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4:45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劳动;创新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了学生教育是一个“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并举的过程。劳动和创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亲自体验与验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是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意。[1-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从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中心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实行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等进行量化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考核: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各阶段,根据具体实践教学特点设置考核节点,如实验、实习包括预习成果、过程记录和总结报告等,毕业论文、CDio项目包括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报告)评阅、答辩等,各阶段成果考核均将创新性作为重点。在考核组织上,实行指导教师自评、互评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评价综合加权,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对学生劳动热情和劳动纪律养成形成了有效激励。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2

[关键词]劳技教育背景分析主要实践成效启示

对中小学生实施劳技教育,既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寻求对中小学生有效实施劳技实践的有效模式,笔者从2003年开始,以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探索利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对中小学生劳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面向全市小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技教育实践创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普遍欢迎与认可。2005年以来,原浙江省委书记、原浙江省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先后视察劳技实践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基地还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宫协、省教育厅、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背景分析

1.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催生”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培养动手能力……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也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要求将劳技教育作为小学至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2.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对“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出了迫切需求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传统的课堂教育看,动口多、动脑多,但动手少、实践体验更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专业化的劳技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设计与创作于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学生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手、眼、心、脑得到充分调动与密切配合,从而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的深度开发,培养学生对劳动实践、探索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能顺应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加强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载体与平台。

3.中小学校自身条件的欠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可能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技教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但许多学校由于受师资、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劳技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造、放飞梦想的场所,2003年7月,绍兴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认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起了绍兴市第一家劳技教育实践基地。

二、主要实践

1.在拓展对象中丰富学生的必修课

在绍兴市教育局和越城区文教局的大力支持下,明确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对象为市区各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把学生参加校外劳技实践基地的内容,列入各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分批组织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天的劳技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劳技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8天。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技实践教育活动,成了这些学生的必修课。

2.在明确原则中强化活动的规范性

一是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是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活动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动手的潜能,让学生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四是创新性原则。设计制作的作品内容,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自由想象与自主创新的空间。五是安全性原则。应选择无毒害的材料,无危险的工具设备,来设计作品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六是时效性原则。针对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及时开发具有创新空间、具有较大科技含量的实践项目,每年更新实践项目与内容,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始终充满新奇、保持热情。七是价廉物美原则。巧妙、合理选用原材料,尽量利用废旧材料、可回收材料,降低制作成本低,减轻学生负担。八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应及时组织开展各类评奖活动,如作品创意奖,制作精美奖,团队合作奖,小小领袖奖等,激发学生对实践、创新的兴趣。

3.在适应需求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我们从学生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本着以上8大原则,配备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设施与设备,先后开辟了12个劳技教育活动室,如能工巧匠屋、鲁班小作坊丝网花艺室、铁艺创作室、纸艺创想室、软陶制作室、美点制作室、串珠手艺坊创新智趣园、机电航模室趣味编织室、创意沙雕场等,每个活动室开发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为学生安排了烧烤、钓鱼、划船、无线电测向、步调一致、勇者之路等拓展与休闲类活动。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挖掘学生创造才能,我们还每年举办一次“动手乐”劳技创新大赛,每届一个主题,学生运用规定材料,根据主题进行创作,至今已举办七期,培养、发现了一批“创新之星”。

4.在整合创新中提高质量与水平

紧紧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个总体教学目标,选聘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学校的相关专业老师和高级技工,作为实践基地的教师,合理设置活动目标,改进活动步骤,创新活动方法,优化教学流程,不断实践基地的提高教育辅导与服务管理水平。要求教师确立知识、技能、情感三维一体的教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素养为突破点,以基础知识、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按照“创设情景与揭示课题学习技能与方法构思设计与加工制作交流展示与相互点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劳技实践活动,提高劳技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三、成效与启示

实践活动开展7年来,先后有30万多名学生接受了劳技教育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教师、家长的一致肯定。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纷纷写道,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劳技实践活动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学校教师也一致认为,学生在基地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了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独立个性、体验创造快乐,培育健全人格的广阔舞台。

1.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与创作作品,他们会在“这个不行,换那个试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2.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

