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艺术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6:05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1

——徐幹《中论·艺纪》

欲造就一个理性之人,首先应将之培养成美学家,除此别无他途。

——席勒《美育书简》

将知识分割为理性与感性两种类型,并以前者为后者之指导,倘若为了研究知识方法的分类,未尝不可,然而一旦将之定为知识等级秩序,那么就对知识的性质产生了严重的误解。所谓理性的知识,在通俗的理解中实际指已知知识,或指据以推论、归纳感性知识的逻辑基础。这样的知识已然内化为我们的主观知识[subject],相对于仍处于感性的或未探究的客观知识[object]。我们对于现实的知识,既不在于主观,也不在于客观,而是产生于这两者之间源源不断的动态对话。自然奥秘和人类的复杂世界永远不可能被知识所穷尽,因此可说它们无法为主观所完全把握,唯有在主客观持续交融中才能推进知识的进展,这点无论是老庄和孔子思想还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及其后的西方哲学都提出了殊途同归的方案。艺术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柏拉图尽管反对艺术错觉的误导性,但坚持认为“艺术必须是教育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认识世界有理论、实践与生产三种模式,后两者均属创造行为,其典范是“一种创造能力,涉及真正的推理程序”的艺术,而由此产生的作品是“一种(独立于物质的)工作秩序”。

教育即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这三种思想与工作能力。知识无涯,人生苦短,博学多闻的孔子自谦知识“空空如也”,而只能“叩其两端而竭焉”。亚里士多德将无尽的知识体系化,使之便于把握。而体系化绝非格式化,它是将有限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以获新知的有效参照系。孔子面对不懂的事理,采取从两端追究的方法即运用了转化性参照系。

由此而论,知识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教育的方法多样,但目标并无二致。考察各领域为人类知识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灵敏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娴熟的技能,以及对所做的事业的无功利、忘我的兴趣或内在强大的动力。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才。

中西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和柏拉图都坚信这些品质经由艺术可以得到最完美的塑造与提升,历史验证了其信念。艺术臻至高峰的时期必是思想与科技创新的伟大时代。其中个体革新者皆受惠于深厚的艺术修养。首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范托夫断言:世上所有杰出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艺术家、音乐家和诗人。艺术与创新永远联系在一起,它是知识转化创新的灵感与手段。

我国目前的教育,不能说不重视艺术。相反,似乎过于重视艺术教育了。各类大学,如林业、石油等学校,都办起了艺术学院,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惊人,仅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近年的报考人数最高时竟有9万多。就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而言,中国艺术教育超过了古今中外的任何时期与国家。

如前所说,艺术本是创新的源泉。发起与参与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创造事业的人文学者、艺术家,以及艺术与学术的赞助者,不过数百人而已。在这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动中,艺术家,主要是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担当了主角。正因为认识到艺术与知识革命和科学发现的密切关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外各领域的伟大人物都把艺术融进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框架之中。以科学为例,前引范托夫的话所说科学家即“艺术家”并非比喻,而是说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真的亲手从事某种艺术,而且能把艺术实践当作科学发现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文艺复兴巨匠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炉。乔布斯的苹果手机艺术设计,对全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艺术的威力。地质学家李四光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的作曲家。桥梁专家茅以升全力将儿子培养成著名小提琴家和作曲教授。语言学家赵元任是我国第一首钢琴曲的作者,他还创作、谱写了《新诗歌曲》,出版了五线谱版《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早年学过钢琴与绘画,毕生对艺术充满兴趣。他临终前感叹中国当前教育的致命问题出在艺术与科学的分离上。艺术教育的红红火火现状,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应能激发出无穷的创造火花,怎么反使钱学森这代杰出的科学家如此悲哀,叹息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妨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呢?怎么会使我们的时代如此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其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缺乏对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价值即智性的正确认识。

在艺术繁荣的背后隐含着艺术教育的贬值。社会上普遍流行这样的偏见:学艺术的人文化课肯定差,例如,学不好理工科、学不好外语等功课。所以,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会把成绩欠佳的孩子送艺术考前班,指望他们考上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的艺术院校,将来至少能拿个大学文凭。这种偏见还源自我国另一种怪现象:搞艺术似乎能赚钱。出于特殊的原因,中国当代许多艺术家的确很富裕,即使一个普通的画家,其富裕程度都可能是历史上哪位伟大的艺术家也不敢梦想的。据说,拉斐尔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有钱的画家之一,其资产只不过是座大房子,里面雇了几个佣人而已。艺术史常讲述的感人故事是:往昔伟大的艺术家不计金钱,甘愿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潜心创作,志在为后世创造无价的艺术杰作与精神遗产。艺术史讲述的与之相反的教训是:当艺术家染上铜臭味时,就会沦落于庸俗而衰竭。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无价的,而这种无价的价值是精神价值的体现,因为艺术给予我们的享受光靠金钱是买不来的。我国目前的艺术致富,并不是因为艺术本身的原因,而是其他特殊的社会现象所致。这种现象一方面误导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另一方面侵蚀了艺术教育的根基。艺术是人类的高级精神产品,是极少数天才人物为全人类创造的共享作品。艺术只能容忍独创,不允许模仿。在这个残酷的意义上,人人成不了艺术家,但人人有权成为艺术的受益者。

培养艺术家的方式与其他学科不同,笔者读美术学院的时候,一个专业班的学生不会超过10人,而总体的师生比,起码是教师与学生2:1。如今的师生比至少是1:30,完全违背了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教师数量无法跟上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人才呢?这里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倡导通过艺术的教育是有区别性逻辑关系的。艺术的独特价值关乎趣味与品质,本文旨在阐述这种价值对于教育本身和整个文明发展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造就出真正的艺术家,使之创作出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杰作,那么,凭什么来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这点与科学教育相同,首先要有伟大的科学发现,才能讲普及科学知识。正是从真正的艺术出发,本文希望探讨艺术教育对人生整个教育的必要性。

从形式上看,我们不乏对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视,大学除了成立艺术院系之外,还有艺术中心。教育部实施了“高雅艺术进大学”的宏伟计划,文化部推行了大学生艺术表演比赛等项目。中小学也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开设某些艺术课程,学生家长也热衷于让孩子课余学习钢琴、绘画、书法等艺术。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无可非议。然而,动机和目的直接影响到结果。动机又直接受认识的制约。教育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人塑造成有教养的完整的人,教养就是素质。可是,在文理科隔膜,学科等级化的时代里,艺术素质教育内容处于知识等级的最下端,“素质教育”这个说法暗示出艺术教育是补充性的,可有可无。在《两种知识类型?》中,笔者质疑了所谓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人为区分,尤其是由此而造成的知识等级化,从人文学科最富逻辑思辨性的哲学和自然科学里逻辑最精密的数学中,举例阐明艺术塑造其他学科的创造性智性力量。而这种效力的发挥首先取决于我们重新认识艺术的性质,摆正艺术在学校教育与人生自我发展中的合适位置。

回溯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今天艺术教育成为辅的学习内容是难以让古人接受的。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性格,他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所提出的要求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游于艺”绝非后人误解的以艺术为消遣,如是这样,那是丧志,为儒家观念所不容。摆在语言上位的“游于艺”不仅是实现德、道、仁的精神与技能保障,而且为之树立了最高的品质标杆。在《雍也》篇中,孔子告诉学生季康子,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的人才需具备三种特长之一,他举例说,仲由具备“果”的才能即做事果断,因此管理国家政事不会有困难。端木赐具有“达”的性格,他通达事理,管理政务也不会有问题。而冉求能游于艺,多才多艺,这样的人管理国家政务就更合适了。“果、达、艺”三种才能,“艺”在上位,与孔子要求君子达到的品质一致。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奠定西方文明特征的古希腊,就会发现情况类似。艺术的昌盛是古希腊留给后世历久弥新的伟大形象,哲学的辉煌是古希腊传给人类的崇高思想典范。一切西方艺术,也包括部分其他地区的艺术,或多或少都是古希腊艺术的后裔,而整个西方哲学,也包括部分其他地区的哲学,都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柏拉图和孔子一样,明确提出:“艺术是教育的基础”。他的思辨之美、语言之美、对话智慧的结构之美,无人企及,这显然与他在绘画上所受的训练不无关系。

柏拉图的“艺术是教育的基础”这个重要思想的光辉被后人对其理念论的解释所遮蔽。柏拉图认为事物必定有个永恒不变、无法言说的形而上原形,我们所见之现实世界是这个原形的影子,而原形是真理,影子虽是原形的摹本,但不是真理本身。艺术模仿自然,亦即模仿不变的真理投向现实的影子,所以离真理更遥远了,是影子的影子,较之于事物的原形,艺术创造的是骗人的错觉。在认识什么是绝对真理的问题上,不能上艺术所变幻出来的假象的当,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手段来误导人们对真理的体悟,那么这类人连同其艺术必须赶出其理想国。在此,柏拉图借用艺术来阐明其玄之又玄的理念即形而上的万物形式。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艺术的智性力量。后世学者却把他的哲学手段与思想相混淆,据此推论柏拉图反对艺术。其实,他对于艺术的智性作用的认识与孔子不谋而合。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导师的艺术思想,系统地论述了影响深远的模仿说,并把艺术当作一切研究的方法论模式:“所有技术的本质就在于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即创作过程),在于研究这背后的技巧与理论,在于从创作者而非创造过程本身中寻找原理。”文化的差异,并不会隔离思想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艺”虽与西方的“艺术”概念不同,但对于艺术的教育和智认识相通。从中国古代画论可见,孔子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通过艺术进行教化,培养君子,而这种教化并非如今所理解的“素质教育”即课余爱好或特长训练,而是赋予治国平天下才能的必修课程。这点与欧洲17至20世纪初叶盛行的“大旅行”异曲同工。在那几个世纪里,欲成为绅士,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游历意大利,考察艺术、增长见识。可以列出一长串接受过“大旅行”教育的著名思想家、学者、科学家、政治家等的名字,从他们的游记或著作中,可以看出其日后的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奠基于这个经历,尤其是途中所见之艺术,如歌德就此确立了其理解与研究世界的基本方法,他概括为:“非吾所绘之物,乃吾未见之物。”将绘画当作探究自然的观察基点。我国的政治改革家如康有为恪守传统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将书画融入生命的自然部分,他留下的《意大利游记》谈论的主题是其所亲见之西画,“吾国近世绘画衰败之极,亦当变革”这句点燃中国艺术革命的口号即是他站在拉斐尔作品之前发出的。同时,艺术在他内心所引起的振荡修正了其政治理想与改革方案,这是隐含于其《意大利游记》字里行间的真实信息。康有为对艺术教化的深层效用的理解也由此改变。钱学森夫人、著名歌唱家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将军是梁启超的“智囊”,他给后人留下了两部代表性著作,其书名意味深长:一部是《国防论》,书中提出抗日持久战的军事思想,的《论持久战》即受其启发。蒋著与毛著这两部书合力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战略方针。蒋百里的第二部代表作叫《欧洲文艺复兴史》,实为文艺复兴艺术研究。之初,蒋百里随梁启超考察欧洲,回国后即撰成此书。梁启超阅其手稿,赞美有加,挥笔作序,竟下笔不能自休,撰成洋洋五万言,字数与蒋氏之书相同,只得独立出书,题为《清代学术概论》,一部现代名著便由此产生。梁氏返身求蒋百里为其撰序。

