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2:03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精准营销;社交媒体;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65-02

近几年,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除了其简单的交流、沟通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已经将社交媒体视为企业在营销中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企业、品牌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上的优势并通过社交媒体来收集不同受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而确立自身品牌的精准营销目标和策略。本文立足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大背景,对商家、品牌如何进行精准营销进行简要剖析,同时学习与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展开分析研究。

一、精准营销的兴起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当今营销的关键,如何做到精准,这是系统化流程,有的企业会通过品牌联播等营销做好相应企业营销分析,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人群定位分析,最主要的是需要充分挖掘企业产品所具有的诉求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时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突破传统营销定位只能定性的局限;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保持与顾客长期沟通等措施,建立企业的忠实受众群。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潜在受众群体和市场中,使企业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完成企业的既定营销目标。

1.网络精准营销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全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移,然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爆炸的问题。在互联网里,我们面临的、可获取的信息(如商品、资讯等)成指数式增长,如何在这些巨大的信息数据中快速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网络精准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2.网络精准营销的手段。运用个性化技术的手段(如网站站内推荐系统),帮助用户从这些网络过量的信息里面筛出他所需要的信息,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电子商务网站、媒体资讯类网站、社区都逐渐引进站内个性化推荐这种手段,进行精准营销了。

二、社交媒体营销发展格局

1.社交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社交媒体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让受众有更多机会去参与双向沟通与互动,社交媒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大的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使更多的普通人、平凡人成为传播者,成为信息的者,许多受众满足于传受两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参与性极强。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连通性和交流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社交媒体除了沟通交流功能之外,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渐渐成为了诸多企业、商家作为自身营销手段的首要选择。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来进行营销、销售,维护公共关系,开拓客户服务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口碑营销、品牌营销等概都基本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进行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注重受众的使用效果,目标受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分享对品牌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与自己相关的社交媒体圈里的用户,众多企业也正是利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优势来进行品牌的推销,形成自己的品牌口碑,达到营销的目的。

2.社交媒体的营销现状。随着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并且受制于环境和发展期较短等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我们所处的营销现状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广告主的试探性。各种各样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予了广告主新的尝试机会,广告主们开始对社交媒体加大投资,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并且不断扩张自身的广告辐射范围,做到营销最大化。(2)在线模式不够成熟。对于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的当前社会里,其也有着自身的不足,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同质化的社交媒体数不胜数,大多数新的社媒往往都是效仿,并未有创新;其次,社交媒体的板块设置混乱,导致很多功能没有发挥特有的作用,板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3)效果不佳。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最致命的,也是影响较为明显的。由于传播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传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这要求传播者要对市场进行细化,收集正确的客户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到自身的潜在受众市场进行精准营销。(4)方式单一。商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一味去以营销为中心,缺乏整合意识,出现了混乱、碎片化的现象,应该集中力量将去利用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着力与受众构建稳定的往来关系,并且努力维系与受众建立起来的关系,让受众感觉到重视,培养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社交媒体的精准营销优势

社交媒体是一种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综合渠道。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则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用户量身打造各种营销策略,精准营销主要体现在“精准”两个字上,真正了解和分析用户的真实的行为以及真实需求,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精准营销,其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

1.高介入度。社交媒体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媒体由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体变为了行为媒体,拉近了与消费者行为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广告的转化率,使得受众在精准营销过程中的介入度由低到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受众切身感受了参与营销的过程,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意识。

2.受众定位清晰。便于实现精准营销,基于数据、cookies、路由器等对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商家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针对受众不同的喜好,生产能够满足受众喜好的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明确不同受众的定位,进行归类整合,有助于精准营销的正确施。

3.免费分享。免费分享在社交媒体精准营销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其主体大部分是用户自身,他们在使用过之后,在社交工具中主动分享用过之后感受和印象,对品牌产品加以评价,并为其他用户创造分享点,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去了解和关注,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口碑传播,而口碑传播的效果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符合营销发展趋势。在这个充满营销的时代里,商家应该准确分析市场形势,制定适合市场的战略战术,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改变过去只以商家自身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以4C理论为出发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市场,考虑消费者接触产品的便利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效果尤为关键,社交媒体带给受众的便利性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商家而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利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减少受众接触产品的困难度,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建议

1.受众分析(people)。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于商家来说,对受众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商家可以通过受众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习惯来逐渐确立品牌的目标对象,依据目标对象和媒体受众之间的黏度,决定营销推广中较为恰当的内容,澄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受众建立联系,不间断地对受众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逐步细分、确立准确的受众群体,第一时间掌握满足受众的需求。

2.营销目标分析(objectives)。营销目标对于每个品牌而言都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品牌自身的产品属性,也和受众市场的不同有关,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也影响了受众的品牌选择。商家在确立自身营销目标时候,应该先确立自己的受众群体,了解受众使用社交平台的特点,不同社交平台适合不同的营销目标,商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面对不同市场采用同样的营销目标,那这样下去,商家定会丧失对原有市场的掌控权,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交平台的不同意味着受众的需求就会有所差异,商家要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受众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进行营销目标的确立。

3.技术分析(technology)。技术层面的分析重点是对社交媒体技术进行分析,要求商家不仅要注重对受众和营销目标分析,也要对所用到的社交媒体进行足够的技术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只对使用社交媒体的人进行基数统计,充分了解社交媒体的技术特点,并将自身品牌与其特点相融合,定期更新社交媒体工具,制定适合媒介技术的精准营销战略。

4.营销战略分析(Strategy)。营销战略对于一个商家品牌而言至关重要,营销是否成功取决于商家实施的战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恰当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是否符合发展的趋势。当然,商家应当注意到尽管社交媒体普及面很广,但社交媒体的受众也是部分受众,商家切记不能孤注一掷,放弃了传统的市场平台;社交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依然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导,商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来进行精准营销,仔细剖析精准营销的准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恰当战略,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

在当前社交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都是基于社交媒体进行拓展,而精准营销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整个营销框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恰当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使得营销的精准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纵性。实现精准营销的基础是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是要充分了解客户关键行为和态度,对受众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定位,进而创造更具关联性营销内容,对客户的行为、倾向、意图和喜好越了解,就越容易有效传递关联性信息。同时,作为品牌的传播者也应该明白,和一般的大众营销不同,精准营销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客户关系的学问,其核心不是品牌的打造,而是着力打造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向客户提供中肯的建议以及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潘洪亮.数字传播时代精准传播研究初探[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3.

[2]张丽.社会化媒体营销背景下微信的精准营销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移动互联网 监督模式

约翰·杜尔(JohnDoerr)曾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主要表征就是“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依托web2.0平台,成为区别于传统主流媒体,给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创造并传播内容的新型的媒体形式。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媒体

百度百科关于社会化媒体的界定是至今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个定义。它将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定义为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如博客、微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

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在线媒体,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参与性;公开性;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1。

从信息传播的方式来讲,社会化媒体是用户参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整个过程是互动的。从传播主客体来讲,人人都可以成为主体和客体,他创造了一个媒体和受众之间即时对话的平台而且模糊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从传播的效果来讲,社会化媒体实现了传媒的新的突破和超越,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使之成为最有效力和传播度最高的一种媒体形式。

总之,社会化媒体强调基于“个人”建立关系,然后逐渐延伸至整个社会,使得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更有用户的黏合度和可信度。用户和“关系”是社会化媒体的根本属性,也是对社会化媒体进行管理以及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分析

2.1.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现状

社会化媒体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世界排名前10的网站中,有5个是社会化媒体,尤其以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为代表的网站风靡全球。在我国,根据CnniC第29次报告显示,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2。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截止2012年5月16日就已经超过3亿。而且媒体是微博中最活跃的用户。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2年6月23日,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微博客的媒介机构共计3889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频道、电台栏目等各类媒介形式,分类如下3:

报纸(515家)、杂志(1031家)、电视(1568家)、电台(399家)、通讯社(26家)、媒体网站(230家)、新媒体(120家)。

社会化媒体在全球得到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web2.0技术,实践着社会学心理学家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一个陌生人。从而使是整个社会构建起各种各样的“强联接”和“弱连接”4,实现社会化媒体由传播信息到建立关系的过渡。

2.2社会媒体的功能分析

2.2.1社会化媒体的正功能分析

社会化媒体这种在线的自媒体,通过在人与人之间互动沟通过程中构建的高度自由参与的共享空间来实现信息的星状发散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以媒介为中心的点对点的广播模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与传统媒体一起共同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机制。

利用社会化媒体提供海量的信息和应用与用户进行多频次和全方位的接触,进而进行产品设计意见收集,品牌推广,渠道拓展和营销策略的展开。

社会化媒体尤其是微博在逐渐发展成为公共事务信息,民意收集和意见交流,发表观点甚至处理危机的平台。同时也为诸多的公共服务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有助于电子政务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

