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2:56

劳动教育问题篇1

论文摘要:重视教师劳动,提高教育效率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一要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定额;二要扩大办学规模,发挥教师潜能;三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合理教师劳动负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对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劳动是通过教育和训练活动来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如何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和工资待遇,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智慧才华,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效率,这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定额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

教师劳动定额是一名教师在一定物质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所必须完成的劳动量,体现教师为完成一定限额的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和付出的精力,即教学工作中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制定合理、科学的劳动定额,是科学地组织教师劳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对教师进行考核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需要,是进行教育经济核算、平衡教师的工作负担、合理聘用教师、顺利地完成教育劳动、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实现多种教学任务的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高度的智慧和技巧,受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影响很大。因此,在确定教师劳动定额时,应当以教师教学工作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充分考虑影响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者素质、劳动条件变化及所处地域状况等诸多因素。具体来说,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差异很大。在确定教师劳动定额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师资水平、教学设备、工作条件、教师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文化传统、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发挥教师潜能的条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的标准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要使劳动定额既具有激励作用,又不是高不可攀,是大多数教师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部分教师可以超过的目标。若标准过高,大部分教师不能达到,让教师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就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若标准定的太低,教师不用努力就能达到,则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导致劳动效率下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以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为例,在美国为每周30多个学时。与之相比,我国教师工作量明显偏低,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平均只有12.85学时/周,县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平均为16.6学时/周,教学负担最重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平均也只有21.97学时/周。在高校也同样存在学校规模小和师生比偏低的问题。因此在改善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政治业务水平的同时,应合理适度地确定教师劳动定额,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实现最大的教育投资效益。

(三)便于操作和有一定弹性的原则

规定劳动定额是为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目标,有约束,使学校管理者在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估教师工作有所依据,以达到激励教师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目的。所以,劳动定额的规定应简便易行,便于教师理解、掌握和执行,便于管理人员检查监督、考核评估,提高定额规定的实用性。同时又要留有余地,定额应具有一定弹性,以适应多种复杂情况的要求。

二、扩大办学规模,发挥教师潜能,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合理规模是构成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合理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办学规模合理就可以相应减少教育资源的占有和消耗,降低学生培养成本,提高教育效率。学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校校舍和基地的占有率,有利于提高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物质、技术、装备和人员的协作共用,有利于高校增设新的边缘学科和专业,促进学校内外的联合协作。

适度的学校规模不仅可以调节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使用率,进而提高教育效率。学校规模大时,教师平均任课的科目就少,有利于教师专心钻研学用一致的本专业课程,发挥出教师的专长,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学校规模太小时,教师数量少,每个教师平均任课科目比较多,就容易产生所教非所学现象。在我国许多农村中、小学和担任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教师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不仅使教师负担加重,而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出现学校超员、教师短缺的奇怪现象,教育效率无从谈起。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校规模达到24轨时,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的课时最适宜,教师的利用率最高,这是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我们能达到6轨、8轨就不错了,规模效益可想而知。高等院校也同样存在着提高规模效益的问题,学校规模小、布点多且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低的不合理现象还普遍存在,影响着教育效率的提高,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为此,要扩大学校规模,搞好学校布局,使之更趋合理,借以提高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做好学校布局调整,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通过布局调整,解决学校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学校重复建设的问题,使学校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以达到合理教师劳动负担,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二)兴办寄宿制学校。对生源分散地方的中、小学,政府要采取特殊措施和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这些地方兴办寄宿制中、小学校。这样,既可以扩大学校规模,充分发挥教师、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又能稳定教师队伍,解决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许多方面的具体问题,一举两得。

(三)加快学校后勤社会化进程。后勤是目前制约学校发展规模的问题,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都是如此。只有学校后勤社会化,引入市场机制,才能使学生生活环境在竞争中进一步改善,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合理教师劳动负担、提高教育效率的必由之路和主要手段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学校规模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尤其是中、小学更是如此。盲目地扩大学校规模,也会适得其反。因此要考虑提高教师利用率来弥补学校规模之不足,这需要进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一)进行定编定员,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