一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劳技教育活动给孩子们转换了新鲜的角色,提供了新的学习情境,活动中,让那些调皮好动但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创造明星”,让那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现自已的机会,也让那些“差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让老师与同学刮目相看。学生在这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是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动手创作时,总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螺丝拧歪了,零件装反了,木板锯断了,线缝错了,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去不断反复尝试和改进,领悟出制作方法和要领。在这反复实践过程中,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和韧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不畏困难的劳动品质。

三是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劳技实践活动时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只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3

一、新课程条件下的劳动技术课有被削弱的趋势

1.劳动技术教育被研究型学习等新型课程所代替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大多数的学校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选择了具有时代色彩的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开设了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劳动技术课也就形同虚设。

2.劳动实践基地已经被占用和荒废

在80年代—90年代建立起来的劳动课实践基地,由于现在劳动课不能正常开设,大多数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被改做他用,只有少数被转为综合实践基地,如学校农场,校办小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大多数已经转卖或被社会占用,劳动课的开设失去了条件和可能性。现在许多学校因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不能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

3.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缺乏劳动教师教育的条件

现在新建设的综合实践基地是按照新的研究型学习的要求建设的,许多综合实践基地不适应劳动技术课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的设施,没有与劳动技术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很好对接,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参观、绘画、摄影等,没有以劳动为内容的实践内容,达不到劳动实践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被削弱和冷落,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的下降和劳动观念的薄弱。据对学生劳动技能情况的调查,现在60%以上城区的中学生分不清庄稼的类型;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和叠衣服;有的学生连烧开水都不会,更不用说一般的劳动技能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劳动锻炼,不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里,许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做值日,劳动观念的淡薄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劳动技术课的冷落和停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二、新课程条件下劳动技术应该加强

1.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加强规划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淡薄,许多学生不知道劳动的作用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和食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强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城区的中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区,很少有机会接触劳动,加强劳动技术课教育是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开设去代替劳动技术教育。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规划,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劳动技术教育。在开设好与新课程配套的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时间和内容。

2.综合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原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的设施,通过增加部分相关设备、设施,在保证综合实践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很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要不断完善劳动技术教育条件,达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4

一、因地制宜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处理教材内容。劳动课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及劳动教育。为便于教与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合为系列课(同一年级的相似内容进行归类),合理调整顺序。

(二)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每上好一节劳动课,完成一项劳动任务,都离不开学生实践所用的材料,因此,教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小学劳动课教材大部分内容属于乡土教材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趋于合理性。

二、注重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质疑问难中创新。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创新个性。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问难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质疑。

(二)在合理想象中创新。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荒诞离奇的问题,也不能打击他们,而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白圆其说。

(三)在动手操作中创新。教师要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动手操作活动是劳动与技术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而兴趣又是调动学生进行创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学生实际学习环境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

三、落实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教无定法,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在同一课程中,也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用哪种方法更实用呢?从它的编制特点来看,我认为“实践教学法”才是上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法宝。因为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堂实践是劳动实践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实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场所较小,所以在选择课题时要选一些活动量小、材料容易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主要方法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使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劳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

(二)在家务劳动中实践。家庭实践是劳动实践中基本实践活动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劳动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但是却不能进行课堂实践。确切地说,是不能使全体学生进行课堂实践。

(三)在生产劳动中实践。生活实践是劳动实践基本实践活动的升华。课堂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劳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它的实践活动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对这一原理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浙江师范大学的楼世洲副校长认为,现在我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的困境是实践教育,由此他从党的教育方针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了一些想法,有些提法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他认为有争议正说明有价值,要从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角度来判断。本文是他为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所作,通过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

楼世洲,1957年生,教授,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非洲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史硕士点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省公共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研究》、《internationaleducationResearch(ieR)》等通讯评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史、非洲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分析。近几年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尼日利亚拉格斯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访学。担任教育史学与文献、中国职业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3部,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部级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出版《尼日利亚高等教育研究》《职业教育与工业化――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江浙沪职业教育考察》《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等专著5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困、教育与发展》译著1部,近五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政策、非洲教育等学术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尤其是劳动者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状态:它们既作为两个过程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可以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劳动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增加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的唯一方法”,把它作为未来共产主义教育的萌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和发展,并把这一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

一、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探索与实验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教育思想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心思想之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被认为是实现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保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认为是确保新中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基础。曾经多次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发表过指导性意见,陆定一1958年发表在《红旗》杂志上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也是由亲自审定的。

