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统计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8:56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1

(讯)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了《2012年学校网站群数据统计报告》。在各部门充分重视和辛勤努力下,网站群全年共更新文章6869篇,累计访问次数达1,572,290次。与2011年相比,访问次数增加了75.9%。教学部门师资信息上网率为94%,其中,上网师资信息的年内更新率为78%。

为了帮助各部门了解本部门网站2012年整体运行情况,使网站充分发挥“对外宣传形象,对内服务师生”的作用,更好地推进部门二级网站的建设工作,信息办也向各部门发放了各部门二级网站的数据统计报告。报告以图表方式列出了网站更新量、网站流量指标(访问次数、访客数、浏览量)、用户行为指标(平均访问时间、页面停留时间、跳出率)以及用户所在地理区域等方面的数据和对比趋势图,并对网站中错别字和更新不及时的栏目进行了提醒和标注。通过统计报告,各部门不但可以对网站运行效果作整体了解,还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网站结构,充实网站信息,并从其他部门网站相关指标的对比中看到不足,找到差距,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2012年,学校网站群工作还完成了学校英文网站改版,了网站视频库功能,规范了信息格式,进一步完善了网站群管理机制。

除学校网站群数据统计报告以外,信息办还向学校提交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信息化工作统计报告》,从网络运维管理、网站群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化服务推广等四个方面完成了数据统计工作,为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认清存在问题,明确工作任务,推动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编选:)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2

实习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实际统计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统计意识和思想,运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获得相关经验,进一步理解统计的特点与规律,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统计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接受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二、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市统计局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奖章,先进单位、统计学会先进单位等等,都是国家统计局给予邯郸市统计服务处的表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为自己能有幸到这里认识实习而感到骄傲。

梁处长和所内同事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梁处长对我们今后几天实习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具体包括《统计》杂志的出版,统计论文出版的校对及统计学会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这几个工作做汇报。

首先,是关于论文集的校对工作,也是此次实习中的重点工作,由于这本论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校对工作的严格,在次之前,服务处的同事已经对该论文集校对过三遍,但为了确保论文集的正确无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校对工作。我也不得不为服务处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到钦佩。首先我们学习了校对工作的基本常识,要求我们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在校对过程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统计报表的校对,统计报表就严格的编制规则,如规定表号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和三位数码表示。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表示全局统计报表制度的排列顺序,三位数码分为两段,第一位数码为第一段表示统计报表的报告期别,或报表的性质,即是年报还是定报,是综合表还是基层表;是经常性调查还是一次性调查或是普查、试行表。第二、三位数码为第二段表示统计报表的顺序。还学习了统计报表的性质代码:1、基层年报;2、基层定报;3、综合年报;4、综合定报;5、一次性调查;6、普查。从中不仅学习了如何查找错误遗漏还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关于服务处网站的建设,也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会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单独处理网站的文章录入,信息搜集等任务。

再次,在实习期间,利用服务处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服务业统计》以及诸多统计专业论文,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服务处的领导和同事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两年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论文集的校对工作。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统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

本次认识实习是我中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般。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20天的实习时间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认识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同事求教,每天按时报到,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统计专业知识,阅读了大量统计方面的各种杂志,论文集,书籍等,进一步掌握了统计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但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更加努力,让自己掌握好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统计这门科学。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3

一、统计教育有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

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说话、办事,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这是、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一贯倡导的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统计以数量反映事物的面貌,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无论是认识过程,还是研究方法都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和可靠的实事求是原则。例如,统计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时,坚持客观实在性原则,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虚构和违背对象性质的拼凑;统计在搜集研究对象的信息资料时,强调准确、及时、全面,竭力克服重复、遗漏和迟报;统计在对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时,强调加工整理的方法要符合研究对象的结构特征,坚决反对歪曲客观实际的技术游戏;统计在分析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时,强调用反映客观实际情况的统计数据说话,坚决反对没有事实根据的空洞说教。由此可见,整个统计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自始至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正因为如此,开展统计教育,必将有利于高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

二、统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勤奋精神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质量质”,即先是区分事物的质(事物的一般规定性),在一定质的范围内去研究事物的量,把握了事物的量再进一步去认识事物的质(事物的状态、特征、发展变化规律、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认识过程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对事物的分类,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按照科学的方法,区分出不同质的事物。其次,要能够依据各种事物质的规定性,在事物众多的特征中,分析各种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去观察登记实现研究目的的事物特征。再次,要能够对调查登记得到的大量的事物特征的信息资料依照研究目的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最后,还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把结果明确地显示出来。

统计的认识过程和工作步骤,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善于深入实际,善于动手,能够依据基本理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案,并依据方案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从社会实践中取得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能够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社会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这就是说,统计活动必须善于动手、勤于动手,统计教育也就培养了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勤奋精神。

三、统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实践的作风和提高调查研究技能

统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主要有确定研究对象的定义和范围,搜集和整理研究对象的信息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对加工整理后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基本状况的数量分析报告及相关工作决策意见和建议等。其中,调查和研究是核心,它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工作,做好统计,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调查研究技术也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必备的技能,哪个人调查研究搞得好,他的事业就会成功。哪项工作调查研究搞得好,该项工作就有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调查研究能力可以说是素质中的素质,没有调查研究能力,就没有成为优秀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基本条件。加强统计教育,是培养调查研究能力的基本措施。在统计教育中,高职学生首先要学习统计研究必备的理论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强化训练调查研究技能。通过统计实践活动,确定研究题目,搜集研究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加工整理后的资料对研究对象的基本面貌、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并提出研究报告等。因此,通过统计教育将培养学生深入实践的工作作风和提高调查研究的技能。

四、统计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首先,统计教育教给了高职学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就是要做好社会工作,必须首先调查了解社会,深刻认识社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对与该项工作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开始就要培养敢于深入社会、善于深入社会的精神和作风。当前,我国高校的各类毕业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分低能”现象,尤其是新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没有从普通高等教育中脱胎换骨,高职的“应用”特色尚不突显。从根本上说,是我们的高职教育接触社会少,没有深入社会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没有用理论指导实践。而统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深入社会,对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开展统计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4

区统计局李永涛

统计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基础,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统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更好的搞好统计服务、推动统计工作进一步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入调研发现,一是我们的统计工作还不能满足区委、区政府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的统计方法还不能完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需求;二是统计队伍的知识结构老化,统计人员的事业心、荣誉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等都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了专题的研究,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以服务政府为主,向服务经济、服务民生延伸,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全体统计工作人员树立起“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

一、服务政府决策是统计工作的首要职责

统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工作全面展开,做到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列车开到哪里,统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重点改进解决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死的数字变成活的信息。统计分析是统计的最终产品,其价值量也最大,我们要透过数据看趋势、看发展、看问题,把死的数据变成活的信息,通过加工,使数字发挥出它的内在价值。有针对性的拟一批调研课题,责成专人进行调研,撰写出一批有价值、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全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工作联系。不定期的与周边区县进行沟通,了解掌握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本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及时的提供给区委、区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时间信息。

3、改进统计制度。现行的统计数据还不能全面满足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需求,我们借着实践科学发展眼观活动的东风,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我区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站在改革创新的前列,改进统计方法制度,使统计数据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满足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需求,为我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二、服务经济建设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

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我们统计部门不仅要像以往那样关注量的增长,更要注重经济结构、质量、趋势、方向等方面的特征,不仅要关注过去,更重要研究现在怎样、将来会怎样变化,不仅要知道本区经济情况如何,还要了解周边地区相比的位置和差异。

三、服务民生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落脚点

在扎实做好为区政府服务的同时,服务民生显得尤为重要。树立民生思想和为民意识,以实事求是、尊重民意为原则,强化统计服务民生工作,使统计信息多元化,做到社会公众想要什么,我们统计就能反映什么,重点围绕物价、住房、收入等群众关心问题展开社情民意调查,及时、客观、准确地捕捉民意,协助政府多为百姓谋利益。服务政府、经济、民生“三位一体”的服务是我们今后统计服务的方向。

四、建设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统计人员队伍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基础的基础,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做好“三位一体”服务,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统计队伍作保障,所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一种干统计没有出路的认识,在此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培养他们事业心、荣誉感,树立起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行行出状元,怎能说干统计没有出路呢?什么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只要我们积极肯干,能利用我们统计的优势为各级政府献计献策,争取领导对我们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的统计人员、统计工作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5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于4月15日至21日深入石鼓、巨甸等8个乡镇及瓦莎毕、合恩、得一等5家企业就如何使我县统计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认真的调研。通过访、查、看、座谈,总的来说,自区县分设以来,我县的统计事业在不断有序发展,但通过调研,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形势有三大“因素”制约着我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县统计事业现状

