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根本出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0:33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1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立足于现有农业资源,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抓住农业薄弱环节

“天道酬勤,惠农事大。”谈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唐宏泉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唐宏泉告诉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提得好,提得及时,提得也很到位,“看后备受鼓舞”。

唐宏泉说,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环节还很薄弱。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差、条件落后、力量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以农药为例。唐宏泉说,当前我国在农药研发、生产方面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但是在推广应用环节,原来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多被简单合并或撤销,导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日益弱化。一些本来应该承担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的基层农技人员,为了生存纷纷转而经营农资产品。在利益驱动下,变身为农资经销商的基层农技人员往往轻技术指导,而重农资经营,导致农民乱用、滥用农药,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七五”至“九五”时期,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大致在0.2%的低水平徘徊。“十五”时期,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增长,政府拨款从2000年的5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8亿元,但是由于长期欠账,到“十五”期末,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依然仅为0.56%。

“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也低于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应确保的1%的水平。”该课题组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解决,造成农业科研创新缺少与之相适应的领军级人才和大批优秀的创新群体。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徐小青说,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逐步达成一个共识,大规模消耗能源资源、以要素高投入支撑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孕育着新的科技突破。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2

1对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原因的认识

1.1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民问题的根本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问题。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表现在现实表现中最明显的是素质问题。

1.2农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问题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的生产要素问题,而农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们目前不是缺乏生产要素,问题的实质:一是我们没有完全注意到传统农业是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中的配置,是低层次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升级与改进。二是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差异。如土地资源既有耕地,又有林地;既有水面滩涂,又有草场、牧场。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的表现都不相同。三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由于受所有权制度的束缚不能转化为积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活动之中。

1.3农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业问题要从农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中来找。由于我们独有的国家主导产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农业问题也必然反映在国家的行政行为上

2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

我们谈“三农”就说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认为,“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产生是没有看到农业的产业链本质,是没有看到在产业链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没有看到生产要素在产业链配置上的具体方式。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特征,而且这一理论具有普遍性,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石。不过在刘易斯所界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中,是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农村的传统经济部门和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并且两个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和平均工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设定的前提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当前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核心是农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亮点,关键是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使农业能够得到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技术。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

要看到在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多数地方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上,它的现代性方式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出路就是发挥我国对国家管理的主导性优势,改造传统农业。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西方的经济学家虽然没有采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但其分析得出的要素显而易见地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论。经过理解,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矛盾,而不是城乡二元结构。而解决“三农”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生产力为本,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为中心调整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

3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3.1传统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传统农业的定义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定义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它仅仅表述了生产力的内容,是没有从事物发展的两个角度来判定问题,传统农业的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与之同步的生产关系上。如对农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的低层次配置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

3.2现代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现代农业(modernagriculture)的理解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由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应用,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也一种片面的认识,它过多强调了生产力要素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经济形式,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新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于农业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现代农业。笔者见,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规律的要求,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并调整与之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新配置并实施的农业体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采用现代的生产力技术,将最先进的应用知识转化成新的、优越的生产要素,更要在着眼于市场的前提下对现代生产关系进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设计,让新型的农业组织管理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所有权制度、金融体系、农业调控体系、社会服务配套功能体系的组织形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4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4.1建立现代农业首先建好农业产业链

行业的发展必须从行业的本质入手,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做好了产业链这篇文章,也就找对了对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入手点,也就解决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从农业生产活动上看,农业产业链要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来分析。大致上讲,农业的产前环节主要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准备。包括农资、农机供应准备,人力准备及分工、信息采集及分析、技术采用、生产方案建立及评估。农业的产中环节主要有:生产行为的实施、管理,人员对技术的应用及分工协作,信息及物资供应的调整。产后环节主要有:农产品采集、收储、加工、运输及销售。传统的说法叫产、供、销一条龙,理解的稍粗糙一点,其实在操作时要抓住重点要素。对于现代农业,在产业链的反映上要素主要有:生产前的组织活动(信息、决策、技术、人员、物资),有效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组织机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收购、储运,农产品交易(销售)。

4.2建立现代农业要抓住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4.2.1建立现代农业,新的生产要素配置是核心

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围绕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要素配置上我们是有成型经验的。如我们在国有农场的改革上,新型管理体制与新农业技术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应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关注生产力的因素居多,如对新的应用知识的采用和推广,并形成新的、优越的的农业要素,相对来说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就少了一些,而现代农业在改造过程中,产业链的要求恰恰是对新型生产关系中做为生产要素的充实与调整,主要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金融手段的使用,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所有权制度,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等,发现并使用好这些要素,并把这些要素配置到位以后,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使得做为生产力的新技术采用成为可能。

4.2.2建立现代农业,引进和培育人才是根本

做为一个产业,其根本的支撑是做为产业运行主体,即农业组织及其核心的人员。我们目前很多支撑农业的人才并是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包括技术人员,也由于产业的特点,我们的人才多数集中在城市,这使得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人才的达不到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需要,也可以说,用人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人才需求上讲,能做好农业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农民。因此,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人才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引进人才,吸引人才,让一批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到农业领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当务之急。附注一点的是,企业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企业家是能够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上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2.3建立现代农业,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是关键

这是现代农业的运行特征,是对生产要素的科学性、均衡性使用的必然选择。一是从区域划分上建立农业协会。主要负责本地各种生产信息的收集、分类与整理,市场研判,应用知识的选择与推广,生产行为的决策指导,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二是建立农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作用主要是在农业协会的指导下,对本社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握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减少成本,利于农业增收。主要工作是:生产行为最终统一决策权,信息资料的使用,劳动技能的采用、分工与使用分配,生产资料的选择与成本控制,生产行动的组织等。

4.2.4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是动力

建立现代农业政府要采取行政指令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政府指令性的行为多数不成功,或者失败。农民最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农业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的整合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农业生产不增加收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伤,任何模式对农民不说都没有积极性。因此,建立现代农业,也要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体的特点,要用行政指令与利益相诱的方式,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开局见效方能推而广之。

4.2.5建立现代农业不能忽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一是不能农产品的价格一波动,我们就利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物价,要看到物价变化的实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农产品的限价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对流通环节去限价呢?农产品的限价谁又是受益者呢?二是农民的固定资产,由于城乡产权制度的差异,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差别,差别形成了农民财产收益的相对减收。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3

关键词:农业区域规划;图纸;设计思路;绘图软件;平面布局图

中图分类号:F123.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25

theDesignofagriculturalRegionalplanningDrawings

LiUXin-yu,HUanGXue-qun,niUGao-hua

(instituteofRuraleconomyandRegionalplanningoftianjin,tianjin300192,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ddesignprinciples,ideas,drawingcontentandtechnicalsupport,whichalsoanalyzedthedrawingdesignswiththiskindofprogrammingbytakingexamplesofgeneralplansincludingmodernagricultureinBeichenDistrictandBinhaiaquariumfishscienceparkintianjin,soastoproposesuggestiontofurtherimprovethedesignofplanningdrawings.