在按合理的编制标准及在校生数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大校长的办学自限,使其成为真正的法人,更有效地管理学校。同时,确定合理的教师结构比例,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合理教师负担。一方面激励教师上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教师本身素质,达到充分挖掘教师的最大潜力、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减少冗员和非教学人员,从而提高一线教师在教职工中的比例,进而提高教育效率。

(二)改革现行的教师管理办法,允许教师跨校兼课

要制定政策法规,打破条块分割和学校之间的界限,鼓励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的教师和高校中的公共课教师跨校兼课,从而使教师所学所用一致,专业对口,达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减轻教师负担的目的。使教师在学校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承担标准工作量,实现教师负担公平合理,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使师资得到充分利用。

(三)改革分配制度,实行课时酬金

劳动教育问题篇2

一、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缺乏合格师资和必备设施

劳技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非常广泛,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任课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学校很少有专职教师,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兼任,因此学校缺乏合格的劳技师资就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的精神,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这在实验学校都不具备,何况是在其它学校呢?学校教育经费的紧张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不少学校都欠了债,尤其是实施一费制之后,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都有困难,怎么可能去配备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呢?有的学校为了节约经费,甚至都不征订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学具,学生怎么能进行手工制作呢?

2.部分教师对劳技教育认识片面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理解、开发与整合力度不够,认为劳动与技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正常值好日,打扫好包干区就行了;有些教师认为要严格认真地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现有师资不合格,还是不教为好,别误人子弟;更有少数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不如多学些语文、数学知识更实惠。

3.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通常是独生子女,孩子到家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家务,有时甚至连拿碗盛饭这样的小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小,做事粗手笨脚,与其让他们做得不如自己的意,不如自己紧紧手就行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多数家庭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分数。虽然媒体经常出现一些大学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欠缺、离开家庭就无法生活而不得不退学的报道,但他们总认为那是别人家的事,离自己的孩子太遥远,常在有意无意中忽略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还有的家长把让孩子劳动当成孩子调皮或考试没考好的惩罚,导致孩子对劳技教育的反感。

4.学生在学校疏于接受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再加上学校考虑安全问题,因此除了让孩子值日以外,很少让孩子进行其它劳动;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偶尔参加值日或班级劳动,只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或迫于老师的压力而不得不劳动,到了家中就变成小皇帝,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能做,一些基本的家政类劳动和初步的技术类劳动根本就不动手。

二、针对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保证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

政府在保证学校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要为学校添置一些必备的教育设施,使学校具备独立的、合适的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并向劳技师资培训方面适当倾斜,力争在短时间内为各个学校培养一批劳动与技术方面的专用教师,学校领导在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上要给予保证和支持。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促使劳技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2.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劳技教育方面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有效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使所有教师都明白: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教育是使未来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它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具体地说,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②进行技能培训,掌握教学劳技课所必备的家政、纸工、泥塑和手工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自己正常上好合格劳技课奠定基础;③组织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上好移植课,让所有教师观摩,使大家在掌握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力争上优质课。

3.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对子女的评价和态度的偏差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家长会和家访等手段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重视让孩子接受一定的劳技方面的训练。那种让孩子轻视劳动,不想让孩子劳动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终将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现在有很多没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已经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是名校的大学生也如此。这在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相反,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很容易就业,尤其是熟练技工、高级技工已成为国家紧缺的人才。因此,为了国家的将来,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必须要重视孩子的劳技教育。

劳动教育问题篇3

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国务院法制局将你局《关于卖淫嫖娼人员被收容教育期间其工作单位对其工资福利等问题应如何处理的请示》(苏府法函字〔1997〕16号)转我部研究处理。经研究,现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关于卖淫嫖娼人员被收容教育期间其工作单位对其工资福利等应如何处理问题。我们认为,如此类人员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的,在被收容教育期间,其原享受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和各类补贴等待遇应停止执行,由企业酌情发给生活费。如收容教育期满回企业后,继续从事原工作的,企业应恢复其原享受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和各类补贴等待遇;调整工作岗位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和各类补贴等待遇由企业重新确定。若此类人员属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应比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在执行劳动教养期间或者犯罪服刑期间,其工伤保险待遇可以发给”的规定执行。

