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8:58

劳动教育随笔篇1

一、挖掘生活,发现教育价值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使她们的心灵充满正能量?那就是发现教育意义―挖掘教育意义―赋予教育意义。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言一语皆有心。优美的校园环境、层层而上的台阶、随风摇曳的花草,只要努力挖掘,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笔者L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这些,收获颇多。

二、抓关键事件,赋予教育价值

“十一”放假回来,正好轮到笔者班级清扫校园。因为占用早自习和上午、下午的第一节课,期间都是学生自主管理,容易出现纪律散漫的情形。此时,天气转凉、落叶纷飞,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受到教育有较大难度,但是,如果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劳动值周就会变成教育学生的契机。于是,笔者在动员会上从以下三个层次向学生讲解劳动值周的意义。

1.发现劳动“原有”的教育意义

劳动是最光荣的事,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职员上班、农民卖菜、保洁员搞卫生,还是学生学习、教师讲课,都是劳动,通过踏实劳动得到收获是值得尊重的。值周班做好值日,给全校师生呈现一个干净的校园,就是有价值的,而且不怕脏、不怕累、不贪慕虚荣也是心理成熟的体现。

2.挖掘劳动“深入”的教育意义

如果说上述引导是发现值周的教育意义,那还不够,还要深层次地挖掘值周的教育意义。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内心深处不太认同自己的父母,尤其是认为农民没有体面的工作环境,没有不菲的收入,更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沟通方式能让孩子信服。于是,很多学生由于对父母的不认同导致对自己的不接纳,甚至导致不自信和不良的亲子关系。对此,父母不理解也无能为力。基于此种现象,笔者进一步挖掘值周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不仅认识到劳动的可贵,而且意识到辛苦劳动的父母对家庭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父母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父母身上的朴素之美,感受粗糙的大手里包含着的对家庭的爱、踏实辛苦的劳作包含着的坚持不懈,这些可贵的品质使得看似平凡的父母多么可爱可敬。如果学生能继承这些美好的品质和情感,就能依靠自己的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通过深入地挖掘值周的教育意义,学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在周记上,有学生写道:“突然发现父母很辛苦、很伟大,供我读书很不容易。我一定要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学成之后回报父母。”

3.赋予劳动“新”的教育意义

笔者告诉学生,在值周的时候,不仅要认真劳动,还要观察记录校园中的美,可以是美好的景致、同学的善行,也可以是一切让人感动或思考的东西。把它们整理出来,告诉教师、父母、身边的同学,甚至向校报投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喜悦。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态度:值周和上课或其他活动一样,都是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时时刻刻发现并享受甚至创造生活中的美好,不要人为地把某个时间段定义为“不喜欢”或“煎熬”,这也是对生命和生活负责的态度。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度过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阶段,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乐观。通过一周的实践,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为班级赢得了“优秀值周班”的荣誉称号。

劳动教育随笔篇2

一、科学为劳动与技术课堂注入创新活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技术”是劳技教育的基础,那么“技术创新”则是劳技教育的最终目标。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不体现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劳技课堂岂能丢掉这块阵地?

1.循序渐进,技术是根本

想要创新,必须得有牢固的技术基础。不然,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优良品质。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却浮躁、不踏实。劳动与技术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定力。在创新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容易半途而废,如果孩子们能够掌握牢固的技术、拥有踏实坚定的品质,由空想派变为行动派,势必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科学移植,创新是突破

在传统的劳技课堂中容易重技术、轻创新,导致学生习惯于一味地模仿,做出的作品往往大同小异,很难有质的飞跃。那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创意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例谈一谈。

这学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磁悬浮列车》一课。记得一开学,孩子们都觉得本册的手工制作比上学期难很多,制作时比较吃力,所以我把前几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纸工的技能训练上。随着孩子们对纸工技能的驾轻就熟,我要求学生力求在规范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作品更具创造力。

以前,孩子们在制作完成后,也会想办法使自己的作品变得特别一点,但是一般都局限在装饰方法、装饰材料上,很难有所突破。《磁悬浮列车》这课的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进行过多的装饰,想要创新,必须跳出装饰的圈子。

于是,我尝试将科学上最基础的设问发明法移植进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来。我建议孩子们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式对自己的作品重新思考、大胆改进,并且建议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作业。果然,一加一的智慧大于二。在展示评价环节,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有一个小组的作品使我和其他同学眼前一亮。他们五个人制作了一个车头、四节车厢和与之长度相当的轨道,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作品顿生新意。这辆加长版的磁悬浮列车自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而制作者们也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显得十分开心。简单的加一加效果真是出乎意料!

我最大的收获还不止于此,我感到孩子们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找到了创新的突破点。在接下来的一课――《卡车》时,孩子们思如泉涌,作品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有的把车厢设计成房车,有的在车厢顶上设计窗户,有的将车厢的一端制作成可以封闭也可以打开的……这些作品,既是观察生活的结果更是创新思维的结晶。

俗话说:“科技引领创新”,同样创新离不开劳动,创新的劳动技术势必又会推动科技的发展。所以,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劳动技术的进步,而劳动技术的进步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科技创新。科学方法的移植嫁接让劳技课堂结满了智慧的果实。

二、美育让劳动与技术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教育本身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既要重智育,也要重人文。劳动与技术教材里研究的很多对象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技艺的宝贵遗产。劳技课堂里应该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果将美育与劳技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美育涉及的范畴经常是重合的。在刚开始教学这两门课程时,也遇到过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剪纸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泥塑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在教学时我感悟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偏重“技术”,美术教育则偏重“艺术”。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将美育的“艺术性”运用到劳技教育的“技术性”里,会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如在四年级上册技术初步――泥工的教学时,我带领孩子们领略我国的泥制品文化,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工艺等;利用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罐和壶》里对我国陶艺知识的介绍对知识进行了扩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泥文化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2.促进学生的审美追求

“文”“艺”不分家,人文的,当然也是艺术的。一件优秀的劳技作品,不仅是规范的,也应该是美的。劳技教育在传授孩子规范的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孩子对审美的追求。将美育的教学经验融入劳技课堂则能更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如在进行《泥笔筒》一课的教学时,我将美术课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劳技操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制作步骤时,我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视频中的泥笔筒选择的是最常见的圆柱体,学生也很容易一味地模仿。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笔筒除了圆柱体还有哪些基本形状?通过欣赏部分不同形状的学生作品,讨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做出不同形状的泥笔筒,变化的关键在筒底,其余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视频教学中演示的一样。把美术教学的造型方法与泥工方法结合起来,从造型上求新、求美。