社会化媒体还推动公益的发展,中国首届“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公益国际论坛”的举办标志着社会化媒体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公益传播的新的平台。

2.2.2社会化媒体的负功能分析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呈级数式的增长,社会化媒体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和缺陷所造成的负功能逐渐显现。针对这些负功能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进行良好的规范和管理。

(1)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冲击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社会化媒体将不断地减弱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但是由于社会化媒体的渠道众多,有些在专业性和内容的质量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因此会增加人们获取并传播虚假信息的机会。

(2)易产生非理性的舆论导向和内容的劣质化倾向

社会化媒体为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大众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本能的情感反应对信息作出评价和反馈,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易于形成负面情绪的群体性凝聚,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为虚假信息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3)成为引发危机的平台

社会化媒体虽然助力公益的发展,同时也使很多事件第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毒胶囊”等危机的爆发都是以社会化媒体为触发平台的。在奥美公关携手CiC联合的《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中5,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危机分类并指出如何防止危机中的“个体协同”演变成“集体协同”。可见社会化媒体引发的危机已经成为关注点。

2.2.3对社会化媒体进行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3

【摘要】新闻传播论文: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微博研究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摘要:微博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作为一种自媒体在舆论的大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这种新媒体的产生给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新的平台,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对近年来学者对微博这种新媒体的研究分别以关系群体和微博应用功能为导向作出综述。以此为基础,探讨未来社会网络视角下微博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微博;社会网络;群体;应用功能;

微博最先出现于美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微博网站即是成立于2007年的twitter。随着新浪微博的开通,2010年成为国内微博元年。自从微博诞生之日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它做出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的路径不外乎两种,一种侧重于从具体微博的内容上进行分析,另一种侧重于宏观上的整体把握,也即微博用户结构上的研究。而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即是一种整体结构研究。

作为一种新媒体同时也是自媒体,它从博客中来,同时微博又有它自身的传播特点。首先,微博有140个字符的内容限制,这决定了它的短小精致,可读性强;其次,博客主要以网络为媒介而微博主要以手机等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从而微博有它得天独厚的即时性;再次,微博的用户量大面宽,互动频繁,是一种典型的社交网络。

同时,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话语权垄断,并且与传统媒体形成了有效互动,使得广大草根阶层网民的声音也可以传出并得以放大。整体而言,微博与其他媒体平台间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1]

由以上两图可以看出,不管是微博系统中用户之间的相互传播还是微博与其他传统媒体的交互传播,现在社会的信息传播都是通过网状结构进行。因此,通过社会网络视角对微博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社会网络分析在微博研究中的运用主要有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图论法这三种方法。其中,中心性是社会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中心性分析方法占据学者研究的最大比重,而此方法又细分为点度中心性分析、中间中心性分析和接近中心性分析。

更具体的来讲,国内外学者通过社会网络视角对微博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以关系群体为导向,另一条以微博应用功能为导向。

一、关系群体为导向的研究

关系群体为导向的研究把微博应用看作一个整体,并不细致对微博中的应用加以拆分讨论。平亮和宗利永通过“滚雪球”的采样方法对粉丝数超过10万的14个名人微博分别进行了点度、中间和接近中心性分析。他们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微博名人社会网络关联图并且形成结论:即使同是意见领袖,由于他们的中心性不同,权力的形式会有所不同,在微博网络上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解立群、颜清华等研究者选取50位粉丝超过10万的微博名人以及50位粉丝数少于10万的普通人作为样本,编号形成二值矩阵。运用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图论法这三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分析,提出“围观模型”(如图4所示),同时也说明虽然理论上普通人能和名人直接交流,但现实中无法进入微博名人圈子内部,与名人交流的愿望实质上无法实现。

akshayJava等通过对微博中信息源类用户结点的识别,并以用户结点之间联系的双向性为基准,利用图论法将网络社区从微博网络关联中分划表征出来。他们总结出微博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类网络社区,分别称之为:独立网络社区、多结点联结的网络社区以及单结点联结的多网络社区,对应如图5、图6、图7所示。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在独立网络社区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多并分享彼此的经验经历等;而在多结点联结的网络社区和单结点联结的多网络社区中,不同网络社区之间的人们几乎没有情感交流。

二、微博应用功能为导向的研究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8.018

abstractwiththewideapplicationoftheinternet,Chinahasenteredaneweraofmedia,formingawideaudiencein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Universitygraduatestudentsareimportantsocialoutputofhigh-levelpersonnel,whichmedialiteracyisimportantreflectofthefuture's.themedialiteracypromotionofgraduatestudentsishelpfultoimprovethewholesociety'smedialiteracy.inthisresearch,westudythegraduatestudents'presentsituationofmedialiteracyfromfouraspects:thecognition,utilization,judgmentandparticipateofnewmedia,whichisgreatsignificancetocultivatewell-roundedhigh-qualitytalentsandfindtherealisticapproachtoimprovethepublicmedialiteracy.

Keywordsnewmedia;graduatestudents;medialiteracy

1选题背景

如今,媒介素养被视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其内涵已拓展为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认知、利用、判断和创作能力,国内社会对全民媒介素养的关注也愈发重视。①

大学生是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②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生)作为大学生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上层群体,已经初步塑造和形成了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对媒体的理解、判断、运用和创造能力,对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作为社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输出,研究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是对未来全民媒介素养的重要反映,其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媒体素养意识。因此,针对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找到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利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对新媒体的认识情况;(2)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3)对各类媒体信息的甄别情况;(4)参与新媒体创作的情况。调查过程中随机组织100名学生进行问卷作答,包括80名硕士研究生和20名博士研究生,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并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大学研究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3.1研究生对新媒体的认识情况分析

在新媒体视阈下媒介素养的首要要素是就是对新媒体的认知,涉及是否能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新媒体种类的了解等等。为了解研究生对于新媒体的认识,调查问卷中列举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媒体5项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信、网络电视、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报7项新媒体,请被调查者加以区分,统计结果见表1。近1/3的被调查者能完全正确地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能比较好的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错项在4项以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项是将电视和户外媒体理解为新媒体,或者将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理解为传统媒体。之所以区分错误,是被调查者未理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新媒体可以让传播方与接收方产生更多的交流和交集,不再是接收方一味地接受,同时通过新媒体这一媒介,使得信息的传递脱离了时空的概念,接收方可以多渠道随时随地接受和反馈信息。

3.2研究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社区媒体;社交工具;转型

科技发展促使媒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媒体呈现出多样性,网络媒体在实现个性化传播服务的同时,也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网络加剧了信息的增长,面对每天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极为分散。因此,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对于信息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人们日常接触媒介行为模式的改变,令传统媒体开始从以往的大众传播模式向分众传播模式转型。传统媒体不再尝试获取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转而追求获取特定部分人的注意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社区媒体无疑适合当下媒体的发展要求。

一、社区媒体发展面临新机遇

(一)社区媒体发展现状

学界对社区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根植于各中高档社区内、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型媒体。相较于国外,国内对于社区媒体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4年,且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于社区报刊。总的来说,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我国最早的社区报,2001年深圳《南山日报》创刊,开启了社区媒体的首次实践。在早期创办的社区媒体中,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第一批社区报,均以失败告终。除了社区报刊之外,其它形式的社区媒体尝试也在各地相继出现,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北京各大新兴社区依靠互联网搭建的社区网站,江西赣州章贡区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广播站,杭州萧山区由萧山日报社与萧山广电局联合创建的萧山网等。

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目前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社区媒体。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小范围社区正成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之一;广大受众,是独立主体的同时又是社区的一员,社区媒体发展迎来了契机,但面临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社区媒体的发展却后继乏力。现有各种形式的社区媒体,受经营成本、媒介形式、传播主体构成等因素限制,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社区,且数量有限,传播范围难以有效覆盖广大城市社区。我国社区媒体迫切需要快速平稳的发展,以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社区媒体发展迎来新机遇――社交工具

当下,全民社交时代已经到来,这股浪潮在社交工具的使用人数、媒体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均有所体现。社交工具在我国的社会交往过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社交工具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如今,作为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和交换平台,社交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诸如组织、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传播活动中。

随着社交工具相关产品功能和软件应用的完善,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企业、组织机构通过社交工具发声,传播分享信息。此时的社交工具更多的被当作是信息交流的多功能平台,而非单独作为社交工具存在,这为社交工具在传播方面对社区媒体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带来了可能。

对于社区媒体而言,基于用户参与性的社交工具,赋予用户自主生产内容的能力,而这些贴近用户日常生活的内容,也是社区媒体所需要的,这无疑减轻了一部分社区媒体内容生产上的负担。另外,用户参与社区媒体内容的制作,也是凝聚本社区范围内受众,形成身份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接受社区媒体的良好途径。再者,较以往传统媒介形式,社交平台的传播渠道较传统媒体更加快捷,传播形式多样,且社交工具作为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和网络,对社会交往方式进行了革新,拥有更加高效的传受互动效果。这些都是当前形式的社区媒体所缺乏并需要的。