如果说始于他们这代人的革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启蒙运动,那么其成败两方面都与对艺术智性力量的领会不无关系。欧洲启蒙运动孕育了两对孪生姊妹:民主与法制、艺术与科学。她们铸就了欧洲文化的特征。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失误在于:引进了民主概念,遗弃了法制思想,领养了科学而分离了艺术。虽然在18世纪产生了艺术与科学两种概念,但在伏尔泰等人的思想中,两者仍为一体,难以分割。19至20世纪初德语国家所流行的教化观念包含着艺术精神,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明确断言,若欲将一个人培养成理性之人,首先要赋予其审美能力。对照他的名言,我们也可以深切领会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真正含义,以及创办各类艺术学院的原初用意。

如果将蔡元培的训示理解为以艺术对抗乃至消灭宗教,那就完全误解了他的目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类社会,我们只能把持三种姿态:宗教的、艺术的、科学的姿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这三种态度:其信念必须与宗教一样坚定,其理想必须与艺术一样高远,其技能必须与科学一样精准。宗教、艺术与科学组成我们对于世界的完整装备。艺术与宗教在状态上合二为一,最好的艺术作品接近于宗教。艺术与科学本为一体,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因此,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无不以其成就证明创造性源于审美综合即艺术的感悟、发现、把握与处理能力。席勒说没有审美能力的人,不可能是理性的人。尼采甚至断言:没有审美,我们和世界都无法成立。在他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唯有通过艺术,世界和人的生命才具有了意义。

尼采所说的赋予世界以意义的“审美现象”究竟由谁创造的?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进入这个审美现象呢?尼采是提出“上帝之死”的论断者,他不会把创造者的荣誉给予上帝吧?也不会建议只有信奉上帝才能具备审美的先知先觉吧?记得有一次,在贡布里希家里倾听巴赫的曲子,我们都知道巴赫当时作曲的动机很单纯,为教堂写作,颂扬上帝,同时,由此得到津贴养育众多儿女。他怀着虔诚,严格按传统方式作曲,没有一丁点儿创新的念想。宗教是他服务的唯一对象。在他身上,宗教与艺术合一,这为全人类造就了一颗永远发光的音乐巨星。在听完他的一首乐曲后,当时笔者7岁的女儿唐突地问贡布里希:“你信上帝吗?”贡布里希回答说:“不信。”他沉思片刻后补充说:“虽然我不去教堂,放弃了宗教,可人不得不相信,”他举手指着上方继续说道,“那里必定有个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不然,世界怎么会如此完美,如此神奇呢?”无论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不得不相信有种凡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创造了奇妙的世界:道、真主、佛、上帝。在许多文明中,这个造物主被拟想为艺术家,如西方人假定,“上帝是艺术家”,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或假定“上帝是位数学家”,因为他所创造的世界如此和谐精美。英国画家兼诗人布莱克的《创世纪》即描绘了上帝既是艺术家又是数学家的形象。上帝这个高不可攀的艺术家所创造的万物是艺术家模仿的对象,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拉斐尔说他是以其心中美的理念即上帝艺术家的作品为指导,择取现实可见之物中最美的部分而合成其作品的。中外艺术史皆将最伟大的艺术家比拟为上帝或造物主,米开朗琪罗是视觉艺术家中的上帝,吴道子是中国绘画中的圣人,而现代派艺术家自誉其创造等同于上帝的造物。

人类的各种艺术代表了依托于造物主的美学现象。在各个领域如政治、科学、军事、经济,乃至餐饮,当人们描述不可思议的技艺,赞美其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时,都会将之归于艺术,例如,管理的艺术、战争的艺术、思想的艺术、烹饪的艺术等等。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谈到原子弹威胁时,风趣地说:“我们应该拥有制造原子弹的艺术,而非拥有原子弹这个东西。”这里显现于艺术的美学将一切学科、一切知识、一切技艺统一在其麾下,它既是品质的最高标准也是技术创新的实际

范式。

艺术如此重要,以至于必须赋予其哲学基础。美学即由此而生。然而,它在为艺术进行哲学辩护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副作用,正是这些副作用部分地应为如今艺术脱离教育的基本构成负责。艺术原本与其他领域融为一体,在人类的知识发现中起着应有的作用,尽管在漫长的历史中艺术的创作者本身未曾得到应有的尊重,但优秀的艺术作品一直受到高度的珍惜,不仅因为具有观赏和金钱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和鉴史价值。随着18世纪美学的诞生,康德的艺术无功利价值至19世纪被视作“为艺术而艺术”宣言的哲学基础。艺术是独立的实体,除了其自身的美,与其他一切因素毫无关系。在这种思潮之下,艺术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价值,但却是以牺牲其智性价值为代价的:艺术是纯粹的审美对象,赏心悦目,犹如生活中的花瓶,好看而不中用。随着学科的细分,心灵与身体分离,理智与情感分离,文科与理科分离,最终,艺术与科学分离。艺术由此而被彻底驱逐出知识的理想国。尽管全球范围内艺术学院不断增加,在美国艺术被列为核心课程,在中国表面上艺术教育也繁荣昌盛,但普遍存在的偏见是:艺术有意思,却并非必需。为了凸现艺术的独立自主性价值的现代美学无意中贬低了其智性力量。这是现代美学的第一个副作用。

第二个副作用是将美学脱离了对艺术作品的真切感受,演变为纯然从原理到原理,从抽象到抽象的空泛学问,在忽视审美实质的同时将其智性价值降至零点。

这两个副作用彻底破坏了艺术与人文及自然学科的完整统一性,加剧了知识的分化。更有甚者,引起如此误解:学艺术者,数理化和文科必差,反之亦然。在这种偏见之下,艺术当然成了教育中无关紧要的科目。

艺术真是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吗?当苏联宇航员率先登上月球时,科技强大的美国组织学者对为何其竞争对象能先行一步进行调研,发现苏联领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视艺术教育。于是,美国集结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和其他人文学者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计划”研究中心,同时在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建立了艺术教育项目。这项庞大的科研计划,其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艺术在整个知识宇宙,特别是知识创造性方面的巨大作用。他们的研究表明,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在数学、物理和其他科目上的出色表现。

这点说明,人类的各门学科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艺术因更强调整体性而具备更灵活的转化潜力。创作一件艺术作品等于创构一个完整独立的世界。这种整体论创构可以转化到任何其他研究领域。不论学习哪门知识,不论从事哪类研究,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下述思想与技能:观察、想象、抽象、认知、模式建构、造型、移情、空间思维、身体思维、游戏、类推、转化、综合能力。艺术创作必须联合使用以上所有的思想和技术工具,因而有能力为教育提供有效模式。

兹举一个令教育界和艺术教育界特别头疼的例子:外语教学。我国教育似乎格外重视外语,研究生考试,要是外语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其他科目考得再好,也不得录取,外语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这在全世界都罕见。于是,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为最受重视的功课,早则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一直学到考上研究生或博士生。然而,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所学结果如何呢?所掌握和运用外语的能力如何呢?教育部历年所划的分数线即已反映出实际情况。艺术生考研也是外语一票否决制,其分数线定到低至32分。一张100分的卷子,划到三十几分为及格线,这样的考试沦落为碰运气的游戏,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反映考生的外语水平,更与学生的艺术才能无关。其结果是不得不录取碰巧撞上分数线而毫无艺术才气的考生,而放弃有艺术潜能却未上外语线的学生。教育部照顾艺术考生而放低外语分数线呼应了社会上的流行偏见:艺术生天生学不好外语。从这个偏见又演化出这样的论断:学好外语者也学不好艺术。仿佛外语和艺术是天敌,只能取其一个。这种误解,以及我国外语教学的状态,可以说是我国学科人为分化、评价体系教条、教育机制僵化无效的缩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如此重视外语,但外语却一直是横亘在人们求学,甚至职称评定上的障碍,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国外语教学的

问题。

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中国整个教育的问题:专业分化,将普遍的文化知识与专业课程分等级,甚至对立起来,以所谓的按部就班的科学方法,从易渐难地教授科目,把完整的知识或相互联系的科目捣碎为一串串不连贯的知识点,将之灌输给学生,让其头脑塞满一大堆一知半解的专业知识与概念,使之全然失去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英语教学把语言分解成单词、语法、句子,重点教学生如何背单词,如何掌握语法规则,如何造句,却忽视英语的语言。单词、语法、造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外语代表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产生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思想模式。单词、语法、句子唯有在符合其特定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上下文中才产生意义。著名翻译家杨绛曾讲过一个逸闻趣事,说其父亲在牛津大学读研究生,其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说,单词拼写与语法都没问题,就是看不懂通篇英文。英语中有一个专门术语描述这类英文即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我国英语汉化式教学现象是制约其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

最近,在电视节目《星光大道》上看到这样一个插曲,颇能说明问题。一位山东村姑唱完歌后与主持人插科打诨,村姑说自己懂点英文,主持人就问她:Howareyou?(你好吗?)她回答说,How的意思不就是“怎么”吗?are是“是”,you是“你”,这句话不就是“怎么是你啊”的意思吗?主持人又问:Howoldareyou?(你年龄多大啊?)村姑很快翻译成中文“怎么老是你啊?”这虽是一个过时的笑话,却也是孤立理解单词而不顾语言思维方式的极端例子。我国英语教学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学生能不能学好英语跟其主攻专业没有关系,而与语言认识和教学方法直接相关。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参照模式。笔者在本科学版画阶段,受社会偏见的影响,认定学艺者无学好外语的天分,放弃了这方面的学习。后来因工作需要,从零开始自学英语。两年之后,虽然听、说有困难,但已能阅读英文学术原著,撰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当牛津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的专家问及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仅靠自学即能基本掌握这门语言时,笔者回答说:“以绘画的经验学习英语。”这个答复起初令问者纳闷儿,随后使之心悦诚服。