我县专职统计机构有县统计局一个(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正科级规格,局内设股室2个,调查队一个(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局机关核定编制数12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4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调查队核定编制人数5人(事业编制)。局机关现有人员13人,调查队一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上有11人,占78。6%,文化结构,大专以上8人,占57%,其中国民教育文凭的3人,占21%,有统计师任职资格的2人,占14%,全局无一人是统计专业毕业。到目前全县共有行政事业单位570家,其中法人单位161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34家,社会团体,61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12家,民办非企业111家,其中法人单位104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占7%,企业387家,其中法人资格企业有283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86家。

二、三大“因素”制约我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因素”一,人员流动不畅,统计专业人才缺乏。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工作,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底直接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底,而统计数据是支撑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决策的必须的科学依据。县统计局承担着搜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信息并进行加工,最后形成统计产品,依法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提供服务,依法服务于社会的统计需求提供服务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研究指导,统计监督全县统计事务活动的职能。所以局机关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与我县统计事业能否科学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县统计局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层次底,专业人才缺乏,人员流动进出口不畅的的问题,由于编制体制等诸多因素,老人员无法分流,新人员无法进入,多年来从未通过招考进人的客观事实,人是社会活动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而人才更是要素中的要素,以上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现,必将会严重阻碍我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因素”二、人员编制不足,现有机构滞后。

我县统计局承担着13大类40小类的日常统计核算工作,统计执法,监督工作和对全县各行各业的统计业务进行指导,但目前局机关的核定编制人数为12人,局下属调查队5人。每个工作人员承担了多份报表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上报。每天只忙于应付这些报表,很难有时间静下来对这些所收集到的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并形成意见建议等统计产品。更谈不上探索和发现问题、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只有照葫芦画瓢地开展工作。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就更难以规范。因为我县十六个乡镇的统计助理员几乎都是兼职的,工作杂、事情多,很难专心致致地搞好统计工作,更谈不上研究本乡镇的统计数据,并用来服务本乡镇的经济社会。由于人手少,根本抽不出人来经常性从事统计执法检督工作、统计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和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由于缺乏对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监督检查及业务指导,致使许多单位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而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我县统计局现有的内设机构不足,致使与上级统计部门的内设机构出现了不对称,致使日常工作的上下左右衔接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现有的乡镇统计机构人员编制已适应不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现有的乡镇统计模式和人员编制基本上是沿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模式和人员编制。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经济成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有的统计模式很难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阻碍了乡镇一级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管理的科学决策。由于乡镇一级统计人员编制的不足和调换频繁致使许多乡镇的统计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延续,统计台帐不全的情况时有发生,所搜集到的统计信息难以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

“因素”三,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经济成份和社会成份更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我国经济成份和社会成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成本已越来越大。我××县自区县分设以来由于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县的经济社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总量由区县分设时(2003年)的6364。7万元增加到了149882万元,增幅为135。5%。县域内的经济社会成份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为了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县统计人克服困难,跋山涉水日以继夜的忘我工作。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经费,很多问题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认知,难以使所获得的信息转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以下两组投入统计日常工作的数据可以说明投入不足的一些问题。2003年区县分设后县统计局每年县财政预算的人员办公经费为每年每人600元,车辆费用每年1万元,上级补助每年1.5万元到2008直县财政预算的人员办公经费为每年每人800元,车辆费用1.5万元,上级补助2万元。而统计部门有其行业的特殊性,由于现行的统计工作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切所需经费只有从财政安排,依靠财政。区县分设以来有数据表明我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健康持续有序的科学发展,惠及了全县各族人民。由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统计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经济成份的多样化程度的越来越大,统计成本也越来越高。对统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经常性地对全县各行各业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乡镇、村一级统计人员由于流动较大培训成本也随之加大,获取统计信息也越来越必要到实地进行调查。区县分设以来,县财政对统计事业的投入得到了逐年提高,但实践证明现有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统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更难满足统计信息获取成本的需求。

三、意见和建议。

(一)、疏通人员进出渠道,使专业人才学有所用。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业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统计信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

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议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思路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科学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这实际上把统计调查工作引入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把统计调查工作提高到发展和科学发展重要手段的高度。

总理在国家统计局报送的《国家统计局关于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上批示:努力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这在今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调研统计工作时指出:“统计是引导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科学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监测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方式,是反映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宏观调控的正确选择,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统计基础和灵敏的统计信息之上;统计部门要为监督各项应对措施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支撑”。

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对统计工作的批示充分说明统计数据对制定科学政策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但要获取能满足制定科学发展政策和监测科学发展进程,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完成。根据我县统计队伍现状,希望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统计队伍人员结构和队伍的综合素质,在改善人员结构队伍建设方面给予直接的关注。

(二)希望编委、组织人事部门对我县统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给予高度重视。

自区县分设以来我县统计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面对快速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行的统计机构和人员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希望编委在研究机构人员编制时对统计给予重点关注,希望组织人事部门在研究和安排人事时对统计给予重视,为我县统计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6

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统计服务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目标,较好地发挥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作用。

(一)完善和明确指导思想。近年来,市统计局确立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随着对统计工作理解的深入,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统计工作反映发展、宣传发展、评价发展、促进发展的职能,努力使统计部门成为党政领导的参谋部、经济社会运行的晴雨表、社会公众的信息窗。随着统计不断实践创新,我局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统计指导思想,将“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确立为新时期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后,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统计,科学统计促进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全市统计系统内认真加以贯彻。

为了突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特色,我局将"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作为活动主题,将"以科学统计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和谐幸福新××建设"

作为实践载体,并积极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对“什么是科学统计,怎样实现科学统计”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统计怎样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统计自身怎样科学发展等问题上形成了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统计指导思想的认识。

(二)创新和提高统计服务。近几年,我局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一是打造统计分析精品。我局在提供常规统计资料的同时,密切关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及时跟踪监测,撰写了大量统计分析精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支撑,每年都有多篇统计分析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二是不断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多年来,我局报送的统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和威海市统计局表彰,三是认真完成各项周期性普查。圆满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第二次农业普查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数据反映了我市实际,为摸清全市家底、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省威海市统计局的肯定和表彰。目前,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三)科学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多年来,我局紧紧围绕统计数据质量这个核心,多措并举,力求搞准搞实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一是制定完善制度。在强化统计执法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统计数据“下管一级”、gdp数据联审、专业统计数据审核等制度,严格落实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二是改进gdp核算工作。确立gdp核算在统计业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改进和完善了gdp数据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对主要统计数据实施了严格的审核评估管理。三是加大监控力度。不断强化各专业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各专业和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和监控力度,建立对各单位基础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四是大力推行企业联网直报,从技术上减少对统计数据的中间干扰。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核算方法规范,各种比例系数使用适当,我市统计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政府统计的微观基石。我们始终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尤其是乡镇统计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基”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市领导非常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办)、开发区统计基础工作的意见》(乳政发[2006]27号文),我市加强镇乡镇统计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受到省、威海市统计局的高度重视,2007年6月6日威海市统计局在××国际大酒店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省统计局、威海市统计局、领导亲临现场,并做了重要指示。我市各镇镇长、办事处主任、开发区分管领导参加了现场会。××市原市长李洪义、常务副市长隋建波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镇、办事处认真学习试点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全面落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要求。由于市统计局严格按照《山东省示范化乡镇统计站建设标准(试行)》组织实施,逐项检查、逐条落实,我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获得了全省“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通过“双基”工作的开展,更新了乡镇统计站办公设备,调动了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了统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开阔了统计人员的视野,提高了统计服务的水平,为全市统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五)扎实推进统计能力建设。统计能力建设是统计工作的有力支撑。一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统计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每年组织多期统计继续教育、从业资格、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等培训班,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竞争上岗重点培养和选拔任用干部,使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新的岗位,为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二是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将执法检查贯穿于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贯彻实施统计“四五”、“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特别是去年,通过纪念《统计法》颁布实施25周年和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市“农信杯”统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掀起了统计普法教育新高潮,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统计法制氛围。三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几年来,通过加强大资金投入,配备和更新了办公设备,升级了网络带宽,实现了统计“五级”联网,初步建立了宏观数据库系统,对全市经济社会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运行了企业直报系统,使企业数据报送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中间环节。四是大力推进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市统计局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方案》,确立了“一搭二创三提高”的工作思路(一搭,就是搭文化平台;二创,就是创诚信品牌,创和谐环境;三提高,就是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统计产品的良好信誉,提高统计机关的工作效率),全面推进文明机关和“诚信乳统”服务品牌创建步伐,开创了机关新局面。我局先后被威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被省统计局授予“全省统计系统文明机关”称号,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机关”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认真分析检查,我们认为,在统计工作中还存有以下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统计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虽然局领导班子在理论学习上,特别是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上非常重视,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学习成果,但在把学习成果和形成的理论认识转化为指导统计实践的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对怎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统计工作研究得不深不透,存在学习与实践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以至于在领导统计科学发展的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和统计科学发展的方法和路子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统计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自省统计局近几年统计巡查以来,我市的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较好地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统计数据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数据采集能力还比较薄弱,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统计需求增长的要求;二是存在数出多门的现象,政府综合调查项目与部门调查项目存在重复交叉,统计口径有时不一致;三是统计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变情况有时反映不够及时;四是基层统计报表有的填报不够规范,有的没有企业盖章,有的没有填表人签名,使源头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保证。