首先,教育思想中的教劳结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把它上升到教育方针的高度。早在1934年苏维埃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论及“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认为“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指导根据地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被同志首先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指示,中共中央在1958年9月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和途径。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专门就“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发表了讲话。1958年8月13日,在天津大学视察时指示:“以后要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老师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高等学校应该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如何贯彻教劳相结合提出了具体建议。1961年7月,在《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中,赞扬“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江西共大“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1965年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提出“理工科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还要会做工”,“文科学生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1965年《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了“大学教育应当改造”,要彻底改变“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的状况。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思想。195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就如何体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针问题,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刘少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理论和思想,大力提倡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因此“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正确体现。

从认识层面看,中国共产党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到了教育方针的高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许多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和形式,对于改造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旧教育,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对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有关教劳结合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共同纲领》有关“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的要求,实施工农干部和人民的教育;推行工人、农民的业余补习教育;推行识字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扫除文盲;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全国各级学校向工农及其子女开门。[3]

二是调整学制,改革学校课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1950年同志《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都强调教学中既要防止教条主义,又要克服经验主义,强调要“加强教学与实际结合”,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实习和参观,并将这种实习和参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4]1953年政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对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是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到1957年,一方面是大批的中小学毕业生不能获得升学的机会,必须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中学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忽视生产劳动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中央对加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问题做出了专门的指示。刘少奇同志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开展课余劳动。1958年陆定一总结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时说,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思想改造;进行了院校调整和教学改革;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的在校学生都增加了几倍;扫盲运动和业余的文化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始普遍地实行了勤工俭学”。“党中央曾经提出过在学校里增设生产劳动的课程问题……直到现在,党的主张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5]

四是全面推行学校办工厂(农场)、企业(公社)办学校、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建立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同志在1958年《工作方法(草案)》中非常具体地谈到了各类学校如何开展劳动,实现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比如,他要求“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6]刘少奇同志在1957年发表关于毕业生参加劳动问题的讲话和文章以后,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又发表《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1958)、《半工半读,亦工亦农》(1964)等文章,着重探讨了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于普及教育和培养新人的作用。

这一时期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和实践,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党的教育方针,并纳入国家的宪法中。在实际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发挥教劳结合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在生产实践中的促进作用。正如后来同志所总结的那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实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在贯彻执行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方向是对头的”,“总的是成功的”,“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7]

二、“”十年:经验和教训

教育史学界一般都以“十年浩劫”来概括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十年,[8]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与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教训是惨痛的,概括下来,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教劳结合的目的上,过于强调生产劳动在改造人们政治思想上的作用,把教劳结合主要作为改造资产阶级思想的工具,忽视了教劳结合对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素质,对于提高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红”与“专”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阶段都有讨论,但“”之前和改革开放后,和邓小平都强调要“又红又专”、两者兼顾;唯有在“”一段时间里,强调政治思想上的“红”胜过了理论知识业务能力上的“专”,用俗话说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二是在生产劳动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关系上,过于强调劳动,用生产劳动代替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教育完全融入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去,事实上是取消了现代社会教劳结合的前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而且,把生产劳动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认为劳动形式越原始,劳动条件越艰苦,劳动强度越大,对于改造思想、净化灵魂的作用越大。这种理解偏离了马克思论述教劳结合时所指的主要是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以机器为工具的现代劳动。“”中,用“三机一泵”替代中学物理,用所谓的“农业”和“工业”课程替代数理化课程,用参加生产劳动替代知识学习,导致基础教育质量全面下滑。在高等教育领域,先是停课闹革命,随后停办所有高等院校,代之在全国大办“职工大学”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此后虽然恢复了大学招生制度,但在教育内容、体系和形式上仍然以生产劳动为主体。

认识上过分强调教劳结合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把知识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对立。实践中完全用生产劳动取代知识教育,结果导致整整十年的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期间教劳结合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第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获得“完全知识”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知识传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丰富人们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扬。指出理性认识来自于感性知识,理性认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阶段,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谬误,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不仅如此,他还把认识论的原则用来指导教劳结合的具体实践,提倡学习理论知识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理论以后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1968年,他在《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里,明确提出:“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些思想和做法,如果剔除“左倾”思想的消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教劳结合的实践,依然具有启迪作用。

第三,大中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新时期教劳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提出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90年代后,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的作用不断显现,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新时期教劳结合实践的重要形式。