二、社区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社区媒体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证明了社区媒体发展的前景与可行性。但就目前而言,社区媒体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受传统传播思维局限

对于社区媒体的开发和利用,仍旧局限于以往传统媒体思维,难以摆脱大众传播的思维定式。以《巷报》为例,定位为社区报,但是其发行区域却囊括整个东北三省,其本质依旧还是都市报,不过是为了规避竞争,才选择了面向社区的发行策略。但是作为一份社区报纸,它不再有社区报精准化、区域化、针对性强的传播特征。社区媒体注重传播分众化、传播到达率高、内容贴近本社区小范围受众。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社区媒体传播模式,但是一味的参照模仿传统媒体传播模式,对于社区媒体的发展是一种阻碍。

(二)运营依赖相关实体

社区媒体的运营无法彻底摆脱相关实体的支持。社区媒体的运营有别于大众媒体。目前并未出现类似西方国家的传统家族式经营的社区媒体,更多的是由社区组织、机构、大众媒体支持或者共同创建的。这导致了社区媒体的传播主体不清晰,而传播主体的思路和理念直接影响媒体运营。现阶段,我国社区的发展,无论是从社区文化、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等软条件,还是从社区经济发展、社区媒体消费的硬需求来讲,都不太适合独立的社区媒体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目前的社区媒体,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原因。谋求与其它相关实体的合作固然是社区媒体当下发展的途径之一,但是也要避免在传播信息方面受其掣肘,甚至成为其附庸。

(三)内容重服务轻新闻

社区媒体并不等同于社区服务类信息平台。社区媒体是作为媒体存在的,报道新闻是其本职工作,其存在意义是参与社区文化的推动和建设。诚然,强调服务性是社区媒体有别于一般大众媒体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社区媒体的优势所在。但是社区媒体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社区”的概念,而脱离媒体的范畴。社区媒体过于偏重生活服务类信息,而忽视新闻报道,如此只会过犹不及,最终变相发展为类似社区性机构组织的生活服务类平台。

现今社区媒体的整体数量并不多,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大众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社区媒体对社区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媒体的成长,还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市场需求。

三、“新机遇”下社区媒体的发展

社交工具正日益深入作用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受众日常传播交流依赖社交工具,受众表达自我的方式受到社交工具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因社交工具而产生转变。如何利用它,来助推社区媒体的发展呢?

(一)借社区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区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社区媒体的概念,受众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即使有部分受众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也会因为媒介接触习惯、认同感不高、思维方式等原因,选择其它媒体而非社区媒体。对此,时下最受广大受众青睐的社交工具,就成为了社区媒体宣传自己的最好平台。利用拥有广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平台来宣传自身,让广大受众熟悉并了解社区媒体,无疑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此外微博上的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公众号、百度贴吧中的各类贴吧等都证实了借社交平台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可行性。

(二)格局网络化,降低经营成本

社区媒体被视作是将社区内各类信息集中汇总后再进行的网络化传播载体。这里的网络化不是指互联网,而是形成网状的分布格局。我国的社区发展多以小区、街道、片区划分。社区媒体分众化传播,传播内容希望精确投放,到达率高。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社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社区媒体。对此,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一对多传播且覆盖范围较广的媒介形式,虽可以被用作社区媒体载体,但是其投入过大,受传双方互动受限,且不利于分众化传播,因此并不适合被当作社区媒体形式的首选。

基于网络和移动客户端的社交工具,目前无疑适合社区媒体当下的发展的现状。直接使用社交平台,进行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在降低了设备投入以及维护成本的同时,又可以吸引本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媒体,参与内容生产。利用社交平台现有的受众群体,快速扩展社区媒体的受众覆盖范围,再逐步分化出本社区用户或者受众群体,形成最基本的社区网络结点。

(三)参与制助推传受一体化

吸引本社区居民参与、使内容社区化、更加具有亲民性、消除心理隔阂是社区媒体建设的重中之重。有别于其它媒体,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最大的助推就是其高效快捷的互动性。社区媒体可以借助社交平台,吸引本社区内居民参与内容的生产和社区媒体的建设。本社区的居民,无疑是最为了解本社区对于各种信息的需求,这有助于社区媒体内容社区化,贴近受众。此外,传受双方共建的社区媒体,无疑会给受众带来一种身份认同感,可以消除社区媒体与受众在接受心理方面的隔阂。

通过对于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建设的助推作用的分析,我国社区媒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多加注意对以社交工具为首的新媒体的借鉴与运用,以推动社区媒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贾茜、蔡雯.中国社区媒体运行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当代传播,2015(1):14-16.

[2]顾成华.美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新闻界,2013(3):67-70.

[3]付阳阳.中国社区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

[4]侯初初.社区媒体建设研究――社区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如何利用[J].新闻界,2012(8):73-75.

[5]罗自文.论社区媒体的C―3p参与式传播模式[J].新闻界,2014(15):77-80.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6

