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十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十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9:15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1

   1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在围绕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生态农业领域的产业链、农牧结合、变废为宝等许多技术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外,生态农业杜绝了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和污染,制定了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进行有机食品开发;在我国,生态农业以有机肥、轮作、套种、绿肥、豆科作物等手段维持和提高了地力,在生产中可以有限制的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措施,也取得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得的成就。概括起来,我国生态农业生产建设中常用的技术有如下八大类技术体系:第一类技术:农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农村再生资源、环保生态工程技术。第二类技术:生态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的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技术。第三类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物产量及其稳定性的生物种群的调整、引进与重组技术。第四类技术:基于生态位理论分工,以系统生物种群时间、空间有序性以及景观生态学调控为中心的间作、轮作、套种、立体种植、立体种养等技术。第五类技术:其他各生产组分、各种群组分之间的优化组合、生态耦合技术;种植、养殖及加工、销售过程中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组装技术。第六类技术:可降解、低污染、低毒性农药,以及高效生物肥、有机肥等环保、替代性投入品的应用技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植保技术。第七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节约资源、提高生态效率的技术。第八类技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调控、科学管理等。

   2生态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

   为了消除生态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产品的安全无害品质,生态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也需要广泛利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技术”。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够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绿色技术经历了末端技术、无废技术、废物最小化、清洁技术、污染预防技术等发展历程。与20世纪60年代的末端技术相比,20世纪90年代通过全程管理和控制进行污染预防的技术具有更明显的生态友好特征。总之,正是通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才实现了“科技化”,并通过“科技化”保障了“生态化”“、无害化”的实现。

   3生态农业基础科技体系

   要确保上述二大类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就必须有一个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基础科技体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一直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强化了农业基础科技建设,应该讲,我国农业基础科技具有巨大的资源积累和先进性。但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农业基础科技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很多先进的农业基础科技无法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致使我国的农业科技优势难以转化为真正的现实生产力,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我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农业基础科技体系建设。

   首先,注意基础科技体系吸收国际先进成果和本土化问题,科学技术没有国界,基础科技更是如此,大量地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先进性意义重大,但农业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在国外环境基础上的先进科技成果,在中国应用,就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进程。

   其次,要实现基础科学的多学科联动、协作。生态农业涉及的学科非常多,按照“木桶原理”,一个学科的基础技术落后,就会导致整个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失败。这正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讲,多个政府部门分别管理一部分农业资源,已经使不同领域的科技形成了条条分割;从教育层面上讲,大专院校学科越分越细,学科间交流越来越小,进一步加剧了学科交叉、协同的困难;从研究领域讲,无论是现有的科研院所,还是各类研究平台,都很难为基础科技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平台。

   最后,要形成一系列开放的基础科技成果平台体系,为应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平台,应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科技成果支撑,由于没有这方面公开的开放性平台,我国的科技工作者,重复劳动非常普遍,从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开放型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动植物种群信息系统、中国气象环境信息系统、中国土壤环境信息系统、中国农药管理信息系统等。

   4生态农业科技普及体系

   除了生态农业企业需要科技支撑外,生态农业的基本生产者———广大农民,以及生产农业产品的消费者———广大市民,都需要生态科技的支撑。因此,要建立全方位的生产农业产业化科技体系,就必须包括农业科技普及体系。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重要性;对策

1、前言

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对传统农业科学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在生态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十分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开设这门学科,使学生对农业生态有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掌握和习得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学生的农业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日后建设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业生态学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农业生态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创新能力也主要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和培养。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单纯的对知识理论的习得转化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生态学讲解,学生将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充其量也只是让学生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意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对基础的评价方法有所接触,而对于真正涉及到农业生态学本质的科研技巧也难以掌握和熟练应用,导致学生缺乏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敏感度,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由此可见,必须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充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2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我国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态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可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善农业发展的局面,必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农业生态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在农业生态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农业发展培养众多的农业人才,并将所学理论创新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农业生态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将实践教学应用在农业生态学中,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从农业生态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阶段,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便构建健全的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农业生态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生态学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3.2加强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估力度

