蹈,从而更科学地学习体育舞蹈,拥有健康体魄。

1体育舞蹈的特点

一般来说,体育舞蹈的特点有:首先,体育舞蹈具有鉴赏性。体育舞蹈是舞蹈的一种形式,因而它拥有丰富的韵律以及多样的节奏,使人在观看的时候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其次,体育舞蹈具有健美性。体育舞蹈是舞蹈的特殊形式,它更多的是属于健身运动的一种形式,通过长期不断地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拥有一个健美的身材[1]。再次,体育舞蹈具有规范性。体育舞蹈和其他类型的舞蹈一样,是经过长期探索以及完善才形成的,因此,它的动作规范是有严格要求的。第四,体育舞蹈具有国际性。体育舞蹈的起源不仅仅是来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风格多样,并且是国际间进行交流交际的重要方式。最后,体育舞蹈具有普遍性。体育舞蹈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普遍性,它不受场地、人群、年龄等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学习[2]。

2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分析

体育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是集舞蹈、健身、艺术、音乐等形式为一体的高雅运动。因此,体育舞蹈具有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丰富的艺术内涵,并且,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也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2.1国际性的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主要是指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评判尺度。体育舞蹈由于来源多元化,因此,它是不分国界的[3]。并且它的很多动作标准是和我国的传统舞蹈风格迥异的,但是却依旧受到我国体育爱好者、舞蹈爱好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在世界上,语言是不统一的,但是体育舞蹈却越来越变成一种共同的趋势,受到大家的普遍接受。因此,虽然体育舞蹈在动作、编舞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并没有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比赛项目,但是它的国际性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2.2感染性的审美过程

体育舞蹈所具有的感染性的审美过程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因而它不仅表现为形式上的感染性,也不仅仅表现为内容上的感染性,而是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的感染性,它渗透在舞蹈学习的全过程之中[4]。当人们在进行舞蹈的学习以及欣赏的时候,会获得美的体验,并且高雅的舞蹈艺术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愉悦沉醉的情绪。而对于舞者来说,在表演的过程中,舞者的身体能量得到释放,并且也会在舞蹈动作中将他们的内心情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来。并且,体育舞蹈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与喜爱,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强烈的感染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本身蕴含着使人愉悦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是对于观赏者来说的,对于舞者来说,它也具有这种特质。它通过直接的语言动作表达出美的含义,它不直接将美丑的定义传递给人们,而是让观赏者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让其感受到美。通过长期对这种美的艺术的接受,会使得人们形成高雅的人格,并且使人们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得到很大提升[5]。

2.3多样性的形式表达

体育舞蹈之所以可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接受与喜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具有多样性的形式表达。就体育舞蹈的两大分类,拉丁以及摩登来说,它的每一种小的分类舞种都独具特色。每个舞种中所蕴含的节奏、韵律、动作、风格等,都体现出了体育舞蹈表达的多样性。如拉丁舞,它主要是一种自由欢快的节奏韵律,而摩登舞则处处体现了贵族的高贵典雅。通过对这些不同体育舞蹈的鉴赏以及学习,将会使人们感受到各个民族不同的表达美的方式。体育舞蹈虽然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但同时它又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性质,它主要表达了各个国家所特有的民族风格。体育舞蹈的分类众多,并且它的表达形式多样,但是它一旦成了一个整体舞蹈进行表演的时候,它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呈现给观众的也是一个整体的视觉享受。体育舞蹈的舞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舞种选择,可以选择双人舞,也可以根据需要组成队列进行参与,并且它不受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体育舞蹈风格、形式的多样,也要求舞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要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情感表达,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到舞蹈动作中去,用心去表演,塑造出整体的表演方式,从而使得体育舞蹈表达的多样性得以体现。