Keywords:agriculturalregionalplanning;drawings;designideas;paintsoftware;layoutdiagram

农业区域规划是指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农业生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编制好农业区域规划,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1]。

农业区域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图件是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发展服务,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空间上表述规划的内容,为规划提供更形象、更直接的描述。具有空间定位性强、表达准确、直观性好等特点。

1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原则

1.1遵循实际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制图件所采用的各种资料要准确可靠,在图中所表示的线条、面积、位置要力求准确,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1.2遵从文本原则

图件要与文本内容相符合,要遵从文本、服务于文本。合理确定图件比例尺、色彩风格,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准确表达文本中的重要内容。

1.3创造性原则

图件要基于文本的表述性之上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规划内容,就要有独特的创新性,要敢于突破以往的图件模式,尝试用更新奇及生动的形式表现规划内容,这要求图件编制人员具有良好的规划水平并能充分理解规划文本的内涵,敢于突破传统。

1.4艺术性原则

图件的内容是通过它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一个好的图件,直观易懂,要通过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表现出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更好地传递规划内容的信息,使得规划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述性[3]。

2农业区域规划的类型及编制内容

农业区域规划按照其规划主题方向可分为两种类型,区域性农业规划和农业园区规划。

2.1区域性农业规划

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一定地区的农业布局为研究对象。而地区是指某一地域整体的组成部分,即地域单元。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综合配置问题。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3方面。

(1)区域总体综合规划布局。其主要是表现规划地区农业的分布及分区等总体情况。

(2)分产业农业规划布局。通过农业的各个分项分别表示,及农林牧渔等,表现各产业规划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分布,规划的主要意图和具体内容等。

(3)分块农业规划布局。在规划地区以下,根据合理分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划为若干规划分区,并对各个区内的农业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如按照地区的各个行政单位进行划分,及各个镇或者村等。

2.2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是指以单个地块的布局为研究对象。以单个园区性质为基础的规划,此类规划面积一般不大,且规划内容比较具体,是属于详细性规划。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2方面。

(1)园区总体布局及规划分区。主要表现园区内的各个功能区及其内部详细规划内容。

(2)园区附属设施规划布局。包括园区内部道路、给排水、电力、卫生设施、绿化及旅游路线等布局。

3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思路及技术支持

3.1设计思路

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4]。

在收集所设计地块的综合背景下,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确定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范围,对农业用地现状进行分类,重点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养殖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并严格按照土地类型进行后续的规划设计。

按照区域农业结构类型,各个地块性质及特点区分其产业类型及功能,绘制出功能分区图和布局图。根据所处区域及其与外界区域关系等绘制出区域位置图、相对位置图以及道路、水系图等。

3.2技术支持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选择好的绘图软件首先要看其操作是否方便快捷,界面是否简洁明了,是否简便易学等,最后看其提供的功能是否适合于规划。

目前广泛应用的绘图软件主要有:CaD、adobephotoshop和adobeillustrator等。

采用的其他软件还有Googleearth,3DmaX等。

4规划图件设计的实证分析

4.1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地处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在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区内,是市农委、市滨海委、市科委建设天津市6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津南区八里台镇域总体规划、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和该园区地块现状图及CaD图件等。

经过对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CaD图的测量,园区地块总面积70.81hm2,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向延长)。根据园区现状图,园区地块南部有大片的水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自然条件进行水面养殖和景观创意;园区地块北部紧邻津港公路,交通优势明显,是园区物流交易场所选址的最佳位置,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交易,故在此处设立出入口和交易中心最为合适;园区地块中部土地平整,面积开阔,很适宜进行观赏鱼的生产设施建设(图1)。

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将建成中国北方观赏鱼研发中心、北方观赏鱼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现代化观赏鱼产业化示范基地、北方观赏鱼集散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园区将形成观赏鱼养殖业、物流配送业、科技服务业、休闲文化产业4个主导产业。由此,基于对周边环境、交通组织的分析和对区域环境的综合考虑最终将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从北向南依次布局为研发服务区、物流配送区、标准化养殖区、新品种展示区和种苗繁育区,形成物流研发、设施生产、展示繁育等有分明区域特点的园区分布。

依据整体规划、主导产业及观光休闲的需要,规划园区道路时,选线位置要合理,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分级布置道路。园区的过境道路要与其内部道路连接畅通,道路密度适当、位置合理,规划道路的骨架应将各个功能区完好的连接。主要过境道路有北部的津港公路、西侧的天嘉湖路、中部的友谊南路延长线和南部的唐津高速,构成园区对外交通体系。园区内设定“二纵五横”的主干道路体系,各功能区配合主干道路建设多种形式的甬道、简易道路等,实现路网体系畅通。园区设出入口3处,其中2处分别位于津港公路上,1处位于天嘉湖路与新品种展示区交界处(图2)。

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主要为耕地、河流、坑塘水面等。园区在规划后,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设施养殖用地、生态养殖用地、物流加工用地、科研办公用地、科技试验示范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

根据以上方法,确定图件比例尺,确定图件主要反映的内容,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点。