劳动教育问题篇4

【关键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

一、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

“劳模”一词在我国《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劳动模范的简称。人民授予生产建设中先进人物的一种称号,以表彰劳动中有显著成绩或者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劳模,在《百科名片》中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新时期“劳模”以阐释。劳模即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的一种崇高称号。这种称号授予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从劳模的意义上讲是鼓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行动标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从劳模的特点上他们都有信念坚定、胸怀大局、立场鲜明、纪律严明,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品格。他们都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从劳模的分类上讲劳模分为体力型劳模和智力型劳模。

其次,榜样力量的含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也特别流行这句话。在《文选中》曾这样说“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分析人家为什么会成功,哪些是自己可以参照的,努力去做,不一定会取得相同的成果,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榜样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榜样”一词,在我国的解释是:“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范例;模范”。榜样力量往往和榜样教育等有着紧密的联系。1999年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认为:“典型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清楚地说明了“榜样示范,也称典型示范,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和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和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詹万生主编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认为:“榜样教育是以教师或其他典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教育方法”。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中说到:“榜样教育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这两种定义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在榜样的示范内容和对学生的具体影响给予了详细的说明。

国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研究中,以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班杜拉在《社会学习心理学》中认为,“教育者给学生树立的模仿对象就是榜样。榜样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树立模仿对象,让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某个人或某团体行为进行观察学习,获取社会技巧,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促使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由上可见,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榜样教育进行过探讨,而其解释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对于正确理解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颇有启发。本研究在分析总结以上观点,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对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进行详细的阐释。

二、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在当代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状况

首先,从榜样教育角度提出的问题来分析榜样实效性的有喻学林,《反思榜样教育》从“人物形象伟人化、职业类型单一化、教育语言成人化”角度提出利用榜样对青少年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榜样力量的实效性。檀满仓,《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榜样形象单一,榜样宣传神化、宣传榜样重义不重利”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榜样力量的实效性下降。提出的问题不够全面。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榜样形象神圣化、完美化,榜样产生机制的问题,榜样权益的保障问题分析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以上是有关榜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从劳模表彰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政策奖励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偏重物质奖励、政策落实难、政策针对某一部分困难劳模”。有关劳模制度问题,曾祥委撰写的《劳模制度的反思》一文中,提出劳模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劳模制度设计的政治涵义存在局限性、社会资源的分享存在局限性、资源集聚效用存在局限性”提出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些只是针对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提到,是因为这些问题中也会影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发挥。

再次,劳模评选管理中的问题。由黄志强撰写的《关于劳模的五点探讨》从人们对传统劳模的认识问题、劳模结构要不要更新、劳模要不要神化、劳模要不要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劳模评选管理中问题有“重评选轻管理、重物质待遇轻培养教育、重困难救济轻创业扶持、劳模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曹桂林,在《关于劳模评选和管理的思考》一文中从劳模自身的评选方法、评选范围、劳模自身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简要的探讨。由张醒国撰写的《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一文中从劳模选树、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最后,劳模宣传中存在问题的有如下:由燕志华撰写的《典型报道中的压力》一文中,主要从媒体宣传中出现的宣传方法手段、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层次分析此问题的后果。在宣传原则上,“要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相结合、艺术塑造与平民化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在宣传渠道上,“除以往利用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劳模外,强调网络宣传的新途径”。“在宣传的内容上脱离实际,劳模神化”。

三、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原因分析状况

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样化而导致的”。“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主要从方法因素、教育者自身因素”。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还有“传播者形象的固定化、政治化角色、宣传教育方式的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生活中反面典型的抵消作用、宣传教育过程中对客体的心里忽视、大众传媒的影响”。以上研究对于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解决措施

提出解决措施的有齐佩芳、毛小平,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一文中从社会因素、方法因素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但针对某一个角度,不够全面。娄淑华,在《探索与反思新时期的公民榜样教育》一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即“从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大众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对个体目标偏向的测量、对群体优势心理状态进行测量、提高教育者的心理学素养”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构建科学的榜样教育模式,注重利益驱动”提出解决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崔华,《新时期榜样教育的反思》从“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榜样教育的创新,健全先进典型权益保障机制,深化榜样的精神内涵、弘扬榜样精神”入手提出解决榜样教育实效性。

