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4:22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消防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日趋增多,发达城市建设中尤为增多,但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室内消防难度就加大,要解决火灾扑救难、防火要求高等问题,就要从消防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考虑,尤其对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忽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一般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四种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最优使用方案。

1项目概况

某建筑高度为125.4m,总建筑面积9.5万m2。地下一层为车库、变配电室及设备用房;地下2层为车库及附属设备用房;1层~12层、14~23层、25~37层为办公,13层及24层为避难层,避难层内设有空调室外机机房、水泵房、电气用房及风机房等;顶层为风机房、电梯机房及水箱间等;屋顶设停机坪。本工程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2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2.1消防供水设计要点

根据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6.5条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此值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011年征求意见稿)第4.3.2.3条规定,消防给水系统任何时间和地点系统的压力不宜超过2.4mpa。

2.2设计方案研究

本工程的建筑高度125.6m,消防水池和水泵房设置于地下2层,水泵房至建筑屋面垂直高度为131.5m。根据此种情况,在满足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并联分区供水、减压阀减压分区供水、串联分区供水、高位消防水池分区供水四种设计方案。各消防给水系统的方案及具体分析如下:

2.2.1并联分区给水系统

供水方式介绍:消防给水管网竖向分区时,每个区分别有各自专用消防水泵,并集中设置于消防泵房内。

本工程按照此供水方式,选择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系统分为高、中、低3个区。分区原则充分考虑在避难层设置分区设施和布置管道。其中,地下2层~13层为低区,14~23层为中区,24层以上为高区。低区消防给水由设于地下2层低区消火栓给水泵组供给;中、高区消防给水由设于地下2层高区消火栓给水泵组供给;中、高区消火栓系统的压力依靠屋顶消防水箱间的增压设备确保;低区消火栓系统的压力依靠屋顶消防水箱静水压力确保。低区消火栓系统设置独立低区用水泵结合器,对于超出消防车供水范围的高、中区,设置独立高、中区用水泵结合器,且加设消防水泵结合器接力泵两台。

上述设计方案中,本建筑各分区供水设施集中放置在地下2层消防水泵房内,系统构成简单、各区互不影响,运行和维护管理方便,安全系数较高。考虑到国内消防水泵扬程的局限性和系统管网的承压能力,结合规范对系统压力不宜超过2.4mpa的要求,扣除系统的压力损失及确保最不利点消火栓的0.15mpa压力,理论上此方案适用于供水高度低于180m的超高层建筑。

2.2.2减压阀减压分区给水系统

供水方式介绍:消防给水管网竖向分区时,通过比例式减压阀或可调式减压阀按照规范要求的系统压力限值,将系统分成若干个分区。减压阀通常有可调式减压阀和比例减压阀两种。可调式减压阀前后最大压差不应大于0.4mpa;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比一般不宜大于3:1,当一级减压阀减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减压阀串连减压,减压阀串连减压不宜超过2级。

本工程按照此供水方式,选择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系统分为高、中、低3个区,其中地下2层~13层为低区,14~24层为中区,25层以上为高区,各分区均由设于地下二层消防泵房内的两台消防水泵组统一供水,其中低区和中区通过减压阀减压后供给。各区消火栓系统的增压设施与水泵结合器的设置与并联供水设计方案相同。

与并联供水设计方案相比,此方案是在并联供水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在中、低区分别增设一套比例减压阀组并减少一组消防供水泵组来实现。此方案构成简洁明了,减少了各分区的独立供水设备,大大降低了初始投资。但是由于低区和中区的供水压力均通过减压阀减压来实现,因而减压阀的可靠性就成为了系统安全可靠与否的关键,在实际工程中减压阀组宜设计为两组同径并联及在减压阀前后两侧分别增设压力传感器的方式,以确保减压阀组的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理论上,该设计方案与并联供水设计方案的供水高度均可达到180m。但考虑到加压阀质量的安全、可靠性,此种供水方式一般适用于减压阀组设置数量不多的一般高层建筑的消防供水中,而作为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超高层消防供水应谨慎采用。

2.2.3串联分区给水系统

供水方式介绍:串联分区供水是超高层建筑消防供水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消防给水管网竖向分区时,每个区由消防水泵或串联消防水泵分别向上级供水,以满足各分区的消防供水要求。串联消防水泵一般设置在避难层,或者在设备层内。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高层旅业建筑核心筒防烟楼梯间前室安全出口

abstract:thisarticlewiththeguangzhouahouseplanstobuildhigh-risebuildingforexample,fromthenatureofthebuilding,thecoretubeelevatorandtherooms,beforebuildingfire,safetyevacuationdistanceandexport,aspectsofthehigh-risebuildingtravelcoretubefireprotectiondesign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toptravelbuildingcoretubesmokebeforethestairsroomsecurityexports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因而,高层建筑防火问题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层建筑存在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阶段、从消防系统的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考虑。因此,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描述:本工程为广州市开发区一栋拟建高层建筑,由于该用地性质为旅业性质,建筑性质为旅馆建筑,建筑高度90米,建筑层数为28层,属一类高层建筑,由于该项目定位为公寓式酒店的功能形式,所以平面设计为塔式而非通廊式。本文仅对其中一塔楼的标准层核心筒进行探讨,讨论其平面设计上消防设计的一些要点。

根据该用地为旅业性质,还有业主将其定位为公寓式酒店,本设计采用塔式建筑的方案,每个塔楼建筑面积均在600以下,该塔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经计算该塔楼需要3部客梯,其中一部兼作为消防电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6.1.2“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疏散楼梯设计为剪刀梯。综合上述设计了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初始平面方案(图1)。