考核和评估是农业生态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实验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3.3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在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中,缺乏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对实践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导,因此,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农业生态实验课程分解成多个具体的模块,并根据每个学院和每个系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实验任务进行安排,以便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学院和系的优势,不仅对减少了农业生态实验成本,而且还可以对实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和操作,促进资源的共享,提高农业生态实验的效率和质量。教务处能否对实验模块进行合理的安排直接到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务处相关人员必须对比予以高度重视。尽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的实验课堂安排的难度,但是确是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所以为了促进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有限开展,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构建完善的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学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应用性极强,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强化。只有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掌握农业理论的高科技人才,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服务,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实践教学仍然还不完善,能否在农业生态学中强化实践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冰,陈长青,陈林海,等.加强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2(08):125-126.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4

一、农业贯彻生态化发展原则的意义

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对于河北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化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省人口众多,耕地有限,面对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不可能复制地广人稀、资源丰厚国家的那种高能耗的农业模式。这决定了基于河北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农业的生态化是宏观经济生态化的基础

宏观经济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农业不仅是食物的来源,而且还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特别是抗环境胁迫的农业新品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够分解污染物,起到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效果。农业生产如果不能实现生态化,不仅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生态化进程,而且也会带来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灾难,危害人民的健康,从根本上削弱我国的生产力。所以,河北省农业的生态化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是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村污染问题和提升农民素质、塑造人文修养的必备前提。而当前,我省农业从业者缺乏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专业知识,造成农业生产中生态科技的实际运用不足。因此,加强河北省生态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让广大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的生态知识是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农业的目标及其对农业与农村的具体要求

生态农业要求将这种发展建筑在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这牵涉到很多的相关领域,除了我们惯常所说的环境与资源之外还牵涉到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这种覆盖广泛的生态农业的特性可以概括为:“综合性、多样性、公平性、适宜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3]”。

(一)综合性

生态农业要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将经济的发展建筑在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阶段性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控制上,强调提高可再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比重,使农业内的各个子产业实现比例均衡的物质能量循环的无缝对接,使农业拥有不竭的动力。

(二)多样性

由于河北省地域辽阔而各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又是不同的,各地应依据本地的原生物种结构作为蓝本,利用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走农产品多元化、农业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使各地的农业生产都能突出自己的特色。

(三)公平性

公平性原则要求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让广大农民能够密切参与到农业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公平地分享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生态农业的公平原则主要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合作经营上,体现在农业经济组织内部的公平。

(四)适宜性

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用不要单单考虑其经济效益,也要对该技术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估,尤其是该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废物的自然降解问题更要着重考虑。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优先采用生态化的技术措施,在严格管控环境退化的基础上,鼓励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优先采用生物治污的技术方法来提升环境质量水平。(五)高效性这要求河北省的农业发展要利用生态技术实现较高的综合效益。比如,通过有机农产品等相关认证提高该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净利润,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立足点建立在提升农业的高效性上,达到最低的成本投入和最高的价值产出。(六)可持续性河北省的农业要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把农业放入宏观经济的系统中去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的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强调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保证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农业相应地方立法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

我国《农业法》在第八章中对农业生产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强调在突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通过造林护林与退耕还林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国家建立对退耕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提供补助的法律制度。此外,我国《农业法》在第八章还着重指出:保护我国本土物种资源的多样性,严格监控与评估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农业应用,并要求采取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我国的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环保法》要求健全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制度,加强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农村资源污染的控制,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维护与保障机制。为了使新环保法和农业法增强在河北省实行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河北应当以地方立法强调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尤其是将重心放在生物技术对于污染物的分解与处理上。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综合性的、涵盖生态农业各方面的地方法规体系,更好的助力生态农业在河北省的推广。当前,河北省政府应出台《河北省生态农业发展办法》,在《河北省生态农业发展办法》实行一段时间趋于成熟的时候,交由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以此为基础并在与《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相协调的基础上出台《现代生态农业促进条例》作为河北省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立法的核心内容。对于我省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时进行修订,将生态文明理念及生态保护内容注入其中,并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强化农业环境监测的机制建设,以更好地与新出台的生态农业立法对接。