五、提高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文献综述述评

劳动教育问题篇5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所谓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创造教学条件,去选择组织和传递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经验的过程。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的依据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要以国家课改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1.综合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综合性。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学生综合学习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以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突出教学实践的设计,注重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要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使整个教学设计以操作训练为主,在操作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体悟。以操作训练为主线,这也是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区别于其他学科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志。

3.可行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注意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和基本教学环节(诸如准备器材、导入新课、讲解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总结评价、布置作业、整理器材等)加以具体分析,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参与和经历劳动过程,进行愉快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程序

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诸如参观、故事、实物展示等布置学习任务。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实践范围,诱发探究动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进入探究状态,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归纳出问题之所在。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学生就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在开放的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思路点拨,促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形成多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之后所取得的“作品”(实物或有关材料)进行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主题。这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

2.激趣导入。可以由实物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亦可由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3.启发探索。教师集中或小组合作进行,安排活动时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通过引导确定活动具体内容、开展形式、实施进程、方式方法等。

4.实践体验。活动实施阶段,多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进行,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小组、集体活动等。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主要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指导。

5.总结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6.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水平。

这6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的,但不论如何,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这个模式的重点在于突出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但也没有忽略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和促进的作用。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服务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实物”作品,诱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2.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对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技术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都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5.根据中小学生的性别差异控制好学生的劳动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安全。

6.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新的资源,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劳动教育问题篇6

《意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劳动是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品质培养和智力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体脑结合,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合格的劳动者,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提出:“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然而,目前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展,处于被弱化的地位,以致于学生越来越娇生惯养,丧失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勤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果中国人把这个品质丢了,将来如何在世界之林立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相关课程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质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我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虽然《意见》已经从顶层设计作出了“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指示,但是要落实相关课程,使劳动教育在我区切实开展,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完善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办法、课程实施办法等,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劳动教育开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切实有效。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从小抓起,以减少来自家长的阻力。

其次,结合实际,着眼发展,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教材、场地、设备等条件。在教材问题上,我们要注意考察现有教材是否已经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相脱节,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坚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其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比较突出操作探究与实践创新精神。编订教材,可借鉴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教材编订思想,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多选择符合我区生活实际的素材,编订出能够真正发展学生劳动素质的教材。在场地问题上,一些有较好场地条件的学校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已有场地加以利用;而缺少劳动场地的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申请学校用地,建设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学校还可与工厂、农场、商场等合作,解决劳动实习基地的问题。在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制作、购进能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劳动并且符合3~9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设备,既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最后,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培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且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应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保证有数量稳定的专职劳动教育教师,一方面可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应加强对教师的聘任考核,确保他们满足教学的要求。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是使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要鼓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科研,并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劳动教育强调实际应用,教师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教育问题篇7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能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G4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更有益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有的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对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

一、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困难

1.外界教育环境的影响

外界对于学校教育的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仍然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就是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情况。如果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获奖次数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到位,就会被外界评定为优秀学校。这种评估一般通过听学校汇报、学校账目查寻与师生大会的形式完成。具有片面性的学校评估标准,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只重视“重点”学科,忽视了劳动技术学科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以偏概全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小制作、我的小发明、劳动日记都是劳动技术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这些活动成为学校仅存的劳动技术活动,其效果则会大大下降。用一年一度的劳动技术活动代替日常的课堂教学,未免得不偿失。

3.劳动技术教育思想有待更新

教育思想,往往影响着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知识积累,也有部分教师关心孩子智力开发力度,大于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从不把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放在心上,只要孩子能学习好,他们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一些教师盲目迎合家长的需求,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因而影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方法

1.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教研力度

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确定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课题与实践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生命力。从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当地的可利用资源出发,设计具有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劳动技术课堂,会让学生爱上劳动,爱上发明。比如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教师可以选择“雾霾”这一环境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开发一个适合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制作小小空气净化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技术课主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雾霾的来源与空气净化器的原理,与学生一起去收集所用的原料,研究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劳动技术活动具有时代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开发、积极发明、积极劳动。