图1--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初始平面

初始平面方案思路是:

a.《高规》6.1.2.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b.一个剪刀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存在问题:该方案分开设置前室,避免了“三合一”前室的通病,但因为该建筑属于公建,根据《高规》6.2.5.1“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6.1.3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和《高规》6.1.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房间入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还有,根据《高规》6.1.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左边位置两个安全出口距离仅3.5米,不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初始方案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修改平面(图2)。

图2--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修改平面

修改平面方案思路是:

a.核心筒右边位置增加防火门,使房间门不直接开向前室。

b.核心筒左边的Fm2-乙移后了1.5米,使两个安全出口距离达5.0米。

存在问题:该方案解决了初始平面方案的问题,看上去似乎没有违反规范要求,但消防局的意见是:位于核心筒左边的房间有两个安全出口;但核心筒右边的房间就只有一个安全出口,若要到达另一个安全出口必须经过第一个安全出口,这样就影响了疏散逃生,且该项目作为旅馆建筑,消防疏散要求应比居住建筑严格,消防局不同意该修改平面方案。

根据修改方案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考虑核心筒平面布置,但因为该项目已经到了单体报建阶段,不可能重新设计平面了,只能在原来核心筒的开间大小不变情况下进行修改,这样给设计增加了难度。经过精心推敲,最后设计出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最终平面(图3)。

图3--标准层核心筒消防报建最终平面

修改平面方案思路是:

摒弃初始方案和修改方案中电梯和楼梯放两边,中间作为电梯间的核心筒布局,采用电梯放中间,电梯间靠边设置,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两个前室的空间,而且电梯间和公共走廊不作为前室部分,从而解决了每个房间都有两个安全出口的问题。

最后,最终平面方案满足了规范要求,经消防局审查通过。

结束语

本文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系统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是本人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与大家的看法或许有不一致之处,仅供参考和探讨。

参考资料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给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带来了愈加重要的任务。对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人员严肃认真工作和热情服务两方面的管理,是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管理工程设计的力度,全程进行监控督导,才能提高从事建筑工程事业的设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最大程度上发挥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建筑工程的工作变得轻而易举。

一、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选址及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设计不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测,不充分考虑建筑建造施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不针对具体建筑功能的要求,机械的套用之前用过的图纸,不将该项建筑工程实地的地质条件考虑其中。施工前不进行必要的设计技术交底,不能使施工人员很好的掌握工程施工的关键点,从而不能有效的避免施工中发生错误的操作,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功能中存在的问题

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跃层式;起居室设计中存在面积大、门洞数量过多,使使用功能大大降低;起居室与餐厅贯通,使气氛与气味发生干扰,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卫生间的位置不恰当,不能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厨房过于狭小等。

3、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烟气控制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有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消防电梯数量少,距离防火防烟区远;走廊、前室及防烟楼梯间等一些不便采用自然通风的区位,没有设计必要的排风排烟设施;住宅楼共用排风通道缺少必要的烟、火净化措施;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耐火级别偏低等。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不能满足实际防火需要,有的建筑无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或者消火栓数量少、消防水池容量小,位置设计不合理;高层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管(包括消防竖管)设置少,不能形成环状水管网;个别水枪的最小充实水柱长度小于10米;建筑物内消火栓处缺乏远距离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等。高层建筑没有设计必要的避难层或避难间,或者设计只具有象征性而不科学合理的避难层(间)。建筑材料和室内外装饰材料耐火级别不高,给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建筑结构设计者设计理念陈旧,满足于照抄照搬并加以适当的改动,或者固定一些设计反复应用,或者盲目套用其他地方的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创新理念及适应新形势的意识。不能因地制宜做出建筑个体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建筑结构设计者还存在忽略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等三个阶段的紧密联系,没有把这三个阶段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予以充分的考虑,设计随意性较大,这就给建筑施工质量埋线隐患。

二、解决建筑工程设计问题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而且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工作的技术难度也更大,这对设计人员是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有严肃的工作作风,多出精品,而且严格执行规范,不违反强制性条文则。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更多好的设计作品,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提高设计人员设计思想的规范性

工程设计人员要端正自己的设计理念,兼容规范性和创新性,不走极端路线,摒弃“保守”与“开放”的建筑设计思想误区。设计人员在建筑外型、内在结构、工程造价等方面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设计理念根据操作性和创新性。此外,设计人员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地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积极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创作思想,让设计工作更具发展力和生命力。

2、注重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体现

在固有的投资限额下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不仅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更能处理好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问题,是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在限额设计的控制下,建筑设计预算指标能够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协调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限额设计是采用分解工程量得到的: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分配到各分部工程中,通过逐级限额设计,可以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预算指标、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方法中,限额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能够统一对其技术与经济进行管理,改进因设计概算超标对工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3、建筑烟气控制设计要科学合理,符合消防理念和实际需要

适当增加高层建筑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数量,与主要防火防烟区的距离不易过远;根据建筑图式、工程规模、性质和用途,确定防排烟的方式;当走廊、前室及防烟楼梯间都不便采用自然通风时,则可以采用加压送风的防排烟方式,并在建筑平面上规划出通风机房和通风井的位置、面积以及送风口(或排烟口)的位置、大小和标高;建筑物共用排风通道设置必要的烟、火净化措施,特别是先进的消防设施。建筑消防给水设计要立足实际防火需要。高层建筑要建足够的布局合理的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高层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管(包括消防竖管)应形成环状水管网;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相邻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数量不超过一条,且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建筑及室内外修饰材料耐火级别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决不能贪图便宜而降低标准。