第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三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劳结合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早在1959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把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社论中就提出了“高等学校在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必须把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前,“三结合”曾经取得了累累硕果。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产学研”三结合无论在深度、广度和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第五,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教劳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蓬勃开展。学校微观层面上,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比如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创新、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等,都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讲,所有这些力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都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切实举措。

回顾60多年来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有关教劳结合思想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劳结合的理论认识,还是对教劳结合的具体实践,都有过成功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教育之所以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乃是因为劳动,尤其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劳动,总是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之中,而教育面对生产劳动的发展变化,往往处于被动滞后的境地。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要根据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新情况,不断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途径。■

注释:

[1]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8

[2]孙喜亭.试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特定含义[J].江西教育科研,1996(6):1

[3][4][5][6][7]王卫国.建国以来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法规文献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36,15,255,81,8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6

【关键词】小学劳动课 反思 超越

在小学开设《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随意否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高度来审视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劳动》课却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暴露出许多先天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

一、劳动课的课程定位:是学科课程,还是经验课程?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和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均衡的课程结构,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开设一门课程时。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合理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搞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课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国内的课程理论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说课程理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造成了人们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观念落后,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等同于教材的认识相当普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建立起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观念,把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当作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课程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开设劳动课,以加强劳动教育,落实“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时,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按照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来设计和要求劳动课,使劳动课成了我国课程体系中典型的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尽管也强调“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应以实践为主”。因为它只强调了劳动课的实践性特点,而没有、也不可能把劳动课明确定位在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上。

随着现代课程理念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劳动课的课程定位问题便凸现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劳动课不应该是学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经验课程,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劳动课不应该是分科课程,而应该定位于综合课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学劳动课程本身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谁来开发?

受我国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自小学劳动课开设以来,小学劳动课的开发权一直集中在省一级教育业务部门,由省教育业务部门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全省统一使用的《劳动》课教材,学校劳动课教师则负责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全面落实《劳动》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方面,省编《劳动》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很难切合各地、各校的实际,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或者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发展价值不大,或者要求过高,缺乏落实的必要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当前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未来生活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编《劳动》课教材却多年一贯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试想:如此一劳永逸的课程开发、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如何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兴趣?如何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深入反思《劳动》课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过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适当下放劳动课的课程开发权,唤醒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明确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责任,改变他们仅仅是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建立教师既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的观念,使他们能够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当地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自主的、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课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三、劳动课的课程实施: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7

南昌市教育学院谭晓玲

[摘要]我国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令人堪忧。考察哲学界关于“认识”与“实践”问题,有利于辨明“实践能力”这一本质,为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

学校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据统计,“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工人总数的40%,而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当前我国毕业生人才市场上出现一个奇怪现象,“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下,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是毕业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无业可就的最直接原因。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不少学校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而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突显出大量问题: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将目标定位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将各专业的考研率作为教学重点来抓,目前高校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持冷漠态度。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当前高校普遍重视专业理论轻视专业实践,前者课时量所占比例远远超出后者。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高校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已经落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旧知识,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的独立运用与操作,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第四,在实习见习上,我国高校工作存有浓重的形式主义色彩: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学校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建立系统严格的实践考核标准,这使得高校实习、见习过程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效十分微弱。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教劳结合”的思想

100多年前,马克思基于当时工人阶段子女从小就参加繁重体力劳动而缺乏必要教育的状况,提出了生产劳动与教育早期结合的思想。“教劳结合”是学校教育过程与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双向结合。它的实施包括两个子系统:“一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统;二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前者称为“教产结合”,后者称为“产教结合”。

“教劳结合”在教育系统中的实施:“教劳结合”的实施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推动。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人民政权建立之初,“教劳结合”都以大政方针的形式被加以突出强调和贯彻落实。从总体而言,就如何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至今尚未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经验。“教”与“劳”在学校教育当中的地位此消彼涨,曾几次出现偏颇:将“教劳结合”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改造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摒弃科学知识教育,以学生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取而代之;只讲科学知识传授,无视实践经验培养等等。

“教劳结合”取向的启示与教训

“教劳结合”蕴含着对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思想内涵及推行历程为当下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一是解读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有裨益。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稳定的劳动观念和娴熟的劳动技能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揭示出人的实践能力的成长必须依托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实践经验。二是马克思主义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二)“做中学”的思想