(1)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产业空间布局图、农业园区分布图,共3张。

(2)土地利用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共2张。

(3)园区功能及布局图。包括功能分区图、平面布局效果图、园区鸟瞰图,共3张。

(4)园区设施分布图。包括道路分析图、给排水分析图、旅游线路图,共3张。

(5)园区意向图。包括物流研发意向图、标准化养殖意向图、种苗繁育意向图、新品种展示意向图、绿化意向图,共5张。

4.2北辰区现代农业总体规划(2009─2015)

北辰区地处城市近郊,其农业必须以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和高科技现代农业为目标。该规划的设计是针对北辰区农业地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通过规划主要解决未来北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各主要乡镇农业结构分布问题。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北辰区区域图(CaD版本)以及各乡镇提供的镇域图。

此类规划一般是采用由点到线和由点到面的方法。点就是在规划范围内,农业分布的聚集地(如园区的分布等)。线和面就是点有一定规律分布而形成的条状带和块状(如产业带和功能区等)。通过点的分布,总结出其分布规律,并将其以线和面得形式表现在图上。在此利用了系统分析中的演绎法。

根据规划内容,先在《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上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水域,在草图上分不同颜色标出,并根据提供资料标出北辰区近期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及占用土地。

根据各乡镇提供的资料,统一标出各种种植业类型用地,如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生态种植等;标出养殖业小区分布,如生猪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蛋鸡养殖小区等;标出水产养殖小区分布;标出种源农业、旅游观光小区等分布。

通过系统的分析,将以上各种农业要素进行整理并分类表现在图纸上,及形成了各种产业分布图和功能分区图等。如将种植业分为设施种植用地,特色种植用地,生态种植用地等,并根据其在北辰区的分布形成三带两区:设施种植的3条发展带,特色种植和生态种植的两个发展区,同时标出各个重要发展节点(图3)。

根据以上方法,规划共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种。

(1)北辰区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区域交通图,共2张。

这主要体现了北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北辰区周边交通情况,用以说明北辰区有利的的地理、交通状况。

(2)北辰区农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图。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图、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特色农业园区布局规划图,共3张。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图4)将北辰区未来农业分为3大板块:西部特色农业板块、中部精品农业板块、东部生态农业板块。农业特色园区布局规划图表现北辰区未来构建的“一区九园”的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3)北辰区水系、道路、绿化图。包括道路分析图、水系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共3张。分别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道路交通、水系以及绿化的状况。道路分析图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高速公路、道路和铁路分布状况。水系分布图根据北辰区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在表现全区主要河流的基础上标注了扬水站、倒虹吸、涵闸、桥的位置。绿化系统分析图分别表现了道路、铁路、高速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以及主要节点的绿化。

(4)北辰区农业主要产业布局图。包括优质高效种植业(图3)、健康水产养殖业、生态畜禽养殖业、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

(5)重点镇农业规划布局图。包括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小淀镇、大张庄镇、西堤头镇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这几张图件的主旨是将各乡镇农业根据其农业类型划分出设施种植区、水产养殖区、果品种植区、生态种植区、休闲观光区和畜牧养殖小区等。同时标出乡镇在北辰区的地理位置和一区九园在各乡镇所处位置及其功能分区图(图5)。

5进一步提高图件设计水平的建议

农业区域规划图是农业区域规划成果最直接的表现,在各项农业区域规划工作中不可缺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益更新,农业区域规划图的编制的技术和要求也逐年提高。同时,图纸设计的基础资料也更加详尽,以前的底图一般都是纸质,需要进行扫描,并在CaD中描绘出线条,现在底图已经基本电子化,直接就可在CaD中打开并导成图片格式。这样绘图的速度和质量也得以大大提高。

农业区域规划图的设计有一定的规律和版本参照,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5.1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设计农业区域规划图不仅要熟悉农业规划的知识,也要不断提高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软件,每一款软件的功能都有其侧重点,一个好的图纸是利用多种软件相结合的作品。同时,充分挖掘使用的绘图软件的功能可以使绘图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借鉴其他规划图件

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多参考其他农业规划图,不能生搬硬抄,而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图件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取百家之长,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风格。

5.3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绘图内容

好的农业规划图件是可以最直观的表述文字的内容的,因此能够更全面、更出色地将文字的内容表现在图纸上就是绘制好的规划图件的一大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尝试新的图纸类型将文字中所阐述的一些特定性问题,如文字中的规划依据、优劣性分析用图片的形式,更好的表现等。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和文字都是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文字与规划仍然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笔者认为能够将文字和图片更好地结合,在文字中穿插图件,图件中形象的表述文字的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直观,也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飞.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26-29.

[2]热拉尔・希巴里斯,唐正平.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中文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0.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4

【关键词】农村公路;内部制度;会计管理

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各单位根据国家农村公路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及要求而制定的规范单位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农村公路会计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未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虽然富奥股份公司在公司层面上建立了健全的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所属(分)子公司并未按照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转化。

2、农村公路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未按照内部牵制制度设置,且由于各分子公司人员配置与素质条件情况不同,多数业务的处理程序集中在少数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人员身上,造成内部牵制失效。稽核制度相对比较严格,但执行流于表面,并未对原始问题进行深究。

3、成本核算制度与实际成本核算脱节。有的单位成本核算粗放,不能严格核算投入产出,对于成本差异不究其管理原因,而直接将差异数字挤入某项成本项目中,既掩盖了成本问题的真正原因,也致使成本改善控制失去正确方向。

4、财产清查制度流于形式。很多单位财产清查工作并未按照制度执行,只是走走形式,核对统计数字。对于财产中的不良资产、报废资产不进行技术分析,不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和处理程序。而对于财产中的问题资产、隔离资产,为了逃避责任而不管不问,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5、财务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严格。很多单位依然采用“一支笔”的管理模式。财务授权审批的分级审批和集体审批是规避内部控制风险,避免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单位领导依然坚持“一支笔”的管理模式,究其原因就是怕丧失审批权力伴随的个人利益,而对于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闻不问,放任其发生。

二、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内部控制风险

农村路会内部计管理制度作为内部控制执行和实施的依据,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一项内部控制是在无根据、无目的的状态下实施的,只有健全的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的农村公路会计管理流程,切实的按照制度流程执行,将制度流程作为工作的指引,才能使内部控制有效和进行追溯,才能使会计内部控制有条不紊的发挥作用。