(三)统计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在统计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在为领导提供统计优质服务工作中,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的改进和完善不明显。统计部门真正成为领导及有关决策部门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精品比例还不够多,作为党政机关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的地位还要进一步巩固。二是公共服务存在缺位的现象,统计信息服务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还有差距。服务社会公众的统计信息产品内容、渠道、时效、形式有待加强,向社会公众宣传统计工作、统计知识的力度还不够。统计信息对人民群众经济活动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三是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做到与时俱进,还不能完全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有统计体系和统计指标虽然不断优化调整,但仍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总量和速度的指标多、结构和效益的指标少,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多、社会进步的指标少,反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多、体现科学发展的指标少,反映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尚待建立。

(四)统计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三者之间不能相互协调,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缺乏有效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各宏观调控部门的信息互享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在统筹规划各项统计改革与建设,统筹安排调查项目、配置统计资源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政府综合统计内部体制不顺,统计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统计机构建设的倒“金字塔”特点十分明显,尤其是乡镇统计机构设置单一,统计队伍相对薄弱,任务十分繁重,统计人员兼职过多、人员变动频繁,再加上乡镇机构改革,统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三、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解放还不够彻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运用,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把握相对不够,改造主观世界方面相对不够,思想解放得还不够彻底,头脑当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旧思想、旧观念没有彻底清除,传统的思维惯性没有完全打破,忧患意识还不是特别强,眼界、思路、胸襟还不够开阔,思想、意识、观念还没有切实转变到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大力加强统计建设、统筹各项统计事业、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上来。

(二)对深化统计改革有畏难情绪。一是对改革有畏难情绪。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一些同志受传统的习惯影响较大,往往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片面强调高度统一的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制度,担心改革涉及面广,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影响统计工作。二是统计体制改革受全国统计体制的制约,县级很难有大的突破,主观上安于现状,怕冒风险,既怕得罪上级,又怕搞僵与部门的关系。三是对统计制度方法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当前与长远关系的处理上,考虑当前较多,而对长远发展研究不够,对建立长效机制相对考虑不够。尽管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不少好的办法,出台了不少好的措施,但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

(三)“统计是弱势部门”的观念较重。长期以来,统计部门不管钱不管物,无权无势,无论是社会上还是统计系统内部都认为统计部门是弱势部门。所以统计部门在行使综合统计管理职能时,往往不够大胆,心中底气不足,管理的手段和办法不多,在部门统计队伍建设上没有发言权,致使有的部门在工作上配合不力,从部门采集统计数据的渠道不畅。

(四)依法统计的环境不够优化。统计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有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计法制环境。例如,统计法对乡镇统计站没有给予明确定位,对违反统计法的部门没有赋予统计部门应有的处罚权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数据采集难度加大,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出于自身利益等方面考虑,不愿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依法统计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

(五)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受机构、编制等制约因素影响较大。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基层统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控制得越来越严,成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难以逾越的制约瓶颈,机构、人员、经费的矛盾十分突出,使得基层统计队伍力量不能满足统计任务的需要。

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

(一)必须坚持科学统计。科学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统计适应发展需求、推进自身变革的必然选择,是统计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统计要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进程中,有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实施科学统计。

(二)必须坚持把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统计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中心,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围绕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来进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努力反映科学发展的现状,监测科学发展的进程,研究科学发展的趋势,探索科学发展的规律,引导和监督经济社会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我们统计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具体地讲就是求两个“真”: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真,即“求真实”;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即“求真理”。我们要通过科学的统计,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反映出来,并在求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形成对发展进程的真理性认识,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咨询建议。

(四)必须坚持全面、科学、准确、及时。我们要不断拓宽统计服务领域,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加快推进和谐幸福新××建设提供全面服务。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科学发展成果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和统计管理体系,整合统计资源,节约调查成本,发挥整体效能。坚持数据质量高于一切,对内严格数据审核,对外增强抗干扰能力,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描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统计产品生产周期要满足用户的时效需要,及时权威统计信息,增强统计服务的时效性。

(五)必须坚持发展统计生产力。统计生产力是统计工作者采集数据信息、生产统计产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统计工作者在统计生产中起主导作用,我们要通过科学管理、教育培训、文化引导等手段,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者的设计、采集、加工、分析、服务等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统计生产手段是统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包括统计环境、统计工具、统计组织等,我们要通过加强统计法制、统计信息化、统计队伍、统计基层基础等各项建设,优化统计环境,革新统计工具,健全统计组织,不断改进和创新统计生产手段。

五、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

(一)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优化统计调查内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科学发展上来,转变到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大力加强统计建设、统筹各项统计事业上来,更好地把握统计规律、创新统计理念、破解统计难题,真正实现和促进统计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二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放在科学统计的核心位置,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如实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三要坚持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贯穿到统计工作的每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科学统计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推进统计制度建设。一是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进和完善统计指标,避免盲目追求速度、攀比总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强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搞好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的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作用。二是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强对抽样调查方法运用的研究,完善并加快抽样调查方法在各个统计领域的应用,努力提高抽样调查水平。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及个体单位的特征,加强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及评估工作,确保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三)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提高统计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大对数据的深度开发力度,加快统计信息网的信息更新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以有效实现,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积极拓宽服务领域。要丰富统计产品内容,既要搞好常规统计,也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项调查。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及时提供统计分析,同时还要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公众的需求,以敏锐的视角和超前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三是注重服务时效。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把时效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统计数据提供制度,规范统计数据公布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加大对统计数据提供的监控。积极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观念。四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要树立政府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要根据社会热点、工作重点和舆论焦点开展调查研究,增强针对性。从统计服务的对象上看,统计既要为宏观决策者服务,也要为微观决策者服务。随着统计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统计服务范围将会不断拓展,我们要由过去主要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扩大到四个服务,即: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主管部门指导工作服务、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五是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在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以强大统计数据库为依托,高速因特网为支撑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及时便捷的统计信息服务。在完善原有统计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统计产品的种类和信息量,研究新的服务手段,改进统计产品的形式。总之,要通过优质高效统计服务,真正成为党政领导的参谋部、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社会公众的信息窗。

(四)提高队伍素质,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到“凝聚人心,鼓足人气,量才适用,人尽其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促进统计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着眼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和优秀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鼓励统计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把有真才实学且忠于统计事业的人才用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培养,使干部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学以致用,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驾驭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统计专业理论和社会管理知识,积极探索统计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学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不断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改善统计工作的法律环境。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统计服务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献计献策。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始终坚持党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机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在每位党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集体研究决定。二是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分管领导要扎实工作以优质高效的业绩体现对“一把手”负责,对全局工作负责。在出现临时性和紧急性的重大工作时,班子成员要及时打破分工,全力以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三是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班子的团结。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换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7