4建立一支设计理念新、业务功底深厚、勇于创新能打硬仗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队伍

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更新,说到底取决于人才的储备,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以建筑智能化为契机,要注重逐步调整建筑结构设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的素质,增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效发挥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的积极性,设计出符合智能化要求的绿色环保、舒适安全、经济合理的作品。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善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把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来做,并且要把书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善于总结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运用扎实的综合知识,从最基本的构件算起,灵活地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只有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设计人员才会细心,遇到问题才会仔细斟酌,才会避免因疏忽而造成建筑结构尺寸不对、节点做法不符、标高不对等错误,建筑结构设计者只有统筹安排,有序地进行设计才能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5、利用建筑设计招标的方式来竞选优秀方案

在网络、报刊等相关传播媒体的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通过设计招标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人员参与自身的建筑方案设计,从中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再针对具体方案的可行性来组织专家会审,本着经济、美观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方案的结构功能、节能环保以及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筛选出最佳建筑设计方案。

6、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

7、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

结束语

为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建筑人员就应该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修养,创新设计理念,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人们需求,为设计出适应时展要求的建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柳.现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功能设计探讨[J].科技风,2013,(02).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4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跨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

第五条省和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责任,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结果负责。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的备案抽查责任。

第六条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律规定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并承担下列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一)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并接受抽查;

(二)实行工程监理的,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三)选择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

(四)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

(一)根据消防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

(二)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并注明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

(三)依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修改消防设计;

(四)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实施情况签字确认。

第八条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

(一)建设总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在15,000平方米以上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三)建筑总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或者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

(五)建筑总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六)建筑总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七)建筑内设有前6项所列场所之一的建设工程;

(八)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九)除第(七)项及第(八)项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在4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

(十)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十一)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第九条下列建设工程由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

(一)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民用建筑;

(二)单体建筑面积在60,000平方米以上的民用建筑;

(三)工程造价在20亿元以上的工业建设项目;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15,000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

(五)部级、省级和涉外的建设工程项目;

(六)国家和省有关单位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

(七)其他应当由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验收的建设项目。

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除本条外的建设工程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验收。

第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审核意见。消防设计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责任:

(一)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

(二)使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

(三)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情况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安全责任:

(一)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

(二)施工作业区内不得设置集体宿舍;

(三)施工使用的保温材料,或者施工现场临时设置的安全网、围网等,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四)施工作业区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易燃可燃材料;

(五)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当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

(六)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不得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使用后的废弃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清除;

(七)施工现场应当设置临时消防车道,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者挤占临时消防车道,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

(八)施工现场应当配置消防器材,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九)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建设工程,应当同步安装临时消防竖管,在正式消防给水系统投入使用前,不得拆除或者停用。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分包的,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负总责,并明确各分包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

(一)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

(二)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及其证明文件,不得同意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依法备案企业标准的产品;

(三)参加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建设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有相应数量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通过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举办消防业务培训时,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可以参加培训。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贯彻执行消防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情况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七条本规定第八条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八条进行备案的建设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抽查:

(一)经举报或者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消防违法行为的;

(二)需要进行消防技术专家论证的;

(三)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认为消防设计存在问题的。

第十九条经消防设计备案抽查,存在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

第二十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备案、备案抽查的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照消防法律规定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完成图纸检查,或者按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完成工程检查,制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应当在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中公告。

第二十二条负责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属于消防设计审核范围的建设工程办理施工许可时,其消防安全条件的审查,应当依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审核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负责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属于消防设计审核备案范围的建设工程办理施工许可时,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在取得施工许可后7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备案。

第二十四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属于消防竣工验收范围的建设工程办理相关手续时,其消防安全条件的审查,应当依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验收意见书;对属于消防竣工验收备案范围的建设工程办理相关手续时,其消防安全条件的审查,应当依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备案公告。

公众聚集场所办理相关手续时,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将消防施工质量委托监理的;

(二)建设单位选用消防设计、施工单位不符合国家资质等级规定的;

(三)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区内设置集体宿舍的;

(四)施工使用的保温材料,或者施工现场临时设置的安全网、围网等为易燃材料的。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在施工作业区内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易燃可燃材料的;

(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未按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的;

(三)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或者未及时清除使用后的废弃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料的;

(四)未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或者堵塞、挤占临时消防车道的;

(五)施工现场未配置消防器材,未设置或者提前拆除、停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5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性能化分析

abstract:thebuildingfireengineeringdesigncommonlyusedmethodundertookpreliminarydiscuss,pointedoutallsortsofmethods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the"performance"fireproofdesignandapplicationprospect.