2.4抒情的审美形象

审美形象主要指的是审美具有客观存在的形式,并且这种形象是可以被观赏者所感觉的。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欣赏者在观看舞蹈时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它具有具体的形态存在于客观之中。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运动,它集舞蹈、音乐、服饰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并且它的表达方式强烈,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表达着舞者对于舞蹈的理解,同时也是舞者内心的表达。舞者在表达舞蹈动作的同时,通过表情、动作以及服饰等变化,给人们展现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并且在舞者表现的同时也将一股抒情力量传递给观众。可以说,体育舞蹈中,不管是业余舞者还是专业舞者,在表演的时候,都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舞者在表演的时候,通过动作、表情、音乐、服饰等的不同,将舞蹈本身所要表达的含义真实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并且感受到体育舞蹈的美。这种美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美不同,它不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所表达的静态的美,而是一种动态的、直观的美。在这个过程中,观赏者会获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舞蹈的魅力,还将音乐、服饰、形体等艺术的魅力也进行了充分展示,让观赏者在观看的时候,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舞蹈探索中,需要加强对体育舞蹈审美特征的深层次表达,使其艺术感染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使其感染力以及抒情性也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观赏者在观看的时候,不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还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享受。

作者:云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岚.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2(5):77,102.

[2]顾海勇.探析体育舞蹈的审美形态[J].大舞台,2012(12):94-95.

[3]赵双,谢媛媛.现代体育艺术类项目审美价值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162,164.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4

【关键词】舞蹈形式美感视觉化

舞蹈的形式美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特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舞蹈美学的理解和认知,为舞蹈形式美感提供新的内涵。本文从舞蹈的艺术特征、舞蹈中的形式美、舞蹈形式美的实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今舞蹈形式美感的内涵特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概括,以期为舞蹈形式美感的不断丰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舞蹈的艺术特征

舞蹈表演者的身体充满了暗示性和感官性,这些富有美的人体正是舞蹈的材料。观者通过对舞蹈表演者曼妙的身体轮廓、灵巧的身体姿态和柔软细腻的身体动作的观赏,达到一种的满足。这种审美上的满足,成为人类欣赏舞蹈最普遍的动机,也是舞蹈最内在的审美奥秘之一。

作为人体动作艺术,舞蹈的生命在于动作和动觉。最能体现舞蹈特性的本质原则――人体按照节奏有规律的运动,也是舞蹈创作的首要原则。一部舞蹈作品能够成功,表演者人体各部位的连接的动作必然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舞蹈动作一般都由两个以上部位参与,按照不同的角度、方向和速度,有目的地、规律性地运动,具有较强的复合性。正是由于舞蹈动作的复合性,保证了舞蹈动作能够千变万化,从而实现舞蹈形式的丰富化和多样化,达到对完美形态的追求。

舞蹈的动作形象是一种动态的形象,通过单一动作的重复、不同动作的组合,以及中间加入辅助过渡连接动作,使动作的运动和静止得以实现,体现出鲜明的形式特征。舞蹈动作的鲜明性为舞蹈作品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巨大空间。任何表现性动作都具有抒情优势,即使在表达情感不太具体的情况下,仍可以被受众感知。

舞蹈的美还体现在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中。判断一部舞蹈作品技巧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该作品是否实现了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与完美形体姿态造型的结合。具体来说,舞蹈演员首先需要在表演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在完成腾、跃、翻、转等动作时,既要轻巧敏捷,又要保证造型的稳定。此外,还要注意舞蹈形象的塑造,必须准确把握和体现舞蹈的韵律以及特定的舞蹈风格。在北京舞蹈学院的作品《风吟》中,演员以写意的手法展现出在风中吟唱的心绪,做出各式各样快速旋转的技巧,使人感到惊险、震撼,但又富于美感,展现出舞者高超的空间想象力和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将舞蹈的形式美感发挥到极致,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二、舞蹈的形式美