创作一幅绘画即是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媒介构造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而媒介的规则只有在画面的整体性中才显现意义。换言之,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使如现代艺术那样追求不和谐效果,最终也必须将不和谐组合为不和谐之和谐。绘画的结构性整体思维启发我们认识到,语言中的单词、句式和语法规则只是意义的零件,零件唯当契合其所为之服务的语言整体时才起作用。这个整体就是上文所说的该语言所体现的某种特殊思维方式。而体悟这种思维方式是学习任何一门外语的灵魂,犹如整体性是艺术的灵魂一样。艺术始于模仿,需取法乎上,反复模仿前人的杰作,语言学习亦然。笔者以此方法反复背诵英文名篇,使之融入自己思想的血液,一旦把握了英语的整体思维特征,语法、单词、句式的困难就不会成为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这犹如艺术创作,以整体统摄局部时,所有的细节都会各适其所,反之,如专注于抠局部,那么,细节就会颠覆整体,画面永远难以形成。

这个例子说明,艺术不仅塑造或改变我们观看、倾听、阅读对象的方式,而且启发我们对某个问题提出不同的回答方式或解决途径。艺术告诉我们,在任何创造领域里,想象力与敏感性是最关键的要素,因为所谓的创造性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发现新的关系:上帝寓于关系之中。其次,处理问题的方式很重要,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处理手段。最后,内在的驱动力和满足感是创造性的能源,享受、体味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使之成为生命的自然组成部分,不断推动自我发展。这些充分体现在艺术中的素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其他领域的创造能力。

闻名全球的私立教育机构华德福学校坚持通过艺术的教育,把美术、音乐等列入核心课程,并以艺术为教授其他课程的模式。最近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该校毕业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特别强,胜于其他学校。华德福学校初创于1919年,现已有1000多所学校,遍布世界各地。华德福学校教育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寻求新教育模式的运动。总目标是为学子奠定自我发展的基础:从此出发,将自己培养成自由、具有道德责任心的完整人格,同时具备高超的社会能力和专业技能。按照这一宗旨,教师在评估学生成绩时,废弃量化标准,采用质量评定,即重视学生的发展潜能。奥地利哲学家施坦纳是华德福学校的创始人,其哲学将人视为身体、心灵和精神的整体,这个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华德福学校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将儿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时期约7年。早期教育为学生提供激励创造性游戏的环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施坦纳深信,人在学习时使用整个身体,如过早地让儿童参与抽象的智力活动,会妨碍其成长与发展,他认为,这类过早的智力课程,其消极作用会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如病毒一般显现。在小学阶段,重点放在开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社会能力,塑造其创造性和分析性理解模式。所教核心课程涵盖广阔领域,从语言艺术、历史、神话到地理、算术、几何、矿石学,直到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教师通过讲故事和创造性表演富有想象力地把学生引入这宽广的知识世界。这些课程与多种艺术核心课程融为整体,包括视觉艺术、声乐、器乐、艺术体操和手工艺。知识课程经由艺术而教学。到中学阶段,重点发展学生的批评理解能力,培养其理想主义精神。专门的课程由专业老师讲授。重点偏于学术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继续上艺术、音乐和手工艺课。所有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力理解(抽象思维)、独立判断(概念判断)能力和道德理想。

在这三个阶段中,始终强调想象力在学习中的作用,高度强化知识、实践、艺术三结合的完整体系,将学生培养成思想自由、道德自律的完整个人,以“自由、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格”走出校门,进入世界。

华德福教育的成功,除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有一流的教师。儿童蒙学,如玉初雕,该教育坚持以最好的教师开导儿童。其对教师的要求从其自办的教师进修学院可见一斑。进修的教师不仅要交论文、课程计划等作业,还要交素描、绘画等作业,以及音乐、戏剧等表现艺术成果。每位受训教师必须演示跨越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能力。华德福教学禁止用课本,这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课程的把握提出了极高要求。其次,教学的评估体系以质量为唯一标准,以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为唯一准绳。量化指标在此毫无意义。最后亦即最具特色的一点是把艺术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

对华德福教育的一系列研究显示,其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和好奇心诸方面尤为成功。艺术的教育也导致了其学生“更擅长于科学”,这点真是意味深长。如前提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造就了德语国家的巨人歌德。华德福的科学教学受歌德的现象学研究的影响。将自然当作未与人类异化的有意义的整体加以探究,让自然讲话,交叉运用两种方法:一是从个人直接经验而发展的观念理解,称之为“起源或发展解释事物法”,其二是专门深入研究关键事例的“范例法”,而贯穿两者的主线是“美学上丰富的知识结构”。

教育的目的不是教授知识点,而是培养像艺术创造者那样富有想象力的组构新知识世界的能力,或者说,通过知识学习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物大都是如此自我发展的结果。

艺术活动挑战想象力,启发创造性,培养分辨品质差异的敏感性。艺术运用可感知的媒介,如绘画中的色彩、形状,音乐中的声音等,同时表达非感性感知的性格意志,超越纯粹感觉知觉之物。诚如拉斯金所说,“美的艺术将人的双手、大脑和心灵协同合一。”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最佳中介,而且将成人的工作与儿童的游戏连接起来,提供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观念理解源于内在的图像活动,艺术活动能够提升智力、知觉技能、社会技能、风格感、品质感,以及个人表现的愿望与能力。艺术所激发的强大的智力是人类回应所处环境的关键因素。艺术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文字和量化性科学如数学并非是保证人类理解力,也不是代表人类理解力的唯一手段,审美能力也是人类智力的基本模式。智力包括理智与情感两部分的合一。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主观与客观、心灵与身体、理智与情感合成铸就人的智性,一个完整的人就是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之人。前文提到的赵元任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时,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作曲、钢琴、和声),后入哈佛大学深造,主攻哲学,继续学习音乐。毕业后曾在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任教,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心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及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从他所授课程的内容来看,他简直是个“通才”。可是,如今人们把他片面地划入了语言学学科,只知道他的语言天赋。的确,他可以在很短甚至几天时间里学会某个地区的方言,流利得如同当地人,他一生会说33种方言,并精通英、法、德等语言,其各门外语的口音也地道纯正,光听口音,各国人都信其为当地人。他曾轻松地告诉女儿,他学习不同的语言是因为“好玩儿”。然而,这种超凡的语言才能绝非语言学本身所能造就。其语言成就与他对音乐的毕生追求,以及作曲才华具有因果关系。正是音乐塑造了他分辨声音细微差别的敏锐性,能准确地模拟、表现各种口音。可以说,音乐艺术是造就这位淹博宏通的“文艺复兴式智者”的关键因素(成于乐)。音乐与数学素有关联,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可见,在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中,艺术起着何等核心的作用。莫扎特、拉斐尔和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富有智性,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其智力,而科学和其他领域的智性总是受到艺术锻造而达至境。

当年哈佛设立“零点计划”的原初动机是研究与改善艺术教育,其创立者古德曼相信,艺术学习应作为严肃的认知活动加以研究。而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将这项计划引入智力、理解、思维、创造性、伦理、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的性质探究。这说明艺术本身包含着多维智力能量。

透过“零点计划”的科研成果与华德福教育的实例这两面镜子,中国当代教育的问题赫然可见。要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者真正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之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借助艺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个人与社会技能,激发其创造力,唯有此时,我们才能真正建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机制,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需要开启这个“零点计划”,但不必舍近求远,这个计划的方案就在上文提及的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之中。例如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能与艺结合,旨在培养品德高尚、敏而好学、敏于事的有用之才。他自己以上下、左右、前后、正反全面求索的方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告诸往而知来者,以觉悟所未知也,善于将所学知识随机应变,转化类推,未至而求至者,以运用于其他发明。“艺”既是求知的模式,也是求知的境界。哲学家以撒亚·柏林曾说,人类所共同珍视的美德归纳起来只有寥寥数个,人类的最高教育目的也殊途同归,不同文明的教育终极目标也相通归一,仅是方式不同而已。孔子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焦氏笔乘》对之做了恰当的诠释:“所谓学者,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絺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此处的圣人即具有健全而灵活的思维方式及有效处事技艺的完整之人。我们如今所致力的通过艺术的教育只不过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注解,犹如怀德海所言,西方一切哲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释。正是这位怀德海曾发表《教育之目的》一文,其开篇恰好能引为本文的结语:“文化乃是思想的活动,乃是对美与人文情感的感受性。支离破碎的知识与之毫不相干。仅仅博学多闻之人,乃是世界上最无用的讨厌之人。我们旨在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为其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引领其进入如哲学一样深刻、如艺术一样高远的境界。”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2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3

1、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高校的职能所在。

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认知民族民间艺术,引领艺术设计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广西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经济的落后造成了本土文化的势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外文化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各种文化思想大量涌入,特别是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逐步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虽然西方文化中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部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西方思想文化中腐朽没落的东西也确实对本土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正是这种文化渗透中的不利因素,使得广西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一般以西方现代设计课为主,民间美术设计课则很少开设。伴随着影像文化,尤其是外来的影像文化成长的新一代,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西方艺术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播下民间艺术和民族精神的种子,培养出具有民族情感和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应该具有民族的审美观和自信心,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传承弘扬广西民间艺术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中国设计水平,提升国家与民族文化软实力,这是广西高校的职能所在。

2、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专业基础较好,兴趣比较高,多为兴趣而学。因此,在专业教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广西民间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它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例如壮族的织锦,首先是对人们生活提供帮助,使壮族人民的生活得到实际改善,同时又兼备审美功能,斑斓的色彩、丰富而精彩的服饰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它还兼备教化功能,例如在《布洛陀》这个故事里,布洛陀是一个极聪明能干的人,他懂得许多道理,人们有什么不明白或纠纷争吵,他都去说理排难,所以,人们都很敬佩他,推他为头人。这个故事讲了用“说理”来排解人们的纷争,也就是用“理”来评说人们的行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广西民间艺术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培养大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本科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应用学科,下设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艺术设计人才。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应基于市场需要。市场需要怎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经典设计的模仿者、时髦的追随者抑或是具有独到的见解、敏锐的市场嗅觉,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不同的时段市场需求在发生改变,我们很难去掌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设计作品要想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联系大众的已有经验。

什么是大众的已有经验,就是我们长期受到的文化熏陶,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等,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就是我们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没有根的民族是空旷的,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根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大众的东西才有时效性,才会被市场、社会所认同。享誉中外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将水墨意境、吉祥纹样、民俗元素及东方哲学等巧思创新,运用于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广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璀璨多姿,是广西各族人民生活实践的积累,有着共同的体验,是民族的根。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既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投入,肩负着以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历史使命。作为广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培养有民族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既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又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的使命。

二、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1.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