(二)建立生态农业的综合评价制度

生态农业认证标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强我省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的科学性,并逐步向国际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看齐,就要对生态农业认证标准制度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进行探索和克服,并不断优化该认证标准,以该标准为基础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预警系统,“具体包括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标准的认定,同时还要注意在《现代生态农业促进条例》中对该方面内容进行立法上的总结和规范[4]”。特别是要注重生态农业认证机构的资质管理,使之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作出规范的认证结果,并要其对该认证结果背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农业认证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建设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

对于生态农产品认证机构及其认证行为,应以地方立法确立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对于生态农产品所进行的认证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其能够尽到监督义务并且对生态农产品能够公正客观的进行认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

(四)确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激励制度

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建设,金融机构应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形式多样的小额贷款支持。其次,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要注意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对于农民在生态农产品生产上保险的购买,政府应进行补贴,保险公司也应当开设一批针对生态农业的特色险种,以切实保障农民在农业生态化生产中的收益,从而促进其扩大规模。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税收优惠以及农业补贴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生态农业财政补贴方面,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补贴力度,在现有的四种补贴方式(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的基础上,寻求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全新补贴方式,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5]。对目前农业补贴的相关试点试验进行改进,注重自然灾害预防关键性技术补贴。最后,注重对因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户的补助。

(五)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制度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生态农业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资本集聚效应,开发生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构建农业技术分享网络,加快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我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虽已正式实施,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在乡镇的技术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和推广方法还存在很多缺陷[6]”。因此,对于河北省而言,要以地方立法来弥补这些缺陷,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应当大力推广农田的智能化和机械化生产,建立起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农田监测与控制系统,建设在该系统之下,能够对农田病虫害和温度、湿度做到实时监控,并且能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的高科技生态农田。

作者:张冲赵峰刘志强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静,姜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7-59.

[2]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3]聂华林,马德山,高新才,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6-38.

[4]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学术交流,2010(5):57-59.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引言

“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2007),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2002)、马树才和李华(2003)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2004)、侯石安(2005)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

二、模型及方法

本文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产出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于指标的常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选取农林牧渔基本建设投资X,耕地面积G作为投入指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y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选取粮食总产量R,反映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森林面积m,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定基本模型为:

三、实证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设立的两个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以成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成都市于2003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市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城乡间要素流动与产业互动,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建设面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异。在成都的实践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2003—2007年成都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4.03亿元快速增长到30.4亿元,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3.98%上升到19.35%,其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25.8个百分点。侧重于大中型灌区改造、渠系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微型水利建设、田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农业财政投入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运用eivews5.0软件,以成都市1983—2007年相应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并采用人均形式对(2)式简化。分析步骤如下:一是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二是在确定变量为同阶单整的前提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三是基于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以掌握投入与效益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四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五是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冲击对效益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

设定单位根检验的基本类型(c,t,p),其中,e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的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确定p。通过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满足协整分析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

用Johansen检验法分别对投入与经济效益、投入与社会效益、投入与生态效益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一表4,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投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均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各效益与投入之间可以直接建立协整模型。

3协整模型

根据上文检验结果,建立成都市农业财政投人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整模型为:

上述三个方程反映了农业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经济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0.589%;对于社会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粮食产量增加0.021%;对于生态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森林面积增加0.048%。由此可见,农业财政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微弱。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于分析成都市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1)经济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数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农业财政投入对数波动的影响,二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0.1251,表明农业财政投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具有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动态机制,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25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该系数绝对值较小,表明投入变量的短期波动会对经济效益有相对持续的影响。

(2)社会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误差修正系数为-0.3358,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0.335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系统自我修正的功能就越强,即长期均衡越稳定,短期波动的影响越小。

(3)生态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误差修正系数为0.7786,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78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该效益的自我修正能力最强,表明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小。

5冲击影响分析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农业财政投入受到不确定因素冲击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受影响程度,这是掌握投入效益传导机制的重要途径。

