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5:09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1

1壅水建筑主要分类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壅水建筑物是首部枢纽中挡水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一般将仅用以抬高水位的、高度不大的闸、坝等挡水建筑成为壅水建筑物。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利壅水建筑主要分为壅水闸、壅水坝,以及临时的壅水围堰三种建筑。在此处研究中我们主要以前两种壅水建筑为研究内容。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设计中可选用的壅水建筑包括了溢流坝、翻板闸和橡胶坝三类建筑类型进行选择。在实际的水利设施应用中,这三类建筑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溢流坝在实际的使用中堰顶高程较高,但是在壅水过程中,遇到大型洪涝灾害时因溢流坝缺乏闸门调节,容易造成首部枢纽上游水位过高,引发事故的出现。其次,是在水利河道中修建翻板闸,进行水利工程的水位控制以及泄流工作。其在泄洪过程中较为方便,但是由于其控制闸门较多其控制过程较为复杂。最后,在当前的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橡胶坝建筑的使用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建筑类型。使用过程较为灵活,操作方便,同时建筑较美观,是较为先进的壅水建筑类型。

2壅水建筑设计特点研究

在实际的壅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建设设计质量是我们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研究中,其建筑设计要点包括了以下四点。

2.1结合自然环境与应力计算结果做好建筑体型设计

在水利壅水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的体型设计是我们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工程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设计中应力计算的结果两个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工程所属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壅水建筑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自然环境对于建筑体型设计的影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所属的自然环境包括了气候条件、建筑的地基特点等多种因素。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壅水建设的体型有着重要影响。如在水流冲击较大的壅水建筑设计中,就需要选择流线型的建筑体型避免水流冲击对于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建筑物应力的影响。在壅水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利用应力计算的结果做好建筑体型设计的参考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应力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如在翻板闸的设计计算过程中,我们以《水闸设计规范》(nB/t35023-2014)中的计算公式开展设计计算工作,为壅水工程设计的开展提供设计支持,是较为重要的设计工作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影响建筑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了建筑地基地质特点、壅水建筑与其他建筑布局等部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2.2以建筑物作用与实践使用情况做好挡水结构设计

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其挡水作用的实现是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因素,所以做好建筑挡水结构的设计,是我们壅水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的作用以及实践的使用情况两项内容。在水利水电工作的壅水建筑应用中,其作用包括了升高水位、控制水位等不同的作用,所以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结构。而在使用情况的要求下,我们应根据壅水建筑遇到的使用清理,如自然情况、电力发电要求等,进行实践分析选用挡水结构设计。如在某水电站首部枢纽设计中,因其位于南方地区雨季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因而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我们既要抬高水位进行发电工作,又要避免因夏季汛期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避免采用溢流坝结构建设壅水建筑,而采用了橡胶坝结构进行设计,降低洪涝灾害对水利工程安全的影响。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较为特殊的设计因素。如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水利设施的环保问题,避免因为壅水建筑的进行,对水利设施下游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环保因素的考虑,是我们水利设施建设中可发展战略提出的新型影响因素。

2.3为确保挡水建筑整体质量,做好建筑控温设计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温度控制的影响对于建筑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因为全年气候温差较大,所以其温缩现象对于对壅水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在水利工程应用中冬季温度较低就容易造成建筑温度载荷应力的增加,进而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所以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做好建筑温度控制的设计降低温度对于建筑质量影响,是我们设计工作中注意的主要问题。在设计中,为了降低温度变化对壅水建筑质量影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设计工作。一是在设计中做好保温设计。在壅水建筑设计中,为了降低温度因素对于建设质量影响,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对于重点部位(缩涨应力点、结构支撑点等)进行保温设计,避免因温度影响造成的应力问题出现。二是利用补充机制降低温度应力影响。在壅水建筑设计中,为了避免应力问题影响建筑质量,我们在设计中需要进行补偿设计工作,降低温度应力的影响。如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温度应力较为集中的结构点,我们采用振动结构模式消除应力,就是很好的设计方法。