美是舞蹈的第一要素,它的美蕴含于形体的动作节奏之中。舞蹈之所以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其动态形象必须是新颖的、生动的,具有变化和美感的。这种美首先要求舞者自身肉体与灵魂间的互动与融合,就像范・德・吕夫在《神圣的与世俗的美》中提到的,只有将肉体与灵魂间的界限忘却,自发地跳舞时,这种舞蹈才真正是活生生的。在这种肉体与灵魂合二为一的舞蹈中,舞者的“肉体像精神似的活动,精神也像肉体似的运动”。范・德・吕夫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舞者自身精神与肉体的互动与融合,而这恰恰关系到舞蹈和观者间的互动与融合。舞者自身也是观众,当观众用双眼在观看舞者的表演时,舞者也在欣赏着自己。舞蹈审美的关键在于对舞者欣赏中审美性的把握,观众的审美要求对舞蹈审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舞蹈演员的身体具有较完美的比例,在舞美、服装、灯光和道具的烘托下,舞者健美的姿态和灵巧的舞步把观众内心的生命力充分激发出来,迅速进入审美境界之中。如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其形式美感融诗画与动态雕塑为一体,有效地引发了观众的审美共鸣。相较于其他门类的艺术美感,舞蹈美不但相对独立,而且对观众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是非常独特的。

独特的形式美是舞蹈作品吸引观众的原动力。鲜明的形式能集中展现出民族生活、情感性格以及历史文化。我国民族舞在表现性、技艺性、节奏性和造型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比如汉族民间舞蹈《鼓子秧歌》,带有浓郁的山东特色,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舞蹈形式美的实现途径

舞蹈动作是经过艺术化提炼创造完成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动作。舞蹈演员是把自己的整个身躯作为工具创作艺术形象,表现特定内容。就像法国舞蹈家诺维尔所比喻,编导是画家,舞台是画布,而舞蹈演员则是画笔和颜色。以图形、手势、舞步、力度和技术为基础,加入服装要素和音乐的紧密配合,使舞蹈产生音乐节奏的视觉化和动觉化,达到舞蹈应有的艺术美。

动作在节奏视觉化的实现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舞蹈艺术是动态的艺术,它的动态美体现于动静结合之中。在舞蹈语言中,相对静止的造型不但可以使传情达意更加充分,还能够增加舞蹈的艺术美感,如果舞蹈只是无休止的“动”,那么上述两大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同时,动静结合的形式美感,使舞蹈富有典型意义和性格特征。第五届“桃李杯”的金奖作品《秦俑魂》,巧妙地利用了对人物姿态的动静把握,塑造出一个独特的鲜活的秦俑形象,强有力地诠释出动静相宜、辩证统一在舞蹈美感层面的艺术表现能力。

在舞蹈作品体现的形式的规律中,多样性与统一性也同样重要。其最为突出的体现,在于“造型性”和“流畅感”。所谓造型性就是借助姿态来构成形式,表现的是一种意识与美感。“造型性”是使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形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主要的因素。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它的形体语言是如此优美,以至于能够表现出如同音乐般的律动,超越诗意的激情和媲美绘画的意境,“用造型表现不同的内涵和意象”在舞蹈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艺术的普遍规律和审美要求,“造型性”在舞蹈中必不可少,它直接关系到一部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舞蹈的形式美感还体现于作品的动态“流畅感”,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构图,活灵活现的流畅动作都是动态流畅感的基本表现形式,而且表现情节冲突,营造情感意境也离不开多样的流畅动作。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5

关键词:敦煌舞民族舞审美相同点

在陶冶性情、释放自我、升华心灵的艺术万花筒中,舞蹈是一支奇葩。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与人类同生的、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古老而鲜活的艺术。原始舞蹈与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的生活向往、与人的审美情感,与人的神秘境界有着最深刻的关系。现代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融入了人们丰富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是舞蹈?而什么又是舞蹈审美?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舞蹈审美是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的时候,从各个方面说明对其鉴赏性的观点、评价和看法。在舞蹈审美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解读。敦煌舞是以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作为其原型,通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的发掘、整理并进行再创造,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中国特有的一个新舞种。民族舞是各个不同的民族在其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令人愉悦的舞蹈审美过程中,敦煌舞和民族舞究竟有哪些相同点?总体而言,敦煌舞和民族舞在形象性、造型性、感染性、创新性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敦煌舞与民族舞形象性上的审美相同点