我要求孩子们在作品规范的基础上,也能有一些艺术气息,使自己的作品既是劳动成果,又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创造美、劳动追求美的观念。

本课中装饰美化泥笔筒是一个难点。装饰美化要从造型上求变化、构图上求变化、色彩上求变化、技法上求变化、材料上求变化,这些变化都和美术教学方法非常相似。泥工与雕塑作品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规范的雕塑作品就是一件劳技作品,而美观的泥工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劳动教育随笔篇3

关键词:中职生;生活教育理念;激励教育;道德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02-01

一、坚持生活教育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职生的各种行为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开展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校内外现实生活,给予其及时正确引导,同时,要有计划地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开展生活道德教育活动,让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有的学生一有时间就去网吧上网打游戏,虚度时光,耽误学业。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设计了一次电脑操作实践,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试题,让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制作在电脑上。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能借助这种劳动挣到钱,再利用这些钱上网;没有按时按成任务的,不仅挣不到金钱不能上网,还要求他们必须完成另外一项劳动任务。这次活动结束时,笔者让同学们阐发感悟,许多同学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和压力、社会竞争的激烈,懂得了挣钱的不易,知道了不发奋学习、虚度青春的危害。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其劳动意志,提升了其劳动技能,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践行以激励为主的教育思想,实施差异化的德育引导策略

培养中职生的良好道德习惯,必须因年级不同有差异,因人不同有区别。中职新生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礼仪素养教育为主。现在的中职生好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父母的全程包办照顾下生活已成习惯,生活依赖性强,独立生活意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对住宿式集体生活适应性差,缺乏一些基本的生活礼仪素养,行为举止不顾及其他舍友的感受,影响其他学生的生活。于是新生一入学,笔者就如何洗衣服、如何叠被褥、如何融入宿舍集体生活,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在新生度过一段集体生活后,笔者组织自己当班主任的班级的学生开展宿舍卫生评比活动和宿舍文明个人评选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健康的卫生意识、乐观的进取思想、文明处世理念在其内心生根发芽,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年级以健体习惯和文明生活素质培养教育为主。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适应了中职慢节奏的生活,他们的“熟人”交往关系形成,伙伴人际联系建立。笔者在早操期间突击检查卫生打扫状况时发现有学生在宿舍偷懒而旷操,宿舍窗台上有烟头。笔者立即告诉这位旷操的学生不坚持锻炼身体的危害,并要求他写下深刻的反省书,向全班学生庄严公开地宣誓自己今后再也不无故旷操。随后,笔者组织召开健康生活方式主题班会,每个宿舍选出了学生代表在班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要求有抽烟行为的学生主动向全班“亮相”,表达自己对抽烟危害性的认识,表明自己戒烟的决心。这次班会上,有六名学生主动承认自己有抽烟行为,他们自我剖析得很深刻,笔者对其悔过行为表示赞赏。这次主题班会以后,偶尔有学生向笔者反映有人抽烟、旷操,笔者第一时间跟违纪者谈话,让其写说明书,向全班学生道歉。连续几次后,学生旷操抽烟现象减少,最后没有人旷操抽烟了。中职毕业班学生以劳动习惯、健康语言素养、良好职业素养为主。学生到了三年级,往往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毕业阶段,很容易放松自己。例如,会凭借自己与学生会、团委学生的关系,逃避校内校外的劳动;又如,与同学交往,为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异常亲密、不一般,往往“友好”的脏话飞扬,哥们义气十足;再如,毕业在即,个别学生找各种借口逃课旷操,与同学在宿舍、餐馆喝酒。为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笔者组织了以“如何当好一名文明的毕业班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讨论会。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活动结束后,班级成立了学生不良行为监督岗和文明行为奖励站,对毕业班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惩戒,对助人为乐等行为进行表彰,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耐心反复引导学生道德行为,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上的身教作用

劳动教育随笔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完善

作者简介:王俊杰(1975-),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指导性课题“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现状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编号:SZ2011454)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92-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理论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高等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理解这些理论是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谜”[2]。“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变换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3]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受教育者未来可以更好的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服务的。由此可以自然想到,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构成应是由人本身的成长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大学生的要求决定的。一个人自出生开始,其身体、思维、知识等方面实际上都一直处于积累之中。一般来说,一个人到16岁时,这几方面的积累达到了一定高度,基本上能满足人参加社会劳动的需要,但总的来说,在这几方面尤其是社会分工中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上,还是处在有所发展又发展不足的状态,这就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来弥补。但高等教育不是人参加未来社会劳动生活的必要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一个人更好的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生活提供了可能。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认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是个人具有初步劳动能力后的一种人力资本再投资活动。从人成长的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人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到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已初步形成并达到一定高度,所以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更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对高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殊性,使其更加容易忽略其他基本素质的综合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建立一套基本素质的培养体制,增强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技能素质之外身心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素质都是着眼于更好的使大学生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而提出的、着眼于学生未来在职业中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换一个角度来讲,基本素质的这个构成在内容上不是随意的,不是某个教育者随心所欲提出的,而是由大学生未来能更好参加社会生活,获得更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长达几十年,如果其某项基本素质缺乏,会使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遭遇不同程度挫折,如心理素质缺乏,会使其在社会劳动中人与人的协作方面遭遇障碍。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在其身体、思维、知识积蓄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要开始其人生全新发展的时期,打牢基本素质有利于以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现状

经过实际的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历史的延长,大部分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一是树立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管理理念,提升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地位;二是健全了基本素质教育的机构和管理制度,使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有人负责、有章可循;三是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内容。但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找出这些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关键。

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理念但理念未全面、有效传达给学生。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都普遍重视如人文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也不愿意使学校落得个仅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这样的名声,另外作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的领导者也深知基本素质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作为受教育的主体的学生对为什么要开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等基本素质的课程缺少认识。因为大学分专业的缘故,许多学生对开设这样的基本素质课程不理解,虽然有人专门向学生介绍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但很少有人向谈及其制定的理论依据,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些基本素质课程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基本素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这样使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按着学校开设的课程走,学习课程仅仅是获取学分,没有着眼于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样自然而然的使学生对基本素质课程产生轻视。笔者认为,受教育者也需要知道教育本身的理论知识。经过笔者在数所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些到教育理论没有深刻的认识。二是健全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又基本上无事可做。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社科部、基础部、人文教研室等管理基本素质教育这样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因为不象学校的各系一样有自己的学生,所以它们的日常事务也仅仅是管理老师上课,传达一些上级的文件通知,基本上和学生脱离了关系。除全校运动会外它们如果自主想组织和安排自己的一些创意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的配合,工作难度较大。时间长了,这些机构中有些机构往往成了无事可做的机构。笔者曾经调查了几所高职院校的人文教研室,大都是这个样子。三是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老师课程授课压力较大。除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体育等基本素质教育必修课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丰富基本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招生数量较大,所以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多,所以任课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大。而教务处往往把对课堂的管理如考勤全部交给了老师,增大了老师课堂的授课压力。