20世纪初,杜威敏锐地洞察出美国教育的时弊,“学校脱离社会,职业训练被认为是不文雅的,各学科之间的课程彼此缺乏联系。教育目的和方法分裂了,结果使学习变成一种枯燥和机械的事情,不能导致思考能力的成长。”他依循实用主义知识观,以经验的生长和改造为基础,将知识的习得与运用合而为一,系统构建出“做中学”的教育范式,主张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做中学”思想中,杜威把工艺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做”的两种典型形式,“前者是具体的感性实用性活动,后者代表抽象的理性求知性活动;前者更

、强调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后者更重视理论生成;前者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转化应用,而后者更强调知识的创新。”

“做中学”取向的经验与局限

“做中学”取向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做中学”取向强调一切始于经验而又为了经验,将活动作为儿童获得经验的载体,始终把落脚点置于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经验和活动这两个要素,吸收“做中学”取向的宝贵思想,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

“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尽管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推行方式各异,但是都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试图将学校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上述两种取向中,“劳”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做”是一些与儿兴趣有关的符合年龄阶段发展特点的活动。这充分说明“教劳结合”“做中学”都包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蕴“教劳结合”和“做中学”两种取向,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关键性条件进行了精辟分析和深入论述,这将为建构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框架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反复遭遇困惑、偏差和曲折,这将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育方针的推行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三、结束语

上文就“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的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实施失败背后又隐匿着相似的根源。两种取向均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只有在人们不断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亲

历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条件,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科学系统的实证研究,切实剖析和攻克知识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与发展规律这一难题,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在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权重,以及如何为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儿童恰当选择促成其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8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积极探讨课程删减整和,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三、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以点带面,拓宽教育范围。

2、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3、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本学期学校开设了一块开心农场,各班有一块种植地,开展劳动竞赛。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学生的纸工作品有二幅被选为大运会纪念作品。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如每天包干区清洁和保洁进行被评比。

(3)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9

虽然劳动教育并不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重点,马克思对其概念内涵也没有给予明确的结论性定义,但他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分析的概述中都涉及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集马克思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一体的概念。社会主体论、劳动价值论以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都包含着劳动教育思想中所涉及到的重要观念。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可从两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是针对无产阶级及其子女难以享受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的,在社会生产中坚持生产过程与教育相结合;其次是针一对资产阶级中上阶层儿童不事生产的有害教育提出的,在国民教育中要将教育与劳动活动相结合。马克思根据情况和主体的不同,研究的重点也各异。最为关键的是,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典型形式,主张建设专门的技术类院校和职业技能学校等。可见,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应包含的根本内容,也是教育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以此为据,现今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思想应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强调的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

 (一)马克思所理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

首先,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教育是历史性的存在,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变革。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形式,教育既表现出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为生产力服务的功能,但木质上又不局限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本身。因此,单纯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是片面且不足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找到教育最深层的本源,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育问题。由此出发,马克思将人的生存需要定义为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教育的本源性依据,而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教育的现实状态。马克思所关注的劳动教育涉及通常意义上的个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转变过程,但更偏重于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一大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揭示资本主义教育对工人阶级与后代的身心健康的摧残和压迫性。

马克思将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等,最重要的是使儿童和青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适用于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和技能。”这里所强调的教育应是一种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非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虚假的理性教育和宗教教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曾以资本主义教育的僵乏导致了工人劳动的不均为切入点,将工业革命看做一个验证其生产劳动应与教育相结合理论的现实性机遇。为此,他提出了有着技术性保障的详细计划,表明人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劳动也可以重新获得吸引人的力量。马克思对欧文的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不吝的评价,认为工厂制度的确萌发了未来教育的萌芽形式,即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综合以上观点来看,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人的生存方式,教育的合法性基础在于能够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其次,对劳动的概念内涵要有明确的认知。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性特征,也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根源性途径。马克思不仅将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加以强调,而且还将它进一步提升到整个存在论的层面来加以阐释,揭示了人本质的历史性和实践性。在他看来,前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但资本主义社会确将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进了资本的范畴,只有创造出剩余价值的劳动才被视作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概念涵义与劳动的本质相分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一切围绕着商品生产所进行的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等都归纳进生产劳动的范畴。这里对生产劳动的理解不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来阐释,也不是将其作为从事具体的劳动环节或其他具体的感性活动形式,如体力性亦或是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等。劳动更应是从普遍性意义的角度加以认识的一个抽象概念,是超越了人的智力或体力的活动,是人生存方式的最基础样式。劳动作为人类与世界联系的中介因素,实现了人的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相统一。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建构起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马克思所提出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是一个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于一体的复合性概念。冯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是将教育置于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形式、组织和交往形式等仅构成了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条件。因此,马克思得出了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只有借助于人的劳动实践才能够建立起对象性关系的结论。从这一方面来看劳动不仅是人类学的范畴,也是理解人生存机制的关键所在。人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和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正如如马克思所言,“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生产劳动的创造性活动中,人实现了由适应性向超越性的迈步,能够自主的按照内在的尺度去把握和改造现实世界。

