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十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十篇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4:57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1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Lmp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ki.sxsx.2016.03.031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category、重特色payattentionto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practice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1.跟踪环节划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应分成“实践管理”、“实践指导”和“实践学习”三个跟踪环节。其中,“实践管理”环节由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管理方式、管理能力构成;“实践指导”环节由实践准备、实践指导、实践评价和实践总结构成;“实践学习”环节由实践态度、实践纪律、实践效果构成。

2.测评反馈设计。首先,应视不同跟踪环节分设测评指标。如,“实践管理”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管理理念指标(以人为本)、管理态度指标(积极性、协作性、责任性、纪律性)、管理方式指标(权威型、合意型)、管理能力指标(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指导”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准备阶段指标(实践计划、实践教材或大纲、实践动员)、指导阶段指标(指导态度与责任、指导内容、指导水平)、评价阶段指标(实习报告批阅与修改、实践成绩评定)和总结阶段指标(实践工作总结);“实践学习”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实践态度指标(学习态度、配合态度)、实践纪律指标(出勤纪律、现场纪律)、实践效果指标(实践报告水平、技能掌握程度、实践环节成绩)。[5]其次,按照管理者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管理者,管理者对学生、学生对管理者等六条路径实施阶段性测评,并将结果上传至指定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之后,由教学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给测评对象,促使其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

[2]向海梅,刘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63-165.

[3]徐平,徐建中.美国辛辛纳提大学的合作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2):45-48.

[4]杨文登,叶浩生.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J].社会科学,2012,(8):110-117.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种类以及功能简析

1.1进行德育活动的基地

德育活动多种多样,建立德育活动基地的目的在于对高等学校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利用实践基地资源(名人事迹、英雄故事、人文资源等),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加深师生对革命事迹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

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学习军人的优良传统,不怕苦不怕累,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在社区中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1.3进行教育实习的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教育实习基地具有以下作用:(1)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岗位中去,让他们感受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例如:对于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安排到中小学进行实习教学,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使他们在教学时间中积累教师经验,提高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理想。(2)在实践基地中,通过实践教师的指导,通过自身钻研并结合课堂所学,初步掌握工作技能。(3)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独立开展简单的工作项目。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可以担任实习班主任的工作,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掌握执导团队的方法。

1.4进行劳动技能教育的基地

劳动技能教育基地,旨在培养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的劳动态度、熟练的劳动技能以及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这类实践基地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以劳促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能以劳促善,让学生在劳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其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2)以劳促智。通过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一过程,增强了高校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并在劳动中积累工作经验。(3)以劳促康。通过劳动技能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4)以劳促美。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劳动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

2.1为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把课堂所学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完善生活基本技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想要有所突破,必须结合实际创造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明确的是,今后更多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2.2为实现“三个面向”“四个统一”做好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个统一”是指“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是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磨砺意志、锻炼品格,做真正的“四有”新人。

2.3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使它成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带动学校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各学校要时刻注意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时代性、主导性和平衡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学生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载体建设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将显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其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多功能、全方位的实践基地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4为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提供有效途径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固定的实践基地,它是学生锻炼劳动技能的源泉。高校学生应该根据专业内容、课程实际,积极参与实践基地的活动,教师应该定期、及时的在基地中进行考察,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生产劳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劳动观念,为今后的走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几点意见

3.1规划合理,布局协调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整体建设布局关系到师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对于学校的改革也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对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发展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中,并做好监督工作。同时,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在布局中,既考虑当地的实际建筑条件,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活动范围、设施的使用价值、资金投入的比例等多种因素。整体规划与布局是否合理,主要是由基地的地理位置和所占比重所决定的,还用综合考虑其整体作用与其他功能的补充。

3.2基地建设需要内外结合,共同发展,共建互惠

所谓内外结合,一方面是指由学校实践基地的需要,由校外其他力量承接,提供资金和场地,并负责管理;另一方面是要把校内校外结合起来,既要在校内立足,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基地建在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负责的工程,如果仅靠学校校内的力量,无法把基地的作用发展壮大,而如果仅靠校外的力量,没有校内力量的扶持,则缺乏系统的管理与监督。所以,需要把校内校外力量相结合,共同把基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所谓共同发展,共建互惠,指的是校外实践基地应该遵循与社会、学校共同建设的原则,多方投资、多方受益,互惠是指高校应该为校外实践基地提供科技服务,共享教育效益,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输送更多的人才为基地单位服务。

3.3加强全面建设,不断更新完善

前文所述的四个实践基地,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又相互联系,互成一体。所以,要对各基地进行全面建设,使之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资源、资金、场地等),四个基地的发展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问题,不能一步到位。而且,即使已经发展起来的实践基地,也应该定时更新设备、增加项目、扩大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孟然,李良光,杨茂宇,张亚,赵苍荣.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人才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26):257-258.