三、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笔者对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围绕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构建和优化对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管理格局和课程设置格局。二是整合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扩大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赋予其一定的组织教育活动自、学生管理评定权。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评定,使任课老师摆脱对学生管理的压力。三是在新生入学教育制度中增加内容,让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承担起对学生介绍大学专业教学计划和选修课中基本素质课程开设的依据及意义,进行教育理论的教育。这样既解决了基本素质教育管理机构无事可做的局面,又可以把基本素质教育理念和理论传达给了学生。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学生人数多、以就业为导向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点决定其教育理论、管理体制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和创新。本文在高职院校基本素质培养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考察,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随笔篇5

一、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为平台,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语文是各科之母,扎实有效地把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好并非朝夕之功、举手之劳。近年来,我们把小学生语文成绩考查分为两个版块:面试50分,笔试50分。面试内容为:朗读水平10分,写字等级10分(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毛笔字),背诵美文10分(古诗文、名人名篇),语言表达10分,阅读课外书籍10分(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推荐书目)。每学期末,学校“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考查评定工作小组”成员对全校1-6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和笔试结果合二为一,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依据,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实绩。因为我们注重语文教学结果的全面考评,所以教师特别认真抓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非常认真,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早晨、中午提前到校的学生漫步在小树林的树荫下,坐在绿化带凉亭长形条凳上,在教室里吟诵古诗文、朗读课文、阅读课外书籍、练字蔚然成风。上学年,我校一至六年级参加省级小学组硬笔书法比赛荣获金奖12人,银奖86人,铜奖213人。2010年暑假中16人享受江苏省书法协会免费游玩玄武湖的待遇。全校519名学生,其中436人读完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推荐书目。六年级102名毕业生对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规定背诵的92首古诗文烂熟于心,读完《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并写出数百篇质量建设较高的读书笔记。

二、以建设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为平台,开拓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对照省教育、农林、国土资源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高邮市教育局“邮教勤”(2009)13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的精神,2009年暑假,在高邮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发动全校师生把原先学校存放建筑垃圾的近5亩荒地打造成“高邮市优秀劳动实践场所”――“乐农园”。如今的“乐农园”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全园分五个区域,即“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牲畜饲养、花木培育”。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齐上阵,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职、各尽其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实践(低年级以学会观察为主,中高年级以参与劳动实践为主)。让所有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受到帮助,让每一位参与劳动的师生都享受劳动成果。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融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为一体,促进书本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互发展,引导学生亲农、爱农、乐农,坚持把育人放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首位,着重抓好“四有”,即:有认真挑选的实践项目,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精心编写的校本教材,有专家参与的实验课题。突出“四个结合”,即: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与学生品德教育结合,与第二课堂结合,与课本知识结合,与科学研究结合。

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吃苦精神和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引导学生亲农、爱农、乐农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新政,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精神,培育“四好少年”的需要。

劳动教育随笔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示范;沟通

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空间,班级是学校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班级组织是学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是班级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职责,班主任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班级管理主要包括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组织和班级生活指导等方面。班级管理不仅需要班主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为人师的幸福感和感受到学生成长进步时的喜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时刻关怀和全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引导着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由于小学生刚刚踏入校园,正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洗礼,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要格外有耐心和爱心。

一、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示范者

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形象。小学生是一个刚接触新鲜事物的群体,所以在与他们的交往活动中,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信息。教师时时、事事做好表率是管理好班级最关键的方法,比如在不同场合下得体的穿着打扮、合适的举止言谈、积极阳光的心态、充沛饱满的活力等。因为这一切都影响着学生,也能教育学生。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粉笔头等,这些自己要首先做到。发现废纸、粉笔头随时捡起,上课第一遍铃响时提前到教室等,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

首先,让班集体中每个成员获得合理的位置,形成班集体人际关系的新结构,是班级管理的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学生骨干是形成良好的集体的重要基础,是班级目标的积极实践者和带动者,还是在学生中享有威信者、能对其他同学产生一定影响。在选举班干部时要实行民主的制度,给他们一个独立思考、独立辨别事情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增加管理岗位实行干部轮换制,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群体,不仅增加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其能力。

其次,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笔者把负责卫生、学习、纪律等任务都分配给每个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把班里学生每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按照不同成绩,男女搭配,合理分配,然后选出值得信任的小组长和副组长,让他们担任检查学习和卫生的任务。最后对各个小组进行量化评比,使他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劳动等的积极性提高了,班里卫生、学习明显好转,班风更正,学风更浓,凝聚力也增强了。

三、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共同探讨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除了关心学生的学科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身体和心理发育,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他们常常把教师当做自己父母的化身。所以,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希望、关怀,同时又不放弃要求。要积极摸清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和思想,并及时解决。

首先,找个别学生谈心,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杜绝用责问的口气,让他们从心理上得以放松。还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之间的情况,关注学生并帮助他们排解烦恼。这不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班主任作为管理者,更应该加强心理学知识的修养,只有自己心中有“阳光”,才能“照亮”学生。

其次,通过组织演讲比赛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定期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些都给学生带来说出心声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劳动教育随笔篇7

【关键词】教育深化知识失业过度投资就业机会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渐渐成为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其不成熟的经验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其在发展中形成的问题――包括教育深化、知识失业等尴尬的社会现实――也愈发凸显,并反之制约着经济发展。

一、理论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从而形成过多的劳动力,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采取的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发展小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但这样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结构主义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等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把技术中性作为假设前提――即固定的资本-产出比例,因而在需要针对劳动上技术进步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定适合。所以在抽象了许多实际情况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部分理论背离现实的状况使得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分析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程度上的争议,但无论这些争议如何,因素之一的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不可否定的。

撇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的正效应,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导致两个负效应: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具体地说,教育深化是指由于求职者供过于求,现代部门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1];知识失业是指由于受教育者的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用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以致在求职竞争中,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拒雇用单位的大门之外,甚至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2]。

发展经济学家根据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得出: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投资中社会成本和收益与个人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的状况,即教育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差额高于个人成本和收益的差额,显然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少,对经济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托达罗在他的模式中也对这两个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政府对中等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过分投资,结果变成了对闲置人力资源的投资[3]”。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这两个现象确实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出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但是也不可否认仍然有许多企业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上对高素质人才的极度需求。这种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矛盾情况正是对教育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矛盾的表现,也正反映出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教育投资的两种解释的矛盾。因此笔者在关于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起因及影响的问题上进行如下的分析。