一、引言

200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移动运营商颁发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这标志着我国迈入3G时代,3G信息技术的成功运用促进了手机媒体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1]从年龄结构来看,与整个网民群体相比,手机网民用户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6.0%。[2]这个年龄段中,青年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大学生群体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手机网络的发展日益改变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二、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重庆市三十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选取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四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11重点院校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二所、民营私立学院一所)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西南大学182人、重庆工商大学177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178人、重庆交通大学182人。学生专业分布情况为文史哲教育类占35.1%、理工科类占26.9%、经济管理类占18.9%、艺术类占19.1%,生源地分布情况为农村学生占65.0%、城市学生占34.7%。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以访谈为辅。采用的是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调查问卷由31个问题组成,内容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生源地、年级和月均生活费等;第二部分是手机网络使用的基本状况,主要包含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间;第三部分是使用手机网络的目的和内容,主要包含使用手机网络的惯常场所、上网浏览的内容和手机上网的目的等;第四部分是对手机网络使用影响的认识,主要包含手机网络使用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状况等影响的认识;第五部分则是手机网络使用中的问题,包含不良信息的获取状况和手机网络使用存在的其他问题等。

(三)资料整理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课题组成员完成,本课题组成员均来自这四所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7份,回收率为91.0%。全部问卷数据通过SpSS/17.0中文版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统计。此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制了访谈提纲,共8个开放式问题,分别在四所高校选择了16名学生进行访谈,以保证调查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三、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率的特征分析

1.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率的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每天都会使用手机网络的人占样本量的69.7%,近半数的学生每天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在2~4小时之间,10%的学生超过5小时。这表明手机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率为:1小时及以内的为40.0%、2~4小时(包括4小时)的为49.5%、5小时以上的为10.5%。

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使用上的差异

为考察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大学生在手机网络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列联分析。结果见表1,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上农村和城市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χ2=8.444,df=2,p<0.05),具体表现为农村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低于城市大学生,这表明生源地与大学生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存在依赖关系。结合后续访谈研究发现,农村学生中本身包括了乡镇学生和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而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接触手机网络的时间普遍比较晚,大部分学生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网络。此外,有超过50%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影响,后者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使用手机上网。

3.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每天都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4.8%、69.9%、72.6%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进行列联表分析,结果显示,各年级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0.832,df=6,p>0.05。

4.每月生活费金额对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影响的差异分析

对每月生活费金额不同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情况进行列联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在使用手机网络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χ2=18.689,df=6,p<0.01,基本表现出生活费越高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趋势,这表明生活费与大学生的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存在依赖关系,具体见表2。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大学生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存在共性,这使他们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上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主要反映在手机网络使用的场所、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内容与目的等几个方面。

1.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场所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网络的地点有: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上学放学的路上。其中,有69.7%大学生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在教室上网,有85.9%的大学生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网络很普遍。此外,有49.8%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有睡前使用手机网络的习惯,睡前“刷刷微博,看看空间,聊聊QQ”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这凸显了手机网络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手机网络较之传统互联网的优越性。

2.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内容分析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的内容;二是常用的“手机网络应用”。调查表明,在上网内容上经常浏览的主要是娱乐,而就业和考试方面的信息则很少被关注。根据问卷分析,具体浏览内容按使用率排序为:C(娱乐21.80%)>D(生活16.70%)>a(时政16.30%)>B(社会16.20%)>G(校园10.70%)>e(体育6.70%)>F(就业6.10%)>H(考试5.40%)。

在“手机网络应用”方面,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即时通讯类应用和社交展示类应用。在即时通讯类中,手机QQ的使用达到了79.4%,成为大学生“手机网络应用”最广泛的载体。其次是微信,使用人数占到了46.2%。访谈中,学生就谈到“手机QQ、微信与短信比起来,费用低廉,而与电脑上网比起来更即时快捷”。在社交展示类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手机QQ空间,占调查总人数的71.3%,其次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别占49.6%和46.2%,这表明手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线上人际沟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纳和认可。

3.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目的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交流沟通”(71.2%),此外,“获得资讯”(52.8%),“表达自我”(47.1%),“满足好奇心”(31.0%)等也是他们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有19.9%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使用手机游戏。这表明手机网络是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求知和个性表达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但是,也不能忽略少数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现实。

(三)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分析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络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已是大势所趋。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会逐步深入,旧有的文化、生活方式也会随之而改变。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思想等各个层面的改变。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对待手机网络的意识与态度也是值得去关注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与手机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

1.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测试,3G手机的辐射量远远大于2G手机,长期使用手机网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辐射。[3]手机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引起基因突变。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辐射会造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性障碍、神经衰弱,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4]而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手机辐射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在调查中,大学生自身也意识到了手机辐射的危害,有80.7%的学生都担心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调查发现,有66.53%的学生会即时通过手机网络关注朋友状态,并通过在线聊天、微博互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中70.13%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不会导致人际情感淡漠”,18.35%的学生“不确定会不会导致感情淡漠”,只有11.52%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疏远,情感淡漠”。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主观认识上对手机网络使用的情感沟通功能持乐观态度,这可能表现了一种积极偏差效应,体现在主观忽略过度使用手机网络对心理健康带来的负性影响。比如,访谈中发现,平均每天手机上网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更依赖于手机网络沟通方式,而他们往往自诉为更容易感到孤独、空虚、寂寞。

3.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95.6%的学生选择携带手机到课堂,其中90.9%的学生选择将手机处于待机状态,而只有9.1%的学生将手机关机。超过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曾经使用过手机网络,58.8%的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源于“上课过于单调”,22.1%的学生是为了查资料,8.9%的学生是因为有急事。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中很少涉及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将课堂上使用手机网络的原因进行外归因,这一方面表明,教师的授课内容在活泼性、生动性方面还需加强,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4.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由于手机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互动平台。个体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这样无障碍的信息互动,打破了社交群体之间的藩篱,打通了不同群体之间交流的渠道。这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促使他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调查中有91.7%的学生经常或偶尔转发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而超过50%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评论热门事情或热点新闻。但是,大学生毕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而手机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类不良信息。调查发现,近一个月内,58.2%的学生收到过“诈骗类信息”,60.1%的学生收到过“虚假广告短信”;其次21.0%的学生收到过“谣言类短信”,分别有19.6%和18.5%的学生收到过“假新闻类短信”和“恶搞短信”,而“没有收到过其中任何一类不良信息”的学生只有14.3%。同时,在手机不良信息的鉴别上,有33.0%学生认为自己有很好的鉴别能力,40.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仅有4.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鉴别能力“较差”或“极差”。

5.大学生对手机网络运行现状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当前手机网络的运行存在不满,主要表现在不良信息过多,同时,学生对手机网络管理的态度呈现出信心不足的特点。在“你觉得手机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调查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是:第一,“网上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太多”,有393名学生选择了该项,占62.3%;其次是“一些谣言、不良情绪的传播没有得到控制”占52.5%,此外还有“网络文化环境太差”占43.3%。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本次调查数据看,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手机网络的使用情况特征可归纳为“两高”:普及率高、依赖程度高。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网络的使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各个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相当普遍;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只存在着使用时间长短的区别。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心理依赖程度高,手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大学生手机网络的基本使用状况表现出与传统网络的差异性。首先,反映在上网地点上,从传统的宿舍、机房向教室、户外等更广阔的地域延伸,教室成为使用手机网络最为普遍的地方;其次,手机网络时间已经超过传统网络使用时间,手机网络时间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征;[5]再者,手机网络使用内容也比传统网络更丰富,不仅囊括了传统网络的各项内容,还新增了手机网络特有的内容,如即时通讯、即时个人动态、即时信息查询与检索等。

(3)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特征可以归纳为: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动机具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寻求情感交流、表达自我、满足好奇心为主。而在“手机网络内容”的调查上,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娱乐、生活、时政,而真正将手机网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的人很少。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于负面影响的认识,部分大学生还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现象。

(4)大学生对当前手机网络运行现状及满意度上存在着矛盾、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对当下手机网络运行中存在的乱象有较明确的认知,并对当前手机网络文化的管理显得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手机网络运行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心态,并抱以很大的期望。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对如何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1.充分认识“多屏化”[6]移动开放共享带来的时代效应,辩证分析手机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随着3G技术、wiFi热点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移动网络终端的异军突起,现已形成与电视、电脑“三足鼎立”的“多屏化”传播时代,而这是一个“更强调策略、更强调创意、更为注重受众”的时代。[7]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网络兴起,并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亚文化现象已然成为时代趋势。而高校的管理者应当顺应趋势,对手机网络这一新事物采取客观冷静的态度,既不一味抵触又不盲目乐观,而是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现状基础上,理性辩证地分析手机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作出积极有效的对策。