[2]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9-11,34.

[3]长宏,戚向阳,王刚,张恒庆.实践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66-168,172.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4

南昌市教育学院谭晓玲

[摘要]我国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令人堪忧。考察哲学界关于“认识”与“实践”问题,有利于辨明“实践能力”这一本质,为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

学校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据统计,“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工人总数的40%,而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当前我国毕业生人才市场上出现一个奇怪现象,“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下,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是毕业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无业可就的最直接原因。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不少学校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而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突显出大量问题: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将目标定位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将各专业的考研率作为教学重点来抓,目前高校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持冷漠态度。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当前高校普遍重视专业理论轻视专业实践,前者课时量所占比例远远超出后者。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高校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已经落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旧知识,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的独立运用与操作,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第四,在实习见习上,我国高校工作存有浓重的形式主义色彩: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学校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建立系统严格的实践考核标准,这使得高校实习、见习过程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效十分微弱。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教劳结合”的思想

100多年前,马克思基于当时工人阶段子女从小就参加繁重体力劳动而缺乏必要教育的状况,提出了生产劳动与教育早期结合的思想。“教劳结合”是学校教育过程与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双向结合。它的实施包括两个子系统:“一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统;二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前者称为“教产结合”,后者称为“产教结合”。

“教劳结合”在教育系统中的实施:“教劳结合”的实施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推动。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人民政权建立之初,“教劳结合”都以大政方针的形式被加以突出强调和贯彻落实。从总体而言,就如何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至今尚未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经验。“教”与“劳”在学校教育当中的地位此消彼涨,曾几次出现偏颇:将“教劳结合”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改造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摒弃科学知识教育,以学生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取而代之;只讲科学知识传授,无视实践经验培养等等。

“教劳结合”取向的启示与教训

“教劳结合”蕴含着对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思想内涵及推行历程为当下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一是解读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有裨益。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稳定的劳动观念和娴熟的劳动技能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揭示出人的实践能力的成长必须依托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实践经验。二是马克思主义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二)“做中学”的思想

20世纪初,杜威敏锐地洞察出美国教育的时弊,“学校脱离社会,职业训练被认为是不文雅的,各学科之间的课程彼此缺乏联系。教育目的和方法分裂了,结果使学习变成一种枯燥和机械的事情,不能导致思考能力的成长。”他依循实用主义知识观,以经验的生长和改造为基础,将知识的习得与运用合而为一,系统构建出“做中学”的教育范式,主张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做中学”思想中,杜威把工艺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做”的两种典型形式,“前者是具体的感性实用性活动,后者代表抽象的理性求知性活动;前者更

、强调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后者更重视理论生成;前者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转化应用,而后者更强调知识的创新。”

“做中学”取向的经验与局限

“做中学”取向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做中学”取向强调一切始于经验而又为了经验,将活动作为儿童获得经验的载体,始终把落脚点置于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经验和活动这两个要素,吸收“做中学”取向的宝贵思想,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

“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尽管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推行方式各异,但是都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试图将学校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上述两种取向中,“劳”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做”是一些与儿兴趣有关的符合年龄阶段发展特点的活动。这充分说明“教劳结合”“做中学”都包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蕴“教劳结合”和“做中学”两种取向,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关键性条件进行了精辟分析和深入论述,这将为建构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框架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反复遭遇困惑、偏差和曲折,这将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育方针的推行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三、结束语

上文就“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的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实施失败背后又隐匿着相似的根源。两种取向均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只有在人们不断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亲

历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条件,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科学系统的实证研究,切实剖析和攻克知识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与发展规律这一难题,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在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权重,以及如何为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儿童恰当选择促成其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5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模拟实验室;实践基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自专业开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一、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是从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新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财政实验室、税收实验室,还有一些会计、证券操作模拟等eRp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外实践让学生自己到相关单位实习,或者是参观观摩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或流程,校内实践一般是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起,我们就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本院实践教学的优势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期在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操作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校4年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这些课程有的是校内实践课程,有的需要学生到校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实习,但大部分是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校内进行。