一、研究背景近些年来,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甚至包括电脑、互联网等各种创新传播科技逐渐在我国城市实现了普及,同时也日渐进入农村家庭。事实上,历来有关创新传播科技在社会系统中的扩散与使用现象备受传播学与社会学学者的关注,创新扩散理论之父everettRogers在其经典的Diffusionofinnovations(4thedition)一书中总结了三千多项有关研究,其中不乏对各年代的新兴传播技术的扩散研究(如1950-60年代的电视机、1970-80年代的录像机和有线电视、1990年代的电脑和移动电话等)。在我国,亦有不少学者采用此理论研究各年代的新媒体如收音机、电话、呼叫器、有线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的扩散(祝建华,1997;Zhu,1999;杨伯溆,2000;金兼斌,2001a;金兼斌,2001b;祝建华、何舟,2002a;Zhu&He,2002b;Zhu&He,2002c;Cheong,2002;周裕琼,2003;李秀珠,2004)。多年来,尽管创新扩散研究者对于创新事物在农村[1]地区的扩散素来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迄今为止,就创新事物和创新观念在我国农村的扩散而言,极少有学者关注到,至于创新传播科技在我国农村扩散情形的实证研究,更是踪迹难觅。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三地农村的问卷调查,考察我国农村居民的创新传播科技[2]采纳状况及其内在机制,为今后创新传播科技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扩散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理论框架“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ofinnovationstheory)所探讨的是创新事物通过特定的渠道、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播扩散开来的过程。对于新科技、新产品的采纳和扩散研究,源于社会学的经典创新扩散模式、即Rogers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此领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该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新科技扩散研究之最重要的理论基础(Zhu&He,2002b;李秀珠,2004)。Rogers模式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注意到呈S型曲线扩散的创新事物,其扩散过程受到该事物之创新特征、采纳者个人特征、传播渠道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Rogers,1995),世界各地的实证研究已反复证明了该模式的普遍适用性。Rogers(1995)认为人们的大众媒体使用对于其认知新事物或者新科技之存在异常重要,尤其是在创新事物的扩散早期;一般来说,早采纳者较之于晚采纳者,其使用的大众媒体种类较为多元,且使用频度亦更高。创新扩散理论对此的解释是,大众媒体在帮助受众知晓创新技术和形成及改变受众对这一创新技术(如创新特征)的主观认识过程了扮演了核心角色;因为就信息扩散言,大众媒体往往是最有效快捷的传播渠道(金兼斌,2000,p.44)。许多实证研究皆表明,人们的创新事物采纳往往与其大众媒体使用水平显著相关(Jeffres&atkin,1996;Leung,1998;Leung&wei,1998;Li,2003;Lin,1998;Rhee&Kim,2004;李秀珠,2004)。如Leung(1998)在研究我国城市居民的新科技采纳时发现,报纸阅读量与新科技采纳的数目显著正相关;Li(2003)在研究台湾人采用电子报纸时也发现,采用的可能性与杂志及电影之使用显著正相关,但与电视的收看显著负相关。这里我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受众对其特定内容或信息的使用,若将媒体上的信息简单划分为娱乐情感和新闻资讯两类,显然,使用新闻资讯内容较多的受众,应更容易形成对创新传播科技的主观认知。有鉴于此,本研究假设如下:假设一:人们对大众媒体的使用(时间和内容),可预测其创新传播科技的采纳。根据Rogers(1995)的观点,任何一个创新事物在特定社会系统中的流传,是一个包括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的动态过程;在这些阶段中,大众媒体和人际传播所发挥的功能不同。Rogers(1995)认为,在认知阶段,大众媒体扮演着核心角色,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交往则是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对此的解释是,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不断消除或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个体对创新采纳不确定性的消除有赖于其所处的传播网络提供信息,包括有关创新的信息和对创新的评价信息,而后者尤其依赖于系统中他人通过人际传播渠道加以传达和提供,特别是对采纳者而言比较重要的人的看法(Rogers,1995,pp.17-19;金兼斌,2000,p.124;p.66)。由于农村居民从大众媒体上所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而其相互交往又颇为便捷,他们的许多关于创新事物的信息和评价应来自于人际交往。我们无意于检验意见领袖或曰变革中介在扩散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人际交往水平(绝对量的大小)对于农村居民创新传播科技采纳的影响。由此我们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二:人们的人际交往程度,可预测其创新传播科技的采纳。根据Rogers(1995)的创新扩散模式,人口变量在创新科技的扩散初期是强有力的预测变项。这一论断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atkin,1993;atkin,1995;Lin,1994;Leung&wei,1998;neuendorfetal.,1998;Li&Yang,2000;李秀珠,2004)。不过,一旦创新的扩散越过了临界大众或社会上50%以上的人口都已采用此一新科技,人口变项便不再具有预测能力(atkin,1993;wei&Leung,1998),因为人口变项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其本身是时间的函数,取决于创新扩散的阶段(金兼斌,2001a,p.99)。一般来说,新科技的采用者比非采用者,年纪较轻、教育程度较高、且收入也较高(atkin,1995)。这里我们还将检验有与人口特征密切相关的“创新精神”(innovativeness)这一变量。Rogers(1995)认为,采用者的个人特质方面仍未得到充分的检视,目前研究最多的个人特质为创新精神;然而,Rogers所谓的创新精神是针对具体创新和具体的扩散环境而言的。本研究采用学者ettlie&o''''Keefe的定义,将创新精神理解为人们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不随具体的创新而变化(金兼斌,2001a,p.102),近来的众多创新采纳研究皆已取这种定义(wei&Leung,1998;Lin,1998;Johnson&Kaye,1998;Li&Yang,2000;金兼斌,2001a)。一般来说,较强的创新精神使得个人喜欢追求新奇特殊的东西,且使个人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或新科技,因而积极接触新事物或新科技,并早于他人采用。假设三:人口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职业和个人创新精神)可预测人们创新传播科技的采纳。图1本研究之理论框架以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基础,我们构建了如图1所示之理论框架。显然,在这一框架之中,我们还假设人口因素通过对媒介使用和人际交往因素的直接影响(假设四与假设五)从而间接影响了其创新传播科技采纳,至于这些影响是否的确存在,我们将在下文根据经验数据予以检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涵盖了多种创新传播科技在我国农村社会的扩散情形,因而我们不能如同经典的扩散模式所强调的,将创新事物的特征作为重要的预测变量予以检验;事实上,这恰恰是本研究的一个独特之处,我们拟在不考虑创新特征的前提下检验独立于具体创新传播科技的人口、交往行为和媒介使用行为因素的“净”的影响力,如此所得出的结论就总体而言对理解今后日新月异的创新传播科技的扩散更有启发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一)抽样方法与结果本研究力图考察的是创新传播科技在我国农村地区的采纳情形及其影响因素,在调查地点的选择上,我们选取典型的中部省份——湖北省的农村地区,并在该省选取了东部的武汉市江夏区、中部的潜江市和西部的枝江市三地的农村地区作为具体的调查区域。本研究的结果不能代表全国,但调查结果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具体思路和相关资料。本研究的抽样总体为湖北省农村地区16-60岁的常住居民。样本资料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而获得。方法是首先将三地市各乡镇按人口多少排队,按照等距原则抽出3个乡镇,从每一抽中的乡镇中随机抽中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再从每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出1个自然村。这样最终抽取的18个自然村和9个居委会的所有居民构成了初始样本。按照自然村每隔5户、居委会每隔10户的等距原则,访问员进入每一被抽中的家庭,访问该家庭中16-60岁成员的最近生日者(lastbirthday)。倘若被调查者当时不在家,访问员被要求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回访,直到调查完成为止。调查于2005年8月1日至20日之间进行。在三地各发放250份共750份问卷,回收72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48份,回收率为96.1%,有效回收率为89.9%。描述统计发现,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5.25岁,标准差为9.26岁,男性为42.3%,女性为56.8%(其余0.9%不祥),64.7%的受访者接受正规教育为9年及以下,70.7%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及以下,34.0%的受访者从事农林牧渔业,12.7%从事工业、手工业和建筑业,18.8%从事个体商业,33.3%为医生、教师、公务员、学生等其他职业(其余1.2%不祥)。与2003年湖北省人口统计年鉴相对照(湖北省统计局,2003),这一抽样结果相当不错;故而在下文的分析中,没有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二)变量的测量创新传播科技采纳。本研究就曾经和正在农村地区使用的较为常见的8种创新传播科技,包括电话、呼叫器、录音机、VCD/DVD、卫星电视或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电脑、互联网络,要求受访者回答自己或者家庭是否曾经或正在使用。若受访者回答为“是”,则编码为“1”,否则为“0”,累积起来的复合值即为受访者创新传播科技采纳之分值(鉴于电脑和互联网比其他科技更能体现受访者的创新传播科技采纳倾向,故在编码过程中将采用这两种科技的得分值予以加权,权数为2)。媒介使用。对于变量“媒介使用”,本研究具体考察农村居民大众媒体的“使用程度”(即使用的绝对时间)和“内容偏好”。访问员在调查过程中询问受访者平均每周在不同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的娱乐情感内容和新闻资讯内容上分别花费的小时数,将两者相加即为受访者的媒介使用程度(绝对时间);将两者做比较则为受访者对于大众媒介的“内容偏好”,若某一受访者在大众媒介情感娱乐内容上所花费的时间超过新闻资讯内容,我们将其编码为0,反之为1。人际交往。用以衡量农村居民人际传播的程度。要求受访者分别就自己和:(1)家人,(2)亲戚、朋友和熟人,(3)所在社区里的人们,(4)社会上其他人相互走动和交往的程度予以评估,亦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测量,由1至5分别代表“从不”、“较少”、“有一些”、“较多”、“非常多”。人口变量。调查中询问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接受正规教育年数)、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职业。此外,本研究采用Lin(1998)所发展出来的量表来测量受访者的创新精神,并将其4个题项缩减为2个:(1)愿意学习新事物,(2)对科技的新近发展很感兴趣。调查之后的分析表明该量表的克隆巴赫a(Cronbach''''salpha)信度值为.79。(三)数据分析方法本调查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13.0整理和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描述受访者创新传播科技采纳、媒介使用和人际交往的整体情形。对于研究假设,主要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multiplehierarchicalregression)予以回答。具体分析方法是,以创新传播科技采纳为因变量,以大众媒介使用、人际交往和人口因素为自变量,依次分组进入回归方程,以检验各个变量对农村居民创新传播科技采纳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7

现如今,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多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步伐。本文在对多媒体技术定义以及特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应用

前言: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信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它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技术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本文探究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1.1基本定义

多媒体技术,即以计算机为载体而进行人机交互作用,信息搜集、整合、加工、处理以及逻辑关系构建的技术。其中,媒体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另一方面是信息存储的载体。本文媒体主要是指信息传递载体,即在计算机平台中,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声音、影像等信息进行数位化处理,并将其置于交互作用的界面中,从而丰富计算机的功能。此技术不仅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创新信息的获取方式。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拓展电脑的应用领域、丰富电脑的功能优势,而且还能加快新型电子产品的发明的使用。

1.2主要特点

首先,交互性。电脑使用者能够在此技术的辅助下,及时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储备,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其次,集成性。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多种技术进行包含,并且最新的硬(软)件技术能够统一集成,进而此技术具有集成性特点。然后,无纸输出性。传统出版易受纸张局限,但是多媒体技术出版不仅能够打破这一限制,而且能够大量存储信息,信息快捷存储。最后,非循序性。即“超文本”功能下信息查询方式简单、查询时间较短,能够有效避免信息冗杂性这一不足。

2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应用方向分析

2.1.1应用于现实生活

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较广,主要包括家庭、艺术、游戏、图书、建筑设计、档案以及通讯等方面。其中,多媒体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率较高,所以游戏爱好者与日俱增。此外,电子设备和手机产品也是多媒体技术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部分企业者的商业利润。

2.1.2应用于教育领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多媒体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是迎合新课改需要的表现。此技术不仅在教学情景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资源丰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远程教育还能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进而有利于促进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教育事业实现真正的变革。此外,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学生在此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影响下能够集中学习注意力,进而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2技术层面分析

2.2.1信息检索技术

使索引系统、信息检索系统、信息自动化获取、数据库以及可视化信息系统等成为应用现实。现如今,信息检索领域中,内容条件下的图像检索已成为相关工作者和工作单位的研究主题。此检索是在可视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包含运动、颜色、位置、大小、形状以及纹理等,在总图像库中查询出与被查询对象相似度极高的图像。此索引功能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检索优势、增强检索能力。