(1)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脉冲响应时间设定为20期,给定自变量变动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考察三类效益对人均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变动冲击的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人均效益的变化,曲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经济效益会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从投入效益的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冲击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较小,在前三期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但其后即开始下降,至第五期影响为零,之后慢慢恢复为微弱的正向影响,基本上在第11期影响趋于平稳。从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主要有利于社会效益的短期改善;冲击对于生态效益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前四期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但之后这种影响就趋于稳定,反映出农业投入能促进生态环境短期得到改善。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从而了解各种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并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对农业投入效益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横轴表示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图2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单调递增趋势。增速在第4期以后开始放缓,第8期以后趋于平稳,到第20年贡献率已高达为59.25%,可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持续的积极意义;投入变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为正向,但贡献率十分微弱,并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期为1.86%,其后开始递减,至第20年仅为0.605%;投入变动对生态效益呈现出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增速逐渐放缓,直至在第14期以后完全平稳。

四、对策建议

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极为直接有效的重要力量,从长期看,对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也具有良好、渐进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1科学规划,优化投入结构。一是应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落实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同时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体系;二是应依据规划、立足现状、针对缺口,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库,使建设资金的筹措、投入和项目的安排得以有序推进;三是应统筹处理好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重点加大对水利设施、田()造、生态保护、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防疫体系等公益性强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持续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针对非经营性、准经营性与经营性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对于河道治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等不具备收费机制的基本建设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其运作过程中应引人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于农村电网、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等准经营性农业基本建设,由于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应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财政视其运营情况予以一定的补偿;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胆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与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奖励等方式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通过财政支持、政府信用支撑,建立具有显著政策性效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信贷资金投放。

3加强资金的统筹运用与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在资金性质、来源、用途、项目建设监管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各级部门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项目的投入,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资金随项目、项目随规划、规划保重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资金的集中高效使用。针对“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建立由部门牵头、专家及农民代表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资金使用的公示制度,让资金使用进一步公开、透明,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4建立项目管护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即对现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在资产评估和争议调处的基础上,确权并制发产权证书,对新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确权颁证;其次,通过明晰产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达到责、权、利,管、护、修的统一。再次,应合理筹集管护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对镇、乡、村级公益性项目管护经费应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中予以专项保障;最后,应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管理知识讲座,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的责任意识和管护技能。

参考文献

[1]章利新,沈洋,涂超华.从分割到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在60年的改革中走向和谐[eB/oL].新华网。2009-09-15.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6

伴随着近年来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和机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改革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则是发展好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前提。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优化财税支持的方式,促进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效优质、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

1合肥市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方式现状11直接支持

111机制激励、以奖代补

市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新获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称号等予以奖补;择优支持一批生态农业旅游渔业企业创建部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采用合同约定方式,每家给予资金支持额度50%的预拨专项资金。获得上述称号后,预拨专项资金转为补助,补足50%余款;拨付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补助资金及旅游宣传促销等奖励资金;鼓励新建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8000万的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最高可获百万奖励。

112专项基金

设立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等专项基金。

113融资担保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发挥了担保资金在缓解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农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放宽贷款条件,允许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现有资产(如塑料大棚、生产机器等)作为贷款抵押,或者政府尝试出面做贷款担保。

114贴息贷款

市级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对市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评审选定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按企业当年度发生贷款利息额50%的贴息补助,最高补贴限额20万元。

115产业品牌建设

利用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坚持招大引强和培育本土“两手抓”,一方面,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部级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35家,引进战略投资龙头企业46家;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本土企业,把小产品建成大品牌,用小产业开拓大市场。

116财政补贴

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展会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根据展会规模和影响力等情况,对主办单位或引进单位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市商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政府确定。

117竞争性分配生态农业旅游项目补助资金

合肥市财政局会同市旅游局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旅游发展资金竞争性分配暂行办法》,对照办法,市旅游局、市财政局组织对2014年各县区申报的旅游项目进行了评审,共分配奖补资金150万元。

12间接支持

121生态农业旅游地基础设施投资

投资交通建设。例如全面贯通长达155千米的环巢湖大道,打造重要景观大道,为环巢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区域配套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投资。例如肥东长丰县的草莓大道、草莓文化展示馆、精品草莓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计划的新建农村客运站,市财政按省补标准1∶1配套。

122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优化

2014年合肥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区,合肥打造了6大公园,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积极参与引江济淮工程,依托黄金水道建立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安徽省正在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也间接为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带来了综合环境的改善和历史机遇;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正在分期实施中。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综合环境的改善,为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提供了更长远的发展基础及进一步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