两者的审美相同点首先表现在形象性上。舞蹈的形象性是舞蹈审美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舞蹈的形象性是指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定角色和思想的属性。因为只有栩栩如生的、具体的、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感。也才能使人们对舞蹈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更好的了解。舞蹈的形象性是由舞者来表现的,包括舞者的舞姿、服饰、表情、仪态、队形等多个方面。每一个舞蹈作品在表演中都有自身独特的形象性。敦煌舞和民族舞置身于舞蹈大家族中,在舞蹈作品表演过程中也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舞种的形象性并表现出一定的相同点:

第一,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舞姿来表现其形象的。

舞姿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舞蹈动作,两种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动作作为支撑。例如:在著名的敦煌舞《丝路花雨》中,为塑造能乐善舞的英娘这一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它就以“反弹琵琶”这一经典的敦煌舞动作为中心,组合其他优美的舞蹈动作而编创了《丝路花雨》。民族舞亦是如此,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经典作品《雀之灵》,其舞蹈动作中的各种手势,都很好的展现了孔雀的美的形象。所以,两者都是以一定的舞姿来表现其形象的。

第二,两者都要通过确定的舞蹈主题思想来塑造和烘托形象。

确定的舞蹈主题思想是保证舞蹈形象性充分展现的关键之所在。因为,确定的主题就是舞蹈本身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期望达到的目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舞蹈动作的选择、队形的构思、配乐的考虑、着装的选取,是完成生动、鲜明、独特舞蹈形象的途径。因此,在舞蹈形象的塑造和完善中,它们都要始终围绕舞蹈的主题思想,以达到内容散而主题聚、动作散而形象聚的效果。因此,舞蹈主题思想是塑造鲜明、生动、具体舞蹈形象的源泉、动力和唯一根据。

二、敦煌舞与民族舞造型性上的审美相同点

两者的审美相同点同时表现在其造型性上。在前文的论述中讲到舞蹈的定义,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舞蹈是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造型艺术。舞蹈的造型性是舞蹈艺术审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那么,什么是舞蹈的造型性呢?舞蹈的造型性是指运用人体自身作为物质材料,通过生动、美化的、流动的舞蹈舞姿和相对静止的动作造型和舞蹈队形、路线、构图的变化或迁移等手段和艺术处理,来达到塑造形象、烘托气氛、丰富情节、深化舞蹈主题思想的属性。一般认为舞蹈造型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指舞蹈人体动作处于运动中的舞蹈姿态和相对静止时的舞蹈造型;第二是指舞蹈画面的造型,即指舞蹈的队形、构图的变化,也就是舞蹈表演过程中舞

演员表演时舞台位置的迁换、路线的变化等。德国启蒙运动文艺理论家莱辛曾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舞蹈艺术不仅是造型艺术,而且是人体造型艺术,是通过人与自身思想合二为一的造型艺术。舞蹈把“美”作为自己的“最高法律”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是必须的。人类为了追求舞蹈的造型美,经过了历史的继承、创造、发展和完善。在这个呼唤美的时代,人们更是执着的追寻着这种“美的积淀和创造”。因此有了敦煌舞的发掘、整理、编排、演出,也有了民族舞的不断完善。敦煌舞和民族舞在造型性上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型都尽可能体现舞种的独特之处。

舞种的区分主要是依据舞蹈动作的特点来区分的。根据头、脖、肩、腰、胯、手、腿上的动作特点的呈现来判断该舞蹈的舞种。因此,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的造型性都力求表现本舞种的特点。例如:敦煌舞表演中,其要领之一是把握s形或麻花形韵律,寻找特殊曲线的游送感。其特点之一是慢动作中的高度弯曲倾斜。脚上的动作也有鲜明的敦煌壁画的特点。而民族舞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体性。

第二:符合舞蹈表演快慢相宜、刚柔相济的规律。

舞蹈表演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两者都能很好的做到快慢相宜、刚柔相济。因为舞蹈是在音乐的旋律以及动作的动律相互结合下而发生的,旋律必然有快有慢,有强劲、有舒缓。因而舞蹈在其表演过程中,也就呈现出快慢相宜、刚柔相济的特征和规律。敦煌舞如此,民族舞亦是如此。