大学教学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艺术设计完全可以和民间艺术教学相结合,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到大三、大四的专业课,要贯彻始终。例如,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在《设计概论》或《设计史论》中系统地对广西民间艺术进行介绍,从历史的、考古的、人文的、社会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课程中,把广西民间艺术的造型观、色彩观、宇宙观等融入教学中,在学习现代设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传统设计方法和观念进行总结,并有目的地应用于课堂实践。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在《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和《网页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民间艺术元素和民间艺术方法论进行设计与制作。除此以外,还可开设公共选修课,例如《广西民间艺术欣赏》,和举办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民间艺术产生、发展和现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民间艺术教育。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教育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开辟适当的空间进行民间艺术实践,同时利用艺术采风这一传统,深入民间进行考察,虚心向民间艺人请教,切实了解和把握民族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材料、技艺、情趣、造型及品位等,注重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提高对广西民间艺术的认知。加强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的设计,提供一些结合民间艺术的选题,通过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素材和设计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3.加强对广西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很强的专业,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它与商品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广西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将广西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再创造,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使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进行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对广西民间艺术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得到实惠,设计理念得到贯彻,设计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推动广西民间艺术教育。钦州学院美术学院在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以省级教学中心———陶瓷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结合本地优势,对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产品坭兴陶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心整合地方企业力量,与当地坭兴陶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基地,把实验教学与当地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了课内外结合、校内外合作的教学与实践综合环境,促进了实验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承担了多项陶艺研究课题,一些研究课题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4

一、授人以渔的教学艺术

教育的意义不是单纯的知识赋予,而应是培养精神、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多重富有者,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很多人把云师大附中的教育特色形象地说成是“放羊吃草”,我们理解的放羊吃草实际上就是“授人以渔”或者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即“教是教给学生会学”,所以我们的校训是“不但要学会,关键要会学”。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成功,绝非偶然,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知识高速更新,社会快速发展。环境迅速变化,只有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者才能应付这种变化,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求得进步和生存。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在成语“点石成金”的故事中,那个书生很聪明,他知道成千上万块黄金也抵不上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他要仙翁的手指头就是要仙翁教他点石成金的方法,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辈子受用。这就启示我们:教学也要重视教会方法,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终身受用。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学习是动脑的事,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师,不能授人以鱼,而应该授人以渔。就是说,教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颖、富有见地观点,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会自主学习。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肯定,看到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学校是这样要求老师的:

从人学教育抓起,在高中第一课中,让学生知道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立足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和时间;尊重学生个性和特长,开设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给学而优的学生创设自修的时间和空间。

二、多渠道、多角度开展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有高考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往往得不到重视,认为是浪费时间。艺术教育处于不利地位。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艺术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特别是在情商培养、缓解压力等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做了这样的努力:

(一)校园环境呈现艺术美

校园环境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优美的学校环境对师生的人文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艺术教育的隐性课程。因此,精心打造学校的环境,使其具有自然美、艺术美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的校园有山石,它能给人以“力”气;校园有水榭,它能人以“灵气”;校园有繁枝茂叶,它给人以“生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校园有文化,它给人以文明;校园更要有艺术,它给人以灵魂!

校园环境包括景观环境和文化环境。驻足师大附中校园,墙廊流韵,环境优美。经过近7年的认真规划,精心设计,师大附中的新校园已经呈现出四时花开不断,常年绿树葱茏,一步一景的优美景观。更为可贵的是,在学校环境的营造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出了“温暖命名”、“毕业纪念树”等活动,让师生的智慧与对母校的爱,艺术地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徜徉于树影斑驳的梧桐、银杏之下,畅游于翠柳环抱的学海旁,流连于芬芳的桃李园中,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我们特别注重渗透师大附中的办学思想,使之与环境文化相结合,从而优化了隐性艺术教育的功能。文化环境还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既融入环境,又能从环境中凸现,形成环境与学生相融的和谐人文环境。在学校走廊,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学校的宣传橱窗绝大多数地方是由学生自主创作完成的,使校园文化环境成为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使环境艺术发挥其无形的教育作用。

(二)传播美育的艺术课程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校课内课外的艺术教育,尽力为艺术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艺术课有专用的办公室、教室和排练场地以及相关的设备,如配有学生钢琴房。艺术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实际,利用视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拓展,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品味。通过书面作业或小节目表演,以及选修课、合唱队、艺术节、艺术作品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歌舞和绘画表达情感,赞美生活,体验艺术感受艺术魅力,丰富精神世界。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

师大附中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教育作用。学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学生社团活动。学校以此为载体,培育以社团文化为落脚点的校园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交往、学合作、学沟通,会生存、懂生活、有品位。在学校团委、学生会的指导下成立的社团联合会,负责联络学校44个社团的活动。这些社团除了传媒类、文学类、体育类、社会心理类、自然环保类、生活技能类外,尤其注重艺术类。门类齐全的社会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引领着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些活动不仅让广大同学施展了才华,而且成为“三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各种健康、科学的活动中,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使教育功能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活动中。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5

[关键词]台湾地区;通识教育;艺术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略相当于大陆的人文素质教育,其相同点在于:都以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都以塑造“全人”为目标;其不同在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注重面向全民,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10年4月,笔者应台湾中原大学邀请赴台短期讲学,并环岛考察了台湾中、南、东部民间艺术。笔者以为,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大陆借鉴。

一、台湾专业院校中的艺术专门教育

台湾地区主要的艺术大学有三所: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是西湖国立艺专,以历史长久享誉岛上,现在,仍然以设计、印刷、电视传媒、建筑雕刻等实用美术专业在台湾独占鳌头,学校有学刊《艺术学报》。台北艺术大学在台湾艺术院校中排名第一,有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各学院都有本院专用的展示厅馆。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美术史研究所、造型研究所、科技艺术研究所,美术史研究所有年刊《艺术学研究年报》。各院主要以大学部培养本科生,文化资源学院则立足于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整合,下设传统艺术研究所、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建筑古迹与保存研究所、博物馆研究所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每所编制仅为五人,每年面向大学部毕业生招收硕士、博士生60人。

台湾艺术院校与大陆艺术院校有诸多不同:1.台湾艺术专门教育各校各有特色:台北艺术大学偏于文化研究,台湾艺术大学重视动手能力,台南艺术大学重视成果推广。台北艺术大学的林保尧教授打了个比方,说一家设计汽车,一家制造汽车,一家销售汽车;他戏称三校是,一白手(动脑),一黑手(动手),一灰手(同时紧握白手黑手)。名校各有分工,教学各有特色,使学生按自己兴趣报考高校,就业各有渠道,互不拆台撞车,同时利于用人单位选择,最终目的是因人施教,充分利用资源,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把就读专业不当、单位用人不当降低到最小,学生和社会双向获益。2.教师以教学为首务。台北艺术大学作为台湾艺术院校中的龙头学校,教学尤其严格。教师必须使用经典教材,不可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只在同行之间交流,让同行充分评议,经过时间积淀、不断修改成熟、取得同行认可以后,再由其他教师用作教材,以利于教师沉下心来慢慢积累,以利于教师之间互补,同时,学生不是只学一家之言,而是所学系统,所见广泛。图书馆按每个老师每学期课程开出的书单买书,各课程参考书在图书馆有单列书架,专供本课程师生借读,此课程结束以后,非本课程师生才可以借阅,以确保教学需要。3.教授治校。学校轮流聘请教授开会,共商学校大小事宜,主持会议者临时推举,每次轮换,校长有参会权与投票权却不得主持会议,没有最后拍板权和一票否决权。评议教师晋升,本部门教师全部参加并有投票权利,另请外校相关专业教授二人主持会议,以达到透明公正。也就是说,台湾校长是学校真正的公务员,而不是决定学校大事、决定教师升降的行政长官。

二、综合院校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笔者在中原大学分别为人文与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讲学。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追求天、人、物、我和谐的“全人教育”,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性、整合性、国际性、多样性”,学院所在的大楼按“身”、“心”、“灵”三幢设计,命名为“全人村”,下设通识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系(所)、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等三系两所两中心。在该院秘书带领下,笔者参观了全院,对特殊教育学系的早疗中心、听觉口语中心和外语文学系的口译训练室尤其印象深刻。早疗中心对9—24个月的婴儿进行免费测试,通过单透光玻璃监测并研究玩具室内的母婴,及早发现婴儿潜在的残疾和智障,提出一对一的早期纠正和治疗方案。听觉口语中心由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提供赞助,通过助听器加一对一的免费口语训练,使听损儿童从小就能够听话与说话,目标是:二十年后,台湾没有不会讲话的听损儿。口译训练室里,同步翻译教师讲课,以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通识教育中心承担全校艺术教学,专职教师就有十七名,加上客聘教授,每学期开出一百多门艺术课程。

同在中坜的台湾中央大学,校园环境明显优于中原大学。该校没有艺术学院,文学院下也没有艺术系,艺术学研究所教师8人,面向全校开设中外艺术史通识课程并招收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全校本科生必须修满8门通识艺术课学分,才能拿到学程证书。艺术学研究所办有年刊,名《艺术学研究》。

台湾文化大学坐落在阳明山上,一排排大屋顶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校园内各条道路题名,如大成路、大贤路、大德路、大慈路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学院独占一楼、一馆,教师百余人,下设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国剧、国乐六系兼六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招收本科生和前四个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向表演实践,没有综合性的艺术学研究机制。

就笔者所见,台湾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想,更能够全方位了解全世界最新艺术动态;台湾学者更具有开放的视野,更能够站在连接中西的高点上。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门厅展牌上有各种用人单位讯息,开敞的格柜里有各种展览介绍、刊物介绍,学生可以随意取读;林语堂故居内的展牌上,排列了语堂先生一生的著作,几乎每一种著作都有多种文字出版。以上各院校中,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取向最为接近,不同在于: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有该校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作为支撑。

三、公共展览中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笔者以三天时间浸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详细观摩藏品并得到院长周功鑫女士特批,两个半天进入库房观摩库藏。台北故宫有文物藏品六十五万件,其中六十万件系1949年从大陆运台。在落地生根的六十多年里,台北故宫不断扩建更不断创新,不仅使用了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展示形式多样活泼,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也担当起了新世纪的多元角色。这里有“儿童学艺中心”,提供儿童学习艺术和亲子活动空间;有创意工坊,供广大民众参与艺术创造活动;这里甚至有哺乳室,入口寄存处向游客无偿借用轮椅和婴儿推车,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和携婴的母亲参观;院内有不同档次的中餐馆、简餐馆、西餐馆、茶点室,院外有至德园、至善园,供观众用餐休憩。以上种种,充分体现出了台北故宫的人性化管理和对全民艺术教育的重视。此期展出多为清宫玩赏的特种工艺品,仅乾隆皇帝玩赏的多宝格就有多件,还有象牙球、象牙扇等,鬼伎淫巧,繁缛琐碎,甚至将象牙镂雕为芝麻大的链条,从弯曲的象牙中强取直料,镂雕为四层透花食盒,多少牙材在将弯取直中被浪费!据笔者所知,晋人法帖和宋元名画才是台北故宫的镇库之宝,而展品中,镇库之宝未露真容,据清人《清明上河图》而制成的多媒体画卷倒吸引了许多观众。如果说大陆博物馆的单一手段只吸引专业人士,台北故宫则以多样化的创意与最先进的数字化手段面向庶民百姓,而以库藏供专业人士研究。