现今我们所认为劳动教育乃是一个集劳动技能的教授和思想品德的培育于一体的延伸性概念。从具体的内容看,它包括了具体的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方面来看,劳动教育则指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出劳动者相应的劳动观点、态度和意识,使人们意识到劳动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勤劳勇敢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教育作为一种体现人的自觉本性的创造活动,随着人的实践世界的不断展开而逐步趋于完善。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对创造新生活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也将其视为不断发展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正是借助劳动教育这种活动,人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我形式”,明确了自身潜在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说,劳动教育实际上满足了现代社会教育发展对人的基础性的要求,我们要加以重视。

 (二)马克思的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思想

正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在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同时,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

首先,劳动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针对劳动教育的必然性,常见的观点有为了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或克服教育的抽象性,坚持体现劳动的教育意义等,实质上都是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置于相对立的角度来解释。与之相反,马克思强调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主张应以“人的存在”为核心,以此为境域来认识劳动教育。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教劳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既是基于社会良俗的情感诉求,也是基于人类理性的价值诉求,侧重于解决当时劳动者面临的严峻生存困境和矛盾。他强调除了研究两者的结合对于提升物质生产力的作用以外,也应明确劳动教育能够建构人的意义世界、改善人的价值世界。不仅使得教育内涵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扩展,也找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一条现实性路径,使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更具未来性色彩。

其次,劳动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现实存在状态。首先,现代大工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劳动教育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其生存的唯一资本。所以,工人子女要想接受教育,就必须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自觉地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其次,无产阶级把劳动教育作为对抗资产阶级统治与剥削的有力武器,把它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工人掌握了劳动知识和技能时,异化造成的种种历史分离关系才有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态是,上中层的土地贵族和金钱贵族的享乐奢侈与下层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贫困饥饿相对立。如此环境下,上、中阶层的孩子片面的、不生产的学习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害身心。而与之相对,下层的半工半读的工厂儿童的教育效果反而更好。半工半读制的存在使得教育与劳动互为休息、互相调剂,贯穿于劳动活动中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教育和生产活动的报酬相挂钩,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给予无产阶级的教育大多是脱离实际的宗教、党派以及财富教育,民众难以接受预期实效的劳动教育,因而表现出思想迂腐和政治麻木的现实状况。但英国的工人阶级却意外的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热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成立了工人组织联合会等。马克思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生应当归功于工人阶层所受的“教育”,即相对于其他教育,工人更重视“踏踏实实”的现实的劳动教育。正是这样实际的劳动教育使得英国的工人阶级能够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现实的需要,认识到争取自身生存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突破了自身狭隘的“民族性”思想,成为引领世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先锋代表。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际上阐释了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本质规定,明确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现实的有生命力的人,是培养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的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生活经验,正确认识理性的合理价值,自觉增强改造现实社会环境的革命性行动,自觉掌握改造的能动性力量。特别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生存困境的反思和批判,确定人的解放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还要依赖于劳动教育的开展。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孕育和产生于资本主义的时代,因而对其的把握要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加以探讨。19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大工业生产日渐取代手工工业,机械体系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形式,为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的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就魔法般地造就了比以往一切时代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的多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也孕育出了以往所有时代都不曾出现的最尖锐且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即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劳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建立起了一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所以说,它既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物质财富最为繁荣昌盛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没落衰亡埋下了种子。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把人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人的的存在发展才有了实现的种种可能性。在所有人进行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川由此出发,马克思也反复强调,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会同现存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社会革命的时代因此到来。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以劳动与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丧失的相互关系为视角,通过对资本主义教育伪善性的批判,指出劳动教育提升社会生产和助力人成长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不再从议会斗争、提高工资和阶级对立的关系等角度出发来研究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而是从无产者的现实劳动入手来加以探讨。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工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主体力量的减弱,为解决教育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曾指出,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个历史性行为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可见,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并在人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劳动一方面实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协作,组织生产,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劳动生产将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的整个生存境遇也依赖于劳动的发展才不断得以扩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使“人的一切生存条件,一切制约性,一切全面性都融合为两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私有制和劳动。’私有制条件下,本应展现出人自由、自觉本性的劳动却彻底地异化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和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提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不断生产着物世界的增值与人世界的贬值的扭曲比例关系,劳动既生产出商品,又按比例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劳动和工人。在这里,劳动的实现失去了现实性,工人要靠最紧张的注意力和极不规律的间歇才能占有劳动本身,并受到资本的统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与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化力量成正比,整个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谋杀式行为。异化劳动作为对劳动者自主活动的根本性否定,不仅将“自己的本质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按照他所处的那种关系来观察他人”。并且“私有财产成为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和必然后果。”“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异化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向自己的社会存在复归的现实而直接的路径。教育的改造关键性工作就是要消除异化的劳动,这样才能实现解放人的目的。