2.2.2信息交互技术

此交互技术指的是,借助动作、语音、视线、书写以及嗅觉等动作通道和人体感觉通道,在数据手套等新型传感技术和全息图像的基础上,通过非精确方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强化人机交互的协调性、优质性以及效率性。其中,多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要目标。

2.2.3数据压缩技术

此技术能够为文件储存、数据加工、数据保密、音频(视频)信号压缩、数据安全应用等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此技术还能在新型网络浪潮中,丰富、完善数据压缩理论,创新数据压缩技术方法,进而促进新型编码技术的形成。

2.2.4动画制作技术

在电脑模拟二维空间中,构建色彩丰富化、样式多元化、纹理清晰化、设计别样化的三维造型,同时,在合理灯光位置以光色的协调下,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动态图像。

结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实际特点和应用远远多于上述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应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还会被赋予新的元素和内容,进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我国社会能够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作者:李艾哲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美琪.浅谈多媒体技术及其用[J].统计与咨询,2013,02:62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8

社交媒体的概念定义

社交媒体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最早出现在一本叫《什么是社会化媒体》[1]的电子书里。作者antonymayfield(2006)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DanielScocco(2009)则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各种形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简称UGC),以及使人们在线交流和分享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集合。同年,RonJones(2009)提出社会化媒体是这样一个类比的在线媒体,人们在这一类在线媒体上谈话、参与、分享、交际和标记。此后,Susanward(2010)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社会化媒体是一种促进沟通的在线媒体,这一点正与传统媒体相反,传统媒体提供内容,但是不允许读者、观众、听众参与内容的创建与发展。同年,andreasKaplan和michaelHaenlein(2010)对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是“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2.0(内容的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国内有学者从信息科学领域、情报学视角和传播学领域对社交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从情报学视角来看,是个体信息空间与公共信息空间互涉的产物;在传播学领域,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w”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王晓光,2008)。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并无确切的翻译与释义,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将社交媒体简单定义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径。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具有着这样一些特征:以对话的形式沟通,而不是独白;参与者是个人,而不是组织;诚实与透明是核心价值;引导人们主动获取,而不是推给他们;分布式结构,而不是集中式(DionHinchcliffe,2007)。

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广泛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年轻人的生活圈子,更一秒也离不开它们。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对智能手机的超前适应性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网站中大学生通过对个人主页的管理,进行“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的自我”。大学生们通过“拟态的我”与“拟态的他”彼此认知、互动并带来心理需求的满足。然而“拟态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实的自我,“社交媒体依赖症”引发的自恋自怜、孤独寂寞、爱慕虚荣、焦虑不安的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社交媒体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渐渐地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面簿,对人们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找来一批年轻人做测试,经过连续两个星期观察他们使用面簿的状况,发现使用频率高的人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也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觉得自己人生糟糕透顶。

根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时时对比”,说的是人们在浏览了亲友或他人在社交媒体的生活动态后,而无时无刻不在比较自身现状和理想状况的行为,一旦发现与自身的真实生活成了强烈对比后,就产生了羡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导致与亲友疏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忧郁症。

此外,有些人“时时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虚拟的人格,就是只表现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虚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使心理产生不安、烦躁等。

instagra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下属的青年健康运动组织YHm,最近分析了该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其心理健康的数据,并抽取了1500名英国14岁至24岁青年对Youtube、twitter、Snapchat、instagram和Facebook这5个社交媒体打分。在英国,超过9成的青少年都会上社交网站,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有焦虑症或忧郁症的比率近25年来上升了70%,有近7成的青少年称,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网络暴力。评分结果显示,Youtube是这些平台中对心理健康影响最积极的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位居第二和第三,Snapchat则排在第四位,而instagram则位列第五位,即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具体原因可能是,以图片为主的社交平台instagram和Snapchat,容易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形象和体型产生焦虑和厌倦等负面情绪。

在报告中,YHm对社交媒体施加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做了具体阐释。比如其会增加其焦虑症和忧郁症的患病率。每六位年轻人中就有一位称自己时常会对生活感到焦虑不安,而全英国有8万儿童及青少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该组织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两个小时以上与青少年糟糕的自我评价或是精神状态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现象被称为“Facebook忧郁症”。YHm还认为,社交平台上的身材形象很容易给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带来负面影响。在调查中,近9成的青春期女孩表示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研究显示,处于青春期或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在浏览了一段时间的Facebook后,在身材和形象管理方面明显比没有浏览的人更加焦虑。

社交媒体另一主要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SnapChat和whatsapp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让网络暴力的言论和图像得以迅速传播。而在Facebook上,青少年被霸凌的概率是其他社交媒体的两倍。虽然每个社交平台都有反对网络暴力的相应政策,但BullyingUK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成的年轻人表示,当网络暴力发生时,有关方面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引起青少年因焦虑而失眠,以及出现缺少自尊、害怕落单等消极心理状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健康也有一些潜在的积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他人保持健康的经验、专业的健康知识,建立、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还能成为青少年寻求情绪支持和社群构建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近7成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痛苦时从社交媒体上得到过帮助。社交媒体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这对其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早在1922年,著名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影响的不仅是人们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知,更包括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认知。网络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社交媒体展示页面(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等)创造出了“另一个自我”,虽然这一自我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并且也会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网络中的自我”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自我,社交媒体中通过各种展示页面呈现的自我是每个个体经过自己的信息过滤之后呈现出来的“拟态的自我”。比如女生都会选择漂亮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社交媒体相册中,每个人都倾向于把好的、完美的一面展现给社交网络中的观众,有意识地隐藏不完美的一面。基于社交媒体中的“拟态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关联和矛盾之处,笔者试图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

“拟态的自我”是基于“真实的自我”之上的自我生产和自我更新,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了普通大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天然的舞台。在社交网站上,年轻人乐于将生活细节等展示在他人面前。在前文的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有79%的同学选择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点滴,在与被调查的大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不少人会将诸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哪条街新开了一家好喝的奶茶店这种生活琐事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中;很多人在吃饭、逛街之前都要先拍张照发到社交网站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并不是无害的,因为过分地自我展示会进一步膨胀其自我意识,在某某餐厅吃顿饭就一定要广而告之,以期得到粉丝和好友的关注,不断更新有关自我的信息,高转发率和高评论率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吸引眼球的指数成为自我肯定的因素,因而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猎奇性、低俗化。日积月累的自我暴露,使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过度膨胀。虚荣、自负、傲慢等性格的弱点被放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室友关系变得不那么融洽,近几年在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室友之间由于一点儿小矛盾而最后酿成大悲剧的例子比比皆是。“90后”本来就是极具自我意识的一代,社交媒体更是膨胀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谦虚谨慎的良好品格却越来越被弱化。

3.社交媒体催生了焦虑心理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9

User-CentricSocialmultimediaComputing

摘要:从用户的角度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在这个框架下,重新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3方面的任务:用户感知的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关键词:社会多媒体计算;以用户为中心;多媒体内容分析;用户建模;用户关系分析

abstract:auser-centricsocialmultimediacomputingframeworkisproposedinthispaper.welookatthreeexampleworksinordertoproposethreefundamentaltasksinuser-centricsocialmultimediacomputing:understandinguser-awaresocialmultimediacontent,modelingonlineactivityofusers,andanalyzingsocialrelationships.

Keywords:socialmultimediacomputing;user-centricanalysis;multimediacontentanalysis;usermodeling;socialrelationshipanalysis

近10年的网络发展见证了社会媒体(Socialmedia)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据统计,每分钟有超过100h的视频被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每个月观看的视频数量超过了60亿小时。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广义的社会媒体涵盖了时下几乎所有流行的web2.0网站和服务,其包括社交网站、图片分享、视频分享、签到网站、微博、博客、实时通讯、社交游戏、虚拟世界、RSS订阅等。

社会媒体具有典型的多媒体特性,大多社会媒体服务都与多媒体数据进行深度交互,如图像分享(Flickr、picasa提供)、视频共享(Youtube、Vimeo、优酷提供)、音频音乐共享(last.fm、ccmixter、FreeSound提供)。此外,一些新兴的社会媒体应用还包括虚拟世界(SecondLife提供)、网络游戏(worldofwarcraft、warHammeronline提供)等新模态数据。多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媒体最主要的分享和交互媒介。Globalwebindex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最活跃的15家社会媒体网站中,有4家专注于多媒体内容分享,其他则为以多媒体内容为重要交互媒介的社交网络服务(SnS)和微博类网站。社会媒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媒体化趋势。如短文本服务twitter增加了对图片和视频分享的支持,并在近日全力推出了短视频分享服务Vine;其在andorid平台上线仅仅一周便排名免费应用(app)榜第4位,上线一个月后外链分享数量就超过instagram。而腾讯推出的语音聊天工具微信,两年内用户突破3亿,已经超越中国第一聊天工具QQ,并有取代短信的趋势。

mornaaman[1]第一次将社会多媒体定义为“支持个体参与、社区形成和社会交互的在线多媒体资源”。从这一定义看出,社会多媒体可简单理解为社会媒体和多媒体的综合体。社会多媒体由3个基本元素构成:多媒体内容、网络用户和社会交互。社会多媒体计算是社会学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跨学科研究[2],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和利用社会交互,将多媒体内容与网络用户连接,以应用于信息服务、网络通信、多媒体娱乐、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对应于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社会多媒体计算包含3个主要任务: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网络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分析。