Keywords:buildingfiresafetydesign;performanc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设计与建筑防火的关系

大型、重要建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单独设立建筑防火专篇,建筑防火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强制规范。

1.1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前些年,建筑功能相对简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较少,建筑设计过程中,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计,基本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批功能复杂、面积或空间较大的大型建筑、超高层建筑应孕而生。

建筑外观体量的庞大化、摩天化,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雄伟和神奇,各类功能场所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甚至一个超大规模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不断增高,这些都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业、内攻侦察、火场供水等带来了不少困难。结构外壳的轻灵化、通透化,创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形象;新颖的钢结构使建筑的跨度增大,荷载减少;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的运用使建筑外形日趋明快。但这些却都造成建筑的耐火等级的降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缩短,也造成竖向防火分隔难以实施。内部环境的互融化,智能化,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情趣和内涵,花园式室内庭院,集中控制的楼宇设施,将整个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产生充满韵味的空间组合,给人以舒适和贯通的感觉。但是传统的建筑防火分区的措施难以落实,火灾的排烟更加困难。

1.3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的建筑防火法规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的条文严谨细致,在耐火等级、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兼顾防火安全性和投资合理性,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时达不到法规要求,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建筑火灾频发。

现代城市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对这些建筑而言,建筑内部防火分隔对充分预防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而发生火灾的几率也随之大幅度地增加。火灾统计也表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空间建筑也多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例如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火灾、北京市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火灾、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火灾等。

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我们:每一次重大火灾,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应该切实从思想上加强防火安全意识,从建筑设计做起,真正的做到:“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2.建筑防火设计的方法

2.1目前采用方法

建筑防火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它基于场所类型,根据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另一种是“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安全评估,从而确定设计方案。对于部分突破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设计项目,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和设计部门有关建筑防火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修改、弥补措施后形成会议纪要,以作为设计的依据,这种被称为“专家论证会”的方法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采用。

2.2“处方式”防火设计

“处方式”设计方法是根据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进行的消防安全设计,并利用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进行审核。我国广泛采用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40余部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几乎涵盖了现有的各类行业和各种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在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按有关防火安全的要求,对每项设计都详细规定了具体的参数和指标,例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装修材料、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它灭火设施的设置等。它直接给出了达到规范的安全水平,不需要使用者和查阅者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不需要复杂的分析计算,对设计和监督单位来说易于掌握,易于使用,其调整修改也较为容易。设计人员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的形式,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从规范中直接选定与该建筑物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建审人员也是对照标准逐项进行审核。整个设计和审核过程类似于医生开单抓药,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处方式”设计或“规范化”设计。但是,由于每座建筑的结构、用途及内部可燃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均不一样,其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按照“处方式”设计规范统一给定的设计参数所做出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同时,由于规范条文本身的复杂性和对安全经济性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够,弹性较小等原因,也逐渐显现出“处方式”设计规范的不足。“处方式”设计方法要求直接根据相应的消防规范,选定设计参数和指标,当遇到规范中没有规定的建筑物类型时,就无法选用适合的防火设计方案,而这些未被规范涵盖的建筑,往往都是形式非常特殊、功能非常特定的场所,保证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可在这种情况下,“处方式”设计方法却无能为力,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防火安全设计方法,这就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技术力量,以强制性防火设计规范或防火设计指南为主要依据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处方式”设计,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但现行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修订完善。

2.3“性能化”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与“处方式”设计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建筑防火系统所应达到的目标,在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方案。

2.3.1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相比,“性能化”防火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座建筑的独特性能或用途、某个特定风险承担者的需要。

(2)性能化设计注重安全目标的达到,而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有利于发挥防火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优化设计

通过苏州新地中心(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项目消防水系统设计、施工、调试、运营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特别是南京新地中心项目(建筑高度232米)消防水系统的认知,认为各方案的实施都存在一些不足,现提出超高层消防水系统设计新思路和新方案。

问题的提出:

1、超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如何解决系统超压问题;

2、选取泵房集中加压供水利用双出口(高、低扬程)泵供水,一是受建筑高度限制,建筑太高,供水能力受限制,且泵体受损危险系数增大,降低系统安全性,系统管网承受压力加大,施工难度增多;二是对于消防泵的故障,影响整个建筑消防水系统安全使用,在日常维护、维修过程中,使未受损维修区域处于系统不能正常监控状态,从而不能确保消防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3、利用加大屋顶以及设备层的消防水箱的容积方式供水,固然有利于系统自动供水,同时又加了大建筑物的负载能力。因为即使加大水箱容积也需要泵组且还不能安全达到正常供水状态,仍需要泵组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对水箱供水补水;最多大概贮存0.5h消防用水量,也不能完全满足消火栓3h用水量和喷淋1h的消防用水量要求。

基于上述主要问题的提出,我们必须优化一种设计方案,该方案既要满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又要克服和解决提出的问题,这里笔者不在对种种设计方案摆出进行比较,而是自己认为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消防水系统设计方案抛出并进行分析介绍,(见图1、图2)以便大家共同探讨。

一、消防水系统的基本分区条件:

1、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的分区一般应考虑高位消防水箱及设置稳压给水装置,以保证消防水系统最不利点处流量和压力要求的影响,因为从规范角度消火栓系统分区的界限为80mH??2o,考虑到诸多因素对系统各部位压力不均匀的影响,所以系统分区的基数为50m左右为宜,最高不超公共建筑一般10层层为一个分区,住宅建筑一般14―18层为一个分区,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6.2.4条中,控制“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程差不宜大于50m”。所以在图1和图2中,分区高度原则上遵循上述参数。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

在图1和图2中,我们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为临时高压串联。消防供水系统,利用水箱间的设置位置,可将整个建筑据高度分成若干个大区域,每个区域采用减压阀组可分成二个至三个竖向消防分区,也就是说,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一般考虑控制二至三个消防分区为宜,且中间消防水箱采用重力自流方式稳压供水,最顶层水箱间采用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来满足系统达到准监控状态时的压力和流量要求。合理利用建筑结构承受负荷的能力,每个消防水箱间都分别设有两个消防水箱,每个水箱容积均不小于18m3,目的就是确保消防用水系统火灾初期的10min消防用的可靠性,充分发挥消防水系统在设计中的自救能力也同时提高了二级以上增压泵组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三、各级水泵设置,运转及系统主要控制方式