笔者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黄金旺族——内蒙博物院大辽文物展”。关于辽代文物,笔者在辽宁省博物馆、内蒙博物馆略有所见,惜乎比较零散。此次内蒙各博物院、馆、所辽代文物集中来台展示,有陈国公主与驸马墓出土的公主金面具、金盒、金香囊和成套鎏金嵌玉的马具,有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出土的金花口杯、金耳坠和大量鎏金银器,还有从中原传去的官款青瓷花口碗等越窑青瓷、从中亚传去的玻璃高足杯,等等。

台湾美术馆也在士林一带,规模大于南京新美术馆。馆内同时举办着“理查罗杰斯建筑模型展”、“古又文服装雕塑展”、“韩国釜山美术馆典藏展”、“旅人记忆”和“张才摄影展”,“大陆名家油画展”。理查罗杰斯的现代建筑模型,大多已经在世界各地成为建筑;“大陆名家油画展”多为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画家的作品;比较中国大陆艺术家,台湾画家沿着抽象绘画的路走得更远。各展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才摄影展”。张才生于台北,上世纪30年代到日本学习摄影,从此奔波于台北、上海之间,1948年回台北定居,两岸恢复往来以后又常来大陆。特殊的经历,使他不但捕捉到了台湾原住民的原始生活,更捕捉到了近百年两岸城市与居民生活的巨大变迁。

台湾历史博物馆内,从原始彩陶到周铜汉瓦到魏晋俑人到明清瓷器,罔不弥集,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陈列条件,这里显得过于逼仄。这里还举办着“曾熙、李瑞清书画展”、“廖未宁设计艺术展”、“插花展”。李瑞清是东南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他和曾熙的书画,都有金石意味;廖未宁是台湾资深设计家,作品思路极宽,装饰风格极为浓郁;一楼举办的插花展展厅里,最是人头攒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朵,或插成花篮,或插成大如树冠的盆景,为笔者见所未见。台北艺术教育培训中心与历史博物馆比邻。这里延聘专家,向市民举办各种艺术讲座。博物馆与培训中心门前门庭若市,可见台北市民对艺术教育的参与热情。

台湾博物馆在台北车站附近,以原住民生活展示、台湾生物展示形成特色,地下室有“显微镜下的植物世界”、“认识台湾天然灾害”两个特展,马路对面原土地银行展厅内,有以恐龙为主题的古生物大展。引人注目的是,所有展览都与对学龄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结合了起来。比如原住民生活展示区,有若干个“太阳之子的神奇故事屋”,只要踏上小屋的玻璃地板,电视屏幕上便播放起了原住民的音乐歌舞和生活故事;画有原住民生活场景的大型屏板上,粘贴着许多汉语单词,儿童们可以根据场景想象,将零碎的单词拼写成完整的句子;休息区的台面上摆放着放大了的原住民琉璃珠,原住民像上写着“帮帮小小陶人串一串可爱的琉璃项链吧!”以激发儿童对色彩搭配美的感知;地下室桌子上放着一排排显微镜,小朋友们凑近显微镜,就能够看到镜下放大了的奇异植物世界。每逢周六、周日,台湾博物馆还举办“名师开讲”、“假日亲子活动——剑龙折纸”、“我的绿行动——让地球变轻松”研习耕作坊等艺术教育活动,博物馆真正成为全民艺术教育的场地。台湾博物馆主立面呈柱廊式,绿穹隆顶,系1915年为纪念日本总督和行政长官所建,光复以后,台湾人不仅没有将纪念日本人的建筑铲平,还把日本总督和行政长官的雕像移进展室,用文字加图像忠实地再现日占五十年的历史。

台湾原住民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仅一站之距,站名“德理女中”,从三楼到负一楼是展室。大陆民众多从歌曲得知,台湾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其实,高山族只是统称,乾隆间《番社采风图考序》记,“(台湾)郡志所载番社之有名可记者,计一百四十有奇”;今天,台湾少数民族有赛夏族、泰雅族、赛德克族、邵族族、布农族、邹族、排湾族、雅美族、卑南族、鲁凯族、阿美族、噶玛兰族、撒奇族、太鲁阁族共14个、50万人。清廷统治时期,把台湾原住民在山者称呼为“生番”,在平地者称呼为“熟番”,因为生活在平谷的少数民族已经被汉人同化;日占时期,日本人把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高砂、平埔两类;光复以后,国民政府把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高山、平谷两类;1994年后,统称“原住民”。原住民艺术,有契刻文字的木板、刻有牵手纹的合卺漆杯、布农族的弓琴、雅美族的祭祀宗柱和木船、排湾族的鼻笛和双头蛇纹陶器、太鲁阁族的织锦,等等。

台湾文献馆在南投县中兴新村,这里原本是“省政府”所在地,成排的“大王椰”高耸入云,香樟的树冠竟像杨柳似地舒展宜人。绿荫中掩映着三幢不同样式的大楼:史迹大楼为传统大屋顶样式,楼内有原住民展示室,荷西、郑氏王朝展示室、清领台时期展示室、日治时期暨光复后展示室、台湾历史重要人物事件展示室、台湾一级古迹模型展示等六个展室,全面展示出了台湾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文物大楼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柱廊式样式,楼内设六个展室和一个特展室,分别展示台湾历史文化、台湾民俗文化、台湾生活文化、台湾工艺文化、台湾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物;文献大楼为现代别墅样式,收藏台湾历史档案。在国史馆馆长林金田先生帮助与同行陪同下,笔者进入到库房观看日本战败以后台湾行政长馆公署秘书处接收的日本总督府莳绘漆器藏品,满满一库共计四百零五件,经箱外壁、内壁、悬盘都布满极其精美的莳绘,莳绘漆碗就有上百件!

四、私人美术馆和主题公园

在台湾地区私人美术馆中,朱铭美术馆最为成功。走进美术馆,一条长长的展廊把观众与大自然隔开,两壁是充满世俗生活情趣的速写,惟独不见朱铭雕塑,原来,这是设计者故意安排的悬念。走完长廊,推开玻璃门,眼前豁然洞开,“运动广场”上,骑摩托飞驰的塑像、张开降落伞从天上飘下来的塑像……天上地面,令人目不暇接。将各种质材的雕塑散布于山林原野之中,这样的手法让笔者想起了同样将雕塑散布于山林原野之中的法国罗丹雕塑公园、日本箱根雕塑公园。

朱铭初享盛名的作品,是“太极广场”上的雕塑“太极系列”。一尊尊保丽龙翻铜的塑像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完全不表现细节,刀劈斧削,痛快淋漓,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正是这似与不似,诱发起了观众的兴趣:那是拳师的腿脚,还是扬起的衣衫?正是这大体大块,传达出了文化的张力。“单鞭下势”尤其脍炙人口,早已经广见于各种印刷品;两层楼高的太极拱门,抽象到了完全看不出人形,全凭观众意会。传统文化的厚重之美、现代雕塑的力量之美同时被朱铭作品传达出来了。

朱铭“人间系列”表现的是:林间路边,有少女在伞下说悄悄话,有孙女给老奶奶锤背,有男子斜倚在门框上等人,都是人们无比熟悉的生活场景。露天的椅子上,一排坐着四个游客,男游客手里还抱着一个,一个个瞌睡得七倒八歪,把人们旅途中的困倦真切地表现了出来。游泳池旁,淑女们绕桌而坐,其中一个指点兴会说得精彩,手臂也扬了起来,另外几个听得入神,好奇的游客也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心”已经在想象她们谈什么?“神”已经在参与她们的谈论。看那边,展厅门口排起了雕像的长队,有的“像”拿着报纸有的“像”在向前张望,调皮的孩子一看,也钻进雕像群中排起了长队。“人间序列”中的这些主人翁,都是人们天天见到、自己也在天天扮演的,没有人介意,而它们一旦被朱铭挖掘了出来,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无不一见莞尔,无比亲切,并且十分快乐地参与了进来。

朱铭美术馆除露天展示外,另有美术馆本馆,一楼展示朱铭新作和典藏精品,二楼展示朱铭早期木雕作品和师傅李金川、老师杨英凤的作品。朱铭新作中,一组是“原住民系列”,质朴的乡民有行走的,有劳作的,有一溜边闲坐的,大体大块地砍,大体大块地削,大体大块地染,装饰性的大面积原色,赋木刻以现代意味。木料长宽不够?就让人物袖起手来,或者弯下腰去,作者的创作淋漓兴会,全凭即兴想象,观众也受到作者激情的感染。另一组是“泳女系列”,以不锈钢表现少女光滑细腻的胴体,以海绵表现泳装,既是生活真实的艺术提炼,又表现出质材的质感对比美。抬头一看,运动员握着横梁下的吊环在翻筋斗!——也是雕塑。从二楼陈列的朱铭早期木雕作品《佛像》、《仕女》等等,可以见出他早期打下的严谨的写实功力。

在朱铭美术馆里,有艺术交流区,不定期展出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有艺术长廊,供艺术家现场进行大型壁画创作;有小脚丫律动教室,组织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并作为暑假时儿童雕塑营的住宿空间;还有儿童艺术中心、创意玩动画作坊、艺术家工作坊等。

朱铭美术馆的成功,在于它既没有丢失纯艺术的品性,又充满了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民族性、民间性、现代性、娱乐性,在这里被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美术馆的雕塑语言是现代的,却充分开掘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特别是核心文化内涵,外国人感到好奇,中国人感到亲切。这里的科学园区、运动广场、人间广场……不同爱好的观众各自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雕塑。朱铭把当代民众生活中平凡不过的场景捕捉进了艺术,平常人爱看,知识分子也爱看。朱铭又把雕塑展示与艺术活动、与亲子游戏结合了起来,满足了艺术家和最广泛民众画、塑、展、游、憩、餐、饮、宿等多方面需求,特别是小朋友的好奇心理与创造愿望。朱铭美术馆已经开馆十一年,其文化创意赢得了中外各阶层观众的一致好评。