2.4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建筑物防渗设计

在水利水电工程首部枢纽的建设过程中,降低壅水建筑的渗漏性,是我们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技术因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为了提高水利的质量需要按照建筑设计标准做好建筑物的防渗设计工作。这里所指的设计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规范标准。在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国家有着不同要求的建筑规范,如《橡胶坝建设规范》、《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规范要求中对于建筑的防渗设计都有着较为明晰的规范内容。在建筑设计中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设计工作,是我们做好防渗设计的重要保证方式。二是按照设计方案标准开展防渗设计。在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为确实按照施工实际情况执行建筑设计规范,就需要在地质勘测、实验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制定设计方案,指导具体设计工作。其中对于建筑防渗数据,设计方案通过数据计算的方式,会得出详细的设计数据,对设计工作进行标准化的指导。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设计,保证防渗要求的实现。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主要问题就是安全施工生产,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应该建立以预防为主体的施工理念。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开展需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的辨析能力,及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状况,优化辨析方式创新施工技术,这样能够对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重大危险的发生。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种类较为繁多,涉及到的方面较广。主要有气象灾害、火灾、车辆伤害、机械故障灯。危险源是潜在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进行必要的分类。这样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避免类似危险的发生。第一类危险源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能量。例如,设备、化工装置、压力容器等出现的爆炸等。为了能够控制第一类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措施强化对危险物品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由于工作疏忽等造成的不安全隐患。主要是人、物、环境等。人为失误是较为常见的第二类危险源,人为行动出现的偏离预期将不能够达到目的。对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需要强化安全管理,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标准进行。统一指挥,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强化材料管理控制,避免周围环境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方法

2.1对出现危险源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水利输电工程施工出现重大危险源要对类似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审核结果、事故记录等进行信息评审,强化合同数据的检查。要充分的认识到辨析危险源的重要性,根据安全施工生产管理要求进行辨析标准进行规定。要全面的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够对导致危险源出现的原因进行说明。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析可以采用交谈的方式进行。利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查,初步将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在派遣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作业状况进行查看。观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充分的了解到职业安全管理标准。查阅相应的数据,并且对现场状况进行记录。通过查阅的方式将会确认之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这样也能够发现危险源。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搜集,咨询相应的专家,也能够获取到危险源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施工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检查相应的安全表格,根据绘制的安全检查表,能够系统的组织专业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辨析。针对危险源的辨析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定出具有严格标准的管理对策。分析危险源可能出现的具体原因,特别是原始数据的搜集,对比原始数据与新数据之间的差异,这样能够预测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的危险源。能够在以前的安全事故中找出相应的规律,根据水利水电施工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辨析方法。

2.2专家调查法与安全检查表法

通过经验丰富的专家召开相应的研讨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进行调查,征询工作人员的意见。也是对危险源进行辨析的方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受到专家水平的限制,会导致危险源辨析存在一定的隐患,不能够全面的反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状况。调查专家由于自身素质的不同,在对于相同的问题上会产生加大的分歧。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将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反馈给专家。并且对专家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较大问题的产生。检查内容以及要求、分类项目、检查后的处理意见等。用√或×,是或者否来做标记,标注好检查的日期,为了更好的落实责任,可以让相关检查人员以及被检查对象进行亲笔签字。

2.3职能部门危险源辨识

职能部门要将危险源的辨析与自身的职责相互联系,这样能够保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危险源的辨析。水利水电工程是主要的管理对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特点,详细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对于存在的漏洞要详细的检查。经过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指数。在经过职能部门对危险源进行汇总,职能部门对危险源的确认将会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不断地提升。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应用价值;建设规模

在对这类工程建筑施工方面进行研究时,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加深对其施工技术及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针对性强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更加科学、高效,丰富其施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概述

为了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效果、高效地完成其作业计划,则需要对相关的施工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1)从施工技术选用、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有效支持,促使其在未来实践中的施工水平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避免影响这类工程建筑应用效果;(2)通过对材料质量状况充分、人员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作业开展更具针对性,保持其良好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状况。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在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施工计划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加以探讨。