1、初级水泵是指设在消防水池水泵房内,直接从消防水池吸水向本控制区域系统和上级区域控制系统加压供水的泵组,由2台喷淋泵,2台消火栓泵及2台消防水箱补水泵组成;

2、中间级水泵是指设在中间消防水箱间内,中间消防水箱间据建筑高级可以不分一个,由2台消防喷淋泵,2台消火栓泵,2台消防泵和补水泵,2台(3台)喷淋接力泵,2台(3台)消火栓接力泵组成。在自动状态下,发生火喷时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室内消火栓系统,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除了联动本区域的喷淋泵向管网加压供水外,还应联动本区域以下各级喷淋泵启动和联动开启本区域以下(含本域)中间水箱的系统供水电动/手动阀门,以保证整个分层达到串联消防给水的目的。对于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箱内的消火栓按联动消火栓泵和中间水箱的系统供水电动/手动阀门的原理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这一点符合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7、4、75条“除串联消防给水系统外,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高位消防水箱”的规范要求。对于在各级中间水箱间内设置的喷淋接力泵和室内消火栓接力泵,在接合器处于工作时可以依靠消防控制室手动操作盘或现场接合器处设置的接力泵控制箱,完成启动、停止功能,由接力泵加压供水直接进入分层管网内,不进入消防水箱,以达到加压供水灭火目的。

3、顶层消防水箱间是由2台喷淋稳压泵和2台室内消火栓形压泵及1套喷淋气压水罐和1套室内消火栓气压水罐组成,这就保证各分层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要求,以保证各系统处于准监控状态。

四、确保消防分层安全可靠运行的几项措施: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消防系统必须充当它的忠诚卫士作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证消防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1、在设计中,采取了分区分水箱串联加压供水方式供水,有利于系统维护管理,在维护检查中,不致于影响其它区域的正常监控,且每一级设有两个消防水箱,也是有利于系统一个水箱检修和冲洗时,另一水箱仍处于工作状态,且加大了火灾初期10min用水管的安全可靠性。

2、在设计中,喷淋分层所有报警总控阀(水源总控阀)以后信号蝶阀和向中级水箱外的电动/手动阀门都设有状态显示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管网由阀门和向中级水箱补水的电动/手动阀门都设有状态显示装置。特别要说明的是各系统向中级水箱补水管上的电动/手动阀门,除自动控制外还应有控制中远程和现场手动开启、关闭功能,这些阀门状态都在消防控制室有状态显示监控。

3、因为无论是喷淋系统,还是室内消火栓系统,都设有系统水泵接合器的接力泵,防止因缺水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充分发挥现场人的因素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大厦安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据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可以说这套消防水系统的设计思路既立足系统自救的特点,同时兼顾了建筑结构不易超负荷的实际难点,又能结合各系统的各自基本原理,也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当然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此方案总造价相对较高,对于我们开发商来说是个无形的成本增加,故未被集团公司高层领导采纳。因此,笔者提出以上方案,同专家们探讨,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超高层(高层)消防设计、技术工作而共同努力。此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待专家们的意见。

【参考文献】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7

关键词:设计备案 竣工备案 不足

新《消防法》正式实施已经超过两年,备案抽查制度作为新《消防法》最大的亮点也经过了两年的实践,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结合新《消防法》、公安部106号令及我省贯彻实施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若干意见规定及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谈谈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不足。

新《消防法》规定:除本法规定的第十一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抽查,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抽查。第106号令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对抽查的范围和办法做出了具体规定。我省贯彻实施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若干意见规定抽查比例是公众聚集场所建设工程的90%;除公众聚集场所外的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抽查比例不能少80%;非高层建筑住宅、高层建筑住宅、办公、厂房、仓库的抽查比例分别不少于70%;易燃易爆场所的抽查比例不少于90%;其它建设工程的抽查比例不少于50%。

通过法律规定和笔者工作实际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1.备案抽查制度和审核验收制度的设计初衷是“抓大放小”,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果是“抓得不够大,放得不够小”

审核验收制度是从源头控制重点建筑火灾风险的有效措施,是行政许可行为,备案抽查制度是随机检查的消防监督行为,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审验制度来说,重点建筑可以“一网打尽”,而对于备案抽查制度来说,根据设定的比例,肯定会有一部分建筑成为“漏网之鱼”。公安部106号令第十三,十四条对审验和备案抽查的范围做作出了界定。但这种界定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商榷。以宾馆为例,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宾馆建筑要经过审核验收。低于一万平米的建筑要进行备案并有90%的抽中率,这个比例看似非常高了,但难免会有10%的遗漏。假如这10%的建筑里面有不可逆转的先天火灾隐患,怎么办?而且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可想而知。笔者工作的城市,面积低于一万平方米高于五千平方米的宾馆建筑比比皆是,依照现行规定杜绝先天火灾隐患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将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公众聚集场所的审验范围进行适当扩大是有必要的。这是“抓得不够大”的问题。下面谈谈放得不够小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简单的办公场所和住宅上,尤其是单多层商品住宅。因为住宅建筑功能简单单一,消防上面并没有太多的复杂设计,只要在总平面上把握好了消防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供水就不会有大问题出现,而这些问题在进行城市规划布局时就基本上能够进行很好的把握,因此设置70%的抽中率就显得有点太高了。个人认为这个比率可以降到50%甚至更低。消防机构人少事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商品房市场高度繁荣的今天,过高的抽中比率无疑增加了消防执法成本,消耗了宝贵的人力和精力。