有些公司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化的意义。而且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农村公路会内部计管理制度的公司,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问题。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健全完整,而且要求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执行,真正做到内部控制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三、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内容包括:按照《会计法》和《规范》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由于各个单位所属行业的性质、自身的规模、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不同,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3、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

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对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本单位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账、更正错误等要求;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本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考核要求。

4、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可执行性

企业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使制度有效地执行。如何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并且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目前应主要协调好以下几个关系:

4.1协调配合与内部牵制的关系。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协调配合原则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各个会计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控制程序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而不顾配合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4.2强制遵循与可修改原则的关系。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是详细的、必须遵循的控制规范体系。强制性原则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各个会计岗位的设置、各个控制环节的规范、各项控制程序的执行必须遵循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制遵循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不代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永远正确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与时俱进的控制规范体系。可修改原则要求企业要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随时调整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5

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尊敬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组织: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决定》结合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的重要判断,从而突出了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而农业发展要以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基本方向。没有现代农业建设的扎实推进,没有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生产发展”就会落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有较大提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人多地少,2.5亿农户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户均经营土地不足0.5公顷,也是世界各国中少见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走出一条与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6

现状一:厂家因劳动力成本业务都停留在省会城市,大卖场再厉害也不可能把爪子伸向农村。因地理环境特殊,目前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大部分离城镇较远,动则几十里路上百里,厂家因为劳动力成本高其业务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省会市场乡村市场很少有业务下去,一般都是当地商半月或者一月装一车货跑一趟,稍微像样的活动在农村市场根本就看不到。大卖场和连锁超市厉害也很难把爪子伸向农村市场,光油耗和配送费用就难于承担,再加上路途遥远,你的产品再便宜几十里外的农村消费者也不可能进城来买回去消费,除非你的的高档耐用品。

现状二: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三农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倾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向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靠近。2008年10月2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根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6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根据此前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同时人均消费达到了2514元。

现状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使农民逐渐奔小康。经过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实际提高7.2倍,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现状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全面部署,有利于我们真切地体会广阔农村怦然跳动的时代脉搏。一、市场化——以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体的活力,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等,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首先是确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其次是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起初为15年,后再延长3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再次是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要继续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民增产又增收。二、现代化——把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之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不断提高科教兴农的水平、不断优化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推进农业产品的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及农村服务体系建设,都将有力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三、民主化——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各项权益,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工会十五大1800名代表中,有47名农民工代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第一次选出农民工代表。四、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治理方式。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式。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科学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0年,农村改革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把统筹兼顾作为的根本方法。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7

【关键词】创先管理一体化管控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农电专业化、一体化创先管理的深入推进,网省公司对农电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在农电管理上确定了“城乡电网统筹发展、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农电发展思路,部署开展了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推进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向县级供电企业延伸,出台了促进农电发展的多项措施,并实施全口径指标对农电业绩绩效考核,农电管理已经步入了创先攻坚阶段。

二、研究思路

基于“3+9+9”模式下的农电管控研究和实践,是把实现“进一步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工作目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根据网省公司一体化农电管理的要求,结合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管控现状分析,提出当前基于“3+9+9”模式下持续开展农电管控研究的思路。

三、农电管控研究推进历程

四、农电管控阶段性研究

1、加强农电管理“3+9+9”的工作思路

2013年,在全面承接网省公司一体化专业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县级供电企业根据现状,通过对人力资源、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领域的基础工作、专业管理、业绩指标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理清加强农电管理工作思路,找出重点需要提升的三个重要的基础工作、九项核心的专业管理、九个关键的业绩指标(简称“3+9+9”),集中精力来重点规范和提升。

2、基于“3+9+9”模式下“四维度”推进农电创先管控

2014年,按照县级供电企业强管控、转作风、补短板的工作要求,农电管理以抓好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专业一体化管理为切入点,深入推动创先“管理提升三年规划”以及县级供电企业加强“3+9+9”农电工作计划实施,重点推进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通过强化过程管控和pDCa绩效考核闭环,弥补农电工作短板,农电专业业务一体化管理延伸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以进一步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为总目标,以做实“根基”、做强“支柱”、做好“绩效”为具体目标,从组织、职能、业务、基础四个维度开展管控实践,推进农电创先管控工作思路,丰富了农电管控思路。二是“指标+任务”的农电管控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通过围绕农电目标,设定农电管理目标和实施计划,并月度分解,过程管控,做到县公司的工作与网局同步策划、同步开展、同步检查、同步指导、同步考核。三是“月度过程+年度目标”绩效考核闭环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出台绩效考核制度,明确了考核指标、任务,明确了月度考核权重占全年绩效的50%,并依托统一的绩效考核系统对指标、任务进行pDCa闭环考核,促进一体化管理延伸工作开展。

“四维度”推进农电创先管控,以战略型管控为核心理念,主要围绕组织、职能、业务、基础四个维度展开,以达到平衡县级供电企业的资源需求、协调矛盾、推行“无边界”管理文化为目的。

3、农电创先落地管控工作思路

2015年,以“看得清”、“管得住”、“管得好”为目标,将进一步明晰县级供电企业作为“战略中心、协调中心、控制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的农电工作定位。进一步推进农电管理创先落地,一体化专业管理在基层落地并取得实效,基本实现县级供电企业一体化管理融合。

五、研究的创新价值与亮点

1、管控模式的可落地性

“四维度”推进农电创先管控工作思路的落地性主要体现在该管控模式以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管理为根基,承接了“3+9+9”工作思路。在2015年,会继续进一步更新优化,最终完成农电管控模式的优化设计,并且在具体操作上初步形成部分指导文件,使该模式的推广落地化、操作清晰简便。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8