2.注重劳动技术教学活动优化

对劳动技术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最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劳动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环境,肯定劳动技术教师的教育地位,给予他们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开展丰富的劳动技术教学活动。劳动技术教师要减少粗放型劳动活动的开展,如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捡垃圾、让学生做宣传海报等。多设计一些密集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时动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讲解“小鸟的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小鸟的家,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袋去分析,并积极创作自己的作品。将课外实践与课内创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劳动能力提升。

3.创新劳动技术教育评估机制

做好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要想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定期深入到校园,对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技术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评估校园的办学水平与教学条件时,将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成果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提高劳动技术教育能力的权重。只有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才能使学校领导与教师真正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外界做好监督与评估工作,给劳动技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给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文章立足于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优化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强化有积极意义。只有全面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对劳动技术学科教育的实际意义进行研究,重视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劳动技术活动平台,才是服务学生的正确举措。

参考文献:

[1]劳欢娟.劳动技术――唤醒一批“沉睡”的孩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3(11).

[2]万成.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滞后的原因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9(08).

劳动教育问题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且绝大部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县为主”投入与管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招生难?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普及率低,而且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兴产业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市文

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育工作?

劳动教育问题篇9

关键词:技能短缺;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劳动力市场

作者简介:刘文杰(1986-),男,河南开封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青年课题“我国‘技工荒’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1CGL067),主持人:王雁琳。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6-0010-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技能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技能型人才的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即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问题使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技工荒”的说法便应运而生。“技工荒”的本质是技能短缺,它隐含了我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短缺的关联性,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加以分析,梳理出我国技能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破解当前我国技能短缺问题有所帮助。

一、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实质及现实表征

技能短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其突出变现为技能劳动力的短缺,即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域的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空缺。事实上,技能短缺是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理想情况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是不存在的,短期内局部地区发生的技能短缺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是,如果技能短缺现象长期存在且涉及范围广泛并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就必须予以重视。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可以发现,企业的劳动力市场从空间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两种类型,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技能短缺也可以分为内部技能短缺(internalskillshortages)与外部技能短缺(externalskillshortages)。内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单个企业内的技能需求与该企业员工之间的技能供给关系;外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总体的技能关系,它表现所有企业的技能总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中员工技能的总供给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短缺问题。

技能短缺问题在全世界是一个普遍问题,不但发展中国家会存在,诸如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会存在。就当前我国而言,技能短缺一方面表现为数量短缺,即技能供给的数量低于市场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表现为结构短缺,即技能供给的结构和类型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的《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量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为105.8万人。该预测研究报告还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三大矛盾:一是总量矛盾突出;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能劳动者需求结构和形态特征不断变化[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这种技能短缺不仅广泛而持久地存在,而且涉及到了技能人才的不同层次。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的供求态势不均衡,一方面是某些企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无业可求,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反映出我国当前技能短缺问题的严峻性。因此,探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当前技能短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下面笔者将从劳动力技能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供给角度看

1.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在我国技能供给的提供渠道中,面向职业人才培养的学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和最根本方式。然而,当前我国的学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学校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性不足。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通教育不同,有其鲜明的企业、行业特点。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教育。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85年至1998年。中共中央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调整中等教育结构。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走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也规定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由此看出,此时行业企业在学校办学中具有指导性地位,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十分紧密,学校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1998)、《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1999)等文件,通过这一时期的调整和改革,数百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划归为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由于职业院校脱离了原有的企业依托,大都按普通的人才培养规律办学,职业院校的行业特色逐渐淡化,这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发了技能型人才内在的技能短缺。

2.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引发我国技能短缺的又一原因。由于企业培训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培训投资的积极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技能投资不仅使自身的收益增加,而且也会为投资者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带来某种利益。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培训都带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使技能投资产生私人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外部收益。由于投资者不可能获得技能投资的全部收益,这必然导致技能的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期望水平。第二是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当劳动者所接受的技能具有较为广泛的迁移性时,那么一所企业的培训投入很有可能被另一所企业通过“挖人”的形式所获取,即迁移性培训的成本由投资者承担,而收益往往由投资者和非投资者分享。因此,理性的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迁移性的技能培训,因为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它们难以确定是否可以获得培训收益。除此之外,企业经济的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培训动机。在经济前景预期较好的条件下,企业有较强的培训动机并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培训,而在经济前景预期不良的条件下,企业往往会对培训犹豫不决,并通常将培训投入作为削减的首要目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培训的外部性和企业培训的短期主义行为是造成企业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短缺。