2.备案抽查制度中设计备案和验收备案存在的矛盾

一栋在备案抽查范围内的建筑要经过的程序是先进行设计备案抽查,验收后再进行竣工备案抽查。通过排列组合能得出四种可能性:即设计备案被抽中,竣工备案也被抽中;设计备案被抽中,竣工备案未被抽中;设计备案未被抽中,竣工备案被抽中;设计备案未被抽中,竣工备案也未被抽中。如果出现设计备案未被抽中,而该设计存在火灾隐患,且完工后又不能整改的先天火灾隐患。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竣工后备案被抽中,由此产生的问题怎么解决?当然可以追究设计单位的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但建筑已经成型,火灾隐患已经不能整改,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该建筑是公众聚集场所,因为牵涉到投入使用前消防安全检查的行政许可,这个问题还可以衍生下去。如果竣工备案未被抽中且存在火灾隐患,那开业前检查当然不能通过。我相信建设单位一定不会有侥幸心理,他们一定会希望设计备案,验收备案都被抽中才好。通过上述阐述,我认为备案抽查制度还是应该做出合适的调整,将设计备案和竣工备案捆绑进行,即只存在设计备案被抽中,竣工备案必查;设计备案未被抽中,竣工备案不查的情形。对于公众聚集场所建设的设计和竣工备案因为牵涉的范围太广,笔者也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3.备案抽查未抽中的建筑,法律责任的追究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8

关键词:高城建筑前期方案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进程,国内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成为衡量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高层建筑前期设计成为了设计领域中的主要内容。高层建筑工程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资金,而施工单位在安排作业计划前要联系设计单位科学编制建设方案。一般来讲,从建筑策划到建筑使用以及使用后的评估,这一系列的过程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过程。建筑策划又被划分到建筑价值的管理之中,其策划的好坏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筑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于建设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设计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建筑设计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设计建筑的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协调建筑、结构、水、暖、电、气、通风等各部分要求。在广义上,它包括了形成建筑物的各相关设计;在狭义上是专指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按设计深度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三类。按设计内容分类,则可分为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物理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光学设计、建筑热学设计)以及建筑设备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等几类。

三、建筑设计前期方案基本流程

1、前期准备

(1)需甲方提供的资料

①用地红线图(注:应有明确的坐标)。②原始地形图(最好甲方已将红线落于地形图上)。③相应区域城市规划图(明确周围建筑状况、性质、层数或高度、定位;周围市政道路定位、宽度、节点的坐标、标高及道路的坡度;市政绿化带宽度;是否有高压线等需要避让的东西。④规划要点(明确用地性质、容积率、覆盖率、绿化率、规划规模、高度限制、机动车非机动车规模、建筑退红线要求等。⑤各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城市规划管理条理等(重点关注有关键建筑间距、日照分析、高中低层及点式板式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用地红线的具体要求、各地针对不同情况在总图上对于消防的不同要求)。⑥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涉及到具体的设计内容、设计方向、出图深度、时间控制等)⑦用地批文(此文关系到此项目是否可以立项,亦即说明一个项目是否真实可实施的项目,在设计文件档案管理上这是不可缺少的文件)。

(2)相应准备

①明确相关设计的一些规范及防火规范;在总图、单体设计上有何约束。②根据设计任务书明确建筑的定位、把握大的设计方向。③将建筑用地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明确优势劣势。④根据规划要点及设计任务书测算建筑规模,可能形成几种模式,优化方案方向。⑤根据甲方的进度要求及工作量拟定工作时间表,时间表上应留出必要的审图时间,甲方配合的时间则较为机动。⑥收集整理相应的参考资料

2、设计阶段进行中应注意的几点

(1)总图规划:①市政规划上的相关硬性规定要明确并绝对服从。②总图中有关消防的规范、消防道路的分布、消防车出入口的设置、消防道路的宽度、消防控制中心的位置、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口的位置。③建筑出入口的位置、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分布、不同人群的流线关系、机动车车流、非机动车流与人流的关系、搬家车道的设计、无障碍设计、机动车停车场车(库)的设计及其出入口的位置。④小区的管理、居住小区设计物业管理、社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社区医疗保健、公厕等。⑤环保设计:垃圾收集、处理、运送;废水的排放等。⑥绿化设计:把握绿地率,注意绿化设计与消防车道、消防普救面、地下室等之间的关系,遵守互相避让、互为对方提供条件的原则;水体的设计注意标高与地下室之间的层高关系。

(2)单体设计:①相关设计规范、消防规范、尤其是相关的一些强制性条文。②根据总图明确每栋建筑的绝对标高,协调各建筑之间在总图中的关系。③建筑细节的设计:以住宅户内设计为例:a户门、房间门、窗的位置的合理性,需关注是否影响家具摆放、是否可以满足顺畅的流线、房间内是否能保证充足采光;b厨房、卫生间的布置,需关注相关的尺度规定、摆放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上下水管及煤气管道的合理位置,通风是否良好,是否能保障足够的隐私性;c室内外空调机的位置;d雨水管、污水管、冷凝水管的合理组织;e不同房间的家具的合理摆放、尺度要求、舒适程度。④如有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人防工程等,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还应保证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优化设计,因为地下室的工程造价是比较高的。⑤建筑设计应考虑节能要求,平面设计应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立面设计应考虑工程造价、施工难度等。⑥一栋建筑毕竟是几个专业共同设计完成,