一、现有的各种增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为了使农民增收,政府提出并实施了诸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办乡镇企业、调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此外,几十年如一日地兴修梯田、水利,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如提倡使用改良籽种和地膜等等,都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增收问题呢?下面对此做一些粗略的分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即由传统的粮食生产,转向发展多种经营,什么能卖钱就搞什么。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压粮扩经”,或者栽果树,或者种蔬菜,从局部看,这样做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全国到处都这样搞,长此以往,又会使农业产业结构趋同,出现新的失调。而且,产业结构应该是由市场来调节的,靠行政命令人为地调整,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众所周知,烤烟的返还税比较高,前几年,好多地方基层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打着调整产业结构的旗号强迫农民种烤烟,对不种烟的农民进行处罚,一时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翻了几翻。但是烟草是国家专卖产品,烟叶不像蔬菜、水果那样直接进入流通市场,而是只能卖给烟草公司,全国的烟厂就那么多,吞吐能力也就那么大,过多的烟叶烟草公司根本收购不了,结果大量的烟叶积压下来,让农民吃了很大的苦头。可见,即使产业结构调整了,增收仍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

2、推动农业产业化。即通过创办各类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以此增加农业的边际效益。创办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农业剩余几近于无,而农民又不具备足够的融资能力,因此龙头企业难以大量涌现。计划经济时期靠政府出资建立起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难以存活,如果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公司无利可图,就只有倒闭或者转产,脆弱的产业链也就会被无情地掐断。从全国产业化发展形势来看,走这一条道路是十分艰难的,目前只有少数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产业化雏形,对于大多数边远农村来说,实在还没有条件走这样的一条路,因而也就谈不上通过这条途径,来大面积地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镇企业。无庸讳言,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确实吸纳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批管理薄弱、产品粗劣和缺乏资金、技术投入的企业被淘汰了,而另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经过改制、改组和改造,由劳动力密集型逐渐转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这样不仅不能大量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反而还不断地向外排斥着农民工。从近年来乡镇企业放缓吸纳以至排斥农民工的现实来看,这一条增收渠道已日渐堵塞。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由于农民工在整体素质上的天然低下,能够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乡镇企业,不会再有产生和存活的土壤与气候了。

4、提高农产品价格。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通过调高部分农产品价格和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加入wto,农产品价格最终要由市场来调节,而不能再由政府依靠行政命令来确定了。单从价格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因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这样我国的传统农业便完全丧失了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期望通过粮食价格上升来增加农民收入,在今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严峻的现实是,加入wto之后,发达国家的大宗农产品,会以低廉的价格冲击国内市场,造成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进一步大量失业和破产,这对于农民增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所以朱****总理说,入世后他最担心的是农业。

5、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没有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和国家干部职工相比,一个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只是国家干部职工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收入。国家干部职工月工资超过800元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农民却在很低的收入水平上就承担了各类税赋,两者的收入和负担相比之下过于悬殊。而且,国家干部职工还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其他显性与隐性的社会福利,而农民不但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还承担了国家干部职工不用承担的好几种费用。例如,在城市里办学、修路由国家财政负担,在农村却要由农民自己掏钱。近年来通过精简乡镇吃“皇粮”的人数和税费改革试点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这些措施充其量只是缓解一下尖锐的矛盾,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不解决,不缩小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和国家干部职工之间人为造成的差别,农民就不会从经济上彻底翻身,减轻负担也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增收途径不过都是权宜之计,在局部或者一段时间内可以让农民增收,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目前所搞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是农业系统内的一种微调,并不能使农业本身发生革命性变迁,更不会改变一、二、三产业大格局。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村都不具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而从事产业化的这一部分农民,从数量上看也不会超过农村劳动力的10%,因而所有单纯就农业抓农业的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增收的重要或主要渠道

仔细考察一下近年来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政府一直致力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解决增收问题,但是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却来自于非农产业。这种结果实在是政府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

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和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一个标志,便是每年都在城乡之间汹涌彭湃的“民工潮”。

之所以会出现“民工潮”,首先是因为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4-5亿劳动力,而现有的耕地有一半人甚至仅有1亿人经营就足够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为了摆脱隐形失业的困扰,只有到城市去打工,估计每年出外打工的农民在8000万到1亿之间。据了解,在一些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所有的精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出外打工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是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越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便越多,出外打工的人数也就越多。

其次是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谋生的一条重要以至主要渠道。目前,农村土地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作物产量的增长也接近了极限,过多的劳动力聚集在土里刨食吃,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日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解决花钱的问题,这种情况促使农民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挣到钱。据了解,许多地方的农民从打工途径取得的收入,已经占了人均纯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农民收入中的现金基本上都是由打工得来的。

三是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农民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作为弱质产业的传统农业,投资大、回报低,市场需求又不旺,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因而单纯靠农业并不能使大多数农民迅速富起来。目前,农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民,一般都是靠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他们或到城市里从事建筑业,或者凭一技之长做生意,或者利用交通之便搞运输,总之,手中的钱大多数都是从农业之外得来的。综观中国大地上相对富裕的村,或者位于城郊、交通要道,占据着有利的地缘优势;或者靠近煤田、矿山,占据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或者地处风景名胜区,占据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总之,这些地方都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良好条件。由于这些地方除从事农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出路,加上这些地方的农民一般都要比别的地方的农民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具有从事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他们便比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先一步富起来了,甚至有一部分农民还住上了洋楼、坐起了轿车。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吃的农民,是连想也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综上所述,由于农业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目前农民从农业本身已经不能得到丰厚的收入,而在农业之外却广泛地开辟了增收的渠道。

三、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非农化

既然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而且农民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的确,2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实践已经表明,只有大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与非农项目大量占用土地,我国耕地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目前,我国农村户均承包耕地仅7亩多一点,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低于1亩,更有6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5亩,可以说我国土地的承载力远远超过了极限,其生产资料功能已经严重退化。与耕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却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据测算,目前农村有5亿左右的劳动力,而从事农业生产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劳动力,这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有2-3亿,这么多的人如果都留在农村而找不到出路,不但不能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不仅使我国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拖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后腿。因此,只有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农村,只有让更多的农民脱离传统农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与地这种深刻的矛盾,才能为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农民开拓相对广阔的生活空间。