(二)从需求角度看

1.个人“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职业教育在社会观念中所处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强调脑力劳动而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社会中普遍流行着“重学术而轻技能”的现象。加之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等原因,人们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更加维护了固有的传统观念[2]。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大多数人从内心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从而引发了个人技能需求的下降。但是,传统观念并不是影响个人技能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技能需求最终还取决于技能是否能够带来积极的收益。有研究表明,接受职高、中专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17287.2元,大大低于同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仅略高于第一层次接受初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15808.5元;接受专科高职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22707.6元,仅高出低一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的4%,较高一层次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30700.9元低出36%。[3]此外,个人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还取决于职业教育就业市场的预期前景。由于当前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大了投资风险,也影响了个人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过小,使技能投资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也削弱了人们进一步投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

2.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产生不仅在于个人对技能需求的不足,还表现在企业对技能的需求缺乏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所导致的。在企业竞争中,有两种竞争形式,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超过质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策略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策略对技能的需求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如果消费者对质量的敏感程度超过价格,企业就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市场,此时就需要对劳动力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企业要获取低成本优势,相对比较简单,只需提供低附加值和低质量的产出即可,对技能劳动力的要求较低。而要获取差异性优势,则需要提供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的产出,对技能的需求水平也较高。对企业来说,尽管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以提高企业生产率符合企业的长远需要,但是技能供给的不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价格且对劳动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因此,以粗放型经济发展为主要模式的我国企业多倾向于选择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采取低技能、低质量的市场策略进行市场竞争时,就降低了对技能的需求。这造成了两方面后果:一方面是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给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技能需求不足也削弱了企业投资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技能短缺[4]。这也就是所谓的低技能均衡(lowskillsequilibrium)状态。当前我国技能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由技能供给不足而引发的技能需求不足,因此,改变企业技能需求不足的现状同样尤为重要。

三、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解决之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普遍表现为技能供给不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技能供给的相对不足又是由前期的需求不足产生的。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加大技能供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的。因为在技能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个人会缺乏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这必然会影响技能供给的扩张。因此,只有通过改善技能供给和技能需求两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为此,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入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入手,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职业教育: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并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不均局面。学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为己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谋求的是用最小的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相关调查显示,企业担心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原因。纵观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治理结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职业院校普遍采取了政府部门的“双轨制构架”,即党群系统和行政系统,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依然建立在传统的科层组织之上。所以,当前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满足了政府的价值需求,而未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价值需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仍无法深层次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当中。学校职业教育这种“行政为体,企业为用”的合作方式遏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其结果必然是将政府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而弱化了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中应有的地位。

就学校职业教育而言,解决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commongovernance),实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学校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关键在于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在职业院校中的治理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平等地位。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多元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职业院校组织生态内外和谐相处的治理结构[6]。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组建政校企合作发展的理事会或董事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应以充分吸纳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由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审定学校章程,制定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对职业院校办学进行支持[7]。只有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变换的劳动力技能需求,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技能供给。

(二)企业培训:完善相关培训制度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双重地位:从经营者角度来看,它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从企业培训角度来看,它又是劳动力的供给者。由于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既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在技能需求和技能供给两方面发挥作用。

1.企业在技能需求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能需求,改善技能投资环境。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弱化了企业对技能的真实需求,从而产生出一种信息传递,即对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因此,如果要提高企业的技能需求,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企业改变原有的产品市场策略。即必须将教育培训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高技能的工作岗位才能使企业摆脱低技能均衡。总之,提高企业需求的关键在于刺激革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刺激企业对技能的需求。其次,还应完善资格证书制度,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技能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对企业来说,在搜寻合适劳动者相关信息的时候会产生非常高的搜寻成本。根据筛选理论可以得知,降低这种成本的有效方式是在求职过程中依靠信号(资格证书)来判别。该理论的假设是人的能力与其资格是正相关的,即能力越高可以获得的资格越高,反之亦然。实践表明,通过建立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从而为更多地吸纳高技能人才,增加企业技能需求创造良好环境[8]。