与其它高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高,实践课程门类较多,基本围绕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就业需求来进行,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二、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赋予实践课程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很难一下子改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将重心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学校对于课酬的设计也明显地偏向理论课程,从事实践教学的课酬偏低,实践课程的报酬只有理论课程的80%,使得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很难把实践课程提高到理论课程一样的高度来对待。

2.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自2005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实践课程设置的经验,或者是觉得哪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者便于开设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实践课程设置较混乱,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比较随意,使得各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

3.实践课程的教学条件滞后。近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力度,增设了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没有太大改善,滞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重视不够,以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模拟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实验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际经验供借鉴和参考。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4]

4.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多是最近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这些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可以说,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难以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

5.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在管理方面较主观、随意[1],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5]。比如考核环节,实践课程一般重参与而不注重考核,往往是只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通过,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差,以学分为目的,能力未见提高,实习流于形式。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种类单一、接收能力有限。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是街道、社区居委会,因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任务繁杂,对学生接受度高而且接受能力强,但是学生普遍对这类实习基地不感兴趣,觉得社区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对本专业没有太大的实践价值,他们一般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与这些部门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这些部门的工作涉及到民生问题,很难让大批学生直接到这些部门去实践。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等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些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一方向可以开设社会保险职位模拟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6]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可以开设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加强这一领域的锻炼。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7]。

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直接接纳学生在相关机构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8]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其列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和见习。

4.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进入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此外,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报酬,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过程管理,使实践教学逐步成熟和完善。每学期由专业教研室确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开设实践课程的班级,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单位或实验室的落实、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考核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评估和反馈,根据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219.

[2]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68-170.

[4]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5]李艳波,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68.

[6]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19-220.

[7]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17.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各个行业生产劳动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进行更新换代。劳动工具的更新,带来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要实现劳动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发展由外延扩张、规模扩大逐步转向提升内涵。而在影响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因素中,教师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着,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促进者,是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而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最根本的就是办好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一、中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以强调“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世界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发展。但这次改革普遍加深了教材难度和分量,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信心;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结构性、系统性、理论性,因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知识、生活能力的教育及培养,进而产生了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面对教育实践的种种问题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在20世纪末都纷纷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新的教育改革举措,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它既对美国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的状况敲响了警钟,又为80年代的教育改革吹响了冲锋号。前苏联于1984年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文件,在该文件指出前苏联教育改革的六项具体措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在前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以“合作的教育学”为代表。继美国前苏联教育改革之后,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了教育改革文件。自此,教育改革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为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教育改革,1993年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国开展了素质教育改革活动。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达到了新高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经历了酝酿期、试点实验期和推广期三个阶段。在总结实验学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阶段起始年级都进入到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中。目前,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教育理念的更新,带来全新的教育视界,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内涵,教学理念有了重大转向,教学方法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教师教育在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常常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的职责上看,教师由教育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模式,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师的职责是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鼓励、了解、鼓舞。”①所以,当代教师由教育者、传授者转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由管理者、主导者转向辅导者、合作者和交往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要遵循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冲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交往与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通过共同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由传统的中心论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师道尊严,教师对于学生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对话”关系,“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往共同发展,教师充其量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威廉姆•多尔则认为:“教师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并把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amongequals)。”③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是关键。这是因为课程改革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改革是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新的教学过程本质观。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当代教学论的发展,对教学过程的本质重新界定,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在活动中的交往。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被师生互教互学所替代。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合作体”,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新的教学目标观。

传统教学重视对“经”的传授,只重视知识获得的多少,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目标上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现代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3.新的教学评价观。在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结果、重视结论,忽视过程,让学生背“标准答案”。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历一个(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和机械记忆现成的答案,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给学生提出各种疑问和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4.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新课程改革响亮喊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④现代教育“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完人教育’。所谓完人教育,是指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⑤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人的培养与动态生成过程,是学生生命潜能中各种素质和能力得以彰显、逐步发展的过程。

(三)教师技能素质的新要求

综合课程的开设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的教师教育多年来沿用学科一一对应的模式培养教师,什么专业毕业的教师,到中小学就教什么学科,结果造成教师素质结构单一。新的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⑥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来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有若干学科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这种三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现了学生学习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横向整合和纵向深化。由于新课程结构的巨大变化,就要求教师改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现在培养的准教师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吗?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课程是国家制定,教师在对待课程的使用中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三级管理模式”,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是设计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可进行三部分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一是校内的,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我们的准教师具有这种课程开发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吗?