朱铭1938年生于苗栗的一个贫困农家,是家中第十一个孩子。13岁那年,他拿到了此生唯一的一张文凭——小学毕业证书,从此开始挣钱养家。15岁时拜雕刻技师李金川为师,学习雕刻和绘画,21岁时自开工场并且招收徒弟。因为不擅经营,两年后工场失败,反而促成他做出人生最为重要的决定:从此不做生意人,立志要当艺术家。他拜雕塑家杨英凤为师,转而学习学院雕塑。从此,一个雕刻工场的老板消失了,一个艺术大师却诞生了!朱铭创作“太极系列”,初因为木材尺寸受到限制,不得不尝试使用保丽龙翻铜,却意外地发现保丽龙切割以后大体块所传达出的力量之美,意外地享受到了大刀阔斧创作的惬意,于是一发而不可止,一连创作了几十件。接着,朱铭用多种质材,创作陶塑、不锈钢、海绵翻铜、木雕上彩等“人间序列”。他1976年举办首次个人雕刻展,从此在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布鲁塞尔、柏林轮流办展,200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雕刻展。朱铭能够从工匠成长为艺术家,得益于台湾开放的文化环境,也得益于他横跨传统和学院又游历欧美的经历。

南投埔里牛耳乡林渊石雕公园内,散布着近百件大型石雕。这些石雕因石造型,稍作加工,似与不似,不似又似,充满拙趣,岩石的体块感和力度感被保留了,雕刻具备了野性的冲击力。比如《牛》、《猪》、《虎》等等,与霍去病墓前石刻的审美竟然如此地相近!现代社会的艺术,有太多的矫揉造作、太多的无病呻吟,像林渊石雕这样豪放、拙重、雄强的美,实在是难得一见了。林渊本是乡间一介普通的庶民,从来没有接受过美术训练。乡间有的是石头,他闲来就在石头上刻了玩玩,不意被开发商发现,签约将他十年作品买断,买地绿化,建起了这个石雕主题公园。公园人群沓至、林渊声名鹊起以后,离开开发商自卖作品。林渊石雕公园内有林渊艺术陈列馆,陈列着林渊的绘画与小型石雕。

在花莲丰滨与石梯坪之间,有甘信一的雕塑博物馆兼茶斋叫“拙而奇”,甘信一1954年生,自称阿甘。他从小做工当售货员,从来没有接受过美术专门训练。花莲海边,有捡不完的卵石和漂流木。31岁那年,他突发奇想要用卵石和漂流木创造自己的艺术,从此一发不可止。卵石和漂流木在他手下,被组装成为桌、椅、少女、警长、鱼。因为材料限制,无论少女、警长还是鱼,他往往取其局部,用榫卯随意组装,自然成就了他打散构成的艺术风格。这样的风格,似乎接近达利或是毕加索,但又绝对不是达利或是毕加索,甘信一比他们走得更远。海边的回澜饭店是甘信一雕塑作品的又一处展示点,举凡展示牌、用餐的桌椅、壁画等等,通通是用卵石与漂流木组装而成。

朱铭、林渊、甘信一都幼小贫苦,没有学历,更没有接受过美术专门训练,然而,他们以他们绝对个性化的创造丰富了民众的视觉审美,也使他们成为岛上闻名甚至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台湾不拘学历、任人发展的自由空气,也得益于台湾长期稳定开放自由的艺术氛围。他们是没有接受过美术专门训练,他们却没有少看达利、毕加索等欧、美、日艺术大师的作品,他们与外部世界早已经接触频繁。艺术天才的成长,实在不是靠各类“工程”去揠苗助长,而是靠艺术环境的熏陶,靠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

五、生活创意园区的审美教育

“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推广中心”是台湾唯一由当局设置的工艺训练机构,其前身是“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近年,文建会会同南投市,搬迁了邻近“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的小学,建设为生活创意园区,使生活创意园区成为南投乃至全台湾民众生活的靓点。园区内,设有陶瓷、金工、漆艺、竹木、皮革、染织、玻璃等八大生活工艺馆。各馆专职人员除自己研发产品以外,负责辅导青少年与社会民众手工技艺。台湾民众不分老幼,都可以到生活工艺馆尝试手工创造的乐趣并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买走。“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推广中心”将技术人员纳入公务员编制,员工70余人,当局年投资过亿。台湾当局斥以巨资推广手工艺,目的在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陶养民众审美情操,提倡自然材料的手工艺品,以舒缓工业社会人们的紧张心灵,引导台湾向着工业造物无掩埋垃圾的目标努力。

台湾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在全岛常年下设五大创意文化园区,作为向全台湾民众举办生活美学讲座和展示建筑、设计最新成果的场区。台中市创意文化园区正在展出家具、器皿、家用电器等各种新型生活用品。饭桌上的塑料隔热垫被设计为展开成圆形,好似盛开的鲜花;收拢成条状,以腾出饭桌空间。花盆托盘的下面增设了一只抽屉,浇花的水漏进托盘,通过托盘中央的孔眼漏进抽屉,抽屉积水以后可以拉出,将污水倒清,既有效地避免了浇花的污水污染家庭环境,更有效地避免了盆栽积水烂根。创意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开遍了台湾,甚至开进了大学校园。

六、其他

可以说,台湾当局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面向全民推行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连植物园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台湾满岛奇花异树,台北植物园反见芜杂。然而,它却有大陆植物园所没有的文化创意。那里的“佛教植物区”,集中栽种了菩提树、菠萝蜜等植物;“民俗植物区”,集中栽种了与十二生肖名字有一字相同的植物;“成语植物区”每一植物下写有一两个成语并且介绍成语的由来,如槐树下写“指桑骂槐”,梅树下写“望梅止渴”、“梅妻鹤子”并且列出与这两个成语相关的掌故传说文学故事;“民生植物区”则栽种了稻、麦、黍、高粱和各种蔬菜,让小朋友们认知。儿童们走进植物园,学到的不仅是植物知识,更学到做为“全人”所应该知道的一切。

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是一项“化人”的长期工作。它固然不像修桥筑路造房那样政绩明显,但是,它深入人的内心,充满着对庶民百姓的人文关怀,在滋润百姓精神生活的同时,起教化百姓并使社会安定和谐的作用。所以,它其实是比修桥筑路造房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的政务。台湾民众在地球村公民中树立了文明、有教养、各国免签请进的良好形象,岛上的流行语是“慢活”,“生产、生活、生态”,“创意、创新、创造”。我想,这文明、教养,这“慢活”、“生态”、“创造”,正来自台湾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6

【关键词】包豪斯;创造思维;构成工艺

包豪斯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约翰尼斯・伊顿则提出的理论:“教师成功点燃学生内心中的智慧之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乃至艺术天赋,将他们自身的体验和感觉存留在其真实坦诚的作品之中”。包豪斯创立的时期正是世界工业设计和绘画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包豪斯聚集了当时世界级的抽象派艺术大师,比如康定斯基、克利、伊顿和莫霍利等,他们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为今天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和现代设计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包豪斯,教学基础不是画室,而是作坊;学生要想进入自己理想的“作坊”学习,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包豪斯的课程没置里成了关健的一环。同时,基础课程作为一段实验期,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合格后将被送往适合自己发展的“作坊”内进一步深造;而哪个学生在基础课程中表现的不尽人意,就不能获准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在包豪斯,由伊顿和康定斯基等创立的关于图形和色彩的基础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课程,它通过创造性思维方法教学,训练学生严密的思考程序与灵活的构想方法,通过审美判断力教学,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的综合性思考;通过构成方法与技能教学,让学生掌握造型原理与制作技巧以及熟识各类材料不同的性能、视觉效果差异,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与实践,开拓和扩展新的造型语言。在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基础教育创始者们的良苦用心。

美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就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创造力是每个艺术家、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构成是一个极佳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构成教学中,要善于启迪学生:首先通过构成方法论的学习,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推理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表现速度、应变能力,包括学习情理结合的思考方法研究艺术心理学、生理学,创作具有意想特征、心理效应的情态构成以及逆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方式限制,创作悖理构成;其次,通过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掌握构成的组织方法,研究形态、色彩、材料、立体、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合原理;最后,经过各项技术、技能的学习,包括不同材料的性能、加工、视觉效应,掌握构成造型的传达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作为基础教育的构成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逐渐充实和完善;一些新的领域的涉入,让构成又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比如摄影技术、光电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普及,无疑为构成的研究和教学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它方便快捷的功能以及灵活多变的操作为艺术家带来了无数的创作灵感。在广州美术学院,除了研究形、色、立体三大构成之外,研究以光作为造型元素的光的构成以及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着意创造新的运动方式的动感构成已经成为构成中新的成员。此外,“包豪斯”还全力以赴地想要拆除美术与工艺之间的藩篱,强调设计与工艺之间无法分割的渊源,在今天看来,意义仍然是重大的: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在给学生灌输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的同时,如何利用精湛的工艺传达自己的作品内容无疑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另一方面讲,了解任何产品的制造生产工艺,甚至亲自动手加工生产某个产品,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动手的能力提高了,对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有了相当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去创造,开发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产品。

在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成果源源被不断地开发、运用的今天,掌握任何一门工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笔未来的财富,无论对他们的就业还是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很多的美术院校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以工作室的形式开展教学,每个工作室都配备了相应的工艺教师及实验室,让每个学生既学到了理论方面的知识又得到了制作各类产品的基础工艺。以广州美院为例,除了原有的各类设计创作工作室外,还开设了专项研究光电工作原理、机电工作原理与造型关系的工作室,尝试利用当代特有的材料与技术手段,着意创造新的运动方式的动感构成;以及专项研究材料构成的工作室,致力于探讨有形材料、无形材料各自的独特表现语汇与造型关系,不同加工工艺特点形成的特殊效果与造型的关系,以及材料综合利用的表现性等等,以挖掘开发材料的新造型性。这些工作室将新的设计理念与新材料、新工艺结合起来学习和研究,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在国外,设计院校与各大企业公司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学生可以直接到工厂车间实习,甚至直接参与设计、生产,以便更好地了解产品制造的工艺和流程,从而学到了学校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了最直接的宝贵经验。正如沃尔特・格罗庇乌斯所说:“一个手工艺工匠的基本技能对于各种艺术家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各种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源泉。”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完善的学习环境,动手动脑并驾齐驱,使学生创造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投身社会,服务社会之后更好地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为艺术设计事业的蓬勃兴起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无论是作为基础课程的构成学习,还是提倡与工艺结合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是我们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同样,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富有创造性,才能带动和激励学生去创新、去思考。我们要像伊顿先生所说的那样:去点燃每位学生心中的智慧之光,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发掘他们独特的艺术见解,引领他们去尽情地发挥、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包豪斯”!