二、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原因及影响

(一)教育的收益和参与教育的人口

首先,笔者用图1表示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和参与教育的人口的关系(横轴表示参与教育的人口,纵轴表示教育的收益),并假定:同一程度的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教育水平固定时,教育所带来的个人收入也固定。当没有人参与教育时,很明显教育的收益为零。当参与教育的人口很少时,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以及教育的收益等于教育的收入与教育的成本差额,即收益=收入-成本,因此这时的收益在教育成本很大的情况下而较小。当这一人口的数目逐渐增加时,由于上述教育的规模效益使得教育的成本开始边际递减地减少,从而导致教育的收益开始边际递减地增加,直到达到教育收益的最高点。在该点意味着参与教育的人口得到了最好的收益,因此人力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即参与教育的人得到了与他们接受的教育相符合的职位。当该人口数目继续增加时,由于过量的同一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供给,使得劳动力的工资下降;同时过多的受教育的人口,又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降低,从而要达到与先前相同的劳动力质量水平,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由此可知,此时的教育的收益因为教育收入的下降和成本上的一定增加而不断减少,且降幅呈现边际递增的趋势(对应于图1的阴影部分)。根据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定义,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区域正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发生的区域。

(二)关于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具体分析

笔者用图2表示就业机会与学历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分析教育深化的原因。图中,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概率成正比,即当就业机会多时,获得工作的概率也就大,反之则小,因此笔者在这里假定就业机会等同于就业概率。且图中的细线标识的曲线代表低学历的劳动者随年龄增长的就业机会的变化,粗线标识的曲线代表高学历的劳动者随年龄增长的就业机会的变化。

现在对图2中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进行假设和分析。a1表示低学历劳动者平均的工作年龄,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这里的低学历劳动者平均学历处于初等教育以下的水平。由于低学历的劳动者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参与就业,且在低学历劳动者的平均工作年龄的时刻就业机会达到最大值,而在这个平均就业年龄之前和之后,他们的就业机会都是下降的。因为在原点代表的劳动者年龄为零时,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为零。随着劳动者年龄的增加,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即就业机会呈现边际递增的增加,直至达到低学历劳动者的最大需求处(a1),接着由于工厂对这部分劳动者的需求主要还来自于对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经验的要求(这里不存在对知识的过分要求),因此直到这时的就业劳动是不会失业的,从而占据了一定分量的就业机会,导致在a1和a2年龄之间的低学历劳动者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就业机会只减不增。a2表示高学历劳动者平均毕业时间。此时高学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迅速占据一部分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于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代表低学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细曲线迅速下降,而下降部分(p0-p1)与代表高学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粗曲线上升的部分(p2)相等。同理,高学历劳动者在其的平均工作年龄的时刻(a3)就业机会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后,由于就业机会对于年龄存在要求的限度,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机会会自然下降。因为低学历劳动者从事的基本为体力劳动,且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丧失就业机会的时间(这里可以认为是退休时间)会比高学历劳动者更早;而高学历劳动者在年龄增加时仍存在部分特殊行业的需求,比如高校教授等,使其丧失就业机会(退休)的时间更加延长。以上就是对图中两条曲线的现实解释。

接着我们从微观角度用教育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图2进行解释。根据上文,我们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收益=教育的收入-教育的成本。其中,教育的成本指的就是耗费在教育上的投资和受教育的机会成本,而这个投资可以看成是一个固定的值(i)――且按照笔者的观点,这个固定的投资是合意的或低于合意的水平,并非过度投资;机会成本就是未受教育时可以得到的收入。由于我国初等教育的普及,个人在初等教育上的投资可以接近于零,再根据上文的低学历劳动者平均水平处于初等教育以下的定义,教育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与收入的乘积(教育的机会成本=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平均收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教育的,因此采用的是平均上的概念,特别对收入的定义为全部劳动者的平均收入。这个平均的收入水平很明显是个固定的数值,则它与某一年龄的数值可以有最近似的整数的倍数,假设这个倍数为n,这一年龄为a2,所以教育的机会成本就是图2中阴影S的面积的n倍,即,教育的成本C=S*n+i,也就是C/n=S+i/n,其中i、n为固定常数。同理,教育的收入是受教育后的就业概率与平均收入的乘积,即高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与平均收入的乘积(教育的收入=高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平均收入)。

假设高学历劳动者是理智的,那么当受教育的劳动者,即高学历劳动者得到的教育收益为零时,就是他们就业机会最大的时刻。因为如果教育收益为正,则存在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意味着他们的就业机会仍有上升空间;如果教育收益为负,就算存在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高学历劳动者也不会选择。因此,在教育收益为零时,教育的收入就是图2中阴影R的面积的n倍,即教育的收入L=R*n,也就是L/n=R,此时的毕业时间就是最优的毕业时间。由上文知,此时教育收入等于教育成本,即C/n=L/n,也就是S+i/n=R,其中i/n为一个常数。到这里为止,我们得到了关于图中两个阴影面积的关系式,而它们之间的分界线a2代表的就是最优的毕业时间。

根据以上解释,我们用图2来分析在过度投资教育的因素之外,造成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原因。现在我们把a2向右移动到m1的位置,也就是把毕业时间从最优的a2延长到m1,但是由于受到退休年龄的限制,使得在就业机会最大时的年龄的变动不大,并且该变动一定小于毕业时间的推后带来的时间变动,所以这时我们可以认为a3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然而这一改变使得阴影S的面积增大,意味着教育成本的增加,此时即使达到了就业机会最大的位置,其代表的教育收益也为负值,这就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投资中社会成本和收益(为负值)与个人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的状况。在这里需要再次指明,社会收益的负值来源于对平均状况的分析,而个人收益是对具体个体的分析。这种负值在等式中表现为成本大于收入,但是现实中却可以映射出接受更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要低技术就可以完成的职业,即教育深化。接着,考虑到更极端的状况,当我们把a2延长到m2的时候,不仅仅是社会收益的严重不足,更是使高学历劳动者错过了取得最大就业机会的时机,必然造成高学历劳动者的失业且失业增加,这就产生了知识失业。因此,处于a2和a3之间的毕业时间导致了教育深化;处于a3之后的毕业时间导致了知识失业。换一种更直观的说法来总结以上分析就是:受教育的时间过长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相应的解决对策