(四)教学方式的嬗变

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学法依据教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后面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教”怎样才能促进“学”,“教”怎样更好地为“学”服务。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三是学生由传承学习转向创新学习;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准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式吗?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吗?

三、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大学的教师教育主动出击也好,被动适应也罢,一定要变。只有建立起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一)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强化教师教育理念

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是高校教师教育的永恒课题。这是因为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培养,就要回到基础教育的“主战场”,他们是否适应“主战场”的需要,这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研究基础教育状况。大学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现在高校有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所,其职责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和服务,这是对的,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有教师教育培养任务的高校,又有多少学校设有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总体来看,屈指可数。有的尽管是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但他们是否真正从事基础教育研究,是否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每年给学校领导提供多少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报告,对学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多少方案。真是不堪回首!

二是现在的大学在办教师教育时,有“游离”教师教育主题的嫌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的高校经历了一个合并、整合的大发展时期。目前独立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体系基本不存在。新组建的综合性大学由于一些师范院校参与合并,并保留了教师教育专业,设有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但这些学校主要精力不在教师教育上,在追逐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下,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原先以独立师范大学为校名的大学,也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不断扩充非教师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也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大学的教师教育要改革,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校要强化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对举办教师教育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改革。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而言,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通盘考虑;特色课程(或称专业化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不能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

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思路是:找准逻辑起点,依托教师职业劳动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对准教师教育专业化。

关于教师的素质结构,可能存在三种层面的知识技能。即“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实际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是事实层面分析的结果;“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是逻辑层面分析的结果;“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是价值层面的要求。当然,三者的完美结合是最理想的,但又是不易实现的。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事实层面――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这是建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只能从教师的职业劳动性质和任务来确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育人为核心”的复杂性的脑力劳动。从劳动过程构成要素来看,必备要素是劳动者(教师)、劳动对象(学生)、劳动材料(教育内容)和劳动手段与方法。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借助一定手段与方法,把劳动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劳动对象(学生)占有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适应职业劳动需要的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自身素养知识、劳动材料知识、劳动对象知识和劳动过程中需要的手段与方法知识。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缺少其一,其劳动过程便无法进行。所以,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教师自身知识。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心理素质、行为准则、政治思想品质等。这种模块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开设学习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课等来实现的。

劳动对象知识。主要是“学生学知识”(对应教师学,也应建立学生学)。具体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和学习辅导知识与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要靠“学生学”课程的开设与学习来完成。

劳动材料知识。主要是完成工作任务、落实教学内容、达到教育目的的知识与技能。此部分模块知识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在今天强化“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时代,这部分知识如何通过整合,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手段与方法的知识。主要包括课程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技能、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策略知识技能、现代教学媒体使用与开发的知识技能等。此种模块知识技能主要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课程知识,这些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工具”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色课程。

(三)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准教师的素质与技能

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合格的教师,合格教师是“能教学”“会教学”。为此,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首先,要重新审视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培养“教学能力型”教师是我们的新任务。其次,强化教学方法的变革。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主动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学能力和现代教学技能。积极开展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研究;进行合作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从事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中,积累经验,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和教学基本功,为将来“入职”做好准备。

(四)强化教学实践,与中小学建立互动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是大学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中小学的实际。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没能遵循生态学上的“协调稳定”律,教师教育改革尚未完全走上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应对新课程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要主动“下嫁”,经常深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在这方面,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实践环节。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为4~6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从教师教育培养规律来看,这种短时间、集中式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再加上这些年高校的扩招,每年实习的学生特别多,许多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造成学生的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没有落实,做教师的基本功缺乏锻炼,毕业后走向讲台不能尽快胜任工作。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教学实习对教师教育的价值,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化,就要像医科大学培养医生那样,实践环节要加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教师“能教学”“会教学”,这是与教学实践分不开的。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注释: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7