2.1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因河道上游来水的影响,会对该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产生潜在威胁,间接地加大了其施工风险,需要施工单位重视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科学应用予以处理。(1)在河道上方修建好围堰,对水流进行科学引导,避免其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促使规定期限内的施工计划能够顺利完成;(2)在运用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施工人员对河道周围的地形、水量及施工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施工导流有效性,充分发挥围堰的应用优势,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进而达到其施工水平提升、效果增强的目的,满足这类工程建筑高效施工要求。

2.2防渗加固施工技术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自身情况及施工要求,为了优化其应用过程中的防渗性能,提高该工程建筑基础结构稳定性,则需要注重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1)施工单位在实践中应对水坝、坝体等部位实施灌浆操作,为水坝防渗性能提高提供专业支持,并使其应用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稳固性及耐受力,丰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所需的技术手段;(2)基于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需要重视性能可靠的防渗材料使用,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加固处理工作,促使这类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及应用中的渗漏问题发生率,为其施工风险科学应对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2.3其他方面的施工技术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方面进行探讨时,为了使其施工中有着良好的技术含量及优势,也需要重视这些方面不同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1)施工单位及人员在实践中应对大体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成本经济性要求,全面提高其施工效率,并为该工程建筑结构性能优化、施工作业高效完成等提供有效保障;(2)加强计算机仿真技术使用,在三维空间中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在丰富的地质勘察资料的配合作用下,给予这类工程建筑高效施工中更多的技术支持,促使其在未来实践中的施工技术水平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事业长效发展要求。

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关键要点

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提高其施工资源整合利用效率的过程中,需要落实有效的管理工作,明确其关键要点进行科学应对。

3.1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从制度层面入手,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作业顺利完成及效果增强提供科学保障,避免出现施工资源浪费现象。(1)重视精细化管理及创新理念的合理运用,将它们渗透在施工管理机制形成过程中,增强其实用性,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作业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各类资源利用状况良好性;(2)当施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后,可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计划实施更具针对性,降低其施工问题发生的概率,并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全面提升该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满足其科学管理要求。同时,需要对管理机制作用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效果是否显著进行科学评估,获取利用价值大的评估结果,从而为其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

3.2优化施工管理方式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要求及现场情况,为了使其管理计划实施中能够得到技术支持,则需要对施工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进行充分考虑。(1)加强精细化管理方式使用,合理设置施工管理流程,细化其管理工作内容,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丰富所需的管理方式;(2)结合信息化时代的形势变化及发展要求,提高信息化管理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实践中的利用效率,为其施工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支持,进而提升这类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其管理计划实施效果。同时,应对信息化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方式配合作用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为水利水电事业的更好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体现出施工管理在其工程建筑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3.3其他方面的管理关键要点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研究,也需要明确相关的关键要点:(1)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完善其检查及评估工作机制,处理好存在质量缺陷的施工材料,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及应用中的质量可靠性要求;(2)重视对施工管理机制、施工管理方式等要素的引入及整合利用,健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为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从而达到该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目标实现及整体水平提升的目的;(3)开展好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并将激励与责任机制实施到位,实现对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科学培养,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专业性,全面提升其专业化管理水平,避免人员影响对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效果、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升途径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其核心所在,直接关系到整体质量,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在发展中存在很多类型的问题,直接影响设计成果,因此在后续设计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具体设计指导工作,按照要求进行落实。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发挥现有管理体系的作用,保证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原则