三、敦煌舞与民族舞感染性上的审美相同点

敦煌舞和民族舞的审美相同点还表现在舞蹈的感染性上。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具备强烈的感染力,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的。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则是通过其感染性得以实现。所谓舞蹈的感染性是指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及情感能够对观众具有震撼的性质。敦煌舞和民族舞舞蹈感染性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

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作品,必然有其感染观众的理由,这一理由就是舞蹈作品主题思想的鲜明性,使人们能清晰地认识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而不是看了半天,弄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舞蹈作品想要表达什么。例如:曾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的傣族舞蹈《雀之灵》,它的主题思想是通过美丽的孔雀形象的表现,创造一个精灵般的生命意象。因为主题思想的鲜明性,舞蹈家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舞蹈动作的创造、采用和美化,所以,使人们能够很容易感知其思想,从而融入到舞蹈表演中。

第二:都借助了其他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道具。

舞蹈艺术强烈而深刻的感染力,不是其本身所能完成的,它必须借助其他的艺术形式并辅之一定的道具。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可以借助的艺术形式有多种,然而最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是音乐。音乐是舞蹈的基础,广义的音乐节奏是舞蹈存在的基本方式,它直接表现为感情及思想的起伏过程,它是引起共鸣的基础。音乐旋律就如动作动律一样,也是以节奏存在为基石的,在音乐旋律和动作动律一致的情况下,视觉和听觉的审美效果就融化到了一起,达到一种只有舞蹈艺术才能体现的效果。音乐可以离开舞蹈而独立存在,而舞蹈不能离开音乐,因为舞蹈是音乐的视觉形象。

四、敦煌舞和民族舞在创新性上的审美相同点

最后,敦煌舞和民族舞的审美相同点还表现在舞蹈创新上。创新是每一种东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新会对原有的种类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得原有的东西注入新鲜的空气和活力。舞蹈艺术也是如此。当西方的芭蕾在意大利民间舞的胚胎中孕育而在法国宫廷的贵族气氛中成熟起来时,为了表现浪漫芭蕾神话般的境界,足尖舞出现了。这一重大突破,使芭蕾艺术以更加丰富于审美价值的形式获得了发展。敦煌舞随着舞者们的不断发掘、整理、编排和完善,它将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而民族舞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2006年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高椿生.舞蹈艺术审美讲座[m].(2005年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3]谷玉梅、李开芳.舞蹈鉴赏[m].(2009年版)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9年

[4]贺燕云.敦煌舞蹈训练与表演教程[m].(2009年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5]王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2005年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资华筠.舞思[m].(2008年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7]金秋.舞蹈欣赏[m].(2003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与分析.[m].(2010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9]吕艺生.舞蹈学研究[m].(2009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

[10]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m].(2006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1]民族舞蹈研究文集编委会.民族舞蹈研究文集[m].(2009年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6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n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艺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本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优秀的审美意象应当具有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加深广隽永的内涵,这种内涵蕴藏在艺术形象内,只有凭借欣赏者的细心体察、玩味、感悟、领会,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艺术意蕴是优秀舞蹈艺象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一般来讲,艺术意蕴还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比主题思想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越具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机妙悟、悠然神会、绵绵不尽、余味无穷的哲理和诗情,它也是优秀舞蹈艺象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艺象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分虚实,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是指生动、逼真表现出来的景、形、境,即“如在目前”的“像”。虚境是指由实境引发的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由具象引发的想像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其意蕴虚涵具有暗示性,只能领悟不能直陈。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居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无形君有形”。但再好的虚境也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表现上,“真境逼而神境生”,“有形发未形”,虚境要通过实境来创造。就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看,意境创造又是情、景结合的艺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与景会,景与情合”,意境是在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交融中创造的。借用王夫之的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舞蹈艺术也是如此。韵味无穷,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隽永的意蕴和综合美感效应。意境是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共同创造的多层次、整体的、动态的、空间的意象,是作者得于心、观者会于意的产物。艺术主体的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前提,欣赏主体在接受中的再创造,是意境创造的复现、衍生和深化。意境的整体性象征具有朦胧性、模糊性。创造主体的个性、创作的时代性与欣赏主体的个性、欣赏的时代性之间的差异,形成同一艺术意境在创造和再创造的时代、历史背景中的意蕴的变异性。同一艺术意境可以生发出多种不同的阐释,从而构成意境的多义性。意境美的创造,是在抱负的舞蹈艺术劳动者刻意的审美追求。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应当指出,舞蹈艺象三个层次的美,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在舞蹈艺象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艺象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这两个层次。意蕴,不是每个艺象都有。有,也不是每个欣赏者都能体悟到。能体悟到的,也有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别。有的舞蹈艺象,或者有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或者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或者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意蕴。但是,真正优秀的舞蹈艺象,必须是用生动传神的舞蹈语言、塑造出内蕴着隽永深邃意蕴的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的结构有序、有机融合成的一个完美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舞蹈艺象才能传世不朽。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形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不冤屈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审美心理现象。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7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8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继承和发展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