参考文献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课程中小学艺术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展开,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艺术课程的实施牵动着整个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处理好艺术课程的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教师,是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必须理顺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系,尽快培养出顺应、合乎艺术课程教学的高素质毕业生,以促进艺术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人的发展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马克思主义早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论证了: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精神的力量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精神”更具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包含智慧,而且还有道德和热情。而艺术又是人的“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因此,艺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审美价值。

人们的生活中需要艺术,因为艺术能把人们生活中本质和规律的东西,以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使人们通过审美认识领悟到自身生活的价值,从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人的本性出发,除了物质的需要,还需要精神的食粮。每个人都离不开艺术,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有艺术的陪伴。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影响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它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对于一名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精神陶冶和学习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初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来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的。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的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不断地从艺术中获得艺术的感受、想象,汲取灵感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丰富和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从中能够学会和谐的人际交往,从而建立起积极、宽容、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学校需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一个民族的艺术素质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艺术不仅是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美国的艺术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这种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加德纳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认为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然而,创造力又是艺术创作的两个要素之一,即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人类的进步、发展也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来完成。加德纳认为,他提出的8种智力中有4种智力(语言—言语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和身体一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7种智力中的每一种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程序,艺术教育被写进联邦法律。这一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一门“学术性”的学科,在教育中具有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地位。该法令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制定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②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和艺术课程的实施。2o02年美国“艺术教育伙伴”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该组织在研究后发现,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在读写语言能力发展、抽象概念理解、基本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社会举止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三、中小学艺术课与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1.我国的艺术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在教育部颁发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体现课程目标的方面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为实现目标而设置的四个学习领域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可以说,艺术课程是一门以人文为主线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习的是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课。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艺术文化。教师必须挖掘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这些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的艺术学习变得自然、容易接受,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偏重单一性的分科教学。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验审美的情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提高对艺术鉴赏的能力。由此看来,艺术课程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的。

2.艺术课的教学要求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有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如何体现“综合”的效益呢?“艺术课程强调综合和联系,就是通过发掘不同艺术类型的共通性与共同价值,借助不同艺术门类在审美特征上的关联性,生成与建构学生的艺术通感,培养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与审美意识。”③“艺术不等于艺术的知识技能,或者说,艺术不是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到极致后的产物,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内容发生联系时,知识技能才会发生飞跃性变化,变成艺术能力。”④因此,艺术课中的这种“综合”不是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自然融合。综合艺术课程在教学目的上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获得丰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表现和创造活动,并对创造的成果进行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这样,学生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了理性的反思。在教学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内容和艺术的文化背景、艺术信息等,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使艺术学习更有趣味性。在对待学生的评价方式上,以鼓励为主,艺术教育关注的是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延伸艺术课堂。然而,现有的艺术类教师都是接受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分科专业毕业的单科教师。这些单科教师无法完美地操作艺术课的教学,造成了有些艺术教师的教学,只注重表面地、外在地展示一些形式,为综合而“综合”,使艺术课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误区。

3.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国家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至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9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70%;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高中阶段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⑤作为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师范教育是一种职前的预备教育,它对学生今后成长为成熟的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从艺术教师的“角色需要”入手,从艺术课教师的角度去认识教师角色的内在机制,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与艺术课程共同成长,促使学生能自觉地接受艺术课程文化。

鉴于目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校以后,在思想上,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要使学生明确艺术的特征与功能,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建立适应新课改基本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门类的艺术课程,使学生摆脱原来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审美,即体验、感受、表达,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课程,要求学生能处理好文化理论课程与艺术文化、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在办学方向上,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面向社会,加强和中小学的联系,并参与中小学的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艺术教学的实践探究,对艺术文化的“综合”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对教材、教学的研究能力。在培养模式上,也要改变以往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对口培养,转向重视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用一种模式“塑造”所有学生的培养模式。我们要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师资才能胜任艺术课的教学,才能加快艺术课程的全面铺开。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当今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目前艺术课师资匮乏的现状,就必须加紧培养能够准确把握艺术课程基本理念的、能自如驾驭艺术课堂教学的、具有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能把握好课堂的教学,那么,艺术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孩子们尽情体验艺术、纵情表现艺术、激情创造艺术的殿堂。

注释:

①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②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第188页.

③④滕守尧.综合不是机械叠加——普通高中艺术课程解析.中国教育报,2005—4—1(5).

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参考文献: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8

【关键词】博物馆;艺术资源;儿童;艺术教育

法国卢浮宫馆长H.路瓦莱特(H.Valorette)认为:“今天的博物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待’。今天,博物馆应该在城市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公民责任感的工具,是批判精神的孵化器,是品味的创造地,它保存着理解世界的钥匙。当然前提条件是它必须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不仅将这些钥匙传递给它的同道,而且还要传递给所有其他的人。”这段话,已经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作了全面阐释。博物馆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平台,不仅成为了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志,也向更加广泛的文化空间不断传递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与文化发展的脉动。

一、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我国不过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记录和传承了最先进的文化与智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其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以“收藏”、“保护”、“档案管理”,到现在的服务社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变革意识和责任感的增强,再到重视“人”在博物馆价值核心中的主导定位,是一个由重视物质到转向注重精神意识层面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发展,就格外凸现出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各个国家每个历史时期,都将其列为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我国最早建立博物馆,强调其教育功能,也是非常重视的。蔡元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1912年-1949年我国的博物馆层隶属于教育部门,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博物馆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本身就具备潜在的教育基础和资源。

二、当今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家在探索艺术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其他学科进行了迁延,主要向社会学、人类学、哲学领域产生互动。这一互动的重要动机,就是关注了对儿童的艺术智慧。由此引发了艺术学的转向。人们带着对教育世界中的精神生活的创新理解,展开了对儿童艺术教育的一系列的研究。目前,作为人文素养的一种,多数国家把艺术学科视为核心学科。艺术教育的地位逐渐提升,走入到学校课程的核心,从而发挥其对学科的整合作用。而就儿童艺术教育本身来说,目前,全球都开始认为一种借助自然生态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保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要实现这种生态式的理念,让艺术教育为儿童插上成长的翅膀。

三、畅想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1.博物馆艺术资源为什么适用于儿童艺术教育。对这个问题的阐述,笔者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特点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首先,博物馆艺术资源丰富、开放的特点,为儿童艺术教育提供良好教学生态。博物馆作为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具有帮助观众感知人类总体思维的综合性价值。博物馆为人类提供了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系统的知识资源。其中艺术领域资源,应该说是厚重的一笔财富。在当今这样强调人文素养、追求终身学习理念的时代,从小养成定期去博物馆参观,才能真正获得在博物馆中获取更多艺术文化资源的能力。但是,在我国,这部分资源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产生的作用却极其渺小。其次,博物馆的人文素养培育的社会责任,使他能够承担艺术教育的重任。博物馆本身的教育功能,有许多学者已经对此作了准确的描述。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艺术教育的国家之一,为了给国家各个层面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艺术教育,各类艺术博物馆为此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从行业规定、博物馆教育设计以及博物馆强大的艺术教育志愿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艺术教育支持。在英国、日本、美国,还有专门的机构,为幼儿园儿童设计博物馆课程,为国民素养的提升,从小就极其重视博物馆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灿烂而又自成体系的国家,这种艺术资源应该作为培养儿童艺术素养最好的温床。最后,博物馆艺术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转型,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途径。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在儿童人文素养积累过程中的重要性。博物馆的核心价值由其社会职能决定,因此,作为一个博物馆正处于蓬勃多元的转型发展时期的国家,博物馆承担提升国民人文素养的这一任务责无旁贷。而参与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为博物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从而获得儿童艺术教育与博物馆的双赢发展。2.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特点。(1)课程资源的生态: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但是不是人人在这个精神家园中自我治疗和愉悦。对艺术的认知、体验和创造,是一种高级人文素质,这一文化素质的培养渗透,必须从小开始。这个自我习得过程,就是接受艺术教育。尤其是儿童时期,过于技能化的艺术教育,不仅抹杀了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同时在艺术教育中限制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但是博物馆的艺术资源,本身就裹孕厚重的文化、历史等综合的文化智慧要素。因此,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的艺术教育,一定是能够放大其艺术资源本身背后生态系统的艺术教育。从而使儿童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态语境。(2)教育方式的多元:博物馆的展馆设计,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所以,博物馆的环境和博物馆艺术资源,为多种教育方式、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作为儿童艺术教育,这里为孩子提供的不仅是多种的教育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对艺术经典的体验,在艺术中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其他任何教育环境无所替代的。博物馆课程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方式同时提供了多元的同道和起点。(3)学习过程的愉悦:儿童艺术教育,首先是儿童自我释放和愉悦。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的儿童艺术教育,是一种将艺术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充分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将艺术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形成生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资源能够把艺术学习与产生艺术的大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使艺术学习变的自然、愉悦。

四、如何建构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儿童艺术教育

1.政府的合理引导与整体规划。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文化标志,政府应该有责任进行深入、系统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博物馆本身的良性发展。政府除了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还应在博物馆的多元扩展式发展上,给予相应的扶持。2.博物馆自身教育部门的完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博物馆艺术资源要参与到儿童艺术教育中。不是单纯的提供博物馆场所、提供讲解等就可以实现的。作为一个教育系统的有效补充,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完善职能部门,去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比对我国目前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功能拓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博物馆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包括:专业的博物馆艺术资源研发机构和教育部门的建立、儿童艺术教师、儿童心理研究人员、艺术家的合作等等。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就如同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的缩影,给人类提供的,不应是简单地享受、歇脚与慨叹。更多的,我们期待将来的博物馆艺术资源,真正能够让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成为认识自己的人。

作者:李瑾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参考文献:

[1]单霁翔编.文化遗产.思行文丛[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9

【关键词】艺术文化教育失衡对策

历年来的“全国青歌赛”中,许多以专业“炫技”见长的选手们,终因文化知识浅薄,对艺术专业的理解与把握不充分而相形见绌,最后只能屈尊后位,令观者扼腕惋惜,另有强者凭借对音乐的理解、把握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名列前茅。其中不乏有、孙悦、王宏伟等脱颖而出,逐步成为艺术家。

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真正的艺术家不仅应具备专业技能的单纯炫技,还应该对作品有深层的理解和情感宣泄。这就是人们常常讲到的个人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笔者感到,多年来部级重大赛事中出现种种遗憾,“文化素养教育”和“主科专业技能教育”处于“失衡状态”值得引起重视。

造成失衡的原因

造成失衡的原因既有历史沿袭原因,也有现实体制的问题:

音乐发展随历史时期起落影响很大。我国古有宫廷乐府为达官取乐,确实创作出了许多佳作,脍炙人口而流传久远,但终因历史禁锢被“下九流”、“戏子”等特定的极不平等的社会地位限制,造成了“饿死不当戏子”的偏激思想,严重影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的政治运动,不仅冲击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同样给刚刚发展的音乐教育当头一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金梭和银梭”歌声中各行各业恢复了生机,音乐在停滞不前一段时期后,仿佛跃出围栏的骏马开始奔跑起来,各种音乐不绝于耳,各样艺术比赛萦绕于目,各种艺术类级别证书漫天飞舞。可是在这种“艺术繁荣”下,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同胞姐妹,缺一不可。