不仅如此,农民只有大量地从事非农产业,才能加快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相当低,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左右,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要实现城市化,必须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例相对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应该超过一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之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都达到60-70%;不少发展中国家,三产就业比重也在40%甚至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是城市新迁入人口的最佳流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就在于从事第三产业。只有大量的农民进城从事了第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十分突出的农业就业矛盾,加速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综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在目前农业出路十分狭窄的情况下,单纯地在农业内部调整产业结构,只有局部的效应,不会从根本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放在大产业格局中进行,也就是不断地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千方百计地发展第三产业,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9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农问题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0-0007-0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我党面临着严俊的、复杂的挑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面临着能力不足的危险,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了我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了我党的党性的先进和纯洁。同时这也是贯彻党的十八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主要结合三农问题就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和意义

群众路线是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独创。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其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一方面反映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合新的实践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维与理念的起点,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是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的出发点。我们谈论解决任何有关群众的利益问题,都离不开群众路线的指导。

二、浅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三农”跨越发展途径

1.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力量之源

首先,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当前,在农民群众中正在兴起一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伟大实践,我们善于发现、总结、推广这些先进模式、经验和典型,在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其次,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期盼与诉求。当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农业农村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农业部门必须坚持民本原则、问题导向,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权益、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惠农政策落实等生产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专题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用我们的真诚服务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用“三农”发展成效凸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丰硕成果。

2.准确把握群众工作法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法宝

首先,放下架子,在深入调研中谋划发展。农业部门践行群众路线,更要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不仅要走到群众身边,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里,弄清农民群众所思所盼,做到既吃透上情,又把握下情,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群众的智慧和诉求上升为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工作动力,让“三农”工作决策和措施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深入一线,在为民服务中转变作风。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是最朴实、最实在,最值得信赖和尊重。工作中任何形式主义、的作秀都会被他们一眼看穿。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联系和服务一个农户、一个种养大户、一个村、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龙头企业着手,从推广好一项技术、实施好一个项目、建设好一个基地做起,当好“三农”政策的“宣传员”、技术服务的“推广员”、田间管理的“指导员”、生产过程的“协调员”,农民增收致富的参谋和助手。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3.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首先,构建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层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蹲点工作制度,实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特别是到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声,帮助解决困难。开展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组织农业干部分期驻点,工作在村组、吃住在农家、劳动在田野,在增进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其次,构建服务群众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系统干部考核办法,特别是要完善基层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完善考评制度,增加农民群众评价权重,真正把农民群众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作为考核农业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以制度形式把农民群众的评价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真正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点关注和使用那些长期在基层、在困难地方、在艰苦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真正让那些一心一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工作深入扎实有效的干部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彭力,石大立.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J].南方农村.2010(04)

[2]孟祥萍,郭庆海.吉林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04)

[3]曹家富.建立应对禽流感长效机制和国家禽肉代储机制――华英禽业集团董事长曹家富为家禽业进言观点[J].中国畜牧杂志.2010(06)

[4]张玉林,刘有兄,秦淑.建立种子市场管理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种子.2010(01)

农业的根本出路篇10

―、问题的提出: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是人们熟知的中国“三农”问题,当政府、农民以及理论界、经济界和社会各界还在致力于解决和研究这类“三农”问题时,又出现了新的“三农”问题,即农民工、“老人农业”和“空心村”。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全国大体有2亿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5%以上;“老人农业”指农业劳动力以老人为主,因为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土地大多由他们年老的父母耕种;“空心村”指由于大量农民转移出去,农村人口减少,不少农民全家进城而人去屋空,出现村庄“空心化”的衰落现象。这样,中国不止存在一类“三农”问题,而是两类“三农”问题,老的“三农”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又出现了新的“三农”问题,而且,新“三农”问题比老“三农”问题更有加剧的趋势,使得中国的“三农”问题更复杂了。

新老“三农”问题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老“三农”问题源于市场机制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流动的权利,而工业化、城市化在中国的快速推进,为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来源提供了机会。于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批农民到率先工业化、城市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本省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对农业和农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老“三农”问题。老“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民大量流向城市,他们绝大多数进城后不再返回农村,其子女也成为“第二代农民工”,但在城市又遇到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了10多年,是城市产业大军的主体,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成为世人关注的农民工问题。由于农民工数量浩大,几乎涉及农村每一户家庭,农民工问题又通过家庭关系、血缘关系和乡土关系传递到农村,从而导致“老人农业”、“空心村”的出现。新“三农”问题又加重了老“三农”问题,使得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为紧迫了。

因为新老“三农”问题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需要统筹加以解决,而不能孤立地解决。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新老“三农’’问题发生的根源在农村,是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发展的滞后性,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应从问题发生的根源入手,即建设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对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局限

中国是农村大国,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央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80年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重新被提上了国家决策层的议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而最完整、最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付诸实施的权威性中央文件,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底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任务有6条: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六是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不仅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对新农村规划以及兴建农村公路、农村医疗室、农村文化室和农户沼气池等给予财政补助。例如,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安排1000亿元财政资金补助农村公路建设,省、市、县政府也承担相应的财力扶持责任。

大量事实表明,中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又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从统筹解决农民和农民工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对劳动力仍有大量的需求,农村劳动力仍会持续向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农村人口还会继续向城市集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农村人口还会处于大流动状态。但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既定的农村人口规模上考量的,大多带有主观性,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流动,对农村人口存在着“固化”的局限性,既不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又不能减少农民工对城市的压力,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和农民工这对密切关联的问题。

第二,从统筹解决农业和“老人农业”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尽管国家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很多实质性的扶持,但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分户经营的“小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局面不会根本改变,因而很难吸引进城农民返回农业,“老人农业”的局面也就很难扭转。更何况,未来二三十年间,还有2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需要向城市转移,这样,“老人农业”还要维持下去,很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随着气候的变化,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威胁会越来越大,“老人农业’’更不能应对这种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就会面临严峻问题。目前的新农村建设由于不能解决“老人农业”问题,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就存在着局限性。

第三,从统筹解决农村和“空心村”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中国农民很重视房舍建设,农民进城务工收入的很大部分被用于盖新房。据江西省2005年对进城务工农民给家庭汇款使用去向的调查,用于农村家中建房的占60%,其次是子女教育、医疗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①。农民工的大部分现金收入用于农村建房,将会出现三个后果:一是农家的现金“沉淀”于房屋,成了没有任何资本回报的“沉没资产”二是很多农民工在农村盖了新房又进城务工,有的还全家在城市租房居住,农村新房的空置率很高,以至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三是农民盖新房没有规划,村庄新房“七零八落'今后即使有了规划并按规划建房,但在农村人口还处于大流动的趋势下,也难约束他们向城市转移,还会出现新的“空心村”。可见,在中国农业劳动收入还低于非农劳动收入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大流动不会终止,新农村建设难免会有局限性。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符合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但因面临新老“三农”问题而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从统筹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出发,重新思考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三、“四就”: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思路