1.学校特色定位是教育国际化的形势需要

世界各先进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美国高中生在暑假大都参加工作,做义工、做小时工、做实习生。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为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英国家庭鼓励学生假期到其他国家的学生家庭互换居住、旅游、学习当地语言。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颇多曲折,经验相当丰富,教训相当深刻。第一阶段(1949—1979年),发扬传统经验,亦存在经验的误用;第二阶段新时期,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推进,普通教育追求升学率的加剧,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受到冷落。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明确表述,使我们更加明晰了我国实践与研究的明显不足:主要关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不够;主要关注走出校门和课程建构的形式,忽略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研究;普通高中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实践几乎处于冷落状态。我校一直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办学思想,并在实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优良传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分校和学农基地,校园内开辟“菜园”,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北京日报》专题报道了此经验,全国除台湾和外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团到我校参观学习。七八十年代学校开办“力达塑料厂”,成为本县唯一盈利的县级企业,每周必有班级到校办厂学工,每学期安排一周固定学工时间,并写进课表。新时期校办厂关闭,取消了固定学工时间,但德育处积极探索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出版了《学生社会实践论文集》三册。2000年起学校开设选修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新课程推行后“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在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专项探究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2.把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课程大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融合于新课程的尝试,并做到了“进课表”,试图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各个学科整合,探索“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的路子,我们在困惑、反思、学习、求索中得出:密云二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反思新课程的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规划自己的发展定位———重新审视学校校训“厚德博学、善思笃行”,强调知行合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挖掘学校特色内涵,将其学校办学理念定位在“创新践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优势进一步发展,克服学生发展的劣势,使学校走在全市同类校的前列。

特色学校的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思路

1.找准突破点

《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发展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内涵。我校突破的重点不是停留在教育服务社会的层面,而是谋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变原有的狭隘的思维、封闭的视野、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多元的学习方式。

2.提出创新践行新思路

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理念属地化、校本化具有全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与属地发展功能定位切合,与家长和学生需求紧密结合,与学校长期发展相吻合。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8

关键词:高职高#恍Ы逃专业;德育特色;建设

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

一、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

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

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

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

二、德育课程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

课程的新陈代谢要以先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要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融合小学文化、小学教师文化和小学儿童文化的校园文化,和小学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德育,要体现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教育性自不待言。综合性不但表现于在跨学科领域实施德育;同时也表现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综合的。途径包括:

(一)直接和间接的教学:是最经常、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要推动跨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小学德育生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做小学教师的兴趣;

(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多姿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反省和内化得到真正的成长。包括便民服铡⑽幕辅导活动、法律宣传活动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暑期文化、科技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环境保护、考察实践、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

(三)课外、校外活动: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外、校外活动;其中,特别借助教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跨学科教学活动机会实施德育;

(四)共青团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六)班主任工作。

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根据德育目标)、生活指导法等。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学会反思和内化,形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德育管理

包括制度、队伍、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

推行民主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精神,采用各种激励和奖惩机制,使所有领导、管理者、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群策群力,整体发展。特别强调联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的力量。在校本文化的支持下,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打破传统的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创新跨学科管理制度以保障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队伍包含学校各层面的领导、管理者和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大学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管理学生的德育。在院系层面建立跨学科学系或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建设跨学科德育的基本人力资源。

在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的结合中落实德育,鼓励开发跨学科课程。请小学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比例不低于20%。

强调全员参与德育研究;强调跨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德育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德育教学和质量的提升。

五、德育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德育工作的提高和改进,而不光是德育的实际成绩。请德育施教的所有成员参与德育的评价,包括个人人格品质评价、学科(含跨学科)德育评价、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小学化校园文化评价、实习实训素养评价和专业德育活动评价;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测评手段突出差异性。构建动态、系统的德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15.

[2]中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1.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赵佳丽,罗生全.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7:47-50.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9