(1)积极影响。首先,手机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依托手机这一移动网络终端,大量名目繁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应运而生。这不但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扩大,更使交往方式多元化,交往内容趋于丰富,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其次,手机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多频化、图像化、互动性、非线性输入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交流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将有利于他们迎接“多屏化时代”对于学习的要求。此外,手机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手机网络凭借其时尚、便捷、娱乐、大众等特性迅速被爱好新事物的大学生接纳。它开辟了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络文化时代,让大学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让他们能够更加开放地展示自我、了解社会、学习知识;它与传统互联网络一起为大学生建立了一个更完整的个人虚拟世界,这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消极影响。综合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手机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及娱乐中,对手机心理依赖程度高,甚至有学生产生“手机综合症”。[8]而过分依赖手机网络作为沟通渠道,会缩小大学生社交圈,易使其脱离集体生活,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还会扰乱高校原有的秩序。除了对现实层面的消极作用外,手机网络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削弱,价值观念多元化倾向等都是需要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特别关注和积极引导的。

2.在手机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8

一、近几年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一是着力紧跟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步伐,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国家和省统计局不断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我们紧紧抓住推进统计改革的有利机会,想方设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使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成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度和方法,认真做好全县gdp核算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对数据的合理评估,确保全县gdp的总量有效反映经济发展实况,圆满完成各项周期性普查工作,建立完善能源、服务业统计工作制度,积极拓展社会领域统计范围和内容,不断完善我县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抽样调查方法在主要专业的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

二是着力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统计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构建了××县统计信息网,实现了国家、省、市、县统计信息网的互联互通;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顺利启动。统计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统计普法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常做常新;加大统计法的贯彻执行力度,不断优化统计工作环境。认真组织和发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员参加统计上岗培训教育,切实提高统计业务水平。同时,尽可能挤出普查经费补助困难的镇和改善本局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为抓手,着力抓好各项文化建设,统计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不断增强。

三是着力探索统计工作新路,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十七大和市委全会精神和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数据挖掘深度,积极调整、充实、提高统计资料内容和层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参加《××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统计指标设计基本达到了“科学全面、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和体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要求,得到充分肯定。

四是着力抓好班子思想建设,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增强了领导班子团结和活力。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等工作。多年来,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局统计工作者在人员少、条件差、任务重的情况下,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圆满完成各项统计任务,展现了统计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几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统计工作还有不少地方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期盼还有相当的差距。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统计改革与发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最近,我局采取到有关乡(镇)和单位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收集整理后为三个方面共6条,具体是:

第一方面:要求乡(镇)级设立统计站,从体制机制上予以保证。(3条)

1、乡(镇)级统计人少事多。目前,我县乡(镇)级统计人员基本上为1人,且兼任其他职务。工业、农业、商业、劳动工资、投资等专业统计和各种普查、调查任务都要承担,任务非常繁重。据了解,一个乡镇统计员除按照乡镇政府要求搞好中心工作以及各种专项调查外,全年应向统计局和调查队报定期报表,这些报表都是制度规定必须上报的。此外,还要完成经济贸易局、农业局等单位的报表,还要参与各项大型的国情国力普查,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

2、专业调查多,工作任务无序增加。近年来,上级统计系统的报表过多,指标过细,无论是普查、全面调查或是抽样调查,统计指标只增不减,越来越细。还有的指标,多个部门下发报表,致使基层统计人员疲于应付,基层负担日益加重,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从体制来看,目前,全市部分县区已按上级要求,在乡(镇)党政办加挂统计站的牌子,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并配备计算机设备,形成县乡镇统计网站和组织管理网站,建立起新型的基层统计管理机制。从我县情况看,镇级以下统计机构还没有建立,导致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报表上报时间及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根本保证,明显不够适应乡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方面: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1、镇级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较差。(1)、少数统计干部不热爱统计工作,认为统计是“清水衙门”,工作繁重没前途,不愿干统计;(2)、人员变动快,导致业务不熟,工作生疏,不会干统计;(3)、缺少经费,无力进行培训,造成乡级从事统计的人员素质偏低,不能干好统计。

2、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提供统计分析文章少。平时因为人手少,忙于普查、专项调查以及月报数据收集等业务,真正挤出时间深入调研,写出有分析深度、有前瞻性见解和有针对性措施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文章较少。

第三方面: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确保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统计学法、普法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个别单位的领导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不强,统计报表迟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全县数据汇总上报。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感到,既有统计体制方面的,也有统计制度方法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除了统计体制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统计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统计力量不足,特别是乡镇一级统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影响了对基层统计单位的监督检查等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我们在主观上还存在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统计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

第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主动性不足。受统计工作日益繁重的影响,近年来在理论学习方面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相对较少;对时事政治、领导讲话学习多,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掌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现代知识学习相对较少;对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第二,解放思想不够大胆,创新性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过时统计指标还未全部摒弃,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制度方法又不完善,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现行的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只能满足国家、省级总量推算,许多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全面报表的方法制度仍然需要沿用。对此,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仍是循规蹈矩多,大胆创新少。

第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性不足。如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引进重视不够;对《统计法》及统计工作的宣传不够,统计权威性远未确立;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和交办的调查任务,进行一般性统计分析多,深入调查研究少,侧重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多,为社会大众服务少,统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

(一)创新统计服务机制,打造统计服务品牌,树立统计工作权威。要以统计服务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思路,推进统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要拓宽统计服务领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社会多层次对统计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尽快形成多层次的统计服务格局;立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完善经济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加强社会领域的统计,全面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科技发展的状况。要利用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统计信息资源,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电话、报刊、出版物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统计数据以及企业生产、行业发展、产业变动等方面的统计信息,增强为企业服务的功能,打造为公众服务的统计信息平台。要建立健全统计预警监测体系,在完善、提高现有宏观经济运行预警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监测、跟踪,反映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创新和谐统计机制,努力增强统计工作凝聚力。要认真落实云南省统计局关于推进统计建设的意见,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为抓手,着力抓好各项文化建设。一是抓好“学习文化”建设。把干部在职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尽可能给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培训机会和时间、经费保障,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二是抓好“道德文化”建设。把“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统计职业道德贯穿统计工作各环节,坚决实施以德治统方针。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抓好“制度文化”建设。继续修订改进机关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围绕建设文明、和谐机关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

(三)创新统计队伍精神风貌,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和各级领导、社会大众对统计的新期待,全局党员干部一定要团结一致,在“三个着力”上下功夫:一要着力解放思想。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条主线,继承和发扬“敢为人先”的统计人精神,勇于实践,勇于进取,大胆深入探索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统计工作科学创新之路。二要着力转变机关作风。进一步树立“机关就是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加强机关管理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突出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科学行政。三要着力抓好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锐气,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检查督促,全力以赴,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真正把推动统计科学发展的举措细化为行之有效的工作实践。同时积极加强全县统计系统行风建设。确保依法统计,坚持以德治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力促统计系统风清气正,人和政通,效高数实。

五、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研究新情况、理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系统性。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法律法规、社会科学、领导科学、统计业务等知识,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和健全领导干部学习制度,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精心安排年度学习计划。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大的责任。通过学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品质,增强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要进一步坚持求真务实,切实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坚持建制度、抓服务、树形象,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提倡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围绕增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提高源头统计数据的质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从实际出发,指导工作,要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提高质量。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尽心尽力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切实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负担。

(三)要进一步推动解放思想,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紧紧围绕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认真研究全县统计工作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创新观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机关各股室大胆创新,争当统计工作科学发展排头兵。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统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不断加大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实现全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9

一、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可以概况为五个字“高、严、多、细、烈”。

高,即层次高。一是检查考核上层次高。自治区直接考核县(市、区),市里直接考核乡镇。区、市检查考核有时候直接到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二是工作责任上层次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党政一把手的“帽子”、政绩和荣誉,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整体工作的发展和稳定。三是职业奉献精神要求上层次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在当前群众旧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一项“挨骂”较多的工作,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每一项措施都要大家忍辱负重,付出大量的艰辛努力。因此,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严,既要求非常严。自治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严、标准高、内容细。考核评估非常具体,工作评比分类次排队,奖惩措施落实非常到位,评先、评奖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目的是要确保人口低生育水平的实现,保证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多,既活动非常多。自治区每年都确定1-2项主题活动,比如去年的“我服务、你需要”、最近的“阳光计生行动”,各县也都分别安排了其他一些活动,因此,各种现场会、经验交流会、首发式,揭牌仪式都比较多,有些会议规格还比较高、规模也比较大。活动是一种工作交流形式,但更是一种对外宣传、促进工作发展的有效载体,人家有的,你没有,人家就是先进。你有的,人家没有,你就是先进。搞活动要立足标准高、层次高、规格高,尽量邀请高层次领导参与指导、促进工作开展、提升工作水平。