在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中,网络用户尤为重要。与一般的网络多媒体不同,社会多媒体包含了重要的用户参与,更注重用户间的交互,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贡献者。网络用户是社会媒体中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一定程度上,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和社会交互-用户贡献内容(UGC)促成了社会媒体的发展和社会多媒体内容的繁荣。将网络用户理解为数据感知器,社会多媒体实际是由用户所见、所听、所说、所想组成的。据emC公司统计,平均每个人贡献的社会媒体数据已经接近45GB,而这其中主要是多媒体数据。将个体贡献的社会多媒体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群体智能。如经典的eSp游戏将用户协作完成任务时的知识应用于图像标注和图像分割;最近被Google收购的导航应用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提交的出行时间和路线状况生成实时路况信息。UGC不仅是社会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杂志类社交应用Flipboard将网络用户在各社交网站上贡献的信息根据个体喜好加以定制,并以电子杂志形式输出。其获得了2013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最佳整体移动应用程序奖。据accuStream统计,互联网视频浏览总量中有77.9%聚焦于用户上传视频,专业视频所拥有的浏览量只占22.1%;这一比例在最大的视频分享和浏览网站Youtube上更是达到了悬殊的94%比6%。在教育领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mooC)在2011—2013年经历了10倍的增长,作为远程教育的新形式,为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人们在信息获取时对UGC的偏好甚至还体现在医疗领域,一项来自oRCinternatinal的统计显示,有67%的受调查者曾在网上搜索UGC评论,借此了解和比较所使用的药品。

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贡献者,又是信息的服务对象。社会多媒体有显著的消费化趋势。iUsertracker显示,2013年1月份中国网络用户使用量前4位的网络服务分别是搜索、视频浏览、社交网络和新闻。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网络服务应用,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然而,社会媒体的发展为基于社会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在信息爆炸面前,网络用户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繁多的社会媒体内容里。传统的一对多式的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应用开始探索个性化的一对一式服务。例如,Google搜索利用用户在Google+中的+1行为对搜索结果进行个性化重排序,豆瓣电台分析用户的收听历史和喜好定制专属电台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是准确、及时的用户建模,即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理解用户意图和喜好,从而将最相关的内容推送给最需要的用户。

综上所述可知,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用户既是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又是最终的信息服务对象。本文从用户的角度重新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一般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任务,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下本文重新解读为: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1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

内容理解

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社会多媒体内容的创建、共享、浏览、标注、评论等交互活动中。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交互体现了用户对内容的理解,比如用户对图像的标注反映了图像的语义[3],用户浏览视频过程中的暂停等行为提供了视频的结构信息[4]等。分析这些用户-内容交互为解决多媒体内容理解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们以基于用户标注的图像标注增强为例介绍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

多媒体搜索大致经历了基于多媒体内容、基于周围文本信息、和基于标注信息3个阶段。相比基于内容对视觉特征的依赖、基于周围文本对噪声的敏感,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搜索被认为是最接近语义搜索的。然而,大规模的原始用户标注存在着不准确、不完整和主观模糊等问题,限制了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检索的实际效果[5]。

现有的针对社会标注的分析工作大致可分为自动标注、标注增强、标注到区域等,旨在对原始标注进行处理,去除噪音、补充缺失标注、得到区域层语义等,使其更好地为多媒体内容理解和多媒体检索等任务服务。这些工作解决思路的核心都是利用和分析多媒体文档与标注之间的二元关系。实际上,多媒体分享网站中有3类基本元素:多媒体文档、标注和用户。图1以图像分享网站Flickr为例,展示了图片分享网站的典型生态结构,其中用户作为标注行为的发起者,与图像和标注产生多种交互行为,挖掘用户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原始标注数据,从而提高社会标注分析的效果。

我们提出将用户信息引入社会标注分析[6],利用三阶张量对用户、图像和标注3种因子同时建模,并提出基于排序的多关联因子分析模型(RmtF)用于提取改善的因子表示。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标注数据,有效减少用户原始标注不完整和噪声的影响,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排序的张量重构优化框架,同时利用标注的上下文关系和语义关系来构造训练正样本集和负样本集。另外,为了解决原始标注张量严重稀疏的问题,用户、图片、标注之间的二元相似性被作为平滑约束项加入到优化方程中。张量重构得到图像、标注和用户3个因子矩阵,分别定义了对应实体的隐含子空间。通过对因子矩阵进行空间转换,可以分别得到改善的二元和三元关系,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实际上,所提出的RmtF模型将3种实体有机结合在一个框架下,考虑不同实体之间的异质或同质关系,可以应用到如个性化图片检索(用户-图片)、用户建模(用户-标注)、好友推荐(用户-用户)等问题中。另外,社会媒体网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如描述、评论、评分等,沿着这一工作,另一个有意义的拓展方向是将各种元数据统一到一个新的框架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媒体不同实体的交互,更好地服务于协同搜索和推荐问题。

2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

社会媒体上能直接得到的用户信息非常有限,其准确性和丰富程度不足以用来分析用户兴趣并进行信息服务。一方面,大多数用户没有耐心在注册时将个人信息主动提供给在线服务,这导致了用户注册信息的稀疏性和噪声;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媒体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不愿将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基于Google+上最活跃的20万用户统计发现,只有22.5%的用户提供了个人婚姻状况,而提供年龄信息的用户比例则只有12.4%。然而,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用户丰富的在线活动,如搜索记录、博客、推文、签到记录、评论等,反映了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和兴趣偏向。因而,解决用户信息稀疏和噪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用户建模[7],下面我们介绍如何通过分析Google+用户的网络行为来推断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

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等,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图2显示了基于1亿Google+用户统计的用户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从图2(1)可以看出,年龄小于24岁的用户中多数为单身,且有更大比例为学生;从图2(2)可以看出,男性用户的职业多集中在工程师以及it行业等,而女性用户则有较大比例从事老师、护士等职业。由此可见,用户的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因而,本工作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质来进行用户属性的协同推断。

我们考虑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情感倾向等7种基本用户属性,并根据Google+用户的实际属性分布为每种属性定义了若干类别,如性别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类别,年龄包括青年(小于30岁)和中老年(大于30岁)两个区间等。我们提出的基于关联属性推断的用户建模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基于用户在线行为内容提取多模态的用户特征,包括3种视觉特征:用户上传图片中检测到的人脸、profile图像、创建post中的图像,以及3种文本特征:一元文本特征、语法文本特征、主题语义特征。模型部分包括3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学习为每一种特征训练独立的SVm分类器,然后通过堆SVm[8]将单个SVm分类器的输出进行融合。为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关联隐SVm模型(RLSVm)[9]进行最终的属性推断和关联属性挖掘。基本思路是:当推断一种用户属性(主属性)时,将其他用户属性(辅助属性)作为模型的隐变量,不同的势能函数反映了用户特征向量、主属性和辅助属性两两共生的概率。模型优化的目标是使各种势能函数在观测到的用户数据集上最小(即概率最大)。模型求解采用最大化间隔框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模型参数采用割平面方法获得,进而通过标签的信念传播得到各隐变量的数值。

我们提出的关联隐SVm模型在得到用户属性推断结果的同时,获得了用户各类属性之间的关联强度。通过结合用户属性和属性关联强度,我们设计了基于结构化属性的用户搜索应用,例如可以查找属性同时为“年龄:年轻”、“职业:it”、“情感倾向:积极”的用户。

3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

分析

社会媒体中的用户彼此连接构成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加速了多媒体信息在社会媒体网络的交换和传播。截至2012年10月,Facebook上单个用户的平均好友数已经达到190位,而根据Dunbar’number统计,平均每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好友上限为150。这显示了用户社会关系在社会媒体网站中的重要作用,用户关系分析对于社会多媒体分析和应用至关重要。

社会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包括双向的链接如Linkedin中的“Connect”、Facebook中的“addFriend”,以及单向的链接如twitter中的“Follow”、Flickr中的“Contact”和Youtube中的“Subscribe”。这些社会链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社会网络的动态发展。比如,Linkedin上的同事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的选择,Facebook上的好友则会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喜好。分析和理解这些社会链接可以促生很多重要的应用,如病毒式营销、协同信息检索和推荐[10]。下面我们将以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中的单向社会链接,即影响力关系为例,介绍用户关系分析在社会媒体应用中的作用[11]。