2合肥市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21财税支持规模小,方式少

相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较早的地区,合肥市的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较小,企业享受到的财税支持十分有限;而财税支持方式单一,方式仍待创新。

22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

合肥市大部分生态农业旅游地位于城郊,交通不够便利。根据对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主要依靠自驾游或是旅游大巴,缺少公交直通专线。而企业也反映,交通不便带来了游客量的损失。由于网络,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早期企业招聘到的一些人才也因此流失。

一些景区景点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需设施与服务配套跟不上,旅游者经常感到不便,下表是来自合肥市三个景区的游客对于旅游地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支持系统的满意度调查数据。

满意度调查数据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3%6%37%36%18%

数据显示,大部分的游客对于旅游地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支持系统表示不满意,硬件环境还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财政支持需要加大力度。

23项目评审过程、决策过程不合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竞争性分配的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方式有待改善。据某企业负责人反映,在申请旅游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中,评审会评委由市人大民宗侨外工委、市人大预算工委、市发改委、几所大学的相关领导专家组成。缺乏对该企业所在生态农业旅游地资源和发展前景认识深刻的人士,项目评审缺乏合理性。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不仅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而且影响相关机构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

24缺乏间接支持

产业环境营造不够全面: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需要升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没有提供间接的知识技术支持平台。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时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科技人员不足以应对,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相当重要,财政资金没有用于投资建立相关的技术间接支持平台。

25缺少对旅游企业前期发展外部性的重视

旅游产业有较强关联性。企业在市场开发等环节的投入具有正外部性,极易造成“搭便车”行为。比如某企业反映的物联网、电商产业链尚未形成,生态农业旅游物联网的建立,不能仅依靠企业的力量,财政缺少对前期发展时期外部性的重视。

26引导作用不明显

政府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地产业规模效应还不够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仅仅依靠一两家龙头企业支撑该景区的发展,难以形成合作性竞争和互惠合作网络。

27忽视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有效的专门针对旅游企业的融资平台,企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3国内经验借鉴

山东省是中国生态旅游企业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实地调研也显示即使是旅游淡季,山东省微山湖的旅客流量还是相当大,当地的生态旅游企业也被规划得很规范:①日照市财政局大力支持旅游宣传促销,2014年日照市财政局投入908万元资金在央视二套宣传日照市旅游。同时,与人民网、搜狐网等的大型网站合作加大了网页上对日照旅游情况的介绍宣传。②威海市文登区帮助生态旅游企业发展的措施:一是完善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二是不断强化对外宣传。三是政府的严格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江苏省是中国生态旅游企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到2012年,江苏省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村生态旅游景点已经超过2000家。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的财政支持起到了显著的作用。①江苏东海投资29亿元推进部级生态县建设,江苏东海政府投入大量财政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环保产业协调发展新体系。②江苏溧阳政府多项措施构建生态旅游格局,一是进行形象宣传。二是统筹规划旅游项目体系建设。三是健全旅游业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国内外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的财政支持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府补贴。比较国内发展较好的地区发现当地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均给予了大力的财政支持。我国目前生态旅游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差异很大,一些有资源优势但是生态旅游经验不足的地区的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政府要进行宏观指导,对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通过减税、补贴、低息等政策,为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规划引领合理利用资金,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企业是一种对基础设施有很高依赖的一种企业,游客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本需求的满意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好坏。政府主管部门应该规划引导各类资金投入生态旅游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厕所的建设。

(3)强化宣传。政府的财政支持除了对企业直接的经济补助和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要注意加大对生态旅游宣传和促销的投入。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的开拓,而市场的开拓又有赖于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和促销。

4对策与建议

41扩大对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财税支持规模

在财政预算中,应加大生态农业旅游事业费的预算支出,提供更多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生态农业旅游物联网,信息平台和电商产业链的投入,提升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也很大,发挥其功能和效益,形成有合肥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圈。

42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搭建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融资平台发起设立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以政府信用为后盾给投资企业提供担保,保证企业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开展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吸引社会私募资金,利用信托平台等,委托发行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信托产品,吸引社会投资;引导建立地区性生态农业旅游融资担保联盟,当某个企业需要申请贷款时,其他联盟成员企业自动为其进行担保;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手续,吸引更多外资。