细,既检查考核非常细。人口和计划生育检查考核项目多,打分标准细项100多条具体内容。越细越不好把握,首先要逐项逐条研究怎么不被扣分,怎样多得奖励分。加之党政线人口和计划生育线分线考核,考核方式又是“背靠背”、“三个不确定”,随机抽查,还有不定时暗访。检查考核不通过县、乡,有时候也不通知市一级就直接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扎实作好工作,全面接受,认真对待上级的工作检查。

烈,既竞争非常激烈。工作分类排队总有先后,市里要排名、自治区要排位,因此,谁也不甘落后,不愿当最后一名。盐池要争取山区第一;青铜峡、利通区要争取川区前列;各乡镇也在为季度排位奖、年终等级奖而明争暗赛,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奋力的在争先创优。

以上五个特点可以一言蔽之“难”!一是难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天下第一难”的状况仍没有根本转变。政策不让他生,他抢生、偷生、躲生、想方设法非要生,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成了得罪人的事。二是难在部分群众生育观念陈腐落后,生了女孩要男孩,生了男孩要女孩。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难以打破。三是难在少数村级组织松散,计生管理薄弱。现在农村的生产方式是包产到户,基层政权对农户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措施,管理难以到边、难以到位,具体措施难以落实到户、到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依然是计划生育管理最难的地方。四是难在人口的流动性、自由性,流出自由、婚姻自由。特别是少数民族中早婚、非婚生育现象无对应法律法规设定,婚姻法,治安管理条例也没有对应管理措施,这部分人管理难度比较大。五是难在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乡级经费不足,如:市区乡镇转移支付比例达不到自治区要求的百分之十五,部分乡镇计划生育事业费严重短缺,不能满足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有的甚至提高政策门槛,以减少开支(如独身子女证的领取将结扎设置为前提条件)。尽管今年各级都增加了经费投入,但离实际需求差的很远,离国家要求的2010年人均达到30元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六是难在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一方面技术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影响了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计划生育干部自身素质与当前计生工作的高要求不相适应,计生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不高,这是难中之难,必须下功夫解决。再次是计生专干不专,乡镇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阶段性工作占用了计生工作人员相当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经常性开展有影响。

一是乡站、村室建设,必须高标准按照规范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城镇人口计生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完善,要在原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深化,特别是要研究和创新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三是要迎接各种检查和考核,按照计生业务时段,自治区的检查和市局的检查都开始,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实实在在的工作迎接检查,不能有半点的侥幸心理,安排并完成好市级考核。

四是要积极做好全关信息录入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按照自治区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五是遏止特殊人群的超生,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

六是计生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计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加强,只有把他们的素质提高了,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了,我们才不会成为“聋子”、“瞎子”。

二、当前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要搞好调研,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干什么工作都要底子清、情况明,思路清、做明白人。工作情况要熟记在心,对答如流。尤其是存在总是和矛盾时,怎样解决,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要理清思路,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这才是真的抓工作。

二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要只表现在文件上。能否让领导重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抓落实,关键是看我们分管领导、计生局站长是不是把力量协调到计生工作上来了。比如大的活动,请什么领导参加,什么领导到场,经费需要怎么筹措;村里计生工作能否发动村专干、村两委班子积极干好等,都需要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各方协调到位了,工作落实好了,领导看得重,非常欣赏,工作就好做了,计生事业和个人事业也就发展了。

三是加大投入,打好基础,村室设施建不起,有钱的村要争取村里支持,直接进行投入。没钱的村要争取乡里投一点,村里搞一点,寻求村里个体户、包村单位赞上一点等方式,筹措村室建设资金,关键是想办法,你只要动脑筋,办法就来了。你想不来办法,别人如果想来了,你也该“让位”了,这就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是扎实工作,严防死守。这是抗洪中的口号,我觉得很适合我们当前的人口计生工作。我们必须树立这种工作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尤其是政策外怀孕要坚决拿掉。孕前型工作要落实。一次孕检抓不住就怀孕了,两次孕检抓不住就大月份了,三次孕检抓不住就出生了。一旦出生,就是一个生命,受到法律保护,一个政策外出生就抹不掉了。

五是坚持制度,严格奖惩。邓小平论述“制度常有长远性、根本性。要靠制度管人,不要用人管人”。制度有很多,关键是一次一次地抓落实,尤其是奖惩制度。只在奖惩合理,才能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出现,才能有效地推进工作的落实。

六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干好,什么都干不好,在抓好基础工作的基础上,要注重抓好重点工作,特色工作。

七是注重协调,创造环境。要切实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协调,努力争取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汇报多了,领导来的多了,自然就会提高你的单位的知名度,加深领导对你单位的印象,必然有利于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三、加强对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1、要研究计生工作的触角往哪里延伸,计生工作怎样做好重心下移,怎样延伸到村村社社、问村、社区拓展,怎样体现村为主,要认真研究,大胆尝试。

1、要研究计生工作“杀手锏”到哪里找寻,“杀手锏”就是管理的招,宣传教育是第一招,度罚为奖是第二招,行政执法是第三招,强制落实政策措施是第四招。社会抚养费就是一个很好的“杀手锏”,要努力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让群众切实感到生不起、不敢生。同时,我们还要努力的找寻第五招,第六招……

2、要研究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调动。村级计生管理关,村两委会干部,乡(镇、管委会)机关人员,区直单位有关人员,各级党政领导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想方设法调动起来,这是我们加强思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除了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考虑这部分同志的“名”和“利”。

3、要研究如何和与自治区计生部门搞好接轨。工作上与上级衔接不好,工作就难以落实到位,难以出成效,甚至要“翻车”。要经常向上级汇报工作听其指导,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参加会议现场指导,让其熟悉和了解我们,啬对我们好的印象。加强信息沟通也不容忽视,工作开展情况要经常上内刊、上报纸,上电视,扩大社会影响。

4、要研究计生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如何打造。各县市、市区各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因此,一是盯准目标管理思路,二是结合实际造项目,量力而行,能建好一项建一项,不要贪多,市局要紧紧抓住做大做强“穆斯林生殖健康项目”不放松,要注重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内涵的增大,以“穆斯林人口文化层”为载体,做大做强项目,通过项目工作的开展来促进人口计生工作。三是着眼全局高标准,项目已经在目标上有一定影响,所以要按目标贯彻来做项目,四是注重“包装”好“推销”我们已开展的书屋,材料汇编以及吴学新等阿訇的品牌优势,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并不断丰富、提炼、增加“功能”。

四、紧跟上级思路,扎实工作,从容对待检查。

干工作必须哏上上级的思路,用些中心和重点抓落实,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检查考核办法,我们要积极适应、努力工作,从容应对,要知度、适度、善度。知度,就是要知道有什么新变化、出现了什么新问题。适度,就是适应变化规律,把握工作主动权。善度,就是分片、办法、观念必须同时而度。思路一更天地定。思路的轨度是根本的轨度。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形势变化,提倡主动、积极地抓工作,避免波动地抓工作。总之,方法变,对策必须变。要适应新变化,方法变工作作风必须变,要以优良的工作作风适应新变化,方法变,效果必须变,要纵横驰骋得起检查,做到查不倒,问不住。

五、关于怎样学习和提高的问题

学习要带着兴趣学,学出兴趣来,要带着感情学,学出感情来,要带着问题学,学出办法来,要带着目的学,学出效果来。学习的兴趣在于学,学习的时间在于挤,学习的成果在于用,学习的体会在于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高掌握以记笔记开始,写、记、想、才能形成学习效果。回顾近年来的学习,我归纳了几句常用语。

乱七八糟的读——多学

颠三倒四的想——多思

翻来覆去地练——多写

统计学统计报告篇10

一、当前全市经济运行的情况及特点

从总体上看,今年一季度我市国民经济运行稳中趋降;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增速同比回落;社会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实际增长明显提高;对外经贸发展势头较好,出口止降转升;金融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存贷款创五年同期之最;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下降。整体经济低位运行,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全市应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从总体宏观经济发展来看:经济运行稳中趋降