艺术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相融性不够。培养艺术和文化人才过程中,整体构想上忽视了“平衡发展”,而是“各自为政”,舆论引导出现过一定偏差。学生文化成绩不好,就考艺术专业或体育专业。给人的错觉是,专业是第一,只要分数先过线就成功大半。以为艺术专业之所以重要是重在专业分数,文化分数低很多也可以,从而出现脱节,也造成艺术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

艺术院校老师的主观偏见和对文化教师的配合不够。在现实中,不仅专业老师,而且多数家长都存在着“重艺轻文”的现象。这导致孩子入学后,文化水平滞后于专业水平许多。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造成的。不少大学的艺术系和艺术学校,很多时候都是牺牲学生的文化知识时间来换取专业训练、专业演出。这进一步加深了艺术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偏激思想。

要改变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失衡的局面,不是一项短期工作,正如《名校校长访谈录》里所说:文化成绩和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绝不会“立竿见影”,他需要让种子在合适的土壤里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开花,即使这样个别种子还不发芽。否则欲速则不达。

治理失衡的对策

根据艺术院校各自特点和培养目标,实施教学改革。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的文化课,在2004年开展“亲情教学”。2005年开始实施的“情景教学”把专业艺术同文化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影视表演专业同历史课交叉互动,“中华民族到了历史的危难关头――西安事变”这一课中的角色让学生扮演,把枯燥的课本想象版变为生动的现实版;舞蹈、戏曲、音乐等专业在思想政治课上,同样让学生以简单的表演形式把课程与高雅情趣交叉教学,这项措施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扩展了知识领域。

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两手抓,既抓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又抓教师观念的进步。积极创造教师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艺术与艺术教育篇10

 

1.大学教育理念的相似性,给予各大学以同质性,利于相互交流。

 

2.文化、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跨地域特性,使得此种交流和融合十分顺畅。

 

3.大学教育对于地区政治、经济影响并非直接影响,而是间接影响。这使得大学间交流较少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遏制。

 

由此我们对于不同性质、功能的院校间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愈发必要。个领域,且于两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第二个层次,如雪城大学、查普曼大学等,提供相对专业的电影教育,毕业生进入高校和研究系统的较多,进入工业系统的较少;第三个层次是,一般大学开设的专业电影课程,这些专业一般将电影教育作为一种修养,或者提供一种工具。学生毕业后,可以以电影、电视为基础或者研究工具,进行广泛的交叉性学科发展。

 

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与美国类似,只是尚缺乏第一层次的电影教育,中国较为突出的提供专业电影教育的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目前还在提升进展中,如何达到世界一线的电影教育,是我们下—步研究的重点。

 

二、两种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

 

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一般都有较长历史,大部分成立于20世纪的前半期,是随着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这类院校,依笔者所见,分为三大体系:西欧体系、苏联和东欧体系、美国体系。这三种电影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三地对电影的认识和定位直接相关。

 

西欧体系以法国为代表,根植于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传统,以应用型技术培训为基础,结合欧洲传统大学的人文理论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电影艺术专业教育。西欧体系自电影发展初期,就基本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比较倾向于把电影视作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接近于传统的美术、音乐艺术教育。

 

苏联和东欧体系,主要源自苏联。由于苏联的强大,广泛影响到中国、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极早地认识到了电影在国家宣传上的巨大功效,因此电影教育启动得很早,莫斯科电影学院在1912年就已经成立。苏联体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化的电影专业教育体系,它将电影视作一种有力的、针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工具,在艺术观上比较倾向于现实主义,把电影教育作为宣传工作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基于与苏联亲密的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基本上承继了苏联电影教育系统。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理念、院系格局、课程设置,基本上与苏联一致。

 

美国在传统上将电影视作工业。早期,由于强大的好莱坞的存在,在其内部自发地形成人才的学徒式阶梯培养模式,因此并无成立专门的电影教育机构的必要。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影文化的兴起,出于对高级电影理论、评论人才的需要,开始设立专门的电影学院。因此,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代美国大学的电影专业人才才得以出现,并引领了"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这三种体系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初衷都是培养电影从业人员,以应用人才为初期培养目标,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理论和人文学者。与以上所述专门的电影艺术院校相比,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其初衷并非为电影业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将电影视作一个文化、艺术领域,培养掌握此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文学科学者。

 

只有当电影、电视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积累了足以吸引人文、艺术类学者展开研究的足够资源之后,综合大学才有培养电影理论、研究人才的必要性。而随着此种教育的展开,最后发展到同时培养电影从业人员,反哺电影工业。

 

三、两种专业教育的理念区别

 

如前所述,两种专业教育从不同的出发点,都经历了长足发展,向对方延伸和靠拢,在当下形成相互交叉的态势。专门电影艺术学院除了培养导演、编剧、摄影等专业从业人员以外,也培养电影史专家、电影理论学者、电影文化研究者;而综合大学的电影系,除了传统的电影方面的学者型人才,其毕业生也大量从事导演、编剧等专业创作(如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科波拉、李安等)。

 

在此状况下,梳理二者教育理念之差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所谓教育理念的区别,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两种专业教育出于不同的出发点,培养不同的人才。而人才模型是由两点造就的,一是起点,二是高度。

 

一、两种专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中国及国外之高等艺术教育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为专门的、甚至单科的艺术学院,如中国之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西方之美国电影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等;其二,高等专科学校,如GrenoblacademyofartinFrance(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艺术学校),此类院校虽多数时并不颁发高级文凭,但其性质亦为高等教育。其三,综合大学之艺术系或学院,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等等。这三类高等艺术教育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前两种因定位与性质十分接近,只是文凭级别不同,故在我们的讨论中将之归为一类,称为专门艺术院校。由于笔者长期从事电影艺术教育之故,故在此从影视艺术教育,特别是电影艺术教育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

 

从电影艺术角度,我们可以将世界上较有影响的电影类院校分类列表如下:

 

第一栏所示之电影类专门艺术教育院校,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也就一两所,多为国立,为本国提供专业电影创作、理论人才,倾向于高端和专门化。

 

第二栏所示之提供电影专业教育的综合大学,数量非常庞大。仅美国提供专业电影、电视艺术教育的大学就在三百所以上,同时有六百多所大专院校提供影视制作以及相关课程,且此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似,随着电影、电视艺术、技术日益推广,电影教育呈现普及化的趋势。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委员会大力推广高校艺术教育,导致各大学纷纷设置艺术学院、艺术系,而其中,影视教育因为其鲜明的时代特性而受到青睐,由此高校影视教育得到极大推广。

 

当然,综合大学提供电影教育的广泛和普及,并不意味着教育和研究水平的低下。实际上,以美国为例,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有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代表如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的电影教育是世界一线水准的,其专业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了美国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这样的专门电影学院,成为全球范围的电影专业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进入电影工业和学术研究两如果我们粗略地把大学教育的多个学科基础分成四个象限的话,那么各个专业教育的起点就是在这四个象限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和落脚范围。而高度,则是其毕业生在此平台上所达到的高度。

 

经过总结,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不同的人才模式:柱形人才模型、平台型人才模型。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倾向于培养的是柱形人才,其底座起点较窄,入点准确集中,在这个起点范围内达到相当的高度,形成柱形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柱形人才模型,是行业需求、教学系统和学生来源三方面作用的结果。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而准确,毕业后即刻可以投入工作岗位,不需要实习和磨合阶段;同时,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由工作岗位塑型,岗位将提供给个人长足的发展空间,不一定需要大师,不一定需要来自个人内部的思想和思考所带来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从教学系统来说,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其教师多为影视工业的专门人才,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知识为辅。从学生来源角度,专门的电影艺术学院的考生多为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知识水平为中等,但在艺术修养和技巧方面有专长。而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则为梯形平台状结构,其底座较宽广,基于综合大学多学科的基础和优势,给予学生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此类学生,未来的就业、深造、发展的可能性更广泛,有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发展模式。换言之,此类学生的发展倾向于依赖自身内部的思考和欲望,而非外部工作岗位的塑造,就这一点而言,与专门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有明显区别。

 

但是,就国内而言,综合大学毕业的电影专业的学生目前的缺点也是存在的,他们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性,但其高度不够,很少能够直接满足电影、电视行业的岗位要求,一般需要一定时间段的实习期,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弥补此短缺。

 

虽然专门电影艺术院校的学生,与综合大学专业电影教育下的学生,二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体的特殊性,但从整体角度看,教育理念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塑造作用。总结起来,前者的知识相对单一纯粹,后者丰富多元;前者专业性强,后者专业性稍逊;前者短期发展极其显著,后者要经历一定的积累期;前者专业思想稳固坚定,后者变化较多;前者倾向于在行业内一线搏杀,后者倾向于二线作战;前者重局部流程,后者重整体和系统。

 

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得出结论:称前者更多地成为具体操作者,后者更多地成为领导者;或者说前者更适合动手,后者更适合思考管理,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事实上,此种二元比较,并非在我们所讨论的对象中出现,它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之中。

 

各个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都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为本行业的专业学习者,一为外部行业进入的管理者。如金融行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部分人其专业即为金融专业,且在金融专业一线工作时间较长,此部分人士精通本专业的具体事务,之后扩展其思考而至全局,成为领导者;另一部分人专业并非金融,可是从全局管理出发,逐渐学习精通专业知识而成为领导者。这两种人在领导层所占比例多有变化,很难说后者容易占据领导层地位。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到达相同位置。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两种教育理念各有其优点,亦各有其缺点。那么是否有改良的方法呢?因笔者的学习阶段主要在专门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而工作则长期在综合大学进行专业电影艺术教育,对两种教育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因而对此问题保持了长期的思考。因为本职工作的关系,我特别希望从综合大学的电影教育角度思考,寻找到一种教育理念的改进方案。

 

经过思考,笔者认识到除了前述两种"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培养模型之外,还可能存在着第三种人才培养模型,即"金字塔型人才"模型。

 

"金字塔型人才"模型适用于综合大学的专业教育,结合了"柱形人才"、"平台型人才"两种模型的优点,它既拥有较为宽广、坚实的基础,又能够达到1定的专业高度。其本质思想,是将平台的四条边棱向上延伸,形成交汇点,既形成专业区域,又形成专业高度。

 

"金字塔型人才"不是除了专业什么也不懂的"怪才”亦不是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精通的"庸才";他们能够应对专业领域的问题,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周边行业的经验,调动各方资源;他们不是在被行业塑造,而是从内在思考和欲望出发,塑造自身,甚至塑造行业;他们可以是领导者,也可以是创作者,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停止思考,他们永远不会认为行业、岗位的现状是一种必然,他们倾向于成为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