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无法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甚至会出现其他类型的问题,以下将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原则分析。1.1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后。现代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人工景观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后续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分布因素等,在工程设计中融合自然景观,使其符合人工设计要求。针对和后续设计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发挥现有设计体系的最大化作用,势必增加景观设计难度。1.2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秉承全面发展的原则缓和宗旨,缓和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同的是,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再局限于水资源的利用,更注重的是发挥旅游、生态的综合性作用。在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阶段要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1]。1.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原则,在整个利用阶段必须保证工程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原则进行设计,此外设计者要充分将情感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做到人和自热的有效统一,创造出高品质的水利水电工程景观。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设计阶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问题,针对具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施阶段要提前对问题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分析,进而确定完善的提升途径。以下将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1设计单位人员问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设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会产生影响,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可知,如果出现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和设计人员自身存在联系。根据现有设计方案和具体要求可知,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发挥现有设计体系的最大化作用,能降低质量问题。然而设计者为了达到某种经济效益,放弃了对实际情况的考量,为质量问题埋下隐患。2.2缺乏质量设计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对工程监督和管理有严格的要求,在管理工作上如果存在疏忽的问题,则会导致质量问题随之出现。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匮乏,在施工方面如果缺少妥善的管理和监督,会导致责任机制无法落实,甚至出现施工难度大的现象。在质量设计和管理中,工作人员意识差,会增加施工安全隐患[2]。2.3设计内容不全面。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可能会存在很多类型的问题,为后续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如果设计人员对整个过程缺少了解,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亲临现场,实地勘察后进行预设。但是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规划设计不到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在施工前会利用招标方式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单位施工,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招标形式上存在问题,进而会出现招标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出现虚假招标,导致招标工作流于形式。2.4前期规划不合理。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前期工程设计规划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做好前期规划和设计工作,则很可能在施工阶段存在部分问题,直接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甚至导致工期延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对管理机制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设计阶段存在部分问题,受到管理体系的限制,会导致现有方案不完善。部分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工程责任形同虚设,甚至缺乏实际意义,给施工带来额外影响。从工程规划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来看,如果存在施工质量不佳,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等现象,都直接对工程造成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途径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具体设计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工程设计工作,按照具体要求实施。以下将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3.1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计效果,在后续设计阶段,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想提升水利水电设计质量,要从设计现状入手,对各类措施分析后实施。首先要不断提升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工作阶段能有良好的态度,用一份置业新对待工作。同时做好认知度培养工作,使其了解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中能怀有责任感。设计部门要不断吸纳新鲜血液,适当的引进新的人才,让他们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辅助做好设计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做好现有任务,才能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在技术人才的带领下,设计团队的整体水平提升,加大对设计者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在学习中提升设计水平,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接受新知识,进而将其灵活应用到设计工作中去。如果设计阶段存在相关问题,将责任细化后,对于设计阶段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明确分工后操作,做到统筹兼顾,进而实现定期考核[3]。3.2严把质量关。工程的根本就是质量问题,追求速度忽视质量不罕见,对整体设计有严格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强度监督环节,每个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具有特殊性,施工设计者在后续设计阶段不能照抄其他设计方案,可以间接现有设计理念,表明设计重点,将设计重要性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充分体现。如何做好质量设计工作成为当前工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水利水电方案进行对比,实现其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3.3注重水利水电设计生态性。针对现有设计方案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按照已有方案形式实施,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或者其他类型的问题。水资源生态多样性决定了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要设计出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设计流程如图1。3.3.1生态多样化。在后续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从当前设计现状入手,按照具体设计流程和要求实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化预设。3.3.2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水利水电施工对水资源有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对各类因素分析,在后续作业施工阶段,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将水利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设计放在首要位置,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3.4充分利用现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逐渐涌现出好很多技术,如何合理应用现有技术成为重点所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勘察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物理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对结果分析后,结合实际方案进行调整,进而能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各类技术,能够简化工程设计中对于大量数据的分析工作,有效降低数据分析错误率,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点和重点,掌握技术操作流程,实现合理化应用[5]。

4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整个设计阶段,针对具体问题,要按照设计模式要求实施。针对具体施工阶段存在的设计单位人员问题、缺乏质量设计意识、设计内容不全面、前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从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严把质量关、注重水利水电设计生态性、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等方面入手,做好具体设计工作,满足施工要求,进而达到促进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黄光洪姚文智单位:贵州恒河生态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俊.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130~131.