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4.5%,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水平的2.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列第十三位,排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九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9亿元,增长6.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8.4%,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09亿元,下降4.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9%,负拉动1.5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6.57亿元,下降1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0.8%,负拉动4.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52亿元,增长2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9%,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46亿元,增长1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04.5%,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三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5.0个百分点;一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二产业比去年同期下滑2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40.6个百分点。

十县(区)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10%以上的有三个县,分别是:江城县增长14.0%,镇沅县增长13.9%,墨江县增长12.8%,比去年同期减少五个;增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四个县,分别是:宁洱县增长9.0%,孟连县增长8.4%,西盟县增长8.2%,景东县增长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三个县(区),分别是:思茅区增长2.1%,景谷县下降4.4%,澜沧县下降3.0%。思茅、景谷和澜沧三个经济大县下滑比较大,从去年同期的15.9%、10.1%和12.3%,分别下降13.8、14.5和15.3个百分点。

(二)从供给方面看: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呈现下降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了我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较好发展。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3.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7.0%,其中:种植业产值2.33亿元,增长7.3%;林业产值2.65亿元,增长7.4%;牧业产值7.76亿元,增长8.6%;渔业产值0.44亿元,增长1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0亿元,增长16.7%。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是春耕备耕情况较好。入春以来,全市春耕备耕速度加快,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准备情况好于上年,大部分县(区)的农资储备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市场货源充足,满足了春耕备耕生产需要。截至2月20日,全市共调储各类化肥5.92万吨、农药0.08万吨、农膜0.0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2.2%、14.3%和28.6%;就位“两杂”种子395.4万公斤,同比增长72.8%。组织农机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村帮助维修农机具53209台,同比增长3.1%。

二是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全市夏收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7.89万亩,比上年增长8.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96万亩,增长8.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8.11万亩,增长7.4%。夏收作物丰收在望。春茶喜获丰收,全市现代茶园茶叶产量0.59万吨,比上年同期的0.53万吨,增长11.4%。蔬菜产量6.4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3%。

三是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明显。全市高度重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增加投入,落实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全市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148.50万亩,同比增长3.8%;实现冬农产值6.53亿元,增长4.1%;实现纯收益4.40亿元,增长5.0%。

四是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4.41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猪肉增长4.3%、牛肉增长5.5%、羊肉下降1.9%、禽肉增长8.4%。禽蛋产量0.12万吨,增长1.2%。生猪存出栏双增加,生猪出栏59.12万头,同比增长3.4%;生猪存栏208.27万头,增长3.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29.94万头,增长36.7%。牛出栏增加,存栏下降。全市牛出栏为2.96万头,同比增长4.6%,牛存栏77.91万头,下降2.1%。

五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3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元,增长10.4%。农民现金收入增收的主要特点是:受农民出售核桃苗、松脂等林产品现金收入的拉动,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林业现金收入达87元,同比增加33元,增长61.9%。在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绝对额中,有近一半是来自于出售林产品得到的现金收入。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为120元,同比增加10元,增长9.5%。政策性补贴是农民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有效支撑,农民人均实际得到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及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等政策性补贴收入41元,同比增加7元,增长21.9%。

2.工业生产呈现下降

受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我市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下降态势。一季度,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3.64亿元,下降14.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39亿元,同比下降18.2%。主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在今年10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52户企业生产下降,占51.0%,5户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是近几年来未曾有过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轻重工业生产双双下降。受工业茶、食糖等产值下降的影响全市轻工业完成产值5.82亿元,同比下降14.0%;重工业生产从去年强势增长转为今年较大幅度下降,重工业完成产值7.81亿元,同比下降14.8%。

二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呈现“三升二降一平”。全市规模以上国有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54.6%;集体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0.04亿元,增长7.7%;其它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0.73亿元,增长12.1%。股份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0.29亿元,下降11.5%;三资及外商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0.24亿元,下降88.4%。股份合作经济实现工业产值0.1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是“茶、林、电、矿”四大支柱产业只有电力工业呈现增长

一季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电力工业完成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34.4%;茶叶加工业完成产值1.03亿元,同比下降33.6%;林产工业完成产值3.31亿元,同比下降16.7%;矿业工业完成产值3.17亿元,同比下降39.8%。

四是主要产品产量七成下降。从纳入统计监测的1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只有发电量、原煤、锌、酒精4种产品增长,其余13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增长的工业产品是:发电量9.45亿度,增长1.0倍;原煤11.72万吨,增长13.6%;锌1439吨,增长60.6%;酒精12289千升,增长12.3%。产品产量下降的是:工业茶3119吨,下降33.6%;纸浆2.18万吨,下降26.6%;人造板13.64万立方米,下降2.2%;松香0.5万吨,下降44.9%;铜选矿产品含铜量817吨,下降30.8%;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631吨,下降49.7%;锌选矿产品含锌量1128吨,下降92.3%;铅326吨,下降92.4%;铜312吨,下降19.8%;黄金87千克,下降16.7%;水泥49.71万吨,下降6.4%、糖16.30万吨,下降4.2%;饮料酒4642千升,下降33.2%。

五是主要企业产值呈大幅下降的趋势。茶叶加工业方面:云南思茅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值为1100万元,同比下降77.3%林产工业方面: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为7336万元,同比下降31.9%;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为2551万元,同比下降63.1%;思茅红塔木业有限公司产值为163万元,同比下降91.9%。矿业方面: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产值为1820万元,同比下降80.9%;云南铅矿有限公司产值为2758万元,同比下降63.6%;云南景谷矿冶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为751万元,同比下降16.8%。

六是工业经济效益下降。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3%;实现利税由去年同期的1.08亿元转变为今年负的0.25亿元;企业亏损面为55.9%,同比扩大9.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6亿元,同比增长84.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8751元/人,减少40420元;产成品库存7.17亿元,增长16.5%;流动资金周转0.67次,同比减少0.56次;应收帐款4.42亿元,同比增长14.0%。

七是企业用电量下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2.35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0.1%。

八是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具体情况如下:

2009年××市一季度主要工业品价格

单位

2009

2008

增减

%

成品糖

元/吨

2428

2945

-517

-17.6

酒精

元/千升

3046

3517

-471

-13.4

松香

元/吨

6237

6115

122

2

水泥

元/吨

293

319

-26

-8.2

纸浆

元/吨

3992

5468

-1476

-27

黄金

元/克

182

193

-11

-5.7

人造板

元/立方米

1712

1826

-114

-6.2

千瓦小时

0.34

0.45

-0.11

-24.4

工业茶

元/千克

33.15

42.79

-9.64

-22.5

其中:规模以上

元/千克

65.34

89.32

-23.98

-26.8

规模以下

元/千克

19.68

29.61

-9.93

-33.5

精炼铜

万元/吨

3.93

5.86

-1.93

-32.9

铜选矿产为品含铜量

万元/吨

3.18

4.67

-1.49

-31.9

(三)从需求方面看:三大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但增速同比回落了6.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8亿元,增长26.8%;农村投资完成2.87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3亿元,同比增长1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0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68亿元,增长36.3%。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二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提高33.8、2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显著减缓,同比下降近73个百分点,但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是新开工项目多,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续建项目和本年新开工项目分别为203个和102个,施工项目共30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个,增长5.5%。其中:新开工项目增长14.6%。今年为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项目,进一步健全了项目责任制管理,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由上年的21个增加到27个,计划总投资达到572.79亿元,完成投资13.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8%,大项目、重点项目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政策初见成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政策初见成效。

2.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

一季度,全市商业企业紧紧抓住“元旦”、“春节”和“三八”节市场商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吸引客流,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尤其是大型综合型商场超市客流如潮,普遍出现排队交款现象,销售增幅普遍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城镇零售额10.15亿元,增长16.9%;农村零售额3.16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1.08亿元,下降14.3%,零售业实现9.67亿元,增长22.6%,住宿业实现0.30亿元,下降0.6%;餐饮业实现2.05亿元,增长14.9%,其他行业实现0.21亿元,增长12.9%。

一是汽车消费大幅回暖。随着取消养路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措施出台,新年伊始,接踵而至的利好消息,促使全市汽车消费升温。尤其是汽车购置税新政实施以来,汽车的销售量大幅增长,假期看车、选车的家庭也是有增无减。一季度,实现零售额66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拉动零售额增长4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市场消费旺盛。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家电下乡”等民心、放心工程稳步推进,刺激了农民消费,我市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呈现旺盛态势。