所以在单体设计上应为其他专业的合理设计提供可能。

3、成图制图(黑白图)中应注意的地方

(1)现状地形图:此图可以彩图形式出,地形地貌复杂的要单独出图,不复杂的一般大多是与总平面图出在一起。

(2)总平面图布置:此图建筑采用屋顶投影平面图,需标注清楚的是:a用地范围外50米范围内相邻的已有建筑及待建建筑或用地的名称、建筑层数,与本区内新建建筑的距离;b市政道路的名称、宽度、坡度与长度、变破点标高、道路中心线交点标高、转弯半径、与用地红线的间距;c表明用地红线、绿线等及坐标;d场地人行、车行的主要、次要出入口,机动车主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的距离、与周边汽车站的距离;e红线内设计建筑的名称、编号、层数、与用地红线的最近距离、与相邻建筑的最近距离;f标明地库范围(虚线)、地库出入口的位置、建筑主要出入口位置;g注明红线内主要道路、地面停车场、广场、活动场等特殊用地,标明物管、门卫、消防控制室、公厕、垃圾收集点等;h经济技术指标、指北针与风玫瑰、设计图例等。

4、校对、审核、审定、打印装订成图。

5、方案汇报、与后续设计单位交底。

四、结束语

对于建筑学而言,其必须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足够的空间环境,也要对环境进行不断地改造创新,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想要为社会的发展有效进行服务,首先必须要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找到具体的出发点,制定完善的研究体系。对于建筑学这些特点的具体体现就表现在建筑策划这一环节,只有合理的进行建筑策划,才会最终有效保证建筑设计的高效,使完工后的建筑得到高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贺随志郭姗:《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2010年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与实际结合

建筑施工图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规范条文理解不够深入或贯彻不够,对强制性条文贯彻未给予高度重视,对抗震概念模糊不清等原因导致的错误,也有一些错误是由于设计经验不足所造成的。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基本划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它包括:总平面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电气施工图。

首先,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对国家的规范标准达到全面透彻地理解。例如高层建筑设计中,有可能在避难层、合用前室、前室、疏散楼梯间、疏散走廊等一些用来疏散人群的设施存在着很多防烟设计方面的缺陷,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物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最近几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事情逐渐增多,造成重大严重人员伤亡。通过对多起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人员的安全疏散。在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中规定,公共建筑的前室面积不能小于6平方米,居住的建筑必须要大于4.5平方米。这样只调整内部的各个功能的房间,就会把原来的布局都打乱。因此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要将这些隐患消除。

其次,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图设计要全面、细致。现在的建筑方案中,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建筑风格的独特和极具感官的立面效果。建筑方案在追求立面美观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其实际情况。所以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时一定要做到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贴合方案效果。例如,一个高层的旅馆方案中.其正立面全部都是通长的落地玻璃窗,在立面效果上非常明亮,但是在施工图的设计时发现其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由于作为隔间的旅馆,每个房间之间的玻璃窗纵然可以做到严密的封堵,但对于私密性也是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安全和防火。

(2)防火设计问题。总图设计中道路转弯半径、消防车道宽度、消防扑救场地宽度和深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消防扑救场地的覆土绿化不满足消防承载要求等。在具体实施中,开发商为了满足绿化率,更大的体现其经济利益,往往要求设计师在覆土深度上加大,与之矛盾的是覆土深度大于一定数值时该区域对消防车的承载力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地下室、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做防火分隔。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而审查中发现未采用防火墙隔开的项目仍然很多。高层建筑变形缝比其他做法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还有在工程设计中,许多建筑师对规范理解不透彻,造成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3)节能设计问题。建筑节能设计在国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建筑师还不够熟悉。在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窗墙比不符合要求,未调整外墙、屋面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所以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进行节能。这里首先对外墙保温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按照我国关于建筑的节能相关设计标准,柱、梁、门窗的过梁等热桥在内的传热的平均值就是外墙的传热系数。例如蒸压加气砼砌块墙,假如由里到外分别是20mm厚的专用的混合砂浆,200mm厚的加气砼砌块墙块墙体和20mm厚的专用的聚合物砂浆,则墙体主要的部位就可以满足节能的要求。然而,一些建筑中热桥的部位相对较多,假如对包括热桥的平均传热的系数进行计算,传热系数就很可能会高于标准的限值,这时就一定要进行保温隔热层的设计。

再次,施工图设计要标准达到规范要求。建筑施工图设计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设计(2008版)》规定,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具体交代设计依据和批文的文号,即规划许可证文号;工程立项报告批文号;初步设计的批准件文号;消防审核意见批文号;人防审核意见批文号;相关规范、规定、标准的名称及编号。同时建筑防火说明应交代:建筑分类及建筑耐火等级,工厂、库房应说明火灾危险等级,防火分区的划分和面积需要图示交代:注明人防等级及平战用途;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无障碍设计在设计说明中要有专项内容,交代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及无障碍卫生间等;但是,有相当多的建筑施工设计说明对以上问题没有交代完整,设计人员应当特别重视建筑施工图的细微之处。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国内建筑业蓬勃发展,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大大压缩设计时间,由于没有合理的设计周期,建筑师频于赶任务,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校正及审核而出现错误。但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对建筑师来说都要对质量终身负责,要把提高设计质量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温施.施工图设计概论[m].2010