2.企业在技能供给方面发挥作用。不难看出,我国企业技能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培训投资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中缺乏对企业培训义务的明确要求,只是“鼓励”而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因此造成了企业对培训不负责任的态度。二是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各企业间缺乏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导致了培训的非系统化,增加了技能培训的风险。可以说,在缺乏相应制度规范下各利益相关者客观上存在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度激励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培训投资。如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培训税制度。培训税实质是一种税收补偿制度,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负担”。政府依靠自身的公共权力通过向所有企业征收一定额度的培训税,然后向开展企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税收补偿来调动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解决技能供给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9]。培训税的实施将有助于避免各企业之间因缺乏信任和合作而产生的技能培训风险,从而改善技能投资环境。

纵观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它是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失衡与企业培训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需做进一步认识,应首先明确学校职业教育是一种系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它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根本措施。但是学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也不可能完全适应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高度分化与深度融合的,这带动了技术技能的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且具有潜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培养终身适用的技能型人才。其次,还应明确企业培训是一种即时的、单向的、专项性的职业教育方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终身职业发展的需求,然而企业培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满足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在促进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是相互衔接、紧密沟通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劳动者成长发展的路径,并不存在重复和对立。反观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即多数学者将技能短缺归结为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忽略了企业培训在技能短缺问题上应履行的职责,导致我国技能短缺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应从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关注逐步过渡至对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问题两方面的探讨,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审视技能短缺问题。一言以蔽之,实现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共同治理才是改变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志敏.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J].中国人才,2013(7).

[2]骆习群.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四点认识[J].职教通讯,2003(12).

[3]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城镇就业与失业关系调查报告――职业教育与收入及失业关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8).

[4][8][9]王雁琳.政府和市场的博弈――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2-105,260-266.

[5]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93-494.

劳动教育问题篇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就地就近转移

收稿日期:2006―12―30

作者简介:苏俊玲(1971―),女,汉族,安徽省马鞍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华东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及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从1978年开始,我国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这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得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强大的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据《中国信息报》2006年4月5日报道,到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达18319万人。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增加城市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在以600万的速度递增。这些劳动力一般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虽然在城市务工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事实上他们还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

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信息匮乏、观念滞后、缺乏谋生技能,来到城市后一般只能从事一些重体力、低技能的工作,难以实现稳定就业,在城市竞争中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高速度的转移,虽然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但是,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涌入城市,并非都能得到妥善安置,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制度方面。如户籍制度把身为农业户口的农民工排除在城市养老、医疗等保险范畴之外;就业证制度则要求进城务工的农民办理身份证、外出务工证、暂住证、健康证等多种证件,而每办理一种证件农民都要花钱。

其次表现在权益保障方面。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长期安排加班且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农民工劳动报酬得不到保证,工资被随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

第三个方面表现在社会管理上。现行的农民工管理是二元分割式管理,其中保护和服务是柔性的,而对他们的限制则是刚性的,如办证、收费、查证、罚款等,这使得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甚至城市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工作、居住环境恶劣,工资低且不能按时发放,一些农民工在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的情形下对城市产生抵触心理,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危害城市安全。

第四个方面来源于城市内部。由于目前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持续增加,青年待业人员也急需就业岗位,城市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批的农民工涌入无疑会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带来不利影响。

三、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如不能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将会制约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对城市的冲击,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提出涉及到农民工工资、培训、劳动合同、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在内的一系列意见。这份文件的出台,无疑表明了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生存状况问题的高度重视,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意见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如何有效地贯彻实施尚有待于各方的协调努力。

笔者认为,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较为可行,即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其中涉及到国家政策干预、城乡联动开展农民工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树立“大农业”观念等诸多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目前,政府和学术界均已充分认识到,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人均寄带回现金与劳动力的受教育培训程度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每年可给家庭多带回200元左右的汇寄现金,而受过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寄带回现金比总体寄带回的现金平均要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因此,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当务之急是在全国范围之内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1.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近几年,国家各部委或单独、或联合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政策文件。2004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专门在四川召开了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会,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项目启动以来,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社会效果,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广大农民普遍欢迎,不但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而且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导向、带动、宣传和协调的作用。