个人劳动创造出个人产品,当它转变为社会共同劳动时,产品就应归集体所有,靠牺牲个体利益来达成种族利益的普遍自然规律才得以延续。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不仅工人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性的存在,而且从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到劳动结果的整个生产体系都成为压制工人的环节,生产过程成了尽可能压榨最大多数无产阶级共同利益来谋求物欲财富的环节。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大量地浪费工人阶级的个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对物化劳动的节约对应的是对活劳动的极大的浪费。正是从社会现实发展与人的进步相抗衡的现实社会状态出发,在对生产、科技和教育三者相互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存在及其价值。

 (二)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展开了其“以劳动实践来规定人的本质”的论述,开创了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来考察人类历史的路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从实践观出发理解教育的本质,他认为实践构成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教育则是一种体现生存方式的特殊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包括三方面内容: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现实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起人的本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了人的整个现实世界。马克思始终认为正如自然界没有固定的本质一样,每个时代也受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提出,“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要想真正把握现实的世界,就必须通过人的实践这一感性活动来理解。马克思坚持人首先是通过感性的形式与外在建立联系,进而形成了经验,使人现实化。这里的感性表达的是人的一种生成状态。感性活动建立起了人与外在的对象性关系,展现和发展了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人的劳动实践既具现实性的意义,又具备验证自身存在的根据。通过人自身的二重化,创造性的发展了自然界和人本身。人以自身的劳动和产品为中介,改变着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不再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与外部世界,而成为独立能动的主体。人的对象化活动就表现在,一方面使得感官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了现实感官的丰富性和主体性。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在实践中得以完成。

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建构起了人的本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存在即要在生产、生活、发展的活动过程中展现出自我生存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特性在于他的实践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人通过实践创造出现实的世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建构起以人为核心的种种关系,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和主体能力。正因为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指向性原则,因而理解人的本质就要从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外部世界以及人的整个形成发展史都是由人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总和构建而成的,正是这些实践活动构成了人存在和发展的本身。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自主活动主体,从事的也是一种现实发生的且不断变化的活动。正因为践活动本身构成了世界和人类的本体,在理论逻辑上就优于人的诸多历史性本质和其他维度。如马克思提到的“音乐感”和“矿物学感”等,都是特定的主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机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展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

最后,在实践中人们实现了种种的可能性。马克思将实践看作人存在的根本方式,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渐进变革。人必须能够在其存在和交往中验证自身的力量,最先要满足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生命活动,如吃、穿、用等基本生理需要。其次,实践的开展也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上。社会是不同的个人的感性实践的总和。“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已经使自然、社会和人形成完整的生存论结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活动,创造了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外部世界和精神王国。正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创造出现实生活世界和未来理想王国,并能够实现由现实生活世界向未来理想世界的过渡性转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通过发展自身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不断革新和生成人们的各种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个性的个人和偶然性的个人之间的差别是一种历史结果和社会事实,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不断否定现状和创新发展的活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在肯定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世界的前提下,寻求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提升和变革。