中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会千差万异,但从统筹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的视角看,无论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会存在着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思路。科学总结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丰富经验,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这种具有共性特征的新思路可以概括为: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简称为新农村“四就”发展新思路。

(―)农业就地产业化

所谓农业就地产业化,即农业生产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在提高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产品产量的基础上,拉长农业产业链,就地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广泛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就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是因为农业而存在的,但传统农业的最大问题是比较效益低。在自然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的这个问题被掩盖了,但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农业的这个问题也就显露出来了。而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办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增强农业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而农业就地产业化更能直接提高每个村庄农业的比较效益和每个农民的经济收入,使从事农业者也可以富裕起来,农村就能留住农民,新农村建设就有了产业基础,甚至会吸引进城农民返回农村、返回农业,新农村建设才有前途。

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有可能的。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早已走上了农业就地产业化的道路,即使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业也可以走就地产业化的道路。这是因为对每一个村庄来说,农业就地产业化并不是对那里的所有农业门类都要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选择某类既有特色又有市场需求的种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或是水稻、小麦、玉米,或是家禽、家畜、水产,或是蔬菜、苗木、花卉,每一类种养产品都有广泛的市场,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如果选择某类最具比较优势的种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会获得成功的。比如,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广西,因其资源和地理气候因素具有发展花卉的比较优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近年来积极发展花卉业,收入颇丰,已形成规模,成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到2009年,广西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39.5万亩,花农达100多万户,上千村庄实现了花卉产业化经营,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农民就地职业化

所谓农民就地职业化,即在农业产业化中,农民成为农业的投资者、管理者、产业工人,以及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其中,农业投资和管理者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者,他们人数较少,却是农业产业化的骨干;农业产业工人是将承包耕地有偿出让又受雇于农业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农民,他们人数较多,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大军;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包括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等项服务的经营者,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服务者,对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拉长农业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

农民应该是个职业的概念,农民只能是职业农民,但在中国,农民概念却“双重化”了,既是职业的概念,又是身份的概念。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体制的分割和户籍制度的约束,凡是出生在农村而没有转变户籍关系的人,无论他到哪里,终身都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一个普遍现象是广泛流行的“农民工”称谓。他们很多人进城务工已有很长时间,早就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但仍然被称为“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出生的孩子也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农民的身份也被他们的后代所继承。而在农村,真正的职业农民却很少,他们绝大多数仍然是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民。所以,农民的就地职业化非常重要。农民就地职业化的实质就是改变“双重化”的农民概念。一方面,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努力使进城农民工转变“农民’’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仍在农村的农民大分化,一部分转化为职业农民,一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转移到城市,或转移到小城镇。

农民就地职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的主人是农民,新农村的主人是职业农民,没有职业农业,新农村是无法建设的,否则,农村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这是因为,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不用说农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即使是没有资本的农业产业工人,也有稳定的土地租金和劳动报酬i“双重收入'有的还可以在农闲季节就近到城市或小城镇务工经商,更可获得经营性收入,这样,他们就有了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三个收入来源,其收入大大高于小规模农业经营的收入。而且,农业产业工人会专门从事某个方面的农业生产,种养技术会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也有增加劳动报酬的空间。职业农民以农业为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依托,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不仅不会轻易离开农村,而且有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技术和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可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从而会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职业农民的收入,新农村建设也会因而具有更加充分的保障。因此,推进农民就地职业化,培育和发展浩浩荡荡的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就地城镇化

所谓农村就地城镇化,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因地制宜地密切啮合,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入市镇发展。对外,在村庄与相邻城镇的空间关系上,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上的有机衔接、基础设施上的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向城镇的全面融入、文化观念受城镇的深度辐射;对内,在村庄建设上,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园区化、农户住宅成套化、村容村貌街面化、村务管理民主化的新形态。而且,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影响,以镇带乡,镇乡一体,城镇的功能边界扩大到村庄,村庄也能分享城镇化的成果,那些建设水平较高的村庄,将会形成村的建制、镇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城镇性”,成为农民美好幸福的家园。

农村就地城镇化并不是村庄原地城镇化,而是根据各个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与周边城镇和村庄的空间关系,打破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改造旧村,合村并点,形成更便于生产生活的乡村“大社区”,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中国许多新农村建设较好的地区,就是根据农民自愿、便于发展的原则,将几个自然村合村并点为“大社区”,这些“大社区”类似小集镇,具有不同程度的“城镇性”,这些地区走的正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例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苏州市就是以新市镇的理念建设新农村,推进农民向“大社区”集中居住,把全市2.1万个自然村规划调整为2517个农村居民点,大体上是7?9个自然村成为一个居民点,每个居民点就是一个“大社区”,到2009年底,已有1/3的农户迁入860个集中居住点,这些集中居住点都具有较强的“城镇性”?。又如,山东省淄博市马桥镇打破原有村庄区划界限,将22个行政村调整为4个“大社区”按小城镇的标准规划建设与管理,这些农村社区也具有一定的“城镇性”。

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志,因为这样的村庄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村容村貌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城镇性”,已经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境界,是农民向往的家园。农村就地城镇化是在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前者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充分条件。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一些就地城镇化的农村地区,比如前述的江苏省苏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马桥镇。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就地城镇化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从当前看来,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象还比较少,却是中国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会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率先出现,其他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会逐渐出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户籍就近镇(市)民化

所谓户籍就近镇(市)民化,即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基础上,一部分农民不需要向大中城市转移,不仅能实现职业的转变,而且还会实现身份的转换,其农村户籍就近转变为具有城市意义的镇(市)民户籍。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是小城镇对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体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色。