[2]沈宁,陈兆旭.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因素及具体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81.

[3]苗金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门窗,2014(12):480.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

1.2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1.3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4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2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

2.2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6

1、编制要求

根据拉西瓦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原《水电厂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简称6~9类)中的类目设置不能满足工程档案分类的需要。因此,为能准确的反映工程科技活动,管理工程档案,以“类别划分明确,分类层次清楚、类别设置灵活、适应计算机管理,能够准确地反映本工程的性质和特点。”为编制要求,对类目做了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2、编制过程及分类依据

2.1编制过程

为了使档案分类大纲编制的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达到既贴近施工过程中的收集、方便组卷,同时能满足水电厂在生产运行中的档案管理需要,编制工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针对拉西瓦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的特性;二是根据科技档案管理的原则,进行了科技档案分类大纲的编制工作。

2.2主要依据

根据黄河水电公司科技信息标准化管理目标,使科技档案更好地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行以及未来发展服务,考虑到公伯峡、苏只水电站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科技档案分类大纲基本模式,故将《拉西瓦水电站科技档案分类大纲》中的档号结构形式确定为“目录号(代号)+分类号(一)+分类号(二)+案卷号”。

3、档号组成说明

依照拉西瓦水电站工程档案分类的需要,科技档案号由目录号和分类号(一)、分类号(二)搭配与案卷号一并组成,各号之间用“―”分隔。

档号结构形式:4段16位,用0~9标识。

目录号(代号)+分类号(一)+分类号(二)+案卷号

既1021―0000-0000-0000

案卷号

分类号(二)

分类号(一)

目录号(代号)

4、各大类档案号形式

4.16大类:产品(生产)类

档号为:1021+6大类+年度+案卷号

4.27大类:科学技术研究类

档号为:1021+7大类+课题号+案卷号

4.38、9大类:8大类“基本建设类”,9大类“设备仪器类”

例如:8022施工图(按合同标段组卷)

档号为:1021+8022+(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案卷号(四位号均为案卷顺序号)。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环境;勘测

中图分类号:[tV221.2]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

(二)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四)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二、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

(二)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三、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趋势,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时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性错误这样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妙月.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性危险评价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99-100.

[2]王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15.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 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1]

       1.2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2]

       1.3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 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4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 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2 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4]

   2.2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3 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趋势,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时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性错误这样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妙月.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性危险评价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99-100.

[2]王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15.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生态环境的质量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做到双赢。

一、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世界的能源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河航运发达,非常有利于水电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6%,那就意味着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1]所以我国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等,所以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部气候受局部上部气流控制,修建水利设施,会使工程上部空气湿度增加,因而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第一、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肯定会相比原来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会聚积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发的量远远高于原来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时还会改变降水地区分布。积水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相关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而降雨增加,而背风而降雨则减少。”[2]第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对下游河水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对下游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蓄积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从而导致下游水流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态问题。例如,下游的湖泊会因此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会下降;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的航运,养殖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河水自净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第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局部水域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流动状态,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泥沙大量沉积后,水质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水量上涨后会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盐类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长。水库蓄水后,也就切断了泅游性鱼类的泅游通道,这势必会导致该种鱼类的死亡,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退化。第四、对土壤的影响。在浸没的地方,空气流通差,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现沼泽化,过于涝的土壤使动植物难以存活。第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疾病直径或间接来源于水体污染。其次,水位上涨后,可能会对某些景观古迹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产生人口迁移,对迁移人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

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原来的状态,使原本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我想大部分不利影响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设施能否带来高质量的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是一个水利设施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深刻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工程的要求,不仅要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对水利工作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标准评价体系。修改评价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评估;进一步完善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力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我们收获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由于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技术薄弱,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我国无法建立庞大的环境监测系统,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还是可行的。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水力发电、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3]必须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预警,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必须迈出的一步。综上所述,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欢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华,何家华.浅谈水利工程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J].民营科技,2010.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正军,汉族,46岁,工程师