社会影响力分析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如研究影响力是否存在、最大化影响力传播、以及影响用户演化等。基于社会影响力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对搜索者有影响的其他用户的偏好,可以预测搜索者的偏好。影响用户和搜索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两个本质特点:

(1)影响力是连续的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离散二值化的影响关系(即影响与否)不足以描述社会关系的强度。近年,已有工作对连续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12]。

(2)影响关系是主题敏感的

给定一个单向的影响关系网络,真正的影响用户随任务变化而变化。我们用图4中的示例来解释这一点,Bob在Flickr上的联系人(Contact)网络包括3个影响用户:tom、emily和Jason。每个影响用户的右边显示了他们在travel、Fashion和technology3个主题上的特长。假设Bob在为他的蜜月旅行搜索“tahiti”的照片,很显然tom的偏好会对他影响最大;而当Bob搜索“D&GFashionShow”的图片时,他应该更多地借鉴emily的意见。这说明在某些主题上,有些影响用户更为值得信任,即影响力是主题敏感的。目前很少有相关工作对主题敏感的影响力关系进行建模,尤其在社会多媒体领域。

在Flickr中,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为联系人,即潜在的影响用户。除了用户之间显性的单向影响关系链接,还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用户上传的图片和添加的标注信息。图片分享网站上的多模态信息为主题敏感的影响用户挖掘问题同时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我们将多模态的主题敏感影响关系挖掘问题定义如下:输入用户的联系人网络、标注集合和上传图片集合。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多模态概率生成式模型,将图片内容和标注的生成过程反推来进行推断。以用户为节点,用户-影响用户的社会链接为边,模型的输出包括主题空间、节点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敏感的边强度。边的强度对应了主题敏感的影响力数值,而节点的主题分布表示了对应用户的特长。通过挖掘联系人网络中的主题敏感影响用户,可以将其应用到个性化检索问题中。借鉴基于风险最小化的信息检索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检索的通用框架。新提出的框架可以在建模时结合影响用户的偏好和标注的置信度信息。主题敏感的影响关系和用户特长可以直接融合进对查询词和图像文档语言模型(Lm)的拓展中。

4结束语

用户既是基本的社会媒体数据采集单元,又是社会媒体信息服务的最终对象。对应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基本任务,我们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并结合具体研究工作介绍了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3方面的任务。

未来社会多媒体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结合网络空间信息的综合性和便捷性和物理空间的本地性设计应用。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连接二元空间的重要作用。如图5所示,用户相关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连接网络和物理空间。网络-社会-物理空间数据通过事件进行组织,用户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基本研究线索,事件则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主要研究对象。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物理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以基于用户的二元空间事件跟踪为例,物理和网络空间数据通过用户连接,定义事件空间中的一个点;用户彼此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将不同时空的社会网络定义的事件团进行关联,构成在二元空间进行的事件全貌。

参考文献

[1]naamanm.Socialmultimedia:highlightingopportunitiesforsearchandminingofmultimediadatainsocialmediaapplications[J].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2012,56(1):9-34.doi:10.1007/s11042-010-0538-7.

[2]tianYH,SRiVaStaVaJ,HUanGtJ,etal.Contractor:SocialmultimediaComputing[J].ieeeComputer,2010,43(8):27-36.doi:10.1109/mC.2010.188.

[3]ZHaZJ,YanGLJ,meit,etal.VisualQuerySuggestion[C]//proceedingsofthe17th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2009,newYork,nY,USa:aCm,2009:25-24.doi:10.1145/1631272.1631278.

[4]YamamotoD,maSUDat,oHiRaS,etal.VideoSceneannotationBasedonwebSocialactivities[J].ieeemultimedia,2008,15(3):22-32.doi:10.1109/mmUL.2008.67.

[5]LiUD,HUaXS,YanGLJ,etal.tagranking[C]//proceedingsofthe1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orldwideweb,2009,newYork,nY,USa:aCm,2009:351-360.doi:10.1145/1526709.1526757.

[6]SanGJt,XUCS,LiUJ.User-awareimagetagRefinementviaternarySemanticanalysis[J].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2012,14(3):883-895.doi:10.1109/tmm.2012.2188782.

[7]BiB,SHoKoUHim,KoSinSKim,etal.inferringthedemographicsofsearchusers:socialdatameetssearchqueries[C]//proceedingsofthe2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orldwideweb,2013,RepublicandCantonofGeneva,Switzerland,2013:131-140.

[8]woLpeRtDH.Stackedgeneralization[J].neuralnetworks,1992,5(2):241-259.

[9]wanGY,moRiG.adiscriminativelatentmodelofobjectclassesandattributes[C]//proceedingsoftheeCCV,September5-11,2010,Heraklion,Crete,Greece,2010:155-168.doi:10.1007/978-3-642-15555-0_12.

[10]KonStaSi,StatHopoULoSV,JoSeJm.onsocialnetworksandcollaborativerecommendation[C]//proceedingsofthe32ndinternationalaCmSiGiRconferenceo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formation,2009,newYork,nY,USa:aCm,2009:195-202.doi:10.1145/1571941.1571977.

[11]SanGJt,XUCS.Rightbuddymakesthedifference:anearlyexplorationofsocialrelationanalysisinmultimediaapplications[C]//proceedingsofthe20th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2012,newYork,nY,USa:aCm,2012:19-28.doi:10.1145/2393347.2393358.

[12]XianGRJ,neViLLeJ,RoGatim.modelingrelationshipstrengthinonlinesocialnetworks[C]//proceedingsofthe1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orldwideweb,2010,newYork,nY,USa:aCm,2010:981-990.doi:10.1145/1772690.1772790.

作者简介

桑基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多媒体计算、网络数据挖掘等;已30余篇。

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大 学生;新媒介;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肖荣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传播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72;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浙江宁波315211。白金龙,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浙江宁波315211

新媒介是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智能手机、社交网络(SnS)、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都可以算是新媒介。本文侧重探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如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网络搜索引擎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则出现大幅下滑。由此可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正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促进生活形态的改变。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网民构成的重要群体之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与娱乐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那么,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大学生是新媒介的积极使用者,国外有文献专门研究了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多媒体使用与多任务行为,通过实证的手段测量了大学生多媒体使用的程度,并建议以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媒介情景对注意力和传播效果的影响。有的研究者还比较了三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发现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态度、培训与学校支持系统呈正相关,并指出这种关系上,发展中国家的样本研究结果与发达国家的样本结果相一致。有的研究者则从种族、性别和数字鸿沟的角度研究美国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还有诸多研究则集中探讨大学生网络依赖和大学生网瘾现象,指出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者有更低的自尊感和更强的社会剥夺感。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国外的研究者逐渐关注新媒介技术与大学生群体的互动关系,如有的研究者对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中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与在线媒体进行选举决定做了研究,也有研究者探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获取社会资本的作用。

国内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关注新媒介与大学生,如有研究关注新媒介环境与大学生的社会化,呼吁关注新媒介环境下的青少年社会化问题。也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微博使用,并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则从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与满足动机进行探讨,认为由web2.0所催生的一系列社会化软件呈现出参与式的嫌介景观,改变了青少年的传播行为,同时带来一系列传播行为失范和道德失衡。还有研究者集中探讨了新媒介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意义,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新媒介具有赋权现象,新媒介具有场景生产现象,新媒介对于大学生而言已成了一块“移动的自留地”。

从国内外的文献可以看出,新媒介与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与网络上,对当前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纳入一个整体来考虑的系统、有说服力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把新媒介作为一个整体观测维度,探讨青年大学生对新媒介的接触状况,以及新媒介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检视新媒介对当代知识青年的生活形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研究资料。在宁波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出样本和发放问卷。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受过系统调查培训的调查员担任。于2011年11月10日-11月20日在某高校的图书馆和食堂进行拦截式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新媒介接触情况和新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48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其中,男性211人(占43.9%),女性265人(占55.1%);年龄在18岁-20岁之间有156人(占32.4%),21岁-23岁之间有312%人(64.9%)。24岁以上的有13人(占2.7%);年级分布在大一为228人(占47.8%),大二为142人(占29.5%),大三为96人(占20.0%),大四为15人(3.1%);文科类学生为214人(44.5%),理工科类专业学生为267人(占55.5%)。问卷回收后,课题组采用SpSSl9.0版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主要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新媒介接触情况

在新媒介接触方面,首先要了解大学生上网环境,因为上网环境直接影响其新媒介使用状况。在本次调查中,用私人电脑上网有244人(50.7%),一半左右的被调查者选择用私人电脑上网;162人(33.7%)选择用手机上网;选择在网吧上网的人只有35人(7-3%);从以上情况看,绝大多数被调查的青年大学生用私人电脑和手机上网。近年来,私人电脑的大量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应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新媒介接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多青年大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与外部世界链接。