从现实角度来看,把受教育的时间的长短作为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极符合事实的。特别是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危机中,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激励毕业生延长毕业时间,以减少即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比如高等教育扩招等。虽然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正面的,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为受教育时间越长,积累的知识越多,越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即人力资本的增加。这也正是政府的政策引导的结果,于是出现了被托达罗称为“过度”了的投资。

但是若这种投资是过度的且教育是适当的,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产生了等同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反映出来的是,即使发展中国家拥有众多的高学历劳动者,但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乃至站在国际先进技术前沿的知识人才比于发达国家是少之又少,就算有绝对数上的优势,也完全不存在相对数上的优势。这显然足以证实投资过度一说是错误的,要不然社会上如何会在知识失业的同时,又存在着众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行业。

教育的普及,比如大学本科的大众化,甚至是研究生的大众化,只能在一个方面上表明政府的投资导致受教育的人数增加,但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这同时导致受教育的人质量变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高学历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性和适用性,却没有意识到普及的后果就是在无形中产生了高等知识低等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需求,满足平均程度的受教育能力,教育者们会在社会舆论力之下,不断降低教育难度,为了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他们更可能会越来越把更深更难的知识转移到更高的学历上,导致与从前同等教育程度的教育时间的延长,我们可以生动地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层面上的通货膨胀。同时为了获得与从前同等知识的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教育上。而且,当受教育时间长于最优的受教育时间时,由于政策的激励――社会负担的投资大于个人负担的投资,如果把教育产品当成一种消费品,那么人们对此的偏好自然是越多越好,这就导致了人们也乐意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即使这样的教育对于他们已经不是最合意的了(但此时的社会满足感依然在升高)――这是政府的导向又加剧的社会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tjsj/ndsj/。

如上表显示的2004~2012年度的数据可看出,近九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毕业生流出的趋势。虽然“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这一栏表明的职工技术培训学校的毕业人数有些许上升(2012比2004上升18.8个百分点),但是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总体上毕业生人数是呈负增长态势(2012比2004下降21.9个百分点);同时,在基本无反弹趋势的情况下,小学、初中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以2012比2004下降23.1个百分点和2012比2004下降20个百分点的数字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之下,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显著上升――包括研究生2012比2004上升约222.6个百分点,本科生2012比2004上升约161.3百分点,且没有任何反弹现象。

在以上的数据变化中,普通高等教育、高中、初中、小学的毕业生人数变化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剧减,高中、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正是教育投资的增加、教育门槛降低、人们教育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众多教育发展的正常状态下,职业技术培训的后退却不是教育发展正常的现象。虽然职工技术培训有所增加,可是职工技术培训多属于上岗后的工人再教育的过程,它对于职业技术培训的毕业生的就业增加并没有影响,这是企业或个人的投资。职业技术培训的毕业人数下降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在人们的教育意识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并不是最优选择,对其的评级过低使得人们都往高等教育扎堆,而忽视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真正潜力,使其没有办法继续发展。虽然在2007年有小幅的上升度,可是由于其反映择校学生行为的滞后性,这个上升度也只能反映更早以前的状态,而近几年的趋势依然不会有较大改变。最后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教育时间更长的普通高等教育,越来越少的学生进入教育时间短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因此,要解决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问题,应该考虑到受教育时间的问题。其本质在于:改变人们的受教育时间的观念,这就需要转化政府的激励导向。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教育都是接受的时间越长越好,政府应当在提早就业的问题上进行激励和推广,让适合早就业的人群缩短受教育的时间,在最优的毕业时间毕业,从而得到最优的劳动力配置,带来经济的发展。教育应该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而不是普遍的统一阶层。

四、教育的合意度

在以上的分析,笔者假设教育是合意的,但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评判标准。现在笔者对教育的合意度进行一定的模式分析,即教育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效应。针对这一效应笔者用图3和图4来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3中的曲线进行必要的假设分析。其中,图中的横轴表示教育增长率,纵轴表示经济增长率。

由经验知,教育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是呈正比的关系,在最合意的情况下教育增长率应该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一正比意味着经济增长率关于教育增长率的函数的斜率为一个正的常数,假设这个常数为k,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效应后,于图3中表现为斜率为k的曲线e,这是经济增长率随教育增长率变化的合意曲线。根据初始情况的不同,有两种情况需要我们进行考虑,即初始时期教育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和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的情况。为了方便分析,假设合意情况下的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和教育增长率在原点,即为零值。

当初始时期教育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时,如图中L1曲线所示,教育增长率为了赶上经济增长率必须增加,但是由此导致教育投资增加,即教育成本增加,使得教育收益减少,而经济增长率中包含有教育增长率的效应(之前假设了它们之间正的线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率表现出边际递减的增长方式。因为曲线e的合意性,使得教育增长率赶上经济增长率时也是出于合意的状态,所以曲线L1在最高点与曲线e相交。如果要使教育增长率尽快赶上经济增长率(如图2的曲线L2所示),按照取得曲线L1的方式得到了教育增长率追赶速度更快的经济增长率曲线L2,此时的曲线L2比L1在每一点上有更小的斜率,意味着教育成本更大程度的增加,即投资上更大程度的增加。也就是为了增加教育增长率的增长速度使其能快速赶上相应的经济增长,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上文分析知,在合意曲线e上,教育的收益为零,即教育的收入等于教育的成本。因此一旦曲线L1超过了合意曲线e而继续延伸时,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增加,意味着其中对教育的投资的增加,教育的成本会超过教育收入,使得教育收益为负值,并且在图上反映出教育增长率增加而经济增长率减少的情况,这对于教育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此时教育的继续增长不会有任何前景,因此属于不合意的范围,用虚线表示。所以图4就是在上文第二部分对图2的分析中未说明的a1与a2之间的情况分析,此时不存在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必须对教育进行投资,使就业机会达到最优,即劳动力的配置达到合意的程度。

当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时,存在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曲线BH所示,对于BH的形状分析与对L1的形状分析相同,只是这里不需要借助经济增长率的曲线来反映教育增长率的变化,而是由曲线BH直接反映教育增长率的变化:由于投资增加造成的收益减少使得教育增长率有着边际递减的变化。但现在的图形反映的事实是,即使在初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会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同时的经济增长率的快速提高也掩盖了教育增长率中带来的负效应――也就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这部分负效应在图中表示的范围为曲线BH的右侧顶点与C点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而真正为经济增长率起作用的是线段BC的大小所代表的部分。正因为存在多于线段BC部分的折回的负效应,所以托达罗等西方经济学家在他们的模式中认为是过度投资导致了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时对教育的投资影响的是教育的增长率,而不是教育的增长,因此无论初始的教育水平是高是低,只要教育增长率中出现了投资导致的增长率减少都可以得出过度投资的结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教育增长的基数都很低的情况下,尽管增长率的增加是减少的,但对于经济增长的数值仍然是增加的效应。所以因为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得出的过度投资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