43减免税收,扩大财政间接支出

增强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减轻其税费负担。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企业负担重,在开发期对新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在购置项目用地的各种费用、设备设施的购置税、企业的营业税上增加减免幅度。土地出让金等可以分期交付;扩大财政间接支出。为存在困难和疑惑的企业提供专家指导,加大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将财政的直接投资转变为补助性、鼓励性投资。

44营造产业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机制,打造产业品牌扶持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型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发展;打造产业品牌,营造品牌效应。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丰富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扶持重点企业发展起来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相关企业共同发展,打造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45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生态农业旅游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是不会提供的,公共财政应给予保障。加大对生态农业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采用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

46提高项目评审和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倾听企业意见,在评审决策前做好调查,确保评审委员会由大部分企业认可的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士组成。提高评审和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建立相关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7

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对传统农业科学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在生态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十分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开设这门学科,使学生对农业生态有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掌握和习得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学生的农业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日后建设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农业生态学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农业生态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创新能力也主要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和培养。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单纯的对知识理论的习得转化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生态学讲解,学生将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充其量也只是让学生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意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对基础的评价方法有所接触,而对于真正涉及到农业生态学本质的科研技巧也难以掌握和熟练应用,导致学生缺乏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敏感度,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由此可见,必须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充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2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我国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态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可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善农业发展的局面,必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农业生态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在农业生态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农业发展培养众多的农业人才,并将所学理论创新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农业生态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将实践教学应用在农业生态学中,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从农业生态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阶段,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便构建健全的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农业生态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生态学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3.2加强对农业生态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估力度

考核和评估是农业生态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实验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3.3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在农业生态实践教学中,缺乏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对实践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导,因此,构建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农业生态实验课程分解成多个具体的模块,并根据每个学院和每个系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实验任务进行安排,以便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学院和系的优势,不仅对减少了农业生态实验成本,而且还可以对实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和操作,促进资源的共享,提高农业生态实验的效率和质量。教务处能否对实验模块进行合理的安排直接到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务处相关人员必须对比予以高度重视。尽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的实验课堂安排的难度,但是确是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所以为了促进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有限开展,提高农业生态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构建完善的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系统。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一号文件出台动因

1.文件出台背景

04年以来,中央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利益深刻变化的格局下,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等等。”08年的一号文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2.文件内容概述

全文共八项内容:一是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二是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三是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五是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六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七是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八是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3.文件出台的动因分析

3.1确保粮食安全

3.1.1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增产率下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部署实施,无论是居民消费,还是工业消费,对粮食的需求量都在迅速增加。2004―2007年粮食连续实现增产,但这几年中,粮食增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07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增产率为0.7%,比06年的增产率下降了2.2个百分点。08年粮食能否延续增产形势严峻。

粮食增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严重的自然暮κ07年粮食增产率较上年出现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9个的农业受灾情况较上年要严重,其中,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湖北、安徽六省的农业受灾面积较上年出现大幅增加,灾情严重。13省的农业受灾总面积为33287.3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8.5%。粮食增产率的大幅下降,“表面上体现为农业自然灾害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特别是2006年的全国性大旱和2007年的生态危机,凸显了农业基础实施建设滞后、欠账过多,国家应急能力和基础性防护措施不足等问题。”

3.1.2生态污染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我国化肥使用比发达国家高出20%,农药使用比发达国家高出15%。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使土地和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在灾害多发、粮食增产势头见底、生态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央通过一号文件强调对农业基础建设关注,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3.2夯实、拓展07年一号文件政策

首先,07年一号文件的关键词是发展现代农业,而08年则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关键词的变化折射出党和政府部署“三农”工作正确的逻辑思路。现代农业依赖于新技术的投入,是用科学的管理方式经营的一种农业形态。其次,发展现代农业和建立现代农业保障体制是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而2008年的一号文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部分与07年一号文件中发展现代农业相照应;而加强支农体制建设和组织保障方面部分则与07年一号文件中的建立现代农业保障体制的政策相照应。

3.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整体基数大、比重高。农业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07年末,已有约2.1亿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农业纯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从就08年前的数据看,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依然较高,始终保持在30%以上。