【关键词】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要求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因此,高校应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重要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场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研究并探索新形势下的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有利于21世纪人才培养、功能定位明确、设施先进和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的高等农业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显得尤其必要,对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职业培训的需要,提高基地建设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对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机制作一探讨。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过连续多年投入,形成了农业科技园、园林花卉、动物生产与繁殖、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批类型多样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食品工程基地——南昌三康食品厂,通过了国家QS认证,具备配套生产设备,能够承担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科研中试和人员培训等任务,并为市场提供产品,是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农业科技园拥有大面积的生产实验田和省级作物品种改良基地,坚持教学、科研、示范、生产相结合。生物工程基地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楼和中试楼。中试楼拥有50~1000L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8套及与其配套的下游工程设备和检测设备,不仅满足了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还能进行中型规模的发酵试验。园林与艺术学院的花卉盆景实训基地设有组培室、花卉繁育室、栽培室和盆景园等。技工实习基地配有数控车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等先进的车、铣、刨、磨、钻、焊设备,能够满足教学实习和岗位培训的需要。江西农业大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自建设以来,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的提高,以及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并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指导思想和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对基地主要职能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2)投资来源单一,投入不足,设备配套率低,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形成良性循环;(3)进入基地的教学和科技人员少,安排学生生产劳动和岗位培训较少,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上发挥作用有限;(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外技术服务少,忽视经济效益,基地日常维持经费紧张;(5)缺乏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低。缺乏规范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和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劳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多数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校外基地建设只有建立在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长久稳定。当前,校外基地建设由于多方面原因越来越难,企业积极性不高,校外基地多数为临时和短期的,不稳定,实践教学质量也不高。因此,必须提高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认识,明确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教学环节的基础设施,依托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使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日后的工作岗位。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的窗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坚持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并举,达到二者和谐统一,形成良性循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功能定位与类型

地方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定位是:承担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和相关科学研究、中型试验、岗位培训任务,以及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农科基地还要承担农业科技示范以及青少年素质教育任务,利用学校人才和技术的优势,实现基地设施现代化、品种良种化、栽培规范化、技术先进化、环境园林化,成为展示农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学术水平和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将农科基地建设成为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学试验、科技示范、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基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功能定位要准确,要有所侧重,不能搞大而全或小而全。基地建设要注重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强调专业化和设备的配套性与先进性,提高投资效益,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境专业劳动和岗位培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按照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习和实训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根据其功能定位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生产型基地。生产型基地具有独立法人和经营资格,其建设主体多元化和筹资方式多样化,可由学校、企业或校企联合设置,采用市场化运行机制。生产性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一致、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基地具备生产市场产品的条件。同时,基地还可以承担教学实习、科研中试以及技能培训的任务,承担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成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使基地真正具有生产、教学、科研和培训功能。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基地运行的良性循环。(2)科研中试型基地。以学科的研究基础或优势为基础,建成开放式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功能为科学研究、中型试验、技能培训和对外技术服务。学生参与项目科学研究,以基地为依托,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3)教学实习型基地。主要承担课程教学实习、技能培训和专业劳动,基地具备企业生产的设备、工具、环境,可以模拟生产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任务。

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讨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实现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如何加强基地建设立项和规划论证,明确功能定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何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吸纳学生进入基地生产实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在完成对学生实训任务的同时,如何主动面向市场、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创造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等。

新形势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前提下,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基地的设施能够长期地维护使用和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地方农业高校办学经费的相对紧张等情况,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应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而灵活多样。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篇10

【p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领域;具体目标;问题;建议

2001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今,距开设这门课程已有十余载了,这一课程从出现到繁荣,再到如今的反思与探索,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见解。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研究领域

(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方式,反思不正确的信息,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为展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问题;2.制定计划;3.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4.构建学习成果;5.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6.作品评价。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为每一阶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突出“综合”,又要体现“实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确定研究的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发现及探究过程,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亲身经历活动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有效从学科知识的学习迈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封闭的教学模式变得开放化,把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容乐观。过去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误认为就是单纯的劳动,忽视了技术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与其他三个领域相整合,渐渐改变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其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如今,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涵和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多元评价能够很好地诠释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丰富学习方式,摆脱传统教育一味灌输的不良方式,让综合实践课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组织学习内容,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如:选择让学生心动的综合实践主题,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前便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真正地热爱学习,使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经历来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由衷地喜欢这一学科。

(二)综合实践要与德育相结合

综合实践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普遍缺少合作探究意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并且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德育课程多处于枯燥说教阶段,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率不高。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有效整合,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前提,密切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在综合技能的运用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将德育工作有意识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强其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综合实践课与德育课的双赢。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达成共识,共同支持,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集合则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教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家长则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做到和谐统一,学生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虽推行十余载,但至今仍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虽实施多年,但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将其转换为实践课,并未真正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仍旧处于书面化的传授模式,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教师受固有课程模式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

由于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不能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导致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处于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Q问题的乐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认识不断转变、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大部分家长并非这样认为。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无足轻重的一门课,语文、数学等科目才应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他们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并未认识到该课程的研究意义。

四、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具有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校只有健全制度,才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转换教师角色,摆脱传统教学禁锢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在活动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更新观念,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单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家长要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成为教师的好帮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者,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全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正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积极改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邦清.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与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16(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