 (三)人文关怀的精神追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的论断,克服了以往学者的抽象理解,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新视野,使人们能够真正的把握“人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路径。它既不同于古希腊学者所提倡的“德性”教育,也不同于费尔巴哈从理智、感性来理解人的存在,更不是培根等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差异。正是在同第一国际内部以蒲鲁东的“综合劳动”和巴枯宁的“绝对自由”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与教育的早期结合。他从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出发,通过对生产劳动和现实异化劳动状态的分析,科学回答了人的问题,提出了人的教育的论点。他打破原有研究教育问题的单一框架,将人的维度置于其中,从教育、社会、个人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加以思考,从三者相互依存的角度分析教育问题,坚定教育思想本质是确定人是教育的崇高信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一方面为解决教育问题创设了新的思考方式,使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连成为一种现实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体验相联系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强调教育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也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他强调了人是处于社会历史中又不断创造历史的物种,不管社会如何进步,人总是实践性的存在物。对社会教育发展和变革趋势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和历史主体的人,唤醒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展示出教育调整人的认知,引导人的态度情感以及塑造价值理想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实践篇10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小学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一、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素养,更应在新时展中,努力做到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早期的发展需要特别重生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促进智育的培养,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儿童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应落实学生的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实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我校关于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有67%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落后,超过49%学生缺少真正劳动的机会,15%的学生几乎不会任何劳动生活技能,超过30%的学生希望不劳而获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积极探索了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二、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学校劳动教育理念作为思想引领劳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学校在教学理念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沐浴在劳动教育的文化中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比如,我校的校训“给生活以教育”,时时刻刻告诫孩子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劳动与教育、劳动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歌中歌唱劳动创造的白鹭少年,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创造精神,在传唱中无形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感人的劳动事迹,宣传优秀劳动代表人物,评比校园劳动之星,让学生浸润在日常校园劳动教育之中,让劳动教育滋养学生的情感。

(二)构建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我校毗邻白鹭湾湿地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了“基于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湿地探秘课程实践”的校本课程。每一学期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参与不同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比如,种树、探究湿地生物多样性、亲身体验湿地建设和保护等,在多学科知识整合中学习湿地文化,了解湿地知识,探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发现、学习的感受、收集整理的资料等填写在劳动记录卡上,记录卡作为开展活动评比的重要依据。湿地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通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文等多门课程呈现自己的收获。校本课程在对学科的整合中,体现不同学科在湿地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价值,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发他们对于劳动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三)劳动教育日常化日常劳动是劳动教育最基础的方式。教师安排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当班级值日生,做好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日常用品等的清洁,利用班级评价制度,以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形式,给予值日生评价,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幸福感。教师还安排小组轮流打扫卫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等,确保每个人每天参与班级的劳动,及时给予评价。教师从每天的常规劳动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三、家校协作是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一)依托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点学生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影响深远。我们利用学校的家长会、讲座、多媒体技术等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的教育不仅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促进家长从思想上转变,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成长、适应未来生活必不可少。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建立劳动的责任意识,改掉不劳而获的想法,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家校共同携手,践行家庭生活劳动教育我们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形式,形成家校共育的有效合力。教师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制订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录制微课,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微信、QQ、家校合作app等方式推广,具体指导家长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填写家庭劳动记录卡、班级群打卡、微视频录制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优秀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全校讲述自己的家庭劳动故事,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劳动教育幸福感和认同感。我们设立了不同学段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针对低学段学生,教师将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收拾桌子等录制成微视频推广到家庭中,帮助家长有条理地指导孩子。其中,特别针对一年级的新生,在每年的新生家访中,老师会将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发放给家长,指导家庭进行切实可行的家庭劳动教育,帮助家长做好小一新生的学前适应。对中段学生,则要求完成洗碗、拖地、整理衣橱、打扫餐桌等家务劳动。对高学段学生,要求学会简单的饭菜烹饪、整理自己的房间、简单移植植物等家务劳动。

(三)多元融合,助力家庭劳动教育家长与学校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上达成共识,多角度融合,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我们开展“厨房我当家”主题劳动教育活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一道菜的制作,从包饺子、做蛋糕到麻辣川菜,通过线上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拉近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赢得大家一致赞扬。从单向的输出教育转变成双向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促进家长劳动教育意识的改变,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方式,不再拘泥于鼓励孩子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培养孩子自我参与、自己动手的意识。利用多媒体形式,多角度、线上与线下同时推广家庭劳动教育,助力劳动教育的发展。

四、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