连续四年出台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是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140.4元,比06年的3587增长了553元,农业纯收入为1303.8元,比06年的1159.6元增长了144.2元。纯收入及农业纯收入的增幅都创新高。因此,有必要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再加把劲,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广适用的农业新技术,加强农民培训以及建立惠农长效补贴机制,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动力。

4.结语

2008年的一号文件是在维持粮食增产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上年一号文件政策的动因机制的基础上出台的,体现了党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加速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思路。

参考文献: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9

一、土地整理的意义

土地整理的本质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是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下,由国家直接投资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改善土地利用形态、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农田景观的重要途径。2010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文件,明确肯定了土地整理工作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因此今后土地整理这一国策将会持续贯彻执行,不同时期的土地整理侧重点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还会不断产生新问题。实行土地整理的意义在于: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整理通过合并细碎田块、调整田块形状、因地制宜规划田块位置、扩大田块的面积、科学规划田块高度等土地平整工程,使得土地更便于机械耕种,方便生产。此外上地整理还通过合理规划排灌渠系、水土资源等建筑物,对项目区内的盐、碱、旱、洪、涝、渍等地区进行了大力修建喷灌、微灌等水利设施,既节约用水又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提高灌溉面积。土地整理就是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土地整理通过采用生物、机械、工程等方法,对农田、水利、林路等进行改造,提高了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土地整理还通过增加植被来控制水土流失,通过把坡地退耕还林、修建治坡治沟、水土保林等工程,改善由于土地利用不当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重建新的土地利用方式,保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此外,土地整理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面积,不但提高了土地质量和产出率,而且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保证了粮食的供应,缓解了开垦新土地的工作压力,也间接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更加保障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土地整理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解决农村现代所需资金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新措施。

二、土地整理的完善措施

1、完善土地整理相关法律

我国也应逐步建立土地整理法律政策,规范土地整理的工作流程和施工要点。从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选定,到土地整理项目申报、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后期管护都应有章可循、有案可查。另外,由于土地整理面广量大,涉及到的部门、行业很多,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整理的原则、规划编制、主管部门的工作程序、效益评价、后期管护以及资金筹措等内容;二是强制各相关部门协作、行业间共同合作的政策;三是为使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政策中要重点加入尊重农民意愿,体现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内容。

2、重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基础数据资料的采集

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应该能充分反映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一切情况,对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准确的效益分析、概(预)算的精确计算。因此,土地整理规划项目必须保证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的全面准确性和真实性,杜绝规划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真正做到规划的科学性。在对土地整理区进行地形图测量中,积极推广应用高新3S技术。应用高新技术时要着重强调测图的精度,还应该针对土地整理中的特殊需要对路、沟、渠等进行细部测量得到较为精确的地形数据,辅助单体图的设计和规划;在造价信息、人工费用方面,可以通过详细调查和引入当地物价部门的物价信息,达到良好的预算概算精度;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审批应将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纳入审查范围,建立基础资料责任制度,严防规划设计中的编造、修改基础数据的不正当行为。

3、加强土地整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土地整理是一项新任务,也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专业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土地整理专业队伍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和效益的必要条件。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应当注意经验知识的挖掘和积累,将专家的经验经过研究验证升华为知识;同时,加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陪训,提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土地整理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定期举行土地整理规划师资格考试,只有具备合格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参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工作,使土地整理专业人员和土地整理项目有机结合。

4、重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景观格局的变化、原有水系的改变等。由于土地整理项目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田、路、水、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直接、间接、有利和有害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影响,将有助于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因此,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时,应做好土地整理生态评估,重视中低产田改造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大力营造防风林、生态林。从而通过土地整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通过土地整理不仅增加了有效耕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更新人们的观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最终实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土地整理是立足我国土地国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实施新《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措施。只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才能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的用地矛盾,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需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郧文聚,田玉福.探索土地整理新机制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J].资源与产业,2008,10(5)

[2]付梅臣,王金满,王广军等.土地整理与复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模式 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国际农业政策环境和国际农业市场的挑战,我国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市场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国际农业市场接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点

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规划,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水果美食品尝、农事劳作、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乡土文化欣赏、购物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⑤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受优美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或园林建筑等旅游资源分布的限制,而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周边农村等地,只要稍加开发就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

1、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2、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3、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