同理得到曲线Di和曲线GJ,它们与曲线BH的差别仅在于初期时教育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差额的大小。其中,教育增长率曲线从右侧顶点折回到终点(i、J)的距离就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负效应。曲线Di中的负效应使得教育增长率不变。当教育增长率更加大于经济增长率时,曲线GJ中的负效应使得教育增长率减少,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率的增加是极小的,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线段FG间的投资是无意义的,这时就出现了过度投资。

现在让我们对图3中的图形进行极端的扩展。首先考虑曲线BH在H点之后的延长线的意义。由于教育增长率会在边际递减的作用下继续减少,而经济增长率却会继续增加,在同时合意曲线e之后的范围意味着教育收益为负,所以得出即使在教育收益为负的时候经济依然增长的情况,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教育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或者效应为负,这就与最初的假定相矛盾,因此点H之后的曲线属于无意义的范围,用虚线表示。其次,图3中显示的垂直的弧线是在投资变化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的三种状态,而当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时,弧线的弧度会增加,在极大的投资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这条弧线与合意曲线e没有交点,但把极大的投资投入教育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实际,因此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而当投资变得很小的时候,弧线的弧度会减少,甚至趋近于一条直线,此时的弧线要和合意曲线e相交则需要极大的教育增长率。这也从一方面表明,在对教育投资很少的发展中地区,教育的基数也很小,只要稍微增加一点对教育的投资就能带来很大的经济和教育增长率。总之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不论初期教育和经济的增长率大小如何,它们的终点必将回归到合意的曲线e上,使得教育对经济的效应达到最优,而此时的教育水平就是合意的。

五、小结

以上都是针对于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与发展中国家现实中存在的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矛盾的分析,笔者主要把重心放在了教育合意和教育时间的评议上,通过调整投资来影响教育合意度,改变人们观念来调整教育时间。当然教育合意度在现实情况中不仅仅取决于投资,在上文中笔者假定教育的收入固定,用投资来影响教育的成本。而现实情况是教育带来的收入因人而异,教育的成本也会因不同人的收入差异而发生变化。但是投资是在教育合意度中相对比较好控制的一环,且总存在于教育合意度的评判过程中,因此用投资来调整教育合意度的方式仍然是有效的,而衡量教育合意度就要考虑到投资、收入、就业机会等复杂因素了。

对于知识失业的解决方式当然不止于对教育时间的缩短,正如发展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而应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规教育(包括在职训练、职前训练、农业推广、成人识字、电视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基本技能短期训练等等);还有调整高素质人才的流动,使之从高度集中的地区分散到对其需求大的非集中地,这也需要对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加大改善的努力。

其中,改善人们的传统观念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即使发展了非正规教育,被企业接受的一般只是企业内部举办的或在外部有相关认可的非正规教育,锁定的范围已经是就业的劳动者,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中的非正规教育并不被企业和工厂所接受,这主要还是来源于观念上对这些非正规教育的不认同。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为了迎合社会需要,非正规教育在缩短教育时间上是有效率且有质量的,这却是被重视的正规教育所不及的。对于可以极大发展一国经济的高素质人才,在正规教育上缩短教育时间就意味着阻止教育退化,把对教育的投资切实用到提高教育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的环节上。因为教育的可获得性是远远大于其他一切资本设备的,所以在教育内容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迅速达到同发达国家接轨的水平,除开外国援助这样减少成本的因素,在教育的成本的投资上,发展中国家应该是接近于发达国家的,但从1972年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培养人才上耗费的成本的比较上看,同等的人才水平美国需要8.83亿美元的教育经费,而发展中国家需要3.20亿美元,这个差距即使排开援助的效果也是很高的,教育占发展中国家的GDp比例普遍低下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一差距。这种排除了量的影响而反应质的差额,正是对发展中国家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缩短教育时间所要反应的政策意义。这就需要改变人们观念的作用,因为教育质量的退化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于这种观念上对于教育时间的幻觉,而人们正是通过对于学历来考察他人教育时间的绝对量上的长短的。

总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将其带来的正效应发挥到最大,并尽量减少负效应的产生。这就需要把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同时联系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作出合理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政策。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81,81,103.

[2]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五版)[m].经济科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3]田祖荫,武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C].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2).

[4]郑富兴: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问题[C].外国教育研究,2007(5).

[5]张本飞:托达罗模型与中国“知识失业”[C].生产力研究,2009(13).

劳动教育随笔篇8

一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便是通常所说的高校“三大职能”。履行“三大职能”已成为高校的自觉使命。正是由于高校使命的三重性,导致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多样性,既有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又有社会服务工作(以往的计算办法大多没有考虑社会服务工作量),从而导致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即教师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是造成教师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一个原因。

在教学工作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教学工作不同于工厂熟练工人在生产线上的机械劳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力输出。其工作量是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课前工作量主要是备课(包括准备实验、准备实习、准备指导设计或论文等);课中工作量主要是讲授(或指导);课后工作量主要是批改作业(包括审阅实验报告、审阅设计、审阅论文等)、答疑等。课中、课后的教学工作量可以认为是显性的,在计算工作量时比较容易核定。而课前的教学工作量一般来说是隐性的,在计算工作量时较难核定,因而多数高校将课前教学工作量作为课中教学工作量的线性附加值,随课中教学工作量的增减而增减,在计算中不单独出现。但是,进一步分析可知,课程属性、授课教师的学历、职称以及对课程的熟悉程度均影响着课前工作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课程属性、不同的授课教师是造成教学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二个原因。

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不同于教学工作,更不同于工厂的生产劳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管最终要以论文、专利、新产品设计等成果形式体现,但由于其研究过程千差万别,很难以一个统一的公式计算工作量。比如说,目前一些高校不考虑学科专业特点,硬性要求教授每年发表几篇论文或完成几项科研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也不利于学术大师生成的做法。试想,如果每位科学工作者都遵照这种硬性规定来做研究,那么,著名数学大师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不知要推后多少年。因此,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千差万别是造成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三个原因。

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是以参与咨询、评审、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总体来讲,社会上委托学校组织团队进行的较复杂工作,一般纳入横向科技项目管理;邀请教师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则是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而这类工作的分散性、社会组织与教师个人单线联系以及活动本身即时付酬的特殊性都给计算教师工作量带来认识和操作上的难度,成为造成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四个原因。