[2]谈小华.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m].2008

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篇10

关键词:大空间;公共建筑;消防疏散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基本确保物质生活需求的条件下,对文化生活追求日益凸显,从而大空间文化类公共建筑也逐渐出现。推行大空间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势在必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消防规范条文的修订滞后、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建筑市场需求的矛盾。

1.工程概况

某小区共有三栋高层住宅,每栋住宅的南北面设有消防车道,登高面设在住宅入口处的北面,消防车道4米宽,登高面处5米宽,在尽端处设有15米x15米的回车场,消防车转弯半径12米,消防控制室设在公共服务设施一层。多层住宅的南侧设有消防车道,此处到多层住宅最远处不到150,满足室外消防栓的规范要求。

消防登高操作面道路宽度均大于6米,距上部建筑物边均大于6米,消防登高面道路坡度小于2%,消防登高面满足大于四分之一建筑周边长的要求。转弯内半径为9m,满足规范要求。总之总平面满足消防设计要求。所有住宅楼梯均通至地下室,所有楼梯在一层设隔墙将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隔开,并通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44立方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一小时,一次消防用水量为216立方米。

2.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火灾特点

2.1功能复杂,起火因素

多高层建筑在设备、设施、装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使得火灾荷载大大增加。而且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电气、吸烟、用火不慎等。

2.2探测预警机制的局限

目前在普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火灾探测器大都是以烟气浓度或温度为信号进行探测的,且大都安装在顶棚。大空间建筑中,一般层高比较高,空气的稀释,火灾烟气到达十几米或几十米的高度时,其温度和浓度都大大降低,不足以启动火灾探测器,能够达到启动探测器的时候,火灾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或者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延误了早期灭火的有利时机。

2.3大空间建筑人员安全疏散

大空间建筑一般具有面积大、体量大、人员密集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该类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以及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尤为重要。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安全疏散时间。影响疏散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建筑内人员的密集程度、物品的种类、疏散通道的条件、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浓度及毒性等。进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总体建筑特点和人员分布,充分考虑影响安全疏散的不利因素,结合防排烟方案和措施以及火灾模拟研究结果,计算在最不利情况下,各防火、防烟分区人员疏散所需要时间、建筑物所能提供的疏散时间以及对应的疏散通道宽度和距离,为最佳人员疏散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一般地说,人员密度越大,则疏散越慢,且越困难。火灾时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对人员疏散会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某些大空间建筑为了管理需要,营业时间锁闭部分出口,使其有效安全疏散宽度大大减小,人为的造成安全出口数量和疏散宽度严重不足。因此,对大空间建筑应严格控制疏散指标,参照有关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其允许疏散时间可定为5min。

3.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

从工程实际情况看,要解决消防疏散这一设计难点,建议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方案或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成相关技术文件的工作过程”,可以此提供设计、审核依据。同时,通过性能化评估后,对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1方案评估目标

人员疏散策略是以人员尽快逃离起火区为首要目标。有直通室外出口的首层、二层部分区域,人员可选择直通室外的出口直接对外疏散,或者选择就近出口先进入公共大空间准安全区再通过准安全区直通室外的出口疏散;其他楼层人员可进入有直通室外出口的楼梯对外疏散,也可以通过通向首层或二层准安全区的楼梯进入准安全区再对外疏散。

3.2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

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是依据设计火灾曲线和设计目标进行的。像增加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对通风特征的修改、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在该步骤进行评估。在评估不同的方案时,清楚地了解该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很重要的。在性能化设计评估过程中一些基本因素通常需要被充分考虑,即:起火和发展;烟气蔓延和控制;火灾蔓延和控制;火灾探测和灭火;通知居住者和组织安全疏散;消防部门的接警和现场救助等。

3.3控制人员安全疏散时间

人员疏散的安全评判标准是在综合考虑人员疏散速度、火灾烟气流动速度、火势蔓延时间、建筑物安全牢固的基础上,aSet(达到危险状态时间)>RSet(人员疏散完毕时间),见图所示。

其中aSet为火灾达到危险状态的时间,通常以烟气参数作为火灾达到危险状态的描述。a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烟气蔓延速率、排烟系数、建筑强度衰减系数、烟气能见度、空气温度、Co浓度等。RSet为从火灾开始到人员疏散完毕所需的时间,包括火灾探测报警时间、人员反应时间和人员疏散运动时间。R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人流密度、行走速度、出口流动系数等;

火灾发生时,在保证建筑物基本强度的基础上,对人员疏散影响最大的是烟气能见度、、浓度和空气温度。依据资料,允许逃生的空气温度不应高于60℃,允许逃生的Co浓度不应高于500ppm,允许逃生烟气能见度不应小于13米。烟气浓度可以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进行控制,由于大空间自身特性,本身具有较强的蓄烟功能,而应用排烟系统可能会破坏火灾中已经稳定的热烟层。因此,需要建立大空间建筑烟气流动模式的实际数据库,通过对烟气蔓延的模拟,建立一个性能化设计的平台,为排烟设计提供指导性依据。根据总体建筑特点和人员流量数据,对各火灾场景的人员疏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人员疏散完毕所需时间RSet。再通过比较各火灾场景内aSet与RSet进行比较。得出是否能否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

4.性能化设计的未来展望

由于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目的是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将火灾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保证总体消防安全目标的实现,其设计方法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比传统“处方式”消防设计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目前这种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消防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消防安全工程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已随着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

5.结语

在此,对大空间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建筑设计及研究人们要大力推广此设计,同时要更加完善各种技术问题,为确保建筑事业的消防安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