在中国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会受到城镇越来越大的带动,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还表现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即使农村人口不向城镇转移,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达到城镇或准城镇的水平。可以说,人口转移与结构转型并存,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人口转移是局域的,结构转换是就地的。这样,新型城镇化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其户籍也就近转变为镇民,一些小城镇进而会发展为小城市,其户籍也随之转变为市民。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城镇对农村辐射作用的增强,一些规模大、条件好、发展快的农村“大社区”或中心村,经济社会结构逐渐向城镇化深度转型,逐渐发展为新的小城镇,农民不需要转移,就可以就地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其户籍也有可能转变为镇民。因此,新农村发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农民的户籍就近实现镇(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发达县城与城市郊县,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新农村建设中,户籍就近实现镇(市)民化的农民不一定很多,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民不需要长途颠波、拖家带口向城市转移,就近、就地实现职业与身份的双重转变,不仅可以节约转移成本、降低转移风险,而且可以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城市也可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的承接压力,不仅可以抑制城市膨胀、减少“城市病”,而且可以使城

①《“三置换三集中”驱动苏州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4月12日。

②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马桥镇坚持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和启示》,《人民日报》,2009年11月30日。

市规模合理“瘦身”,推进各类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的根本性转变,提升城市的发展品质,增强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

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相互联系、逐步推进的,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又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民就地职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志,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四就”思路下的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国情条件所决定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更反映了中国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道路。

四、“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的前景

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的逐步推进,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按照“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工、“老人农业”、“空心村”新老两类“三农”问题,既出现在农村,也反映到城市,但问题的根源在农村。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源,按照“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弱质性降低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严重地限制了农村发展,也就逐渐引发了两类“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是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办农业,将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引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正是由此可以改变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这就找出了两类“三农’’问题的根源;如果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中普遍推进,亦即凡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都能推进农业产业化,那么,农业就地产业化就可以普遍改变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农业就地产业化必然会带动农民就地职业化,会普遍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正是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的显著特点是实现耕地和产业的规模经营,无论何种规模经营,农村都会逐渐出现农业投资者、农业经营者和农业产业工人等职业农民。能力较强的农民会成为农业产业化中的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会获得与工商业者相近的收入;能力较弱的农民则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获得承包土地租金收入和劳动工资收入。职业农民由于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因而不会轻易向城市流动,这就能缓解城市农民工问题,农业也会有年富力强的劳动力,从而又能解决“老人农业”和“空心村”问题。

农业就地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不仅培育出浩浩荡荡的职业农民,而且会催生农村非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农民就地职业化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会稳定农村人口和现代农业产业大军,而且会满足农村人口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为农村城镇化提供物质条件。这样,农业就地产业化就会带动农民就地职业化,进而又会带动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可以提升农村的“城镇性”,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是农村繁荣和新农村发展的标志,不仅农民可以减少向城市流动,而且一些进城农民甚至会重返农村,既会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又会促进农村繁荣。

农村就地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农村空间结构的优化,大量分散的自然村会逐渐合村并点而成为“大社区”规模大、条件好、发展快的“大社区”或中心村会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而原有的小城镇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功能的新市镇,县城或建制大镇会逐渐发展成为小城市。这样,农村人口就

-9-会就近向这些小城镇、小城市转移,其户籍就近转化为镇民、市民也就是必然趋势。一部分农民户籍就近转为镇民、市民户籍,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三农’’问题。这是因为小城镇的发展会增强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不仅不会削弱新农村建设,而且会从广度和深度上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农村人口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从最高层次、更深程度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实际上,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的“四就”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各地已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而且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发达县(市),已经出现了“四就”并进的趋向;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郊县或经济发达县(市),新农村建设中已普遍出现了农业就地产业化,少数村庄也开始出现了农民就地职业化和农村就地城镇化。比如,东部地区以苏州市为例,新农村建设已经走上“四就”并进的发展道路。早在2005年,苏州市就提出了“新市镇”的概念,以新市镇带动新农村建设,自那以来建设了4个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园,涌现了一大批职业农民和农业产业工人,一大批农民就地职业化,一部分村庄就地城镇化,不少农民的户籍已经镇民化、市民化。2009年,该市农民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达85%以上,务农人口28万,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3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已达40%以上?。又比如,中部地区以河南省项城市为例,该市新农村建设普遍以农业就地产业化为重点,兴办各类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将家庭经营转变为公司化经营,小麦亩产平均达600公斤,比农户家庭经营平均增产33%,亩均生产投入节约65元,净利润增加307.25元,比农户家庭经营提高近70%②。再比如,西部地区以贵州省丹寨县为例,该县位于黔东南,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发展交通改善了与外地的联系,通过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广泛开发畜牧养殖、砸锌茶叶、优质硒米、蔬菜、金银花五类特色农产品大产业,还结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打造旅游避暑休闲等产业。当地农村不同地方发展起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逐步繁荣③。以上三例分别是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各个典型,反映了“四就”在中国不同地区都具有同样的发展趋势,其中,东部的苏州市较早以“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已基本上解决了新老“三农”问题;中部地区的河南项城、西部地区的贵州丹寨两县(市)也开始以“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新老“三农”问题的程度已大大减轻。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思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二)逐步提升乡村“现代性”

按照“四就”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三农”问题,从更长期的眼光看,更会逐步提升乡村的“现代性”,从根本上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推进中国社会由“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大跨越。

“现代性”的说法起于工业革命,通常又与农业社会的“传统性”相对应。比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就是解释“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化的理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成为现代文明的集中地,是囯家或地区“现代性”程度的标志,经济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虽然不是城市,但因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相近似而也被称为具有“现代性”。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都市化即“城市性”,因而具有“现代性”了。

在中国,通常认为农民是传统的、落后的,与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是现代化的改造对象,然而君不见,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改革起点即农业生产责任制,正是从农民那里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被农民率先突破的;当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面临“三农”问题时,政府和理论界还在苦思冥索地想办法,农民却毫不犹豫地以进城务工这种“流动”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告别传统走向现代。可以说,农民同城市人一样,本能地具有对“现代性”的追求,也有获得“现代性”的天然权利。然而,在“二元”社会条件下,受农村条件的限制,他们只得通过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来获得这种“现代性'