另外,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还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日常的管理、学习和创新工作。比如专业、课程、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以及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业务学习、发展创新等工作(下文统称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归入教学、科学研究或社会服务,都比较勉强,而且每种工作自身也有很大差异,如专业有新老之分、课程有难易之别、学科有重点与一般建设目标、实验室有大有小、工程中心有服务范围区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此类工作量的计算成为教师工作量计算复杂的第五个原因。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教师工作性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四类工作性质不同)、教师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级职称)以及课程属性的不同造成的。

二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策略

针对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笔者提出了一种计算策略,主要是按教师工作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类计算,并建立各类工作量之间的统一度量衡。

1按工作性质将工作量分类

我国现行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多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科学研究工作量和实验室建设工作量。这种分类的依据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1]。该办法于1981年,如今时过28年,高校的建设水平、职能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上述组成分类已不能概括高校的主要工作。因此,需要跟随高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研究工作量的计算策略。而美国大学教师工作量问题的历史及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学教师工作量的构成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部分[2]。笔者认为,根据高校三大职能及教师工作的实际,按照教师工作的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含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和管理工作量等四部分比较适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

这种分类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师工作量的分类和高校的三大职能相匹配,提示现代大学教师须在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努力工作并有所创新,须带领学生融入区域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走“开门、开放、开明”办学之路。同时,对于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的规定,有利于考量由于专业、课程、学科、各种平台以及教师团队、学生班级等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

2统一各类工作量之间的度量衡

在现行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中,大多数高校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计划学时设为基数,再乘以适当的合班系数,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其度量衡大部分采用“课时”或“教分”。并进一步将“课时”或“教分”推而广之,应用到计算科学研究工作量中,从而出现了“科研分”。实际上,以“课时”作为计算单位,本身就忽略了由于教师职称不同、课程属性不同带来的课前、课后工作量的差异;再以“教分”及“科研分”作为计算单位来考核教师工作量,因其不属于原始意义的劳动量衡制,而是附加了若干考量的一种单位,因此,内涵比较模糊,易导致理解困难和度量的失衡。笔者经资料研究发现,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3]中指出的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的优点在于:一是定义明确,易于核定;二是便于引用法定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涉及劳动量的概念和规定作为依据。

3以法定劳动时间作为教师工作量定额的依据

目前大多数高校规定了教师的工作量定额(有的高校只规定了教学工作量定额)。有了工作量定额,必然会出现超工作量等问题。特别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院系之间,如果教师工作量定额相差较大,将成为影响校园内部和谐的一个因素。以课时作为定额,没有反映出由于课程属性(公共课还是专业前沿课、公共课中是哲学类课还是语言类课、是一次性课还是多次重复课等)不同造成的劳动强度不同,也没有反映出由于教师职称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劳动强度,最终使得院系间按课时定额的比较失去了意义。

笔者认为,鉴于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复杂性,教师工作量定额应以法定劳动时间为依据。设教师法定劳动时间为tt小时/学年,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4],结合高校的寒暑假制度,用下述公式计算。

tt=8小时/天×5天/周×42周/学年-8小时/天×(11-4)天(法定节假日-假期中的假日)=1624小时/学年

该公式表明,法定劳动时间tt小时/学年,是以教师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学年42周,减去学期中的法定节假日(不包括假期中的法定假日)计算所得。实际应用时,每学年的周数以校历为准。计算所得的教师法定劳动时间1624小时,可作为教师工作量定额的参考值。

三教师工作量组成比例的规划建议

1982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明确规定,“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各级职务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并有明确的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由此可见,教师职务(习惯上称为职称)不同,教师工作量的组成比例应有所侧重。而学校的定位不同,或同一所学校中的具体院系不同,各项工作的比例也应该有所差别。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教师工作量组成比例公式:

设教学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1%,科学研究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2%,社会服务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3%,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占教师总工作量的比例为t4%,则有:

t1+t2+t3+t4=100

该公式的含义是: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比例的和是常数。某一部分工作量的增加,意味着另一部分或另几部分工作量的减少。笔者认为,对教师个体而言,随着教师职务的升高,教学工作量比例t1应下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比例t2、t3应适当提高。管理工作量t4所占比例,一般说来,取决于单位的统筹安排,会有较大的差别。例如,除了学校规定的政治学习外,教师可能要担负特色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品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某种“平台”等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作任务不同,管理工作量有较大差别。

笔者调研了一些学校教师工作量组成情况,发现:(1)有的高校的规定与上述规划原则相反。比如,有一所高校规定“助教每周额定课时数约是4学时,讲师额定课时数约是5.5学时,副教授额定课时数约是7学时,正教授额定课时数约是8学时”,如此一来,职称愈高,讲课愈多,谁来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2)对社会服务工作量几乎没有规划要求。(3)对管理工作量(管理、学习、创新工作量)没有给予基本的计量。

笔者认为,如此现状的存在,与学校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习惯等有关,更与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不尽合理有关。建议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定位和实际情况,规定有关学院或某些教师群体的工作量组成比例,为学校落实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Z].教干字

[81]011号.

[2]程晋宽.美国大学教师工作量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6).

劳动教育随笔篇9

关键词:高职终身体育教学作用

1.终身体育培养的基础在学校体育

所谓终身体育,一般是指个人在获得体育能力以后,长期坚持不间断的体育锻炼,直到丧失体育能力或者生命终结。终身体育思想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格朗提出的,并受到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最终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另外,终身体育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除了人们的思想进步以外,笔者认为其功能性才是主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巨大,生活方式无法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大部分城市居民整天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和身心无法得到宣泄和释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应该如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呢?或者说,终身体育养成的核心都有哪些因素。笔者认为,兴趣是发展终身体育中最不可或缺的条件,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和休闲方式,并通过长期坚持锻炼养成习惯,此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担负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传授学生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向学生阐述终身体育的意义,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从而达到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2.终身体育的培养是高职体育的弱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需求量急速扩张,仅二零零六年我国独立设置的职业高校就超过了一千所,在校生源为三百万人。这不仅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受到的高等教育比率很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很好出路。但是,在体育教学方面,高职学校至今缺乏有效的教学机制。根据笔者调查,如今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体育教学形同虚设,教学成绩惨不忍睹。以下为笔者总结的主要方面:(1)高职体育的考试和评估体系存在漏洞,很多教师忽略了对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2)我国为了提高整体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放宽了高职学校录取的年龄限制,由此产生了高职学校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怎样保证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满足个人发展需求,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3)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过快,很多高职学校之前是由中专学校直接晋级的,因此如今的高职教师同样是由中专教师直接转换的,教学水平有限,如何面对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还有待探讨。(4)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制约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内容的不灵活,则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另外,终身体育目标之所以难以达到,关键在于机制的缺失。众所周知,我国高职职业培训中,不但有劳动预备培训,就业培训,职工提高培训,转岗培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其涵盖了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但是在终身体育机制中,缺陷的过于单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就基本丧失了体育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因此,建立科学的终身体育机制很有必要。