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w789.com。“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9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篇10

关键词藏族舞蹈舞蹈特色审美价值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

1藏族舞蹈的舞蹈类别

勤劳与智慧并存的藏族人民,创造了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和艺术传统。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本民族的历史文学、藏医文学等文化著作都是有藏文记载的,舞蹈在民族特征与民族风格中显得尤为突出,历史悠久、舞蹈类别多样化,在舞蹈时可以将人们的感情抒发出来,同时将舞蹈与本民族的结合起来,可以将日常的体力劳动所带来的压力释放出来,以下是藏族舞蹈类别的描述:

(1)藏族舞蹈中的芜姆。芜姆舞蹈在表演中注重的是腿部动作和腿部的弹跳动作,受传统喇嘛教的影响,它是一种驱瘟疫、驱鬼神、拜谢神灵的面具舞蹈,藏族舞蹈表演过程是一套完整的体系,舞蹈的表演者是寺庙里的僧人,舞蹈表演的场地是寺庙里,舞蹈的伴奏器具是法螺、唢呐、蟒筒、大鼓、长号、同号等乐器。在千年的发展潮流中,已经逐渐失去原来驱鬼酬神的意义,逐渐成为民间娱乐的舞蹈。

(2)藏族舞蹈中娱乐性较强的锅庄。锅庄舞蹈在藏语中也可称为“果卓”“歌庄”等,它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在舞蹈时男女各排成半圆,拉手或者扶肩排成圆有一个领舞的人,分男女一问一答地对唱,没有乐器进行伴奏,整个舞蹈分慢快的两部分,舞者主要是通过手臂的甩、晃、撩进行舞蹈姿势的变换,按顺时针进行舞蹈顺序的变换,舞蹈形成的圆圈有大有小,不断变换,偶尔会换成“龙摆尾”的图案。

(3)藏族农区舞蹈中的巴塘弦子。弦子舞是在胡琴乐器的伴奏下,将舞蹈、歌曲与乐器融为一体的藏族歌舞艺术文化,表演中由男子拉弦乐器,女子挥舞彩袖伴舞,随着弦子音律的变化,舞者的舞姿也千变万化,弦子舞的歌词大意一般都是迎接宾客、亲友相会、表达赞美之情、祝愿、辞别友人等内容,音乐的曲调繁多,歌词也很丰富,舞者的舞步多变,弦子舞蹈中的“巴塘弦子”最为有名,是藏族农区歌舞形式的典型代表,巴塘是藏族地区的一个地名,巴塘弦子不受人数与场地的限制,所有的舞者按照编订好的舞姿随领舞者翩翩起舞,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潇洒而富有魅力,具有高原河谷区农耕文化的歌舞形式色彩,舞蹈表演时,由数名的藏族男子拉弦乐器并在队前进行领舞,其他的舞者也跟着边歌边舞,男女舞队围成的半圆,男子的舞姿重在跺脚与舞靴,充分展现他们的豪放粗狂之美,女子则展现他们的轻柔之美。