在接触的新媒介中,接触最多的是近年比较流行的微博,共有319人(占66.7%)选择;其次是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选择此选项的有312人(占65.3%);博客为280人(占58.6%)。并且,在接触以上媒体的时候,通过手机接触的有338人(占70.7%)。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微博和社交网站成为当今青年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新媒介类型,而手机上网则成为青年大学生接触新媒介的重要通道。

新兴的微博和社交网站等媒体日益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了青年网民,加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当今青年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此次被调查者中,一天上网时间1小时以内的有77人(占16.0%);1—2小时的有1 15人(23。9%);2-3小时的有99人(占20.6%);3-4小时的有81人(占16.8%);4-5小时的有36人(7.5%);5小时以上的有72人(占15.0%);从以上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一天上网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

在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中,发现最多的是看电视、看电影和聊天均为308人(占64.3%);其次是看新闻233人(占48.6%);再次是学习215人(占44.9%);收集资料为145人(占30.3%);买东西为126人(占26.3%);看小视频为11 1人(占23.2%)。

(二)新媒介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研究以网络为基础新媒介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方面,本次调查用5个层次平衡量表让被调查者回答。在“上课时候会用手机上网吗?”的提问中回答“经常”的占总数的32.8%,回答“偶尔”的占52.2%,“不会”和“完全不会”占总数的9.8%(表2)。由此可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数人上课时候或多或少用手机上网,这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表2)。

在“您会为了上网而逃课吗?”的提问中“经常”占总数的2.1%;“偶尔”占总数的18.3%;“不会”占总数的46.4%;“完全不”占总数的25.6%(表3)。从调查结果看,72%的被调查者不会为了上网而逃课(表3)。

在“您觉得使用网络对您的学习有何影响?”的提问中回答“非常有帮助”的占总数的18.5%;“有点帮助”的占57.6%;“没有帮助”的占4.4%;“妨碍学习”的占1.2%。从以上调查结果看,76.1%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对学习起积极作用。认为网络对学习有不良影响的人非常少,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表4)。

(三)新媒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在“经常上网是否对您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提问中,回答“非常有影响”的占总数的5.9%;“有点影响”的18%;“没有影响”的34%;“完全没有影响”的占24.3%。从以上调查结果看,认为经常上网对自身身体有不良影响占总数的23.9%,而感觉不到不良影响的有58.3%,多数人认为上网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或者没有感觉到有不良影响。

但是,对“经常为了上网而逃课”和“经常上网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经常逃课上网的人群中感觉到网络对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r=170,p

(四)新媒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信息对您的思想(价值观)有没有影响?”的提问中回答“非常有影响”的有8.5%;“有点影响”的有61.3%;“没有影响”的有8.1%;“完全没有影响”的有3_3%。调查说明,网络在不断地对中国青年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而且,对“经常接触的媒体”和“网络对思想的影响”之间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较大(表6)。

(五)新媒介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交网站的普及,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网络社交圈,通过网络社交结识新的朋友、接受新的信息与知识、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在各种社交网站当中,人人网的注册用户最多,有358人(占35.4%);其次是QQ校内网有302人(占30%);再次是开心网有135人(占13.4%);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以上三大社交网站上有自己的社交空间。

“每天登录一次或以上”社交网站的有180 h.(占37.4%);“每周登录一次或以上”的有124人(占25.8%);“每月登录一次或以上”的有102人(占21.2%);从以上结果可知,大多数的大学生经常登录社交网站与自己网络社交圈的朋友进行交流,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

在青年网络行为方面,本研究设计里克特五个层次平衡量表的方式让被访者回答。“您参与过人肉搜索、恶搞表片、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网上言语谩骂或攻击行为吗?”的提问中回答“经常参与”的有33人(占6.9%);“偶尔参与”的有65人(占13.5%);“说不清楚”的有33人(占6.9%);“不参与”的有177人(占36.8%);“完全不参与”的有169人(占35.1);从调查结果看,不怎么参与人恶搞、肉搜索等网络行为的人占总数的72%,绝大多数的学生不参与网络攻击行为(表7)。

(六)新媒介对大学生影响的定量分析

为了更加详细了解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介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用5个层次的平衡量表设计8个提问进行因子分析。8个提问具体内容如下:“您觉得使用网络对您学习有何影响?”回答从“1.非常有帮助”、“2.有点帮助”、“3.说不清楚”、“4.没有帮助”到“5.完全没有”;“您对微博、SnS等新媒介的理解程度?”回答从“1.非常理解”、“2.基本理解”、“3.说不清楚”、“4.不很理解”到“5.完全不理解”;“您有因为使用电脑而逃课吗”回答从“1.经常”、“2.偶尔”、“3.说不清楚”、“4.不会”到“5.完全不会”;“上课时候您会用手机上网吗?”回答从“1.经常”、“2.偶尔”、“3.说不清楚”、“4.不会”到“5:完全不会”;“您了解网络上的‘新兴词汇’(火星文、河蟹等)吗?”回答从“1。完全了解”、“2.不了解”、“3.说不清楚”、“4。有点了解”到“5.非常了解”;“您会通过网络结交新的朋友吗?”回答从“1.完全没有”、“2.基本没有”、“3.说不清楚”、“4.偶尔有”到“5.经常有”;“您对的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信任程度如何?”回答从“1.完全不信任”、“2.不怎么信任”、“3.说不清楚”、“4.有点信任”到“5.非常信任”;“您对网络社交感兴趣吗?”回答从“1.完全不感兴趣”、“2.不怎么感兴趣”、“3.说不清楚”、“4.有点感兴趣”到“5.非常感兴趣”;“您登录社交网站的频率是多少?”回答从“1.完全不登陆”、“2.基本不登陆”、“3.说不清楚”、“4.偶尔登录”到“5.经常登录”。

本研究使用SpSSl9.0进行因子分析,在分析中选择以主成分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以特征值λ>1为因子提取标准。从表8可知满足条件的特征值有三个,可将指标集分为三个主因子。第一主因子在“您对网络社交感兴趣吗”、“您对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信任程度如何?”、“您对通过网络结交新朋友的行为持什么态度?”等三个提问上具有很大载荷,这三个提问的内容反映了参与网络社交活动的多方面,所以将其定义为网络社交行为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在“您觉得使用网络对您学习有何影响?”、“对新媒介的理解程度如何?”、“你了解网络上‘新兴词汇’吗(火星文,河蟹等)?”等三个提问上具有很大的载荷,这三个提问内容反映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知识与掌握新的流行信息的影响,所以将其定义为网络信息功能因子;第三个主因子在“您有因为上网而逃课吗?”、“上课时候您会用手机上网吗?”等提问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这两个提问的内容反映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网络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所以将其定义为网络负面影响因子(表8)。

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把三个主因子作为自变量,把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价值观的影响、行为的影响三个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9)。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与三个主因子之间的回归分析中,第三个主因子即“网络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β=0.193,p

在接触网络方面,男性与女性之间通常有着明显的区别。本研究把男、女性别作为两个独立样本在三个主因子之间进行t检验(表10)。从表10可知,网络社交行为和网络负面影响在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在网络社交行为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更加积极的评价,而男性的评价则比较消极。在网络负面影响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更加显著的表现。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青年大学生对新媒介的使用状况,探讨了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是新媒介的积极使用者,对微博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的使用占有很高的比例,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介成为青年大学生与外部世界链接的重要渠道。虽然调查显示了大学生新媒介接触的基本情况,但是大学生新媒介接触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具体考察了新媒介对青年大学生学习、身心健康、价值观与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在对“经常为了上网而逃课”和“经常上网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经常逃课上网的人群中感觉到网络对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γ=170,p

本研究还对“经常接触的媒体”和“思想的影响”之间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较大。这种现象需引起学校以及社会关注,如何发挥新媒介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尤其值得探究。

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每天登录社交网站一次或以上”的有180人(占37.4%);“每周一次或以上”的有124人(占25.8%);“每月一次或以上”的有102人(占21.2%)。从以上结果可知,大多数的大学生经常登录社交网站与自己网络社交圈的朋友进行交流。新媒介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进一步显示,它巩固和强化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与熟人的强联系,同时也维系和延伸了与网友的弱联系,但并没有显著拓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

本研究还以网络社交行为、网络信息功能、网络负面影响为三个主因子作为自变量,把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价值观的影响、行为的影响三个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三个主因子之间的回归分析中,三个主因子对大学生价值观都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信息功能因子(B=0.337,p

本研究把男、女性别作为两个独立样本在三个主因子之间进行t检验,发现网络社交行为和网络负面影响在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在网络社交行为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更加积极的评价,而男性的评价则比较消极。这进一步说明,女性对网络社交具有更高的信任度,其深层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