三是餐饮业稳步发展,大众消费渐成餐饮业主流。受传统节日的影响,前来我市观光旅游的游客剧增,宾馆、餐厅生意火爆,节假日各类增智益趣的健身休闲式娱乐场所人气旺盛。家宴、婚宴、特色宴已成为主角,带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餐饮市场的繁荣。1-3月,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5亿元,增长14.9%。

3.对外经贸发展势头较好

1-3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2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其中:出口总额1506万美元,增长32.5%。在咖啡、松香、建材等主要出口商品增加的带动下,扭转连续三年同期下滑的局面;进口总额1220万美元,增长30.3%,由1-2月的下降转为增长。边境贸易成交额1522万美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出口308万美元,增长30.0%;进口1215万美元,增长30.2%。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和环境看:经济运行质量有所下降,运行环境逐步趋好

1.财政收入下降

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40亿元,同比减少2.07亿元,下降3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9亿元,下降23.6%。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收入下降,营业税增速放缓,税收收入比去年下降24.3%;非税收入比去年下降21.2%。县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0%。10县(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呈“三增七减”,其中:墨江县同比增长54.2%、孟连县同比增长18.8%、西盟县同比增长9.9%;景东县同比下降43.3%、澜沧县同比下降39.6%、江城县同比下降37.8%、思茅区同比下降36.1%、宁洱县同比下降27.8%、景谷县同比下降27.2%和镇沅县同比下降10.4%。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0.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支1.92亿元,增长22.5%。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社会和民生事业倾斜。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增幅达57.9%和34.2%;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5倍和2.7倍。

2.金融形势保持稳定

一季度银行业运行呈现四大亮点,各项存、贷款快速增长,其增量、增幅为近五年同期之最,利润大幅度增长,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双降”,创历史同期的“三高一低”。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2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亿元,比年初增长4.8%,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及股市等其他投资渠道不畅,资金回流导致居民储蓄增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9.24亿元,比年初增加10亿元,增长8.4%。企业存款41.20亿元,比年初增加2.20亿元,增长5.7%。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5亿元,比年初增加16.22亿元,增长10.5%,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增长7.2%,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4.5%,个人消费贷款增长22.5%,是拉动中长期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

3.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1-3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0.6%,延续了2008年3月份以来逐月回落的态势,涨幅比2008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由2008年末的“六升二降”转变为“四升四降”,即: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2.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1.2%、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1.0%;居住类价格指数下降1.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下降0.4%、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下降1.2%。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快回落的原因:一是粮食、肉禽及制品、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继续回落带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继续走低;二是居住类、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止涨转降,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是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回落,对国内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明显。

1-3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8%,涨幅较2008年末分别回落5.8和9.2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1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其中,集体单位平均工资6896元,增长54.0%;国有单位平均工资6394元,增长7.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元,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1%、39.4%和41.0%;经营性收入下降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39元,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8.1%,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6.9%和财产性收入增长49.8%。

二、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企业层面的困难

1.由国际国内大环境造成的经营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一体化、××经济与全国、全省经济一体化的趋向非常明显。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我市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好转,我市部分企业总体状况难以好转。如: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在纸浆、铜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订单锐减。

2、把握市场变化造成的预期困难

由于我市企业经历现代市场经济时间较短、经验普遍不足,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致使相当多的茶叶加工企业在物价高点上大量购进原料,当遇到产成品市场突变、价格暴跌时措手不及,损失较大。

3.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3%,主要是受产值比重占80%的四大支柱产业的影响。在四大支柱产业中,除电力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4.4%外,茶叶加工产值同比下降33.6%;林产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6.7%;矿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39.8%。由于全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直接导致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减少,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4.部分企业开工明显不足

今年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有5家处于停产状态,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处于半停产状态。反映企业生产的重要指标用电量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2.35亿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0.1%,这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状况仍很困难。

(二)政府层面的困难

1.财政增收困难加大

由于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和全市经济下行的影响,财政增收的困难明显加大。财政收入源于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不景气,完成财政增收困难较大,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下降23.6%,增幅同比分别下滑93.9个百分点和68.1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收入下降,营业税增速放缓,税收收入比去年下降24.3%;非税收入比去年下降21.2%。导致财政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骨干企业税收大幅下滑,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加。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减少企业税赋,国家从今年开始全面推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受此影响税收收入减少352万元。

2.提高居民收入困难

我市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加工资及增加用工的可能性很小,减薪、放长假、辞退农民工的现象较普遍,这将直接影响全市居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增收的稳定性较差,尽管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收69元,增长10.4%,但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推动。初步测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收大约40%来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增收不稳定,一方面,种植业增收基础不够稳定,茶产业受茶叶价格下跌等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呈现了下降;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大。由此,增大了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收前景不容乐观。

三、上半年经济走势判断及几点建议

尽管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变数增多,但当前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仍然居多,预计上半年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内发展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2008年11月开始,国家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如国家10大产业振兴规划、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都已初显成效,全国经济有望保持8%以上增长,加之我国经济具有应对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与活力,近两年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经济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国内环境。

(二)市内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

从供给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猪饲养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实施,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预计上半年农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推动下,不少企业已在根据市场变化,增加新的投资,加紧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多数企业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素质在不断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再者我市工业在产业培植、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些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支柱产业主导地位逐步显现,为工业稳步发展积聚了较强后劲,预计在宏观环境逐步向好的前提下增速有望平稳上升。

从需求看,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投资需求较为强劲,拉动作用仍将突出。通过推动项目启动,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事效率等举措积极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市政府下达了169亿元投资计划拉经济增长、多管齐下扩大消费、用活政策帮企业、千方百计惠民生等一系列举措也开始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较好,非国有投资日益活跃,投资内在动力较强。居民消费在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下逐步提高。同时由于我市民生工程的“扩容升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地缓解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三)全市经济走势分析

农业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生产在小春农作播种面积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小春粮食收获进度加快,夏收作物生产形势良好,夏粮生产可望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大春粮食栽种情况较好,若在后期不遇大的灾害的前提下,将又是一个丰收年。畜牧业生产上升势头较好,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增强,林业生产保持稳定,渔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性增加。预计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当前我市工业经济下滑的总体态势有了明显转机,但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仍很严峻,主导产品企业经营困难仍然较大,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加大。从统计数据上观测,今年前三个月,工业经济出现降幅逐月减缓的积极变化。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全市工业经济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各项政策效果已经在一些数据之中初露端倪。工业生产呈现回升态势,1-3月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3%,比1-2月回升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比1-2月回升4.8个百分点。2月份可能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分水岭,一些先行指标逐步好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91户增加到102户,增加11户;工业用电量逐月增加。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0.1%,降幅比1-2月的18.0%,回落7.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开始回升。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可止跌回升,工业生产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

投资将保持高位增长。在国家扩大内需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积极筹划,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市计划投资169亿元,分别在基础建设、工业投资、民生工程等重点工程和三个一百项目上下功夫,这些都将为保持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增添动力。从前三个月的运行情况看,全市投资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8%,增幅虽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上年全年增长24%左右的水平。一季度新开工建设项目逐月增多,投资需求有所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强劲。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02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4.6%。预计上半年投资仍可保持20%以上增速。

消费增势保持平稳。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对外贸易增长较快的特征十分明显。二季度进出口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加大,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欲望逐步增强、消费环境良好、消费热点持续扩大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作用下,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较强。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保持平稳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改善,城乡居民增收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预计,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保持增长。

金融对全市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投放量大。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导下,1-3月累计发放贷款35.4亿元,同比多投放12.8亿元,增长56.7%,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二是投放速度快。1-3月当月新增贷款分别为:5.58亿元、7.27亿元和3.36亿元,国有银行新增贷款已达到全年指标的51%;三是贷款期限长、投向集中。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成为带动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其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例达到72%。重点支持我市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农业贷款、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五方面贷款需求。加大对我市经济支持。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回落。从市场供需看,大部分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从结构看,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居住类价格,二季度还将持续回落。从政策因素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加快推进,政策性调价因素将进一步释放。预计上半年价格将持续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到100%以下。

综上所述,上半年××市经济仍将保持基本平稳增长态势,但增幅比上年有所减缓。

(四)对下阶段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议下一阶段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力促经济稳定增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我市经济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以增投入、保增长、重民生为主线,扩大投资强基础,抓实工业兴产业为重点,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二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从财政、信贷、龙头企业、农民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增加农业投入。从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企业带动等多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培育新的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科技推广力度,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施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