(4)表演性的圆圈歌舞――卓。不少的“卓”舞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鼓舞”的表演,藏族人民自古以来都将鼓视为吉祥与欢乐的代表,是求神祈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器具,日常的大型祭祀与节日庆祝中,必须要表演击鼓舞,其中著名的《热巴卓》与《热巴》都是民间表演性鼓舞的代表作。

(5)藏族民间舞蹈――果谐。围成圆圈跳舞是果谐的舞蹈方式,表演的场地大多在广场与田野间,舞蹈不受人数的限制,男女舞者排成圆圈随音乐的伴奏,边歌边舞,歌唱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在歌唱时会呐喊口号,增加舞蹈的活跃气氛。

2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青海的藏族舞蹈作为舞台的民间表演艺术,具有一定得人心艺术震慑力及顽强的生命力,当藏族人民听到熟悉的音乐后,会产生情不自禁的激情,不同的地区舞蹈动作幅度不同,有的地区以大动为艺术舞蹈的表现形式,有的地区则会以含蓄的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审美。

藏舞中“颤、顺、开、左、舞袖”这五大元素是不同类别的藏舞中共同特点,上身松弛、前身略向前倾、膝部放松进行小而快的节奏表演,构成区别于其他舞蹈的美学概念,将藏族人民劳动生活上的动态表演协调在舞蹈中,这是一次艺术性的创造,“颤膝”动作结合腰部与胯部的动作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韵律,增添了安详和谐的美感,藏民族的舞蹈在民间艺术舞蹈中广泛流传,其中卡尔歌舞供上层社会享用、羌姆舞作为宗教仪式为当地人服务、藏戏舞蹈的众多门派都有自身的舞蹈表现形式与舞蹈特色,但是藏族的众多舞蹈的音乐韵律、舞蹈动作、舞者的姿态及动作技巧都很相似,藏族舞蹈中的舞者的衣服样式有宽松样式、纤瘦样式、搭配色彩等,圆圈舞是最为常见和受欢迎的一项舞蹈,因此可知,较相似的舞蹈神韵在一定程度上是藏族舞蹈美学的形成根基,是审美享受的共同反映。

3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与创新发展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人们脑海中的一种反映,也将之称为美感,包含着审美艺术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表现形式,同时还包括审美感受、欣赏创作等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历史上的每个民族都会在适应发展潮流中创造一套反映当地生活状态、生活习性、民族文化、思想感情并具备一定思想感情的审美艺术表现特征,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政治历史、、风俗习惯不同,使民族文化与地方的特色独树一帜。神鹰与孔雀是藏族人民信奉的神物,在舞蹈的韵律与姿态中将神物的动态展现得十分鲜明,男性的舞蹈突出矫健、粗矿的气势与特征,女性的舞蹈则是展现出安详、舒展、优雅的风格,是男女的舞蹈形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藏族舞蹈由其共同的审美特征,舞者在舞蹈时将诗情画意与舞蹈融于一体,有歌就会有舞,以词带情,以资舞情,使藏族舞蹈更加富有生命力与激情,在藏族的歌谣中“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的舞”,“高山不可动摇的舞”,“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中的闪电”等歌词都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舞蹈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有着非常浓厚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步伐灵巧多变,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性格特点;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美的和谐运用,藏族人彪形壮硕给人以健康优美的感觉,腰部动作的丰富是尤为突出的审美特征。

4总结

藏族舞蹈所具有的风格特征是藏族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和历史发展中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藏族舞蹈文化犹如雪山深处的一朵圣洁高雅的雪莲花,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呈现出的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性,内容极其丰富,但是目前的藏族文化相对闭塞与落后,藏族民间舞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就必然会受到国内外文化环境的制约,没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拒绝外来文化带来的抨击与影响是不可能的,藏族舞蹈文化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要迎接挑战,向世界呈现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将现代审美与异域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展现中国文化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效与创新途径,不断地继承和创新藏族传统舞蹈使之发扬光大,找到民间舞蹈的自身价值,使其更好地在新时挥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尕藏吉.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