3.根据高职体育特征进行体育教学

笔者认为,高职体育教学应该符合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首先应该以就业为目的,通过体育锻炼增强技能。其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快速适应体力劳动带来的不适合影响。最后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采取灵活教学手段。

3.1“补偿性”与“选择性”的特点

众所周知,高职学校分为两年制和三年制,最后一年大多为毕业前的实习期,实习期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活动,对体力消耗很大,身体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这个时期的学生应该接受“选择性”和“补偿性”的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方法是指让经常活动和产生疲劳的部位进行休整和放松,而活动量小的部位则应该加强活动锻炼。

3.2“愉悦身心”的特点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强化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避免疾病的侵袭。但是,还有有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比较排斥,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过于娇惯,身体素质差,身体的承受能力有限,激烈的体育运动对有些学生而言简直成为一种“折磨”。这时教师应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活跃课堂氛围,提高体育教学环境的“舒适性”,降低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排斥,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3“职业劳动”的特点

归根结底,职业学校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同样应该结合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对体育教学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这样将更具针对性。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对学生臂力要求很高,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主要发展学生的臂力素质。总之,采取灵活的体育教学理念,不同的专业培养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3.4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体育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贵在坚持,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增强体魄。

4.构建高职体育框架,更好为终身体育服务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但是不管教学课程如何改革,高职教育都尾随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后,缺乏自身特点。应该如何构建高职体育框架,笔者认为在校期间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总之,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将终身体育思想始终放在体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加强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刻理解终身体育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沈砚田.大学体育[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劳动教育随笔篇10

1eviews简介eviews是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用来作为计量经济(统计)学的软件包。主要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关系数量规律,采取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技术进行观察。常用于财务分析、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拟、销售预测和成本分析等。eviews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管理数据和模型,主要具有以下功能:①包含多种模型估计方法:两阶段的最小二乘法tSLS、最小二乘法LS、Censored、Binary、arch、ordered、Gmm、Count等方法;②处理截面数据及时间序列数据;③通过可视化方式进行文件的管理及数据的编辑和输出,并实现多组数据的交换,同时可以方便数据导出及导入;④包含多种函数功能,方便数据的成批操作及处理,更加方便模型的运算;⑤具有出色的序列处理能力,能通过数学公式的变换生成新的公式,可以处理非线性模型;⑥能对诸如描述统计、变量间的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相关图表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统计分析。2重庆地区农村教育的问题分析

2.1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农村和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困难,与外界联系少,也使得农村教育极度封闭[1]。重庆地区农村科技队伍不稳定,农村经济较落后,致使青年农民普遍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很大。据国家统计局重庆地区调查组的统计数据,2001年重庆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为120万人,截至2010年上升至780万人[2]。农村留守的农民大都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这就导致农村地区从业人员的平均科技素质进一步降低,无法实现科学种田,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得到提升。

2.2农村教育资源缺乏重庆市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重庆地区的农村教育资源,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软件设施方面都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我国“重城市、轻乡村”的教育资源分配,导致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小,教育质量低下。据统计,2010年重庆地区初中和小学的生均经费分别为2915和2830元,而农村地区仅为1574和1421元。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为当地农民集资修建,农村教师待遇也往往远低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这使得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高收费和乱收费现象,而这一现象促使了一些农村子女辍学务农。

2.3农民教育观念落后重庆地区农村仍沿袭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小农经济意识,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自满性。这种文化心理定势影响着重庆地区村民的思想,农民往往创新不足,保守有余,利益表达能力和政治生活参与能力缺乏。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尚不健全,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养儿防老”的观念,这对农民的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加剧了“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蔓延。3重庆农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科技转化的影响重庆地区相对较低的农民教育程度,对当地农业科技的转换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减弱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据笔者的调查,目前重庆地区农村存在“三少四低”现象,即高科技人员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少;农民素质低,高科技产值低,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留守在农村的务工人员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导致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因此,重庆地区要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应该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将当地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

3.2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造成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形成优化的人力资本,以代替其他生产要素。如,对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和对农民的教育,能够取代土地的部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人员。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是重庆市乡村从业人员的主体,整体偏低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只有引进和留住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才能不断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4重庆农民教育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4.1数据来源和模型假设

4.1.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的抽样调查数据。该抽样调查以农户为单位,对农村发展的20余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笔者从中选取了30户农户的收入与教育类数据进行研究。

4.1.2模型假设。假设重庆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引入明瑟模型。通过初步分析抽取的数据,认为农村教育水平对农户收入具备边际递增的作用。因此,构建以下的模型表达式:y=a+b×edu+c×edu∧2+ε其中,y为重庆地区农户人均全年总收入,edu为农户人均受教育年限,a,b,c为待定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以eviews软件对以上模型进行计算与验证,将模型的t值、R值作为主要统计指标。

4.2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4.2.1模型的计算结果。结合以上模型,用eviews进行分析数据之后,得到输出结果。然后将其以明瑟模型形式表示为:Y=-534.7856×eDU+99.8287×eDU∧2+3105.5420t值-4.5611.199.57其中,R2=0.9643,F=364.5830。

4.2.2模型分析和结论。由R2=0.9643得到了理想的模型拟合结果。t1=-4.56,t2=11.18,t3=9.58。当以α=0.05作为显著性水平时,可得t0.025(27)=2.162,小于t1,t2,t3的绝对值,因此可判定eduedu和edu∧2以及常数项在模型中的作用显著。结合带入具体数据的模型,可以得出结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在不受教育的情况下,收入预期为3105.54,当其选择接受教育时,最初的收入反而随着教育投入而呈下降趋势,受教育年限超过2.7年后,收入与教育才成正比。这说明最初始的教育与收入之间关系不大,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收入随之增加,即村民的教育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的效应。

5重庆地区农民教育的发展对策5.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5.1.1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出决策权从地方政府收回,由上级政府直接安排,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教育设施,稳定教师队伍。另外,还应在教育投资集中管理的前提下,规定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资金的最低标准,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5.1.2改革现行的财税政策。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受限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经费短缺,而教育资金筹集目前已经下放到基层,使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形成政困难。因此,必须增加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直接投入,保证教育经费按时到位,增加农村教育投资。5.2发展农村各类教育5.2.1继续加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以义务教育为基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实现农村人口负担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全方位参与办学,提高农村教育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