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入手。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前提。基础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基本礼仪的培养上,避免农村基础教育演变为升学教育,应使农村基础教育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农村学生认识和理解农村的现实问题。

其次,应该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中,乡镇职校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乡镇职校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服务于当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乡镇职校可以充分联合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通信方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牵线搭桥;同时,还可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的不同工种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本地农民外出就业的竞争能力。在认真搞好培训的同时,乡镇职校还应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将经培训的劳动力及时安置就业:一是可以送出去。即乡镇职校自己组织人力,到大中城市联系包括商业、旅游、餐饮、家政、电子等多种行业在内的企事业单位,向他们介绍所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情况,并推荐就业;二是可以请进来。即乡镇职校把城市的一些职业院校请进来,搞联合办学,把用人企业的领导请进来,共同研究设置培训专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实行定向培养;三是可以搞合作,如与中介组织合作,保证所培训的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就业;或者实行异地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到对口的就业地区与单位进行实地培训等;还可以搞2+1培训,即在乡镇职校先进行为期两年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再到所要转移城市进行一年的专业技能强化学习。乡镇职校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必要时可做到送教上门,如利用农闲时节、生意淡季、节假日、晚上等,送农民想要的知识,教农民想学的技能。

总之,农村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源头,乡镇职校在承担重要职能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师资、经费、场地、生员等,但只要政府支持,相关部门如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参与,相信能够将自己的职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3.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市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乡教育一体化,即城乡联动搞培训目前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农村职业学校应主要承担农民工进城前的职前教育与培训之外,城市相关部门则应该主要承担农民工进城后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其培训内容针对性可以更强一些,如环境适应性培训、上岗前培训等,包括厂规厂纪、岗位操作知识、就业观念、iSo9000系列管理体系等,或者是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劳动法规、在城市生活所要遵守的必要管理条例等。

目前阻碍城乡教育联动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认识、经费与时间三个问题上。通常城市倾向于把农民工培训视为分外事,没有认识到农民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在城市长期存在,而且农民工的素质已经直接影响到该城市产品的质量与声誉以及该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进城农民工一般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来接受培训,但是他们却十分希望能一边做工一边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学习文化,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够增加收入,发展自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首先拿出积极的姿态,如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确保农民工培训所需的费用与时间,可以采用用工所在地政府与用人单位共同按比例分担培训费用的方法,可以利用城市职成学校资源对进城农民工开展文化、技术培训,培训时间、地点可以更加机动灵活,如社区学校、企业学校,甚至是街道教学点等都可以承担起农民工培训的义务。

总之,城市应充分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最佳效益。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当前城市拉力仍旧不足,城市自身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今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难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所导致的各种诸如治安、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与其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非农部门的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于农村、农业,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创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1.开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包括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创业知识的培训、创业过程的指导、市场信息的提供以及新技术的提供与培训。目前,成功创业的农民比率还较低,其原因主要为:创业动机不足,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财务、经营、准确做出市场判断等创业必需的知识、信息、能力,缺乏新技术及相关信息,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

解决这些问题是农民创业并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农村职教则应该也必须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通过培训让农民获得这些条件。农村职教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和方向,不但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创业,而且有利于增强自身的活力。

2.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一是指农业内部转移,即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指农村内部转移,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充分发挥非农产业的拉力和农业内部组织改造及技术进步推力的共同作用。

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对本地农业生产进行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开发;第二,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如花卉、水果、蔬菜等;第三,实施“工业下乡”战略,吸引城市居民和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第四,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完善管理制度,使之在产业结构、布局方面更加合理,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第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新型、开放的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镇的门槛,打破城乡隔离状态;拓展城镇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第六,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农村地区,努力改善交通状况,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带动与之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绿色”之路。

总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应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各种机制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保障城市发展的同时,更能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宏观改革的配套实施,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正视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农业部信息中心.“双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eB/oL〕.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nmpx.省略/2004.5.26

〔2〕傅云峰.职业教育新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J〕.中国农村教育,2005,1-2.

〔3〕李道华等.浅谈农村教育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教育,2005,6.

〔4〕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做好进城工人的教育培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J〕.中国农村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