可持续发展是维持人类社会对于经济发展和自然界关系的一个界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兴建水利水电工程。这使得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对于自然界的土壤、水质、空气等产生严重的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失衡。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索取造成的资源与能源的大量浪费,也将是对人类本身生存的巨大考验,这都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类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追求,然而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成为水电建设甚至于整个水利事业发展的阻碍。所以,水利水电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必须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并对于其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一.水利水电的建设对于环境各方面的影响

1.对气候及水文的影响

水库及灌溉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体和湿地面积增大,也就导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增大,降雨地区发生改变。陆面大面积变为水面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还破坏了天然河流水文的特征,大坝的兴建也导致上流的水流速度减慢,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体的密度及水质的变化也导致了河道下流鱼类的繁殖条件发生改变。

2.对水体和鱼类的影响

水体在兴建的水库中停留后,存储的水体水温可能会升高使得水质发生一定的变化,进一步会引发水污染。随着水库存水量的增多,水平面升高,水体蒸发量增加进而导致水汽和水雾的生成,对于航运有一定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水循环速度减慢,水汽交换速度降低,也使得污染物扩散迁徙的能力削弱就会导致当地区的水质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改变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水库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饵料,降低鱼的产量。当高坝泄洪时,水流中含的氮氧量过于饱和,幼鱼死亡率大幅提高。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一方面对农田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通过水库的建设使得农田免于受到水体的淹没和冲刷,通过拦截和对地表径流的拦截,减少了农田土地表面土壤和养分的流失,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冲刷了下游的平原地区的肥沃淤泥,土壤的肥沃程度下降,农作物产率降低。输水渠道的渗漏也会导致地下水平面的抬高,造成周围地区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恶化,产率降低。河道下游淤泥大量存在,不仅会造成的水库蓄水量的减少,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严重影响着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移民安置问题,对于工程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的兴建需要占用庞大的面积,使得一部分居民不得不搬迁,移民总数超过110万。将三峡库区靠后的部分农村居民远迁到库区外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很多工矿企业将实行破产或关闭。根据资料,三峡库区原1599工矿企业有1013实行了破产或关闭。

二、减少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

(一)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过去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是按照流域阶梯式的开发,追求的是高效的开发率从而忽视了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在流域的综合规划中统筹兼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环境保护胃前提,最大化的进行工程发面的改进,做到环境和工程冲突的最小化,而不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忽略环境保护这个重要问题。在设计、施工、调整和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冲突问题,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知识的宣传,增加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提高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知。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对当今社会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环境保护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人类共同的维持和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环境保护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问题,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环境的法律机制,从法律的高度来制约工程设计及建设单位,使得工程建设的同时能够真正的以环境保护胃大前提和根本的切入点。在法律中应该对于各种使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影响的个人及单位以惩罚,也对于各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这样才能让工程在建设前得到完善而不是对环境破坏后进行弥补。

(三)因地制宜的确定水利水电建设的项目

过去水利水电按照流域阶梯的开发模式,追求的是100%的开发率和利益的最大化。但也增加了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为了社会稳定和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在工程规划时应采用因地制宜的政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期应对当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选择最适当的开发项目,节约工程的费用流失也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做到统筹兼顾,可以达到开发的最大化。对于移民众多、耕地众多、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路段,可以考虑放弃部分该地区的开发。参照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的平均开发率在百分之七八十之间也是可行的。

(四)制定完善可行的移民政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实施不可避免的会与人们的居住冲突,从而就会有众多的移民。移民政策的完善不仅会使环境得到保护,最大化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移民政策,保证移民的合法利益。各部门只有切实的保护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保证和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可以鼓励移民参与到水电的开发工程中来,移民可以利用土地、房屋的产权作为股权,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与工程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方的利益共同化,保证移民能够长期享受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水利水电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统筹兼顾,考虑到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潜在影响,水利水电的建设中必须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最大化降低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水电工程作用的最大化,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造福人民生活。

参看文献

[1]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01:56-58.

[2]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0:125-126.

[3]谢育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3,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